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7:12:28

咽癌范文篇1

【关键词】下咽肿瘤外科手术并发症护理

下咽部原发的恶性肿瘤较少见,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15%~0.24%,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1]。手术治疗是下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留喉功能和不保留喉功能两种方式。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主张尽可能保留喉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后常发生切口和肺部感染、切口出血、误咽、咽瘘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98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26例下咽癌患者施行保留喉功能切除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并发症的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47~79岁,平均63.0岁。临床分期按1992年UICC分类方法:T1N0M04例,T1N1M017例,T3N2M05例。病理检查为鳞状细胞癌。均在全麻下行下咽癌保留喉功能切除术,术后发生咽瘘1例,误咽2例,切口浅表性感染2例,给予对症处理,均治愈。本组26例患者全部恢复经口进食和语言功能。1例咽瘘患者经过2周换药后痊愈,于术后28d出院。其余25例患者于术后14~18d出院。

2并发症的护理

2.1切口与肺部感染切口与肺部感染是下咽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占总并发症的50%。其中肺部感染多见,约占40%,切口感染约占10%[2],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切口周围有红、肿、痛、波动感,胸部X线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护理措施:①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一用一换,一根吸痰管遵循“先管腔后口腔”的原则,吸痰管外的玻璃接头,每次吸痰后浸泡在1∶5000苯扎溴胺溶液中,以保持无菌。术后取半卧位,增加肺活量,有利咳痰。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术后24h即可下床活动,对不能下床活动患者,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定时向套管内滴化痰药,并予以雾化吸入。②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并注意观察敷料的颜色,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有效抗生素。本组病例颈部切口浅表性感染2例,经换药、抗生素治疗治愈。

2.2切口出血术后切口出血多因术中止血不当、结扎线滑脱;剧烈咳嗽,使已止血的出血点再出血;创口感染、血管壁糜烂;选用套管不合适,损伤气管前壁及血管造成[2]。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1次/h。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及负压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活动时不要过度伸展及转动颈部,避免引流管脱出、受压及扭曲;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负压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如有切口活动性出血或引流不畅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可用吸引器行间断吸引,24h引流量少于1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换药时嘱患者避免剧烈咳嗽,以免损伤血管引起切口出血。按医嘱准确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性出血。本组未发生切口出血。

2.3误咽喉部分切除保留了喉功能,但破坏了喉体生理功能的完整性,使喉的括约肌保护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进食会发生不同程度误咽。本组发生误咽2例,其中1例因严重误咽致吸入性肺炎。护理措施:延迟拔鼻饲管时间至术后3周左右,待呼吸功能恢复后再拔管;及时吸出呛入气管内食物和分泌物,嘱患者勿过早经口进食,避免因严重呛咳引起切口裂开而加重误咽;训练吞咽功能,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半糊状食物。根据手术部位确定进食体位,如右半喉切除术后患者取左侧卧位进食,左半喉切除取右侧卧位,以减少误咽;同时鼓励患者大胆吞咽,增强其经口进食信心,待进食无呛咳或呛咳减少再拔鼻饲管。本组1例因严重误咽延迟拔管,另1例于术后14d拔鼻饲管,并顺利经口进食。转贴

2.4咽瘘咽瘘常见原因有术前放疗失败者颈部组织再生能力差;术中下咽黏膜、颈前带状肌切除过多;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引起切口感染、切口裂开使咽腔与颈部皮肤相通[3];气管切开是喉手术必须实施的治疗手段,也是术后感染,发生咽瘘的直接诱因[4];术后气管分泌物、唾液过多污染切口引起感染,最终也可导致咽瘘。注意观察患者颈部切口有无疼痛逐渐加重;进食时有无剧烈呛咳、切口红肿、敷料渗液增多、唾液漏出等。护理措施:及时吸引口腔、咽腔、瘘口潴留物,各部位分别使用吸引管,避免感染。定时更换颈部敷料,保持清洁、干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营养液,以促进瘘口愈合。较复杂难愈合的咽瘘常须行带蒂肌皮瓣修复。本组咽瘘1例,经禁食、静脉滴注人血清蛋白(10g/次,1次/2d,共30g)、切口换药、应用有效抗生素和抑制唾液分泌药物,调整患者的全身情况,2周后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潘贤.新编药物实用全书[M].北京:中华医学出版社,1998:720890.

[2]朱雪丽.喉癌病人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B):43.

咽癌范文篇2

25例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5~78岁,中位年龄56岁,颈淋巴结转移的病理类型(按UICC2002年分期标准):低分化癌10例:N12例、N25例、N33例,转移性鳞癌8例:N12例、N23例、N33例,转移性腺癌7例(其中2例为转移性乳头状腺癌):N11例、N23例、N33例。全部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灶均经病理证实。

2入组标准

(1)颈部转移灶经细针穿刺或切取活检病理证实;(2)治疗前及治疗中仍未发现原发灶者;(3)经全面详细的全身检查。包括:①病史;②体格检查;③常规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检查等;④特殊检查:头颈部CT或MRI,全身骨扫描,纤支镜,胃镜,鼻咽镜等;(4)无恶性肿瘤病史或不明手术史;(5)无明确的某器官系统相关症状.

3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见表1。手术治疗17例(切检除外),其中8例行单侧颈清,3例行双侧颈清,6例肿瘤病灶部分切除。单纯手术切除2例,5例术后加放疗,7例术后化疗,3例术后放化疗。共放射治疗13例,单纯放疗1例,放化疗结合4例,术后放疗8例,全颈照射9例,部分颈照射4例。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剂量为40Gy~75Gy。共化疗16例,单纯化疗3例,放化疗4例,术后化疗10例,化疗方案为D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4~6周期;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采用COP方案或CVP方案化疗4~6周期。见表1.

5结果

5.1总体疗效

25例病人,12例生存5年以上,5年生存率48%。最终发现原发灶者3例(肺鳞癌1例,鼻咽癌1例,乳腺癌1例)。5年内死亡13例,死亡原因为颈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5例,不明原因死亡3例。低分化癌10例,5年生存率10%;转移性鳞癌8例,5年生存率75%;转移性腺癌7例,5年生存率71.4%。单纯手术2例,单纯放疗1例,单纯化疗3例,无5年生存例数;放疗+化疗4例,手术+放疗5例,手术+化疗7例,手术+放疗+化疗3例,综合治疗19例,5年生存率63.1%。可见,手术联合放疗或化疗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63.1%优于单纯手术和放化疗0%(P<0.05)。

5.2肿瘤分期、转移灶部位、病理类型及治疗方式与五年生存率的关系统计学结果见表2。

6讨论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5%[1],对于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治疗和预后的报道,迄今多为小样本回顾性分析,因此尚存在很多争论。各家报道的5年生存率在25%~66%[2,3],本组5年生存率48%。颈淋巴结转移癌约75%来源于头颈部原发肿瘤。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的治疗,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不同看法,主要是:①首选外科治疗还是放化疗?②放疗是否将可疑原发灶包括在放射野内?范围如何划定?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颈部转移灶的N分期、转移部位、病理类型、治疗方法以及对放疗的敏感性[2]。近期观点认为,应根据转移灶的部位,N分期,病理类型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放疗,手术,化疗以及其中两种或三种联合的综合治疗[6.7]。我们此组病例分析结论亦支持这种观点。

不明原发灶颈部转移癌的治疗,有人认为不论用何法治疗均属姑息性,但大多数主张应先处理转移灶。对有指征的病例,采用积极的手术切除或放化疗,放疗应大野足量。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来源于鼻咽可能性最大,可在放疗全量后行颈清扫术,较大淋巴结转移灶对放疗不敏感,应先手术切除,后补充放疗。若不能行颈清扫根治者,可行根治性放疗。Bataini[3]等认为中上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有20%~40%来自于口腔、咽、食道的粘膜上皮,治疗为手术或手术加放疗。本组8例颈部转移性鳞癌中1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化疗,6例行手术+术后放疗或化疗,5年生存率为75%。

不明原发灶颈转移性腺癌的临床报道不多。Templer[8]等认为颈部转移性腺癌的原发灶多来自锁骨下,生存期短。中上颈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尤其是乳头状腺癌,应考虑甲状腺来源,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为低度恶性肿瘤,生长慢,颈淋巴结转移率高。疑为甲状腺癌者,术中探查甲状腺并行冰冻切片检查,手术可以采用甲状腺联合根治术,本组3例采用该术式。此外还要考虑是否乳腺、胃肠来源,诊疗中应着重对乳腺、胃肠等进行检查。颈部转移性腺癌应采取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或姑息治疗。局部控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手术或放疗。此组病例颈部转移性腺癌1例单纯手术,1例单纯化疗,5例行手术+术后放疗或化疗,5年生存率71.4%。

中上颈转移性低分化癌原发灶可能多来源于鼻咽、口咽等部位,其分化差,对放疗、化疗敏感,应采用手术结合放疗或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单纯手术效果差。放疗至面、颈联合野,上界达颅底,下界达锁骨水平,将可疑原发灶如鼻咽、口咽、喉咽包括在内,可提高疗效和生存率。本组颈部转移性低分化癌10例,有8例接受放疗,5年生存率为10%

锁骨上区转移癌的原发灶大多来自于胸腹脏器,如肺、食道和胃肠等,尤其左锁骨上淋巴转移癌多来自于腹腔,说明肿瘤已进入晚期,预后差,处理与内脏器官转移癌相同。我们认为如患者一般情况好,无远位转移,仍可考虑局部手术切除。锁骨上区转移淋巴结多数与锁骨下组织如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等有粘连,手术往往不能切净,术后辅以放疗及化疗尤为重要,可降低颈部复发率和远位转移率。本组病例锁骨上区转移癌5年生存率28.6%,低于中上颈部转移的5年生存率55.6%,差异无显著性。

文献报道N分期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是影响局部控制的主要因素[1]。本组资料显示:N分期、治疗方式、病理类型及放射治疗范围影响5年生存率,其差异有显著性。对于放射野的确定,有学者[4]认为仅对转移灶进行放疗,原发灶待出现后再治疗。这样原发灶的出现率往往较高,从而影响生存率。Reddy等[5]报道治疗后未出现原发灶的病人5年生存率为54%,而出现原发灶的病人5年生存率仅为20%。我们认为根据转移淋巴结部位、病理类型与原发灶转移的规律,并结合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查、纤维内镜及CT、MRI检查,行包括可疑原发部位及双侧颈部在内的放疗,放射剂量为40Gy~75Gy。如对于考虑原发灶可能来源于鼻咽部者,可选择行包括鼻咽和口咽在内的颈部放疗。本组资料显示,部分颈部照射者5年生存率为0%,全颈部照射者5年生存率66.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2)。

所以,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的治疗,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部位、N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应选择综合治疗。

【论文关键词】颈淋巴结转移癌治疗不明原发灶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发灶的颈部转移癌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25例不明原发灶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病例资料,采用治疗方法为手术(S)、放疗(R)、化疗(C)、手术加放疗(S+R)、手术加化疗(S+C)、放化疗(R+C),手术加放化疗(S+R+C)。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48%,其中转移性低分化癌的治疗方式为以手术+放疗为主,转移性鳞癌则以手术+化疗为主,转移性腺癌以手术+化疗为主,其中的乳头状腺癌采用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式,锁骨上区转移癌以化疗及放疗为主。结论对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的治疗,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部位、N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应选择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NguyenC.Metastaticsquamouscellcarcinomatocervicallymphnodesfromunkownprimarymucosalsites[J].HeadNeck,1994,16(1):58~63·

[2]LefebvreJL,BernardCD,VanJT.etal.Cervicallymphnodesfromanunknownprimarytumorin190patients[J].AmJSurgery,1990,160(4):443~446·

[3]DavidsonBJ,SpiroRH,PatelS,etal.Cervicalmetastasesofoccultorigin:theimpactofcombinedmodalitytherapy[J].AmJSurg,1994,168(4):395~399·

[4]JonesAS,CookJA,PhillipsDE,etal.Squamouscarcinomapresentingasanenlargedcervicallymphnode[J].Cancer,1993,72(6):1756~1761·

[5]ReddySP,MarksJE.Metastaticcarcinomainthecervicallymphnodesfromanunknownprimarysites:resultsofbilateralneckplusmucosalirradiation[J].IntJRadiatOncolBiolPhys,1997,37(4):797~802·

[6]肖光丽,徐国镇,高黎.原发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11(2):84~87

咽癌范文篇3

【关键词】肿瘤何裕民中医外治法名医经验

前言

何裕民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治疗肿瘤,在具体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敷、身心并治等综合调治办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有效的肿瘤辨治思路。笔者作为何教授的学生,将何教授外治法治疗肿瘤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外治法治疗肿瘤机理

何裕民教授在认真总结前人对肿瘤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当代医学肿瘤治疗策略与理念,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形成了“中医药内外兼治”的独特方法。何教授认为,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复杂险恶的顽疾,单靠内治一法,似难有重大突破。肿瘤是全身疾病在身体局部的体现,治疗肿瘤,应将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给药方法,重视内外兼治,一方面运用内服药进行机体的综合调养,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配合外用药来治疗患者的局部症状,以便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何裕民教授指出:“据外治之宗《理瀹骈文》记载:‘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肿瘤中医外治法,可以说是一大类疗法的总称。就我们的习惯,把所有非直接内服经胃肠吸收的中药治法都含盖在外治法之下,除了外敷法、浸泡法、熏洗法等,它实际上还包括了含漱法、熏鼻、枕剂垫头、糊剂食道吞咽、直肠灌药等方法。”外治法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就近透邪,简单概括为在病灶的局部用药以缓解症状。例如:骨转移而有膝关节痛者,可浸泡双下肢及病侧热敷;卵巢癌、直肠癌患者直肠窝有占位的,可灌肠给药;颈淋巴转移而放疗无效者,可局部外敷等。此外,还有引火归原、透皮吸收和经穴传导等方法。总之,方式方法多样,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特点,灵活使用。

外治法的途径和适应症

多年来,何教授积累了丰富的肿瘤中医外治经验,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外敷法即将干药研成粉末,或加水,或直接将药粉敷于肿块或病变局部的方法。

1、癌性疼痛癌痛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产生心理压力,而且对病情的控制与治愈极为不利,因此,癌痛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WHO也把癌痛的治疗作为癌症治疗综合规划的重点之一。癌性疼痛较顽固,西药止痛一般采用强效镇痛药,副作用大、易成瘾、治疗时间短为其缺点。癌痛是中药外治法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在体表痛区直接给药,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无内服药的肝脏首过效应。辨证辨病结合配制的外敷中草药制剂对各种癌性疼痛疗效尤其明显,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持久发挥镇痛作用。临床上可供辨证选用的止痛药物很多,在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清热、散结等诸药之中都有止痛作用,如三棱、马钱子、干蟾皮、阿魏、元胡、血竭等打粉,干敷疼痛局部,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恶性积液在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等中晚期患者中,胸腹水较常见,且多为血性,利尿剂不能缓解,并可引起低钾等电解质紊乱,具有顽固、量大、反复出现的特点,患者容易产生抗药性。腹水患者常感腹胀,喝汤剂很不舒服,中药外治法可不同程度缓解患者痛苦,并在常规疗法无效的情况下显示一定作用。常用甘遂、大黄、槟榔、大戟等打粉,外敷胸水病变部位、背部肺俞,或脐腹部,可用干敷或干湿敷交替,可较好地缓解胸腹水症状。

3、淋巴结肿对于一些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用天南星、天葵子、冰片、夏枯草等打粉干敷局部,可起到良好的消肿散结作用。

此外,在恶性肿瘤晚期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如腹胀、便秘、癃闭等,亦可采用相应的中药外敷而及时缓解症状,以减轻患者痛苦。

含漱法即将药物煎汤,常含口内,漱口吐出,并不下咽的方法。主要用于口咽部肿瘤及放化疗引起的口腔粘膜反应,及口腔癌、鼻咽癌患者,考虑到其特殊解剖位置,可不时啜服、漱口、擤鼻或药气熏蒸,使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升高。常用薄荷、佩兰、生甘草等。

熏洗法即用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等方法。乳腺癌根治引起臂肿者,及下肢肿瘤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而引起的下肢肿胀,可用川芎、乳香、没药、车前子、茯苓等煎汤熏洗加浸泡患肢消肿以减轻患者痛苦。

灌肠法将药物制成药液,借助灌肠器插入病变部位注入药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肠癌患者可用蒲公英、川连、红藤、制大黄、皂角刺、山慈菇等煎汤灌肠,使药物通过粘膜透达入里,直接作用于病灶攻邪毒抗癌、止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泡脚法肿瘤患者伴有高血压,或头部虚汗多或哮喘甚者,用知母、肉桂、桃仁、川芎、川牛膝等煎汤浸泡双腿以引火归源,纳气下行。

食道糊剂吞服食道癌患者吞咽困难时,用三七粉、硇砂、山豆根、紫草根等研粉后和藕粉吞服,有助于改善食道梗阻症状。

案例举例

病案一郑×,男,65岁,患有原发性肝癌伴腹水,因为患者年高体弱,加之肝脏质地差,肝功损伤严重,仅靠抽腹水无法缓解症状,病人腹大胀满难忍,脘闷纳呆,不敢饮水,小便短少。求治于何教授,考虑到具体病情,无法内服汤剂,所以先用外敷药(桃仁、红花、甘遂、肉桂、大戟、槟榔,打粉,干湿敷交替,敷于脐腹部)缓解其腹水,两周后腹水明显消退,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恢复,这时再加内服汤药,症情逐渐好转。

病案二陈×,女,50岁,乳腺癌扩大根治术之后,因左腋下淋巴结清扫而出现左臂肿胀,不敢活动,并因服用三苯氧胺出现潮红、心烦、出汗等症。何教授根据其具体病情采取了内服汤药加外用熏洗浸泡肿胀左臂的治疗方法(川芎、乳香、没药、川草乌、车前子、茯苓、猪苓、蒲公英),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调理,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左臂肿胀逐渐消退,功能恢复正常。

讨论

何教授使用外治法用药选方注重辨证论治,如外敷癌痛有寒热之分,外治癌性积液有气血水之辨,粘连有瘀滞之别。若癌痛辨为寒证则选川乌、草乌等热药,若为热痛则用芒硝、冰片等寒药。若癌性积液以气滞为主,则重理气药,若以血瘀为主,则重用活血药,若以水阻为主,则重用利水药。粘连若以瘀为重,则以化瘀为主,若以滞为重,则以理气除滞为主。

咽癌范文篇4

1.1一般资料

2005年7月~200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共65例,其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3~12岁,平均6.5岁,病程12周~1年。已排除下列情况:有明确的吸入物致敏原史;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严重的鼻中隔偏曲者;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急性发作者。在治疗前均告知患儿或家属本研究的目的及过程,并取得家属同意。症状以耳闷、耳鸣、听力下降为主,平均气导损伤15~25dB,骨气导差15~25dB。纯音测听:本组45例呈轻度传导性耳聋,20例呈混合型耳聋。声阻抗测试:40例呈B型鼓室图,25例呈C型,声反射均消失。

1.2临床诊断

有下列相关症状之一:①揉抓耳朵或头面部,睡觉时摇头转颈,睡不安稳,易惊醒或哭闹不宁,不时尖叫。②鼓膜呈不同程度的充血,以鼓膜环部及松弛部为著;部分鼓膜完整但内陷,光维缩短、中断、移位、散淡或消失,较少鼓膜穿孔,有时鼓膜浑浊,透明度下降,急性者可见鼓室积液征阳性。③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显示低频损失为主。

1.3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头后仰20°,先用1%地卡因、1%呋嘛液彻底表面麻醉鼻腔及鼻咽部黏膜,纤维内窥镜由下鼻道进入至鼻咽腔,看清耳咽管咽口后,将耳咽管导管置入耳咽管咽口内并固定,再将事先在耳咽管导管中的肾盂造影管向内插送2.5~3.0cm后,抽吸鼓室内积液,然后自管内注入气体,使鼓膜膨出,咽鼓管置管留置10min,最后,边退管边注入少许地塞米松、呋嘛液、糜蛋白酶剂混合液0.2~0.3ml。每周扩张注药治疗1次,直至恢复通畅、积液消失为止。同时所有患者配合中医治疗,中药方剂:柴胡6g,苍耳子10g、白芷3g、辛夷3g、茯苓6g、泽泻5g、菖蒲5g、白术6g、生地6g、佩兰5g、石斛6g、杏仁6g、甘草3g。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4次服用,7d为1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

1.4疗效标准

显效:耳堵、耳鸣症状消失,听力提高至正常;纯音测听检测骨气导差在10dB以内;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型曲线,峰值为0.3~1.5mm。镫骨肌反射引出。有效:耳堵、耳鸣症状减轻,听力有提高;纯音测听检测气导较治疗前提高10~15dB,但未达到正常,声阻抗检查鼓室压力图为As型曲线,峰值较正常偏低。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各项检查无明显改善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2结果

2.1临床疗效

6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无效2例(3.1%),有效23例(35.4%),痊愈40例(61.5%),总有效率达96.9%。

2.2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地塞米松引起2例头面部及背部皮疹,呋嘛液引起31例恶心、呕吐及轻微腹泻,皮疹并伴有胃肠道反应原因不明1例。除l例皮疹较重进行抗过敏治疗外,其他不良反应较轻,停药2d后自然好转。

3讨论

渗出性中耳炎,又称卡他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3]。引起渗出性中耳炎的病因较多,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炎症递质在渗出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认为咽鼓管器质性狭窄或阻塞是引起渗出性中耳炎的原因[4]。目前研究趋向认为渗出性中耳炎的原因主要是免疫功能失调所致。而咽鼓管功能障碍并非是引起渗出性中耳炎的必要条件,但对延长中耳积液的病理状态起重要作用。而中耳腔炎性渗出液的产生才是引起渗出性中耳炎的条件,两者相结合是发生顽固性中耳积液的真正必要条件[5]。

由于渗出性中耳炎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结论,故其治疗方法较多,渗出性中耳炎治疗方法有多种,如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抽液、外耳道皮下置管、咽鼓管置管等[6]。目的是清除中耳渗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7]。但是只能达到鼓室引流、消除中耳负压的目的,如耳咽管不通或不能开放,中耳压力不能维持平衡仍会产生负压,再次出现鼓室积液,而且人为造成耳膜生理结构的破坏,导致耳膜产生斑痕、钙化,从而影响耳膜的振动及声波的传导,使听力下降。另外耳膜破坏后,增加了中耳腔感染机会,临床效果欠佳[8]。

渗出性中耳炎的治疗,单用西医的方法或单用中药,临床效果均不理想,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只有内服中药加以综合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渗出性中耳炎属于中医学慢耳痹、耳闭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9]。主要是感受湿热之邪,邪毒循经淤滞耳脉,阻于窍络,气血瘀滞,湿浊停聚耳窍,以致本病发生。本组采用纤维鼻内窥镜直视下,将耳咽管导管置入耳咽管咽口内并固定,再将事先在耳咽管导管中的肾盂造影管向内插送2.5~3.0cm,然后进行抽吸扩张注药治疗。中药方中柴胡疏理少阳经气,引药直达病所;苍耳子、白芷宣肺开窍,清热燥湿;茯苓、泽泻渗湿利水,石菖蒲、辛夷芳香开窍;白术健脾利湿、生地清热凉血,活血通经脉;杏仁宣肺理气、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黄芩、苍耳子、白芷、辛夷、茯苓、泽泻均有抑菌、消炎、解热作用;黄芩、白术有抗病毒作用;车前子、泽泻有利尿作用;黄芩、当归均有抗过敏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本文2例在放疗前无渗出性中耳炎史,在治疗后1个月出现鼓室积液,经治疗后积液消退。但上述中西药联合治疗不能改善已被放疗损害的咽鼓管功能,所以在治疗3个月后再次出现鼓室积液,经洗鼻、咽鼓管吹张和微波辐射治疗后方缓解。

由于本组患者普遍年龄较小,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肝肾功能发育不健全,须严格按体重计算用药量,对可能出现的药物性皮疹、腹泻等反应予以抗过敏和对症治疗。反应严重时立即停止服药。疗程结束后,适当调理脾胃,促进机体消化吸收营养。对反复发作者,给予增强机体抵抗力药物,及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指导。此外,渗出性中耳炎多有鼻病,如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应该治疗鼻炎。儿童多有腺样体肥大,应给予鼻炎侧位摄片以证实,并给予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对于年迈患者,要排除鼻咽部病变,尤其是鼻咽癌。

总之,本组6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6.9%。同时治疗时患者仅局部有发热感而无其他不适,故易于接受,是简单而实用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黄光武,邝国乾.实用鼻咽癌临床诊疗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200-203.

[2]付新国,邹伟云,刘霜印,等.108例腭裂患者中耳功能及听力临床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14(3):196-197.

[3]田薇,徐慧芬.腭裂与听力障碍[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8,25(5):277-280.

[4]张宏林.纤维内窥镜下经耳咽管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北京医学,1997,19(1):60.

[5]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7-846.

[6]汪磊,孙建和,胡宁.人咽鼓管黏膜的超微结构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2):69-71.

[7]余力生,马鑫.外耳道吹氧法治疗胶耳的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1):35-36.

咽癌范文篇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有早期食管癌患者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年龄30~72岁,平均48.4岁;病程3周~4年。患者多因咽食物时胸骨后疼痛、灼热不适、摩擦哽噎感、食物通过滞留异物感而来医院就诊。有少数患者因上腹不适,呃逆嗳气性钡餐检查时偶然发现。临床表现为吞咽不适的患者38例,胸骨后疼痛不适患者12例,进食异物感患者1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的患者4例。

方法:采用数字X线机行食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肌注山莨菪碱(654-2)后行食管双重对比造影,并实行全程跟踪造影。对患者正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及多角度进行摄片。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从本组资料的结果看,65例早期食管癌中,发生在上段癌12例,中段癌18例,下段癌35例。病理类型上原位癌10例,黏膜内癌12例,黏膜下癌17例;鳞癌20例,腺癌6例。以上患者均行外科手术切除,获得满意的效果,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从而体现了数字胃肠机在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优势。

讨论

咽癌范文篇6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男40例,女23例;年龄34-90岁,平均65岁。其中食管癌37例,肺癌17例,乳腺癌6例,纵隔肿瘤1例,贲门癌2例。

1.2分级标准急性放射性食管炎临床诊断根据美国放射肿瘤治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为无变化;Ⅰ级为轻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或需用表面麻醉剂或麻醉性止痛药;Ⅱ级为中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可能需用麻醉性止痛药;Ⅲ级为重度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伴脱水,或体重比治疗前下降>15%,需行鼻饲饮食,静脉滴注液体或高营养物质;Ⅳ级为完全梗阻,并伴有溃疡、穿孔、瘘管。本组放射性食管炎Ⅰ级44例,Ⅱ级16例,Ⅲ级2例,Ⅳ级1例。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在放疗过程当中,随着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和发展,患者出现吞咽异物感,疼痛,黏液增多,进行性吞咽困难和(或)声音嘶哑,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丧失治疗的信心,而放弃治疗。特别是部分食管癌患者,随着放疗的进行,原有吞咽困难反而加重,患者会认为是病情进展,此时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放疗前责任护士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的目的、进程,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说明放射性食管炎是常见的并发症,是肿瘤对射线产生的效应,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鼓励家属和陪护多关心患者,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2.2口腔护理护士要督促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坚持早晚刷牙,给予0.02%的氯己定溶液饭后和睡前漱口,以免口腔细菌随吞咽至食管,加重或引起食管黏膜炎症。

2.3饮食护理为保证患者放疗期间必要的能量,减轻放射反应,促进正常组织的修复,我们的做法如下:第一,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提供可口的流食、半流食或易吞咽的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定时定量进餐,不宜过饱,进餐后不宜平卧,以免引起食物及消化液反流,加重食管黏膜的炎症。第三,食物温度在40℃左右,温度过高会烫伤食管黏膜,或使放疗后初愈的黏膜再受损伤。第四,口服药片要碾碎后冲服,进食时需细嚼慢咽,以免块状物卡在食管狭窄处,减少食物对黏膜的化学性刺激及物理性损伤,忌烟酒、酸食、过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粗纤维、硬、煎、炸食物,防止骨头、鱼刺等损伤食管黏膜。不吃糯米团等黏性食物,以免黏滞在食管表面形成梗阻。放射线可抑制唾液的分泌,引起口渴,要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每日不少于2000mL,有利于毒素的排出。2.4疼痛护理根据食管炎严重程度对其疼痛进行分级护理:①对于44例放射性食管炎Ⅰ级的患者,予甘露醇混合液:20%甘露醇250mL+2%利多卡因20mL+庆大霉素480万单位+地塞米松20mg,每次10mL,4次/d,三餐前和睡前20min服用。方法:协助患者将10mL甘露醇混合液含在口中,5min后去枕平卧于床上,分次慢慢下咽,使黏膜表面较长时间与药物接触,止痛效果明显。②对于16例放射性食管炎Ⅱ级和2例Ⅲ级患者,除予上述口服液外,还予吲哚美辛栓50mg直肠给药,其中7例疼痛控制不佳,再次予布桂嗪100mg肌内注射或和吗啡缓释片30mg或60mg口服,2次/d。③1例放射性食管炎Ⅳ级患者,当放射量达70Gy时,突发食管气管瘘,立即终止放疗,禁食水,予静脉营养等对症处理。

3讨论

咽癌范文篇7

刚刚进入医院,对操作系统不熟悉,没有其他同学上手那么快,不过我还是比较努力去学习的。

在耳鼻喉的两周里面,我见过了几种常见疾病:突发性耳聋(包括神经性和传导性),原因不明鼻出血,鼻咽癌放疗化疗,咽扁桃体脓肿,鼻息肉鼻窦炎,乳突炎症,中耳炎。跟值晚上急诊,学会了如何处理little区急性大量出血,如何解决卡鱼骨的问题(包括棉絮钡餐试验),刺破上腭血泡等等。在手术室,参观了腮腺混合瘤全切除术,双Fess鼻中隔矫正术,会厌囊肿切除术。

耳鼻喉最重要的检查就是入院检查了,这是给病人开针对性强的检查的关键。包括:耳部检查(耳廓,外耳道,鼓膜),鼻部检查(鼻外观,鼻前庭,下鼻甲,中鼻甲,观察粘膜、引流及息肉等等),咽喉部检查(扁桃体环,咽扁桃体肿大与否,悬雍垂是否偏向,咽腭弓、舌咽弓充血与否,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情况等等)。这些外部简单检查基本上都是入院时候必须做的。比较特殊的检查如听力测试中的音叉试验,喉咽镜观察,也很常做。仪器检查方面,我学会看纯音听阈测试试验、中耳声阻抗曲线图,熟悉鼻咽喉镜的一系列操作。

一些很细知识点我就列在下面:

1.在耳鼻喉和内分泌的联系中,我查询文献发现,鼻粘膜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就像是子宫内膜一样会生长,同时粘膜分泌增多,这就是为什么孕妇会易发鼻炎的原因,同样,也是为什么更年期妇女容易发生萎缩性鼻炎鼻出血的原因。

2.引起面神经瘫痪的原因还可以是腮腺肿物压迫,乳突病变等等,而且腮腺全切之后会有下颌发红流汗的症状(是神经长好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会自己缓解)。

3.突发性耳聋是不明原因下,最多3天内出现的耳听力明显下降,而且多数原因和耳蜗前庭血管淤阻有关,临床多用灯盏细辛针或灯盏花粉针静滴,西比灵口服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同时还会常规检查脑多普勒血流情况排除颈椎血管受限因素。

4.声阻抗测试是专门用来测定中耳功能的。正常曲线为高峰型。听骨链固定曲线为低峰型,表示听骨链劲度增大。鼓膜萎缩或听骨链中断,则声顺异常增大,曲线呈超限型。鼓室积液或粘连病变,鼓膜活动受限,曲线呈平坦型。当外耳道与鼓室压相等时声顺最大,形成峰顶,可显示鼓室负压程度。

咽癌范文篇8

关键词:鼻胆管引流护理

鼻胆管引流术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基础上将长约250cm的6-8Fr聚乙烯导管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进行减压引流,目的是通过引流达到减压、减黄、消炎。我院2007年6月-2010年3月共行ERCP检查106例,施行ENBD2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6月-2010年3月共开展内镜下行ERCP及EST106例,其中因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预防感染或防止结石嵌顿等而施行ENBD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5-77岁,其中,胆管结石8例,胆管狭窄4例,胆管癌2例,壶腹部周围癌1例,胆源性胰腺炎7例。鼻胆管放置时间最长14天,最短2天,平均7天。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内镜检查及置管前,患者及家属通常会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在护理中向患者及家属作耐心细致解释工作,告之ENBD操作属较先进治疗技术;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内镜通过咽部时有轻微不适感,其余反应均能忍受;置导管后一般无特殊不适,消除其心理压力,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

2.1.2术前准备行碘过敏试验,胸片、心电图、血常规、血淀粉酶、出凝血时间等检查。术日前禁食12h、禁水8h。年老、体弱及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酌情补液支持。术前15min肌肉注射山崀菪碱10mg,抑制胃肠蠕动,放松oddi氏括约肌,口服达克罗宁胶浆咽部麻醉及消泡剂,对精神紧张的患者静脉注射安定10mg,使之安静配合。内镜器械由专职护士准备。

2.2术中护理

术中主要由内镜室护士配合医生进行操作,责任护士协助摆好体位,密切观察面色、P、R、BP、SPO2等,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开通静脉便于用药和应付意外情况。备氧气、心电监护仪。

2.3术后护理

2.3.1一般护理术后禁食24h,卧床休息,继续观察面色、T、P、R、BP的变化并记录,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情况,听取患者主诉,如有不适报告医生处理。术后3h及次晨分别查血、尿淀粉酶。

2.3.2鼻胆管护理(1)妥善固定鼻胆管,在鼻孔处用胶布做一记号,以观察鼻胆管有无脱出,每日更换固定胶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持引流管通畅的重要性。(2)鼻胆管接负压引流袋,避免打折、扭曲,保证引流通畅,负压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及时清倒引流液,定期更换引流袋。(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准确记录。胆汁引流量超过300ml,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接近正常,为引流效果满意。

2.3.3饮食护理术后一般禁饮食24h,或根据病情禁食,遵医嘱补液,防止发生低血糖。第2天血淀粉酶正常,无腹痛、恶、呕吐等症状后,进少量温开水无异常后,可进流食,以后再半流食→清淡饮食逐渐过渡为普通低脂饮食。鼓励病人少量多餐,进低脂、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鼻胆管引流术后病人禁食,口腔细菌易繁殖,给予口腔护理每天2-3次及餐后漱口,以防口腔感染。

2.4并发症的护理

2.4.1恶心、咽喉痛护理中,保持口腔清洁,给予硼酸溶液漱口及雾化吸入外,向患者耐心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

2.4.2急性胆管炎防治:(1)插管及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2)引流部位不合适者,应重新置管引流;(3)术后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3-5d,发生感染后,可根据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使用抗生素。本组无急性胆管炎发生。

2.4.3急性胰腺炎本组发生胰腺炎2例。给延长禁食时间,抗感染、补液,抑酸、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治疗后好转。

2.4.4鼻胆管阻塞鼻胆管较细,术后易被胆泥、癌栓及脱落的坏死组织堵塞,可用稀释的抗生素溶液冲洗疏通,操作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用力抽吸,并严格无菌操作。

2.4.5鼻胆管脱出本组1例鼻胆管脱出,因患者睡眠时不慎误拉引起。因此,应妥善双重固定鼻胆管,强调患者自身保护引流管的重要性。当鼻胆管引流量突然减少或引出胃肠内容物时,应怀疑鼻胆管脱出的可能。可通过透视或造影检查证实,必要时重新置管引流。

3小结

EN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非手术胆道外引流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易于观察,并发症少等特点,从而使患者病情迅速得到控制,缓解,为择期手术提供了条件。ENBD做好术前患者心理护理,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ENBD引流效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咽癌范文篇9

食管癌的饮食治疗重在预防。注意防止粮食发霉,秋季收粮要快收快晒,加强保管,注意吃新鲜的食物(如鲜肉类、鲜蔬菜及水果),补充缺少的营养,改变传统不良的饮食习惯。要用漂白粉处理饮水,使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减低,经常服用维生素C以减少胃内亚硝胺的形成。另外给蔬菜施肥时,要避免亚硝酸盐的积聚,可施钼肥。对有食管上皮细胞中度或重度增生者应给予核黄素,纠正维生素A缺乏。禁止吸烟,尽量不饮酒。讲究卫生,特别是每天刷牙漱口,注意口腔卫生。食管癌以进食障碍为突出特点,而且进行性加重。因此,在早期即应积极加强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荤菜、粗细粮食多品种合理搭配,从食物中补充维生素A、C、E、核黄素、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硒、糖、脂肪等,使病人维持和增强抗病力,为治疗(化疗、放疗、手术等)创造条件,并储备一定的营养物质,防止出现恶病质,要尽量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2补充营养

食管癌与其他肿瘤不同,不是食欲差,而是吞咽困难、不能进食,造成机体的消耗,所以应尽量多吃一些能进入食管的饮食,例如半流食和全流,注重半流食和全流的质量,不要限制热量,要做到营养丰富,饭菜细软,容易消化和吸收,必要时可做匀浆膳、要素膳及混合奶等饮食。匀浆饮食是将正常人的饮食去刺和去骨后,用高速组织捣碎机搅成糊状,所含的营养成分与正常饮食相似,但在体外已粉碎,极易消化和吸收,可避免长期单一的饮食,并可预防便秘。匀浆膳食的热能和营养要求可根据病情和个人的饮食习惯自行配制多种配方,可选择米饭、粥、面条、馒头、鸡蛋、鱼、虾、鸡肉、瘦肉、猪肝、白菜、胡萝卜、油菜、白萝卜、冬瓜、土豆,以及适量的牛奶、豆浆、豆腐、豆干等食品。匀浆膳的配制方法:将鸡肉、瘦肉、鱼、虾、蔬菜等清洗干净,去骨、去皮、去刺,切成小块煮熟或炒熟,馒头去掉外皮,鸡蛋煮熟去壳分成块,将每餐所需要的食物全部混合,加适量水一起捣碎搅匀(可用医用组织捣碎机或食品捣碎机捣碎),待全部搅成无颗粒糊状再加食盐1~2g/餐即可。或者把菜炒熟后与碎馒头混合在一起,再用组织捣碎机捣碎,然后口服或管饲,要鼓励多进食。

3术后饮食

手术后要禁食水,根据医嘱可以饮水时,可以喝少量的水,防止吻合口瘘,一般要在3天后进食。半流质阶段可稍长一些,不要急于过渡到普食。手术后的食管不同于正常食管,更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调料,食物不宜过热、过硬等。少量多餐。

4放疗时饮食

放疗时易引起口咽干燥、胸骨后灼痛等热灼阴伤的症状,故宜选用营养丰富,清软滋润,容易咽下的食物,如梨汁、蔗汁、牛奶、蛋羹、藕粉、银耳、苦瓜、油菜、木耳、紫菜、丝瓜、西瓜、绿茶、绿豆等。

5化疗时饮食

化疗主要是针对骨髓造血及消化系统的损害,宜食健脾和胃、补骨生髓之品,如山药、苡仁、山楂、蜂王浆、柑橘、猴头菇、芫荽、番茄、萝卜、鸡脯、黑木耳、鸡肉、牛肉等,另加补骨生髓、益气养血的食物,如动物骨髓、鹅血、苹果、红枣、甲鱼、胎盘、核桃、赤小豆、菠菜等。

咽癌范文篇10

耳鼻喉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书本里面一带而过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在临床上均非常重要。进去才知道,原来五官科也是术科,里面的老师各个都是手术好手,也是开始实习才知道,原来我的实习线路里面,前面4个科室全是术科(耳鼻喉,眼科,外科,骨科),呵呵,师姐说一开始就是术科其实不是很划算,因为刚上临床就要“内外兼修”很累人。

刚刚进入医院,对操作系统不熟悉,没有其他同学上手那么快,不过我还是比较努力去学习的。

在耳鼻喉的两周里面,我见过了几种常见疾病:突发性耳聋(包括神经性和传导性),原因不明鼻出血,鼻咽癌放疗化疗,咽扁桃体脓肿,鼻息肉鼻窦炎,乳突炎症,中耳炎。跟值晚上急诊,学会了如何处理little区急性大量出血,如何解决卡鱼骨的问题(包括棉絮钡餐试验),刺破上腭血泡等等。在手术室,参观了腮腺混合瘤全切除术,双Fess+鼻中隔矫正术,会厌囊肿切除术。

耳鼻喉最重要的检查就是入院检查了,这是给病人开针对性强的检查的关键。包括:耳部检查(耳廓,外耳道,鼓膜),鼻部检查(鼻外观,鼻前庭,下鼻甲,中鼻甲,观察粘膜、引流及息肉等等),咽喉部检查(扁桃体环,咽扁桃体肿大与否,悬雍垂是否偏向,咽腭弓、舌咽弓充血与否,咽喉壁淋巴滤泡增生情况等等)。这些外部简单检查基本上都是入院时候必须做的。比较特殊的检查如听力测试中的音叉试验,喉咽镜观察,也很常做。仪器检查方面,我学会看纯音听阈测试试验、中耳声阻抗曲线图,熟悉鼻咽喉镜的一系列操作。

一些很细知识点我就列在下面:

1.在耳鼻喉和内分泌的联系中,我查询文献发现,鼻粘膜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就像是子宫内膜一样会生长,同时粘膜分泌增多,这就是为什么孕妇会易发鼻炎的原因,同样,也是为什么更年期妇女容易发生萎缩性鼻炎鼻出血的原因。

2.引起面神经瘫痪的原因还可以是腮腺肿物压迫,乳突病变等等,而且腮腺全切之后会有下颌发红流汗的症状(是神经长好过程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会自己缓解)。

3.突发性耳聋是不明原因下,最多3天内出现的耳听力明显下降,而且多数原因和耳蜗前庭血管淤阻有关,临床多用灯盏细辛针或灯盏花粉针静滴,西比灵口服扩张血管改善血流。同时还会常规检查脑多普勒血流情况排除颈椎血管受限因素。

4.声阻抗测试是专门用来测定中耳功能的。正常曲线为高峰型。听骨链固定曲线为低峰型,表示听骨链劲度增大。鼓膜萎缩或听骨链中断,则声顺异常增大,曲线呈超限型。鼓室积液或粘连病变,鼓膜活动受限,曲线呈平坦型。当外耳道与鼓室压相等时声顺最大,形成峰顶,可显示鼓室负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