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戏曲艺术成就钩沉

时间:2022-06-27 09:55:48

关汉卿戏曲艺术成就钩沉

关汉卿作为中国戏曲第一个黄金时期元杂剧的奠基人之一,留下了多达67种作品,数量之多堪称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人,而其作品题材多样、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与艺术成就,他也成为“元曲四大家”之首。王国维曾评价其为元人第一,在国际上更称关汉卿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一、关汉卿生活的时代背景

关汉卿,号已斋、己斋叟。生卒年月不详,大概出生于1220年的金代末年,卒于1300年的元成宗时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一统天下的时代,疆域空前辽阔。但蒙古统治者实行黑暗的种族统治,将人分为四等。蒙古人最高贵;以西域人和较早归附蒙古的色目人为次;原金朝境内的契丹、女真族、汉族等称为汉人,为第三等;最底层是原南宋境内各族人民,被称之为南人。元还实施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如不允许汉人习武打猎、买卖、夜间行走、不允许结社集会,为禁止汉人私藏兵器只能数家人合用一把菜刀,汉人打死蒙古人要偿命,反之只需要进行较少的赔偿。尽管元朝时儒家思想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孔子、孟子都获得非常尊崇的封号,元还专设保护文人士子的儒户阶层,但在这些种族制度之下,文人士子的地位较一般汉人更为低下,素有“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其社会地位仅仅高于乞丐。元得天下不过98年,其中前数十年停止科举,完全断绝了中国文人士子历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政治出路。元末时虽然恢复了科举,但名额极其有限,加上科场的黑暗,终元一朝能走上仕途的汉人不过五六百人而已,绝大部分文人士子仍然没有出路。即使侥幸做上了元朝的官员,但按元朝的规定也只能终生沦为下僚得不到重用[1]18。文人士子在元朝不仅沦为贱民,而且穷途末路、生活无着。曾经天之骄子的士子们或是沦为刀笔吏,或是当账房先生,甚至沦为乞丐。也有些士子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与往昔自己所看不上的民间艺人合作,加入到戏曲艺术的创作活动之中,甚至自编自导自演。关汉卿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的作品题材多样、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与艺术成就,被后世评价为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尊称其为曲圣,在古代戏曲艺术上的地位成就极高。但这样一位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作品的杰出的梨园领袖,在元朝的大环境下,正史中竟无半点记载,连其出生地、生卒年月都皆不可考,只能从一些零星的资料进行推测,可见当时文人士子生存环境之恶劣,社会地位之低下。

二、关汉卿作品中的反抗精神

关汉卿所处的时代虽然黑暗,但他生性豁达,自诩为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即使是怀才不遇,关汉卿也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生活并从事创作。这点在他的作品中也有很深刻的体现。他创作了大量揭露时代黑暗的作品,对社会不平进行酣畅淋漓抨击的同时,又对弱小者的反抗意识和行动给予了热烈的褒扬和歌颂,其晚年写成的《窦娥冤》就是其中一部代表作。《窦娥冤》讲述了一个极其可怜的年青女性窦娥的悲惨身世。她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典押给放高利贷的蔡婆婆当童养媳,十七岁结婚不久丈夫又离世,窦娥成为了寡妇。虽然如此,这个不幸的女性依然恪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孝顺婆婆,为丈夫守节。不久,窦娥和婆婆又被无赖张驴儿和其父强逼成婚。由于窦娥坚决不从,张驴儿施计相逼,却反而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又借此逼婚,不成就反过来诬告窦娥毒死其父。窦娥据理力争,以为官府大人会还她清白。但太守桃杌是个昏庸的贪官污吏,收受贿赂后对张驴儿一味偏袒,对窦娥重刑拷打。窦娥终于认识到官府的黑暗,同时怕婆婆也受此酷刑,只能违心地承认罪名,被判处死刑。《窦娥冤》的高潮出现在第三折,此时窦娥对于官府的幻想已经完全破灭,认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现实。在即将付出生命代价时她对封建社会发出了愤怒强烈的抗议和声讨。“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在这两段惊天动地的精典对白中,窦娥不仅声讨了封建社会,更怀疑并否定天地鬼神的公正和神圣,临刑前她不乞求上苍的怜悯,反而用命令的口吻誓愿,要求天地为她昭雪冤屈。第一件是血溅白练: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第二件是六月飞雪: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第三件是亢旱三年:你道是天公不可欺,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窦娥冤死后三件誓愿一一实现,表现了窦娥绝不妥协的斗争意志,悲壮中蕴含对正义的坚信,这是关汉卿借窦娥的反抗,深刻地表达了生活在底层的元朝汉人和南人,对于被压迫生活的愤怒和反抗。因此关汉卿绝不肯让窦娥这样代表着善良美好的正义形象无声无息地死去。

除了这三桩惊天动地的誓愿,故事的最后,曾经典押了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当上官员到当地时,窦娥的冤魂出现向其申冤。于是其父重审此案,终于为窦娥洗雪了不白之冤[2]33。《窦娥冤》是关汉聊的代表作,关汉卿作为杰出的戏曲大师,在安排人物形象冲突、剧情冲突和众多矛盾的同时,使人物性格愈发鲜明饱满、剧情高潮迭起。《窦娥冤》也因此成为中国十大悲剧之一,成为中国悲剧的代表作。

三、关汉卿作品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关汉卿所生活时代的大环境,决定了他的作品中必然充满了对现实的控诉和揭露。关汉卿在人物塑造方面能力超群,他笔下的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立体,同是妓女,赵盼儿机敏果敢,谢天香却软弱可欺;杜蕊娘久经风尘,宋引章却天真轻信。而他塑造的文人士子的形象,却与关汉卿所处的时代一样,大多郁郁不得志,只能被动地等待命运的眷顾;并且个性软弱,在困境中往往束手无策,只能不自觉地逃避。如《救风尘》中的安秀实,在被周舍夺去宋引章时,他并不敢与周舍理论,只能求赵盼儿劝说;而《望江亭》中的白士中,虽然也是个官员,但在妻子谭记儿被杨衙内看中,并欲将自己置于死地时也毫无办法,最后靠谭记儿的只身赴险才将杨衙内变成阶下囚。《鲁斋郎》中的张圭是一个九品孔目的小官,但面对皇亲鲁斋郎的无理要求竟然将妻子双手奉上,最后在包拯的计谋帮助下才除去鲁斋郎这样一个恶人。这些文人的形象塑造上颇有现实主义,从中可以看出元朝时文人士子的生存空间狭小。这样的情况也消磨了他们的意志,使他们的性格渐渐趋于保守、软弱。除了现实主义,关汉卿的作品中也充满了浪漫主义。如《窦娥冤》便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契合的作品。作品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大量现实生活,至窦娥许下三桩誓愿和最后鬼魂申冤的情节,又融入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这种完美契合还体现在关汉卿的其他作品中。如其作品《蝴蝶梦》,故事的开头皇亲葛彪无缘无故打死平民王老汉,却不用负半点责任。而王老汉的三个儿子替父报仇打死葛彪却要入狱抵罪。这与元代的民族政策何其相似,蒙古人打死汉人只是轻罚,汉人打死蒙古人却罪不可赦。

包拯在审案时王妻自愿让幼子石和领罪,以借此赦免铁和、金和。包拯在调查后方知,铁和、金和是王老汉与前妻所生,石和才是王妻的亲生儿子。包拯在审案前梦见有三只蝴蝶坠入网中,一只大蝴蝶飞来救出其中两只,却置幼蝶于不顾而去,恰与王妻和三子的情况相似。包拯心怀恻隐,于是设计将王老汉三子释放,使其一家团圆。在这个故事中,蝴蝶梦对于故事的转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并暗含了善恶相报的民俗心理。类似的情节还出现在关汉卿的作品《绯衣梦》中,李庆安蒙冤被判斩刑时,开封府尹钱可复在判决时被苍蝇屡次抱住笔尖无法下笔,将苍蝇装入笔管,笔管竟然爆裂。钱可复方觉此案可疑,于是发还重审,终于还了李庆安清白。

此外,关汉卿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作品中经典的语言比比皆是。除《窦娥冤》中窦娥的控诉外,赛卢医出场时,关汉卿仅用了“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这四句话,便将其庸医的形象逼真地概括了出来。而贪官桃杌的出场词: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更是将其丑陋嘴脸直白地揭露无遗。在《救风尘》中妓女赵盼儿为救姐妹宋引章,准备计赚周舍时曾有这样一段对白:若是不肯写休书,我将他掐一掐、拈一拈、搂一搂、抱一抱……赚得那厮写了休书。在背着赌咒发誓时又巧妙发下说塘子里遭马杀、灯草打折大腿骨的誓言[3]63。幽默的对白将赵盼儿机敏果敢的性格表露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