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2:29:42

佤族范文篇1

春节在佤语中叫“卧”,是佤族一年中最欢乐、最高兴的日子。在节日祝辞中,佤族老人常常念到:“把牙公艾,斋公尼,卧公桑”。“把牙”类似其他民族的火把节,“斋”是中秋节,“卧”是春节。祝辞的意思是把牙节老大,中秋节老二,春节老三。佤族全年有三大传统节日,春节是第三个节日。

在春节前几个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好吃的食品,酿制水酒,大人小孩准备节日服装,修缮房屋,备足柴禾。临近节日了,妇女割草准备马料。

佤族过年又叫“新水节”、“迎新水”、“接新水”,佤族春节最有意思的也是“接新水”。春节前几天,人们准备迎接新水。全村召开会议,杀鸡占卜,确定一户为接待户,每人凑出一碗谷子或一碗米、一只鸡、一筒水酒、一棵竹子,作好准备。第二天清晨,巫师带上祭品到水源地祭祀水神。巫师回到寨子后,全村男人立即出来参加修水沟,每家至少要有一人参加。除特殊情况经村寨会议批准外,无故不参加者要受到出双份物资的处罚。人们在高处挖水沟,低凹地方用竹子搭水槽,当天一定要把水引到寨子旁的大门外,但不能引入寨内。不参加引水的人则全部投入大扫除,打扫村寨,清除垃圾,铲除杂草,铺平道路,房前屋后、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

第三天清晨,太阳刚刚升上山头,全寨无论男女老少都换上节日盛装,从寨外到寨子中,排起长长队伍,将新水引入寨内。人们喜笑颜开,高声欢呼新水到来。早等在涧槽边的巫师,一手拿一个小小的竹筒,一手拿芭蕉叶,作好迎新水的准备。新水一到,他念颂道:“日日盼,夜夜盼,男女老少盼来你,终于把你盼到寨子里。望你长流不息,给全寨人带来福气,……”同时用芭蕉叶在水面不停地划来划去,表示对水的热爱和尊重。人们在水流两边栽上四棵木杈,插上鲜花。巫师接上一竹筒新水送到接待户家,倒入原先已经盛水的铁锅,再把各家拿来的肉、米倒入锅里,煮大锅烂饭,准备招待全寨子的人。

巫师离开涧槽后,大家欢呼着涌向新水,先喝一口尝新水,然后洗手、洗脸、洗发、洗澡,用竹筒接水回家。除了接新水外,大年初一这天是佤族“戒忌日”,不能干活,不能出寨门,外人夜不宜入户。初二清晨开始,亲友互相拜访,新姑爷拜老岳父,同时开始叫做“考敖窝”的打歌,拉开春节狂欢的序幕。

佤族范文篇2

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西盟佤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而民族舞蹈已经成为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掘佤族舞蹈的艺术内涵,就必须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更好地舞蹈。

一、西盟佤族舞蹈的艺术风格

西盟佤族是最早世居于阿佤山中心区的民族,自称“瓦”“安瓦”“布饶克”“勒瓦”等,这个民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歌善舞,舞蹈文化历史悠久,舞蹈的特点也是粗狂豪放,热情似火。佤族的宗教众多,信仰复杂,对于早期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以及一些动物,都觉得是不可捉摸的神圣之物,于是这种敬畏之心就体现在舞蹈中,通过舞蹈的一张一合,或敲击,或跨步,或爬行,无一不体现出佤族人民对于灵魂的尊重和崇敬。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木鼓有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均与先民们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紧密联系。围绕着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佤族传统的庄重而又热烈的盛大节日活动,是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佤族相信灵魂不灭和万物有灵。在他们的观念中,人类、山川、河流、植物、动物和凡为他们所不能理解的一切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等,都有灵魂,或称鬼神。在佤族人那里,鬼和神没有加以区分,都指观念中的灵魂,佤族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与灵魂有关。

二、西盟佤族舞蹈艺术的文化特征

佤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佤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的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佤族原生态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佤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佤族舞蹈种类多样,跳法独特,主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具有古朴、浑厚的文化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佤族舞蹈具有社会认知功能,通过舞蹈能够给认识和了解佤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比如佤族的年轻女孩,喜欢留长发,在平时都是将长发披在肩膀后面,这直接体现了佤族女子美丽、动人的特点。佤族舞蹈甩发舞,就很好地结合了佤族女子这一特点,向人们展示佤族独特的风貌。另外佤族舞蹈还有教育功能,佤族长者通过将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到舞蹈中,并传播给下一代,让年轻人受到文化的熏陶,一方面是佤族人民智慧的创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佤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西盟佤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的策略

(一)注意舞蹈动作

佤族舞蹈的屈伸动作是膝盖前后的屈伸,在屈伸的同时,要保持腰部和身体的摇推,这是佤族舞蹈最显著的特点。这种舞蹈方式与佤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习惯息息相关,比如狩猎,就十分注重节拍。佤族舞蹈屈伸式的踩碾摇推重点在于后面,膝盖尽量保持弯曲,身体略微前倾,YiShuPingJianYiJiaoLunTan•艺教论坛保持呼吸均匀,双脚重心慢慢抬起,之后前伸的脚跟踩地,每一次屈伸时,都要经过踩碾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得动作显得更有力量和平稳。在佤族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脚掌牢牢抓地,在摇推中,浑身散发出慢慢的韧劲,让人们感受到佤族人民的力量美学,体会到舞蹈蕴含的野性魅力。由云南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创作的佤族原生态歌舞《佤部落》2016年8月26至27日走进国家大剧院,并于8月28日至9月13日,在沈阳、大连、济南、徐州、上海、杭州等11个城市展开巡演。由《佤山韵》《佤山魂》《佤山美》《佤山情》四个篇章和尾声《阿佤人民唱新歌》组成,带有泥土气息,凝聚了西盟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也展示了佤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成果。歌舞描绘佤族群众安居乐业、民族和谐的美好生活,集中展现佤族火一样热烈奔放的民族性格和西盟佤山之美。

(二)保护原生态环境

要做好西盟佤族舞蹈艺术创新,需要保护好它的原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把佤族舞蹈置身于云南佤族的生活方式中去,只有经过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习俗的渗透,才能够保持佤族舞蹈原汁原味的艺术形式。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加大对云南原始少数民族部落的保护力度和措施,比如建立一些少数民族舞蹈展览馆和档案馆等,因为云南佤族舞蹈个性鲜明、风格新颖的特点,很容易在传播中造成相关优秀元素的丢失,所以在进行舞蹈艺术创新时,辅助以博物馆式的保护也是必要的。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分析和视频资料等手段最大可能地保护和还原佤族舞蹈艺术,并能够体现出云南民间文化的变迁,这样更有利于年轻的学习者研究和探索佤族文化。

(三)加强音乐的联系

佤族的民歌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旋律常用La、do、re或so、do、re为骨干音,音区偏低,音域较窄,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佤族多声部民歌有特殊的“玩调”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单乐段或两对上下句构成的复乐段,并在此基础上作小有变化的反复,有的则在曲首加一句甩腔或曲尾加一句衬腔。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或一领众和,其中领部的即兴性较强,和部的则比较固定。凡是喜庆和娱乐时就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伴奏,歌曲的唱词喜欢平铺直叙,直抒胸臆。佤族民间音乐不仅囊括歌舞,还有诗,总体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人们在听佤族民间音乐时,能够扩大感受的范围,提升感受的层面,久而久之,促进人们的感官协调发展,丰富人们的艺术涵养。佤族民歌是促进人们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因为是集体创作而成的,在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加强了人们的互动和交流。所以在佤族舞蹈艺术教育中,应该充分结合相关的民歌,将歌曲与舞蹈融合到一起。

(四)转变艺术思想

舞蹈艺术不仅是形体上的教育,更是气质的教育。优秀的舞蹈作品都需要很多的生活积累,更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要不断地打破常规,这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更是舞蹈灵感的必然要求。关于佤族舞蹈艺术的创新,一定要融入新的理念和思想,充分结合实际,深入挖掘生活中素材和案例,用舞蹈的特点反映出生活的风貌,将朴素的生活用艺术手段进行处理,形成生动形象的艺术,这样不仅能够吸引观众,引起共鸣,更能够完整地再现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情况。比如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一般是在过年过节时跳,舞者自编唱词边呼喊助兴。《佤族甩发舞》过去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地区女青年中的休闲娱乐舞蹈之一。自古以来,佤族姑娘以长发为美,谁的头发又黑又粗又长,谁最漂亮,所以习惯于长发披肩,每当在水槽边或竹楼晒台上,洗净头发低头梳妆,头发就会随风飘舞,似黑色的瀑布,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佤族甩发舞》是西盟佤族民间传统舞蹈之一,佤族妇女以留长发为美,佤族素有“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美誉,一曲《阿佤人民唱新歌》,让外界认识了神奇的西盟佤山;粗犷刚劲的《甩发舞》分别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湖南卫视《奇舞飞扬》等节目,并得到很多的美誉。

(五)推动旅游文化传播

因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所以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将佤族舞蹈很好地融入进去,让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佤族舞蹈的魅力,这样能够很好地传播佤族舞蹈艺术。在一些旅游景点开设民族舞蹈艺术园或者舞蹈文化村,这样能够让游客近距离地接触佤族舞蹈,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样能够将舞蹈与民族合二为一,显得浑然天成,一方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带动了舞蹈艺术的传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西盟佤族舞蹈不仅是云南人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世界人民的珍贵文化,不论是它的文化特征还是艺术风格,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只有个人、政府和国家紧密合作,共同努力做好佤族舞蹈艺术的创新工作,才能达到保护和传承佤族舞蹈艺术的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彭伊丽.中央民族大学佤族舞蹈教材建设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张璇.简论佤族舞蹈的审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S1):133-137.

[3]周丹.云南佤族舞蹈的创作风格探究[J].大众文艺,2016,(06):53.

佤族范文篇3

关键词:佤族;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佤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个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顺利。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政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3.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4.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部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政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军国内市场。

2.利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四、结语。

总体上来说,佤族地区的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程度滞后,与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佤族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政策优势、本民族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都会给佤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便。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朴实的佤族人民将会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陈国庆,谢玲。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佤族[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

[3]吴建国,马勇,肖琼。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佤族范文篇4

关键词:佤族;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佤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个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顺利。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一)国家政策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政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2.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3.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部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政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军国内市场。

2.利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四、结语

总体上来说,佤族地区的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程度滞后,与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佤族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政策优势、本民族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都会给佤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便。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朴实的佤族人民将会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陈国庆,谢玲。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佤族[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

[3]吴建国,马勇,肖琼。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佤族范文篇5

关键词:佤族;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佤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个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顺利。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一)国家政策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政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3.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4.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部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公务员之家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政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军国内市场。

2.利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佤族范文篇6

关键词:佤族;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佤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个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顺利。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一)国家政策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政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3.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4.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部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公务员之家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政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军国内市场。

2.利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四、结语。

总体上来说,佤族地区的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程度滞后,与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佤族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政策优势、本民族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都会给佤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便。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朴实的佤族人民将会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陈国庆,谢玲。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佤族[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

[3]吴建国,马勇,肖琼。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佤族范文篇7

关键词:沧源;佤族饮食;文旅开发

饮食文化资源与旅游业关系密切,对于丰富旅游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位于西南地区、云南省边陲的佤族也同样受到学者的青睐,涌现出一批与其相关的论著。关于佤族的综合性研究专著有赵富荣的《佤族风俗志》、李洁的《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和魏德明的《佤族文化史》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佤族的社会习俗进行了分析,但仍局限于民俗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角度。事实上,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征,关于佤族饮食文化的研究,有陈国庆的《佤族食俗》、陈燕的《沧源翁丁村佤族饮食旅游资源开发》、石安银的《沧源佤族历史旅游文化资源研究》等,上述研究大都对佤族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因此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一、沧源佤族传统饮食

沧源佤族聚居地,位于北回归线之内,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炎热潮湿。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佤族人民饮食以酸辣口味为主,且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一)沧源佤族饮食概况

1.食物一个民族所用食物的种类和生活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佤族的食物以大米为主,杂粮主要有玉米、红薯、洋芋等。佤族人一天一般食两餐——早饭和晚饭,早饭食“干饭”,晚饭食“烂饭”。佤族人的烂饭,就是把米饭和菜一起煮。蔬菜以白菜为主;佐料主要有辣椒、薄荷、葱姜蒜、胡椒、柠檬、百香果等;肉类主要有鸡、鸭、鱼等,肉食在佤族饮食中所占比重较小。除了上述由佤族人亲自种植和养殖的食物,佤族人还经常上山打猎,作为食物的重要补充,如竹鼠、老鼠等。在佤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补充食物,还有另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采集:在采集昆虫方面,主要有蚂蚱、蝉、芭蕉虫等,沧源佤族食俗中的一大特色就是食虫;在采集水生生物方面,主要有鱼、螃蟹、泥鳅等;在采集植物方面,主要野芹菜、野韭菜、野笋等野菜,鸡枞和木耳等野菌。2.食具佤族人使用的食具种类繁多,主要有锅、碗、瓢、盆、杯等。锅主要分为铁锅和土锅;碗、盆分为木质和陶器的;盛饭的工具,富有之家盛饭、盛汤用竹勺子,贫寒之家盛饭用筐,即用竹子编制的饭盒;佤族人吃饭几乎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沧源佤族一直有饭前洗手和饭后漱口的习惯;背水和盛水用的容器是竹筒;切食物没有专用的刀具,一般就用生产劳作时的长刀切肉、切菜。3.饮料一个民族的饮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但同时还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沧源佤族的饮料以水酒和苦茶为主[1],且饮酒、喝茶是佤族生活与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酒。佤族人不但喜欢喝酒,而且崇尚喝酒,将酒视为生活的必需品,其在制酒、酿酒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酿造工艺、原料和用途的不同,佤族之酒可分为水酒、烧酒、甜酒、果酒。每逢过节、婚丧、招待客人、祭祀等,水酒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饮料;同时,水酒具有清热、解渴、驱乏和健脾的功效,男女老幼皆可饮用,是佤族招待客人最好的饮料。二是茶。茶是佤族的传统饮料,佤族用茶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煮茶、泡茶、嚼茶等。佤族人在口味上偏爱喝浓茶,虽然浓茶的味道偏苦,但人在喝了浓茶之后会有清凉之感。对于处在炎热潮湿地区的沧源佤族人,喝苦茶具有解渴的作用,而且苦茶也是药物,能用来治疗多种疾病。不仅如此,沧源佤族在婚丧嫁娶、祭祀和招待客人时都要喝茶,而且茶汁越浓、味道越苦,越能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

(二)沧源佤族传统特色美食

偏爱酸辣口味是佤族人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无论什么佤族食物都离不开酸辣的口味。以下几种美食便是佤族传统美食的代表:一是鸡肉烂饭,它是佤族最具代表性的饮食和重要的名片[2]。这一食物是将肉和大米一起煮,称作香饭,俗称烂饭。烂饭是佤族人最喜欢的美食之一,佤族每逢重大的节日,如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日子,鸡肉烂饭也是必备的菜品之一。二是蘸水稀饭,这一美食清香可口,略带点辣味,很容易增进食欲。三是小黄散叶汤,它是用小黄散叶制作而成。四是绿豆菜。简单来说,将绿豆浸泡、煮熟,再放入佐料将其混合并搅烂,一碗绿豆菜就做好了。

二、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必要性

沧源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发展饮食文化旅游有利于增加当地收入和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丰富独特的饮食资源

首先,佤族饮食具有丰富性。沧源佤族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佐料种类。在世代繁衍中,佤族利用当地特色食材创造了许多独特美食,其中最出名的是鸡肉烂饭,吸引众多美食爱好者前往沧源品尝佤族美食。不仅如此,由于沧源地处西南边境,与缅甸接壤,在饮食上融入了缅甸菜元素。菜品丰富、味道独特的佤族美食,将会给游客带来新奇的体验。其次,佤族饮食具有独特性。在饮食的制作方式上,佤族拥有独特的制作方法,如烤、煮、炸等,其中烤是最普遍的方式,如烤乳猪等;炸,有炸蝉、炸蟋蟀等。在饮料方面,佤族以水酒和苦茶为主。佤族拥有独特的茶文化和古老而丰富的茶资源,这造就了沧源佤族独具一格的茶文化,这里人日常生活离不开喝茶,且喜爱喝浓茶。佤族人民也是制茶能手,且保留和传承了很多古法制茶技艺,这是沧源佤族独特的茶文化。如果让游客亲自动手学制茶和泡茶、参观茶文化遗迹等,能够给其带来极大的新鲜感,同时有助于传播当地的饮食文化。

(二)优越的政策和地理环境

“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在沧源交汇叠加,为沧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契机。沧源是我国内陆开放的黄金口岸,其面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是中国西南开放的前沿窗口,占据重要的桥头堡地位,且处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因此沧源有着良好的政策和地理环境去发展经济。沧源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把握对外开放时机,可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除了上述两点优势外,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也有其必要性,即沧源佤族饮食文化旅游有利于增加收入和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增加当地税收,预计到2021年底,沧源文化和旅游部门财务总收入1238.25万元,与上年1207.6万元相比增加30.65万元,增幅2.54%[3]。二是沧源旅游业的发展将为当地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沧源若能有序经营好特色“农家乐”等实体经济,将会创造许多相关联的就业岗位,这样将会解决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进而增加群众收入,促进消费。沧源政府还可以培育一批专业的旅游服务人员、传统技艺传承人和乡村导游等各类人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加收入。因此,沧源借助特色饮食文化发展旅游业,能够让居民享受红利[4]。

三、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沧源佤族在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有对沧源佤族美食特色打造不明显、文化体验性不足、宣传力度亟待加大等[5]。

(一)对沧源佤族美食特色打造不足

云南旅游业一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到此游玩,在这一资源的带动下,饮食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如昆明、大理、丽江、瑞丽、西双版纳地区的饮食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沧源佤族饮食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其特色打造不足,民族韵味也没有得到突显。例如:在菜品开发上没有突显当地传统的佤族饮食特色;在餐厅装修、餐具搭配上,缺少创意元素,使得沧源佤族餐馆平淡无奇。不仅如此,外地人在沧源开设餐馆时,往往为了迎合来自不同地区游客的口味而在佤菜中融入大量的外地口味的菜品,渐渐淹没了当地佤菜的口味,这就导致佤菜的传统手艺和传统佤菜口味渐渐流失,佤菜中一部分传统特色美食日渐衰退。这样盲目地去开发饮食文化,虽然表面上满足了来自不同地区游客的口味,获得了短期的经济收益,但破坏了佤菜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也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宣传力度亟待加大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了解到的佤族特色饮食大多是鸡肉烂饭、水酒和苦茶等,但对其他特色菜肴和风味小吃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制作工艺等的了解却十分匮乏。所以,需要树立沧源佤族的餐饮品牌意识,也要加大力度去宣传佤族饮食文化。在加大力度宣传佤族菜肴美食时,不仅要知道宣传的菜品是什么,而且也要宣传佤族饮食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三)文化体验性不足

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使其能充分感受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对于不了解当地民族饮食文化的游客,也可以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例如,游客在亲自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远超简单的品尝。但是,在沧源佤族饮食文化旅游中,当地很少有组织游客参与制作的项目,这种情况下,佤族饮食对于游客的作用只是填饱肚子,而没有没有真正体会到佤族文化深刻的内涵,也不能很好地吸引更多游客来此游玩。

四、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加大对佤菜的保护力度

管理部门不仅要做好佤菜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而且要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联合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对有价值、有潜力的传统特色佤菜进行保护管理,防止盲目开发。要充分突显佤菜的独特性和民族性,着力把佤菜培育成沧源特色旅游品牌,使其成为沧源对外开放的重要名片之一。此外,可以邀请历史、美食、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对佤菜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和保护,加强对当地餐饮行业中正宗的佤菜进行监督和评估。在佤菜的制作和样式搭配上,要注重佤菜蕴含的特色民族文化,明确佤菜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开发与利用,进而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旅游业的发展。

(二)多举办美食活动,提升游客体验感

第一,举办特色美食活动,可以在活动中增加游客亲手制作当地美食的环节,目的是让沧源地方特色美食得到弘扬,增强游客体验沧源美食文化的参与感,进而大大提高游客的积极性,使得沧源观光旅游更具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到这里旅游,这样沧源佤族特色美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大大提升。第二,在美食周活动上,以佤族文化为中心,对展点精心布置,并在各展点展示特色美食。通过这样的方式,游客不仅可以大饱口福,而且可以参与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活动。

(三)进行科学合理的宣传

沧源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由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牵头,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积极配合,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上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活动,对佤菜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宣传,提高佤菜知名度。例如,在餐厅菜单上对菜品渊源、材料搭配、制作技艺及历史文化内涵进行介绍,将一些佤菜中不被人们熟知的文化底蕴翔实地展示在游客面前,这样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佤菜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要积极创新佤菜,使佤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130.

[2]吴振华.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基于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81.

[3]沧源自治县政府.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EB/OL].(2021-03-14)[2021-09-21].

[4]沧源自治县政府.沧源自治县班洪乡“四化并进”全力推进乡村旅游谱写新篇[EB/OL].(2021-01-06)[2021-09-21].

佤族范文篇8

本文作者:刘源工作单位:邵阳学院音乐系

佤族甩发舞的动作优美而洒脱,“时而像火焰升腾;时而似黑云留瀑飞溅;时而又如翻滚的巨浪,此起彼伏;时而又风平浪静。”佤族姑娘跳甩发舞的同时,把自己的情感与动作融合在一起,通过甩动头发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舞蹈节奏感强、舞蹈服饰极具民族个性佤族甩发舞有很强的节奏感,整个舞蹈过程给人以热情、劲爆、活力的感觉,让人很想跟随舞者一同舞动。佤族的服饰大多用自家织的棉麻布缝制,颜色以黑、红色为主,既简单又大方,同时佩戴他们特有的饰品,如大圈的耳环、银手镯、银头箍和项链等饰品。佤族男子喜欢用黑或红布把头缠绕,穿没领的短衣,裤子宽又短,手戴银镯子,甚至还穿耳洞,脖子戴竹藤圈。佤族男子喜欢纹身,身上纹牛头和鸟之类的,反映佤族崇拜自然。佤族姑娘的服饰鲜艳、好看。上衣是黑色或蓝色的无领短衣,下身穿漂亮的筒裙,筒裙的边上织红、黄、蓝等颜色的花边,由红、蓝多种图案制成,图案从近处看交错起伏,远看则像波涛滚滚,佤族姑娘身上佩戴大圈银耳环、银手镯等饰品,在腰上或腿上戴一根竹藤圈,根据竹藤圈的个数可以判断她们的实际年龄。

(一)健身娱乐价值甩发舞可达到健身和健美的效果,甩发舞的动作主要集中在头部,为躬身前甩、后甩、旋转甩,所做的都是头部运动,在做“脊椎操”一样,但比脊椎操的效果更好。因此,每天抽时间跳下甩发舞,做头部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预防脊椎病,同时释放紧张的压力,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既可健身,又可以活血养颜。有人把这种舞蹈称为“美容养颜活血”的舞蹈。跳舞对人的身形、气质和仪态有一定的好处。听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可以陶冶情操,忘记一切烦恼,把心灵陶醉在舞蹈中,给人融洽、亲切的感觉,在甩发舞里得到愉悦情感的体验,达到健心的作用。(二)旅游开发价值甩发舞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是旅游开发的优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人们不仅喜欢时尚的事物,复古的事物也深受喜爱,甚至还掀起过一股复古风。人们开始喜欢穿民族服饰,佩戴民族首饰。人们厌倦城市的喧嚣时,往往会向往深山的宁静,很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都被开发为旅游基地,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民族民间舞是景点旅游的重要部分之一,可以欣赏到当地的地域风情和美丽风景,还可欣赏独特的民间舞蹈。它作为一种艺术,供游客们观赏,有旅游开发的价值。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佤族文化的真谛,了解它的文化底蕴、社会背景和文化内容,体验佤族民俗风情,让游客们身心愉悦,满足他们好奇的心理,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充分挖掘、开发佤族甩发舞的旅游价值,不仅对佤族旅游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外,还对佤族的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三)文化传承价值佤族甩发舞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佤族人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它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它,没有保护就无法传承。如今,政府开始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对民间艺人和艺术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保护力度,已初步形成相应的保护与培养体系。佤族成立了原始部落文化村,为佤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深受游客、专家学者的赞赏。

悠久的历史创造了佤族的甩发舞,使之更有魅力;甩发舞给予人的原生态之美感,使人身心愉悦;舞台艺术和文艺工作者的创新,让甩发舞有顽强的生命力并风靡海内外。如今,甩发舞在民间艺术中取得优越成绩,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与认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关注它,让甩发舞得到保护、发掘和利用,让它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

佤族范文篇9

一、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2009年,我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以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县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等工作。确定局办公室为信息公开的牵头部门,负责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和完善县国土局信息公开目录和信息公开指南,及网上公开信息的编辑工作。进一步拓宽政务信息公开的主渠道,确保我局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相关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我局按照“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要求,制定相关的信息公开制度,确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门机构承办其他部门配合的组织推进体系。

2009年,为贯彻实施《条例》,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佤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佤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佤族自治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试行)》等制度。局行政办公室每月对各股室、所信息公开工作量进行考核公布,并与每个股室、所年终信息化工作评比挂钩,切实推动国土资源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三、强化培训,统一思想,提高业务水平

2009年11月16日我局专门派人参加了省国土资源厅举办的云南省2009国土资源网群应用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培训班,为实施贯彻落实《条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培训,我局对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到上级的工作部署上来,积极开展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较好地完成了公开信息工作。

四、加大宣传推动力度,不断提高信息公开质量。

为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影响,使社会公众进一步关注和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9年,我局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墙报和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条例》的重大意义,重点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子网站加强宣传,不断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加快政府信息分类、梳理、编目进程,不断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

五、信息公开目录的编制情况

我局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认真按照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的目录和指南编制的要求,制定了信息公开的目录和指南编制工作方案,完成了我局信息公开目录的编制工作,同时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目录的内容。目前我局已按县人民政府要求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目录和指南编制。2009年,我局共公开政府信息:30条。

六、信息公开的方式

我局政府公开的信息主要设置在面向社会公开的××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政务信息网上,网站主页设置有××佤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指南、公开信息分类导航以及政策法规、机构职能等信息公开栏目,即时新闻栏目随时播发有关信息公开的新闻和动态。信息公开目录专栏,面向社会公开我局相关政府信息。方便有需求的人员在任何能上互联网的电脑上进行查询和获取。局行政办公室设有专门的政务信息查询室,配置有2台专用电脑,以及打印机、复印机等设施,供需查询我局政府公开信息的人员使用。

一年来,我局在政务公开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对此,我们将根据县人民政府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具体要求和措施是: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总体工作之中,列为工作重点任务,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佤族范文篇10

一、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情况

市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量的神话史诗、民间传说、诗歌、谚语、服饰、绘画、建筑、工艺、习俗以及民歌、舞蹈、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祖国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艳丽奇葩。为抢救与保护、传承和开发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源,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文化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年3月至年,全市各级政府和文化等相关部门对九县一区90余个乡镇的430余个自然村,组织开展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共调查3100多人,拍摄录像资料3600分钟,拍摄图片资料3000余张,编纂成《思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共491项。通过细致普查和精心编纂,年,我市第一批共向省级申报的项目220项,其中,保护区14个,传统文化之乡19个,传统文化传承人113人,其他民间文学、舞蹈、音乐等类74项,所申报的项目数量为全省各地(州)、市同期之最。年,在国家、省、市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市分别有部级1项、省级14项、市级491项入列。年,在国家、省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市又分别有部级4项,省级11项入列。

截止年8月,我市共有8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各级名录,其中:部级名录5项、省级名录25项、市级名录491项、县级名录308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2人,其中:部级3人、省级51人,市级98人。各级政府对传承人给予了经济扶持,其中部级每年补助5000元/人、省级每年补助3000元/人、市级每年补助1500元/人。

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措施

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普查工作全面,整理工作扎实,申报工作积极,保护工作有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建立机构、打牢基础

年以来,我市市、县(区)两级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了工作议事日程,先后成立了不同名称,工作指向一致的专家小组、专家委员会、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机构。县除成立工作机构外,还在我市率先成立了专业保护机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专业保护机构建设和制定地方法规推进保护工作方面走在了全市各县(区)前列。

市、县(区)政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工作安排了正常的工作经费,、等县政府还安排专项经费单独建设传承基地、配套上级项目资金加快推进保护项目建设、发放传承人和学徒的生活补助费等。县建成了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县建成了佤族文化博物馆,县实施了宣抚司署改造、提升建设项目等,我市其余各县(区)也先后实施了各具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的保护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牢了基础。

(二)扎实普查、积极申报、成效明显

自年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来,我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家底,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申报、保护工作。

县共组织普查人员684人次,对全县20个乡镇、155个自然村寨、100余个项目、2763人次进行了普查和登记,形成文档20万字、摄录音像资料1925分钟、拍摄图片2300余张,编制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入列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分别为2项(占全市的40%)、9项(占全市的36%)、54项(占全市的11%),分别有3人、9人、7人被命名为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县全面完成了5乡2镇36个行政村、2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区、1个传统文化之乡、21位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2项民族民间濒危项目、60余首民间音乐、6个民间舞蹈、91个民间故事(传说)等项目的普查工作,完成民族民间文化分类保护名录9类54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分别为1项、3项、86项,分别有6人、6人被命名为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

县是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试点县。年3-4月,省文化厅组织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组到县开展全省普查试点工作,县即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协助省普查组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了深入调查。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配备了6名专兼职人员和摄像机、照相机、录音机、电脑等必需设备。全县共普查4个民族、68个村寨、402人,组织整理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9个,其中傣族孔雀舞、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等13个项目入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8个项目入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县宣抚司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县娜允镇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三个县共调查乡镇34个、村寨279个、调查3465人,入列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39个项目,占全市入列国家、省、市级保护名录总数的48%。宁洱、墨江、、景东等县(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申报、开发工作也各具特色,成效明显。

(三)继承传统、重视研究、合理开发

各县(区)依托深厚、多样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重视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先后收集整理了一大批珍贵资料,并以此为素材,编辑出版了一批出版物,创作了一批富有边地风情、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其中一部分荣获了国家和省、市的奖励。

县的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民间舞蹈《拉祜族芦笙舞》入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拉祜族迁徙史《亘古》等9个项目入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扎戈等3人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县还通过扶持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演唱组合等民间艺人主动走入市场、与多家媒体和演艺公司合作展示拉祜文化等方式,积极探索保护、继承、弘扬、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

县依托丰富的佤族文化资源,定期举办木鼓节,联合沧源县举办“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省佤族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等大型佤文化活动,在机关干部中大力传唱佤族敬茶歌、敬酒歌、迎客歌,营造了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县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系列·佤族卷》编纂工作,整理入录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规范保护与传承工作。县的民间文学《司岗里》入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木鼓舞之乡等3个项目入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佤族文化的迷人魅力已受到全国各地的广泛关注和喜爱,越来越多的佤族艺人走向了全国,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市场商机正在形成。

县充分利用傣文化特色鲜明、积淀厚重的优势,组织编写了《民间文学集》(傣族卷、拉祜族卷、佤族卷),出版了《娜允傣王秘史》、《天籁之音—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民族民间器乐集》、《边地绿宝石—娜允》、《勐马档案》(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丛书)、《十大名镇》(部分)、原创歌曲光碟《娜允之声》等文学、艺术作品,其中《娜允傣王秘史》荣获省第五届文学艺术创作三等奖、“省文化精品工程入选奖”。县的傣族宣抚司署土司礼仪乐舞《所喃窝罕》在省第五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荣获彩云金奖、在市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荣获表演一等奖,《蚌丙》荣获市原生态歌舞乐大赛舞蹈金奖,傣族民间舞蹈《架子孔雀舞》荣获市首届才艺大赛舞蹈类一等奖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成为开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资源。

(四)建立基地、培养人才、壮大队伍

我市各级政府和文化等相关部门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建设,积极培养传承人才。县在拉祜族聚居的酒井勐根村老达保、木嘎乡勐糯村、富邦乡佧朗村、南岭乡勐丙村、东回乡班利村、县城“扎娜惬阁”等地建立了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依托基地宣传和展示拉祜文化,培养拉祜文化传承人。县依托全县乡(镇)中小学具有艺术特长的佤族学生,组建了“佤文化传承小组”,年投资10万元,着力培养佤文化传承人才;在县民族中学开设佤文化传承特长班,向社会培养输送了200余名佤文化的传承人才。我市各县(区)分别恢复、扩建、新建了一批集地方性、民族性、文化性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校点、团队),积极推进县、乡、村、社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艺术队伍建设,积极推广茶歌、酒歌,推进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全社会关心、重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氛围正在形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护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明,人员不稳定

目前我市九县一区中只有县单独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其余各县(区)的保护机构基本都是在文化馆或文管所加挂一个牌子,称谓和职责不统一、不明确,人员临时抽调,工作多头兼顾,难于适应保护工作综合性、专业性、长期性的要求。

(二)认识不足,宣传不够,工作进展不平衡

少数县(区)和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宣传工作不到位,人、财、物保障不力,工作滞后,成果较少。没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存在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等急功近利的问题。

(三)投入不足,设施不全,工作手段落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持久工程,由于我市多数县(区)财政困难,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有限,导致部分县(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立保护机构、设施设备配置受制约,保护工作困难较多。部分县(区)开展保护工作的技术手段落后,缺少必要的设备,对资源的普查、资料的整理、文档的建立大多只能采用人工作业方式进行,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利用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资源流失,后继乏人,市场运作困难

一是民族传统文化受现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淡化流失,原有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俗等传统文化被融合变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在民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中,缺乏科学规划和制度规范,致使民族文化遗产遭受建设性破坏而流失。二是年轻一代接受现代文化教育后,对传统文化不了解、不熟悉、不感兴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三是由于保护规划和制度不健全,保护开发与市场接轨的机制不灵活、不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缺乏市场吸引力,市场运作困难。

(五)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现状与居民渴求提高生活质量的矛盾日益显现

部分县(区)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较差,管理机制不顺,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

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落实责任

一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领导责任,继续将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工作议事日程。二是加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民宗、经贸、建设、环保、国土、教育、广电、旅游等部门合作联动,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广泛吸纳学术研究机构、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

(二)加强宣传,注重传承,营造氛围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以及文化科技下乡、广场和社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等方式方法,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和交流活动,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氛围。二是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把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给青少年一代。结合地方实际,组织编纂富含民族民间文化精华、生动有趣、可读性强的中小学乡土教材,纳入教学内容。三是科学规划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或基地,为展示宣传、讲学研究、交流推广、操作项目提供必要条件。

(三)保障经费,稳定人员,提高素质

一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对研究项目的经费保障力度。加强县、乡、村、组文化设施和重点传承基地建设,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建立扶助机制。二是科学设置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稳定工作人员。三是加强保护队伍建设,抽调、招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员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大对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四)深入研究,提升价值,注入活力

一是对市、县(区)保护项目和重点项目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建好资料库、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加强实物收集,建设专题博物馆,编写高质量的专著,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省级保护项目,提升保护项目价值。进一步加强对佤族、拉祜族、傣族、哈尼族、彝族等主体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二是要做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调整和改进保护区管理办法,提高保护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生态保护的互动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入市场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