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探索

时间:2022-06-04 04:13:26

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探索

摘要: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信息化相对落后。行业应大力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租赁业务新发展模式,实现租赁业务的线上运营,以解决租赁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主要就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目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探索,旨在为工程机械租赁业与信息化融合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工程机械;租赁;信息化

近年来,不断扩大的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存量时代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设备“由买转租”的各大型建筑企业轻资产运营之道,促使国内工程机械租赁市场蓬勃发展。但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应当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通过改造自身促进产业升级。

1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现状

1.1国外现状。在发达国家,工程机械租赁占市场总份额的65%以上,各租赁企业竭力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各种信息交流平台来开展租赁业务。如日本北海道的中小型租赁企业建立“租赁业互联网”实施联合租赁,提升竞争力;美国联合租赁公司、英国亚克力设备租赁公司、卡特彼勒租赁店等欧美代表性的设备租赁公司,非常注重信息化管理,建有强大的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了租赁业务网络化覆盖,且以连锁店的方式实现规模化,为客户提供快捷、全方位服务。1.2国内现状。近年来国内工程机械租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17年为5810万元,2018年为6530万元,2019年预测突破7100万元;渗透率也不断提升,如图1所示。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随着租赁市场的不断繁荣,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工程机械租赁企业超过1.2万家,资本金在5000万元以上的专业租赁企业不过百余家,占比90%左右的中、小型租赁公司造成了租赁市场价格体系的混乱;信息化的落后更使租赁市场一直遭受信息高度不对称、利用率低下、租赁成本较高、设备管理困难等诸多问题的困扰。基于国内工程机械租赁行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国内争相出现了各种机械租赁平台,都积极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管理之路。如找重工、攻城兵、铁公基、建租联等中小型工程机械租赁平台的出现,为工程机械租赁市场注入了互联网新鲜血液。但因为流量获取困难、用户服务手段单一、租赁后监管困难、信息撮合流程未闭环等原因,有的停滞不前,有的只在小范围内使用,无法做到业务网络服务全覆盖。

2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工业经济向数字时代转型的当下,工程机械租赁行业应顺应潮流,积极行动。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租赁业务线上运营,在网络上进行资源调配和信息沟通;采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网络服务平台,加快实现“互联网+租赁”的业务升级,促进工程机械租赁业的高质量发展。

3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目的

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应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汇集社会分散的设备租赁资源,推动资源数据共享,实现全国租赁业务“零距离”,做到竞争性选择、高效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服务质量、节约成本、提升利用率,达到租赁供需双方共赢。利用大数据、物联网、GPS和GIS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保证设备有序、高效运行的同时,通过技术参数采集分析对设备进行安全风险预控,为设备的维护保养提供数据依据,且提供工作时间、地理位置、油耗等实时数据,实现设备有效管控。3.1电子商务使设备租赁更便捷。熟人介绍、网上查询、竞标等传统的租赁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信息高度不对称。利用互联网汇集整个社会分散的设备租赁资源,打造租赁生态链,促使数据自由共享,设备的在线租赁业务通过电子商务方式来实现,不受时空限制,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使交易更加公平、透明,可降低出租方和承租方之间信息沟通的门槛及交易成本,且租赁更加快捷方便。3.2智能撮合让设备租赁更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智能撮合引擎,通过特定规则快速智能匹配出租方和承租方的租赁信息,实现高效精准对接,且可将历史数据与当前需求结合,向承租方快速推荐合理的租赁方案,辅助承租方做成更有利于项目施工、设备管理、成本管理的租赁选择。3.3物联网技术使设备状态实时掌控。通过物联网技术对设备进行智能管理,提供工程机械定位、状态监控、轨迹回放、全景呈现、工时统计、技术参数采集分析等各类服务功能,有效解决租赁过程中设备管控的难题,实现设备的实时管理和精准维护。

4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意义

工程机械租赁业信息化发展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租赁业融合的广度与深度。通过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汇集租赁资源,构建业务服务平台,达到:4.1汇集租赁资源,实现高效对接。利用互联网将社会分散的设备租赁资源进行汇集,并将业务撮合迁移至线上,实现在线租赁业务的开展,为出租方和承租方提供信息撮合窗口,确保沟通顺畅进行。打破线下租赁时出租方和承租方经由熟人介绍、网上查询、竞标等的低效模式,通过互联网线上运营,使得整体信息数据流转更加快捷,采用特定匹配规则,实现出租和承租业务的高效精准对接。4.2建立信用机制,规范租赁秩序。通过对用户数据分析,建立完善的出租方和承租方评价机制及信用体系,使供需双方的信用状况可以得到直观展示,并不断积累,从而督促出租方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承租方减少恶意拖欠租金的行为,进而使整个租赁信息撮合过程更加公正、透明,实现阳光租赁,改善租赁市场运营环境。4.3增强比价竞争,合理价格体系。在线上不断汇集租赁资源的同时,实现“背靠背”的响应报价模式引发比价竞争。通过不断积累的海量资源数据,分析出指定区域某类设备的需求数量、存量情况、租赁价格等信息,指导市场租赁价格行情,引领租赁市场定价权,解决租赁市场价格体系混乱的状况。4.4减少成本浪费,规则取代关系。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设备租赁承租方和出租方的信息撮合,减少信息不对称上的中间环节,可降低设备租赁过程中的成本浪费,同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且将设备出租方管理纳入到信息化建设范畴,可慢慢淡化传统亲戚朋友间的行业关系网,并逐步脱离,最终演变成更系统更严谨的出租方管理体系。4.5引入物联管理,实时远程监控。在工程机械租赁过程中,一个项目上可能存在几家或十几家出租方,对这些出租方的设备管理是一个难题。通过借助物联网、GPS和GIS等技术,远程监控设备在租赁周期中的运行状态、移动轨迹、性能参数等,实现远程智能管理服务,从而动态掌握设备使用率、经济性和安全性能等信息,实现对相关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和维护保养,解决目前在租赁过程中所遇到的设备管控手段少、设备状况难以掌控等问题。

5结语

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工程机械租赁业应当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汇集设备租赁资源并共享资源数据,利用“互联网+”构建租赁业务新发展模式,实现租赁业务在线运营。解决闲置设备盘活、供需信息撮合、使用效率低下等难题,填补租赁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空缺,实现机械租赁业的规范化、市场化、集中化、信息化。

作者:蔡继红 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