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3:15:30

咬文嚼字范文篇1

“咬文嚼字”这一成语历来被人们当作贬义词用。“死扣字句不领会文章精神实质”固然不对,但对文章的遣词造句来一番深究,悉心品味,领悟个中奥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描写月光下的树影的句子:“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灌木,落下参差的班驳的黑影。”“落下”是平常的词语,一般人并不注意,但仔细一咀嚼,“落下”这一词语用在这儿非常确切。它的好处,一是能化静为动,有宋朝词人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意味而又不似张词那么纤细;二是使“高处”两字有了着落,灌木在高处,影子自然应当“落下”。可见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月影”的描写,得力于“落下”这个看似平常的词。

又如《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有“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一句,这里“点破”是什么意思?“寂寞”常用“打破”,怎么可用“点破”?改一改如何?细一分析,这里用“点破”,与上文的“痣一点”,与“点缀”,与“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的描述紧紧相扣,是十分确切的运用。如用“打破”,即破坏了整体美,破坏了这一幅宁静、幽静、精巧的图画。

实词可以咀嚼品味,有的虚词也值得探究。如鲁迅《祝福》中写道:“然而她反满足,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联系上下文,“然而”表转折,前句有祥林嫂“食物不论,力气是不错的”,使鲁家“竟没有添短工”的话语,可她对辛苦的劳动反而很“满足”,“有了笑影”、“白胖了”就是明证。这是为什么呢?认真作一分析,便知祥林嫂往昔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然而……”显示出祥林嫂善良、勤劳、本分,又有可怕的麻木的性格特征。

总之,要深得文章三味,就必须花一番咀嚼的功夫。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领会不了文章的内涵的。我们在阅读时要引起重视。

咬文嚼字范文篇2

李伯棠教授在《语感的培养》一文指出:“语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因为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入学的那天起就要有意识地耐心培养,并逐步提高要求,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如何从入学的那天起就有意识地培养,李文未展开论述。笔者以为,新大纲虽未出现“语感”字眼,却明确规定了语感训练的要求和提示了训练的方法。一年级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开始,是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应依据大纲、凭借教材严格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一、在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1.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建立联系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直观。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插图,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引出和教学,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如此,“课文”也是如此,如《鹅》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2.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如第一册《我是中国人》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在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的形状时,应适当讲清楚旗上符号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会把它同“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联系起来。二、要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秋天到了》中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树叶掉下来,再抓住“一片片”这个词理解是很多树叶掉下来,从而知道是秋天到了。三、要初步训练咬文嚼字的能力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这语言分析,就是咬文嚼字。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其他词意思区别细微的词,如《小小的船》中的“月儿”;看似平淡、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现力丰富的词,如《雷雨》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压”;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才能理解的词句,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免往前看……”中的问句。咬文嚼字的主要方法有:1.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运用比较法,要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再换词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①这句话写什么?(乌云)乌云怎么样?(乌云压下来)“压下来”是什么意思?(降下来)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满天、黑沉沉)“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云多、云层厚)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越降越低,好像要靠近地面,课文用了哪个词?(压)②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物体小,一般用“降”;落到地面,用“落”、“掉”;“压”字有一种令人越逼越近的感觉,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③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2.联系上下文体会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教学过程如下:①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它会怎么想?(要下雨了!)②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从而领会到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3.用想象的方法理解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如《蒲公英的种子》中的“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中的“哪儿”一词的教学,先启发学生想象“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什么地方?(山冈、平原、小溪边、房前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不管是山冈、平原、小溪边等,都可以用“哪儿”表示,“哪儿”可以指任何一个地方。最后要求用“哪儿”说一句话,在应用中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词。四、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语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靠在实践中积累。因此,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1.要重视朗读课文和熟练成诵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是不可能形成语感的。因此,要强调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其一,不读破词是初步理解句子的标志之一,因此,在指导朗读时,除了要求读准字音外,应把按词连读,不读破词作为基本要求。其二,要引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其三,要发挥老师范读作用,让学生听读、跟读、仿读。其四,要熟读成诵,把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2.要重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是理解能力的训练,也是写作训练,是读写结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新教材从二册开始,安排了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训练。一年级的上述形式的训练,要特别强调在读懂句子、了解句子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篇课文前,应就复述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打好了复述句子的基础,可就复述一段话训练,然后才进入复述篇的训练。

咬文嚼字范文篇3

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

1.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建立联系

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直观。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插图,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引出和教学,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如此,“课文”也是如此,如《鹅》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如第一册《我是中国人》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在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的形状时,应适当讲清楚旗上符号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会把它同“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联系起来。

二、要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

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秋天到了》中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树叶掉下来,再抓住“一片片”这个词理解是很多树叶掉下来,从而知道是秋天到了。

三、要初步训练咬文嚼字的能力

实践证明,要有比较敏锐的语感,必须经过严格的语言分析训练,做到叶老所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精神。”这语言分析,就是咬文嚼字。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咬文嚼字的训练。必须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有:和其他词意思区别细微的词,如《小小的船》中的“月儿”;看似平淡、在具体的语境中表现力丰富的词,如《雷雨》中“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压”;要联系上下文揣摩才能理解的词句,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免往前看……”中的问句。咬文嚼字的主要方法有:

1.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比较,来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

运用比较法,要先初步体会该词在句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再换词比较,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过程如下:①这句话写什么?(乌云)乌云怎么样?(乌云压下来)“压下来”是什么意思?(降下来)怎样的乌云?怎样压下来?(满天、黑沉沉)“满天”、“黑沉沉”表现乌云什么特点?(云多、云层厚)这么多的乌云遮住天空,越降越低,好像要靠近地面,课文用了哪个词?(压)②引导学生用“降”,“落”同“压”比较,体会句中“压”的用词的准确和丰富的表现力。(物体小,一般用“降”;落到地面,用“落”、“掉”:“压”字有一种令人越逼越近的感觉,而“降”、“掉”则不能使人产生这种感觉)③就这句话想象乌云满天、越压越低的情景。

2.联系上下文体会

如《要下雨了》中的“是要下雨了吗?”不是表示询问的,而是表达小白免对小燕子的话将信将疑的心理,这个意思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出来。教学过程如下:①联系上文引出句子;小燕子说要下雨了,小白免相信吗?从哪句话看出来?要是小白免相信燕子的话,它会怎么想?(要下雨了!)②联系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意思:从课文什么地方还可以看出小白免不完全相信小燕子的话?(小白免不是直接跑回家,而是又去问小鱼为什么跑出来。)从而领会到这句话表现了小白免将信将疑的心理。

3.用想象的方法理解

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方法把有关词句的情景具体化,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句,如《蒲公英的种子》中的“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中的“哪儿”一词的教学,先启发学生想象“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什么地方?(山冈、平原、小溪边、房前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这么多的地方,不管是山冈、平原、小溪边等,都可以用”哪儿“表示,”哪儿“可以指任何一个地方。最后要求用”哪儿“说一句话,在应用中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个词。

四、要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语感的形成主要靠理解,靠在实践中积累。因此,要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

1.要重视朗读课文和熟练成诵

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是不可能形成语感的。因此,要强调在朗读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其一,不读破词是初步理解句子的标志之一,因此,在指导朗读时,除了要求读准字音外,应把按词连读,不读破词作为基本要求。其二,要引导学生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其三,要发挥老师范读作用,让学生听读、跟读、仿读。其四,要熟读成诵,把课文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

咬文嚼字范文篇4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是学生学会阅读的四个关键因素;其中,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是关键之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相应以培养这两种能力为重点训练项目。其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尤其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因此,如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如何训练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我们课题实验教学的研究重点。

一、培养学生“手到”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的探究性

古人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还应再加一到,即“手到”。所谓手到,一是指阅读过程中,读者要用笔在文章中圈、点、画、注;二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写读书笔记,以积累词汇,总结阅读经验,评价阅读材料。

实验教学前,实验班的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半学生未养成阅读“手到”的习惯。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这个问题未引起重视,仅仅在教学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而没有对学生提出更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在如何“手到”方面进行细致的引导、指导、训练和检查。

实验教学中,我们围绕要养成学生阅读时勤于动手的习惯这个问题进行探究,认识到教师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进行精心的指导、训练和检查。教师设计了统一的读书卡片,定期发放,定期收回检查。对读书笔记写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或传阅,或展览,或刊载,以强化学生在阅读时“手到”的意识,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培养学生“手到”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和探究性,既是课内阅读的需要,也是课外阅读的需要,更是学生将来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是阅读课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课标”对此作了明确的要求。实验教学前我们作调查时发现,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小学毕业甚至中学毕业以后,还未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要使学生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循循善诱,进行耐心而持久的引导和训练。要努力做到学生的“学践”遵循作者的思路。因为,思路是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走向和路径,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通过作者思路的穿针引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验教学中我们下了一翻功夫,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认知作者思路,领会产欣赏作者的思路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穿针引线之功,诱导学生的学路与文章的思路一致,潜心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良苦用心,在“粗读”、“细读”、“熟读”和“广读”中披文入情,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真情实感。联系上下文阅读,其要领就是刻意关注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微观,把握宏观。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不仅是阅读方法的问题,而且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提高学生品词评句的能力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读者则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要与读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付诸语言文字;读者要与作进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而让学生学业会“咬文嚼字”,正是训练他们通过品词评句深入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讽刺过度地字斟句酌。我们当然反对那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书呆子式的“咬文嚼字”。实验前,学生阅读的现状是习惯于囫囵吞枣,不会品词评句,严重地影响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品词评句的能力,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狠抓学生“咬文嚼字”的训练。当然,这与人们通常听说的“咬文嚼字”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语文教师重视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重点词句,做到既抓得快、抓得准,又评得对,评得深。以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那种教师包办代替,或死抠教学参与书中的所谓知识点和答案的做法,已经被彻底废除。

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的习惯,提高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有比较才通通家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培养学生新闻记者中进行比较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实验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未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语文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训练,讲读课文进也往往孤立地分析课文。实验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了然于胸,备课时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尽可能把以前教学过的文章作个筛选,找出可以比较的文章,从选材、构思、形象刻画、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主题思想等方面诱导学生作印象深刻的比较。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一篇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比较分析,而是抓一二点最有特色的部分作些比较,或求同,或求异;或聚焦,或辐射;或横向,或纵向。

五、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想象的习惯,提高学生想象阅读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创造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消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捷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以说,作家如果离开了想象,就无文学创作可言。阅读欣赏文学作品,也同样需要有想象的参与。读者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进行艺术再“创作”,从而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涵,丰满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意境。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想象的习惯,提高学生想象阅读的能力,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绝不能忽视。

在实验教学前的教学中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或多或少有所忽视。为了应试,某些教师将一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文章,弄成了一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教师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动人的描写不见了,丰满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优美的意境不见了。面对课文,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骨头,不见血肉。实验教学中,我们强调从文章的整体教学入手,侧重引导学生对动人的描写、丰满的艺术形象、优美的意境进行想象,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六、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广泛性和效益性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努力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扩展,从而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实验教学前,课外阅读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种种因素使得语文教师都把眼睛紧紧盯在教科书和练习上,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验教学中,我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这就必须使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生活在课内外阅读的世界里。而不能象实验前一样,让学生生活在试卷的世界里,生活在练习和考试的世界里。

实验教学开始以来,我们注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各个实验班普遍建立了“图书角”,筹集资金选购了与语文教材相匹配的课外读物,供学生生阅读;同时,倡导、鼓励学生每天必进阅览室;还积极与家长联系,请家长支持学生订购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品。放手让学生“广读”极大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怕学生成为有读书癖的“怪人”。

咬文嚼字范文篇5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是学生学会阅读的四个关键因素;其中,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是关键之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相应以培养这两种能力为重点训练项目。其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尤其应当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因此,如何为学生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如何训练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我们课题实验教学的研究重点。

一、培养学生“手到”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的探究性

古人强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实,还应再加一到,即“手到”。所谓手到,一是指阅读过程中,读者要用笔在文章中圈、点、画、注;二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写读书笔记,以积累词汇,总结阅读经验,评价阅读材料。

实验教学前,实验班的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半学生未养成阅读“手到”的习惯。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这个问题未引起重视,仅仅在教学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而没有对学生提出更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在如何“手到”方面进行细致的引导、指导、训练和检查。

实验教学中,我们围绕要养成学生阅读时勤于动手的习惯这个问题进行探究,认识到教师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进行精心的指导、训练和检查。教师设计了统一的读书卡片,定期发放,定期收回检查。对读书笔记写得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或传阅,或展览,或刊载,以强化学生在阅读时“手到”的意识,把教师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培养学生“手到”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和探究性,既是课内阅读的需要,也是课外阅读的需要,更是学生将来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是阅读课文的一种重要方法。“课标”对此作了明确的要求。实验教学前我们作调查时发现,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小学毕业甚至中学毕业以后,还未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

教学实践表明,要使学生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并不难,关键是教师要循循善诱,进行耐心而持久的引导和训练。要努力做到学生的“学践”遵循作者的思路。因为,思路是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走向和路径,文章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通过作者思路的穿针引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实验教学中我们下了一翻功夫,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认知作者思路,领会产欣赏作者的思路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穿针引线之功,诱导学生的学路与文章的思路一致,潜心领会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良苦用心,在“粗读”、“细读”、“熟读”和“广读”中披文入情,从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真情实感。联系上下文阅读,其要领就是刻意关注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微观,把握宏观。养成联系上下文阅读的习惯,不仅是阅读方法的问题,而且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提高学生品词评句的能力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读者则通过语言文字来体会、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语言文字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要与读者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付诸语言文字;读者要与作进进行心灵交流,就必须对语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而让学生学业会“咬文嚼字”,正是训练他们通过品词评句深入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常常用来讽刺过度地字斟句酌。我们当然反对那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的书呆子式的“咬文嚼字”。实验前,学生阅读的现状是习惯于囫囵吞枣,不会品词评句,严重地影响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品词评句的能力,我们在实验教学中狠抓学生“咬文嚼字”的训练。当然,这与人们通常听说的“咬文嚼字”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语文教师重视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重点词句,做到既抓得快、抓得准,又评得对,评得深。以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那种教师包办代替,或死抠教学参与书中的所谓知识点和答案的做法,已经被彻底废除。

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比较的习惯,提高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有比较才通通家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培养学生新闻记者中进行比较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实验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未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语文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训练,讲读课文进也往往孤立地分析课文。实验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教师对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了然于胸,备课时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尽可能把以前教学过的文章作个筛选,找出可以比较的文章,从选材、构思、形象刻画、表达方式、语言运用、主题思想等方面诱导学生作印象深刻的比较。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一篇课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比较分析,而是抓一二点最有特色的部分作些比较,或求同,或求异;或聚焦,或辐射;或横向,或纵向。

五、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想象的习惯,提高学生想象阅读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创造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消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捷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以说,作家如果离开了想象,就无文学创作可言。阅读欣赏文学作品,也同样需要有想象的参与。读者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进行艺术再“创作”,从而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涵,丰满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意境。因此,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想象的习惯,提高学生想象阅读的能力,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绝不能忽视。

在实验教学前的教学中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或多或少有所忽视。为了应试,某些教师将一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文章,弄成了一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教师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动人的描写不见了,丰满的艺术形象不见了,优美的意境不见了。面对课文,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骨头,不见血肉。实验教学中,我们强调从文章的整体教学入手,侧重引导学生对动人的描写、丰满的艺术形象、优美的意境进行想象,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六、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广泛性和效益性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努力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扩展,从而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实验教学前,课外阅读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种种因素使得语文教师都把眼睛紧紧盯在教科书和练习上,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验教学中,我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这就必须使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生活在课内外阅读的世界里。而不能象实验前一样,让学生生活在试卷的世界里,生活在练习和考试的世界里。

实验教学开始以来,我们注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各个实验班普遍建立了“图书角”,筹集资金选购了与语文教材相匹配的课外读物,供学生生阅读;同时,倡导、鼓励学生每天必进阅览室;还积极与家长联系,请家长支持学生订购青少年、儿童文学作品。放手让学生“广读”极大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怕学生成为有读书癖的“怪人”。

咬文嚼字范文篇6

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对学生要充满赏识,这种真挚的赏识,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诱发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再次,教师要充分运用表扬的方法,激发他们产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心理,从而重视语文学习。

二、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设计导语,诱发兴趣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例如,在《咬文嚼字》这一课中,运用谜语导入的方法,首先让学生们在上课之前猜一个谜语:“小老鼠看书———打一课文题目。”然后再向他们提出要求,希望他们也能做一只肚子里有墨水的、有品位的、会咬文嚼字的小老鼠。这样,学生在会心一笑中自然而然就了解到咬文嚼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听起课来也加倍认真了。

2.挖掘教材之美,引发学习兴趣

语文是美的,文学是美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之美,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在美的熏陶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爱上语文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学习这首诗歌能让学生感受到白居易诗歌“顺口、顺耳、顺眼”的语言美,能感受到白居易诗歌婉转流畅、沉重悲伤的音乐美,能通过诗中形象的比喻、巧妙的陪衬产生联想美。

3.运用朗读教学,点燃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至关重要,有感情的朗读,往往能使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抒情的散文、一个动人的故事更富有魅力,使一篇雄辩的议论文更具有说服力。声情并茂的朗读,富有感染力,往往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某一点,将他们引入一种美妙的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1.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的更能学得好。”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景,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职业中学大多从一年级开始,就陆续开设电脑操作、图片处理、计算机网络、网页制作等课程,并通过竞赛和考级等手段,强化应用,使学生学有所长。

2.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俗话说:“疑是思之端。”思维活动由问题产生开始,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3.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乐此不彼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是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引导学生搞一些小竞赛,如朗读、演讲、猜谜语等。

四、重视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咬文嚼字范文篇7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孩子们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迫于统考的压力,一个简单省事的办法出现了:一抄了事——照抄教学参考书上的诗句分析。老师的教流于程式化、孩子们的练也趋简单化,一切都是为了考试,一切围绕围绕考试,诗中的情感、美词佳句的体验过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以背诵代替理解,会背、能默写成为学习诗歌的单一目的。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古诗审美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反复吟诵,感受形象美。

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以声带情、以形入情,是这一鉴赏方法的最大特点。宋代大家朱熹曾经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经过充分地、反复地诵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界,仔细体味每个重点词句的含义,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领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1、吟诵,要正确流利。

古诗语言是非常优美精炼的,它经过了诗人反复推敲锤炼,有鲜明的节奏感,平仄押韵,琅琅上口,可以把它当作一首乐曲来看待,这就是古诗所独特的音乐美。正确流利地诵读,就是在初步教学古诗时,就指导孩子们大声地朗读,力求把古诗读准确、读清晰、读出节奏感;进而要求把古诗读流利,读出古诗的平仄押韵的韵律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感悟能力。我在教学脍炙人口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所作的《望天门山》时,就注意让孩子们正确的基础上,大声地、流利地朗诵,稚嫩的童声随着优美的韵律,让人陶醉不已。

2、吟诵,要咬文嚼字。

古人作诗是十分注意锤炼词句的。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语言入手,斟词酌句,在孩子们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后,组织孩子们咬文嚼字地吟诵,细细品味,慢慢品赏,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进而感悟古诗的意境。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教学时,在孩子们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咬文嚼字吟诵,并体味交流:“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用得好,好在哪里?在知道“生”是动词后,与“升”作比较,体会“生”用得好,不但用得准确,而且写出了紫烟富有生命力的连续不断。以“生”为细节,再练习朗读诗句。

3、吟诵,要反复不断、要有感情。

在孩子们深入理解诗意,把握诗人思想感情之后,我们老师最要注重让孩子们进行反复不断地、有感情地吟诵。在反复的感情诵读中,孩子们会积极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中,探索古诗的意境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末。”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原话,他老人家还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们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的情境之中,和诗人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如被誉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一首绝佳的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确定感情基调后,我们还应该指导孩子们处理好重音与节奏,与孩子们一块探讨: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孩子们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二、深入理解,体验情趣美。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大家闻一多先生曾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例如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只有二十个字,既有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又有诗人们对现状的不满足,亦有诗人无限的进取和探索精神。正是因为这样,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自己要设身处地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情感经历去体验诗人的情感经历,再来引导孩子们理解诗的中心、体验诗的情感。

要使孩子们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然后再走出来,做到“自化其身。”古诗时代背景的提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一诗,用烘托渲染的方法,极力描绘了渔翁垂钓时的气候和景物。教学时,适当介绍一下这是诗人被贬永州后所写的,诗中描写渔翁“独钓寒中雪”,表面上是在写我行我素、身处孤寒之界的渔翁,实际上是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听完介绍,再读全篇,相信孩子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所谓“诗言志,歌咏言”,诗中意境的理解是古诗教学中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古诗语言简洁所带来的一些特点,比如词序倒置、成分省略、语句浓缩、意思跳跃等,都构成了孩子们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孩子们年龄特征,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一些古诗的常规学法——分词连序法:第一步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第二步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常规的学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孩子们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老师如果能注意指导古诗常规学法,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难体会出来。

三、多方迁移,领悟意趣美。

书法艺术讲究“笔断意连”的境界和效果。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有时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我们何不让孩子们对内容做回味、做迁移呢?

1、给古诗配画。

在孩子们领悟了古诗描绘的那种美的意境之后,我顺应儿童的爱画爱美心理,让孩子们根据诗意作画。当然在画之前,还要提醒孩子们画的内容,除了古诗所描绘的内容外,还可以做合理的想象。可以这么说:想象是审美的翅膀。配画也是对孩子们一种美的熏陶,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对古诗的喜爱之情也越来越深。

2、来点想象作文。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古诗同样也能利用来发展孩子们的语言。学完古诗,我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让他们做想象作文,并根据自己所想,配以插图。文艺理论家曾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孩子们在想象作文的过程中,再次领悟意境的同时,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审美情境也渐渐产生了。

3、链接课外阅读。

咬文嚼字范文篇8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不愿提出问题。学生不愿提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心理上的种种顾虑。二是学生提不出问题。其原因有:1、“一言堂”,“注入式”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传统教学中,在“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模式下,课堂上学生要用绝大部分时间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所以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2、教师没有给学生提出问题创造必要的机会和条件。

因此,为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还应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来。

一、抓住学生学习中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关键

一般学生认为,语文一看就懂,似乎没有什么疑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要用“问题”激发他们的认识冲突。只要能善于抓住学生之间对问题理解的差异,再循循善诱,对发展他们的智力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之间因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而引发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矛盾过程中知识和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辩清是非,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有利于调动他们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在争论中,问题不会使学生愁眉苦脸、望而生畏,恰恰能驱使他们的思想无所羁绊,纵横驰骋。这样,学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求知的热情。

二、要鼓励学生深入地发现问题

譬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要求学生理解在家庭困难的状况下父子惜别的深情,学习围绕中心事件详略得当的写法。根据教学目的,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1.本文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有什么作用?3.写人一般正面刻画外貌,本文为什么要写背影?这几个问题显示了课文学习中的主要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来,具有示范性,能促使学生触类旁通,阅读课文时应发现这样的关键问题,能使学生潜心思考深入钻研。

在正确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和加宽,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展开创造性想象,这就培养了他们深入地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了他们深刻认识问题的智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教学境界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

三、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敢“疑”。“疑”是思维的动机。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高水平的教师常常为使学生“有疑”而绞尽脑汁,备尝甘苦。要让学生敢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形成一种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乐于提问的良好风气。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出一种能使学生都善思好问的学习风气。这需要各科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营造出一种学生乐于探索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觉得提出一个创造性的问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让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方式。

(二)教学生会疑。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增知识的时期,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具备愿意生疑和能够生疑的心理基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加以引导,那么,培养学生生疑的能力并非很难。

1.自问生疑。善于生疑的同学多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以只知其“然”而满足,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追根求源。实践表明,学生提出为什么,虽出自一人之口,但反映了多数学生的思考方向,容易激起学生探讨的兴趣。教师如果抓住这类问题,进行启发诱导,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点燃他们发现问题的导火索,使他们的思路无所羁绊,纵横驰骋。

2.比较生疑。有比较方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区别事物间的相同或差异,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小说《范进中举》一文在解决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老师先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对比,让学生发现更深更难的问题,然后一起探讨、分析,就会比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对比分析,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由此看出,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不仅有利于准确理解、灵活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咬文嚼字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本解读;人文关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教学的第一步,是教学的基础。文本解读的形式是多样的,教师必须精选有效解读形式,创新实施文本教学,强化文本解读方法的实践运用,增强教学指导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文本解读效率,这是文本教学必须重视的重要方面。而缺乏了必要的文本解读指导,其他的语文教学技巧和活动都将只是空中楼阁,学生良好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将无从谈起。利用有效解读策略,优化文本解读教学,对促进读者、文本和作者间的深度对话与融合,增进学生文本理解能力,提高文本阅读水平,培养应有的语文学科素质等具有积极的教学意义。笔者基于高中语文文本教学实践,结合实际案例,针对文本解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并从关注学情、咬文嚼字、知人论世、人文关怀等角度总结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的错位现象

通过对日常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笔者发现不少教师非常讲求课堂组织技巧,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手段的应用,强调师生的课堂互动、课堂教学的评价等,但忽视了文本解读的有效指导,甚至无视学生参与文本学习的实效,在文本教学中常存在着解读错位现象。

(一)文本解读浮于形式

有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往往过分依赖教参,只会照搬教参,以为只要将主要内容、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作为教学重点讲解给学生即可,很少去挖掘“为什么”的问题。例如,在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对词中所现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这一梦境进行必要解读,而只是把它当作生活场景一笔带过,未做适当地深挖,教学形式较粗浅。此时,教师如果能继续启发学生,文本为什么要选取“小轩窗,正梳妆”,而不是其他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一起细致推敲,发现其中蕴藏的美妙意境,梳妆打扮的动作和细节其实是最富有女人味的,散发着女性的温柔妩媚,而这场景在古代是很私密的,那么作为丈夫的苏轼显然在日常生活中是饶有兴致地玩味过,所以印象十分深刻。这样的场景充满着浓浓的爱意,是夫妻生活中令人羡慕的幸福情景。所以,善于捕捉细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中、更深切地体会苏轼夫妻间的深厚感情,以及苏轼怀念妻子的悲痛心情。

(二)文本解读过于片面

优化语文文本解读,不仅要注重内容和教学形式,更要注重传授文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些教师在文本教学中常常脱离文本,习惯于闲聊扯皮,沉溺于片面迎合学生的奇情怪趣,而疏于文本的深度阐释。例如,在本市的一节公开课“跑警报”教学中,执教的老师抓住了“皮实”二字,进行了延伸拓展,但整节课教师的关注点始终不在文本解读上,只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引出思想主题之后,便丢弃一旁。这样,语文学科特有的语言文化教学功能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另外,有的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片面地追求优美的语言形式,只关注典型字、词、句,却忽视了文言文中积极思想内容的有效挖掘,无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无形中忽略了文言文文本作品中蕴含的积极向上思想。

二、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效率的提升策略

(一)关注学情,差异引读

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总是通过已有的生活认识和经验来解读文本素材,同时,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对文本进行再思考、加工、创造,从而赋予文本新的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确立学生群体在文本解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主体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成长经验、性格爱好等方面各有特色。学生在参与文本解读学习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少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这就尤其需要教师的有效导读,激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以《孔雀东南飞》为例,学生关注的焦点在于美丽贤惠的刘兰芝为什么会被遣回家呢?而在笔者所执教的班级,有些学生提出:这个刘兰芝是不是不能生育?有的学生甚至还搬出了古代关于女子“七出”的条例。由此可见,学生的见解展现了他们的个性看法,但他们对这一流传后世的诗篇所塑造的人物和文本内涵还缺乏应有的认识。为了更好地指引学生激发个性思维,解决焦点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先通过设计两个小问题,①刘兰芝与婆婆告别时,为什么要事先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②焦仲卿在听闻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后才“自挂东南枝”,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呢?利用两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解读文本,进而领悟到刘兰芝身上自尊刚强的个性,以及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追求,这才是不能刘兰芝回娘家的原因所在。所以,在文本解读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需求和情感出发,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指导某些片面见解,予以恰当的肯定与赞扬,激励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尊重他们对文本素材的多样化、差异性解读,促进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

(二)咬文嚼字,深度细读

深度实施文本解读,必须围绕文字,从字、词、句等语言文字素材的细致解读入手,探讨分析语言文字的言语特色、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逐层推进、剖析文本内在的组织结构,深入发掘言语素材的丰富意蕴,探寻言语素材背后蕴藏的意义和意味。再以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为例。在教学中,“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茫茫”二字,课文中的注释是“阴阳相隔,音讯渺茫”。但如果深入咀嚼的话,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茫茫”难道不是诗人放眼茫茫人海,却始终找不到心爱的她的迷茫?又如,在《老子》文章节选中,有“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中将“大器晚成”解释为“越大的才能,越晚成功”,仔细看这样的解释实际上还是肯定了有所为的主张,这样就与老子“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相违背,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无”和“希”也是相悖的。实际上,“大器晚成”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做“大器免成”。“大器免成”是出自帛书本《老子》,而“大器晚成”则出自王弼注本《道德经》。古汉语无轻唇音和舌上音之分,m辅音和w辅音互通,“免”读作“晚”,“晚”作“免”解。“免”即有免除的意思,是说大器是不需要加工的,浑然天成。可见,通过咬文嚼字、深度细读,能指引学生深度把握文本特色,深化对语言文字和思想的认知,从而促进探索文本中蕴含的美妙意蕴,获取美好的阅读体验。

(三)知人论世,深悉内涵

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愿和情感,也集中体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经历的生活场景,“知人论世”是文本解读的重要切口。以李清照的词为例,她的一生经历可分为婚前、婚后、丈夫赵明诚病逝后三个阶段,并且其词作在不同生活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点绛唇》体现出少女时代李清照的天真烂漫情怀,词格调欢快,充满着生活乐趣;《一剪梅》和《醉花阴》则反映出婚后聚少离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真切的相思愁情;而千古名篇《声声慢》描写的是国破家亡时期烦闷与忧愁的情感,使得读者感受到截然不同的作品背景。再比如,教授孙犁的《芦花淀》一文时,如果教师忽略了小说的写作背景,就可能把它理解为是在描写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读者不可忽略小说所描写的正是芦花荡神奇的抗日斗争故事,而这里的水域地理环境就是抗敌过程中我方的有利因素,所以才说水和芦苇是日寇最害怕的东西。知人论世是文本解读的常用方法。在开展语文“文本细读”的教学中,提倡且实践知人论世方法,不仅能更好地达成师生、文本、作者间的良性对话。切入文本解读,细致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文化环境,灵活探析文本的语言价值,挖掘文本内涵、作品背景、创作风格、作者情感、人生经历和教育意义,更好地达成“知其人,方能解其言”。而且,还能在赏析文本的同时,延展把握文本之外诸多有益的、积极的因素,多视角地把握文本作品,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文本的思想内涵,从而实现有效文本教学的目的。

(四)人文关怀,培育素质

人文关怀的内核在于积极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主张人的个性解放与发展,追求自由平等,关怀人的精神生活。语文学科的优势在于能通过传授语言文化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能力,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教会学生理性判断与分析人物语言、心理和行为,学会从作者的作品、文章题材中剖析人性的真善美、假丑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起良好的语言文化素质。比如,在曹禺的话剧《雷雨》中,其主要人物周朴园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他的虚伪和冷酷。当他发现鲁侍萍仍活着,反应太过无情,致使人们怀疑他之前对于鲁侍萍的愧疚和怀念纯属虚情假意,他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真小人。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周朴园在遇到更加年轻漂亮、有文化有家世背景的繁漪后,他并没有忘记初心。在此后十多年的走南闯北过程中,他始终随身携带着旧爱留下的物品。这至少证明他曾经真心爱过鲁侍萍,不是出于玩弄女性,只是迫于无奈。问题的关键在于他爱自己超过爱任何人,所以他是自私的人,但并不是十全十恶的人。由此,通过开展文本解读,能让我们充分感受文本作品中生动描绘出的大千世界的喜怒哀乐、人生百态,汲取文中的精华和精髓,逐步形成应有的人文情感和审美素质。

三、结语

文本教学不仅要关注作者,更要关注读者,只有真正指引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解读文本,夯实语言知识基础,把握文本思想内涵,实现有效学习,才是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的真实追求。尤其在文本解读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各种具体的文本题材特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避免思维的僵化,才能不断提高文本解读的教学效率,构建起更加真实、灵动、有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军.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背景下的文本解读[J].江苏教育研究,2009(8):70-72.

[2]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华.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文本解读[J].语文建设,2014(20):24.

[4]邹雯.从“知人论世”到“循着文本的层次突围”:对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解读方法的反思和建议[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2,28(6):110-113.

咬文嚼字范文篇10

我爱好阅读文学作品,不久前我在一位朋友的家里看到一本新出版的《母亲的心》,精美的封面和金色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于是,我不管那位朋友是否正在阅读,硬是把这本书借了回去。捧读这本书,起初我还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清冽峻美的俄罗斯风光所投入,更为一颗无私无畏、果敢坚强的母亲的心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这也许就是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吧!这个形被译者通情达意的词藻融入了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万千气象中;这个声被译者用轻灵洒脱的文字弹奏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进行曲中。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这本书,觉得自己的赞美难以表过这本书内容之美好、意义之深远于万一。所以,只得就此打住,请读者们自己去体会吧!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来欣赏这本书,得到更多的收获。

为了使这本书锦上添花,成为精品中的精品,我想指出书中还存在若干处编辑、排印的失误,例如在译者序言第2页第8行"丧夫"误为"丧失";在"永远"这一章的154页第9行"严重的考验"应为"严峻的考验";有几个地方"坐""座"不分;等等。虽然这些仅是微不足道的疏忽,但让喜欢咬文嚼字的读者看到,多少会觉得美中不足的遗憾,希望再版时都能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