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教育全球化境遇与价值选择

时间:2022-10-01 03:18:00

透视教育全球化境遇与价值选择

摘要:教育全球化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教育的相互依存、合作互动和利益共享,向人们展开的理想图景应该是教育平等、价值趋同的“大同世界”。但教育全球化并非是一幅恬静的田园风景画,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潜伏着教育殖民化的危机。因此,我们应当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坚持教育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关键词:全球化;教育全球化;价值选择

一、教育全球化的悖论

教育全球化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教育的相互依存、合作互动和利益共享。从理论上讲,教育全球化向人们展开的理想图景应该是教育平等、价值认同的“大同世界”。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全球教育紧密联系”的浪潮既向各国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对教育全球化的朝拜和狂热也是丧失自己民族教育的一种冒险。概而言之,教育全球化是一个悖论。“全球化及其进程是一柄双刃剑,福与祸、利与弊交融在一起。”

1.一体化与多元化

教育全球化是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以及一些全球的相似或相同的“世界趋同”。它指向的是统一、一致和一体。就是说,全球化正在冲破民族国家的壁垒,制订出越来越多的国际标准与规范,要求各个国家予以认同。当今教育观念的扩散与融合、教育要素的跨国流动、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等等,无不体现出教育的这种趋同性和聚合性。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的全球化意味着时间的压缩和空间的跨越,意味着教育的国际化和一体化。然而,人类世界本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多国共处是全球化的现实语境,多民族共处又是各个民族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事实。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种族群体和不同的地域都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背景,各个民族国家的教育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土壤上生成的,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各国和各民族教育无不打上民族的胎记。全球教育理应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的多元化和本土化是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由此可见,全球化指向一体化,是全球一体化的缩语,而多元化却体现着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特征,它拒斥一体化,消解一体化的统摄,二者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

2.中心化与边缘化

教育全球化的实质既是教育观念与行动的趋同又是民族个性的体认与保持。如果说,全球化是以趋同性为特征的话,那么,它对自我的个性就有消解的危险。这显然是一个悖论,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力量并不是均衡的。瑞士“世界竞争力报告”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把49个国家分别划归为科技核心国、科技强国、科技大国、边缘国和不发达国。美国居第一位,是唯一的科技核心国,中国第31位,划为边缘国的行列。由于美国和欧洲在经济和科技格局中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他们在规则的制订与实施上也扮演着主导和推动的角色,在引领科技和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灌输到其他国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影响着世界教育的发展。因此,“趋同”不仅仅是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更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殖民与扩张,是“中心”文化对“边缘”文化的同化。一方面,“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把自己特殊的价值观念,扮演成普遍真理的化身,以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按照他们的做法才能走上现代化的文明大道。学术研究中他们的支配地位,意味着只有按照他们的话语去言说,才能与他们‘对话’,才能与‘国际’接轨。这样,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的民族文化,也被不断地挤压,甚至‘自动’地把自己纳入强势文化之中,自愿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者,从而‘从被殖民化’过度到‘自殖民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也在不断地倡导和捍卫自己的文化和教育主权。可见,“全球化也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它既是强势国家扩展它们价值目标的过程,同样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努力争取自身利益,为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激烈竞争过程”。

二、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殖民危机

文化教育殖民并非是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现象,而是殖民主义发展到当代的最新表现形式。最早的殖民主义是一种最原始、最野蛮的殖民主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其特点是:殖民宗主国通过武力征服一些国家后,在政治、军事上对于殖民地国家进行赤裸裸的直接统治,使殖民地国家彻底地或部分地丧失自己的国家主权。新殖民主义则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技术与金融等方面的优势,仍然掌握着前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使之处于半殖民地或准殖民地的状态,成为不叫殖民地的殖民地。文化殖民主义是殖民关系第三阶段的典型形式,其特征是:西方发达国家打着“为全人类带去现代化福音”的旗帜,把西方文化当作全人类的共同标准,用知识的形式来支持他们政治和文化的扩张。与前面两个阶段比较,文化殖民的涉及面更广,隐敝性更高,危险性更大。

由此可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教育全球化动态形成的过程中,文化殖民主义是发展中国家要高度警惕的现象。因为,全球化“不仅仅只是西方制度向全世界的蔓延,在这种蔓延过程中其他的文化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全球化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过程,它既在碎化也在整合,它引入了世界相互依赖的新形式,在这些新形式中,‘他人’又一次不存在了”。一些发达国家正是通过“静悄悄的”文化输出,俘获目标国家的“民心”,培养亲己势力,企图达到通过军事、政治、经济手段而达不到的目的。所以,教育全球化并非是一幅恬静的田园风景画,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潜伏着教育殖民化的危机。

1.文化殖民的危险

全球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而强化的一种趋势,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个被动与被迫的过程。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欧美国家为了维护、加强自己的政治利益,把一些隐性的政治目的,通过各种教育交流和教育援助等方式,输送到目标国家;将西方资本主义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渗透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中去,以求达到文化扩张,实现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虽然这种文化殖民也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目的、有计划的一次全球性的扩张,但这次扩张的手段和方式不同于上世纪的殖民化过程。以前的殖民化的过程主要是依靠暴力和武力直接占领统治来实现的,是一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过程;在政治上会造成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或民族的对立与仇恨,容易激起殖民国家人民的反抗。而这次的全球化则主要利用经济和文化的手段来完成殖民过程。他们不再依靠暴力手段去占领别国或对其他弱势群体实行直接统治,而是凭借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畅通全球的电子网络系统、日益虚拟化的金融符号以及连成一体的世界市场,来谋求他们的权力和利益,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塑造这个世界。因此,这样的文化殖民过程更具有隐蔽性和危害性。所以,如何保持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方的文化独立性在教育全球化进程中显得尤其重要。珍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努力,加强跨文化研究,“保护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应该是国际性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2.教育主权的侵蚀

教育主权是一国所固有的自主处理本国教育事务和独立处理国际教育事务的权力,它是国家主权在教育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伴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第三世界国家不仅国家主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和削弱,而且教育主权也会遭致不同程度的侵蚀。

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强劲的经济力量的迫使,教育从原来由国家投资和控制的“公共服务品”向“市场购买品”转向。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市场为基础的教育”(Market-basedEducation)的改革浪潮。这场改革推动者主要是一些国际组织,诸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他们制定所谓的全球统一规则,鼓吹自由贸易的非国家化(denationalization)和非调控化(deregulation),主张国家把教育权力交给市场。这种由国际组织推动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国家的地理疆域界限,通过市场的方式无形地侵蚀着国家的教育主权,改变着国家对教育主权的垄断;而且它还通过制定普遍有效的所谓贸易准则,消蚀着国家对教育自主决策和行政干预的权力,导致国家教育主权的削弱。以中国教育全球化进程为例。自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向全世界敞开了国门,就使得更多的西方教育组织机构介入我国教育成为可能。虽然,中国政府在入世承诺表上对教育服务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作了必要的限制,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仍然无法完全阻挡一些组织对国家教育主权的侵蚀。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在遵守那些在很大程度上是先定的、并非完全公正的游戏规则时,常常是处于不利处境。所以,在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把部分教育权力让渡给了一些自由贸易的国际性组织,减少了国家对本国教育最终决定权力的份额,丧失了国家的部分教育主权。所以,如何在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保持国家主权和教育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是一个不可回避并必须重视的问题。

3.教育独特性的消解

教育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同一性增加,即世界各国和整个人类社会文化、教育的相互融合。只是,这种融合有着浓厚的欧美化倾向。由于欧美国家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在教育输出上他们就具有了绝对的优势。于是,他们在向他国输送教育时,客观上是为别国提供先进的教育范式;主观上则是将自己特殊的教育价值观确立为全球普遍的教育价值观,强行向世界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制度与方法。其结果正如格林(AndyGreen)所言:“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家教育的基础将不复存在,政府将丧失对教育的控制权,教育有可能失去其公共的和集体的特性。民族国家的教育传统遭到破坏,教育再生产民族文化的空间将受到极大的压缩——因为民族文化将不再被认同。”所以,理论上,教育全球化表现为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但实际上,这种趋同已经变成了某种文化的单向扩张,使教育全球化演变为“教育西方化”或“教育一国化”,甚至“教育美国化”。发生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在文化交流中所处的不对等地位。这种文化交流的不对等,体现在数量上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文化较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反向输出较少;在质量上,发展中国家全盘接受了带有深刻西方文化印痕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及教育模式,而发达国家仅仅接受了一些亚文化的东西,诸如文学、艺术等一些对它们主流文化不会造成任何威胁的内容。所以说,在推进教育全球化的同时,在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我们要警惕西方发达国家以某一种意识形态来统一世界,取消世界各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的企图;应防止将原有好的或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独特性被“化”掉了;出现舍弃本国教育制度精华,而去盲目趋同的舍本逐末做法。

总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教育全球化既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大好时机,也是被文化殖民的陷阱。发展中国家在推进教育全球化的进程中,应该保持冷静态度,从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高度来警惕教育全球化所潜藏的文化殖民主义。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并使之本土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使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借助各种形式的教育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全球化视野下教育的价值选择

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并快速融入全球化洪流之中,教育全球化是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结果。如果我们的教育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地“西化”并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教育也就无可逃遁地陷入到一种“新殖民语境”当中。因此,随着教育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们必须以一种自强自信的精神走向世界教育的浪潮之中,在冲突与融合、多元与共生中作出适宜中国教育发展的价值选择。

1.教育输入与教育输出相结合

对于外来的教育价值与理念,教育的接受有三种不同的态度:认同、抗拒、有选择地吸收。这三种态度分别对应着文化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折衷主义。闭关自守会有落后挨打的可能,敞开国门接纳也有被强势文化同化的危险。因此,我们应该在碰撞、冲突中寻求对话、融合,在引进、借鉴中进行批判、排斥,在共同性中寻找差异性,在差异性中寻找共同性。但是,现实的交流与对话中却充斥着霸权与反霸权,殖民与被殖民。总有一方占据优势,另一方不得不屈居下风。实际上,赞成也好,反对也罢,我们的教育都不得不处在一种全球性复杂联结的漩涡中,必然面对诸多的“风险问题”,必然在接受与输出的摆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平衡点。

教育的输出可以分为显性输出和隐性输出两种类型。显性输出往往以武力征服与文化讥讽为手段,采取强制性行为把自己的文化和教育输送给对方。时至今日,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输出已经改变了武力与讥讽的方式而显现出隐性的方式。输出方一方面充分利用WT0条款中“合法”化的教育规则,另一方面伴随着各种“诱人”的强势文化“温和地”进入被输入方的意识形态中,并使得接受方在自愿的心态下予以认同。

很明显,教育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常常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现实:一是外来教育征服或代替本土教育;二是外来教育被本土文化折服并融入本土文化,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三是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应该承认,在教育全球化的春风吹到中国大地的初期,盲目的移植和浮躁的确使教育界出现过一段理论的“繁荣”、思想的贫乏和实践的困难。但今天,人们逐渐理智地审视教育的输入和输出,深入地思考西方教育的接受与融合,并明智地提出了“让思想回归故里”、“重视背景研究”、“提高文化自觉”等教育发展之路,为开拓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选择较为合理的视角。2.文化侵染与和而不同相协调

教育的全球化浪潮闪烁着“普世”的光芒,伴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雄姿突破了民族、国土、文化、风俗甚至意识形态的疆域频繁地往来于全球范围。对于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产业尚不发达的国家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教育全球化的影响像美国的“三片”文化一样播撒着“润物的春雨”,并以浪漫的情怀浸染着教育这块“干涸”的土地。

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开放的心态和宽阔的胸怀,昭示着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应对教育全球化的过程中既要敢于直面各种文化企图,又要在“洪流”中保持学者应有的冷静;既要用理智的心态和开放的文化胸襟接纳和应对西方教育,又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富人后面喝粥”。“世界既存在于多种多样价值主体的空间之中,平等参与、平等对话才是推进全球联系,达臻全球共生共存的合理走向。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和而不同’的生态精神可能成为构建一个‘和人生物,同则不继’世界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就是说,“一方面应走有容乃大的‘和’的路径,超越国学情结和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则应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启示,实事求是地对待包括西方在内的比较教育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霸权与主权的斗争中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航船,才能真正达到“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开”的理想境界。

3.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统一

教育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扩展,是物化价值的高扬。这种现代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惯性使得“科学”成了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的普遍根据与前提。“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在,不讲未来;只讲技术合理性,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单面人’。”实际上,不少人对西方文化的趋同和“执迷”,正是对西方现代化和西方科学的膜拜。因而,全球化的背景下容易使人缺少形而上价值的理论旨趣,导致一些人在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加分析地引进和移植西方的教育理论来倭化和肢解中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因此,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首先应当有一种国际视野,以一种正确和科学的态度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但同时,必须坚持本土实践,立足我国教育的实际。惟有如此,才能不被物化和功利化的思想侵蚀,才能在强势文化的诱引下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和实践自觉。

中华民族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在不同主义与流派接踵而来的百年历史中,我们五千年来积淀的灿烂文化不仅不被世界所重视,而且还在不断地引进和追随中陷入了“湮没”与“失语”的危机。面对风起云涌的全球化,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普遍心态就是在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的同时,尽力保持自己民族的优势。教育在保留民族传统、民族文化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人拿来主义方式和本土意识的觉醒。但是,中国教育“失语”的原因不仅仅是经济的滞后,更在于文化碰撞中平等对话意识的淡漠和丧失。“拿来主义”应该与“送去主义”相伴而生,中国人不但要善于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还应该创造出有益于人类的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国教育要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先进教育之林,摈弃“水土不服”的“学舌”不是目的,终极的目标应该是开拓自己的疆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对话,并在全球价值中增大自己的份额。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学会吸纳、扬弃,学会保留、抵御,而且要有增大民族“份额”的愿望与信心,要不断弘扬我们传统教育中优秀的遗产,凸现中华民族教育价值的独特意蕴和话语风采,在世界教育之林中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