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偏差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5:42:53

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范文篇1

1中国股民过分自信心理偏差

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分自信心理。投资者在连续经历几次成功之后,很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现象;而连续经历几次失败之后,则很容易产生自信不足的现象。产生过度自信的原因有三个:(1)基本归因错误,即将投资成功归因为自己内部稳定因素,诸如能力等;而将失败归因为外部随机因素,比如运气等。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信任。(2)投资者往往习惯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不习惯于从对立的角度来挑战自己的想法。(3)投资者过度相信某些投资知识或投资技巧的功能。

中国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往往倾向于只关注推论的最后一步,而全然不顾推论中其他部分可能的错误,这种心态造成其信心过度。具体体现为投资者总是过分依赖自己打听到的“小道消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等基本面的消息,而且在过滤信息时总是关注那些能增加“自信情结”的信息而忽视其他。

2中国股民普遍存在过度乐观偏差

这是与人的本性有关的“动物本能”。人们在股票市场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自发的乐观情绪,而不是取决于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数学期望。这种普遍乐观的情绪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在股价持续上涨阶段。2001年初,在中国股市连续两年走强的情况下,人们的投资情绪高度膨胀,整个社会弥漫着对企业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据有关机构调查,2001年年初投资者对2001年大盘走势预期十分乐观,有22.08%的投资者认为股指最高会达2300点,77.92%的投资者认为会达到2500点以上。

3中国股民普遍存在心理偏差

投资者虽然有损失厌恶的心理,但为寻求更高的收益,也会采取冒险投机行为。在中国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一般性的业在中国大陆是被禁止的。在一定程度上,普通居民的本性需要通过其他变相有特性的活动来表现。因而体彩、足彩以及股市等受法律保护且带有部分色彩的事物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股票市场的特性是与投机性密切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特性就是投机性。股市的投机性强,也就隐含着较大的赌性。这种赌性的存在引诱了一部分“赌徒式”股民的热情参与,而这类股民的参与势必又会增强股市的性和投机性。中国股市特性是众所周知的,被学者戏称为“”。有些问卷调查统计发现:有79.64%的投资者认为庄家是合理存在,超过50%的投资者有追高的投机倾向。

4中国股民普遍存在“暴富心理”偏差

股市是产生神话的地方,许多人梦想“一日富百万”,一般股民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入市的。在开办深沪两地股市的初期,确实有一部分投资者发了大财,成了拥有百万元以上的富翁。但是,随着深沪两地股票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加之股市中高手如林,现在要想在股票市场中发大财就不那么容易了。可是,有的人看见别人在股市上赚了钱,就不顾一切地冲进股票市场,毫不考虑股市的风险,一心做着发财的美梦。然而,股市是有其内在运行规律的,有涨也有跌,有高峰也有低谷。一旦股市基本面或上市公司业绩发生突变,股市行情开始下跌,而这时投资者买入的股票又来不及脱手,就有可能使买入的股票全线深度套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股价一天天下跌,最后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投资者迫切希望尽快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而将风险的回避放在次要的位置。其实这正是人类贪婪本性在股市中的体现。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大都是为了赚钱而来,并且由于一些报刊的不正确引导,可以说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很多都是为了暴富而进入股市的。因此,他们在炒股过程中,往往追求赚大钱,即不分大势的强弱,也不论股价的高低,买进股票就想赚30%,50%,甚至翻番。如此的心理势必会增强股市的投机性,因为只有剧烈振荡,投机性强的股市才能满足投资者的上述要求。

5中国股民普遍存在从众心理

在股市中,有买就有卖,永远存在多空双方,有人看多就必然会有人看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有些投资者一到市场上就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没有了主意,随大流而行。见别人纷纷买入,深恐自己落后,也不管是否是自己熟悉的股票,盲目跟着买入;反过来,见别人都在抛出某种股票时,也不问缘由,跟着出售。这种盲目从众、随大流的心理在广大散户中是最为普遍的。

通过研究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我们发现,从众行为是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行为。表现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的从众行为,则是完全非理性的跟风,追涨杀跌或者无所适从。

股价受社会心理,尤其是投资者潮流的广泛影响。投资者潮流不但影响到投机性强的市场狂热情形,也影响到相对正常、平缓的市场运行。这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十分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特征,投资者行为一致性极为明显,这种情况下,齐涨齐跌几乎与市场的过度反应相伴而生。一致性不仅表现在整个市场上,还表现在单个股票上。在一些所谓的强势股中,不乏股票在狂热的气氛中连上台阶,股价连续七八个涨停板已不罕见,一些股票在涨停板上的买单甚至超过可流通股的数量。上述极端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消息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如此惊人的一致性只能说明投资者有着极高的从众心理。

6中国股民的过度恐惧心理偏差

恐惧心理导致投资信心丧失,在证券投资者中,有些人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往往在持股者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这种恐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听到未经考证和分析的不利消息时,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把手中的股票视为异物而拼命抛售,似乎再不脱手,就会大祸临头。第二,在买人股票被套起初,还能忍受股价的下跌,然而随着股价的下跌,这种忍耐力逐步开始瓦解,由焦虑慢慢过渡到恐惧,唯恐股价进一步下跌,最后持股的信心彻底瓦解,在大幅下跌之后,抛出所持的股票。无知是恐惧的原因之一。证券市场中的恐惧往往也是无知造成的。经验证明,莫名其妙的恐慌往往只是一场虚惊,股市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来自投资大众中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有些也许是真的,而有些则是故意抛制和散布的,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发股票的抛售,此时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信以为真,而恐慌抛出股票。

心理偏差范文篇2

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分自信心理。投资者在连续经历几次成功之后,很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现象;而连续经历几次失败之后,则很容易产生自信不足的现象。产生过度自信的原因有三个:(1)基本归因错误,即将投资成功归因为自己内部稳定因素,诸如能力等;而将失败归因为外部随机因素,比如运气等。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信任。(2)投资者往往习惯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不习惯于从对立的角度来挑战自己的想法。(3)投资者过度相信某些投资知识或投资技巧的功能。

中国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往往倾向于只关注推论的最后一步,而全然不顾推论中其他部分可能的错误,这种心态造成其信心过度。具体体现为投资者总是过分依赖自己打听到的“小道消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等基本面的消息,而且在过滤信息时总是关注那些能增加“自信情结”的信息而忽视其他。

2中国股民普遍存在过度乐观偏差

这是与人的本性有关的“动物本能”。人们在股票市场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自发的乐观情绪,而不是取决于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数学期望。这种普遍乐观的情绪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在股价持续上涨阶段。2001年初,在中国股市连续两年走强的情况下,人们的投资情绪高度膨胀,整个社会弥漫着对企业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据有关机构调查,2001年年初投资者对2001年大盘走势预期十分乐观,有22.08%的投资者认为股指最高会达2300点,77.92%的投资者认为会达到2500点以上。

3中国股民普遍存在心理偏差

投资者虽然有损失厌恶的心理,但为寻求更高的收益,也会采取冒险投机行为。在中国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一般性的业在中国大陆是被禁止的。在一定程度上,普通居民的本性需要通过其他变相有特性的活动来表现。因而体彩、足彩以及股市等受法律保护且带有部分色彩的事物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股票市场的特性是与投机性密切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特性就是投机性。股市的投机性强,也就隐含着较大的赌性。这种赌性的存在引诱了一部分“赌徒式”股民的热情参与,而这类股民的参与势必又会增强股市的性和投机性。中国股市特性是众所周知的,被学者戏称为“”。有些问卷调查统计发现:有79.64%的投资者认为庄家是合理存在,超过50%的投资者有追高的投机倾向②。

4中国股民普遍存在“暴富心理”偏差

股市是产生神话的地方,许多人梦想“一日富百万”,一般股民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入市的。在开办深沪两地股市的初期,确实有一部分投资者发了大财,成了拥有百万元以上的富翁。但是,随着深沪两地股票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加之股市中高手如林,现在要想在股票市场中发大财就不那么容易了。可是,有的人看见别人在股市上赚了钱,就不顾一切地冲进股票市场,毫不考虑股市的风险,一心做着发财的美梦。然而,股市是有其内在运行规律的,有涨也有跌,有高峰也有低谷。一旦股市基本面或上市公司业绩发生突变,股市行情开始下跌,而这时投资者买入的股票又来不及脱手,就有可能使买入的股票全线深度套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股价一天天下跌,最后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投资者迫切希望尽快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而将风险的回避放在次要的位置。其实这正是人类贪婪本性在股市中的体现。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大都是为了赚钱而来,并且由于一些报刊的不正确引导,可以说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很多都是为了暴富而进入股市的。因此,他们在炒股过程中,往往追求赚大钱,即不分大势的强弱,也不论股价的高低,买进股票就想赚30%,50%,甚至翻番。如此的心理势必会增强股市的投机性,因为只有剧烈振荡,投机性强的股市才能满足投资者的上述要求。

5中国股民普遍存在从众心理

在股市中,有买就有卖,永远存在多空双方,有人看多就必然会有人看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有些投资者一到市场上就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没有了主意,随大流而行。见别人纷纷买入,深恐自己落后,也不管是否是自己熟悉的股票,盲目跟着买入;反过来,见别人都在抛出某种股票时,也不问缘由,跟着出售。这种盲目从众、随大流的心理在广大散户中是最为普遍的。

通过研究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我们发现,从众行为是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行为。表现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的从众行为,则是完全非理性的跟风,追涨杀跌或者无所适从。

股价受社会心理,尤其是投资者潮流的广泛影响。投资者潮流不但影响到投机性强的市场狂热情形,也影响到相对正常、平缓的市场运行。这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十分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特征,投资者行为一致性极为明显,这种情况下,齐涨齐跌几乎与市场的过度反应相伴而生。一致性不仅表现在整个市场上,还表现在单个股票上。在一些所谓的强势股中,不乏股票在狂热的气氛中连上台阶,股价连续七八个涨停板已不罕见,一些股票在涨停板上的买单甚至超过可流通股的数量。上述极端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消息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如此惊人的一致性只能说明投资者有着极高的从众心理。

6中国股民的过度恐惧心理偏差

恐惧心理导致投资信心丧失,在证券投资者中,有些人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往往在持股者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这种恐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听到未经考证和分析的不利消息时,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把手中的股票视为异物而拼命抛售,似乎再不脱手,就会大祸临头。第二,在买人股票被套起初,还能忍受股价的下跌,然而随着股价的下跌,这种忍耐力逐步开始瓦解,由焦虑慢慢过渡到恐惧,唯恐股价进一步下跌,最后持股的信心彻底瓦解,在大幅下跌之后,抛出所持的股票。无知是恐惧的原因之一。证券市场中的恐惧往往也是无知造成的。经验证明,莫名其妙的恐慌往往只是一场虚惊,股市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来自投资大众中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有些也许是真的,而有些则是故意抛制和散布的,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发股票的抛售,此时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信以为真,而恐慌抛出股票。

此外,造成恐惧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缺乏应变能力,在动荡起伏的市场面前不知所措。由于股价的波动尤其是剧烈起伏对们的经济利益会带来较大的关联影响,也可能会造成巨大亏损,此时又不知如何处置,便会带来一种恐惧感。

基于以上研究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对投资影响很大,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具有理性思维,克服自身心理影响,既要大胆又要谨慎,才能把握机会,实现目的。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中国证券报》,2002-01-30.

②资料来源于“中国投资者行为”,《资本市场》,2002.

心理偏差范文篇3

关键词:翻译过程;认知心理学;意象世界;翻译偏差

1引言

翻译研究不可避免要涉及对翻译过程的分析与解读。翻译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过程,其次是译者用目的语再创作的过程。通过这一划分,我们可以发现,翻译过程是纯粹地发生在译者心中的,是译者个人的心理活动,因而,翻译过程无法被有效地形式化。对翻译过程的探索也被称为是翻译研究中的“黑箱”,被认为是无法深入剖析的事物。许多学者尝试对翻译过程进行了探索研究,他们有的从现象学角度,有的从语言学角度,有的从美学角度以及其他各种视角摸索翻译过程,试图挖掘翻译的本质。但是,这些国内外的研究未能涵盖所有方面,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似乎遭遇了瓶颈。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被引入了翻译过程的研究,为这一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呈现了别样的美丽。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研究翻译过程,核心就是要探讨双语转换的心理过程。对一个作品的翻译过程,首先是译者自己深入了解原文,揣摩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他想传达的字面意义和内涵,在脑中构筑一个自己的意象世界。意象世界是我们人类个体感知事物的结果,是大脑中对所感知的事物的综合,它可以是一些纯粹的感觉运动,也可以是对某个认知概念、情景、甚至某个事件活动所激发的心理印象即意象,还可以是直接表现为某些语言单位。(卢彩虹,2008)意象是认知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译者的意象世界构成后,译者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完成从源语言到目的语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伴随翻译偏差的形成。翻译偏差,通俗地说,就是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翻译不合适、不对等的情况,目的语不能完全、完整地表达源语言的内涵。卢彩虹(2010)指出“翻译偏差并非是指纯粹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不同之处,而是强调译文在翻译标准之下与原文之间发生偏离的问题。”在认知心理学中,翻译偏差就是源于译者对原文所构筑的意象世界没有准确、如实地描述出来,也就是说根据源语言建立的意象世界与根据译者翻译出的目的语建立的意象世界是不一样的。

2翻译偏差成因分析

翻译偏差的产生是由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例如: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译者的个人因素、文本特点等等。在此,本文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举例分析,解读翻译偏差的成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减少翻译过程中偏差的出现。

2.1主观因素

2.1.1认知能力强弱各异.意象世界的构建是建立在译者对原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译者个人的认知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译者的认知能力强弱,水平高低会决定他源语言意象世界的丰富程度。认知能力强的译者建立的意象世界可能不仅包含浅显的表面现象,还会有隐含的信息;相较而言,认知能力弱的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深度不够,无法完全参透作者想表达的多种情感,甚至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一内容。他的意象世界相对单调。我们常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表达了这个意思。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表达方式也就不同。

2.1.2语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译文作品的质量与译者的语言文化水平息息相关。意象世界构建好了,译者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世界刻画出来,力争表达地清楚明白。基于原文和基于译文的两个意象世界虽无法达到完全一致,但译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这两者无限接近。语言文化水平的高低会决定这相似度的高低。成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意就是有些事物、现象、文字,只能用心去揣摩领悟,却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译者在翻译时会经常陷入这样一种困境:能准确领会作者的意图,但是搜肠刮肚也找不出合适的词来诠释。这就是译者的语言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他对意象世界的描述,翻译偏差由此产生。例如:在翻译“老同志应支持中青年干部的工作”这句话时,有一个译文是“Oldcadresshouldsupporttheyoungandmiddle-agedcadres’work.”译文表面上看来忠实于原文,通顺流畅,但“support”的用法不单单是这样,用来表达支持某人做某事,应该表达为“sup⁃portsbinsth”,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为“Oldandveterancadresshouldsupporttheyoungandmiddle-agedcadresintheirwork.”才更加地道。

2.1.3译者翻译目的不尽相同.译者的翻译目的是个人主观意愿的体现。费米尔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中,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的每个因素,比如:翻译方法、翻译策略、目的读者等等。一旦译者的翻译目的有所侧重,他的翻译作品就会产生明显的偏向性,这也会造成翻译过程中翻译偏差的出现。例如在翻译《红楼梦》时,有这么一个八字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为“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他们的目的是想让英美读者了解“Heaven”这一意象在中国的文化内涵。而霍克斯为了迎合读者的认知,使读者不费力气就能理解译文,他尽量用目的语中已有的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来取代原文中的文化因素表达。(周学恒,2010)因而,他便将该句译为“Manproposes,Goddisposes”。这些翻译误差的形成是译者的有意为之,以达到他们各自的翻译目的。

2.2客观因素

2.2.1文化差异客观存在.英汉两种语言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语言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翻译过程的实施,不单单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深层的应该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文化对译者的影响会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体现。比如:在研究《庄子》这一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多种译本时,我们发现:冯友兰将“逍遥”一词译为“happy”,而翟理斯却翻译成了“blissful”。两个意义稍有不同的形容词体现了译者的意象世界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两位译者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接受的文化熏陶截然不同。冯友兰兼哲学家和译者的双重身份,在中国哲学文化流行的大背景下,他有意识寻找一个词来表达这一非常宽泛的概念“逍遥”。于是,他选择了“happy”。而在西方,宗教对人民的影响非常之大。翟理斯用“blissful”来替代“逍遥”一词,bliss有“极乐”、“天赐之福”的含义。他的翻译可以说是深受宗教文化影响。

2.2.2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翻译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历史语境背景中,而译者总是基于特定的文化传统及所处时代的特殊需要去理解和翻译原文。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对译者的翻译过程产生导向作用。翻译过程的实施必须迎合社会意识形态,才能被读者所接受。例如林纾在翻译《大卫•科波菲尔》时,有这么一句话:itwasstillbecauseIhonoredyousomuch,andhopedthatyoumightonedayhonorme,他翻译为:“然尚希冀顺谨侍君箕帚,附君得名,予愿已足。”林纾生于晚清时期,当时的社会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男尊女卑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林纾的译文深受社会观念的影响,传达出浓厚的等级意味。庄绎传将这句话翻译成“那也仍然是因为我非常尊重你,也希望也许有一天你也许会尊敬我。”与林纾的译本不同,此译本诞生于2005年,男女平等的思想在当时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从以上例子中,不难发现社会意识形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之大,翻译偏差的出现也是有理可循。

3结论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索翻译过程的形式化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将“意象世界”的构建这一心理活动赋予重要性。翻译过程中意象世界的创造出现错误,翻译偏差就此产生。但是,翻译偏差受很多因素影响,有主观因素,如译者的认知能力、语言文化水平和译者的翻译目的,还有文化差异、社会意识形态等客观因素。翻译零偏差的情况不可能出现,但译者应该提高翻译时的敏锐度,减少无意误差的出现。

参考文献:

[1]Vermeer,HansJ.SkoposandCommissioninTranslationalAc⁃tion[A].AndrewChesterman.ReadingsinTranslation[C].Hel⁃sinki:OyFinnLecturaAb,1989.

[2]丁周茹,王绍祥.从认知角度看新闻英语翻译的偏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01):116-119.

[3]李平.从认知心理学看翻译理论的意义[J].中国科技翻译,1999(01):40-43+45.

[4]卢彩虹.翻译认知过程与翻译偏差[J].上海翻译,2008(04):18-21.

[5]卢彩虹.翻译偏差的存在理据及其概念解读[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1):114-120.

心理偏差范文篇4

关键词:心理偏差;证券;证券市场

我国证券市场和西方证券市场有着不同的特点,虽然我国已有的行为金融理论大多是基于西方金融市场和西方投资者的风险决策规律,但是一些在美国从事经济行为和心理学研究的华人学者发现,中国人的风险决策特征与Kahneman等人的研究结果也有相当不一致的地方。我们只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和决策的心理机制,才有助于促进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管理中的应用,以防范和规避未来的金融风险。

1中国股民过分自信心理偏差

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认为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分自信心理。投资者在连续经历几次成功之后,很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现象;而连续经历几次失败之后,则很容易产生自信不足的现象。产生过度自信的原因有三个:(1)基本归因错误,即将投资成功归因为自己内部稳定因素,诸如能力等;而将失败归因为外部随机因素,比如运气等。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信任。(2)投资者往往习惯于寻求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不习惯于从对立的角度来挑战自己的想法。(3)投资者过度相信某些投资知识或投资技巧的功能。

中国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往往倾向于只关注推论的最后一步,而全然不顾推论中其他部分可能的错误,这种心态造成其信心过度。具体体现为投资者总是过分依赖自己打听到的“小道消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等基本面的消息,而且在过滤信息时总是关注那些能增加“自信情结”的信息而忽视其他。

2中国股民普遍存在过度乐观偏差

这是与人的本性有关的“动物本能”。人们在股票市场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自发的乐观情绪,而不是取决于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数学期望。这种普遍乐观的情绪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在股价持续上涨阶段。2001年初,在中国股市连续两年走强的情况下,人们的投资情绪高度膨胀,整个社会弥漫着对企业盈利增长的乐观预期。据有关机构调查,2001年年初投资者对2001年大盘走势预期十分乐观,有22.08%的投资者认为股指最高会达2300点,77.92%的投资者认为会达到2500点以上。

3中国股民普遍存在心理偏差

投资者虽然有损失厌恶的心理,但为寻求更高的收益,也会采取冒险投机行为。在中国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一般性的业在中国大陆是被禁止的。在一定程度上,普通居民的本性需要通过其他变相有特性的活动来表现。因而体彩、足彩以及股市等受法律保护且带有部分色彩的事物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欢迎。股票市场的特性是与投机性密切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特性就是投机性。股市的投机性强,也就隐含着较大的赌性。这种赌性的存在引诱了一部分“赌徒式”股民的热情参与,而这类股民的参与势必又会增强股市的性和投机性。中国股市特性是众所周知的,被学者戏称为“”。有些问卷调查统计发现:有79.64%的投资者认为庄家是合理存在,超过50%的投资者有追高的投机倾向②。

4中国股民普遍存在“暴富心理”偏差

股市是产生神话的地方,许多人梦想“一日富百万”,一般股民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入市的。在开办深沪两地股市的初期,确实有一部分投资者发了大财,成了拥有百万元以上的富翁。但是,随着深沪两地股票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加之股市中高手如林,现在要想在股票市场中发大财就不那么容易了。可是,有的人看见别人在股市上赚了钱,就不顾一切地冲进股票市场,毫不考虑股市的风险,一心做着发财的美梦。然而,股市是有其内在运行规律的,有涨也有跌,有高峰也有低谷。一旦股市基本面或上市公司业绩发生突变,股市行情开始下跌,而这时投资者买入的股票又来不及脱手,就有可能使买入的股票全线深度套牢,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股价一天天下跌,最后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投资者迫切希望尽快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而将风险的回避放在次要的位置。其实这正是人类贪婪本性在股市中的体现。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大都是为了赚钱而来,并且由于一些报刊的不正确引导,可以说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很多都是为了暴富而进入股市的。因此,他们在炒股过程中,往往追求赚大钱,即不分大势的强弱,也不论股价的高低,买进股票就想赚30%,50%,甚至翻番。如此的心理势必会增强股市的投机性,因为只有剧烈振荡,投机性强的股市才能满足投资者的上述要求。

5中国股民普遍存在从众心理

在股市中,有买就有卖,永远存在多空双方,有人看多就必然会有人看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有些投资者一到市场上就受别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没有了主意,随大流而行。见别人纷纷买入,深恐自己落后,也不管是否是自己熟悉的股票,盲目跟着买入;反过来,见别人都在抛出某种股票时,也不问缘由,跟着出售。这种盲目从众、随大流的心理在广大散户中是最为普遍的。

通过研究中国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我们发现,从众行为是深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潜意识行为。表现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上的从众行为,则是完全非理性的跟风,追涨杀跌或者无所适从。公务员之家

股价受社会心理,尤其是投资者潮流的广泛影响。投资者潮流不但影响到投机性强的市场狂热情形,也影响到相对正常、平缓的市场运行。这在中国股市中表现十分明显。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的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特征,投资者行为一致性极为明显,这种情况下,齐涨齐跌几乎与市场的过度反应相伴而生。一致性不仅表现在整个市场上,还表现在单个股票上。在一些所谓的强势股中,不乏股票在狂热的气氛中连上台阶,股价连续七八个涨停板已不罕见,一些股票在涨停板上的买单甚至超过可流通股的数量。上述极端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消息并未发生较大的改变,如此惊人的一致性只能说明投资者有着极高的从众心理。

6中国股民的过度恐惧心理偏差

恐惧心理导致投资信心丧失,在证券投资者中,有些人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对股票市场产生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往往在持股者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这种恐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听到未经考证和分析的不利消息时,惊慌失措,无所适从,把手中的股票视为异物而拼命抛售,似乎再不脱手,就会大祸临头。第二,在买人股票被套起初,还能忍受股价的下跌,然而随着股价的下跌,这种忍耐力逐步开始瓦解,由焦虑慢慢过渡到恐惧,唯恐股价进一步下跌,最后持股的信心彻底瓦解,在大幅下跌之后,抛出所持的股票。无知是恐惧的原因之一。证券市场中的恐惧往往也是无知造成的。经验证明,莫名其妙的恐慌往往只是一场虚惊,股市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来自投资大众中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有些也许是真的,而有些则是故意抛制和散布的,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发股票的抛售,此时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信以为真,而恐慌抛出股票。

此外,造成恐惧的另一个原因则是缺乏应变能力,在动荡起伏的市场面前不知所措。由于股价的波动尤其是剧烈起伏对们的经济利益会带来较大的关联影响,也可能会造成巨大亏损,此时又不知如何处置,便会带来一种恐惧感。

基于以上研究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对投资影响很大,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具有理性思维,克服自身心理影响,既要大胆又要谨慎,才能把握机会,实现目的。

注释

心理偏差范文篇5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加剧凸现了学校德育的不足,即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认识不足;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目标设置和实现中的片面性。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心理疏导能力;设置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学校德育内容;坚持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最终形成其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校德育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有效措施。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参考文献]

心理偏差范文篇6

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3.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2.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3.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1.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由于投射效应和定势效应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心理根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的思维都会不同程度地受两种效应的影响,并且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的个性及习惯决定的,所以教师应对认知偏差经常保持“警觉”。

心理偏差范文篇7

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3.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2.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3.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1.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由于投射效应和定势效应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心理根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的思维都会不同程度地受两种效应的影响,并且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的个性及习惯决定的,所以教师应对认知偏差经常保持“警觉”。

心理偏差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加剧凸现了学校德育的不足,即对未成年人心理问题认识不足;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目标设置和实现中的片面性。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心理疏导能力;设置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的学校德育内容;坚持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最终形成其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学校德育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有效措施。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参考文献]

心理偏差范文篇9

一、教师的认知偏差对教学的消极影响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制定教学目标过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没有注意到高中化学知识比初中化学知识叙述更准确、更严密、更抽象,化学现象的分析更复杂,思维层次的要求更高和更活,而是凭自己对化学掌握程度和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想当然地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引入四个量子数,讲硬水软化时引入溶度积概念来解释MgCO3转化为Mg(OH)2,都属处理过深,学生难以接受。

2.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1)概念的抽象概括过早过急。有些化学教师把握不住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状况,对于难度较大的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不向学生提供较为丰富详细的材料,就匆忙给予抽象概括,过早地缩短了从感知到概括的距离。这样学生即使能把化学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对其内涵却不甚理解。

(2)忽视思维过程的揭示。学习化学离不开解题,因此,有些化学教师认为:学好化学就要多做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但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忽视了思维过程的揭示和思想方法的传授,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导致学生在遇到未曾做过的问题时,无法正确入手解决。

3.成绩评估失当

有些化学教师在编拟试题时,总认为化学试题应拐一个小弯,岂不知有时教师心目中的“小弯”,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大弯”,甚至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迷宫”。这样就使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无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人为地扩大了差生面。

上面谈的都是由于教师发生认知偏差,过高地估计学生的水准而出现的教学误差。其实过低地估计学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该放手的不放手,该少讲的不少讲,从而失去了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

二、认知偏差的归因分析

1.心理学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助于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偏差。一般地说,教师的认知偏差主要来源于两个心理效应的影响:

(1)投射效应。美国心理学教授弗里德曼说:“人们有这样一种强烈的倾向,总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即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假定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把自己的特点归属到他人身上,即所谓“推己及人”。由于受投射效应的影响,教师容易把自己对学习知识的思维特点归属到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由此造成有些教师的教学失败。

(2)定势效应。通俗地说,定势就是按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定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定势效应也是产生认知偏差的重要原因,它使教师的思维具有顽固刻板性。如有些教师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学,现在转到高一,仍然习惯按高三教学方式对待高一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讲解过于复杂,使学生过早地出现两极分化。

2.教育思想根源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讲你听”。在一次次“我会讲”的自我满足中思维变得呆板、僵化,从而就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3.对学生缺乏深入地研究

有些教师不注意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只是用自己的经验、直觉,想当然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兴趣、态度、能力、知识基础等,则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这样,教师的认知偏差就不可避免了。此外,认知偏差的产生也与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的储备等因素有关。

三、认知偏差的克服途径

1.对认知偏差的产生,自觉地保持“警觉”

由于投射效应和定势效应是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心理根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几乎每个人的思维都会不同程度地受两种效应的影响,并且这两种效应的产生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人的个性及习惯决定的,所以教师应对认知偏差经常保持“警觉”。

心理偏差范文篇10

传统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是“有效市场假说。”理性人假设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效用最大化作为目标;二是能够对一切信息能够进行正确的加工和处理。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异象,这表明基于理性投资者假设的有效市场假说存在着内在缺陷。赞同这种观点的金融学家认为,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金融学研究应采用不同于理性行为模型的其他人类行为模型,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引进到金融学的研究中来。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以研究金融市场参与者非理性行为的行为金融学得以日益兴盛起来。作为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行为金融学的兴起,为传统金融学在解释现实的经济世界中所遇到的难题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行为金融学产生的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投资者理性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指导意义在于: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目标。行为金融学主要讨论心理行为因素引起的投资者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与反常,它试图通过投资心理因素来解释金融领域中观察到的反常情况,着重解释投资者在判断决策时为何会产生系统性错误。传统的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不完全是依据已有的信息,而是依据对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判断来进行决策,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羊群行为”。行为金融学在研究资产定价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因素的重视,无疑与为我们开拓了一片新视野。行为金融学理论着重分析金融市场中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投资者的失误偏差和市场的反常。它基于心理学的原则,把金融投资过程视为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往往会产生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情绪过程可能会导致系统性或非系统性的情绪偏差;意志过程可能既可能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又可能受到情绪偏差的影响,这些个体偏差加上金融市场上可能的群体偏差或羊群效应,可能导致投资或投资组合中的决策偏差。投资决策偏差就会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而资产定价偏差往往会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资产价值的判断,进一步产生认知偏差与情绪偏差,这就形成一种反馈机制。如果这种反馈机制受到市场其他因素的激励或强化,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放大的效应。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因素有可能造成主观错误,如过度自信等,这些主观错误会造成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两种失当反应。投资者所犯的这些心理错误会导致其对未来收益的期望值的改变。行为金融学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投资者对新信息的过度反应或者不足反应的情况,从而找出适当的投资策略。因此,它不仅是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革命,也是传统投资决策范式的修正。

二、金融市场中的心理分析

在传统的金融市场上,最受推崇、应用最广泛的金融分析方法是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是以基本的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财务数据作为投资分析的基础,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分析法,其核心是市场参与者对资料数据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估并一贯坚持利用它们。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价格、成交量、价和量的变化以及完成这些变化所经历的时间等市场行为作为分析的基础,是一种通过人们的主观经验来判断市场未来走向的分析法。相对而言,心理分析法则是沿用了“从市场心理到价格”的分析思路,它认为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经常受到心理因素的支配。由此出发,心理分析法以市场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作为分析基础,通过推测市场主导势力控制者的心理价格定位,分析主导资金的流向来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向。一言以蔽之,心理分析法基于市场心理分析价格,强调市场心理是影响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较之已经完全体系化、理论化、系统化的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心理分析法相对比较薄弱,但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心理分析法在对某些市场重大转折点的心理把握和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按照行为金融学的观点,在参与市场的行为中,投资者总会依据他们的主观判断和客观因素做出买卖决定,亦即投资者同时在用感性和理性两种方式对待市场。如果把基本分析视为对客观因素的分析,技术分析视为对主观因素的分析,那么,心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它以同时具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态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为基础,既包含主观因素也包含客观因素,介于客观和主观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它填补了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的空白,以一个更中立、更平和的态度预测市场方向,使偏理性和偏感性的预期分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对市场走向做出一个更准确的判断。可以这样说,行为金融学的崛起使得金融学家不能再忽视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但心理分析法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心理分析要准确把握市场投资者群体的心态,这隐含了一个假定,就是所收集的市场调查信息和投资者意见代表了整个市场的态度,并且对分析预测市场的转折点能起到帮助作用,但要全面收集市场调查信息和投资者意见来测量市场的态度是有难度的。其次,心理分析法的缺陷是难以对投资者进入或者退出投资场所的时机进行精确把握。

三、改善心理范式与投资判断

行为金融学的崛起,提供给人们另一个思考方向,引发了人们对于投资过程中深层次心态的重视。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些可以预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能够帮助投资者改善心理范式,提升投资效率。

(一)重视情商的培育

投资心理范式可以分为理性层次与非理性层次。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在投资方面的知识及智慧的高低、对经济状况及股票等投资工具分析预测的能力,可以称之为投资智商;非理性层次主要涉及投资者自我情绪的理解与控制、判断和控制他人情绪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及自我激励与自我意识能力,可以称为投资情商。行为金融学更多地是从情商的角度看投资——人们在投资时受到的心理因素的控制,远大于理性的思考,如果不能够预先知道这种情境,事先约束自己,并时时警惕自己,则难免陷入投资误区。在行为金融学看来,情商比智商重要,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由于无法分辨负面情绪并加以控制,使其成了投资成功最大的障碍。

(二)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

正确的推断决策取决于抛弃各种错误的金融信息处理习惯,为了避免推断决策中启发式偏差的影响,投资者首先要尽量做到全面理解数据,避免以偏概全;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被个人偏好或投资大众的力量所左右,这两方面的力量可能会同时发生作用,并且都会受到种种外来信息因素的影响。对于投资要有现实的态度,在投资时要预计到最坏的事情发生;应学会比较正面的和负面的消息,努力找出市场上最乐观和最悲观的判断,注意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的倾向;要养成对所有的问题同时看到两个方面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正反两方面思考去得出结论,同时应当尽可能地不断根据事态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投资者怎样看待损失和收益,对其投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面对同样一组选择,可以做出不同的决定。在做决定的时候,最好要从各种角度来衡量问题。不仅要全面权衡各种利弊,也要能够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思考眼前的问题。

(三)与投资氛围保持一定距离

金融市场的环境,以及频繁接触、关系紧密的人群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投资经验等,都会影响一个人投资心理范式的形成,进而影响其对市场的看法和投资决策。为了避免产生投资决策中的从众心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学会独立思考,不要深陷于各种投资群体的集体氛围。因此,建议投资者应该设法与投资的情境保持距离。远离投资情境可以分为两大类,首先是要远离所投资产品,想办法让自己不知道手中所投资产品的价格,避免受到所投资产品价格一时波动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策;其次是要远离市场,也就是离开投资大众,避免受到市场气氛的影响,盲目从众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四)用投资规则与计划约束投资行为

克服人性的弱点并非易事,因此,投资者往往需要有一些规则或计划限制自己,以免被情绪影响投资决策。投资者的情绪之所以那么容易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金融市场上充满不确定性。因此若想避免情绪的波动,首要的方法,就是要降低投资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型投资提供了一种主要心理机制,投资者可籍此与市场情绪之间保持距离。而投资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风险管理,风险降低了,投资人自然就会心态平和一些,避免屈服于一时冲动的心理倾向,欠理智地做出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从实证的角度看,国外指数基金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在一个中长期的牛市行情中,主动配置型基金由于频繁操作、过分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等原因,往往难以战胜市场;而指数基金采用被动式管理的策略,既可以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又能降低交易成本,因而能在经济的总体上升中把握长期收益。性格不同的人,其心理范式往往也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不断提高把握自己情感的能力,从而做出最符合自己心理特点的投资决策。因而,不同的投资者需要制定不同的情绪控制计划,严格遵守,长期按照计划去做。

四、寻找行为偏差中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