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对经济的影响及预期综述

时间:2022-04-22 09:49:00

热钱对经济的影响及预期综述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投机者看好我国的资本市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大量境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我国。本文通过分析热钱的特点以及热钱流入中国的现状和原因,以及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做出预测,在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热钱人民币升值经济影响

一、热钱定义

热钱(HotMoney)又称“逃避资本”,指在国际信贷中“部分高流动性的资本或异常资金”,在现有浮动汇率制度下,包括跨国公司手中掌握的流动资金及一些暂时闲置或过剩资金,国际银行拥有的短期资金及其外汇、信贷业务资金,各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保值性运用的一部分资金,各种投资基金及其他专项基金。

从热钱的定义可知,热钱的基本特点包括:高流动性;专业化投机性;交易的杠杆性;活动领域的非固定性;低透明性。

二、热钱流入中国的现状分析及影响

1.流入中国热钱的规模

由于热钱具有高流动性和低透明性,其规模多大,结构如何,很难说清楚。

中国热钱规模从1995年开始剧增,从2003年开始净流量的流向由流出转为流入。1990-2002年,中国一直存在着热钱流出(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资本外逃),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流出达到顶峰(1998年,其流出额达最高值,为838.65亿美元)。其后,中国热钱流出额逐渐减少(2002年流出额为89.27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开始,中国热钱流向发生逆转,2003年,此类资本净流入额为378.71亿美元,2004年达到1139.54亿美元,2005年净流入额下降为466.10亿美元。从1999年以来的月度数据看,2002年末期以来月度热钱流量波动较大,2005年7月以后热钱的双向流动变得比较明显。从1999年1月到2002年12月,除了2001年2月和2002年1月存在稍微显著的热钱净流入外,其余月份均为净流出,这种趋势在东亚金融危机过后的1999年、2000年表现比较明显。从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除了3个月存在热钱净流出外,其余月份均为此类资本净流入。热钱流入在2004年初和年底特别显著。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汇率改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在8月份出现热钱净流出,而9月份热钱又大量涌入,10月份热钱又纷纷撤离。

2.国外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

近几年国外大量“热钱”涌入中国不是孤立和偶然的,有着很深的经济背景,是多重国内外因素形成的综合反应。

(1)良好的资本市场

“热钱”对崛起的中国具有很高的逐利趋向。大多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纷纷涌入中国投资办企业,从事资本运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引资国。

(2)人民币升值预期

人民币汇率解冻后,两年多来升值的速度和幅度较大,外资大多看好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和预期,纷纷把“热钱”投向中国。炒作人民币,企图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回报。这是外资“热钱”涌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3)近年美国经济受次贷危机影响出现衰退迹象

美国在防紧缩,中国在防通胀,相反的政策导向,使美元大量流向中国,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68万亿美元。凡此种种都为大量“热钱”涌入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客观因素。

三、热钱大量撤出的恐慌

热钱不会大量流出中国。只有对强势的经济金融体系和货币严重丧失信心时,才可能触发资本外逃,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资本投资收益率仍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外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美利差,美国金融危机,对于热钱来说呆在中国是最好的选择。

热钱流出对人民币汇率无法造成贬值压力。中国有着很高的外汇储备,而目前较权威估计热钱规模在2000—3000亿美元之间,即使全部完全一瞬间撤离,中国也完全可以以外汇储备应付,维护人民币利率水平。

热钱流出对于国内流动性不会造成冲击。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7%,热钱流出时,央行完全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效抵消其负面效应。

外汇数据也不支持热钱大规模撤离。自去年9月以来,美元(USD)对人民币(CNY)一路贬值,最近出现阶段性反弹。如果仅仅从趋势的角度出发,图中已经不止一次出现美元对人民币走强之势,而且最近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反弹几天之后,立刻遭遇市场平滑。

四、应对之策

热钱对经济的危害显而易见,热钱往往在预期一国货币升值或资产价格上涨时流入,同样也会在预期一国货币升值停止或资产价格下跌时流出。因此,国家应该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未遭破坏之前率先采取相关措施遏制住热钱的进一步流入和在国内的投机性行为,控制热钱造成的危害。

1.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泡沫产生。在货币政策保持适度紧缩的同时,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时运用税收优惠的导向作用。

2.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管理,预防短期投机资本的冲击。除了限制热钱流入以外,监管当局还应对业已流入国内的投机资本进行清理和查处。

3.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自身结构问题。国际热钱之所以大量流入,与我国自身的经济结构问题有关。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财政资金用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有关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等市场的监控管理;继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4.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汇率的调控和机制建设,采取稳定的汇率政策,降低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为防止热钱的流入,货币政策应更多的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息手段的采用应在防止热钱流入和抑制通货膨胀两方面之间进行权衡。

5.加强部门间联动,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各部门应建立更为密切的协作关系,及协调联动机制,发挥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监管,共同引导资金流向。同时,既要考虑如何减缓国际热钱的进一步流入,又要考虑如何防范已流入的热钱大规模突然撤出,应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黎友焕.国际金融[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刘立达.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研究,2007(3).

[4]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