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3:33:26

做空机制

做空机制范文篇1

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取决于做多与做空机制的协调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日益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做多机制相对应的做空机制不完善并处于明显的劣势。引入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以强化做空机制,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又具备了基本条件。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著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第一,广泛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风险控制及处理能力。一是通过券商提供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操作技巧,对广大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教育,二是帮助证券市场的主要媒体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系列讲座,帮助投资者逐渐掌握运用信用交易以及股指期货交易所需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

做空机制范文篇2

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取决于做多与做空机制的协调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日益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做多机制相对应的做空机制不完善并处于明显的劣势。引入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以强化做空机制,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又具备了基本条件。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著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第一,广泛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风险控制及处理能力。一是通过券商提供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操作技巧,对广大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教育,二是帮助证券市场的主要媒体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系列讲座,帮助投资者逐渐掌握运用信用交易以及股指期货交易所需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

做空机制范文篇3

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取决于做多与做空机制的协调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日益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做多机制相对应的做空机制不完善并处于明显的劣势。引入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以强化做空机制,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又具备了基本条件。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着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第一,广泛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风险控制及处理能力。一是通过券商提供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操作技巧,对广大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教育,二是帮助证券市场的主要媒体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系列讲座,帮助投资者逐渐掌握运用信用交易以及股指期货交易所需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

做空机制范文篇4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著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第一,广泛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风险控制及处理能力。一是通过券商提供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操作技巧,对广大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教育,二是帮助证券市场的主要媒体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系列讲座,帮助投资者逐渐掌握运用信用交易以及股指期货交易所需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

第二,建立和健全从事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各种规章制度。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尽快修改《证券法》、《商业银行法》、《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制定《股票信用交易管理办法》、《股指期货交易管理办法》;在编制更加科学合理的全国股票市场价格指数、厘定每一个指数所对应的现金额的基础上,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监管部门主要应制定如下法规:一是能够提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券商的资格认定。二是制定统一的基本保证金率,并允许券商根据其具体情况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为了保证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稳步推进,基本保证金率应遵循先高后低、适时调整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对做多保证金率和做空保证金率可以分别规定,以达到引导市场运行的目的。三是规定券商贷放资金的利息率和货放时间,以控制券商信用扩张的能力。四是要求券商交投资者的现金帐户和保证金帐户分类管理,加强保证金帐户的风险控制。可以规定开投保证金帐户的最低资金要求,以及投资者开设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所必须的最短入市时间。最低保证金要求和最短入市时间也遵循先高后低、适时调整的基本原则。

做空机制范文篇5

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取决于做多与做空机制的协调发展,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日益积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与做多机制相对应的做空机制不完善并处于明显的劣势。引入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以强化做空机制,既是市场发展的需要,又具备了基本条件。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著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第一,广泛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风险控制及处理能力。一是通过券商提供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操作技巧,对广大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教育,二是帮助证券市场的主要媒体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系列讲座,帮助投资者逐渐掌握运用信用交易以及股指期货交易所需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

做空机制范文篇6

一、中外股票市场做空机制比较

做空机制是与做空紧密相连的一种运作机制,是指投资者因对整体股票市场或者某些个股的未来走向(包括短期和中长期)看跌所采取的保护自身利益和借机获利的操作方法以及与此有关的制度总和。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做空机制,通常包括主动性做空与被动性做空两种基本形式。主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期股票市场价格将要下跌并积极利用这种下跌来获取相应利润的操作行为以及配套的相关制度,具体包括利用信用交易进行卖空和利用股指期货来进行做空。信用交易卖空的基本运作程序是,投资者(保证金空头交易者)以部分现金或有价证券作担保,委托卖出股票时由证券商贷给股票,到期按规定归还股票并向证券商支付利息。在这过程中,融券的数额取决于规定的保证金率,即投资者交付的保证金占融券折合资金额的比例。在利用股指期货卖空中,投资者先是在判断股指将要下跌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其后待股指下跌时买进以进行对冲。被动性做空机制是指投资者预见到大势或个股未来走向不好的情况下离场观望,即通常所说的卖出股票而持有货币。在主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动机主要是利用财务杠杆,寻求高卖低买的机会以获利(保值也可以看作一种获利),在被动性做空机制下,投资者进行操作的目的之一是避免“套牢”,即股票的市场价格下跌到低于其买价而致使其帐面发生亏损(此时股票虽然没有卖出,但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灵活性)之二是回避或者减少实际可能发生的亏损。不论投资者的具体动机如何,做空机制实际上都起着降低市场风险的作用。

中国股票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完善的,因为它只有被动性做空,没有主被动性做空被动性做空的目的是避险,做空投资者的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资金增值的要求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投资者一般只在较少情况下才愿意做空卖出股票。与之相对应的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远远滞后于其股票价格的攀升,股票市场整体上仍然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奕形态,投资者要获利就要不断地低买高卖推升股指,形成强烈的做多愿望。这就使得被动做空的卖方力量经常小于积极做多的买方力量,做空与做多难以形成良性的平衡关系,致使股票市场的风险不断积聚。而且,股票市场上所存在的利益格局通常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

首先,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倾向于诱导投资者积极做多,因为做空通常会导致价格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减少,相应地降低其佣金收入。

其次,上市公司从总体上来说往往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因为这样可以推升公司股票价格、提高其市场形象并进而增加今后能够筹措资金的数量,如配股和增发新股时的价格高低与其市场价格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再次,管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鼓励做多的倾向,因为股指的上升通常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形势发展向好的体现,股市的财富效应对经济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动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股市的持续上扬有利于更多的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融资,有利于国有股减持,有利于创业板的开设,等等。

最后,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成交金额的不断放大还会给国家提供日益增加的印花税,对改善财政收支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中国股票市场的平稳运行,降低市场风险,就需要改变目前单边做多的市场机制,完善并强化做空机制;短期要以加快信用交易推出步伐为重点,中长期要做好各种基础性工作,适时推出股指期货交易。

二、构建完整做空机制的可行性研究

在我国开展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首先遇到的是法律障碍,如《证券法》规定股票只能采取现货方式、银行资金流入证券市场受到有关法规严格限制。法律限制信用交易、把期货交易排除在外的主要考虑是防范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及风险的扩散,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然而,就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不规范的信用交易一直存在,往往是监管部门严加查处时收敛一些,风头一过又重新活跃。因此,对信用交易与其采取堵还不如积极疏导。而且,就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股票市场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未来需要来看,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并以此为基础在将来开设股指期货交易的条件也已基本成熟;

首先,广大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日趋提高,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要。目前6100万投资者当中相当一部分都曾深刻体验过股市赚钱与赔钱的悲喜剧,心理承受能力较前几年明显提高,基本上具备了从事信用交易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和初步的操作技巧。至于建立在信用交易基础上的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为它可以满足多种市场需要,投资者既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有更大获利机会的投资品种,也可以用它来为现货交易进行保值。

其次,管理层对市场监管的方向已基本明确,手段也日益成熟,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股票市场的风险将可能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之内,为开设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就近期来看,监管的重点集中于上市公司的规范运行以及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上,市场运行规范度较过去显着提高,市场波动的幅度和频率都大大下降。就长期来看,市场化和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已经作为管理层监管市场的基本取向,从根本上结束了过去那种由于监管思路不清晰而陷于市场经常性波动之中的被动情况,今后再次出现因监管政策变化而导致市场激烈动荡甚至逆转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股市监管的理性化为股票市场稳健运行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为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适宜的市场环境。

再次,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开设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基本的市场环境。股指期货作为金融期货的一个重要品种,其运作成功需要有比较完善的期货市场为基础,否则就有可能遭至失败,甚至如过去开设的国债期货一样最后不得不关闭。我国期货业经我国期货业经过多年的清理整顿后,目前即将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其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股指期货的顺利推出及平稳运行。

最后,中国股票市场要与国际股票市场接轨,必须引进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融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也必须未雨绸缪,尽可能早地推出股票信用交易方式和股指期货交易方式,以迅速提高我国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应采取的主要举措

第一,广泛开展股票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风险控制及处理能力。一是通过券商提供信用交易、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运行机制和主要操作技巧,对广大投资者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基础教育,二是帮助证券市场的主要媒体进行信用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的系列讲座,帮助投资者逐渐掌握运用信用交易以及股指期货交易所需的实际操作手段和方法。

做空机制范文篇7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游资监管;博弈论视角分析

一、引言

2016年年初,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国际游资大手笔做空人民币以期获得投机收益。全世界金融市场,由于人民币的波动,引发了一系列的大地震,例如我国上海股市,出现了两次熔断,全世界各国股市也是一片惨淡。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了全球重要的经济风向指标。投资者喜欢把人民币汇率,同中国经济绑定在一起,直观感觉只要人民币下跌,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出问题,它形成了一种,本能的自发的反应,所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才会引发这么大的震撼。随着2014年后美国停止了量化宽松政策,由于没有新增美元供应,现有的美元就变得稀缺了,国际市场上开始抢美元,美元汇率就会自动升值。伴随着美元价值上升的趋势,又诱发更多的人去抢购美元。这样一个现象引发了很多人——国际上的金融投机客趁机做空人民币来大赚一笔。人民币海外市场即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最大的是香港。独占海外人民币市场的一半以上。人民币存在套利机会,会引发全世界金融投机客去香港,在这个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大做文章。这些国际游资赚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跨境套利,在香港用一美元换6.7人民币,把这6.7元转到中国国内来,在大陆用6.5元换回一美元,赚取利润2毛钱。当然,我们这里忽略了交易成本。第二种方式,做空人民币,投机者预期汇率还会继续下跌,就向一些银行机构去借人民币,在市场中卖掉后换成美元,准备等这个价位往下跌后再出手用美元换回人民币。在2016年一月中旬,中国政府坚决镇压了国际游资在香港做空人民币行为。不管哪种投机行为,投机客手上必须要有人民币,才能做这个套利或者做空,道理很简单,得不到人民币,这个交易就做不了了,甚至还会赔本。怎么做呢?第一,堵住大陆流向香港的人民币渠道,让投机客找不到人民币。中国政府吊销了几个外资银行做跨境购汇和售汇的这样一个业务的牌照,暂时不能进行跨境间的货币转移。第二,严查虚假贸易,因为大量的合同可以作假,导致人民币可以流进流出。香港就成了没有货币流入的这么一个市场,然后,进行大规模的抽水,有些中资机构开始,在市场中大量的抛售美元,把人民币收回来,收回来人民币就会导致香港市场上紧缺人民币,找不着了,进入极度短缺状态,然后所有的中资的金融机构,中资银行全部都不再借人民币了或者把利率提的很高,这样话就会导致人民币短缺和严重的人民币荒,利率马上会大幅度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诱发整个市场中做空人民币的人,从空头一下变成多头,基本上横扫了香港的所有的这种做空人民币的这些基金。可以说我国政府的汇率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博弈论是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行之有效分析工具,只要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他们之间的收益协调几乎都离不开对博弈过程的分析。就如国际恶性投机客与我国中央政府进行的货币战过程,通过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可得出了更多有价值的结论和政策指引。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如果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存在大的波动,没有一个稳定的人民币金融市场环境,那么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得不到保证的。本文以下部分将用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此次我国中央政府与国际投机游资进行的汇率保卫战。

二、中国中央政府监管部门同国际游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

本节我们从完全静态博弈模型的视角去分析我国中央政府在2016年1月同香港的做空人民币国际游资所做的货币战争。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假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国际投机客与中国中央政府之间的两个参与者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投机客有两种策略:进入市场做空人民币获利;不进入。中国监管部门也有两种策略:采取稳定人民币汇率使之不能获利;放任游资在香港利用各类金融工具进行做空人民币套利。其收益矩阵如下图所示其中,当游资不进入市场,政府放任不管时,各自的效用为P1和N。当中国央行进行放任不采取应对措施时,投机者进入市场可获得收益P,即P=P1+P2,大于正常收益P1,其中P2为额外收益;人民币市场遭受投机客套利打击,经济市场秩序被破坏带来的绩效等损失为T。该损失与进入市场做空人民币的投机客收益正相关。当游资进入市场后人民币贬值获利行为受到央行管控时,其收益为进入市场获利收益P减去被管控的损失C,该损失与进入市场获利收益正相关,即C=cP,(c>0);中国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的收益为市场秩序的维护带来的绩效和声誉增加的正常收益N扣除制裁成本A,即N-A。当中央政府管控,游资不进入市场做空时,中央政府的收益为正常收益扣除制裁成本A,即N-aP。游资的收益为正常收益P1。2.该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从收益矩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央政府选择放任不采取监管措施时,游资进入市场做空的收益大于不进入市场做空的收益,其最优选择为进入市场做空。当游资选择进入市场做空时,中央政府制裁的最优选择取决于放任的损失(T)与制裁成本(A)的比较:当放任的损失大于管控成本,即T>A时,其最优选择为管控,反之为放任;当中央政府选择管控时,游资的最优选择取决于进入市场做空获利收益P与被管控的损失C的比较:当C>P时,其最优选择为不进入市场做空;反之,当C<P时,其最优选择为进入离岸人民币市场做空人民币。3.本节结论。从上分析可见,处罚力度、管控成本和不制裁的损失,是决定该博弈均衡的三个关键性因素。投机套利者进入市场做空收益与被制裁的损失的比较是确定其博弈均衡的关键。是否进入投机市场,取决于进入市场做空获利的诱惑力与中央政府的政策执行监管力度的比较,当诱惑力大于政府政策公信力时,不管我国政府是否对投机者采取应对措施进行打击,投机者都将选择进入市场进行套利活动。只有当我国政府的打击力度大于诱惑力时,游资才可能选择不进行套利活动。

三、中央政府同国际游资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人民币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为此,中国政府必须响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应要求,逐步开放本国资本市场。在相继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后,2018年3月2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正式上市,2018年5月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也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国际游资利用中国的金融市场,来利用金融工具在人民币汇率市场上兴风作浪,赚取投机收益。总结2016年香港人民币汇率保卫战,我们会得到几点重要的经验,第一,这个事情是发生在香港,离岸人民币最大市场是在香港,香港金管局是全力配合,这件事情才能成功。但是我们提出一个假设,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在海外流动人民币,数量不是现在一两万亿,而是几十万亿规模,主战场不在香港,如果在纽约和伦敦,我国政府还能够取得这种成功的效果吗?开放后的我国政府又该如何面对国际资本市场中投机客的恶意投机?本节进行讨论:我国中央政府同国际投机客之间非对称信息动态模型。1.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结构假设。假定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投机者对中央政府维护市场秩序的态度并不清楚。设想我国政府具有两种政策执行类型:强公信与弱公信力。强公信力的我国政府承诺并坚决严厉打击一切进入市场的针对人民币的投机套利获利行为,以维护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正常秩序。而弱公信力政府虽然也承诺严厉打击做空人民币的投机套利行为,但实际上对大量进入市场做空人民币汇率只是不痛不痒地做一点样子或是没有能力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监管。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中央政府对进入市场针对人民币进行套利事件严厉制裁的概率取决于中央政府的类型及其选择严厉打击的概率。游资在进入市场豪赌前并不知道中央政府真实态度,但他可以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形成的先验概率。2.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当游资观察到政府对进入市场豪赌人民币汇率事件的严厉制裁时,该中央政府为强公信力政府的后验概率为:即当投机者观察到政府严厉打击措施实施之后,中央政府为强公信力政府的概率将提高。反之,当国际投机者观察到政府无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后,中央政府为强公信力政府的后验概率为:从推导出的公式中不难看出,中央政府为强公信力政府的概率将下降,为弱公信力政府的概率将上升。3.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结论与启示。从以上分析中,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我们可以发现若不及时对做空人民币的行为采取必要措施,严厉打击国际投机者在香港市场套利行为,必然在日后会引来更多投机者进入国际市场做针对人民币的套利交易活动,直至达到极限水平。因此,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市场环境,需要对每一次已发生的进入市场套利的投机事件给予及时严厉的监管,采取有效的打击措施。

四、结论与展望

做空机制范文篇8

关键词:证券;证券投资;投资风险;风险防范

一、导语

证券投资是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买卖有价证券的经济行为。证券投资本身属于一种风险性投资它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财务(更直接地说是资金)交易。相对于实际资产而言,证券投资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运作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上市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等,这些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而政策投资风险,就是投资者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自身投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证券投资风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而言,投资者持证券的期间越长,影响证券的因素就越多,且各种因素对证券的影响程度越大。

二、证券投资中的风险分析

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证券投资风险来源也比较复杂,它包括货币市场风险、市场价格风险、企业风险与购买力风险等。就目前而言,投资者区分证券投资风险,一般是根据证券投资风险产生的根源,以及该风险的可控性程度来将它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系统风险;第二类是非系统性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之所以成为市场风险,是因为它通常是由某个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整个投资市场波动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发生后,投资者无论如何分散投入资金,都不能规避它。这是因为,系统风险与整个证券投资市场的波动紧密相连的。系统风险影响的是投资者所有证券的收益。产色系统性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国家经济、产业政策发生变化;二是市场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三是本币贬值,降低了本国资产价值;四是银行上调了上司公司的贷款利率,给上市公司增加了经营成本;五是证券市场联系过度上涨,存在证券价格大附下跌隐患;六是国家政局或社会动荡。与系统风险相比,非系统风险通常由非市场外的因素导致,是整个证券投资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如上市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财务制度等。非系统性风险偏向于企业主体,而不是市场主体。非系统风险影响的是投资者某种证券的收益,而不是投资者所有证券的收益。当非系统风险发生后,投资者可以通过更改投资标的,或采用投资组合的方法减少或避免这种风险。无论是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它们都有客观存在性、不确定性、可测度性、相对性、危害性与可防范性。投资者应当承认证券投资风险的这些特点。

三、证券投资中风险的防范对策

针对证券投资运作中遇到的风险,投资者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对策,从而避免或减少风险带来的资金损失。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几项策略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一)投资理性化,切忌冲动性投资。证券市场风云变幻,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运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让一些投资者在投资时无所适从,容易被市场环境或他人所左右。尤其是看到其他投资者投资收益后,很容易盲目地跟风投资,从而打乱预订的投资计划。为了避免盲目投资,投资者除了全面了解当前的证券投资市场发展现状之外,还需要充分调查与了解所投资上市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等。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投资信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即持证券期间),应当持续开展对证券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工作,避免冲动性投资。另外,面对突如其来的投资机遇,投资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在客观分析当下国家政策、证券市场,以及投资的上市企业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投资计划,切忌盲目投机。在具体操作中,投资者应当避免“炒新”、“炒差”、“炒概念”,切忌盲目跟风炒作、跟热点炒题材,也不能简单地通过国家政策“炒地图”,而是在投资时落地到实体经济、产业和个股本身。投资者应当从宏观把握大方向,从长期利好角度,根据上市企业的基本面,筛选出实实在在的“价值证券”,即坚持证券的价值投资。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很多投资者热衷于在“炒新”,冲动性投资问题较为严重。一些新股被爆炒后积聚市场风险和泡沫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资金损失。对此,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炒新”并非只赚不赔,其中蕴含较大投资风险。一般情况下,新股、次新股流通盘较小,容易成为庄家控盘对象,股价波动较大。因此,投资者应当逐步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与理想投资的理念,面对新股和次新股时,切忌冲动性投资。另外,对于一些独角兽企业,投资者也应当具备冷静的头脑,切忌盲目跟风,将大量的资金投资到这些企业,要警惕这些企业上市后的估值泡沫。当然,投资者若想长期持有独角兽企业的证券,需要认真搜集、分析该企业的财务报表,同时还要详细调查该企业的研发能力、市场能力,以及企业的产品线、治理结构等。虽然独角兽企业估值巨大,但估值与实际利润还是有区别的。对此,投资者应多关注独角兽企业的实际价值,做理性的投资者。(二)对购买的证券进行风险度量。证券风险度量,是投资者针对某一证券分析其风险程度的基本方法。投资者购买某种证券后,要习惯对证券进行风险度量。所谓证券风险度量,是指投资者能够依据概率分析原理,计算出该种证券可能受益的方差、标准离差或标准离差率。其中,方差是投资者用以判断证券可能的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标准离差是方差的开方值,它虽然与方差在表达风险性质相同,但它能更清晰地表达证券投资风险的实际程度;标准离差是投资者用来比较不同期望收益率的证券的投资风险程度。以上几种数据计算结果越大,就说明该种证券投资风险越高;反之,计算结果越小,则说明该种证券投资风险越低。以方差计算为例,其公式:σ2=Var(r)=∑(rj-μ)2Pj上式中,σ2为方差;rj为第种结果的可能收益率;μ为投资者对所购证券的期望收益率;Pj为第j种结果可能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在运用风险度量时,计算出的方差与标准离差只能用来比较期望收益率一致的证券投资风险程度,而计算出的标准离差率用来比较不同收益率水平的证券投资风险程度。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投资者往往会购买不同种类的证券,且这些证券的收益率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投资者经常采用标准离差率来对购买的证券进行投资风险程度测量。经过周密计算,对于风险程度高的证券,投资者应当谨慎选择,若已购买应适时出售,从而减少、避免风险。另外,投资者应对所持有的证券机制实施监控,定期运用多种定量方法对其进行风险度量,包括用VaR指标来测试所持证券面临的潜在价格风险,减少与避免投资风险。(三)重视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不能将全部资金购买一种证券。若这样操作,一旦该种证券发生风险问题,势必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投资者应当购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证券,然后将他们按照不同的比例额度构成一个组合进行投资运作。证券投资组合的目的不单单是“预期收益最大化”,而且是追求“收益不确定性程度最小”。从这个角度而言,证券投资组合更多的一种减少、分散与规避风险,扩展与保障收益。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在购买一些免税的政府债券,也可以购买一些付息债券、优先股、避税债券,还可以购买一些高收益的成长股,还可以购买一些国库券与商业票据等。若投资者熟悉国外上市企业,还可以购买一些不同国家的证券,避免金融风险。证券投资组合方法看似简单,但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上的证券类型成千上万,若没有相关的辅助工具,投资者根本无法快速地筛选出最适宜的对象构成投资组合。庆幸的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证券分析。投资者可以借助这些技术快速计算出不同类型证券投资组合的收益不确定性程度,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证券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用公式表示为:E(Rp)=∑i=1MXiRi上式中,E(Rp)为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Xi为投资者投向这个证券i的资金比例;Ri为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四)做空机制,对冲证券市场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风险在证券市场上,当投资者预测某股股价会下跌时,他可以先借入标的股,然后卖出获得收益,待股票下跌后再买入标的股归还。做空能够让投资者有效防范股票下跌带来的风险。通过做空机制,投资者可以对资金进行套期保值,从而化解投资风险,大大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当然,投资者也可以灵活运作,获取股价下跌可能带来的收益。做空机制的存在,让投资者的头脑更加冷静,不再盲目地跟风与炒作,而是更为看重股票的真实价值,减少过度投机行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通过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相反操作,来规避股票下跌带来的风险。做空机制的建立,不仅证券市场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有力工具,而且也给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在熊市与牛市中都有获利的机会。当前,境外资本市场相对完善,境外投资者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做空获取收益。在做空操作时,投资者投资者应选择AH溢价过高、业绩较差及前期涨幅过快而面临高估的股票,另外一些业绩较差的蓝筹股也可以作为做空标的股。

四、结语

当投资者遭遇证券投资风险后,要分清楚该风险是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在理清之后,再采取相对应的风险防范对策。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繁荣发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但是,依然有很大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运作中遭受到了很大的资金损失。对此,投资者应当投资理性化,切忌冲动性投资;对购买的证券进行风险度量;重视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做空机制,对冲证券市场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潘邦贵.证券投资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7,31(1):41-43.陈竞.我国证券市场开放面临的潜在风险——基于深港通的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7(3):55-58.

[2]陈志明.证券市场风险分析的基础结构[J].现代商业,2017(21):118-120.

[3]马亦戈.证券投资的主要风险及规避[J].现代经济信息》,2017(5):307-307.

做空机制范文篇9

2.从投资者身份或组织结构出发,将机构投资者限定为与个人相对应的一类投资者即法人,(注:庄序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中国财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具体体现是开设股票账户的法人,包括三种类型:(1)按照《证券法》和相关法规,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从事股票交易权利的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按照《证券法》和相关法规,可以参加股票交易、但操作受到限制的“三类企业”,即国有企业、国有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3)在能否参与股票交易及参与股票交易的方式上缺乏明确法律规定或权利义务不具体的法人,如“三资”企业、私营企业、未上市的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社团法人,等等。

3.在200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中,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定义为:符合有关条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并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准的中国境外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

对比上述关于中外机构投资者的各种含义,中外机构投资者的差别最明显地体现在业务活动的专门性上,即国外强调机构投资者的主营业务应主要集中在证券投资活动方面,而我国几乎未能对此加以关注。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外的机构投资者隐含有在金融领域尤其是证券投资领域有丰厚的理性判断能力和操作技巧等先决条件,而我国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则是比较模糊的。

二、中外机构投资者运作实践的比较

从运作实践的角度来进行考察,中外机构投资者的差别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1.机构投资者的起源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最典型的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其始祖是1868年诞生于英国的“海外和殖民地政府信托”。18世纪末英国由于经历了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而出现资金过剩,使得许多人将资金投资于海外以谋取更高的资金报酬,但国际投资知识的缺乏以及投资国证券市场风险的不时爆发,致使这些投资者中有相当一部分遭受到比较大的损失,这样就产生了由政府出面组建基金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推出的基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也就顺理成章。紧随其后发行的几家基金,如1873年苏格兰人创立的“苏格兰美洲信托”、1926年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金融服务公司设立的“马萨诸塞州投资信托公司”等,都是基于市场需要的原因而发展起来的。由此不难看出,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市场投资者的需要,是一种市场的自发行为。

反观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产生和发展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由政府出于自己的某种需要而推动的,是一种明显的政府行为。这些需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证券市场迅速扩容相适应,期望机构投资者扩容带来市场资金的迅速增加。如深圳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分别于1991年、1993年作出允许机构投资者入市的决定,1999年准许三类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等,都是基于上述原因。另外,认为行情低迷、需要市场资金进入也一直是管理层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原始动力。早在1994年7月,针对市场情况,管理层作出的三大政策中最核心的就是:“发展共同投资基金,培育机构投资者,试办中外合作的基金管理公司,逐步吸引外国基金投入国内A股市潮。在当时市场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管理层出台这类措施,很明显地表明了其希望借此刺激市场的意图。另一方面,希望机构投资者能够达到稳定和规范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且这种意图在有关的法规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表述,如1997年11月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证券投资基金“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是其宗旨之一。为达到稳定和规范市场发展的目的,管理层对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比较优厚的政策待遇,其最主要表现在新股申购方面,如在2000年5月18日前新股发行时可以单独向基金配售,其后基金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投资者申请预约配售等。

2.机构投资者的运作环境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国外机构投资者的产生本质上是金融创新的产物,而且其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两者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而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基本上是由政策推动,缺乏适应的生存空间,以致于“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成了揠苗助长的产物。

首先,国外机构投资者不仅有规模足够大的国内市场供其运作,而且在投资组合理论扩展到国际范围的背景下,可以不断将其他国家市场特别是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纳入其投资组合,从而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单个国家证券市场的风险。如在英国资产管理业中,对国外投资占其总比例的20%。反观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其能够投资的范围基本局限于国内,我国资本市场情形发展的势头即股票市场发展迅速而债券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使其运作空间十分有限,而且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呈现出的“数量多、流通盘斜的特征进一步制约了其投资运作。

其次,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比较普遍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以获得更广泛的投资机会,并提高风险管理的效能。如欧盟国家61%的养老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直接或通过外部基金管理者使用衍生工具,其中75%使用衍生工具是为了有目的的资产配置,50%是为了规避现金风险。(注:李季、王宇编著:《机构投资者:新金融景观》,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系统性风险占据了总风险的大部分,甚至达到80%左右,分散化投资对于风险规避的作用十分有限,而能够规避系统性风险的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不能按照市场的要求推出,致使机构投资者抵御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

最后,国外机构投资者运作空间的日益扩展,为投

资者提供了不断创新的投资对象。仅以投资基金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基金业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品种,主要包括:(1)个人股票计划(PEP)和个人储蓄账户(ISA)。PEP和ISA都是可以享受一定免税优惠的个人储蓄和投资计划;(2)伞型基金与分割资本投资信托(SPLITS)。伞型基金主要通过运用“雨杀架构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其下可设立多个子基金,每个都有特定的投资目标和特征,投资者可以方便且低成本地在各子基金之间转换。而分割资本投资信托则是投资信托中的一个种类,通过发行对资本增长和收益具有不同权利的股份来满足投资者不同的投资需求偏好;(3)风险投资信托VCT,主要包括创业板VCT、高科技VCT和一般VCT三种类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一种创新的基金品种,即“交易所交易基金或一揽子股票转托凭证(XXDR)”在近期获得了迅速发展。ETF的投资者既可以在交易所像封闭式基金一样转让ETF,也可以要求赎回ETF获得其所代表的股票,因而ETF兼具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优点,成为颇具生命力的被动投资品种。同样,曾经是专门针对富人的对冲基金,也被纳入普通投资者的组合。(注:陈少波,《香港证监会批准发行三只零售对冲基金》,人民网2002年11月8日。)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能够供投资者购买的基金品种十分有限,不仅缺少在国外市场非常完善的三大基金即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中的货币市场基金,同时债券基金也极其稀少,而且即使是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股票基金也有很大缺陷,集中表现在这些基金公司操作模式雷同,没有形成各自的独立风格,无法得到普通投资者的认同。

三、对我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几点思考

中国加快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展开:

1.推出适应市场并且已经成熟的基金品种。我国目前已经允许国外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现在需要相应地推出合格的国内机构投资者进入国际市场的相应制度,即QDⅡ。QDⅡ的原理大体与QFⅡ相同,是在资本项目下未完全开放的国家,容许本地投资者往海外投资的投资者机制。在这一机制下,任何向海外资本市场投资的人士,均须通过这类认可机构进行,以便于国家的监管。在我国居民调整个人金融资产结构和对外投资的欲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既符合货币管制原则,又能疏通国内居民投资海外资本市场渠道的机制,显然QDⅡ机制的推出顺应了这种市场需求。其次,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在二级市场减持的背景下,场外市场将成为国有股减持的主要战场,在国有股最终可能上市流通的预期下,投资国有股必然可以成为一个获利非常丰厚的选择。实际上,现在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在近期成立的一些投资公司大肆吸纳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其最终的预期在相当大程度上就包括转让国有股甚至是直接上市流通以获取超额利润。基于此,可以顺应客观形势需要,推出针对市场公开募集的国有股、国有法人股减持基金,吸纳对此有着强烈预期的资金。最后,风险投资基金和期货基金也可以适时推出,以适应一些追求比较高的风险收益的投资者的需要。

2.进一步扩大市常首先是扩大目前的股票市场的规模。在今后一段时间,要特别将大型蓝筹股的发行放在重要地位,以全面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使得机构投资者有比较充足的投资对象。其次,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包括可转换债券市场,为机构投资提供一个比较安全的市常最后,要加快建立完整的证券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创业板市场推出的步伐。虽然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全球创业板市场发展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是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为小国创业板市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借鉴作用。

3.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全面引入做空机制。在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上,只存在被动性做空,做多与做空难以形成良性发展,致使市场风险越来越大。而且,现存利益格局有进一步加强这种不平衡的趋向,主要是因为:(1)券商及其他中介机构基于收取更高佣金的想法会诱使投资者做多;(2)上市公司为了维护市场形象、通过配股及增发新股筹集更多资金也有引导投资者做多的意愿;(3)管理层希望股票市场上涨以表现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动向,以及股市上涨会带来更多的印花税等原因,也有维持市场向上的政策意向;(4)几乎所有的投资者也只有在“牛市”的大背景下才能获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因而内心也希望市场呈现持续的“牛市”,而一旦市场出现不同的声音时往往会表现过激的反应,以至于提醒市场风险的言论经常受到恶意的攻击。(注:笔者认为,2001年下半年以来,“海归派”受到市场各界的强烈批评,可能是这个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改变这种状况,降低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给予机构投资者良好的发展空间,必须全面引入做空机制。在目前做空机制的引入已经具备基本条件的市场环境下,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些错误的观念还主导着市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是,做空机制的引入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从而导致市场风险的进一步增加。实际上,因为这种想法的存在而反对引入做空机制,本质上就是认为,目前的市场本身就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市场价值仍然处于被高估状态,因为做空机制的有效实施只能在价值高估的背景下进行。

4.革除证券投资基金的各种不良行为,完善基金治理结构。要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1)在基金准入方面进一步强化市场的作用,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法人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打破现有基金公司的寡头垄断格局,实现基金业资源的优化配置。(2)让基金充分流动起来,基金持有人有权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或变更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和基金托管人,使不合格或不作为的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基金托管人完全退出市常(3)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的成功经验,积极尝试组建公司型基金,并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庄序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

]李季、王宇编.机构投资者:新金融景观[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黄耀华.21世纪中国证券投资基金风险与防范[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贺显南.中国证券市场焦点问题研究[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做空机制范文篇10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VIE模式赴美上市,以寻求更好的发展。成功登陆境外资本市场的企业中不乏搜狐、百度、腾讯等优质企业,其以广阔的前景及丰厚的利润受到海外投资者的青睐,企业自身也赚得盆满钵满,但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即来。从支付宝、新东方再到瑞幸咖啡事件,不断有VIE企业因信息披露的问题引来境外监管机构的调查,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开始质疑VIE企业信息披露的完整、准确、及时性,很多争端也由此产生。目前国内学者有关VIE的研究,大多是在探讨其背后的政策风险,对于VIE企业的信息披露问题也仅作为财务风险的一种一概而过。因此,本文在分析了VIE企业存在的信息披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VIE企业信息披露的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改善VIE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二、VIE企业信息披露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VIE企业信息披露内容不全面

选择美国作为上市地的VIE企业应恪守美国证监会(SEC)有关全面信息披露的原则,对披露的信息做到详尽没有遗漏,但在现实中,受国内披露习惯的影响,大多数境外上市企业仍未将信息全面披露的要求落到实处,对信息披露的选择还是倾向于较少信息披露,缺乏积极主动性,这也给了类似浑水等做空机构可趁之机。以新东方为例,在浑水的做空报告中,首先对新东方教学点的特许加盟形式提出质疑,认为新东方将来自特许加盟店的运营业绩以自营方式整合到合并报表中,以此蒙骗众多股东。事实上,新东方并没有将旗下加盟店的实体收入并入合并报表中,且新东方也一直按USGAAP的规定将合作机构支付给新东方的授权和培训费记录到营收中,但由于新东方在此前的年报中,对以泡泡少儿教育和满天星为代表的特许加盟店仅是简要阐述其业务部分,对其特许授权经营行为从未向外界披露,因而遭受做空机构恶意做空。其次,浑水对新东方合并报表中VIE报表财务数据的有效性提出质疑,认为新东方有违FIN46的准则要求,将实质为“国有财产”的旗下学校并入财务报表,虚假披露财务信息。事实上,浑水的指控并不属实,新东方旗下学校是追求合理利润的,符合法律规定的非国有财产定义,但由于在200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未对类似于新东方这样以公司形式经营的培训机构进行明确的区分,以致新东方在实际操作时被划入了非盈利民办教育机构,而浑水做空的关键在于新东方在此前从未对合并报表中有关VIE报表的合并规则、范围、合并方法提供详细的披露,因而被浑水抓住空子,在新东方被划入非盈利民办教育机构的问题上大做文章,误导投资者。

(二)VIE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在经营业绩长时间达不到投资者要求时,投资者会看跌该企业的未来前景,不会选择继续跟进数额更大、周期更长的投资,而作为资金需求方的企业,为维护自己“优质企业”的形象或重获境外投资者的信任,会选择使用一些违规的会计手段来夸大营收、虚增利润,以此歪曲企业真实业绩,不仅使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表丧失了其原有的真实、公允,还放大了投资主体的决策风险。例如在多元环球水务事件中,为“美化业绩”,多元环球水务与多元终端按照双方事先确认的公允价值达成了一项虚假的资产置换协议,并采取资产置换后企业资产和权益会因公允价值提高的会计手段,扩张资产负债表。另外,在置换发生时,多元环球水务将本应计入投资活动现金流由多元终端退回的650万美元预付款计入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中,人为地对这笔现金流进行了错误的分类,以此向投资者营造其“良好”的经营状况。此外,也有VIE企业过分夸大其盈利能力,在营收和利润上进行造假。在浑水对瑞幸咖啡的做空报告中,就指责其通过夸大订单销量、单件商品零售额的方式来虚增收入,同时虚增广告费用,将企业资金转出后又将其转回用以提高门店收入。尽管瑞幸对浑水的指控予以坚决否认,但迫于做空报告的压力,瑞幸公开自曝了公司伪造22亿元交易额,承认其财务造假事实。这使瑞幸股票开盘大跌,且一路走低,最终以停牌退市告终。

(三)VIE企业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有待提高

上市公司通过对信息的及时披露,可以减少内幕交易发生的潜在可能性,以此提高信息在资本市场传递的效率,但在现实中,存在机会主义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用VIE结构的特殊性延迟披露信息。在支付宝事件中,马云为确保支付宝顺利获得国内支付牌照,以5000万美元的成本将市场价值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的支付宝公司,分两次转移至个人名下的纯内资企业。最后一次股权转移发生在2010年8月,但直至2011年5月,在雅虎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才得以披露,其间存在的披露时滞,使得部分拥有信息优势的投资者选择提前抛售股票,广大中小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此外,也存在由于境内经营实体的管理层向境外股东沟通不及时,延迟披露信息的情况。在新东方事件中,俞敏洪通过无对价协议的方式将其余10名早已离开北京新东方的原股东的股权转移至由个人100%控股的实体下,而整个过程,俞敏洪都没有将此类信息及时向上反映并在第一时间披露,而是直接与北京新东方法务部门、财务部门之间沟通并完成转换,以致在股权结构调整发生六个月后,股权结构调整的公告才。尽管北京新东方的管理层一再对外强调其调整VIE结构的目的在于加固VIE架构的稳定性,但受支付宝事件的影响,还是引发了投资者的高度警觉,市场随即过度反应,股价持续走低。

三、加强VIE企业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健全VIE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全面披露VIE企业相关信息

在制定VIE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时,证监会应充分参考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国内一般上市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针对VIE的制度规范,为VIE企业在信息披露框架、披露范围的选择上提供详尽指导。首先,鉴于VIE企业大多选择美国作为境外上市地,为进一步加强中美在信息披露监管上的对接,应将全面信息披露原则融入VIE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的框架中,规定除在法律规定可以不予披露的信息外,VIE企业应尽全面披露信息的义务。其次,信息披露内容应细化,借鉴美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证监会在出台与信息披露内容相关的指导建议及规范时,应充分考虑VIE企业所处行业、规模的差异,要求VIE企业有针对性的披露信息。此外,在VIE企业保证对外披露信息真实公允的前提下,还应鼓励VIE企业在对外披露信息中增加自愿信息披露部分,使投资者能捕捉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认识。最后,参照国内一般上市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要求,证监会应规定VIE企业持续信息披露的义务,要求VIE企业按季度、半年度、年度进行信息披露,而当地监管部门应对VIE企业信息披露内容持续跟进,确保其全面披露相关信息。

(二)健全VIE企业监管机制,提高VIE企业信息披露的准确性

一方面,在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下,内部审计部门应对财务人员收集处理信息的流程合规性、对外信息内容的安全有效性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内部审计系统的良好运作。但由于VIE结构的特殊性,经内部审计部门审核的信息,可能存在不符合境外上市地信息披露规范的情况,因而需选拔熟悉SEC信息披露制度和FASB会计准则法规的专业人士作为内审部门的负责人,同时由境外上市主体选派独立董事,对经内审部门审核的信息做最后把关。此外,内审部门还应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与配合,交流审计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VIE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鉴于现实中存在类似于瑞幸咖啡事件中通过虚增销售收入进行财务造假的情况,健全监管机制刻不容缓。首先,市场监管部门应对寻求外商资本以搭建VIE框架的境内企业的资质做好严格审查,确保其在上市前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良好;其次,国内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强与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的合作,通过签订友好合作条款,在关键信息交换上建立合作互信,对违反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的VIE企业及时规制,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内事务所不能向境外监管机构提供任何非公开披露资料,如此也导致美方对VIE企业披露信息的真实性无法核实。因而,在不涉及国家重大机密的前提下,中美应就提供审计底稿问题上达成一致,同时,加强中美在联合审计监管上的合作,对于美方存疑的VIE公司,应邀请其与中方监管机构一并开展联合检查,更大范围地提高VIE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准确性。最后,政府应健全惩罚机制,对VIE企业任何信息违规披露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并根据其违规程度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三)健全多部门信息沟通机制,提高VIE企业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一方面,境内经营实体应加强与境外上市主体的沟通,对境内召开的重大会议应邀请境外大股东通过视频会议方式参与,如若在会议上存在重大决议,还应就会议结果在第一时间与境外董事会进行沟通,由境外董事会召开股东大会,待股东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后,再着手完成相关交易事项并于交易结束后及时对外披露。在新东方事件中,若新东方中国在事前就加强VIE股东权益事宜与境外大股东进行充分沟通,在后者知情的情况下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并于第一时间向外界进行披露,相信也不会给浑水可趁之机。此外,还应由境外上市主体选派独立董事到境内实体,通过参与管理层的经营决策,对VIE企业重大事项上的信息披露予以充分监督,以此遏制境内实体管理层利用信息延迟披露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应在相关监管部门之间搭建起相互沟通、协调的联合监管机制,以此加大对VIE境内实体的监督,督促其及时披露信息。在具体操作上,证监会应出台防范VIE企业信息披露风险的管理办法,要求境内经营实体对通过的股权结构变更、股权交易定价、关联交易等重大决议的相关文件应交由监管部门进行审查,待审批通过后,再着手交易,而整个交易过程,监管部门都应持续跟进、保持沟通,以确保其在完成相关交易事项后及时对外披露相关信息。同时,境内证监会应加强同美国证监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在关键信息上及时交换意见,以此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潜在风险。在支付宝事件中,相关监管部门如若在第一时间就支付宝股权结构调整同美国证监会进行沟通,那么由此给支付宝管理层带来的反向压力,将迫使其按美国的相关制度要求及时披露信息,最大程度维护境外投资者的利益。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VIE企业信息延迟披露行为予以严厉处罚,以此避免类似于支付宝事件的再次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杜珂.浅析中国企业VIE模式上市风险以及回归动因分析[J].纳税,2019(14):181-182.

[2]齐岳,黄佳宁,甄童雅,谢晨瑶.我国教育企业赴海外上市VIE模式的研究——以新东方为例[J].商业会计,2019(17):9-16.

[3]李晔.新《证券法》如何强化信息披露[J].金融博览,2020(04):12-13.

[4]廖贤鑫,薛同欣,白晶月,李欣怡,卢雅南.资本市场做空机制分析——基于浑水做空“瑞幸咖啡”的案例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21(02):42-45.

[5]宋佳宁,刘海婷.我国VIE模式监管问题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1):96-104.

[6]周尚熠.基于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的案例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01):18-19.

[7]薛华.新证券法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变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0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