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5:13:36

周转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快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无房住、住危房、校外租房的现状,切实改善教师住房条件,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和合理流动,保障“教者从优”,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从年起,计划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问题,按照学校规模及教师实际需求程度,逐步实施。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在对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按照我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所有项目统一安排在永久保留的义务教育学校,其中优先安排边远艰苦地区学校、交流资教教师多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和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

(二)科学选址,经济适用。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根据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及学校实际情况,在校内选择不影响校园整体规划的适当场址,严格控制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面积,每套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5平方米,具备基本生活功能(一室一厅一厨一卫)。

(三)合理分配,优先安排。所有教师周转宿舍优先解决在职在岗特岗教师、资教交流教师、边远艰苦山区教师、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的住房问题。

(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教师周转宿舍管理严格按照《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管理办法》实行。

四、建设主体和享受对象

(一)建设主体。全县农村中小学。

(二)享受对象。所有农村中小学校的在职在岗特岗教师、资教和城乡交流教师。

五、项目工程过程管理

(一)严格执行项目批复计划。严禁随意变更批复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项目工程原则上不得调整,因特殊原因不得不调整的,必须先报批后调整。

(二)确保工程质量。一是按照“七统一”标准施工,严格要求管理项目。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实行统一招标、统一规划、统一地质勘察、统一图纸设计、统一监理、统一组织验收、统一资金拨付等“七统一”,认真把好工程建设“三关”,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原则,按照步骤规范施工。二是按照施工程序,落实制度管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四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特别在制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项目工程的施工环境、地质特征、用材价格,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管理计算出各项工程费用,保证让项目学校满意,承建商满意。三是成立项目监理会,负责监督管理。实施的每一个建设项目,不仅要接受职能部门的监督和项目学校的监督,还要接受教职工的监督。每一个项目学校都由校委会推荐成立项目监理会,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和职能部门予以解决,严格要求承建商遵守施工程序。四是严格资金监管,加强项目审计管理。教育局将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加强资金管理。各单位要密切配合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的程序和办法,管好用好资金。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各单位不得更改、截留、挪用,做到项目资金不留缺口,不增加新的负债,真正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建一个成一个”。

(四)严格建后管理

1、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产权公有,项目学校为教师周转宿舍的管理方,负责对教师周转宿舍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各项目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按照《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管理办法》制定出教师周转宿舍的分配方案和具体管理细则。周转宿舍实行租住制度,承租周转宿舍的教职工只有居住使用权。周转宿舍的租金按月收取,专项用于周转宿舍的建设、维修管理。承租周转宿舍的教职工在调离本单位或退休、或自已解决住房后,应在一个月内主动退出承租的周转宿舍,学校收回后另行安排给其他符合租住条件的在职教职工租住。周转宿舍分配时,学校应把拟分配名单在本单位公示7天,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项目学校将分配管理办法报教育局计划财务科备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教育、发改、国土、建设、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明确责任。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计划立项,并作为重点工程重点管理;县财政局负责筹措、落实和管理专项资金;县建设局负责对工程的质量及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管,并在设计、质监等费用上给予减免;项目学校负责做好本校教师住房资格认定、项目规划实施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在各种税费征收上给予减免,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周转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局机关临时周转房的管理,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机关临时周转房指区民政综合楼内闲置办公房(原光荣院办公楼)。

第三条区民政局是局机关临时周转房的产权人,并授权区民政局办公室为管理人,依照有关规定行使管理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四条局机关临时周转房使用人对所使用的房屋负有安全等责任和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私自侵占、出借、出租、损坏周转房,不得利用周转房获取非法利益。

第五条局机关临时周转房居住对象只限于在城区内(拱辰街道、镇海街道、凤凰山街道、龙桥街道、霞林街道)无住房的局干部、职工。

第二章管理规定

第六条使用临时周转房必须遵守以下管理规定: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占用、调配、改造、转让、出借、出租周转房,禁止私自把临时周转房改作其他用途。

2.临时周转房使用人本人及配偶在城区内拥有自有住房后,必须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及局办公室报告并办理退房移交手续;确有困难无法立即搬离者,需经局办公室审批后,2个月内办理退房移交手续;已在城区购买住房,房子未装修者,待装修后,2个月内办理退房移交手续。

3.使用人调离我局的,必须第一时间向局办公室报告并办理退房移交手续;确有困难无法立即搬离者,需经局办公室审批后,2个月内办理退房移交手续。

4.退休的必须第一时间向局办公室报告并办理退房移交手续;确有困难无法立即搬离者,需经局办公室审批后,2个月内办理退房移交手续。

5.使用人应自觉搬离,否则局办公室将采取措施予以收回,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6.遵守卫生公约,爱护公共财物,损坏周转房设施和环境的要照价赔偿;不得在周转房内饲养各种畜禽、猫狗等宠物。

7.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工作,严禁违法乱纪活动和使用明火、电炉,以及柴草取火等,发生事故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三章缴费

第七条周转房使用人自行安装电表,主动按时足额缴纳房租、电费、水费、卫生清运费等相关费用,缴费方式用现金缴纳,均交局财务室,局办公室负责督促,房租收费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6元,电费收费标准以电业局实际收费为准,水费及卫生清运费每户每月20元,其他按照《区民政局机关周转房使用协议》有关内容执行。

第八条使用人逾期不缴纳费用的,将从逾期的第二个月开始收取滞纳金(按1%收取),滞纳金每月按10%递增,并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追缴。

第四章罚则

第九条凡未按上述第六条规定办理使用的,视为不符合机关周转房使用条件。私自占用区机关周转房,属违纪违规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使用人及所在单位的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十条各使用人对落实制度的情况将作为年底绩效考评、评先评优等参照依据。

周转范文篇3

财政总预算负债的管理与核算

1.财政总核算会计负债。

财政总预算会计所核算的负债是一级政府财政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偿付的债务。财政尽管是分配预算资金的部门,但在预算执行中,存在上下级财政、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借用或调度资金、按法定程序及核定预算举借公债等经济业务,包括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已结报支出,形成一级政府财政应清偿或结算的债务事项。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负债主要包括:一是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预算举借的债务而形成的借人款;二是在预算执行期间,由于财政体制结算和向上级财政调度资金形成的与上级往来;三是在预算执行期间,财政部门收到不明性质的款项等应及时清理的暂存款;四是财政周转金业务中下级财政向上级财政借款形成的借人财政周转金;五是国库集中支付制中的各级国库执行机构与国库结算的已结报支出资金。因其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一级政府财政资金,具明显的公共性,财政总预算负债具有其特殊性。

2.财政总预算会计负债的特殊性。

2.1债务主体的特殊性。债务主体是一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负债不是财政部门自身的负债,是一级政府的负债。这一属性使它与其他会计主体的债务有明显差异。它是政府信用的形式,背后是政府的信誉。

2.2偿还债务的特殊性。偿还债务是以资产清偿。负债是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负债,只能以减少资产方式偿还债务。这是负债主体的特殊性决定的。

3.财政总预算会计负债的核算。

3.1暂存应付款项的核算。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暂存应付款项主要有与上级往来、暂存款项和已结报支出。为加强政府绩效预算会计的管理和内部控制,财政总预算会计往来资金的结算要注意掌握以下规则:一是各级财政机关要严格控制和掌握往来款项的出现,不管是财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预算往来款项,还是财政机关与单位之间的往来款项,都必须根据有关规定办理;二是各级财政机关对上下级财政之间的往来的借垫款,属预算补助范围的,要直接用“补助支出”科目核算,不可长年用往来科目挂账;三是各级财政机关与预算单位之间的往来借款,年终要进行清理,做好收回、归还和结算。属于应列为本年收入或当年支出的,要及时结算转账,列入当年预算;四是核算往来款项的会计科目,在原则上年末要无余额。与暂付应收款项的分类相似,暂存应付款项的会计核算分为与上级往来和暂存款。

3.2借入款项的核算。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借入款项有借入款和借入财政周转金两项内容。借入款是根据法定程序核定的预算举借的债务,包括中央财政按全国人大批准的数额举借的国内外债务,及地方财政按照国家法律或国务院特别规定举借的债务。上下级之间的临时借垫款及暂存款项,不在本科目核算。为核算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国家法律、国务院规定向社会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举借的债务,要设置“借入款”账户。上下级财政之间临时性借垫款项及财政部门暂存其他单位的款项等,不属借入款范畴,要单设账户另行核算。其贷方登记发行债券或举借债务收到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债务的本数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尚未偿还债务的本金。本账户要下设“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明纫张户,并按债券种类或债权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周转范文篇4

本章讲的资本的流通过程,既包括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又包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属于广义的流通过程。通过广义资本流通过程的学习,了解单个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以及不能满足这些实现条件所造成的严重不良后果。

2.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难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特点;固定资本的磨损和折旧;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讲授时间:12学时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一、研究资本循环必须以产业资本为对象

产业资本是投在工业、农业、交通、建筑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它不仅占有剩余价值,而且直接生产剩余价值。它的运动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流通过程。只有产业资本的运动,才能反映资本运动的全貌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1.购买阶段

(1)含义: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把手中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

(A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代表生产资料)

(2)性质:不是一般的购买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购买的商品中包括劳动力特殊商品,这里的货币既是流通手段,又是资本的预付形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生产要素。

(3)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或者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

用货币购买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货币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买者是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卖者是雇佣工人,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因此这种买卖关系实质上是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这种关系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劳动力实现的条件-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已经作为别人的财产而和劳动力的所有者相分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5页。

(4)要求: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性质上相适应,在量上成比例。

2.生产阶段

(1)含义: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生产出新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即:W……P…..W

(其中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新商品)

(2)性质:不是一般的生产阶段,而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这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既是生产的物质要素,同时又在执行资本的职能,不仅生产出商品,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3)地位: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因为它通过劳动力的使用和生产资料的耗费,生产出新的商品,创造出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值的目的

3.销售阶段

(1)含义:资本家把生产出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从而把商品转化为货币。用公式表示即:W''''-G''''

(其中,W''''代表新生产出来的商品,G''''代表实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性质:不是一般的销售阶段,而是资本运动的特定阶段,因为在销售的商品中包含着预付资本的价值和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3)地位:关系到资本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资本再生产规模的大小和资本家的命运。

(二)产业资本中循环中相继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货币资本:就是表现在货币形式上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生产资本:就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补偿资本家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3.商品资本:即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职能是销售商品,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这里应特别注意,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不同的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的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者说职能形式。

三、资本循环的概念和理解

(一)什么是资本循环

资本循环就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相继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发生了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

(二)资本循环概念的理解

1.资本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资本循环中生产过程起着决定作用,只有生产过程才能生产商品,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资本运动也不能离开流通过程,流通过程是生产的前提和实现条件。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相互依存、紧密衔接的。

资本只有不停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常地进行循环。如果在某一阶段停顿下来,资本循环就会中断。当然,资本循环本身又要求资本在各个阶段中,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稳定。

四、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一)货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货币资本循环

货币资本的循环就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回归点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即:

马克思说:“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第71页。

2.货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最典型性:把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得剩余价值,表现得最明显;

最片面性:不仅把货币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而且直截了当地表明货币资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似乎货币本身可以产生更多的货币。

(二)生产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就是以生产资本开始,并以生产资本为终结的运动。用公式表示就是:

2.生产资的本循环与货币资本循环的区别

第一,货币资本的循环不表示资本的再生产,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表示资本的再生产。

第二,货币资本的循环以生产过程为媒介,两头是流通过程;而生产资本的循环则以流通过程为媒介,两头是生产过程。

3.生产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告诉人们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

片面性:又创造了一种新的假象,好像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是为生产而生产。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

1.什么是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就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再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它的公式是:

2.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第一,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

第二,作为起点的商品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

第三,先是两个流通过程,最后是生产过程

第四,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生活消费

3.商品资本循环的典型性和片面性

典型性:表明全部商品产品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是资本循环的首要条件

片面性:又造成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而不是为了价值增殖的假象。

上边讲的三种循环形式可用一个综合公式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是:

从以上分析的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不难看出,每一种形式都以一个侧面表现出资本运动的特征,同时又都有自己的片面性。因此,只有把三种循环形式统一起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实在。事实上,任何一个单个的产业资本都是同时处在这三种循环形式之中,这三种循环形式是连续地并列进行的。

五、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及实现条件

1.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

产业资本循环的连续性就是产业资本在各个阶段和各种职能形式上不间断地顺利运动。

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实现条件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保持并存性。

这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把全部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分为三部分,分别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经常掌握一部分货币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经常掌握一部分生产资本,使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经常掌握一部分商品资本,以便通过出售取得货币。这样,产业资本即可同时处在循环的三种形式中。

第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中时间上保持继起性。

这是说,资本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相继通过循环都三个阶段,依次变换三种职能形式,完成各自的循环。货币资本要顺序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最后回到货币形式上;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也要分别按顺序转化为其他两种形式,最后回到各自的出发点。这样,三种形式的资本即可同时进行循环

3.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两个实现条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首先,继起以并存为条件。

每一部分的相继运行,是由各个部分资本的比列存在所决定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

其次并存性又以继起性的结果。

资本各部分的并列存在之所以可能,只是由于每一部分资本依次经过各个不同阶段的运动,没有继起性也就没有并存性。资本价值同时地、并列处于三种形式上。每种形式都同时地、不断进行自己的循环,即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只有种三种循环的统一中,才能实现总循环的连续性,而不致发生上述的中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119页)

第二节资本周转

一、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

(一)资本周转的概念

1.什么是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就是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马克思说:“资本的循环,本不是当作孤立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的周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卷,122页)

2.资本周转和资本循环的区别

揭示的问题不同。资本循环理论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在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和实现的;资本周转理论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二)资本周转时间及构成

1.什么是资本转周转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时起,到这个资本带着剩余价值以同样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到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由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两部分组成。

2.资本的流通时间是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又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

3.资本的生产时间是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生产时间由劳动期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的作用时间、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和停工时间等四部分构成。

(三)资本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资本价值周转等次数。资本周转次数等于一年等时间除以一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用公式表示就是:

(四)资本周转时间、次数和速度的关系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或标准

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2.固定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形式存在等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步收回。

3.流动资本的概念和特点

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特点是,物质形态一次投入生产过程,并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费,价值也一次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存在转移问题,但它是资本家一次支付给工人,工人中生产过程中一次补偿过来,本随着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所以从价值周转方式看也属于流动资本。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第一,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周转时间不同

第三,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

第四,物质更新方法不同

5.马克思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第一,划分的根据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各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各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同。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为了阐明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第三,划分对内容不同。不变资本中的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单独构成固定资本;不变资本中的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和可变资本共同构成流动资本。

6.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及原因

(1)固定资本的两种磨损是指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

(2.)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的损失。引起这种磨损的原因是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

(3)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又叫无形磨损,是固定资本在它的有效使用期限内发生的价值的损失。精神磨损发生的原因总起来说是科技进步,具体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

7.固定资本的折旧、折旧费和折旧率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连续进行,在产品出售后必须把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去到价值提取并积存起来,以便在价值和物质形式上更新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固定资本折旧;每年提取的货币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8.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什么是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预付资本在价值上的周转,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上的平均周转。

2.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的计算方法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等于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额与流动资本周转价值额之和,除以与付资本总额所得的商数

其计算公式是:

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3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预付资本中的比重。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对影响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资本家对预付资本,特别是流动资本。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或减少固定资本无形磨损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量。

年剩余价值量是资本家一年内所获得的总剩余价值量,它通常用M来表示,M=m.v.n

4.加速资本周转可以提高资本家的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与剩余价值率有两点区别:一是计算方法不同;二是说明的问题不同。

第三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联系和区别

1.什么是个别资本

个别资本就是为个别资本家所占有并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什么是社会总资本

社会总资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简称社会资本。

3.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联系:运动的内容、形式、过程、目的相同。

4.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资本运动的区别

个别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不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而社会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费和简单商品流通。

二、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核心问题和基本理论前提

1.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又叫社会总商品资本。

只有社会总产品,才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括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

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1)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于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2)什么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下一次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为什么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

因为:第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正常运行的基础。

第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替换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

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基本理论前提: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和实物构成以及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原理

马克思按照最终用途,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把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同时,把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分为C、V、M三部分。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研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问题。

三、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概念和地位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就是整个社会的所有资本家都把剩余价值用于生活消费,不进行资本积累,整个社会的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二)研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作的几点假设

第一,社会生产全部为资本主义性质,只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不变资本价值一年全部转移

第三,商品价格和价值一致且不变

第四,没有对外贸易

第五,剩余价值率为100%

(三)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图式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为9000,其中6000是生产资料,3000是消费资料。在6000生产资料中,4000用于第一部类的再生产,1000V和10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在3000生活资料中,2000C用于再生产,500V+500M分别用于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生活消费。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第一,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4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4000C所代表的产品为什么能在第一部类内部全部实现呢?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下一年第一部类进行再生产需要投入多少不变资本?(很明显是4000,因为进行简单再生产)

(2)这4000不变资本从什么地方来呢?(只能从卖掉产品的收入中提取,因为它是转移价值)

(3)假如产品已经卖掉,已经提取4000C,生产能否进行呢?(不能。因为还需用4000C买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4)这些生产资料在社会的那些生产部门才能买到呢?(显然第一部类,因为只有第一部类才生产生产资料)

这样,第一部类4000C所代表的产品就在本部类内部实现了。

实际上第一部类各企业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卖者是从W-G,目的补偿价值;买者是G-W,目的是实物替换。每个商品生产者既是卖者,又是买者,结果使第一部类价值4000的产品得到实现。

第二,第二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即第二部类500V+500M所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即第一部类1000V+1000M代表的产品和第二部类2000C代表的产品的实现

这样,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Ⅰ4000C+1000C+1000M=6000

Ⅱ2000C+500V+500M=3000

(四)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M)=ⅡC

公式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互为前提、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供给和需求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和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只有保持了这个基本比例关系,才能具备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2.两个派生或引申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ⅡC

公式表明,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不变资本补偿价值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二,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Ⅱ(C+V+M)=Ⅰ(V+M)+Ⅱ(V+M)

公式表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必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保持价值上相等、事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比例关系。这是从全社会消费资料总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在第一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对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Ⅰ(C+V+M)›ⅠC+ⅡC,即Ⅰ(V+M)›ⅡC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它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

第二,在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中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要之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用公式表示就是:Ⅱ(C+M-M/X)›Ⅰ(V+M/X)(其中,M-M/X表示资本家用于积累部分的剩余价值,M/X表示资本家用于消费部分的剩余价值。

这个条件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追加劳动力需要的生产资料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图式与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有何区别?为什么?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三大交换关系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积累,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发生变化。这样,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Ⅰ(4000C+400C)+(1000V+100V)+500M/X=6000

Ⅰ4400C+1100V+500M/X=6000

为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中两大部类之间必须相互交换产品的原理,第一部类要求第二部类产品价值必须作如下的重新组合:Ⅱ(1500C+100C)+(750V+50V)+600M/X=3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两大部类产品价值经过重新组合,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产品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这一实现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Ⅰ4400C+1100V+500M/X=6000

Ⅱ1600C+800V+600M/X=3000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下一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够顺利进行。在下一年的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那么,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加上追加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即:Ⅰ(V+V+M/X)=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2)派生或引申实现条件

第一,第一部类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用公式表示即:Ⅰ(C+V+M)=Ⅰ(C+C)+Ⅱ(C+C)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第二,第二部类的年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原有和追加可变资本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这个公式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生产同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和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平衡比例关系。

练习: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OM=3000

假设第一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于追加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原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不变,都是100%。根据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进行计算,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是多少?

(2)第三年社会产品的总价值比第二年增长百分之几?

解: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根据这一条件和题中的假设,第二年进行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价值必须重新组合如下

Ⅰ4400C+1100V+500=6000

Ⅱ1600C+800V+600=3000

因为两大部类的剩余价值率都是100%,而且不变,所以,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产品价值构成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1600C+800V+800M=3200

同样道理,第三年进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以前社会总产品必须重新组合为:

Ⅰ4840C+1210V+550=7260

Ⅱ1760C+880V+560=3200

在剩余价值率100%不变的情况下,第三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结束后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4840C+1210C+1210M=7260

Ⅱ1760C+880V+880M=3520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看出,第二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9800,第三年社会产品总价值为10780,第三年比第二年增加了980,第三年社会总产品比第二年增长了10%[(10780-9800)/9800X100%]

五、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1.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有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因为,在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愈来愈大,而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小,因而追加的生产资料要多于追加的消费资料,这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的增长速度。

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容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增长最快的是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3.要正确全面地理解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

周转范文篇5

为了加强企业资金链安全保障,提高资金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增强银行对企业的信息,优化金融环境,帮助企业减轻资金周转压力,降低财务成本,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设立“县企业应急周转资金”(以下简称“周转金”)。为确保周转金的安全有效运作,规范周转金的使用和管理,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周转金按照“政府支持、专业管理、时应急、安全有偿”的原则设立;并按照“短期、应急、有偿、安全、救急不救穷”的原则运作,用于企业银行到期借款的转贷周转。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驻县金融机构所扶持的企业或者县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

第二章周转金的来源、使用原则

第三条县政府授权县财政局作为出资人,注册2000万元,组建县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具体承担周转金运行及管理工作。今后,视周转金的使用情况,适时增加周转金的额度,更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对周转金的需求。

第四条周转金使用时间原则不超过5天,最长不超过10天。

第五条周转金实行有偿使用,使用周转金的企业按实际使用天数缴纳服务费。其中:使用周转金1天至5天按照日万分之二计算服务费;使用周转金6天至10天按照日万分之三计算服务费;使用周转金11天以上按照日万分之五计算服务费。(周转资金服务费计算天含头和尾)。

第三章周转金的使用程序

第六条企业申请使用周转金,需提前10个工作日向县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提出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周转金的使用原因、金额、使用期限及还款计划等。

第七条申请使用周转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申请周转金使用时,企业没有被依法采取注销登记、查封账户、资产冻结等强制性措施;

(二)在县域内银行同意出具转贷的确认书,申请周转金的使用额度在银行同意的转贷额度内,单笔不超过2000万元;

(三)申请日以前使用的周转金已经还清,且一年内无违约记录。

第八条申请使用周转金的企业应办理以下手续:

(一)县企业应急周转资金使用申请表;

(二)承贷银行保证书;

(三)县应急周转资金使用协议;

(四)企业周转金借款借据;

第九条周转金使用申请批准后,县金融服务公司和企业、承贷银行签署三方协议,明确由承贷银行对企业归还周转金无条件担保。

第十条企业续贷成功后,优先将县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发放的企业应急周转金及服务费一并划入县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指定账户。

第十一条经审定不符合周转金使用条件的,县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当日告知企业。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周转金的监督主体是县财政局,审计、纪检、银监等部门依其职责进行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截留、挪用,不得弄虚作假、骗取周转金。对违反规定的视同挪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三条因承贷银行故意提供虚假续贷保证书或出具续贷保证后,未兑现续贷承诺,导致周转金不能及时、足额收回的,承贷银行承担该笔周转金及服务费的代偿责任。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全县进行通报;

(二)减少该银行的政府性存款,取消该银行的有关奖补资金;

(三)县政府对该银行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第十四条用款企业要做到诚实守信,准确提供相关资料,对故意提供虚假资料骗取续贷或不配合承贷银行办理续贷手续,导致周转金不能及时、足额收回的,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取消对该企业的各类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周转范文篇6

摘要:**市龙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国家二级建筑施工企业,多年来注重科学使用,安排企业资金周转,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控制现金流,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严谨,企业运营有章可循,多次被评为重合同信用单位,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适用,资金周转管理经验,只有从一个充足而合理的现金流的使用,才能够让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从实际出发,积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资金周转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任何生产营活动都离不开资金,它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程。从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状来看,资金严重短缺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资金管理的范畴仅就如何从企业内部管理人手,在资金的运用和周转上下功夫,提高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使用效率。

一、影响资金周转的主要因素

企业的资金,从货币开始经:过若干阶段,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的运动过程,就是资金的循环。

资金周而复始的不问断的循环过程,叫做资金的周转。资金的运动是通过资产的周转实现的,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这个过程越短,资金周转就越快,因此,分析影响资金周转速度的因素既要考虑资金运动过程,又要考虑生产经营过程。

1.1管理模式的影响。日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需要大量息作支撑,而要把这样复杂的信息流及时准确地集中起来,缺少统一的信奄平台。使企业的资金管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满足不了企业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l.2资金诃控的影响。企业经营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涉及资金调度,如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业务循环最终都涉及资金调度。时常有一些企业缺乏统一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制度导致整个财务资源效益不高。—些企业由于资金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经营者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在资金使用上不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盲目扩大产销,过度的设备投资,以短期周转资金购置固定资产等,这些觋象都会造成资金规模不合理,资金短缺,最终引发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资金链断裂,被迫停产等财务风险。

l.3供求关系的影响。资金的流通时间取决供求时间的长短,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供求渠道是否畅通,供应量的大小、产销距离的远近、运输线路的选择等都会影响采购与销售时问的长短求关系对资金周转速度的影响,避免造成流通阻塞和资金积压、浪费现象。

1.4存货管理的影响。企业存货主要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储备物资。—般而言,企业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比重较大,且渗透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存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企业资金占用以及资产营运效率,过少的生产储备不能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过多的生产储备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导致资金大量沉淀,会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企业必须针对畅销产品和滞销产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减少库存,加速资金周转。生产工程管理的影响。产品的生产时间是指制成单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劳动期间的长短的。劳动过程中断时间。企业生产组织严密、劳动效率高、废品返修率低,劳动期间就短,相反,劳动期间就长。这种劳蝴问的差别,会相同的情况下,劳动期间越长,资金周转速度越慢,为维护生产的连续进行所需要的预付资金也就越多,反之,劳动期间越短,资金周转速度也就越快,所需预付的资金也就越少。因此,在生产阶段,资金周转的加快实际就是生产过程的加快也就是生产效率的提高。应收账款管理白勺=影响。随着企业做大暾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使资金尽快回收,投入到下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尽管应收账敦可以使企业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竞争力,减少库存及相关管理开支,但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弊端。

二、寻求资金周转的途径

加速资金周转速度不仅可以代替资金的预付量,同时又可以扩大资金的增值量,因此,资金的潜能不仅在于它的数量,更在于它的速度,加速资金周转就要从宏观到微观,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开辟节约资金,加速资金周转的备。

2.1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资金的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财务和业务的—体化管理,由于企业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因此,企业应推广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臌术,引进或开发先进的ERP系统软件,把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从技术上解决资金信息不及时、监督乏力和带后问题,最终实现财务物流—体化管理。

2.2加强资金调控管理,提高资金综合使用效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是以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投资资金及结算资金等多种形态存在,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实施财务统—管理,资金统—安排,确定各种形态资金的合理比例和最优结构,把有限资金合理分配、使用。加强资金流人、流出控制,在资金运用要形成有效的资金决策体系,因为决策是使,它直接关系着资金的流向、流量、流速和运转的综合效率。企业在研发新产品和对外投资时,要做好调查,避免盲目开发新产品和乱投资,造成资金沉淀。同时应尽量合理保有现金,应对突发性需求。

2.3推进资金预算管理,保证资金的有效流通。资金预算管理是资金管理的基础,是实现资金良性循环的首要环节。企业要在科学经营预测和决策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把企业的一切收支都纳^资金预算管理,发挥l资金预算管理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全过程的控制和协调作用,通过预算管理,整合资金流,促进资金的统筹配置和合理、协调、高效运用。

2.4加强存货资金管理,减少资金占用。企业要加强存货资金管理,首先要要建立岚好的存货流通渠道,有效安排产品的运输、储存,减少流通环节,为加速存货流通创造畅通无阻的条件。其次,根据存货的实际流转、保管和使用情况,编制存货资金使用计划,以促进供、产、销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第三,根据存货的实物质量、流动性和量分析,便于了解适销情况,改善购销状况,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储备成本,解决存货较多,占用资金量较大,变现能力不强的问题,加速存货周转第四,在控制资金投入量时,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料,以料定资”的厉,防止盲目采购造成物资积压而过多占用资金。第五,企业要针对不同的市场和客户,制订相应的营销策略,采用多样的营销手段,提高企业的产销率和回款率。第六,定期清查库存,及时处理积压和闲置物资,最大限度地压缩库存资金。第七,在工作中推行零苇方管理,使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形成连续同步运行过程,消费。尽管在企业实践中于实现。

2.5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职能,加速资金周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资金的周转速度与生产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必须提高生产组织职能,缩短劳动期间,提高生产效率。主要方法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组合,协调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有效运用机器设备和使用效率高的机器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等,这些方法的综合采用,可以在互相联系的生产过程中节动的时问和劳动的耗费,缩短劳动期间,降低资金损耗和占用时间,加速资金周转。同时,还要提高员工的资金意识、效益意识、质量意识,使员工认识到,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各种实物形态存在,材料采购、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状况、劳动效率、产品推销、货款回收等陶资金周转息息相关,而利润正是通过资金在生产过程中周转产生的,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有利于利润的增加,从而促使员工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质量。减少产品间延长造成的资金占用期延长资金周转缓慢的问题。

2.6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的销售只有收回货币资金,才能实现价值的创造。因此,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增加的利润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在制定收款政策时,企业应当合理考虑促销与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现金折扣成本的平衡,制定科学的收账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加速资金周转。

周转范文篇7

【摘要】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存在融资压力大、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这里既有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发达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笔者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经验,提出国内房地产企业应利用海外资金长期看好国内房地产业的良机,积极与海外资金合作;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加快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周转,较小的资金流量推动较大的房地产项目的运转,从根本上降低融资需求。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一、目前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现状

1、融资压力大。房地产业项目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融资压力大,不容易实现供求平衡。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环境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央行121文件,利率上涨,国六条国八条的出台,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的紧缩政策更加重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

2、融资渠道单一。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融资主要包括自有资金和预收的购房定金或购房款。预收的购房定金或购房款不仅可以筹集到必要的建设资金,而且可以将部分市场风险转移给购房者。但是房地产企业单纯依靠内部融资是不能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更多的资金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获得。主要渠道有发行股票、股权投资、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利用外资、合作开发、产业基金等。

但目前融资渠道单一,主要是银行贷款。据统计,全国房地产开发资金中银行对开发商发放的贷款占23.86%,企业自筹占28.69%,定金及预收款占38.82%。而在定金及预收款中大部分又是银行对购房者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因此,房地产开发资金约有60%来源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资金对银行的依赖程度较大。

二、造成房地产业融资问题的主要原因

1、土地取得成本提高。土地招挂拍的市场化运作大大增加了房地产企业拿地的成本,占用了企业更多的资金,同时也使得原先能够通过土地的增值获取超额利润的房地产企业利润变薄,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下降。

2、房地产业可能进入调整期。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发展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波动周期一般为4-5年,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吻合。中国房地产市场从2000年以来已经持续五年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会不会进入一个实质性的调整期?一旦进入调整期,产品销售速度必然明显下降,资金回笼周期延长,所有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都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3、海外企业竞争加剧。近几年海外房地产企业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有着数十年的行业经验、成熟的项目运作模式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未来以资金实力作为核心竞争能力的房地产行业,中国企业必须保证资金的供给,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趁目前大部分外资更多着眼于成熟项目的投资时机,快速壮大自身实力。

4、不重视自身资金的积累。作为一大投资热点,中国房地产业在持续走高,中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海外资本、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以及国外、港台地产商的强势进入,加快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进程,同时加剧了行业竞争。有些房地产企业在前几年一味依赖贷款盲目投资开发,不重视自身资金的积累和竞争力的增强,以至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5、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发达。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完善,住宅金融不配套,房地产信托、住房金融债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等新的金融产品的推出,虽然都对整个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宏观政策的调控,和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业的紧缩,使得目前房地产业所需的资金不足,资金筹措渠道不畅,资金整体运行质量不高。

6、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有关房地产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仍未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体系,缺乏相互一致性与协调性,操作困难,直接影响房地产融资渠道的正常开展。

上述1、2、3直接加剧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而4、5、6使得我国房地产业严重依赖间接融资尤其是银行贷款。比如信托融资相对银行贷款受政策限制少、灵活、创新空间大,但信托产品尚没有一个完善的二级市场,难于流通。再比如房地产投资基金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较好的直接融资方式,房地产证券化的概念也被大多数业内人士接受,但是最关键的法律条件处于真空状态,使金融创新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

三、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的主要途径

1、完善房地产业金融市场,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笔者认为当前完善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金融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国际惯例为参照,结合我国现有的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实际情况,突破重点,带动其他,分步到位,完善体系。所谓突破重点,指在结构体系上着重培育房地产信托业务和住宅抵押证券化业务等新型的金融业务,并以它们的发展推动其他市场的形成。同时在房地产金融政策方面则重在解禁,给房地产业制造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在房地产业金融管理方面,则要强调金融立法、经济杠杆和监管措施的协调配合,根据这一思路,目前应着手作好以下几项工作。(1)根据房地产业的实际需要和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实际承载能力,积极推进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和房地产信托等金融工具的发展,激励金融产品创新,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市场的效率。

(2)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工具和操作手段,同时以发行B股、H股或外汇债券的形式,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资金筹措面,加速房地产金融的国际化进程。

(3)加快完善房地产金融立法,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房地产金融立法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修改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担保法》、《保险法》等不适应房地产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地方;二是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如《产业基金法》及涉及全社会的信用立法等。房地产金融的创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发育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房地产金融业的法制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积极寻求海外资金,建立多元化产权投资模式。对于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良好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利好因素,促使海外资本积极在中国市场寻找房地产投资项目。但是目前国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中国独立运作项目的经验和条件尚不成熟,必然需要寻求中国的合作伙伴,因此与海外资本的联合就成为国内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一条良好渠道。同时这也是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自身开发品质的机会。

以笔者所在的上海永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在公司成立的十几年中,就成功的与新加坡的亮阁集团、DBS发展银行、香港菱电等企业合作,共同投资了6个较大规模的房地产项目,比如位于淮海中路的上海广场项目,位于上海新天地附近的丽景苑高级服务式公寓项目等。在几年前公司开始将融资对象转向海外投资机构,2003年7月,公司与摩根士丹利投资基金建立了共同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战略联盟,紧邻新天地的锦麟天地雅苑成为双方合作的第一个项目,该项目已全部售馨,外方取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目前由我集团控股,并与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这两家国际知名的投资基金联合开发的永业公寓二期项目也在9月份正式开盘,该项目目前的平均售价达到22000元/平方米,且目前销售状况良好,也会为海外基金在中国的投资带来满意的投资回报,目前集团已累计吸收外资达100亿人民币,开发土地近100万平方米,应该说通过与国际金融资本的合作,为集团开拓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不断的壮大了公司的自身实力。

如何获得国外资本的认同呢?以笔者单位的经验:首先要作到诚实守信,外方作为跨地域的经营者,最看重的也是合作方是否诚实守信,往往在我们与外方洽谈合作事项之前,外方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们企业的信用情况,而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奉行诚实守信的原则,“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获得合作方的信任,才能与合作方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其次在处理问题时要奉行合作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即双赢的原则。在与外方的合作过程中要作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与外方和谐共处,在维护中方利益的同时也要合理的维护外方的利益,使外方在中国境内的投资利益得到根本保障。

3、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如何加快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周转,较小的资金流量推动较大的房地产项目的运转,笔者认为企业应注重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快企业自身资金流转速度,从根本上降低融资需求。

(1)加快资金流转。针对许多房地产企业资金流转不是很畅通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建立一个程序化的资金管理流程,明确企业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的重要节点,同时应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培养,以利于将整个资金管理流程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以笔者所在的公司为例,以往在商品房贷款资金回笼环节中,由于整个流程需要经过客户提供资料、银行预审、公证处公证、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预售合同登记、银行信贷部审批、放贷等多个环节。而各个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互相推诿从而造成占售房款绝大比例的贷款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公司财务部在发现问题后立即明确了各个环节的重要时间节点,并指派专人负责,大大加快了贷款资金的回笼速度。

周转范文篇8

以下文章,要说明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零库存会降低成本,但是这部分降低的成本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会转嫁到其他方面。零库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过量的库存被认为是掩盖企业管理中诸多问题(例如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等)的“万恶之首”,因此很多企业往往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达到所谓的零库存,就将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进而零库存便成了经营管理中一个不懈追求的目标。

零库存能否真正解决企业管理中的相关问题,零库存是否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呢?

一、零库存溯源及其现代版本

零库存(ZeroInventory)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时的日本丰田汽车实施准时制(JIT,Justintime)生产,在管理手段上采用看板管理、单元化生产等技术实行拉式生产(PullManufacturing),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积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及资金的积压,而且在实施JIT的过程中,提高了相关生产活动的管理效率。

此后,零库存不仅应用在生产过程中,而且延伸到原材料供应、物流配送、产成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例如Dell计算机公司运用直销模式以实现产成品的零库存。

在网络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时候,零库存又被很多“新经济”公司作为战胜传统企业的法宝,宣称通过网上在线订单、即时配送等手段做到库存的降低和库存成本的节约(即所谓的“以信息代替库存”),从而取得战胜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

而一些企业管理软件(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厂商,也不断宣传企业通过应用软件系统的实施,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零库存及其带来的好处。

那么,是不是通过零库存就可以帮助企业取得成本的领先呢?零库存是不是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中得以实现呢?零库存是不是企业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呢?

二、零库存的正反两面

如果企业能够在不同的环节实施零库存管理的话,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等。

那么,企业零库存的实现,在取得以上效益和竞争优势的同时,是否亦存在实施上的难点和管理上的成本呢?

在罗列零库存的具体难点和代价之前,让我们再理性和全面地审视零库存企业的典型案例:

丰田汽车装配线确实可以做到生产环节的零库存,但除了本身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之外,它的上百家零配件供应商不是将配套厂设在其周围,就是有原材料仓库安排在丰田厂的四周,零库存是基于“零”距离供应之上的。

同样,Dell计算机公司可以做到没有原材料库存,因为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ManagementInventory)的方式,计算机的零部件都以供应商的名义放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的仓库之中。Dell的产成品一定是零库存的,因为当你通过电话或网络下达订单的时候,Dell的客户服务人员会告诉你大约需一周的交货时间。产成品的零库存除了Dell引以为豪的供应链系统之外,也是基于非现货交易来实现的。

个人计算机生产对最低生产批量和生产设备柔性化的要求不像汽车那么大,也帮了Dell的大忙。丰田汽车起码目前还不会说产成品也力求做到零库存,国外的消费者可不会像国内的爱车族那样先把钱交了,再等上几个月来提车,因为还有更多的汽车在通用或福特的分销商那儿等您开走呢。当然,不管生产系统多么柔性,要等到客户下达的订单数足够凑足装配线的最低批量要求,也决不会是几周的时间。

再让我们看看网络经济的典范——亚马逊网上商店。根据其业务模式,网上交易根据每个客户的订货进行采购和配送,因而能将库存降为零,但事实上为了达到一定的产品交付时间,亚马逊公司在全美建立多个大型的货物配送中心(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根据其年报,2000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库存分别达到1.7236亿美元和1.6388亿美元。(编辑:)

除了某些企业在某些环节的“伪”零库存外,丰田是实现了生产环节的零库存,Dell也做到了销售环节的零库存,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零库存的实现是有其难点和管理成本的,例如单一供应源的风险、小批量供应造成较高的运输或配送物流成本、投资较大的柔性生产系统,以及较高成本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等。

三、零库存,你的企业合适吗?

是否能够实施和实现零库存,实际上需要综合考虑它带来的收益以及为此付出的成本,或者更全面地说为此付出的代价。

丰田在生产设备和管理上的大量投入,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零库存,但在制品、半成品成本的节约,以及零库存所带来的效率提高的收益一定比这种投入高得多。

Dell销售和采购环节的零库存,规避了个人计算机行业技术更新快,成品和原材料降价迅速的风险和损失。不仅如此,通过用户货款和供应商货款中间的时间差取得资金运作的优势和利润等等,这些收益当然要高于在复杂的客服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投入。

至于在整个供应链中零库存的实施,则必须要由一个能够准确、即时反应市场需求的系统(包括软件和管理);必须要有一个能根据市场信息进行迅速调节的采购和柔性生产系统;必须要有一个协同一致的物流配送系统。

在什么样的时间和环节去实施零库存,[next]企业需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商业环境、管理水平综合加以判断和决策。例如,如果在北京的黄金地段开一家超市,不用给出零库存的优缺点,你一定会将超市的有限空间都摆上货品,做到所谓的零库存,短缺或即将短缺的货品则通过小批量、多频率的配送来实现,因为这笔账很容易算,相对于高额的房租来说市内配送费用低多了。但如果在北京郊区一个偏僻地域开杂货店,则一定会有一个小仓库,因为长途的运费比当地的地租贵。

任何管理手段和技术都是需要成本和代价的。作为明智的企业,必须做到投入小于产出,因为企业总是要有盈利才能够生存。

四、零库存的概念

定义往往是最难的,故在正文中没有对零库存加以定义。

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

周转范文篇9

前言:

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為加强对大额贷款企业的信贷管理,建立新型的现代银企关系,於1999年初,对部分企业集团实行了信贷服务派驻制,即由信贷管理部入驻企业,充分发挥机构的职能优势,以加强信贷管理為基础,优化贷款投向和客户结构;以防范风险為中心,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本息,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财务管理处於中心地位,企业的生產管理、经营管理、品质管制、技术设备管理、队伍管理等等,都需要以财务管理為纽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并以此為基础,协助企业搞好经营管理,是我们信贷工作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贷款企业A公司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企业基本情况

济南市A公司是以经营汽车改装业為主体业务的综合性企业,系我行重点支持企业。94年2月20日由该公司出资和德国考格尔车辆股份公司合资组建了“济南A�B汽车製造有限公司”。该公司研製生產的“微机自动计量轻质燃油运输加油车”和“新型多功能半掛车”分别於96年和97年获部级星火计划专案,同时该公司被列入济南市重点骨干企业,并被山东省农业银行确定為银企联手重点单位。截止98年底,A公司在我行贷款10297万元,其中有8976万元投资於A�B公司;A�B公司在我行贷款10671万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295万元。

由於合资企业筹建初期,可行性研究不到位,投资核算缺乏对市场的準确性分析,盲目注入大量资金,农行绝大部分流动资金贷款被用於固定资產投入,摊子铺得过大,负债包袱过於沉重,公司生產设计能力强却达不到预期生產能力,產品也不被国内市场接受,国此公司自投產以来,一直处於生產�亏损�再生產�再亏损的恶性循环之中。

二、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信贷管理部进驻该公司后,首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企业的基本财务状况。A公司在我行的大部分贷款被注入A�B公司,后者固定资產投入基本上能达到技术上的生產能力,但是由於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其他竞争厂家投资少、成本低、產品低廉,所以,儘管该公司加强了產品的成本核算,努力降低成本,產品性能也有了较大改进,价格也逐渐降下来,具备了技术上的优势和同行业所没有的优良性能,但销售量一直未有大的起色,市场佔有率极低,没有大批量订单和定型產品,造成生產能力严重浪费。公司自96年投入生產运营以来,生產与销售状况一直不理想。96年实现销量548台,销售收入5342万元,亏损353万元;97年销量735台,比96年增长35%,实现销售收入7799万元,比96年增长46%,亏损1348万元;98年实现销量713台,比97年减少3%,销售收入7012万元,比97年降低10%,亏损2099万元。96年至98年累计实现销量1996台,销售收入20154万元,累计亏损3800万元。截止99年初,企业有近二亿贷款逾期不能偿还,且付息也產生了困难。為此,信贷部对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财务分析:

(一)变现能力比率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產/流动负债=6632/8584=0.77

2、速动比率=(流动资產�存货)/流动负债=(6632�4038)/8584=0.30

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远远低於正常比率,说明企业偿债能力极差。企业到期的贷款本息在98年以前,只能靠贷新还旧即借款�还贷�再借款来维持经营。

经过调查,这两项比率很低的原因是:

1)大量的流动负债(在我行的流动资金贷款)被用於固定资產投资;

2)在流动资產中,变现力极差的存货占绝大部分。其主要原因是合资企业建立初期,外方管理人员為了检测设备的生產能力,在產品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盲目大批量生產,造成大量產品积压。另外,有26套价值573.7万元的閒置设备及原材料的不合理佔用与浪费,也是造成存货积压的原因。

以上原因导致99年初该公司18536万元的贷款逾期,因此适用惩罚性利率,致使每日加罚利息高达2万多元,企业经营更加举步维艰。

(二)资產管理比率分析

1、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4138+4038)/2×360]/7146=206(天)

2、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帐款×360)/销售收入/)=[(1496+1465)/2]×360/7012=76(天)

因為公司產品超前,单车成本较高,加之费用核算不合理,价格缺乏竞争力,致使销售不畅,產品大量积压,目前98年以前积压的底盘和成品车达1000多万元。

该公司应收帐款很大。企业以在我行举债获得的流动资金被其他公司无偿佔用,直接影响了企业本身的资金需求及经营运转。

(三)负债比率分析

1、资產负债率=(负债总额/资產总额)×100%=(18560/19716)×100%=94%该企业债务比例过高,贷款风险极大,按期收回本息的可能性极小。

2、產权比率=(负债总额/股本权益)×100%=(18560/1156)×100%=1605%该企业举债经营的程度极高,财务结构极不稳定,我行投入贷款受股东权益保障过低,即若公司破產清算,我行利益因企业提供的资本所占比重过小而缺乏保障。

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689/410

该企业息税前利润為负值,利息支付已相当困难。

(四)盈利能力比率分析该企业销售净利率、资產净利率和净资產收益率因巨额亏损均為负值,扭亏為盈任重而道远。

(五)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分析该公司因投资大、包袱沉重,固定成本极高。每年仅折旧和无形资產及递延资產的提取摊销就达1000多万元,製造费用一项年均500万元以上。98年生產销售各类车辆700多台,但该公司製造费用加上管理、销售、财务三项费用却高达2500多万元,则每辆车承担的固定成本高达3.6万元,若再加上每辆车的原材料成本8.69万元,则单车成本高於12.3万元,而实际平均售价仅為9.83万元。因此,每月该公司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即為负值。

根据经营杠杆系数公式DOL=(S-VC)/(S-VC-F),我们可以看出当全部成本中固定成本

F所占比重过大时,单位產品分摊的固定成本额很高。因此经营杠杆系数很大,经营风险很高。另外,当企业固定成本F不变时,销售额S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越小。而该公司一直销售不畅,销售额太小,造成经营杠杆系数过大,风险很高。

為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通过(1)增加销售额S;(2)降低產品单位变动成本VC;(3)降低固定成本比率等措施来使经营杠杆系数DOL下降,从而控制经营风险。

再根据财务杠杆系数公式DFL=EBIT/(EBIT-I)可知,由於该企业的债务资產比率过高,所负担的债务成本(利息额)也很高,因此DFL很高,企业会经受较多的因负债所引起的收益变动的衝击,财务风险很高。当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时,高的DFL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多的杠杆收益,但反之,会大大加重企业的亏损。

(六)公司盈亏临界分析公司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800辆

该公司是按年產4000辆的生產能力进行固定资產投资的,而企业產品市场佔有率极低,基本客户群是天南地北的个体户,无法进行批量生產。企业接受往年盲目生產造成產品积压的深刻教训,以销定產,即按照定单组织生產,但由於竞争激烈,定单远远满足不了生產能力的要求。98年以前,企业年產销车辆一直未能突破900辆,远远达不到保本点要求,因此连年亏损。

三、採取措施根据以上对公司财务状况所做的分析,我行信贷部同公司管理层一起,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採取措施抓订单。针对该企业设备先进,生產能力强,与国外同类產品相比,有竞争优势的特点,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力量,儘快打开国际市场。

(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努力降低成本。加强财务管理,禁绝跑冒滴漏现象。

1、从水电费、车辆管理到產、供、销层层制定节支办法,并将具体成本落实到班组或个人,并制定奖惩办法。

2、压缩并登出电话21部,手机51部,BP机28部,并对现用的电话、手机实行限额管理。

3、停用车辆13部,其中工作用车5部,非生產用车8部。

4、在现用13项专利的基础上,弃用10项。

5、销售人员的工资、提成和费用与销售额掛钩。6、实施月度财务收支计画,强化资金管理,做到以财务收入保障财务支出,堵死无计画开支。

(三)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增加现金流入量

1、对98年以前的库存產品登记造册并重新估价,能用则用,能处理则处理,能抵帐则抵帐,压缩无效库存,变死物為活钱。2、变卖汽车5辆,其中掛车、油罐车各1辆,凯迪拉克2辆,三菱吉普1辆。3、处理积压汽车底盘14辆。

4、封存未使用设备。

99年通过以上措施盘活资金400余万元,存货佔用较98年末下降1196万元。

(四)督促企业完善房地產证件,為我行贷款儘快办理房地產抵押手续。99年4月中旬,评估价為12585.85万元的房地產证书办理完毕,我信贷部对该公司的9500万元贷款办理了房地產抵押手续,并為其餘贷款办理转期,适用正常利率,减轻了公司利息负担。

(五)為了培育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使公司逐步走出困境,化解不良贷款,信贷部对该公司骨干专案和大额订单,在落实好担保前提下,对其合理投入部分流动资金贷款并实行封闭运行。对封闭贷款,信贷部强化监管力度,实行跟踪督查,保证了贷款的效益和按期归还。

(六)实施减员增效,压缩非生產人员。对该企业从管理上、经营上、财务上、销售上均监管到位,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品质和工作效率,确实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运行体系。

四、信贷部进驻一年来取得的成绩

(一)该公司99年產量与销售收入均达歷史最好水準,產量较98年增加168台,增长率為24%;销量增加176台,增长率為28%;销售收入10789万元,较98年增长41.5%。实现了当年產品销售无积压,并销售了部分库存车,利润与98年相比,减少亏损近1000万元。

周转范文篇10

(一)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概念

林地承包经营权是指承包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林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也就是依法通过家庭承包或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林地使用权。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按一定程序,通过协议、招标、拍卖等方式,有偿或无偿的由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行为[1]。

林地承包经营权可分为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主要指对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从事营造林活动,取得林地承包经营权。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包括以下权利:依法享有承包林地使用、收益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承包林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补偿的权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5条的规定,以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具体内容由承包方和发包方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约定。

(二)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

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事关我国林权改革的一项重大事项。结合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现行法律,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才能保障其流转的公允、合理。

第一、平等自愿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要求流转的双方主体之间在法律上的地位平等,没有高低、从属之分,也不存在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双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协商一致,达成合意,不得将一方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在进行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时候,各承包方应该平等地行使承包权,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具有充分的自主性,既可以自愿放弃林地承包的权利,又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自由决定流转的方式,不受集体组织或者基层政府意志的干预。

第二、依法有偿原则。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范有秩序地进行流转。在现行条件下,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地承包经营权只有进入市场流通才可增进其价值,只有坚持有偿流转,才可以提高流转主体的积极性,推动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合法、有序流转,促进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其最大功能。

第三、公平合理原则。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流转的双方主体,应当公正、合理地确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公平地承担各自的责任、负担风险,协调双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林地是很多林农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在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要防止农民大量丧失林地,流转后防止农民失业、失房,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流转后的林地不可改变林地的用途,提高林农的抗风险能力,切实做到流转的公平、合理。

二、流转方式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规定,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林地作为土地的一种,其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当然适用《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依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我国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主要包括: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继承以及作为出资、合作的条件。

对于现行法规规定的我国土地的流转方式,转包、出租、继承等已经成为公认的流转方式且问题不大,但对于其他流转方式尚存如下疑问:林地转让要以发包人的同意为必要条件吗?抵押可否作为基于家庭承包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能否存在以家庭承包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方式呢?基于这些疑问我们将对转让、抵押、入股等流转方式进行探析。

(一)转让

转让是指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其拥有的部分或全部林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方式和条件转移给他人的行为[2]。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受让方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也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农户。根据《物权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应当经发包方同意,转让后,原承包方将丧失对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其与发包方在该林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并进行林权变更登记。那么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须经发包方的同意是否合理呢?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

《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在立法上明确了林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定位。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物权属性。然而林地承包经营权人仅具有残缺的处分权能,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1条的规定,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必须经发包方的同意,这与林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是相抵触的。对作为出让方的承包人的非必要限制,对承包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此外,发包人的同意标准也是难以界定的,如此一来,岂不给发包方滥用权力提供机会。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可避免地具有人身性和行政色彩。因此,建议取消转让须经发包方的同意。

(二)抵押

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是指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在不转移林地占有的前提下,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权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处分该林地承包经营权并由处分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的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林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才能抵押。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基于家庭承包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就不能以抵押的方式流转?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林业由集体统一经营,林农作为集体成员的组成部分参与林业生产,林农的收入由集体统一决定,不具有自行配置生产要素的权利。林农完全束缚在林地上,不能根据比较利益或机会成本的原则来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或流动到更适合的就业领域[3]。然而在现行条件下,特别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过分限制林农的选择的自由,有失发展的本质。抵押是进行融资的一种重要手段,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允许其抵押具有物尽其用、兼顾抵押人利益、确保债权实现的功能。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流转方式,恰恰满足了林农择业资金短缺的需求,为林农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满足了一些林农希望继续独立经营林地的现实需要,赋予了林农更多的选择自由权,有利于解放生产力。

当前,我国林权改革起步较早的地方,如福建、江西等,已经存在着很多基于家庭承包而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用于抵押的情形,而且还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满足各方利益。这种现象的存在恰恰是对现有法律规定的一种挑战,允许家庭承包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国家有必要将其纳入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

(三)入股

根据《物权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规定,我国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形式组织在一起,从事农业生产,收益按股分红,是具有合作生产性质的流转形式;二是其他承包方式的承包方将林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者合作社等,股东依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4]。那么,可否存在以家庭承包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的形式呢?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28条的规定,股东以非货币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移转。作为非货币出资的一种,以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自然也要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移转手续。农民将林地承包经营权人股公司,便意味着农民丧失了其林地承包经营权,成为公司可以占有、支配和收益的财产权利。而且,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为了保障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独立性,法律不允许股东、发起人在公司成立后随意地抽逃出资。这样一来,农民要是退出公司,只能通过转让股份或者要求公司回购其股份,但公司回购股份往往有严格的限制和约束条件。可见,农民以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就意味着将永久地失去自己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公司就能够未经任何人同意的情况下处分林地承包经营权,这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精神是相悖的。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1条的规定,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符合如下几个条件:(1)转让人要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人来源;(2)经发包方同意;(3)受让方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而公司一旦取得林地承包经营权,便无须经过相对方的同意,可自由处分其财产。因此,在以家庭承包取得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况下,农民将其入股公司是不符合现行法律规范的。三、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范围的集体林权改革才刚刚起步,由于历史、现实、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林地承包经营权在流转中存在着不少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法律规定不健全、流转管理不规范、流转市场不完善等。

(一)法律规定不健全

当前,我国缺乏一部专门规范林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现行规范林地流转的法律主要是《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然而这些法律规定并非完全一致,有些规定并不科学、合理,有些法律制定久远,一些条款已经明显阻碍了当今快速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性法规的作用相对有限,很多地方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陷入无章可循的状态。以《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大多以耕地为范本设计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而林地的商品性、林木生长的周期长、林业的生态目标,都决定了集体林业发展需要不同于耕地、农作物与农业的法律制度[5]。如林地有生态林、商品林之分;林木的生长期限较一般的农作物要长;《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林地的承包期限为30-70年,明显长于耕地的、草地的承包期限;林地的承包需要发放林权证等。

因此,我们现阶段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规范林地流转的法律--《林地流转管理条例》,各地方制定相应的法规,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明确规定流转的条件、程序、方式等内容,规范流转行为,切实保证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有法可依,确保流转的有序、顺利进行,促进林权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一套规范的林地流转管理体制,在流转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在流转程序、手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一些地方林地承包经营合同不规范:不少农户采用“口头协议”方式,私下进行自发性流转,未通过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林地流转一旦进入市场,纠纷隐患不少[6]。有些合同条款不规范甚至不合理,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不清,明显侵害了承包人的利益。林地承包合同丧失了其本应该发挥的作用。

第二、目前各地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林地流转管理机构、经济仲裁机构等,流转后没有及时登记备案,林地权属变更登记滞后;缺乏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机构,政府干预过多,林地流转价格由政府一手操办,缺乏合理的评估依据,流转价格明显不合理。

第三、政府自身定位错误,为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过分强调林地的集体所有权属性,直接充当林地流转的主体,忽视林农的利益,进行强制性流转,将流转的资金直接收归村集体,作为增加村收入的途径,严重损害了林农的利益。实践运作中,林地流转所得的收益分配缺乏透明度[7]。

针对上述林地流转过程中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应当对症下药:

第一、加强林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合同制度,在流转过程中严格运用合同,规范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确定争议解决方式。

第二、建立科学的流转评估制度。完善以森林资源资产产权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流转行为,保障森林资源的保值升值,维护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益。尽快在各地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统一培训各级人员,设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专业资格,并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师纳入国家资产评估专业资格序列,设定具体考试科目。简化评估程序,降低评估成本,确定合理的流转价格。

第三、规范政府行为,减少政府在流转过程中的干预,对流转过程给与必要的引导及信息供给。建立要素市场,充分尊重流转主体的自由权利,逐步将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

(三)市场不完善

明晰产权是林权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林农,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的经营主体,其在市场上的地位与其本应该拥有的地位不相称。由于我国林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低,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市场信息明显不对称:林地市场信号虚假、垄断现象严重,林农作为承包经营者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在农户和公司间林权流转中,农民权利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与损害。主要表现在合同订立中公司方利用其经济实力或获得地方政府协助或与村干部“合谋”签定期限长、价格低、权利多责任少的合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