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钱养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7:56:00

以钱养事范文篇1

各镇乡人民政府、城区办事处、管理区委员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了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若干意见》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巩固和完善公益性农技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

我市公益性农技服务模式,从2009年8月起实行市农业局派出制,即“管理在市,服务在基层”。服务模式调整后,市综改办要加强监督指导,市农业局和乡镇(含城区办事处、管理区委员会,下同)要加强协调配合,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模式调整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性质不变、人员不变、待遇不变、经费不减”,实现调整工作平稳过渡。

二、进一步规范公益性服务人员的管理

服务模式调整后,农技服务人员的管理按照“市聘乡用、市管乡评”的原则,由市农业局聘任、乡镇使用。农业局选聘服务人员要以现已确定的岗位数为基础,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的方式,选拨聘用,定岗不定人。具体选聘时要充分征求乡镇意见,中心主任必须征得乡镇同意。服务人员原则上可从乡镇具有服务资质的人员中选聘,也可打破行业、部门、地域界限,从其它具有服务资质的人员中选聘。聘用合同期限原则上一般为一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等次的可以续聘。

三、进一步加强“以钱养事”资金管理

服务模式调整后,农技服务人员的劳动报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按有关政策规定和标准,由市综改办测算分解到农业局,农业局按季提出支付申请,市财政审核拨付直达个人账户。

物化投入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农业局根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制定物化类农技服务项目,并将资金分解到物化类农业服务项目,充分征求乡镇意见后报市综改办审定再。

物化类农技服务项目分为公共服务项目和统筹服务项目,公共服务项目指服务人员从事公益性农技服务、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及农业实用技术的宣传普及等所需费用,统筹服务项目指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重大农业实用技术试验示范样板及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的应急处理等。公共服务项目由农业局提出项目实施意见,报市综改办审定后执行,市财政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农业局,农业局要严格按项目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市综改办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统筹服务项目由乡镇提出申请及项目实施意见,市综改办、农业局和财政局根据项目实施意见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管,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市综改办和农业局联合下达资金拨付通知,市财政局直接将项目资金拨付乡镇或项目实施主体。

公共服务项目和统筹服务项目中物资供应应实行政府采购,资金由市财政局拨付给农业局,由农业局统一组织政府采购后下发。

四、进一步做好公益性服务人员绩效评定

公益性“以钱养事”服务人员的劳务报酬要按照“以钱养事”的要求与工作绩效挂钩,实行绩效考核管理。服务人员劳务报酬由底薪和绩效工资两项构成,每月由农业局发放一定数额的底薪,底薪原则上每月不少于600元。绩效考核要坚持“市管乡评”的原则,一年一评,乡镇政府考核的权重为70%。具体考核工作由市综改办牵头,农业局、乡镇按农技服务定性、定量的要求,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年终考核结算,得分在60分以下的,取消服务资格。

以钱养事范文篇2

【关键词】“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农村公共服务

自2002年开始在全国农村推行税费改革以来,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基层财政“空心化”的趋势,使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职能缺位现象更为严重。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湖北省率先进行了农村公共服务“以钱养事”的体制改革,开始对以乡、镇、站、所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推行了以建立“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然而,湖北省在“以钱养事”的转移支付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将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一、现行“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和解决地区公共服务不均衡所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如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或者相应的关于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规定,使得转移支付制度在施行的过程中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客观上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和运作的民主性和规范性。

2、支农资金支付形式的不确定性

在“以钱养事”这一机制中,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重要的资金来源,这种把本身就因为支农项目的不确定性并具有波动性的“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对资金的数额、支付的时间及方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得“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3、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

根据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效率的转移支付一般采取的是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转移支付体制,而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的纵向逐级传递式模式,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这种单一的横向缺失的转移支付模式不仅不利于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而且因为资金来源的有限,也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转移支付中支农资金流经的渠道过长

我国目前有五级政府,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政府层级最多的。这种层级过多的政府结构增加了财权事权划分的难度,影响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而且,我国转移支付的支农资金从中央划拨开始,要流经每一级政府,每一级政府都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办事委员会来分析决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这样,每一环节的办公费用都会消耗一部分资金。同时资金流经的渠道过长,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金在拨付流通过程中缺失现象严重,大大增加了资金流动的成本。

5、资金划拨方式不合理

湖北省政府规定,农村公益性服务的项目经费应该根据合同规定,按时间、工作进度拨付,财政部门采取国库直接支付的办法将经费直达给承担服务的主体,保证专款专用。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不少乡镇却将拨付到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由“拨付制”改为“报账制”。而且不少县级财政部门不按政策规定将服务经费直接拨给服务主体,而是将服务经费拨付到乡镇财政,再由乡镇财政发给承担服务的主体,这样不仅造成乱报账,而且使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到位不及时,甚至被挪用、挤占。

6、资金管理主体错位,管理过程不透明

我国现行的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十分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主体错位。转移支付资金是村级组织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而镇级农经中心是集体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方案应当由农经中心编制或农财共同编制,报市农经、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这样才能避免应属财政列支的费用转嫁成为农村负担。但是,在转移支付的资金到达地方的时候,很多乡镇把已分配给村级使用的转移支付资金仍视作财政资金直接交由乡镇财政所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运行,乃至于资金的分配、使用、核算等与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基本不沾边。二是管理不透明。在很多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原则、分配额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一直实行内部操作,公众乃至下级管理主体都一概不知。特别是有的地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者与所有者分离。具体落实到一个村,对于转移支付的资金应分配多少,实际分配了多少,分配下来的资金用了多少,用在了哪些项目上,最后是结余还是透支等等问题村民乃至村委会都一概不知,根本无法监管。

二、与“以钱养事”相配套的转移支付制度要求

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力均衡的基本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特别在农业税取消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仅是保障村级工作正常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更是保证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柱。所以,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体制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2、“以钱养事”要求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按照“以钱养事”中“钱随费走,费随事留”的新理念要求,将原来按“七站八所”的人头数所拨付的资金改为按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项目的多少来拨付经费。这样,“钱”就成了这一新机制成败的关键。按湖北省政府的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从2006年起,省级财政每年筹措一亿元资金,对实行以“钱养事新”的乡镇“以奖代补”,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支持乡镇公益性事业发展。由此可见,转移支付资金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重要资金来源,完善转移支付体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客观需求。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一新机制实施的成败。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提高“以钱养事”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措施,追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状态,对于“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推广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以钱养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根据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转移支付体制中的经验,要有效地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率,不仅需要建立关于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体系,还要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资金来源方式、拨付渠道、管理方式以及支付方式。

1、明确、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转移支付本来就关系到国家财力在各级政府间的流动,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分配形式。具体到“以钱养事”这一涉及项目众多、管理主体复杂的措施的落实上,规范化、法制化就成为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只有以法律的形式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使用等环节加以规范和协调,用法律把公共财政体制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原则、资金划拨形式、划拨标准等明文规定下来,从制度上保证资金的使用,才能避免这一机制在运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性,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2、资金的来源、流通和实施环节是关键

(1)明确多方面的资金来源。目前中央财政负担过大,我国工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只有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体制,才能在不增加中央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加大对“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资金投入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落实,使城市和农村相互支持、协调发展。

(2)适度合理的资金拨付层次。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转移支付的资金在拨付的过程中,经过的层次越少,越能防止资金在拨付过程中的流失,保证资金最后足额落实到“事”上。

(3)采取账户直达的“拨付制”的资金划拨方式。目前在公共财政体制里,比较常用的资金划拨方式有两种,报账制和拨付制。前者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在实施完职责范围内的项目后,凭相关的发票等有效证明领取所需资金的一种方式;后者是服务主体在项目开始时就被给予了相应的资金。在公共服务的这一特殊领域,采取账户直达的拨付制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能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而且能有效的避免在报账过程中的寻租现象。因次,在拨付公共服务项目经费时,应由相关部门根据有关预算标准将项目实施所需一定比例的资金用账户直达的方式,由县财政直接拨付到服务人员个人账户上,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资金管理主体明确、过程透明。转移支付的资金要落实到具体的支农项目中,只有明确管理主体,并把使用资金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才能做到既让农村公共服务的主客体放心,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使用两个方面要公开透明,同时实行资金专户管理,把资金总额、拨付标准向社会公开,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资金无截留和挪用,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构建“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制度的路径选择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比较滞后,人为因素影响大,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等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保证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一是全国人大应制定专门的转移支付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权利,在此基础上确定转移支付的规模、责任主体、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支付渠道等;二是地方政府应制定关于地方专门的转移支付法规,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管理主体、支付形式等加以明确规定,保证转移支付制度在地方的实施。

2、逐步建立城市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体制

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单一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中的一部分,资金来源单一。在这方面,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纵横并举的转移支付的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和城市工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而农村发展滞后、两者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应在逐步建立东部对西部、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从而在不增加中央财政压力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3、减少转移支付中支农资金流动的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过多,项目资金层层延压,最终实际到达村里的资金所剩无几。因此对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资金,应由中央按照相关比例要求直接拨付到各省,再由省到县,由县根据项目使用要求,采取账户直达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拨付到服务主体个人账户,缩短中间拨付渠道,防止被挤占、挪用和代扣现象的发生。

4、建立“拨付制”的资金拨付方式

为保证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资金足额、及时拨付给服务主体,应加强对乡镇政府把转移支付资金由“拨付制”改为“报账制”现象的整治。公共服务资金的管理主体应在项目审批确定后,按预算要求,在项目开始时就用账户直达拨付相应的资金给服务主体,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及时到位,有效防止乱报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建立明确而透明的资金管理体制

(1)明确管理主体,搞好分工协作。可采用由专门独立的机构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管理的方法,对转移支付中的支农资金,由县财政部门建立专户按照规定的额度和期限将转移支付的资金拨付给乡镇农经部门,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主体,设立转移支付的核算专页,单独核算,而乡镇政府的其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不得参与资金的管理,只赋予其相应的监督权。

(2)建立支农资金公开透明的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将支农资金的分配原则及分配方式向各级政府及公众公开,让地方明白应该分配多少资金、按什么标准分配,方便地方主体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对分配下来的转移支付的资金金额、用途等,都应向村委会和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保证资金的使用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敏: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第24卷第3期.

[2]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鄂办发[2006]14号文件.

以钱养事范文篇3

一、考核内容

本次考核以镇人民政府和各转制中心之间签订的合同为主要依据,严格按照镇人民政府制定的考评实施细则,对各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以及服务质量和效益进行考核。

考核工作由党政办牵头负责,按照统一的考核评分细则分别对各服务中心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听、看、查、问”等方式进行。一是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凡有量化指标的考核内容,一律按照实际完成比例记分;没有具体量化指标的内容,按照服务实绩进行考核记分。二是走访、问卷调查与集中测评相结合。对转制单位进行走访、测评,测评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次;测评可以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和群众代表参加测评。三是实行量化百分制考核,按合同逐项考核,实行比例记分,单项考核不记负分。

二、考核结果

从考核情况看,2012年,各转制单位都能紧扣政府中心工作,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较好地落实了“以钱养事”的农村公益事业服务新机制。

(一)主要工作成效

1、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年初签订的合同,一是全面完成了全年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全年共注射生猪口蹄疫疫苗、猪瘟和猪蓝耳病疫苗184925头/次,注射耕牛口蹄疫疫苗3147头/次,注射山羊口蹄疫疫苗、羊痘疫苗46902只/次,注射家禽新城疫疫苗129732羽/次、禽流感疫苗120931羽/次。二是以鼓励支持畜牧科技示范户和畜禽养殖专业大户为突破口,实施全方位服务,促进畜牧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为民办好实事。对全镇能繁母猪1640头进行了养殖补贴,组织能繁母猪参保1640头,对因病死亡的60头参保母猪进行了赔偿,帮助符合生猪养殖贴息贷款政策的4个养殖户办理了财政贴息贷款,协助成立了桥新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四是不断强化依法治牧意识,维护消费者权益。全年共检疫生猪1215头,检验白条肉72.9吨,办理季节性屠工《动物防疫合格证》113人/证,经营畜禽《动物防疫合格证》8人/证。

2、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紧扣发展主题,认真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对20户以下的自然村采用数字卫星接收方式,并将向上争取的176套直播卫星数字接收设备发放到边远村的农户家中,解决农户收看电视节目难的问题。同时在芦溪村采用HFC光同轴网络技术,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30户,并运用光纤传输技术,在花桥村新开设了一个光节点,发展了部分用户。针对全镇电视网络规模大、线路长、网络故障时常发生,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对用户反映较为集中的柳家院片区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多次对受雷电、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破坏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抢修,保证了用户能正常收看电视节目。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大型歌会—“红歌汇”海选区的演出活动。启动并完成了综合文化站站房建设,启动了全镇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程,累计放映公益性电影10场,科教片10部。

3、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农民需求,积极开展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先后开展培训80场次,参加人员6000人次,编印技术资料5000份。认真做好病虫监测和病虫防治,实施技术员包村,送柑桔大实蝇联防药物,协助村级科学制定方案,利用宣传车宣讲病虫果捡除方法和意义,督促村级和农户开展大实蝇联防,并在玉宝村铲除9个户共2000多株柑桔溃疡病树。加强科技示范户的建设和联系,推选了70户科技示范户。在村引进了特早熟“大浦”柑桔接穗1000株,内膛腹接合高接换种近千株中熟蜜柑,发展苞谷新品种4个,发放配方施肥通知单400份,推广测土配方肥80吨。认真履行防汛责任,对3座小型水库进行了汛前安全检查和整改,解决安全隐患4处,安装水库管理公示牌3个。推广农业机械10台套,并对80台套农机进行了2次检查,确保安全高效。

4、镇建设环保服务中心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两大主题,以服务为宗旨,紧扣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围绕工业园区规划,界定城镇区域内近期建房地段,共审批私人建房12宗,建筑面积4296平方米,公建项目1宗,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办理住房产权登记5宗1300平方米。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完成了集镇自来水改造、城区二桥至清江矿务局沿河道路改造、村庄整治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建设等项目的编制和申报工作。认真扎实做好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运街道生活垃圾1280吨,清除河道垃圾20吨、建筑垃圾50吨、街道泥沙20车,填埋生活垃圾1100吨,垃圾消毒36次,新增垃圾填埋场地900平方米,移栽街道行道树8棵,绿化树修剪除草6次,拆除临时棚19个、固定广告牌48块、过街临时横幅16条,清除建筑材料占道7处,集镇形象大为改观。

(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1、要进一步提高个别防疫员从事畜禽防疫工作的积极性;要努力纠正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重猪牛、轻羊禽的误区和村与村之间防疫工作不平衡的现象;要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队伍长效机制和体制。

2、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积极争取政策,更新宣传设备,解决资金压力大的问题。

3、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作风建设,严格工作纪律。

4、加快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和中心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考核评分

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95分;

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94分;

以钱养事范文篇4

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和解决地区公共服务不均衡所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如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或者相应的关于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规定,使得转移支付制度在施行的过程中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客观上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和运作的民主性和规范性。

2、支农资金支付形式的不确定性

在“以钱养事”这一机制中,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重要的资金来源,这种把本身就因为支农项目的不确定性并具有波动性的“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对资金的数额、支付的时间及方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得“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3、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

根据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效率的转移支付一般采取的是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转移支付体制,而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的纵向逐级传递式模式,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这种单一的横向缺失的转移支付模式不仅不利于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而且因为资金来源的有限,也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转移支付中支农资金流经的渠道过长

我国目前有五级政府,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政府层级最多的。这种层级过多的政府结构增加了财权事权划分的难度,影响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而且,我国转移支付的支农资金从中央划拨开始,要流经每一级政府,每一级政府都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办事委员会来分析决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这样,每一环节的办公费用都会消耗一部分资金。同时资金流经的渠道过长,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金在拨付流通过程中缺失现象严重,大大增加了资金流动的成本。

5、资金划拨方式不合理

湖北省政府规定,农村公益性服务的项目经费应该根据合同规定,按时间、工作进度拨付,财政部门采取国库直接支付的办法将经费直达给承担服务的主体,保证专款专用。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不少乡镇却将拨付到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由“拨付制”改为“报账制”。而且不少县级财政部门不按政策规定将服务经费直接拨给服务主体,而是将服务经费拨付到乡镇财政,再由乡镇财政发给承担服务的主体,这样不仅造成乱报账,而且使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到位不及时,甚至被挪用、挤占。

6、资金管理主体错位,管理过程不透明

我国现行的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十分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主体错位。转移支付资金是村级组织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而镇级农经中心是集体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方案应当由农经中心编制或农财共同编制,报市农经、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这样才能避免应属财政列支的费用转嫁成为农村负担。但是,在转移支付的资金到达地方的时候,很多乡镇把已分配给村级使用的转移支付资金仍视作财政资金直接交由乡镇财政所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运行,乃至于资金的分配、使用、核算等与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基本不沾边。二是管理不透明。在很多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原则、分配额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一直实行内部操作,公众乃至下级管理主体都一概不知。特别是有的地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者与所有者分离。具体落实到一个村,对于转移支付的资金应分配多少,实际分配了多少,分配下来的资金用了多少,用在了哪些项目上,最后是结余还是透支等等问题村民乃至村委会都一概不知,根本无法监管。

二、与“以钱养事”相配套的转移支付制度要求

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力均衡的基本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特别在农业税取消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仅是保障村级工作正常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更是保证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柱。所以,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体制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2、“以钱养事”要求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按照“以钱养事”中“钱随费走,费随事留”的新理念要求,将原来按“七站八所”的人头数所拨付的资金改为按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项目的多少来拨付经费。这样,“钱”就成了这一新机制成败的关键。按湖北省政府的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从2006年起,省级财政每年筹措一亿元资金,对实行以“钱养事新”的乡镇“以奖代补”,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支持乡镇公益性事业发展。由此可见,转移支付资金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重要资金来源,完善转移支付体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客观需求。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一新机制实施的成败。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提高“以钱养事”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措施,追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状态,对于“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推广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以钱养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根据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转移支付体制中的经验,要有效地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率,不仅需要建立关于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体系,还要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资金来源方式、拨付渠道、管理方式以及支付方式。

1、明确、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转移支付本来就关系到国家财力在各级政府间的流动,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分配形式。具体到“以钱养事”这一涉及项目众多、管理主体复杂的措施的落实上,规范化、法制化就成为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只有以法律的形式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使用等环节加以规范和协调,用法律把公共财政体制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原则、资金划拨形式、划拨标准等明文规定下来,从制度上保证资金的使用,才能避免这一机制在运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性,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2、资金的来源、流通和实施环节是关键

(1)明确多方面的资金来源。目前中央财政负担过大,我国工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只有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体制,才能在不增加中央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加大对“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资金投入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落实,使城市和农村相互支持、协调发展。

(2)适度合理的资金拨付层次。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转移支付的资金在拨付的过程中,经过的层次越少,越能防止资金在拨付过程中的流失,保证资金最后足额落实到“事”上。

(3)采取账户直达的“拨付制”的资金划拨方式。目前在公共财政体制里,比较常用的资金划拨方式有两种,报账制和拨付制。前者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在实施完职责范围内的项目后,凭相关的发票等有效证明领取所需资金的一种方式;后者是服务主体在项目开始时就被给予了相应的资金。在公共服务的这一特殊领域,采取账户直达的拨付制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能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而且能有效的避免在报账过程中的寻租现象。因次,在拨付公共服务项目经费时,应由相关部门根据有关预算标准将项目实施所需一定比例的资金用账户直达的方式,由县财政直接拨付到服务人员个人账户上,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资金管理主体明确、过程透明。转移支付的资金要落实到具体的支农项目中,只有明确管理主体,并把使用资金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才能做到既让农村公共服务的主客体放心,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使用两个方面要公开透明,同时实行资金专户管理,把资金总额、拨付标准向社会公开,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资金无截留和挪用,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构建“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制度的路径选择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比较滞后,人为因素影响大,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等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保证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一是全国人大应制定专门的转移支付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权利,在此基础上确定转移支付的规模、责任主体、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支付渠道等;二是地方政府应制定关于地方专门的转移支付法规,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管理主体、支付形式等加以明确规定,保证转移支付制度在地方的实施。

2、逐步建立城市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体制

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单一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中的一部分,资金来源单一。在这方面,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纵横并举的转移支付的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和城市工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而农村发展滞后、两者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应在逐步建立东部对西部、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从而在不增加中央财政压力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3、减少转移支付中支农资金流动的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过多,项目资金层层延压,最终实际到达村里的资金所剩无几。因此对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资金,应由中央按照相关比例要求直接拨付到各省,再由省到县,由县根据项目使用要求,采取账户直达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拨付到服务主体个人账户,缩短中间拨付渠道,防止被挤占、挪用和代扣现象的发生。

4、建立“拨付制”的资金拨付方式

为保证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资金足额、及时拨付给服务主体,应加强对乡镇政府把转移支付资金由“拨付制”改为“报账制”现象的整治。公共服务资金的管理主体应在项目审批确定后,按预算要求,在项目开始时就用账户直达拨付相应的资金给服务主体,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及时到位,有效防止乱报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建立明确而透明的资金管理体制

(1)明确管理主体,搞好分工协作。可采用由专门独立的机构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管理的方法,对转移支付中的支农资金,由县财政部门建立专户按照规定的额度和期限将转移支付的资金拨付给乡镇农经部门,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主体,设立转移支付的核算专页,单独核算,而乡镇政府的其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不得参与资金的管理,只赋予其相应的监督权。

(2)建立支农资金公开透明的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将支农资金的分配原则及分配方式向各级政府及公众公开,让地方明白应该分配多少资金、按什么标准分配,方便地方主体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对分配下来的转移支付的资金金额、用途等,都应向村委会和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保证资金的使用方向。

【摘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后地方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重要的资金来源。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的需要。本文从完善我国现行转移支付体制对“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问题,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农村公共服务

自2002年开始在全国农村推行税费改革以来,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基层财政“空心化”的趋势,使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职能缺位现象更为严重。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湖北省率先进行了农村公共服务“以钱养事”的体制改革,开始对以乡、镇、站、所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推行了以建立“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然而,湖北省在“以钱养事”的转移支付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将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张敏: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第24卷第3期.

[2]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鄂办发[2006]14号文件.

以钱养事范文篇5

【关键词】“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农村公共服务

自2002年开始在全国农村推行税费改革以来,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基层财政“空心化”的趋势,使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职能缺位现象更为严重。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湖北省率先进行了农村公共服务“以钱养事”的体制改革,开始对以乡、镇、站、所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造,推行了以建立“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然而,湖北省在“以钱养事”的转移支付制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将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一、现行“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是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和解决地区公共服务不均衡所采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制度安排,也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和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转移支付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保障,法律约束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如现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主要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或者相应的关于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规定,使得转移支付制度在施行的过程中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客观上降低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决策和运作的民主性和规范性。

2、支农资金支付形式的不确定性

在“以钱养事”这一机制中,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重要的资金来源,这种把本身就因为支农项目的不确定性并具有波动性的“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对资金的数额、支付的时间及方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使得“以钱养事”的资金来源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3、单一的纵向转移支付

根据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效率的转移支付一般采取的是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转移支付体制,而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的纵向逐级传递式模式,地区间横向转移支付几乎没有,更不要说城市对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这种单一的横向缺失的转移支付模式不仅不利于减轻中央财政的负担,而且因为资金来源的有限,也不利于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转移支付中支农资金流经的渠道过长

我国目前有五级政府,是世界上主要国家中政府层级最多的。这种层级过多的政府结构增加了财权事权划分的难度,影响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而且,我国转移支付的支农资金从中央划拨开始,要流经每一级政府,每一级政府都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或办事委员会来分析决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这样,每一环节的办公费用都会消耗一部分资金。同时资金流经的渠道过长,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金在拨付流通过程中缺失现象严重,大大增加了资金流动的成本。

5、资金划拨方式不合理

湖北省政府规定,农村公益性服务的项目经费应该根据合同规定,按时间、工作进度拨付,财政部门采取国库直接支付的办法将经费直达给承担服务的主体,保证专款专用。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不少乡镇却将拨付到村级的转移支付资金由“拨付制”改为“报账制”。而且不少县级财政部门不按政策规定将服务经费直接拨给服务主体,而是将服务经费拨付到乡镇财政,再由乡镇财政发给承担服务的主体,这样不仅造成乱报账,而且使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到位不及时,甚至被挪用、挤占。

6、资金管理主体错位,管理过程不透明

我国现行的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十分混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主体错位。转移支付资金是村级组织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而镇级农经中心是集体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方案应当由农经中心编制或农财共同编制,报市农经、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这样才能避免应属财政列支的费用转嫁成为农村负担。但是,在转移支付的资金到达地方的时候,很多乡镇把已分配给村级使用的转移支付资金仍视作财政资金直接交由乡镇财政所管理,由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运行,乃至于资金的分配、使用、核算等与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基本不沾边。二是管理不透明。在很多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原则、分配额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一直实行内部操作,公众乃至下级管理主体都一概不知。特别是有的地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者与所有者分离。具体落实到一个村,对于转移支付的资金应分配多少,实际分配了多少,分配下来的资金用了多少,用在了哪些项目上,最后是结余还是透支等等问题村民乃至村委会都一概不知,根本无法监管。

二、与“以钱养事”相配套的转移支付制度要求

1、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财力均衡的基本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财政体制的公平与效率。特别在农业税取消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仅是保障村级工作正常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更是保证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柱。所以,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体制是我国财政体制的本质要求。

2、“以钱养事”要求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按照“以钱养事”中“钱随费走,费随事留”的新理念要求,将原来按“七站八所”的人头数所拨付的资金改为按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项目的多少来拨付经费。这样,“钱”就成了这一新机制成败的关键。按湖北省政府的规定,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中专项用于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资金以及上级拨付的其他农村公益性服务专项资金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从2006年起,省级财政每年筹措一亿元资金,对实行以“钱养事新”的乡镇“以奖代补”,通过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支持乡镇公益性事业发展。由此可见,转移支付资金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重要资金来源,完善转移支付体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是“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客观需求。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这一新机制实施的成败。因此,从理论上探讨提高“以钱养事”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措施,追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状态,对于“以钱养事”这一新机制的推广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以钱养事”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根据世界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转移支付体制中的经验,要有效地发挥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率,不仅需要建立关于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体系,还要确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资金来源方式、拨付渠道、管理方式以及支付方式。

1、明确、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保证

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转移支付本来就关系到国家财力在各级政府间的流动,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分配形式。具体到“以钱养事”这一涉及项目众多、管理主体复杂的措施的落实上,规范化、法制化就成为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只有以法律的形式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使用等环节加以规范和协调,用法律把公共财政体制中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原则、资金划拨形式、划拨标准等明文规定下来,从制度上保证资金的使用,才能避免这一机制在运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性,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2、资金的来源、流通和实施环节是关键

(1)明确多方面的资金来源。目前中央财政负担过大,我国工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只有在纵向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体制,才能在不增加中央财政负担的前提下,加大对“以钱养事”新机制的资金投入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落实,使城市和农村相互支持、协调发展。

(2)适度合理的资金拨付层次。据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转移支付的资金在拨付的过程中,经过的层次越少,越能防止资金在拨付过程中的流失,保证资金最后足额落实到“事”上。

(3)采取账户直达的“拨付制”的资金划拨方式。目前在公共财政体制里,比较常用的资金划拨方式有两种,报账制和拨付制。前者是提供服务的主体在实施完职责范围内的项目后,凭相关的发票等有效证明领取所需资金的一种方式;后者是服务主体在项目开始时就被给予了相应的资金。在公共服务的这一特殊领域,采取账户直达的拨付制的资金划拨方式,不仅能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而且能有效的避免在报账过程中的寻租现象。因次,在拨付公共服务项目经费时,应由相关部门根据有关预算标准将项目实施所需一定比例的资金用账户直达的方式,由县财政直接拨付到服务人员个人账户上,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资金管理主体明确、过程透明。转移支付的资金要落实到具体的支农项目中,只有明确管理主体,并把使用资金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才能做到既让农村公共服务的主客体放心,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使用两个方面要公开透明,同时实行资金专户管理,把资金总额、拨付标准向社会公开,这样才能有效保证资金无截留和挪用,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构建“以钱养事”转移支付制度的路径选择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结合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比较滞后,人为因素影响大,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等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保证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一是全国人大应制定专门的转移支付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权利,在此基础上确定转移支付的规模、责任主体、转移支付的具体形式、支付渠道等;二是地方政府应制定关于地方专门的转移支付法规,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范围、管理主体、支付形式等加以明确规定,保证转移支付制度在地方的实施。

2、逐步建立城市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体制

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转移支付的资金都是单一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中的一部分,资金来源单一。在这方面,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纵横并举的转移支付的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和城市工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而农村发展滞后、两者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国应在逐步建立东部对西部、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转移支付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从而在不增加中央财政压力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逐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3、减少转移支付中支农资金流动的中间环节

中间环节过多,项目资金层层延压,最终实际到达村里的资金所剩无几。因此对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资金,应由中央按照相关比例要求直接拨付到各省,再由省到县,由县根据项目使用要求,采取账户直达的方式,将资金直接拨付到服务主体个人账户,缩短中间拨付渠道,防止被挤占、挪用和代扣现象的发生。

4、建立“拨付制”的资金拨付方式

为保证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资金足额、及时拨付给服务主体,应加强对乡镇政府把转移支付资金由“拨付制”改为“报账制”现象的整治。公共服务资金的管理主体应在项目审批确定后,按预算要求,在项目开始时就用账户直达拨付相应的资金给服务主体,确保农村公共服务资金的及时到位,有效防止乱报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建立明确而透明的资金管理体制

(1)明确管理主体,搞好分工协作。可采用由专门独立的机构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管理的方法,对转移支付中的支农资金,由县财政部门建立专户按照规定的额度和期限将转移支付的资金拨付给乡镇农经部门,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作为管理主体,设立转移支付的核算专页,单独核算,而乡镇政府的其他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不得参与资金的管理,只赋予其相应的监督权。

(2)建立支农资金公开透明的管理体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将支农资金的分配原则及分配方式向各级政府及公众公开,让地方明白应该分配多少资金、按什么标准分配,方便地方主体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二是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对分配下来的转移支付的资金金额、用途等,都应向村委会和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保证资金的使用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敏: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第24卷第3期.

[2]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鄂办发[2006]14号文件.

以钱养事范文篇6

一、锁定债务

乡镇事业单位存在的历史长、情况复杂,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债务包袱十分沉重,这些债务的主要构成有:经营不善形成的经营性债务、兴建办公场所或其他设设施形成的建筑类债务、政府投入不够形成的欠资、欠发职工工资和欠缴养老保险金、银行贷款等等。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债务数额巨大。这些债务的存在,成为了乡镇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一个"拦路虎"。化解这些债务,成为当前一个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在目前政府无力承担化解债务的巨额财力的情况下,改革不能因此废止,可以考虑在全面清理乡镇事业单位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对资不抵债的乡镇事业单位实行债务锁定,逐步化解。锁定债务,一是要全面清理债权债务;二是要统一债权债务的处理政策,特别是对于非经营性的债务和个人债务(如欠发工资、欠缴养老保险金、个人垫资等),要采取适当和合理的方式,如限定清还期限化解、债务托管等办法,进行妥善化解,尽最大限度地消除债务因素对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要努力做好债权单位的工作,本着既坚持公平,又兼顾现实的原则,共同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的再发展创造条件,为这些债务的最终化解提供可能。

二、全员保险

在乡镇事业单位实行以钱养事、乡镇事业单位职工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后,将乡镇事业单位职工全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乡镇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一项基本社会保障措施,是为乡镇事业单位职工走出单位、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解除后顾之忧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乡镇事业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一是鉴于乡镇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可以考虑单独设立乡镇事业单位保险基金,实行单独核算,单独管理。二是改革前欠缴的养老保险金,应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省级财政以及市县级财政共同)承担、补缴应由原乡镇事业单位缴纳的部分;对于应由个人承担的部分,各地可根据实际决定由个人承担或地方财政支付。三是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对于个人养老基金专户,可以实行个人缴纳与财政承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缴费,即个人承担部分由个人按时缴纳,个人缴纳部分打入本个专户后,财政即时划拨应由单位承担的部分至该个人专户。从而使养老保险制度成为改革的"助推器"和"减震器"。

三、转换机制

转换机制是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乡镇事业单位机制的转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体制的企业化,乡镇事业单位机制转换后不再作为政府的下属机构和附属机构,而是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主体,独立开展服务和经营,独自承担权利和义务,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同时,在单位内部实行的是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定岗定责,人员聘用,改革工资和分配制度,不再实行事业单位的固定工资制,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取酬。二是运行机制的市场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其承担的公益性服务,由政府根据资质实行委托、按事付费,按市场化的要求和模式运行。三是经营机制社会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除了接受政府委托开展相关的服务并取得报酬外,还可以结合自身的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等优势,开展政府委托事项以外的经营和服务,扩大经营,增加收入,促进自我发展。

以钱养事范文篇7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办发电[]22号文件的要求和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年度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的迎检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精心部署,狠抓落实,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为切实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都专门下发文件,对下一步改革工作提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大家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执行,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㈠切实转变职能,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一是严格乡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各地要严格执行发[]17号文件精神和编制部门下达的具体编制数额,严格实行“一人一编一卡”,推行编制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数只减不增。对改革后仍然存在的混编混岗情况要进行认真地清理,严禁走“回头路”。二是切实抓好延伸派驻机构改革。要理顺参改单位内容关系,妥善安排分流人员,减轻改革震荡,强化服务职能。三是理顺乡镇财政所和经管站合并后的职能。合并后的财经所是乡镇直属事业单位、人、财、物归乡镇直接管理,业务工作接受上级财政、经管部门指导。要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文件规定,将乡镇财务管理、各项惠农补贴发放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债务化解等行政管理职能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持扶、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征收管理等政府职责统一委托给合并后的乡镇财经所承担。

㈡保障教育投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政府财政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43号)精神,切实管好用好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有关专项经费,不折不扣地落实地方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严禁用中央、省投入的改革专项资金替代地方教育经费的正常投入,防止“上进下退”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师工资的管理规定,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城乡教育布局,优化教育结构,制定和落实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严禁超标准建设和搞不切实际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强化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从年春季开学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对全市农村中小学经费推行“校财局管”体制,各级财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村中小学校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完善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各项收支要统一编入市级财政预算,并由市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资金支付。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坚决禁止挤占、挪用、浪费和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现象。不得将保障经费用于偿还“普九”债务和学校其他债务,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和福利。逐步建立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考评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管理。三是深化农村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依据国家教师编制配备标准和人口变化情况合理确定教师编制。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和培训提高机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考评制度,提高农村教育素质。逐步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建立健全鼓励城镇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制度和特设教师岗位制度,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㈢完善制度,扎实推进市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科学界定和合理划分市乡政府的事权及支出责任。凡属市政府的事权、市级财政全额保障经费,市委托乡镇承办的事务,也要足额安排经费;必要的事权调整,必须配备相应的财力。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开展乡级财源建设,增强经济实力,切实提高乡镇政府的经费保障能力。二是完善市乡财政管理体制。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乡财政体制,完善市对乡镇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提高乡镇财力保障水平,使乡镇财力与其承担的支出责任相适应,确保乡镇机构和乡村组织正常运转。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于财力确实难以保障其基本支出需要的乡镇,市级财政对缺口部分要予以补助。稳步推进“乡财市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三是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要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快农村公益事业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㈣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一是要严格制止新债。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镇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39号)的规定,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必须充分考虑乡村的承受能力和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强求一律,不能盲目攀比。严禁乡村负债搞建设,严禁搞集资摊派加重农民负担。二是要清理锁定、稳妥化解旧债。目前,省审计厅正在对乡镇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清理锁定债务。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要结合本地实际,多管齐下,实行“一债一策”。要区别轻重缓急,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基层矛盾比较集中的债务,把确因乡村公益事业建设而形成的对农民、乡村干部、乡村工程业主等个人债务的化解工作放在优先位置。要采取切实措施,集成现有政策,整合现有资金,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安排一定的资金,建立偿债奖励机制,支持基层化解债务工作,对化债进度快、效果好的乡镇、村,市政府将予以资金奖励。三是要加强对村级财务资金监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村级财务、村级资金委托乡镇“双代管”。实行收支两条线,定项限额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不准列支招待费,严格控制村级定额补贴标准,压缩一切不合理开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要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挤占、挪用和平调,不得搞“捆绑结算”抵顶村级税费尾欠。四是要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管理机制。要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议事规则,村级重大财务开支项目,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每季至少公布一次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㈤加强涉农收费治理,建立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减轻农民负担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减轻农民负担“四项制度”,即:涉农税收、价格及收费“公示制”,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校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的部门责任制,强化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真正形成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整体合力。二是强化对涉农收费的监管。深入开展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工转移培训、农民建房、殡葬、计划生育、地方税收等方面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的专项治理,重点加强对农业灌溉水费电费、排涝排渍收费、饮用水费电费等经营性收费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切实加强对乡、村兴办公益性事业的集资、摊派的管理,凡进行此类集资、摊派必须是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必须办理审批手续。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开动范围和标准。严禁有关部门或单位委托村级组织向农民收取税费,严禁将部门或单位经费缺口转移嫁给村级组织,严禁村级组织擅自设立项目向农民收费,或采用押金、违约金、罚款等不合法方式约束村民、管理村务。三是强化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管。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必须按国办发[]4号文件办理,明确筹资、筹劳的对象,履行必要的程序,必须召开村民会议,严格控制筹资、筹劳标准,不能把“一事一议”当作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对愿意“以资代劳”的村民,由其本人或者其家属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以资代劳”,每个标准工日应按政办发[]97号文件规定,执行5—8元标准。“一事一议”事项必须以乡镇为单位报送市农民负担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四是强化农民负担监管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坚持和完善农民负担监督卡、项目审核与负担监测等日常监管制度,切实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出台、项目公示的审核与登记,建立健全信访受理、督办、处理和反馈的快速有效机制,加大农民负担督办检查力度,抓紧制定现阶段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考核办法。

㈥稳步推进国有农场、农业“小三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是深化国有农场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农场剥离社会职能、机构改革、农业税费改革和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改革,妥善解决遗留问题。推进国有农场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国有农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二是稳妥推进农业“小三场”改革。全面取消农业“小三场”职工责任田的税费负担(土地承包费),由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补贴。农业“小三场”承担的教育、卫生、计生、血防、公安等行政社会职能全部移交给当地政府。按照市场取向,积极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切实精简机构和管理人员。省里正抓紧研究农业“小三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各级财政对农业“小三场”的各种补贴经费渠道不变、额度不减,并随着财政状况好转而增加。三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坚持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生态保护、促进林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明晰产权和经营主体,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进一步促进林业生产力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不断完善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

㈠强化责任,完善服务。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的责任主体是转制后的服务中心,受益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如何让两者更好地衔接起来,如何在“以钱养事”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让有限的“以钱养事”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这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年我们要在这方面作有益的探索,参照省里的有关文本将细化到“以钱养事”的每一个环节,着力在可行性、操作性、借鉴性上下功夫,力争有大的突破,力争在完善“以钱养事”上开个好头,我市也要举办试点,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以钱养事”工作,不能被动地接受,上面怎么安排,下面怎么办,这样不好,没有达到改革的目的。今年省里已经为我市准备了近300万元的“养事”项目资金,只要我们基层工作扎实,有为服务实体和农民群众负责任的心,把“以钱养事”办好、办实、办出效果,省财政就可以兑现“农业人口人均10元”的“以钱养事”补助资金。全市平均每个乡镇就能得到36万元的支持,服务中心人员的报酬就多了一份保障,对农民服务就多了一份希望。

㈡创新机制,壮大自身。服务中心要按照“法人负责制、用工聘用制、工资浮动制”进行用工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激发内部活力。要妥善处理从事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活动的关系。从事公益性服务的单位原则上不能从事与履行公益性任务有冲突的经营性活动,公益性、经营业性职能没有分开的服务中心,要在不影响完成所承担农村公益性服务任务的前提下,可以从事与之不相冲突的经营性活动。要认真搞好服务中心的资产管理和资产经营,发挥“一个中心、两个职能”作用,就是以资产管理和经营为中心,发挥职能优势,技术人才优势,拓展经营领域,利用现有门面、经营场地优势,搞好资产经营,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发展壮大自己,增加员工收入,增强服务能力。在这方面,我市有的乡镇服务中心如竹林桥农水服务中心就做得很好。不仅为农民搞好了服务,而且壮大了自身,增加了收入,使大家觉得有搞头、有奔头,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其它服务中心要向他们看齐,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不要只两眼朝上,等到上面给政策,给资金,多给就多干,少给就少干,不给就不干,更不能借服务之名向农民伸手,加重农民负担。

㈢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的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要件。

1、科学核定公益性服务岗位,实行公益性服务资格准入和竞争上岗。目前我市公益性服务人员普遍没实行资格准入,没有审定、认定和发证。这个问题既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也有大环境的因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核定岗位。设置公益性岗位要考虑到行业特点、人口数量、地域范围、自然条件等因素,参考省里《农村公益服务岗位配备和控制标准参考意见》进行。不能因人设岗,也不能因人少或没有人而使部分或少数公益性服务“悬空”。二是资格准入。要建立逢进必考制度。必须通过统一考试确定公益性服务人员资格,试题从全省公益性服务资格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市直各相关部门要衔接好、组织好考试考核工作。同时,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吸引社会各类人才参与农村公益性服务。三是竞争上岗。任何人上岗,都要在取得资格准入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农村公益性服务。

2、提高“以钱养事”资金的财政保障水平,实行“以钱养事”资金财政直达。这方面目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公益服务经费预算偏紧,而且没有把单位负担的养老金完全纳入预算;二是有部分乡镇办有截流挪用“养事”经费问题,必须立即整改纠正;三是年养老保险金的续交,应由单位负担的部分,有让个人代缴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就是财政保障水平低。今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把握四个重点:一是按照省、市委要求和服务部门预算所需(不是按人头),市级财政预算要打满打足。预算项目经费由服务人员劳动报酬、承担公益服务项目人员应由单位负担的养老金和必要的物化投入三大部分构成。省财政从今年起,按每个农业人口10元的标准对农村公益性服务进行补助,专项用于乡镇农技推广(含水产、农机)、植物保护、动物防疫、文化体育等公益性服务项目,不得挪作他用。计划生育“以钱养事”经费由各级财政按规定标准确定预算。二是预算分解要到乡镇所有的承担服务项目主体单位,要有具体明细。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市根据公益性服务项目的需要来使用,不能按固定比例切块分解划拨给部门或乡镇;三是服务经费拨付实行财政直达。“以钱养事”资金要按照项目合同管理办法,直接落实到每个具体的服务项目,确保资金使用效果。四是服务经费要及时拨付。坚持按照“资金随着项目走,拨款进度随着季节走”的要求,及时拨付服务项目经费,一季度一预拨,年终考核总兑现。不然,不然,服务人员无钱干事,服务农民就成了一句空话。

3、实行公益性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服务人员合同管理,充分保障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各项待遇。这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包方与承包方合同签订内容不全、不规范,考核指标不科学,考核方式不合理,资金兑现不及时等。目前又到各服务中心与乡镇和相关部门、公益性服务人员签订服务合同的当口,在签订服务合同方面,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服务项目管理。全市对转制单位一律实行委托服务,签订合同,一定一年。二是公益性服务人员合同管理。聘用合同的期限根据岗位特点确定,对于一些专业技能要求高的岗位,合同期限可以适当延长。对按规定核定有事业编制的畜牧、血防等公益性服务人员,实行定岗不定人。各地在实行编制管理实名制、公开化时,要注明招聘服务人员的合同期限,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一般以2—3年为宜。三是保障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各项待遇。要合理确定公益性服务人员的报酬。对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待遇,要根据发[]7号文件的规定按不低于本地乡镇公务员的收入水平掌握。对公益性服务搞得好,群众满意率高,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公益性服务人员,其报酬可以高于本地乡镇公务员的收入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要在转制单位内容逐步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医疗保险制度。要继续抓好公益性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各业务主管部门要会同人事部门切实搞好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公益性服务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公益性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4、依法依规办理转制单位职工聘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手续。对服务中心落岗人员的管理和保险续缴,省、市和有关部门以前没明确的政策,这个方面目前存在两个问题,服务中心要么是对落岗人员的管理采取大包大揽,不仅从“以钱养事”经费中解决了他们单位应缴的保险,有的单位还给他们发放生活费。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讲,这是对的,从改革的角度讲,这又背离了改革的初衷,成了新的“大锅饭”;要么不管不问,一改了之,一转了之。今年3月底,省综改办来调研,还专门指出了这些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按发[]7号文件规定转制的原乡镇事业站所人员,在单位重新登记,人员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后,凡与原站所存在聘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要依法做好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工作。二是要在核定的公益性服务岗位限额内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对落岗人员要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符合条件的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及时办理社会保障关系转移等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5、建立健全“以钱养事”的长效机制。这个问题是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核心,重点的重点,目前存在的问题,说大了就是“以钱养事”的长效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说小了就是在“以钱养事”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尤其是没有真正把公益性服务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服务人员与农民群众互动,群众满意率不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今后探索完善。目前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把握以下三个重点:一是要把“以钱养事”的日常协调、监督检查作为一项工作职能,由市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坚持抓好。我市对乡镇办“以钱养事”工作每年坚持考核两次,即每年6月底一次,12月底一次。二是考核结果与服务过程中必须有被服务和参与考核农民的签字,实事求是,不能由他人代签。考核要充分听取被服务对象的意见,要把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当作是“以钱养事”的重要标准来衡量。三是根据合同约定与考核结果,兑现服务者的劳动报酬与奖惩。对验收合格的足额拨付当期的资金额度;对验收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合格后再下拨合同经费;整改不合格的,扣减合同资金。

三、查漏补缺,整改纠偏,扎实做好考核评估的基础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将对各地年度农村综合改革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省委办发电[]22号《关于开展年度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对考核评估工作的政策依据、主要内容、考评方式、计分办法、时间安排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考评组由省联络组和市(州)综改办联合组成,考评主要内容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贯彻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等5个方面38项具体内容。目前,距省考核评估的时间越来越近,为切实做好迎检工作,各乡镇办一定要吃透精神,利用有限的时间,组织专班,对乡镇、村组各项基础工作、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检查,对照全省考核评估方案,一条一条检查,一条一条查漏补缺,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确保一次性通过。

今天会议结束后,各级各部门要根据会议要求,迅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做到“六查六看”:

㈠查乡镇机构改革情况,看乡镇机关、延伸派驻机构和乡镇事业单位是否全面改革到位。内容包括乡镇行政机关人员编制是否上网公示、乡镇行政机关是否存在编外聘用人员、延伸派驻单位编外人员是否得到清退、延伸派驻单位编内人员是否实行竞争上岗、延伸派驻单位编内分流人员是否按政策得到安置、乡镇事业单位转制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是否做到应保尽保、乡镇事业单位转人员养老保险是否按规定全部补缴到位、乡镇公益性服务是否与服务人员签订细化的服务合同、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对合同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是否按服务合同规定兑现“以钱养事”资金、省下达的“以钱养事”资金是否按规定全部落实到项目、市乡安排的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是否比上年减少等13项。

㈡查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情况,看义务教育资金和农村贫困学生学杂费减免是否落实到位。内容包括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申报是否符合规定程序、农村贫困是否享受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的照顾、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是否按规定落实到位、已实施新机制的地方改革资金是否足额到位等4项。

㈢查市乡财政体制改革情况,看农村转移支付资金是否足额落实到位。内容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拨付是否及时,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抵扣转移支付资金问题,村干部工资是否按时发放,五保户供养经费是否按标准到位等4项。

㈣查农村税费改革情况,看专项治理是治到位。内容包括农村中小学、农民建房、计划生育、务工经商办证等是否存在违规收费,部门涉农收费项目、标准是否做到按规定向社会公示,《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监督卡》是否发放到户,村级筹资、筹劳是否符合规定程序、是否超过规定标准,村组是否存在乱集资、乱摊派,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是否实行“一折通”发放,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抵扣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的问题,财政惠农补贴资金是否由财政所干部直接发放到农户,村级债务化解工作是否取得了新的进展,是否存在因举债搞建设等因素形成新的债务,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是否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等13项。

㈤查专班设立情况,看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是否及时传达到位。内容包括全省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是否做到及时传达贯彻,是否成立了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工作人员是否到位,群众来信来访是否得到及时处理等4项。

㈥查各项迎检资料的准备情况,看是否有缺失遗漏。《考核评估方案》所要求的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监管、涉农收费、化解债务、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等有关基础资料,要收集齐全,分门别类,整理归卷,并组织撰写好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汇报材料。同时,各乡镇办要切实注意要将农户的年度农民负担监督卡、粮补“一折通”、有关收费的票据资料收集齐全、落实到户,确保市、乡、村、组、户核查不出问题。

全省考评检查在即,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乡镇办事处党政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抓迎检,组织乡镇机关、财政所驻村包点,自查整改,集中5天时间完成自查任务。市直17个涉农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组织得力人员对本部门涉农收费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凡违规收费的必须在4月25日前全部清退到位,哪个乡镇、哪个部门检查出了问题,要严肃追究主要领导责任。会后,市综改办要从有关部门抽调30名干部组成督办专班,到各乡镇办和市直各部门进行督办,确保这次考评检查百分过关。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顺利实施

㈠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改革提供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陈书记、施市长对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陈万波为组长、市直30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从市农办、教育局、农业局、财政局等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各地要继续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做法,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会后,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抓紧时间组建到位。各乡镇办事处也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具体抓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相关单位抽调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到办公室。办公室必须设在财政部门,不能设在其他部门,人员要相对固定,不能只设“流动哨”,并核定专门经费,配备专用车辆,确保办公室的正常运转。要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把握切入点,选准突破口,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实施,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改革路子。

㈡明确责任,加强配合,为改革创造宽松环境。为进一步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意见》目标任务的通知,各乡镇办和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落实。各级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要搞好各项改革的方案制定、进度催办、检查评比,特别是“以钱养事”资金的落实、监管等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要重点搞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普九”债务化解、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农村义务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搞好市乡财政经费保障改革、“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和支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改革等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搞好农业“小三场”改革,减免税费,完善制度,确保改革稳妥到位;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省、市要求,搞好国有农场改革;林业部门要依据中央和省委的政策要求,在搞清集体林权“四制”的基础上,举办试点,取得经验,全面推开。要加大改革后的林政管理,防止改革后出现新一轮的乱砍滥伐;各级农经部门要认真做好农民负担、“一事一议”监管和村级化债、土地延包等工作;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综合改革的宣传报道,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农村综合改革的氛围。

㈢加强督办,严格检查,确保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建立农村综合改革督办工作制度,从市直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五个督办组,由市综改办副主任兼任各组组长,对各乡镇办农村综合改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办。重点督办各地农村综合改革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建设情况、各项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各项涉农资金和惠农补贴的落实情况、涉农收费治理情况、乡村债务化解情况、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情况、涉农负担案(事)件的调查、处理和整改情况等。各乡镇办也要相应成立检查组,对本地区内的农村综合改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督办。各督办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全面熟悉和掌握政策。以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对党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督办工作。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对督办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当地党委政府交换意见,发现违反政策和纪律的行为,要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当地党委政府迅速处理。如果发现涉农恶性案件,要立即向市委、市政府和市综改办报告。今后,在省市考核评估中,相关乡镇办出现不合格的情况,督办组要负连带责任。

以钱养事范文篇8

一、农机推广机构队伍现状

据统计调查,市现有县乡农机技术推广机构58个、181人,其中县级9个、69人,乡镇级(含区域站)49个、116人,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一)机构与性质

县级机构:9个。即市、市、市、县、县、县、县、县、区农机技术推广站。9个县级机构全部为国家事业单位序列,除市为差额拔款外,其它均为财政全额预算拨款单位。

乡镇机构:49个。其中:

(1)区域站:共10个。即市4个,县5个、远安县1个。均在改革中划出了国家事业单位序列,实现以钱养事,财政经费有保障,由当地农业(农机)部门统筹管理。

(2)乡镇站:共39个。独立农机推广站没有,推广业务均混设在农技服务中心内。均在改革中被划出国家事业单位序列,实现以钱养事,财政经费部分有保障,由乡镇人民政府统筹管理。部分乡镇在中心内部设有农机岗位,一般为1人;部分乡镇没有明确农机岗位。

(二)人员与编制

县级农机推广人员:实有69人,定编73人,在编65人。基本保持稳定,没有进行大的改革变动。

乡镇级:机构改革前,全市87个乡镇设有农机站,实有农机推广人员212人,改革后仅49个乡镇有农机公益服务人员112人,具体情况如下:

乡镇区域站农机推广人员:实有33人,均没有编制(非国家事业单位),实行人员总量控制。

乡镇农(技)机服务中心人员:实有79人(因机构合并,人员没有单列,估算而来),均没有编制(非国家事业单位)。

(三)经费保障

县级农机推广机构均属国家事业单位性质,除市差额定补外,其余8个县市区全部为全额拔款单位,经费基本有保障。全市9县市区平均年人员经费2.382万元、工作经费0.41万元、项目经费0.43万元,三项合计3.222万元。

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经费有一定保障,但每个县市因财力不均,导致经费供给存在差异。就全市而言,用于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的经费总额为382.71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187.68万元,县级配套195.03万元。如果去除和两个县级派驻制机构,其它县市年经费总额为236.11万元,人均仅2.9万元。

(四)改革模式

主要有三种模式:

实行派驻制的县市有:市、县。

实行委托服务制的县市区有:市、市、县、县、区。

实行招聘制的县市有:远安县、县。

二、机构改革情况

市县级农机推广机构队伍一直保持基本稳定,没有进行大的改革变动。

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队伍经历多次改革,尤其是年月1日省委13号文件下发后,我市乡镇农机推广站均实现了机构变更性质、人员变更身份的改革,各地机构性质和人员构成也是五花八门,无法准确进行归类。但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有的乡镇有机构,但没有编制,财政按“以钱养事”保障全额供给;二是有的乡镇有机构,但没有编制,财政按“以钱养事”和“保稳定”的双向目标实行财政差额供给;三是有的乡镇既没有机构,也没有编制,乡镇农机推广处于空转状态。

截止目前,我市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除市、县设置区域站,人财物全部由县农业(农机)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外,其余县市区都是由乡镇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乡镇农业技术报务中心”,退出国家事业编制序列,或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转为企业,或在民政部门登记成为社会团体。原有在编在职人员全部转变了身份,变成了社会人。具体情况如下:

市: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前,市按经济流向、农机拥有量、农机作业水平、区域布局等因素设置区域站,全市10个乡镇办事处,设立了5个区域性乡级农机推广管理站,共25人。按照省委关于乡镇配合配套改革的精神,2004年底将5个区域站改制为企业,有7人病退,现18人从事业编制退出,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事”,5个站分别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由中心与所服务区域内乡镇政府签订农机公益事业承包服务合同,半年一次考核,年终按合同兑现。年,由5个区域站调减为4个。

县: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县农机管理服务站成建制地转制。即撤销原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在民政局注册登记组建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土家族自治县农机推广服务中心”,下设5个工作站(镇2人、采花2人、3人、5人、1人)。14名职工中除采花站1人办理了病退手续外,其余13人全部取消事业编制、退出财政供给,进入社会养老统筹,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事。县财政每年以上年底的工资为基数拨付以钱养事费(含医保费、养老金、失业金),并逐年增加。“农机推广中心”由县农机局统筹管理。县农机局于年初制定考核目标,与“农机推广中心”签订农机推广公益性服务合同,年终由县财政局、农业局、农机局对其进行考核验收。

远安县:全县乡镇农业(农机)服务机构都被撤消,统一由县农业部门主管,在县级设1个农机服务中心,每年根据公益性服务职能确定2个公益性服务岗位(非事业单位编制,不具体到人),实行“以钱养事”,合同式管理,一签三年。

区:全区12个乡镇有12个农技服务中心,从事农机管理服务的有16人,在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办公,归属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管理,中心直接由乡镇政府管理,每年与乡镇政府签订合同,每月预支70%的工资,30%年底由区农业局考核后兑现。经费全部由区财政承担,每年人平4万元,比改制前略有增加。农技(机)人员的国家事业编制已取消。

县:2005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原乡镇农机推广管理人员退出了国家事业编制管理序列,脱离财政供养关系,个人档案资料由县人才交流中心代管,农机站干部职工成为社会自然人。政府按照“以钱养事”的要求,根据公益性服务职能,每年给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划拨一定经费,并逐年递增。

市:自2000年乡镇机构改革以来,市乡镇农机推广机构逐渐萎缩,特别是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由1998年的43个编制缩减到2000年26个。2006年乡镇实施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改革后,全市9个镇(街办)核定农机技术推广岗位各1人,全市9人,实行“以钱养事”,人员工资、待遇得到保障,但职工待遇相对于全市较低。

市:全市所辖10个镇处农业服务中心共聘用农机专业技术人员32人,已于2003年单位改制,人员转变身份,属于以钱养事的中介服务组织,隶属于民政局管理,与市农业(农机)局是业务指导关系。

县:全县8个乡镇设置12个农技服务中心,从事农机管理服务的有13人,均在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办公,归属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管理,中心直接由乡镇政府管理,每年与乡镇政府签订合同。经费全部由当地财政承担,每年人平经费2.3万元。农技(机)人员退出了国家事业编制。

县:经历乡镇机构改革,乡镇农机推广站被撤销,目前基本没有从事农机推广工作的人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与乡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座谈交流,可以看出当前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所面临的窘境,他们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说话别口(无机构、无地位),做事别手(缺兵少将、无钱打仗),身份别扭(非干非工、非商非农)”。从他们的言语中流露出更多的是无奈和失落,当前这种运行模式让他们看不到前景,信心全无。

(一)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参差不齐,管理不畅。

我市乡镇农机推广机构运行只有市和县实行了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派驻制,部门管理和业务工作勉强可以维持,而其它县市“无机构、无编制、无岗位”导致乡镇最基层基本处于“闲、散、瘫”状态。

一是混岗、缺岗现象严重。综合配套改革后,绝大多数县市的农机推广管理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原来的农业各站集中办公,人员打捆使用,专业不对路,待遇不理想,出现了“混岗”。有的农业服务中心并没有设置农机岗位和专职农机人员,使农机推广工作出现“缺岗”。

二是县级主管部门管理“难为”。基层站所合并后由乡镇主导管理,作为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感叹“基层无脚、手下无兵、有心无力、鞭长莫及”,从根本上对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缺乏约束力,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业务指导关系,这种局面使得农机主管部门只能停留在“面上引导、口头号召”,农机推广工作严重漂浮、脱节、断层,少数县市的乡镇农机推广管理业务已经陷入停顿状态。

三是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缺乏战斗力。历次机构改革,农机都是首要被“裁、并”的对象,在经历一些风风雨雨后,基层的同志思想包袱很重,信心全无,无心干事。年长的同志甚至感叹:“干了半辈子农机、跟丢了‘队伍’(没了机构),干了半辈子农机、弄丢了‘行头’(没了身份),干了半辈子农机、迷失了‘方向’(没了信心)”。

(二)基层农机推广人员青黄不接、知识老化,队伍不稳。

一是乡镇农机机构经历数次改革后,农机技术人才大量流失,绝大多数乡镇实际从事农机工作的只有个把人,工作面宽,工作量大、服务手段落后,使他们开展农机工作力不从心。二是县、乡农机推广队伍普遍存在着知识老化、人才断档的问题。从年龄结构来看,县、乡两级从事农机的技术干部中,45岁以上占70%。从知识结构来看,大学本科学历的仅2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4人,全市近20年没有引进农机科技人才,出现了“人才荒”。三是对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素质培养缺乏规划。长期以来,他们只能“凭经验、靠老本”干事,长期“窝居”农村,对外边的新形势、新信息、新事物、新技术缺乏了解和判断,根据无法适应当前的新形势。

(三)农机推广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心不定。

虽然每年财政落实了一定的人头经费,除两个县级派驻制的乡镇外,多数乡镇普遍额度较低。对于财力比较弱的县市,从事农机推广的同志在扣除“五金”后,每月现金收入不到1500元。另外,财政只管人头经费,没有工作经费和基本建设投入,便得基层农机机构陷入了“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作为处于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性、身份的不确定性、待遇的无保障性,使他们心态浮躁、人心不定,根本无法安心农机工作岗位,更有甚者,稍有机会便会“走人”。

四、改革建议

从调查情况来看,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主要有三盼:“盼身份恢复、盼经费增加、盼地位提升”。基层农机推广体系“运行不畅、队伍不稳、人心不定”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此,我们建议。

1、理顺机构建制。建议恢复所有乡镇农机推广站机构设置。以“农机推广体系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公益性农业事业单位”为原则,在每个乡镇设置农机推广站,定性为国家事业单位,明确公益性服务职能,并按照工作职能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

2、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全部推行县级农机主管部门派出制,由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统筹人财物,乡镇人民政府参与事权管理和考核。

3、明确人员身份。在确定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性质,核定编制,重设岗位后,因岗定人,明确其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全面落实工作生活待遇,以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提高工作积极性。

4、保障经费投入。建议将县乡农机推广机构纳入当地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并逐年加大投入,支持其建设必要的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工作设施设备、配套相应的工作经费,来逐步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

5、加强人才培养。建议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农机推广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形成梯级人员结构。每年择优录用大学毕业生充实队伍,定点、定向培养农机后备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建议建立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定期培训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可选派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到农机化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或到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另一方面聘请外地知名学者和技术专家来传授先进经验和技术。

以钱养事范文篇9

牌洲湾镇是嘉鱼县的一个农业大镇,是湖北省第二届楚天明星镇、咸宁市××年农村工作先进镇。全镇辖4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一个省级乡村工业园区,总人口万人,镇域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号、号和县委号、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作法

一精减党政机构,加强编制管理。

我们按照上级改革要求,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压缩机构编制,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加强编制管理,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一是实行归类合并,精减内设机构。改革前,我镇机关机构设置小而全,共有个办公室,可谓兵多将广,庙多和尚多。在改革中,我们从精减内设机构入手,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归并设立了党政综合、经济发展、社会事务三个办公室和直属财政所共个内设机构。每个办公室设主任名,副主任名,干事名,主任和副主任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产生,干事在镇其他机关干部中通过竞争上岗产生。在精减机构的基础上,我们明确和规范了三办一所的职责和任务。

二是实行交叉任职,精减领导班子职数。我镇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设党委委员职数名,其中,党委书记兼任镇长名,副书记名,一名担任人大主席,一名兼任纪委书记,一名兼任常务副镇长,党委委员兼任副镇长名,其他名委员分别兼任人武部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党政班子成员比原来的人减少了人,撤销镇政协联络组,指定一名同志协调政协工作。

三是实行定编定员定岗,严控机关编制。我镇属一类乡镇,镇机关人员定编人,为了确保不超编制,我们采取多种办法分流人员:一是对镇机关临时工实行一次性买断清退。按照按工龄多少,每工作一年支付其本人一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的办法,先后清退买断由机关自收自支临时工人(机关人,财政所人)。二是实行到龄离岗退养。对男年满岁,女年满岁的名镇机关干部实行离岗退养。三是鼓励干部到企业应聘和创办实体。正科级助理罗江山应聘担任咸宁市公路处横沟桥沥青油库总经理,年薪达万元,副科级干部刘伟到武汉自办经济实体;四是鼓励自谋职业。副科级干部杨厚安发挥自身特长,到学校应聘担任教师;五是选派加强基础。我镇选派名正镇级干部殷衍槐到村任支部书记。通过分流,到目前为止,镇机关在编人员人(含病休人,请长假人分流人,安排外出驻点招商引资人),实际在岗只有人。此外,我镇还按照“公开化、实名制”的要求,推行“编制到人,一人一编一卡”的动态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转变站所性质,转换运作机制。

按照省委、市委的改革精神,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取向,从改革“七站八所”的管理体制入手,转换机制,理顺关系,建立起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养人”向“养事”转变。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我们对原镇属事业单位即“七站八所”进行了“撤、并、转”。撤消了建设站、国土管理所、农机站、渔政站等四个站所;把计生办并入到镇社会事务办公室,经管站并入到财政所,水利站并入到堤防段;将农技站、畜牧兽医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站、广播电视服务站成建制转为农技服务中心、畜牧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和广电服务中心,五个服务中心全部改过去的事业单位为企业实体,取消事业编制和人头经费,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发展之路。

二是确定中心性质。依照县委的有关精神,我们将农技、畜牧、文体和计生服务中心改制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工商部门依法进行注册登记。对于广电服务中心,根据其资产和业务的特殊性改制为国有企业,但不具有一级独立法人资格,由县广播局实行派驻管理。

三是明晰服务职能。改制后,我们按照“执法职能在县、服务职能在镇”的总体要求,将中心原来承担的行业管理和执法职能收回,移交到县主管部门,只保留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的职能。在强化各中心公益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活经营性服务,使其谋求自身更大发展。镇政府对农技、畜牧、计生、文体四个服务中心进行行政管理和合同管理;县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管理、执法监督、人员教育培训和资质管理。广电服务中心实行派驻管理,由县广电局对其进行行政管理,镇政府予以监督和协管。

四是清理原有资产。由镇政府牵头,会同县主管局组织专班对服务中心的债权债务、资产资金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定。在此基础上,农技、畜牧、文体、计生等四个服务中心按照“享有原债权、承担原债务”的要求,实行“债权债务同走”。中心所有的资产和债权属于集体所有,中心处置资产需报经原产权单位批准同意,处置资产收益优先用于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和偿还债务。

(三)置换人员身份,稳定专业队伍。

人员是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改革的目的,既要减员,更要增效。为此,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置换身份,分流富余人员,把服务中心的人员包袱减到最小化;另一方面,定岗竞聘,落实保障举措,促进了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的进一步优化和相对稳定。

一是整体转换身份。改革前,各站所职工全部由县主管局调派和分配,职工身份分为三六九等,有的为在编的干部或工人,有的是主管局内招的合同工,有的是站所自聘的临时工,身份不同,待遇不一。改革后,服务中心退出事业编制管理序列,人员档案资料全部移交到县人才交流中心代管,用人实行自主聘用,由中心与被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职工模式管理,人人身份都平等一样。

二是设置公益岗位。根据我镇的人口、耕地等实际情况,我们在全镇设置公益性岗位个,其中农技服务定岗人,计生服务定岗人,畜牧服务定岗人(包括防检监督员人),文体服务定岗人,广电服务定岗人。

三是全员竞争上岗。定岗后,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打破财政编制、自收自支编制的界线,实行全员竞争上岗,中心与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一年一聘。为提高竞岗人员的专业水平,我们对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人员实行资质准入制度,技术人员凭行业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上岗,无资质认定证书的不得上岗。今年下半年,我们与行业主管部门一起组织进行了各服务中心的竞争上岗,目前名具有行业资质的服务人员已全部到岗。服务中心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通过选举或考核产生。畜牧服务中心名有资质证书的人员竞聘个岗位,在此基础上,通过主管局和镇政府联合组织专班考核,由有多年从业经验的金维高出任中心主任,担任中心法人代表。

四是分流富余人员。五个站所原有职工人,定岗后有人需要分流。对此,我们本着无情分流、有情操作的原则,以资金补偿、内部调整等办法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广电服务中心对落聘的名员工根据工龄按每年元的标准进行买断分流。

五是完善保障机制。按照县里的统一安排,我们将原“七站八所”在编人员统一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参保人员的单位欠缴保费和这次应保未保人员的单位应交保费,全部由县财政一次性补交到××年月日。××年以后,公投部分由各服务中心负责交纳。此举彻底解决了乡镇事业单位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解除了农村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改革服务方式,创新养事机制。

通过改革,农村公益事业实现了“管办分离”,行业管理职责属于县主管局,镇政府是作为责任主体,承担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的职能。为真正把公益事业办好办实,我们积极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一是明确主体定责任。我们对农技、畜牧兽医、计生、文体四个服务中心实行委托服务形式,镇政府对其进行合同管理;县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执法监督、人员教育培训和资质管理。广电服务中心实行派驻管理。

二是因地制宜定项目。每年年初,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根据县政府批准的农村公益事业各行业年度计划,结合我镇实际,确定本年度的公益事业常规性服务项目。遇有临时性、突发性的工作,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与县行业主管部门一道制定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镇政府针对服务事项,以委托服务制的形式与服务中心签订养事合同,并负责监督确保服务事项优质高效落实到位。

三是财政出钱定经费。为保证养事经费的稳定、充裕,我们将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分解落实到具体服务项目。农技服务按照亩平元标准预算经费;畜牧服务按照每农户元标准预算经费,另外再按每人每年元标准预算名防检监督员经费;文体服务按照人平元标准预算经费;计生服务按全镇育龄妇女人平元标准,加已婚育龄妇女三查对象每人次元标准预算经费;广电服务中心按每户元预算补助事业经费。今年,全镇共预算养事经费万元,比改革前增加了元,增长,确保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正常开展。

四是合同管理定目标。改革后,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和管理由“养人”变为“养事”。我们按照改革要求,建立健全了“以钱养事”的目标责任管理体系,真正把农村公益服务落到实处。每年年初,镇社会事务办公室根据县政府批准的农村公益事业各行业年度计划,结合我镇实际,确定本年度的公益事业常规性服务项目,与各服务中心签订兴办农村公益事业的政府购买合同。合同内容要求做到“六个清楚”,即服务项目清楚、工作责任清楚、标准标的清楚、资金投入及拔付方式清楚、违约责任清楚、合同考核兑现办法清楚。对临时性、突发性的公益性项目,由镇政府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与县行业主管部门一道制定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后委托服务中心组织实施。根据合同,我们对服务中心开展的公益事业服务进行目标责任管理,以事项多少定支出,以考核结果定报酬,以办事质量定奖惩,实行钱随事走,以钱养事。如:今年我们与文体服务中心签订养事合同,由镇政府拨付万元养事经费,规定了文体服务中心的职能目标和工作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目前中心已创作戏曲作品件,编排两台节目演出场次,开展戏曲培训两期多人次,发展文化中心户户,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五是监督考核定结算。我们按照《嘉鱼县农村公益事业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对各服务中心的养事合同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管理,每年与主管局一起,对项目完成情况组织进行半年和年终两次考核。半年考核主要考查工作进展,通过考核情况适时加以督办。年终考核与经费挂钩,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群众评议等方式进行,实行百分制评分,其中群众评议占分。考核结果以服务对象签字卡、服务单位签字卡和镇社会事业办签字卡等“三卡”管理情况为准。我们将公益事业养事经费按照县里的规,按月拔付,预留资金作为年终考核结算。

二、主要成效

一从体制上消除了机构臃肿的弊端。无论是党政机构设置,还是事业单位的撤销转制,都打破了旧有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目标,解决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体制性弊端。特别是从体制上切断了伸向农民的手,初步建立了预防和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

二从机制上增强了基层综合服务功能。改革后,由于实行“以钱养事”,把竞争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引入农村公益性服务领域,服务人员由原来依赖财政拨款和收费变为依靠发挥自身专长,参于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使农村公益性服务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事有人干。人员竞争上岗,使有本事、有技术的人留了下来,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强。镇农技服务中心推行承诺服务和挂牌上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今年已按合同要求印发病虫害情报及防治技术简报期万多份,推广了蔬菜、水稻、玉米等多个新品种和万亩水稻直播、亩稻鸭共生、亩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并举办了期技术培训班,把农业技术服务落到了实处。计生服务中心的两名医生一改过去的足不出户、坐堂问诊为下村组巡回诊治、送医上门,今年已开展重点服务对象“三查”达多人次,受到广大农村育龄妇女的好评。二是有钱办事。财政增加公益性事业经费,“以钱养事”的资金得到落实,技术人员的收入水平也明显提高。广电服务中心现有4名职工,承担过去9人的工作量,工作压力增大了,但由于企业负担减轻了,职工工资收入比改革前增加了。三是有章理事。公益性服务实行合同管理,钱随事走,以钱养事。转制的单位资产不搞简单处置,由转制后的企业使用,政府负责监管,保证资产不流失,保值增值,公益性服务功能得到增强。形成了“政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得到切实加强,为农服务质量得到切实提高,服务人员收入得到切实保障”的三赢局面。

三更新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通过改革,各中心员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村公益事业服务开始由指令性向竞争性转变,服务中心在认真履行合同的同时,积极主动拓宽服务渠道,公益事业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变化。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在今年的禽流感和猪口蹄疫防治工作中,反应快捷,不漏一村一户,分别注射猪口蹄疫苗万头,禽流感疫苗羽。

四转变了政府职能。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政府职能,规范了机关机构设置,落实了干部工作责任制。政府职能由过去的主要是“催粮、催钱、要命”开始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加强对农村的公益性服务上来。今年,镇里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为个村新修乡村水泥公路公里,建立了个改厕示范村改厕户;通过招商引资,个投资分别逾千万元的项目先后落户我镇,开工投产。

以钱养事范文篇10

一、采取“撤调并转”,整合乡镇事业站所

该县乡镇在改革前设置站所偏多,除法院、公安、司法、工商、税务、教育、医疗、国土等直管部门外,还设有九站(农机站、农技站、农经站、畜牧水产站、林业站、水管站、广播电视站、文化站、市场劳务站)、七所(财政所、规划所、计生服务所、法律服务所、民政社保所等),加上民营经济办、户籍室,总数达18个之多,而且人员超编严重,职责界定不清,管理关系不顺,混岗现象比较普遍。针对这种情况,在这次改革中他们采取“撤、调、并、转”,对乡镇站所统一归并整合。一是撤。对一些名存实亡和几近瘫痪的事业站所进行一次性撤销,不再设立。如劳务站、规划所,民营经济办、户籍室等,其职能划归相关部门;二是并。对一些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实行合并。把农业机械管理站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合并,组建农业技术推广站,文化站和民政社保所合并,组建文体卫站。三是调。对一些职能发生变化的事业单位进行调整。把财政所调整为乡镇内设机构,把畜牧水产站调整为动物防检站,林业技术推广站调整为林业工作站。四是转。对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实行整体转制。如广播电视站成建制转入县农村广电宽带网络公司。通过撤、调、并、转,乡镇事业站所整合为7个站所。即:文体卫站、农村经营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林业工作站、水利管理站,动物防检站、计划生育服务所。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人、财、物、事”四权下放,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县业务主管部门只履行业务指导、行业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能,促使乡镇政府对乡镇站所放活让利,既健全了乡镇政府管理职能,又激发了事业站所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力。

二、实行“以钱养事”,强化站所服务功能

要从根本上提升乡镇站所的服务水平,就必须建立“以钱养事”的新机制。他们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契约化的要求,采取“定性、定编、定钱、定事、定岗、不定员”的办法,改变政府包办农村公共事业的做法,对公益性事业实行“政府采购”、“财政花钱买服务”的方式,强化乡镇事业站所服务职能。既解决公益服务有人干事的问题,又解决乡镇事业站所富余人员分流难的问题。具体作法是: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整合归并乡镇事业站所,使乡镇内设机构与站所分离,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与站所人员分离,实现站所职能归位。再根据职能确定事业单位性质(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按性质核定站所编制;以站所的编制和公益性服务比例确定经费额度;县财政将补助经费定期拨付到乡镇。同时研究出台了《*县乡镇事业站所行政执法收费和基金收入分成及结算办法》,对县直部门和站所的事业性收费权责给予明确。各乡镇依据县里出台的有关文件和各站所的实际情况,对各站所的经费进行合理调剂,并确定各站所公益性事务及考核办法;乡镇和县业务主管部门对站所工作绩效进行定性定量考核,乡镇根据考核结果给各站所拨付经费,实行“以钱养事”。

三、推行“竞争上岗”,增强站所内部活力

根据改革成本不足的实际,该县在这次改革中,对乡镇事业站所人员不进行一次性身份界定,不强制性置换身份,并按中央要求规定五年内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只出不进、只减不增。形成“自然更替、内生激励”机制,用时间来解决站所人员分流的难题,靠竞争上岗激发站所人员活力。为此,县里研究出台了《关于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竞争上岗的意见》。具体作法是:根据站所的编制和工作量确定工作岗位,以站所为单位分年度实行竞争上岗;根据定性定量考核结果确定站所人员工资待遇。鼓励停薪留职,对待岗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标准由站所民主确定。这种定期竞争上岗的办法,既没有影响站所干部职工的个人身份,使待岗人员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可以放心到市场中去拼搏,又使在岗人员有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在站所内部形成了优胜劣汰、内生激励机制,使站所管理难度减少,活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