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教育理念研究

时间:2022-11-28 10:25:38

“立人”教育理念研究

摘要:通识教育中蕴含着“立人”的教育理念,其根本旨趣是促进青年学生精神成人,拥有完整、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能实实在在地立足于现实世界之中。通识教育要追寻“立人”教育的理念,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秀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和博大精深的大学文化为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通识教育;立人;精神成人

一、通识教育蕴含的“立人”教育理念

当前,大学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有显著的成效,但专业教育的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使得人才培养过于职业化、功利化。造就专才固然是大学应有之责任,个体在社会之中,职业谋生和生活需求也都离不开各种专门之学,但大学教育同时还承担着促成青年学生“立人”的重要责任。而通识教育的根本旨趣正是关照人性,给予学生思想的充盈来对抗空虚,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获得精神的成长,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真正意义上的“立人”是指个体精神成人,具体来说,是指个体具有完整、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能实实在在地立足于现实世界之中,达到从“格物”到“立人”,获得德性的完善和人性的尊严,并拥有追求美好、卓越人生的可能性。中国历史上很多有识之士曾提出过“立人”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的论述:“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个体的精神成人,以及独立的品格和高贵的德行的形成,是其在真实生活世界中展开生命活动和获得生命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立而后凡事举”,正是因为如此,相对于大学的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更为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根本性问题。《大学》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儒家为学做人的三个纲领性表达不是针对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问题的专门论述,但由个人自身的精神和德性的完善推及到他人以至社会群体的观点与通识教育的根本旨趣是有共通之处的。可以说,“立人”的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的根本属性之一,一旦偏离这个最初的出发点,就可能背离初衷而无法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大学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是鲜活的生命,大学阶段也是青年学生德行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时期接受的通识教育将成为其个体生命的根基和孕育个体思想、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大学教育给予青年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谋生的技能,更应引导个体成人,引导其走出自我中心、走向他者,将自我引向敞亮。

二、通识教育的现状审思

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整全、通达,注重精神的养成和人格的发展。个体只有将所学融会贯通,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批判的精神,才能对自我和世界有理性的、客观的分析和反思,才能对生命成长中纷繁复杂的事物具有独到而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也才能真正地精神成人、获得人格的健全与完满。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识教育在各高校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立人”的教育目标还相去甚远。第一,一些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门类求多求全,却没有理清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颠倒甚至混乱,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成体系,资源丰富却仍无法达成通识教育目标。黄宗羲在《文史通义》中说:“载籍浩博难穷,而吾力所能有限,非有专精致力之处,则如钱散于地而不可绳之以贯也。”知识浩瀚无垠,况且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机理十分重要,必须围绕大学的教育目标设定一条主线,再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设置,避免“泛而不通”。第二,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乏矫枉过正的现象,部分高校通识教育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为主,忽略了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培养自由的心灵、高雅的气质,启迪个体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思考,但人类历史演进中沉淀下的精神文明和文化财富是多方面的,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了解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对个体的认知和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通识教育的实践效果差强人意也是一大通病,很多高校仅仅将通识教育课程当成专业教育的补充,通识教育课程授受不足,加之其地位和考察要求不如专业课,使得通识教育的实际境遇较为尴尬,学生也不够重视,不但没有掌握课程知识,课程的“立人”价值也无法实现。当然,除了上述情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通识教育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程教授知识和技能训练趋向明显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大学通识教育“立人”的教育理念也无从谈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浪费学校的资源,久而久之,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也将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三、通识教育“立人”教育理念的实现途径

首先,通识教育的“立人”教育理念不可能靠空谈实现,只有合理选择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的知识作为通识教育内容,才能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人类文明中的核心知识。人文科学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了解文化和历史的博大精深,在哲学、诗歌、小说等文学名著中体悟人性,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滋养;社会科学让学生对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有所了解,能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复杂的社会问题;自然科学则能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有一定的认知,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当然,还需要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对这些课程进行内在逻辑的梳理,使杂乱无章的课程形成有机的整体。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作为保障,才能保证通识教育“立人”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理解自我、理解世界并立足于现实世界。其次,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学识渊博而又具有人格魅力的大学教师对学生“立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敷衍塞责的教师和尽心尽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教师对课程内容了然于胸,讲课有条不紊,表述清楚、不急不缓,在知识传授中能做到尽心尽力,这些在细节中表现出来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进而,如果教师德高望重,对所教授的内容有精深的见解,能引导学生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在感知经验基础之上又得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这样的教师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精神的导师。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2]从“立人”这一层来讲,教师的“身教”胜过“言教”,个人修为的自然流露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学应注重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激励教师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通识教育教学,成就更多的大师。再次,大学文化建设对通识教育“立人”教育理念的实现十分重要。在长期的发展和沉淀中,大学凝炼了自身传统的价值追求、办学理念,形成了一定的规章制度、行事准则,还有师生共同创造的追求学问的生活方式,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教学设施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了特定的大学文化。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校掀起建设高潮,但对大学文化底蕴的挖掘还不够,大学文化显得单薄没有厚度。大学是探究高深知识之所,大学文化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从一定程度上讲,大学文化“就是激励学生精神成人的文化,就是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心智、努力发掘自我潜能、全面提升自我人格的文化”。[3]“立人”的教育理念只有融入大学文化中,才能促进青年学生精神品格的形成,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教养的人。相比外在的建设,大学更应加强内在的文化建设,重视大学的文化育人的根本目的,将自身的传统精神进行传承、创新,让青年学生生活在传授知识、钻研学问、追求真理的自由宽阔的大学文化氛围中,成为有情怀、有智慧、有修为的人才。

作者:高 榆 张 宝 胡良梅 单位:1.合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合肥工业大学教学办公室

参考文献:

[1]鲁迅.文化偏至论•坟[A]//新版鲁迅杂文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49.

[2]梅贻琦.大学一解[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4-47.

[3]刘铁芳.大学文化建设:何种文化如何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