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国文学课教学

时间:2022-03-19 10:38:00

谈英国文学课教学

摘要:文化认知能力和文化传递能力的提高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外语人才的切实要求,正确而全面地了解和把握西方文化已经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加强英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传递则是达到以上目的的必要与有效手段。本文在论证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教学中的作用、文化研究在文学研究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英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传递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文化传递英国文学教学

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文本阅读与文学史介绍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时间如何分配?重点应放在哪里?若要兼顾又怎样或在哪些方面将二者结合起来?随着文化研究在文学界的兴起和蔓延,文学课教学又面临着如何处理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站在讲台上的许多教师,甚至延伸到这门课程的教材编写,乃至波及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本科生和准备报考英美文学方向的硕士考生,使他们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理应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有话题,在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当下更是如此。

这个问题牵涉到如何处理文学作品与其产生背景之间的关系。粗略考察一下,在这个问题上大体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在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指引下,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念的制约下,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政治功能、教化功能和反映功能,过分强调社会生活(实际上是社会的政治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夸大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制约作用,将焦点或重心对准作品产生的背景,将文学文本看作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记录,将文本解读的参照系限定在其背景之内;另一种情况一反文学的“镜子说”,将文学看作是一种自在与自为的一极,虽然承认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承认一定的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但不主张文学从属于政治,更不主张文学文本必然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而将文本看成是一种封闭自足的体系,主张对文本的解读只能以文本为中心,而不应以文本产生的社会背景为参照系。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倾向各有偏颇,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正确、合适而可行的办法是寻求英国文学教学中的“第三条道路”,即将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纳入文学史的学习与经典文本的细读之中,以文化作为连接文学史和文学文本的桥梁。具体做法是: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经,以文学史发展线索为纬,以经典文本为连接点,构建英国文学教程的总体框架;以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为参照系,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在对文本进行语言、文体、思想等方面阐释的同时进行文化内涵的阐释,以其达到多维度、深层次、全方位把握文学内涵的目的。在文学“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盛行的当下,强调文化传递和文学研究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紧要。因此,本文试图在论证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教学中的作用、文化研究在英国文学研究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英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传递的具体建议。

一.文化传递在外语以及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传递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长期以来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却一直不被重视,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理论上的误区:索绪尔和乔姆斯基这些语言学大师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这种观点使许多外语教学者误以为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语言知识。其次,在上述观念的指导下,认为传统外语教学的目标只是培养语言能力,忽视培养学习者的社会文化认知能力。再次,外语教学中往往注意母语干扰而忽视源语文化因素的干扰,致使学习者经常陷入语言文化信息的泥淖却不自知。这诸多原因使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传递被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向前推进,越来越要求外语人才既要有娴熟的语言能力又要有得心应手的社会文化能力,因此,外语教学就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源语文化的传递和交流,注重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当下尤其应将文化传递及其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

其一,长期以来,文化传递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一直受到轻视和忽视,在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中还远未形成对语言文化信息的重视,更不用说敏感,因此可以说,要想达到新时期外语人才的要求,即既有过硬的语言运用能力,又有较强的文化传递和认知能力,还需要下很大力气。一方面需要从理论和观念上弄清加强文化传递和培养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把文化认知与传递能力的培养放在和语言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虽然不主张矫枉过正,但当下在外语教学中强调文化传递的作用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必须而且紧迫的任务。

其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决定了外语教学中文化传递的重要性。文化与语言相辅相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只注意语法和发音规则,只注重词汇的积累而不注重文化因素,不可能真正掌握该门外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载体,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负荷传递着无穷的文化信息,重视这些文化信息才有可能学好语言。对源语文化了解得越深刻细致,就越能正确理解这一语言。因此,学习外语必须同时了解和认识制约、影响此门语言的文化,了解该语言传播和运用的文化氛围,了解该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了解这种民族特异性,就不能正确地理解语言。

其三,学习外语的目的决定了文化传递的重要,因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文化制约着人类的一切行为,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语言运用也不例外,它必定要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外语教学中,如若仅传授外语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忽视文化的传递,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充其量也只能培养出一些语言知识娴熟、语言能力全面,却不能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的单一型外语人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即使学好了这门语言,也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它,无法使之成为“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文化传递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就更是不言而喻。

首先,文学的本质决定了文化传递几乎是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特征。我们知道,文学的本质是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其手段是语言,而文学的上层建筑属性使它天生就受制于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观念、文化制度与话语体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就是一定的文化氛围,语言本身就是一定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学作品中必定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无论是学习文学史还是研读文学作品,要想脱离开文化的解读,即使不说是片面和不得要领的,也至少是不能抓住其全部本质。

其次,文学的功能也决定了文化传递是文学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文学的功能在于教化、愉悦和审美。要发挥这些功能,文化传递或解读是必要的途径。如果说文学的愉悦与审美功能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韵律等要素的欣赏和分析来实现的话,教化功能的实现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文化传递,因为无论是对作品主题的开掘,还是对情节的分析,抑或是对内容的阐释,都离不开对蕴含其中的文化信息的解码,都是要将对象语文本中的文化编码传递给目的语的读者,使他们得到教益。

还有,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也决定了文化传递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作用。2000年由国家教委授权、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课程描述中对文学课的教学目的做了如下阐述:“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

二.文化研究在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要使文化传递真正成为文学课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充分地发挥其文化解码与交流的作用,除了文学课教师在思想和观念上做出必要调整并在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外,加强文化研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当代意义上的“文化研究”是在英国的“伯明翰学派”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文化批评理论话语。它的特点是,注重探讨各种文化实践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即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中的权利运作对文化实践的影响和干涉作用,文化研究的旨趣与社会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其使命就是分析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文化是如何表现自身和受制于社会与政治制度的。现在,在主要的英语国家,文化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己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和体制化。文化研究把“大众文化”、“社会”、“性别”、“阶级”等社会学理论引入文学文本的研究,打破了传统美学和纯文学批评的规范。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和相互借鉴使后者把英语文学作品的分析同社会、历史、文化制度、政治背景相结合,获得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同时,多角度、多层面和注重政治批判的文化研究使传统的英国文学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开放的视野,扩大了文学研究的领域,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2]卡勒指出,“迄今为止文化研究的发展一直与文学经典作品的扩大相伴(尽管还不能算起因)。如今教授的文学面很广,包括妇女作品和一些历史上的边缘群体成员的作品。这些作品或被增补到传统的文学课程中,或被认为是单独传统(“美籍亚裔文学”、“英语后殖民文学”)。”[3]

过去的十余年,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学界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开始从文化视角去透视和阐释外国文学现象和经典作品,使外国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一系列成就,但是,这样的研究还是少量的、局部的、分散的,远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仅以我国一年一度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立项指南为例,文化研究只是散见于各门学科中间而并未成为单独门类,这足以说明文化研究的现状。一如上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迫使我们加强文化研究,尤其是加强文化研究在文学课教学中的体现,其意义或者说必要性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研究能够将文学研究引向深入。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通常着眼于作品的历史背景,或作家的生活经历,或作品的主题、结构、情节、人物、叙事视角、风格、意象、韵律、冲突等要素,或作品的语言技巧与风格,或作品的美学蕴涵,或以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读者对这些要素的解读与反应。这样的研究从文学要素的本身出发,立足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其所处背景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文学的规律及其本质,但却难以为文学提供宏观的文化图谱,难以将文学实践纳入人类的大文化背景加以考察,难以从本体和发生的角度厘清文学思潮和流派产生的因缘与发展的脉络,作家创作变化的成因,以及作品的丰富内涵。文化研究却能从这些方面来推进外国文学的研究。

第二,从文化视角研究英国文学,还因为英语文学如同其他文类一样,文化是其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接近的“生态环境”。探讨文学在特定时代、特定的民族和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生发和创新更能呈现文学的本质特征,有利于表现文学主题、意象、语言和风格的文化内涵。文化研究与英国文学研究的结合可以为文学文本的文化透视和文化提升创造条件。以开放的视野考察英国民族间乃至广大英语世界不同民族间文学的接触和影响,就不难看到其相互冲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各种情形,领悟出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意义。[4]

第三,文化研究能拓宽施教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将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从文学的内在要素延伸到文学的外部因素,诸如历史沿革、社会运动、政治体制、文化制度、思想潮流等等方面,并通过对文学内在要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对文学内驱力及外驱力的比较研究,通过对作品的“细读”以及对其背景的“审读”,提高他们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感知力与审悟力,提高对英国文学与文化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透视力与把捉力,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

三.对加强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化传递的建议

要加强英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文化传递,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第一,要编撰出以文化信息传递与解码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的英国文学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变化更新。这套教材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材应有所不同。首先,“史”不再只是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史,而是以文化信息饱含度为标准之一的文学史。其关键是要对文学史进行重构,而重构的主要参数之一应该是文化含量,即,文学史的选材要以文化信息的含量、在文化传递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主要文化观念以及价值形成的影响等因素为考量依据,不再只是根据通常的政治、艺术、审美等标准。一些在传统的文学史上并非必定收入的史实,如,“大宪章”、“威尔克斯事件”、“劳工运动”、“议会改革”、“费边主义”等,就应该作为对英国文化观念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加以介绍。其次,“读”虽然仍是通常意义上的“选读”,但确定篇目的标准也不再只是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还要考虑其文化价值。一些按照传统标准原本无足轻重的作品,从新标准出发就应收入进来。以笛福为例,《鲁滨逊漂流记》是一般的选本都必选的,但若从表现殖民文化的角度看,《辛格顿船长》也许更能反映出早期殖民者的两面性。再次,基于文化信息含量,要关注原来被文学史忽略和遗忘的边缘性作家及作品,因为这些作家或作品往往是被主流意识形态以及话语体系所有意无意冷淡、搁置甚至排斥的,但在他们那里也许恰恰蕴含着某一时代或阶层的非主流文化信息;对这些作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能够极大地增加英国文学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第二,在教学内容有所改变的同时,教学目标与方式也应有所改变。既要将文化研究的内容贯穿于文学课的教学,将文化传递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大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就不再只是可有可无或无足轻重的辅助内容,文学史的介绍与学习应由辅助地位上升到与文本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解释文学史,从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不再只是局限于语言、风格、主题、情节、结构、人物、意象、韵律等这些文学的内在要素,不再局限于文学文本本身,尤其是要将文学作品文化信息的解码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此同时,教学方式也应由一般的介绍、阅读和解读、讨论、评价过渡到以介绍和文本细读为主,以影片观看、相关文献阅读、主题讨论、网上交流等手段为辅,以期达到文字文本与文化文本并重、语言传递与文化传递并重、艺术审美与文化观照并重的目的。

第三,建立起与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试题库、评价标准和课外辅助手段。试题库分为两部分:第一,围绕教学内容而设立的思考题系列,附着于每个章节之后;这些思考题应以上文的三个“并重”为指标和导向。第二,为检测和巩固教学效果的试题系列,分为自测和他测两部分。自测题供每章节教学完成后供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掌握使用,他测题则作为期终和课程结束后的考试和考查使用。这些试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尤其是文化信息的解码与传递应作为重要的检测内容。评价标准的建立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方面要坚持“内”、“外”并重,即上文所说的文学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并重,将教、学双方的关注点引导到文学的整体,尤其是文化层面,避免当下经常会出现的“见木不见林”的弊病;另一方面坚持评价标准的尽可能细化,要将文化传递与解读落实到作家创作实践研究和文本阅读之中,以避免大而化之的毛病。此外,利用校园网络建立课外讨论网页,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沟通,为课堂内外的信息交流,为围绕教学内容的思想磨砺和观点交锋提供平台,以巩固课内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英国文学教学中贯穿文化传递与解码是全面把握英国文学及其文化内涵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者文化认知能力和人文素质的需要,是培养新时期外语人才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需要。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文化要么一概被斥为资产阶级糟粕而拒之于门外,要么外国文学研究只是蜗居于文学的内在要素而与文化相距甚远,因此,要使文化能够贯穿于英国文学课堂,无论是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者自身的文化审读力与把捉力,都与客观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亟待从事英国文学和外国文学教学的工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

注释:

<!--[if!supportEndnotes]-->

<!--[endif]-->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2]参见张平功“文化研究语境中的英国文学研究”,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第111-115页。

[3]乔纳森·卡勒:《文学原理》,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1页。

[4]同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