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

时间:2022-07-23 08:44:38

实效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

一、正视信息技术课堂的现状

信息技术课大多数是在多媒体机房教授的,而教学环境以及其他外在因素的改变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发生率高过了其他学科。出现了上课迟到现象,不带课本、鞋套现象,上课时QQ聊天、自带U盘玩游戏现象,甚至出现私自拔掉网线或切换用户以逃避教师机的监控和管理的严重现象。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课堂品质,大多数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中追求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事与愿违的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间的交流漫无目的;在小组讨论、辩论时,因为意见不一致,讨论演变成两位或多位学生大声争吵的情况;还有当机器的软硬件出现故障时,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大喊大叫的情况等。这些不文明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秩序,阻碍了教学的开展,直接导致课堂效率的下降。因此,我们要究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管理,以保证课堂和谐有序地开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二、现状原因有效探析

1.客观环境因素。由于上机实践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都在温度适宜、清洁整齐、设备齐全的多媒体机房中进行的。离开语数英等学科授课的普通教室,让不少学生有一种暂时摆脱学习压力可以适当放松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对信息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计算机机房的教学环境优越,信息技术课程少,上机有一种兴奋、激动的感觉,需要一定的时间调整,才能静下心来投入本节课的学习,又一次影响了听课效率。

2.思想认识因素。社会、家长、学生等各方面对信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大部分家长甚至部分学校领导为了升学率,都只关注文化科的成绩,给学生带来学习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自然就影响课堂管理。信息技术学科作为综合实践学科的一个下属分支,无法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升学问题上,因此,强烈地影响着各方面对这个学科的价值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放松对课程学习的要求,缺乏学习的动力,大大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

3.学生自身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大多还体现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动、贪玩的性格特征,到了计算机机房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率。同时,在课堂练习或者自由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通常将网络打开,自觉的孩子自然是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探究问题。部分学生却不听老师指导,随意浏览网页,QQ聊天,降低了听课效率。

三、实施课堂管理,提升课堂效率

1.转变师生的思想观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能学科,与升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一直以来不被家长和学生所重视,因此,要想控制好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必须先在大家的思想观念上进行改变。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要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只有我们自己先重视自己了,才能让别人重视起来。

2.制定有效的课堂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规范的课堂约束,是不可能将课堂管理好的。因此,我们应当首先根据课堂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一个课堂规范。规范中要包括进教室前如何排队,如何穿戴鞋套,计算机号与座位如何绑定,开网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等课堂的常规要求。规范的制定必须邀请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进来,得到他们的认可,这样才能消除他们抵制的情绪,保证规范的有效实施。

3.做好课前准备是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前我们应当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这个准备主要包括两方面:教学环境和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教学需要依赖计算机机房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在每一次上课前都要认真检查每台计算机的软硬件是否正常,机房环境是否适宜。避免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电脑黑屏、死机、报错等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学设计得以实施,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真备好课,教学设计更是我们课前准备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只有教学设计精彩,才能把课上得精彩,才能将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从而产生浓厚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4.不断提升教师个人魅力。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管理状况往往与老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要有幽默的教学风格,爱岗敬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融洽的课堂教学关系,营造健康、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品质。课堂的有效性起源于课堂的有效管理,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正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有效方法,掌握课堂管理的技巧,消除各种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维护好课堂的和谐,这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理想信息技术课堂。

作者:陈关连工作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