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作安排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5:47:04

临时工作安排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1

一、临时工一般是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不纳入正式职工编制的工作人员。

二、自本《规定》下发之日起,人事处核实澄清各单位的现有临时工人数,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要,科学合理确定使用临时工人的编制和岗位。各单位临时用工的编制和岗位,根据实际需要原则上一年调整一次。

三、临时用工实行审查制度。人事处为局系统临时用工的归口管理部门。各单位使用临时工,要在上年末向局人事处书面申报年度用工计划,经局人事处审核后,根据编制规定和岗位需要确定。

四、临时工的选用,根据各单位临时用工编制、岗位规定,由用人单位报局人事处审定,通过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或其它有关部门择优录用。

五、临时用工实行备案制度。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临时工档案资料,每年一月份报送人事处备案,临时工变动情况一般每月报送一次,以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为基准日。

六、临时工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思想品德好、作风正派、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

3、身份证、暂住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等有关证件齐备;

4、具有适合本岗位工作需要的文化程度和能力水平,学历一般应根据岗位要求不同,在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以上。

七、用人单位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与临时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经太原市劳动行政部门鉴证后生效。每期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期满后可以连续签订。

八、用人单位可根据从事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大小自行确定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太原市规定的同类人员最低工资标准。

九、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要求,执行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制度,合理安排临时工正常休息。确因工作需要安排临时工加班,须征得本人同意并在劳动合同(或工作协议)中以书面方式约定,不得超出正常承受能力范围。临时工可以按国家规定享受婚假、丧假、产假以及与用人单位约定的其它假期。

十、用人单位要加强对临时工的管理,适时对其进行岗位职责、劳动纪律、服务态度、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遵纪守法教育和培训。临时工必须自觉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完成任务。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2

第一条为维护公司(或单位下同)正常的工作秩序,加强临时用工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临时用工在公司定员定编的前提下,坚持按照"以岗择人,宁缺勿滥"的原则,努力提升整体绩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临时员工(包括劳务派遣公司临时员工、业务外委临时员工及其他临时用工)。

第二章临时用工范围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临时用工皆指公司定员定编外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专业性用工。

第三章临时用工录用

第五条录用程序

(一)各部门需使用零散临时工,由各部门提前一周提交临时用工申请(包括工作任务、人员数量、性别、年龄要求、所需技能、用工期限、人员到岗时间等方面的内容),经部门负责人签发后送人力资源部审核,经上报总经理(或单位主管)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统一调配。

(二)特殊情况下,若需紧急使用的临时工,应由部门负责人事先与人力资源部电话联系商定,并补办临时用工申请手续。

(三)临时用工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归口审批,各部门必须在公司核定的临时用工控制指标内申请使用,不得擅自或超指标雇佣、安排临时工,凡未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的部门,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由部门相关责任人自负。

第六条录用条件

(一)有坚定的法纪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具有聘任岗位要求的文化和技能知识。

(三)具有胜任本岗位职责的工作劳动能力。

(四)身体健康(工作前经到医院体检,体检费用自理),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年满18周岁,女性不超过45周岁,男性不超过50周岁(新招聘使用的临时用工人员)。

(六)符合聘用岗位职责要求的其它条件。

第七条聘用管理

(一)严格控制在生产岗位上使用临时工,对于电气、机修、化验、计算机(不知你公司具体需要技术情况不合适请自改)等技术含量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岗位不得使用临时工,对于少数有一技之长安排在生产岗位的临时工,必须坚持先培训、后考核发证,须持证上岗,对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安排上岗工作。

(二)本公司雇佣的临时工实行担保规定,凡来公司从事临时性工作的人员,必须有1-2名具有本地户口、有稳定职业和经济收入的人员出面担保。

(三)担保人必须承担下列义务:

1.保证被担保人自觉履行协议书规定的服务期限及各项规定。

2.保证被担保人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本公司及用工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

3.保证被担保人在服务期限内服从工作分配和公司安排。

4.保证被担保人向本公司缴纳风险抵押金。

(四)被担保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严格履行协议书规定的服务期限及各项协议条款。

2.工作服从分配,按时上、下班,努力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

3.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本公司及用工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

4.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带领亲友到本公司参观、住宿等。

5.按规定缴纳风险抵押金。

(五)凡经公司考核录用的临时工,到人力资源部报到时须携带以下材料:

1.一寸彩色、黑白照片各3张。

2.本人身份证及当地街道或乡村出具的允许外出务工证明书、女性务工者还须另外开具计划生育证明书。

3.担保人书面担保字据。

4.本人近期体检表。

5.暂住手续证明。

(六)人力资源部负责同新录用临时工办理报到手续,并同其签订聘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四章临时用工管理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3

随着我区机关事业单位进人机制和管理机制改革的深入,临时工在我区政治、经济、环保、教育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都发生着演变,日益成为重要的新生力量。如何切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根据临时工的特点管理好这部分人群,更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其更好地为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好务,是我区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基本情况

经调查统计,截至2009年2月28日,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共计224名,其中男性121名,女性103名;机关使用临时工共计86名,事业单位使用临时工共计138名;其中月工资在560元以下的占28%,月工资在560元至999元的占60%,月工资在1000元以上的占12%。用人单位与临时工签订劳动合同约55%,签订协议约5%,未签订任何合同或协议的占40%。

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共计107名;参加医疗保险32名,参加失业保险12名,参加工伤保险12名,未参加任何保险117人,其中退休返聘人员17名。以上数据显示,我区未参保的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人数近半,这部分人员大多在厨工、绿化工、保洁等流动性大的岗位。

二、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的主要特征,以及临时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的主要特征:

1.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市

除了少数在行政岗位上的临聘人员及返聘人员,我区聘用的大多数临时工文化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下。他们大多安置在门卫、保洁、环卫、厨师等工作条件脏、苦、累的岗位,工作时间较长,但通常能吃苦耐劳,服从工作分配。

2.思想动机单一

临聘人员大多单纯地为工资工作,很少能获得工资以外的收获,很少能参加工会等组织的活动,不参加年终考核,没有晋升、评先、选优的机会。因此,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他们大多不关心单位的安全、发展、荣誉等。

3.流动性相对较大

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所聘用的临时工相对于社会企业的临时工,比较稳定。但由于工资普遍偏低,大多数都仅维持或略高于我区最低保障工资560元,因此,一些略有技术、年富力强的临时工遇到了工资待遇更好的工作,就会离开岗位,流向效益更好的单位,致使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流动性相对较大。

4.临时工管理难度大

我区机关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大多与各职能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用人单位对他们的管理存在着一些不便。同时,我区机关事业单位鲜有制定针对临时工的管理制度,导致临时工的管理难度很大。

(二)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招聘渠道,临时工缺乏培训。

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招聘是通过计划配置而非市场配置方式。由于招聘临时工的种种便利,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对后勤岗位没有经过整体性的需求预测,没有充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致使一些临时工工作随意性大、工作量不饱和。

培训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临时工流动性大的特点使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没有针对他们进行培训,临时工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就招之即用。大多数的临时工对单位的规章制度、职责职能、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行业规范还未来得及熟悉就匆匆上岗,只能在工作中学习、磨合,在失误、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而这时往往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可能已经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形象和利益。

2.临时工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低。

虽然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临时用工和正式工应同工同酬,但实际中,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和临时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相同岗位上的临时工与正式工工资差距大,而且因不能得到奖金、培训、晋升等机会,被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也没有出台相应的临时工绩效考核政策,也无法充分调动临时工的工作热情。

3.与临时工之间劳动关系不规范,容易引发劳动纠纷。

我区还有很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与临时工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劳动关系很不规范,一旦变更或解除劳动关系,就将引发劳动纠纷,用人单位苦不堪言,临时工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4.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堪忧

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的人数近50%,一旦他们在工作时间内发生疾病、工伤等情况,势必给单位带来很大的负担。这类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就会引发劳动争议、上访,甚至激发社会矛盾,这样既破坏社会和谐,又影响政府形象。

三、对加强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管理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方案一:试行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临时工作人员劳务派遣制度。

(一)劳务派遣,亦称人力资源派遣。用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正规劳务派遣公司,派遣所需要的各类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临聘人员应仅限于从事除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等管理工作外的工勤类和辅助性工作。

(二)劳务派遣的作用及优点

为了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并按规定享受各项遇”。如果机关事业单位在短时间内将临时工都做到规范用工,工作量极大,所以,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为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劳务派遣,并与临时工签订劳动合同则是捷径。

1.采取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临时工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保证了劳资双方在遵守劳动法的前提下实现了用工受法律保护,临时工的权益也有了保障。临时工由于有劳动合同的保护和约束将更努力为用工单位工作。

2.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根据国家规定为派遣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按规定的比例定期缴纳社会保险,员工因为用工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工龄得到延续,失业、医疗、工伤和退休后生活有了保障。

3.因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公司,故人事档案的管理也劳务派遣公司,减少了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负担。

4.合理规避劳动纠纷,一旦出现劳动纠纷,一般由与派遣员工建立劳动关系的派遣机构处理,用工单位只需要予以协助,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用工单位处理劳动纠纷的麻烦。用工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没有劳动合同关系,被派遣人员的劳动关系隶属于劳务派遣组织。这样,机关事业单位作为用工单位就避免了与临时工之间劳动纠纷的发生,从而节省管理精力。

(三)机关事业单位采取由劳务派遣的方式聘用临时工的弊端

1.采取劳务派遣方式聘用临时工,机关事业单位需要开支的项目有:派遣员工工资、各项社会保险费、员工加班费、员工福利费、工会会费、劳务派遣业务服务费。与原来的临时工聘用管理方式相比,增加了劳务派遣业务服务费,按现行劳务派遣业务服务费均价每人每月40-50元计,每月将会增加我区财政负担约壹万余元。

2.大多数派遣员工会受到职业稳定性差、缺乏归属感、身份被歧视等现实问题的困扰。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如果打破现行聘用方式,改用劳务派遣方式聘用临时工,势必导致部分临时工缺乏归属感、工作积极性受挫、甚至不服从或不完全服从用工单位管理。

3.机关事业单位一旦使用劳务派遣的方式聘用临时工,较之从前,由于临时工的劳动关系是与劳务派遣公司建立的,临时工流动性将会更大。比如,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的驾驶员共计45名,几乎每个机关事业单位都聘请了临时驾驶员,他们中有的已经在单位工作了近十年,对单位的很多信息都很了解,而且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较之其它岗位更容易接触到单位的机密。如果施行劳务派遣,用工性质发生改变,受派遣人员与用工单位劳务关系结束后,受派遣人员又在不同的单位间流动,就不可避免把机密泄露给其他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就将面临内部机密被泄露的危险。

4.如果我区机关事业单位采用劳务派遣方式聘用临时工,根据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劳务派遣中,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同工同酬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相同岗位不同待遇容易制造就业歧视和社会不公,造成社会不和谐。一旦临时工投诉或上访,将会对政府造成不利影响。

方案二:仿效高校后勤集团,组建一个专门管理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的机构(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进行人事劳动管理。

(一)组建后勤集团的作用及优点

1.相比临时工劳务派遣方式,组建专门的临时工管理机构能更好地建立完善的临时工招聘系统。

在招聘前,可建立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需求预测系统,对临时工聘用从严控制。做到按规定报批,公开聘用。该机构可以根据各用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其预测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核实。这样,在实现人岗匹配、有效定岗定员的基础上,再来招聘临时工,有利于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临时聘用岗位人力资源配置最优化。

2.建立临时工培训机制,更好地对临时工进行培训。

后勤集团可根据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的不同工种分别组织培训。一方面加强劳动安全教育、防患意识教育,业务能力培训。对从事驾驶工作的,要进行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培训;对从事食品工作的,要加强食品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的教育等。另一方面通过各项培训帮助临时工树立信心,培养临时工的工作责任感,鼓励他们安心工作,让他们在明白自己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对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采用后勤集团进行管理的不足之处

1.我区区情特殊,区域幅员面积仅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四万余人,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仅1700余人,目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也只有200多人,如要组建后勤集团,无疑将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

2.

我区区小,信息流通快,如组建后勤集团,将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管理工作集中在一个部门,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工单位的工作负担,但实际上更容易将劳动矛盾和纠纷集中化、扩大化。

3.我区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临时工情况复杂,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年限、工资收入各不相同。如果组建后勤集团,对临时工进行统一管理,在临时工的岗位安排、薪酬标准上单纯地从公平或效率角度出发,将会顾此失彼,引发波动。这种问题绝非是简单的一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就能有效解决的。

方案三:沿用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聘用管理模式,并对其进行规范和完善。

(一)沿用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聘用管理模式的优势。

1.我区机关事业单位聘用的临时工绝对数量只有200多名,相对于我市其他区县而言,数量甚少。但相对我区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约为1.3:10,相对数量较大。故沿用现行的临时工聘用管理方式有利于减少波动,稳定临时工情绪。

2.相对于劳务派遣方式和后勤集团管理方式,沿用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聘用和管理模式可减少财政支出、节省管理精力;避免因劳务派遣和后勤集团管理带来的人员集中化管理带来的劳务矛盾集中化、扩大化。

(二)针对我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在使用临时用工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不签订劳动合同、不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和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如下:

1.

对临时工使用情况进行清理,建立临时工聘用申报制度。建议由区相关部门对我区机关事业单位目前所使用的临时用工进行登记、清理,对不符合规定使用的临时工应一律予以清退。今后,临时工聘用实行年初申报制度,对确因工作实际需要使用临时工的单位,由用工单位在用工一个月以前向区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办理相关手续。

2.签订劳动合同,各机关事业单位经区相关部门同意使用的临时工,应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用工登记、进行劳动合同登记和鉴证。

3.经区相关部门同意使用的临时工,其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我区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某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渝劳社办发[2007]275号)的要求,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区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为56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5.7元/小时。今后若遇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4.经区相关部门同意使用的临时工,由用人单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后,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将此类人员工资及社会保险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

(三)按照临时工岗位职责的不同,制定和完善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管理办法和工作职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

(四)制定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绩效考核体系。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4

一、临时工指办公室临时聘用工作人员,包括打字员、保洁员。临时工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二、遵从办公室规定的作息时间,准时上下班,对所担负的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准时完成,不得拖延、积压。对交办的临时工作能够认真负责按时完成。

三、服从安排,服从指挥,服从治理。遵守分院和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按照办事、办文规则执行。

五、爱护公共财产,不浪费,不化公为私。因过失或故意使单位遭受损失,应负赔偿责任。

六、注重品德修养,戒除不良嗜好。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接物态度谦和,热情大方,不做有损单位形象的言行,维护单位良好形象。

七、尽忠职守,保守工作秘密。

八、薪酬:实行月薪制。按照分院财务规定每月定期发放工资。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5

一、临时工指办公室临时聘用工作人员,包括打字员、保洁员。临时工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二、遵从办公室规定的作息时间,准时上下班,对所担负的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准时完成,不得拖延、积压。对交办的临时工作能够认真负责按时完成。

三、服从安排,服从指挥,服从治理。遵守分院和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按照办事、办文规则执行。

五、爱护公共财产,不浪费,不化公为私。因过失或故意使单位遭受损失,应负赔偿责任。

六、注重品德修养,戒除不良嗜好。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接物态度谦和,热情大方,不做有损单位形象的言行,维护单位良好形象。

七、尽忠职守,保守工作秘密。

八、薪酬:实行月薪制。按照分院财务规定每月定期发放工资。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6

2、对聘用的临时工勤人员,根据岗位和职责要求,按月考核,三个月试用期,试用期考核不合格人员及时解聘。

3、试用期考核合格的临时工勤人员,指挥部与其签订用工合同,合同内容应涵盖聘用双方的责权利,聘用期内无正当理由双方不得随便更改合同。

4、聘用期满,经考核合格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办理续聘手续。

5、聘用的临时工勤人员,在聘用期内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院、指挥部的规章制度,凡违反规定的,指挥部有权及时解聘。

6、聘用的临时工勤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维护学院利益。

7、其他方面按聘用合同管理。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7

机关、事业单位招调的各类工勤人员,必须全部纳入人事计划,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统一管理,任何单位不得自行派遣、接收和招调工勤人员。招工工作由市人事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经上级批准下达招工计划,执行招工政策,确定招工范围,审查招工简章,办理审批手续,对招工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机关、事业单位招工应贯彻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新招合同制工人的基本条件是:初次就业的,学徒工为16至25周岁,熟练工为16至35周岁。再次就业的,年龄不受此限制。所招工人,必须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身体健康,能适应本岗位工作。

招工应就地就近在城镇招收,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内部招工。确需从社会上招收或转招工人的,应逐级上报,申请招工指标,经市人事部门审核并报省人事厅批准后,由市人事部门下达招工计划。招城镇劳动合同制工人。由市人事局办理审批手续并进行劳动鉴证。其中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由市人事局核发增人计划卡,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由各县(市)、区人事部门核发增人计划卡。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由省人事厅审批。

各级人事部门应对机关、事业单位招收的工人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招录人员的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待业证,务工许可证等有关证件。经审查合格的人员,可填报《*市机关、事业单位招收全民合同制工人审批表》、《机关、事业单位招收全民合同制工人登记表》和《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审批名册表》,招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签章后,报市人事局审批。

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工种,应当招收女工。因公死亡和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可以照顾招收其一名经考核符合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被招收的子女是农村户口的,公安、粮食部门予以办理户口、粮食关系转移手续。

新招劳动合同制工人,应进行岗前培训。新招劳动合同制工人的试用期一般为3至6个月,普工、熟练工种为3个月,技术工种为6个月,重新就业的一律为3个月。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招工条件的,单位提出意见报经人事部门同意,可解除劳动合同。

二、工勤人员的调动

机关事业单位调入工勤人员,一般应在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或从政策性优先就业人员中解决。因故不能满足急需,从外地、市和中直单位及企业调入工勤人员,应报经市人事局批准。补充工勤人员,必须在人事部门下达的增人计划内进行,并履行报批手续。属于接收复退军人、技校毕业生的,由用人单位向同级人事部门申请增人计划,人事部门下达增人计划,核发增人计划卡,同级民政、劳动部门办理派遣手续,用人单位凭增人计划卡和报到通知书到同级人事部门办理增人增资等手续。属于工人调动(或转移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向人事部门申请调入工人计划,同级人事部门下达增人计划,核发增人计划卡,并办理审批及增人增资手续。

机关、事业单位从外市调入工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方具有市内常住户口的在职人员且夫妻两地分居已满3周年以上的;具有市内户口并常住石市的老年人身边无子女且确实需要照顾的;驻石部队军官经批准其家属随军需要安置的;经有关部门鉴定确有一技之长,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且石市急需的;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从外市(含石市管辖县(市)调入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的,由市人事局审批并核发入市许可证和办理其他调动手续。从市区内调入市直属机关、事业单位的,或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之间调动的,由市人事局直接审批和办理增人增资手续。市内各区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或外市各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之间调入工人的,由各县(市)、区人事部门在增人计划内办理有关手续。

办理工人调动或转移劳动合同时,当事人应提供如下材料:

1、《*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调动审批表》;

2、属夫妻分居的,提供结婚证书、石市户口簿及身份证;

3、属老人身边无子女的,要提供老人户口簿、身份证及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的证明信;

4、属随军家属安置的,要提供部队师以上政治部批准随军的有关批件;

5、引进急缺人才的,应提供有关部门的鉴定书以及其他应予提供的材料。

下列职工不予办理流动手续:

1、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

2、开除、辞退或除名的;

3、轮换工、临时工、季节工和试用期、熟练期、见习期、学徒期未满的职工;

4、夫妻双方在一地工作(居住)而又无特殊理由的;

5、犯有严重错误和其他重大问题未作处理的;

6、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不许流动的人员。

职工在流动过程发生劳动争议的,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当事人双方可以依法申请调节、仲裁或提起诉讼。

三、劳动合同管理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招用工勤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要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并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劳动合同的管理。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或劳动合同制工人流动时,必须与用人单位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劳动法》第19条的规定。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为3年或5年。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劳动合同期满或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续订合同,当事人双方应于合同期满前30日进行协商,到期及时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逾期未办理,给双方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手续为,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由用人单位填写《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备案表》,由用人单位盖章,劳动合同制工人签字,报同级人事部门和人事保险部门备案。续订劳动合同的手续为,用人单位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续订合同审批表》,盖章后经主管部门同意,报市人事部门审批并进行劳动鉴证。

劳动合同制工人调动后,要及时办理变更合同手续。由调入单位填写《机关、事业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调动变更合同审批表》,审批和鉴证程序同上款续订合同程序。同时,当事人双方应根据工作岗位,重新订立劳动合同。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法》第25条、26条、27条规定的,用工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法》第29条规定的,用工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法》第32条规定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后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按国家规定执行。

用工单位或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但符合《劳动法》第32条规定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为,用人单位填写《机关、事业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备案表》,经用人单位盖章和劳动者签字后,报主管部门和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用人单位和劳动合同制工人双方因履行、续订、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也可按规定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合同鉴证机关或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的申请调解或仲裁。仲裁裁决一般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做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社会保险和福利

机关、事业单位中已订立劳动合同或新招收的合同制工人以及临时工,一律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从订立劳动合同之日起,及时缴纳养老保险费。在职劳动合同制工人调动时,应及时到社会保险机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和基金转移手续。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工勤人员,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后,从次月起,由社会保险机构按月发放养老金。

劳动合同制工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发生诸如辞职、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出国定居、死亡、判处劳动教养和有期徒刑等情况时,其保险福利待遇按省、市社会保险机构的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制工人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其待遇与固定工人相同。此项待遇所需费用,在达到规定退休养老年龄之前,由所在单位支付,并由单位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后,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

从农村招用不转户、粮关系的劳动合同制工人(须经省人事厅批准),在终止劳动合同后,待再次被招用为劳动合同制工人时,将前后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合并计算。符合退休条件时,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劳动合同制工人的退休年龄,男为年满60周岁,女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毒有害工种工作的,可以提前5年退休。劳动合同制工人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以及女工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间,应当与所在单位同工种的原固定工享受同等待遇。

劳动合同制工人因公或因病死亡的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救济费,应当与所在单位原固定工同等待遇。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公负伤,需要较长时间医疗的,给予3至18个月的医疗期。医疗期满因不能从事原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工单位发放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3至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劳动合同制工人供养的直系亲属不享受医疗和死亡丧葬补助费待遇。

劳动合同制工人因合同期满,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单位应当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本人标准工资一个月的生活补助费,但最多不超过12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其他情况按国发(1986)77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劳动合同制工人参军的,参军期间由原所在单位按月发给本人标准工资,原单位和个人不缴纳养老保险费。单位不发给本人工资性补贴。在部队提为干部或复员安排到其他单位后,原单位即停发工资。参军前原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予退还。

凡参加失业保险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失业期间,按国家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和医疗补助费。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符合退休条件的,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一般不允许反聘。确需要反聘的由单位办理临时工报批手续,按临时工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的自然减员指标由市人事局统一计划安排,各单位不得自行使用。

五、临时用工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招用临时工时,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必须控制在编制定员、人事计划和工勤比例以内,报各级人事部门批准。不增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可在人事计划以内,自主确定使用临时工数量,报各级人事部门审批后方可使用。临时工原则上从城镇待业人员中招收,确需从农村招收的,须经市人事局批准,但不转户、粮关系。

机关、事业单位申请临时用工时,须填写《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申请表》。市直单位报市人事局审批,各县(市)、区单位报当地县(市)、区劳动人事局审批。各级人事部门按照批准的临时用工使用数量计核用工单位的工资总额并审批工资基金。凡超编、超计划使用的临时工,财政部门不予拨付工资,人事部门不予增加工资总额。

经批准使用临时工的单位应与临时工本人签订《临时工劳动合同协议书》,临时工本人和用工单位各一份。合同应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到当地人事部门或由人事部门委托的人事仲裁委员会鉴证(石市暂由人才交流市场承办)。

丧失劳动能力的,在合同期内单位应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应视其伤残程度由用人单位发给3至12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费。

临时工在合同期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凭医院证明,停工医疗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停工医疗期间,由用工单位发给本人工资50%的生活补助费。对使用期限在半年以上,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工单位发给一个月本人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临时工在合同期内因工死亡的,其待遇与合同制工人相同。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由用工单位发给丧葬补助费400元,并一次性发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600元。

用工单位要对临时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从事特种作业岗位,必须要取得特种作业合格证,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临时用工需严格执行人事部门审批的使用期限,使用期满的自行解聘,使用期末满但临时任务完成的,可提前终止使用合同。对不胜任或有违法行为的,应及时辞退。未经批准,不得延长临时工使用期限,随意延长使用期限的,其延长期的费用由用工单位自理。

使用临时工实行一年一清制度,需跨年度使用的,应于当年的12月中旬按审批程序重新申报。临时工的工资分配形式,一般实行日工资制,也可实行计件工资制,也可实行计件工资制。实行日工资制的,熟练工(普通工)每人每天不低于8元。专职从事装卸、搬运等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和木工、瓦工、电工、水暖工、暖气锅炉工、厨师、花卉工等技术工人,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有特殊技艺的老艺人、能工巧匠和从事矿山井下工作的,每人每天不低于12元。县属单位招用同类人员,其工资待遇可略低一些。

临时工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其工资待遇按《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

临时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经机关、事业单位医务鉴定委员会鉴定,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与合同制工人同等待遇。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在合同期内,单位应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应视其伤残程序,由用工单位发给3至12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费。

临时工在合同期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凭医院证明,停工医疗期限最长不超过3个月。停工医疗期间,由用工单位发给本人工资50%的生活补助费。对使用期限在半年以上,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工单位发给一个月本人工资的医疗补助费。临时工在合同期内死亡的,其待遇与合同制工人相同。因病或非工死亡的,由用工单位发给丧葬补助费400元,并一次性发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600元。

用工单位和临时工任何一方要求解除合同,必须提前1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临时工合同期满,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用工单位应按照临时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长短,发给本人半个月或一个月工资的生活补助费;工作不满6个月的,发给半个月的工资的生活补助费;工作满6个月以上的,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生活补助费。

临时工的生活补助费,原则上一年一结算,因生产(工作)需要续订劳动合同的,经双方协商同意,也可在最后一次合同终止时按每一年发给一个月的生活补助费。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8

本文作者:隋春侠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总额包干的方法,即在往年支出的基础上确定今年的物业管理费总额,比如说500万。相信采取方法3的高校一定也是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包干经费,只是方法3过于简单,遇到临时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或物价上涨等情况,在调整预算时存在较大难度,很可能与实际支出之间产生较大的偏差。

笔者认为物业管理费核定应建立在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由于高校规模不同,物业服务范围不同,物业服务人员结构不同,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测算,找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标准。以某校为例,该校最初采用的是方法1,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方法2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进行了测算和改进。具体步骤如下:确定测算的依据1、确定服务面积。物业服务的面积具体包括学生公寓清扫面积、教学楼等其他室内清扫面积、室外清扫面积、绿化管护面积。2、后勤公司物业岗位设置数。通过岗位设置数,统计出清扫人员、绿化人员、门卫和其他人员各有多少人,其中正式工和临时工各有多少人。3、后勤物业管理费近三年实际支出情况。为了新方案的顺利开展,测算方案的结果以不低于实际支出数为准。4、按原协议应支付的经费总额。物业管理费核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物业管理费测算分为三部分:临时工工资、正式工人员经费和运行保障经费(包括维修费、材料费、管理费等),三项经费相加即为应支付给物业公司(或物业部)的物业管理费总额。

1、临时工人数的确定和经费的确定临时工具体可以分为,清扫人员、绿化人员、门卫、公寓管理员、洗衣工等。清扫和绿化人员是和服务面积直接相关的,可以根据清扫和绿化面积以及岗位聘任数倒算,找出适合学校的标准,比如:公寓清扫面积为45,690平方米,原核定岗位数位66人,倒算标准约为1:700平方米,教室等其他室内清扫面积为69,799平方米,原核定岗位数为62人,倒算出标准约为1:1100平方米,在此标准的基础上,以后再有新的面积增加,可直接根据标准核定临时工人数。门卫数可以根据楼宇的数量来核定。公寓管理员、洗衣工等其他人员人数基本是固定的,可按岗位数来核定。临时工人数确定后,我们可以大致测算出所需支付费临时工工资。为什么说大致呢?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临时工的要求不同,所支付的工资标准也是不同的,部分临时工的工资标准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这就需要我们在测算完以后,与实际支出数进行对照,找出一个合适的比例,将临时工工资总额适度上浮以适应实际的需求。2、正式工人数及人员经费的确定正式工以后勤公司实际安排的为准。方法2中并没有单独提到正式工,但是在测算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正式工人员经费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因为按照高校目前的个人收入水平,后勤正式工的待遇要比一般临时工的高很多。如果简单的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来核定是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为了足额发放正式工经费,这部分经费势必要从物业管理的其他经费中出,与其如此,不如将正式工的人员经费由学校全额承担,在保障正式工的利益的同时,使他们可以轻装上阵,尽心尽力的做好物业服务工作。3、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的确定在此,笔者将除人员经费外,与物业管理相关的经费统称为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在方法2中,这部分经费是分为了管理费、其他综合因素、维修费、材料费,每一项都有不同的核定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管理费、维修费、材料费等每年的支出并不十分均衡,以材料费为例,某校物业管理材料费2010年支出32万元,2011年支出44万元,2012年预计支出25万元,以上数据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所以要核定出标准有很大的难度。笔者认为,对于运行保障经费可以采用方法3来,即对后勤物业管理运行保障经费支出总额采用包干的方式来确定。一方面,学校测算的目的在于确定经费拨款总额,经费的使用权在物业公司(或物业部),学校没有必要将管理费、维修费、材料费等预算细分,另一方面,学校采取总额包干控制,有利于调动后勤自主理财的积极性,降低物业管理的成本。随着物价的上涨,可以根据物价上涨指数对包干经费的总额按年度进行调整。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9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中都存在着正式工和临时用工分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用人形式,临时用工在我国高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高校发展和稳定的基础,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聘任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临时用工状况还将持续下去,对于高校的临时用工应该进行规范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临时用工的权益,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实现灵活的用人机制提供了保证。

高等学校中所谓的“临时用工”,一般是指通过协商或事实劳动关系形成的,被学校或者学校的内部机构、与学校存在关联关系的单位等聘用,向其提供劳务行为,并接受学校或者学校的内部机构、与学校存在关联关系的单位给付报酬的自然人。高等学校的编制外临时用工,是高等学校用工计划不足的一种补充,一直在高校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及后勤保障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的发展,其使用的范围还在不断的扩大,名目也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好高校的临时用工,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正常发展。

1高校临时用工存在的问题

1.1数量大、层次低

高校目前大部分采取的是校院两级行政管理,加上实验室、科研团队的自主管理的模式。编制内人员采取申报管理,统一由学校的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对于临时用工人员,各个基层组织往往为了方便人员的使用,大部分都贪图方便,实行自主管理的方式,既不与用工人员签订用工合同,也不将用工情况上报学校统一备案,因此高校的临时用工人数比较大,如果计算保卫后勤的临时用工,高校的临时用工人数几乎达到1:1(在编人数:临时用工人数)的状况。

除了少数的特聘人员外,大多数临时用工人员的文化水平与整体素质都偏低,他们通常是中学毕业甚至是小学毕业,因此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难以胜任一些工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所以在学校他们通常都从事苦、脏、累、险,而且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操作性的工作,如保卫、后勤、实验室等。

1.2管理主体不明确

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的主体应该是劳动者、劳动者的组织和用人单位,作为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管理部门一般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事部门通过单位法人的授权,执行单位劳动关系的日常管理工作。

高校临时用工的使用范围很广,有的是学校一级部门使用的,有的是学院二级部门使用的,有的是实验室使用的,有的是科研团队使用的,甚至还有的是教职工个人使用的(小的科研项目),不同的用工主体导致了高校中临时用工管理主体的不明确,也增加了高校临时用工管理的复杂性。

按照严格规定,高校中除了学校人事部门,其他任何单位在没有获得授权的前提下,都不具备以单位名义用工的权力。

1.3资金保障不到位

由于单位没有用工的实际权力,所以自然不会获得学校给予临时用工的资金批准,但是由于目前学院一级往往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支配一定比例的经费,因此很多临时用工的工资都获得了解决,但往往在会计科目上不是工资,而是其他的形式,比如说是办公用品、化学试剂、仪器设备等。由于临时用工经费不能正常保障,造成了临时用工管理上的巨大隐患。一方面作为基层单位,由于担心经费的问题,不敢使用临时工,从而影响单位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劳动者本身,虽然有劳动事实,但是由于没有工资条等用工证明,在发生劳动争议时,无法获得法律的有效保护。

1.4法律手续不健全

由于管理主体不明确,高校的临时用工大部分与学校没有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即使存在合同或者协议,其约定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并未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尤其对于学院、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等不具备人事主体资格的单位,他们的临时用工,有些仅仅是有口头协议。由于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也没有办法购买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的待遇和法律的保障,一旦引起劳动争议,经常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要么劳动者个人被迫接受单位的不平等条件,要么学校主体成为被告,利益受到侵害。

2规范临时用工人员的必要性

2.1规范临时用工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发展

高校临时用工,承担了高校大部分日常性的繁杂工作,他们虽然不是学校的正式工,但他们象正式工一样坚守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岗位上,尽心尽责的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为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一些脏活、累活大都是由临时用工完成的,临时用工的存在是高校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随着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的推行,高校临时用工必然还会长期存在,高校临时用工管理应更多的考虑如何规范而不是消灭临时用工。规范临时用工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稳定。

另一方面,由于临时用工人数众多,而且很多临时用工都是学校教职工的家属,这种亲属关系也成为高校临时用工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规范高校临时用工人员,不仅仅是对高校事业发展的保障,同时也是保证高校正式工队伍稳定的基础。

2.2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是采取传统的编制管理方式,正式人员的管理都需要在上级部门进行编制登记和统一管理。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中,实际上是含有后勤和工人编制的,也就是说在学校整体编制中,可以解决一部分临时用工的身份问题。但是为了提高编制的使用效率,高校更愿意通过临时用工的方式,减少编制人员的使用。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目前事业单位编制人员“请神容易,送神难”的体制所限,另一方面,编制内人员的待遇远远高于同等的临时工,高校通过临时工的使用,可以减少编制人员使用,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可以将剩出的编制,用于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大大提高了编制使用效率。因此,高校的临时用工不是没有必要的,其关键问题是规范管理。

2.3有利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由于临时用工的“临时”性,导致大部分临时工的服务意识不强,他们普遍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缺乏主人翁意识,存在着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安排就不做,给钱就干活的思想,很少从单位的整理利益角度考虑如何干好工作,组织纪律松懈,缺乏自觉性。大部分临时工都处在一些服务岗位上,由于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不强,很难有好的服务态度,经常引起师生之间的矛盾。而作为管理者总认为他们是临时工,不属于自己的长期管理范围,睁只眼闭只眼,对他们的管理也比较松散。通过规范临时用工,从组织纪律性、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培训教育,有助于提高临时工的服务水平,从而减少部门与师生之间的矛盾,提高部门整体服务水平。

3临时用工规范管理的主要内容

3.1规范劳动用工主体

高校的临时用工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内容,其用工主体应该明确归属单位法人授权的管理部门,如学校的人事部门,如确实有需要再进行授权的,可以通过授权,对一些特殊的学院或机构实施单独的临时用工管理。学校所有的临时用工都应该上报学校的人事部门进行统一备案管理,严禁学校其他组织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使用临时工。劳动主体的明确有助于学校对临时用工整体情况的掌握;有助于学校对临时用工的规范管理;有助于减少学校与临时用工之间的劳动争议。

当然劳动主体的规范,会被认为是影响了学院及单位的自主权(虽然单位事实上不存在对临时用工的聘任权力),为了不影响单位临时用工的使用,学校可以采取对单位实际工作进行核准的方式,如果确实需要使用临时工的单位,采取统一管理,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对于不需要使用的,坚决予以停止使用。

3.2完善临时用工的法律关系

根据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任制度的要求,2010年我国事业单位所有人员均需与单位签订聘任合同,这里所指的工作人员是原有编制内管理的人员,并不包含临时用工人员。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分离的管理模式,在新的聘任制管理中,对于原临时工的聘任管理将更加不利。为了避免在新的聘任制改革中,临时工的权益受到伤害,应该尽快的与现有临时人员完善劳动法律关系。经过多年的摸索,劳务派遣方式已经逐渐被高校所接纳。

通过劳务派遣的方式,用人单位根据需要委托劳务派遣公司招聘人员并派遣到用人单位工作的用工形式。在这种用工形式里,劳务派遣公司与用人单位签订派遣协议,形成劳务合作关系;劳务派遣公司与被派遣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被派遣人建立有偿服务关系。

3.3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必然手段。现在高校中对正式员工的规章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对临时用工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是个空白。虽然通过劳务派遣等方式,临时用工的法律关系获得了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日常管理中高校可以对临时用工不闻不问,全权委托派遣公司管理。

参考文献

临时工作安排范文篇10

一、农产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鲜明特点

人才是企业中最为核心的资源要素,也是企业一定要得到的首要资源。对一家企业而言,能不能得到需要的人力资源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奋斗目标能否实现,而企业的目标与任务又往往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之内涵,也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之来源以及获得途径。对农产品企业来说,其人力资源开发具备了以下特殊的特点:一是员工流动性相当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员工主要可分成两大类:其一是企业的固定职工,其二则是企业在生产旺季临时聘用的临时工。临时工是农产品企业人力资源构成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临时工往往会依据其所得到的用工信息到不同地方去打工,所以要想将其留在某一企业务工的概率会非常小。所以,农产品企业在生产旺季所招临时工通常为新面孔,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二是员工的淡旺季数量差别非常大。农产品企业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生产时间往往集中于某一时段。在此时段之中,因为生产任务较重,企业对于员工的需求量非常大,其员工数量往往是淡季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之多。比如,番茄酱生产企业的旺季集中于每年的七到十月,甜菜制糖企业则集中于每年十月到第二年三月。农产品企业生产淡、旺季员工人数的差异,极大地提升了此类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不稳定性。其三是临时工培训的零起点性。农产品企业所招大量新进临时员工并不具备企业内部的工作习惯,对于企业的的认识也不够清晰。所以农产品企业在生产旺季对于新进临时员工所进行的培训通常均从零起步,在新员工逐步掌握了企业生产、管理制度之后,生产旺季也就快结束聊,这就给予了农产品企业员工培训以特殊的含义。

二、农产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员出现大量流失。农产品企业在其生产淡季与旺季时,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非常大的差别,该差别对企业管理者的人力资源规划提出了极高之要求。利润比较低的农产品企业管理者出于对成本以及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加以考虑,而且会选择在淡季对员工予以减薪。但是,从员工视角来看,如果企业在淡季降薪,就代表了自身全年经济收入的降低。在此状况下,多数员工会决定离开本企业。一些农产品企业为留下员工,在淡季被迫为员工放假并发放生活补贴,但还是难以改变员工们找新就业岗位的实际状况。二是培训是出于临时性生产需求。农产品企业对于旺季新员工的培训是为了满足现实工作之所需,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不会顾及临时工们的实际状况,培训的时间非常短,使用材料相当简单,培训内容往往是必要的农产品加工操作能力,企业对于培训的投入非常少,培训评价体系建设也不够完善,导致缺少了健全的员工培训体系。三是企业员工缺少归属感。临时工在农产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实际上只是匆匆过客。因为在企业工作时间较短,一些企业甚至于不与临时工们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旺季集中生产任务的完成就意味着其岗位不再稳定,所以说企业对这一群体进行的培训只是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临时工们自然也不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三、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措施

(一)不断提升当地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农村人口素质之高下是考虑某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农业的发展应当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为其根本:首先是要增加对义务教育投入之力度,确保义务教育的经费供应,提升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比例。但是,要想真正提升农民的素质只靠义务教育还是不够的,而是应当建立系列化的教育机制。其次是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以及继续教育。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认为,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农民群众实施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的高层次教育,也是推动农民群众掌握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实用性教育,也是提升农民群众素质的主要方式。最后是政府应当积极扶持农产品企业的培训教育工作。因为大多数农产品企业的效益不够理想,所以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相当低。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切实转变观念,全面发挥自身职能,提高对企业内部培训的扶持,从而切实改变农产品企业教育培训状况,切实提升企业的职工教育水平。(二)建立员工招聘新机制解决旺季人员紧缺难题。一是创建企业人力资源网站。运用网络平台信息的传递成本较低、及时加以更新的特征用工方面信息,强化和别的企业之间的联系,运用不同企业在用工上出现的时间差,彼此提供相关的人力资源信息。生产旺季的时间差能够加以衔接的企业间可以共同使用同一批临时工,从而能够起到便于临时工群体再就业、节省企业招聘费、快速获得所需员工的效果。二是强化和政府相关部门和劳务中介之间的合作。要由政府加以牵头,通过企业或者劳务中介直接加以参与等形式和经常性劳务输出地的相关部门形成长时间的用工关系,并且在用工旺季能得到相应数量的劳动力。三是强化和地方大学的合作。要全力配合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活动,吸收大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也有利于缓解临时用工招工困难的问题,也有助于推动当地高等教育事业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三)妥善控制人员流动切实规避人员流动的风险。人员的大量流动对农产品企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风险,所以要及时采取相应的举措,把人员流动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中,主要可以分成四大类:一是实施风险预防策略。在风险事故出现之前,为了消除或者减少有可能会引发损失的各类因素而采取具体措施。其目的是降低出现风险事故之概率。比如,可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及时采用内部流动的形式来降低员工向外流动的倾向。二是实施风险减轻策略。在处置员工流失风险之时,要和员工进行面谈,从而了解其选择离职的实际原因,并且据此采取相应的挽留举措。即便是挽留宣告失败,农产品企业也能从中得到实用性信息,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预防别的员工出现流失。三是实施风险转移策略,目的并非是减少风险发生之概率,而是要运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出现时把部分损失转移至第三方。四是实施风险回避策略。一旦潜在威胁出现的可能性过大而且不利的后果太过严重又没有别的策略可以使用之时,即可主动放弃或者改变方向以规避相应的风险。这一策略尽管简单但是却相当积极,能够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四)尽心竭力抓好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农产品企业的员工培训和普通企业培训有所不同,应当予以更多的重视。一是要建立起现代企业员工的培训观念。农产品企业不但要承担经济组织之角色,而且还应当承担社会人之角色。身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当放弃传统意义上滞后的培训观,将企业员工培训摆在战略高度上加以重视。对临时性用工所进行的培训不能只是为了应付生产任务,而是要全面而充分地意识到科学的培训不仅包含了管理规则和生产技能等内容,而且还涵盖了对员工素质能力所进行的培养,从而在培训之后能够实现让员工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提升技能、强化素质等目的,从而切实提升员工对于农产品企业所具有的认同感,提升工作的效率以及经济效益,保持企业在本行业内的竞争实力。要提高企业文化散发出来的凝聚力以推动企业发展。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是一家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充分体现,而且还能起到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与宣传企业的价值。二是要形成具备企业自身特色的培训体系,提升培训的成效。农产品企业对于新员工所进行的培训往往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不仅需要在极短的时间之中为新员工们讲解生产方面的技能,而且还要为其灌输农产品企业的文化观念,而且在相当短的时间之中能够让员工们将生产技能应用到生产活动之中,这对农产品企业的管理目标必然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这些均要求企业在员工培训体系上进一步加以创新,形成具备自身特色的培训方式。要运用各类方式持续提升内训人员的培训能力,并从企业外聘用水平比较高的培训师参与到本企业的内训之中。要依据农产品企业的具体管理要求,建立起汇集了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安排、培训课程指导、培训效果评价等制度性安排,运用更为灵活的培训安排,让临时性员工们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认真进行培训,并在生产实践中体现出培训的成效。三是要加强对企业员工归属感所进行的培养。临时工之所以无法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就源自于其所具有的临时身份。归属感之形成尽管和工资待遇、晋升以及自我发展等具有紧密联系,但良好的氛围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构成员工归属感的一大要素。所以,农产品企业要把培训贯穿在全体员工工作的全过程之中,立足于培训持续提升其在新环境当中的理解与沟通能力,增强彼此间的相互信任,从而让临时性用工人员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企业氛围之中安心工作,更好地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农产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及其模式较为滞后,存在管理机制缺少科学性,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企业人员流动性过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困难等问题。有鉴于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积极提升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完善人才招聘机制、抓好员工培训工作等方法,在最大限度上解决好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具有的人力资源开发难题,推动我国农产品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伟.新疆某农产品加工企业减少员工流失新思路[J].科教文汇,2009(6)

[2]张焕裕,李丹,张广平.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9(7)

[3]杨佳佳,吴道友.季节性生产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策略研究———劳务派遣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