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应用

时间:2022-11-25 06:21:56

“微党课”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应用

摘要:“微党课”具有内容精练、针对性强、形式灵活等特点。“微党课”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型党课,它可以弥补传统党课的不足。“微党课”应用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主要有三个优势:其一,有利于促进高校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其二,有利于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其三,有利于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将“微党课”应用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政治性和亲和性并重、系统性和碎片性并重、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等原则。将“微党课”应用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其一,应当建立“微党课”资源整合机制;其二,应当建立“微党课”载体应用机制;其三,应当建立“微党课”教育效果反馈激励机制。

关键词:“微党课”;高校;党员;教育管理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1]。根据党的报告精神,当前高校应当积极开办“微党课”,开启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的新形式。

一、“微党课”的含义和特点

“微党课”是为了满足党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借助信息化手段,用较短的时间,以较小的事例或者实践来阐述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的新型党课。“微党课”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型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传统党课花费时间较多、重点难点不突出,而“微党课”具有内容精练、针对性强、形式灵活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党课的不足[2]。首先,一节“微党课”的时间大约为10分钟,而多数人能够有效记忆的时间也是10分钟,从这一点来看,开办“微党课”是具有科学依据的。其次,一节“微党课”的主题一般聚焦于某个一点,“微党课”重点突出,小中见大,教育效果比较好。最后,“微党课”的主角是普通党员,党员既是教育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开办“微党课”有利于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增强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微党课”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一)促进高校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进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的有力抓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要坚持不懈抓下去。”[3]当前,高校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还面临着一些困难。首先,学生实习影响到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高校发展学生党员至少需要2年时间,学生一般在大三成为预备党员,而大三学生通常处于实习阶段,实习期约为6个月。在这段时间里,党组织难以掌握这些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也难以组织集中学习,因而存在着对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其次,多校区办学影响到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多校区办学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样一来,党员教育管理就面临着协调任务重、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开办“微党课”可以突破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习的党员和跨校区工作(学习)的党员随时可以通过点播开展学习活动,这有利于实现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借助“微党课”这个平台,党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同时,党员还可以把学习心得放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分享,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走向深入。(二)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当下,大部分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数量却基本没有增加,这影响到党务工作的开展。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专职党务干部所占的比例偏小;二是兼职党务干部的结构不合理,很多高校的兼职党务干部都由辅导员担任,而辅导员的工作繁杂琐碎,他们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在高校中,传统党课一般由党支部书记、支委、上级部门的同志、专家学者等担任主讲,传统党课的开办受时间、场地等因素影响较大。而“微党课”具有内容精练、针对性强、形式灵活等特点,可以作为传统党课的补充。开办“微党课”可以将“专人领学”变为“人人讲学”,这有利于发挥基层党员在党员教育方面的作用。就高校而言,党员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党务干部和专家,一些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并且有参与党员教育管理的热情。开办“微党课”就是要使教育客体转化为教育主体,给每个党员提供“当老师”的机会。让普通党员参与党课的设计和宣讲有利于增强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效率。(三)丰富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移动互联网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借助移动互联网这个平台,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就学习的内容开展交流[4]。当前,高校“微党课”的传播载体主要有专题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播载体的多样化可以使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就党员个体而言,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开展“学微党课”和“讲微党课”活动。首先,党员可以登录“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学微党课”。通过学习了解党的理论,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其次,党员可以登录“速课”等平台“讲微党课”。“讲微党课”给全体党员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这有利于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同时,讲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党员在“讲微党课”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党的理论的先进性,提升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就党的基层组织而言,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开展“赛微党课”活动。党支部可以通过党团公众号等平台组织“微党课”竞赛。开展“赛微党课”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吸引力。

三、“微党课”应用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政治性和亲和性并重。“微党课”的中心词是“党课”,因此必须坚持“党课姓党”的原则,凸显“微党课”的政治性和理论性。坚持“党课姓党”,就是要把提高党员的素质、增强党员的党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开设“微党课”的目的。“微党课”的修饰语是“微”,因此“微党课”不同于传统党课,它应当具有灵活性和亲和性。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5]的这一表述为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指引。高校担负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中坚力量的重任,在宣传党的科学理论、方针政策时必须坚持政治性和亲和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团结、教育党员的作用,使党的理论和政策深入人心。(二)系统性和碎片性并重。“微党课”具有显著的碎片性特征,一节“微党课”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往往围绕着一个知识点展开。与传统党课相比,“微党课”的优势是授课时间短、重点突出,劣势是党课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较差。因此,开办“微党课”要注意做好设计工作,要统筹安排授课内容,确保“微党课”的整体内容安排具有逻辑性。在开办“微党课”时坚持系统性和碎片性并重,可以有效避免教育的浅表化、杂乱化。(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首先,“微党课”要具有理论性。开办“微党课”就是要弘扬主旋律,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当前,各高校要通过开办“微党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其次,“微党课”还要具有实践性。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开办“微党课”切忌只停留在理论宣讲上,要让党员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党的理论,让党员应用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四、“微党课”应用于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保障机制

有研究者指出:“制度机制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党员教育培训的规范有序发展必须用制度作保障、以机制来支撑。”[6]要想增强“微党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一)建立“微党课”资源整合机制。党员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把“微党课”应用于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着多样化的“微党课”资源如何编排联结、应用于何种教育形式等问题,因此,各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微党课”资源统筹机制。首先,应当建立“微党课”资源整合机制,将“拿来”的资源和学校自身的“微党课”资源有机融合。其次,应当建立频次统筹和形式统筹机制,频次统筹指确定不同系列“微党课”的开展频率,作好学期规划或者月度规划,形式统筹指合理安排教育形式。(二)建立“微党课”载体应用机制。目前,可供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使用的“微党课”载体种类很多,有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各高校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还有高校自主建设的党建平台等。各高校应当根据各个平台的特点和本校党员教育管理的具体要求建立“微党课”载体有效应用机制,避免因课程载体重复建设而导致浪费。此项工作要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通过提高“微党课”载体与党员教育目标的匹配度,充分发挥各类“微党课”载体的优势,推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发展。(三)建立“微党课”教育效果反馈激励机制。有研究者提出,反馈和激励机制是吸引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并不断认可教育的重要机制[7]。要想使“微党课”取得实效,就必须构建科学的教育效果反馈激励机制。首先,要确保及时反馈。及时反馈有利于强化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纠正教育中的偏差。其次,要做到多元反馈。反馈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既可以实行线上反馈,也可以实行线下反馈。线上反馈可以借助“微党课”平台的积分排序、模范评比和电子勋章发放等功能来开展,线下反馈可以以批评和自我批评、荣誉授予等形式来开展。

四、结语

“微党课”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形式,在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效率、提升广大党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当前,各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资源,结合本单位党员教育管理的特点,遵循政治性和亲和性并重、系统性和碎片性并重、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各种保障机制,开办好“微党课”。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李薇.高质量“微党课”教学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9(19):105-108.

[3]贺夏蓉.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EB/OL].(2017-05-11)[2020-05-28].

[4]王鑫.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探赜:以蓝墨云班课APP运用为例[J].新乡学院学报,2019(2):67-69,76.

[5]陈朋.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EB/OL].(2018-09-17)[2020-05-28].

[6]陈竞.让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7-06-12(6).

[7]冯刚,王栋梁.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激励机制的构建:基于游戏系统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7(8):21-25.

作者:冼梨娜 崔小云 单位:1.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外语商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