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19 04:55:00

深究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学生思维的差异,善于引导,因材施教,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感情交流,改变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自主学习因材施教

一、课堂引入从问题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课堂设计中注意分层次教学,即因材施教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因为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学也相应的要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将教师和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分层次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途径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逐步提高,学有所得,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常用方式:

(1)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2)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再进行尝试解决。

(3)对于思维力度较大的问题,应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共同解决。

四、认识学生的思维差异,教师要善于引导

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各不相同,相对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感受和认识也不可能会完全的相同,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偏颇。以至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方面学生不知道用所学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为依据进行推理和分析,对一些问题中的结论缺乏对自我思维进程的调控,缺乏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断,从而造成障碍。如函数y=f(x)满足f(2+x)=f(2-x)对任意实数x都成立,证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基础好的同学都不大会做(主要是写不清楚具体的步骤),我就动员学生看书,在函数这一章节中找相关的内容看,待他们看完反函数与原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图象对称性之后,他们也就能较为顺利地解决这一问题了。另一方面体现在没有能够注意挖掘所研究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如非负实数x,y满足x+2y=1,求x2+y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假如对x、y的范围没有足够的认识(0≤x≤1,0≤y≤1/2),那么也很容易在做题的过程中产生错误。

五、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真诚交流。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能称之为“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育是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非显露痕迹的教育,而且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由衷的赞美以及殷切的期望。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这可以从心理学上着名的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PygmalionEffect)中得到验证。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情,他的期望使这座少女雕像“活”了起来。1968年,瑞典教育家罗森塔尔对美国一所小学18个班的学生进行的试验,进一步表明外界的殷切期望会对人产生强烈的激励效应,即“皮格马利翁-罗森塔尔”效应(PygmalionEffect)。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还要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充分及时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六、采用新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评价是教改的杠杆。随着新的课堂教学任务的提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课堂教学特点的展示,势必要求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评价。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指挥功能,并通过教学评价的改革,教学中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突出教学方式评价的权重性。通过这种评价,促使教师敏锐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要在教学方式的评价中设立教学方式有创新或勇于实践先进教学方法等条目,并加大这方面的正向权重。通过新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数学知识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了新奇和新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