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时间:2022-06-08 09:34:47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摘要:为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实践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大同大学与中国重汽大同齿轮厂签订协议,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解该模式的有效性,以2017年和2018年参加实践学习的学生为样本,展开深入调查,重点关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支撑。调查结果显示,“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但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取得了丰厚的实践学习成果,证明了以实践为根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性。

关键词:新工科;“3+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随着当前区域特色经济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具体化、精细化,因此亟须高校快速推进人才培养适应性调整,以满足当前人才需求。新工科和“双一流”政策的出台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要求和方向[1]。为快速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要求,山西大同大学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基于区域优势,与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和大同泰瑞集团建设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单位开展广泛深入的人才培养合作,快速推进我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近年来,国内高校为应对新形势、新发展,对人才培养做了诸多改革和研究。产学研深入结合发展已经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校企多样化的合作方式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实践环境,新型创新创业及孵化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发挥多种潜能的新空间[2]。面对高等工程教育新环境,浙江大学通过优化学科生态布局、学科交叉催生复合专业、多元贯通主动升级传统学科、建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途径,为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提供进一步的实践探索[3]。张伟等[4]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力争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赢”。北京理工大学依托“2011计划”“北京高精尖中心”等高水平平台,通过学科协同、教学科研融合、校际融合、校企融合、国内外融合等“五融合”育人新模式,建立了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共赢机制[5]。杨小兵[6]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新模式,针对实践教育提出了“创新实践教育”体系。鉴于我校当前在实践教学条件方面的限制,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与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快速推进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工作,在我校先期完成学生前三年的理论教学培养的基础上,最后一年集中安排在企业实践学习,见图1。图1“3“3+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人才培养历程中的一次全新尝试,是实践教学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校人才实训实习基地不仅由校内拓展到了校外,而且时长由几周拓展到了一年。同时,该模式的实施也是一种巨大的教学挑战,在教学、食宿和安全等方面都需多方合作、全力应对。本文通过对两届学生的跟踪调查及对该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实践条件

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装备实力雄厚。共配备主要生产设备1300多台(套),绝大多数为数控设备,拥有国内一流的柔性齿轮加工线、AGV变速箱装配线和高效滚道式变速箱装配线。生产线、设备和产品样品分别见图2~图4。通过对大同齿轮有限公司生产环境、食宿、交通和安全等各方面综合评估,该公司具备条件与我校“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接,可提供一流的综合人才培养环境。

2“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全国高校开展了诸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教学改革的研究[7-8],充分说明了高校在当前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以时展需求为方向,全面学习各位同仁取得的成果,深刻了解我校自身特点,制订了“3+1”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四年的大学生活由学校的3年理论教学和企业1年的实践教学组成。为适应该模式,对原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课程安排进行了相应调整,核心内容是解决大四学年的理论教学课程。为快速推进“3+1”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组织校内外相关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课程安排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研究。最终决定采取“逐步推进、分层解决”的方式,2017年度组织安排相关课程教师去厂区教室,利用下午4:30—6:30非工作时间段及周六部分时间集中开展教学工作。2018年度则将大四课程全部前置到大三下学期,必要时利用一部分暑期时间开展教学工作。随后视前两年度的教学效果,研究相关课程内容的调整。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计划,2014届和2015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第四学年课程见表1。2017年对于2014届机械制造方向学生的理论课程教学任务总数为322学时,按照每周16学时(周一到周五每天2学时,周六6学时),需20周完成教学工作。由表1可见,2014届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些课程课时较长,如机械制造工艺学、现代制造技术;一些课程可以前置安排,如专业外语、采煤概论、知识产权与文献检索;一些课程内容存在重叠或教学内容可以调整,如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与现代制造技术。鉴于以上考虑,2018年对于2015届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做了相应调整。首先,取消“质量与控制”“计算方法”,取消“专业英语”课程,在第三年度设置相应的双语课程;其次,将现代制造技术替换为先进制造技术,新增“精密与特种加工”“机械创新设计”;最后,对课时进行了调整,总课时调整为248学时,并完成相应教学内容调整。此外,2015届学生第四学年的课程全部前置到第三学年完成,其中产品设计与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知识产权与文献检索和采煤概论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完成,其他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完成。

3结果调查

有效的反馈有利于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结果做出快速调整,满意度调查是了解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有效途径。在“3+1”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指导下,学校在2017、2018两个年度分别组织安排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56人和48人(2014年招生计划普本57人,两个教学班;2015年招生计划普本50人,一个教学班)到大同齿轮有限公司参加一年期的实践学习。为深入了解实践学习过程及对其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对两个年度104人进行了跟踪调查,主要包括生活、学习和对该模式评价等内容。跟踪调查计划安排如表2所示。通过全程跟踪调查结合最终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3+1”人才培养模式兴趣度较高,在实施过程中突出的主要问题有食宿、交通、环境和课程安排问题,其中交通问题不满意比例最高。由调查结果可见,2015届学生毕业设计与实践学习相关的比例为33.3%,较2014届学生的21.4%要高。说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融入实践学习中,开始更深入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相结合,以寻找契合点完成自我提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实践过程与课堂理论学习的相关性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一般”,充分说明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制造业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应该及时更新课堂内容,也反映出实践学习不仅仅针对学生,教师也应该加入进来,以弥补教学中的脱离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应聘企业对实践学习过程兴趣度很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毕业生找工作的成功率。由调查总体结果可见,2017年学生总体满意度为66.1%,2018年学生总体满意度为75%,学生对实践学习的安排总体满意。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着重解决课程安排、课程内容调整问题,多方面解决厂区食宿、交通问题,以更好的学习过程为人才培养助行。

4结论

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深入的跟踪调查,发现了该模式实施过程中的成果与不足,证明了以实践为导向实施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正确性,为以后创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戴亚虹,李宏,邬杨波,等.新工科背景下“学践研创”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89-195,225.

[3]邹晓东,李拓宇,张炜.新工业革命驱动下的浙江大学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8-14,33.

[4]张伟,王方,胡正发,等.面向新工科创新人才实践教育模式探索—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9(3):140-142.

[5]黄明福,王军政,何洪文,等.大系统导向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78-183.

[6]杨小兵.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3):6-8.

[7]陈恩果,黄佳敏,周雄图,等.“立式阶梯”实践培养模型课程体系设置及验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99-103.

[8]朱民.新工科要求下的地方本科高校工程训练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152-155.

作者:苏芳 王晨升 李渊 王明明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