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教育德育课程体系研究

时间:2022-05-23 10:48:36

和美教育德育课程体系研究

一、和美德育课程背景

1.切实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国家教育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厘定了教育该“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指明了教育发展方向,也为学校德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宏观普适性的育人目标,而具体落实到学校则需要将核心素养校本化及课程体系化。基于此,成都市XX小学构建了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和美德育课程体系,并切实加以推进实施。2.立足学校教育追求成都市XX小学旨在通过和美德育课程育人和活动教学,以“教化无痕,淳风流声”的教育理念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锻炼,从而达到用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认知;用丰富的课程,滋养学生健康地成长;用期许的目光,关注学生个性地发展;用纯真的爱心,营造儿童快乐的童年的办学价值与学校教育追求。

二、和美教育德育课程定义

基于德育课程的定义,和美德育课程是指成都市XX小学的校本德育课程,以和美理念指导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健全人格,具有积极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和社会有较为明确的了解,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分析、评价社会,正确处理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平衡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使自己的思想、信念、目标、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要求步调一致的德育课程。根据现代德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为达到“和美”教育的德育目标,德育课程的设置类型越来越丰富,成都市XX小学和美德育课程的设置包括和美德育学科课程、和美德育活动课程、和美德与综合课程等显性课程及学校德育环境中包含的潜在课程。

三、和美教育的德育课程体系解决的主要问题

和美教育的德育课程体系主要解决了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优化德育课程体系,提升德育实效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具体有赖于以下四个核心子问题的有效应对:其一,变量关系的内在机理问题。如何厘定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这是该成果的核心变量的内在机理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奠定了本成果的理论认识基础和实践操作原则。其二,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方向性问题。如何形成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德育目标?这是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方向性问题,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化、对象化的实践问题。其三,德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结构性问题。基于德育目标,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学校德育课程内容体系?这是构建德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德育目标的统领下,分目标维度、课程类别、层次与门类进行课程内容结构化梳理,从而框定课程的性质、地位与功能边界。其四,德育课程实施、评价与保障的策略性问题。这是德育课程体系有序有效实施的策略性问题。基于德育课程内容属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反复实践,确定适宜有效的操作性强的途径、方式、方法、手段、工具,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与保障策略。

四、和美教育实现路径

1.以和美德育课程育人(1)和美德育显性课程。和美德育显性课程主要包括基础性和发展性“和美”德育课程。基础课程主要由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构成,分类主要有品德与生活、生命生态与安全。而发展性“和美”德育课程主要以一般性校本课程与特色校本课程来构成,划分门类主要是:一般课程——家国情怀、安全健康、环保创新、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大课间活动、孝悌文化、生活自理等。(2)和美德育隐性课程。和美德育隐性课程主要以校园环境、师生关系、学校治理等等来构成,体现在学校具体工作主要是校园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2.和美德育活动育人德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内容的生命力。和美德育课程内容体系以德育活动见长。成都市XX小学和美德育活动的基本实施主体为年级,由此形成了年级和美德育活动课程。和美德育活动课程内容体系。和美德育活动课程主要分为“传统节日课程”“生活体验课程”“常规性教育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包括家国教育课程、孝悌感恩课程和环保创意课程,生活体验课程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和美家园种养课程和生活自理课程(详见表1)。

五、课程管理与保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实施课程三级管理模式,以增强课程对学校师生的适应性。学校有权利和义务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课程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1.组织保障学校课程建设的组织是课程建设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保障课程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有序、高效运转的重要组成。成都市XX小学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和组织行为管理,其组内分工和职责详见表2。(1)课程建设组织的构成。学校课程建设的组织由校长、教师、备课组成员、学科组成员、课程部成员构成,他们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力和生力军。(2)组织运行路径。①自下而上式:课程知识培训—课程设计—研讨改进—部门审核—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②自上而下式:课程设计—课程评估—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2.师培保障课程实施需要以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基础,教师只有具备了课程开发、因材施教的技能,才有可能遵循课程实施行为规则系统的要求,顺利地实现本校课程的价值追求。课程实施能力的形成既需要教师进行理论的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有接受培训和训练的机会。所以,为了促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应该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化,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并最终为课程实施价值理念系统和行为系统提供保障。

六、反思与不足

成都市XX小学和美德育课程尽管历时数年,取得了目前骄人的成绩,但是反思过往,瑕疵与不足在所难免,这也正成为此次总结之后,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一,理论认识体系尚有待丰富和完善。实践是鲜活生动的,认识总是囿于个人的价值偏好与经验局限上,需要不断扎根实践、研究实践,在实践智慧中生成理论加工的素材。第二,实践操作的精细化,尤其是评价的前瞻性、发展性有待优化。借助教育大数据平台、信息技术手段和人工智能工具,德育评价与研判可以更加精准、更加科学,这是未来课题建设将着力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梁秀云.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初探[J].中华少年,2017(36):20-21.

[2]莫敏春.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德育工作与思想品德教学的结合[J].中华少年,2017(36):24-25.

[3]王连英.和美育人,德育教育模式研究[J].中华少年,2017(35):2-3.

[4]张丽霞.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8(1):173-174.

作者:姚鹏 邓达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