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发展山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模拟

时间:2022-07-16 10:10:37

基于旅游发展山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模拟

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人类发展问题重新思考,即发展不能仅仅追求数量,而且需要追求质量。在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明确的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这之后,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目标。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在城市[2~5],产业等领域研究较多[6~8],并且研究领域正在不断的扩大。山区是典型的区域地理单元和行政辖区,山区占到了全世界陆地面积的40%,而我国山区面积占到了70%左右。长期以来,山区一切是研究的薄弱环节,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区域[9,10]。但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一些政策模拟和仿真技术在其他学科和领域大量运用的今天,而这些技术在山区研究中却还末起步。对于山区发展来说,某一项政策支持下,其发展方向会如何,需要利用一定的技术进行政策模拟。因此,笔者选择这样一个视角,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模拟方法,以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乡为案例,研究这一区域要旅游发展政策支持下对山区可持续发展进行模拟,从而对山区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价。

一、研究区域系统分析

西天目山乡位于浙江省临安市西北部,辖区面积125.8平方公里,人口1.3万余人。西天目山位于天目山的西面,辖区大部分是山地,适合耕种的面积不到10%。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就在这个乡的辖区之内,但山林在1956年就作为“森林禁伐区”,1986年成立部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临安市统计年鉴和杭州统计年鉴数据,以及对乡各级部分和农家乐的调研。下面对西天目山乡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人口、社会、资源和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建模。㈠经济系统分析西天目山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003年为10392万元,2009年达到23091万元,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5%;农村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5331元增长到2009年的11222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农村经济中,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粮食、茶叶、水果、笋干和山核桃,另外还有油料、蚕茧、蔬菜。㈡人口系统分析2003年,西天目山乡总人口为12932人,2009年达到13409人,平均年增长率为0.6%,其中非农业人口仅400余人,其余全部为农业人口。这几年年均出生人口都在100人左右,年增出生率为0.7%,死亡率平均在0.9%。另外该地区从迁入人口每年在80人左右,其中2/3为省内迁入,迁出人口每年平均不到70人,其中大部分为迁出到省内。㈢社会系统分析研究区域近年来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同时地方财经收入也不断提高。地区用于旅游的投资不断增加。一是引起景区开发管理公司,对景区进行规划和投资;二是居民开办农家乐,为旅游发展提供餐馆和食宿;三是地区政府修建道路,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另外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不断增多,人民的福利不断改善。㈣资源系统分析西天目山乡大部分山区属于自然保护区,因此林木资源虽然丰富,但不能利用,只有通过林区发展一些林副产品,例如山核桃、笋干等。从近年林副产品产业值来看,特别是山核桃和笋干的产值,逐年上升,已占到农民收入很大一部分,这都得益于实践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让农民把不愿意种的土地种上毛竹和核桃。研究区域通过村落整治,集中农村建设中心村,复垦荒芜的居民建设用地,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加之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粮食生产得到稳步提高。㈤环境系统分析研究地区属于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综合环境较好,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环境治理加以投资,投资主要用于景区的环境治理、农民居住环境改善等。通过环境治理投资,使村民村貌得以改善,景区环境不断优化,更具有吸引旅游力。

二、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主要因果关系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不是单纯描述系统要素的作用机制,因此,系统动力学的结构不是越复杂越好,只要能与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起联系,通常结构简单的模型住址效果相对更好。笔者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找出旅游发展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我们构建出如图1的系统动力学模型。㈠人口子系统研究区域的人口子系统主要由自然增长量和机械增长量组成。人口迁入相对是人均收入和旅游业产值的函数;迁出是基础设施投资的函数,由于山区交通条件不好,很多宁愿迁出去,主要迁往省内。㈡经济子系统对于山区来说,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要发展经济,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山区其他环境可持续发展,也不能解决其经济落后的根本问题。研究区域的经济子系统相对来主三大产业基本建立起来,第一产业除了粮食生产之外,林副产品相对比较丰富,其中以山核桃和笋干为主,其他还有水果、林木产品等。随着景区开发建设,旅游业已逐步成为研究区域主要收入来源之一。㈢社会子系统山区社会系统相对简单,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改善和社会保障方面,基础设施改善主要通过投资建设道路和一些公共设施来体现,社会保障可以表示为人均收入的函数,人均收入越高,社会保障自然会建立起来。㈣资源子系统研究区域的资源子系统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土地资源,主要体现为耕地保护和退耕还林;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对研究区域来说,优质土地资源很有限,通过集中建设居民点,把多余的居民建设用地改造成为耕地,对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进行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的保护在研究区域占有独特的地位,因为研究区域内拥有大量古树、大树,这些树木很多已失去自我新陈代谢的功能,需要对其进行人工养护,因此需要进行投资。㈤环境子系统研究区域处于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自然环境较好,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也相应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旅游业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作用,已成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就要求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在系统里主体现为环境治理投资,包括农村的一系统环境治理和景区的环境治理。

三、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及仿真

㈠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系统动力学检验包括量纲一致性检验、行为适合性检验以及模型与实际系统有效性检验。经验证,本模型通过了VensimPLE软件的量纲一致性检验、行为适合性检验。由此,选取人口、总收入等关键性指标模型与实际的一致性检验。其中总人口模拟的最大误差为5%,平均误差率平方和为0.15%;人均收入模拟的最大误差率为2%。平均误差平方和为0.01%。可见,各项指标的模拟值与实际测值之间的总体误差均比较小(见图2、图3),模型是有效的,可以进行访真。㈡模型仿真结果利用VensimPLE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图4和图5。模拟到2020年,研究区域内的人口基本总量接近14000人,与现在增长500人左右;人均收入增长较快,2008年不到2万元,到2020年将达到6万多元;从收入构成看,农村经济收入增长速度较为平稳,而旅游收入先增长慢一些,后期增长较快,使得总收入的增长也在后期较快(见图4)。

四、旅游发展对山区可持续发展影响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知,旅游发展对西天目山的旅游较有限,原因是从全乡范围来看,仅依靠自然保护区景区的带动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是对于天目山区景区的影响较大。从调研得知,目前位于天目山景区附近,大大小小的农家乐达150多家。以天目村为例,农家乐已有87家,以提供住宿和餐馆为主。全村1004人,从事旅游接待服务人员达到300余人,本村的劳动力基本都参与旅游业发展,在旺季还要聘请周边的人员。

㈠方案的选择为了促进西天目山乡可持续发展,通过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真正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模型进行方案的选择。方案主要以旅游投资作为选择措施,分高中低三个方案,其中低方案就是当前的方案,中方案为在现有投资基础上增加20%的投资额度,高方案为在现有投资基础上增加50%的投资额度。

㈡政策模拟根据旅游投资方案,把西天目山乡全乡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联合开发,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模型的模拟结果(见图1、图3)。从三种方案可模拟结构看,中方案较为合理。虽然占总收入的比较还是较低,但从旅游业收入来看,增长幅度较大,整体与西天目乡的发展相符(见图5)。

㈢旅游发展的政策分析

1.树立景区与地区共栖发展理念。天目山景区进行旅游深度开发,能有效改善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地区主动参与天目山景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更能在保护景区资源环境、开发人文产品、完善景区管理和促进景区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营管理利益分配是景区相关群体最为关注的焦点,旅游开发在确定景区发展方式时必须要考虑景区开发商、地区经营者(居民)这个主要经营群体的关系,平衡两者的利益,积极调解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天目山景区应树立与地区共栖发展的理念,实行利益分享或景区与地区的“双赢”,以达到景区与地区和谐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在解决“客源季节性强”的问题,景区经营者、农家乐经营业主需要相互合作,共同组织促销活动。不管是带来景区的客人,还是农家乐的客人,都会给对方带来新的客源。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当地农家乐的经营能力。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农家乐经营业主由于对市场发展不能总体把握和认识,因此,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以及缺乏科技辅导的培训和指导,一旦盲目参与,恶性竞争,结果就只能坐以待毙。作为政府应该给予积极引导,并通过一定的途径,定期提供给他们以科技人员和专家指导。主要是解决经营者文化素质问题,从而改善经营业主的经营理念,同时,通过农家乐协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农家乐经营管理的规则,使农家乐走上自主经营、自律规范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