独家原创: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时间:2022-06-08 09:34:00

独家原创: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交往竟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从教育者的立场来看,家长希望孩子能与他交往,并希望孩子要较强的交往能力,不愿看到孩子没有伴儿,也不愿意孩子孤独,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够与伙伴友好相处,互相关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展的人。丰富幼儿交往的内容,幼儿的特点是从众心理很强,并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针对幼儿生活中的需求及社会的热门话题,与幼儿一起讨论问题,丰富其交往的内容。

关键字:幼儿;社会;教育

当今社会幼儿,独剩子女占绝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确实有许多有得教育的条件,但我们不难看到,由于大人们的宠溺,宠爱孩子所带来的负面疚,这些独生子女性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要求,这种倾向和要求社会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冲突,他们在以后的社交中将受到挫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交往能力培养从小抓起,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而幼儿阶段的教育比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更重要、更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展的人。

从这里可以使我们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不利于社会发展对新型交际人才的要求,交往能力低下的孩子,是很难在今后的社交场合纵横捭阖的。作为对教育起着重要影响的三个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应从小就注意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当幼儿从家庭走向幼儿园便开始过上了集体生活。这便具备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条件。幼儿交往能力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儿童以后,能否使用复杂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幼儿交往能力需要家长,从小耐心地给予引导。那怎么样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呢?

一、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交往态度直接影响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要给予孩子一个充满爱的温暖家庭,父母孩子经常一块游戏,娱乐,在这种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从小就会有一种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而孩子在外遇到挫折和苦恼,也会因有这样的家庭温暖而很快愈合。另外,很重要的是从小为孩子创设交往机会,多请小朋友到家里作客,带孩子探亲访友,扩大接触面,让孩子有机会和各色人等交往,并体验交往的乐趣。孩子年龄大点,可鼓励他与陌生客人说话,敢于独自去新地方办事,并给予赞许和欣赏。

二、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要交往,就要靠有效的语言沟通。儿童3-6岁及8-9岁是语言发展重要时期,家长要多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孩子多听故事,还要多讲故事,多编故事,有意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要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为孩子语言表达提供丰富的内容,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多是一个语言贫乏的人,反之亦然。

三、引导孩子掌握交往技巧和交往规则。

在交往中,懂得礼貌,会合作。分享。守规则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欢迎,父母应从以卜凡个方面从小培养。如教育孩子多考虑小伙伴的建议和意见,观点不一致时,要互相商量,游戏时要遵守规划,输了不要赖,想和别人一块玩时,要有礼貌地提出要求:我也一起玩好吗?咱俩交换玩具行吗?

四、教育孩子以诚待人,宽以待人。

与人交友必须真心实意,否则不能长期维持友谊。对朋友缺点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懂得“金元赤足,人无完人”,关键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友好相处。教育孩子懂得积极倾听,要教育孩子尊重小伙伴,别人讲话或提建议时,要集中精神听,理解别人的意思,不随便插嘴打断别人。遇事应由大家一起来商量解决。教育孩子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对于不善发表意见的孩子,家长可以先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害羞,有的可能是缺乏主见,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先在家中亲人面前多谈,然后在几个好朋友面前发表意见,最后能在大庭广众面前大方说出自己想法。让孩子理解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许多事需要大家一起干才能成功,才会更有意义。例如,各人霸占一小堆积木砌不出什么好看的造型,而大家合作,让积木充分利用,就能共同砌出各种好看新奇的造型。一个足球队,如果每个队员各顾各,决不会赢得冠军,必须相互合作配合,才能既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又能产生“百川汇成海”般的澎湃力量。

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所谓悦纳另别人。是指自已从内心深外真正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壁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只有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

五、环境是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

幼儿生活的范围小,对于许多东西都缺乏了解。再加上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被宠爱、娇惯,从而出现了任性自私、不关心他人、事事占先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居住环境趋向封闭型等因素的限制,使幼儿的社会交往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帮助他们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对于幼儿今后步入社会、掌握社会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给他们创设温馨、和谐的活动环境。提供他们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会“同情、分享、帮助,也可以不断消除和改进一些不良的行为。

六、利用游戏,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合作的经验。

1.角色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他们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中会设身处地的想角色所想,急角色所急,体验角色的情感需要。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并且能学习不同角色之间的相处,交往方式。如:售货员和顾客、医生和病人、老人与小孩等等。增添了孩子们交往的兴趣,让他们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2.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通过游戏让孩子们知道在集体中每人都有自己长处和短处,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做好事情。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互相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中、角色游戏中,幼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体育活动中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还有大带小的交往活动,都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七、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树立帮助他人的意识。

比如:每次在午睡前、起床时,总会听到很多小朋友在喊“老师帮我脱一下,帮我穿一下”等等,在这个时候老师总是很忙碌,且顾得上这个就顾不上那个。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先得让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向别人求助,有互相帮助的意识。于是我引导幼儿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忙,先帮你再帮我,让他们自己去找小朋友来解决。这样做的效果还真不错,小朋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怎么去向对方求助,怎么与人交往。从中他们也知道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先得学会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人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

八、让幼儿享受与人分享,并使幼儿享受分享的乐趣。

现在的孩子集众多宠爱于一身,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会关心别人,更不会与人分享。而我们常常只是让他们模仿分享的行为,而没有实实在在地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产生对分享行为的情感倾向,从而自觉产生分享行为。分享是指与别人共同拥有和分享。因此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尝试。比如:情境表演、讲故事、带食物与人分享等。通过故事、情境表演,引发幼儿产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各种角色,从而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情绪。再玩玩具等活动中,教给他们玩玩具的方法、及规则、让分享者向分享行为发出者道谢。使幼儿真正感受到与大家分享的快乐,使他们明白“只有与人分享,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当然,分享的行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我们多为他们创设机会,和他们一起制定分享的方式和规则,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真正让幼儿学会分享、关心他人。

九、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总会碰上一些事物、遇到困难,如果他们不会解决问题,就会给进一步交往带来困难。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在平时注意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学会故事中的解决方法,或者让他们遇事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才能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之间发生冲突或争执行为时,引导幼儿来讨论、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鼓励他们具有一定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交往过程中得心应手。慢慢的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交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期的社会交往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来努力完成。今后还将结合实际,对这一大家关注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刘长城.谈家庭教育中的几个误区.青少年研究.2000(4)

[3]琚贻桐.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发展社会性.让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4]刘占兰.安全的心理氛围.幼儿科学教育.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