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宽恕心理研究概述

时间:2022-06-28 09:58:00

小议宽恕心理研究概述

摘要:近年来,宽恕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全面总结了有关宽恕的内涵、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国内在宽恕研究领域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宽恕宽恕干预心理健康

1宽恕的内涵

宽恕不仅是我国传统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核心思想。《现代汉语词典》对宽恕的解释是宽容饶恕,宽容指心胸宽广能容人、有气量;饶恕则是指免予责备或惩罚。英汉词典中的“forgiveness”一般被译为“宽恕”,其意思是停止对他人的愤怒、责备或惩罚,与汉语中“原谅”的含义基本一致。

迄今为止,心理学界对宽恕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是因为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宽恕有不同的理解,对宽恕的定义也就有所不同。有研究者最早将宽恕定义为复仇行为的放弃。之后North(1987)对宽恕做了一个较为正式的界定,他将宽恕定义为个体克服由冒犯者所引起的愤恨时所经历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包含避免消极情感和呈现积极情感两种心理成分。Enright(1992)及其同事扩展了对宽恕的定义,将判断受害者对冒犯者的看法和受害者对冒犯者的反应纳入宽恕定义中,认为宽恕包括六个成分:形成对冒犯者的积极认知、避免消极认知、呈现积极情感、避免消极情感、做出积极反应、避免消极反应。

一般来说,宽恕包括三个层面:宽恕他人、宽恕自己与寻求宽恕[4]。目前,心理学一般将宽恕定义为:宽恕涉及到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在心理、情感、身体或道德方面受到另一个人的深度而持久的伤害;宽恕是使受害者从愤怒、憎恨和恐惧中解脱出来,不再渴望报复冒犯者的一个内部过程。

2影响宽恕的主要因素

2.1共情

共情是指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当前情绪体验的一种心理倾向。McCullough等研究发现,对被试者进行共情教育和宽恕的临床干预,结果表明共情与宽恕间有着密切的关联。Weiner指出,共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做出报复还是宽恕的决定过程。另有研究发现具有高共情特质的受害者会对侵犯做积极的归因和描述,从而更倾向于宽恕冒犯者。

2.2社会认知

对冒犯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受害者所感受到的事件的严重性是由主体的认知所决定的,当冒犯事件使个体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明显的身体创伤,并被个体认为这种冒犯是有意的、有损自尊的,则很难宽恕冒犯者。研究表明,冒犯后果的消除程度与宽恕呈正相关,在控制了其它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冒犯后果消除得越彻底,就越容易得到宽恕。

2.3人际关系

人们倾向于宽恕那些在人际关系上比较亲密、投入较多以及相互比较满意的人。McCullough(2001)研究发现,满意且承担义务的夫妻关系与宽恕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者认为,亲密关系中的双方之所以愿意宽恕对方可能是由于这种关系把受害者和冒犯者的某些利益融合在一起,进而驱使受害者通过忽略伤害以最大可能维持这种关系的继续。

2.4人格

Ashoton等人发现宽恕倾向与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McCullough等的研究也发现五大人格模型中的宜人性能直接影响宽恕中的报复、回避和仁慈动机。我国学者骆一、戴冰和张惠(2005)采用现代特质理论解释了影响宽恕的人格因素,他们认为,宽恕者往往具有更高的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宗教性和精神性的人格特质。

2.5文化差异

在西方文化下,自我宽恕被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宽恕自我是个体通过自我领悟、专业咨询等途径达成。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自我宽恕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他们更看重他人的宽恕,做出宽恕他人的决定往往是为了维持和睦的关系或保全面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主要的价值取向。根据文化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和文化是相互渗透的,人们的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的形成和产生是由其生活的文化世界塑造的,人们的人格、思维方式、感觉和行动无不有着文化的烙印。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外,还有一些诸如个体的应对方式、年龄、时间等因素,也对宽恕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宽恕的研究现状

3.1宽恕的发展阶段

Enright等人(1989)进行了相关研究,于80年代末按认知发展观勾画了宽恕的发展模式。它由报复性宽恕、有条件的宽恕、期待的宽恕、合法要求的宽恕、社会和谐的宽恕以及爱的宽恕六种风格组成。研究者认为,这六种风格的序列很可能具有发展性的特点,与科尔伯格公正发展的六个阶段相对应。宽恕发展模式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放弃了个人公正这一核心,而以仁慈为立足点。它既包括受伤害者意识到自己被不公正地对待,又超越了公正,表现出仁慈。

3.2宽恕的过程模型

近年来,也有研究关注宽恕的过程模式,研究宽恕的发生过程。研究者认为,研究者受到伤害后,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情绪反应以及心理的不协调,为了降低或避免这种不协调感,受害者就要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仁慈的策略促使其倾向于产生宽恕的动机,引起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增加宽恕的可能性,采取宽恕的行动。

3.3宽恕的干预研究

宽恕的干预研究表明,实施宽恕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宽恕意愿。Enright研究小组和Worthington研究小组提出的宽恕干预模型最具代表性。Enright研究小组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包括体验伤害、决定宽恕、实施宽恕和深化宽恕四个阶段,咨询师根据这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帮助来访者认识、接纳自己受到伤害后出现的一些消极反应,引导其将宽恕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策略,重新构建对冒犯者的认知,最终促使其真心地宽恕冒犯者。Worthington研究小组的REACH宽恕模型与Enrigt模型类似,主要区别在于“做出宽恕”这一环节。Enright等人主张对宽恕意愿做出承诺,而Worthington等人则鼓励来访者对宽恕行为做出承诺。

3.4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发现,宽恕与认知灵活性、积极的情感体验呈显著正相关,宽恕可以与预测心理健康的四种成分:愤怒、焦虑、抑郁和生活满意感。另一项研究更加详细地分析了宽恕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机制,即宽恕通过使个体体验到移情、同情、怜悯甚至爱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个体的社会支持、友谊质量或宗教信仰,进而影响健康。

4小结与展望

不难看出,国外对宽恕心理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宽恕的理论建构方面,还是关于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宽恕的干预等临床性研究方面,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这对我们今后进行宽恕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要切实考虑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对我国学者进行宽恕的本土化研究的影响。目前,国内对宽恕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以总结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未能形成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理论体系;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多以大学生为被试,样本单一;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工具;尚未开展跨文化研究,揭示中国文化背景下宽恕的本质;需要通过宽恕干预的研究,探索对中小学生进行宽恕教育的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