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1:05:47

远教范文篇1

我县共有27个乡镇、办事处,741个村,其中有远教站点244个,其中乡镇机关站点27个,村级站点217个。为充分了解各站点建成后的学用及管理情况,我们组成调查组,深入到花桥镇、谭子山镇、泉湖镇等地,走访了21个远教站点,采用群众座谈、问卷调查、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站点在学用和管理还差强人意,与远教工作的初衷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目前党中央提出的远程教育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站点管理不够规范。管理是学用的有效保证。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的站点都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场地没有定期清扫,灰尘满地,卫生条件不太好。而且一些站点在设备安装好以后,以各种借口不经同意拆装移动设备。有的站点没有按照原来确定的场地安装设备,场地变动后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造成设备损毁。站点的软硬件很少进行定期的维护。在学用上随意性很大,常常是想到要看看电脑才去开一下机子,很少有系统有计划组织学用。

2、站点的学习使用率偏低。多数站点一年组织学用在五次左右,能够主动组织学习的站点更是廖若晨星。其中有一个站点从建成到现在的两年间,党员或群众总共才观看了三次。一次是刚装好,大家图个新鲜;一次是上级检查,出于应付;还有一次是观看电影。真正将远教用于学习政策、学习致富能力、了解市场信息的比较少。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60%的站点很少或从来没有利用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去学习相关知识。

3、站点运转的保障不足。没有运转就谈不上学用,我县远教站点目前运转的保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人员技术保障不足。我县农村远教站点的管理员大多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而他们当中又有80%的人以前从来或很少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二是资金保障不足。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站点在资金方面比较困难。大多数的站点维护费用靠村干部自己贴。而且所有的站点管理员没有工资,用群众的话来说,搞远教属于义务工。三是政策保障不足。对于站点的运转,各级远教管理部门还缺少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虽然有“以站养站”的政策,但在广大农村,市场开拓的难度和可能性可想而知。

三、原因分析

1、农村党员干部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信息技术比较陌生,站点管理水平有限,影响了学用的积极性。农村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绝大多数在高中以下,平时很少接触电脑,对信息技术来讲,完全是个“门外汉”,对远教来讲,是个新鲜事物,业务知识还不太熟悉,管理起来一头雾水。正因为如此,他们对远教有距离感,甚至于惧怕接触远教设备。而他们又是一个地方远教工作的带头人,对远教工作都没有信心和兴趣,自然影响了其他党员和群众学用的积极性。

2、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适合当地的远教课程不多,群众通过远教尝到的甜头较少,降低了学用的兴趣。大部分站点村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基本停留在种粮栽菜养家禽的自然式单一农村经济阶段,这些农业技术基本个个是行家里手,也没有心思去关注其他的技术信息,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农产品大部分自产自销,流通范围非常有限,以本村本镇为主,与大市场接轨程度低,对市场信息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由于远教网络是面对全国,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农业发展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课程安排上,是充分考虑和照顾全国各地,而省级以下的远教网络还不能通过天网传输数据。这样一来,适合我县的远教课程就比较有限,无形中影响了学用的兴趣。

3、农村大部分中青年外出务工,在家的大多年纪较大,文化水平偏低,组织学习有一定困难。我县是一个劳务大县,有30多万的劳务大军在外发展和谋生。农村中长年在家的大多是年纪较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群众。他们一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比较难,远教是我国农村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新事物,难以一下接受,也不太想去了解;二是琐事较多,像照看小孩、负责农业生产、到城里打零时工赚钱等;三是缺少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认为自己都是几十岁的人了,搞不好过几年就入土为安了,还去学什么知识,没那个必要。他们现在成为农村的主要长住居民,但是参加远教学习确实困难较多,效果也不大。

4、大多数村集体经济不发达,运转的经费难以保证,制约了站点的学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不发达,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在调研中发现,有不少村干部的工资都无法落实到位,如果要村里再能拿出资金来保障站点的运转,确实比较困难,而县一级的财政目前还没有专项的远教站点运转维护资金。没有资金保障,管理员的经济待遇,站点的维护费用等都成为多数农村站点的“短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站点学用的开展。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强远教队伍建设。一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县委远教中心作为我县唯一的远教工作管理机构,必须强化其管理职能和服务功能。要建立健全乡镇远程教育管理机构,抓好乡镇村站点的管理员队伍建设,使乡镇村的远教管理工作走上正常化、规范化,尽快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二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强对站点操作人员技术技能的培训,确保各站点能操作,会管理。三是教学队伍建设。要按照“站点建设到哪里,人员培训到哪里”的目标,从有关部门与各站点中抽派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组成教育教学队伍,并通过集中培训、技术比赛和上门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远教工作水平,具体负责培训指导和技术咨询讲解工作。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为全县远教学用提供坚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远教范文篇2

一、立足于建,着力规范提质,促进站点建设高标准推进

1、抓住机遇促使100%乡镇建成远程教育扩展型视频会议站点。巧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战略的良好契机,分两批新建站点86个,其中乡镇一级全部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超额完成省、郴下达的建设任务;并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高质量、可视频、可共享”的要求,与信息中心一起,建成集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与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系统于一体的高标准扩展型站点,使乡镇的基本型站点升级成扩展型站点,全市所有乡镇站点都成为扩展型站点,开郴州市之先河。

2、全面推行远教站点“两室”分离。针对电脑放在远教学习室不便于组织收看和保管的实际情况,对全市各终端接收站点提出了远教学习室和电脑室实行“两室”分离的要求。并组织力量,使全市有条件的站点全部实现了“两室”分离,占所建站点的85%以上。与此同时,还对室内所有上墙版面、桌椅板凳等物品进行了重新规范摆设。

3、广泛提倡远教站点“一站多用”、“一室多用”。要求所有远教站点都要加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两块牌子;所有远程教育学习室都要加挂“远教学习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与学习活动有关的牌子。较好地提升了农村活动阵地的档次和农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的服务水平。

4、努力拓宽远程教育建站领域。分别建立了市委党校集视频会议、视频交互、演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演播厅和市老干部局老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延伸了建站领域。同时,在兴宁镇积极探索远程教育依托有线电视网络直接进村入户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

二、强化于管,突出制度建设,促进站点建设规范运行

1、设计了一套规范的学用管理制度。统一印制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台帐》、《远程教育集中学习登记簿》、《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登记簿》,对学用工作实行“一帐二簿”台帐式管理。同时,还统一制定了《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制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全部实现规范上墙。

2、编制了一本《远教站点规范化建设手册》。精心编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规范化建设手册》下发至各乡镇党委、基层终端接收站点,用于指导全市的建管学用工作。该《手册》分站点建设标准、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建设标准、宣传标准、资料整理标准、学用组织管理标准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各个方面重点突出,操作性强。为使《手册》尽快落到实处,市委远教办还组织专门力量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到各站点督促、检查、指导,目前,全市大部分站点都做到了建设规范有序,档次明显得到提升,学用组织效果明显增强。

3、出台了一个《远程教育学用管理考核办法》。经过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资兴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管理考核办法》,对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委员、远教专干、技术辅导员实行分类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乡镇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和党建工作考核范畴,与乡镇组织委员、远教专干的评先评优挂钩。村(社区)远教站点由各乡镇(街道)党委组织考核。并在8月份,采取抽查与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各乡镇的远教工作开展了半年考核,起到很好地督促落实作用,充分调动了远教工作者的积极性。

4、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远教管理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今年来,每个乡镇都配备了远教专干,并把计算机水平最好、责任心最强的干部职工作为专职远教辅导员;每个村级终端接收站点,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都配备了两名以上素质较高的操作员。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248名基层远教骨干,其中乡镇远教管理人员58名,村级远教骨干190名。为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市委远教办还分别在4月18日—22日、6月15日—17日举行了站点管理员培训班暨“远教技术大比武”活动和学用管理培训班,在市里培训的基础上,各乡镇也分别组织辖区各站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通过层层培训,相当一部分操作员都能独立的熟练上机操作。与此同时,市委远教办根据平时工作接触了解,从乡镇、村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聘请了10名懂技术、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同志为远教志愿者,及时为各远教站点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并想他们发了聘书,实行持证上岗。这10名志愿者,为我市今年省检评估打下满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探索于学,精心组织培训,促进站点学用活动升级

1、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时组织产业知识培训。市委远教办根据全国远程办制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市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编成《产业知识学用指南》下发到各基层站点,指导各站点的产业教学活动。今年创刊以来,共编发6期《产业知识学用指南》,较好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白廊乡白廊村利用湖面网箱养殖“罗非鱼”、“叉尾肥鱼”,从引进、成功到发展,都是得益于下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制放“乡土课件”。市委远教办围绕我市东江鱼、东江果、黑山羊、杂交制种、狗脑贡茶、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以及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典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作相关“乡土课件”12套,全部放进《湖南红星网资兴分站》,供各基层站点宽带点播,并制成光盘发行到各基层站点,供教学使用。这些“乡土课件”教材,简明实用,针对性强,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如七里镇茅坪村利用远程教育播放生猪养殖光盘,原先每次是来几个大户观看,现在每次是几十上百人。该村生猪养殖业也迅猛发展,大户有几家增加到30余家,全村年出栏有二年前的3000头增至11000头。东江镇田心村依托本村的东江菜、东江鱼、生猪养殖等专业协会,利用远程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加速了该村种养大户产生和规模经济发展。该村今年从网上了解到甜玉米的行情较好,组织村民发展甜玉米产业,建立了连片150多亩的甜玉米基地,并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农户收看天网下载的甜玉米种植技术,使村民种植甜玉米的积极性大增。

3、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创建“远教+学习兴趣小组”学用组织模式。统一设计制作了科学合理的征求意见表,将《教学大纲》的11个方面一一列出,由村级终端站点发放到每家每户,全面了解掌握农民群众的学用需求。随后,将征求到的意见分门别类,将学习需求相近的群众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培训,极大地增强了组织教学的针对性。在有校村,强化村校共用,对学生也推行这种模式,效果很好。目前,这种“远教+学习兴趣小组”学用组织模式得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远教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并正在全面推行。东江镇田心村养鱼专业户刘作良,经常参加养殖技术兴趣小组学习,养鱼技术提高很快,也壮了他的胆,二年前承包村里10亩鱼塘,不懂鱼病防治技术差点亏了老本,今年,他大胆承包组上120亩鱼塘,每亩比过去增收近1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大户,还带动了该村一批养鱼专业户。

远教范文篇3

问题一:站点运行经费困难。2005年我们对全县站点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个基本型村级站点每年上网费、水电费、维护费和操作管理人员报酬在4000元左右,钱从哪里来成了最大的问题。从中央、省、地和县投资渠道看,因先期已在站点建设上做了相当大的投入,不可能在站点运行经费上再有资金扶持。从地方财政投资渠道看,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县财政在举债支持农村远教站点建设后,已无力再支付站点运行费用。从农民筹资渠道看,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架起了“不增加农民负担”的“高压线”,不得向农民摊派任何费用,经费问题成了我县在探索中必须逾越的一大障碍。

问题二:农村远教站点资产管理有难度。因为站点覆盖面积大,客观上增加了资产监管的难度。另外,由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资产管理“谁所有、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未得到落实,在这中间,乡镇是远教工作的组织者,村是远教设备的使用者,两者都不具有资产所有权,最终导致资产监管主体不明,无法对资产实施有效监管。因此,怎样有效监管远教站点资产就成了在探索中必须正视的另一个难题。

问题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长效运行机制不健全。由于农村远教工作是一项创新工程,在工作理念和管理方法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在组织系统管理上欠到位。县、乡、村三级远教组织架构虽已成型,但由于乡、村两级人员不落实,基本处于松散、人为、随意的原始粗放状态。农村各远教站点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对管理不同模式站点缺少针对性。

面对重重困难和问题,经过反复调研,我们认为做好资产监管、构建市场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学用活动,促进网络延伸、功能拓展是保证远教站点长效运行的比较理想办法。

办法之一:资产监管实行多元管理

运用“协议监管、经济监管、组织监管”等手段,突破远教站点资产监管屏障,实现远教站点资产监管的多元管理形式。

1、运用法律手段,实行协议监管。就是要运用法律管理的观念抓站点监管。资产监管是站点有效运行的前提和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在法治基础上的资产监管体系,确保资产监管到位。首先,界定产权关系,明确监管主体。确定县委组织部为资产所有方,主管全县各站点设备;乡镇为资产托管方,协管村级站点设备;行政村和学校为站点设备管理使用方,保管使用站点设备。其次,是界定职能,明确责任。规定资产所有方有权决定村级终端站点设备的购置与处理、资产的转移与回收等重大事项;资产托管方主要对站点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协调关系、处理问题,监管站点设备;资产管理使用方主要加强对站点设备的日常管理,对站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安防范,确保设备的完整和有效使用。在设备安全上,要求管理使用方在设备安装前装好防盗设施,配备好管理员,制定相关防盗措施,如发生设备失盗、人为损坏等,由管理使用方承担赔偿责任,托管方承担连带责任;在设备维护上,如管理使用方因日常维护及防火、防漏、防潮、防尘等工作不到位造成设备损坏,由管理使用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设备使用上,管理使用方每月必须开展2次以上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有针对性地培训致富能人、科技能手等。第三,是三方签约,规范监管。主要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细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设备管理制度》等文件,签订《远教站点设备托管理协议》和《远教站点设备监管使用协议》,在法律上确定站点资产权属、监管主体、主要职能、监管责任,对站点资产实行有效监管。因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和损坏的,可追究其经济责任,情节严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三方还分别建立设备管理台帐、管理员台帐、设备明细台帐,县委组织部把设备明细台帐录入远教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定期督查、核对台帐,及时跟踪掌握设备保管和使用情况,以达到监管无疏漏。

2、整合管理资源,实行组织监管。就是要运用行政组织资源抓站点运行监管。农村远教站点是在县、乡、村三级行政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站点的运行同样也离不开行政组织的推动。党和政府在抓“三农”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行政资源,远教又是服务“三农”的创新工程、富民工程,二者目标的一致性,决定远教工作只有运用行政组织资源,才能有效推动站点运行管理。主要的措施建议是构建两个组织监管体系。一是通过整合党内组织资源,县、乡(镇)组织部门定期对各站点设备监管、远教干部履责情况进行监督。二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公众、社会团体和社会舆论参与,对各远教站点资产保管和使用情况,可采取投诉、听证、建议、检举、信访等直接或间接、正式或非正式形式进行监督。三是将远教资产纳入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县委组织部对全县所有站点资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调整、处置,及时查处漏洞隐患。确保全县各远教站点资产无流失。

办法之二:构建远教站点市场运作机制

通过运用市场利益导向来抓站点运行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远教站点既是一个资产又是一种资本,站点资产要保值增值、站点要长效运行,都离不开资本营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市场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建立站点管理、使用保障机制,确保远教工作真正“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农村远教站点能不能长效运行,经费保障是关键。建成后的远教站点设备是一个十分丰厚的资源,有较大的再开发空间,如果站点设备不能有效运行,就会制约站点作用的扩展,造成了资产的巨大浪费;我们认为市场化运作,是保障站点长效运作的“良方”。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我们可以建立村教结合、企业站点互助、协会站点合一的三个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1、构建村教结合机制。远教站点建在村校的,由校方明确专人管理。管理方按照以站养站合同要求,在保证正常教学、党员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前提下,采取无偿、微偿、低偿服务形式,发挥站点信息功能,随时供求信息,指导农产品进入市场;发挥科技推介功能,推广农业新技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文化娱乐功能,宣传政策法规,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发挥产品营销功能,收购农副产品,提供农资服务,并承担管理期间站点所需运行费用。

2、构建企业站点互助机制。对部分村里有企业且条件较好的,可以让企业利用远教网络开展学习、培训,了解各种信息,学习挖掘新的技术,做大做强企业,用获取的直接经济收益反哺远教站点,其站点运行费用则由企业负担。同时县远教办会同相关单位组织专门力量经常深入企业、站点搞好指导,以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提高监管水平,强化监管职能。

3、构建协会站点合一机制。通过拓宽站点使用权,将站点建在农村产业协会活动室,在明确一名协会会员为兼职管理员,站点运行费用由协会承担,协会对管理员可以给予适当补贴。管理期间,在满足党员、群众学习培训的同时,可以利用远教站点服务全村工作,捕捉市场新信息、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农村适用技术。

办法之三:开展学用活动,实现网络延伸,功能拓展

随着远教站点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学用活动的组织开展,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扩展和延伸远程教育网络,着力推进远程教育进村组入农户。

远程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要在抓好“点”的同时,不断扩大“面”,更好的发挥远教作用,造福于民,确保远教站点长期有效运行。

1、开展多种形式的远教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对远教感兴趣。一是开展全方位宣传。各级党组织广泛运用电视、报刊、网络、层层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开展远程教育的意义,使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明白、知晓远程教育。二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各终端站点充分运用远教平台,组织村民收看实用技术节目,请农业技术专家授课,并现场示范指导。三是开展远教主题活动。各级党组织充分远用远教阵地和远教平台,开展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主体活动。如开展“学用争十优、共建新农村”、远教操作员技术比武、远程教育夜校、“星级远教家庭”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扩大远教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远教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对远教的兴趣,为扩展延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培训,扩大培训面,使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对电脑会操作。远程教育点延伸到家庭住户,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户主会电脑操作。要在狠抓远程教育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不断扩大培训面,在每年保证各终端站点村党支部书记和操作员必训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做到“三个主动”:主动邀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中青年党员都参加培训;主动邀请农村经济大户、致富能手都参加培训;主动邀请感兴趣的党员群众参加培训。针对基层党员群众的实际,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力求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同时,我们还开展“远程教育示范工程”,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使更多的党员群众走进远教,学会运用远教。

4、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使扩展延伸点与村级终端站点享受同等服务。一方面,联合县电信部门对入网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个人远教用户,免费架线,免收一次性接入工料费,网络使用费按村级终端站点优惠价格同等收取,并积极主动搞好网络维护。同时,大力扶持乡村电子阅览室,对新建电子阅览室第一年网络使用费减半收取,并为规模较大的电子阅览室接入光纤。另一方面,县财政要把远教站点的基本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或者通过支付转移的方式解决。县远教中心继续进一步加大对站点的扶持力度,每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远教站点每年补助200-300元,对扩展延伸点和村级终端站点的上网费也采取同样的补贴方式。同时,在搞好村级终端站点设备维护的同时,还为扩展延伸点提供免费上门维修服务。

远程教育扩展延伸是确保远教站点长期运行的有效举措,我们认为网络延伸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延伸:第一个层面为扩展延伸工作扎实推进;第二个层面为远程教育扩展延伸点发挥了积极作用。

远教范文篇4

一、立足于建,着力规范提质,促进站点建设高标准推进

1、抓住机遇促使100%乡镇建成远程教育扩展型视频会议站点。巧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战略的良好契机,分两批新建站点86个,其中乡镇一级全部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超额完成省、郴下达的建设任务;并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高质量、可视频、可共享”的要求,与信息中心一起,建成集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与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系统于一体的高标准扩展型站点,使乡镇的基本型站点升级成扩展型站点,全市所有乡镇站点都成为扩展型站点,开郴州市之先河。

2、全面推行远教站点“两室”分离。针对电脑放在远教学习室不便于组织收看和保管的实际情况,对全市各终端接收站点提出了远教学习室和电脑室实行“两室”分离的要求。并组织力量,使全市有条件的站点全部实现了“两室”分离,占所建站点的85%以上。与此同时,还对室内所有上墙版面、桌椅板凳等物品进行了重新规范摆设。

3、广泛提倡远教站点“一站多用”、“一室多用”。要求所有远教站点都要加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两块牌子;所有远程教育学习室都要加挂“远教学习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与学习活动有关的牌子。较好地提升了农村活动阵地的档次和农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的服务水平。

4、努力拓宽远程教育建站领域。分别建立了市委党校集视频会议、视频交互、演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演播厅和市老干部局老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延伸了建站领域。同时,在兴宁镇积极探索远程教育依托有线电视网络直接进村入户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

二、强化于管,突出制度建设,促进站点建设规范运行

1、设计了一套规范的学用管理制度。统一印制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台帐》、《远程教育集中学习登记簿》、《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登记簿》,对学用工作实行“一帐二簿”台帐式管理。同时,还统一制定了《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制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全部实现规范上墙。

2、编制了一本《远教站点规范化建设手册》。精心编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规范化建设手册》下发至各乡镇党委、基层终端接收站点,用于指导全市的建管学用工作。该《手册》分站点建设标准、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建设标准、宣传标准、资料整理标准、学用组织管理标准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各个方面重点突出,操作性强。为使《手册》尽快落到实处,市委远教办还组织专门力量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到各站点督促、检查、指导,目前,全市大部分站点都做到了建设规范有序,档次明显得到提升,学用组织效果明显增强。

3、出台了一个《远程教育学用管理考核办法》。经过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资兴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管理考核办法》,对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委员、远教专干、技术辅导员实行分类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乡镇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和党建工作考核范畴,与乡镇组织委员、远教专干的评先评优挂钩。村(社区)远教站点由各乡镇(街道)党委组织考核。并在8月份,采取抽查与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各乡镇的远教工作开展了半年考核,起到很好地督促落实作用,充分调动了远教工作者的积极性。

4、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远教管理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今年来,每个乡镇都配备了远教专干,并把计算机水平最好、责任心最强的干部职工作为专职远教辅导员;每个村级终端接收站点,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都配备了两名以上素质较高的操作员。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248名基层远教骨干,其中乡镇远教管理人员58名,村级远教骨干190名。为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市委远教办还分别在4月18日—22日、6月15日—17日举行了站点管理员培训班暨“远教技术大比武”活动和学用管理培训班,在市里培训的基础上,各乡镇也分别组织辖区各站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通过层层培训,相当一部分操作员都能独立的熟练上机操作。与此同时,市委远教办根据平时工作接触了解,从乡镇、村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聘请了10名懂技术、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同志为远教志愿者,及时为各远教站点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并想他们发了聘书,实行持证上岗。这10名志愿者,为我市今年省检评估打下满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探索于学,精心组织培训,促进站点学用活动升级

1、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时组织产业知识培训。市委远教办根据全国远程办制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市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编成《产业知识学用指南》下发到各基层站点,指导各站点的产业教学活动。今年创刊以来,共编发6期《产业知识学用指南》,较好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白廊乡白廊村利用湖面网箱养殖“罗非鱼”、“叉尾肥鱼”,从引进、成功到发展,都是得益于下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制放“乡土课件”。市委远教办围绕我市东江鱼、东江果、黑山羊、杂交制种、狗脑贡茶、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以及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典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作相关“乡土课件”12套,全部放进《湖南红星网资兴分站》,供各基层站点宽带点播,并制成光盘发行到各基层站点,供教学使用。这些“乡土课件”教材,简明实用,针对性强,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如七里镇茅坪村利用远程教育播放生猪养殖光盘,原先每次是来几个大户观看,现在每次是几十上百人。该村生猪养殖业也迅猛发展,大户有几家增加到30余家,全村年出栏有二年前的3000头增至11000头。东江镇田心村依托本村的东江菜、东江鱼、生猪养殖等专业协会,利用远程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加速了该村种养大户产生和规模经济发展。该村今年从网上了解到甜玉米的行情较好,组织村民发展甜玉米产业,建立了连片150多亩的甜玉米基地,并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农户收看天网下载的甜玉米种植技术,使村民种植甜玉米的积极性大增。

3、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创建“远教+学习兴趣小组”学用组织模式。统一设计制作了科学合理的征求意见表,将《教学大纲》的11个方面一一列出,由村级终端站点发放到每家每户,全面了解掌握农民群众的学用需求。随后,将征求到的意见分门别类,将学习需求相近的群众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培训,极大地增强了组织教学的针对性。在有校村,强化村校共用,对学生也推行这种模式,效果很好。目前,这种“远教+学习兴趣小组”学用组织模式得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远教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并正在全面推行。东江镇田心村养鱼专业户刘作良,经常参加养殖技术兴趣小组学习,养鱼技术提高很快,也壮了他的胆,二年前承包村里10亩鱼塘,不懂鱼病防治技术差点亏了老本,今年,他大胆承包组上120亩鱼塘,每亩比过去增收近1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大户,还带动了该村一批养鱼专业户。

远教范文篇5

根据常远教通[**]3号《关于开展农村远教“学用争十优、建设新农村”主题活动通知》及市委《关于开展“优秀远教故事”征文的通知》的精神,为了促进我区农村远教学用活动的开展,充分展现我区农村远教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典型性,**年3月21日至4月15日,区委组织部、区委远教管理中心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优秀远教故事”征文报送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上报时间

自通知下发之日起至**年4月15日止。

二、征文对象

全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各远教站点工作人员。

三、征文内容

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在参与远教站点建设、学用、组织管理等方面涌现出来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体裁以纪实、通讯为主。

四、文章要求

“优秀远教故事”的创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原则,体现时代性和先进性,表现要有深度。篇幅为3000字左右。

五、要求

1、各乡(镇)、农林场接此通知,迅速将此项工作安排落实到人,并组织专人撰写文章,要求质量高、典型突出。每个乡镇单位上报至少3篇以上文章,农林场上报至少1篇文章。

远教范文篇6

一、主要做法

(一)支部发动

一是发动和带领村委会、党小组、村民小组和群团组织,积

极参与协会建设,指导帮助协会选举负责人,为协会推荐各类人才,指导帮助协会建立专业分会、专业小组,完善协会的内部组织体系。同时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为专业协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土地、办公场所、活动阵地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政策、办理证照等方面的支持。并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转变观念,消除思想顾虑,积极加入专业协会。

大松村下寨组农副产品营销协会,在党支部的组织和引导下,由分管党务的副书记联系协会会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他们提高协会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协会会员通过组织种植和营运农副产品发挥了较大的带头作用,帮助当地农户找到了发展产业和致富增收的好路子,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了实惠。去年下寨的农户每户仅辣椒的种植和购销收入就在6000元以上。

二是发动协会与远程教育站点共建、共管、共用。建立协作约束激励机制,协会与远程教育站点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合作行为。协会为站点提供一定运行经费,站点为协会提供学习培训、信息收集和活动场所。光明村生猪养殖营销协会每年为站点提供2000元的运行经费,松烟村养殖协会按每头猪2元的标准分配给远程教育站点作为站点服务报酬。

(二)协会带动

一是利润带动。通过建立利润分配、风险补偿机制,实现协会与千家万户之间的合作,带领群众利用远程教育学知识、入市场。白泥镇养殖协会制定了党支部、协会、会员之间的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会员“降本利润”和销售利润,即在仔猪供给、饲料销售按一定比例打折销售给会员,高于市场价每斤0.05至0.1元标准回收生猪。使每头生猪的养殖成本降低40元左右,总利润可达120-180元。龙家镇光明村生猪养殖营销协会采取了“联保联防,包治包赔”的方式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使广大养殖户实现了零风险养殖。“联保联防、包治包赔”,即会员按每头猪20元的标准向协会交纳养殖风险基金,由协会防疫员对会员的生猪免费防疫接种,免费发放消毒药、驱虫剂、洗胃健胃药品,免费治疗发病生猪,造成死亡全额赔偿,基金不足部分由协会自行负责。如黎平组养殖户张厚强加入协会不久,4头仔猪染上猪肺疫全部死亡,协会按章程规定,以每斤5.5元市场价赔偿其770元。

二是协议带动。协会与会员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契约管理”的原则签定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利润分配方式与风险补偿办法及其违约责任。白泥镇大龙养殖协会要求养殖户加入协会必须达到每批出栏6头以上规模,足额交纳会费,并按照协会的技术要求搞好养殖,参加学习培训等。松烟镇大松村辣椒种植营销协会还把会员必须按时参加远程教育学习培训写进了协议。

三是扶持带动。协会按照会员的生产投资、养殖规模等情况,将其分为扶贫攻坚型、梯次开发型、普通实惠型、大户专业型等类型,通过政府担保无息贷款,赊销生产资料,个别技术指导等形式进行分类扶持指导。建立了定期培训会员制度、定期巡回指导等工作制度,提高协会会员的技术水平,形成以技术为支撑的风险预警机制,从而降低风险赔偿成本。敖溪镇官仓村生猪养殖协会成立后,每周定期组织会员到站点学习养殖技术,并派出技术人员到协会家中现场指导。同时,针对协会会员素质参差不齐,年龄高低不均等现状,采取结“三帮对子”帮教活动,即:男帮女,老帮少,文化层次高的帮文化水平低的。通过三个月的系统学习,协会会员均掌握了生猪防疫、饲养、常见病的诊断等技术。协会养殖生猪的规模不断扩大,协会会员户均可实现增收300余元。

(三)远教推动

远程教育站点利用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优势,建立健全服务制度,切实为协会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努力使远程教育成为协会的“专家组”和“顾问团”。花山乡万里村远程教育站点采取“两日制”为协会会员开展技术培训,规定每周一为干部学习日,周五为协会学习日。龙溪镇苏羊村建立“5+1+1”学习制度,规定站点每周五为协会会员和群众开放,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每周分别对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同时,站点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打造信息传播平台,为协会装上“顺风耳”和“千里眼”。今年3月,敖溪镇指挥村畜牧水产协会通过远教网络了解到贵阳新希望饲料科技公司愿意以公司出资发展生猪,然后以市场同期最高价收购的信息后,立即派人与该公司联系,购进猪种,实行规模化养殖。目前,会员户均增收上百元。白泥镇在在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都要通过远教网络对收集到的信息认真分析。满溪柑桔研究协会积极发动群众建设满溪河流域“红金桔长廊”,扩大柑桔种植面积,使之走出小圈子,进入全国大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现已发展红金桔5000余亩。白泥畜禽产销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大力宣传,推广“121”效益分析法养猪,现全镇已建立了5个生态养殖小区,有350余户走上了生态养殖之路。

二、初步成效

(一)“支部+协会+远教”,找到了支部、协会、远教的结合点,实现了三者之间的相融互促

一是突出了学习培训的有效性,解决了教学组织难的问题。“远教+支部+协会”的工作模式,将远程教育站点明确为专业协会活动室,采取支部牵头,协会负责组织的方式,定期组织协会会员开展技术培训,解决了远程教育教学组织难的问题。目前,全县有27个协会利用远程教育培训会员10000余人次。光明村养殖协会制定了培训计划,建立定期培训会员制度,定期组织会员到站点学习,同时还经常向会员发放文字资料和光盘,满足会员的培训需要。大松村辣椒种植营销协会,采取流动播放的方式,定期组织技术人员送教上门为会员开展服务。敖溪镇官仓村老田村民组养鱼大户蒋传武,是该村养鱼协会的会长。自2003年8月该镇远教点开通后,他积极组织养鱼协会会员到站点学习有关养鱼技术。去年年初,将4亩稻田改为鱼塘,并在鱼塘上修建了鸡鸭舍,搞起了立体养殖。去年,他的立体养殖产值达3.4万元,获利1.5万元,相当于种8年水稻的收成。在他的带动下,今年老田村民组又有14户搞起了立体养殖,兴起了养鱼潮。

二是突出了知识上的互补性,增强了学习效果。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通过现代网络及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的一种远距离的教学活动。农民从网上可以学到丰富的农业实用技术知识,拓宽眼界,更新观念。但远教节目也存在着理论知识和专业术语过多的不足,有些课件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协会是农民自发成立的一种生产协作组织,在长期的农村生产实践中,协会摸索和积累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实用技术知识体系,对指导本地农业生产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协会在组织农民参加远教学习的同时,还选择会员中的大户作为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和演练场,由协会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解答疑难,帮助农民进一步消化知识,增强了学习效果。全县已建立了烤烟、苦丁茶、水果、生猪、山羊等种养示范基地123个,组织群众在基地开展培训300余场次,受训人数达10000余人次。万里村养殖大户胡光银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后,积极探索种草养畜新路子,目前存栏羊120只、牛20头。万里村养殖协会把他的养殖场作为养殖示范基地,每次举办畜牧养殖培训班后都要组织培训对象到他的基地上参观学习。花山村三塘村民组蔡德树参观了他的基地后,深受启发,决定学习胡光银的经验,搞种草养畜,扩大养殖规模,在协会和胡光银的指导下迅速提高了养殖技术,现已养殖山羊150多只。

三是突出服务上的交互性,有效解决了远教站点运行经费的问题。远程教育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经费作保障。探索以站养站机制,减轻财政负担,是解决远教工作经费的有效办法。一方面,各远教站点主动为协会提供学习场地,搞好学习培训服务、收集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协会也在经费上全力支持远教工作。目前,全县有23个协会为站点提供运行经费2.4万元,为群众发放课件光盘1200余张。

(二)“支部+协会+远教”,开阔了基层党员干部视野,增强了为民办事的能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远教+支部+协会”把农村党建、远程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培训后,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转变了工作重心,从过去的“跑田坎、抓计生、催粮款”等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握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主动权,带头参与协会和远教工作,既当“教练员”,又当“运动员”,靠周到细致的服务帮助农民,把“指手划脚”、“直接干预”变成“做给你看、帮着你干”,成为运用科技的“示范人”,发展经济的“规划人”,项目基地的“领办人”,产品营销的“经纪人”,生产经营的“服务人”,利益风险的“保护人”和疑难问题的“化解人”,从而改变了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习惯,增强了工作的示范性、直观性。构皮滩镇太平社区党支部组织干部观看《色绿春早》等课件后,积极对接收大电站,引导群众巧打“四张牌”(资源牌、绿色牌、经营牌、劳务牌),破解农民增收致富难题。该村还办起了集体经济实体沙石场3个、砖厂2个,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为群众提供沙石、砖瓦、水泥等,为群众修房造屋。村民看到了他们为民谋利益的新形象和新作风,牢骚怨气少了、情绪少了,理解增加了、信任增加了、干劲增加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三)“支部+协会+远教”,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素质,为农村储备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远教+支部+协会”的运行模式,建立起了实用、灵活、直观、便捷的培训服务体系,能够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授实际、实用、实效的技术、信息和知识,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闯市场、搞经营的能力,增强了发展的内动力。建立健全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团结互助的分工合作机制,增强了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协会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的优势,加强对协会会员的培训,创新了培训形式,使培训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由灌输式向自主式的转变,由传统化向现代化的转变,由单一的静态形式向动静结合的形式转变,增强了协会的造血功能,提高了驾驭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全县培养农村能人8000余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生力军,还涌现出了一批学用标兵。敖溪镇胜利村开发荒山建果园的祝常亮,经常到镇接收站学习管理和营销知识,并将适用的光盘借到家中观看。通过学习,他迅速转变了“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主动出击,专门订做了包装盒,打出了“蜜香梨”的品牌,还投资在公路边修建了宣传栏。经过一番努力后,产品销售供不应求,打破了多年来的销售“瓶颈”。龙溪镇中药材协会会长杨家林观看农村远程教育后,认识到了用先进手段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性,投资12000元购置了2台电脑,拉通了宽带网,在网上做起了生意。他最大的感受是:跑痛脚板,不如鼠标一点,网上信息来得快,生意兴隆遍四海。

三、几点启示

“支部+协会+远教”,是构建大远教工作格局的有益尝试,为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使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载体,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必须树立大开放的理念

“远教+支部+协会”的实践证明:由于有了党组织正确领导和协会有力带动,使远程教育找准了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要树立大远教的理念,把远程教育工作摆到经济工作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中去认识、思考和谋划,真正使远程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之中,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要形成大远教的格局,基层党组织应加强与各级部门及社会力量的联系与协调,整合资源,丰富培训内容,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延伸远程教育培训手段,增强远程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深入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必须树立大服务的理念

“远教+支部+协会”的实践证明:只有树立了服务意识,并积极参与到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和群众全心全意服务上,远程教育才有着力点和落脚点。远程教育是服务“三农”,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有效载体。运用现代传播工具和手段开展工作,其本身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远程教育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服务,具有直接性和现实性。远程教育不仅是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而且应该成为具体的实践者。

远教范文篇7

问题一:站点运行经费困难。20*年我们对全县站点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个基本型村级站点每年上网费、水电费、维护费和操作管理人员报酬在4000元左右,钱从哪里来成了最大的问题。从中央、省、地和县投资渠道看,因先期已在站点建设上做了相当大的投入,不可能在站点运行经费上再有资金扶持。从地方财政投资渠道看,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重,县财政在举债支持农村远教站点建设后,已无力再支付站点运行费用。从农民筹资渠道看,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架起了“不增加农民负担”的“高压线”,不得向农民摊派任何费用,经费问题成了我县在探索中必须逾越的一大障碍。

问题二:农村远教站点资产管理有难度。因为站点覆盖面积大,客观上增加了资产监管的难度。另外,由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资产管理“谁所有、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未得到落实,在这中间,乡镇是远教工作的组织者,村是远教设备的使用者,两者都不具有资产所有权,最终导致资产监管主体不明,无法对资产实施有效监管。因此,怎样有效监管远教站点资产就成了在探索中必须正视的另一个难题。

问题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长效运行机制不健全。由于农村远教工作是一项创新工程,在工作理念和管理方法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在组织系统管理上欠到位。县、乡、村三级远教组织架构虽已成型,但由于乡、村两级人员不落实,基本处于松散、人为、随意的原始粗放状态。农村各远教站点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对管理不同模式站点缺少针对性。

面对重重困难和问题,经过反复调研,我们认为做好资产监管、构建市场运行机制、扎实开展学用活动,促进网络延伸、功能拓展是保证远教站点长效运行的比较理想办法。

办法之一:资产监管实行多元管理

运用“协议监管、经济监管、组织监管”等手段,突破远教站点资产监管屏障,实现远教站点资产监管的多元管理形式。

1、运用法律手段,实行协议监管。就是要运用法律管理的观念抓站点监管。资产监管是站点有效运行的前提和重要环节,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在法治基础上的资产监管体系,确保资产监管到位。首先,界定产权关系,明确监管主体。确定县委组织部为资产所有方,主管全县各站点设备;乡镇为资产托管方,协管村级站点设备;行政村和学校为站点设备管理使用方,保管使用站点设备。其次,是界定职能,明确责任。规定资产所有方有权决定村级终端站点设备的购置与处理、资产的转移与回收等重大事项;资产托管方主要对站点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协调关系、处理问题,监管站点设备;资产管理使用方主要加强对站点设备的日常管理,对站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安防范,确保设备的完整和有效使用。在设备安全上,要求管理使用方在设备安装前装好防盗设施,配备好管理员,制定相关防盗措施,如发生设备失盗、人为损坏等,由管理使用方承担赔偿责任,托管方承担连带责任;在设备维护上,如管理使用方因日常维护及防火、防漏、防潮、防尘等工作不到位造成设备损坏,由管理使用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设备使用上,管理使用方每月必须开展2次以上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有针对性地培训致富能人、科技能手等。第三,是三方签约,规范监管。主要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细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设备管理制度》等文件,签订《远教站点设备托管理协议》和《远教站点设备监管使用协议》,在法律上确定站点资产权属、监管主体、主要职能、监管责任,对站点资产实行有效监管。因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和损坏的,可追究其经济责任,情节严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三方还分别建立设备管理台帐、管理员台帐、设备明细台帐,县委组织部把设备明细台帐录入远教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定期督查、核对台帐,及时跟踪掌握设备保管和使用情况,以达到监管无疏漏。

2、整合管理资源,实行组织监管。就是要运用行政组织资源抓站点运行监管。农村远教站点是在县、乡、村三级行政组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站点的运行同样也离不开行政组织的推动。党和政府在抓“三农”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行政资源,远教又是服务“三农”的创新工程、富民工程,二者目标的一致性,决定远教工作只有运用行政组织资源,才能有效推动站点运行管理。主要的措施建议是构建两个组织监管体系。一是通过整合党内组织资源,县、乡(镇)组织部门定期对各站点设备监管、远教干部履责情况进行监督。二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公众、社会团体和社会舆论参与,对各远教站点资产保管和使用情况,可采取投诉、听证、建议、检举、信访等直接或间接、正式或非正式形式进行监督。三是将远教资产纳入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县委组织部对全县所有站点资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调整、处置,及时查处漏洞隐患。确保全县各远教站点资产无流失。

办法之二:构建远教站点市场运作机制

通过运用市场利益导向来抓站点运行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远教站点既是一个资产又是一种资本,站点资产要保值增值、站点要长效运行,都离不开资本营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市场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建立站点管理、使用保障机制,确保远教工作真正“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农村远教站点能不能长效运行,经费保障是关键。建成后的远教站点设备是一个十分丰厚的资源,有较大的再开发空间,如果站点设备不能有效运行,就会制约站点作用的扩展,造成了资产的巨大浪费;我们认为市场化运作,是保障站点长效运作的“良方”。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我们可以建立村教结合、企业站点互助、协会站点合一的三个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1、构建村教结合机制。远教站点建在村校的,由校方明确专人管理。管理方按照以站养站合同要求,在保证正常教学、党员集中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前提下,采取无偿、微偿、低偿服务形式,发挥站点信息功能,随时供求信息,指导农产品进入市场;发挥科技推介功能,推广农业新技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文化娱乐功能,宣传政策法规,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发挥产品营销功能,收购农副产品,提供农资服务,并承担管理期间站点所需运行费用。

2、构建企业站点互助机制。对部分村里有企业且条件较好的,可以让企业利用远教网络开展学习、培训,了解各种信息,学习挖掘新的技术,做大做强企业,用获取的直接经济收益反哺远教站点,其站点运行费用则由企业负担。同时县远教办会同相关单位组织专门力量经常深入企业、站点搞好指导,以充分利用远教资源,提高监管水平,强化监管职能。

3、构建协会站点合一机制。通过拓宽站点使用权,将站点建在农村产业协会活动室,在明确一名协会会员为兼职管理员,站点运行费用由协会承担,协会对管理员可以给予适当补贴。管理期间,在满足党员、群众学习培训的同时,可以利用远教站点服务全村工作,捕捉市场新信息、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农村适用技术。

办法之三:开展学用活动,实现网络延伸,功能拓展

随着远教站点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学用活动的组织开展,应在此基础上积极扩展和延伸远程教育网络,着力推进远程教育进村组入农户。

远程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要在抓好“点”的同时,不断扩大“面”,更好的发挥远教作用,造福于民,确保远教站点长期有效运行。

1、开展多种形式的远教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对远教感兴趣。一是开展全方位宣传。各级党组织广泛运用电视、报刊、网络、层层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开展远程教育的意义,使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明白、知晓远程教育。二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各终端站点充分运用远教平台,组织村民收看实用技术节目,请农业技术专家授课,并现场示范指导。三是开展远教主题活动。各级党组织充分远用远教阵地和远教平台,开展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主体活动。如开展“学用争十优、共建新农村”、远教操作员技术比武、远程教育夜校、“星级远教家庭”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扩大远教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远教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对远教的兴趣,为扩展延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培训,扩大培训面,使越来越多的党员群众对电脑会操作。远程教育点延伸到家庭住户,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户主会电脑操作。要在狠抓远程教育操作技能培训的同时,不断扩大培训面,在每年保证各终端站点村党支部书记和操作员必训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做到“三个主动”:主动邀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中青年党员都参加培训;主动邀请农村经济大户、致富能手都参加培训;主动邀请感兴趣的党员群众参加培训。针对基层党员群众的实际,我们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力求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同时,我们还开展“远程教育示范工程”,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使更多的党员群众走进远教,学会运用远教。

4、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使扩展延伸点与村级终端站点享受同等服务。一方面,联合县电信部门对入网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个人远教用户,免费架线,免收一次性接入工料费,网络使用费按村级终端站点优惠价格同等收取,并积极主动搞好网络维护。同时,大力扶持乡村电子阅览室,对新建电子阅览室第一年网络使用费减半收取,并为规模较大的电子阅览室接入光纤。另一方面,县财政要把远教站点的基本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或者通过支付转移的方式解决。县远教中心继续进一步加大对站点的扶持力度,每个开通宽带网络的远教站点每年补助200-300元,对扩展延伸点和村级终端站点的上网费也采取同样的补贴方式。同时,在搞好村级终端站点设备维护的同时,还为扩展延伸点提供免费上门维修服务。

远程教育扩展延伸是确保远教站点长期运行的有效举措,我们认为网络延伸主要涉及到两个层面的延伸:第一个层面为扩展延伸工作扎实推进;第二个层面为远程教育扩展延伸点发挥了积极作用。

远教范文篇8

一、立足于建,着力规范提质,促进站点建设高标准推进

1、抓住机遇促使100%乡镇建成远程教育扩展型视频会议站点。巧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战略的良好契机,分两批新建站点86个,其中乡镇一级全部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超额完成省、郴下达的建设任务;并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高质量、可视频、可共享”的要求,与信息中心一起,建成集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与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系统于一体的高标准扩展型站点,使乡镇的基本型站点升级成扩展型站点,全市所有乡镇站点都成为扩展型站点,开郴州市之先河。

2、全面推行远教站点“两室”分离。针对电脑放在远教学习室不便于组织收看和保管的实际情况,对全市各终端接收站点提出了远教学习室和电脑室实行“两室”分离的要求。并组织力量,使全市有条件的站点全部实现了“两室”分离,占所建站点的85%以上。与此同时,还对室内所有上墙版面、桌椅板凳等物品进行了重新规范摆设。

3、广泛提倡远教站点“一站多用”、“一室多用”。要求所有远教站点都要加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校”两块牌子;所有远程教育学习室都要加挂“远教学习室”、“党员活动室”、“计生学校”、“法制夜校”等与学习活动有关的牌子。较好地提升了农村活动阵地的档次和农村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的服务水平。

4、努力拓宽远程教育建站领域。分别建立了市委党校集视频会议、视频交互、演播于一体的多功能演播厅和市老干部局老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延伸了建站领域。同时,在兴宁镇积极探索远程教育依托有线电视网络直接进村入户工作,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

二、强化于管,突出制度建设,促进站点建设规范运行

1、设计了一套规范的学用管理制度。统一印制了《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管理台帐》、《远程教育集中学习登记簿》、《远程教育个性化学习登记簿》,对学用工作实行“一帐二簿”台帐式管理。同时,还统一制定了《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制度》、《计算机房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有关规章制度,并全部实现规范上墙。

2、编制了一本《远教站点规范化建设手册》。精心编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规范化建设手册》下发至各乡镇党委、基层终端接收站点,用于指导全市的建管学用工作。该《手册》分站点建设标准、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建设标准、宣传标准、资料整理标准、学用组织管理标准等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各个方面重点突出,操作性强。为使《手册》尽快落到实处,市委远教办还组织专门力量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到各站点督促、检查、指导,目前,全市大部分站点都做到了建设规范有序,档次明显得到提升,学用组织效果明显增强。

3、出台了一个《远程教育学用管理考核办法》。经过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资兴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管理考核办法》,对乡镇(街道)党委组织委员、远教专干、技术辅导员实行分类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乡镇三个文明建设考核和党建工作考核范畴,与乡镇组织委员、远教专干的评先评优挂钩。村(社区)远教站点由各乡镇(街道)党委组织考核。并在8月份,采取抽查与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各乡镇的远教工作开展了半年考核,起到很好地督促落实作用,充分调动了远教工作者的积极性。

4、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远教管理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今年来,每个乡镇都配备了远教专干,并把计算机水平最好、责任心最强的干部职工作为专职远教辅导员;每个村级终端接收站点,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都配备了两名以上素质较高的操作员。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248名基层远教骨干,其中乡镇远教管理人员58名,村级远教骨干190名。为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市委远教办还分别在4月18日—22日、6月15日—17日举行了站点管理员培训班暨“远教技术大比武”活动和学用管理培训班,在市里培训的基础上,各乡镇也分别组织辖区各站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培训。通过层层培训,相当一部分操作员都能独立的熟练上机操作。与此同时,市委远教办根据平时工作接触了解,从乡镇、村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聘请了10名懂技术、热情高、责任心强的同志为远教志愿者,及时为各远教站点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并想他们发了聘书,实行持证上岗。这10名志愿者,为我市今年省检评估打下满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探索于学,精心组织培训,促进站点学用活动升级

1、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适时组织产业知识培训。市委远教办根据全国远程办制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市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编成《产业知识学用指南》下发到各基层站点,指导各站点的产业教学活动。今年创刊以来,共编发6期《产业知识学用指南》,较好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白廊乡白廊村利用湖面网箱养殖“罗非鱼”、“叉尾肥鱼”,从引进、成功到发展,都是得益于下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2、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制放“乡土课件”。市委远教办围绕我市东江鱼、东江果、黑山羊、杂交制种、狗脑贡茶、等10大农业主导产业以及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典型,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作相关“乡土课件”12套,全部放进《湖南红星网资兴分站》,供各基层站点宽带点播,并制成光盘发行到各基层站点,供教学使用。这些“乡土课件”教材,简明实用,针对性强,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如七里镇茅坪村利用远程教育播放生猪养殖光盘,原先每次是来几个大户观看,现在每次是几十上百人。该村生猪养殖业也迅猛发展,大户有几家增加到30余家,全村年出栏有二年前的3000头增至11000头。东江镇田心村依托本村的东江菜、东江鱼、生猪养殖等专业协会,利用远程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加速了该村种养大户产生和规模经济发展。该村今年从网上了解到甜玉米的行情较好,组织村民发展甜玉米产业,建立了连片150多亩的甜玉米基地,并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农户收看天网下载的甜玉米种植技术,使村民种植甜玉米的积极性大增。

3、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创建“远教+学习兴趣小组”学用组织模式。统一设计制作了科学合理的征求意见表,将《教学大纲》的11个方面一一列出,由村级终端站点发放到每家每户,全面了解掌握农民群众的学用需求。随后,将征求到的意见分门别类,将学习需求相近的群众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培训,极大地增强了组织教学的针对性。在有校村,强化村校共用,对学生也推行这种模式,效果很好。目前,这种“远教+学习兴趣小组”学用组织模式得到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远教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并正在全面推行。东江镇田心村养鱼专业户刘作良,经常参加养殖技术兴趣小组学习,养鱼技术提高很快,也壮了他的胆,二年前承包村里10亩鱼塘,不懂鱼病防治技术差点亏了老本,今年,他大胆承包组上120亩鱼塘,每亩比过去增收近1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鱼大户,还带动了该村一批养鱼专业户。

远教范文篇9

近日,**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等成员单位共为所联系的农村远教站点捐助桌椅750余套,捐助远教室装修资金5万余元,及时解除了村级集体收入微薄、站点房屋装修资金紧缺的困难,有效促进了该县第三批远程教育站点建设进程。目前,该县第三批终端站点建设已准备就绪,只等设备一到就可直接安装。这是该县建立站点建设联系制取得的明显效果。

**县第三批农村远程教育站点计划建站56个,全部为村级终端站点,尽管机器设备由省市县三级负责,但站点房屋及装修还得由村级自行准备。在目前大部分行政村无集体收入来源的现状下,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县因此建立了成员单位联系点制,28个远程教育成员单位,每个成员单位都联系了一个以上终端站点。明确规定,成员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对有困难的联系点进行帮助,解决站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和其它困难。

同时,以督导落实为主要目的,以人人抓远教为手段,**县委组织部还成立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督导员联系制,每名干部联系一个远程教育站点乡镇。督导员除了督促各乡镇按要求抓好站点建设和规范管理和教学外,还要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抓好落实。督导结果实行每月一上报,每季度一通报。

远教范文篇10

一、主要做法

一是政企携手共建,形成工作合力。2011年8月,我县提出了开发远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经过多次协调,得到了县移动公司的大力支持,派人一起开展调查研究和制定用户需求分析。2011年9月,并与移动公司签订了协议,并由移动公司负责出资28万元开发系统。

二是落实责任,强化学习培训。经过4个月的程序开发、测试和修改,系统于今年2月初步具备了试运行条件。随后,我们对镇、村党员活动室55名站点管理员进行了培训,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操作,站点管理员熟练掌握了系统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今年3月份,以站点为单位,全面启动了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录入工作。目前,全县镇、村党员活动室远教站点使用正常。

三是借助信息软件,实施远程管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软件由信息报送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在线学习系统和短信服务系统等五个功能模块组成。信息报送系统主要用于收发邮件、信息和通知和在线答疑等,实现了信息与收集的功能;教学管理系统主要用于集中培训登记、个性化学习登记、学后帮扶登记和课件资源登记,实现了网上编排教学计划、定期提醒,跟踪管理和课件需求调查的功能;设备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站点设备管理登记,实现了设备运行及时反馈的功能;在线学习系统主要用于上传远教课件和在线学习,实现了课件共享和自主学习点播的功能;短信服务系统,主要用于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市场信息需求,实现了农时提醒、农技服务和市场信息的功能。

二、初步成效

一是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系统投入使用后,各站点通过远教网络登陆教学系统,将站点集中培训、个性化学习和学后帮扶等相关执行情况进行填报,便于各级远教管理部门及时掌握站点工作情况,强化教学过程监管,保证了省、市和县集中培训计划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教学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