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

时间:2022-03-27 08:41:37

服刑人员行为主义心理学论文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内在逻辑

(一)在社会方面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已经进入高度机械化生产的社会,迫切要充分利用人的全部潜力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如何才能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稳定社会秩序成为美国社会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行为主义是在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产生的。进步主义运动的目的就是为进行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的稳定。然而,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和詹姆斯的机能心理学不能满足美国社会的这一要求。

(二)在哲学方面

行为主义心理学实际上是受实证主义的影响。正如黎黑所指:“整个行为主义精神是实证主义的,甚至可以说行为主义乃是实证主义的心理学。”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和杜威。他们认为实用主义就是强调行为、实践、生活的哲学,立足于现实生活,把采取行为当作主要手段。

(三)在心理学方面

主要是机能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意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抹杀了人的意识的指导作用,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行为,为华生的行为主义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华生的行为主义正是把机能主义合乎逻辑地推向极端,把机能心理学胜利地过渡到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在自然科学方面

1863年,俄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脑的反射》一书,指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一样,以反射的方式进行。1910年,俄国心理学家别赫切列夫在其出版的《客观心理学》一书中,主张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心理问题,强调用反射来解释人的行为。20世纪初,巴甫洛夫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规律,提出了系统的条件反射理论。指出,由声、光、电等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引起的条件反射为第一信号系统条件反射,它是动物共有的;由言语信号作为条件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是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这是人所独有的。他认为,一切人的主观活动都是由客体、外界所决定的,提出了有机体与环境相适应、心理与生理要统一的观点。他们都以反射来解释一切心理活动,他认为复杂的高级行为、低级运动反射的复合。这些学说对行为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理论运用

我们知道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西方心理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理论,尤其是一些关于学习的理论。我国关于服刑人员的教育正在进行改革,虽然行为主义几乎被建构主义打败,但是它的一些观点仍对基础教育有重要补充和启示。

(一)注意奖惩

教育改造是监狱机关对在押罪犯进行的转变思想、矫正恶习的系统性教育影响活动。随着社会新形势的发展,党和国家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越来越重视,明确要求监狱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把降低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教育改造工作的首要标准,并全面推行了“5+1+1”教育管理模式。然而,现行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监狱警官在日常教育中应该妥善处理服刑人员所犯的错误,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斯金纳关于惩罚的理论观点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斯金纳的理论中指出运用惩罚时应当慎重。之所以慎重是因为惩罚本身包含了许多不良的因素:第一惩罚意味着监狱警察面对服刑人员的问题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法;第二惩罚向服刑人员传达了警察对他的看法和态度,不当的惩罚会动摇服刑人员的自信,破坏警犯关系;第三惩罚会给服刑人员带来情绪上的紧张和不快,不利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为了使惩罚有效,监狱警察应注意:首先惩罚必须与过错有关。惩罚要有助于服刑人员认识自己的过错;有助于教会服刑人员对自己行为负责,监狱警察不可以随心所欲,想当然地出台惩罚办法。也就是说惩罚与服刑人员所犯错误相联系。其次,惩罚方式与行知指导结合。惩罚只能控制不适当的行为,而不能消除不当行为。惩罚只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所以,警察在用惩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会服刑人员应该如何正确地做。再次,惩罚须紧接在错误行为之后。如果惩罚与错误的行为相隔时间太久,惩罚会对此行为不起作用。总之,我们要适当运用惩罚。

(二)树立榜样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对我国罪犯教育中德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服刑人员由于大多数学历低,心理水平低。他们具有极大的模仿心理,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可塑性大,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榜样。在教育教学和日常改造生活中都要注意利用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教育手段。所谓榜样示范就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榜样是培养服刑人员优良品德的典范,是为服刑人员提供思想言行规范要求的物化模式。榜样示范,不仅影响服刑人员的行为,让他们去效法榜样,而且对服刑人员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也会产生极强烈的影响。榜样以具体、生动和崇高的理想形象教育和感染服刑人员,激励他们仿效榜样,像榜样那样认识和处理问题。监狱警察为服刑人员树立的形象一旦潜入他们的心灵,就像明灯一样在他们的心灵里闪光,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实践也证明,榜样示范对服刑人员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于服刑人员的道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甚至是难以想象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道理。教育是影响人思想、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要高度重视服刑人员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指引服刑人员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完善自我,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懂得感恩和承担一定的社会监狱警官为服刑人员树立榜样时也要注意:第一,从实际出发,适当选择榜样。既要选择具有整个社会和全人类普遍性意义的榜样,同时也要及时引入现时社会生活中的“新鲜”榜样,使这种学习常学常新。第二,引导服刑人员进行榜样分析。让他们通过分析榜样,了解榜样,对照自己,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第三,实事求是地宣传和树立榜样。在宣传和树立榜样时要如实地描述其事实,反映其真正具有的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

行为主义者认为,人类的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环境对服刑人员道德行为的影响作用,培养服刑人员良好的行为习惯。监狱是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主要阵地。教育改造工作必须同监狱环境的改造联系起来,努力创建理想的监狱文化。情绪积极的人在良好的人际环境里可以寻求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及时宣泄和排解内心的痛苦,并及时获得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心理支持,建立正向的自我认知体系和自我评价体系,因此,更容易形成健康的人格。教育改造工作效果不佳与没有很好地处理警犯关系和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样的改造内容,在融洽和谐的关系中进行实施,就容易得到服刑人员认同;在不和谐甚至充满敌意的关系中进行实施,就容易遭到拒绝。教育改造工作要注重贴近罪犯的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罪犯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适应罪犯回归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积极监区文化的建设,努力搭建亲情帮教和社会帮教平台,注重在日常管教活动中适时渗透积极元素,以培养锻炼服刑人员积极的心理品质,帮助罪犯转变死板、沉闷、单一的改造氛围,努力创建一种“严肃、活泼、紧张、有序”的改造秩序,把监狱建成有利于罪犯服刑、通过改造丰富其人生的一所特殊学校,为罪犯的改造营造一种良好、积极、健康的氛围。

(四)加强服刑人员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影响着个人的表现品质;决定着个体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影响着人们在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监狱警察自我效能感是从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时,对其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对教育改造工作、对服刑人员的影响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教育改造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狱警察是否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即能否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充分发挥主体的意识和作用,使教育改造的目标得以实现。面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改革,监狱警察必须重新建构元认知,必须学会在有效的参与中调整自我的角色,必须不断提高对管教行为的预期。监狱警察是管理者和教育者,服刑人员是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样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服刑人员与我监狱警察同样存在着一种人际关系。服刑人员对我监狱警察在态度上有信服的、有喜欢的、有敬佩,也有抵触的、反感的,甚至是仇恨的,因为监狱警察毕竟是一种对其进行专政的强制力量。服刑人员对警察的人际关系知觉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的主观判断,影响到消极或是积极地认识或接受,以及对此预先知觉直接产生的情感倾向。要想别人相信你是对的,并按你的意见行事,最好是让人信服你或喜欢你,否则服刑人员很难接受你的观点,并且心理上对你的宣传内容百般挑剔,或者消极地理解即使认为你是对的,在情感上也难以接受。因此我们监狱警察应该依法管理、公正廉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道主义精神,才能得到绝大多数罪犯心理上的接纳。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服刑人员的改造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服刑人员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改造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服刑人员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具体方法有:增加服刑人员的成功体验;培养服刑人员积极归因;帮助服刑人员设定目标;改进服刑人员改造策略;感染服刑人员积极情绪;引导服刑人员磨炼意志;评价机制激励服刑人员;个体兴趣驱动服刑人员;积极期望看待服刑人员;榜样示范鼓励服刑人员。

三、结语

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对我国监狱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提高。管教工作者要顺应时展要求,创新教改模式,注意用积极、乐观、进取的理念开展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要充分尊重服刑人员,关注服刑人员的感受,培养服刑人员的快乐品格,让行为主义心理学更好地融入到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之中。

作者:赵清刚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