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4:19:13

中部城市

中部城市范文篇1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1.积极促进老工业城市转型

中部地区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其中有不少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机制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矿区采掘历史长,资源濒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或矿区基础设施落后。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

全面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首先要鼓励中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接续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并带动能源、原材料工业升级,扶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其次要加强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扶持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最后,支持城市或矿区的基础建设,并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体制性障碍,重点是解决企业办社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引进外资等改组国有企业的问题。

2.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构建一批现代城市群

要加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城市经济网络是城市之间从事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空间分布与要素组合的框架结构。依托城市经济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把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中部与东西部相比,中等城市相对较多,基本处于一种匀质状态,分布比较集中,而且江河湖泊众多,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密布,长江、淮河、黄河等几条大江大河均流经中部地区,陇海线、京九线等横贯东西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均在中部地区交汇,具有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等比较优势。而且中部的基础产业实力较雄厚,特别是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在制造业、建材业和能源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并且一般都分布在沿江或沿线周围,非常便于众多的中小城市依托一些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发挥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密布的比较优势,沿江、沿线、环湖发展和壮大产业带并形成城市经济网络。同时,中部一些城市与东部许多城市平时就经济交往密切,接受辐射面较广。因此,中部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形成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济网络,寻求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快中部地区城市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产业一体化是城市经济网络一体化的基础。因此,为了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要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要鼓励和推进城市之间大型优势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支柱产业拉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以配套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巩固与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新技术产业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经济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4.发挥后发优势,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

中部六省在地理上说是中国的腹地,在经济上同样也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梯度结构中,东部的率先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可谓正是时候,中部城市要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有中部特色的城市协调发展之路。中部城市具有较强大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如原煤生产,水利、火力发电,机械制造,加工产业,汽车产业,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生产等。这些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是中部工业现有的基础,且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产值比较高,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崛起铺垫了基础。今后要用现代技术改造这些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外,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劳动力优势。如山西的煤炭,江西的铜业、稀土和陶瓷等资源,以及中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部城市范文篇2

[关键词]中部城市发展

一、中部城市发展的现状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1.积极促进老工业城市转型

中部地区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其中有不少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机制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矿区采掘历史长,资源濒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或矿区基础设施落后。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全面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首先要鼓励中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接续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并带动能源、原材料工业升级,扶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其次要加强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扶持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最后,支持城市或矿区的基础建设,并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体制性障碍,重点是解决企业办社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引进外资等改组国有企业的问题。

2.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构建一批现代城市群

要加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城市经济网络是城市之间从事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空间分布与要素组合的框架结构。依托城市经济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把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中部与东西部相比,中等城市相对较多,基本处于一种匀质状态,分布比较集中,而且江河湖泊众多,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密布,长江、淮河、黄河等几条大江大河均流经中部地区,陇海线、京九线等横贯东西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均在中部地区交汇,具有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等比较优势。而且中部的基础产业实力较雄厚,特别是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在制造业、建材业和能源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并且一般都分布在沿江或沿线周围,非常便于众多的中小城市依托一些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发挥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密布的比较优势,沿江、沿线、环湖发展和壮大产业带并形成城市经济网络。同时,中部一些城市与东部许多城市平时就经济交往密切,接受辐射面较广。因此,中部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形成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济网络,寻求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快中部地区城市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产业一体化是城市经济网络一体化的基础。因此,为了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要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要鼓励和推进城市之间大型优势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支柱产业拉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以配套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巩固与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新技术产业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经济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中部城市范文篇3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1.积极促进老工业城市转型

中部地区有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其中有不少目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工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机制体制落后,企业冗员多,离退休人员包袱重,企业办社会负担重,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主要矿区采掘历史长,资源濒临枯竭,缺乏后续替代产业,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城市或矿区基础设施落后。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

全面推进中部老工业城市的振兴,首先要鼓励中部资源型城市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积极培育接续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加工增值程度,并带动能源、原材料工业升级,扶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其次要加强中部老工业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扶持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最后,支持城市或矿区的基础建设,并解决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和体制性障碍,重点是解决企业办社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引进外资等改组国有企业的问题。

2.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构建一批现代城市群

要加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城市经济网络是城市之间从事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空间分布与要素组合的框架结构。依托城市经济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把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变成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系统。中部与东西部相比,中等城市相对较多,基本处于一种匀质状态,分布比较集中,而且江河湖泊众多,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密布,长江、淮河、黄河等几条大江大河均流经中部地区,陇海线、京九线等横贯东西南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均在中部地区交汇,具有点多、线长、辐射面广等比较优势。而且中部的基础产业实力较雄厚,特别是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省,在制造业、建材业和能源工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并且一般都分布在沿江或沿线周围,非常便于众多的中小城市依托一些基础工业作为支撑,发挥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密布的比较优势,沿江、沿线、环湖发展和壮大产业带并形成城市经济网络。同时,中部一些城市与东部许多城市平时就经济交往密切,接受辐射面较广。因此,中部城市的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比较优势,按照以点串线、以线结网、以网撑面的运行轨迹,形成体现中部地区特色的城市经济网络,寻求区域内外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加快中部地区城市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城市产业一体化是城市经济网络一体化的基础。因此,为了加快中部城市经济网络建设,必须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要促进城市之间产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二是要鼓励和推进城市之间大型优势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以支柱产业拉动配套产业的发展,以配套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巩固与提升。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园区经济,加快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新技术产业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城市经济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4.发挥后发优势,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

中部六省在地理上说是中国的腹地,在经济上同样也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梯度结构中,东部的率先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可谓正是时候,中部城市要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有中部特色的城市协调发展之路。中部城市具有较强大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如原煤生产,水利、火力发电,机械制造,加工产业,汽车产业,有色金属和建筑材料生产等。这些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是中部工业现有的基础,且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产值比较高,为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崛起铺垫了基础。今后要用现代技术改造这些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外,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劳动力优势。如山西的煤炭,江西的铜业、稀土和陶瓷等资源,以及中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部城市范文篇4

[关键词]中部城市发展

一、中部城市发展的现状

中部城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要地、客货运输的集散地和中转中心,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东西部经济合作的桥梁与枢纽,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是151亿元,城市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形成了规模不等的产业集群;城市人口一般都较为稠密;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一般都比较深厚。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中部城市数目虽逐步增加,但发展速度不快,且整体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型城市群架构。2003年,中部六省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42.9%、27.2%、33.5%、34.0%、38.8%、32.0%,平均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40.5%)低了近7个百分点。

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实力较弱,辐射和带动能力差,尤其缺乏高辐射和高集聚能级的核心龙头城市。目前全国有30多个城市的GDP超过千亿元,中部只有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GDP超过千亿元。

中部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与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明显。城市联合体已初具雏形,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市圈还有很大差距。

中部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从吸引外资到旅游等,均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促进中部城市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

1.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

当前的中部城市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带动经济增长的要素聚焦点。中部与东部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本地在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2.发展城市经济是协调诸多矛盾的结合点

过去很多年中,中部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其“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怎样发挥优势?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新的战略思路应当贯彻“重在点、兼顾线,带动面”的原则。其中的“点”就是指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中部崛起过程中解决区域战略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之间、环境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及发展之间、短期调控任务与长远战略发展任务之间、工业化发展缓慢与加快人民收入提高的迫切要求之间、结构调整与总量扩张之间、基础设施不足与战略性调整之间、“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诸多矛盾的最优结合点。

3.发展城市经济还是积累工业化条件的必由之路

中部崛起应当首先造就自己的经济增长带头地区。在今后十五年或略长一些的时期中,不仅老的省会城市应当大力发展,而且要努力争取在每个省区形成若干个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让这些城市成为当地的“先发”地区。与此同时,还要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推进乡镇合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综合性多产业构成和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另外,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应当把重点放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与高级化上。改善中部城市的投资环境,当务之急是改善城市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中部崛起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各地区造就若干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城市。

三、促进中部城市发展的策略

中部城市范文篇5

关键词:中部四省;碳排放;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和绿色发展理念盛行,中国碳排放日益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据国际能源总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IEA)数据显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0年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0%,到2015年,这一比重已经增加至28.13%,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面临的碳减排压力随之增大。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发展道路上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研究碳排放问题,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既有助于解决中国当下的环境问题,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上,学界一般从经济总量、经济技术和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度上来研究,因此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做实证研究。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环境经济学较多采用STIRPAT模型(York(2003))来研究碳排放问题,基本内容如式(1)所示,其中P代表人口规模,A代表人均GDP,T代表技术水平。I=a*Pb*Ac*Td(1)通过对模型(1)两边同时取对数,可以得到模型(2):lnI=lna+b*lnP+c*lnA+d*lnT(2)因此,以模型(2)为基础,并从经济规模、人口数量、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层面选取控制变量可以研究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所选取研究变量如下:碳排放量c。采用IPCC(2006)提供的碳排放系数进行间接估算,其计算公式为:CO2=ΣKiEi(3)其中,K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E为第i种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计量)。由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主要包括煤气、液化石油气、全社会用电量三大能源,因此使用这三种能源计算城市碳排放,全社会用电量采用2014年提供的中国区域电网碳排放因子进行折算,通过加总三大能源折算的碳排放,得到城市碳排放总量。实际人均GDP,记为pg。利用地级城市人均GDP,采用各省GDP平减指数,以2003年为基期去除价格因素,以此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占比,记为sec。由于第二产业集中了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因此第二产业比重对城市碳排放影响明显,因此采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衡量产业结构。财政科教投入,记为ft。财政科教投入有利于技术进步,因此采用财政科教投入作为技术水平的变量。金融发展水平。采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GDP衡量金融发展规模,记为f1,该指标衡量了金融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规模。外资依存度。采用实际利用外资与GDP比值进行衡量。本文研究对象为中部四省所有地级市市辖区,由于最新权威数据截止到2015年,2003年之前部分数据缺失严重,因此时间跨度选取2003—2015年,其中巢湖市因为行政区划调整被剔除。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系统GMM估计法对动态面板进行估计,并做逐步回归。根据Arellano和Bond(1991)对动态面板模型的解释,可在模型中引入因变量的滞后一期。因变量的滞后期会包含因变量的较多信息,将会缓解遗漏变量偏差,同时采用合适的工具变量,也有利于缓解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此外,滞后期的加入,也解释了碳排放历史存量对当前碳排放的影响,降低了模型的估计偏差。

1、回归结果分析

,所有变量逐步回归的结果。结果显示,所有变量均可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系数的经济意义合理,由于滞后期的引入,动态GMM模型必然会存在一阶自相关,但是不允许存在二阶自相关,因此需要做二阶自相关检验。考虑到工具变量选取的合理性,系统GMM估计结果也必须通过工具变量过度识别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本文模型可通过上述两个检验,限于篇幅,不一一汇报结果。碳排放滞后一期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碳排放受到历史水平较大的影响,高碳排放的地区短时期内难以彻底扭转碳排放的上升趋势。人均GDP一次项显著为正,二次项显著为负,说明人均GDP与碳排放呈现明显倒U型关系,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环境污染程度逐渐减轻,这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相一致。第二产业占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第二产业占比的提升会带来碳排放的增加,这符合经验判断,由于第二产业集中了高污染、高能耗等产业,第二产业占比上升会带来能耗的上升,进而增加碳排放。人口规模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人口扩展会带来碳排放的上升,原因在于人口增加直接带来了能耗的上升。财政科教投入规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中部四省财政科教投入并未发挥碳减排效应,反而加重了环境污染,这与经验判断相矛盾。原因可能在于中部地区人口外流较为严重,尽管科教资源丰富,但是优质人才较多地流向了东南沿海地区,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对安徽、湖南、江西、湖北人才均产生了较大的吸引作用。的提高会增加中部地区碳排放,进而说明外资的引入对中部地区主要产生了“污染天堂效应”,这与中部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有关,导致外资利用质量低下。金融规模一次项显著为正,二次项显著为负数,说明金融规模与中部地区碳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金融发展水平只有跨越了拐点值,才有利于碳减排。

2、中部地区城市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所有变量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如表2所示。根据变量的弹性系数可知,按对碳排放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滞后一期碳排放、人口规模、人均GDP、金融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占比、财政科教投入、外资依存度。说明中部地区碳排放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历史上的高碳排放,短期之内,碳排放增长的趋势难以得到扭转。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张是碳排放的又一大诱因,说明当前中部四省碳排放增加主要是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的结果。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也较大,说明当前中部地区高二产占比的现状急需得到改善。除此之外,财政科教支出、外资依存度对碳排放存在影响,但力度远小于碳排放历史存量、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四、结论和建议本文基于长江沿线中部四省所辖地级城市2003—2015年的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法作动态面板估计,研究了中部四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GDP和金融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呈现倒U型关系;第二产业占比、人口规模、外资依存度、财政科教支出与碳排放呈现正相关;当期碳排放受到历史碳排放的显著影响。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重视经济增长,环境问题最终要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因此中部地区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导向,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争取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其次,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当前中部地区应该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提高传统行业生产效率,充分提升中部地区的工业生产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次,要培育发达的金融市场,壮大金融规模,推动金融规模跨越拐点值。发展绿色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使贷款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以高效率的金融体系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在重视科教投入的同时提升中部地区资源集聚能力。回归结果显示财政科教支出对中部四省碳减排存在负面影响,说明中西部部分地区财政教育投入对东部地区存在较大正向外部性。例如武汉市,科教实力强,但是人才外流严重,每年为东部沿海地区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因此当前中部四省应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提升中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王锋、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2).

[2]张腾飞、杨俊、盛鹏飞:城镇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渠道[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2).

[3]原嫄、席强敏、孙铁山、李国平:产业结构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多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16,35(1).

中部城市范文篇6

关键词:商丘市;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变化率;产业专门化率

一、商丘市概况

商丘市,地处河南省最东部,是苏鲁豫皖四省结合地区,被称为“豫东的门户”,是四省的交通枢纽与物流集散中心。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部崛起“两纵两横经济带”重要的轴点城市之一,310、105、G30、G36四条国家主干道在商丘市交汇,以环城高速为中心的九条地区高速公路从市区向外延伸发散,与其他地区高速公路相连接,形成多方位的“米”字形高速公路网络,同时商丘铁路枢纽是全国六大铁路网络型枢纽之一,是河南省第二大铁路枢纽,也是苏鲁豫皖四省交接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目前商丘市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17种,其中煤炭资源最具优势,新发现的通柘煤田已探明储量230亿吨。同时商丘市在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均有较大优势。商丘是全国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粮食产量占全省1/10,占全国1/100,是全国18个百亿斤产量大市之一,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占有核心地位。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定性分析

表1数据来源: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次产业包括了区域全部的生产部门,其结构基本反映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按照三次产业结构,对商丘市产业结构进行定性分析。按照此定性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与服务业的协调关系,区域工业化水平,区域非农业和农业的协调关系。通过对表1的分析可知,商丘市地区目前的产值结构为“二、三、一”,产值结构的变动趋势为: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不断上升。从商丘市地区产值比重的演变来看,其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与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较为吻合,即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导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可以看出商丘市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明显。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

为了对商丘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的分析和评价做到能够尽可能的准确和具体,从而对已经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加以把握和了解,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在定量分析时,仍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进行分类。1.基于产业结构变化率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利用产业结构变化率来进一步度量商丘市产业部门结构随时间推移的变化程度,其计算公式为:Cj=∑Qj1-Qj2(1)其中Qj表示区域某产业部门j在所有产业中所占的百分比,下标1、2分别代表不同年份,Cj表示区域产业部门j的产业结构变化率。Cj越大说明在考察期内区域产业部门j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幅度越大,Cj越小说明在考察期内区域产业部门j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幅度越小。根据2008年~2016年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由公式(1)计算得到,在2008年~2016年间,商丘市第一产业结构变化率为7.95%,第二产业结构变化率为12.15%,第三产业结构变化率为15.57%。从计算结果看出,随时间的推移,商丘市第三产业结构变化幅度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结构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商丘市第二、三产业结构在近年来有所调整,而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幅度较小,二元经济结构基本没有发生改变。2.基于产业专门化率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产业专门化率用来度量研究区域相对于较高层次区域在某产业部门的集中程度,其计算公式为:Zir=outputir/outputioutputr/output(2)其中outputir表示研究区域r在产业i的产值,outputi表示较高层次区域在产业i的产值,outputr表示研究区域r所有产业的总产值,output表示较高层次区域所有产业的总产值,Zir表示研究区域的产业专门化率。如果Zir>1,则i产业部门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Zir值越大,说明这个产业在研究区域中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Zir≤1,则研究区域在i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越低,这个产业不是研究区域的专业化部门。根据2008年~2016年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由公式(2),计算得到2008年~2016年商丘市历年各产业部门的产业专门化率指数如表2所示,并整理得到各产业部门的产业专门化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如表3所示。表2通过表2和表3可以得到,商丘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产业专门化率指数随时间变化比较平稳,总体呈线性水平变动,其中第一产业历年产业专门化率指数均大于1.6,说明商丘市在第一产业的集中程度历年来都高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历年产业专门化率指数均在1以下,说明商丘市在第二产业的集中程度处于河南省平均水平之下;第三产业历年产业专门化率指数维持在1左右,虽然较高于第二产业,但是商丘市在第三产业的集中程度仍低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需要注明的是,产业专门化率只是反映区域产业专业化的相对程度,反映出商丘市与河南省总体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或者相似程度,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商丘市实际的产业专业化程度。由于商丘市总体经济规模较小,虽然其第一产业部门的产业专门化率较高,但这一部门难以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四、商丘市产业结构演变总结

目前商丘市地区产值结构为“二、三、一”,产业产值变动有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产值占比不断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为商丘市地区的主导产业,其第三产业发展要落后于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近几年商丘市轻重产业比为1.4:1,结合历年数据分析可得,商丘市地区工业内部产业结构有不断趋向于重工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的趋势,商丘市在河南省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类型逐渐从原材料加工制造,矿产资源开发为主过渡至以矿产资源开发加工,资金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技术产业为主。这一趋势符合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理论。重工业比重的不断上升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将对商丘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数据,目前商丘市地区就业结构为“一、三、二”,其就业结构变动趋势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上升,但是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仍然较高,产业间劳动力转化能力较低。从商丘市地区的各个产业产值和就业占比分析,其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与配第—克拉克定律以及库兹涅茨法则较为一致,但是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与配第—克拉克定律以及库兹涅茨法则不太一致。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商丘市近年来第二产业总产值增长较快,而其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不足,导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地区劳动力的转换能力低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应当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

作者:郭子阅 单位:郑州大学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1]曾鹏,李洪涛.中国十大城市群产业结构及分工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6):39~46.

中部城市范文篇7

一发展过程

荆州市的律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与时俱进!

1979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荆州市的律师行业开始走出““的阴影,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从事业务的单位是国家事业编制的法律顾问处,从业人员的身份是国家公务员。而且,全市仅有11家单位40余人,规模较小,形式单一。

1984年左右,荆州市的法律顾问处开始向律师事务所转变,但仍属于国家事业编制的法律服务单位。此时的行业规模仍然较小,规范化程度还很低。

从1993年开始,荆州的律师行业开始进入以较快速度发展的阶段。特别是1996年《律师法》颁布以后,其发展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律师事物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以合伙所为主,合作所、国资所多种形式并存的大好形式。律师事务所发展到28家,从业律师达到194人,

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律师法》的决定),对《律师法》进行修正后,荆州市的律师行业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二行业规模

从1979年至今的二十多年间,荆州市的律师事务所和从业律师数量分别增加了150%和390%,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与一些发达和较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我们选择了其他几个地区律师行业的总体规模和律师事务所平均规模同荆州做了个比较,如下表:

六地区律师行业规模比较表

地区人口(人)律师数量(人)每万人拥有律师数量(人)

美国28000000086000043.0

中国13000000001100000.85

湖北6001700037000.62

荆州63637001940.30

深圳②644000025003.90

青岛716000014752.00

三地区律师事务所平均规模比较表

全国湖北武汉荆州

事务所数量(个)91443808428

律师数量(人)1100003700867194

平均(人/个)12.009.7010.326.90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荆州市律师行业的规模是很小的。不仅如此,绝大部分律师事务所都分布在荆沙③城区,又以两区司法局附近最集中。在周边县市,律师事务所几乎不存在,只有一些法律服务所可以提供法律服务。根据律师协会同志的估计,这支队伍大楷有1000多人(荆沙城区。这1000多人无论是从从业水平还是数量上来说都难以满足周边县市的需求。

三学历水平

律师的学历与其执业水平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对此我们很关注。我们从律师协会的同志那里了解到,目前荆州市194名④律师的学历构成及其与其他几个地区律师学历构成的比较如以下两表:

荆州市律师学历构成表

博士(人)硕士(人)本科(人)专科(人)

02(5人在读)62130

三地区律师学历构成比较表

博士(%)硕士(%)本科(%)专科(%)

全国0.274.2039.048.1

荆州0.001.0032.067.0

天津0.506.0040.053.5

从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荆州市律师的学历水平还有些低,这支律师队伍的主力所拥有的学历是专科。而且,我们了解到,荆州市律师的学历还有这几个特点:

(一)虽然有62名律师取得了本科学历,但是取得本科学历的方式以自考为主,经过正规学校本科教育的毕业生所占比率还比较小。

(二)这些律师中,“半路出家“占多数,正规法律院校(系)毕业的不多。

不过,这一状况在一段时间后会有所改变。根据司法部对司法考试的最新规定,从2005之前,45岁以下的律师必须取得本科学历。荆州市报考司法考试的人员所具有的学历正在提高。

可以想象,10到20年以后,将会有一批年轻、经验丰富的律师活跃在荆楚大地。

四业务受理

荆州市律师行业的业务主要集中于诉讼方面,其中以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为主,包括少量的行政诉讼(总计仅60~70起)。非诉讼业务比较落后,如仲裁、顾问、起草合同及其他文书、商业谈判,业务很少甚至没有。但是近年来,法律咨询方面业务增多,给本市律师行业带了新的发展空间。整个地区今年上半年处理各类法律事务达到2000多起,预计全年将达到4000起,总的来说业务量还是比较大,但基本上能达到供需平衡。

同时,我们从一些律师和群众哪里了解到,律师在从业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也很多,主要集中在:

(一)由于中国人有以和为贵的传统,而且有些时候法院判决后执行起来相当困难,所以形成了不到法院不找律师的思想。律师们接到业务时,当事人之间往往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二)某些部门或个别领导通过各种途径对律师诉讼某些敏感案件进行“合法干预“,如利用合法程序检查律师是否违纪办案或在阅卷、会见当事人、调查取证是不予配合,给律师在处理案件时制造麻烦。

(三)有些当事人法律素质不够高,对律师在受理诉讼业务中出现的某些现象产生误解,如个别法院的个别法官存在发给原告与被告两分不同判决书的情况,一些当事人误以为是律师的问题等。

(四)少数律师在办案过程中,不遵守律师职业道德,违规办案,使律师行业的声誉受损,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五服务收费

无论是从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自身价值的体现还是其生存与发展来说,钱是必不可少的。律师的服务收费,直接关系到了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收入。荆州市律师的收费标准,依据2003年《湖北省律师收费管理办法》为:

办理刑事诉讼案件时,在侦察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服务,每件500~5000元,担任第一辩护人,每件600~8000元;民事诉讼案件时,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每件600~8000元,涉及财产关系的,应按比例另行收费。计时收费每小时50~1000元。收费标准的高低与所办理案件难易程度、律师本人水平、办案时间长短等挂钩。

而且,律师必须在事前主动、详细的讲明收费标准,服务过程中如有变动应该及时告诉当事人。对于违反规定的,价格检查机构将依法查处。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律师收费的升降幅度相当的大,而且由律师和当事人协商决定。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当事人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享受不到法律服务,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律师得到合理回报的正当利益。

在调查过程中,湖北省昭阳律师事务所的陈律师告诉我们,虽然《湖北省律师收费管理办法》规定了咨询服务也可以收费,但是对一些经济上确实困难的当事人,他们通常提供免费的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是律师的宗旨,也是他们所的优良传统。听到这些,我们不由自主对他们产生由衷的敬意。

不仅如此,根据《刑事诉讼法》对在刑事案件中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法院可为其免费聘请律师的规定,还有一些律师承担了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义务。他们为荆州市的法治建设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法律学子去尊敬并以之为楷模的。

六管理机构

任何行业都需要一定的机构去管理,对于律师行业来说,同样如此。律师协会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全国设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地方律师协会,设区的市根据需要设立地方律师协会。荆州市律师协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相关规定保障律师依法执业,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总结交流律师工作经验;组织律师业务培训,进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教育、检查、监督,组织律师开展对外交流;调解律师执业活动中发生的纠纷;依照章程对律师给予奖励或处分等等。从而有效的保障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七其他方面

律师参与到政府决策在一些国家早已司空见惯,但在我国还不是很盛行。荆州市政府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2003年8月,荆州市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聘请律师组成律师顾问组担任市政府的法律顾问工作。司法局,市律师协会精心挑选出荣延春、张建平、朱正义、江明炎、李平章、杨颖6位知名律师担此重任。市政府律师顾问组受市政府的委托为政府管理和决策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法律论证,为重大经济活动和决策提供法律意见,为政府和处理诉讼、非诉讼事物电脑感法律服务。不仅如此,市政府还表示将要在全市各级人民政府普遍推行律师顾问制度以推进依法治市。

律师参与到政府决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趋势,这将对荆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律师社会地位提高的显著表现。我们也希望律师能够广泛的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为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法治发展,尽自己的义务。

八结束语

我们感到这次调查做的还不够,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能力有限、准备不充分,再者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对这分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感到十分的抱歉,希望有关老师能够谅解并给予指正。

中部城市范文篇8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是针对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二元分隔状况提出来的。城乡一体化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这无论对于城市还是乡村,都是十分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在改善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始终应当是核心、动力和基础。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土地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拥有3.61亿人口,占全国28.1%;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23%,是中国主要的能源动力和原材料输出地区,在长期以来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下,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水平却是一条低速爬坡的曲线。在2004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中国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崛起”成为继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之后的第四轮冲击波。中部地区由于农业比重很大,农村人口众多,而制造业又没有出现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梯度效应”,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将会加大。此外,“中部塌陷”,还由于中部缺少大都市圈的带动。

2006年9月18日至20日,首届中部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中部六省的主要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均参加了本次论坛,这标志着中部六省的交流与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中部六省首次通过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共商中部崛起大计,充分显现出了中部六省对于加强区域合作的高度重视。几年间中部六省结合本省实际一直在践行中部崛起,而且亮点频闪。山西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安徽在体制创新和自主创新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江西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第一农业大省河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湖北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湖南从打基础做起,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为加快崛起创造了良好条件。

2对中部省份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道路的认识

2.1城乡关系现状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中部省份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以山西太原市为例,太原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是一种依赖大规模动用资源的基础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较弱且在区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投资格局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资源利用、占有市场等方面对立,而且产业上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使得城乡优势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无法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

对于中部省份来说,长期以来,各省郊区在产业选择、布局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统一管理的轨道。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二元化现象,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极为不利。

2.2中心城市发展层次不高

在城乡关系中,城市与乡村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乡村是城市的后援,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基础作用,城市则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城市经济规模大、技术层次高,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功能完善且对城乡关系的影响作用大,如城市具有带动作用强大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集中有大量的金融、保险、生产服务等经济核心部门。

2.3城乡联系的渠道不畅通

城镇的正常发育以及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城镇发挥中心作用、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以郑州为例,郑州市由于城市辖区较小,限制了城市产业拓展的空间,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问题;而郊县卫星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虽然郑东新区建设已经开始,但真正解决问题还需时日。

2.4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城中村”的存在和中心城区生态功能空间的缺失两个方面。“城中村”在土地、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

3促进中部省份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

中部省份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中部省份各城市和乡村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它包括城乡之间各类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是否充分,农村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基础的优劣,城市和乡村之间在资源分配上是否平等等各种因素上。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稳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强化城乡经济联系等,都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度创新。

首先要进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土地地价管理,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建立城乡土地合理、高效利用的配置机制。其次,加快落实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人本化、人性化管理,变固定户籍制为城乡一体的身份制度,实现劳动力在城乡间的顺利流动。同时,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速度,快速提升小城镇在乡村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2)乡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乡村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乡村经济由第一产业领域向第二、第三产业领域扩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经济社会的面貌,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民与工业、商业以及其它经济主体建立了真正的商品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最终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产业化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打破了乡村地区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同时也成为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

乡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统一发展,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使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充分的活力和最大限度的活动领域,这无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3)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属于城市范畴,同时它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小城镇既是城乡生态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无论是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从产业上,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要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从地域上,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地区联系的桥梁,凭借自己的优势,为城市产业、经济技术扩散提供场地和条件。以郑州市为例,2002年6月,郑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提出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着力抓好重点村镇的建设和发展,用3~5年的时间建成20个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镇。其他中部省份也都有相关的政策出台。

(4)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

城乡一体化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从市场需求出发,本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金使用效率。要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束缚,从城乡大系统总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经济为先的原则,发展城乡经济。同时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例如,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作用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有利的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心城市溢出效益的发挥,并能有效地降低城乡之间经济合作的制度成本。如城乡之间经济协作、补偿贸易、经济联合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创立,就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合作。反之,则不利于城市经济势能的溢出。政府还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掌握着土地批租权,从土地批租得到的资金一部分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事关中部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部地区联动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宪建.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J].广西社会科学,2007,(08).

[2]陈学华.城乡一体化动因及结果[J].农村经济,2007,(08).

[3]王亚飞.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实现模式的探讨[J].经济纵横,2007,(04).

中部城市范文篇9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是实现中部经济崛起的重要因素,是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市场化问题的强大动力,也是推进中部崛起的引擎。因此,依托中小企业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要求,也是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关键词:中部崛起中小企业湖北

我国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后的一年里,“中部崛起”成为中部地区各省规划经济蓝图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著名经济学家邹恒甫说:“中部将是中国经济未来最重要的增长极,它的崛起不仅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国家战略,更是中国能否真正实现复兴的关键所在。”面对当前中部崛起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依托中小企业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然要求

中小企业发展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决定性因素

从反映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人均gdp来看,1999年湖北人均gdp为6514元人民币,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的6534元,而浙江、山东两省的人均gdp分别为12037和8673元,分别是湖北的1.85倍和1.33倍。2003年,湖北省人均gdp排名再次从1999年的全国12位降到第13位。与此同时,从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来看,2001年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各省的中小企业总产值分别是8365亿元、7567亿元、6181亿元、4629亿元,分别是湖北的4.95倍、4.41倍、3.66倍和2.74倍。

通过比较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地区的发展是成正比例的。广东、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的中小企业发展如火如荼,如“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而中部中小企业则表现出品牌少,特色少,科技含量低,经营水平低的弱势。所以东西部的差距有多大,东西部中小企业的差距就有多大。

中小企业发展是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成为中部地区市场化改革的重大突破口,也日益成为推动中部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是企业大军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是竞争力实体因素的源泉,中小企业是中部崛起的主要载体。

依托中小企业是实现中部崛起的现实选择

三农问题

中部地区处于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是著名的“粮仓”或“鱼米之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是肩负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吃饭”的重任。挑着“吃饭”重担的中部地区“三农”问题尤为严重。以至于有人说,解决了中部“三农”问题就实现了中部崛起,而“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扩宽农民劳动力就业空间。

中小企业对于解决这一历史性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具有量大面广、企业组织结构灵活、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可塑性强等特点,这决定了各国吸纳就业主要依靠中小企业的格局。我国的情况也是这样,根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在1000万下岗职工中,找到工作的有600万人,其中有330万人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中就业。这个成绩是在我们没有自觉采取政策措施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取得的。如果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还能吸收更多的人就业。综上所述,对于解决中部崛起顽疾之一的“三农”问题,中小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业化、城市化问题

如果说农业是生存的基础,工业就是发展的基础,中部崛起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是中部崛起的产业支撑,工业化是贯穿中部崛起的一条主线。

对于城市而言,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就中部六省情况来看,除山西工业化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其它五省均低于该水平。另一方面,与工业化相辅相成的城市化也是中部崛起的瓶颈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的中国面临三大挑战,城市化进程居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说,城市化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同样,城市化的成功也就是地区的成功,城市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尺,所以,城市化水平低也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较为充分地改观中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现状,完善城市体系结构,消除特大城市直接面对中等城市甚至小城市的窘境,避免相互脱节现象发生。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面向城市、农村两个领域。上联城市,下靠农村,是城乡之间的纽带,作为“乡村之首”它是村乡区域经济的“发展极”和“增长点”,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城市之尾”它受城市市场变化的影响和辐射,将城市先进的技术、信息等向农村传递,承上启下,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带动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从而完善中部地区的城市体系。

市场化问题

2004年《中国各省区市场化程度最新报告》对全国各省市场化程度总体进行了排序。前10位全部都是东部沿海地区:1.广东2.浙江3.福建4.上海5.江苏6.北京7.山东8.天津9.辽宁10.河北,中部六省中安徽名列第14位,而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山西分列16、17、18、19和22位,由此不难看出中部市场化水平低对于中部崛起是存在负面影响的。

中部地区作为封闭经济时代全国经济的重心,计划经济体制的时代烙印显得尤为深重,市场化程度不够已成为中部经济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市场化的高程度对经济主体多元化有着很高的要求,占企业总数99.5%以上的中小企业在优化市场结构中作用明显。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加,即通过“量”使市场主体多元化,市场结构优化,通过“质”赋予市场活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不仅可以协作大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同样可以实现大企业、中小企业、大企业之间联动。既丰富了市场主体又增强了市场内部的有机性,使得中部市场化的程度和质量都得到提高。

实现中部崛起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方向

发展地区优势,培养特色产业

特色就是优势,专长就是市场竞争力。特色经济和产业差异性是中小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发展特色经济是实现地区资源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经济发展优势转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分工日益细化,特色经济的优势也将日趋明显,其结果就是形成自身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带。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要避免各中小企业“各自为战,自成一系”片面追求“小而全”,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的现象。而应充分利用其以特色创品牌构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结合地域特色和历史人文,“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以“拳头”产品的培育为突破口,用特色来谋求发展,突出重点产业。

企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内分工合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企业集群对经济增长有巨大贡献,企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新思想在集群内企业产生传播与应用,对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产业集群有三种模式可选择,一是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形成各平行﹑互补企业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群。二是大力发展与大工业配套协作型企业集群,以大工业为龙头,带动配套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依托名牌产品集群,使中小企业能有精力和能力的、在某一单一产品上下大功夫,做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良好的质量水平给品牌的树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部城市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农村中部农耕区

Abstract:BuildinganewsocialistcountrysideinChinaisthe"11thFive-YearPlan"periodofgreathistoricalmission.Thisarticlefromthefarmingdistrictinthecentralbuildingofnewcountrysidemeaningbeginto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inthecentralfarmingareasanddifficulties,andputforwardthestrategyofbuildinganewcountryside.

Keywords:newcountryside,agriculturalareaincentral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中部的农耕区占地面积达大,人口比例高,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使得中部农耕区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凹陷带。推进中部农耕区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中部地区能否真正崛起,国家“十一五”规划能否顺利完成,步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能否真正实现。所以,如何在中部农耕区卓有成效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在中部农耕区建设新农村的意义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中部农耕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尤其是一些长期困扰中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一是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2005年,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0.9%,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二是农业基础薄弱,经营方式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稳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只有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才能切实解决这些问题,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中部地区崛起和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部六省土地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0.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8.1%,其中农村人口2.3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推进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中部庞大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本身就是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中部地区生产了全国1/3的农产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中部地区的小麦产量、稻谷产量都约占全国的40%,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1%,油料产量占全国的41%,肉类产量占全国的28%。中部农业的发展对全国农产品供给状况及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推进中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阶段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之一表现在区域发展差距逐年拉大。中部地区不仅“三农”问题突出,而且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就业和生态环境压力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拓宽农民致富门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拉动农村需求,推动中部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繁荣;大力发展农村工业,逐步实现农区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可以提高非农劳动力的比重,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仅能够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而且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的外向度。总之,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将有效地促进中部崛起,使中部地区成为我国区域板块中新的增长极,进而形成我国新阶段

东中西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中部传统农耕区的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粮食核心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中部地区六省为我国提供了约1/3的粮食、29%的棉花、41%的油料和28%的肉类。目前,中部地区人口3.65亿,占全国的28.1%,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43%。专家指出,中部地区的几个省份都是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及其他衍生的其它相关问题也十分突出,这就要求中部省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依靠现代科技促进农产品的增产,促进农民的增智和增收,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从中部地区目前情况看,农村教育水平落后,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而且缺乏职业技能,客观上制约了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部地区人口密集,人均土地严重短缺,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态退耕等的需求将使紧缺的土地特别是耕地情况更加恶化。中部属于传统的农耕区,人口密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这与紧缺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巨大的矛盾,而在现有的土地资源利用中,又存在着各种浪费和毁坏现象。例如城市的容积率过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滥占滥用耕地等。

中部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靠天吃饭,按照祖辈传下来的生产方式进行耕作,农户受条件所限,农业机械化和科学化水平极低,以家庭为独立生产单位的方式使得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信息、资金、技术、设备,在市场竞争中可以说毫无抵御风险的能力。土地的束缚和收入的有限使得农民增收乏力,农业投入和发展缺乏动力。

中部农村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地打工,留守在家的多是妇幼老弱,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对他们来说有点太高了,我们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恰恰就是现在农村最缺乏的青壮年劳动力。

农村集体经济乏力,造成农村的一些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像很多村庄还是土路、没有路灯,加大了农村与外界的相对距离。

三、中部农耕区增收困难的原因

中部农耕区要建设新农村,仅仅依赖外来的支持和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本区域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虽然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

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中部地区人均占有耕地很少,许多地区地块小,农民收入低,不适合大型机械作业,农业投入的困难和高强度的农业劳动仍是许多农村的现状。和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

其次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

第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第四是政策性增收难。自2005年起,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农民依靠政策增收的空间也在缩小,没有更多途径。

四、中部农耕区的新农村建设策略

中部农耕区的新农村建设关系着中部地区崛起的成败,关系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成效,鉴于中部农耕区的现状和实际困难,我认为,在中部地区建设新农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广辟增收渠道,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高效农业;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得出去,干得起来,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其次,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中保驾护航。使得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都有相应的机构和部门进行服务,保障农民的基本收入。加大农民生活、医疗、养老等的保障。

第三,培植发展现代农业,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做大做强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村产业化经营。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建立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种,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第四,坚持城市反哺乡村,依托城市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保障。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打破现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形成农村服务城市、城市反哺农村的良性发展循环。农村为城市化提供富余劳动力和地域,加速城市化发展,城市化以自己的教育优势、资金技术优势反哺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培训新兴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以资金技术和体制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第五,通过各种途径培育新农民。中部农耕区由于耕作历史悠久,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农民受传统生活方式影响,信息闭塞,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低。因此选择合适的方式开拓农民的眼界,刺激他们寻找新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要让所有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要按照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标准,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要将农民工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增加政府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

参考文献:

[1]杨立功:又好又快地建设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几点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学术版),2008,(01):133-134.

[2]甘霖:我国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J].前沿,2008,(01):187-189.

[3]陈全国:在中部崛起的大局中推进新农村建设?[F].求是,2006,(15).

[4]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理论参考,2006,(01).

[5]申端锋: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02).

[6]黄奏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辩证思考[J].政策,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