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5:52:29

性质

性质范文篇1

定金是以合同订立或在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担保的担保方式。给付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给付方,接受定金的一方称为定金接受方。

根据民法的有关理论,定金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定金是一种金钱担保方式。定金是通过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担保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或者解除的。其担保性体现在法律对定金罚则的规定上,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定金是通过定金合同和给付行为设定的。首先,定金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它既可以体现为主合同中的定金条款,也可以是单独订立的合同。定金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虽然采取口头形式,但实际给付定金的,不影响定金的成立。其次,定金合同是实践合同,即定金合同自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3、定金必须以明确的意思表示约定。当事人要么明确约定其给付的金钱为定金,要么约定了定金罚则的实际内容,否则不构成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的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定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定金的分类及其性质、适用条件。

在担保法理论上,根据定金担保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其区分为订约定金、成约定金、解约定金和违约定金。

1、订约定金

订约定金又称为立约定金,是指为担保合同的订立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司法解释第11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2、成约定金

成约定金是以担保合同的成立或生效为目的而给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司法解释第116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未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经履行或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响主合同成立或生效。该规定所涉及的定金为成约定金,其规定的角度则是当事人未支付定金,而实际履行了合同,此时视为以实际履行行为变更了定金合同,而定金合同实际上因未交付而没有生效。

3、解约定金

解约定金是指以担保合同的解除为目的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司法解释第117条规定,定金交付后,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以丧失定金为代价而解除合同。

4、违约定金

违约定金实际就是履约定金,即以担保合同的履行而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担保法》第89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务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上述四种定金的性质各不相同,适用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如定约定金是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为适用条件;解约定金是以一方解除合同为适用条件,但设立解约定金必须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否则对合同规定的定金只能解释为违约定金,这一理解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则,否则的话,一方当事人有利可图时,就会以返还双倍定金或放弃定金以解除合同,这就有损诚实信用的原则;违约定金是以一方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为适用条件的。《司法解释》第120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以适用定金罚则。但法律只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司法解释》第122条规定: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定金罚则。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适用定金罚则。受定金处罚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由此可见,定金罚则是针对违约行为而设定的,但并不是说在出任何违约,特别出现轻微违约的情况下,也可以完全适用违约定金罚则。当一方当事人完全不履行合同时,适用定金罚则是可以的,但当一方当事人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只有在这些违约行为构成根本违约使当事人的缔约目的不能达到时才能完全适用违约定金罚则。什么是缔约目的无法达到呢?

在这里我举两个案例,例l:甲与乙签定了一个童装买卖合同,甲在2003年5月10日前把1000件童装交付给乙,乙支付定金一万元给甲,但甲直到6月10日才交货。例2:丙与丁签定了一个饮料买卖合同,约定丙从2003年1月起,每月卖给丁饮料100箱。丁支付给丙定金一千元,丙如约履行了十个月,11月与12月没有如约履行。在例1中乙购买童装的目的为了在六一儿童节销售的,而甲却到了6月10日才交货,使得乙基于合同所产生的期待利益丧失,订立合同的目的无法达到,我认为甲应该双倍返还定金给乙。而例2中丁的合同目的基本上已经实现,所以丙不应双倍返还定金,而应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丙不履行部分占了合同约定的六分之一,丙应双倍返还定金的六分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订立合同的定金条款时,往往不会注明是哪一种定金,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合同的具体内容来准确判断定金的性质。如现在很多房地产公司在与买受人正式签定预售合同或房屋买卖合同之前,都制定了一份统一格式的认购书,要求买受人必须向其支付壹万元到两万元不等的认购定金(有的称订金),并且明确约定:如果买受人在一定期限内不与出卖人签定房屋买卖合同的,将不退还定金或订金。从买受人支付的定金的作用来看,该定金应属立约定金。

但如果双方订立了预售合同或房屋买卖合同之后,原来买受人交付的定金就应转化为违约定金。[1]

(三)定金的数额和罚则

定金的数额原则上是由当事人约定的,但担保法对其最高限额又作了限定,即不能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的,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意图显然是限制给付数额过大的定金,将定金的惩罚限定在一定的限度内。

司法解释第119条规定,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视为变更定金合同;收受定金一方提出异议并拒绝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该规定说明定金合同是实践合同,只有定金交付另一方当事人接受后,定金合同才成立。

定金罚则是指定金的惩罚规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司法解释》规定对适用定金罚则的几种特殊情况作出了规定。

1、视为不履行被担保的债务的情况。因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可以适用定金罚则。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的定金罚则。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

3、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适用定金罚则。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适用定金罚则。受定金处罚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

(四)定金以及相关问题研究。

1、定金与订金的区别

定金与订金仅是一字之差,在实践中人们经常把两者混淆,其实两者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订金在我国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审判实践中一般被视为预付款,或者视为对立约的保证,但这种保证是单方的,它只对给付方形成约束,即给付方形成约束。若收受方违约,给付方的订金得不到双倍返还;若给付方违约,收受方会以种种理由把订金抵赔偿金或违约金而不予返还。

从民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区别:

(1)定金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定金合同不成立或不生效,不影响主合同的效力。订金合同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交付的,主合同不成立。(2)定金与订金的法律后果不同。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适用定金罚则。交付或接受订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的,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订金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3)定金具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只是单方行为,不具有担保性。[2]

《司法解释》第118条作出了相应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订金等,但没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由此可见,定金与订金是不同的,同样道理,其他诸如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如果没约定定金性质的,也不具有定金的法律后果。

2、定金与违约金条款能否同时适用?

当事人在合同中往往既约定了定金条款又约定了违约金条款,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既主张适用定金罚则,同时请求对方支付违约金,这是否合法呢?我国《合同法》第118条规定:“当事人既主张约定违约金,又主张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因此定金与违约金不能同时适用,只能选择适用。从法理上进行分析,定金罚则具有惩罚性,违约金也具有惩罚性,如果同时并用,则有违公平原则的基本精神。对于违约方过于苛刻,另一方则获得不应该获得的收入。

3、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可否请求损害赔偿?

定金责任的运用不以实际发生的损害为前提,即无论一方违约是否造成实际损失,都可能导致定金责任。但是如果一方违约造成实际损失了,另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可否请求损害赔偿?我认为定金责任的承担不能替代损害赔偿责任,两者应该区分开来,如果一方违约造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可同时请求损害赔偿。但是适用定金罚则和损害赔偿的总值不能大于标的物的价金总和。

4、一方在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可否请求另一方实际履行合同?

这一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判断定金的性质,如果该定金的性质属解约定金,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就不能请求另一方实际履行合同;但如果属违约定金、订约定金或成约定金,一方适用定金罚则的同时,就可以请求另一方实际履行合同。

定金的性质与责任问题在浩瀚的民法理论中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分清定金的性质与责任以及相关问题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却是大有益处。

【注释】

[1]高原著:《商品房中的定金问题》

性质范文篇2

党的宣传工作的性质党的宣传工作实质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舆论工具,它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一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向人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党,是为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党的宣传工作必须向人民群众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第二,帮助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去教育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用邓小平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从而深化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好地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公务员之家:

第三,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党的宣传工作要号召、鼓舞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为自己的共同事业而奋斗,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宣传活动来激发人们的革命和建设的热情,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对实现党的目标充满信心。

性质范文篇3

敬爱的党组织:

体会到党的先进,经过了今天的学习。党的伟大。感谢这次学习的机会,希望自己可以好好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从真正的意义上去感悟党的内涵。

丁茜老师的讲解中完成了党的性质》学习。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由原来的朦胧和模糊到现在逐步了解并深入学习,今天是学习党课的第一节课。由于自己在高中是理科出身,几乎没有很多时间去学习这些,所以总觉得自己对政治对时事的领悟的认识都处于一个比较肤浅的层次。这次的培训中,希望自己能对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能学习到更多的精髓之处,并且能使自己在思想上能发生较大的转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毫无疑问。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是将来要发展成一名合格党员的第一道门槛,而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第一堂课程,首要知道便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的十六大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几句话从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接下来老师便讲到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解读,即对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理解。并且就这几年的国内大事,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都让我知道,党的任务责任和意义。党,让我更加的团结,党,更加的让相信祖国,相信我能战胜一切的艰难困苦。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者是统一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性质,所代表的利益阶层的广泛性,所以我党要做到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以达到真正保持先锋队性质。

性质范文篇4

一、以物抵债的概述

我国现行民法规范体系中对以物抵债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法律纠纷案例当中,尤其是在民间借贷中,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借款时,往往以实物折抵债务,使得涉及以物抵债的纠纷案例数量不断增多。(一)以物抵债的概念。以物抵债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签订债权协议,当一方以金钱为给付义务的当事人没有能力偿还债务时,以给付实物冲抵债务的法律行为。因为以物抵债在法律当中没有明确规定,其概念只是理论界和司法机关根据以物抵债在现实当中的具体做法给出的概括性总结。以物抵债的特点决定其成立要件具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有效的债权债务关系或者协议,协议签署一方负有金钱给付义务。其次是该当事人因为经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给付金钱存在困难,最终以实物冲抵金钱债务的法律事实。(二)以物抵债的法律价值。虽然法律对于以物抵债没有明确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物抵债的事实案例却在不断增多。因此,在司法实务当中,以物抵债制度发挥了重要的法律价值。首先,以物抵债确保合同的履行。以物抵债的发生是因为一方当事人的财务或者现金出现了一定的状况,使得原有合同义务的履行出现了重要问题。如果法律只允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交易或者义务履行,极有可能导致合同义务履行不能,最终致使先履行义务人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会引起法律纠纷。以物抵债的方式利用其他标的物冲抵了债务关系,促进了合同义务的有效履行。其次,以物抵债是建立在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之上。民法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意思自治原则,虽然以物抵债的合同义务履行方式并不是双方当事人合同订立之时的意思表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合同双方发展形势的变化,双方订立合同时的基础已经发生变化甚至不复存在,履行原有合同义务具有一定的困难,针对突发状况,双方必须及时调整意思表示,达成新的协议,通过以物抵债的方式完成合同的履行。虽然此种方式并不能达到双方之间的满意,但是却是双方经过综合考量之后的最佳解决方式,是双方新的意思自治主导下达成的新的协议。最后,以物抵债充分保障了合同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以物抵债的原因是合同义务履行一方的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原有的合同义务履行存在问题,如果不允许以物抵债的方式履行合同义务,就有可能导致履行义务一方违约,合同将得不到履行,将会导致合同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以物抵债的方式虽让不能保证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得到全部的补偿,但是能使其免于遭受更大的利益损害,对其权益具有保障作用。

二、以物抵债的分类

以物抵债的分类有很多种,通过对以物抵债进行分类,有利于对其情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原有合同的时间节点可以分为合同义务履行期满前的以物抵债和合同义务履行期满后的以物抵债。(一)合同义务履行期限届满的以物抵债。合同义务履行期限届满之后,具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因为自身的原因,使得合同义务无法履行,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签订以物抵债的协议,转移控制合同义务人的财物,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无论是合同义务未履行,亦或是合同义务部分履行,但未履行完毕,首先是原合同有效,并且在履行能力发生变化之后,合同双方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的基础重新作出合同义务履行的方式——以物抵债,后续行为的成立和实施,直接导致前债权债务关系的结合和消灭。以物抵债协议规定新的义务实施完毕之后,视为原合同义务履行完毕,原合同的法律效力随着以物抵债合同履行完毕而结束。(二)合同义务履行期限未满的以物抵债。合同义务履行期限到期之前,债务人应当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履行合同义务,但是当债权人有足够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并严重影响到其义务履行能力,债权人可以适用不安抗辩权,中止合同履行。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合同双方往往会通过制定以物抵债的协议,债权人会通过控制债务人的动产财物,敦促债务人及时有效的履行义务。当债务人的履行义务能力出现了问题,债权人则将动产作为债务冲抵,通过移转动产所有权或者变卖该动产,实现合同义务。合同义务履行期满之前的以物抵债与民法当中的担保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二者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同。

三、以物抵债与担保的区别

通过上文所述,可以发现以物抵债与担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以物抵债与担保属于不同的法律制度,通过从属性和补充性方面的区别进行分析,能够充分体现以物抵债与担保的区别,并且明确以物抵债的性质和范围。(一)从属性的区别。从属性是担保的本质特征,担保从属于主债。除却国家贸易中的独立保函这一担保形式不具有从属性之外,其他担保形式均具有从属性。担保的产生以主债权的发生或存在为前提,体现在发生、处分和消灭三个方面,随着主债的消灭和变更而变化。当原合同义务履行发生问题之后,原合同的义务标的与担保物权可以一并主张。但是以物抵债协议不具有处分上的从属性,虽然以物抵债协议的制定以原债务合同有效为前提,同时以物抵债协议的制定还会导致原债务合同效力中止。但是新的以物抵债协议的制定是根据合同双方的意思自治,不受原合同的限制。另外,当订立以物抵债的协议之后,合同义务人的履行能力得到了恢复,可以按照原合同规定履行合同义务时,合同相对人只能在原合同履行标的与以物抵债当中选择其一进行主张,二者不具有先后或者优先的顺序,但是不能同时进行主张。(二)补充性的区别。担保物权具有补充性和保障性,担保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主债权得到有效的履行,当主债权的履行存在问题时,债权人可以通过主张担保权的行使,保障自己的利益。担保使得债权人就特定财产享有优先权,担保的存在使得合同义务履行具有双重保障,因此合同的义务履行不会因为债务人财务状况的出现危机而导致履行能力丧失,担保是对债务人财务状况出现问题之后的补充手段,极大提高了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担保对于主债权具有补充性和保障性的作用。但是以物抵债的性质与担保不同,当合同当事人重新签订以物抵债协议后,债权人不能对原债权合同和以物抵债协议规定的义务同时主张,这就决定了以物抵债对主债权不具有补充性。另外,以物抵债协议的效力等同于其他普通合同效力,债权人对于抵债的财物并不具有优先受偿权,即当第三方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的抵债财物进行司法冻结时,合同相对人并不能以优先受偿权抗辩第三人的主张。因此,以物抵债对主债权也不具有保障性。上述两个方面是担保和以物抵债的主要区别,但并不能涵盖其所有区别之处。这两方面的显著不同却足以证明以物抵债与担保存在根本上的区别,对于以物抵债的性质判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四、以物抵债的性质认定

以物抵债在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存在的纷争较多,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以物抵债是担保的特殊形式。司法实践中,也有人认为以物抵债的形式违反了《担保法》的规定,应属于无效法律行为。正是对于以物抵债性质的认定存在分歧,导致司法实务的判决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社会公平在遇到以物抵债的案例时,会出现有失公平的判决,导致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为了更好的规制以物抵债,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以物抵债的概念和涵义进行明确规定,并对以物抵债的性质和适用的范围进行相应的规制,有效维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进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公平正义。关于以物抵债的性质,笔者认为应当以”新债清偿”作为以物抵债性质的认定。以物抵债与原债务合同都是独立的债权合同,但原有合同义务不能得到履行时,合同双方以意思自治为基础重新制定新的债权履行方式——即以物抵债协议。新债清偿是指债务人因为清偿旧债务,与债务人成立负担新债务的合同。新的清偿合同成立之后,旧债务并没有消灭,而是出于中止状态,其效果应当与新债务的履行密切相关。当债权人主张新债权时,新债务得到及时有效的履行时,旧债务自然归于消灭。但债权人主张以物抵债的新债权时,发现仍然存在履行不能的情况,或者认为主张以物抵债新债权时,仍然会造成自己的利益存在较大损失时,可以放弃主张以物抵债的新债权,恢复主张行使原合同的旧债权。

五、结语

虽然在法律规范当中没有以物抵债的明确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存在很多的案例纠纷适用以物抵债的制度,而理论界关于以物抵债的纷争不断导致司法实务适用中出现一定的差异。本文试图对以物抵债的定义和概念进行明确,阐述以物抵债的法律价值,并通过对以物抵债进行分类,根据原有合同的时间节点可以分为合同义务履行期满前的以物抵债和合同义务履行期满后的以物抵债,有利于对其情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对以物抵债与担保之间区别的论述,尤其是针对从属性和补充性方面存在的区别进行的分析,有利于明确以物抵债的性质和适用范围。最终将以物抵债的性质认定为新债清偿极大丰富了债权人的选择权,债权人可以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履行方式,以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对于理论纷争和司法实务都有一定的规制作用,有利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社会整体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景光强.以物抵债中请求原定给付的若干实务问题研究[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4).

[2]许湖坪.关于以物抵债相关问题之研究——最高法(2016)民终484号案例评析[J].法制博览,2019(16).

[3]郑妲.以物抵债的“物”“债”分析[J].法制博览,2019(20).

[4]崔建远.以物抵债效力的司法裁判规则[J].人民法治,2015(9).

性质范文篇5

关键词:政府预算;法治性;市场经济

Abstract:Thisarticledeniedonlysummarizes“thegovernmentbudget”bytheplanningthetraditionalviewpoint,pointedoutthat“theplan”isonlythegovernmentbudgetessentialform,buttheefficiencyalsonon-governmentbudget''''sessence,onlyhas“thegovernmentbylaw”isthegovernmentbudgetbasiccontentandthelivesoul,isdistinguishesbetweenanyotherfinancialcategorybasicnature.Itdecidedbythemarketeconomythatthemarketandthecapitalthroughgovernmentbudget''''slegalauthority,thepositivegoverninggovernment''''seconomiclifeline,havecausedthegovernmenttomovemustserveitsfundamentalinterests.Ourcountryexistinggovernmentbudgetsystemalsohastheverybigdisparitytothegovernmentbylawrequest,forthisreasonmuststrengthenOurcountrygovernmentbudgetthelaw,theplanning,thenormalizing,opennessandthepoliticalproceduralnature.

keyword:Governmentbudget;Governmentbylaw;Marketeconomy

前言

政府预算,过去通常称为国家预算。[1]法治性是政府预算活的灵魂,是政府预算的精髓和要意所在。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府预算所具有的法治性内容。在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中,必须严肃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并用以约束政府的财政活动。至今为止,我国政府预算尽管具有法治形式,但并无实质内容,有法不依导致了我国财政工作的极度紊乱状态。它严重地危害着我国财政的正常运行,如任其发展还可能毁掉我国的改革大业。因此,认清政府预算的法治性质,并遵循其要求改革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是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否则,不管人们采用怎么样的努力,要解脱我国财政于目前的极度困难状况之中是不可能的。本文将对此问题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一、“计划”仅是政府预算的关键形式

我国关于政府预算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一认为政府预算就是“国家制定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2]。这是认为政府预算就是“财政计划”;一认为政府预算“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基本分配手段,是有计划地筹集、供应资金,制约经济结构与比例、速度,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要工具,反映着主要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计划管理财政收支角度看,国家预算就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其收支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3]这是认为政府预算既是“财政计划”又是“分配关系”。两类看法都认为政府预算是政府收支计划,但它们的分歧在于:政府预算除了“财政计划”之外,是否还是一种“经济关系”?前者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后者则是肯定的。

认为政府预算仅是财政计划的看法有着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从历史看是封建君主被迫编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从现实看则是近现代政府每年都编制、执行和审核财政收支计划,而形成了一种新财政范畴。英语称该范畴为“Public(Government)Budget”。其中Budget表示如何使用并筹集相应钱款的计划,冠之以Public或Government,即表示政府财政计划。该词中译为“政府预算”,取中文“预算”一词的预先计算与安排控制未来经济活动的财务计划之意;加上“国家”一词,就是表示财政计划。这就鲜明地概括了该范畴的计划性特征。可见,将政府预算定义为财政收支计划是有其正确性的。但如进一步考查则可看出,仅从计划角度是难以正确概括和把握政府预算的性质与内容的。

平头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尚且需要某种计划,更何况君临天下的君主呢?我国古代早已存在财政计划现象,人们还由此得出政府预算不迟于周朝就已出现的结论。[4]可见,财政活动与财政计划总是不同程度地相共存的。但由此得出政府预算早已产生的结论则有失偏颇,因为那实际上是将政府预算等同于财政了。这无异于取消政府预算范畴。

财政作为国家或政府的分配活动,其收支规模是巨大的,因而总需要依靠某种计划来安排和规范。完全没有计划而放任自流的财政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是自然经济时期的财政也如此。

为此,存在着不同观点是自然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阶级社会,统治者个人的财务收支活动和国家财政的收支活动很难严格地区分。因此,不可能有完整、系统的国家财政管理制度。另外,在商品货币关系尚不发达的国家财政分配中,不可能有事先进行详细的收入和支出的计算,在组织收入和支出的工作方面,也不可能有一定的程序和手续,而且封建统治阶级国家的各级机构在财政活动上所处的地位也是不明确的。因此,当时尚未形成政府预算制度,即使有些个别的预计收支,也不能叫做国家预算。”[5]在这里,除了收支计划外,诸如完整系统的财政管理制度、事先的详细计算、一定的程序和手续以及确定国家各级机构的财政地位等,都被认为是政府预算必不可少的内容。

笔者认为这一看法是正确的,“计划”仅是政府预算的关键形式,但不反映其典型内容和根本性质。

二、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决定了政府预算的法治性

上述分析表明,对于政府预算的性质和内容,中西双方存在着是经济性还是法治性的认识差异。这是由各自的经济体制所根本决定的。

计划经济下,企业和个人的独立自主权被否定,整个社会以国家为中心形成单一的大企业,以财政为中心形成单一的大企业财务,财政直接集中了整个社会几乎所有的纯收入,从而对全社会的资源进行了直接的计划配置,这就很自然地利用了政府预算这一计划形式,决定了当时的政府预算具有“经济性”内容。

市场经济下,资本和市场不允许政府利用政府预算的计划形式去直接干预和决定它们正常的市场活动。此时企业和个人是独立的市场运营主体,政府财政活动不可能深入到企业财务内部,也不可能直接替代企业开展具体的资本运营。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下政府和财政不能以计划手段取代市场手段去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西方的政府预算不是国家从事生产建设活动的计划手段,从而不具有“经济性”。

相反,市场经济决定了政府预算的法治性。

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主要经济活动由无数独立的私人资本在市场机制引导下展开,政府活动必须符合私人资本的要求并反映其愿望。为此,社会必须找到一整套方法,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制度和制约机制,去直接保证作为私人资本总代表的政府不损害市场的有效运行,不侵犯私人资本的根本利益。这只有依靠法律手段才能做到。政府预算这一制度,正是依靠其法治性,先是对封建君主,以后是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财政权进行了根本的限制与监督,成为资本和市场根本约束政府行为的关键性手段。这样,只要有资本和市场的存在,就必然要求着具有法治形式和内容的政府预算。可见,西方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内容,是由市场经济所根本决定的。

众所周知,在西方,政府预算是新兴资产阶级褫夺封建君主专制权力的关键手段之一,它剥夺了封建君主的基本财政权,通过资产阶级议会所确定的预算计划约束和规定着封建君主的财政活动。此时在政府预算制度约束下的财政与以往财政的本质区别,是它具有以法律形式确定的社会公众与国家以及国家政权内部的财政分权与制衡内容。计划本身不是市场的行为,仅有计划性,政府预算并不符合资本和市场要求,甚至是完全否定市场的。所以,法治性才是政府预算这一新财政范畴的本质性内容,即它具有资本和市场通过议会约束和限制政府政治权力的实质。正是依靠政府预算这一形式,西方国家完成了从自然经济的家计财政向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的转化。

我国在继承西方政府预算的计划形式的同时,也继承了其法治形式,即同样采用了政府提出预算草案,人代会审议批准通过,政府预算具有法律地位,各级人大会及全体人民监督政府执行政府预算等形式。但又对政府预算这一形式进行了根本改造,极大地强化了其计划性内容而弱化了其法治性内容,使得企业和个人不可能通过政府预算去决定和约束政府及其财政行为,法治性仅是徒具形式而已。当时的企业是政府附属物,个人又是企业附属物,企业和个人并不具备限制和控制政府及其财政行为的独立经济能力,社会缺乏以法治方式约束规范政府行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当时的政府预算是不可能具备真正的法治性内容的。

三、法治性是政府预算的根本特性

正是由于“计划”仅是政府预算的形式,所以人们在定义“政府预算”概念时,往往还要对其内容加以说明。对此,我国财政理论强调政府预算的经济性,而西方财政理论强调政府预算的法治性。

政府预算最初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西欧,它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西欧的产生、确立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并巩固下来。计划是政府预算直观的和鲜明的表现形式,全面、系统和完整的计划,是这一财政范畴的重要特征。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政府预算这一特征与计划经济的根本特征相一致,使得此时的政府预算不仅没被否定,反而被充分利用了。即不仅其计划形式被继承,而且其计划作用还被发扬光大。它不仅继续是政府安排自身收支的计划手段,而且还是国家以指令性计划直接配置社会资源的财务手段,从而具有了直接作用于经济的“经济性”。

但经济性难以正确把握政府预算的内容和实质。任何财政活动都体现为是一种分配关系,都不同程度地作用于经济活动,只不过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预算对于经济的作用极为突出和醒目罢了!这样,以经济性来界定政府预算的内容和实质,仍然是不完整和不严密的。

在西方财政学中,政府预算通常定义为政府编制的财政年度的财政年度收支计划。“预算在英国每年由财政大臣提交给议会,或在美国由总统提交给国会,它包含着一揽子公共支出计划及下一年度的税收立法。”[6]

西方的政府预算具有以下性质和内容:(1)计划性。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计划,政府预算依据政府的施政方针编制,财政收支必须由预算安排并遵照执行,不得超越和违背计划行事;(2)法律性。政府预算通过相应的法律程序确立,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其本身又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权威性。违反政府预算是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3)归一性。除某些特殊款项,所有的财政收支都必须纳入政府预算,以确保社会公众和议会对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约束与监督。而那些特殊款项也必须由议会的法律授权才行,否则也将是违法的;(4)政治程序性。政府预算的审议和批准权限属于立法机构,它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政治程序来完成。即政府预算从草案提出、通过、执行、调整到决算的全过程,都在既定的政治程序监督和约束下进行,要改变该程序只有先改变已有的法律条文;(5)公开性。政府预算应成为公开的文件,其内容应能被全社会所了解,除少数机密外,其数据都应向社会公布,而不是少数人随心所欲的私下活动。

上述性质可用“法治性”来归纳,其中即使是计划性,实质上也具有法治性内容。因为预算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过程,本身也就是法律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以往任何财政范畴都不具有法治性,[7]所以法治性是政府预算的基本内容,是政府预算区别于以往任何财政范畴的根本性质。

四、法治性是政府预算的灵魂

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进展,我国政府预算必将产生的变化是:弱化其经济性而强化其法治性。这将是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和财政活动也将受到资本和市场的根本制约与监督。但是,国家作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权机构,有着自身相对独立的意志,并不都会自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行事。相反,实践却一再证明,国家的具体行为是可以违背经济进程的客观要求的,国家的主观意志在或长或短时间内是能够得到强制贯彻执行的。否则,诸如“”之类的荒唐事就不会出现于神州大地了。当然,诚如历史唯物主义所指出的那样,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现象和行为终究要得到纠正,但这是以经济进程遭到破坏,是以整个社会付出极大的“学费”,换句话说,是为了少数人的一意孤行而社会大众受到极大的惩罚为代价的。为此,不是依靠代价惨重的所谓经济规律的事后纠正,而是依靠法律手段,从具体的政治运行过程入手,形成一整套有效地决定、制约和监督政府活动的政治程序及法律制衡机制,才能真正防止这类惨剧在我国重演。而要有效制约与监督政府活动,则制约与监督财政活动是关键。“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8]财政是直接联系政府与经济的纽带。没有相应的财政收入,就没有政府及其活动的存在;控制了财政收入与支出,就控制了政府的命脉,而具有了从根本上决定和约束政府活动的能力。这样,西方法治性政府预算的形成,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封建君主的否定,更重要的还在于国家财政的根本权限转移到了社会大众手中,使得资本和市场通

过议会掌握了政府收支的根本决定权和监督权,能够以政府预算为手段直接贯彻自身的意志,确保着西方政府必须按照自身的要求行事。这就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依靠客观经济力量阻止和否定政治权力主观一意孤行的能力,从而能够避免经济进程中人为因素产生的灾难性后果。随着我国改革的进展,资本和市场愈益壮大而逐步成为整个经济的决定性力量,这就需要改造现有的政府预算制度,将实质性内容注入其法治形式中,使政府预算真正成为社会公众和市场决定、约束与监督政府活动的关键手段。

西方市场经济自发形成于自然经济母体中,在自我发展壮大过程中凭借自身力量取代了自然经济,并由此限制了政府的权力。我国市场经济人为产生于计划经济母体中,由于计划经济对市场因素的巨大否定能力,市场无力自我发展壮大而依靠自身力量去取代计划经济,更谈不上剥夺和限制政府权力的问题了。相反,却是在政府有意识的直接作用安排下,依靠政治力量克服计划经济的阻力去建立市场经济的。然而,政治权力是经济力量的直接对立物,政府凭借政治权力的活动,从直接的意义上看却是市场的直接否定因素。因此,直接由政府来建立市场经济,是一个远比自发形成要困难、复杂和艰巨的过程。此时政府能否正确遵循市场要求去运用政治权力,就成为我国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关键。但要政府谨慎和正确地运用自己的权力,仅靠政府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是远不够的。不受制约的权力将是被滥用的权力。改革导致了财政财力的分散,却没有形成相应的约束、规范和制衡机制,各级政府机构和单位之间维护与扩张自身利益的争夺,导致了我国财政行为的严重紊乱,而企业和社会则无力抵制各级政府的不正当财政行为。而要克服这些问题和弊端的唯一可行办法,只有强化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内容,而对政府的财力运作进行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监督,才能纠正政府的不当行为,避免政府对财力的滥用。这样,政府预算的法治性就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

可见,法治性是政府预算活的灵魂。没有法治性,也就没有政府预算,就如自然经济时期那样;仅有法治形式,政府预算尽管也已存在,但仅是一个空壳,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如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只有兼备法治的形式和内容,政府预算才真正成其为政府预算而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所谓政府预算,就是具有法治性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至今为止,政府预算仅存在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体制环境中。

五、按法治性要求改革我国预算制度

我国现有的政府预算制度离上述法治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进行较大幅度改革:

1强化政府预算的法律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政府预算却是其最为薄弱的领域之一。至今为止,知道人大会通过的各级政府预算具有法律性的人不多,愿意遵守的人就更少。在政府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随着增加减少财政收支,乱批条子,乱开口子的现象比比皆是。在种种混乱状态中,混水摸鱼者有之,稀里糊涂过日子者有之。这对处于严重困难之中的我国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为此,应严肃政府预算的法律性,坚决杜绝没有相应法律授权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发生。美国联邦政府曾由于国会没能通过相应的预算而多次部分关门,尽管这不是一个值得提倡的现象,但其中所表现出的法律尊严和守法精神,则是值得我国在改革政府预算制度和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时借鉴的。

2强化政府预算的计划性

在弱化现有政府预算制度的计划经济性质的计划性内容的同时,必须强化政府预算“预先的计划”的功能。政府预算规范和安排着财政活动,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政策意向,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运作状况的好坏,因而必须预先作出周密的计划和规划。但几十年来我国政府预算却从未真正发挥好这一作用。至今为止,每年都是在预算年度已开始若干个月之后,才完成制订政府预算的法律和政治程序,此前严格地说是在没有“预算”的状态下开展财政活动的;就是此后通过的各级政府预算,也大体上是一年预算,“预算一年”,临到年终还在不按法律程序地更改预算指标。在这种无计划状态下要想真正做好财政工作,又谈何容易!可见,即使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预算本身也难以说是真正有计划的。而西方的政府预算在预算年度开始之前就必须制订完毕,否则政府是无权开展财政运作的,因而西方的财政活动本身具有很强迫计划性,一收一支都是由计划预先安排的。为此,必须将我国政府预算的编制时间大大提前,大致在上一年年初就开始着手本年度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的编制和立法审议工作。只有这样,各级人大会才能有充分的时间对政府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讨论、修改和审批,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各级政府预算。

3强化政府预算的公开性

我国的政府预算从来就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几十年来我国通过报刊公布的政府预算,从来都只有几个收支大类的数据。每个数据少则数十亿元,多则上百亿元、上千亿元,其中具体的内容,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和非专业的人大代表,就是财政预算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弄清楚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开性。改革开放以来,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部门和机构获得了愈益增多的财政财力,为了维护自身的集团利益,往往有意采用种种方法和手段隐瞒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我国政府预算的模糊度。而极端者甚至将预算数据列为最高机密,真实数据只有那么几个人知道。混水更好摸鱼,十余年来我国财政活动中触目惊心的严重浪费、腐败、失误、低效等现象,是直接与这种缺乏公开性和模糊状态相关的。尽管不断进行反腐倡廉,但实际状况并无根本改观。而从西方的政府预算来看,则是将几乎所有的预算收支逐笔逐项都以预算文件的形式向全社会公布的。公之于众的政府预算在众目睽睽之下,是不能不大大减少其营私舞弊现象的,因而西方财政活动中浪费、腐败、失误、低效等程度远低于我国,就毫不奇怪了。可见,西方政府预算的公开性内容是应当为我借鉴的,这样才能借助社会公众和法律的监督去克服这些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并使我国的财政支出有一个较大的压缩,从根本上克服我国财政现存的痼疾。

4强化政府预算的归一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活动日益陷于严重的混乱和无序状态之中,诸如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各种费用和基金的违规收取和滥用,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的过度膨胀等问题越演越烈。在大量的政府收支游离于政府预算之外的同时,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却下降到离奇的水准。该收的收不上来,不该支出的压不下来,其结果是连年的巨额财政赤字,国债年发行额和累积余额都急速膨胀。表面上这是中央政府难以有效约束与监督地方政府、部门和机构的财政行为的结果,但根本上则是企业和社会,是资本和市场无力约束与抵制政府不良财政行为的结果。为此,必须严肃政府预算的归一性,即除了某些特殊款项外,所有的政府收入和支出都必须纳入了各级政府预算,以确保资本(不管是国有的还是私人的)和个人可依法抵制各政府部门与机构的非法收费征税行为。为社会公众监督政府及其财政活动,规范财政分配秩序,克服严重的税收流失现象,确保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有一个显著跃升等,创造一个基本条件和手段。

5强化政府预算的政治程序性

性质范文篇6

19世纪20年代,沈兼士在北大讲授《文字形义学》时把世界文字总括为“意字”和“音字”,并认为汉字一部分属于意字,一部分属于音字。他说“意字的性质,不以声音为主,而以表示形象为主,用文字来具体的或抽象的形容事物之状态,如前面所说的文字画,楔形文字,中国的象形、指事、会意各字皆是;音字的性质以表示声音为主,大都是由意字转变而来的,如欧美各国通用的拼音文字,中国的形声字皆是。”沈氏所说的“意字”和“音字”即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在他看来,汉字中一部分属于意字,一部分属于音字。这种把汉字分属两类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他把同体系文字内部的差异当成了不同体系文字类型之间的差别。

2表意文字说

“表意文字”是最早最明确地指出汉字性质的学说。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一个词只用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示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索绪尔从文字和它所记录语言的关系来确定文字的性质。

索绪尔之后的许多学者也主张汉字是表意文字。但学者们对“表意”的阐释又不尽相同。如张世禄在《文字学与文法学》里指出“中国现行的文字——汉字——就是现今世界上表意文字唯一的代表”。他从文字的构形和社会功能两个角度阐释汉字性质,这和西方学者对表意文字的理解不同。此外,梁东汉也支持汉字为表意文字的说法。他在《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中说“方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对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学者们意见不一,有人又提出了新的主张。

3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最早明确提出“表词文字”。“文字的重要特点恰恰就是这样,并不是代表实际世界,而是代表实际世界的特征,因而不如叫作表词文字或言词文字”。布龙菲尔德的思想和索绪尔的一脉相承,他也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上来确定汉字的性质。

赵元任最早提出“语素文字说”。他在《语言问题》中说:“在世界上通行的能写全部语言的文字中,所用的单位最大的文字,不是写句、写短语的,是拿文字一个单位,写一个语素,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

吕叔湘在《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中对语素文字作了进一步阐释“第三类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

熙也同意汉字是“语素文字”。他说“就汉字跟它所要记录的对象汉语之间的关系来看,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的语素。”

但裘锡圭等人反对“语素文字说”。他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有的人因为看到汉字里一个字通常代表一个语素,称汉字为语素文字。像这样撇开字符的性质,仅仅根据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性质,来给文字体系定名,也是不妥当的。”他认为只根据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性质并不能把不同性质的文字区别开来。

4意音文字说

周有光最先提出此学说。他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中指出:“综合运用表意表音两种表达方法的文字,可以称为‘意音文字’。汉字就是意音文字之一种。”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如果一定要为这两个阶段的汉字分别安上名称的话,前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或者像有些文字学者那样把它鉴定为意音文字;后者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考虑到后一个阶段的汉字里的记号几乎都是由义符和声符变来,以及大部分字仍然由意符、音符构成等情况,也可以称这个阶段的汉字为后期意符音符或后期意音文字。”

裘氏的意音文字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李禄兴等人反对从汉字的构字符号来看汉字的性质。“只有语言单位与文字单位的关系才决定了文字的本质特征。”他认为汉字的特性在于“方块汉字记录的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语素”,所以“是语素文字”。

5表音文字说

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所1979年在《古文字研究》上曾写文章说古代汉字是表音文字。此后姚孝遂做了进一步阐述。从文字功能的角度出发,他提出“就甲骨文的整个体系来说,就它的根本功能和作用来说,它的每一个符号都有固定的读音,完全是属于表音文字的体系,已经发展到了表音文字阶段。”

6音节文字说

张志公在《汉字与阅读》中说“汉字是音节文字而不是音素文字,与汉语的非形态相适应。”

7象形文字说

吴玉章在《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中说:“中国的汉字注重在形体,表示一个物件的词就是这个物件的图形……像这种表示事情的词也像那事情的样子,这种就叫做象形文字的系统。”

8语符文字说

马显杉在《汉字性质新论》中指出“汉字不是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和义音文字,汉字是表符文字,一种记号文字,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结语

总的看来,对汉字性质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从汉字字符自身出发,二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结构中的哪个单位出发。着眼于前者就出现了表音文字说、表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等;着重于后者,则有表词文字说、语素文字说和词文字说等。但汉字性质最终应从哪个角度来确定可能仍需进一步研究才能获得共识。

参考文献

[1]苏培成.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M].太原: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2]李禄兴.现代汉字学概要[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8.

[3]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裘熙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

[6]布隆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

[7]张世禄.文字学与文法学[A].中国文法革新讨论集[C].上海:上海学术社,1940.

[8]马显杉.汉字性质新论[J].语言研究,2005,2.

[9]吴玉章.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M].北京:华北大学,1949.

[10]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5.

[11]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A].吕叔湘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4.

摘要:汉字性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由于研究者分析角度或采用标准不同,对汉字性质的认识至今尚未达成共识。针对前人有关汉字性质的学说作一个综述。

性质范文篇7

2表意文字说

“表意文字”是最早最明确地指出汉字性质的学说。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一个词只用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示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体系的典范例子就是汉字。……”索绪尔从文字和它所记录语言的关系来确定文字的性质。

索绪尔之后的许多学者也主张汉字是表意文字。但学者们对“表意”的阐释又不尽相同。如张世禄在《文字学与文法学》里指出“中国现行的文字——汉字——就是现今世界上表意文字唯一的代表”。他从文字的构形和社会功能两个角度阐释汉字性质,这和西方学者对表意文字的理解不同。此外,梁东汉也支持汉字为表意文字的说法。他在《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中说“方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对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学者们意见不一,有人又提出了新的主张。

3表词文字说和语素文字说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最早明确提出“表词文字”。“文字的重要特点恰恰就是这样,并不是代表实际世界,而是代表实际世界的特征,因而不如叫作表词文字或言词文字”。布龙菲尔德的思想和索绪尔的一脉相承,他也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上来确定汉字的性质。

赵元任最早提出“语素文字说”。他在《语言问题》中说:“在世界上通行的能写全部语言的文字中,所用的单位最大的文字,不是写句、写短语的,是拿文字一个单位,写一个语素,中国文字是一个典型的最重要的例子。”

吕叔湘在《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中对语素文字作了进一步阐释“第三类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汉字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

熙也同意汉字是“语素文字”。他说“就汉字跟它所要记录的对象汉语之间的关系来看,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的语素。”

但裘锡圭等人反对“语素文字说”。他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有的人因为看到汉字里一个字通常代表一个语素,称汉字为语素文字。像这样撇开字符的性质,仅仅根据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性质,来给文字体系定名,也是不妥当的。”他认为只根据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性质并不能把不同性质的文字区别开来。

4意音文字说

周有光最先提出此学说。他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中指出:“综合运用表意表音两种表达方法的文字,可以称为‘意音文字’。汉字就是意音文字之一种。”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如果一定要为这两个阶段的汉字分别安上名称的话,前者似乎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或者像有些文字学者那样把它鉴定为意音文字;后者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考虑到后一个阶段的汉字里的记号几乎都是由义符和声符变来,以及大部分字仍然由意符、音符构成等情况,也可以称这个阶段的汉字为后期意符音符或后期意音文字。”

裘氏的意音文字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李禄兴等人反对从汉字的构字符号来看汉字的性质。“只有语言单位与文字单位的关系才决定了文字的本质特征。”他认为汉字的特性在于“方块汉字记录的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语素”,所以“是语素文字”。

5表音文字说

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所1979年在《古文字研究》上曾写文章说古代汉字是表音文字。此后姚孝遂做了进一步阐述。从文字功能的角度出发,他提出“就甲骨文的整个体系来说,就它的根本功能和作用来说,它的每一个符号都有固定的读音,完全是属于表音文字的体系,已经发展到了表音文字阶段。”

6音节文字说

张志公在《汉字与阅读》中说“汉字是音节文字而不是音素文字,与汉语的非形态相适应。”

7象形文字说

吴玉章在《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中说:“中国的汉字注重在形体,表示一个物件的词就是这个物件的图形……像这种表示事情的词也像那事情的样子,这种就叫做象形文字的系统。”

8语符文字说

马显杉在《汉字性质新论》中指出“汉字不是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和义音文字,汉字是表符文字,一种记号文字,既不表音,也不表意。”

结语

总的看来,对汉字性质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从汉字字符自身出发,二是从文字记录语言结构中的哪个单位出发。着眼于前者就出现了表音文字说、表意文字说、意音文字说等;着重于后者,则有表词文字说、语素文字说和词文字说等。但汉字性质最终应从哪个角度来确定可能仍需进一步研究才能获得共识。

参考文献

[1]苏培成.二十世纪的现代汉字研究[M].太原: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2]李禄兴.现代汉字学概要[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8.

[3]苏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裘熙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1.

[6]布隆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

[7]张世禄.文字学与文法学[A].中国文法革新讨论集[C].上海:上海学术社,1940.

[8]马显杉.汉字性质新论[J].语言研究,2005,2.

[9]吴玉章.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M].北京:华北大学,1949.

[10]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5.

[11]吕叔湘.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A].吕叔湘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4.

性质范文篇8

知识目标

通过铁广泛的用途,认识铁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关系紧密;

了解纯铁的物理性质,知道铁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铁的性质;

掌握铁的化学性质(与氧气、与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能理解金属活动性的差异,并能应用于对置换反应做简单的判断;

了解锈蚀的条件及防止生锈的简单方法,认识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炼铁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通过性质决定用途,激发学生活用知识为社会造福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建议

关于课前探究的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铁的性质。教材在章前言中,从钢铁的简史和用途出发,在本节以设问方式提出了铁的有哪些性质的问题。这部分的教学建议在课前布置探究课题:“铁的发现和存在、用途和冶炼简史”。这样学生认识会更深刻,对铁性质问题的提出就很自然了。

关于铁生锈的教学建议

关于铁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教材中分三点来讲述(铁与氧气、与酸、与盐溶液)。关于铁与氧气的反应,可在复习第一章中学过的氧气与铁的反应的基础上,讨论铁生锈的原理和防锈的方法,关于铁生锈的条件实验可做为家庭探究活动,在一周前安排给学生。并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此处的推理过程和方法与第一章中的关于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推理相似,所以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学生一般不会觉得太困难。最终得出结论,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关于铁与酸反应的教学建议

铁与酸的反应可通过复习氢气的制法原理,引出几种不同的金属和酸的反应,如锌、镁、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可加入铜与酸的反应做对比。加深对铁是一种中等活泼的金属的认识。也要提醒学生注意铁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时生成+2价铁,当与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时,生成+3价的铁。

关于铁与盐溶液反应的教学建议

与盐溶液的反应,可通过实验观察,提问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并引出问题,为什么铜不能把铁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在氢气制法原理基础上初步接触金属活动性有差异后,进一步引出金属活动性有强弱顺序,为以后酸碱盐的学习做好准备。在这部分教学中不宜做太多的扩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留在讲酸的性质时再介绍。

关于铁的变价的教学建议

在铁与氧气反应的教学中,教师也可进一步将教学深化,指出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2、+3),而铁锈是三氧化二铁(+3),为什么会表现这样的不同。在这儿可结合在第二章中有关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密切关系入手,铁为26号,最外层有2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结构,易铁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显+2价;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价。

4.通过观察、做社会调查等形式总结出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用于防锈的方法。

课上教学:

汇报、展示课题1的结果。

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为什么我们用的菜刀、锤子等是用铁制的,而不是用铝制的?看下面的图,讨论。

(菜刀、锤子都应是由硬度大的物质做成,从表中可见,铁的硬度远远大于铝,所以,铁用有以上用途是因其硬度较大。学生也可能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铬呢?这里要讲解,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性质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还需考虑价格、资源、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及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同理,铁的其它的用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铁的性质决定。

那么铁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板书:一、铁的物理性质

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具有一些多数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比如:能导电,导热,常温下是固体等。此外,铁还有其自己的特性。

生活中见到的铁多不是纯铁,展示纯铁图片:

纯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密度是7.86克/厘米3,熔点是1535℃,沸点2750℃。铁是电和热的导体。

铁的用途不仅与物理性质有关,还和化学性质有关。比如铁为什么会生锈?为什么铁制的器皿不能盛装酸溶液?

板书:二、铁的化学性质

观看录象:(铁生锈:1分29秒)

讨论课前铁生锈的实验:

展示:一周前开始做的三个铁生锈对比实验结果。

分析思考:

1、三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2、三个实验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这说明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4、如何防止铁生锈?

5、举出你所知道的防止铁生锈的例子,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小结:铁生锈是由于铁和氧气、还有水等物质作用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

如果铁锈不除去,大家还会看到铁生锈的速度加快。这是因为铁锈很疏松,易吸水而加快生锈。

如何防锈?总结常见防锈方法。(视频)

启发:铁锈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是氧化铁()。在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习中我们知道铁在氧气中点燃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在这两种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不同的,三氧化二铁中显+3,四氧化三铁中铁显+2、+3价。为什么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会显示不同的化合价,即有这种变价现象呢?

在排外电子排布知识学习中,我们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关系密切。我们来看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铁是26号元素: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所以它易与氧化剂作用失去电子,当与弱氧化剂作用时,它只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显+2;当与强氧化剂作用时,它还要失去次外层的1个电子,显+3。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如何去理解?

板书:1.铁与氧气的反应

由氧气的性质知,氧气可以与金属反应。如与镁、与铁。这两种金属与氧气反应有什么不同呢?仔细观察反应的现象,描述其反应现象。(观看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的视频)

小结:镁与氧气更容易反应。

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金属除了可以和氧气反应外,还可与什么物质反应?(实验室制氢气的原理)

2.铁与酸反应

做铁与酸反应的实验,请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生成物颜色、状态)并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在氢气的制法中,我们知道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我们来做一组对比实验。

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实验:锌、镁、铁、铜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操作注意:加酸顺序从铜-铁-锌-镁)

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反应进行情况及放氢气的速度。

小结:镁与酸反应很快就有大量氢气泡放出,锌次之,铁更次之,而铜与酸不反应。由此,由上,镁的化学性质在以上四者中最活泼。铜最不活泼。

提问:以上几个反应,是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个?(置换反应)什么样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演示实验:

观察现象:

提问:铜为什么不能置换铁?

小结:铁置换出了铜,因为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只能是化学性质活泼的单质置换出不活泼的单质。

通过以上铁与氧气、铁与酸、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表现出金属的性质。我们知道铁的化学活泼性比镁、锌弱,比铜活泼。金属活动性有顺序。看动画演示:

了解了铁的性质,我们就可以用于来指导实际的生活和生产。充分发挥有利的一面,而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不利的一面。

探究活动

1.关于本节所讨论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今最先进的防锈方法及技术,并写出一篇科学小论文。(课上已总结出防锈的原理)

2.家庭小实验:掉瓷的搪瓷缸子能否用于盛放胆矾溶液?原因?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铁的性质

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探究:

1.查阅资料开展“铁的发现、存在和冶炼简史”、“铁的用途”的课题研究。并思考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用途。

性质范文篇9

关键词:权权性质资格说

,是指人在权限范围内,以被人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人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种依他人的独立行为而使本人直接取得其法律效果之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相当频繁并具有重要意义。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如果任何一项民事或者商业活动都由本人亲自行为,对社会经济也是无效率或者低效率的。行为和关系的建立一方面扩大了个人的行为能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在人、被人与第三人之间产生纠纷,纠纷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权性质的确定及界定的准确与否。对于权性质的讨论无论在理论的探索上还是在实践问题的解决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一、学界对权性质的几种见解

权是整个关系的基础,权的有无决定行为之是否有效,可以说,权是整个制度的起源和基点。而关于权的性质,学说上有不同见解,举其主要如下:

(一)权力说:此说为英美学者所提倡。这种学说认为权是一种权力义务关系,人被授予改变被人与第三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权力,被人承担接受这种被改变了的关系的相应义务。人的权力不是由被人授予的,而是由法律授予的,只是由于被人和人的行为使法律规则发生作用,其结果是人得到了这种权力。梁慧星教授也主张这种学说。他认为权力为一种法律上之力,凭借此法律上之力,人可以改变本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而本人则必须承受其后果。此法律上之力不仅来源于本人的授权行为,也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因此,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因授权行为或法律规定所产生的,可以直接改变本人与第三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权力[1].

(二)民事权利说:把权视为民事权利是一种较为直观的看法,并且符合“乃委任之后果”的思维传统。这种学说认为权是一种民事权利。至于属于何种权利又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是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表现;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特别的形成权;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民事权利,但不独立,而是具有依附性和他主性。

(三)能力说:此说为现今之有力说,特别是在日本已成通说。此说认为权性质上与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相同,是一种法律上的能力,权应当是从属于关系当事人行为能力的法律概念。日本学者广度清吾先生认为,权利能力是一种静态资格,行为能力是动态资格,权显然应属于行为能力,而不属于权利能力。

(四)资格说或地位说:此说认为权并非权利,而是一种资格或地位。人是因法律的直接规定(法定)或者本人的授权(意定)而获得以本人名义从事一定法律行为的资格或者地位。人因有此法律上地位,其所为之法律行为的效力得归属于本人[2].

二、从制度的设立价值出发

目前学界对权性质的讨论大多限于对权本身内涵的分析,略嫌单薄的分析方式,无法真正揭示权的内在性质,容易导致忽略制度创立的宗旨,而走向单纯的理论分析。笔者试图以制度的发展和沿革历史为背景,探求设立制度的价值所在,并结合对权性质的理论分析,力求对权性质做出准确界定。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法有着不同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英国法通说认为,英国法的发展与罗马法毫无关系。英国学者霍尔姆斯认为,罗马法从来没有发展出一套统一的法。英国著名法学家梅特兰认为,英国法渊源于古代的“用益理论”,英国现代意义上的法源于僧侣的地位。而在大陆法系中,追溯制度的历史,必须从委任契约开始,委任与的密切关系使我们无法回避这一点。在罗马法中,尚无制度意义上的,这是由于简单商品经济没有为适用提供客观的经济条件。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易活动比较简单,范围也不广泛,经营者依靠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实现经营所需的各种民事活动,无须借助他人能力。其次,罗马法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求极为严格,一般要求当事人亲自到场完成一定程序才为有效,故无请他人的可能,限制了关系的发生。再次,古罗马社会是一个崇尚等级、身份的家长制和奴隶制的社会,家长对家庭成员及奴隶具有绝对的支配权,家庭成员和奴隶都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无须产生专门的制度去调整家庭内部的财产或者人身等利益关系。其后由于古希腊法律概念的影响以及罗马自由民的增加,在查士丁尼及其以后的时代,罗马法不得不承认人和店员的行动。随着中世纪商业规模的发展,商业制度的需求使注释法学派和后期注释法学派及教会法发展了人制度。

尽管在起源和发展历史上存在许多明显差异,但有一点对两大法系而言是相同的,即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这对研究权甚至整个制度至关重要。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商业交易频繁,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已不可能事必躬亲,迫切需要通过他人代为办理各项事务,制度的产生成为必要和可能。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得益于制度所具有的拓展民事活动的空间和确保民事权利能力的实现这两项功能。制度能使民事主体利用他人的能力和知识进行民事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民事活动,并提高民事效率。同时,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能通过制度实现自身民事权利能力。可以说,权的创设就是在人和本人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得人取得以本人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资格,帮助本人实现其民事权利。

三、对权性质的界定

对于以上各种学说,笔者认为采资格说更具有合理性,更能准确反映权之本质。权力说认为人由于法律授予而获得这种权力,以直接改变被人与第三人之间法律关系。但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不可能存在任何权力。同时,权力说也忽略或者说掩盖了制度的本质目的和功能。法律上设立制度的价值在于扩张完全行为能力和补足不完全行为能力,采能力说则过于抬高人地位,无端赋予人权力,使设立制度的价值无从体现。

民事权利说的缺陷显而易见。法律上所谓的权利均包含对于权利人的某种利益,即使非财产权也不例外。在关系中,人享有权,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取得了某种利益。在无偿中,人行使权,并不获得任何物质上的利益。即使在有偿中,人也不是基于权而取得报酬(佣金),而是依据委托合同而取得报酬,这本身与权的性质是无关的,不能因此认定人享有某种民事权利,并进而认为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可见,权不是一种民事权利。

采能力说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所谓能力,则与主体不可分离,无论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都是与其主体不可分离也不能转让。而权却是可以转让的,采能力说无法解释这个问题。其次,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目的在于使民事主体取得某种权利或负担某种义务,而权之目的在于扩大被人的民事活动能力,故权本身并非能力。最后,能力与权是两个在本质和性质上不相同的概念,能力说把权表述为一种能力,混淆了能力与权的概念。同时,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具备能力但却没有权的情形,能力说也无法对此解释。

笔者认为,权从本质上说只是一种资格,人取得权只是意味着取得了以被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其行为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人。这种资格或来源于被人的授权行为(如委托),或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如法定和表见),或来源于有权机关的指定(指定)。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权是指人基于被人的意思表示或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有权机关的指定,能够以被人的名义为意思表示或者受领意思表示,而其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人的法律资格[3];权是人能够以本人名义为意思表示或者受领意思表示,而其效果直接对本人发生的法律资格[4].资格说更为准确地反映权的本质及人与被人之间的关系,也符合了设立制度的目的。无论是法定、指定或委托,其目的都在于通过赋予人资格,使人代表本人进行交易以促进本人利益实现。资格说解释了权的本质特征,即被人是为人利益活动的,人所取得的权表明他取得了代表人进行活动的资格。历史表明,制度之所以能够得以确立与发展,关键在于它具有拓展民事活动空间以及确保民事权利能力实现这两项功能,这也是设立制度的初衷。人所享有的只是以本人名义,在授权范围内从事民事活动的权。这种权只能是一种资格,即本人从事一定民事活动的资格,而不可能是民事能力本身,也并非是人本身在关系中享有民事权利,更不是人拥有改变本人及第三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权力。

四、结语

对于权可以做如下表述:权是人在本身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上,由于法律规定或者本人的授权而获得的通过从事一定民事活动改变本人与第三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以实现本人民事权利的资格。资格说能够更好地体现民法中设立制度的初衷,揭示出人与被人之间的本质关系。其他学说在理论上无法自圆其说,更为重要的是偏离了制度确立的根本目的,无法对权性质做出正确判断。故资格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从制度发展事实过程来看,都更具合理性。随着民法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对权有一个定论,资格说应当成为一个有说服力的发展方向。

[1]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史尚宽.民法总论[M].台湾:[台]三版,1980;王泽鉴.民法总则[M].台湾:[台],2000年。

性质范文篇10

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购买国产汽车,如果不想一次性付款,则可以向有关银行借款,分期偿还,最长达五年期限,借款额最高可达车价的80%。为保障借出款项的安全,银行要求消费者提供相应担保,有四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有价证券、存单等质押,(二)不动产等抵押,(三)保证人(须为法人,自然人不行)连带责任保证,(四)以所购汽车进行抵押,同时银行要求消费者向其指定的保险公司购买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保险。由于目前的经济状况及消费者的承担能力等限制,很多消费者愿意选择最后一种担保方式,该种方式方便、快捷。但由消费者所购买的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保险是保险吗?如果不是保险,属何性质?购买此种所谓的保险对消费者本身而言有何意义?应如何规范此类行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试作如下分析:

一、目前出现的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保险属何性质

在实际操作中,消费者在获得银行提供的汽车消费贷款时,必须先将汽车抵押给银行,同时向银行指定的保险公司购买上述保险,这样才能获得贷款。在这个保险关系中,投保人是消费者,指定的保险公司为保险人,如果消费者(投保人)在分期还款过程中不履行还款义务,那么由保险公司代其偿还银行借款,之后,再由保险公司向消费者(投保人)追偿,所以,在这个保险关系中,受益人是银行。由此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投保人(消费者)为自己将来出现的不履约情况(风险)进行投保,而当该风险出现时,自己却不能从中受益。这个保险关系与以前有的保险公司开展的分期付款购车合同履约保险关系属于同一性质,其本身也是由分期付款购车履约保险发展而来的,所不同的只是受益人(被保险人)变了,由汽车销售商变成了银行。

根据传统保险法理论,保险标的必须存在可能出现的风险,而这种风险的出现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控制风险何时出现,破坏力有多大,为了减少风险,避免由于风险的出现而使自己遭受的巨大损失,投保人则向保险公司投保,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其保险标的可能出现(遭受)的风险都是不确定的,如财产的损失,人身的受损,人的寿命的终止,事先都不能确定其是否发生或发生的时间。投保人既然为其财产或有关利益等购买了保险,就是希望当风险出现时,使自己或被保险人的损失尽可能减少,保险人对于其理赔的保险金并不能向投保人追偿,如果允许保险人向投保人追偿的话,就不能称其为保险了。真正的保险关系要求投保人投保之后,在保险责任期间内发生保险事故,投保人应获得赔偿保险金,直接成为受益人(一般财产保险中),或免于向第三人赔偿,使第三人成为受益人(责任保险中),因为投保人已向保险人给付保险费,所以不再受保险人的追偿。

在实际操作中,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保险的保险标的是消费者(投保人)的履约情况,对消费者(投保人)来讲,自己是否履约并不是不确定的,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控制,至少不是人力所不能控制,不存在保险法上所谓的危险(风险)。并且按照我国保险法第11条的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即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而在上述保险关系中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履约情况)并没有利益,而是背负的义务。再者,投保人(消费者)既然支付了保险费,当危险出现时,就应获得保险金或者免除向第三方赔偿的义务,而在上述保险中,投保人既未获得保险金,又会因保险公司向第三方理赔而又受到保险人的追索,即投保人虽然付了保险费,却实质上并未享受到保险所带来的任何利益,这与保险的本质是大相径庭的。所以,上述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保险本质上并不是保险。

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保险的本质不是保险,那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保证,是一种有偿的保证。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在上述保险关系中,因为银行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一个借款合同(主合同),银行因对消费者的还款能力不信任,为了保障贷款安全,所以让保险公司介入到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约定由消费者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当消费者不履行还款义务时,由保险公司履行向银行的还款义务,然后保险公司再向消费者追偿。这种情况完全符合保证法律关系的特征,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保险合同实质上是基于借款合同(主合同)而存在的保证合同(从合同),目的是为了担保银行债权的实现。与传统无偿保证所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有偿保证合同。(注:关于有偿保证合同,参见张庆东:《试论有偿保证合同》,载《人民法院报》1999年3月20日。)我国担保法对保证人是否可以收取一定的保证费用并未有规定,换句话说即是担保法允许无偿保证合同和有偿保证合同同时存在,传统意义上一般认为保证是不收费用的、无偿的,但债务人与保证人之间往往存在其它方面的利益联系,否则保证人也不会为与自己无关的债务人作出保证,将实质存在的利益联系改为明示的保证费用的给付,不但可突破传统思维,而且也不违反担保法的规定。

二、对银行的债权要求消费者进行双重担保是否合理

消费者在借款购车时,并不能仅仅在保险公司进行实质的保证情况下就可获得贷款,还必须先将所购汽车抵押给银行,也就是对银行的债权,消费者进行了双重的担保,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种担保形式都足以使银行的债权得以清偿。双重的担保,对消费者是一种不合理的负担,有违合同的公平原则。由于银行、保险公司实力雄厚,消费者明显处于弱者地位,而消费者所享有的权利与所负的义务明显是不相称的,是显失公平的,实质上,消费者的权益已受到了侵害。所以在借款过程中,笔者认为,银行只能选择一种担保方式,如果选择汽车进行抵押,就不能再强迫消费者以保险之名进行实质的保证,反之亦然。银行要求双重担保,使消费者或对汽车所有权的行使受到限制或遭受不应有的金钱损失,这种不利于消费者的局面应该得到改善。

三、在消费者选择汽车抵押担保的情况下,如何保障银行的债权得以清偿

由于汽车是高速运动的物体,可能因为天气、路况、汽车本身的质量、他人的过失、司机的失误等原因造成汽车受损或灭失,用所购汽车抵押担保银行的债权对银行来说并不安全,不能保障银行债权得以清偿。要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保险公司的介入,消费者同保险公司所签的不应是履约保险,而应是整车保险,也就是对汽车这个财产进行投保。由消费者作为投保人,向保险公司交纳保险费,当汽车受损或灭失时,由保险公司向消费者赔付保险金,由于该汽车是抵押物,对于保险金,银行有优先受偿的权利。这样就保障了银行的债权能够受到清偿。在实践中,银行已经要求消费者购买此项保险,没有必要再让消费者购买所谓的履约保险。

四、对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问题是否可以进行保险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虽然目前存在的履约保险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保险,但对履约问题是可以进行保险的,关键是改变目前错误的作法。

银行对是否能够按时收回贷款是不能肯定的,也即是对消费者是否会按时履约不确定,对银行来说存在着风险,银行可以将此作为保险标的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约定当消费者不履约的情况出现时,由保险公司向银行赔付保险金,保险公司理赔后,可以向债务人(消费者)追偿。因为是消费者导致了保险事故的出现,其本身又是债务人,向其追偿是理所当然的,虽然消费者所付的基本数额仍是所欠数额,但性质上已不是所欠银行的欠款,而是由于导致了保险事故的出现而作出的赔偿。目前的将本应由银行(债权人)所负担的保险费转嫁到消费者(债务人)头上,并冠之以汽车消费借款合同履约保险的作法,是不妥当的,应加以规范。

五、分清目前的汽车消费借款履约保险合同性质的意义

(一)现实中,采用汽车抵押贷款(并必须购买履约保险)方式购车的人大量存在,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纠纷,分清其性质,直接关系到对这些纠纷如何处理。根据我国的司法实践,处理名不符实的合同所产生的纠纷,是按实质上属哪种性质,就按哪种性质的合同纠纷来处理的。分清其性质,不但对正确开展保险业务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此类纠纷,从而有效保护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将名为保险实为有偿保证的合同恢复其本来面目,有利于对这类合同的规范。以保险合同名义出现的有偿保证合同,显示出社会对有偿保证合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法律对此问题应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有偿保证,保险公司是否能够开展此项业务,什么样的人、组织或单位能够做有偿保证的保证人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立法上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