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6:34:52

助推器范文篇1

关键词数据挖掘网络营销市场营销

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日益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生产和搜集数据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极为重要的商业知识,但是这些商业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面对“人们被数据淹没,人们却饥饿于知识”的挑战,数据挖掘技术应运而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Data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还有很多和这一术语相近的术语,如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数据分析、数据融合以及决策支持等。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1人工神经网络

仿照生理神经网络结构的非线性预测模型,主要由“神经元”的互联,或按层组织的节点构成,通常由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三个层次组成,在每个神经元求得输入值后,再汇总计算输入值;由过滤机制比较输入值,确定网络的输出值。

1.2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个类似流程图的树型结构,其中每个内部节点表示在一个属性上的测试,每个分枝代表1个测试输出,而每个树叶点代表类或类分布。树的最顶层节点是根节点。目前,在数据挖掘中使用的决策树方法有多种,典型的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决策树方法是Quinlan研制的ID3算法。

1.3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自然遗传学与计算机科学相互结合渗透的计算方法。遗传分析应用搜索技术,先找出两个合适的父样本,通过“交叉”“变异”等带有生物遗传特点的操作产生下一代样本,对子样本反复“交叉”“变异”操作直到子样本收敛为此,再找另外两个合适的父样本重复上述过程,就能得到下一代的样本集。由此得到当前样本集较可能的发展方向。

1.4近邻算法

用该方法进行预测的基本概念就是相互之间“接近”的对象具有相似的预测值。如果知道其中一个对象的预测值后,可以预测其最近的邻居对象。

1.5规则推导

根据统计意义上对数据中的规则“如果条件怎么样、怎么样,那么结果或情况就怎么样”,对给定的一组项目和一个记录集合,通过分析记录集合,推导出项目间的相关性。

1.6聚类方法

聚类分析方法按一定的距离或相似性测度将数据分成系列相互区分的组,它是不需要预定义知识而直接发现一些有意义的结构与模式。可采用拓扑结构分析、空间缓冲区及距离分析、覆盖分析等方法,旨在发现目标在空间上的相连、相邻和共生等关联关系。

1.7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技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的数据准备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快速直观地分析数据。利用可视化方法,很容易找到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模式、关系和异常情况等。

2数据挖掘技术在营销中应用的理论假设

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长,现在的用户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自己根据数据的分布找出规律,并根据此规律进行分析决策。因此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数据挖掘工具,自动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或模式,为决策提供支持。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区域经济全球化、业务处理数字化、消费需求个性化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和不确定的信息,需要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商业数据库中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其他模型化处理,从中提取辅助商业决策的关键性数据,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得到了比较普通的应用,它是以市场营销学的市场细分原理为基础,其基本假定是“消费者过去的行为是其今后消费倾向的最好说明”。通过收集、加工和处理涉及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大量信息,确定特定消费群体或个体的兴趣、消费习惯、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进而推断出相应消费群体或个体的下一步的消费行为,然后以此为基础,对所识别出来的消费群体进行特定内容的定向营销。这与传统的不区分消费者对象特征的大规模营销手段相比,大大节省了营销成本,提高了营销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3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网络营销中的应用

网络营销作为适应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虚拟市场的新营销理论,是市场营销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应用。从本质上来说,网络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3.1客户关系管理

网络营销的企业竞争是一种以顾客为焦点的竞争形态,争取顾客、留住顾客、扩大顾客群、建立亲密顾客关系、分析顾客需求、创造顾客需求等,都是最关键的营销课题。因此,如何与散布在全球各地的顾客群保持紧密的关系并能掌握顾客的特性,再经由教育顾客与企业形象的塑造,建立顾客对于虚拟企业与网络营销的信任感,是网络营销的关键。基于网络时代的目标市场、顾客形态、产品种类与以前有很大的差异,如何跨越地域、文化、时空差距再造顾客关系,发掘网络客户,了解并掌握网络客户的愿望并利用互动服务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众多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相关研究表明:一个企业如果将其客户流失率降低5%的话,其利润就能增加25%~85%。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与客户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提高客户忠诚度。数据挖掘技术为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便利,企业可以将从各种渠道收集的客户信息组合后,应用超级计算机、并行处理、神经元网络、模型化算法和其他信息处理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提炼出有用信息。一方面是根据客户行为进行聚类。另一方面是从所建立的数据仓库中挖掘出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这部分客户,从而与创造利润的优良客户建立长期关系。

3.2企业经营定位

通过挖掘出消费者的相关数据,可以找出其共性和个性,并对消费者进行分类,来制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定位,以利于企业利用网络优势,与客户进行积极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一对一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例如,利用关联分析,可以发现客户的关联购买需要。有些客户在购买某种商品时,会同时购买其他的产品,企业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积极的营销策略,扩展客户购买的产品范围或提供相关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通过挖掘客户的个人特征以及消费数据,可以将客户群体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的客户群,实施不同的营销和服务方式,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可以通过分类技术,根据顾客的消费水平和基本特征对顾客进行分类,找出对本企业有较大贡献的重要客户的特征,通过对其进行个性化服务,提高他们的忠诚度。企业只能找准了顾客的真正需求和特征,才能有的放矢,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富有成效的网络营销方案,从而找准企业的营销定位。

3.3客户信用风险控制

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过程中经常经受来自买方的信用风险:个人消费者可能在网络上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时恶意透支,或使用仿造的信用卡骗取卖方的货物;集团购买者有拖延货款的可能。卖方需要对此承担风险。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解决企业经常面临的诈骗行为或延付货款行为。通过数据挖掘,企业可以得到这样的判断:“什么样的人使用信用卡属于什么样的模式”,而且一个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使用信用卡的习惯往往是较为固定的。因此,一方面,通过判断信用卡的使用模式,可以监测到信用卡的恶性透支行为;另一方面,根据信用卡的使用模式,可以识别“合法”用户。如此得到诈骗行为的一些特性,当某项业务符合这些特征时,就可以向决策人员提出警告,从而提高企业应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能力。

3.4客户信誉分析

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后,由于客户的不确定性、匿名性和虚拟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风险与效益并存,分析客户的信用等级对于降低风险、增加收益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可以对客户信誉进行分析,以加强营销的安全性和针对性。通常的做法是:从已有的数据中分析得到信用评估的规则或标准,即得到“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客户属于哪一类信用等级”,并将得到的规则或评估标准应用到对新的客户的信誉分析。对不同客户的信誉划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制定不同的付款方式和交货方式,降低营销风险,提高营销效益。

3.5消费需求预测

在网络营销中,每一个消费者首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虚拟网络环境中的“冲浪者”,他一方面扮演个人购买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则扮演着社会消费者的角色,起着引导社会消费的作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网络营销人员要想成功地行销在因特网上,他所构思的网络营销计划除了需要考虑传统市场中顾客的各种需求外,还必须照顾到网民对兴趣、聚集和交流的需求,分析他们需求变化的表现、趋势和原因,采用多种行销方法,启发、剌激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唤起他们的购买兴趣,诱导网络消费者将潜在的需求转变为现实的需求。

3.6企业交叉营销

交叉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发现一位已有顾客的多种需求,并满足其需求而实现多种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各种策略和方法,其实质是用户资源在各产品及服务间的共享,是在拥有一定市场资源的情况下向自己的顾客或合作伙伴的顾客进行的一种业务推广手段。交叉营销现已扩展到两个电子商务企业/网站之间开展联盟合作的交叉网络营销,有利于企业资源互补、互惠互利,吸引更多的网络顾客,应用网络合作伙伴所形成的资源规模创造竞争优势。利用数据挖掘工具,了解顾客在网上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的选取习惯、链接习惯、商品组合习惯,通过关联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用来指导本企业应捆绑销售的商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价值,提高交叉营销效果,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参考文献

1马妮娜.数据库新的应用技术———数据挖掘技术[J].中国电子商务杂志,2003(4)

助推器范文篇2

一、政治民主的推进,迫切需要网络支持

传统的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有:信访举报、舆论监督、协商对话、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参加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活动以及通过司法机关直接举报和提起诉讼等。以上诸多途径成效甚微,原因如下:

(1)政府官员及人民代表深入基层了解民意的机会少,即使进入了群众中,由于百姓的顾虑,了解到的民意也具备了很大的不真实性,因而民众意见表达不明显。

(2)传统的民众意见表达平台信箱、热线等,其不公开性导致公民的意见不被重视,公民的反应情况得不到有效的回复,甚至被政府忽略,因而这些公民参政方式只是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实现其设置目标。

(3)传统方式无法使公众放心坦率的发表言论、提出意见,因为面对面的交谈形式无法使公民坦率的说出心声,而通过信件等形式提出的意见还可能受到相关人员或部门的追查,公民进行言论发表尤其是对不合理事件的举报等行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此可见,公民参政渠道存在的问题导致公民权利行使的困难,进而无法有效实现政治民主的推进。因此,政治民主的推进需要一个新的平台,可以有效地保证人民权利的实现。而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网络有效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进而推动政治民主进程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现如今的互联网不再仅仅是一种生成和传播信息的媒介,而是深入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扮演主导角色。互联网的巨大魅力便是它所包含的广度,全世界六亿多网民通过互联网成为了邻居,所以我们常说网络使世界变小。互联网凭借其鲜明的平等性、分散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超时空性等特点,对传统的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兴起,对民众权利的实施,尤其是监督权的实施,具有许多优势。首先,互联网快捷、效率高,包含信息量大。互联网的最大优点就是快捷。过去我们想要查阅文字要到公共图书馆去,发表言论要到广播站或者电视台,联系朋友要寄出书信,获取信息要多方渠道打听。现如今,上述的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轻松实现,只需轻点鼠标、按下键盘上的几个按键。监督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一直受到公民的重视,可是过去监督渠道少,信息掌握量少,人们的监督信件往往是艰难的寄出,之后便石沉大海。现如今,网络为监督提供了快捷的速度,很高的效率,以及大量的信息,为公民权利的行使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其次,网络的普及强化了公民的监督意识。网络媒介的诞生与普及,使公民监督的渠道变宽变广,为公民监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网络上发言的匿名性,避免了遭受现实中打击报复的危险,使网民的心理顾虑减少,可以轻松真实的表达心声。面对许多社会问题甚至政治问题,网民在网络上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评论与探讨,既有利于多种思想的传播,也利于公民监督权利的有效实现。再次,网络具有立体直观形象生动的优点。随着监控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监督的材料可以立体的呈现出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如今几乎人手一步的手机功能越发强化,照相录影功能突出,面对监督对象,可以及时记录,便捷上传网络,传播于网络中,网民可以多渠道的获得监督信息与搜集证据,全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监督进展与情况。画面、文字、视频,诸多形式的监督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发挥功效。网络监督的兴起表明我国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无论是谁,无论地域、学历、民族、经济状况如何,人人都可以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发言,表达思想。网络为民众参与政治提供了方便并且有效的平台,有利于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而公民权利的有效实现作为政治民主的主要方面得到了保障,政治民主则得到有力的推动。

三、政府搭建网络问政平台,政治运行现代化趋势加强

而网络的诸多优点,使政府开始在意网络平台的重要性,以网络问政的形式对网上的公民意见情况进行主动的接触或是被动的回应。在网络这一大的平台下,公民参与政府问政途径有许多精细的划分。政府官方网站、官员微博、政府微博、本地论坛、各大型综合性论坛性质的网站等等,公民在这些地方发帖、“拍砖”、“灌水”、“织围脖”、发邮件,可选择的便利的渠道表达诉求、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公民权利行使的有效实现。政府提供问政平台,公民在此平台上对社会经济政治等问题发表意见与提出建议,然后来自网络这一虚拟世界的声音在现实中得到及时落实,增强了网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情,也给网民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诉求渠道,使公民民意民情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真正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向政府及各部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的新平台。网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供了诸多便利与帮助。

(1)方便与民沟通,获取最新最快信息。网络的普及丰富了公民的生活,也使众多、公民的心声有了发表的平台,政府提供了网络问政的平台,公民们可以在此写下自己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公共事件的意见或提出疑问。网民数量众多,消息渠道丰富,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热情大,许多最新最快的情报是由网民在提供到网上的。在网络问政平台上沟通网民,可以使政府获取到许多最新最热的信息,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政府在网上获取信息的速度比到现实中去采集信息的速度要快的多,这样有利于政府的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网民关注的事情的迅速解决。

助推器范文篇3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如5月14日播出的《青龙县里开矿热》中许多场面表现细腻、寓意深刻。片中一次次成片的山地因开矿需要被乱砍伐后的凄凉景象,还配合节奏快而有点沉闷的音乐,似乎在给人们敲响着大自然的警钟。还有山地附近的居民们经常遭受因乱砍滥伐而产生的强烈风沙的痛苦面部特写,红肿的眼眶和布满皱纹的脸、村民愤愤的指责让观众们对他们的辛苦生活产生同情,对乱开矿的行为愤怒。这种复杂的感情通过镜头的得当运用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是电视声画语言形象化的表现。另外,在此片中一边是漫山遍野的采矿车在毫不留情地轰轰工作,节目的中间还经常插入已经不是山林的沙堆上树立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山地绿化示范区”的石碑。将这些具有强烈反差的事物鲜明地展现在镜头前,观众对这些具有思辨意义的镜头的涵义不言自明。

主持人在结尾的简短的评论:“青龙县是一个贫困县,当地干部群众急于脱贫致富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是开矿要守法,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可是现在在开矿的利益面前,当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本该想到和做到的却被抛到了一边,人们看到的是一哄而起、盲目的开采和建设。现在我们常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尊重规律、遵守法律,这个道理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现场材料的鲜活性与背景材料的深度性融为一体,形象的画面与明确的说理相补充,使得整个节目浑然一体、更具真实性、可信性和说服力。正因如此,“述”与“评”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焦点访谈》的独具的特色。

这一特色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化的启发就在于(以下简称“启发”):“用事实说话”的运用,“用客观事实的内在逻辑力量展示事物现象揭露事实本质。”并将多个视角的议论融入对实践原汁原味的展现中。以“评”为主体,“述”是为“评”提供依据的。事实过程的展开,给观众感性认识的论据,增强了评论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从而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观众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评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调查细致入微,阐述事实不带偏见,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受众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2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深度报道

《焦点访谈》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节目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上,都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良好结合。

节目自身的选材原则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就是抓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抓党和政府正着手解决的以及群众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笔者从观看的2004年5月份《焦点访谈》的31期节目中发现,每期节目都抓住时下群众最为关注的事件进行述评。同时,这些全都是党和政府目前尤其重视的问题。如《“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5月17日)对现在紧张的台海局势进行剖析;《给孩子更多快乐》(5月31日)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探讨对少儿发展影响颇深的民族动画片的制作,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这些都是节目在选材上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例子。

另外,在选取了适当的题材后,节目在报道的角度上也同样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结合。即在报道“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问题时,一方面,强调“从小处着眼,大处见意义”,注重从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或其产生的态度拓展开去。如《一房怎能卖五家》(5月16日)、《不该提前的退休》(5月30日)等节目报道切入角度虽小,但是反映出了社会法律制度和相关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报道时要具备全局意识,从积极引导舆论、稳定大局出发展开论证、评述。不能因为对某些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时,忽略了大局意识。如在对某次暴力犯罪事件进行报道时,媒体应同时注意加强对公众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

启发: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新闻评论既要反映民意又要稳定大局。具体地说,媒体要在选材上注意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选择有重大的有代表性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要在报道相关事件时注意“以小见大”、具备全局意识,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这是舆论监督应该遵循的选题方向和报道角度。

3时新性与时宜性的和谐统一

新闻的时效性包括时新性和时宜性,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评论虽然不及消息的时效性强,但是也要参与时效性两方面的竞争。

因为一方面,能否迅速、及时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予以报道和评论,即能否把握时新性,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水平与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焦点访谈》时新性主要表现在对国际时事以及国内重大问题能迅速地作出报道与评析。如5月10日报道的《白宫遭遇“虐囚门”》,报道背景是最近全球都十分关注的美国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具体的时间是:5月9日,驻伊美军发言人宣布,涉嫌参与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美军士兵将于5月19日接受军事法庭审判。又如5月14日晚,西安警方宣布:近日引起广泛关注的宝马案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在山东落网,即将被押解回西安。于是,《焦点访谈》在5月15日的节目中就播出了《西安宝马案追踪》。两期节目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就进行相应内容的新闻述评。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其时新性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作为与消息形态有别、任务不同的新闻评论来说,只有“言当其时”,评论的针对性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还应该注意选择报道的最佳时机,即掌握时宜性。比如《焦点访谈》有一期曾经报道的《触目惊心的假发票》,策划了半年时间,但直到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启用新的防伪增值税发票时,才一举推出,并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这是因为节目内容一旦配合相关重要政策出台、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要纪念日和节日播出,可以使在人们在事先对后者有所关注的情况下,增强他们对媒体相关报道的了解与认识,以使节目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有时报道时机过早,条件还不成熟则未必能有效引导舆论;报道过晚,受众关注的热情已经消退,也不利于舆论引导舆论。再比如《焦点访谈》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5月31日)有关注孩子的专题节目《给孩子更多的快乐》;5月4日“青年节”那一天又有节目《飞扬的青春》等等,这些节目内容与最佳的播出时间相结合就能受到非常好的舆论效果。《焦点访谈》如此注重强烈的时新性与时宜性的统一,目的正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启发:为了对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舆论监督不能只注意追求时新性,而忽略了把握恰当的时机的重要性。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时媒体对某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暂时“不介入”,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报道时机,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种引导方式。而对于一些群众普遍关心、事实确认清楚的问题,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媒体力求快采快发、先声夺人,以争取报道的主动权;对于某些未经充分调查,或是还在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事情,则可慢处理,等待报道的最佳时机。

4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

《焦点访谈》在创办之初多为批评揭露性报道,在当时舆论监督型节目缺乏的情况下,一直收视率非常高。虽然十年来,栏目的舆论监督内容一度由1998年的47%跌到2002年的17%,这背后纵然有一些无奈的原因。但是它的栏目思路是一直保持着的,那就是坚持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从节目自身面临的大环境来说,社会处于一定的过渡转型时期,《焦点访谈》更多地承担了一个导向或是正面的作用,正面报道应占据一定分量。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焦点访谈》作为央视的一档招牌节目,同时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喉舌,不可能总是揭示社会的阴暗面,让公众始终处于一种感受社会黑暗的状态。为了激发公众推动社会更好的前进的信心与动力,它特殊的主导角色,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起到引导正面宣传的作用。因此,上级对《焦点访谈》的程序报道的节目要求必然增多。”

在正面报道必然增加的同时,揭露性报道并非一味减少,而是根据各个阶段的需要作出调整。比如,《焦点访谈》的总制片人梁建增在接受外界采访时透露,针对2004年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社会情况的变化,央视计划将把这一年《焦点访谈》中的舆论监督比例提高到50%以上,并将在“三农”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问题上加大关注力度。于是,效果很明显:在对2004年5月份内31期节目的内容分析中,有25篇为揭露性的报道,占报道总数的71%。人们心目中那个神圣的“尚方宝剑”又回来了。

启发:把握分寸,正确决定监督的数量界限。舆论监督中绝大多数是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应该说这样揭丑型的报道使许多社会不良现象、不法之徒的丑恶行径曝光,许多积聚了多年的社会问题在《焦点访谈》的关注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在我们的媒介“大刀阔斧斩乱麻”的同时,应注意适当的正面报道可以让人民感受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其实,所有的所谓“正面宣传”或是“负面报道”就其对社会产生的效果而言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当然,在这里,数量上的界限并非指二者在数量上应绝对地平衡,而是应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二者在节目中的比例。因此正面宣传与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也应成为所有新闻评论节目值得借鉴的报道策略。

到现在,《焦点访谈》已经开播十年了。十年的艰辛、十年的坚持、十年来打造的栏目品格其实都来自于新闻工作者们的强烈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只有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的热爱,才会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新闻人们将来会如何去努力,只要胸怀责任、用对方法,新闻舆论监督就会在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助推器范文篇4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如5月14日播出的《青龙县里开矿热》中许多场面表现细腻、寓意深刻。片中一次次成片的山地因开矿需要被乱砍伐后的凄凉景象,还配合节奏快而有点沉闷的音乐,似乎在给人们敲响着大自然的警钟。还有山地附近的居民们经常遭受因乱砍滥伐而产生的强烈风沙的痛苦面部特写,红肿的眼眶和布满皱纹的脸、村民愤愤的指责让观众们对他们的辛苦生活产生同情,对乱开矿的行为愤怒。这种复杂的感情通过镜头的得当运用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是电视声画语言形象化的表现。另外,在此片中一边是漫山遍野的采矿车在毫不留情地轰轰工作,节目的中间还经常插入已经不是山林的沙堆上树立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山地绿化示范区”的石碑。将这些具有强烈反差的事物鲜明地展现在镜头前,观众对这些具有思辨意义的镜头的涵义不言自明。

主持人在结尾的简短的评论:“青龙县是一个贫困县,当地干部群众急于脱贫致富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是开矿要守法,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可是现在在开矿的利益面前,当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本该想到和做到的却被抛到了一边,人们看到的是一哄而起、盲目的开采和建设。现在我们常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尊重规律、遵守法律,这个道理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现场材料的鲜活性与背景材料的深度性融为一体,形象的画面与明确的说理相补充,使得整个节目浑然一体、更具真实性、可信性和说服力。正因如此,“述”与“评”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焦点访谈》的独具的特色。

这一特色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化的启发就在于(以下简称“启发”):“用事实说话”的运用,“用客观事实的内在逻辑力量展示事物现象揭露事实本质。”并将多个视角的议论融入对实践原汁原味的展现中。以“评”为主体,“述”是为“评”提供依据的。事实过程的展开,给观众感性认识的论据,增强了评论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从而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观众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评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调查细致入微,阐述事实不带偏见,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受众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2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深度报道

《焦点访谈》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节目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上,都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良好结合。

节目自身的选材原则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就是抓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抓党和政府正着手解决的以及群众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笔者从观看的2004年5月份《焦点访谈》的31期节目中发现,每期节目都抓住时下群众最为关注的事件进行述评。同时,这些全都是党和政府目前尤其重视的问题。如《“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5月17日)对现在紧张的台海局势进行剖析;《给孩子更多快乐》(5月31日)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探讨对少儿发展影响颇深的民族动画片的制作,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这些都是节目在选材上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例子。

另外,在选取了适当的题材后,节目在报道的角度上也同样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结合。即在报道“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问题时,一方面,强调“从小处着眼,大处见意义”,注重从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或其产生的态度拓展开去。如《一房怎能卖五家》(5月16日)、《不该提前的退休》(5月30日)等节目报道切入角度虽小,但是反映出了社会法律制度和相关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报道时要具备全局意识,从积极引导舆论、稳定大局出发展开论证、评述。不能因为对某些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时,忽略了大局意识。如在对某次暴力犯罪事件进行报道时,媒体应同时注意加强对公众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

启发: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新闻评论既要反映民意又要稳定大局。具体地说,媒体要在选材上注意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选择有重大的有代表性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要在报道相关事件时注意“以小见大”、具备全局意识,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这是舆论监督应该遵循的选题方向和报道角度。

3时新性与时宜性的和谐统一

新闻的时效性包括时新性和时宜性,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评论虽然不及消息的时效性强,但是也要参与时效性两方面的竞争。

因为一方面,能否迅速、及时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予以报道和评论,即能否把握时新性,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水平与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焦点访谈》时新性主要表现在对国际时事以及国内重大问题能迅速地作出报道与评析。如5月10日报道的《白宫遭遇“虐囚门”》,报道背景是最近全球都十分关注的美国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具体的时间是:5月9日,驻伊美军发言人宣布,涉嫌参与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美军士兵将于5月19日接受军事法庭审判。又如5月14日晚,西安警方宣布:近日引起广泛关注的宝马案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在山东落网,即将被押解回西安。于是,《焦点访谈》在5月15日的节目中就播出了《西安宝马案追踪》。两期节目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就进行相应内容的新闻述评。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其时新性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作为与消息形态有别、任务不同的新闻评论来说,只有“言当其时”,评论的针对性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还应该注意选择报道的最佳时机,即掌握时宜性。比如《焦点访谈》有一期曾经报道的《触目惊心的假发票》,策划了半年时间,但直到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启用新的防伪增值税发票时,才一举推出,并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这是因为节目内容一旦配合相关重要政策出台、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要纪念日和节日播出,可以使在人们在事先对后者有所关注的情况下,增强他们对媒体相关报道的了解与认识,以使节目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有时报道时机过早,条件还不成熟则未必能有效引导舆论;报道过晚,受众关注的热情已经消退,也不利于舆论引导舆论。再比如《焦点访谈》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5月31日)有关注孩子的专题节目《给孩子更多的快乐》;5月4日“青年节”那一天又有节目《飞扬的青春》等等,这些节目内容与最佳的播出时间相结合就能受到非常好的舆论效果。《焦点访谈》如此注重强烈的时新性与时宜性的统一,目的正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启发:为了对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舆论监督不能只注意追求时新性,而忽略了把握恰当的时机的重要性。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时媒体对某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暂时“不介入”,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报道时机,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种引导方式。而对于一些群众普遍关心、事实确认清楚的问题,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媒体力求快采快发、先声夺人,以争取报道的主动权;对于某些未经充分调查,或是还在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事情,则可慢处理,等待报道的最佳时机。

4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

《焦点访谈》在创办之初多为批评揭露性报道,在当时舆论监督型节目缺乏的情况下,一直收视率非常高。虽然十年来,栏目的舆论监督内容一度由1998年的47%跌到2002年的17%,这背后纵然有一些无奈的原因。但是它的栏目思路是一直保持着的,那就是坚持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从节目自身面临的大环境来说,社会处于一定的过渡转型时期,《焦点访谈》更多地承担了一个导向或是正面的作用,正面报道应占据一定分量。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焦点访谈》作为央视的一档招牌节目,同时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喉舌,不可能总是揭示社会的阴暗面,让公众始终处于一种感受社会黑暗的状态。为了激发公众推动社会更好的前进的信心与动力,它特殊的主导角色,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起到引导正面宣传的作用。因此,上级对《焦点访谈》的程序报道的节目要求必然增多。”

在正面报道必然增加的同时,揭露性报道并非一味减少,而是根据各个阶段的需要作出调整。比如,《焦点访谈》的总制片人梁建增在接受外界采访时透露,针对2004年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社会情况的变化,央视计划将把这一年《焦点访谈》中的舆论监督比例提高到50%以上,并将在“三农”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问题上加大关注力度。于是,效果很明显:在对2004年5月份内31期节目的内容分析中,有25篇为揭露性的报道,占报道总数的71%。人们心目中那个神圣的“尚方宝剑”又回来了。

启发:把握分寸,正确决定监督的数量界限。舆论监督中绝大多数是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应该说这样揭丑型的报道使许多社会不良现象、不法之徒的丑恶行径曝光,许多积聚了多年的社会问题在《焦点访谈》的关注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在我们的媒介“大刀阔斧斩乱麻”的同时,应注意适当的正面报道可以让人民感受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其实,所有的所谓“正面宣传”或是“负面报道”就其对社会产生的效果而言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当然,在这里,数量上的界限并非指二者在数量上应绝对地平衡,而是应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二者在节目中的比例。因此正面宣传与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也应成为所有新闻评论节目值得借鉴的报道策略。

到现在,《焦点访谈》已经开播十年了。十年的艰辛、十年的坚持、十年来打造的栏目品格其实都来自于新闻工作者们的强烈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只有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的热爱,才会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新闻人们将来会如何去努力,只要胸怀责任、用对方法,新闻舆论监督就会在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助推器范文篇5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如5月14日播出的《青龙县里开矿热》中许多场面表现细腻、寓意深刻。片中一次次成片的山地因开矿需要被乱砍伐后的凄凉景象,还配合节奏快而有点沉闷的音乐,似乎在给人们敲响着大自然的警钟。还有山地附近的居民们经常遭受因乱砍滥伐而产生的强烈风沙的痛苦面部特写,红肿的眼眶和布满皱纹的脸、村民愤愤的指责让观众们对他们的辛苦生活产生同情,对乱开矿的行为愤怒。这种复杂的感情通过镜头的得当运用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这是电视声画语言形象化的表现。另外,在此片中一边是漫山遍野的采矿车在毫不留情地轰轰工作,节目的中间还经常插入已经不是山林的沙堆上树立的“水土保持示范区”、“山地绿化示范区”的石碑。将这些具有强烈反差的事物鲜明地展现在镜头前,观众对这些具有思辨意义的镜头的涵义不言自明。

主持人在结尾的简短的评论:“青龙县是一个贫困县,当地干部群众急于脱贫致富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是开矿要守法,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可是现在在开矿的利益面前,当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本该想到和做到的却被抛到了一边,人们看到的是一哄而起、盲目的开采和建设。现在我们常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尊重规律、遵守法律,这个道理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现场材料的鲜活性与背景材料的深度性融为一体,形象的画面与明确的说理相补充,使得整个节目浑然一体、更具真实性、可信性和说服力。正因如此,“述”与“评”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焦点访谈》的独具的特色。

这一特色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化的启发就在于(以下简称“启发”):“用事实说话”的运用,“用客观事实的内在逻辑力量展示事物现象揭露事实本质。”并将多个视角的议论融入对实践原汁原味的展现中。以“评”为主体,“述”是为“评”提供依据的。事实过程的展开,给观众感性认识的论据,增强了评论的可信性和可视性,从而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观众在了解事实的过程中,具有了自己独立的评判,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调查细致入微,阐述事实不带偏见,全面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受众对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2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深度报道

《焦点访谈》作为强势媒体中颇具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因此在节目的选材和报道角度上,都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良好结合。

节目自身的选材原则是“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就是抓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抓党和政府正着手解决的以及群众强烈要求解决的问题。笔者从观看的2004年5月份《焦点访谈》的31期节目中发现,每期节目都抓住时下群众最为关注的事件进行述评。同时,这些全都是党和政府目前尤其重视的问题。如《“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5月17日)对现在紧张的台海局势进行剖析;《给孩子更多快乐》(5月31日)在“儿童节”到来之际探讨对少儿发展影响颇深的民族动画片的制作,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这些都是节目在选材上导向性与接近性并重的例子。

另外,在选取了适当的题材后,节目在报道的角度上也同样注重导向性与接近性的结合。即在报道“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问题时,一方面,强调“从小处着眼,大处见意义”,注重从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情或其产生的态度拓展开去。如《一房怎能卖五家》(5月16日)、《不该提前的退休》(5月30日)等节目报道切入角度虽小,但是反映出了社会法律制度和相关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报道时要具备全局意识,从积极引导舆论、稳定大局出发展开论证、评述。不能因为对某些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报道时,忽略了大局意识。如在对某次暴力犯罪事件进行报道时,媒体应同时注意加强对公众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促进社会健康地发展。

启发: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新闻评论既要反映民意又要稳定大局。具体地说,媒体要在选材上注意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选择有重大的有代表性的、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要在报道相关事件时注意“以小见大”、具备全局意识,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这是舆论监督应该遵循的选题方向和报道角度。

3时新性与时宜性的和谐统一

新闻的时效性包括时新性和时宜性,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评论虽然不及消息的时效性强,但是也要参与时效性两方面的竞争。

因为一方面,能否迅速、及时地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予以报道和评论,即能否把握时新性,是衡量一个电视台水平与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焦点访谈》时新性主要表现在对国际时事以及国内重大问题能迅速地作出报道与评析。如5月10日报道的《白宫遭遇“虐囚门”》,报道背景是最近全球都十分关注的美国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具体的时间是:5月9日,驻伊美军发言人宣布,涉嫌参与虐待伊拉克战俘的美军士兵将于5月19日接受军事法庭审判。又如5月14日晚,西安警方宣布:近日引起广泛关注的宝马案的重要当事人之一在山东落网,即将被押解回西安。于是,《焦点访谈》在5月15日的节目中就播出了《西安宝马案追踪》。两期节目都是在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就进行相应内容的新闻述评。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其时新性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作为与消息形态有别、任务不同的新闻评论来说,只有“言当其时”,评论的针对性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所以还应该注意选择报道的最佳时机,即掌握时宜性。比如《焦点访谈》有一期曾经报道的《触目惊心的假发票》,策划了半年时间,但直到国务院召开电话会议,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启用新的防伪增值税发票时,才一举推出,并收到了良好的监督效果。这是因为节目内容一旦配合相关重要政策出台、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要纪念日和节日播出,可以使在人们在事先对后者有所关注的情况下,增强他们对媒体相关报道的了解与认识,以使节目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有时报道时机过早,条件还不成熟则未必能有效引导舆论;报道过晚,受众关注的热情已经消退,也不利于舆论引导舆论。再比如《焦点访谈》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5月31日)有关注孩子的专题节目《给孩子更多的快乐》;5月4日“青年节”那一天又有节目《飞扬的青春》等等,这些节目内容与最佳的播出时间相结合就能受到非常好的舆论效果。《焦点访谈》如此注重强烈的时新性与时宜性的统一,目的正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启发:为了对舆论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舆论监督不能只注意追求时新性,而忽略了把握恰当的时机的重要性。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时媒体对某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暂时“不介入”,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报道时机,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种引导方式。而对于一些群众普遍关心、事实确认清楚的问题,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媒体力求快采快发、先声夺人,以争取报道的主动权;对于某些未经充分调查,或是还在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事情,则可慢处理,等待报道的最佳时机。

4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

《焦点访谈》在创办之初多为批评揭露性报道,在当时舆论监督型节目缺乏的情况下,一直收视率非常高。虽然十年来,栏目的舆论监督内容一度由1998年的47%跌到2002年的17%,这背后纵然有一些无奈的原因。但是它的栏目思路是一直保持着的,那就是坚持正面宣传和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从节目自身面临的大环境来说,社会处于一定的过渡转型时期,《焦点访谈》更多地承担了一个导向或是正面的作用,正面报道应占据一定分量。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认为:“《焦点访谈》作为央视的一档招牌节目,同时作为国家和政府的喉舌,不可能总是揭示社会的阴暗面,让公众始终处于一种感受社会黑暗的状态。为了激发公众推动社会更好的前进的信心与动力,它特殊的主导角色,决定了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起到引导正面宣传的作用。因此,上级对《焦点访谈》的程序报道的节目要求必然增多。”

在正面报道必然增加的同时,揭露性报道并非一味减少,而是根据各个阶段的需要作出调整。比如,《焦点访谈》的总制片人梁建增在接受外界采访时透露,针对2004年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社会情况的变化,央视计划将把这一年《焦点访谈》中的舆论监督比例提高到50%以上,并将在“三农”问题、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问题上加大关注力度。于是,效果很明显:在对2004年5月份内31期节目的内容分析中,有25篇为揭露性的报道,占报道总数的71%。人们心目中那个神圣的“尚方宝剑”又回来了。

启发:把握分寸,正确决定监督的数量界限。舆论监督中绝大多数是批评揭露性的报道,应该说这样揭丑型的报道使许多社会不良现象、不法之徒的丑恶行径曝光,许多积聚了多年的社会问题在《焦点访谈》的关注下,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在我们的媒介“大刀阔斧斩乱麻”的同时,应注意适当的正面报道可以让人民感受到社会的美好、生活的多姿多彩,从而更加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其实,所有的所谓“正面宣传”或是“负面报道”就其对社会产生的效果而言都是正面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当然,在这里,数量上的界限并非指二者在数量上应绝对地平衡,而是应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二者在节目中的比例。因此正面宣传与揭露性报道两手抓,也应成为所有新闻评论节目值得借鉴的报道策略。

到现在,《焦点访谈》已经开播十年了。十年的艰辛、十年的坚持、十年来打造的栏目品格其实都来自于新闻工作者们的强烈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只有对祖国和人民有深切的热爱,才会有如此强烈的责任感。无论新闻人们将来会如何去努力,只要胸怀责任、用对方法,新闻舆论监督就会在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完善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助推器范文篇6

被调查企业的规模,从职工人数上讲,日资和韩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的企业分别占总数的75.2%和72.65%。从投资规模上看,投资规模在100万—1000万美元的企业分别占日资和韩资企业总数的45.6%和43.1%。相比而言,日资企业投资规模大于韩资企业,这一结果符合在中国投资的日本和韩国企业的总体情况,即韩国对华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122万美元)小于全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平均项目规模(191万美元),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193万美元)则高于平均水平。从企业类型看,日资企业以独资和合资两种类型为主,日资和韩资公司多占控股权,股权比重为50%以上的企业分别占总数86%和83.49%。

从产业结构讲,日本和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和其母公司均以制造业为主,比重分别为92.3%和78.6%。此外,有少量公司从事批发零售、仓储运输和其它行业。在制造业中,日资企业多从事电气机械和电子通讯设备生产(约占总数的22.1%),其次为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金属制品、化学原料制品和精密仪器及办公机械;韩资企业多从事电气机械和电子通讯设备、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的生产,约占总数的32.79%和24.59%,其次为橡胶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和食品饮料等产品的生产。

投资主要因素及经营评价

日资和韩资企业对来华投资主要影响因素的评价基本相同(见表1),均认为潜在的生产规模、中国经济的稳定、政府办事效率及其公正性、中国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更为重要。此外,良好的基础设施、低廉的土地价格以及劳动力资源充足、素质高、工资成本较低等方面的条件,也是吸引日韩两国投资的影响因素。而对于矿产资源、跟随上下游企业到华投资、绕过贸易壁垒以及语言文化上的相近性等因素,企业并不十分看重。

表1影响日韩企业来华投资的因素

影响因素日资企业韩资企业

1.潜在市场规模4.124.00

2.良好基础设施3.853.75

3.劳动力充足4.033.87

4.工资水平低3.143.57

5.人力资源素质高3.83.57

6.土地价格和租金便宜3.863.67

7.矿产资源1.91.77

8.跟随上游或下游企业2.382.17

9.当地企业的配套能力2.72.97

10.母国企业在华聚集成一定规模3.172.63

11.地理接近2.972.80

12.语言文化容易接受2.772.88

13.经济稳定4.223.97

14.吸引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4.184.02

15.政策透明度4.033.91

16.政府办事效率和公正性4.143.99

17.绕过贸易壁垒2.842.81

总体看来,日资和韩资企业对于在中国的经营情况基本满意,对降低经营成本的效果、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对员工素质的评价较高。但是,日韩企业对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评价不高,尚未达到其来华投资的预期目标。对于当地企业的配套能力,无论是人力资源水平、按时交货、还是产品质量,日资和韩资企业均较为满意,但对配套企业的技术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

贸易与投资关系

日韩与中国之间的投资和贸易关系十分紧密。从总体情况看,日韩对华投资的发展趋势与双边贸易的变化走势是基本一致的。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9年中日贸易恢复增长,2000年取得高速发展,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达到25.7%。与此同时,日本对华投资也迅速回升,从前几年的负增长,转为2000年对华投资的协议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分别上升44.1%和8.1%,2001年对华实际投资增长则高达49%。中韩之间的贸易与投资也呈同步变化趋势,2000年恢复增长,2001年达到高速增长(双边贸易和实际投资额的增长幅度分别为4.3%和30.9%)。

企业问卷调查的结果,更为具体地反映出中国与日韩之间投资与贸易的关系,说明投资对贸易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日资和韩资在华公司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其在国外的母公司提供(分别占79.4%和74.79%)。从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看,日资和韩资企业出口占销售收入一半以上的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69.9%和70%,而出口占销售收入90%以上的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49.5%和50.91%。

从产品的最终市场看,日资和韩资企业的出口市场均以投资方母国市场为主,分别有75.6%和64.17%的日资和韩资企业以本国市场为出口目标。而且,在日本企业中,产品返销本国市场的比例较高,返销占出口总额75%以上的日本企业,占被调查日资企业总数的48.9%。此外,对日资企业而言,美国、欧盟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亦十分重要,均有1/5以上的企业以上述国家和地区为出口市场;对韩资企业而言,除本国市场外,出口市场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美国、日本和欧盟,且美国市场对韩国企业的重要程度大大高于日资企业。同时,日韩在华投资企业中公司内贸易十分普遍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公司内贸易所占比重为75%以上的日资和韩资企业分别占39.2%和40%。

从产品出口的市场分布和公司内贸易的比重可以看出,日韩将机械、电子、通讯设备等一些产业的生产加工环节转至成本较低、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大陆生产,产品又大规模返销投资来源国,通过这种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日韩对华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中日和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例如,在被调查的日韩在华投资企业的产业结构中,投资于机械和电子通讯产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其他行业,而在中日和中韩的双边贸易结构中,近几年机电产品也已经成为贸易额最大的商品。

从零部件来源看,日资和韩资企业均主要是本地采购和从母公司进口,本地采购零部件的日资和韩资企业分别为89.9%和69.8%,从母公司进口零部件的日资和韩资企业分别为73.7%和65.5%。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当地(包括本地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配套能力日益提高,能够部分满足投资方的需要;另一方面说明,日韩在华投资带动了其原材料和零部件大量对华出口。尤其是日资企业,有85.1%的被调查日资企业采取公司内(包括从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进口)采购零部件的方式。

日资和韩资企业的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86.6%的企业有加工贸易出口),分别有37.6%和35%的日资和韩资企业,其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此外,在所有被调查企业中,83.8%的企业有加工贸易进口,这与日资和韩资企业对国外技术和零部件的依赖度较高有一定关系。

由于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尚未完全开放,日韩在华企业的金融服务大多由中国本地金融机构提供,分别有90.4%和66.7%的被调查企业接受中资金融机构服务。此外,由于日本金融机构实力较强,在中国发展较快,有37.2%的被调查日资企业也享有日本在华金融机构服务。在运输服务方面,日韩绝大多数公司(分别有84.2%和74.36%的日韩被调查企业)由中国运输公司提供服务,说明中国运输公司的服务基本上能够满足外资公司在华投资正常运营的需要。

投资环境评价及展望

1.对投资环境的评价日资和韩资在华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评价基本一致,总体评价是投资环境有较大幅度改善,仅对个别领域尚不满意,认为有所恶化(见表2)。对于市场条件,日韩企业的意见是:对基础设施、中国劳动力的素质和工作效率普遍比较满意,认为当地企业的生产配套能力、服务配套能力和商业信誉有一定改善,但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有4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生产成本提高或略有提高。在制度性因素方面,日韩企业普遍认为有所改善,特别是在法律法规健全、政策透明度和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等方面,认为有明显改善的企业比重已达25%左右,平均值大多在3.5以上。在政策性因素方面,对不同的政策领域评价有所不同。其中,对于国民待遇、劳工政策、加工贸易管理方式、市场和行业准入限制等方面的政策较为满意。但对于政府对企业融资的限制、反垄断管制、跨境资金调度等政策,认为改善幅度不大。此外,韩资企业对税收之外的各种收费、日资企业对撤资管制有较多意见。比较而言,韩资企业对上述政策的评价普遍略低于日资企业。日韩在华企业对针对外资的鼓励性政策的实施效果有较多不满之处,除认为审批程序的简化和对外国投资的园区政策有较大改善外,多数企业希望在税收优惠、就业和培训资助、土地资金补贴、研发资助和融资资助等方面得到更多优惠或鼓励政策。在社会和文化因素方面,日韩投资企业均认为有所改善,特别是对外资的总体态度和当地企业对外资的态度上,平均值达3.5以上。总体来看,中国投资环境在近些年有明显改善,企业问卷调查中意见较为突出的跨境资金调拨和撤资管制等制度性障碍,也将随中国加入世贸和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而逐步得到解决。

表2对近年来中国投资环境的评价

市场条件日资企业韩资企业

1.基础设施建设4.133.97

2.劳动力素质和效率3.813.69

3.当地企业的生产配套能力3.703.45

4.当地企业的服务配套能力3.693.56

5.商业信誉3.433.5

6.生产成本3.193.15

制度性因素

7.法律法规健全3.693.60

8.政府政策的透明度3.633.48

9.投资者的权益、知识产权保护3.453.39

10.投诉渠道及处理3.883.18

11.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3.633.65

政策性因素

12.市场和行业准入限制3.473.26

13.中央和地方的税制3.433.19

14.税收之外的各种收费3.282.93

15.政府对企业融资的限制3.433.11

16.跨境资金调度3.133.06

17.加工贸易管理方式3.313.3

18.劳工政策3.473.42

19.反垄断管制3.093.02

20.国民待遇3.583.62

21.撤资管制2.963.87

对外资的鼓励政策

22.税收优惠3.013.3

23.土地资金补贴2.572.64

24.就业培训资助2.832.85

25.研发资助2.812.59

26.融资资助33.02

27.简化审批3.63.38

28.对外国投资的园区政策3.353.51

社会和文化因素

29.对外资的总体态度3.833.74

30.工会对外资的态度3.363.27

31.当地企业对外资的态度3.593.49

2.影响企业对华投资的主要障碍作为输出国,日本和韩国国内均存在一些因素,影响日韩企业到中国投资的最终决策。首先,日韩企业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来自本国的社会压力。其主要来源是商界和地方政府,分别有62%和57.5%的日资企业承认有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韩资企业中,更多的企业承认有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65.5%),其次是商界的压力(43.7%)。来自工会和媒体的压力对日韩投资企业相对较小。上述社会压力的存在,其原因是各团体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相关问题较为关注。其中,最主要的是税收问题,分别有63.9%和72.3%的日资和韩资被调查企业选择此项。此外,有1/3的日资企业认为就业与产业空洞化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相比之下,关注这两个问题的韩资企业比重较小(分别仅为11.82%和19.09%)。当然,不少企业也提出:投资国国内各利益集团对其它问题也较为关注,包括行业限制、政策多变、通货紧缩、销售渠道、市场前景、成本等因素。其次是制度性因素。日韩企业认为各自国内在信息服务、审批制度和融资环境等方面有较大改善;而在税收政策、政府援助的带动作用、对海外投资的限制性措施以及对技术输出的限制等方面,认为基本未变或略有改善的企业比重基本持平(见表3)。对投资输出方障碍的总体评价,也说明了日韩在华投资企业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见表4)。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都是税收政策和商界压力,其次为地方政府压力、对海外投资的限制性措施、融资政策或审批制度等问题。双重征税和国内产业界对产业空洞化等问题的担心,是影响企业到海外投资的十分突出因素。在影响日韩在华投资的障碍中,许多问题是企业共同关心的(见表5)。例如,生产成本的提高,是日韩企业反映的出问题,选择此项的企业都超过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其次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变化、各种税收收费、政府政策的透明度和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以及劳动力素质和效率等。随着中国加入世贸,政府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和国民待遇的施行,中国的投资环境将不断改善,有些原有的吸引外资的优势将发生变化,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通过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控制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并减少对外资不必要收费,都将是中国政府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表3对投资输出国的制度性因素评价

社会和文化因素日资企业韩资企业

信息服务3.733.57

审批制度3.653.60

融资环境3.443.38

税收政策3.143.28

政府援助的带动作用3.143.25

对海外投资的限制性措施3.273.09

对技术输出的限制3.213.14

表4投资输出国影响未来对华投资的主要障碍

排序日资企业韩资企业

1税收政策税收政策

2商界压力商界压力

3审批制度融资环境

4地方政府压力审批制度

5对海外投资的限制性措施地方政府压力

表5中国作为投资输入方障碍(多项选择)

排序日资企业韩资企业

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2劳动力素质和效率税收之外的各种税费

3税收优惠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4政府政策的透明度税收优惠

5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力素质和效率

6税收之外的各种税费政府政策的透明度

7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中央和地方的税制

3.未来在华投资取向尽管存在上述障碍,在征求日韩投资企业对未来在华投资取向的意见时,多数企业准备追加投资、进行利润再投资或新建投资企业(分别为70.8%和73.9%)。维持不变的日韩企业仅占被调查企业的28.9%和25.2%,只有极少数企业准备减少投资,但没有企业选择撤资。这说明,多数日资和韩资企业对在华投资的收益较为满意,并对在华企业的未来发展抱有信心。

4.对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态度对东北亚地区的合作问题,绝大多数被调查企业认为开展经济合作能够使投资更加便利,而且也符合全球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日资和韩资企业分别为99%和96.4%)。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被调查企业认为也需要各自关注本国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担心区域经济合作会对本国发展不利,或是对合作的成效表示疑虑,认为三国不可能在经济合作中达成协议(分别为19.56%和24.77%)。

对三国政府在促进相互投资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日韩企业的看法基本一致。从企业选择的政策措施可以看出,两国多数企业对中日韩三国间的经济合作寄予厚望,认为应就合作的长期目标和建立FTA(自由贸易协定)或EPA(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协定)的可能性积极开展研究,推动三国经济合作关系向实质性阶段发展。企业希望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对话机制,直接听取企业对投资便利和投资促进政策的意见;同时,企业希望在三国经济部长会议框架下,就投资便利和投资促进问题,协调政策和协商解决纠纷。这些都是能够使企业投资经营活动直接受益,或是有助于减少摩擦、改善投资环境的积极性建议。

中国在日韩投资

中国在日韩投资的企业数量少,主要集中在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业行业,如运输服务和贸易代表处等。对于到海外投资,没有一家企业感受到来自中国国内的压力,输出方的障碍主要在于繁复而严格的审批制度。对在日韩投资的企业经营现状,只有少部分企业比较满意,认为日本投资环境较为稳定,韩国投资环境略有改善。但有相当多中资企业认为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中国企业到日韩投资和扩大经营规模的积极性,有些企业甚至已经或准备撤资。总体来讲,中国企业没有明显的所有权优势,在日韩投资经营成本较高,此外,体制和文化上的差异构成了海外企业赴日韩投资的主要障碍。这表现在:

日韩均为非移民国家,自我保护意识强,对外资有一定的排斥。没有为外资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和服务,使企业产生强烈客居感;没有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外资企业事务,企业遇到问题难以找到投诉渠道,且无法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

在行业准入方面,政府没有严格限制,但海外投资企业在日本很难得到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日本行业技术标准高,对外来企业的限制更多体现在行业协会或同业公会的资格认定上,且日本企业界有时会设立针对中国的歧视性限制措施和条件。二是外资企业难以融入当地社会,中方独资经营往往很难被接纳,成功的投资多需要与日方合作进行。三是日本税率过高(除47%的企业所得税外,若利润汇回,还需交纳20%的预提税,总税率达58%左右)。税负过重,影响投资效益,增加投资者的负担。四是自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事件之后,中资企业很难在日本银行融资贷款。五是银行外币存款被排除在存款保险范围之外,增加了海外投资者的风险。

对韩国投资,也遇到一些障碍。一是韩国人的商业习惯不规范、随意性大,影响其商业信誉;二是语言上的障碍,除大公司或商社外,使用英文在韩国企业界并不能畅通;三是投资企业和个人应交纳相当于年度工资9%的国民年会(养老金),退休或离开韩国后返还。但自1995年7月停止返还,给赴韩国工作的常驻人员造成较大损失。

签证问题是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短期商务访问办理签证要求文件多、时间长。中方常发给日韩人员一年多次往返签证,而中方赴韩人员虽有长期工作准证,每次回国前仍须到移民局申请再入境签证。手续繁杂给企业投资经营带来诸多不便。

推进器

绝大多数企业对三国政府就促进相互投资进行合作寄予较大希望,而且希望借此推动三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向实质阶段发展。促进三国间相互投资的政策措施应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一是三国政府应明确肯定三国间的经济合作,特别是相互投资对三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日韩企业中均有一半企业承认来华投资受到来自本国地方政府和商界的压力,对税收上的损失和产业空洞化十分担心。但是,相互投资不仅是产业升级、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促进区域内贸易的高速增长,成为三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为此,三国首脑均应在正式场合明确表态,对三国间相互投资给予肯定的评价,明确相互投资有利于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内相互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二是加强和完善投资促进政策。企业普遍反映,由于语言障碍和政治经济体制上存在明显差异,企业对投资所在国的政策、法规、投资环境了解较少。这一问题,在日韩在华的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企业到中国顺利地进行投资经营并获得预期的回报。中日韩三国的有关政府部门均应建立便于企业浏览的投资信息平台,介绍三国的产业状况、招商信息、政策法规;同时,为准备到其他两国投资的企业管理和经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

助推器范文篇7

(一)有利于地方名特产品产业的保护和发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的推行能够有效的保证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为我市特色质量产品撑起“保护伞”。具有独特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xx地方产品在实施保护前只是一种自然属性,当经过审核批准并颁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证书,由政府部门实施保护后,才上升为社会属性。比如,我市的通江银耳于2004年10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就意味着只有经过审核批准的特定区域所产出的银耳,才能使用“通江银耳”专用标志,其他地方生产的银耳不得以通江银耳在市场上销售,这样就有效的保护了通江银耳产区的利益。

(二)有利于提高地方名特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和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使用,将使受保护的地方名特产品的无形资产得到提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仅从法律意义上承认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特一性,同时也是国家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担保。花炮产业一直是湖南浏阳市的经济命脉,每年创税高达5亿多元,但过去许多非浏阳的作坊式花炮企业看重“浏阳花炮”这含金量极高的地理名称,非法冠名销售,给浏阳花炮产业带来巨大冲击,浏阳花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外地非法冠名销售行为得到有效控制,“浏阳花炮”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西湖龙井茶本身只产于西湖之畔,但过去浙江50多个县,甚至省外、国外都产所谓的“龙井茶”,西湖龙井茶实施地理产品保护后,对西湖龙井茶的产区进行了界定,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强化了市场的监督,龙井茶的生产秩序得到规范,促进了龙井茶产区的经济发展。目前优质龙井茶的收购价由过去每公斤几百元上升到3000元左右,产区茶农平均年收入高达2万元。

二、xx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

xx市工业基础薄弱,但xx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对xx地方名特产品产业的保护,促进加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xx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国家质检总局把xx作为质量工作联系点以来,我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已有通江银耳、南江金银花、南江翡翠米和南江山核桃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获保护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一。但是,目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把地方特产品的地理标志更多的被看作是一种知识产权,谈论更多的是单纯强调产品所特有的地理优势,而没有真正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纳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全面实施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力度不够,获保护产品的宣传力度尚需加强。据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公告,通江银耳蛋白质平均含量达到7.5%,而福建白耳(银耳)蛋白质平均含量仅5.5%;南江金银花有效成份绿原酸含量达7.5%,而湖南回隆金银花绿原酸含量仅3%多一点。我们需要抓住我市地方名特产品质量的亮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三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机制尚未健全。申报成功仅仅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做好运用工作,完善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监督。申报成功后还需要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载体申报标志使用权,还要完善标志使用的管理办法,质监等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标志使用的监管,确保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措施

(一)政府推动。实施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目前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完全规范、社会和企业的资源保护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各级政府要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整治生产经营秩序。要制定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全市地理标志产品基地保护实施规则,帮助企业或其他组织制定和落实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保护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的牵头作用。

(二)市场拉动。地理标志是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的核心体现,但归根到底要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来体现其优势。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占有率为核心去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质监等有关部门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机结合,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帮助农户提高产品质量,用质量去赢得市场。要加强对加工销售环节的行业自律和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冠名销售的行为,维护地理标志产品销售的市场秩序,形成良好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

助推器范文篇8

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把“四强”竞赛活动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深入宣传发动,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至9月份,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1.2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7.16亿元,增长62.8%;完成地方级财政收入15772万元,增长29.9%;农民现金收入达到2753元,增长21.2%。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为扩大“四强”竞赛活动的参与面,切实把全区上下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引导到竞赛活动中来,我区不断加大对“四强”竞赛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出动宣传车,制作过路标语、宣传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深入到镇、村和企业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了各级各单位比学赶超、加快发展、争当“四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进一步配齐配强了“四强”竞赛领导机构,提高“四强”竞赛在镇街目标管理千分考核的比重,完善了监测考核方式,对各基层争创单位的经济数据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分析,严格兑现“四强”单位的各种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参与“四强”竞赛的积极性。

开展“四强”竞赛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也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争当“四强”。基于这一认识,我区排出了50个强村、50个弱村,重点监控,结对帮扶,抓两头、带中间。对已进入市、区“四强”的单位,加强跟踪考核,抓巩固,抓提高,力求强的更强、大的更大,争取在今年的评比中实现位次前移。同时,通过资金、技术扶持和区级领导帮包等方式,开展以强带弱、促弱变强活动,督促所有的镇街、村、企业和园区都向“四强”目标迈进,力争更多的单位跨入“四强”行列。

助推器范文篇9

【关键词】涉农电子商务;农村经济;农业经济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蔬菜、瓜果枣栗品质上乘,享誉全国。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民不问市场、重生产、轻销售、个体经济单打独斗的思维方式仍占主导。尽管品牌享誉在外,却经常出现农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价格大幅波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带来了契机。如果能将河北省丰富的农业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相互融合,大力发展涉农的电子商务,实现农产品网上销售,同时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对称问题,按需生产,可大大拓展河北省的农产品市场,推动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一、涉农电子商务为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一)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络技术,能够跨地域进行市场经济活动。它可以帮助农户打破以往有形市场的地理和空间界限,打破现有市场区域性的垄断和人为控制、欺行霸市等不良市场行为,将市场无限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为河北省农产品走出本地区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农产品高效地拓展市场。

(二)电子商务打破了相对于农民来说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使农户借助网络掌握更多的市场行情和信息。旧有的农民分散的小生产方式,决定了其在面对市场时的弱势地位。有些农户通过中介公司,在“公司+农户”结构下去对接市场,反而经常被公司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牵住鼻子,利益受损。究其原因,就是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农户在市场上处于信息劣势一方。如今农户借助网络(而不是通过传统中介公司)直接与市场对接,不仅可以很好地了解市场,预测和把握市场,还可以足不出户与国内外客户进行讨价还价、买卖交易,使农户拥有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话语权。 

(三)涉农电子商务有利于带动农村就业。电子商务不单单是要在网上把现有农产品销售出去,它还需要有专人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这就大大促进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力安置、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诸多社会问题,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改变农民的身份,提振农民的自信心。还能够吸引一些城镇未就业者来打工。因此,以涉农电子商务为平台,农产品销售为起点,产供销一体,能够带动加工、包装、物流等相应产业的发展,带动劳动力的就业和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四)电子商务使农产品的生产直接和客户、消费者对接。如此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减少了损耗,降低了价格,缩短了从生产到消费的时间和渠道,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纯天然绿色无污染,使消费者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的价格体验到最新鲜的农产品,调查显示,超过80%的消费者在农产品消费上愿意“花钱买绿色”。

(五)涉农电子商务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转型。众所周知,农产品的季节性很强,保鲜期短,特别是一些时令果蔬,如果短期内卖不出去,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如深州蜜桃做成罐头,坝上莜面做成保质期长的方便食品,这些衍生产品的销售,能大大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高效率地增长和农业经济向工业化发展的转型。

(六)电子商务有利于农产品的介绍和宣传。利用文字详细介绍产品的特色、规格、优越性,利用视频、照片、各种图片,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产品展示,还可将一些产品的认证书、产品检测报告、权威部门推荐书等有关产品质量的报告一同展示,使消费者从网上就能全面了解这些产品,增加信任度,从而形成产品的品牌效应,带动销售量,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七)涉农电子商务为农村打开了外面精彩世界之门。其能够为农户带来全新的感悟和体验,带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素质的改观,让农户接受新鲜的互联网思维,造就信息时代中国农民新的价值观、市场观和发展观,催生现代化新型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目前河北省涉农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北省涉农电子商务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面临诸多问题:一是部分农村网络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二是农产品网站建设数量不足,难以支撑大量农产品利用网上平台进行交易。三是已有网站特色不足,产品的介绍、宣传力度不够,形不成品牌效应。四是一些网站农业信息和服务、产品信息功能混杂,网站结构不够清晰;有的网站更新周期长,即时性和交互性差。五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对信息、新技术缺乏接受和利用能力。六是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食品安全认证问题。如何保证农产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让人们买到真正环保绿色纯天然食品?这些食品如何认证,让购买者放心?这是必须要考虑的,但是目前做的还很欠缺。七是由于农村交通不便,物流的配送、仓储,特别是用于蛋、奶、肉、鱼、禽、果、蔬等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的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对电商的发展阻碍较大。八是各自为战,各家各户小规模小交易,未形成能够抵御市场风云变幻的规模化经济。

三、推动河北省涉农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无线宽带网络建设,使之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可牵头当地通信部门,实施网络“村村通”,让农民享受到“信息高速公路”的方便和快捷。农民依靠网络用信息致富,通信部门可通过更多使用网络的农户受益。

(二)尽快制定和完善强农、惠农的电子商务政策体系。鼓励涉农电子商务,将其纳入扶持农民返乡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乡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村信贷、小微企业、农村扶贫等政策中来,并做好政策宣传,让农民皆知、理解、能用,营造好使用和推广涉农电子商务的大环境。发挥领头羊作用,鼓励引导返乡大学生带头开展电子商务;鼓励和引进懂得电子商务的人士到农村开展创业培训、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户应用电子商务的知识、能力和水平,点燃电子商务在农村的燎原之火。

(三)政府做好推进涉农电子商务的支撑化服务。如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作用,保证售出农产品的品质,这是网站能否生存的关键;协助农户进行商品认证,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提供经营者诚信信息检索、经营主体认证检索,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这样的电子商务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四)继续加大政府对农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配送创造条件。地方政府可协调投资者、农户,共同集资,还可招商引资,建设一些适合农产品储存的简易冷库,在今后的收益中获得回报;协调有条件的物流公司,承担蛋、奶、肉、鱼、禽、果、蔬等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运输和配送,解决农产品存储、保鲜、运输问题。

(五)将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户联合起来,把分散的买卖、服务需求聚合在一起,形成集团和规模经济,抵御市场风险。按照市场需求统一安排种植、养殖等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步伐;统一认证、管理产品,减少同种产品各家各户都去认证的费用;严把质量关,提高商家信誉;注重品牌建设,突出地方农产品的特色、独特性宣传,力争打造出更多的名牌产品;注重市场营销和市场运作,依据产品质量宏观控制销售价格等。规模经济也有利于与投资者、与物流公司,特别是冷链物流的合作,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

助推器范文篇10

坚持四个贯穿始终:一是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贯穿始终。在课程设置方面,紧紧围绕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开设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文选》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党章,始终保持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先进性、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关系、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等专题。通过这些专题的讲授,使学员全面了解、深刻理解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提高了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对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从而把理论武装工作在党校层面上推向新阶段、提高到新水平。

二是把服从、服务于市委中心工作贯穿始终。《条例》强调干部教育培训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青州市新任市委书记、党校校长王立胜同志到党校调研时提出,“党校要成为推动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助推器,成为推动领导干部改革创新、更新思路的助推器,成为推动领导干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和狠抓落实的助推器”。青州市委提出以“全力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为目标。这就是全市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为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作为市委的重要工作部门,必须在大局中重新定位,扮演好“三个助推器”的角色,把服从大局、突出中心、推动工作作为自己的本分和职能。基于上述考虑,我们一是修订、完善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到党校上课制度,制作了规范性文件并落实到位。二是党校从去年开始举全校之力,精心组织教学骨干潜心研究青州问题,开设专题落实市委工作。这些新专题主要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青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与措施,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青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打造青州文化名城,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振兴青州工业经济等。通过上述课题的学习,达到了统一思想、干事创业、推动工作的目的。

三是把广泛深入地推进研究式教学贯穿始终。《条例》明确要求改进培训方式,强调“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根据上述要求,我们深化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推行课件教学,深入推进菜单选学,尝试、探索案例教学,实行校内培训与外出考察有机结合,把研究式教学提高到新水平。具体细化为三种方式:首先是以教员为主导,采取2+0.5的教学模式;其次是以学员为主体,就是小组交流和学员上讲台;最后是以学员、教员双向互动为主要内容。特别是在组织市级领导专题报告时,请职能部门课前精心准备、课后集中答疑,通过一问一答、集中问综合答以及漫谈式的双向互动,调动起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相长与学学相长。

四是把加强党性锻炼和个人修养贯穿始终。党性锻炼是永恒的课题,是党校姓“党”的重要体现,是学习贯彻党章、倡树“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必然要求,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从严治学、严格管理,重点抓住出勤率,集中处理工学矛盾,制定了主体班次学员管理规则、百分考核及优秀学员、十佳学员评选表彰办法等制度,将党性锻炼的原则性要求落实到学员的理论学习、课堂研讨、日常考勤、考试考核、参观考察等各个细节中。同时成立学员临时党支部、班委会,使学员的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有机结合,自上而下形成增强党性的合力。

为了落实《条例》规定的考核与评估,我们开展了两项重要活动,把它作为教学与管理的总抓手,贯穿于主体班次办学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