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学校建设全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时间:2022-10-01 03:29:00

薄弱学校建设全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摘要:本文围绕三校合一的学校经过三年的不断努力取得的成果展开论述,作者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薄弱点,总结出了努力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的方案。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治薄教学质量学校建设发展

三校合一的励耘小学,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学校行政人员审时度势,针对教育教学的薄弱点,经行政扩大会议研究和深入实际的调研,制定了励耘小学《五年发展规划》,力争打造路东片亮点学校。我校以“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以人为本、开发潜能、注重发展、适应未来”的办学理念;以“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享受童年快乐”为课堂教学特色;努力构建文明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经过三年的不断努力,尤其是近一年来,我校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是治薄保障。

首先,教学工作离不开管理。我校在上半年修改和完善了现有会议制度,如班主任会议、年级组长会议等,都对学校各项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有效地沟通了信息,积极地推动了学校正常工作。

其次,学校各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教导处健全学生学籍以及教师业务等管理制度,总务处健全财经管理制度,学校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实验室、阅览室等也建立了相应管理制度。对于教职工,健全考勤制度,建立政治学习、业务进修等制度,设立师德准则等。对于学生建立在校常规、优秀学生评比条件等。

我校在贯彻实施管理制度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宣传,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做到纪律严明、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大家做到的,领导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统筹协调,责任落实到人,不仅调动了教师积极性,而且学校形成了较好的校风。

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是治薄核心。

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创“五好”班子为目标,以自觉学习、加强团结、勤政务实、廉洁自律为准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领导班子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做到大事集体研究,小事相互通气,难事相互支持,每一个成员,都把各自分管的工作,当做促进学校发展的事业来做,从而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设计和组织自己的分管工作。坚持教代会、校务会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决策不主观、不武断,作风民主,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拥护和好评。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尤其是年初,学校被定为薄弱学校后,学校领导班子极为重视,立即成立治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薄弱学校改造推进方案》,班子成员针对学校常规管理中的薄弱问题,做到“三深入”——深入实际、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指导教学、听课、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对教师进行形势政策、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使教师队伍的敬业意识、纪律意识、师表意识、协作意识、奉献精神不断增强,积极引导教师从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益、搞好德育工作、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内在动力以及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上来提升教育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治薄关键。

优秀的教职工集体是学校的财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健康蓬勃发展的希望和基石。我校党支部以“标准化党支部”、“示范型党支部”等创建活动为依托,认真开展“三争做、三满意”、“一个党员一面旗”、“在课题实践中、展我风采”等系列专题活动。校工会认真履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教职工参与“社会公益性捐助、扶贫帮困活动”、“投身创卫、美我家园”、“学习型教工小组创优”、“青春在讲台上展风采”等系列活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被人所关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三校合一,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年青”学校,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学习培训的方式,科学制订培训内容,突出了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学校充分发挥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把校本培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学校认真分析教师现状和学校发展的基础,确立了师资校本培训,特别是校本课程和教师自身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体自学的培训网络。按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根据学校情况,对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体自选学习作出保底要求,积极鼓励教工学历进修,体现上不封顶的原则。实施对教师学习目标达成绩效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升聘任的必备条件。通过一系列措施,我校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目前,我校65位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33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的达到了25人。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为100%。专任教师中,具有小学高级教师资格的有29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区级骨干教师4名。

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是治薄基础。

在这次治理改造薄弱学校工作中,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按照市一级一类小学的标准配备,高规格、高起点,进行合理配置。为了实现“教书育人”这一目标,学校紧贴科学发展前沿,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巨资进行教学软硬件建设,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

上半年,我校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8万元改造了学生微机室,淘汰了无盘站微机,建成拥有35台独立主机的学生微机室,本学期已投入使用;投入5万元改造了教师电子备课室,目前拥有高配置教师有机13台;投入10万元新建了现代的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党员活动室。与此同时,投入7.1万元增添了音、体、美、医疗器械等器材。其中,新增音乐器材1.8万元,体育器材3万元,美术器材1.6万元,医疗器械0.7万元和1500册图书。此外,学校自筹资金2万多元,改造学校的安全设施。

目前学校拥有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微机室、多功能会议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保健室、校园网主控室、党员活动室等部室。各部室室内布局合理、优美,各种制度健全,表册齐全,器材明细帐和实物流水账明晰,并有专人负责。

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治薄目的。

(一)规范管理,狠抓质量,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确保我校教师做到“备课求创、上课求质、辅导求全、作业求优”的质量标准全面落实,我校由教导处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坚持做到“一月一重点”检查制度,还将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分为四部分由分管行政领导负责每月对其教学、教案、作业的指导检查,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教研组内教案、作业互查,促进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加强教学指导。合校以来我校以新城区教学评优为契机积极吸取各校在备课中的优点,从备课格式上作出了规定,要求40岁以下教师在备课中体现出“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个环节,使备课真正成为教师创造性的劳动。

(二)科研先导,质量生存,引导教师步入职业幸福之路。

2003——2005年我校定“自主、合作、探究”为校内教研课题,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有多名教师的论文、课件在省、市、区教学成果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

2005年6月起我校以市级立项课题“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分析”为主题,突出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我们认真组织好了每阶段优质课评选暨课题实践活动,要求40岁以下教师人人参与。由于我们全体教师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我们的科研成果是硕果累累,目前我校在2007年3月份完成了《市级立项课题中期检查报告》,形成了“教学设计新模式”、“教学效果分析评价体例”等重要的教研成果。在这两年的研究期间我校在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奖论文27篇,获奖教学设计23份,获奖课堂教学课例2节;编撰了获奖《论文集》、《教学设计集》各一本。

2006年7月确立“十·五”部级科研子课题“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研究。在2007年5月全国课题组第一次论文交流会中,我校多名教师的论文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校本教育、打造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打好学生科学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以六学(学做人、学生活、学建体、学科学、学劳动、学审美)为内容,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在开发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以校长、教导主任为首,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了“领导小组——开发小组——实践教师——学生信息反馈”的开发网络,完全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

目前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已经完成了理论学习、研究阶段与资料收集、整理阶段,正在进行最艰巨的第三阶段,即课本撰写、编辑、审订阶段,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各年级的三本专集教材。各年级单独成册,内容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歌谣”的形式出现,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经过试讲深受学生的喜爱。

近年来,我校以“科学管理、和谐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办学宗旨,通过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新城区教育系统标准化党支部”、“新城区教育系统示范党支部”、“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新城区先进职工之家”、“新城区优秀工会”、“新城区先进团支部”、“新城区红旗大队”、“新城区教育系统通讯报道优秀单位”、“新城区计生工作示范单位”等一系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