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5:23:51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范文篇1

一、相关研究著作中记述的刊物情况

民国时期中山大学出版的期刊,已有许多论著进行研究,其中关于中山大学粤北时期办刊情况的记述主要集中在几部有关中山大学校史的著作中。梁山、李坚和张克谟主编的《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将这一时期中山大学出版的刊物集中进行列举:“这个时期学校出版的刊物……有:《中山学报》《大同》《文学院专刊》《现代史学》《经济科学》《社会学报》《社会研究》《自然科学》《天文台》《地理集刊》《地质集刊》《农声》《病理学》《中等教育》《中师季刊》《教育研究》《文科研究所集刊》《民俗》《Sunyatsenia》《中山学报》专刊等十余种。”[1]黄义祥编著的《中山大学史稿(1924—1949)》也有类似的记述:“这时期学校复办和创办的刊物计有:《中山学报》《大同》《文学院专刊》《现代史学》《经济科学》《社会学报》《社会研究》《民俗》《文科研究所集刊》《教育研究》《中师季刊》《中等教育》《自然科学》《天文台》《地理集刊》《地质集刊》《农声》《病理学》《Sunyatsenia》等。”[2]394吴定宇主编的《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则按院系梳理了中山大学在这一时期主办的刊物,主要有《民俗》《教育研究》《文学院专刊》《现代史学》《地质集刊》《特刊》《临时报告》《古生物志》《地质专刊》《经济科学》《社会学报》《社会研究》《农艺通讯》《Sunyatsenia》《中等教育》《中师》《中山学报》等[3]。吕雅璐主编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记载,这一时期“在办学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中大仍办了十余种学术刊物”,主要有《中山学报》《民俗》《农声》《Sunyatsenia》《湘蚕》《经济科学》《社会学报》《社会研究》《中等教育》《中师季刊》《地质集刊》《特刊》《临时报告》《古生物志》《地质专刊》《现代史学》《文学院专刊》等[4]。其他论著亦有回忆、探讨某一种或几种刊物的出版情况的,亦有在相关历史人物的研究中提及其曾办过何种刊物的,但大都不出这四部著作列举的范围。为方便直观地表示上述四部校史著作中所述科技期刊的异同,特制作表1如下。从表1可以看出,上述四部校史著作中提到的科技期刊共计14种,其中仅有3种是完全重合的。通过比较,梁著和黄著中提到的刊物完全一致,吴著和吕著中提到的刊物则大致相同(只是吴著多了《农艺通讯》,吕著多了《农声》《湘蚕》),但前两者与后两者的不同之处却较多,这就需要我们来进行考证、辨析。

二、相关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的考证

通过搜集相关科技期刊的实物、查阅相关人物著述、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将上述14种刊物的出版情况分为以下三类。

(一)粤北时期创办或复办的期刊

1.《中山学报》,1941年11月在坪石创刊,由中山大学各学院暨研究院轮流主编,见图1。该刊是中山大学全校性的学术刊物,“主旨在传播专门知识,阐扬高深理论,便利员生发表,发挥本校精神。”[5]原本计划一年出版8期,实际上不定期出版。目前所见共两卷:第一卷8期,其中第二期由农学院编辑,第五期由医学院编辑,第六期由理学院编辑,第七期由工学院编辑,第八期由研究院编辑(从本期始实行文理科论文混编);第二卷4期(缺第四期),编辑者统一改署为国立中山大学。1944年6月第二卷第五期后未见再有出版。2.《地质集刊》,全称《两广地质调查所地质集刊》,1943年7月1日在坪石创刊,由陈国达主持编辑,两广地质调查所印行,见图2。自1942年8月起,两广地质调查所派出五组人员分赴粤北各地进行地质调查,陈国达在《地质集刊》创刊号的序言中说:“本期集刊所收入报告,仅为曲江及连县两组之工作结果。”[6]创刊号的主要内容为粤北连县、曲江、乳源及乐昌等地的地质、矿产调查报告。该刊在抗战时期仅出版一期,第二号则于1949年10月在广州编辑出版。3.《Sunyatsenia》,中文刊名《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专刊》,1930年6月于广州创刊,由陈焕镛主编。该刊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因此又简称“中山专刊”。“该刊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国内外各种农林植物学实验研究之报告”[7]49,“是中国国内第一份出版纯植物学的英文版学报”[8],且“该项专刊对于学术上之价值堪与国际权威植物学杂志比美”[7]108。1941年9月第六卷第二号出版后停刊,直到1946年才复刊。需要指出的是,广州失陷后陈焕镛避难逃至香港,这一时期《Sunyatsenia》的出版地在香港九龙而不在粤北地区。4.《农声》,1923年由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学生会总干事张农创办,后成为中山大学农学院院刊,出版至第二二〇期(1938年9月)后停刊。1940年1月在云南澄江复刊,1940年10月第二二二期迁至韶关坪石出版,见图3。该刊“以灌输农林业知识、发展农林业为宗旨”[9]。第二三一期(1944年2月)出版后再次停刊。1949年1月在广州石牌复刊,出版一期后终刊。图3 《农声》第二二二期5.《地理集刊》,1937年6月创刊,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地理学系编辑,见图4。时任地理学系主任的孙宕越在《发刊词》中称:“本校地理系,既为华南研究地理之唯一机关,将来华南各省新地志之完成,当然属于份内事。最近如甘竹炸滩,黄埔辟埠,海南开发诸设施,同人等应以所知尽量贡献,俾当局有所资采。此本刊之主旨也。”[10]中山大学迁粤北后,时任地理学系主任的吴尚时多次率领学生对乐昌附近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结果写成《乐昌盆地地理纲要》一文,发表在《地理集刊》第七期上。目前笔者所见的最晚一期为第十二期,残本虽未标明出版时间,但根据其刊载文章内容及“本系(地理学系)主任吴尚时率领三四年级学生,于六月十八日步行至连县考察,历时旬许始返校”[11]的消息报道来看,该期的出版时间当在1943年下半年。6.《特刊》,全称《两广地质调查所特刊》。根据《国立中山大学现状》记载,抗战以来,两广地质调查所已出版的刊物有《特刊》第十六号、第十七号、第十九号,当时在印刷中的有《特刊》第十八号[7]75。其中《特刊》第十六号、第十七号在云南澄江出版,第十八号最终没能面世,所以粤北时期出版的仅有《特刊》第十九号。7.《临时报告》,全称《两广地质调查所临时报告》,粤北时期共出版4期:第三十号《乐昌西瓜地铁矿》、第三十一号《南雄之氟石矿》、第三十二号《乳源梅花街锑矿》和第三十三号《乐昌九峰地质矿产》[7]75。

(二)粤北时期未办、停办或存疑的期刊

1.《天文台》,全称《国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两月刊》,1930年2月于广州创刊。该刊主要内容为广州地区天气状况的观测记录与天文界的消息,“自第一卷至第七卷,每两月一次,七年无间。”[7]741937年2月第七卷第六期出版后停刊,共出版42期。2.《自然科学》,1928年3月于广州创刊,1937年6月出版到第七卷第四期后停刊。在粤北曾计划复刊,并在《中山学报》第一卷第四期、第五期刊登广告,但未见出版,直至1948年3月才于广州复刊第一卷第一期[12]。3.《病理学》,根据《国立中山大学现状》所载:“(医科研究所)现正编辑一不定期之《病理学专刊》,登载本所员生各种研究结果,不日付梓。”[7]49至于其是否如期出版,笔者手眼所限,目前尚未查阅到该刊任一期次;中山大学当时的各种刊物素有互相登载广告的传统,也尚未发现其踪影;相关领域的研究论著中也未找到任何能佐证其已经出版的材料。4.《古生物志》与《地质专刊》,根据《国立中山大学现状》所载,两广地质调查所曾计划“恢复《古生物志》及增创《地质专刊》等项”[7]75。然在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地质集刊》第二号的封底刊有《两广地质调查所出版刊物》,其中对《古生物志》的介绍仍为“已出第一卷第一二两册”[13]。另据杨超群的《两广地质调查所简史》统计:“从1927年两广所成立到1952年广州分所撤消,该所取得了大量成果:出版的刊物有年报5卷共8册,古生物志1卷,特刊18种,集刊2期,汇刊1期和临时报告4种等6大类。”[14]根据这个统计来看,计划中的《古生物志》应是没有恢复。而计划“增创”的《地质专刊》则到1949年才进行编辑,《地质集刊》第二号封底的《两广地质调查所出版刊物》可为证明:“地质专刊……分甲乙丙三种,分别专载地质矿产及矿业专题研究报告,每一种第一号在编辑中。”[13]

(三)其他刊物

1.《农艺通讯》,应为《农艺研究会通讯》。中山大学农学院农艺研究会出版[2]374,具体出版了多少期不详。据《华南农业大学校史(1909—1999)》记载,其“曾刊载丁颖教授的《纯粹科学的农学观》和《广东稻之种性问题》”[15]47。虽然它也会刊载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但根据其本为交通信息的办刊目的来看,并不能算是纯粹的科技期刊。2.《湘蚕》,具体出版了多少期不详。《华南农业大学校史(1909—1999)》记载:“农学院与湖南省建设厅合办的湖南蚕丝改良场还主编刊行了《湘蚕》杂志。”[15]47据此,该刊应是农学院与湖南蚕丝改良场合办的。

中山大学范文篇2

古代,医学被宗教神学束缚,自然哲学与神灵相结合的医学模式成为医学与人文融为一体的早期模型[2]。近代以来,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对人体结构的深入了解使得医学逐渐转成专业性的自然学科,但以技术至上的理念基本上泯灭了人们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追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20世纪后,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理论知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医学表现出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自然学科与社会、经济、伦理、心理、法律、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形式。医学模式也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3]。医学人文素质成为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能力。

二、国内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伴随全球经济化资本主义浪潮的影响和医疗现状的严峻,加之新型医学伦理问题的不断涌现,医疗资源紧缺、医疗费用高涨、医务人员思维功利化,人格地位降低、医患关系疏远、医疗纠纷增加[4-5]。国内一些医学院校提出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三者并重的教学模式,开展了医学人文素质方面的研究,开设了医学人文系、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医学伦理学课程和实践活动,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过程中。

三、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教育受功利思想侵蚀,重专业轻人文。随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逐渐扩大,实利原则严重侵蚀我国教育制度。学校偏重学科教育,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熏陶与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医学人文教育严重不足。据统计,其中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2.医学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人文教育流于形式。某些院校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政治教育混为一谈,相关课程偏重于政治信念方面的教育,意识形态教育占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总课程的86%,医学人文教育缺乏其应有的空间。医学教育缺乏对医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对生命伦理的思考。此外,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内容偏重于概念与理论原理,学科的内在联系不紧密,与社会脱节较为严重,缺乏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传统化、应试化。3.文、理、工分科以及医学专业化,及教学资源不足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人文素质依赖于终身的培养。但现在高中、高校的分科制度,文、理、工泾渭分明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医学专业的老师对人文教育不了解,人文教育的老师缺乏医科背景,导致课程趣味性或专业性不强。相关课程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及再评价体系。同时,作为人文和医学的交叉学科,师资队伍薄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四、以中山大学为例,谈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对策

结合目前国内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山大学创新工作方法和活动形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我校医科教育质量。1.成立医学人文教研室。充分利用中山大学人文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2015年10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与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共建中山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将医学人文正式列入教学大纲,成为一项课程,定期组织教研会议,讨论制定课程计划等,使医学人文教育走出了由讲座、报告等短期教育模式所造成的困境。2.大力开展“心系社会,医路同行”科普宣教。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学校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医学标本馆展厅为中心,以爱心网站为对外窗口,依托医学模拟中心互动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努力提升中山大学医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使培养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到“心系社会,服务大众”。组织青年医学生进行义诊服务、健康咨询以及生活急救技能的教授,把优质的服务、前沿的知识带入广东各社区街道、中学高校,使医学生能够早期接触医学与社会,培养医者的博爱之心与挚诚情怀。联合地方医院,组织医生下乡义诊,开展身体检查、中医诊疗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知识缺乏的状况。将纸面上的医学人文教育转至现实生活中,将课堂上的医学专业知识移步到课外,参与度高,受益范围广,医学人文教育成效显著。3.开展“医心遗意,爱满人间”科普活动。2012年4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成立广州市首家遗体捐献志愿者服务基地,创建了“医心遗意”遗体捐献志愿者协会,通过宣传遗体捐献志愿活动,向社会普及相关信息。在校园组织“感恩大体老师、践行医者使命”的横幅签名活动,在学校人体解剖课室张贴感恩标语、建立爱心纪念园区,为每一个大体老师打造一个专门的纪念盒,并设置图文展、留言墙,开展清明祭扫纪念活动,举办以遗体捐献为主题的科普之夜,充分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青年志愿活动中。中山大学师生共同编撰出版《生命华章》一书,切合医学人文主题,总结了遗体捐赠志愿者活动,提升了公民的医学科普素养,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医学人文教育作用。4.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相关实践活动。通过安排医学新生在开学典礼上宣读医学生誓言,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坚持“三基三严”教育传统,结合“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模式,积极开展寒暑期预见习活动,充分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五、总结与展望

高等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应完善课堂建设,在成立医学人文教研室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进第一课堂工作,引进优秀的医学人文教育师资,拓宽教学思路,充实教学大纲,打造医学人文教育精品课程。与此同时,各高校仍应着眼于第二课堂建设,以公益志愿活动、预见习等形式为载体,结合目前医学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开展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普查及临终关怀活动、针对如今医患纠纷频发的现象,开设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针对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日益提高的需求,提供康复医学治疗与心理疏导服务等。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门贯穿职业生涯的课程,高校应将医学人文素养纳入毕业及规范化培训考核之中,并引导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坚持人文关怀,勇于自我反思,成为德才兼备的理想医生。各高校应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医科学生与普通民众共同参与的方针,在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发展的道路之上鉴往知来,培养出一批批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科研能力与临床素质于一身的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作者:徐睿 朱琳 单位: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恬.全球化背景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江苏高教,2013,(01):71-72.

[2]刘震雄,孙盈盈,黄裕新,闻勤生,王旭霞.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5,(05):479-481.

[3]蔡志刚,林丽.医学人文教育困境之根源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04):50-51+5.

中山大学范文篇3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资助,**省卫生厅主办的“**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今天正式启动了。在此,我代表省卫生厅对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对我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也是中山大学成立82周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成立140年的庆典大喜之日,借此机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省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薄弱领域。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该项目的启动,是在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省农村卫生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项目将对我省揭阳、清远、云浮市及70个经济欠发达县(区)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乡镇卫生院院长、业务骨干及乡村医生进行培训,573名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人员,959名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5975名乡村医生将参加项目学习。根据培训方案,卫生管理干部培训委托中山大学组织实施,卫生院业务骨干理论培训委托韶关学院医学院组织实施,乡村医生培训由所在县卫生局会同好医生网站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的开展,必将对提高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水平,农村卫生服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三市卫生行政部门精心选送学员,密切配合培训单位完成培训计划。培训结束后,省卫生厅将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效益评估。

最后,衷心祝愿**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祝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事业进步,祝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兴旺发达,祝中山大学更加辉煌,祝各位学员学有所成,事业进步!

中山大学范文篇4

[论文摘要]根据《湖南大学校史》运用现代行政管理学的观点,参照当代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加以勾稽整理,论证近代湖南大学(及其前身)在行政管理学教育方面启动最早,领导有方,师资优秀,课程新颖,成绩突出,曾长期居于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先进行列。对于以理工科占很大比重的原各部委所属院校,如何利用近二十年来积累起来的多学科资源发展行政管理学,本文也发表了意见。

[论文关键词]湖南大学行政管理简史

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乃是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从隋朝算起,积累了一千多年的经验,臻于完备,以致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是英国)文官制所参考。中国中世纪以来的传统教育当然也围绕科举制展开,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官学体系,即国子监和府州县学。宋元以来的书院,到清代也日益官学化。19世纪湖南行政人才辈出,他们基本上都在岳麓、城南等书院接受过科举考试前的培训(含自修和相互切磋)。这是湖南大学行政管理学教育的渊源。

一、近代行政学教育的起点——时务学堂的“公法”和“掌故”专门学

湖南大学历史上的近代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发端,应归功戊戌维新时期陈宝箴巡抚在湖南期间的两项重大举措,即由熊希龄筹办时务学堂和由黄遵宪草拟《改定湖南课吏馆章程》。前者是湖南第一所新式学堂(1897年10月~1899年3月),梁启超设计的《湖南时务学堂功课详细章程》,规定学生先学“普通学”(含今文经学、诸子学、中外史学、公理学及粗浅数理化学)半年,再分科学习“专门学”,包括“公法学”(宪法、民律、刑律等,及与国际接轨的交涉、公法、条约章程等),“掌故学”和“格算学”三个专业。这里的“公法学”和“掌故学”属社会科学,其实就是培养司法、行政管理和法制、政策研究的人才,与现代法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和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相对应。

失败,时务学堂改为求实书院(1899年3月~1902年2月),尽管仍然分科教学,但其内容有所倒退。一年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次年签订《辛丑和约》,清廷不得不推行“新政”,建立学部,实施“壬寅~癸卯”学制,即“钦定”和“奏定”《学堂章程》。新任湖南巡抚赵尔巽积极执行,将岳麓书院(1903年6月改名高等学堂)和求实书院(1902年2月已改名省城大学堂,1903年3月正名为湖南省官立高等学堂)在1903年冬合并为湖南高等学堂(1903~1912)。

湖南高等学堂是湖南大学前身之一,其前期省城大学堂第一届学生有60%选送赴日留学,回国后成为新学骨干;然后是高等学堂时期,先办预科(相当于高中),1908年秋才办正科(本科),该年只招文科生,1909年开始招工科生,到武昌起义,长沙首先响应,文科生提前毕业,学堂停办,工科生改送湖南高等工业学校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所学课程,文科的预科即加习法学、理财学(经济学),到本科阶段更加突出政法专业特色。从培养行政官员的角度考察,时务学堂学生除杀身成仁的众多烈士以外,有多人担任过政府或公共机构的都督、督军、教育总长、工商部总长、全国商会会长、陆军部次长等多种职务,可见效果显著。至于湖南高等学堂培养的学生,则有担任光复军北伐总司令、陆军部司长、国民党会计部长、铨叙部副部长、监察院监察使、省教育司长、教育会长、财政部次长、法制局参事、大学校长等职务的多位人士。一所地方高等学校能有这样的成绩,在全国可居先进地位。

二、近代行政学教育的发展——湖南法政学校的崛起

清末民初湖南教育界培养的中等学校以上的学生,几乎有一半是法政学校(堂)毕业,这反映了科举制瓦解前后,人们的价值取向,即转而想从新式学堂获得做官的资格,因之法政学校(堂)门庭若市,它们是湖南大学法科(内含政治学)的前身。由课吏馆到湖南仕学馆(后者存在于1904~1908,1906年附设法政速成科),再到湖南法政学堂“官校”(1908~1910),这是一支。另一方面,还成立了湖南公立法政学堂(1906~1908),湖南法政学堂“绅校”(1908~1910)。这两校合并为湖南官立法政学堂(1910~1912),后改名湖南公立第一法政学校,这是第二支。还有第三支,称景贤法政学堂(1910~1912),后改名湖南公立第二法政学校。第一、第二法政学校在1913年再合并为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4年,又吸收进第四支,即湖南公立法律学校(1911~1914)。这样组成的“湖南法专”就一直办到1926年,终于与“湖南工专”、“湖南商专”合并组成湖南大学(参见本文末尾所附示意图)。这些法政学校的课程,越到后面越完善,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年司法和行政管理人员所应掌握的基础和专门知识,大致分为中外文、政治历史地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农工商业政策等,必修选修共44门之多。

湖南法专培养的学生,有任内务部副部长、中共中央纪检会副书记、中国银行总经理、轻工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湖南省主席、内政部长、长沙市长、美国国会国务顾问、美国安理会顾问委员等职务的多位人物。而上述各学校校长和教师阵容之强大,是办学成功的关键,如岳麓书院院长王先谦(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即校长)、时务学堂校长熊希龄(进士,任至北洋政府国务院总理兼财政总长)、中

文总教习梁启超(举人,官至北洋政府司法总长、财政总长)以及黄遵宪、谭嗣同、唐才常等多位政界名人。湖南高等学堂的校长,有汪贻书知府、彭绍宗户部主事、程颂万校长等多人。教师有王正廷(北京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南京政府驻美大使)等著名人士。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及其前身各校)的教师可说集中了湖南早年留学日、英、美学习政治法律经济三科的俊才。首先是几位校领导,如胡子清任财政部佥事、省府审计主委,黄右昌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系主任等,个个学有专工,行政也有实绩。教员中也人才济济,如李六如(明治大学政经系,任至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中共党组书记),以及后来任湖南大学校长的任凯南(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和李达(中共一大代表,宣传部主任,武汉大学校长)等。

三、老湖南大学行政管理学教育的台柱——各科精英毕集

湖南大学时期的校长,如李待琛(哈佛冶金博士,任至兵工署副署长)、胡元亻炎(黄兴推荐为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未就)、曹典球(省教育厅长、代省长,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胡庶华(留德冶金博士,中国工程学会会长)、黄士衡(省教育厅长)、皮宗石(北大图书馆长,武大法学院长)和李毓尧(省建设厅长,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等,可说人人都是行政管理专家。

湖大政治系(属文学院或法学院,含兼课)的重要教师有凌舒谟(中国大学法学院长)、余楠秋(复旦大学文学院长)、陈嘉勋(湖大代校长,交通大学训导长)、黄子通(台湾“考选部”部长)、朱剑农(湖大财经学院院长,中南财经学院院长)、萧杰五(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等三十余人,绝大多数拥有留学美欧日学历,都对湖南大学行政、法学及经济管理学教育作出了贡献。到解放前夕,湖南大学这些学科在全国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和地位。这些系培养的著名学生,有甘泗淇(上将,总政治部副主任)、周小舟(秘书,省委书记)、刘彬(部长,两弹功臣)、熊清泉(省委书记、省长)、刘正(省长、省政协主席)、王向天(副省长)等。相对于同期部省级干部,他们这种专业性学历是较为突出的。

四、老湖南大学的行政管理教育以及与现代的比较

如上所论,老湖南大学时期(1926~1952)的行政管理学科,主要由政治系承担,这是完全符合国际上这门学科发展实际情况的;而法律系、经济系、教育系、商学院等也有相关的课程共同加以支撑。这个学科最初叫法科;1927年初北伐军抵长沙,国共两党依照广州办法,在湖南大学开办高级政治训练班,招原湖南工、商、法专毕业生250人予以培训;4月,省政府下令湖大改为工科大学,法商两科并入中山大学,不久发生“马日事变”,湖大停办;1928年恢复,将长沙中山大学(分校)并入,设文、理、工三科,文科一开始就有政治系和经济系,有时又合为政治经济系。据不完全统计,至1949年,政治系历届毕业生人数如下:

合计约220余人,在各系中排第6位(前5位依次是经济系、机械系、土木系、电机系、矿冶系),第7位是法律系,它在1941年才恢复,但到1949年已毕业169人。1949年全校共25系和2个专修科。而1926年湖南大学建校时,法科(含政经和法律两专业,分别有学生52人和38人)加上预科生,有176人。可见,第一,大革命后期撤销法商两科(并入中山大学)伤了一些元气;第二,1930年初,湖大定下“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程度提高了,比湖南法专时期政治系招生数减少了。另外,国民党上台后,教育部(特别是由陈立夫控制的时期)强调发展理工科,对文科有意压缩,也是一个原因。

湖南大学政治系的课程,以初期1932年为例,必修课有政治学、英国政治、欧洲大陆政治、政治思想史、联邦政治、日俄政治、市政学、市政计划、地方政府、国际组织、中国外交史、政党论、经济学、簿记学、财政学、官厅会计、法学通论、比较宪法、民法、国际公法、刑法、行政法、社会学、中国通史、西洋通史和毕业论文。选修课有英国宪政史、文官制度、政治地理、铁路管理、中国财政专题研究、经济地理、社会思想史、社会问题等。这表明其课程及时吸取20年代美国行政管理学改革新精神,确实是行政管理领域主要知识,又能结合中国实情,在全国先领风骚。

法律系的课程,集中反映了法学的专精和广博,如1946年设置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保险法、罗马法、海洋法、公司法、强制执行法、犯罪学、法医学等,此外有哲学、论理学、伦理学等。其他还有不少课程与政治系相通。经济系(属法学院)的课程,以1946年为例,独特的是经济史(中国、西洋、思想)、国际贸易与金融、货币银行、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政策、所得税实务、商法等,其余不少课程与前两系相通。

由此可见,当时培养公共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这三个系(到1940年还增添了工商管理系)都发挥作用,各有其独当一面的针对性,联合起来又有其互补性。

事实上,现代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上也是由行政学类、政治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课程系列这几大块构成的。中国当代在这方面堪称权威的中山大学(拥有“中国MPA之父”夏书章)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南京大学的“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北京大学的“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也

都是优于政治学与行政学的联合(这与西方现代将其两分有区别),同时又着力加强管理学的比重。湖南大学历史上与它们的传统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北伐时期广东的中山大学向外省发展为好几所分校,今天的南京大学(解放前为中央大学)就曾叫第四中山大学(原址在东南大学),长沙也有中山大学分校,1928年并入湖南大学,此前湖南大学法商二科又并入中山大学。至于北京大学源于京师大学堂,湖南大学则源于省城大学堂,省城模仿京师办学,这是毫无疑义的(当年学部即教育部明确作了规定)。另外,当年称“政治”系而不称“行政管理”系,是因为孙中山反复宣称“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即政治含有管理之义在那时是广为人知的。

五、新湖南大学应当再造行政管理学辉煌——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本文可以看到,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算起)湖南高等学府的行政管理学教育成效卓著,启动的时间也最早,因为魏源与林则徐同样是“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人物,郭嵩焘是第一任驻外公使,梁启超、黄遵宪都是早期学贯中西的大师,范源濂、胡子清(湖南法政专门学校主持人)等人是最早留日已经间接学到德国行政学(是美国现代行政管理学的来源)的代表,湖南留日、留法、留俄的人数在全国居最前列,大多成为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最得力的执行者,等等。当前中山大学宣称其行政管理学科“源于1906年广东法政学堂的行政本科,1924年孙中山创办广东大学(引者按:孙中山1925年初逝世,该校改名中山大学)将其并入,使之成为后来中山大学的政治学系”(引自现任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MPA教育中心主任、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核心成员王乐夫教授2001年7月答人民网记者问)。这与本文所述湖南法专和湖南大学的先后关系何其相似!何况,如本文所指,时务学堂更早在1898年就已经开设了“公法学”专业,可以说真正走在全国最前列!

现在,全国拥有行政管理学硕士点的高校共22所,即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北京行政学院、吉大、东北大、南京大、复旦、上海师大、武大、华中师大、中南财大、郑大、厦大、浙大、中山大、深圳大、川大、西北大、公安大学。而博士点只有3家,即人大、复旦、中山大学。

从这里看到,只有几所原来的理工科大学跻身上述行列,捷足先登。而象湖南大学这样的原(机械工业部)部属大学,一般已发展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前者在湖大已达到博士后流动站层次,且MBA排名列前十几位,并首批开办EMBA高层次教育;湖大北校区(原湖南财经学院)的加盟对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又有新的整合,近年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创立了行政管理学本科专业,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也增强了政治学、社会学的力量,南校区前进学院近六年来办过多批全国、本省的行政干部培训班。这些宝贵的资源应当在行政管理和政治学硕士点和MPA的培养资格的获取上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按:在本文撰写和审校的一年期间,2003年3月26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已正式挂牌,采取超常规发展方式,下设三系一所,聘请夏书章先生任高级顾问,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王邦佐教授出任院长。30名专职教师中已有3位博士生导师,20余位正副教授,将迅速跻身全国重要培养基地之林。这可以告慰前人,并成为本文最好的注脚)

[参考文献]

[1]何长胜.湖南大学校史(上册)[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

[2].[M].:,2000:92-112.

中山大学范文篇5

[摘要]第六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国际会议于2009年7月11—13日在桂林阳朔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围绕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旅游影响等主题的热点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思想碰撞。本次会议通过了《阳朔宣言》,加深了中西方的学术对话,推动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

1会议概况

由中山大学、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市旅游局、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国际会议于2009年7月儿-13日在桂林阳朔成功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奥地利、挪威、伊朗、中国台湾和澳门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海外学者与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5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

构的近200名国内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由桂林市旅游局、阳朔县人民政府、北亚利桑那州大学地理规划与游憩系、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承办。

2会议开幕式与主题发言

2.1会议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休闲及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主任、美国北亚里桑那州大学AlanLew教授主持。阳朔县人民政府县长谢灵忠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可持续与可替代旅游”国际会议在阳朔召开,是对阳朔旅游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将给阳朔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

桂林市旅游局局长李志刚先生指出,中外学术界的精英聚集桂林,必将进一步增进各国各地区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突破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推进世界旅游业繁荣发展;必将进一步提高桂林旅游在全球的影响力;必将对桂林旅游业的新发展、新繁荣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他期望通过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一重要渠道和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学术精英的交流和深度合作。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林娜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研讨可持续和可替代性旅游,充分探讨应对金融危机中旅游业蕴含的发展契机,促进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拉动作用,倾斜社会资源,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引导旅游业将金融危机期作为旅游市场培育期,实施重整重振计划;促进国际间旅游合作交流,实现互助共赢。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保继刚教授表示,再次选择桂林作为会议地点,不仅因为“桂林是中国30年来旅游发展的缩影,阳朔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还因为“这里有很多关注旅游发展和旅游研究的朋友”。他希望学者们应用知识,帮助阳朔,希望阳朔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路越走越好。保教授还表示,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但能加强中国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增加国内学者学习国外研究成果的机会,还能让国外同行深入考察中国旅游发展的现状,加深对中国旅游研究的了解,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中国学者与国外同行的学术交流,能有效改善国内学术界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学术贡献混淆为一体的局面。

2.2大会主题发言

4位学者作了大会主题发言。南京大学张捷教授作了题为“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中的长尾市场特征”的报告。他通过定量的研究方法证明了旅游业中存在地理长尾分布,并指出引力模型可用于分析长尾分布的地理特征,但从电子商务属性分析地理长尾还不是典型长尾。

中山大学孙九霞副教授在多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就“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这一论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她发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旅游开发强度的目的地社区,旅游对当地的族群认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如云南迪庆的雨崩村,在低强度、深接触下的旅游作用保持了自然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第二种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园,在高强度、浅接触的旅游作用下,人文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得到了强化;第三种以各类主题公园化的民俗村为典型,在该类型社区中,高强度、异接触的旅游作用分化了社区的族群认同。

美国北亚利桑那州大学AlanLew教授作了题为“持续性、环境变化与旅游:来自尼泊尔的案例”的主题发言。他表示在尼泊尔的旅游发展中总体来说是正面的(发展),但不是理想状态(改变),而可持续发展应该不仅维持旅游业的经济增长,而且维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人类应该努力控制环境、适应环境并且创造与地方历史相关的地方连续性。他表示可以通过环境上的循环与补给,经济上的多样性与发展,社会方面创造优质群落与高质量生活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SuoshengWang教授以“生态旅游政策比较研究:变革与机遇”为题作了主题报告,选择中国、韩国和日本的生态旅游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对于中国而言,应该更好的理解生态旅游,重视关于生态旅游的教育,促进适度的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大力支持开发生态旅游的旅行社,为生态旅游发展树立范例;将生态旅游发展看做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发展进程,此外,也应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3专题会议

除主题发言外,大会还安排了14场专题会议,使与会者能够就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旅游影响等主题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思想碰撞。纵观中外学者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背包旅游等方面,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多学科渗透趋势。

3.1可持续旅游专题

可持续旅游专题作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举行了7场关于该主题的讨论会。一方面,与会的国内外代表就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涵和理论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华东师范大学的汪宇明教授就“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旅游”提出了新观点,“旅游循环经济”提出的以3R为起点的基本原则、以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为组分的系统结构、以经济效益和科技创新推进实践的思想、以企业清洁生产和区域耦合共生为代表的实践方式丰富了可持续旅游的理论内涵与操作工具;福州师范大学的林岚副教授等以上杭县紫金矿区为例表达了对矿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提出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化优势转化、加强矿业旅游品牌化培育等主题理念,以及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旅游服务机制、拓展多样化旅游市场营销、完善地方经营体制等促进上杭县紫金矿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辅助建议;中国地质大学的周玲博士和华南师范大学的林清清博士作了题为“特殊兴趣爱好者在特殊兴趣旅游地建构中的作用研究”的报告,她们的研究从社会空间的视角来分析特殊兴趣爱好者如何生产出自身的组织空间及不同类型的爱好者在其中的作用,发现这一空间的生产虽然具有权变性,但它是基于特殊兴趣爱好者推动和维持其特定社会交往需要建构的,特殊兴趣爱好者圈子的形成与旅游地形象的确立之间具有共生同构关系。另一方面,代表们也针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以多个案例地做了探讨:江西财经大学的唐文跃博士和南京大学的张捷教授等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分析了皖南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特征;中山大学的叶圣涛博士等以山东省沂源县牛郎织女核心传播地为例诗意地阐释了“故事与空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被空间阐释的故事是一种意义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简单的生产关系之上,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性赋予过程,表现为空间的自然格局与主观的意义赋予的结合。被故事阐释的空间是一种资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建立在复杂的生产关系之上,是一种经济、政治、社会过程,表现为故事的资本化与被任意改造的空间的结合,社会生产模式的转变必然导致空间生产模式的转变。国外代表也带来了关于各自国家可持续旅游的最新研究,如挪威的ThorFlognfeldt教授就生态旅游中如何开发更可持续的产品做了报告,日本学者CarolinFunck以日本南部某岛上的旅游发展为例阐述其关于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的研究,约旦学者JihadAbu-Ali和ShathaAbu-Khafajah也发表了该国旅游发展中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3.2可替代性旅游专题

可替代性旅游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首先,研究者们探讨了可替代性旅游的目标、形式及内涵,来自中山大学的硕士生王莎等梳理与回顾了过往国内外可替代性旅游研究,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AlternativeTourism(AT)的起源、概念和内涵、与大众旅游的对比以及旅游影响等几个方面,对目前有关AT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次,学者们针对可替代性旅游的细分市场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多位代表分别以体验式体育旅游、志愿者旅游、背包旅游等可替代旅游的不同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报告。此外,学者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对可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进行了比较,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学者DoganGursoy就“可替代性旅游与大众旅游发展中本地居民感知研究”做了相关报告,他发现旅游产生积极经济影响的居民会支持大众旅游和替代性旅游,但对替代性旅游的支持程度更高。

3.3社区旅游专题

社区旅游作为近年来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此次会议上同样引起了参会者的热烈讨论,话题涉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等等。浙江大学的周永广副教授等做了题为“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的汇报,得出在中国背景下,由于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利益追求、参与主动性、参与方力量对比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以外源型发展为主的、村民参与旅游服务但不参与旅游经营决策的、从属的、被动的社区参与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应选取以内生式发展为主的、能实现地方控制与本地化、决策民主化、产业链本地化、合作共生化等的社区主导开发模式;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周丽君讲师与中山大学的保继刚教授以广东丹霞山为例探讨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他们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这一视角出发考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通过对丹霞山景区发展历程以及景区内部和周边几个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历程中的部分典型事件的重点分析,发现该案例地社区参与旅游的委托不很显著;河南大学的高更和教授以河南省化山村为例,分析了旅游专业村形成历程及影响因素,发现专业村是在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在能人的带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历程服从“s”形曲线创新传播规律;中山大学的博士生翁时秀以楠溪江古村落群为例阐释了权力关系对古村落社区旅游发展的影响,认为在现代中国古村落社区中,如果不能建立古村落保护的合法性,古村落的破坏将不可避免,旅游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3.4旅游影响专题

旅游影响在国外有着众多成熟的研究,也是国际上长盛不衰的热点旅游研究话题,因此,该主题的分组讨论得到了最多国外代表的响应,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代表们各抒己见,都以严谨、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参与到旅游影响研究的讨论与交流之中。新西兰学者Anue—Maried’Hauteserre探讨了太平洋艺术节对于太平洋群岛的旅游发展究竟是作为本地文化表现还是推广手段;瑞典学者SaithongPhommavong就旅游政策实施中的网络管制对老挝贫困程度减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伊朗学者MehdlMomeni也以伊朗旅游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为题和与会者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国内学者在旅游影响研究方面也有丰硕的成果,这一点在会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山大学的张朝枝副教授等以开平自力村和马降龙村的案例研究了乡村社会的场所依赖对旅游感知的影响,认为乡村社会的变迁过程直接影响了其场所依赖的结构与维度,而这种结构与维度的差异又进一步影响了他们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与感知;中山大学的徐红罡教授总结了造成西递宏村游线固化的影响机制,指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逆向选择、既得利益群体形成强大的政治及话语权力、旅游者的外部强化、导游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古民居保护投入的差异是导致西递宏村游线固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苗学玲博士分析了“非标准化团队旅游”的行为和动机,发现这种旅行方式的确有其独特的行为特征,有别于背包客和传统的团队旅游,如他们共同制定旅游计划,全程以小团队的方式旅行等,还讨论了其重要性以及网络论坛对于这种旅行体验形成的影响。

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主题远远不止上述4个,而是延伸到旅游研究各个角落,从市场细分、战略研究、地理分布等多个角度切入,研究方法多样,也出现许多基于不同案例地的有益的比较研究。如中山大学林清清博士以中国西双版纳和加拿大尼亚加拉地区为例,比较研究特殊兴趣旅游(specialinteresttourism)的分支——茶旅游与葡萄酒旅游,她认为二者有许多相似处,如都与消费品即葡萄酒或茶相关、都涉及三大产业、产地往往都处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都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有关,但是,茶旅游与葡萄酒旅游在政府参与度、目的地促销、社区参与程度、供给与需求、所处地域及学界研究等方面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台湾新竹教育大学的学者Chin—chengNi分别比较了台湾与美国两地原住民对于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的认识,结果显示地理景观和传统文化是两地共同的旅游资源,两地居民都试图最小限度的改变自然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研究生专场

为鼓励青年学者快速成长,本次会议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6场研究生报告专场。在保继刚教授、AlanLew教授等国内外专家的主持与指导下,来自各大高校的研究生们也就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做了多场精彩的汇报。许多演讲的内容与时俱进,富有创新性。如南京大学研究生柯立所做的关于家庭旅游决策过程中青少年的参与程度研究;中山大学研究生魏雷所做的“旅游发展对摩梭家庭结构的影响探究——基于男性文化的视角”研究发现,在旅游参与程度较高的村庄,虽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母系制大家庭所占比重依然较不开发旅游的村庄高,旅游业的发展在形式上使传统摩梭家庭结构得以巩固。他们的汇报都获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研究生专场报告的举行既给研究生们提供了一次学术交流和锻炼、提高的机会,也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行了一次检阅,将促进旅游学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科研氛围,激励研究生的自主创新。

4阳朔宣言

本次会议通过了《阳朔宣言》。宣言肯定了“阳朔以其绰约的自然丰姿和浓郁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旅游胜地,更以其独特的方式和智慧成为可持续旅游的典范”,明确了“旅游的发展不是与自然的斗争,而是对于协调与统一的不断探索;旅游的发展不是与环境的截然对立,而是基于热爱并关注自然的态度;旅游的发展不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而是以享受和保护自然为责任和乐趣的全

中山大学范文篇6

一、实施人才培养“金桥工程”的基本思路

据调查,2**0年,我市共有卫技人员5407人,其中本科学历的297人,占5.49%;大专学历的有586人,占**0.83%;中专学历的20**6人,占37.29%;高中以下学历的有2508人,占46.38%。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的**6**多名卫生技术人员中,40岁以下中专学历以下的就有8**多人。尤其是护理队伍,几乎都是中专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者只有2人,高级职称的护理人才也面临断层。其它如药学、临床检验、预防医学、放射专业的情况与护理差不多。乡镇卫生院一级,不说高级人才,就是中级职称、大专以上学历者也是凤毛麟角,医生极大部分都是中专毕业生。面对这种情况,阳江市卫生局做出了一项大胆决策,决定将全市卫生系统中专以下学历的人员全部“回炉”,参加“金桥工程”大专班学习。通过实施这项工程,彻底改变这种局面,把中专以下学历人员全部提高到大专以上水平。

二、实施“金桥工程”的做法和政策措施

(一)制定方案,明确培养目标

为使“金桥工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2**0年****月,我局制定并下发了《阳江市卫生系统“金桥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中对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方式、培养时间、单位职责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具体如下:

**、培养目标:从2****年起,用5—**0年时间,把我市在职中专以下学历、年龄低于40岁的卫技人员提高到大专以上学历水平。至**年,市直单位有70%卫技人员,全市有50%卫技人员取得大专以上学历;至20**0年,90%以上卫技人员达到大专以上水平。

2、培养对象:以中专以下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并要突出几个重点,兼顾几个方面:①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兼顾卫生站和个体诊所;②以县、区医院为重点,兼顾市直单位;③以医疗、护理专业为重点,兼顾其他专业;④以40岁以下人员为重点,兼顾40岁以上人员。

3、培养方式:①与高等院校合作,开设成人大专班、本科班。学习方式有三种:全脱产学习、半脱产学习和业余班学习。②参加“全国统一自学考试”,取得大学专科或大学本科学历。③选送到高等院校进修或参加函授学习,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二)排除阻力,制定有关政策

对全市中专以下学历的人员全部进行“回炉”,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单位有阻力,个人也有阻力。为保证该项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局多次召开有关会议,反复申明实施“金桥工程”的重要意义,并作了以下的政策规定:⑴“金桥工程”是“科教兴医”和跨世纪的重点工程,要求各地各单位从“讲政治”和站在发展我市卫生事业的高度上来对待该项工程,统一认识,无条件执行;⑵把“金桥工程”的各项指标纳入单位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内容进行年度考核,并作为单位领导班子任期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⑶明确规定各单位科教经费不得低于业务收入的2%;⑷凡是参加“金桥工程”学习的人员,其学习期间的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不变;⑸所在单位必须为参加学习的人提供方便,不得以工作或人少为由阻碍或不准学员参加学习;⑹对符合培训条件而又不参加“金桥工程”学习的人员,将在人事制度改革中逐步淘汰,使大家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使该项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三)依托高校,保证质量

为保证“金桥工程”的质量,我们选定阳江市卫生学校作为培训基地,以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作为依托,进行合作办学。一是与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开设临床医学和护理大专班和本科班;与**药学院合作,开设预防医学、药学大专班;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开设临床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班。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省卫生厅、中山大学和阳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2年****月**8日,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阳江分院在阳江市卫生学校正式挂牌成立,使阳江成为中山大学高等教育学院的教学、培训基地,使我市的人才培养有了一个强而有力的后盾,从而大大保证了“金桥工程”的教学质量。

(四)考前培训,提高入学率

“金桥工程”明确规定,参加成人大专班或本科班学习,必须参加全国成人高考,并达到录取分数线。为提高入学率,我局要求阳江市卫生学校认真做好考前辅导。从2****年起现在,每年都委托阳江市卫生学校举办为期5个月的考前辅导班。通过辅导,升学率达70%以上。

三、实施“金桥工程”取得的成效

(一)“金桥工程”的实施,培养了各类人才

**、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据统计,2**0-**年,我市共有2638人参加“金桥工程”大专班学习,其中在中山大学高等继续教育学院阳江分院就读的有2**80人(护理**04**人,临床医学脱产4**人,临床医学夜大634人,药学夜大65人,预防医学夜大29人,卫生监督****人)。通过“金桥工程”的驱动,改变了全市卫技人员的学历结构,提高了专业质素和医疗卫生技术的服务能力。

2、培养了一批卫生管理人才。为提高全市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的管理水平,2**2年5-****月,我局与中山大学合作,在我市卫生系统举办了EMBA精要课高级研修班,全市共有93名医疗卫生单位的领导(包括乡镇卫生院院长)参加了学习,并领取了由中山大学颁发的EMBA结业证书。由于知识的更新和管理理念转变,使我市的卫生事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医疗卫生单位的效益也显著提高。

3、培训了一批乡医和个体医。乡医和个体医大多数都没有正规学历。为解决他们今后的出路问题,我们专门委托阳江市卫生学校为他们开设了成人中专班,积极发动他们参加学习,几年来共招收乡医和个体医生850名,并已于2**4年6月全部毕业。

4、培养防保人员。防保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为加强防保人员的培养,我们还专为卫生院防保科开设了一个预防医学大专班和一个中专班,共有70多人参加学习。

5、培养研究人才。从**年起,我们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开始实施“精英人才培育计划”。今年****月,已开设临床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有****4人员参加了学习。

(二)“金桥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科研的开展

我市“金桥工程”实施后,由于人才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大专以上的卫技人员逐年增多,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普遍提高。人才层次的提高带动了全市科研活动的开展。几年来,在我局和各单位的努力下,我市卫生系统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统计,2**0--**年,我市共获省医学科研立项22项(含中医),市级立项228项;获阳江市科技进步奖54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2项。共发表部级论文**3**8篇,省级论文3074篇。

(三)“金桥工程”的实施,带动了全市的学习气氛

随着“金桥工程”的实施,一股读书的热潮已经在我市卫生系统形成,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读书:中专毕业的读大专,大专毕业的读本科,本科的毕业的读研究生。不但技术人员在读,而且管理人员也在读。在这股学习热潮的带动下,全市卫生系统的学术氛围日趋浓厚。2**0-**年,我市共举办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26项,市级项目****2项。共有**5555人次参加了学习。全市共派出进修三个月以上人员有383人次。通过举办继续教育活动,大大活跃了我市的医学学术气氛。

(四)“金桥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医疗单位管理的规范化

“金桥工程”不但解决了低学历人员的学历层次问题,也使高学历的人员得到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我们以此为契机,狠抓综合目标管理和医院管理年活动,围绕“质量、安全、服务、费用”这个核心内容,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我市的医院管理工作不断走向规范。

(五)“金桥工程”的实施,为农村卫生工作带来了生机

几年来,我们不但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卫技人员,而且也使一批卫生院院长得到EMBA主干课程的培训,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农村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六)“金桥工程”的实施,疾控工作得到加强

中山大学范文篇7

大家好!今天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资助的**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启动了。该项目同时也列入了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医药卫生扶贫工程”。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各位学员对我省农村卫生工作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今天,也是中山大学成立82周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成立140年的庆典大喜之日,在此,一并热烈的祝贺!

农村卫生事业关系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繁荣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关心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党中央、国务院就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总体上规划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部署,加大农村卫生工作领导力度。农村卫生投入逐年增加,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扎实推进,农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今年一年间,相继部署了农村卫生站建设和乡镇卫生院建设,掀开了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

农村卫生人才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由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资助的**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涵盖三个山区市乡村医生培训、乡镇卫生院院长和骨干培训以及地、县卫生管理干部培训,7500余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将得到系统的培训,对整体提高三市农村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积累丰富的经验。希望省卫生行政部门把握机遇,抓好管理,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希望中山大学发挥全国一流大学的优势,为我省卫生人才的培养再作贡献。

再次感谢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对我省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感谢社会各界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培训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中山大学范文篇8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资助**省的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的启动仪式。在此,我代表卫生部对项目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对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并通过你们向长期战斗在农村基层一线的医疗卫生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今天,也是中山大学成立82周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成立140年的庆典大喜之日,在此,一并热烈的祝贺!

以农村为重点是党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近期推行的农村卫生站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改革,抓得准,力度大,对有效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使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一直以来,**抓住关键,在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次借天大药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和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的资助,启动农村卫生人才培训试点,以期全面推开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相信,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一定能造就一支适应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为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省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山大学密切协作,把这项利民、利社会的工作扎实开展好。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支持医疗卫生工作,为卫生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献力量,为促进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衷心祝愿“**省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合作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学员学有所成,报效乡梓!

中山大学范文篇9

一、主题演讲与大会报告

广州大学校长、中山大学教授魏明海做了题为“如何构思与描绘一个研究项目”的报告。魏明海教授从全国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引入,通过图表展示了对虚假陈述这个议题的发散思考,进而引出此次演讲的主题。魏教授指出一个研究项目的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构思,即如何思考;一是描绘,即如何呈现。在整个讲解与分享的过程中,魏教授使用了盈余公告前漂移形成的机理研究的例子帮助参会嘉宾理解与运用。第一,在构思方面,可以通过找出问题卖点、逻辑,画图分解问题、说明问题等方式,从具体问题中凝练出科学问题,探寻现象背后的理论机理;第二,在描绘方面,可按照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图设计、研究内容概括、研究文献整理、研究内容图分解、专题研究内容说明、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提炼到研究方案制定的顺序逐步开展,从而清晰呈现问题研究的过程。《会计研究》编辑部刘国强主任发表了关于“新时代会计理论研究”的主题演讲。刘国强结合学习“726”重要讲话和精神心得体会,阐释了“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指出新时代会计理论研究面临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提出会计理论研究应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从实践中找选题、用实践作为评价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努力构建中国自己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中国特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刘国强主任还对《会计研究》审稿和学术成果评价中,处理好科学性、规范性与思想性、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介绍了《会计研究》关注的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改革重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等几个方面选题。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蒋占华做了题为“央企国际化经营的财务管控”的演讲。蒋占华从央企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财务风险与管控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央企国际化经营取得了飞速发展和显著成就,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央企国际化经营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目前央企国际化经营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公路、铁路、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央企数量较多,在高科技领域的较少。此外,我国GDP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这都给央企国际化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在央企“走出去”的过程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与管控是一个重要议题。优化央企国际化经营的财务管控,需完善体系、统一规划、提高效率、建立企业内部防范风险机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玉德做了题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调研与反思———基于2017的调查分析”的演讲。他阐释了“降成本”的内涵及其政策要义,分享了研究团队对近年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调研总体情况。他们的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实地调查等方式,发现2014-2016年企业融资成本总体下降,指出我国营商环境有待完善,制度性交易成本仍是各地企业持续永续发展的壁垒,减税降费力度逐渐加大但企业获得感或感受不强且存在地区差别。针对存在问题,他们提出了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建议: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构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长效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时评估现行降成本效率,适时出台或调整相关政策。09北京师范大学崔学刚介绍了“股利税与会计稳健性”的会计研究课题,文章利用2013年股利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背景,考察了股利税改革前后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变化情况。该研究丰富了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文献,为我国的税收政策改革和企业会计准则修订提供了政策参考。西南财经大学唐雪松分享了“委托理财与债务融资成本”。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委托理财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和维护银企关系,从而减少债务融资成本的预期相一致。中山大学张俊生做了题为“CEOCreativityandFraudulentFinancialReporting”的报告。研究发现,拥有艺术创造力的CEO会导致更大的欺骗性财务报告,而拥有科学创造力的CEO能够抑制欺骗性的财务报告。暨南大学朱滔报告的主题是“社会信任、经营复杂性与高管薪酬安排———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理论与经验证据”。朱教授结合国企的制度背景,在多任务框架下构建了一个高管薪酬激励的游说模型,在高管薪酬安排中创新性引入了社会信任,拓展了高管薪酬领域的视角,为国企薪酬安排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广州大学张荣武做了“风险投资为何不退出?—基于三方合谋掏空视角”的主题报告。报告探讨了风险投资是否因参与了合谋掏空而长时间留在上市公司。研究为风险投资长期留在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解释,弥补了风险投资与高管间关系研究的不足,补充了合谋掏空的相关文献,为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胡光华报告的主题是“CPAfirm’scloudauditingproviderevaluationandimprovementplanningbasedhybridMADMmodel”,报告提出了一种评价和改进规划模型,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最优的云审计提供者,并通过实证案例研究来说明该模型的应用。在大会论文报告过程中,报告人紧密围绕“会计”、“风险”、“股利”、“创造”、“改革”等关键词,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状况,分别就“股利税”、“委托理财”、“财务造假”、“高管薪酬”、“风险投资”以及“云审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与参会代表就报告的内容进行了互动与交流。代表们提问踊跃,场面热烈。

二、平行论坛

中山大学范文篇10

1、网络信息资源的统一评价指标

1.1可信性

评价Internet资源可信性主要从信息提供者本身的可信度,元信息以及有无明显的缺乏可信性标志三个方面判断。

(1)信息提供者本身的可信度:个人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地位、在相关领域的阅历、有无相关信息的资格等(如果一条金融证券信息来自一个考古学家,那其可信性就要大打折扣了);组织机构作为信息提供者的时候,要考虑其声誉、职能、性质、人员组成等。此外还要考虑有无信息提供者的联系方式(E-mail、电话、邮址等)以确认其是否真实存在。

(2)元信息:也就是关于信息的信息。元信息有很多形式,但概要型和评价型是最基本的。

概要型元信息包括摘要、提纲、相关的表格、图形等,这种信息可以使用户不必阅读全文、而迅速了解信息内容。

评价型元信息包括各种对该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价的信息。如:推荐、分级、评论、注释等。

两者可以结合形成理想的元信息形式,既可以提供信息简介,又能告诉用户信息价值所在,如WWW中的黄页。

(3)缺乏明显可信性标志:文献[7]提出是否具有明显的令用户感到不信任的标志,也是衡量网络信息可信性的一个方面[7]。如信息提供者匿名、存在否定性元信息(对信息进行批评的注释等)、形式上具有语法、拼写方面的错误等。

1.2精确性

精确性测试是为了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合时性、实事求是、详尽、准确、全面。例如:20年前被认为是正确的事现在看来未必正确,同样,一条最新的信息也许是片面、残缺的。以下是有关精确性的评价指标。

(1)合时性:有些信息是过时的,还有些信息由于学科发展迅速,生命周期短。可是老的信息并非就没用,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也许是10年内的、5年内的或者2周内的。所以此处我们用的是“合时性”而并非“及时性、新颖性”。

与合时性相关的就是动态性,对今天而言还是合时的信息也许明天就会过时,尤其是在技术、医学、商业等领域,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在流动,用户必须时时检查信息,更新所需信息。

(2)全面性:信息应该是全面的。有些人认为用户在做出决定之前,其所掌握的信息应当是完整的,但是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其不可能实现,没有人能够在决定之前阅读20,000篇文章,可是也不可能仅凭一条信息就能掌握全部情况。一个好的Internet信息源会尽量满足用户的各方面需求,但毕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而且有的信息源还会故意遗漏一些事实误导用户。所以我们需要不止一个信息源。

(3)用户和目标:一个信息源是面向谁开设的,其目的何在?对于信息评价而言,其用户对象是很重要的,很难想像一个中学教师会从一个育婴网站上发现教学所需的信息。同时,信息的目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一篇《买车还是租车》的文章,本来作者应该客观分析两者的利弊,但相反他也许会对你说租车比买车更划算,这种信息就是带有引导性的。这种信息不是没用,只是我们在无形中受到作者了的影响。就像文献[6]所提出的只有当信息对象和目的符合我们口味时我们才会考虑信息是否可用[6]。

1.3合理性

(1)公正:也就是公平、合理的提供信息,而不能有所失衡,即使是关于对手的信息也应当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一个优秀的网站应该以平静、理性的态度,谨慎的信息,感情色彩过于强烈的信息往往会违背理性,煽动用户的感情,使其失去理性。

(2)客观:虽然做到完全客观不太容易,可一个好的网站应当努力克服自己的主观性。要做到客观,最大的障碍就是利益冲突。例如:许多网站销售日用品,不免批评对手的产品如何有害健康等,他的批评也许是正确的,但由于与利益相关,我们就必须仔细考虑其所提供的信息质量。

(3)适度:生活中多数真理都是很普通的,如果一种说法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就要注意了。信息是否可用,有无道理,是否过于夸张。不要只是因为奇异而轻易相信[5]。

(4)一致:信息本身不能自相矛盾。

(5)缺乏明显合理性标志:对立性言语、夸大其词、利益冲突等。

1.4便利性

(1)网站的稳定性,网页的下载速度,界面设计是否符合逻辑。

(2)是否需要专门的硬件、软件才能浏览网页、获取信息,是免费还是缴费,如果缴费,用户是否愿意为此付出金钱。

(3)网站的访问人数,用户的登录频率。

1.5支持情况

(1)信息产地:信息最初来自哪里,是如何得悉的,网站对此有无说明,有无提供联系方式。

(2)外链:提供其他网站的链接,并能从其上找到与之相似的信息。

上述的各项指标可简化为表1。

表1网络信息资源统一评价指标可信性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地位、职能、性质、荣誉、联系方式以及相

关元信息等.

精确性信息的时间性、全面性、正确性、针对的对象、要达到的目的

等.

合理性公正、平衡、客观、没有利益冲突、没有明显偏见、适度、不自

相矛盾等.

便利性网站的稳定、下载速度快、兼容性好、缴费用户的人数、总体

用户人数多、登录频繁等.

支持率网站的信息来源、联系方式以及有效外链等.

2、各类网站信息的问答式评价指标

不同类型的网站有不同的评价指标,考虑的内容和角度都会有所不同,而网络信息的统一评价指标多数是定性的名词,其可操作性不强,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这些定性的指标无法得到较好的利用。为使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成为一项可操作的活动,其评价标准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理解的,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鉴于网络信息的统一评价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其可操作性差,我们这里将这些定性指标化为可操作的提问式的指标,并对各问题进行回答,根据答案的不同作进一步的分析,最终以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

下面是关于各类型网站资源的评价指标的介绍,各指标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评价某类网站时,只要从文中讲到的几个问题入手,回答全部或主要的问题。

另外,同一网站,不同用户对其的评价亦不相同,有100个用户,就会有100个评价结果;而同一用户对同一网站的评价也会随时间、用户目标、网站变迁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对某一网站信息的评价结果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项评价指标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对用户来说意义也就不同,因此,对某一网站进行具体评价,除了要回答下述各问题外,还要考虑各项指标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为每个问题赋予一定权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商业网站、组织机构网站、新闻网站、专业网站以及个人网站的信息评价指标是在观察了大量相关网站之后,如微软中国的网站、上海市工商局的网站、新浪网以及一些专业网站,尤其是学术网站和个人网站,在前人对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简单的模式,其中,每种网站的评价指标还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化。

2.1商业网站的评价指标

(1)信息提供者

①有无明确指明为网站内容负责的公司;

②有无关于该公司的说明或提供相应链接,介绍公司产品、子公司等;

③有无方法验证该公司是否真实存在,如:联系方式提供电话、邮址等,而不仅仅是E-mail;

④有无声明该网站是该公司的正式网站,版权是否属于公司。

(2)精确性

①有无提供相应的外链,如产品检测部门、直属部门或公司等,以证明公司所言非虚;

②是否能从其他网站找到与此网站信息相同的信息;

③是否有语法、拼写方面的错误(此类错误不仅说明网站缺乏质量控制,还暗示着其所提供的信息的精确性差)。

(3)客观性

①对于网站上的任何一条信息,公司的目的是否明确、客观;

②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有无夸大其词;

③介绍对手产品时态度是否端正,有无贬低的意味;

④如果有广告,其是否明显区别于其他信息。

(4)合时性

①有无网站的制作日期、首次上传日期、最后更新日期;

②有无证据表明其上的信息仍是可用的;

③财政方面的信息是否已经过证券交易委员会归档?是否有归档日期[10];

④如果是公司的年度报告,那么有无报告日期。

(5)覆盖率

①网站是已经全部完成还是处于建设中;

②对产品介绍的详细程度(是否包括公司的全部产品?对某一产品介绍的详细度);

③对公司各部门的介绍是否有主、次之分。

2.2组织机构网站的评价指标

(1)信息提供者

①有无明确指明为该网站内容负责的组织机构;

②有无对该组织的介绍或链接;

③有无方法证明此机构确实存在,如联系方式除提供E-mail外,还有电话、邮址等;

④该网站的内容是否得到该组织机构的认可;

⑤网站是该组织中心机构的网站还是隶属于地方机构的网站;

⑥版权归属。

(2)精确性

①对于事实型的信息是否能从其他网站找到相同的;

②是否有语法、拼写方面的错误。

(3)客观性

①其内容是否有引导用户的目的;

②广告与信息是否有明显区别。

(4)合时性

①有无网站的制作日期、首次上传日期、最近更新日期;

②有无证据证明网站内容尚可利用。

(5)覆盖率

①网站已经完成还是正处在建设中;

②网站主题是否明确?观点是否得到有力的证明。

2.3新闻网站的评价指标

(1)信息提供者

①有无明确指明为网站内容负责的单位或个人;

②有无对负责人进行说明;

③有无方法验证负责人的真实性?如联系方式提供电话、邮址等,而不仅仅E-mail;

④网络上的内容除了网络版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版本;

⑤如果信息来自个人,是否有对此人的介绍(身份、阅历、资格等);

⑥有无明确网站的最终负责人、版权归属。

(2)精确性

①对于事实型信息,能否在其他网站找与之相同的;

②是否有人对网站内容的精确性进行过评论;

③有无专人审查公布的信息;

④有无语法、拼写方面的错误。

(3)客观性

①有无指明哪些内容是编辑的,哪些是作者个人的观点;

②广告与信息是否有明显区别。

(4)合时性

①有无说明网站的更新频率,网站的最近更新日期;

②如果是报纸的网络版,有无说明其对应的是印刷版的哪一版;

③如果来自广播,有无说明其首次播放时间。

(5)覆盖率

①有无专门页面说明其覆盖范围,如时间跨度等;

②如果存在印刷版,那么与其相比,网络版的范围如何。

2.4专业网站的评价指标

(1)信息提供者

①有无指明发起机构?其信誉度如何?主要内容创造者的学术地位怎样?其在相关专业的造诣如何;

②有无证据证明发起机构、主要内容创造者的真实性?如联系方式提供电话、邮址等,而不仅仅E-mail;

③内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2)精确性

①有无网站信息编辑业务的相关规定(如对信息源的要求,编辑人员能否随意对内容进行修改等)以及这些规定在具体文献中的执行情况;

②有无语法、拼写等错误;

③信息重复性。如果相同信息被作为不同的信息收集在网站中,则必然会降低网站的有用信息含量。

(3)客观性

网站的信息是否带有明显的观点倾斜?是否提供了学术争鸣的空间。

(4)合时性

①有无日期表明网站制作日期、初次上传日期、最近更新日期;

②信息增长率以及信息衰减率[8];

③有无其他证据表明信息的可用性。

(5)覆盖率

①网站已经完成还是处于建设中;

②信息总量。一般情况下该指标的值越高,表明被测网站的水平越高[8];

③信息内容的专业覆盖范围,即对本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体系、体系内各部分内容以及相互关系的描述是否全面而详细。

在评价专业网站时除上述指标外还应考虑到原创信息量及原创信息率。这里的“原创”是指著作人在网站首次发表,从未在其他网站或传统媒体上发表过的学术作品,在具体应用中还应考虑到原创信息的学术价值因素[1]。

2.5个人网站的评价指标

(1)信息提供者

①有无指明网站内容的负责人,此人的阅历、身份、有无资格提供相应信息;

②有无证据证明此人的真实性(由于个人的真实性很难证实,所以要以此类网站做信息源要格外谨慎)。

(2)精确性

①对于事实型信息,能否从其他网站找到与之相同的;

②有无语法、拼写等错误。

(3)客观性

信息是否带有明显的偏见。

(4)合时性

①有无日期表明网站制作日期、初次上传日期、最近更新日期;

②有无其他证据表明信息的可用性。

(5)覆盖率

网站已经完成还是处于建设中。

2.6案例说明——中山大学网站评价

中山大学作为一所科研院校,我们采用组织机构类网站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共14个问题。中山大学作为一所知名院校,“是否指明负责机构”、“是否能证明机构存在”、“是否指明了版权归属”、“广告与信息的区别”、“关于网站的各种日期”以及“网站是否已经完成”六个问题较为容易得到正面答案,所以对这几个问题的肯定回答赋予的权值为1,同时这几个问题一般而言不会对网站信息的质量产生太大影响,所以对他们的负面回答赋予的权值为-1。要说明的是大学作为一个学术信息的集散地,商业性较弱,一般来说其网站提供的信息必须与广告有明显的区分,因此“广告与信息的区别”一项的负面答案我们赋予的权值为-2。而“是否有组织介绍”和“是否为组织中心机构的网站”两个问题是用户了解该组织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我们均赋予了2/-2的权值。“内容可利用的证据”和“内容是否得到组织认可”两题,是网站信息是否可用的主要表现,而对于院校网站来说,其所提供的信息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对用户而言,可信度也较高,所以我们赋予的权值分别为3/-3和4/-4。“能否找到与其他网站相同的事实型信息”能够客观的反映网站提供的事实型信息的可信度,“主题是否明确”是评价一个网站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故而这两个问题我们均赋予5/-5的权值。另外,要注意的是“是否有语法、拼写错误”和“是否有引导用户的目的”这两个指标的两种答案权值的绝对值并不相同,这是因为考虑到中山大学作为一个科研院校,如果犯上述错误,其结果是比较严重的,因此负面答案的权值绝对值相对较大,为-2,而正面答案我们只给1分。这样全部为正面答案时的总分为29。如表2。

表2中山大学网站评价指标权值评是是是内容是否是能否是否是否广关内网主

价否否否是否组织否找到有语有引告于容站题

指指有能得到中心指与其法、导用与网可是是

标明组证组织机构明它网拼写户的信站利否否

负织明认可的网了站相错误目的息的用已明

责介机站版同的的各的经确

权机绍构权事实区种证完

值构存归型信别日据成

在属息期

是1214215-2-211315

否-1-2-1-4-2-1-511-2-1-3-1-5

正像前文所讲,评价本身就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带有一些主观性,每个人的评价结果,甚至同一个不同时期对某一网站的评价结果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文中对中山大学网站的评价结果仅代表作者本人的看法。

由上表我们可以知道中山大学网站的最终得分是25分,14个答案中有10个Y,4个N,其中有两个N是代表正面的意思(是否有语法、拼写错误,是否有引导用户的目的),所以该网站的正负面比应该是Y:N=(10+2):(4-2)=6∶1,所以中山大学网站是一个比较优秀的组织机构网站。

但是其并未明确指出为该网站内容负责的是中山大学本身亦或是其他机构,也未能将网站的日期、最近更新日期等公诸于众,这不免给网站的整体质量打了折扣。

3、结语

将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指标用问答的方式表现出来,其可操作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使网站评价不再仅仅是一种理论探讨,而成为一种真正可执行的活动。

另外除了上文中所提到的一些指标外,我们在评价一个网站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这个网站的浏览器兼容性、站点速度、页面设计美观程度;用户访问量、用户在网站的停留时间、浏览页面的数量、对网站的参与程度,甚至用户的访问来源都有可能成为网站的评价指标[1]。本文所列出的是根据在评价网站信息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而列出的许多因素中的一部分,每个网站到底如何评价,最终还是要结合网站本身综合考虑的。

【参考文献】

[1]赵仪等.专业网站的评价指标分析.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4):43—45

[2]D.ScottBrandt.Whyweneedtoevaluatewhatwefindontheinternet.thorplus.lib.purdue.edu/~techman/eval.html(AccessedOct.3,2002)

[3]JanAlexanderandMarshaAnnTate.EvaluatiingWebResources.www2.widener.edu/Wolfgram-Memorial-Library/webevaluation/webeval.htm(AccessedOct.3,2002)

[4]ArgusAssociates.Clearinghouse:Information:RatingSystem./ratings.html#eval(AccessedOct.3,2002)

[5]D.ScottBrandt.Evaluatinginformationontheinternet.thorplus.lib.purdue.edu/~techman/evaluate.htm(AccessedOct.3,2002)

[6]ValuationofInformationandSources:ReliabilityandCredibility.library.albany.edu/internet/evaluate.html(AccessedOct.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