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群建筑装饰手法探讨

时间:2022-08-16 11:04:06

祠堂群建筑装饰手法探讨

摘要:江南地区祠堂群落年代跨度长且风格多样,其建筑装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丰富多彩且深具内涵的审美特征,在美化建筑的同时增加了建筑本体的感染力。无锡惠山古镇地区自唐宋起至近代,连续发育成百余处祠堂,逐渐形成祠堂群落,能够综合体现该地区的宗族文化、地域特征、建筑特色、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祠堂群的建筑风格及其装饰的审美特征随时代变化,形成多元的文化载体,风格各异。

关键词:祠堂建筑,装饰手法,审美特征

现存无锡惠山古镇祠堂建筑中,部分建筑装饰留存原真性、完整性较好,总体格局保存较好;部分建筑主体留存较为完整,总体格局尚存,但建筑装饰大量缺失;部分建筑主体仅部分尚存,总体格局难辨,建筑装饰多为新作;部分仅可确定祠堂位置范围,其建筑结构及装饰难觅;还有一些仅见于文献。本文通过对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装饰的制式、题材、工艺等载体的解读,探析惠山古镇祠堂建筑装饰的审美特征。

1制式

惠山古镇祠堂建筑群屋顶制式均为坡屋顶,以硬山平屋居多,如邵文庄公祠享堂、五中丞祠享堂等,也有硬山楼屋,如尤文简公祠的万卷楼;还有规格较高的如华孝子祠的享堂、钱武肃王祠大殿及张中丞祠、陆宣公祠的戏台屋顶均为单檐歇山顶;祠堂建筑中少见悬山顶记载。祠堂群享堂或大殿建筑面阔一般以三间为多,面阔最多为七间的浦长源先生祠,为单路三进式院落。从建筑布局及建筑自身的形态来看,惠山古镇祠堂群的现存建筑形制多为江南民居建筑样式,这些祠堂年代跨度长,数百年来未有统一建造规划,加之交通道路斜角交接,有半数以上祠堂未按坐北向南方式建造,朝向自由。长久以来,祠堂与民居、店铺、园林、寺庵等相互因借,空间交融、布局灵活。仅有少部分祠堂为临街独栋建筑,仅有享堂功能,如单姬祠、刘猛将神祠等。大部分祠堂多自成院落,院落间有山墙相隔,惠山古镇地区的封火山墙的使用没有徽州地区频繁,主要形式以马头墙式和观音兜式为主。院落的布局形制丰富,有单进式布局,将享堂与庭院或园林有机组合,如史光禄祠、陆子祠等,陆子祠平面为四方形结构,敞厅高大,海拔高,为品茶观景佳处;有以天井为中心的二进式院落布局,左右多有厢房或连廊连接,如杨藕芳祠、陆宣公祠等,杨藕芳祠布局虽为传统二进式院落布局,但其建筑墙体及装饰构件等西洋风格要素突显,如清水砖墙、拱券结构的门窗框、欧式柱头装饰等;三进院落布局的祠堂最为多见,中轴线上分别由祠门、享堂、后堂顺序排列组合而成,如顾可久祠、薛祠等,有的三进院落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两边各多有一路或单一路的院落,这些附属院落少为一进多则四进,如邵宝祠、王恩绶祠。体量规格更大的为四进院落式,如华孝子祠,其空间布局从前至后依次为祠门、仪门、享堂、后堂。除了以建筑为主体的独栋祠堂、院落式祠堂,还有一种赋予叠石理水的园林空间祠堂属性,这种园林式祠堂是伴随祠堂花园的产生发展而来,如留耕草堂、寄畅园、顾可久祠中轴的侧后园等。留耕草堂为三进式院落,原是杨四褒祠右侧花园,庭院内亭、桥、庐、轩、戏台、池沼、叠石等园林要素一应俱全;寄畅园原为秦氏双孝祠之附园,又名秦园,宗族成员可在园林内缅怀先祖的同时游目骋怀、慎终追远。

2工艺

江南地区自明清以来商品经济繁荣,人文底蕴深厚,建筑装饰的工艺丰富多样。有灰塑、砖雕、石刻、木雕等,整体面貌朴素清雅、简约灵秀。1)灰塑。灰塑在建筑屋顶的出现最初是用以保护正脊的两个端头,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常用工艺。江南地区的灰塑装饰多以石灰、纸筋、稻草等为原材料,经反复锤炼后塑形为灰塑构件,这种灰塑构件在潮湿多雨的江南地区能够耐酸碱、抗风化,具有较为优越的稳定性。灰塑作为建筑装饰工艺在中国各地传统建筑中均有体现,北京地区的皇家建筑灰塑体量宏伟,题材工艺囿于规范,色彩浓重,艳丽多彩;岭南地区的灰塑规模宏大,题材叙事性强,构件表面多赋彩,层次繁复;江南地区的灰塑表现则多以素面为主,体量适中,较为清雅。灰塑在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中常见于屋脊、檐口等装饰节点,表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深远,其塑形手法常以圆雕、浮雕为主,多见于正脊两端如龙吻脊、哺鸡脊、纹头脊、甘蔗脊等。龙吻脊形象多见于殿庭屋顶;哺鸡脊形象多见于厅堂屋顶;纹头、甘蔗脊等形象多见于普通民房屋顶。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传统手工的灰塑技艺逐渐被流水线上的预制构件、模制构建取代,手工匠人与传统设计智慧结合的灰塑手作的灵动、诗化的语义也在逐渐消失。2)砖雕。砖雕作为一种建筑装饰手法被广泛应用于祠庙建筑源于无锡及周边地区制砖业的兴起、繁盛。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园宅制度进一步放宽,砖已经作为庙堂建筑不可或缺的基础构成要素,明正德年,无锡制砖已盛;清康熙年《无锡县志》载:向自吴门而外,惟锡(无锡)有砖窑;咸丰年间江阴地方志有载:砖窑相望,络绎不绝。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客观上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砖雕艺术的发展。砖作为建筑中的基础要素之一,相较于石材易于运输、可加工的灵活性更强;相较于木材更加耐磨同时兼具木材可雕可镂的特点,物理性能稳定。砖雕在祠堂群建筑的装饰节点多有出现,如照壁、牌坊、屋脊、山花、墀头等,雕刻手法起初多为线刻和浅浮雕,题材涉及面广,几乎囊括神祗、宗教、民俗、动植物的具、抽象纹样等,随着社会经济和手工业发展,砖雕艺术的表现结合了圆雕、透雕工艺,使砖雕构件的装饰性更为精致入微、叙事性更加丰富立体。砖雕工艺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砖雕艺术审美特征嬗变:从拙到雅进而繁复纤巧。3)石刻。从汉至今,石刻是一种在建筑中常见的装饰形式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造型艺术,多见于陵墓建筑、官式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等各节点。在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中,石刻艺术多分布于祠门的石坊、大门的门枕石、柱下的柱础。祠门是进入祠堂前的先导空间,二戴夫子祠前的石牌坊为全石材构成,两侧立柱刻有“注礼述经功在千秋华夏,敦亲睦郡则庥万代子孙”,横批“高山仰止”,横批上下分别有二龙戏珠、狮子绣球题材雕刻,立柱柱头雕有祥云纹样;顾可久祠前的四面坊立柱为石材质地,立柱四边做起线处理。门枕石位于大门两侧,上有凹坑,用于承托门扇转轴,《营造法式》中称为“门砧”,在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中多为石座形、鼓形两种样式。石座形是最简单的形式,有单层也有结合须弥座的多层相叠样式;鼓形门枕石似圆鼓立于基座之上,故又称为抱鼓石。立柱下的柱础基本为石材,故称石柱础,多为鼓形,上端面面积比下端面略大,稳定而不失轻巧。上述石材构件的雕刻手法多样,有素平、减地平钑、压地隐起、剔地起突,分别对应现代石刻的素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石刻题材多为神兽瑞兽、莲荷如意等纹样。4)木雕。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除墙体、屋面等外部空间使用砖石,结构主体仍采用传统木构架。木材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稳定性极易受温、湿度变化影响,故而木雕的主要施作部位或构件多集中在檐下和室内空间。祠堂群建筑中木雕的审美特征相较浙江、徽州地区更显简约雅致,主要为小木雕刻,题材以山水花卉居多,布局疏朗,多用浅浮雕、透雕手法,雕刻面较平,高浮雕、镂雕少见;浙江、徽州地区的祠堂木雕题材多结合场景故事,以多层透雕、圆雕方式表现居多,表面纹饰丰富,视觉装饰效果突出。

3题材

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多以民居建筑为主,其装饰题材的选择有别于一般民居建筑,祠堂文化基于一定民间信仰,以礼制为先,依托宗法伦常和吴地传统文化,传达宗法内涵以及对美好吉祥事物的期盼等精神文化语义。神话传说、人物故事、自然风物等题材辅以抽象化的夔龙纹、龟背纹、云纹、如意纹、回纹等素材在祠堂群建筑装饰中都有所体现。

3.1神话传说

神话题材涉及到如龙凤麒麟、四神兽等瑞兽、八仙过海等,也有经神化后的动物如狮、虎、龟形象。用龙形以压火祥,用龟形以期永固,表镇宅祈福,彰显文武智勇仁德之意。钱王祠的二层享堂正吻位置为龙首,正脊正中塑有祥云麒麟形象,传达出祀主在后世心中如麒麟在云端的崇高地位,民间还有麒麟送子的说法,也寓意子孙延绵、人丁兴旺。

3.2人物故事

人物题材表达一般依托场景穿插故事,在惠山古镇祠堂建筑的墀头部位一般饰有砖雕,繁简不一。一般来讲,同一座祠堂内的人物故事题材一般取材于同一系列故事,如表孝悌的二十四孝故事、传递民间正能量的戏曲故事等。

3.3自然风物

自魏晋之风后,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大自然的赞誉和追求一直未曾停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手法贯穿使用于日常生活诸多方面。在建筑装饰中,松竹梅兰菊等植物元素成为古代艺匠惯用装饰素材,表示恒久、气节、坚韧、高洁、长寿。也会使用植物与鸟兽元素相组合的装饰手法,如李公祠祠门的石刻装饰,一株梅花树占据半幅构图,有鹿行于树下,喜鹊立于树上,取加官进禄、喜上眉梢之意。

4结语

祠堂建筑中的装饰手法多元,由于建筑布局及结构装饰留存现状复杂,祠堂文化的传统语义经解构、重组,建筑装饰审美的单一化、同质化现象也日趋凸显。建筑装饰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静态述说着社会文化、地域文化、民间信仰文化等,在城市化进程中,阶段性旺盛的市场需求对建筑生产会有时效性要求,导致建筑装饰在文化的多元表达中逐渐失语,建筑装饰审美特征的地域性、民俗性、多样性、艺术性也会随之消解,这种集合民间设计智慧与工匠技艺的文化如何有效传承已经成为当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楼庆西.装饰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吴惠良.惠山古镇祠堂建筑图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孟琳.香山帮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4]张健.无锡惠山古镇祠堂群建筑装饰体系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19):152-153.

作者:张健 单位: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