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7:02:09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范文篇1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已率先发展,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出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老工业基地正重振雄风。此时,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发展速度相对趋缓,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摆在中部地区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

“中部崛起”中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个省。中部地区面积共10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7%;拥有人口3.65亿人,占全国的28.1%;2007年中部六省GDP总和为51864亿元,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21%。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中部崛起是中部六省的期望,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1、促进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区域发展,需要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东部的升级、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中部崛起,为东西互动、南北合作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全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促进中部崛起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这严重阻滞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部农业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但中部地区是“三农”问题最为突出和集中的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中部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中部地区作为解决全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粮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粮食要满足国内需求,实现基本自给,主要靠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发展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稳定中部地区的农业基础,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部地区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占有明显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与输出基地。中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二、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区位优势。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已经表明,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是决定各地区间发展差异的最主要的外生因素之一。中部地区位于我国的地理核心,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经济沟通辐射、互动能力强,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中部地区东靠长三角经济区,南依珠三角经济区,西临成渝协作区,北接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其交通网络发达,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核心区域和交通要地,已经初步建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中部地区在承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2、资源禀赋优势。中部地区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要或稀有矿产资源的丰度远优于东部,密度也高于西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中部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修有大批全国一流的水电设施。随着三峡电站的建成和国家“西电东送”及全国联网战略的实施,中部已成为“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重要平台和通道。中部地区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宜农平原、宜林山地、宜牧草场和宜渔湖泊等多种农业自然生态系统。

3、经济优势。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保障,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加快区域的社会发展与进步。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较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也是我国重要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传统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化工、汽车制造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制造业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并已经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文化资源丰富。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古老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赣文化、徽文化等,文化积淀丰厚,人文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优势突出,与山水旅游资源优势交相辉映,非常适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中部崛起也存在其制约因素。“三农”问题仍很突出;工业虽然已有较快增长,但传统工业仍占主导地位,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加工业所占比重较大,高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很小,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一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改革开放起步相对较晚,开放意识不强,开放程度不高。

三、促进中部崛起的绿色战略分析

中部崛起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断加快发展的崛起,中部崛起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中部地区要把当前的机遇和自身的优势转化为推动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实施绿色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绿色战略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战略的内容包括: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新能源,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和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具体而言,中部地区实施绿色战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环保的关系,积极推广和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部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合理开发优势突出的能矿资源,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深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部城市群发展,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实施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更加注重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工业设备实现农业高产增效,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环境容量。由生态农业广泛地带动林、牧、副、渔的发展,解决中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中部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挖掘中部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生产力转变,以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

4、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建立资源的有序开采和高效利用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减轻发展对环境容量的压力和对资源消耗和依赖的压力,提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能等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大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切实提高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培育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对国土的覆盖范围,提高森林资源对国土的覆盖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参考文献】

[1]翁伯琦等:实施绿色战略实现持续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6).

[2]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论中部崛起战略的三大依据[J].长江论坛,2007(2).

[3]李旭东等: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4]曹庭珠:中原崛起与绿色中原建设[J].林业资源管理,2007(1).

[5]钟芸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中部崛起[J].山东社会科学,2008(2).

中部崛起范文篇2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这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受到金融体系制约的情形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明显。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互相推动的。呈现出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金融相关比率(通过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额资产总额与对外净资产的和”的比例来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他还发现,在生产技术一定条件下,如果假设投资风险和消费者的投资、储蓄偏好不变,金融机构数量与金融产品种类越多,金融活动对经济渗透能力越强,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也就是说,金融对经济发展有一种引致效应。金融对经济的这种引致效应,归纳起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发展经济必须要有投资的拉动。二、发展经济要发挥金融市场的资金调节和疏导效应。三、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一定导向作用。所以在一些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金融和经济增长有良性循环的关系,金融发展和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体系效率提高,从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水平,同时经济增长的本身又刺激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共同发展。

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改革以来,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继续深入,金融与经济的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越来越明显。

无论从西方还是国内情况看,金融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现代金融理论越来越强调金融供给的先导作用,这对我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实现中部6省崛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二、中部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根据金融理论可知,经济与金融的正相关关系不容质疑,所以在中部建立金融统一的支撑平台,重新考虑其内部功能构成的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一)融资环境边缘化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部没有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融资模式。一般认为,总是在东部成功试点后,中部地方政府才可以模仿或由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推广。在这一背景下,中部的资金积累只能依靠国有金融机构,于是国有银行的存贷款成为储蓄一投资转化的主要渠道或者说是唯一渠道。由于国有金融机构主要是服务于国有经济的,中部的金融机构在投资选择上必然要受到较多的行政干预,因为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其主要任务,这就最终导致大量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被排斥在这种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之外。并且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渐股份制改造的今天。资金的逐利性会逐渐增强,国有金融机构通过资金上传反而成为落后地区资金流向发达地区的主渠道。于是,在体制外资金供给机制缺乏的情况下,使得中部原有的金融资源进一步受到了扭曲:资本与良好的投资机会相背离,流向投资回报高的东部地区。导致中部与东部差距越来越大,并有可能迈入“贫困循环陷阱”的态势。

(二)中部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低

金融市场实际反映的是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的程度,该指标既可以反映各地金融市场的竞争程度,又可以反映市场效率的高低。一般来说,竞争可以提高效率,同时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决策、经营机制不断科学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中部等落后地区的信贷资源不断向其他地区流失,中部地区存贷比不断下降,而东部地区不断提高。特别是浙江省,这一趋势和中部形成明显对比。2003年、2004年中部6省新增存贷比是69.76%和51.90%,而同期浙江省为96.76%和94.27%。在国有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的中部6省,如果任由这一趋势发展下去的话,经济发展将面临严峻的信贷资源短缺危机,同时也可能使得中部陷入资金不断流失的困境中去。

(三)中部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就象自然生态呈现地区差异一样,金融生态也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就整体而言,我国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差,东部地区最好,按四级分类标准,前些年湖北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几个百分点,是我国金融高风险区。如果说中部地区存在人才优势,那么就整体金融生态而言,中部地区没有优势,而且与东部地区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中部地区恶劣的金融生态使中部地区资金集聚力降低,大量资金从中部地区流向外部,东南沿海,由于资金具有逐利性避险性,资金从高风险地区流向低风险地区。据研究发现,1990到2005年,银行贷款在全国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的省(区,直辖市)有7个,按增幅排名,广东和浙江并列第一。增幅达到3.4个百分点。其中广东贷款占全国比例由2002年的12.1%上升到2005年的15.2%,也就是说在2005年,全国每100元贷款中就有15.2元给了广东,而湖北才3.4元。由于中部各省国有企业比重较高,而且近期国企改革,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帮助国企减轻债务,纷纷放纵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甚至一些未改制的企业也受到影响,导致银行损失惨重,中部塌陷显然是多方面造成的,是中部地区的一种综合症,并非完全是政策所致,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生态环境不良甚至恶化造成的必然结果。

三、中部崛起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1.大力发展票据、债券和股票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发展商业承兑汇票,试办商业本票业务;推进票据业务专营化,支持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商业化、专业化的票据中介。

2.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中部建立区域性债券市场。一是争取发行更多各类企业债券,为中部企业解困,为中部建设输血;二是大力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三是支持地方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同时为中部地区地方商业银行建立起有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

3.发展中部产权交易市场。通过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各类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并购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中部经济运行效率。

(二)提高中小企业素质,改善金融服务

1.中小企业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治理结构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建成一个公正、透明、可信和负责的治理结构。要加快技术改造,增强产品竞争能力。要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财务管理规范透明,建立财务报表定期外审制度,提高财务数据可信度。强化诚信意识,加强对债务的管理,防止资金链的断裂,确保金融机构没有不良贷款记录。

2.商业银行要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水平。综观企业发展历程,大型企业多数是从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当中,不乏大量科技含量高、管理规范、成长性好的企业。据统计,截至2005年末,全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GDP所占比重达到69.5%,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为金融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商业银行信贷应善待和着力培育这些客户,使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达到银企双赢。要建立健全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准入退出标准及评级机制,适当调整对中小企业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办法和授信办法,确保对中小企业的评价客观、准确、公正;进一步提高各级高管人员的素质,增强对绩优中小企业客户的识别能力,准确把握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采取资产抵押、担保互保等手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制订差别化的服务手段,运用多种银行产品组合,减轻中小企业融资压力,除贷款外,可根据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急、频、小”的特点,选择票据、贴现等业务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加快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工作。

(三)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

1.积极发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入保、中国人寿等全国性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提高其市场研发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为中部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中部地区的分支机构。普遍“惜贷”,且在利益驱使下将资金投向东部,而中部地方金融机构实力不足,结构不合理,因此中部应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确保地方金融安全。一是通过整合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引入国内外合格的战略投资者,在中部成立2-3家区域性商业银行;二是按照《巴塞尔协议》要求,高标准地发展各类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三是中部地区还要大力培养一批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3.完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体系。中国高度垄断的金融结构不利于向农户和中小乡镇企业提供贷款,一些国有金融机构无意向农村和农业提供贷款或在这方面缺乏效率,因此,农村亟待构建民营金融体系。中部各省作为传统农业区,“三农”问题严重,国家应优先在中部粮食主产区进行非公有金融机构试点,如创办农村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优化农村金融产业结构,以尽快在中部广大农村地区构建起由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社区互助金融相结合的金融体系。

4.在后WTO时代,积极创造条件放宽政策,鼓励中部地区引进外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对外开放。

(四)优化金融生态,创造良好的金融产业环境

1.完善地方规章,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依法维护银行债权。各地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一定要有长远目光,破除地方保护,认真规范企业破产、重组等方面的改革,依法保护金融债权,坚决杜绝企业改制中损坏银行利益逃废银行债务的不法行为,协助金融部门加大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对依法收贷、债务清算等方面的执行力度;整顿重复征收银行在起诉、执行、过户和出售不良贷款等各个环节的税费现象。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确保金融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2.加大信用宣传,提高全民信用意识。出台信用管理规范,建立信用建设的工作目标和社会信用监督机制,将金融业资产质量状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做好农村信用村(镇)、信用户的建设,大力宣传和鼓励企业诚实守信,创建金融安全区,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中部崛起范文篇3

一、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和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科学等各项社会事业,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先进省份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中央做出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后,河南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河南国民生产总值10535.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236元,成为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居中西部地区之首。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均大幅度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近年来河南经济获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但经济总量大而不强、农业特征突出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近1亿人分布在18个地级市、108个县市,2000个乡、上万个村里,没有特大城市,现有的城市缺乏辐射能力;

2、“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并且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不高;

3、产业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主要是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消耗过大;

4、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全国范围私营及外商投资企业合计产出占全国总产出比重为30.3%,河南仅为13.21%;

5、高科技产业比较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非常薄弱,并且竞争力不强;

6、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河南围绕中部崛起的目标所取得的成绩与河南后发优势的显现以及国际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中西部扩散、转移密切相关,而河南正处于全国中心和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位置,使河南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国有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国有企业是河南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河南的国有企业约有2800家,其中大型、特大型省属国有企业有33家,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有9家。长期以来,河南国有企业由弱到强,为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0535.20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4.1%;全部工业增加值为4923.00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而国有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

河南的历史与现状表明,河南在粮食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能源、机械装备制造和农业产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方面的优势。

应当说,中部崛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突破点却在工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搞企业绩效考评实施的难点及对策研究好了,有助于提高河南的工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社会经济健康蓬勃发展。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有20多年,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不同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也应看到,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发展至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就河南而言,国企改革也存在很多尚未解决和不完善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进行改革或改制;已改革或改制的企业中,多数只是管理和分配方式有所变化,而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不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过场;政企尚未完全分离,企业自主权仍在受控,社会负担沉重,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中小型企业改革进展缓慢等。

总之,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质量不高,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激励不足,缺乏活力,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河南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的出现以及产品和要素价格的逐渐放开,使得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开始显现。

中部崛起范文篇4

1、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8.93亿元,增长37.7%,高于全国平均增幅7.9个百分点。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由去年的8355.91万元,上升到今年的10114.6万元。

2、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积极贯彻党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水泥钢铁等国家重点监测行业投资增长得到有效抑制,煤炭、电力等瓶颈行业投资得到有效增强。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迅速,完成投资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0.7%。工业投资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为江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后劲。全省城镇工业投资358.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1%,占全省城镇投资的44.9%。社会事业投资全面提升,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提供了物质保证。全省社会事业完成投资149.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6%,高出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2.9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快速增长,逐渐成为投资主体,表明我省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形成,全省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非国有投资共502.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9%,占全省城镇投资的62.84%。

3、新开工项目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城镇新开工项目209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61个;在建总规模812.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5.4%。新开工项目以新建项目为主,民间投资增长快,主要集中在工业行业,自筹资金居多。

4、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为投资平稳增长提供了资金保证。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本年资金来源合计980.76亿元,同比增长36.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同中部其它五省相比,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仍然量小增速慢,影响了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受党中央国务院的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六省固定资产投资普遍加速。2006年1到5月份,江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中部六省中仅排第五,增幅仅排第四,增幅比安徽低13.1个百分点,比河南低7.9个百分点,比湖北低2.2个百分点,中部崛起竞争激烈。

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全省11个设区市中,有5个设区市的投资增幅高于全省水平,其中九江市投资91.64亿元,增长80.3%,居全省之首;有6个设区市的投资增幅低于全省水平,其中景德镇、鹰潭市仅增长10.6%和11.3%,新余、吉安市的投资增速低于20.0%。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影响了我省投资的发展。

三、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势分析

1、下半年固定资产将持续快速增长的有利因素

一是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以及江西着眼于加快崛起和促进全民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激发各地区各方面的投资热情。

二是良好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将继续稳定增长,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将有力地推动我省投资快速增长。

三是我省经济整体实力增强。“十五”时期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和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省社会经济正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较快发展阶段。

四是企业效益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企业自主投资能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67.5亿元,同比增长42.9%。

五是上半年的新开工项目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将继续带动投资快速增长。

2、增长的不利因素

一是国家继续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国家已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对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产生影响,下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存在趋紧的迹象,有可能出台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措施。但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技巧不断成熟,06年下半年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是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控措施仍将保持温和基调。

二是我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连年高速增长,支撑条件减弱,部分地区已经反映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国家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形势下,根据各种支撑条件和投资增长的规律,我们初步判断:2006年下半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合理快速增长。

四、保持投资合理快速增长,促进江西在中部崛起

我省底子薄,经济总量小,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就必须加大投资力度。我省要主动做好工作,抓住中部崛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化国家宏观调控为机遇,保持投资合理快速增长,力争全年的投资增幅在中部六省中的排位前移,促进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1、抓住中部崛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争取更多国家支持。

2、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来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吸引更多外商投资。

3、继续完善投资结构。一是优化工业结构,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二是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促进消费。三是加大对农业、能源、教育、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的投资力度。四是加大商品房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

4、继续做好项目服务工作

一是科学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做好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项目的市场准入服务工作。要准确掌握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调整政策尺度,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避免“急刹车”、“一刀切”。

二是继续强化项目土地供应。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农村的空心村改造工作,开展砖瓦窑场、工矿废弃地整治工作,将废弃地基平整成耕地,在耕地数量不减少的条件下增加项目用地的供应,避免国家的土地政策对我省投资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要大力加强项目储备。近期,除了要做好国家原有投资项目的储备工作外,特别要做好循环经济、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项目储备。

四是继续做好省重点工程项目工作。要争取新开工一批省重点工程项目,储备一批省重点工程项目。

5、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根据趋紧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银行将在放贷上更加谨慎,国内贷款的增长将减缓。因此,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避免国家信贷紧缩给江西投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是力争在国家稳定金融的新措施出台之前,责成专门部门和人员,把第二届省银企洽谈会上的信贷金额达508.16亿元的贷款合作意向以及各类银行承诺的其它协议贷款最大程度地落实到项目上。

二是采用经营权、股权转让等方式向国内外投资商转让我省高速公路、桥梁等公用设施的资产权益,盘活国有资产。

三是进一步放开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开发、金融保险、科教育文卫等领域,吸收更多国内外资本参与建设和经营。

四是要抓住国家在完善投资融资体制过程中的政策变化,及时出台政策,如公司债券、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金融租赁等一系列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中部崛起范文篇5

一、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简要回顾和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科学等各项社会事业,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先进省份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中央做出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后,河南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河南国民生产总值10535.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1236元,成为全国第五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居中西部地区之首。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和实现利润均大幅度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虽然近年来河南经济获得了比较长足的进步,但经济总量大而不强、农业特征突出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近1亿人分布在18个地级市、108个县市,2000个乡、上万个村里,没有特大城市,现有的城市缺乏辐射能力;

2、“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并且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不高;

3、产业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主要是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消耗过大;

4、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全国范围私营及外商投资企业合计产出占全国总产出比重为30.3%,河南仅为13.21%;

5、高科技产业比较薄弱:与发达地区相比非常薄弱,并且竞争力不强;

6、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河南围绕中部崛起的目标所取得的成绩与河南后发优势的显现以及国际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的中西部扩散、转移密切相关,而河南正处于全国中心和连贯南北,承东启西的位置,使河南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国有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国有企业是河南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河南的国有企业约有2800家,其中大型、特大型省属国有企业有33家,进入中国500强企业的有9家。长期以来,河南国有企业由弱到强,为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0535.20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4.1%;全部工业增加值为4923.00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7%,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7%,而国有企业在河南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

河南的历史与现状表明,河南在粮食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能源、机械装备制造和农业产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方面的优势。

应当说,中部崛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突破点却在工业,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搞企业绩效考评实施的难点及对策研究好了,有助于提高河南的工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社会经济健康蓬勃发展。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有20多年,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改革、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不同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也应看到,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发展至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

就河南而言,国企改革也存在很多尚未解决和不完善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没有进行改革或改制;已改革或改制的企业中,多数只是管理和分配方式有所变化,而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不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过场;政企尚未完全分离,企业自主权仍在受控,社会负担沉重,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中小型企业改革进展缓慢等。

总之,大部分国有企业资产质量不高,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激励不足,缺乏活力,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河南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竞争的出现以及产品和要素价格的逐渐放开,使得国有企业自生能力的问题开始显现。

中部崛起范文篇6

1实证分析模型及数据处理

1.1实证分析模型

为了验证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对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无作用及其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缩小方面的有效性,本文借鉴学者们估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差距时经常使用的β收敛方程,该方程是基于由新古典增长模型所得到的Barro式回归方程。同时,借鉴邦德、霍弗(Ho-effler)与坦普尔(Temple)对索洛增长模型进行的动态面板分析模型[1],本文采取的实证模型其形式如下:△yit=Υt+α△yi,t-1+βyi,t-1+Χitλ+ηi+εit(1)其中,被解释变量△yit为对数差分形式的劳均GDP①;△yi,t-1为滞后的被解释变量;yi,t-1是对数形式的初始的劳均GDP;xit表示t时期的其他变量;yt是时间虚拟变量;ηi是个体效应;εit为干扰项;下标i与t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该模型兼有动态增长及条件β收敛模型的特征,这一模型也是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2009对西部大开发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时使用的基本模型[2]。为了检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有效性,我们对(1)式进行修改,最终使用的回归模型形式如下:△yit=Υt+α△yi,t-1+βyi,t-1+Χitλ+δ1dmid+*d2006+ηi+εit(2)式(2)中变量含义与(1)式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式中增加了区域与时间虚拟变量的交叉项dmid*d2006,其中当dmid=1时,代表中部地区;当dmid=0,则代表除中部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时间虚拟变量d2006代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时间,2006年以前d2006=0,2006年及以后年份d2006=1。此处的参数值δ1即表明了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中部地区增长速度的变化与其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之差,从中可以看出前者是否明显高于后者,以此可以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1.2变量选择

丹尼•罗德里克(DaniRodrik)曾将影响增长的因素划分为直接因素和基本因素两大类[3]。直接因素主要包括:要素禀赋(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生产率(技术、分配效率);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一体化和制度。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区域政策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确定为缩小区域收入水平与就业水平差距。因此,本文依据丹尼•罗德里克的增长决定因素的分析框架,借鉴学者们在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收敛过程中的研究成果[4-7],考虑到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现实,本文选取的变量主要涉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转换等几个方面。同时,由于中国目前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在实证分析时我们也选用政府规模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物质资本投入我们选用各地区资本存量进行度量;人力资本投入我们选用劳均受教育年限进行度量;基础设施状况我们主要选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进行反映。同时,为了分析产业结构转换效应,我们增加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作为变量。对于政府规模的度量,我们采用樊纲、王小鲁、朱恒鹏(2007)[8]的方法,用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年底职工人数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进行度量。

1.3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1997-2008年数据主要来自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部分缺失数据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补充。2009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交通基础设施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交通年鉴》。劳均GDP使用劳均实际GDP进行度量,计算方法是先将各地区GDP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折算为1978年价格,然后再以实际GDP除以年平均就业人数总数(即:以上年年底数与本年年底数之和除以2)得到;各地区的资本存量数据计算主要依据张军等(2004)[9]提供的方法计算;分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依据徐现祥、周吉梅、舒元(2007)[10]方法进行推算。并以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将资本存量折算为1978年价格,个别省份、个别年份缺少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替代。同时,在实证计量分析时用对数形式的劳均固定资本存量作为替代指标;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使用陈钊、陆铭、金煜[11]及多数学者曾使用的方法,本文对劳均受教育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是,首先将每一种受教育水平按一定的受教育年限进行折算,然后乘以该教育水平的人数,再加总,最后除以相应的总人口。为了增加可比性,我们在度量交通基础设施综合能力时依据运输能力,依据二级公路为标准把不同等级的公路、铁路里程折算为准道路里程。并采用其与人口的比率来度量交通便利程度。各变量的描述见表1。

2实证结果及分析

2.1中部崛起战略与中国区域经济

整体差距实证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为了克服动态方程中滞后因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为了判断残差项是否存在序列相关,本文进行了自回归(AR)检验,并报告了AR(1)、AR(2)检验的P值。为了检验SYSGMM的工具变量是否有效,我们对模型进行了萨甘(sar-gan)检验,并报告了萨甘(sargan)检验的P值。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效应实证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首先,我们在解释变量中使用了劳均受教育年限、劳均资本存量、人均标准道路里程及政府规模变量,估计结果报告于表2的第(1)列。从各参数估计结果来看,滞后一期的被解释变量前面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了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初始劳均GDP前系数为负,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在控制了一定变量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条件β收敛趋势;劳均受教育年限前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劳均受教育年限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经济增长,同时表明了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劳均资本存量前系数显著为正,且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劳均资本存量水平对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与政府规模变量前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令人困惑的是,我们关心的区域与时间虚拟变量交叉项dmid*d2006前的系数显著为负,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没有起到促进增速作用,反而是降低了其应有的增长速度。dmid*d2006前的系数表明,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比应有的速度降低了约2.2个百分点。2006-2009年,中部地区应有的劳均GDP的年均增长速度应为14.5个百分点,而实际增长速度为仅达到了12.3%,比预期的降低了2.2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可能是由于中部崛起战略实施较晚,既晚于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又晚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晚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崛起战略,使得“中部塌陷”形势严峻。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于2006年,而各种政策从制定、实施到起到一定的效果,都有一定的滞后期。也就是说,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序列来看,可能中部崛起战略效应并未完全显现。同时,中国目前的许多区域政策仍然停留在战略层次,政策的可操作性不足(张可云,2009)[12],这也制约了中部崛起战略各项政策效应的发挥。如果考虑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均会影响到中部崛起战略政策效应的发挥,影响到中部地区经济的增长。既然中部崛起战略在短期内并未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那么在长期内是否也如此呢?为此,我们对被解释变量的2年期平均增长率进行估计分析,估计结果列于表2第(2)列,其结果与第(1)列相似。所不同的是,政府规模变量前系数具有了显著性,而区域与时间虚拟变量交叉项dmid*d2006前的系数依然为负,且显著性水平有所提高,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即使考虑滞后二期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也没有预期的增长效应。为了进一步检验在控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时间以后,究竟是三次产业中哪一次产业的投资更为有效、哪一类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的收敛,以及产业结构转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分别将资本存量分解为分三次产业资本存量,并以劳均水平作为其变量;将交通基础设施细分为国家铁路营业里程、内河航道里程、高速公路里程、等级公路里程、等外路等五种类型,并以其与人口比值作为替代指标,以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转换效应变量。我们将这些分解后的变量纳入实证方程,其估计结果见表2的第(3)列。与第(1)列的估计结果相同,当细分了各类解释变量之后,交叉项dmid*d2006前的系数依然显著为负,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从细分后的各类解释变量来看,就分三次产业资本的有效性来看,一产资本存量前系数虽然为正,但不具有显著性;三产资本存量前系数甚至为负,同样不具有显著性;而只有第二产业劳均资本存量前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与一产、三产相比,二产的物质资本使用效率较高;就交通基础设施估计结果来看,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收敛。相比之下,等外路则与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前估计系数虽然为正,但均不具有显著性,表明产业结构转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2.2解释变量二次差分估计结果分析

二次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D)是进行政策效应评价的有效方法,其思想就是对处理组的简单差分与控制组简单差分的差值(王志刚,2008)[13]。为进一步检验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本文使用二次差分法估计了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影响中部地区及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变量的变化及影响。各变量二次差分估计结果列于表3。总体来看,与其他地区相比,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在物质资本存量、公路基础设施的某些方面得到较快发展,而在其他方面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发展并不具有优势,甚至明显滞后。在人力资本的教育方面,中部地区劳均受教育水平的变化略好于其他地区,但这是主要由于其他地区这一指标的增长也处于下滑趋势,只是中部地区增长的下滑速度较慢。在物质资本投资方面,不论是总体水平,还是分三次产业形成的物质资本水平,中部地区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劳均资本存量水平增长率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比该战略实施前提高了8.4个百分点,其变化均值高于其他地区4个百分点。而前面的实证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存量水平的提高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劳均资本存量方面的优势,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虽然中部地区的铁路、内河航道、高速公路、等级公路以及等外公路的里程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展与提高,但相比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前,增长速度优势整体不明显。虽然等级公路增长速度提高了16.6个百分点、等外公路增长速度提高了49.1个百分点,但高速公路增长却降低了26.9个百分点;铁路营运里程增速略有提高,而内河航道里程增速略有下降。与其他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仅有等级公路、等外路的增长变动幅度超过其他地区的增长变动幅度,铁路运营里程、高速公路增长速度的增加幅度均小于其他地区。而从实证模型估计来看,高速公路、等级公路里程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等外路里程水平则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加强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积极提升公路等级,加强高等级公路建设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从产业结构转换方面来看,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前后,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占比增速平均提高了1.7个百分点,略高于其他地区的增速提高水平;而第三产业比重增速则有所下降,并且下降速度的幅度超过其他地区。表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方面的效应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上。从政府规模的改变来看,中部地区的政府规模在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比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前的平均增长速度增加了3.9个百分点,而其他地区则仅增加了2.5个百分点,前者高于后者1.4个百分点,而政府规模的扩大并没有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还起着抑制作用。因此,有效控制政府的合理规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助于中部地区及中国经济的增长。

中部崛起范文篇7

“九五”、“十五”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把加快交通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群策群力,加大投入,埋头苦干,全省交通面貌发生了显著改观:

一是公路总量大幅增长。到2004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7875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为7091公里,高速公路1218公里,公路密度为41.5公里/百平方公里。除张家界、怀化和湘西自治州外,其他10个市已实现与省会长沙以高速公路连接。农村公路网络初步形成,通达深度逐步提高。全省公路通乡(镇)率为99.9%,通村率为87.7%。国道主干线与国省道及众多的县道、乡道相互交织,形成了以省会长沙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外通相邻各省、内连各市(州)、县、乡,并与各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公路运输体系。

二是航道、港口、站场面貌明显改善。全省通航里程为11968公里,其中等级航道里程4215公里。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湘江、沅水开发建设为重点,全省初步形成了干支直达的航运体系。在湘江二期工程的基础上滚动开发株洲航电枢纽,拓宽了“以电养航”的路子。至2004年底,全省拥有汽车客货站场348个,其中客运站332个(一级客运站25个,二级客运站108个,三级以下客运199个),货运站16个。

三是水陆运输业迅速发展。2004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99975万人,旅客周转量449.7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16.9%;完成货运量6.03亿吨、货物周转量513.5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7.9%和12.7%。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772万人,旅客周转量2.4亿人公里,同比下降2.6%和3.3%;完成货运量3986万吨,货物周转量162.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7%和33.2%,已走出多年徘徊不前的低谷,开始恢复性增长。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483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1.9万TEU,同比增长25.5%和77%。省际客运、旅游客运和农村客运蓬勃发展。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水路运输占客运总量的95%,货运总量的90%,承担了全社会客货运量的大头,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加速在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崛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发展现状,我省交通基础仍比较薄弱:

1、公路、航道技术等级总体水平偏低

我省公路航道总里程在全国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三,并不落后,但公路、航道的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到去年底,全省等级公路在公路总里程中所占比重仅为46.6%,等级航道所占比重也只有35.2%。因此,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矛盾;交通建设能力的有限性同社会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仍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

2、站场布局不尽合理,滞后于公路建设

部分城市汽车客运站远离市区,使旅客换乘次数和距离增加;部分老站设施设备陈旧、功能不全、管理落后,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缺站少场问题比较突出。由于政府投入较少,融资渠道不畅,缺少相应优惠政策扶持等原因,站场建设滞后于公路建设。

3、一般国省道建设投入不足

一方面,自1998年以来,高速公路作为公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在“十五”期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我省农村公路长期落后的面貌得到较大改变。但是作为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联系纽带、在公路网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般国道和省道的建设投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投资总量不足,制约了高速公路效益的发挥和整体公路网的协调发展。

4、交通建设资金与需求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我省“十五”期交通建设预计完成投资672.5亿元,前四年已完成527.5亿元,这是在贷款不断增加、面临的还贷压力逐年加重的情况下进行的,筹资压力相当大。交通建设资金与需求的突出矛盾依然是制约我省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县自筹资金往往难以到位,且超概现象比较突出,无形中加重了省投资压力,影响到项目进度。

二、加快“中部崛起”我省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交通运输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加快我省“中部崛起”,对交通运输在“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1、继续推进“三化”进程,特别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我省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随着“三化”进程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客货运输量将呈现大幅度增长,交通运输应继续扩大基础设施规模和能力,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大力提高运输效益和效率。同时,“物流经济”、“跨国经济”等新型经济模式要求交通运输向高效和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交通发展应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改善运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2、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战略,要求我省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市的交通运输发展协作,构建我省适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进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发展格局的形成。

3、我省“一点一线”、“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和“湘西地区开发”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交通运输先行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暨“一点一线”地区发展进程,要求建立沿“一点一线”地区便捷、对外畅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而加快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则应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消除交通运输对湘西地区发展的“瓶颈”制约,为湘西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坚实的基础条件。

4、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交通运输在质量、时间和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有“安全、灵活、方便、快速、舒适”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和服务体系与之相适应。交通发展必须全力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5、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求交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保障安全,实现交通运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我省交通“十一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十一五”期是我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服务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入手,准确把握公路、水路交通的发展方向和总量,立足当前,谋求长远。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省公路水路交通提出的新要求,牢牢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继续加强公路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水运的优势和作用,完善站场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快公路水路交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加快交通体制改革进程,强化交通行业管理,提高交通总体服务水平,推进我省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发展目标

到2010年,我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能力和总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服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要求的综合运输网络与运输市场体系,公路、水路运输紧张状况得到全面缓解,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全面改善。

1、公路:至2010年,全部建成省境内三条国道主干线和一条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的“三纵六横”初具雏形,加快国省道及重要经济干线公路建设,打通省际运输通道,积极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全省十四个市(州)政府所在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全省各县(市、区),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或水泥)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70%的行政村通沥青(或水泥)路,国省道渡口全部改渡为桥。全省公路交通有效供给总量明显增加、结构明显改善、质量明显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改善,基本形成东西连接、南北贯通的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安全、高效运输网络系统。

到2010年末,预计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5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0公里、一级700公里、二级9000公里、三级8000公里、四级40000公里、等外公路34300公里。等级公路所占比重由“十五”末的52.6%上升到63.9%,二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由9%上升到13.4%,公路面积密度达44.9公里/百平方公里。

2、水运:建设湘江、资水、沅水等水运主通道,加快港口结构调整步伐,建成全省集装箱、矿石、件杂、石油及液化气等专业化运输系统,适应水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

到2010年末,预计全省航道总里程达到11968公里,其中二级航道161公里、三级631公里、四级332公里、五级346公里、六级1524公里、七级1221公里、等外级7753公里;港口达到106个、泊位达到1645个。

3、汽车站:与我省高速公路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高速运输潜能,建立和完善高速运输服务网络,建设集仓储、停车、候车、服务于一体的物流中心。

到2010年末,全省道路运输信息管理服务中心达到7个,县级以上一级客运站达到39个,二级客运站达到194个,农村客运等级站达到1000个。

四、加快我省交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步伐

“九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省交通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比,仍有相当差距。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我们将大视野、全方位地研究和编制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蓝图,努力推进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使我省交通向高水平、全面、平衡发展转变。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省交通发展实际出发,搞好“八个统筹”,即:统筹协调好加快发展与量力而行,主骨架建设与路网、农村公路建设,公路建设与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速度和建设质量,加快建设与加强管理养护,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输业同步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快交通发展与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实现交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十一五”期我省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大,估算总投资高达1072亿元,其中公路981亿元,水运58亿元,汽车站场33亿元。为确保“十一五”规划得以顺利实施,一是巩固交通规费和通行费征收专项治理成果,继续抓好交通规费和通行费的征收,提高融资能力;二是大力争取国家投资和国内外金融组织贷款;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缓解我省交通建设资金压力;四是盘活存量资产,变存量为增量,通过经营权转让等方式,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五是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交通的积极性,狠抓市县配套资金的落实。在全省建立起“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利用外资”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交通建设多渠道投融资机制。

3、逐步实现高速公路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在高速公路管理中最大限度地使人、车、路协调、融合,为用户提供可靠、安全、舒适、快捷的现代化运输环境。要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信息处理手段,采用多功能复合监控、警戒、救助、显示、提醒等自动控制系统,逐步实现“通信现代化、收费自动化、养护机械化、管理规范化”,提高高速公路运输效益。

4、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环境

在公路建设中合理地选用技术指标,按照“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原则,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公路改建尽可能利用老路,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5、优化站场布局,实行站运分营

充分考虑我省经济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和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客运站的选址尽量减少换乘距离,方便旅客出行;加强物流中心建设,便于货物周转和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汽车站场全面实行站运分营和“一站一公司”,推行股份制运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6、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随着我省交通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建设项目所处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交战略,正确处理好科研和生产、科技开发与成果应用等关系。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交通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拓宽用人渠道,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从业者能够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更新知识、理念,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五、政策建议

1、请求省委省政府继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根据我省“十一五”交通发展规划,仅公路建设投资就高达600亿元(不含招商引资修建高速公路投资381亿元)。按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5%标准计算,项目资本金至少需要210亿元。据测算,我们尽最大努力能落实的资本金仅为106亿元左右,即省交通建设重点建设项目基金可筹集约36亿元,争取国家投资72亿元,通过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可筹集4亿元,项目资本金缺口高达104亿元。资本金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难题。今年国家已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银行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信贷规模将有所紧缩,争取贷款及降息等优惠政策更加艰难。今后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又主要是一些通往西部和边远地区的路段,建设成本高,车流量小,还贷能力差。公路建设争取银行贷款的空间越来越小,难度也越来越大。为此,我们请求省委省政府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优先发展,加大省财政对路网建设、特别是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省份省际公路通道建设的投入;继续给予各项优惠政策,降低建设成本。

2、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控制规划外项目

国家《公路法》和省委省政府、交通部都规定,交通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和“握紧拳头保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高速公路建设以省为主,路网项目的建设以市(州)、县为主,省里视情况给予适当资金补助。请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今后除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公路建设规划外,年度计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编制,原则上不安排规划外项目;年初计划确定后,一般不做大的调整;省对地方项目的资金补助,应严格补助标准,不在计划范围内的项目不予补助;资金不落实包括贷款和地方配套资金不落实的项目,不予立项,不得开工建设;项目工可批准后,严格按资金构成执行,不得擅自提高标准、扩大规模,增大投资额度。项目严格按概算执行,不得突破,特殊情况需要调概的,必须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办理,调概增加的资金按责筹措,不能由省统包。

3、建议省委省政府组织力量,着手研究防范交通债务风险问题

到2004年底,我省公路建设贷款余额已达332.86亿元,其中高速公路242.46亿元,普通公路90.4亿元。从2003年开始,我们已进入还贷高峰期。到2010年的8年中,年平均还本付息额在30亿元以上。建设债务居高不下,已对我省交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风险,对我们进一步做好筹融资工作构成极大压力。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组织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综合调研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交通厅及其它相关部门,着手研究如何规避、防范交通债务风险问题。

中部崛起范文篇8

关键词: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逻辑关系:整体性

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人才的主要阵地,确实加强对广大大学生的思想方法、人文品格、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学素养等教育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确保江山不变色、实现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在这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

1学生开课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在相关的文件中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简单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走好人生的课程,是一门“人生课”.包括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包括思想、道德、法律等先进文明公民的应有人生修养,同时也包括恋爱、婚姻、家庭等相关的思想道德法律修养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大学生入学后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以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因此,老师们按照教学要求都会在教学的第一节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或其关心的问题,以及入校生活学习的感受体会和所面临的困惑等问题.近年来,在课堂中收集到的问题概要如下:(1)学校小,没有中大、华工、大学城那里的大学大,不是我理想中的大学,有些方面还不如我中学那样气派;(2)我的房间里没有空调、我们住在8楼没有电梯!(3)房间6个人住太多人,互相影响,不好相处;(4)我需要一个女朋友/男朋友;(5)同性恋;(6)没人关心我、没人管、还得自己打开水;(7)很自由,得学会自己管自己;(8)很迷茫,不知道以后会怎样;(9)理想信念、人生观、爱国主义、价值观、世界观、法律,我们在中学都有学过,不过法律好象学得很少等等.有些问题,有些人甚至表现得很强烈、很好奇、很失望.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一线教师在课堂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材的编写现状及整体性

根据各种文件的相关要求,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教师代表积极工作,编写了很好的教材,但与实际教学的需要仍有一定的瑕疵.以2013年版[1]为例,教材内容,单就每一章节来说,编写得都非常好[2].语言优美,与时俱进,能反映编写当时的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对党中央和国家的时政方针政策也把握得比较好,也能反映当时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本精品力作,深受广大师生和读者的喜爱;作为“一本书”,让人看了会常常发出由衷的感叹,说写得好!写得精采!是一本精品!尤其是书中有很多精彩的表述和优美的语句.作为一本书,让人自己看、自己读、自学,没有问题,每一章节都写得非常好,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也能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因为各个模块都写得非常好,几乎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也基本能解决学生提出的大部份问题;但是,作为“一本教材”,其章节安排的先后顺序并不能与学生提出的急需马上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缓急程度顺序相适应,在课程的整体性安排上与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也存有一定的瑕疵,教材是一个教师要在课堂上、在连续的一个学期里向学生传达、传授、讲解和讨论的蓝本,尤其这是一本作为从幼儿小学到中学一直都在进行着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生来到大学要开展教育培养深造的新生入学的大学生所用的教材;一个学期、每一节课都讲完了,作为一门课,其章节或模块它已经不再是单独的章节和单元或者以章为单位的模块了,而是一个整体了、一门课了;作为“一门课”,一个学期讲下来,要表达什么、传达什么、要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或者说,整门课要表达什么、亮点是什么、怎样用亮点去统领整门课的各个重点和支页?这就有个内部逻辑联系和整体表达的问题了.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作为教材,就存在有比较大的瑕疵了.教材“绪论”部分,从本书的结构和内容、以及教师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讲课实际来看,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教师讲课总要根据听课学生的不同状况、所学专业学科,而有所侧重和调整,没法统一;实际教学,只要多预留点课时就可以解决绪论的教学目的,因此“绪论”部分可以说是没有问题.但开篇第一章就给学生讲“理想”“信念”,尽管理想信念很重要,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内容,但对讲台下这些从小就开始教育的学生而言,就有点老生常谈,相对教材内容也有些不合逻辑了.首先,这些台下的大学生,从小到大就经过教育,经过高考才升入大学的,对理想信念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为避免老生常谈,讲出新意、吸引学生,讲课教师可谓是使尽了混身解数和毕生所学,但对于台下那么多的学生而言,效果可想而知;其次,相对于教材内容而言,“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传统道德、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优良道德”尤其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改革开放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前景下的爱国主义”,怎样“做忠诚的爱国者”,怎样“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怎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怎样“学习道德理论”怎样“洋为中用”,怎样“古为今用”,“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什么等等这些内容都还没在课堂上讲、学生对这些教材内容也还没看、课堂上对这些问题也还没讨论,———这么多内容还没学,就跟学生讲理想信念,难道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建立跟这些无关或者说关系不大?这时候在讲台上跟学生讲什么“理想”“信念”,那只能是照本宣科、没有根基,老师也只能是“完成任务”了事,因为这些内容大部分主要都是在教材后续的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里进行讲述的;还有,教材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从法律的角度,分别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各种主要制度,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社会主义法律本质、以及相关法律规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等进行了论述和讨论,也对依法治国的实际进行了介绍,这些内容也是与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建立和坚定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大学生,确立近期目标和远大理想尤其是共产主义理想所密切相关的,可惜教材中也是把这些放在了“理想”“信念”一章之后,只作为一个简单的普法而已;笔者认为,只有对理论和社会实际有充分的认识、辨析和思考,才有可能“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因此放在第一章的课堂上来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缺乏坚实的根基,不能顺理成章,因此也是不合逻辑的.笔者曾经在对函授生的面授讲课中,有意探索教材各章的逻辑关系,最后决定在面授讲课中试一试,把“理想”“信念”放在最后一章讲,结果在讲课结束后,有一位时任远洋巨轮三副的学生在课后闲聊中说:“老师,您居然把理想变成课程的点精之笔!”另外,教材第七章对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个人品德养成等方面的道德与法律作了很好的论述和介绍.本章最大的优点是,既讲道德也讲具体的法律规定,很符合依法治国的实际需求,很能吸引学生,也能解决刚入学大学新生的急需,尤其是其中关于示威集会游行以及恋爱婚姻家庭等等方面所涉及到的法律与道德.如果这些内容也象教材中一样放在最后一章来讲的话,那也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因此必须调整.教材2015年版[3],根据形势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完善和充实,特别是加进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及系列讲话等重要内容;也对原来个别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修订或改写;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对后半部分有关法律的章节内容的谋篇布局就不如原来好,不能体现“宪法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法”这一基本的宪法精神;权利与义务之关系在法学上有两种层次的含义,在宪法层次上强调的是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因此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证书,而在法律层次上强调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不履行义务就不能享有权利,讲究的是公平,因此将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基本义务放在一般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一起讲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合实际的;砍去原来第七章中的相关法律规定而部分安排到别的章节去讲,也使该章黯然失色,书中也不再讲“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这一反腐倡廉的基本原理.因此笔者在对本课程的整体性进行研究时暂选2013年版教材作为研究的支持蓝本.当然,2015年版将“中国革命道德”写进教材并单列成节也是一大亮点.

3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现行教材单就每一章节来说,编写得都非常好,也基本能解决学生提出的大部份问题;但是,作为一本教材,其章节安排的先后顺序并不能与学生提出的急需马上解决的实际问题的缓急程度顺序相适应,在课程的整体性安排上与当前的实际教学需要也存在有一定的瑕疵,因此在开展教学实施或修订新版教材时应予以充分注意.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相关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也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限于篇幅,将另文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齐心协力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好.

作者:苏怀富 单位:广州航海学院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中部崛起范文篇9

【关键词】中部崛起绿色战略可持续发展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给中部六省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性的矛盾和难题。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仍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粗放或外延型经济增长特征还相当突出,高投入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结果是能源与资源的高消耗。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面对新的形势,中部地区需要立足高起点,拓展新视野,实施绿色战略,走符合时展特征、具有中部区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已率先发展,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出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老工业基地正重振雄风。此时,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压力增大,发展速度相对趋缓,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摆在中部地区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也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

“中部崛起”中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个省。中部地区面积共102.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0.7%;拥有人口3.65亿人,占全国的28.1%;2007年中部六省GDP总和为51864亿元,占当年全国GDP总量的21%。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中部崛起是中部六省的期望,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1、促进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区域发展,需要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东部的升级、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中部崛起,为东西互动、南北合作提供坚实的支撑点,全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促进中部崛起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这严重阻滞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部农业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但中部地区是“三农”问题最为突出和集中的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中部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中部地区作为解决全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粮食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粮食要满足国内需求,实现基本自给,主要靠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粮食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发展中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稳定中部地区的农业基础,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部地区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占有明显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与输出基地。中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二、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1、区位优势。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已经表明,地理上的区位优势是决定各地区间发展差异的最主要的外生因素之一。中部地区位于我国的地理核心,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经济沟通辐射、互动能力强,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中部地区东靠长三角经济区,南依珠三角经济区,西临成渝协作区,北接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其交通网络发达,是国家综合运输网络的核心区域和交通要地,已经初步建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中部地区在承接新一轮国内外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2、资源禀赋优势。中部地区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重要或稀有矿产资源的丰度远优于东部,密度也高于西部,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中部地区水电资源丰富,修有大批全国一流的水电设施。随着三峡电站的建成和国家“西电东送”及全国联网战略的实施,中部已成为“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重要平台和通道。中部地区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拥有宜农平原、宜林山地、宜牧草场和宜渔湖泊等多种农业自然生态系统。

3、经济优势。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保障,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加快区域的社会发展与进步。中部地区农业基础较好,耕地资源与水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也是我国重要农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中部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传统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化工、汽车制造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制造业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并已经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实力比较雄厚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文化资源丰富。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古老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赣文化、徽文化等,文化积淀丰厚,人文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优势突出,与山水旅游资源优势交相辉映,非常适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中部崛起也存在其制约因素。“三农”问题仍很突出;工业虽然已有较快增长,但传统工业仍占主导地位,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加工业所占比重较大,高科技产业所占比重很小,结构矛盾突出;工业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一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改革开放起步相对较晚,开放意识不强,开放程度不高。

三、促进中部崛起的绿色战略分析

中部崛起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不断加快发展的崛起,中部崛起可谓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中部地区要把当前的机遇和自身的优势转化为推动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实施绿色战略,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绿色战略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战略的内容包括: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发展清洁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发展绿色消费,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新能源,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和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具体而言,中部地区实施绿色战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环保的关系,积极推广和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部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合理开发优势突出的能矿资源,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深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部城市群发展,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实施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更加注重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工业设备实现农业高产增效,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环境容量。由生态农业广泛地带动林、牧、副、渔的发展,解决中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中部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挖掘中部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生产力转变,以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

4、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以及灾害预防体系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建立资源的有序开采和高效利用机制,整合资源优势,减轻发展对环境容量的压力和对资源消耗和依赖的压力,提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充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如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能等等。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加大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地质灾害治理力度。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切实提高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培育森林资源,扩大森林资源对国土的覆盖范围,提高森林资源对国土的覆盖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中部绿色崛起。

【参考文献】

[1]翁伯琦等:实施绿色战略实现持续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6).

[2]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课题组:论中部崛起战略的三大依据[J].长江论坛,2007(2).

[3]李旭东等:我国中部崛起的战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8).

中部崛起范文篇10

1、分析说明我国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①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

④局部对整体有很大的影响,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⑤联系具有普遍性,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必须着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共同发展。

2、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国家修建青藏铁路的依据。

①铁路进藏有利于完善西藏交通网络,加强西藏与全国各地的相互联系,既体现了民族平等,又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

②铁路进藏,将会促进西藏及沿线各项事业的发展,体现国家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国家具有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发展经济,搞好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3、中部崛起

(1)中部崛起有什么经济意义?

促进中部崛起,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中部崛起有什么政治意义?

党和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是国家实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是为了更好地对人民负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3)怎样促进中部崛起?

①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②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

③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资源,保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