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9:38:34

盐碱范文篇1

[关键词]排盐碱绿化设计

一、排盐碱工程

1.排盐碱设计要点

在排盐碱设计时,首先是与当地底下水源隔离,阻断土壤的毛细现象;其次要将植物根系生长范围内的土壤,更换成为肥沃的种植土,同时要在隔离层内做好排水管,保证在地下水位上涨或降雨时顺利排水,根系能够正常呼吸。施工断面上看,从下向上为原生土层、隔离层、客土层,隔离层内设置排碱管。

此外在设计时还要明确以下细节:

首先,要了解周边综合管网的情况,排碱管的排布要按照就近原则接近城市雨水管网,而排碱管的位置还要对其他管线合理避让。其次,从排碱层设计深度来讲,深度越深,排碱效果越理想,但现实中,除了要高于市政雨水管网,还要考虑到要在地下水的临界水位之上,为了防止地下水位上涨对上次土壤造成污染,一般隔离层厚度要在200-300mm之间。另外,在材料选择上,排碱层的隔离层通常选择碎石和粗砂,颗粒大,可有效阻挡原生土的毛细现象;而排碱管现通常选择一种pvc材料的排水管,管壁加工有螺纹状凹槽,凹槽底设有渗水口;而排碱管外部包围无纺布和沙作为过滤层;上方则换填肥沃的种植土,确保植物生长,通常换填种植土深度要不小于800mm,最好是在1200-1500mm,根系生长空间充足。最后,还要兼顾经济效益。按现阶段市场价格,排碱管设计单平方通常增加成本60-80元。所以在大面积铺装及道路下方,可以少设或不设管线;种植点状大树时,可在地下设深树池,局部换填种植土,来保证成活。

2.排盐碱施工要点

(1)隐蔽工程决定项目成败,要提前做好施工方案

沿海地区盐碱地园林工程由于受到立地条件的限制,在工程的施工程序、技术标准与规范方面于一般的园林工程有较大的区别,工程的工序复杂,施工的难度加大,施工面多,交叉作业多,提前做好施工方案非常关键。

以居住区建设为例,各大施工节点按工序排列,通常为土方施工、建筑施工、综合管网施工、排碱施工、景观施工等环节,而各大施工节点又有可交叉点,精准的安排施工交叉点,对缩短施工周期,减低工程造价都有明显的作用。

但一些施工的细节要精细,不能简化,如排碱管的坡度设置、过滤层的设置、回填土的分层夯实都关系着今后的排碱效果。

所以施工操作过程中,应进行重点控制与管理,严格施工程序与质量标准,确保盐碱地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对工程建设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

(2)对种植土严格把关,防止种植土二次污染

首先,对种植土的土源进行严格把关,取样检测。保证其含盐量不高于2‰,含碱量不高于7‰。取土时,尽量取表层土,禁止深挖土源;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分批进场的种植土,每批都要留样检验。

其次,种植土到达现场后,如不能立即换填施工,要定点堆放,同时堆放地要与原生土地面隔离,禁止现场反复倒运和翻挖。

二、绿化工程

1.绿化设计要点

(1)选择盐碱地区本土植物,抗盐碱性强,生长势旺盛。以东营为例,当地自然植被乔木有柽柳、绒毛白蜡、龙柏等,草本的莲蓬、芦苇等植物也能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2)对华东植物板块进行摸底。东营地区如:

2.绿化施工要点

(1)苗木提前进场假植。施工时,一般选用的苗木通常来自于项目周边的苗圃内,由于苗圃的水肥状况、气候条件较好,所以一般直接进场栽种会减低成活率,通常理想的做法是要提前进场假植。如果施工最佳时间是春季,那么最好提前半年前在在当地驯化后,进场栽种,效果好,成活率高。

(2)不同规格的苗木种植的注意事项。盐碱土地区种植乔木规格建议不要过大,一般苗木胸径保持在6-8cm为好,小规格苗木适用能力强,消耗少,成活率高;当景观效果必须采用大规格苗木时,可以采用树池种植,在种植点深挖,砌筑3m×3m×1.5m的砖池,池底铺设中砂层,内部换填种植土,再将大苗移植到位,这样可以有效隔离盐碱,又为大树提供了足够的生长空间。但此种种植方式要注重水肥的补充,种植之初建议管子深插入地,要浇透水,叶面施肥;后期一年春秋两季各施一次肥。

盐碱范文篇2

关键词:仙河地区;盐碱地;绿化技术

植物是有生命的,要想成活并长得好,土壤是关键,是基础,再有适当的生存条件,如:水、光、肥、气、热等,就能使植物快乐的生长,带来美好的环境。土壤是盐碱土,只有经过改良,才能适合植物生长。现根据在盐碱地上绿化的方法和经验进行简要分析。

1盐碱土的概念、危害

1.1什么是盐碱土?是指土体中含有过高的盐碱成分的、包括盐土和碱土以及其他发生一定程度盐化或碱化作用的各种类型土壤之总称。我们地区土壤类型属于滨海盐土。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世界盐碱土的总面积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0%,而我国盐碱土的面积相当于耕地的1/3。

1.2盐碱土的危害:盐碱土的本质是土体中含有过高的可溶性盐分或者土壤中钠离子饱和度过大,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形成毒害,同时使土壤的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结构板结、通透性差等劣质的土壤性质,加上可溶性盐分过高必定要对植物营养元素产生胁迫。使盐碱土不能给植物提供正常的水、肥、气、热条件,加上盐碱成分的生物毒害,使得植物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死亡。

盐碱土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是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降低了农业生产力;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为明显的直接破坏是使森林和草原退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萎缩和防治盐碱化需要大量淡水,这对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现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2仙河地区的自然概况

仙河地区属于黄河冲积平原,高差不足1米,气候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光照充足,平均日照时数2692个小时,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2.3℃,年降水573mm,年蒸发量1776mm。平均8级发上大风为21天。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冰雹、干热风和霜冻。

地下水位1.0~1.5m,地下水为高矿化度碱水,不能直接利用。灌溉用水主要依靠自来水管供水。

随着二十年来仙河地区的不断开发和居民的迁入,不可避免的对自然植被和土壤结构造成了破坏,生活用水的增加和排水不畅都加剧了土壤的盐渍化,原有的刺槐林逐渐枯死,仙河地区内绿化难度增大,所以,要实现仙河地区的绿化美化,必须要运用盐碱地绿化技术。

3盐碱地绿化技术

几年来,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逐步掌握了一套适合仙河地区的盐碱地绿化综合技术。

3.1土壤改良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盐碱土的主要危害特点,所以为植物创造有利生长的土壤环境,减少盐分对植物的危害,就成为盐碱地绿化的基础。我们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几种主要的土壤改良方法。

在介绍这些方法之前,必须先了解一条重要的水盐运动规律,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个规律,才能有助于认识这些方法。这条规律简单的说就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仙河地区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夏季雨水集中充沛。春季,高矿化度的地下通过土壤的毛细作用将盐分带到土壤表面,盐分的不断累积使土壤含盐量大幅提高;雨季来临,持续大量的雨水溶解地表的盐分随着水的重力作用渗入地下或通过地表径流排走,地表的土壤含盐量也逐渐降低。现在经常使用的土壤改良方法,正是运用了这个规律,达到了降低土壤含盐量,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3.1.1砌池换土法。为降低地下水位,控制盐分上返,修砌绿化池,使池壁高出地面30~40cm,池内铺设20cm左右的炉渣和碎草作为隔离层,再填入良性客土,此法改变了绿化区块的土壤条件,满足了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可广泛应用于镇区、庭院和道路绿化中,花池的大小要根据植株的大小和生长量而定,保持植株有宽松的根际环境。

3.1.2塑料薄膜隔盐法。采用塑料薄膜代替修砌绿化池,成本低,效果也好。具体做法是先挖树穴或条形沟,然后铺入塑料薄膜与周围隔绝,在底部扎孔眼以作渗水用,再填入炉渣、碎草作隔盐层,最后填入良性客土。这一措施可应用于要求档次不高的区域。比如道路绿化。

3.1.3全面换土法。对于大面积绿化区块,可以下挖50~60cm深,运走原土,然后填入约10cm炉渣和碎草作为隔盐层,然后填入良性客土,略高出原土面5~10cm,以防流入碱水。此法可广泛应用于镇区、各居民小区及游园的绿化,但在地下水位较低、地势略高时其效果较好。若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盐分上返强烈,不宜采用此法。

3.2适时适地适树

在盐碱地绿化技术中,坚持“适时适地适树”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当地条件来选择树种和栽植物时间,经过改良后的地块,已经能够适合许多绿化树种的生长。

3.2.1树种选择

在仙河地区表现较好的较耐盐碱的乔木树种有:柳树、刺槐、白蜡、苦楝、榆树、国槐、法桐、杨树、侧柏、龙柏、桃叶卫矛等。花灌木有:紫穗槐、枸杞、紫荆、木槿、石榴、月季、紫叶李、紫薇、凤尾兰等。藤本类:爬山虎、蔷薇、凌霄、葡萄等。草本类:可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冷季型草具有耐寒、生长迅速、绿期长(可达10个月)、景观效果好、怕高温高湿、夏季休眠等特点。主要品种有高羊茅、翦股颖、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等。暖季型草具有适应性强,喜光、抗旱、耐高温、耐瘠薄,管理粗放,植株低矮修剪次数少等特点,但绿期相对较短。主要品种有结缕草、马尼拉、狗牙根等。另外如马蔺、鸢尾、唐菖蒲等宿根类花卉表现良好,在绿化景观中合理搭配适宜的地被植物和花卉,可以达到丰富景观的效果。

3.2.2植物搭配

园林绿化,需要相当数量冠形优美的乔木、花色艳丽的花灌木、绿茵似毯的地被植物,组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层面,发挥其整体综合效益。乔、灌、草多层次的科学搭配,层层覆盖地表,有效的减少了地表水分蒸发,抑制了盐分的上移和积累,同时乔、灌、草所形成的强大根系,吸收大量水分,起到了降低水位的作用,有效的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对于土壤条件好,地下水位低的地块可多栽乔、灌木,尽量少栽草坪,因为气候干旱地区,蒸发量大,草坪喜肥水,管理难度大,投入成本高;对土壤条件差,地下水位高,盐分上返强烈地块,必须及时栽植草坪形成地表全面覆盖,再搭配部分乔、灌木,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地表盐分积累,从而确保绿化一次成功。另外,经过换土地块应尽快绿化,避免长时间裸露,造成盐分上返。

3.3养护管理

绿化树种栽好了,如果管理不好,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三分栽,七分管”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盐碱地的绿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3.3.1肥水管理。园林树木要生长好,必须施肥。根据本地区的土壤条件,应多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物理性能。若土质不好,而又瘠薄,则应施一定基肥,否则植物生长不良。在干旱季节,对盐碱地里的苗木进行浇水时,要注意浇均浇透,只使表层湿润的浇水或小雨过后,会加速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引起盐分上返和积累,危害苗木生长。排水也很重要,大水过后进行排水还可冲刷土中的盐分。有的树种浸水时间稍长,就会引起黄叶、落叶甚至会因土壤过湿,勇气不良,根部呼吸缺氧而室息死亡。所以,在雨季来临之前,地势低洼处的树木,一定要注意排水准备工作。

3.3.2松土、除草。园林树木要生长好,达到观赏目的,松土、除草必不可少。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避免杂草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光照,提高土壤吸热能力,减少土壤深层水的蒸发,并加速有机质分解、促进土壤熟化,还可防止地表返碱。除草和松土配合进行,可减少土壤水分、养分的损失。

盐碱范文篇3

论文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盐渍土分布情况,对我国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在盐碱地区进行城镇绿化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并针对河北省域内盐碱地现状,提出了通过筛选并推广应用耐盐碱植物,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采取合理的养护管理技术等综合手段来提高盐碱地地区的绿化效果,更好地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条件。

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统称,我们把含有大量盐碱的土壤称为盐渍土,把拥有大量盐渍土的地区称为盐碱地区。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盐碱成分在土体中积累,使得其他类型的土壤逐渐向盐渍土演变的成土过程。

盐渍土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世界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各种类型盐渍土的面积9.5438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这些盐渍土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0%,其中90%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10%是由于人们不正确地运用灌溉、化学改良剂和砍伐森林造成的次生盐渍化。

我国盐渍土分布也十分广泛,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67万公顷(不包括滨海滩涂)。其中盐土1600万公顷,碱土86.7万公顷,各类盐化、碱化土壤为1800万公顷。在3467万公顷盐渍土中已开垦种植的有667万公顷左右。据估计,我国尚有1733万公顷左右潜在盐渍化土壤,这类土壤若开发利用、灌溉耕作等措施不当,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我省主要为滨海盐土,这些土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的秦皇岛、唐山、沧州等地,其盐渍化程度高,面积广。

1我国目前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

1.1盐渍土已经逐渐被看作一种资源来加以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政策主要是生产粮食,盐渍化的土壤由于不适合粮食生产而被闲置。随着环境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也开始将盐渍良服务于生态环境的改造,使之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例如天津开发区曾是被中外专家称为“绿色植物禁区”的滨海盐土,经过对其十几年的改良,已经创造出一片美丽的绿色环境,天津人将开发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区来建设,增强了招商引资的能力。

1.2盐渍化改良的指导理论有新的发展

以往多以水利措施为主要土壤水盐调控杠杆,以临界深度理论作为其治理依据。随着人们对盐渍土认识的加深,土壤水盐调控和监测手段的进步,服务目标的多样化以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临界深度理论逐渐显得有些片面性和绝对化。山东寿光滨海盐碱良试验区提出了“最小淡化水层”的改良目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张万均为首的科研组提出了允许深度的新概念,并依据允许深度创建了浅密式快速排盐新工艺,通过十几年的治理,将开发区滨海盐土的土壤含盐量由初始时的4.73%稳定地控制在0.3%以下,基本解除了盐害,使园林绿化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1.3土壤化学改良剂进一步推广运用

各地研制的土壤改良液,在加速土壤脱盐,降低土壤pH值等方面也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经我们近年试验发现其改良持久性较差,需在以后加以改进。

1.4生物改良措施受到重视

种稻洗盐、种植绿肥等传统生物改良法在不同的盐渍土上,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的改良效果得到更广泛地研究与应用。通过相关措施配合下的农业耕作,虽然短期内也能使土壤盐分下降,但其洗脱的程度、影响深度及土体脱盐的稳定性远不及林业措施。

1.5筛选出了一些耐盐植物

现在全世界已发现的盐生植物约3000种,我国的盐生植物约1000种,可是我国在植物抗盐性、抗盐植物品种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甚少。近两年,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起色,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共同从100多种野生或栽培蔬菜中筛选出了10余种能耐受1/3~1/2海水盐分浓度的品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经筛选出可在土壤含盐量0.7%~1.0%,最高1%~2%种植的滨海柽柳一号、沙枣等适生树种及芙蓉葵、海滨锦葵、蜀葵等花卉品种,能耐受1/3~1/2海水盐分浓度的海蓬子蔬菜品种。

1.6加强关于盐碱地灌溉管理及咸水灌溉方面的研究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农业途径有节水灌溉和咸水利用两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滴灌为主要代表的微灌成为一种完整的灌溉技术,并得到普遍运用。大量事实表明,微灌是目前世界上最节水且灌溉质量最好的灌溉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只局部湿润作物根际附近的土壤,大大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在盐渍土上,灌溉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大水洗盐”,怎样将先进的微灌技术运用到盐渍土壤灌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清楚。

1.7建立区域盐分预报系统,推广先进测量技术

土壤盐分的运动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区域水盐运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我们需要在认识区域水盐运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可行的区域水盐预报系统。与土壤盐分快速测定相适应,全球定位系统(GPS)也被成功地引入到土壤盐分绘图,这使得人们能够快速掌握土壤盐分的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8大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耐盐植物品种的筛选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远源物种不能杂交的禁区,自1983年首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的在200多种植物上实现了基因转移。因此,人类应当有能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耐盐植物的耐盐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组织培养繁殖耐盐植物,为快速筛选耐盐植物提供技术保证。

2盐碱地区绿化应树立的基本观点

2.1树立大绿化的观念

随着城市的发展,绿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座公园、一个广场和一个小区,也不仅仅把绿化局限于某个城市内部,而是扩大到了外部更广的范围。人们提出了大地园林化的观念,把那些被人为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设计和管理的单体、局部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使其达到对整个大环境进行改善的目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沿海滩途上的盐生植物群落,没有了沼泽地里丛生的芦苇,没有了繁茂的农田林网,即便是城市内绿化得繁花似锦,对整个城市环境的意义也不大,也不能维持多长时间。在局部绿化取得的成果,如果没有与大环境的融合,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是残缺不全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绿化的观点。

2.2树立维持以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核心的观念

保持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生态设计的观念贯穿于整个绿地规划和建设中,按照生态设计的原理指导我们的工作。其原理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尽可能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原有材料服务于新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摈弃原有的那种对土地资源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对淡水资源有着极大需求量、对资金投入有着极大的依赖性的园林绿化模式,重新选择一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的绿化模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3树立先行保护现有绿化资源的观念

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保护是比修复更为经济简便的途径。优良的生态系统的形成需要经历成百上千年,而其破坏则是在瞬息之间。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再去修复,那么花费的时间和代价则是数十倍或成百倍,甚至根本无法恢复。因此,保护原有绿地生态系统和绿化成果刻不容缓。

2.4在绿化中切实重视乔灌草的结合

在自然界不同生态环境下,乔灌草能很好结合,巧妙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构成多样的植物群落。高大的树木,低矮的小草,丰盈的灌木,各有其不同的生态功能,他们占据不同的空间,吸收不同空间的阳光与空气,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在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内,乔灌草几乎谁也离不开谁。在大自然中,有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可能无树无林,却是辽阔的草原,形成“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壮丽画卷。草能在极严酷的条件下生存繁衍,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一味地提倡“多种树少种草”或机械地把乔草比例定在7∶3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才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

3河北省盐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我省要在盐碱地区搞好城镇绿化,就要了解国内外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学习探索盐渍良的新技术、新方法,树立在盐碱地区进行绿化的科学发展观。根据河北省的实际,在本省盐碱地区进行绿化,应从以下几个较为具体的方面加以考虑。

3.1选择应用较耐盐碱的园林植物

3.1.1选择适应性强的乔灌木。选择适宜的乔灌木树种或品种作为骨干树种或基调树种是盐碱地区绿化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在我省盐碱地区,旱柳、白蜡、香花槐、榆树等乔木在绿化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应大量推广应用滨海柽柳一号、沙枣、沙棘、紫穗槐、中华柽柳等抗性更强的灌木。

3.1.2选择耐盐碱的草坪地被植物。抗性草坪地被的选择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鸢尾科的马蔺、早熟禾属中的一些草种及品种、羊茅属中的一些紫羊茅种及品种在盐碱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同时应大量筛选应用一些当地现有的抗盐碱草种资源,如极抗盐碱的碱茅(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Scribn.etMerr.]、耐盐碱抗旱的碱草(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seKitag.]、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等草种都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草种资源。

除上述乔、灌、草植物之外,对藤本和水生等植物品种也要精心筛选,最好是土生土长的植物品种如西伯利亚白刺等,切忌一味追求新、奇、特。

3.2采用合理的绿化工程技术措施

在盐碱地区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除选择好抗性强的植物品种之外,还要结合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以使绿化植物能够持久良好生长。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技术措施,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绿化要求及资金情况而定。

3.2.1客土地面提升法。在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尤其是盐碱地低洼处,可结合修建高60~100cm的花坛、树池,内填优良客土来提升地面。具体做法是:先在建好的花坛、树池内取出30~50cm的盐碱土,再回填以20~30cm的粗砂和10~20cm的煤渣,用优良的客土将花坛、树池填满后种植花卉树木。此方法可以防止积水,适用于绿化面积较小,要求较为严格的重要景点的局部绿化。在较大面积的绿地建设中,可以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创造微地形的变化,在地形凸起部添加客土,并种植不耐盐碱的植物,在凹处则种植较为耐盐碱植物。这样既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高度,又丰富了景观层次。

3.2.2加大种植穴规格,增加客土容量。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地段,植树前挖长、宽各1.5m,深1.0m的大种植穴,先在下部垫20cm厚的碎石、煤渣、粗砂或珍珠岩等作排水层,然后填以优质种植土进行树木栽植,栽完并浇水后,以5cm左右的中砂覆于表面,以减少蒸腾。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乔木类种植。

3.2.3地下滤水管网排盐法。盐碱地的一大特点就是地下水位高,带有盐碱的水分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碱会滞留在地表,给绿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而布设合理的排水管网,降低地下水位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治本措施。具体方法是:在绿化地块60~80cm地下埋设一定密度的滤水管网进行地下排水。要求管网密度为5m,铺设坡度为1.5%~2.0%,以便排水顺畅,同时修建检查井,并与排水系统相连。每隔一定时间后,要将集中在检查井中的盐碱水排出。这一方法适用于绿化面积较大、土壤含盐量较大的绿化区域。

3.2.4封底式坑穴客土栽培法。在土壤含盐量较高、排水不畅的重点绿化区域,可采用此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种植前挖深60~80cm的坑穴,底部夯实,用水泥沙浆做防水层,同时留一定的排水孔。坑穴周围则修建高出原地面30cm以上的挡土墙,坑底部填加20cm厚的碎石或煤渣,最后填满优质客土进行绿化种植。这种方法费用较高。

3.2.5隔离层防盐法。在绿化规模较小但景观地位较为重要的绿化区域,如花坛、树池、花台、花镜等处,可设隔离层方法来减轻盐分对植物的损害,具体做法是:先将绿化区域挖深100cm左右,底部和周围用塑料膜封闭,底部铺设20cm厚的碎石或煤渣,然后填加10cm以上的有机肥,最后填满优质客土。此种方法可有效地阻隔盐碱的侵蚀且造价较低。

3.3科学养护管理

3.3.1科学浇灌。树木花草种植后首先要浇1次透水,之后每隔7~10d再分别浇2次透水,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树穴浇3次水后要进行树池封堰,既能保水又能防止返盐返碱。后期的浇水则视天气和树木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浇灌,每次浇水要浇透,但浇水次数不可太频繁。

3.3.2增施有机肥。盐碱地改良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施用有机肥,因有机肥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同时,在有机肥腐化过程中还能产生酸性物质来中和盐碱,使植物的立地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3.3使用盐碱地改良剂。在盐碱地土壤中施加硫酸亚铁等酸性物质,可有效降低其pH值,但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在小面积改土时,可尝试使用食醋等有机酸,既能改碱又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4结语

(1)筛选和选育耐盐碱的盐生植物品种依然是当前需要做的重点工作,这是盐碱地绿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盐碱地绿化苗木最适宜栽培方法研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目的是降低成本、节省投资,这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盐碱范文篇4

1.项目背景

xxxxxxxx是xxxxxxxx的农业大xxxxxxxx,属灌溉农业。地处xxxxxxxx上游,位于天山中段南麓,焉耆盆地西北部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2°10''''至41°55'''',东经86°20''''至86°33'''',西南距xxxxxxxx城29公里,东与xxxxxxxx接壤,南与xxxxxxxxxxxxxxxx隔河相望,北与xxxxxxxx相邻,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区域趋向沿xxxxxxxx北岸由西向东延伸,呈不规则的菱形,地势平坦,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全xxxxxxxx行政总面积为3733km2,平均海拔1192米。

xxxxxxxx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沿天山逆温层地带,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8.5℃,一月平均气温-12℃,年极端最低气温-31℃,全年≥10℃有效积温为3480℃,日照时数为2770-3312.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无霜期160天,年降雨量在20mm-25mm之间,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2.项目概况

2.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xxxxxxxx西部,距xxxxxxxx政府8km,由xxxxxxxx及xxxxxxxx农用地构成,共有村民1242户,总人口5929人,原创:其中农业人口5609人,现有劳动力3697人。项目区主要以种植小麦、辣椒、棉花、打瓜、玉米等为主。2005年,该项目区粮经草比为45:37:18,实现生产总值4638.6万元,人均纯收入为3950元。

2.2建设规模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26113.08亩,其中耕地面积20107.08亩,防护林占地3133.57亩,渠道占地1305.65亩,道路占地1566.78亩,土地盐碱化属轻盐化,符合立项要求。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7863.46亩,不动工面积为1750.36亩,其中果园地344.7亩,林地504.91亩,天然草地0.07亩,晒谷场11.26亩,居民点889.42亩。项目建设规模为26113.10亩,新增耕地884.51亩,为3%。

2.3项目范围

该项目东至:xxxxxxxx;

西至:xxxxxxxx;

南至:xxxxxxxx牧业组;

北至:沙河子。

项目区主要拐点坐标为:1号点(4686056.63,411696.18),2号点(4683477.65,413807.92),3号点(4687185.91,412126.46),4号点(4684523.32,419386.27),座标系为北京54座标系。

项目区涉及1:10000地形图幅号为:k-45-64-(7)号,k-45-64-(8)号,k-45-64-(15)号,k-45-64-(16)号,k-45-65-(1)号,k-45-64-(9)号。

3.项目区所在xxxxxxxx社会经济概况

xxxxxxxx辖7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全xxxxxxxx总户数5810户,总人口20777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6人。有汉、维、蒙等多个民族。2005年,全xxxxxxxx实现生产总值17629.9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5.3元。

xxxxxxxx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境内灌溉水源有xxxxxxxx、沙河、泉水沟、xxxxxxxx、xxxxxxxx。位于焉耆盆地水文地质分区l3区,为砾石层潜水,承压水富水亚区。含水层以砂砾石、中粗砂层为主,80m以下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厚度为10-50m,潜水单位涌水量可达36l/s以上,矿化度<1g/l,l3区面积1152km2,天然补给量1.53ⅹ108m3,地下径流量为4.2l/s.km2,补给来源主要为xxxxxxxx西北数条河谷的径流入渗。

4.水资源概况

本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来源是地表水。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xxxxxxxx,经xxxxxxxx北岸干渠输入xxxxxxxx、阿孜沟干渠、xxxxxxxx,3个干渠输水量的最大流量为8m3/s,输水路径较长,水的利用率约40-50%。该水质平均矿化度为1-3g/l。计划分配给项目区的水量为2512万m3/年,亩用水量为995m3/亩。各月计划分配水量见表一:

表一

项目区各月计划分配水量表

内容

月份水量(万m3)合计(万m3)

45678910

配水量xxxxxxxx1662212912081251382351384

xxxxxxxx1351812371691011131921128

总计3014025283772262514272512

注:1、2、3、11、12月为不用水时间。

5.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20107.08亩,其中高产田5026.77亩,中产田6032.12亩,低产田9048.19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辣椒、打瓜、西红柿、棉花及苜蓿等草料。经产业结构调整,粮经草比由2001年的86:13:1调整到现在的45:37:18。2005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为1503.3万元,人均纯收入为3950元。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效益情况见表二,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各类作物生产状况见表三,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见表四:

表二

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效益统计表

种类单产单价亩成本亩产值亩纯收入备注

小麦3901.5310585275

玉米7501280750470

辣椒22064501320870干椒

打瓜706.8200476276

西红柿50000.234101150740

西瓜45000.333013501020

薯类17000.65301020490土地可复播

注:1、作物面积亩成本为2005年统计数据。

2、作物单产以3年平均产量为准。

3、农产品单价以3年平均价为准。

表三

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各类作物生产状况

种类

项目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产量亩成本亩产值产量亩成本亩产值产量亩成本亩产值

小麦468310702410280615300250450

玉米800320800650280650580240580

辣椒31050018602204701320150360900

打瓜902505446520044040160272

西红柿68004501449450040010353600400282

西瓜60003701800450032013503000320900

薯类20006501200180065010801700450720

表四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表

作物灌溉定额

(m3/亩)灌水次数

(次)灌水定额

(m3/亩次)灌水时间

(月/日)实际用水量

(m3/亩)

小麦110011604/151200

21404/23

31505/3

41405/14

51305/23

61306/13

71206/25

81107/5

玉米95011406/201230

21306/30

31307/16

41307/30

51208/12

61108/25

71109/10

8909/17

辣椒90011105/101100

21305/25

31406/5

41106/25

51107/5

61007/20

71008/5

81008/25

打瓜74011005/15950

21205/30

31406/10

41506/20

51307/5

61007/20

西红柿101011305/101300

21105/27

31506/8

41106/25

51507/5

61107/20

71408/5

81108/25

早熟土豆65011204/18840

21405/5

31305/25

41306/5

51406/20

6.盐碱化耕地状况

项目区属轻度盐碱化耕地,整治面积为26113.10亩。地表下0-0.3m内土壤平均含盐量0.1-0.4%,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类型,阳离子主要为ca、mg、k、na,与潜水化学类型是相一致的。土壤条件为轻盐渍化-盐土地,地表ph值7.9-8.9,大部分荒地地表形成0.1-3cm的厚盐壳,由于春季返盐,地表形成高低不平盐块,主要生长耐盐植物如红柳、盐蓬等。耕地区由于受季节性农业灌溉水的影响,灌区内灌排系统不合理,致使土壤中盐份滞留,同时蒸发作用强烈,年平均降雨量为68mm,蒸发量约为降雨量的31倍。

盐渍化土垂直向上,具有表聚性和结壳性的特点,在地下水位较高和蒸发极为强烈的情况下,盐分大量集中于表层0-0.3m,在表层以下,盐分即迅速减少。在农业灌溉与排沟作用下,大部分地区地表盐分含量在0.1-0.2%之间,农作物产量低,成为中产田,形成轻盐渍土。

7.项目区基本农田保护

项目区农田保护总面积15917.87亩,其编号为:c-m-21-2-1保护面积987.95亩,c-m-21-2-2保护面积32.05亩,c-m-131-1-4-ⅱ保护面积2306.16亩,c-m-34-4-4保护面积183.82亩,c-m-34-4-3保护面积274.38亩,c-d-131-1-2-ⅱ保护面积1000.54亩,c-m-131-1-2-ⅰ保护面积2550.19亩,c-m-131-1-5-ⅰ保护面积3040.29亩,c-d-131-1-5-ⅰ保护面积99.76亩,c-m-131-1-3-ⅱ保护面积390.80亩,c-m-131-1-6-ⅱ保护面积818.20亩,c-d-131-1-4-ⅰ保护面积2419.87亩,c-d-131-1-1-ⅲ保护面积287.33亩,c-d-131-1-2-ⅰ保护面积1000.54亩,c-d-131-1-2-ⅱ保护面积525.99亩。

8.项目区基础设施

8.1农田水利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xxxxxxxx,xxxxxxxx平均每年流量为150m3/s,平均径流量为27-30亿立方米,xxxxxxxx北岸干渠纵穿我xxxxxxxx,为农业生产用水提供了有效保障。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见表五:

表五

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单位:公里、座)

项目区

分类支渠斗渠农渠

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

渠系

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渠系

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xxxxxxxx一组10.6523.251452

二组0.50.3521.642341

三组10.1211.831431

四组1422.342342

五组1.20.4833.1433.552

六组3.10.374254553

七组10.573343454

八组20.532343584

xxxxxxxx一组1.10.64113.242642

二组1.30.1521.683592

三组1.215211.742762

四组20.5420.932651

五组20.3321.921641

八组220.92132

合计5.25.26430229.7563064.56927

8.2交通状况

项目区紧靠xxxxxxxx,从项目区至县城、xxxxxxxx政府均为柏油路面,村组道路90%为柏油路面,布局均匀、合理的道路体系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及出行提供了方便。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52公里,农田基本建设中机耕道较差,高低不平,布局分散且零乱,农业机械化程度一般。

8.3电力状况

项目区属xxxxxxxx农电网供电,农网改造已完成,从xxxxxxxx变电站有35km10kv高压线沿柏油路架设至项目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边,为配置机井提供了方便,电源充足且布设方便,供电半径500米,供电电压220v-380v,电压负荷要求达到用电需要,可满足今后项目建设的电力需求。

8.4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农田防护林体系较完善,林网化达90%,林网主要沿机耕道建设,林木品种多以杨树、柳树、沙枣树为主。现有防护林面积2635亩,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需完善,部分防护林现因采伐过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风效果,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造成不同作物的减产,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8.5农业生产技术状况

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农民的科技意识较强,每户农民均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虽然地处xxxxxxxx上游,但节水意识较强。村民自治较好,民主管理氛围较浓,一事一议能够较好地实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较好的人力保障。

8.6组织状况

xxxxx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xxxxxxxx、村两级均实行“一把手”工程,及时健全组织机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9.项目区盐碱化耕地治理所投入工程及经费

项目区确定整治面积为26113.10亩,总投资为2211.78万元,设项目工程实施期限为一年半,项目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项工程: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占资金总量的64%,约为1419.5万元;

二是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建设占资金总量的2.9%,约为66.35万元;

三是土地平整及改良工程占资金总量的8%,约为162.38万元;

四是道路平整工程占资金总量的3.5%,约为78万元;

五是高效农业示范区占资金总量的9%,约为208.9万元。

六是农业技术培训占资金总量的2.6%,约为57.5万元;

七是其它费用占资金总量的10%,约为221.18万元。

9.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概算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渠系防渗、新建、维修闸口、新建桥、渡槽及机井。项目区新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详见表六。

表六项目区新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

单位:公里、座、米

分类

渠道干渠支渠斗渠

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

闸桥渡槽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xxxxxxxx一组22111613.262

二组1120.5531.662

三组1231421.872

四组0.5221622.382

五组0.5111.2523.192

六组0.5213.1532102

七组12143383

八组7214272342

xxxxxxxx一组1111.1323.272

二组1221.3621.664

三组1111.2721.752

四组2621.843

五组2531.953

合计16.51815518.4692930.28531

9.1.1渠系防渗

为减少渠系渗漏,达到节约用水、降低地下水位和治理盐碱地的目地,规划对项目区干渠、支渠、斗渠、农渠进行防渗改造。项目区防渗改造干渠16.5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8米,深1.4米,投资330万元;支渠18.4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6米,深1.4米,投资294万元;斗渠29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5米,深0.8米,投资348万元。渠系防渗共需资金972万元。

9.1.2闸口配套改造

项目区干渠新建闸口18座,总投资54万元;支渠新建闸口30座,总投资75万元;斗渠新建闸口35座,总投资35万元;维修闸口60个,共投资30万元。闸口配套改造共需资金194万元。

9.1.3桥涵配套改造

项目区干渠新建桥15座,总投资30万元;支渠新建桥28座,总投资42万元;斗渠新建桥15座,总投资15万元;农渠新建桥26座,总投资26万元;各渠道维修桥25座,总投资7.5万元;新建渡槽5个,总投资15万元;维修涵洞200个,总投资6万元;维修渡槽4个,总投资4万元。桥涵配套改造共需投资145.5万元。

9.1.4机井节水工程

为实现农业化高效、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高峰,项目区需新建机井10眼(井深80米,每眼井打井费用为600元/米,小计4.8万元,深水泵1.8万/眼,变压器1.2万元/眼),每眼井造价为7.8万元,10眼井共需78万元;每眼机井需拉10kv、380v高压线500m,合计5公里(高压线6万元/km),共需30万元。两项合计投资108万元。

9.2农田林网化建设概算

项目区目前林网建设不配套,致使项目区耕地受风沙侵害较重,为改善项目区林网现状,需更新393亩,每亩造价为1688元,总投资66.35万元。投资主要用于清挖树根、平整林地、购置苗木、植树造林等方面。

9.3土地平整及改良概算

土地平整及改良包括平整土地、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三项。

9.3.1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可保证耕地表面平整,提高耕地质量,防止盐碱发生,项目区平整土地20107.08亩,每亩36元,共需投资72.38万元。

9.3.2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土地的肥力,合理使用化肥,保证土壤固粒结构,达到节本增效。项目区共需测土配方20107.08亩,每亩30元,共需投资60万元。

9.3.3土壤改良

项目区通过健全灌排系统和灌溉耕作制度,采用增施有机肥,间作绿肥作物(草木栖)等措施来减轻土壤盐碱度,培肥地力,需改良土壤的耕地面积15080.31亩,每亩20元,共需投资30万元。

9.4道路平整工程概算

规划修筑田间机耕道52公里,宽4米,垫土石方厚度为0.4米,每方投入5元,计41.6万元;机耕道每100米建1个涵洞,共需建涵洞520个,单价700元,计36.4万元。道路平整工程共需投资78万元。

9.5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概算

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占资金总量的9%,我们把整治面积的10%作为高效农业示范区,每亩地投资需800元,共需投入资金为208.90万元。

9.6农业技术培训概算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主要为劳务工补贴、技术资料投入及其它投入,共需资金57.50万元。

9.7项目区运行期间的其它投入概算

项目区运行期间主要有项目前期申报、项目工程概算报告及工程监理等三方面,共投入资金221.18万元。

10.盐碱地治理效益分析

10.1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通过对项目区内灌排水系统的健全和配套建设,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和消除渍灾害对农业威胁,使原盐渍化中低产田恢复转变为稳产高产田的耕地,提高水的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实现节本增效,从而促进以“好道路、好条田、好林网”等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外通过打机井,以缓解农民用水纠纷,减少农民因争水而引发的打架斗殴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一部分不稳定问题。

10.2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使灌排水系统、条田林风等的布局更加合理,灌区田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但由于灌溉不合理,到使部分地块翻浆。通过土地盐碱化整治,从而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单产的目的。在灌排水沟两侧种树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农区生态环境,并可有效稳固水沟断面。同时,改良规划的灌排水工程通过完善灌排水系统,可改善地下水水质,使依靠地下水生长的天然植被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另外,我xxxxxxxx地处xxxxxxxx上游,通过实施节水灌溉,缓解了下游地区的枯水期用水状况。

10.3经济效益

项目区通过配套灌排水系统建设,治渍改良盐碱地,使中低产田逐步向稳产、高产田转变,由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该项目使高产田提高到30%,低产田减少到40%。以2005年产业结构、粮经草比例为作物面积不变核算为基础,农产品单价以2003年-2005年的平均价为参数,预计,项目实施后现有耕地每年每亩地可增加纯利润98元,共增加225.28万元;新增耕地为884.51亩,每年每亩可增加纯利润200元,共增加17.69万元。两项合计每年新增纯利润242.97万元。项目总投资为2211.78万元,预计9年可回收投资。项目区现有耕地经济效益分析见表七:

表七项目区效益分析表

类型

作物

项目盐碱化整治前亩投入费用(元)整治后亩成本

(元)

(+、—)亩纯收入(元)年增纯收入(万元)纯收入整治前后对比

单产(公斤)亩产值(元)亩成本(元)亩纯收入(元)单产亩产量亩产值

(+、—)

(公斤)(+、—)

高产田小麦4687023103921100492+24+36-13.9441.918.3+49.9

玉米800800320480850+50+50-13.9543.93.4+63.9

辣椒31018605001360330+20+120-17.851497.854.7+137.85

土豆200012006505502150+150+90-20.06660.060.63+110.06

打瓜9054425029498+8+48.36-16.97433.371.05+139.37

西红柿680014494509997200+400+92-17.51223.50.5+224.5

中产田小麦4106152803351100452+42+63-15.64413.6443.2+78.64

玉米650650280370715+65+65-15.64450.644.5+80.64

辣椒2201320470850246+26+156-17.611023.618.9+173.61

土豆180010806504301998+198+118.8-19.45568.251.2+138.25

打瓜6544020022080+15+102-19.21363.211.8+143.21

西红柿450010354006355000+500+115-20.1770.10.5+135.1

低产田小麦3004502502001100345+45+67.5-19.15286.6579.2+86.65

玉米580580240340667+87+87-19.15446.159.9+106.15

辣椒150900360540180+30+180-21.62741.6217.2+201.62

土豆17007204502702000+300+180-23.62773.6221.5+503.62

打瓜4027216011265+25+170-23.12305.127.79+193.12

西红柿36008284004284300+700+161-22.5611.51.01+183.5

1.2005年产业结构、粮经面积比例、产量、单价与2003-2005年平均不变价作对比,面积按2005年播种面积计算;2.增产从技术提高、粮种更新、土壤肥力提高、种植环境改善等方面;3.成本构成主要是水费、化肥、机械作业、种籽等物资投入;4.成本降低主要从种植环境改善、肥力提高后、节约用水或少用肥量后的结果。

二、xxxxxxxx哈尔莫敦村盐碱地整理项目

1.项目背景

xxxxxxxx是xxxxxxxx的农业大xxxxxxxx,属灌溉农业。地处xxxxxxxx上游,位于天山中段南麓,焉耆盆地西北部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2°10''''至41°55'''',东经86°20''''至86°33'''',西南距xxxxxxxx城29公里,东与xxxxxxxx接壤,南与xxxxxxxxxxxxxxxx隔河相望,北与xxxxxxxx相邻,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区域趋向沿xxxxxxxx北岸由西向东延伸,呈不规则的菱形,地势平坦,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全xxxxxxxx行政总面积为3733km2,平均海拔1192米。

xxxxxxxx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沿天山逆温层地带,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8.5℃,一月平均气温-12℃,年极端最低气温-31℃,全年≥10℃有效积温为3480℃,日照时数为2770-3312.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无霜期160天,年降雨量在20mm-25mm之间,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2.项目概况

2.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xxxxxxxx哈尔莫敦村,为xxxxxxxx政府所在地,由哈尔莫敦村的农用地构成,共有村民1084户,总人口3793人,其中农业人口3452人,现有劳动力2867人。项目区主要以种植小麦、辣椒、棉花、打瓜、玉米等为主。2005年,该项目区粮经草比为38:57:5,实现生产总值3613.8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181.6元。

2.2建设规模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0649.01亩,其中耕地面积10294.39亩,防护林占地1277.88亩,渠道占地532.45亩,道路占地638.94亩,土地盐碱化所占比例大,符合立项要求。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800.34亩,不动工面积为151.33亩,其中居民点70.73亩,独立工矿用地13.11亩,荒草地67.49亩。项目轻盐碱化整理建设规模为9807.59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354.62亩,为3%以上。中盐碱化整理建设规模为992.75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59.56亩,为6%。

2.3项目范围

该项目东至:查茨村草湖;

西至:xxxxxxxx干渠;

南至:xxxxxxxx北岸干渠;

北至:沙河子。

项目区主要拐点坐标为:1号点(4685692.13,419345.05),2号点(4685873.96,421834.78),3号点(4686831.18,425715.64),4号点(4680876.62,418444.35),座标系为北京54座标系。

项目区涉及1:10000地形图幅号为:k-45-65-(1)号,k-45-65-(2)号,k-45-65-(9)号,k-45-65-(10)号,k-45-65-(3)号。

3.项目区在xxxxxxxx社会经济概况

xxxxxxxx辖7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全xxxxxxxx总户数5810户,总人口20777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6人。有汉、维、蒙等多个民族。2005年,全xxxxxxxx实现生产总值17629.9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5.3元。

xxxxxxxx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境内灌溉水源有xxxxxxxx、沙河、泉水沟、xxxxxxxx、xxxxxxxx。位于焉耆盆地水文地质分区l3区,为砾石层潜水,承压水富水亚区。含水层以砂砾石、中粗砂层为主,80m以下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厚度为10-50m,潜水单位涌水量可达36l/s以上,矿化度<1g/l,l3区面积1152km2,天然补给量1.53ⅹ108m3,地下径流量为4.2l/s.km2,补给来源主要为xxxxxxxx西北数条河谷的径流入渗。

4.水资源概况

本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来源是地表水。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xxxxxxxx,经xxxxxxxx北岸干渠输入xxxxxxxx干渠,xxxxxxxx最大输水量为3.2m3/s,输水路径较长,水的利用率约40-50%。该水质平均矿化度为1-3g/l。计划分配给项目区的水量为2338万m3/年,亩用水量为1122m3/亩。各月计划分配水量见表一:

表一

项目区各月计划分配水量表

内容

月份水量(万m3)合计

45678910(万m3)

配水量1041381821297798651472344

注:1、2、3、12月为不用水时间。

5、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10294.39亩,其中高产田2573.59亩,中产田2600亩,低产田5120.8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辣椒、打瓜、西红柿、棉花及苜蓿等草料。经产业结构调整,粮经草比由2001年的64:30:6调整到现在的38:57:5。2005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为2332.49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181.6元。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效益情况见表二,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各类作物生产状况见表三,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见表四:

表二

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效益统计表

单位:公斤、元

种类单产单价亩成本亩产值亩纯收入备注

小麦4101.5310615305

玉米7800.9300702402

辣椒24064801440960干椒

打瓜806.8220544324

西红柿57000.234201311891

西瓜50000.333015001170

薯类18000.65501080530土地可复播

注:1、作物面积亩成本为2005年统计数据。2、作物单产以3年平均产量为准。3、农产品单价以3年平均价为准。

表三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各类作物生产状况

单位:公斤、元

种类

项目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产量亩成本亩产值产量亩成本亩产值产量亩成本亩产值

小麦480320720400300630250280525

玉米830300747700260630620230558

辣椒310510186024048014401804501080

打瓜1002606808024054460180408

西红柿65004501495500042044504000400920

西瓜610035018305000330150035003101050

薯类2100600126018066010801300470780

表四

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表

作物灌溉定额

(m3/亩)灌水次数

(次)灌水定额

(m3/亩次)灌水时间

(月/日)实际用水量

小麦110011404/121300

21504/23

31505/5

41405/18

51306/1

61306/15

71306/25

81307/5

玉米

99011406/201100

21306/30

31407/15

41307/30

51208/10

61208/25

71109/8

81009/15

辣椒92011205/81200

21305/23

31506/5

41106/23

51107/5

61007/18

71008/5

81008/25

打瓜7301905/12960

21205/25

31306/10

41506/25

51307/8

61107/18

早熟土豆57011304/16670

21505/3

31505/20

41406/5

6、盐碱化耕地状况

项目区盐碱化状况属中盐化(0.5-0.8%)和轻盐化(0.2-0.3),土质为沙质棕漠土和下潮土土壤,土地为二、三等级。中盐化和轻盐化土地均在项目区东北部,靠近沙河,中盐化土地面积为992.75亩,轻盐化土地面积为9807.59亩,地表下0-0.3m内土壤平均含盐量0.1-0.4%,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类型,阳离子主要为ca、mg、k、na,与潜水化学类型是相一致的。土壤条件为轻盐渍化-盐土地,地表ph值7.9-8.9,大部分荒地地表形成0.1-3cm的厚盐壳,由于春季返盐,地表形成高低不平盐块,主要生长耐盐植物如红柳、盐蓬等。耕地区由于受季节性农业灌溉水的影响,灌区内灌排系统不合理,致使土壤中盐份滞留,同时蒸发作用强烈,年平均降雨量为68mm,蒸发量约为降雨量的31倍。

盐渍化土垂直向上,具有表聚性和结壳性的特点,在地下水位较高和蒸发极为强烈的情况下,盐分大量集中于表层0-0.3m,在表层以下,盐分即迅速减少。在农业灌溉与排沟作用下,大部分地区地表盐分含量在0.1-0.2%之间,农作物产量低,成为中产田,形成中盐渍土和轻盐渍土。

7.项目区基本农田保护

项目区农田保护总面积10602.87亩,其编号为c-d-131-1-7-ⅲ保护面积1126.28亩,c-d-131-1-12-ⅲ保护面积389.84亩,c-f-131-1-6-ⅲ保护面积3899.25亩,c-f-131-1-2-ⅰ保护面积2918.24亩,c-f-131-1-1-ⅱ保护面积183.59亩,c-f-131-1-3-ⅰ保护面积298.43亩,c-c-131-1-8-ⅰ保护面积190.43亩,c-f-131-1-5-ⅰ保护面积1939.75亩,c-j-131-1-1-ⅰ保护面积192.22亩,c-f-131-1-4-ⅱ保护面积1210.84亩。

8、项目区基础设施

项目区内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xxxxxxxx,xxxxxxxx每年流量为150m3/s,平均径流量为27-30亿m3,xxxxxxxx北岸干渠纵穿我xxxxxxxx,为农业生产用水提供有效保障。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见表五:

表五

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单位:公里、座)

项目区

分类支渠斗渠农渠

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

渠系

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渠系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哈尔莫敦村一组0.80.3210.53242

二组0.70.3210.63263

三组0.70.42112392

四组0.70.31122494

五组0.80.331.58292

六组1.10.3211.88263

七组0.53212.55272

八组0.3211.24164

九组1.536372

合计1.95.2208111.141216324

8.2交通状况

项目区紧靠xxxxxxxx,从项目区至县城、xxxxxxxx政府均为柏油路面,村组道路90%为柏油路面,布局均匀、合理的道路体系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及出行提供了方便。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43.27公里,农田基本建设中机耕道较差,高低不平,布局分散且零乱,农业机械化程度一般。

8.3电力状况

项目区属xxxxxxxx农电网供电,农网改造已完成,从xxxxxxxx变电站有35km10kv高压线沿柏油路架设至项目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边,为配置机井提供了方便,电源充足且布设方便,供电半径500米,供电电压220v-380v,电压负荷要求达到用电需要,可满足今后项目建设的电力需求。

8.4林网建设现状

项目区农田防护林体系较完善,林网化达90%,林网主要沿机耕道建设,林木品种多以杨树、柳树、沙枣树为主。防护林面积2163.46亩,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需完善,部分防护林现因采伐过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风效果,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造成不同作物的减产,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8.5农业生产技术状况

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农民的科技意识较强,每户农民均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虽然地处xxxxxxxx上游,但节水意识较强。村民自治较好,民主管理氛围较浓,一事一议能够较好地实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较好的人力保障。

8.6组织状况

xxxxx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xxxxxxxx、村两级均实行“一把手”工程,及时健全组织机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9、项目区盐碱化耕地治理所投入工程及经费

项目区确定整治面积为10294.39亩,总投资为1338.27万元,设项目工程实施期限为一年半,项目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项工程: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占资金总量的70%,约为937.6万元;

二是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建设占资金总量的3%,约为40.14万元;

三是土地平整及改良工程占资金总量的6%,约为77.16万元;

四是道路平整建设工程占资金总量的3%,约为33.1万元;

五是高效农业示范区占资金总量的6%,约为82.4万元;

六是农业技术培训占资金总量的2%,约为26.77万元;

七是其它费用占资金总量的10%,约为133.8万元。

9.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概算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渠系防渗、新建排碱渠、新建、维修闸口、新建桥及渡槽。项目区新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详见表六:

表六

项目区新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

单位:座、米

分类

渠道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排碱渠长

渠系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

闸桥渡槽闸桥渡槽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哈尔莫敦村一组562223132424.3

二组121221241511

三组13232234263

四组13111225382

五组12222313273

六组23223423384

七组3.57444222283

八组22233164

九组22222255

合计14.5261420202118291857374.3

9.1.1渠系防渗

为减少渠系渗漏,达到节约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碱地的目地,规划对项目区渠道进行防渗改造,规划防渗改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项目区防渗改造干渠14.5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8米,深1.3米,投资275.9万元;支渠16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6米,深1.1米,投资224万元;斗渠2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5米,深0.8米,投资24万元;排碱渠4.3公里,边坡1:1.5,上底宽12.5米,下底宽2米,深3.5米,投资53.3万元。渠系防渗共投资577.2万元。

9.1.2闸口配套改造

项目区干渠新建闸口26座,总投资78万元;支渠新建闸口15座,总投资37.5万元;斗渠新建闸口3座,总投资3万元。农渠新建闸口57座,总投资45.6万元;各渠道维修闸口80座,共投资40万元。闸口配套改造投资204.1万元。

9.1.3桥涵配套改造

项目区干渠新建桥14座,总投资28万元;支渠新建桥16座,总投资24万元;斗渠新建桥2座,总投资2万元;农渠新建桥37座,总投资33.3万元;维修涵洞500个,总投资15万元。桥涵配套改造102.3万元。

9.1.4机井节水工程

为实现农业化高效、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高峰,项目区需新建机井5眼(井深80米,每眼井打井费用为600元/米,小计4.8万元,深水泵1.8万/眼,变压器1.2万元/眼),每眼井造价为7.8万元,5眼井共需39万元;每眼机井需拉10kv、380v高压线500m,合计2.5公里(高压线6万元/km),共需15万元。两项合计投资54万元。

9.2农田林网化建设

项目区目前林网建设不配套,致使项目区耕地受风沙侵害较重,为改善项目区林网现状,需更新230亩,每亩造价为1745元,总投资40.14万元。投资主要用于清挖树根、平整林地、购置苗木、植树造林等方面。

9.3土地平整及改良

土地平整及改良包括平整土地、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三项。

9.3.1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可保证耕地表面平整,提高耕地质量,防止盐碱发生,项目区平整土地10294.08亩,每亩需30元,共投资30.88万元。

9.3.2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土地的肥力,合理使用化肥,保证土壤固粒结构,达到节本增效。项目区共需测土配方10294.08亩,每亩30元,共投资30.88万元。

9.3.3土壤改良

项目区通过健全灌排系统和灌溉耕作制度,采用增施有机肥,间作绿肥作物(草木栖)等措施来减轻土壤盐碱度,培肥地力,共需改良土壤的耕地面积7720.8亩,每亩需20元,共投资15.4万元。

9.4道路平整工程概算

规划修筑田间机耕道19公里,宽4米,垫土石方厚度为0.4米,每方投入6.5元,计19.8万元;机耕道每100米建1个涵洞,共需建涵洞190个,单价700元,计13.3万元。道路平整工程共需投资33.1万元。

9.5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概算

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占资金总量的6%,我们把整治面积的10%作为高效农业示范区,每亩地投资需800元,共需投入资金为82.4万元。

9.6农业技术培训概算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主要为劳务工补贴、技术资料投入及其它投入,共26.77万元。

9.7项目区运行期间的其它投入概算

项目区运行期间主要有项目前期申报、项目工程概算报告及工程监理等三方面,共投入资金133.8元。

10.效益分析

10.1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通过对项目区内灌排水系统的健全和配套建设,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和消除渍灾害对农业威胁,使原盐渍化中低产田恢复转变为稳产高产田的耕地,提高水的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实现节本增效,从而促进以“好道路、好条田、好林网”等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外通过打机井,以缓解农民用水纠纷,减少农民因争水而引发的打架斗殴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一部分不稳定问题。

10.2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使灌排水系统、条田林风等的布局更加合理,灌区田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但由于灌溉不合理,到使部分地块翻浆。通过土地盐碱化整治,从而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单产的目的。在灌排水沟两侧种树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农区生态环境,并可有效稳固水沟断面。同时,改良规划的灌排水工程通过完善灌排水系统,可改善地下水水质,使依靠地下水生长的天然植被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另外,我xxxxxxxx地处xxxxxxxx上游,通过实施节水灌溉,缓解了下游地区的枯水期用水状况。

10.3经济效益

项目区通过配套灌排水系统建设,治渍改良盐碱地,使中低产田逐步向稳产、高产田转变,由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该项目使高产田提高到30%,低产田减少40%。以2005年产业结构、粮经草比例为作物面积不变核算为基础,农产品单价以2003年-2005年的平均价为参数,预计,项目实施后现有耕地每年每亩地可增加纯利润109.7元,共增加131.6万元;新增耕地为353.56亩,每年每亩可增加纯利润200元,共增加8.28万元。两项合计每年新增纯利润139.88万元。项目总投资为1338.27万元,预计9年可回收投资。项目区现有耕地经济效益分析见表七:

表七项目区效益分析表

类型

作物

项目盐碱化整治前亩投入费用(元)整治后亩成本

(元)

(+、—)亩纯收入(元)年增纯收入(万元)纯收入整治前后对比

单产(公斤)亩产值(元)亩成本(元)亩纯收入(元)单产亩产量亩产值

(+、—)

(公斤)(+、—)

高产田小麦4807203204001100500+20+30-13.5443.57.1+43.5

玉米830747300447880+50+45-13.5505.52.7+58.5

辣椒31018605101350330+20+120-17.61487.65.8+137.6

土豆21001260600660230+200+120-20.1800.11.2+140.1

打瓜100680260420112+12+81.6-16.9518.52.4+98.5

西红柿6500149545010456800+300+69-17.11131.13.4+86.1

中产田小麦4006303003301100441+41+61.5-15.53777.5+47

玉米700630260370765+65+58.5-15.5445.94.3+75.9

辣椒2401440480960270+30+180-17.41157.410.1+197.4

土豆180010806604202000+200+120-19.5559.51.5+139.5

打瓜8054424030496+16+108.8-19.24323.8+128

西红柿500011504207305400+400+92-20.1842.15.4+112.1

低产田小麦250375280951100295+45+67.5-19.1181.625.4+86.6

玉米620558230428706+86+77.4-19.1424.58.1+96.5

辣椒1801080450630212+32+19.2-21.5843.516.3+213.5

土豆13007804703101600+300+180-23.6513.63.2+203.6

打瓜6040818022885+25+170-23.1421.18.6+193.1

西红柿40009204005204800+800+184-22.6726.614.8+206.6

1.2005年产业结构、粮经面积比例、产量、单价与2003-2005年平均不变价作对比,面积按2005年播种面积计算;2.增产从技术提高、粮种更新、土壤肥力提高、种植环境改善等方面;3.成本构成主要是水费、化肥、机械作业、种籽等物资投入;4.成本降低主要从种植环境改善、肥力提高后、节约用水或少用肥量后的结果。

三、xxxxxxxxxxxxxxxx前山盐碱地整理项目

1、项目背景

xxxxxxxx是xxxxxxxx的农业大xxxxxxxx,属灌溉农业。地处xxxxxxxx上游,位于天山中段南麓,焉耆盆地西北部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2°10''''至41°55'''',东经86°20''''至86°33'''',西南距xxxxxxxx城29公里,东与xxxxxxxx接壤,南与xxxxxxxxxxxxxxxx隔河相望,北与xxxxxxxx相邻,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区域趋向沿xxxxxxxx北岸由西向东延伸,呈不规则的菱形,地势平坦,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全xxxxxxxx行政总面积为3733km2,平均海拔1192米。

xxxxxxxx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沿天山逆温层地带,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8.5℃,一月平均气温-12℃,年极端最低气温-31℃,全年≥10℃有效积温为3480℃,日照时数为2770-3312.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无霜期160天,年降雨量在20mm-25mm之间,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2、项目概况

2.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xxxxxxxxxxxxxxxx前山,xxxxxxxx西北部,距xxxxxxxx政府10km,项目区由xxxxxxxx四组、五组、六组等3个组的农用地构成,共有村民523户,总人口2130人,其中农业人口1840人,现有劳动力874人,居住有汉、维、蒙等多个民族。项目区主要以种植小麦、辣椒、棉花、打瓜、玉米等为主。2005年,该项目区粮经草比为25:60:15,实现生产总值48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5050元。

2.2建设规模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4725.62亩,其中耕地面积11633.24亩,防护林占地1472.56亩,渠道占地736.28亩,道路占地883.53亩,土地盐碱化所占比例大,符合立项要求。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4844.60亩,不动工面积为118.95亩,其中林地51亩,晒谷场17.3亩,居民点50.65亩。项目轻盐碱化整理建设规模为6925.57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209.27亩,为3%。中盐碱化整理建设规模为7800.05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467.95亩,为6%。

2.3项目范围

该项目东至:xxxxxxxx开发区;

西至:乌拉斯台河;

南至:沙河子;

北至:xxxxxxxx四组居民点。

项目区主要拐点坐标为:1号点(4692253.06,427167.32),2号点(4685836.25,432772.11),3号点(4684756.55,431991.24),4号点(4687282.85,424994.65),座标系为北京54座标系。

项目区涉及1:10000地形图幅号为:k-45-53-(58)号,k-45-53-(59)号,k-45-65-(1)号,k-45-65-(2)号,k-45-65-(10)号。

3、项目区所在xxxxxxxx社会经济概况

xxxxxxxx辖7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全xxxxxxxx总户数5810户,总人口20777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6人。有汉、维、蒙等多个民族。2005年,全xxxxxxxx实现生产总值17629.9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5.3元。

xxxxxxxx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境内灌溉水源有xxxxxxxx、沙河、泉水沟、xxxxxxxx、xxxxxxxx。位于焉耆盆地水文地质分区l3区,为砾石层潜水,承压水富水亚区。含水层以砂砾石、中粗砂层为主,80m以下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厚度为10-50m,潜水单位涌水量可达36l/s以上,矿化度<1g/l,l3区面积1152km2,天然补给量1.53ⅹ108m3,地下径流量为4.2l/s.km2,补给来源主要为xxxxxxxx西北数条河谷的径流入渗。

4、水资源概况

本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来源是地表水。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泉水沟,不足部分由xxxxxxxx、乌拉斯台河补足,泉水沟每年平均流量为1.5m3/s,xxxxxxxx每年平均流量为5m3/s,乌拉斯台河每年平均流量为3m3/s,输水路径较长,水的利用率约40-50%。该水质平均矿化度为1-3g/l。计划分配给项目区的水量为1304.8万立方米/年,亩用水量为876m3/亩。各月计划分配水量见表一:

表一

项目区各月计划分配水量表

内容

月份水量(万m3)合计(万m3)

4567891011

配水量57.8515.3477.56213.85204.45141.35115.6414.95840.99

注:1、2、3、12月为不用水时间。

5、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11633.24亩,其中高产田2326.65亩,中产田3489.97亩,低产田5816.62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孜然、辣椒、打瓜、西红柿、棉花及苜蓿等草料。经产业结构调整,粮经草比由2001年的41:51:8调整到现在的25:60:15。2005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为64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5050元。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效益情况见表二,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各类作物生产状况见表三,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见表四:

表二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效益统计表

种类单产单价亩成本亩产值亩纯收入备注

小麦4001.5260600340

玉米6000.9250540290

辣椒300638018001420干椒

打瓜1006.8250680430

西红柿50000.233101150840

孜然508.5130425295

棉花280522014001180籽棉

注:1、作物面积亩成本为2005年统计数据。2、作物单产以3年平均产量为准。3、农产品单价以3年平均价为准。

表三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各类作物生产状况

种类

项目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产量亩成本亩产值产量亩成本亩产值产量亩成本亩产值

小麦483310724.5400260600340230510

玉米842300802.8710260639600200540

辣椒317450190226037015602003401200

打瓜10028068082260557.650200340

西红柿55003301265450031010353500300805

孜然10016085081140688.542100357

棉花2382401190180220900150200750

表四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表

作物灌溉定额

(m3/亩)灌水次数

(次)灌水定额

(m3/亩次)灌水时间

(月/日)实际用水量

小麦110011404/201300

21504/30

31505/8

41405/15

51405/25

61306/10

71306/20

81307/9

玉米

100011306/201200

21407/1

31407/15

41307/25

51208/10

61208/25

71109/5

81109/20

辣椒93011305/101100

21305/23

31406/7

41206/25

51107/5

61007/20

71008/5

81008/23

打瓜74011005/10830

21205/25

31306/10

41506/23

51307/10

61107/20

西红柿102011205/51300

21305/22

31506/8

41506/23

51307/2

61207/18

71108/3

81108/17

早熟土豆70011304/5890

21505/2

31505/16

41406/5

51306/18

棉花

104011405/151260

21506/10

31607/15

41508/1

51508/15

61508/25

71409/5

6、盐碱化耕地状况

项目区盐碱化状况属中盐化(0.5-0.8%)和轻盐化(0.2-0.3),土质为沙质棕漠土和下潮土土壤,土地为二、三等级。原创:中盐化和轻盐化土地均在项目区东南部,靠湿地,中盐化土地面积为7800.05亩,轻盐化土地面积为6925.57亩,4月初,地下水位在地表下0.2-0.5m,受盐碱化影响较大。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岩性主要以砂土及亚砂土。项目区受盐碱化影响较大,普遍存在土壤盐渍化土分布范围较小。

地表下0-0.3m内土壤平均含盐量0.1-0.4%,平均含盐量0.2%,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类型,阳离子主要为ca、mg、k、na,与潜水化学类型是相一致的。土壤条件为轻盐渍化-盐土地,地表ph值7.9-8.9,大部分荒地地表形成0.1-3cm的厚盐壳,由于春季返盐,地表形成高低不平盐块,主要生长耐盐植物如红柳、盐蓬等。耕地区由于受季节性农业灌溉水的影响,灌区内灌排系统不合理,致使土壤中盐份滞留,同时蒸发作用强烈,年平均降雨量为68mm,蒸发量约为降雨量的31倍,从盐碱地分类上看,项目区基本属中度盐碱化耕地。

盐渍化土在垂直向上,具有表聚性和结壳性的特点,在地下水位较高和蒸发极为强烈的情况下,盐分大量集中于表层0-0.3m,在表层以下,盐分即迅速减少。在农业灌溉与排沟作用下,大部分地区地表盐分含量在0.1-0.2%之间,农田作物受到中等抑制,产量低,在为中产田,形成轻盐渍土。在地下水径流不畅,排沟差的情况下,填表盐分含量在0.3-0.5%之间,农作物产量很低,成为低产田或无人耕作的荒地。

7、项目区基本农田保护

项目区农田保护总面积4947.23亩,其编号为c-a-131-1-19-ⅲ保护面积326.78亩,c-a-131-1-20-ⅲ保护面积750.01亩,c-a-131-1-13-ⅲ保护面积653.79亩,c-a-131-1-14-ⅱ保护面积为977.49亩,c-a-131-1-15-ⅱ保护面积141.69亩,c-k-131-1-1-ⅰ保护面积755.17亩,c-g-131-1-19-ⅱ保护面积1342.30亩,

8、项目区基础设施

8.1农田水利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泉水沟,水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为农业生产用水提供有效保障。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见表五:

表五

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

单位:公里、座、个

项目区

分类支渠斗渠农渠

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

渠系

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渠系

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xxxxxxxx前山四组6.73

五组2.61.3

六组7.255.1

合计16.559.4

8.2交通状况

项目区紧靠xxxxxxxx,从项目区至县城、xxxxxxxx政府均为柏油路面,村组道路90%为柏油路面,布局均匀、合理的道路体系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及出行提供了方便。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29公里,农田基本建设中机耕道较差,高低不平,布局分散且零乱,农业机械化程度一般。

8.3电力设施状况

xxxxxxxx前山项目区属xxxxxxxx农电网供电,农网改造已完成,从xxxxxxxx变电站有35km10kv高压线路架设至项目区内部,供电半径500米,供电电压220v-380v,电压负荷要求达到用电需要,可满足今后项目建设的电力需求。

8.4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农田防护林体系较完善,林网化达90%,林网主要沿机耕道建设,林木品种多以杨树、柳树、沙枣树为主。防护林面积1472.56亩,部分防护林现因采伐过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风效果,造成不同作物的减产,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8.5农业生产技术状况

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农民的科技意识较强,每户农民均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虽然地处xxxxxxxx上游,但节水意识较强。村民自治较好,民主管理氛围较浓,一事一议能够较好地实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较好的人力保障。

8.6组织状况

xxxxx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xxxxxxxx、村两级均实行“一把手”工程,及时健全组织机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9.项目区盐碱化耕地治理所投入工程及经费

项目区确定整治面积为11633.24亩,总投资为1395.88万元,设项目工程实施期限为一年半,项目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项工程: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占资金总量的68%,约为956.62万元;

二是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建设占资金总量的2%,约为26.52万元;

三是土地平整及改良工程占资金总量的7%,约为101.4万元;

四是道路平整建设工程占资金总量的3.4%,约为48.1万元;

五是高效农业示范区占资金总量的6.6%,约为93.1万元;

六是农业技术培训占资金总量的3%,约为41.88万元;

七是其它费用占资金总量的10%,约为139.6万元。

9.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概算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渠系防渗、新建、维修闸口、新建桥及渡槽。项目区新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见表六:

表六

项目区新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

单位:座、公里、米

分类

渠道干渠支渠斗渠农渠

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

闸桥渡槽闸桥渡槽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xxxxxxxx四组4.16.52013511111020

五组6.2181224.81010918

六组6.5201351111918

合计4.119.25838214.832322856

9.1.1渠系防渗

为减少渠系渗漏,达到节约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碱地的目地,规划对项目区渠道进行防渗改造,规划防渗改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项目区防渗改造干渠4.1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6米,深0.84米,投资59.32万元;支渠19.2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6米,深0.72米,投资232.7万元;斗渠14.8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4米,深0.72米,投资170.2万元;农渠28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4米,深0.6米,投资210万元。渠系防渗共投资672.22万元。

9.1.2闸口配套改造

项目区支渠新建闸口48座,总投资86.4万元;斗渠新建闸口32座,总投资32万元;农渠新建闸口56座,总投资46.4万元。闸口配套改造共投资164.8万元。

9.1.3桥涵配套改造

项目区支渠新建桥38座,总投资31.16万元;斗渠新建桥32座,总投资19.84万元;新建渡槽2个,总投资14.6万元。桥涵配套改造共投资65.6万元。

9.1.4机井节水工程

为实现农业化高效、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高峰,项目区需新建机井5眼(井深80米,每眼井打井费用为600元/米,小计4.8万元,深水泵1.8万/眼,变压器1.2万元/眼),每眼井造价为7.8万元,5眼井共需39万元;每眼机井需拉10kv、380v高压线500m,合计2.5公里(高压线6万元/km),共需15万元。两项合计投资54万元。

9.2农田林网化建设概算

项目区目前林网建设不配套,致使项目区耕地受风沙侵害较重,为改善项目区林网现状,需更新152亩,每亩造价为1745元,总投资26.52万元。投资主要用于清挖树根、平整林地、购置苗木、植树造林等方面。

9.3土地平整及改良概算

土地平整及改良包括平整土地、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三项。

9.3.1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可保证耕地表面平整,提高耕地质量,防止盐碱发生,项目区平整土地11633.24亩,每亩需30元,共投资34.9万元。

9.3.2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土地的肥力,合理使用化肥,保证土壤固粒结构,达到节本增效。项目区共需测土配方11633.24亩,每亩30元,共投资34.9万元。

9.3.3土壤改良

项目区通过健全灌排系统和灌溉耕作制度,采用增施有机肥,间作绿肥作物(草木栖)等措施来减轻土壤盐碱度,培肥地力,共需改良土壤的耕地面积9306.59亩,每亩需34元,共投资31.6万元。

9.4道路平整工程概算

规划修筑田间机耕道29公里,宽4米,垫土石方厚度为0.4米,每方投入6元,计27.8万元;机耕道每100米建1个涵洞,共需建涵洞290个,单价700元,计20.3万元。道路平整工程共需投资48.1万元。

9.5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概算

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占资金总量的6.6%,我们把整治面积的10%作为高效农业示范区,每亩地投资需800元,共需投入资金为93.1万元。

9.6农业技术培训概算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主要为劳务工补贴、技术资料投入及其它投入,共41.88万元。

9.7项目区运行期间的其它投入概算

项目区运行期间主要有项目前期申报、项目工程概算报告及工程监理等三方面,共投入资金139.6元。

10、效益分析

10.1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通过对项目区内灌排水系统的健全和配套建设,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和消除渍灾害对农业威胁,使原盐渍化中低产田恢复转变为稳产高产田的耕地,提高水的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实现节本增效,从而促进以“好道路、好条田、好林网”等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外通过打机井,以缓解农民用水纠纷,减少农民因争水而引发的打架斗殴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一部分不稳定问题。

10.2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使灌排水系统、条田林风等的布局更加合理,灌区田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但由于灌溉不合理,到使部分地块翻浆。通过土地盐碱化整治,从而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单产的目的。在灌排水沟两侧种树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农区生态环境,并可有效稳固水沟断面。同时,改良规划的灌排水工程通过完善灌排水系统,可改善地下水水质,使依靠地下水生长的天然植被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另外,我xxxxxxxx地处xxxxxxxx上游,通过实施节水灌溉,缓解了下游地区的枯水期用水状况。

10.3经济效益

项目区通过配套灌排水系统建设,治渍改良盐碱地,使中低产田逐步向稳产、高产田转变,由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该项目使高产田提高到30%,低产田减少到40%。以2005年产业结构、粮经草比例为作物面积不变核算为基础,农产品单价以2003年-2005年的平均价为参数,预计,项目实施后现有耕地每年每亩地可增加纯利润134.6元,共增加123.3万元;新增耕地为677.2亩,每年每亩可增加纯利润210元,共增加14.2万元。两项合计每年新增纯利润137.5万元。项目总投资为1395.88万元,预计9年可回收投资。项目区现有耕地经济效益分析见表七:

表七项目区效益分析表

类型

作物

项目盐碱化整治前亩投入费用(元)整治后亩成本

(元)

(+、—)亩纯收入(元)年增纯收入(万元)纯收入整治前后对比

单产(公斤)亩产值(元)亩成本(元)亩纯收入(元)单产亩产量亩产值

(+、—)

(公斤)(+、—)

高产田小麦483724.5310414.5500+17+25.5-12.1452.12.8+37.6

玉米842802.8300502.8892+50+50-12.1604.11.3+101.3

辣椒31719024501452336+19+114-15.31581.34.1+129.3

西红柿550012653309355850+350+80.5-16.510322.7+97

打瓜100680280400110+10+68-15.9483.92.1+83.9

棉花30015003201180320+20+10-16.11296.18.7+116.1

中产田小麦400600260340440+40+60-15.5415.56.8+75.5

玉米710639260379780+70+70-15.5535.52.4+156.5

辣椒26015603701190286+26+156-19.41365.46.7+175.4

西红柿450010353107254950+450+103.5-20.1848.64.1+123.6

打瓜82557.6260297.691+9+61.2-19.1377.92.4+80.3

棉花28014002801120298+18+90-17.51227.59.7+107.5

低产田小麦340510230280398+48+72-19.1386.114.3+106.1

玉米600540200340702+102+102-19.1521.14.1+181.1

辣椒2001200340860235+35+210-20.51090.513.1230.5

西红柿35008053005054100+600+138-22.5665.57.9+160.5

打瓜5034020014060+10+68-232314.1+91

棉花2001000200800235+35+175-18.1793.126+193.1

1.2005年产业结构、粮经面积比例、产量、单价与2003-2005年平均不变价作对比,面积按2005年播种面积计算;2.增产从技术提高、粮种更新、土壤肥力提高、种植环境改善等方面;3.成本构成主要是水费、化肥、机械作业、种籽等物资投入;4.成本降低主要从种植环境改善、肥力提高后、节约用水或少用肥量后的结果。

四、xxxxxxxxxxxxxxxx后山盐碱地整理项目

1.项目背景

xxxxxxxx是xxxxxxxx的农业大xxxxxxxx,属灌溉农业。地处xxxxxxxx上游,位于天山中段南麓,焉耆盆地西北部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42°10''''至41°55'''',东经86°20''''至86°33'''',西南距xxxxxxxx城29公里,东与xxxxxxxx接壤,南与xxxxxxxxxxxxxxxx隔河相望,北与xxxxxxxx相邻,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区域趋向沿xxxxxxxx北岸由西向东延伸,呈不规则的菱形,地势平坦,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全xxxxxxxx行政总面积为3733km2,平均海拔1192米。

xxxxxxxx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沿天山逆温层地带,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8.5℃,一月平均气温-12℃,年极端最低气温-31℃,全年≥10℃有效积温为3480℃,日照时数为2770-3312.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无霜期160天,年降雨量在20mm-25mm之间,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2.项目概况

2.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xxxxxxxxxxxxxxxx后山,xxxxxxxx西北部,距xxxxxxxx政府20km,项目区由xxxxxxxx一组、二组、三组、八组及牧业组等5个组的主要农用地构成,共有村民280户,总人口1950人,其中农业人口1900人,现有劳动力1300人。项目区主要以种植小麦、辣椒、棉花、打瓜、玉米等为主。2005年,该项目区粮经草比为41:51:8,实现生产总值27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800元。

2.2建设规模

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1866.01亩,其中耕地面积9018.17亩,防护林占地1542.58亩,渠道占地593.3亩,道路占地711.96亩,土地盐碱化所占比例大,符合立项要求。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2064.67亩,不动工面积为198.61亩,其中居民点198.61亩。项目轻盐碱化整理建设规模为8174.94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228.56亩,为3%。中盐碱化整理建设规模为3691.07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255.31亩,为6%。

2.3项目规模

该项目东至:xxxxxxxx团结干渠;

西至:xxxxxxxx后山牧业组居民点;

南至:xxxxxxxx三组居民点;

北至:天山脚下。

项目区主要拐点坐标为:1号点(4699066.97,426000.26),2号点(4697346.35,431922.68),3号点(4695563.09,429187.35),4号点(4695547.71,428169.73)。

项目区涉及1:10000地形图幅号为:k-45-53-(42)号,k-45-53-(43)号,k-45-53-(50)号,k-45-53-(51)号。

3.项目区所在xxxxxxxx社会经济概况

xxxxxxxx辖7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全xxxxxxxx总户数5810户,总人口20777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6人。原创:有汉、维、蒙等多个民族。2005年,全xxxxxxxx实现生产总值17629.91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25.3元。

xxxxxxxx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境内灌溉水源有xxxxxxxx、乌拉斯台河、泉水沟、xxxxxxxx、xxxxxxxx。位于焉耆盆地水文地质分区l3区,为砾石层潜水,承压水富水亚区。含水层以砂砾石、中粗砂层为主,100m厚度约为揭露厚度的80%以上,80m以下为承压水,含水层厚厚度为10-50m,潜水单位涌水量可达36l/s以上,矿化度<1g/l,l3区面积1152km2,天然补给量1.53ⅹ108m3,地下迳流模数4.2l/s.km2,补给来源主要为xxxxxxxx西北数条河谷的径流入渗。

4.水资源状况

本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来源是地表水。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xxxxxxxx、xxxxxxxx、乌拉斯台河,xxxxxxxx每年平均流量为1m3/s,xxxxxxxx每年平均流量为0.7m3/s,乌拉斯台河每年平均流量为3m3/s,输水路径较长,水的利用率约40-50%。该水质平均矿化度为1-3g/l。计划分配给项目区的水量为1928万立方米/年,亩用水量为1624m3/亩。各月计划分配水量见表一:

表一

项目区各月计划分配水量表

内容

月份水量(万m3)合计(万m3)

4567891011

配水量1291121711431619711311101928

注:1、2、3、12月为不用水时间。

5.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现有耕地面积9018.17亩,其中高产田1352.73亩,中产田2254.54亩,低产田5410.9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孜然、辣椒、打瓜、西红柿、棉花及苜蓿等草料。经产业结构调整,粮经草比由2001年的69:30:1调整到现在的41:51:8。2005年项目区农业总产值为138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4800元。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效益情况见表二,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各类作物生产状况见表三,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见表四:

表二

项目区主要农作物效益统计表

种类单产单价亩成本亩产值亩纯收入备注

小麦4001.5280600320

玉米6500.9240585345

辣椒250640015001100干椒

打瓜1206.8240816576

西红柿45000.233401035695

孜然508.5120425305

棉花250525012501000籽棉

注:1、作物面积亩成本为2005年统计数据。

2、作物单产以3年平均产量为准。

3、农产品单价以3年平均价为准。

表三

项目区高、中、低产田各类作物生产状况

种类

项目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产量亩成本亩产值产量亩成本亩产值产量亩成本亩产值

小麦470280705423250634.5367200550.5

玉米830280747740245666610210549

辣椒320480192025040015002003101200

打瓜9028061263240428.452190353.6

西红柿60003701380510032011734000306920

孜然9015076563120535.538100323

棉花24030012002032601015140200700

表四

项目区作物灌溉制度表

作物灌溉定额

(m3/亩)灌水次数

(次)灌水定额

(m3/亩次)灌水时间

(月/日)实际用水量

小麦86011404/25960

21505/5

31505/20

41506/5

51406/20

61307/10

玉米

82011406/25940

21507/10

31507/30

41308/15

51309/11

61209/20

辣椒78011305/15880

21305/30

31506/15

41406/30

51207/30

61508/25

打瓜63011105/15750

21406/5

31506/25

41307/20

棉花91011405/201020

21506/15

31607/10

41607/30

51508/15

61509/5

6.盐碱化耕地状况

项目区盐碱化状况属中盐化(0.5-0.8%)和轻盐化(0.2-0.3),土质为沙质棕漠土和下潮土土壤,土地为二、三等级。中盐化和轻盐化土地均在项目区西南部,靠泉水沟,中盐化土地面积为3691.07亩,轻盐化土地面积为8174.94亩。地表下0-0.3m内土壤平均含盐量0.1-0.4%,平均含盐量0.2%,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类型,阳离子主要为ca、mg、k、na,与潜水化学类型是相一致的。土壤条件为轻盐渍化-盐土地,地表ph值7.9-8.9,大部分荒地地表形成0.1-3cm的厚盐壳,由于春季返盐,地表形成高低不平盐块,主要生长耐盐植物如红柳、盐蓬等。耕地区由于受季节性农业灌溉水的影响,灌区内灌排系统不合理,致使土壤中盐份滞留,同时蒸发作用强烈,年平均降雨量为68mm,蒸发量约为降雨量的31倍。

盐渍化土在垂直向上,具有表聚性和结壳性的特点,在地下水位较高和蒸发极为强烈的情况下,盐分大量集中于表层0-0.3m,在表层以下,盐分即迅速减少。在农业灌溉与排沟作用下,大部分地区地表盐分含量在0.1-0.2%之间,农田作物受到中等抑制,产量低,在为中产田,形成轻盐渍土。在地下水径流不畅,排沟差的情况下,填表盐分含量在0.3-0.5%之间。

7.项目区基本农田保护

项目区农田保护总面积7729.1亩,其编号为c-n-131-1-1-ⅰ保护面积781.34亩,c-a-131-1-2-ⅰ保护面积4239.35亩,c-a-131-1-5-ⅲ保护面积339.47亩,c-a-131-1-4-ⅱ保护面积2368.94亩。

8.项目区基础设施

8.1农田水利设施状况

项目区内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合计每年的平均流量为10m3/s,水资源较为丰富,可以为农业生产用水提供有效保障。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见表五:

表五

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

单位:公里、座

项目区

分类支渠斗渠农渠

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渠道建筑物

渠系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渠系

总长已防渗长度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xxxxxxxx一组16.2517312036

二组5263266

三组32.2544315

八组4.2523449

合计28.56.25301433366

8.2交通状况

项目区紧靠xxxxxxxx,从项目区至县城、xxxxxxxx政府均为柏油路面,村组道路90%为柏油路面,布局均匀、合理的道路体系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及出行提供了方便。项目区现有田间道路23.73公里,农田基本建设中机耕道较差,高低不平,布局分散且零乱,农业机械化程度一般。

8.3电力状况

项目区属xxxxxxxx农电网供电,农网改造已完成,从xxxxxxxx变电站有35km10kv高压线路架设至项目区内部,电源充足且布设方便,供电半径500米,供电电压220v-380v,电压负荷要求达到用电需要,可满足今后项目建设的电力需求。

8.4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农田防护林体系较完善,林网化达90%,林网主要沿机耕道建设,林木品种多以杨树、柳树、沙枣树为主。防护林面积1542.58亩,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需完善,部分防护林现因采伐过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风效果,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造成不同作物的减产,限制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8.5农业生产技术状况

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农民的科技意识较强,每户农民均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虽然地处xxxxxxxx上游,但节水意识较强。村民自治较好,民主管理氛围较浓,一事一议能够较好地实施,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较好的人力保障。

8.6组织状况

xxxxx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xxxxxxxx、村两级均实行“一把手”工程,及时健全组织机构,由主要负责人亲自抓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9.项目区盐碱化耕地治理所投入工程及经费

项目区确定整治面积为9018.17亩,总投资为992万元,设项目工程实施期限为一年半,项目资金投入主要用于以下几项工程: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占资金总量的67.8%,约为672.9万元;

二是农田林网化建设工程建设占资金总量的2%,约为21.46万元;

三是土地平整及改良工程占资金总量的6.2%,约为69.41万元;

四是道路平整建设工程占资金总量的4%,约为35.64万元;

五是高效农业示范区占资金总量的7%,约为72.15万元;

六是农业技术培训占资金总量的3%,约为29.76万元;

七是其它费用占资金总量的10%,约为99.2万元。

7.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概算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渠系防渗、新建、维修闸口、新建桥及渡槽。项目区新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见表六:

表六

项目区新建维修农田水利设施统计表(单位:座、公里、米)

分类

渠道干渠支渠斗渠农渠

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渠道长建设物

闸桥渡槽闸桥渡槽闸桥渡槽闸桥渡槽

xxxxxxxx一组1519.2574

二组3442

三组1.5332

八组1.5332

合计2119251710

9.1.1渠系防渗

为减少渠系渗漏,达到节约用水和降低地下水位,治理盐碱地的目地,规划对项目区干渠、支渠进行防渗改造。项目区防渗改造干渠21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6米,深0.84米,投资327.7万元;支渠19.25公里,全部采用混凝土板防渗,边坡1:1,底宽0.6米,深0.72米,投资269.5万元;渠系防渗总投资597.2万元。

9.1.2闸口配套改造

项目区支渠新建闸口17座,总投资9.5万元。

9.1.3桥涵配套改造

项目区支渠新建桥10座,总投资6.2万元;新建渡槽3个,总投资6万元。桥涵配套改造12.2万元。

9.1.4机井节水工程

为实现农业化高效、节水灌溉,缓解农业用水高峰,项目区需新建机井5眼(井深80米,每眼井打井费用为600元/米,小计4.8万元,深水泵1.8万/眼,变压器1.2万元/眼),每眼井造价为7.8万元,5眼井共需39万元;每眼机井需拉10kv、380v高压线500m,合计2.5公里(高压线6万元/km),共需15万元。两项合计投资54万元。

9.2农田林网化建设概算

项目区目前林网建设不配套,致使项目区耕地受风沙侵害较重,为改善项目区林网现状,需更新123亩,每亩造价为1745元,总投资21.46万元。投资主要用于清挖树根、平整林地、购置苗木、植树造林等方面。

9.3土地平整及改良概算

土地平整及改良包括平整土地、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三项。

9.3.1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可保证耕地表面平整,提高耕地质量,防止盐碱发生,项目区平整土地9018.17亩,每亩需30元,共投资27.05万元。

9.3.2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项目区土地的肥力,合理使用化肥,保证土壤固粒结构,达到节本增效。项目区共需测土配方9018.17亩,每亩30元,共投资27.05万元。

9.3.3土壤改良

项目区通过健全灌排系统和灌溉耕作制度,采用增施有机肥,间作绿肥作物(草木栖)等措施来减轻土壤盐碱度,培肥地力,共需改良土壤的耕地面积7655.44亩,每亩需20元,共投资15.31万元。

9.4道路平整建设工程概算

规划修筑田间机耕道23.73公里,宽4米,垫土石方厚度为0.4米,每方投入5元,计18.98万元;机耕道每100米建1个涵洞,共需建涵洞238个,单价700元,计16.66万元。道路平整工程共需投资35.64万元。

9.5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概算

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占资金总量的7%,我们把整治面积的10%作为高效农业示范区,每亩地投资需800元,共需投入资金为72.15万元。

9.6农业技术培训概算

农业技术培训内容主要为劳务工补贴、技术资料投入及其它投入,共29.76万元。

9.7项目区运行期间的其它投入概算

项目区运行期间主要有项目前期申报、项目工程概算报告及工程监理等三方面,共投入资金99.2元。

10.效益分析

10.1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后,通过对项目区内灌排水系统的健全和配套建设,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和消除渍灾害对农业威胁,使原盐渍化中低产田恢复转变为稳产高产田的耕地,提高水的利用率,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实现节本增效,从而促进以“好道路、好条田、好林网”等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外通过打机井,以缓解农民用水纠纷,减少农民因争水而引发的打架斗殴现象,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一部分不稳定问题。

10.2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科学规划,使灌排水系统、条田林风等的布局更加合理,灌区田间灌排设施更加完善。但由于灌溉不合理,到使部分地块翻浆。通过土地盐碱化整治,从而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单产的目的。原创:在灌排水沟两侧种树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农区生态环境,并可有效稳固水沟断面。同时,改良规划的灌排水工程通过完善灌排水系统,可改善地下水水质,使依靠地下水生长的天然植被得到良好的生存环境。另外,我xxxxxxxx地处xxxxxxxx上游,通过实施节水灌溉,缓解了下游地区的枯水期用水状况。

10.3经济效益

项目区通过配套灌排水系统建设,治渍改良盐碱地,使中低产田逐步向稳产、高产田转变,由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该项目使高产田提高到30%,低产田减少到40%。以2005年产业结构、粮经草比例为作物面积不变核算为基础,农产品单价以2003年-2005年的平均价为参数,预计,项目实施后现有耕地每年每亩地可增加纯利润113.2元,共增加73.45万元;新增耕地为483.87亩,每年每亩可增加纯利润200元,共增加9.68万元。两项合计每年新增纯利润83.13万元。项目总投资为992万元,预计10年可收回投资。项目区现有耕地经济效益分析见表七:

表七项目区效益分析表

类型

作物

项目盐碱化整治前亩投入费用(元)整治后亩成本

(元)

(+、—)亩纯收入(元)年增纯收入(万元)纯收入整治前后对比

单产(公斤)亩产值(元)亩成本(元)亩纯收入(元)单产亩产量亩产值

(+、—)

(公斤)(+、—)

高产田小麦4707052804251100488+18+27-12.2464.23.1+39.2

玉米8307472804671100880+50+50-12.2524.20.5+57.2

辣椒32019204801440340+20+120-15.31575.34.1+135.3

孜然9076515061598+8+68-15.1698.10.3+83.1

打瓜90612880332100+10+68-15.9415.92.2+83.9

棉花2401200300900260+20+100-16.41016.41.8+116.4

中产田小麦423634.5250384.51100464+41+61.5-15.4461.47.3+76.9

玉米740666245421812+72+64.8-15.4501.20.75+80.2

辣椒25015004001100280+30+180-19.51299.57.2+199.5

孜然63535.5120415.575+12+102-16.2533.70.4+118.2

打瓜63428.4240188.473+10+68-19.2275.62.8+87.2

棉花2031015260755228+25+125-17.6897.62.6+142.6

低产田小麦367550.5200350.51100417+50+75-19.1444.613.5+94.1

玉米610549210339705+95+85.5-19.1443.61.5+104.6

辣椒2001200310890240+40+24-20.61150.614+260.6

孜然3832310022353+15+127.5-16.53670.8+144

打瓜52353.6190163.667+15+102-23.1288.76+125.1

盐碱范文篇5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

山东省东营市是新兴石油工业城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土壤多为滨海盐碱地,因其特殊的立地条件,自然植被很少,栽培树种资源多为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尤少,只有耐盐性极强的野外自然生长的树种——柽柳。白蜡则是经过了长期的自然演变选择,已适应了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近几年来,成为东营市街道绿化的首选树种。

1特征特性

白蜡属木樨科白蜡树属,树木高达25m左右,为落叶乔木,树冠阔卵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小枝密被茸短茸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7枚,通常5枚,椭圆形至卵形,叶缘有锯齿,背面有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生于2年生枝上,无花瓣,花萼4~5齿裂。翅果倒卵形至椭圆形,长2~3cm,果较翅长或与翅等长,翅梢下延至中部。该树是防风固沙、城镇绿化美化、生态建设的优良树种,其枝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旱、耐涝、耐寒、耐盐碱,抗风、抗病虫害,适应性强,干形通直,树形美观,在含盐碱量0.3%以下的土壤上生长正常。

2栽培要点

2.1育苗地选择选择土壤养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高、结构疏松、透气良好、pH值为7.5~8.0、含盐碱量小于0.1%的地块。育苗地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田间杂草少。对重沙壤土、重粘土地要进行改良,轻沙壤土育苗效果好。

2.2土壤处理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6万~7.5万kg/hm2、二铵375kg,将其拌匀撒到田间,深耕30cm。在施农家肥时,可在肥料中加施30~45kg/hm25%的辛硫磷颗粒剂,将药加入细土掺匀,撒入圃地,然后翻耕,消灭地下害虫。每公顷施入225~300kg的硫酸亚铁,混入20倍细土,均匀撒入苗床,防治苗木立枯病。

2.3整地播前严格整地,达到细、碎、平整的标准。将育苗地按灌水方向作成20m2或40m2的畦田,畦田内平整,苗床宽2m、长10m,或宽4m、长10m。

2.4育苗春天宜早,一般在3月中旬~4月初播种,开沟条播,每公顷播种60~75kg,深度4cm,深浅一致,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镇压。

2.5幼苗管理

2.5.1灌水。根据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合理确定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次数,在种子发芽期,床面要保持湿润,经常灌水,做到少量多灌;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生长期,做到多量少灌,每隔5~10d灌水1次,每次灌水要灌足、灌透,灌水时间宜在早晚,秋季雨水多时要及时排除。

2.5.2除草。幼苗生长缓慢,田间杂草生长迅速,易造成“草吃苗”现象,影响苗木生长,杂草幼苗现形后应及时除草,除草做到早除、勤除、除净。

2.5.3施肥。苗木施肥以基肥为主,为使苗木生长健壮,在苗木生长旺期应多施氮肥,磷、钾肥配合使用,苗木生长后期停施氮肥,多施钾肥。

2.5.4间苗。白腊出苗后间苗2次,第1次在苗出齐并有两对针叶时进行,第2次在子叶相互重叠时间苗,去弱留强,留均匀健壮苗,保苗4.5万株/hm2为宜。

2.6整形修剪

2.6.1选苗定干。在选择植株时,要挑选树干挺直、2~3年生、胸径3~4cm,且生长状态良好的白蜡苗。一般于早春进行植株截干,根据不同需要,截干高度一般在1.0~2.0m(丛式树形要从基部截干)。

2.6.2修剪。进入生长季节后,植株会从截干处萌生出2~4个主枝,主枝长至10~15cm时,就要对主枝进行短截,待主枝长出侧枝后,再对侧枝进行短截(根据树形的不同要求进行修剪),经过3~4次修剪,植株的树形就可接近球形。秋季落叶后,根据每个树形的具体情况,再进行1~2次的修整(包括对内膛枝和重叠枝的修剪)即可成形。

3病虫害防治

从冬耕、土壤消毒、精选良种、种子消毒、适时早播、合理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综合防治地下害虫。白蜡的主要病害是煤污病,主要害虫有卷叶虫和天牛,前者危害嫩叶,后者蛀食枝干。发现病虫害,及早防治。

参考文献

[1]赵春磊,乔培瀛,温育岫等.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2(3):41~42.

[2]贾春,耿国民,何树兰,黄致远.南京市园林绿化树种的组成特色浅析.江苏林业科技,2003(10),30(5):24~28.

[3]桑海霞,李红波.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9),16(3):46~48.

[4]章理运,段传宏,李月凤.信阳市城镇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应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13(4):14~17.

[5]董晓彤,黄本敏.城市居住区的园林建设与树种选择[J].新疆林业,2000(5):26.

盐碱范文篇6

1.1农户特征

农户特征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教育水平、家庭劳动力数量、农业收入等。首先,户主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的差异等会造成农户对水利设施与盐碱地改良及持续利用关系的认知有可能不同,并进一步影响农户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参与意愿。其次,农业收入比较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抑制农民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参与积极性,如果农户家庭总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越大,农民可能越愿意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7]。

1.2水资源及利用管理政策

该因素主要包括水资源、水费、农田水利设施完备程度及其产权等因子。水资源稀缺程度是影响农户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参与意愿的基本内生因素[5,8]。一般情况下,水资源越短缺,农户越倾向于选择节水型水资源利用行为。相反,随着水资源短缺程度的减缓,农户灌溉行为受水资源约束逐渐越小,灌溉用水量可能会显著增加[9]。征收水费可以使农户充分考虑机会成本,刺激农户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10]。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从水源到田间输送过程中渠系水利用率,责权明晰的水利设施管理制度有利于催生农户自主治理灌溉事物的行动[11-12]。

1.3农村土地利用政策及其诱致因子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久不变的土地产权制度在兼顾耕地公平分配的同时,也带来了耕地细碎化,这与农田水利设施耕地占用的规模性和公共性不匹配。由于盐碱地改良水利工程技术整体性强,需要区域共同实施,小规模的单个农户无法采用,或者即使能用也因成本过高或效益外溢不得不放弃[13],因此农村土地分户经营的模式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已不相适应[6],农户不可能独立解决农田水利的供给[14]。一般情况下,每块耕地面积越大,越有可能提高农户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参与意愿。但土地流转在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的同时,也会带来土地调整频繁、承包期较短等问题,这也可能不利于农户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持续投入。同时,但也有研究认为由于农田水利设施投资成本的分担和利益的分享很难界定,导致搭便车现象严重,这进一步造成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而较短的承包期也许能较好地解决这类“搭便车”问题[15]。因此,土地产权与盐碱地农业持续利用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

1.4其他因素

耕地质量及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地生产率的决定因素[16]。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灌溉需求的强度不一样,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参与意愿也差异明显。小规模的村民组、成员间的同质性、相互间的有效监督等对成功的集体行为可能产生正显著效应[17]。但也有研究认为,农户数越多的村民组成功的集体行动的可能性越高[18],因此村庄规模可能是影响农户意愿的潜在因素[5]。除此之外,农户用水协会和政府农田水利设施项目补贴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意愿也具有显著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构建农户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意愿影响因素因子体系(见表1)。

2数据来源与计量分析

2.1数据来源

基于地理学综合性、区域差异性以及空间性特点,本研究选择黄淮海平原山东省垦利县、松嫩平原西部吉林省镇赉县和伊犁河谷地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垦利县地处黄河口高盐碱地带,以滨海盐土为主要类型。镇赉县位于松嫩平原西部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典型的碱土分布区。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地处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的阿拉喀尔山脉北麓,原生盐渍化突出,是我国盐碱荒地开发利用的典型。这三个地区分别位于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干旱区,包括了盐土、碱土以及次生盐碱土不同盐碱土类型,代表了旱田、水田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分别通过土地整理、土地综合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研究区域选取了8乡(镇)、14村共468个有效农户调研样本资料,主要包括农户耕地资源禀赋及土地产权制度、水资源利用及水利设施管理政策、农户家庭基本特征以及农户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参与意愿等(见表2)。

2.2农田水利设施状况及农户意愿

研究区域早在六七十年代,通过国家资金投资与农户投工投劳相结合,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形成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以及桥、涵、渣等基建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体系。但随着盐碱耕地不断开垦,末级渠系和田间配套工程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渠道淤积堵塞、渗漏严重,甚至只灌不排、灌排失调,造成这些地区地下水位偏高,下游滩地土壤次生盐碱化[19-20]。近年来,国家通过土地整理及综合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根据以上问题,考虑到区域差异性,本研究界定农田水利设施农户参与管理主要包括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与保护以及对漫灌、喷灌、滴灌、雾灌等适宜的灌溉技术的采用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土地政策使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参与意愿陷入两难:一方面希望通过完善水利设施改善盐碱地农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望占用调整自家耕地。为了深入分析目前土地利用政策对农户意愿选择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农田水利设施是否占用农户耕地分成两种情形。在不占用农户耕地的前提下,农户参与意愿明显,镇赉县和察布查尔县农户样本均值为0.92,垦利县为0.54,均大于0.5。但在占用农户耕地时,农户参与意愿明显降低,全部样本均值仅为0.54,垦利县样本均值仅为0.30。在两种情形下,全部样本和分区样本标准差较大,这说明不同特征的农户选择意愿差异明显。

2.3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回归分析

本研究中被解释变量农户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意愿(y)是一个纯粹的二值品质型变量,而不是连续定距型变量,这不符合一般多元线性回归的前提假设条件,不能直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模,通常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回归结果表明:

(1)耕地规模。该指标与农户意愿选择正相关,并且在引入占用农户耕地虚拟变量后,耕地规模对因变量的影响有所增加。这表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越大,农户以土地要素投入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积极性越强。

(2)土地利用类型。旱田相对于水田而言,需水量小,灌溉次数少,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参与意愿较弱。在一定的水资源供给保障率下,水田具有稳产保产特征,而旱田经营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农户水田所占比例越高,越愿意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

(3)土地细碎化。土地细碎化是影响农户意愿的重要因素。农户田块越多,分布越分散,越不愿意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在占用耕地情形下,单块耕地面积也成为影响农户意愿选择的因素,块均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越愿意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

(4)地权稳定性。频繁的土地调整对农户造成了土地产权的不安全感。相对于农田水利设施投资的长期性,土地调整越频繁,农户参与意愿越弱。山东省垦利县部分村庄及村民小组,土地每5-12年调整一次,农户参与意愿明显偏低。在138个调研样本中,仅有54%的农户愿意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远远低于吉林省镇赉县和新疆察布查尔县92%的比例。

(5)水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水资源保证率越低,农户对于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意愿越强。水费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比重越大,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越强烈,这与已有研究相矛盾[21]。在占用耕地情形下,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完备度与农户意愿选择正相关。水利设施产权私有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

(6)农户自身特征和政府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意愿。通过政府立项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入,这对农户意愿选择的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在水利设施占用农户耕地的情形下,政府行为对农户意愿选择起到了催化作用。由于样本限制,回归结果中村庄规模这一因子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明显。家庭劳动力资源和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这两个因子回归分析结果与预期相反。

3结论和启示

通过对研究区域样本计量分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分户经营模式已不相协调,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与土地利用政策关系密切,同时也受到水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农户自身特征和政府行为等因素综合影响。扩大盐碱耕地经营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能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根据调研区域样本数据,山东省垦利县农户块均耕地面积最小,为3.18亩,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最弱,尤其是占用农户耕地情景下,表现更为突出。而吉林省镇赉县农户块均耕地面积为8.18亩,新疆察布查尔县农户块均耕地面积最大,为11.18亩,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相对较强。基于盐碱地持续利用目标,建议我国典型盐碱地区域通过土地适度流转,促进盐碱障碍耕地向大户集中,适度扩大农户耕地经营规模。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已经发包的耕地,根据农户自愿原则,推动土地整合,降低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下按耕地质量均分田地带来的耕地细碎化程度,促进耕地“小块并大块”。针对通过国家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进行的盐碱荒地开发而形成的新增耕地,为避免耕地细碎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建议在土地发包过程中适当扩大单块耕地面积,以实现农户耕地资源与农田水利设施优化配置,促进盐碱地农业持续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的土地利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农户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积极性。调研结果表明,尽管山东省垦利县部分农户认为根据家庭人口增减调整耕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与实施“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政策的吉林省镇赉县和新疆察布查尔县相比,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明显偏低。山东省垦利县相对频繁的土地调整降低了农户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积极性。探索性的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助于稳定农户农业生产预期,促进农户长期投入、长期经营和盐碱地改良。建立农业灌溉用水的资源管理机制[7],建立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益和可持续的农田水利系统[22]是盐碱地改良及农业高效利用的基本保障。现阶段,国家土地整理、综合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资的重要渠道,这大大降低了农户盐碱地改良投入的生产成本。

盐碱范文篇7

1.1移栽大田杂草成因

1.1.1杂草种子或根、茎部位繁衍遗留下来的本地品种。主要有千金子、稗草、异形莎草、芦苇及少量的水生阔叶杂草,这些杂草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具有耐低温、耐盐碱、耐旱、耐渍水、抗病等较强的抗逆性,其生育特性具有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自繁能力强等野生习性。杂草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加上近几年少耕、免耕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使其迅速繁殖,蔓延危害。当地杂草主要传播途径:①农工在农事作业时,将拔除的杂草,随手扔进灌渠内,杂草随灌溉水流进其他稻田;②禽类、牲畜活动,致杂草近距离传播。种子成熟后,被一些禽类、牲畜食用后,未及时消化即排出体外,这部分种子就地生根发芽,生长繁殖危害;③农场内部农机跨区作业,在有杂草滋生的田间作业后,将附着在农机具上的杂草种子(盐碱土粘着性强,机械在田间作业时粘上泥,泥土上附着杂草种子)从发生地带到异地,使其落地再生;④气流、灌溉水等其他自然方式传播,特别是长在近水渠旁的杂草种子成熟后,种子散落在水面上,随灌溉水流进大田,在大田内繁殖蔓延。另有一些地头、田埂杂草种子成熟后,随气流飘落大田。

1.1.2种子田中异品种植物,即“红稻”、“大青棵”等。其来源主要是由水稻种子在调运过程中传入稻田,和水稻一起在田间生长繁育蔓延,对水稻生产构成危害。

1.2地头、田埂杂草成因

地头、田埂杂草多为一年生、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混合群落,世代生活在地头、田埂上,系自繁,生命力极强。也有的是人们在后来的生产活动中,从大田中带出的杂草。杂草种类主要有芦苇、节节菜、鸭舌草、丁香蓼、马唐、稗草、千金子等。这些杂草生长在地头、田埂上,通风透光,环境条件好,根系发达,混杂丛生,生长茂盛,多数人不重视其危害性,且常被人忽略,其实这里是杂草的滋生地,是稻田杂草的传播源头,是害虫的避难所,是植物病菌的繁殖场,是化除死角。

2杂草防控策略

2.1种子检疫

加强种子检疫工作,控制种源,切断杂草传播途径。从种子源头上加以控制,保证干净稻田不被杂草种子污染,是防止杂草种子进一步蔓延扩散的根本措施。农场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种子繁育田的管理,从田间人工去杂到机械精选种子,每个环节都要抓细抓好,努力提高种子质量,确保商品种子不含异品种稻,不含杂草种子。另外,种子部门在引种时,不应到有“红稻”、“大青棵”等稻区引进新品种。

2.2农业措施

2.2.1改进栽培方式。打破杂草生存条件,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是彻底消灭杂草危害的关健性措施。①深耕灭茬:于大、小麦收割后,改重耙灭茬为机械悬挂四铧犁耕翻灭茬,耕深一般在15~18cm(耕过深,土壤易返盐碱,影响机插秧苗活棵),使散落在田表的杂草种子埋下较深的土层,使之不能萌发或即使种子能萌发也因种子埋藏过深而无法出苗。特别是对杂草发生重的田块,土壤更要深翻平整。②轮作换茬:对一些恶性杂草发生严重的稻田,要轮作换茬,改水田为旱地,种植双子叶植物(如棉花、大豆等)。破坏水生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的生存环境,然后再用化学手段对杂草加以控制和灭杀,达到降低杂草基数的目的,最终使恶性杂草消迹。

2.2.2清洗农机具。盐碱土粘着性强,机械作业时,粘土附着农机具上,农机到新作业区作业时,就将被杂草种子污染过的泥土带入田中。因此,作业过的农机具进行清洗后才可到新作业区作业。

2.3化学除草

2.3.1清除地头、田埂杂草。①在麦收后,水稻移栽前,用41%农达水剂2250~3000mL/hm2或用20%克无踪2250~300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即可杀灭田间沟渠杂草。②在杂草生长旺盛期(7月底,8月上、中旬),杂草种类齐全,生长量大,选择晴天,用41%农达水剂2250~3000mL/hm2对水750kg/hm2定向喷雾,可有效控制当季杂草危害,降低下一年度杂草发生基数。

2.3.2防除大田杂草。①土壤封闭:第1次封闭在大田水整后,水稻移栽前,防治一年生多种单、双子叶杂草,用60%丁草胺乳油1500mL/hm2加10%农得时225g/hm2,拌药土撒施均匀,保水5~7d;第2次封闭在水稻移栽后5~7d,用60%丁草胺乳油1500mL/hm2加10%农得时225g/hm2,用药土均匀撒施,上浅水层,保水5d。②茎叶处理:2次封闭后,田间仍有稗草、千金子需要补除的,用10%千金乳油750~1050mL/hm2对水750kg/hm2,于杂草二至三叶期施药。若有稗草及其他阔叶杂草田,也可用2.5%稻杰油悬浮剂750~90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

2.4人工拔草

水稻生长到中后期,稻田内有残留的大龄杂草,这部分杂草与水稻争光、争肥、争空间,严重影响水稻后期生长发育,对水稻品质、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应动用人工,将杂草连根拔除后,放入袋中,带出田外,集中销毁。特别是近几年稻田内恶性杂草千金子繁殖快,危害重。除恶性杂草忌用镰刀割除,由于千金子割茬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折断的茎干,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能生根长叶,形成再生植株危害周边稻株。因此,必须连根铲除,集中处理。

参考文献

[1]潘学彪,陈宗祥,左示敏,等.江苏省杂草稻成因及防控策略[J].江农业科学,2007(4):52-54.

[2]陈树文,苏少范.农田杂草识别与防除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盐碱范文篇8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栽培方法;病虫害防治

山东省东营市是新兴石油工业城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土壤多为滨海盐碱地,因其特殊的立地条件,自然植被很少,栽培树种资源多为外来树种,乡土树种尤少,只有耐盐性极强的野外自然生长的树种——柽柳。白蜡则是经过了长期的自然演变选择,已适应了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近几年来,成为东营市街道绿化的首选树种。

1特征特性

白蜡属木樨科白蜡树属,树木高达25m左右,为落叶乔木,树冠阔卵形。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小枝密被茸短茸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7枚,通常5枚,椭圆形至卵形,叶缘有锯齿,背面有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生于2年生枝上,无花瓣,花萼4~5齿裂。翅果倒卵形至椭圆形,长2~3cm,果较翅长或与翅等长,翅梢下延至中部。该树是防风固沙、城镇绿化美化、生态建设的优良树种,其枝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旱、耐涝、耐寒、耐盐碱,抗风、抗病虫害,适应性强,干形通直,树形美观,在含盐碱量0.3%以下的土壤上生长正常。

2栽培要点

2.1育苗地选择选择土壤养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高、结构疏松、透气良好、pH值为7.5~8.0、含盐碱量小于0.1%的地块。育苗地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田间杂草少。对重沙壤土、重粘土地要进行改良,轻沙壤土育苗效果好。

2.2土壤处理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6万~7.5万kg/hm2、二铵375kg,将其拌匀撒到田间,深耕30cm。在施农家肥时,可在肥料中加施30~45kg/hm25%的辛硫磷颗粒剂,将药加入细土掺匀,撒入圃地,然后翻耕,消灭地下害虫。每公顷施入225~300kg的硫酸亚铁,混入20倍细土,均匀撒入苗床,防治苗木立枯病。

2.3整地播前严格整地,达到细、碎、平整的标准。将育苗地按灌水方向作成20m2或40m2的畦田,畦田内平整,苗床宽2m、长10m,或宽4m、长10m。

2.4育苗春天宜早,一般在3月中旬~4月初播种,开沟条播,每公顷播种60~75kg,深度4cm,深浅一致,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镇压。

2.5幼苗管理

2.5.1灌水。根据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合理确定灌水时间、灌水量、灌水次数,在种子发芽期,床面要保持湿润,经常灌水,做到少量多灌;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生长期,做到多量少灌,每隔5~10d灌水1次,每次灌水要灌足、灌透,灌水时间宜在早晚,秋季雨水多时要及时排除。

2.5.2除草。幼苗生长缓慢,田间杂草生长迅速,易造成“草吃苗”现象,影响苗木生长,杂草幼苗现形后应及时除草,除草做到早除、勤除、除净。

2.5.3施肥。苗木施肥以基肥为主,为使苗木生长健壮,在苗木生长旺期应多施氮肥,磷、钾肥配合使用,苗木生长后期停施氮肥,多施钾肥。

2.5.4间苗。白腊出苗后间苗2次,第1次在苗出齐并有两对针叶时进行,第2次在子叶相互重叠时间苗,去弱留强,留均匀健壮苗,保苗4.5万株/hm2为宜。

2.6整形修剪

2.6.1选苗定干。在选择植株时,要挑选树干挺直、2~3年生、胸径3~4cm,且生长状态良好的白蜡苗。一般于早春进行植株截干,根据不同需要,截干高度一般在1.0~2.0m(丛式树形要从基部截干)。

2.6.2修剪。进入生长季节后,植株会从截干处萌生出2~4个主枝,主枝长至10~15cm时,就要对主枝进行短截,待主枝长出侧枝后,再对侧枝进行短截(根据树形的不同要求进行修剪),经过3~4次修剪,植株的树形就可接近球形。秋季落叶后,根据每个树形的具体情况,再进行1~2次的修整(包括对内膛枝和重叠枝的修剪)即可成形。3病虫害防治

从冬耕、土壤消毒、精选良种、种子消毒、适时早播、合理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综合防治地下害虫。白蜡的主要病害是煤污病,主要害虫有卷叶虫和天牛,前者危害嫩叶,后者蛀食枝干。发现病虫害,及早防治。

参考文献

[1]赵春磊,乔培瀛,温育岫等.经济林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林业科技,2002(3):41~42.

[2]贾春,耿国民,何树兰,黄致远.南京市园林绿化树种的组成特色浅析.江苏林业科技,2003(10),30(5):24~28.

[3]桑海霞,李红波.齐齐哈尔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9),16(3):46~48.

[4]章理运,段传宏,李月凤.信阳市城镇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应用[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13(4):14~17.

[5]董晓彤,黄本敏.城市居住区的园林建设与树种选择[J].新疆林业,2000(5):26.

盐碱范文篇9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搞好园林绿化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但由于盐碱土含盐较高,盐碱地的园林绿化难度非常大,迫切需要改良盐碱地。

1盐碱地的危害

盐碱地是指土壤盐碱化的地区,主要包括盐地、碱地及盐碱地。就目前来看,我国大约有100多座城市处于盐碱状态,盐碱地面积约0.35亿公顷,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滨海地区[1]。盐碱地的形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人为因素有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盲目的改造自然环境等。盐碱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威胁农作物的生长。盐碱土有很高的盐分,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作物失去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营养条件。在盐碱的影响下,土壤溶液会直接危害作物细胞,影响作物的正常吸收和代谢功能。2)伤害植物组织。干旱季节,盐碱土中的盐会聚集在土表,进而伤害植物的胚轴。再者有些植物内部系统“排毒”功能不强,含盐量高的土壤会危害植物的原生质,使得植物蛋白质合成受阻,危害植物细胞,易造成植物过早凋谢、死亡。3)引起植物生理干旱。盐碱地的土壤含有较高的可溶性盐类,这种可溶性盐可提高土壤溶液渗透压,进而引起植物生理干旱,造成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易导致植物干枯死亡。

2盐碱地改良措施

盐碱地的改良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我国盐碱地面积非常大,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可以提高盐碱地的利用率,改善盐碱地作物、植物生长环境,进而创造出更好的效益。基于此,从生物、物理、化学3个角度,对盐碱地的改良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2.1生物改良措施

1)常用的生物改良措施是在盐碱地种植一些耐盐碱的植物,如沙枣、滨柃、白榆、白柳及紫穗槐等,这些耐盐碱的植物对改良盐碱地土壤盐碱性有着积极的作用。2)种植耐盐的绿肥和牧草,如田菁、紫花苜、草木樨等。3)开展大穴整地、淡水洗盐工程,以此改良盐碱地。一切改良土壤的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提高土壤改良效果,应综合开发,整合各种改良手段,如乔木、灌木及草本等植物的复合种植,形成遮盖面,将盐碱地地面遮盖起来,以此减少盐类的积集,减少水分的蒸发。

2.2物理改良措施

1)深翻土地。深翻土地的好处是可以让水分均匀下渗,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在盐碱地,要适时对土壤进行深翻,以此来改变土壤环境,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弱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返盐。在平整土地时,应尽量选择春季和夏季,因为这两个季节土壤返盐较重[2]。2)洗盐。洗盐是常用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手段,即将水灌入盐碱地,稀释盐碱地中的盐分,并使其溶解,然后通过下渗把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洗盐这种方法时,需要在绿地上挖排水沟。3)设置隔离层。隔离层的目的是隔离盐碱,防止盐碱上升。在种植植物前,可在预埋的洞穴放置一个隔离带或设置一个隔离层,以此来隔离盐碱与植物的直接接触。

2.3化学改良措施

1)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植质,可以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土壤碱性,同时有机肥可和碳酸钠形成腐殖酸钠,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盐能力。合理施用化肥,化肥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是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这些元素还可以增强作物的耐盐能力。施用化肥时,要避免施用碱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钠等,应以中性和酸性肥料为宜。2)使用专用“土壤调理剂”。现阶段,一些专用盐碱地改良的“土壤调理剂”也得到了研发和应用,这些调理剂可以很好地促进土壤中金属离子交换释放出来,降低盐分含量[3]。例如,碱性硅酸盐是一种含氟硅酸钠盐的分散无定形胶体,施于土壤后,可以增加土壤胶质,调节土壤空隙状况,改善土壤性能;抑盐剂,在盐碱地使用抑盐剂,可以在地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薄膜,防止水分子通过,抑制水分蒸发,减少盐分在地表积累。

3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3.1做好盐碱地的地质勘查工作

要想改良盐碱地,地质勘查是必要的,只有了解盐碱地的土壤环境、确定盐碱地土壤含盐量,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改进,进而形成规模化的植被群落。园林绿化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绿化地进行勘查,了解绿化地土壤是否为盐土,然后根据勘查结果,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3.2渗管排盐

在园林绿化地铺设暗管,通过暗管向土壤灌淡水,并通过暗管将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拍走。渗管铺设一般为水平封闭式,一级管和二级管相结合,一级管的渗入水汇入二级管,然后流入污水管排走。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污水管埋设较浅,则可在二级管的末端设集水井,定期强排[3]。

3.3选择适宜的植被

选择植被时,应选择具有抗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耐水湿等特征的植被。为了提高绿化质量,在进行绿化施工时,除了要选择适宜的植被外,还可以适当引进其他地区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生长的树种,从而丰富盐碱地绿化景观。3.4科学栽植1)栽植树木前,应先挖好树洞,在树洞设置隔离层,可用粗砂、碎木屑、碎树皮、马粪等铺设在树穴内作为隔离层。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隔离层的用料,其大小要适中,且不能含有过多的杂质。2)埋好隔离层后,栽植树木或幼苗,然后回填客土,在回填土过程中,要确保隔离层与塑料布的地层严密结合在一起,塑料布的顶端要超出地面,并用石块对其进行固定[4]。

3.5客土抬高地面

园林绿化过程中,如果绿化地不具备排水条件,则应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降低土壤盐分,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3.6大穴换土

大穴换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改变土壤盐碱状况的措施[5]。在园林绿化过程中,采用大穴整地的措施,可以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土地条件,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在园林绿化地,可开挖深为10cm的穴,并在穴底埋设鹅卵石作为隔离层,在穴面铺设5~10cm的中砂为覆盖层,以便降水可灌溉水可以顺利下渗透含盐高的土层,从而降低其含盐量。

3.7其他技术

1)灌溉。盐碱地园林绿化植被主要是靠水管网供给的自来水进行灌溉。结合盐碱地特点,浇灌时要对盐碱地绿化地浇足、浇透,避免次生盐碱化的发生,然后根据植被的生长情况科学浇水,一般每隔7d要浇水1次,浇水后要进行松土。2)施肥。保证植物生产所需的营养,可以提高植物的耐盐碱性,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中,要做好施肥管理。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因为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与通透性[6]。另外,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科学追肥,施加磷肥、钾肥,拒绝使用碱肥。

4结语

盐碱地改良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有利于盐碱地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基于盐碱地的特征,可利用生物措施、物理措施以及化学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盐碱地改良后,对其进行绿化施工,可充分提高盐碱地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孙辉.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39(2):83-84.

[2]张顺.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22):204-205.

[3]于晓龙,刘希娟,郭静静.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58-59.

[4]张田田.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2018(22):193.

[5]何冬太.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探究[J].低碳世界,2017(34):206-207.

盐碱范文篇10

论文摘要介绍了国内外盐渍土分布情况,对我国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在盐碱地区进行城镇绿化应树立的基本观点,并针对河北省域内盐碱地现状,提出了通过筛选并推广应用耐盐碱植物,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采取合理的养护管理技术等综合手段来提高盐碱地地区的绿化效果,更好地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条件。

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的统称,我们把含有大量盐碱的土壤称为盐渍土,把拥有大量盐渍土的地区称为盐碱地区。土壤盐渍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盐碱成分在土体中积累,使得其他类型的土壤逐渐向盐渍土演变的成土过程。

盐渍土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世界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各种类型盐渍土的面积9.5438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这些盐渍土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0%,其中90%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10%是由于人们不正确地运用灌溉、化学改良剂和砍伐森林造成的次生盐渍化。

我国盐渍土分布也十分广泛,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67万公顷(不包括滨海滩涂)。其中盐土1600万公顷,碱土86.7万公顷,各类盐化、碱化土壤为1800万公顷。在3467万公顷盐渍土中已开垦种植的有667万公顷左右。据估计,我国尚有1733万公顷左右潜在盐渍化土壤,这类土壤若开发利用、灌溉耕作等措施不当,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我省主要为滨海盐土,这些土地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的秦皇岛、唐山、沧州等地,其盐渍化程度高,面积广。

1我国目前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

1.1盐渍土已经逐渐被看作一种资源来加以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政策主要是生产粮食,盐渍化的土壤由于不适合粮食生产而被闲置。随着环境压力的逐渐增大,人们也开始将盐渍良服务于生态环境的改造,使之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例如天津开发区曾是被中外专家称为“绿色植物禁区”的滨海盐土,经过对其十几年的改良,已经创造出一片美丽的绿色环境,天津人将开发区作为一个生态城区来建设,增强了招商引资的能力。

1.2盐渍化改良的指导理论有新的发展

以往多以水利措施为主要土壤水盐调控杠杆,以临界深度理论作为其治理依据。随着人们对盐渍土认识的加深,土壤水盐调控和监测手段的进步,服务目标的多样化以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临界深度理论逐渐显得有些片面性和绝对化。山东寿光滨海盐碱良试验区提出了“最小淡化水层”的改良目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张万均为首的科研组提出了允许深度的新概念,并依据允许深度创建了浅密式快速排盐新工艺,通过十几年的治理,将开发区滨海盐土的土壤含盐量由初始时的4.73%稳定地控制在0.3%以下,基本解除了盐害,使园林绿化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1.3土壤化学改良剂进一步推广运用

各地研制的土壤改良液,在加速土壤脱盐,降低土壤pH值等方面也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经我们近年试验发现其改良持久性较差,需在以后加以改进。

1.4生物改良措施受到重视

种稻洗盐、种植绿肥等传统生物改良法在不同的盐渍土上,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的改良效果得到更广泛地研究与应用。通过相关措施配合下的农业耕作,虽然短期内也能使土壤盐分下降,但其洗脱的程度、影响深度及土体脱盐的稳定性远不及林业措施。

1.5筛选出了一些耐盐植物

现在全世界已发现的盐生植物约3000种,我国的盐生植物约1000种,可是我国在植物抗盐性、抗盐植物品种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甚少。近两年,这方面的研究有较大起色,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和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共同从100多种野生或栽培蔬菜中筛选出了10余种能耐受1/3~1/2海水盐分浓度的品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经过近3年的努力,已经筛选出可在土壤含盐量0.7%~1.0%,最高1%~2%种植的滨海柽柳一号、沙枣等适生树种及芙蓉葵、海滨锦葵、蜀葵等花卉品种,能耐受1/3~1/2海水盐分浓度的海蓬子蔬菜品种。

1.6加强关于盐碱地灌溉管理及咸水灌溉方面的研究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农业途径有节水灌溉和咸水利用两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滴灌为主要代表的微灌成为一种完整的灌溉技术,并得到普遍运用。大量事实表明,微灌是目前世界上最节水且灌溉质量最好的灌溉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只局部湿润作物根际附近的土壤,大大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在盐渍土上,灌溉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大水洗盐”,怎样将先进的微灌技术运用到盐渍土壤灌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清楚。

1.7建立区域盐分预报系统,推广先进测量技术

土壤盐分的运动具有明显的时空性。区域水盐运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我们需要在认识区域水盐运动的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可行的区域水盐预报系统。与土壤盐分快速测定相适应,全球定位系统(GPS)也被成功地引入到土壤盐分绘图,这使得人们能够快速掌握土壤盐分的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8大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加速耐盐植物品种的筛选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远源物种不能杂交的禁区,自1983年首例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的在200多种植物上实现了基因转移。因此,人类应当有能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耐盐植物的耐盐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组织培养繁殖耐盐植物,为快速筛选耐盐植物提供技术保证。

2盐碱地区绿化应树立的基本观点

2.1树立大绿化的观念

随着城市的发展,绿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座公园、一个广场和一个小区,也不仅仅把绿化局限于某个城市内部,而是扩大到了外部更广的范围。人们提出了大地园林化的观念,把那些被人为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设计和管理的单体、局部统一起来,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使其达到对整个大环境进行改善的目的。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了沿海滩途上的盐生植物群落,没有了沼泽地里丛生的芦苇,没有了繁茂的农田林网,即便是城市内绿化得繁花似锦,对整个城市环境的意义也不大,也不能维持多长时间。在局部绿化取得的成果,如果没有与大环境的融合,其对环境改善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是残缺不全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绿化的观点。

2.2树立维持以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核心的观念

保持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生态设计的观念贯穿于整个绿地规划和建设中,按照生态设计的原理指导我们的工作。其原理要求我们尽可能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同时尽可能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原有材料服务于新的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摈弃原有的那种对土地资源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对淡水资源有着极大需求量、对资金投入有着极大的依赖性的园林绿化模式,重新选择一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的绿化模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3树立先行保护现有绿化资源的观念

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保护是比修复更为经济简便的途径。优良的生态系统的形成需要经历成百上千年,而其破坏则是在瞬息之间。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再去修复,那么花费的时间和代价则是数十倍或成百倍,甚至根本无法恢复。因此,保护原有绿地生态系统和绿化成果刻不容缓。

2.4在绿化中切实重视乔灌草的结合

在自然界不同生态环境下,乔灌草能很好结合,巧妙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构成多样的植物群落。高大的树木,低矮的小草,丰盈的灌木,各有其不同的生态功能,他们占据不同的空间,吸收不同空间的阳光与空气,发挥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在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内,乔灌草几乎谁也离不开谁。在大自然中,有些自然条件严酷的地方,可能无树无林,却是辽阔的草原,形成“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壮丽画卷。草能在极严酷的条件下生存繁衍,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一味地提倡“多种树少种草”或机械地把乔草比例定在7∶3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地制宜,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才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

3河北省盐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我省要在盐碱地区搞好城镇绿化,就要了解国内外盐渍良技术方面的动态,学习探索盐渍良的新技术、新方法,树立在盐碱地区进行绿化的科学发展观。根据河北省的实际,在本省盐碱地区进行绿化,应从以下几个较为具体的方面加以考虑。

3.1选择应用较耐盐碱的园林植物

3.1.1选择适应性强的乔灌木。选择适宜的乔灌木树种或品种作为骨干树种或基调树种是盐碱地区绿化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在我省盐碱地区,旱柳、白蜡、香花槐、榆树等乔木在绿化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应大量推广应用滨海柽柳一号、沙枣、沙棘、紫穗槐、中华柽柳等抗性更强的灌木。

3.1.2选择耐盐碱的草坪地被植物。抗性草坪地被的选择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鸢尾科的马蔺、早熟禾属中的一些草种及品种、羊茅属中的一些紫羊茅种及品种在盐碱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同时应大量筛选应用一些当地现有的抗盐碱草种资源,如极抗盐碱的碱茅(星星草)[PuccinelliatenuifloraScribn.etMerr.]、耐盐碱抗旱的碱草(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seKitag.]、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等草种都是盐碱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草种资源。

除上述乔、灌、草植物之外,对藤本和水生等植物品种也要精心筛选,最好是土生土长的植物品种如西伯利亚白刺等,切忌一味追求新、奇、特。

3.2采用合理的绿化工程技术措施

在盐碱地区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除选择好抗性强的植物品种之外,还要结合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以使绿化植物能够持久良好生长。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技术措施,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绿化要求及资金情况而定。

3.2.1客土地面提升法。在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尤其是盐碱地低洼处,可结合修建高60~100cm的花坛、树池,内填优良客土来提升地面。具体做法是:先在建好的花坛、树池内取出30~50cm的盐碱土,再回填以20~30cm的粗砂和10~20cm的煤渣,用优良的客土将花坛、树池填满后种植花卉树木。此方法可以防止积水,适用于绿化面积较小,要求较为严格的重要景点的局部绿化。在较大面积的绿地建设中,可以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创造微地形的变化,在地形凸起部添加客土,并种植不耐盐碱的植物,在凹处则种植较为耐盐碱植物。这样既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高度,又丰富了景观层次。

3.2.2加大种植穴规格,增加客土容量。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含盐量较高的地段,植树前挖长、宽各1.5m,深1.0m的大种植穴,先在下部垫20cm厚的碎石、煤渣、粗砂或珍珠岩等作排水层,然后填以优质种植土进行树木栽植,栽完并浇水后,以5cm左右的中砂覆于表面,以减少蒸腾。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的乔木类种植。

3.2.3地下滤水管网排盐法。盐碱地的一大特点就是地下水位高,带有盐碱的水分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碱会滞留在地表,给绿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而布设合理的排水管网,降低地下水位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治本措施。具体方法是:在绿化地块60~80cm地下埋设一定密度的滤水管网进行地下排水。要求管网密度为5m,铺设坡度为1.5%~2.0%,以便排水顺畅,同时修建检查井,并与排水系统相连。每隔一定时间后,要将集中在检查井中的盐碱水排出。这一方法适用于绿化面积较大、土壤含盐量较大的绿化区域。

3.2.4封底式坑穴客土栽培法。在土壤含盐量较高、排水不畅的重点绿化区域,可采用此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种植前挖深60~80cm的坑穴,底部夯实,用水泥沙浆做防水层,同时留一定的排水孔。坑穴周围则修建高出原地面30cm以上的挡土墙,坑底部填加20cm厚的碎石或煤渣,最后填满优质客土进行绿化种植。这种方法费用较高。

3.2.5隔离层防盐法。在绿化规模较小但景观地位较为重要的绿化区域,如花坛、树池、花台、花镜等处,可设隔离层方法来减轻盐分对植物的损害,具体做法是:先将绿化区域挖深100cm左右,底部和周围用塑料膜封闭,底部铺设20cm厚的碎石或煤渣,然后填加10cm以上的有机肥,最后填满优质客土。此种方法可有效地阻隔盐碱的侵蚀且造价较低。

3.3科学养护管理

3.3.1科学浇灌。树木花草种植后首先要浇1次透水,之后每隔7~10d再分别浇2次透水,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松土,树穴浇3次水后要进行树池封堰,既能保水又能防止返盐返碱。后期的浇水则视天气和树木生长情况进行合理浇灌,每次浇水要浇透,但浇水次数不可太频繁。

3.3.2增施有机肥。盐碱地改良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施用有机肥,因有机肥不但能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同时,在有机肥腐化过程中还能产生酸性物质来中和盐碱,使植物的立地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3.3使用盐碱地改良剂。在盐碱地土壤中施加硫酸亚铁等酸性物质,可有效降低其pH值,但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在小面积改土时,可尝试使用食醋等有机酸,既能改碱又不会造成土壤板结。

4结语

(1)筛选和选育耐盐碱的盐生植物品种依然是当前需要做的重点工作,这是盐碱地绿化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盐碱地绿化苗木最适宜栽培方法研究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目的是降低成本、节省投资,这是摆在科研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