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创新探讨

时间:2022-05-26 10:51:50

实验室管理创新探讨

摘要:在如今信息化社会之中,运用互联网将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是一项基本的特点。在如今信息化逐步深入的情况下,高校对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的重视也逐步提高,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也要结合信息化发展。本文从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化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并对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开展提出一些科学建议,以促进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资源共享

1前言

在传统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是以手工、纸质为主,如今已经很难满足海量的数据资源处理和师生的信息需求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实验室进行管理,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目前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大多存在功能单一、设备重复率高、实验过程不完善等问题,如何做好实验室的信息化改革,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更好地使用实验室是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亟待研究的问题。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创新能极大地提高学校科研、教学和创新水平,对学校与师生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实验室管理现状分析

2.1功能过于单一

由于学科的限制,当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只对理科生开放,即便是理科生也不能随便使用实验室,学生要想使用实验室必须有教师和所在学院的同意,并向实验室的管理部门进行申请,申请流程复杂困难,阻碍了学生对实验室的正常使用。每学期只有极少数的课程在上课期间使用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室逐步成为了单纯的授课用具,限制了高校实验室存在意义。更有甚者,有些高校建立实验室只是为了申请到某个科研项目或科研课题,在申请下来之后实验室很少有人使用,实验室随之就被空置下来,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实验室造价昂贵,维护也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如果造出来只有一两种功能,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2.2设备重复率高

一般在高校不同的院系都有各有侧重的实验设备,例如生物学院要有显微镜、培养皿等实验器材,化学学院则需要烧杯、酒精灯、试管这一类的实验器材,物理学院需要天文望远镜等实验设备,不同的院系根据自身教学科研的需要购置实验器材,这使实验器材的重复率相当高。这种问题的导致的结果是实验设备的过度重复使之只能为某一学院服务,极大地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价值。

2.3实验过程的不完善

前文曾提到很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仍以手工和纸质为主,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实验者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一心二用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再有这种管理手段需要实验者手动操作一切工作,包括记录数据,制作报表,效率极为低下。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实验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手动操作会酝酿出很大的危害。

3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提出的背景分析

当前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给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的改进带来了新机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背景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作为一项重大的改革项目应运而生“,卓越计划”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促使着高校实验室信息化改革的进一步加快。所谓信息化管理,就是根据网络对信息高效整合的特性,将计算机与互联网引入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之中,通过投入最小的人力财力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最高效率。计算机与网络将实验室的实验设备情况统一到一个数据库内,记录并保存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对实验过程中危险性进行评估,将各类实验数据和资源进行共享,来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最高水平。

4信息化背景下实验室管理目标

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目标是努力实现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此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以此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工作的实施,更好地促进实验室使用价值的提高。传统实验室的管理手段存在功能过于单一、设备重复率过高、实验过程的不完善等问题。但如果将信息化引入实验室的管理之中,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高校实验室要负责实验教学、辅助科研等任务,做好信息化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要做好信息化管理模式改革需要高校实验室在软件、硬件上进行变革,变革的第一步就要确立正确的目标,具体如下:第一要正确理解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内涵,打好理论基础;第二要构建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实验室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提高其服务水平,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第三要不断收集实验信息资源,充实实验室信息数据库,并做到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发展。

5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

5.1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这要打破以往的管理模式和实验室教学方式,让实验室管理向着“信息化、开放化”发展,建立包括实验教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四个模块。实验教学管理模块要对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过程进行全程控制;日常信息模块管理要对实验室的基本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并适时在网络上推送实验室各类信息计划,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动的局面;实验设备管理模块是将实验室所有设备进行统计,全面统筹实验设备的采购、入账、日常使用和报废,了解实验设备的实时情况;信息资源共享模块是对实验室各类资源数据进行保存共享,提供给学校广大师生。

5.2改革管理模式

实验室的管理要突破原来的手工、纸质化管理,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报告的分析都通过网络完成,保存并上传至网络数据库中,这一方面减少了实验者在实验中进行实验记录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实验数据的共享。实验室的管理部门要全民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对实验室进行自动化、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存在的目的是培养研究型人才、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科研空间,实验室的管理部门要牢记这一点,并利用信息化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科研环境。

5.3加强规范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推行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条件,而规范化管理能更好地推行信息化管理的开展。实验室要针对教师、学生、后勤等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通过网络系统建立实验室门禁系统,并制定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的行为规范,规定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通过网络系统给学校师生,要求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严格遵守,管理者也要进行严格监督。不仅如此,还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更新已有的规范制度,比如运用硬盘保护卡保护实验室计算软件,做好网络维护。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将各类管理制度确定下来,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

5.4统一采购实验室设备

实验室的各类实验器材价值昂贵,是重要的学校资产,有必要对实验室设备的采购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依据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的实验设备管理模块对实验设备的采购进行统筹安排。首先统计各院系对实验设备的需求状况,利用计算机对各项实验设备的需求进行统计,分析以往实验设备的使用率,重复的实验设备要增加采购量,使用率低的实验设备要适当减少采购量,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并降低不合理的支出。通过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改革,能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提高实验室的服务质量,对满足学校师生的科研教学工作需求、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长效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高校实验室也要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用信息化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促进实验室管理的高效长久发展。

作者:余春英 周香凤 单位: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高原.信息化背景下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9:117.

[2]葛日波,朱志刚,王颖,李梦梦,林敏.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1:15-18.

[3]陈昌兴.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的云计算策略与方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1:221-224.

[4]马占英.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创新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