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05:17:03

摇臂范文篇1

1汽车摇臂装配方案

装配过程中摇臂体定位如图2所示,依靠摇臂体孔定位,并以底面D辅助定位,使两摇臂孔c开口向上,便于装配。装配时,先将节油片装入孔C内,再将液压挺柱装入孔C与节油片接触。

2自动装配机总体设计方案

2.1自动装配机总体结构汽车摇臂自动装配机的总体结构简图见图3,包含了4个工作位置,主要部件包括回转部件、固定夹具、节油片装配部件及左、右液压挺柱压入部件。回转部件带动固定夹具及其上方的摇臂体旋转到各个工作位置。固定夹具自动夹紧摇臂体,带动其到达各工作位置进行装配。如图3所示,每个工作位置都安装有固定夹具,共4套夹具。节油片装配部件同一时间将2块节油片分别装入摇臂体的左、右摇臂孔中。左液压挺柱压入部件将液压挺柱压人左摇臂孔中。右液压挺柱压入部件将液压挺柱压入右摇臂孔中。

2.2自动装配机运动、检测及控制方案汽车摇臂自动装配机回转部件采用电动机驱动,根据工作台及上方部件重量,确定最大转速和输出转矩,选定电动机型号为200YF01,并通过变频器控制起停及转速。各部件的直线移动都采用气压控制,各处气缸所选用的型号见表1。固定夹具夹持位置、液压挺柱送料口安装线性接近开关,以检测摇臂体、液压挺柱是否存在。节油片通过真空吸盘进行抓取,后方安装真空开关检测真空度以判断节油片是否吸附好。装配机的运行过程采用PLC进行控制,包括电动机运转、气缸活塞移动和检测信号处理等。

2.3自动装配机工作循环如图3所示,在工位1处人工将摇臂体装入固定夹具。待固定夹具自动夹紧后,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工作台及工作台上方的固定夹具旋转90。到达工位2。定位升降气缸将固定夹具托起3~5mm进行二次定位,节油片装配部件同时在左、右摇臂中装入节油片,定位升降气缸下降使固定夹具回到先前高度。工作台再旋转90。到达工位3,定位升降气缸将固定夹具托起3~5mlTl进行二次定位,同时使摇臂孔口与挺柱送料口紧密接触,左液压挺柱压人部件将一液压挺柱压入左摇臂,定位升降气缸下降使固定夹具回到先前高度。工作台再次旋转90。到达工位4,按照与工位3相同的步骤将液压挺柱压入右摇臂。工作台再次旋转90。到达工位1,1s后,固定夹具自动松开,人工将摇臂取出。

3自动装配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3.1固定夹具(图4)如图4,托板2在回转工作台1上的定位依靠4个定位杆11完成,并在定位杆周围安有等高橡胶垫片10,以避免夹具体放在回转工作台上时发生碰撞。在托板2左方通过拉杆支架4连接有拉杆5,右方通过顶轴支架8连接有顶轴7及摇臂体压紧气缸9,中间通过接近开关支架16连接有线性接近开关15。工作时,工作人员如图4所示安装摇臂体6,使摇臂体孔定位于夹具的拉杆锥面上。线性接近开关15检测到摇臂体16存在后发送信号给PLC,PLC控制摇臂体压紧气缸9使其滑杆带动顶轴7向左推移,将摇臂体6固定于拉杆5上,达到自动夹紧目的。

3.2节油片装配部件(图5)节油片装配部件结构较复杂,为表达清楚,将其分解为节油片吸附、节油片升降、节油片移载3部分。工作时,图5a所示节油片推动块3在节油片推动气缸2的带动下向右推动,通过定位块4准确定位,将节油片存储杆7内滑下的节油片1推到真空吸盘正下方,利用真空吸盘吸住节油片。图5b所示节油片升降气缸9带动吸盘支架13及与之连接的真空吸盘5、节油片1,沿垂直直线导轨10向上移动40mm后,图5c所示节油片移载气缸14带动移载推动块15及与之连接的相关部件(包括节油片)沿水平直线导轨8向前推移,到达摇臂孑L正上方位置。此时节油片升降气缸滑块向下移动,将节油片放人摇臂孑L底。

3.3液压挺柱压入部件液压挺柱压入部件结构见图6。工作时,利用挺柱输送机构,自动将液压挺柱送至送料孔孔口处。该送料孔为锥孔,孔口直径略大于挺柱外径,挺柱进入送料孔后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直至到达图6所示位置,使挺柱装配位置正确,无轴线偏差。此时液压挺柱压人气缸3带动压入轴4沿送料管孔内向下移动,将挺柱2压入摇臂体,完成装配。

摇臂范文篇2

在摄像辅助器材中,摇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电视拍摄中,它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运用。在拍摄现场,在进行摇臂假设位置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遵循实用和简便的原则。为了可以有更多的内容穿插于运动过程中,就会选择跨界的方式,通常情况下,摇臂都会架设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环境的交接处,这样的话,观众就可以看到更多角度的现场环境,视觉冲击力也比较强烈。跨界中的界,不仅可以是现实存在的,而且也可以是抽象化的。现实的界其实就是水路界、建筑体内外界、观众区和演出界等,而抽象的界就可以是地平线、轴线等等。

2与其他机位的配合艺术

在多机位的前提下,进行拍摄,各个极为之间的联系一定要尤为密切。在这个过程中,摇臂发挥着衔接的作用,每个机位想要很好地联系起来,就需要摇臂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拍摄之前,每一个摄像机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相互联系好,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负责什么。在拍摄的过程中,摇臂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画面中需要特殊进行体现的就需要摇臂发挥作用,例如,将主体运动的过程或者空间位置的镜头、渲染观众情绪的镜头等都体现出来。除此之外,针对那些常规机位无法拍摄到的内容,摇臂要全面地将其体现出来,这样一来,视觉冲击力会更加强烈,例如,可以将人物身上的一些细节放大展示出来。在很多现场中需要进行多机位的拍摄,摇臂和主机位之间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问题,在布置现场的时候,摇臂的架设位置一定要进行充分地考虑。当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开始使用摇臂的时候,现场的灯光最好可以将其掩饰起来,例如,灯光比较黯淡的地方使用摇臂就比较合适。

3拍摄画面的处理艺术

在拍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摇臂大部分的镜头都是运动的,因为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感,有的时候,高点固定的机位也可以对其进行使用,但是摇臂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稳、匀、准在摇臂进行拍摄的时候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稳就是起幅、落幅时用力要稳,摇臂晃动的现象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匀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使速度保持一定的均匀,要明确地了解运动最终的目的,一定要匀速进行;准就是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对准需要进行拍摄的主体,有明确地目的,尤其是对单一主体进行拍摄的时候,在屏幕中,一定要让主体占有固定的位置,绝对不允许在运动过程中失去主体。摇臂运动的过程中,最好是不要在镜头过度中有太大的转化尺度。

4节奏的处理艺术

律动、强弱、长短、动静、有无、此彼、张弛之间发生的变化,所产生一定的规律,就是节奏,所产生的节奏一定是要在声音节奏和画面节奏相结合的情况下体现出来的。而视听主要就是体现在电视和电影运行过程中,在节奏上,声音和画面节奏之间的关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结构存在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中,不管是在音乐中,还是在文字中,结构都是不可缺少的,结构同样也存在于舞蹈、戏曲等一些肢体运动中,在镜头中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镜头中,稳定和运动是相互依托存在的,在拍摄节目的过程中,动静相结合,这在运动过程中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任何一个节目在进行编排结构上“起承转合”在其中得到很好地发挥,对节目就能够有更深入地了解,找出节目的重点,在转折点、关键点处让影像的运动与节目起承转合的变化呼应,这样的话,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力就尤为强烈,审美和谐也就随之产生。在拍摄之前,对于节目的形式一定要有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在音乐中需要流畅的地方一定要满足流畅的需求,对于娱乐节目中需要的跳跃也应该有所满足。要把握住全场节目在结构上的节奏变化,对于场面的大小一定要适当地表现出来,在焦距上,广角和长焦相互切换进行使用,角度要俯仰轮流展现,主体的表现要穿插,例如演唱会中歌手、观众、舞美、伴舞等不同主体的轮换表现,这样的话,视觉节奏就能够得到很好地体现,并且视觉疲劳的现象也不会出现。

5隐性剪辑的处理艺术

严格地讲,摄像的每一个镜头画面的转换其实都是进行了一次剪辑,摄像人员在拍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按照要求,将镜头的质量作为重点,能不能减少错误镜头的拍摄,这对于剪辑质量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在剪辑中,隐形剪辑占有着重要的比重。蒙太奇概念不仅具有广义上的,而且还具有狭义上的,在这里狭义概念是较为合适的:剪辑其实就是蒙太奇。蒙太奇可能会出现在摇臂连贯镜头的内部,这种形式下的蒙太奇就可以是运动镜头内部的隐性剪辑。机位和拍摄主体之间的运动是相互的,景别、纵深、构图、角度都是在其运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变化,这样的组合可以发挥很重要的意义,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通过它体现出来的,这样的话,在进行主体拍摄的时候,完整性就比较强,运动节奏的变化过程的体现也较为全面,最终所体现出来的张力渲染是最大化的。

摇臂范文篇3

(1)工艺方案

摇臂壳体已精加工完毕,壳体的壁厚仅为70mm。如果直接在煤壁侧壳体上堆焊耐磨层,因焊接面积太大,焊接热量和应力释放将使摇臂壳体各轴承孔变形,因此决定在摇臂装配后进行焊接,以控制焊接变形,并采用耐磨板塞焊的工艺进行处理。具体工艺:用一块厚10mm材料为16Mn的钢板,按图纸要求将轴孔和外形尺寸切割好,各轴孔单边留10mm间隙,并将塞焊的孔钻好,板上按要求堆焊耐磨层,然后在装配好的摇臂壳体上进行塞焊,同时在耐磨层钢板的周边进行焊接,并在加工好的轴孔周边进行点焊。此工艺虽然避开了摇臂因加工后进行大量焊接而引起的变形,但是却存在很多问题。

(2)焊接后存在的问题

装配好的摇臂在焊接耐磨板时,由于耐磨板的翘曲变形,导致耐磨板和煤壁侧大平面不能贴合无法焊接。以至于在焊接时,对耐磨板翘曲部分进行不断的敲击使焊接部位贴合,工作量大而且很难保证焊接的质量,同时由于不断的敲击冲力,对摇臂装配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再加之在点焊轴孔端周边时,虽然焊接量比较少,但是对摇臂轴孔端的轴承影响很大,更容易诱导轴承在加载时的噪音和抱死烧毁的发生,而且点焊和塞焊的效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好,因为在截割煤的生产过程中,大量原煤的冲击和摩擦,导致点焊部位和塞焊部位过早开裂,使耐磨板剥落,防护时间有限。

2改进后的工艺方案

由于用户要求在后续的摇臂生产中新增焊接耐磨层,因此决定对耐磨层的焊接工艺进行改进,避免在精加工后焊接耐磨层。精加工后焊接耐磨层不但在实施和使用过程中都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与一般加工工艺理论相背离,因此要求将耐磨层的焊接放在精加工之前完成。

(1)耐磨层焊条性能及要求

DELCROME90为高铬铸铁合金堆焊材料,由于碳含量和合金元素高,具有铁基合金中最优良的耐磨性,堆焊层不宜进行切削加工。注意事项:①堆焊前焊条须经250℃左右烘焙1h;②可不予热施焊,但堆焊层会出现横向裂纹,用预热540℃和焊后缓冷措施可使焊层横向裂纹缩小到最小程度;③对于较大刚性的高碳钢和合金钢工件堆焊宜采用一定的预热和焊后去应力热处理。

(2)摇臂壳体的加工工艺流程及分析

摇臂壳体的加工工艺流程:划线-粗加工-焊水道盖板-去应力热处理-半精加工-精加工。如果放在半精加工后焊接,会因焊接壳体壁厚太薄(70mm)而变形,同时焊接后的应力释放又会引起精加工后轴孔的变形,因此放在半精加工之后不合理。同时从焊接耐磨层的焊条DELCROME90的性能和要求可以看出,耐磨层焊接的应力集中及热变形非常大,焊接后应进行去应力退火,这和摇臂的加工工艺流程中焊接水道后进行去应力热处理相吻合,因此将耐磨层的焊接添加到粗加工后的焊接水道盖板工序,是最合理的。但是摇臂煤壁侧大平面作为轴孔的加工测量基准及A、B面加工的安装基准如图2所示,如果按图纸设计要求焊接耐磨层,焊接后摇臂壳体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就失去了测量和安装基准,如果做其它的辅助基准也将给测量带来很大困难且不准确,因此需要对粗加工后的耐磨层焊接工艺进行探索和研究。

(3)工艺方案的制定

从上述的工艺分析可以看出,耐磨层焊接放在粗加工后的问题主要有2个方面:侧面加工基准和轴孔测量基准。首先对于侧面加工基准的解决,结合摇臂壳体加工图纸和焊接耐磨层的尺寸要求进行计算对比,发现摇臂在焊接耐磨层后,端面两端还有100mm和80mm宽的平面,即C、D面可以作为侧面A、B面加工基准,其次是轴孔的测量基准,考虑到测量基准的统一性,因此考虑在焊接时沿中心线留出40mm宽的平面做为轴孔的测量基准,同时根据现场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留出的40mm宽平面,并不影响耐磨层的防护功效,因此,评定此方案可行。

3工艺方案的优化

为了保证焊接耐磨层尺寸准确及外形美观,制作了如图3所示的划线样板,在一个5mm厚的钢板上,按焊接耐磨层的尺寸进行切割,各孔边留出5mm的间隙,并将不需要加工的部位留出来,焊接前按样板进行划线,按划线范围进行焊接,保证了焊接质量,同时也给加工带来了便利,避免了因焊接超过加工尺寸,加工时损伤刀具。

4改进后的效果

摇臂范文篇4

速度与节奏是运动镜头的灵魂,摇臂摄像要把握好速度与节奏的关系。摇臂的运动速度分为主观速度和客观速度,客观速度是指摇臂运动的角速度或摇臂的机头点运动的线速度的快慢,主观速度则是摇臂的镜头画面给观众的主观感受的快慢。这两种速度之间有时候是统一的,即观众从画面中感受到的运动速度和摇臂本身的运动速度是一致的,摇臂运动的速度快,观众感受的速度也快,摇臂运动慢,观众感受的也慢。但很多时候这种速度关系是不统一的。比如在2012年《辽视春晚》中,摇臂架设的位置是在观众席的二楼,离舞台较远,在开场歌舞《今夜向北方》节目中摇臂纵向运动离开前景时,客观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但是观众感受不到这种速度,看画面的感觉就是缓缓地飘过,主观速度感觉很慢,这就是一种在大场面下主观速度与客观速度不统一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那么如何控制好节目录制时摇臂的速度问题呢?关键有以下几步:

1.知道节目当下需要什么样的速度,这个速度是指主观速度,这要求对节目内容充分理解,了解画面内容应该以什么速度来体现。

2.知道如何用客观速度表现出所需要的主观速度,这要求敏感而明确地知道主观速度与客观速度的差别,并有足够多的理论和感性认识。

3.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然后设计好方法和轨迹,再调整好机器,用恰当的技术手段表现出来速度感。

4.对刚刚完成的镜头的速度感觉做出评价,作为经验或教训为下一个镜头改进工作做准备。那么,关于速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首先,焦距与主客观速度的关系:横移时广角速度显得慢,长焦显得快;纵移时广角显得快,长焦显得慢。速度运用时应酌情增减。其次,速度与景别的关系:景别近时主体自身的运动速度感显得快,景别远时显得慢。再次,主体运动方向与摇臂的运动方向关系:主体与摇臂运动方向相反,则速度显得越快,相同则越慢甚至相对静止,可酌情增减速度感受。摇臂的运动加上变焦运动可以增加其运动感和速度感,可以根据节目的节奏适当变化变焦速度。前景距离镜头近时,运动速度感显得快,有与没有前景,差别甚大,所以常常一个镜头在运动过程中,在有前景区域运用一个速度,离开前景后必须加速运动,以获得相对连贯一致的主观速度感受。可以通过加上推拉变焦和加快摇臂的运动速度来完成相对一致的画面感受。前面提到的《辽视春晚?今夜向北方》节目中摇臂在离开前景后就要利用加快运动速度,或者加上推拉变焦来增加主观速度感受,来获得和有前景时一样的主观速度。节奏一般是说物体和实物运动时的力度,是速度和幅度有规律的交替变化的过程。在自然界中很多事物都呈现着一定的节奏,事物在运动中以律动、强弱、长短、动静、有无、此彼、张弛的形态表现出来。声音节奏与画面节奏的统一契合产生节奏愉悦的审美,一组画面节奏与另一组画面节奏的统一契合同样产生节奏愉悦的审美。所以声音与画面的节奏关系是最重要、常见的节奏关系。这种速度与节奏的变化主要的是带给观众不同的心理感受,由于节目类型的不同,这种感受更是千差万别。在文艺晚会中,摇臂会用很高的主观速度来诠释动感十足的劲歌,也会用很柔和的速度来演绎温婉的情歌,从而体现出不同音乐作品的节奏。在2012年《辽视春晚》中,来自韩国的金贤重、台湾的蔡依林等明星所演唱的歌曲都是载歌载舞的劲爆歌曲,音乐节奏快,动感强烈,在通过镜头展示的过程中就要求体现出这种强烈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电视观众感受到现场热烈动感的氛围,摇臂在这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摇臂利用观众席的前景快速划过,再加上快速变焦,加快镜头的主观速度,结合音乐节奏通过臂杆的摆动来完成运动的过程,从而很好地完成了主观速度感受,再和其他运动镜头有机地衔接,组合成了一组动感十足、画面张力强烈的现代歌舞影像,给观众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同样在2012年《辽视春晚》上,在孙楠演唱《把幸福给你》、那英演唱《花一开满就相爱》、新视觉舞蹈《青花情韵》等这样一些旋律悠扬的歌舞中,摇臂同样是通过运动体现出来的速度与节奏就截然不同,这些歌舞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摇臂在拍摄创作中,考虑到音乐本身的节奏,在画面的处理上尽量通过前景的选择,缓慢地利用前景的变化来完成动感,这样的速度会使观众更容易进入音乐的节奏,带来美的享受。在体育赛事转播中,摇臂同样会起到展现速度与节奏的作用,体育比赛本身是力与美的展示,摇臂在很多体育节目中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在《足球比赛》转播中,摇臂经常会架设在球门后,拍摄角球时禁区内的争夺,守门员开球门球的动作等等。

摇臂范文篇5

1矿山机攮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矿山机械维修的日标就是追求维修工作效果最佳化,即:要确保低故障率和低维修费。同时,要保持和提高机械性能和效率。维修是个系统工程,应当包括预防维修和故障维修两大系统。矿山机械数量庞大、规模空前,因此矿山机械出现故障类型也比较多,本文拟对几种常见的矿山机械故障的维修方法进行探讨。

1.1摇臂类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1.1.1故障预防

开机前应先检查冷却水的水压水量,先通水后启动电机,严禁断水使用,当电机长时间运行停机后.不要马上关闭冷却水。发现有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摇臂机壳的截割电机出轴部位下部设置有一个漏油孔,以防止摇臂油池油封渗漏油时。渗漏出的油液聚积存电机L腔内,又为防止煤粉将该漏油L堵塞,在摇臂机壳底而甩一螺塞将该漏油孔堵上。在使用维护中注意:在工作丽设备修班(作业)中.应经常拆卸该螺堵,检查漏情况并放油。并根据漏油变化情况更换摇臂一轴(电机齿轮轴)油封。

1.1.2摇臂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电动机腔有油、且量大。电机齿轮轴后的骨架油封容易漏油,此油漏出后应该流到下方的溢油口,但是由于机身下运输机过煤常将此溢油眼堵塞,严重的情况下此油可进入截割电动机。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将电动机拆掉更换油封。更换新油封时可将旧油封垫在新油封上敲击旧油封同时将新油封安装到位。这样安装不会损坏新油封。二是将电机齿轮轴从煤墙处拆掉。第二步将轴承处的套拆掉即可更换油封。但是一些小的机型采煤机还得将摇臂二轴也就是惰轮轴拆掉后才能够更换,在安装惰轮轴时注意两轴承中间的距离环。因为由于自重这个距离环在侧面安装时容易掉下来,此时安装需讲究方法。

(2)离合器在脱开的状态下发出哒哒的响声。更换铜套,将铜套更换一个方向。因铜套中孔是等径通孔,故两端都可以用。

(3)摇臂的离合器挂上后滚筒不转。离合器的保险销被拧断。此时要更换。将离合手把拆掉(手把上6mm的胀销)。再将煤墙侧对应的端益拆掉,可将整个离合器取出。换好销轴,在安装过程中先拆的零件最后安装,按步骤进行。

(4)滑动密封漏油问题及处理方法。由于行星减速器出轴轴承长时间的工作,圆锥滚子轴承的滚珠磨损,造成行星架轴向窜动,滑动密封的间隙增大,超出了滑动密封“型密封圈的弹性范围。此时就要更换轴承来解决漏油问题。

1.2牵引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2.1牵引电动机后部积油太多

此方法与摇臂电机齿轮轴的处理方法一样,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1.2.2制动器故障

检查摩擦片是否磨损严重,超出4毫米时要更换摩擦片.安装时先将制动活塞提起,提起时用M8X25的螺栓。是否在牵引时管路不来油,查电磁阀小动作,或低压低于1.3Mpa。密封圈处严重漏油。释放行程不足。更换密封圈。

1.2.3牵引部与行走箱结合面漏油

由于牵引都减速箱内第二级行星机构处的油封损坏,导致行走箱老塘端面渗油,因为行走箱属于开式齿轮箱.其内的轴承是靠油脂润滑.所以判断不可能有齿轮油渗出。故判断是牵引部与行走箱结合面漏油,需更换其处油封。

1.3行走箱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当实际载荷大于额定载荷时,扭矩轴从剪切槽处折断,不能传递到齿轨轮上,将弹性挡圈拆掉,再将小盖拆掉,更换扭矩轴即可。如果是液压牵引采煤机出现不牵引的现象。原因是力量都从扭矩轴断的这个液压马达上损失掉了。齿轨轮和导向滑靴损坏。采煤机开到机头或机尾时,挑顶到位后、卧底34l科技博览后,采煤机倒退使运输机推进.此时采煤机的位置应该20m以上。如果在20m以内会造成导向靴断裂.因为运输机的弯度较大。导向滑靴磨损严重,齿轨轮和齿条咬合发生变化,齿轨轮的平咬在齿条的间隔挡处,齿轨轮容易断牙掉齿,导向滑靴磨损时要及早的更换导向滑靴。处理方法:首先将采煤机导向滑靴和销轨吻合住,再将齿条销拆掉两个,再将挡煤板拆掉,接下来将齿轨轮轴拆掉,此时将摇臂头垫住,再使摇臂下降。使采煤机的机身升起,即可更换损坏的零件,换好的时候将摇臂上升,使齿轨轮的孔、导向滑靴的孔对齐,安装齿轨轮轴就可以了。

1.4液压调高系统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4.1基本判断方法

如果液压系统出现问题,首先应判断是机械的问题还是电气的问题,其方法是。操作手动阀杆来判断阀杆的随动情况。首先将油泵的排油口打开。再开机使油泵开始工作,观察排油量以及压力的大小;如果没有压,则可断定是齿轮泵到油池的部分出了问题。如果压力很大而油也能连续流出.则需检查阀组到油缸的部分。按顺序分步检查:第一步检查油箱是否有油。吸油滤油器滤网是否需清洗:第二步检查吸油管路的密封状况,看是否漏气;第三步检查齿轮泵的排油压力是否不足:第四步检查配油块,看配油块中的油路是不是有贯通或者堵塞现象,没有进行工作就直接回到油池了-第五步考虑低压溢流阀和高压安全阀的可靠性;第六步检查手动调高阀的进、回油的情况;因为有的中位为H型的三位四通阀回油不畅,会使油直接进入油缸而使油缸动作。第七步检查油缸,在确定低压溢流阀和高压安全阀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检查油缸的活塞是否漏油而不调高,还是油缸的前后腔串油导致油直接回油池。

1.4.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系统不调高。检查油箱是否有油,油量有多少。油缸是否漏油,前后腔是否串油,需修理或更换油缸。手动能够调高。电控不能控制,说明手动和电控脱节,需检查相应电气控制回路或更换调高电磁阀。齿轮泵损坏。判断齿轮泵的好坏首先保证油池有油,泵坏了出现的现象是:排油管路无力,吸油的滤芯干净无脏东西。高低压表均无显示。吸油过滤器铜网堵塞。会造成不能正常吸油,高低压表均无显示。处理办法:清洗过滤网。调高速度慢,齿轮泵的来油有力。高低压表不显示。检查高压阀。如果高压阀开启小能复位。液体全回油池,可能出现此问题。观察低压表,看压力值是否低于要求压力,调节低压阀即可。

摇臂范文篇6

摇臂固定在摇臂轴上,揭下顶盖首先看见的摇臂和摇臂轴。可以做上下的摆动,调节上边的螺母可以改变摆动的幅度,及调节了气门开启的水平的大小,来调节进/排气量的大小.现代的汽车发动机中大都采用顶置式气门.气门按凸轮轴的位置可以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下置式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因而气门传动的零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发动机的高度也有所增加。凸轮轴中置式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中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省去了推杆。凸轮轴上置式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在气缸盖上,凸轮轴上置式有两中结构:一是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这样及无挺柱又无推杆,往复运动质量大大减小,此结构适应于高速的发动机中.另一种结构为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或带液力挺柱的气门,此种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的质量更小,特别适应于高速的发动机中.揭下气缸盖,将气缸盖反置,可以清晰的看见气门和燃烧室,其中气门有一大一小,大的为进气小的则为排气.将拆剩下的发动机反置,开始装配油底壳油底壳下端有个放油螺栓,拆发动机之前首先应先将起拧开,使内部的机油全部流出,车辆行驶一定的路程后也要定期的给发动机更换机油来保证发动机良好的润滑.拆下油底壳可以看见机油滤清器,拆下机油滤清器和机油泵,然后在拧下曲轴轴承盖上的螺栓就可以取下轴承盖,其轴承盖和内的轴瓦应做好标志与轴承要一一对应,取下固定在曲轴上活塞的螺栓后就可以抬下曲轴,之后就可以取下活塞了取下的活塞也要做好标志使其与各缸对应,就此一台发动机就拆卸完成了

使得我理论知识得以升华.这使我大体认识到发动机内部的总体布局和各零件的样子,通过7天对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相对位置,以及它之间的装配和运做情况。

有齿轮与飞轮相啮合;起动机用于开启发动机的运转;分电器和高压线圈用于提高电压和分配各缸点火的先后顺序;火花塞用来提供点火的装置;有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有的把其铸成一体,发动机的外表装有发电机。有的则用铆钉铆在一起,上源有空气滤清器来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节气门的位置处还按有检测空气量的传感器;进气总管和进气支管的对侧按有排气总管和排气支管,用来排出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现代的发动机中一般还在此装有三元催化转换器来检测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来反馈调节进气量和喷油量来保证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还应装有进油管和回油管;由于发动机喷入气缸的可燃的混合气,因而空气和汽油要在进气管内混合好,喷油的方式有两种,一为:单点喷射,二为:多点喷射,单点喷射喷油器位于进气总管的位置处,然后在分配到个进气的支管在进入气缸;多点喷射的喷油器则位与各进气的支管处,进气支管混合后直接进入气缸;发动的一侧还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水的流动来冷却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为发动机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般在此处还有检测水温的传感器,用来反馈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发动机的外侧装置已基本介绍完了下面来谈谈发动机的内部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它之间的运转情况。

摇臂范文篇7

1电磁锁工作原理

电磁锁由锁机构、电磁铁、行程开关组成,锁机构有锁销直线往复运动完成锁闭与解锁动作。1.1通用工作原理。锁机构与电磁铁的衔铁联动,锁机构的锁销或锁闭槽轮机构可以触发行程开关的滚轮动作,行程开关用于检测锁机构的锁闭与解锁位置。电动开关门时电磁锁的工作原理:门控器DCU接收到开门命令,经逻辑单元处理后,驱动电磁锁的电磁铁衔铁动作,衔铁带动锁销动作,锁销的遮光板触发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向DCU发送解锁位置返信,锁销脱离锁闭区域后,滑动门不在受电磁锁的约束,滑动门在电动机驱动下完成开门动作;门控器DCU接收到关门命令,DCU驱动电动机旋转,皮带动作,皮带牵引滑动门完成关门动作,滑动门运动到门关闭位置,关门到位行程开关触发并向DCU发出门关门到位返信,DCU控制电磁锁的电磁铁线圈断电,衔铁复位,衔铁驱动锁销完成锁闭动作。1.2优化工作原理。将电磁铁衔铁轴心由水平放置改进为垂直放置,锁销仍然为水平放置,衔铁的垂直运动通过传动机构推动锁销水平运动,传动机构零部件的尺寸参数和运动轨迹经过优化处理。电磁锁锁闭时,电磁铁总成的复位弹簧将衔铁、连杆压缩到下极限位置,弹簧的复位力通过衔铁侧摇臂、连接板、锁销侧摇臂作用到锁销上面,锁销受到向左的力,将锁销保持在锁闭极限位置。电磁锁解锁状态时,电磁铁线圈通电,衔铁受到向上的吸力,衔铁压缩复位弹簧,吸力将衔铁、连杆保持在上极限位置,吸力通过衔铁连杆、衔铁侧摇臂、连接板、锁销侧摇臂作用到锁销上面,锁销受到向右的力,将锁销保持在解锁极限位置。当电磁铁线圈断电后,复位弹簧将锁销移动到锁闭极限位置。锁销上面设置锁销撞铁,锁销撞铁有一个通孔,锁销穿过通孔,锁销凹槽内的销轴同时穿过锁销撞铁的轴孔,销轴将撞铁固定在锁销上面。撞铁的两侧分别布置两个行程开关,每侧的两个行程开关的滚轮,一个在左,另外一个在右,这样当锁销和撞铁位于锁闭状态时,有两个行程开关检测锁闭状态,当锁销和撞铁位于解锁状态时,其余两个行程开关检测解锁状态。每侧的锁闭行程开关和解锁行程开关上下叠压放置,固定螺钉安装孔对齐,安装在行程开关支架的长方形通孔内,使用行程开关固定钢丝穿过行程开关的两个安装孔和行程开关支架的两个孔,该结构组装操作工艺简便,行程开关固定牢固、可靠,省去了行程开关调整步骤。如图1所示。

2优化过程

电磁铁衔铁的运动方向与锁销运动方向垂直,需要通过相应的机构将衔铁的垂直作用力传递给锁销,主要是通过两个摇臂和一个连接板来实现。电磁锁电动解锁时,首先电磁铁线圈通电,衔铁动作,压缩电磁铁复位弹簧,衔铁侧摇臂逆时针旋转,通过连接板拉动锁销侧摇臂顺时针旋转,锁销向右侧移动;当电磁铁线圈断电后,衔铁在弹簧作用下复位,衔铁侧摇臂顺时针旋转,连接板和锁销侧摇臂动作后带动锁销向左移动;滑动门手动解锁时,手动解锁装置推动锁销向右移动,锁销侧摇臂顺时针旋转,连接板推动衔铁侧摇臂逆时针旋转,衔铁上移并压缩弹簧,当滑动门打开后,手动解锁装置复位,在弹簧作用下,衔铁下移,锁销向左移动至锁闭位置。在电磁锁系统优化后不在进行设计电磁铁,而是选择具有良好地铁站台门电磁锁使用业绩且销售量比较大的知名品牌的电磁铁,考虑到电磁锁机构传动特点与电磁铁的磨损,对于电磁铁衔铁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特殊要求,即电磁铁的衔铁为活塞式组合衔铁,尽量减小衔铁的径向载荷,降低磨损。如图2所示。

3试验验证

摇臂范文篇8

1信息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影响着教学思路

目前,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让传播媒介变得多元化,新媒体以区别与传统媒体的新形式自成一派,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种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无不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定格动画教学也是如此。新媒体的出现让学生接触定格动画相关信息的渠道畅通了很多,他们不再局限于现有的或本国的定格动画作品,可以放眼全球,发现更多的优秀作品。许多与动画相关的自媒体平台,都会按时推送最新的定格动画新闻或资讯,让学生在学习到课堂知识之余了解到更多的定格动画资料。这些变化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绝不能死守教材,要随时了解最前沿的知识,并从中分辨出有效知识点进行全方位讲授。定格动画往往需要一个鲜明的角色形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动物、一件东西,当然也可以是一个你臆想出来的角色。如果打算制作一个角色,选择适当的工具和材料是保证制作和拍摄顺利的关键。我们熟悉的黏土、橡胶、硅胶、软陶,以及石膏、树脂黏土等,都可以作为制作角色的主要材料。骨架是角色制作中第二重要的部分,除了一些体积很小或要求进行变形的橡皮泥角色,所有的角色都需要骨架支撑。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这些原本不易在生活中取得的定格动画制作材料,如雕塑黏土、超细铝丝、石膏等,都可以轻松通过互联网买到,甚至已经有了做定格动画相关材料的专业网店,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店内买齐一切制作偶所需要的材料,大大方便了教学。并且,网购平台还承接3D打印的业务,即使没有3D打印机也可以通过网络把需要打印的数字模型传输给商家,商家打印制作后邮寄回来,这无疑扩大了定格动画课程的教学思路。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平台打破了课堂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QQ、微信或课堂以外的任何时间、地点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让课外教学更加的方便自由,完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选择慕课课堂这一新兴授课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延伸。

2数字化设备的多元化影响着课程的教学内容

数字化设备发展的10余年中,电脑、数码照相机及摄影机、3D打印机、拍摄摇臂和轨道等数码设备技术愈加成熟完善,完全可以满足定格动画课堂教学的需要,也影响着课程的教学内容。2.1在偶制作的教学上。传统的定格动画偶的制作的材料包括黏土、木材、石膏、陶土、卡纸等,使用这些材料制作出的偶虽然可以达到较好的动画运动效果,但涉及较为精密的动作或表情变化,或是大批量相同部件的制作时,单纯的手工制作就会觉得力不从心了。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发展得相对完善的3D打印技术,来实现大批量、较为精致的偶与道具部件的制作。目前,电影级别的定格动画技术已经全面覆盖了3D打印技术,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视觉体验效果,如美国定格动画电影《魔弦传说》,就充分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大量偶的面部表情、手与脚的动作模型,甚至包括场景中的各种自然景观,其细致程度绝不是一般手工效果可以比拟的。在设备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把3D打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必将大大提高定格动画的制作效率和效果。2.2在动画拍摄的教学上。数码相机的出现,可以说在定格动画的拍摄过程中完全替代了传统的胶片相机,便捷程度有了质的提升。并且,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教学中实验性质的定格动画拍摄。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定格动画拍摄的APP,直接在设备上进行小定格动画短片的拍摄,完成编辑后导出就是视频格式,入门门槛极低且一步到位。虽然动画画质与专业度不能和数码单反相机相比,但是在前期的拍摄练习中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目前,用于固定数码相机的工具主要是三脚架或滑轨,拍摄摇臂的出现颠覆了定格动画原本一成不变的拍摄方法。拍摄摇臂的工作原理是后台使用电脑软件控制,将数码相机固定在摇臂前端,根据摇臂自身的结构特征,可以控制其运动,到任何角度进行拍摄。这无疑减少了人力、物力,改变了当拍摄者想要更换拍摄角度时必须在场景前手动移动数码相机的方式,大大节约了拍摄时间。这也影响着定格动画拍摄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好这些新兴的数码设备,为定格动画的拍摄提供新途径。2.3在软件制作的教学上。后期合成也是定格动画课程里十分重要的一环,只有掌握好后期软件,才能将之前拍摄的一张张图像剪辑成一部定格动画成片。定格动画的后期与传统动画完全一样:把拍摄好的序列导入电脑,在软件内合并成视频片段,然后在时间线上调整速度。目前,用于定格动画后期制作的软件有Adobe公司出品的Premiere以及AfterEffects等,Premiere偏重于剪辑合成,AfterEffects具有更加强大的特效功能。在熟悉这两款软件的同时,由于之前拍摄设备中轨道摇臂的加入,还需要加强前期拍摄软件Dragonframe的学习。Dragonframe是一个强大的定格动画制作工具集成,下一代图像采集系统,功能包括可视化时间轴编辑,先进的灯光、运动控制等。这些新功能的加入,需要我们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加以强化,让学生学习到最前沿的定格动画制作技术。数字时代的发展,让媒体逐渐增多,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这要求定格动画教学改变教学思路,完善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迈.逐格动画技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黄勇.论逐格拍摄法的生命力[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5):109-111.

摇臂范文篇9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在**机床厂生产实习,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机床厂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2:在实习期间,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3:通过实习,广泛接触工人和听工人技术人员的专题报告,学习他们的好的增产经验,技术革新和成果,实践中的经验,学习他们在机械行中的无私贡献精神。

4:通过参观南通市正鑫机床厂,掌握一台机床从毛坯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组织管理,设备选择和车间布置等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开阔了视野。

5:通过记实习日记,写实习报告,锻炼与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问题以及搜集和整理技术资料等方面的能力。

(二)生产实习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实习目的,生产实习的内容和要求有:

1:机械零件的加工

根据实习工厂的产品,选定几种典型零件作为实习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掌握各类机器零件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在工厂中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的工作原理和机构以及定位方式,在此基础上指定其中几个典型的零件进行重点的分析研究,要求如下:

(1)阅读和查阅典型零件的零件图及其加工图,了解该零件在机床中的功用及工作条件,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要求,分析此零件的加工工序、工艺。

(2)致了解毛坯的制造工艺过程,找出铸(锻)件、型材的分型(模)面。

(3)深入了解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以及零件的制造前所需要的哪些处理,找出现场加工工艺情况;

(4)对主要零件加工工序、工艺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做好工序卡片、工艺卡片。

2:装配工艺

(1)了解机械的装配组织形式和装配工艺方法和装配工艺所需要注意的精度、平行度、垂直度的要求。

(2)了解各种装配方法中的优、缺点,如何避免缺点;及装配方法使用类型、要求。

(3)了解典型装配工具在装配方法中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3:基本知识;铣削加工的特点、应用范围。

(1)所实习摇臂万能铣床的基本结构、加工范围。

(2)摇臂万能铣床中铣刀的种类、结构、应用及安装。

(3)摇臂万能铣床常用附件的工作原理、加工方法与应用。

(4)摇臂万能铣床工件的安装及定位方式。

(5)平面、沟槽导轨面的铣削方法,尺寸以及一些重要精度的检验,铣削用量的选择。

(三)生产实习的时间:**年12月-**年6月

(四)生产实习的内容

1.摇臂万能铣床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转任何一个角度,所应用的场合一般是单件小批量生产。

2.摇臂万能铣床的六大件分别是悬梁、转盘、床身、工作台、床鞍、升降台;该铣床的导轨分为移置导轨和滑动导轨两种导轨,其中滑动导轨需要淬火处理,一般较长的导轨需要淬火。

3.摇臂万能铣床在铣齿轮时需要装分度头,装刀时刀具与主轴锥面紧密结合,这样使不易变形;同时铣床的锥度有7:24不能自锁,而莫氏锥度能自锁。

4.牛头刨床加工效率低,应加工窄长面工件,万能磨床可以磨轴类外圆柱、孔、和锥面;以及加工其他东西。

4.工作台面加工需要注意:平行度,平面度,精度等;工作台面表面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在安装时需要用百分表进行精度调整而且精度的调整要与国家标准来对照。

5.床鞍轴承上、下两半圆在镗床上安装好以后再进行加工。

6.升降台之间设计迷宫形油槽的作用是为了让润滑油不易益处,使工作台面能够有效地润滑。

7.万能摇臂铣床X轴方向丝杆动,螺母不动;Y轴方向丝杆不动,螺母动;Z轴方向丝杆动,螺母不动;当丝杆不动螺母不动时就是卡死现象。

8.铣床与刨床加工工件的不同特点:铣床用于加工较大的面(如底面),加工效率较高;而刨床加工T形槽和窄长面(如导轨面)。

9.粗磨与精磨得基准是统一的,定位时与百分表接触,如果机床本身精度有问题需要人工进行精度的调整。

10.夹紧与孔的大小,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水平面是否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11.工作台一般用铸件毛坯来加工,材料牌号HT250,仅第一步,钳(划线)分为两个步骤:一、以划线为基准,划出台面余量线、中心线;二、其余按要求划出各面的余量加工线;此道工序在大件车间完成,在铣床或刨床上加工;

12.升降台的导轨面有两种:水平导轨面、垂直导轨面;

13.砂轮越程槽:为了加工方便而设立的,此砂轮越程槽在刨床上加工;设立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加工燕尾导轨时将刀具打坏;

14.加工工件时需要考虑效率、成本、和精度,具体要求由工厂情况而定;

15.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必须用夹具装好夹牢工件。将工件装好,就是在机床上确定工件相对于刀具的正确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定位。将工件夹牢,就是对工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在已经定好的位置上将工件可靠地夹紧,这一过程称为夹紧。从定位到夹紧的全过程,称为装夹。

16.工件的装夹方法有找正装夹法和夹具装夹法两种。找正装夹方法是以工件的有关表面或专门划出的线痕作为找正依据,用划针或指示表进行找正,将工件正确定位,然后将工件夹用虎钳中,按侧边划出的加工线痕,用划针找正。

17.工作夹紧概述

夹紧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或振动,以免破坏工件的定位。因此正确设计的夹紧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夹紧应不破坏工件的正确定位;

(2)夹紧装置应有足够的刚性;

(3)夹紧时不应破坏工件表面,不应使工件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

(4)能用较小的夹紧力获得所需的夹紧效果;

(5)工艺性好,在保证生产率的前提下结构应简单,便于制造、维修和操作。手动夹紧机构应具有自锁性能。

18.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任务是:使同一工序中的一批工件都能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工件定位的实质就是要限制对加工有影响的自由度。

19.加工中心中贴塑导轨的加工过程:加工面拉毛、滑铣、晾干、涂胶、最后压紧,一般要压紧48小时。

20.在检验燕尾是否是55度,应于标准化进行接触磨(涂色法)。

21.工作面是否水平需要水平仪来检测,将水平仪放在桥板上首尾相接,依次测量。

22.若精加工以后的重要工作面上有夹砂和气孔时,先将夹砂和气孔钻掉,然后再进行塞补。

23.在介绍测量工作台面平面度时,先建立一个假想平面,在上面放三个等高块,需要用平尺和可调量块。

24.发蓝处理:强制性的氧化措施

25.升降台的砂轮机越程槽加工时一定要在淬火之前,因为淬火之后工件不易加工。

26.工作台的加工先加工工作台面,再以工作台面为粗基准加工导轨面。

27.镗床夹具镗床夹具又称镗模,是一种精密夹具,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零件上的孔或孔系。

28.镗床夹具由主要部分组一个完整的镗床夹具,应该由夹具体、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带有引导元件的导向支架及套筒、镗杆等主要部分组成。

29.工件在镗床夹具上常用的定位形式工件在镗床夹具上常用的定位形式有用圆柱孔、外圆柱面、平面、V形面及用圆柱销同V形导轨面、圆柱销同平面、垂直面的联合定位等。

摇臂范文篇10

关键词:特种汽车;多轴转向;优化设计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用户要求大型特种车辆具有更高的转向性能。因为转向性能直接影响汽车可控制性[1],操纵稳定性和效率,因此对特种车辆转向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用户需求,大多数大型特种车辆转向系统都设计用于多轴转向。一般的设计方法是基于现有产品,经过并行分析后进行部分更改,这些变化不能满足估计的运行要求,并且不能提高整车的经济性。伴随零部件改进结构的同时,特种汽车的批量开发和产品升级也在加速,转向系统的设计过程将大大缩短。因此,为更深入了解特种汽车转向系统的合理性,有必要分析其性能,并开发设计优化的转向系统和功能。

1多轴转向机构的结构和原理

对转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转向系统的结构和传动机构。可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函数变量,并通过对转向杆系进行运动学分析优化传动机构。另外,从转向梯形机构和转向时前后轮同步轨迹协调方面进行优化设计。1.1转向系统的结构优化平面投影法是将转向摇臂系统细分为多个子系统,并将摇臂伸入垂直面,而转向节臂伸入水平面,假设摇臂在垂直面上旋转,在水平面旋转,然后建立多个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与转向梯形系统组合形成系统的完整模型。图1中所示的双前桥转向摇臂系统可以分为第一轴节壁至摇臂,摇臂至中间臂,中间臂至第二轴摇臂,第二轴摇臂至转向节臂四个系统。这样,可以获得每个转向轮的旋转角度以及两个梯形机构[5],然后可以使用Ackerman转角关系来执行优化函数。多体动力学优化法是利用多刚体动力学知识,首先通过对转向杆连接点坐标的参数化来确定连接点的空间布置,再进一步确定待优化杆件的空间初始角度和长度模型参数,最后建立误差目标函数,确定待优化变量的初始值,最终优化目标是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进行最小化控制,进而对各设计变量进行优化。1.2转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首先是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这是通过根据特定条件选择合适的参数来设计梯形机构。梯形机构是必要的,以确保在转向过程中所有车轮都在同一瞬时中心旋转,以减少轮胎磨损和功耗。梯形机构必须满足左右车轮的最佳比率,以使每个车轮执行纯滚动转向。由于当前的转向梯形机构设计有待优化,因此实际转向特性和理论转向特性曲线可能不会完全重叠。因此,在转向角不大的情况下,要求两者尽可能地接近以满足车辆转向优化设计需求。特种车辆通常具有多轴转向[4],因此需要优化每个转向轴上的转向梯形机构。转向梯形机构分为整体转向梯形机构和断开梯形机构。它们的数学模型不同,但优化目标相同。梯形机构的优化目标函数:可得:纵向传动机构[6]是转向传动机构的另一部分。在转向过程中,应以最佳方式将转向器的角度转向至车轮的转向角,并且在确保车轮达到目标角度时,转向器应具有足够的夹角。同时,在设计转向器系统时,有必要考虑转向角、横向变速比、动力传递比和其他因素。在特种汽车多轴转向机构的设计中,除前轴外的后多轴同样参与整车转向,以及使用各种后转向功能而导致车辆响应发生变化,因此存在差异。前轴和后轴之间的协调运动关系包括车轮旋转角度与前轴和后轴控件之间的反应时间。由于普通汽车上的轴数较少且机身较短,因此在汽车转弯时,后轴的外轮轨迹不会超过前轴的外轮轨迹。因此,在观察特种汽车的转向性能时,不必考虑外轮胎与后轴的偏差以及外轮胎与前轴的偏差。但是对于多轴特种汽车来说,由于车身长且是多轴,复杂的转向以及主动地参与整车转向的多轴车桥,车身的前部会感觉良好,而车身的后部有可能会偏移道路轨迹。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必要考虑转向传动机构的响应和延迟时间。假设自变量是前轮角度α;旋转时间是t,其是纵向传动系统最优化设计的客观作用,纵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在车辆转向动力学方面,左右旋转时转向力和动力之间的差异很小。在优化转向器系统设计时,在设计关键参数时,应考虑动力传递比不应太大,还应考虑总体规划要求。在优化转向器系统时,重要的是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质量直接影响优化结果和优化过程中的计算量。现在正在创建的数学模型,其基本上是局部模型。当然,即使对结果的影响很小,也可以使用简化模型。优化现有车辆转向系统时,必须使用准确的空间模型,以达到优化目的。1.3转向助力系统匹配优化。大多数特种车辆的转向助力系统使用液压动力转向,转向助力系统主要分为机械液压助力和电控液压助力两种不同的方式。机械液压助力大部分是整体式转向器集成液压助力系统。该系统具有集成的液压控制系统,其匹配程度主要体现在转向阻力、动力转向特性和效率以及良好的转向感等方面。选择转向器的特性时,请考虑车辆转向轮的回正力矩大小和车辆工作的侧向加速度范围。动力转向缸根据每个动力缸的加力进行合理匹配,并通过分析转向时助力缸的受力情况来进行选择。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如图2所示。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与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将车辆的速度和转向盘转角用作控制参数,从而改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中路感和轻便特性间的矛盾。图3是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示意图。

2转向系统各子构件的结构优化设计

转向系统各子构件的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途径是对整车转向系统进行强大的分析。转向器不仅必须在转向过程中实现均匀运动,而且还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确保其部件不会在各种复杂的力作用下受到损坏。在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质量,以减轻车辆的重量,并减少材料的使用。特别是对于特种车辆,由于方向盘中涉及的车轮数量众多,操纵转向系统的连杆结构非常复杂,并且部件众多,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减少材料消耗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选择合适的算法来分析转向器的动态特性,从而为转向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依据。操作系统每个子组件的优化设计的结构通常分为两个过程,转向系统的功率水平分析和组件的最终分析。2.1转向系统的受力状况分析。为了分析转向系统各部分的强度,有必要分析转向系统受力的位置,而转向系统的动力位置与转向齿轮系统的运动位置有关。在各种地面负载和行驶条件下,转向系统上的负载会随着时间变化。除了在转向过程中作用在转向器上的力外,路面还将力反馈给车轮和转向器。同时,考虑到轮胎的柔韧性,动力条件将变得更加复杂,并且在所有工作条件下都无法通过精确的计算方法来诊断应力条件。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工作,以来确定每个组件的最大负载,以及最大负载时的位置分析。2.2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有限元是增强零部件受力分析准确程度和提高分析效率的有效方法。在分析过程中,通常会建立零部件的静态模型,通过系统计算施加有效负荷,这等于零部件的最终主节点,其形式为压缩力或分布力。同时,加上相应的极限,零部件结构受到限制。优化设计通常是改变零部件的横截面尺寸,以达到减轻特种车辆重量和减少材料消耗的目的。

3结束语

特种汽车转向技术优化设计的研究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特种汽车多轴转向系统、传动结构、助力转向匹配和转向结构件优化等方面综述了特种汽车多轴转向技术优化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特种汽车多轴转向性能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提升和研究。今后特种汽车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顺应集成化和专业化的车辆发展方向,可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和研究,创建更准确的计算模型并全面研究车辆的稳定性,以确保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李成刚,胡于进,等.重型越野汽车辆多轴转向技术的优化设计[J].专用汽车,2002(001):19-20.

[2]崔丽影.重型越野汽车辆多轴转向技术的优化设计[J].商品与质量,2017(005):91.

[3]雷雨成,郑德林.汽车多轴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7,029(005):131-134.

[4]陈志军,熊廷超.重型汽车多轴转向系统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1994(005):80-87.

[5]叶松.多轴重型车辆转向系统的力学分析与试验研究[D].2014.

[6]崔胜民,姜立标,包丕利,等.多轴转向轮式越野车(8×8)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C]//200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