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08:43:11

新授课

新授课范文篇1

初中学生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的。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特别是对于动片更敏感。教学时,可根据新课内容,对学生没有见过的现象运用投影进行模拟,启迪思维进而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第二章《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教师运用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这时教师指出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是这种情况,那么其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由此而导入新课。通过投影解题,学生情趣盎然,急于学到新知识。

二、观片设疑法

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智力发展也是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微观粒子的变化。微观粒子既看不见,又摸不到只凭讲述去体会认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如善于运用投影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效果将大不一样。例如,在讲“分子”概念这节课时,教师先演示蜜烽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去采蜜的拉动片。针对投影片教师设疑,蜜蜂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呢?带着这一向题导入新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思维异常活跃。

三、观片类比法

“温故而知新”,一切知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有些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引出的。运用投影复习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点,新知识学习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复习内容不一定是上一节学过的,例如在教学完硫酸、盐酸性质这一内容后,在学习酸的通性这节新课之前,我们首先运用投影片复习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

复习之后,教师结合投影片指出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极相似,那么所有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呢?通过观片类比,引出“酸的通性”这节新课。运用投影,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的掌握便水到渠成,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获得新知识。

四、观片激趣法

在教学《碳酸钙》这节课时,一上课就出示贵州石林中五颜六色的石柱、石笋、钟乳石投影片。教师问同学们这种景色美不美,同学们说美。接着教者就提出这种美景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导入新课。通过投影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维,强化学习动力,但切忌为兴趣而兴趣,要做到点到为止,做到活而不乱、留有思维余地。这种导入新课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授课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教学;兴趣培养;机械专业

所谓新授课导入实际上就是一节课采用何种方式开始,俗称“开场白”,“开场白”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决定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中职学生本身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态度消极,基础较差,如果我们教师还一味沿用传统教模式导入新课,上课前也习惯性板着面孔,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话“今天我们讲×××”,这样的课堂导入只会让中职学校学生置若罔闻,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正是因为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探索趣味课堂导入法就成为了新时代教师口中的热门话题。接下来笔者就重点谈一谈自己对此的见解。

1问题引入法

所谓问题导入,就是指课堂开始我们直接提出一个问题,以问启思,调动学生的思维,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每一次新授课导入的问题都应该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和思维能力现状以及课堂教学内容来设计,问题的难度要适宜,一次性可以提出一个或者几个问题,学生通过思考问题能够有所得。如此一来方可起到以问题制造悬念吸引学生的目的。当然,问题导入法最关键的作用在于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形式提出与课堂教学相符合的问题,点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目标,往往通过问题能够让学生思维更集中,注意力更集中,唤醒学生那种积极期待答案的意识。这种新授课导入方法往往比直接导入法更有吸引力,教学效果也更好。例如教学《机械制造基础》中“有色金属”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我们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有些金属是有颜色的吧?有人愿意分享自己见到过的金属以及其颜色吗?你能否从颜色就直接区分这些金属呢?”通过提出几个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问题,看似简单,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差,往往略知一二却模棱两可,说不清或者说不全。当学生基本回答问题后,我们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此时由于部分问题学生没有完全回答上,自然也会抱着弄清楚的想法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自然也就起到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对所讲述新课学习的指向性的作用。

2多媒体导入法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多媒体逐渐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视野。作为中职教师,我们不能固守的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紧随教育动态,引入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能够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本文所探讨的多媒体导入法。在导入新课内容时,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比如可以导入视频、图片、音乐等丰富的内容,以此点亮课堂,点燃学生学习激情。例如,在进行“生产自动化”这一知识的教学前,我们就可以从网上搜集一些机械自动化生产以及传统手工也生产的视频和图片,课堂伊时,先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有哪些自动化机械,对比自动化生产和传统生产的差别,以此让学生开始掌握一节课教学的重点。

3资料导入法

所谓资料导入发其实就是指运用课中材料,比如科学家法明史、机械发展史、科学家轶事、科学家故事等等背景资料来导入新课,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编排,有选择性的引入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新授课导入方法最大的特点即是:真实、可靠、生动有趣。并且通过引入科学家相关故事,以科学家的精神来激励学生,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利用幽默风趣的故事资料导入新课,也能够将学生的无意识注意转变为友谊注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够紧随教师思维,快速将精力投放到课堂之上。

4文娱导入法

文娱导入法包含的形式非常之多,比如游戏、诗歌、猜谜、对对联等等,其实这些我们也都可以统称为一种游戏活动。这种新授课导入法是最容易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的,也是最容易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感受的。往往采用此类新授课导入法,都费用容易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更活跃,让学生能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实现在“玩”中学,寓教于乐的教学。当然,文娱导入法嘴适合于教学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比如“材料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猜谜语游戏。又比如“非金属材料”材料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快速抢答游戏,让学生判断以下图片(多媒体展示)那些是非金属材料,一分钟看谁答得有准又快。如此一来,真正将课堂教学重难点知识以一种精彩有趣的活动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即可习得知识。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几种新授课导入方法,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以此导入我们也可能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比如文娱导入法期间可以插入多媒体导入法,多种方法并行方可真正构建多样化课堂,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5结语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学习是学生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作为新时期教师,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中职学校特点,综合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教学模式,制定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参考文献:

[1]唐伟敏.技校机械教学之我见———理论与技能的综合提升[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4):4.

[2]周振宇.技校机械教学———理论与技能综合提升[J].中文信息,2015(03):331.

[3]彭显川.浅谈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1).

[4]殷召梅.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创新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2(07).

新授课范文篇3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激疑诱趣。数学科系统性强,知识内在联系密切,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讲授新课之前要紧扣与新知识学习最密切的旧知识加以回忆和复习整理,为新知识找准生长点。本节课从复习长(正)方形的特征和求积公式入手,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找出底和相对应的高,这样能抓准本节课新知识的基本生长点,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正确的认知停靠点。

接着教师提出:我们已学过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参与新知识建立的过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显示“怎样思考”的信息,提高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观察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数的,并思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新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最近发展区之间的问题,以实现知识迁移。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去想问题。本阶段,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加以分析解答,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在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初步完成新知“内化”过程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质规律,从而将对新知识的感性的认识真正提高到理性认识。教师可结合新授的例题,引导学生根据割补后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很快会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学习新知识中的难点迎刃而解,实现了新知的迁移和内化。

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学贵知疑,要使学生多思善思,必须先会多问善问。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把握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释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尤其要鼓励低差学生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有利于兼顾“两头”,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长期不厌其烦的指导、鼓励,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新授课范文篇4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激疑诱趣。数学科系统性强,知识内在联系密切,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讲授新课之前要紧扣与新知识学习最密切的旧知识加以回忆和复习整理,为新知识找准生长点。本节课从复习长(正)方形的特征和求积公式入手,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找出底和相对应的高,这样能抓准本节课新知识的基本生长点,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正确的认知停靠点。

接着教师提出:我们已学过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参与新知识建立的过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显示“怎样思考”的信息,提高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观察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数的,并思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新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最近发展区之间的问题,以实现知识迁移。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去想问题。本阶段,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加以分析解答,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在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初步完成新知“内化”过程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质规律,从而将对新知识的感性的认识真正提高到理性认识。教师可结合新授的例题,引导学生根据割补后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很快会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学习新知识中的难点迎刃而解,实现了新知的迁移和内化。

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学贵知疑,要使学生多思善思,必须先会多问善问。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把握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释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尤其要鼓励低差学生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有利于兼顾“两头”,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长期不厌其烦的指导、鼓励,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新授课范文篇5

初中学生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的。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特别是对于动片更敏感。教学时,可根据新课内容,对学生没有见过的现象运用投影进行模拟,启迪思维进而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第二章《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教师运用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这时教师指出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是这种情况,那么其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由此而导入新课。通过投影解题,学生情趣盎然,急于学到新知识。

二、观片设疑法

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智力发展也是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微观粒子的变化。微观粒子既看不见,又摸不到只凭讲述去体会认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如善于运用投影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效果将大不一样。例如,在讲“分子”概念这节课时,教师先演示蜜烽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去采蜜的拉动片。针对投影片教师设疑,蜜蜂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呢?带着这一向题导入新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思维异常活跃。

三、观片类比法

“温故而知新”,一切知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有些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引出的。运用投影复习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点,新知识学习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复习内容不一定是上一节学过的,例如在教学完硫酸、盐酸性质这一内容后,在学习酸的通性这节新课之前,我们首先运用投影片复习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

复习之后,教师结合投影片指出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极相似,那么所有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呢?通过观片类比,引出“酸的通性”这节新课。运用投影,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的掌握便水到渠成,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获得新知识。

四、观片激趣法

在教学《碳酸钙》这节课时,一上课就出示贵州石林中五颜六色的石柱、石笋、钟乳石投影片。教师问同学们这种景色美不美,同学们说美。接着教者就提出这种美景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导入新课。通过投影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维,强化学习动力,但切忌为兴趣而兴趣,要做到点到为止,做到活而不乱、留有思维余地。这种导入新课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授课范文篇6

初中学生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抽象思维依靠形象思维支持的。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特别是对于动片更敏感。教学时,可根据新课内容,对学生没有见过的现象运用投影进行模拟,启迪思维进而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第二章《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教师运用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这时教师指出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是这种情况,那么其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由此而导入新课。通过投影解题,学生情趣盎然,急于学到新知识。

二、观片设疑法

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智力发展也是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微观粒子的变化。微观粒子既看不见,又摸不到只凭讲述去体会认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如善于运用投影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效果将大不一样。例如,在讲“分子”概念这节课时,教师先演示蜜烽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去采蜜的拉动片。针对投影片教师设疑,蜜蜂为什么从很远的地方奔向花丛呢?带着这一向题导入新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思维异常活跃。

三、观片类比法

“温故而知新”,一切知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有些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引出的。运用投影复习旧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点,新知识学习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复习内容不一定是上一节学过的,例如在教学完硫酸、盐酸性质这一内容后,在学习酸的通性这节新课之前,我们首先运用投影片复习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

复习之后,教师结合投影片指出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极相似,那么所有酸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呢?通过观片类比,引出“酸的通性”这节新课。运用投影,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的掌握便水到渠成,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获得新知识。

四、观片激趣法

在教学《碳酸钙》这节课时,一上课就出示贵州石林中五颜六色的石柱、石笋、钟乳石投影片。教师问同学们这种景色美不美,同学们说美。接着教者就提出这种美景是怎样形成的呢?从而导入新课。通过投影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维,强化学习动力,但切忌为兴趣而兴趣,要做到点到为止,做到活而不乱、留有思维余地。这种导入新课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授课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政治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实效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是提高教学实效,构筑理想课堂的关键。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首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决定了必须激发学习兴趣。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内容大多是由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组成,理论性、思想性、政策性比较强,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使该课程的教学陷人困境,教学效果欠佳,学生“不愿学”和“不重视”现象普遍。据有关21省、市(直辖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在间接提问“你在高中阶段最感兴趣或者说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时,政治仅占6%。直接提问“在高中阶段你对政治课感兴趣吗”时认为自己“很感兴趣”的仅占10%。认为学习政治课首先是为了“高考需要”的占51%a,“个人需要”的占21%a,“学校需要”的占6%,“社会需要”的占16%a,“国家需要”的占4%a,假如高考不考政治,有40%的学生“不愿意”学。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学习动机大多是为了高考的需要。这一直是教师们感到困惑、烦恼的一大难题,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症结所在。

其次,青少年的年龄特征需要思想政治课激发学习兴趣。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特别是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加之作为社会个体的学生从很小的时候起,在思想品德方面就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渠道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的负面作用会在学生的意识里积淀下来,形成动态的认知结构、情感意识、行为定式,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客观的心理障碍。因而当非主流文化成为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丧失信心和兴趣。

再次,时展迫切要求激发学习兴趣。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年代。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兴趣,寓教于乐,力求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如果思想政治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就不能吸引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二、激发高中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几点意见

(一)精心设计开头,激活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说明课堂的导人是多么重要,良好的导人就如一剂兴奋剂,它会激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在导人环节,巧妙地设置情境,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在激活学生思维状态下,波澜起伏地向前推进。怎样讲好开头呢?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钻研和深度的挖掘,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可以是现实事例、或者是故事、漫画、音乐、设疑等等。例如,在学习高中经济常识“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今年(2006年)的夏天,什么产品价格很高呢?”很多学生回答是“空调”,有些同学还提到他家买了空调后,等了十多天,商家才上门安装。然后,我又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呢?”很多同学回答是因为天气热,我紧跟着又问:“为什么天气热,空调价格就会上涨呢?”学生们思索后回答是因为买的人多。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引导学生得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结论,并指出这就有关于我们今天要学的价值规律的知识。这样的导人,会使学生体会到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同时也激励了学生“我要学”的意愿,激活学习兴趣。

(二)完善教学过程,深化学习兴趣

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已被激活的兴趣更加浓厚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应采取多种直观的、具体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借境生情。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多种教学形式,给课堂注人鲜活气氛。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讨论法、举例说明法,比较法,图表法,归纳法与演绎法等。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2.开展课堂小活动,创设角色情景,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程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将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情境,开展课堂小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这一内容时,针对学生难以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我特意制作了五种商品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买者和卖者的角色进行循环交换,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扩大了的物物交换所面临的困难,并乘机引导学生提出可能解决的办法,从而为理解货币的产生和本质埋下了伏笔。表演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其他学生也感到新颖,并且从学生表演中学到了知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学校生活及学生身边的事,引发思考。

当代学生在上政治课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渴望了解国内外时事,并加以评论,我抓住这一渴求心理,将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身边的事情,自我反思生活事件。只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学生才有思考的积极性,才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引导他们去回忆生活事件,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密切联系自我,学生就能从自我出发,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从而挖掘人的内心活动,了解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走向,使得教学深人人心,深人生活,做到知、情、意的心理交融。公务员之家

4.巧用幽默与讽刺增强兴趣

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恰当地运用幽默艺术,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通过谐音、归谬、移植等方式来增强教学的幽默感。总之,幽默的方式多种多样,并无固定模式,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5.巧妙引用诗词、典故激发兴趣。

诗词音韵和谐,言简意赅,意境深远,读后使人兴趣大增。如我在讲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时,告诉学生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一样,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样。并引用了一个有趣的例子:面对一朵花,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映日荷花别样红”;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赏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我巧妙地将哲理寓于古诗词的欣赏之中,使抽象的哲理变得形象生动,学生也轻松地握了知识。

寓言典故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有趣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寓言典故,能使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乐。比如,可用“拔苗助长”的寓言说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用“塞翁失马”的典故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原理;用“荆人袭宋”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用“五十步笑一百步”、“愚人吃饼”说明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等等,这样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此外还可以运用名人名言、谚语、对联以及教师的肢体语言,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三)引人深思的结尾,完善学习兴趣

新授课范文篇8

导入新课,提出问题,激疑诱趣。数学科系统性强,知识内在联系密切,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讲授新课之前要紧扣与新知识学习最密切的旧知识加以回忆和复习整理,为新知识找准生长点。本节课从复习长(正)方形的特征和求积公式入手,先复习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找出底和相对应的高,这样能抓准本节课新知识的基本生长点,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正确的认知停靠点。

接着教师提出:我们已学过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参与新知识建立的过程,促使学生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显示“怎样思考”的信息,提高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观察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数的,并思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是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新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最近发展区之间的问题,以实现知识迁移。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去想问题。本阶段,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加以分析解答,调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在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初步完成新知“内化”过程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本质规律,从而将对新知识的感性的认识真正提高到理性认识。教师可结合新授的例题,引导学生根据割补后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判断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很快会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学习新知识中的难点迎刃而解,实现了新知的迁移和内化。“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学贵知疑,要使学生多思善思,必须先会多问善问。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把握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释疑、解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尤其要鼓励低差学生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有利于兼顾“两头”,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长期不厌其烦的指导、鼓励,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新授课范文篇9

关键词台湾地区新闻教育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课程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教育课程的设置理念、管理实施、效果评估等,攸关新闻教育的成败。目前中国大陆新闻标的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学校培养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在媒介找不到工作,而业界需要的人才学校又不能提供,产销严重不对路。这表现了新闻教育方面的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学界、业界缺乏沟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

台湾地区的新闻教育比较先进,在世界范围内也有一定地位。新闻实践性教育是新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学界与业界,检验学校教育是否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他学科不同,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本文着重考察台湾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与特点,以期大陆高校新闻教改可以有所参考与借鉴。

一、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各阶段的实践性教育

根据郑贞铭教授的观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可分为教育的奠基时期(1949年——1970年);发展时期(1971——1990)与蓬勃时期(1991——至今)。

在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也就是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初步获得发展,社会对专业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间,台湾成立了政治作战学校新闻系、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政治大学新闻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新闻系等系、所。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写作能力、文、史、哲素养的培训,强调学界与业界的合作交流。各校都注重实习制度,比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将实习分为一般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实习包括:创办中英文报刊供学生校内实习使用。中文为《学生新闻》周刊,由三年级学生轮流负责采、写、编、校、广告、发行等工作,每人实习两个月,每周出版一期。英文月刊为《政治前锋报》,由四年级英文组学生担任采、编、校、发行等工作,配合新闻英文课程的教学。政大创办广播电台和闭路电视台供广电组学生实习使用,学生制作的电台节目每日中午二时至四时向外播出,闭路电视则仅在摄影棚操作,不对外播放。选修新闻摄影的学生可使用摄影部的设备。政大还与中央日报开展合作,中央日报木栅与景美两个地区的采访工作,交给政大四年级学生负责,采访新闻报送中央日报采访组使用,每人实习两个月。政大的毕业实习从1960年起改在寒假期间进行,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可供实习的二十五家传播机构中进行选择,为期一个月。这些机构包括中央通讯社、中央日报、联合报、台湾广告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国电视公司等等,这些台湾知名的媒体和公司,均愿免费为政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新闻事业机构与新闻界人士还为政大捐赠十三种奖学金,显示出当时学界与业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他以培养“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新闻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除讲授理论外,特别重视实习。将实习制度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的具体做法是,各专业的学生逐年有实习课程。三年制学生(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从二年级开始实习,五年制学生(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从四年级开始实习。报业行政、编辑采访、印刷摄影三个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印刷实习工厂编印《小世界》周报。《小世界》周报每期出版4开1张,经费由学校负责,参与实际工作的人员大都由该校学生参加,完全是义务性质,包括评论、编辑、采访、副刊,绝大部分是同学执笔,老师只从旁辅导。其他如发行、广告、印刷、校对,也都由同学负责。广播电视、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则在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电影电视摄影棚和小剧场做节且,这在当时的台湾是一个创举。图书资料专业的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实习。而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则经常举办民意测验及市场调查,理论结合实际。校外实习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根据专业到各机构实习。世新学校的培养方式在当时颇有影响,成舍我先生以私人力量投巨资兴办世新电台、闭路电视台、摄影棚等,购买最新设备供学生使用,使该校学生以动手能力强而著称,在台湾的广电专业、电影制作专业中脱颖而出。这也映证了郑贞铭先生说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如医学院的教育,需要第一流的设备,第一流的仪器。学习者必须在学习环境中真刀真枪地干,才能赶上时代潮流,培养出第一流人才。廉价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这是我们探信不疑的”。

1971——1990年是台湾新闻教育的发展时期。这段时期,台湾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新闻事业的规模与技术都有较大提高。十一年间成立了辅仁大学日间和夜间部大众传播学系、中华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政治大学广告系和广播电视系,铭传大学大众传播系等十七所院系。政治大学先后招收新闻学硕士与博士,标志着台湾新闻教育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以及社会力量办学的一套完整体系。在实践性教学方面,除重视实习之外,各学校都积极筹资购买最新的广电节目制作设备和电脑排版系统投入使用。为解决实务性教学人才短缺的问题,各校纷纷聘请在媒介有实践经验的本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兼职教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压力。此外,台湾的新闻界学者也积极担负起对媒介监督、建言的角色,和业界人士合作,积极推动了台湾公共电视的建立与有线电视法的制定。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蓬勃时期。自从国民党在80年代末解除戒严与开放报禁之后,报业、电视、电台均对社会开放,台湾新闻媒介数量激增,对新闻人才需求殷切。台湾同时鼓励私立大学的建设。到2001底,台湾共有24校70个传播相关系所(公立26个,私立44个),其中大学部40个,硕士班28个,博士班2个。台湾地区的新闻传播教育显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随着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台湾新闻院校及时开设了电脑排版与设计、电子媒介原理与制作、多影像媒体和电脑多媒体制作等课程,并积极改进教学实习设备,如政治大学新闻系建成了编采自动化实验室、世新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制版、电子分色、电脑排版、印刷机械等一系列先进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较好的体会了传播科技带来的革命,不至于和现实脱节。

对于当前的实践性教学,笔者咨询了历任台湾世界新闻大学校长和朝阳科技大学教务长、人文学院院长、传播艺术系主任的林念声教授与原铭传大学教师、现任台湾《旺报》驻厦门记者张彦清博士,了解到目前大致情况:台湾新闻院系平时十分注重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学校有专人负责联络各类传播机构。在实习之前,教学负责人员必须落实每家单位能接纳几位实习学生,最后作出统计,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到广电媒体、网络、报社、广告公关公司等去做各项工作,不会浪费名额。实习过程中,学生每天都要求写实习日志,记录当天所做事项。学校负责实习的教师要与每个单位的带实习的人士取得联系,并寄出一份实习鉴定表请其填写打分。当然成绩与评语都承诺保密,以保证不以面子、人情打分,具有一定真实性。如果实习单位对某一学生的评语和分数过差,学校老师会与实习单位联系。并调查实际情况,因为有时不排除会因一些主观原因导致不公正的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写作实习报告,归纳经验与教训。一些学校会召开实习成果汇报会,对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一些学校会把实习成绩计人某一科的成绩,比如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等。以鼓励学生抓住实习机会,多出成绩。当然,随着学校的扩招,媒介公司有时也无法容纳过多的实习生,一些学生只能到台北以外、或是一些小型的私营公司去做实习。

台湾目前也存在新闻实务师资缺乏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具有广播、影视学专业博士级的实务人才。由于新闻传播实务界中经验丰富的人士不见得具备台湾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师资聘用标准,很多实务性课程都只能聘请媒介人员担任。但这些人士因为业务繁忙,不一定能很好地承担课程任务,而且课后也没有时间与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辅导。为解决这个矛盾,一些学校采用了自己培养实用人才的方式,选拔硕士阶段已经具有良好动手能力(能独立制作广电节目、纪录片等)的优秀青年,送他们到国外攻读博士,然后回校任教。教育界人士也时常呼吁业界能更多反哺学界,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交流机会。公务员之家

二、台湾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明亮启示

综上所述,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台湾新闻传播教育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创办初期,各校就形成了校内实习、毕业实习或校外实习的传统。各新闻院系均设有自己的报纸、电台、电视台、实验室供学生实习使用。高年级学生协助教师进行管理。政大新闻提出的“在做中学”已成为新闻界教育的共识。各高校在实习管理、评估方面的制度方面已较为成熟。

其次,台湾各校均重视新闻实习的硬件建设,不论是创办初期开设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展时期购买先进的广播电视、电影制作设备,还是繁荣时期更新数字设备、搭建网络平台等等,各校始终想方设法、筹措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充实教学,跟随时代进步,使学生保持较好的竞争力,不至于落伍。这也充分说明了新闻传播专业不是普通的文科专业,有心办新闻传播教育者,必须在财务上给予保障,因陋就简式的教育。培育不出高水平的新闻人才,也不符合现代化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要求。

第三,台湾的新闻学界与业界具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台湾各校十分重视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除有专人定期与媒体保持联络之外,学界成立协会或举办学术研讨会时。都会积极邀请业界代表参加。积极参与业界的新闻在职培训,并对节目进行监督与建议。从台湾新闻教育的奠基时期开始,一些新闻业界的人士就积极参与教育并提供奖学金资助,知名媒介愿意免费为新闻院系师生提供实习场所与机会,借机扩大影响或培养自己所需人才。比如近来一些报纸在大、中学生中开展“校园记者”行动。资助学生采访并拿出一定版面刊载其作品。一些电视台开展“校园征才”活动。选拔优秀学生进电视台,先做助理记者、编辑。并灌输公司的价值观,使之与公司更容易融合,自己也可培养所需人才。这样的合作,于双方都有好处。

新授课范文篇10

关键词:物理教师课程能力教师教育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这是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挑战。课程能力在物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体现教师教学质量、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能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进行改进,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课程能力的内涵

从词义上理解,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以人的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适于多种活动要求,如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特殊能力适于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物理教师课程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教师个体在物理课程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并体现出来的,直接影响物理课程活动及其成效的个性心理特征与生理特征的总和。

顺利完成任何活动都需要构成能力的诸要素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亦不例外,它也具有自身的一个能力结构,这里尝试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细化为学科特质、能力类型、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1.学科特质

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多采用学科分类,物理就是其中的一门学科课程。课程能力结构中的学科特质,是指因学科不同导致教师课程能力的差异性。一方面,物理学不仅以其概念、规律和事实的知识揭示了自然界基本运动形式的诸多真理,还以在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所凝结和升华提炼出的科学思想方法来推动科学的持续进步。与此同时,它的成就对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都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它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和发展,都是人类思想、观念的变更和进步的伟大阶梯。也就是说,物理科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文化的和谐统一。但是,物理学并不等于学校内的物理课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改造,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将物理科学的灵魂,即知识、过程和文化统一改造为一门物理课程,而并不是简单地将科学过程、文化“异化”为另一种“知识”灌输给学生。物理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与物理课程相适应的一些课程能力,以便教师将时代规划的理想课程真正转化为学生经验到的课程。另一方面,时代的发展对中学物理教育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物理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标准、课程实施、评价方式等方面均体现了现代物理教育的理念。物理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实验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就要求物理学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具备出色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合作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能力类型

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类型主要包括课程理解能力、决策能力、设计能力、转换能力、实施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等。各能力类型之间不是绝对分离、完全对立的,而是交叉融合、相互影响的。只有各种能力类型都得到重视、培养和发展,物理教师课程能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

能力层次与时间维度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能力层次体现了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时间维度标明了物理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倡导的一种理论,无论是生活实践、科学技术抑或是学生培养均提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物理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来看,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体现出了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阶段和变化过程。在具体的物理课程实践活动中,随着教师任教时间的增长,物理知识占有量、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沟通、交流、协作等能力的增强,教师的课程能力也会逐级发展提高。我们将物理教师的课程能力划分为适应、重塑和创生三个层次。

二、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

1.教师对课程能力的理解程度

研究发现,一些教师不知道“课程能力”这个词,多数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能力”,会用“教学能力”“教师素质”“素养”“综合能力”等词语替换“课程能力”。

2.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力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制定的课程培养目标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程活动中,我们应力行之。然而,某些教师“不太清楚”课程理念,有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活动“基本不能”实现《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将各种教育文件进行深加工以便应用于教学活动的能力比较差;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但却有半数之多的教师认为这方面的能力欠缺,可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之不足。

3.教师对课程的实施情况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的一个学科特色。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教学,强调对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均需要物理教师具有很强的监控、引导、动手实验等课程实施能力。但一线教师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一些教师不能有效地开展STS教学和科学探究教学。

4.教师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能力

课程评价与反思是对课程实施的过程、质量和水平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操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物理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功能的转向和落实。目前,多数教师认为有必要对所教课程进行评价、质疑、建议和修正,但还有部分教师不具备良好的课程评价与反思能力。

三、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归因

1.自身因素

物理教师对课程能力认识的清晰程度、自身对提升课程能力的动机水平,以及物理教师的心智品质,都是影响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与选择能力不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过去的教材和教学方式,把教科书看成最权威的东西,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感觉难度很大,多数教师都在尽心尽力地“教教材”,而并不是“用教材教”。这需要教师对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明确哪部分重要,哪部分次要。

2.考试制度

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有许多是在“应试教育”的旧体制和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中考、高考为指挥棒,已经习惯于讲授式教学、搞题海战术,物理教师几乎变成了能力欠缺的“知识传授型”教师。考试制度制约了新课程实施、教师课程能力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亟待调整目前的考试、教师评价制度。

3.学校文化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仅缘自外力推动和自身反思,那种寓于文化之中的、由良好的文化氛围所产生的隐性知识,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近些年,教育理论界对“学校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多,包括校园文化和环境的营造及建设,教师之间良性的、团结合作的组织文化的构建,等等。其研究初衷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殊不知,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是教师提升个人能力的主要场所,由于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潜在性和重要性,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教师文化、宽松民主的学校文化,对教师课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4.教育体制

教育管理部门往往只是把已定的教学材料提供给教师,没有留给教师一定的空间去思考和讨论,即使在形式上倡导发展教师课程能力,实际中也并没有在政策和条件上引导教师发展课程能力。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师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不受重视,教师的课程能力也就很难得到发展。同时,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制度与方法也存在问题,许多地方和学校往往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统考、课程进度的检查和抽查等,完全控制了教师的课程研究与实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课程能力的唯一依据,教师成为课程的“附庸”,不利于教师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5.社会氛围

在传统以升学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下,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多数人注重的都是中考、高考的成绩,以分数高低评价一个教师、一所学校。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影响下,一些教师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和个人实惠,这种教育的经济主义倾向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与价值,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

6.教师培训

目前大部分教师对“教师课程能力”方面的培训不满意。可见,新课程虽然在如火如荼地实施,对骨干教师的培训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实际上对教师进行的培训收效却不大,教师的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教师观念一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思想基础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只有教师转变自己的观念,对提高自己的课程能力有主观上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有利于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提供政策支持——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制度保证

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时出台一些政策,如促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对教师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应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积极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从源头上淡化择校和竞争;加大薄弱学校改革力度,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等等。

3.改革教师教育体制——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关键环节

首先,调整师范生的课程结构和培养模式,对在校师范生进行教育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抓好他们在课程教学方面的能力培养,引领师范生参与课程和教学活动,锻炼他们的课程和教学能力;其次,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教育行政部门有组织地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开展方便有效的教师进修活动,及时更新在职教师的教育理论,提升他们的课程能力。

4.构建良好校园文化——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环境

学校是教师生存发展的主要场所,在进行教师课程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冲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为教师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在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文关怀中,心情舒畅地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进行教学探索。创设出“对教师课程能力有较高需求”的良好学校文化氛围,比任何教师教育培训更能推进教师主动发展自身的课程能力。

5.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培养教师课程能力的动力源泉

校本研修与教师的工作紧密相联,它来源于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通过教师自主选择并在专家指导或课题组的帮助下自主开展的探索活动。这是一种刚刚开展起来的新的教研活动,它不同于传统教研,教师不再单方面地洗耳恭听教研员的意见,而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自由的阐述、辩论中,观点会越来越鲜明,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这对于指导者和被指导者都是学习和提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