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问题研究

时间:2022-08-12 11:12:01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问题研究

摘要:岩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建设前,需要相关勘察设计人员做好详细的实地考察工作,保证岩土工程建设高效开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岩土工程施工中水文地质常见问题,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评价的要点,最后提出有效解决水文地质危害的措施,以期提升勘察设计水平,推动岩土工程在预期时间内完工。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水文地质;地下水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项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做好地质勘察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减少实际施工偏差。岩土工程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效果。因此,相关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情况的勘察,加强对影响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的分析,最大程度上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科学性。

1岩土工程施工中水文地质常见问题

1.1水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1.1.1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带来严重工程危害,导致土壤松散,致使承载力下降,若地下水位超过地基设计值,会引发不均匀的沉降问题,造成建筑工程不同程度的裂缝、歪斜等。地下水位频繁地上升,会造成流砂和管涌现象,影响整个土体结构变化,难以推动岩土工程的施工进程。通常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大规模的降水导致水位上升,从而影响建筑物质量,部分土层可能出现液化现象,对岩土工程建设的危害性大,加剧工程施工难度。1.1.2水位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主要与人类对地下水的频繁开发有关,加剧了地质环境的危害,由于人类开发活动频繁发生,致使水位下降速度加快,引起严重的地质危害,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均衡性,对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导致岩土膨胀、变形,造成建筑工程地裂现象的发生,水位升降频繁变化,破坏了土层结构,将土层中铁、铝等营养成分带走,降低了土层的承载力水平,加剧工程建设危害,甚至威胁到人身财产安全。1.2地下水对岩土物理学性质影响。由于岩土工程的勘察和设计对施工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根据岩土土层性质选取沙土、软岩等类型的原材料。地下水的物理学性质变化,将对工程建设质量构成威胁。地下水中蕴含大量的无机盐、矿物质会腐蚀岩层,外加土层承载压力水平下降,孔洞较多,日积月累致使混凝土崩解。1.3地下水动水压产生的危害。部分地层中存在天然水,正常情况下的水波动力较小,对地质危害性较小。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加剧了地下水波动能力,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容易发生流沙现象,破坏岩土结构,无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动水压力一旦超过临界值,将严重威胁到工程施工区域工况进展,管涌等现象的发生严重破坏土体性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2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评价要点

2.1地质勘察分析。为保证岩土工程施工建设,相关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人员需要加强对构成岩土工程威胁性因素的综合评价,掌握岩土土层构造情况,分析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对石体情况分析,加强对工程施工建设的可行性思考。2.2评价工程地基类型。勘察人员对水文地质信息状况了解后,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科学的、客观的进行结果评定,结合岩土工程建设规模、高度、荷载情况等,对施工区水文地质现状进行分析,做好工程防水、防渗处理,全面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科学性。2.3加强对地质水分腐蚀性的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地下水进行抽样检测,合理分析地下水分中酸性离子数量,根据酸性离子数量判断地下水的腐蚀程度。同时对土样进行检测,根据土样腐蚀度进行结果评价,并制定地基处理方案,保证岩土工程建设的可行性。2.4评价岩土层破坏程度。由于动水压力对土体结构造成一定的危害,容易导致水位的升降变化,尤其雨季,岩土结构在地下水水位升降过程中稳定性失衡,影响岩土的承载力水平,相关水文地质勘察人员在施工设计前要综合考量岩土层的破坏程度。

3加强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危害的应对措施

3.1明确制定勘察任务和目标,加强对地下水位的分析。水文地质信息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实际勘察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由于因地质灾害因素带来的工程事故频繁发生,工程勘察人员需要明确了解施工区域的水质条件,掌握一手数据资料,明确进行勘察任务划分,确保为岩土工程提供指导依据[1]。主要对水文渗透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对地下水位升降问题的危害性认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对比分析,提升水文地质的评估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数据模型的方式进行勘察设计,加强对相关参数的分析和比对,充分掌握地下水变化规律,并在施工方案设计保障设计与实际施工的高度统一。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勘察方案,进行勘察技术规范,在勘察任务结束后,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对岩土勘察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2加强地下水质检测,减少岩土工程施工风险。受传统水文地质勘测工作模式影响,部分工程单位仍沿用以人工检测方式为主的模式进行水质勘察检测,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勘察手段,建立相应的数据信息库,通过将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勘测需要的信息数据,并进行数据归档,保证为后续的勘察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在各项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水质检测手段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能够有效提升水文地质的勘测效率,提升对施工地区水质检测,包括水质的软硬度,并做好详细的记录,根据检测数据参数变化加强对问题的预防,全面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为岩土工程建设夯实基础。3.3制定统一的水文地质勘察标准,减少动水压产生的工程危害。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制定严格的勘察制度标准,保证勘察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合理制定勘察内容和勘察目标,在设计方案上划分明确的界定,保证通过设计方案全面反映各项数据信息[2]。不断提升现代化信息管理水平,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勘察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提升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建立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便于相关工作随时检索和查询,提升勘察工作效率,促进岩土工程参与建设各方信息共享、共用,加强沟通和交流,保障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高质量开展,推动岩土工程建设发展。由于地下水动水压力问题带来的工程隐患,在具体开展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此项问题的防护与具体施工方案设计,结合地质问题开展讨论分析,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减少水文地质隐患引发的灾害问题,科学有效的开展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加强施工合同中的具体技术要求、施工原材料、施工设备等规范性要求,保证工程建设的条理性。3.4总结规律,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相关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人员需要遵循自然环境规律,将研究重点放在水位变化上,深入实地进行勘察资料收集,探究土层变化规律,减少施工意外情况的发生,不断提升土层的承载力水平。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前,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结合水位变化情况,根据区域含水量变化,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测,全面保证施工的稳定性,建立有效的地质勘察评价机制,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施工行为规范,制定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充分考虑影响地质问题发生的因素,在岩土工程评价体系中,加强对各项参数的全面考虑,有效划分相应的等级,保障水文地质勘察设计工作的合理性,为相关设计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3]。提升相关人员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重视相关勘察人员的培养,积极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全面落实勘察设计制度,推动工作进度。

4结论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的工作,相关工程单位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做好工程施工危害性评价,相关勘察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实际进行方案的制定,全面提升勘察数据的精确性和可行性,推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促进建筑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芦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07):111-112.

[2]李全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2):225-226.

[3]伦忠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价值工程,2019,38(35):18-20.

作者:林桂琳 单位:福建省闽中地质工程勘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