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时间:2022-06-09 03:23:09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论文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理想动摇,存在功利思想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好每一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而现实中教师收入与职务职称高低挂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角色模糊,一些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创收渐成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只关心自己评职称的事情,学术心态功利化,而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道德素质,局限了当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民道德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更应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加强师德建设。

(二)对高职学生特点认识不足,对学生投入不够

相对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偏低,生源整体素质不高,而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更为突出。由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高考入学成绩较本科生差,基础知识不牢固,出现一些高职教师在没有深刻理解职业教育的真正内涵和高职学生特点的情况下,当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时,并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一味将原因推到学生基础太差。胡向荣在《师爱论》书中提到:“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一生应该是热爱学生的一生”,作为高职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多与学生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

(三)主动性不强,教学态度消极

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相比,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在教学设施、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有些教师并没有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思考与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是整天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无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想法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态度,以致学生也受观点影响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造成学生上课不听课,教师更无心讲课,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也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四)不愿面对教学改革,竞争意识薄弱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本身所处地理位置就占有劣势,许多教师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沟通较少,竞争意识弱。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教师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本身就缺乏在一线企业工作经历,而在教学改革中,将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必须重视的一个过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对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甚至有些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到一线去实践,但由于许多教师缺乏教研科研意识,相对比较保守或不够积极主动,甚至有抵触思想,只是为了完成教书任务而教学,培养出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想而知。

(五)缺乏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意识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尽了最大的努力招聘好的专业教师,地方政府也给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地理位置或地方经济等原因,引进的一些教师将教学工作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强烈的职业情感,或仅当作转向其它单位的跳板,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教学中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满足于课堂教学和完成自身教学任务,上课只管讲理论,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认为育人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事情,在课堂上和课堂外与学生沟通少,认为是浪费时间,缺乏敬业精神与责任感。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学校的,还有教师个人的。整理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种思想观念使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元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冲击着社会道德规范,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近年来,教师待遇有所提高,但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使其难以全向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

(二)体制原因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教育管理部门在对高职院校考核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学历。这对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由于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等原因,为了招到高学历的教师,学校可能会放宽了对其它方面的要求。另外,在专业职称评定过程中,虽然有师德方面要求,但在实际过程中过分强调科研成果和论文,造成教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写论文而不是教学。

(三)学校原因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将大多精力搞专业建设、招生就业、科研等工作,忽视了对教师师德的教育和培训,忽视师德建设管理工作,在师德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督导机制。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生源也日益增多,造成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学工作量过重,忽视了师德的养成。

(四)教师自身原因

一些教师由于个人素质和涵养不够,意志不够坚定,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容易被金钱诱惑,造成心理上严重的扭曲和失衡。另外有些教师,心思并不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是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职称与收入,这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严重背离的。

三、加强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考核和督导机制,健全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该将师德建设摆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相关制度如师德培训教育制度、师德建设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等。通过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保证师德建设的顺利进行。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动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德自律主体的需要,这是师德自律的内在动力;二是师德他律,是师德自律的外在动力。这里所提出的外在动力就是他人监督,良好的考核和督导机制是师德建设的有力保障。如建立学校对教师的督导机制,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教师间的相互评价等均纳入考核,充分利用校园网络,通过匿名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评价,使教师确保师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开展多种形式师德教育,树立师德荣辱观

加强师德师风的培训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高职院校整体发展规划。不定期地多开展培训与交流,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各项科研活动,尽可能地让高职教师多交流。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运用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加强师德宣传,开展师德实践活动,使教师从师德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师德力量,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学院师德建设中来,增加教师的师德自律意识,实现师德规范的内化,树立师德荣辱观,促使教师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并自觉将高尚的师德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另外,可以教研活动中,鼓励将师德教育渗透到教研活动中,使师德教育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合起来。

(三)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待遇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教师工资待遇是师德建设的基础,虽然欠发达地区因地方经济原因,教师工资待遇无法与发达地区的相比,但学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上级教育管理部门争取政策方面的扶持,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使教师把精力用于教学工作。另外,将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师德建设相结合,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将师德师风纳入考核的核心内容,如果一个教师师德存在问题,将对其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使教师对师德产生一种敬畏,鼓励教师的敬业精神。

四、结语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需要教师、学校和政府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是需要教师除了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不断加强自身师德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身师德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真正的爱岗精神;二是需要学校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相关制度,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教育,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师德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需要省教育部门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总之,欠发达地区高院校师德建设是一个复杂、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教师、学校、政府及社会共同努力,不断研究、探索、实践与创新,不断完善机制。

作者:张永霞 赵锋 单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