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话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5:29:42

写话范文篇1

新课标“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怎样从兴趣入手,对低年级孩子进行写话训练呢?我认为对低年级孩子的写话训练从游戏说话写话训练开始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善于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把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寓于游戏表演,能使低年级孩子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学会说话,练习写话。我把这种游戏说话写话概括成九个字:玩中想、想好说、说后写。低年级说话写话,就是要以发展思维和语言为中心,以观察为基础,着重训练智力技能(观察、想像、分析与概括)。玩是孩子的天性。训练低年级孩子的智力技能,我们应该从玩上下功夫。低年级孩子既然爱玩,对玩感兴趣。我们的的说话写话训练就应该从玩中开始,让孩子乐说爱写,逐渐对写作产生兴趣。低年级小孩子最喜爱观察活动和形象思维以及形象化的语言。东看西瞧、动手动脚、连听带摸,什么东西新鲜有趣,小孩子就爱看、爱听、爱摸、爱问。语言正是同五光十色的事物形象一起进入小孩子的头脑中的,使小孩子变得愈发聪明可爱,他们的语言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作为低年级教师,要善于选择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符合他们口语表达的情境,让孩子们有话可说。比如我给孩子们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后,他们无不佩服聪明的乌鸦。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训练游戏:《我的办法好》。我事先准备了一个乒乓球,一个瓶口与乒乓球直径稍大点的玻璃瓶,一根细棍,还有一壶水。我对孩子们说:小明和小刚玩乒乓球,小明不小心把乒乓球滚到了墙角的一个洞里(玻璃瓶当墙角的洞),看谁最聪明能够想出最好的办法把乒乓球从洞里取出来。做游戏前对孩子们提出要求:1。认真观察,游戏结束后,把游戏过程有顺序地讲给同桌听。2。游戏过程中同学的表情、动作要仔细观察。游戏开始了,孩子们跃跃欲试,边举手边蹦着喊:“我!我!……”有孩子说,伸手就拿出来了,我请想出这个办法的孩子上台试一试,因瓶口小手伸不进去。有孩子说,用小棍往外拨,我请这个孩子上台一试,他小心地往外拨着,台下孩子睁大了眼睛瞅着,可是弄了半天乒乓球也没出来。有的孩子喊起来“老师,把瓶子倒过来,一下子就出来了。”马上就有孩子反驳“墙角的洞能倒过来吗?这时一个最调皮的孩子做起了鬼脸冲我吐舌后,托起了下巴。原来他想的办法是把瓶子砸烂,取出乒乓球。教室一阵沉默,我适时提醒:聪明的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我还没有把话说完,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喊起来:“老师,水!”我故做诧异“水怎么啦?”“把水灌到洞里乒乓球就浮上来了。”我伸出大拇指赞扬了孩子们的动脑精神,找了一个孩子把准备好的壶里的水倒进透明的瓶子里,乒乓球随着水的升高真的浮上来了。孩子们不由地鼓起掌来。由于此时孩子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我及时激趣,看谁能把做游戏的过程说得生动具体,让没有参加我们这个游戏的人听了,也好象参加了一样的开心。孩子先自己讲给自己听,然后讲给同桌听。最后再请同学到前边来讲给老师和同学听。到前边来讲游戏过程的孩子开始先叫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然后找一些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这样能起到熏陶感染作用。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孩子都给本学习小组的人讲一遍,比一比看谁讲的最好。孩子只要能把游戏过程完整地说下来,就能把它用拼音夹汉字写下来。孩子的每次写话练习,老师要及时批阅,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孩子的写话练习,用百分,超百分,小红花,小奖品及时鼓励,始终让孩子对说话写话保持浓厚的兴趣。只要有兴趣,孩子们的说话写话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样才有可能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很好的基础。

写话范文篇2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教研室

三想法指看图说话、写话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三个步骤。第一步:分想;第二步:联想;第三步:串想。因每步都有“想”字,故称为三想法。经过我们几年的实验研究,证明它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第一步,指导学生分想

分想指在看图说话、写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观察、了解图的整体内容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然后从图中找出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的过程就是分想。分想阶段可以分为四个小的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提出教学目标,完成第一个教学要求,完成第二个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下面,以“宁宁的针线包”(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基础训练五的说话)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进行导入新课的教学设计的。教师说:“今天我们继续练习说话,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次训练的要求。”学生读后,教师再问:“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分哪几步进行?”学生回答:“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分想;第二步,联想;第三步,串想。”

2.提出教学目标。教师边提问边展示这一步的教学目标:看图,了解图的内容,以及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按分想四要素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图中找出说话、写话的线索和内容。然后把这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两个教学要求:第一个教学要求,按分想四要素概括地说出图的意思;第二个教学要求,从图中找出需要联想的画面,也就是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

3.完成第一个教学要求。按分想四要素概括地说出图的意思,分想四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谁、干什么。下面,以小学《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基础训练8的看图说话、写话《扫雪》为例予以说明(下同)。首先,提出教学要求:仔细看图,按分想四要素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也可以让学生一一回答下面四个问题:①图中画的是什么时间(或季节),你从哪看出来的?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点(或地方),你从哪看出来的?③图中画的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请你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如果画中的人物多,也可在联想时再给他们起名字。④他们都在做什么?然后按分想四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简略地说出这几幅图的意思。在学生一一回答这四个问题以后,再让他们用一句话说出图的意思。需要指出的是,这句话要把四要素的内容都包括在内。如可以这样说(仅供参考):“大雪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到学校清扫积雪。有的用小车把雪运走,有的扫雪,有的把雪堆到树根旁,有的听老师指挥清扫哪的雪”。这个教学要求强调的是表象的概括性和语词的提炼性。也就是说,学生感知多幅图后在脑中留下了图的印象(表象),经过大脑的加工,这种印象要转换成一两句话叙述出来。因此,这一步只要求学生把图的意思十分简练地表述出来,不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词描述图的内容。

4.完成第二个教学要求。从图中找出需要联想的画面,也就是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想一想,图中哪些地方需要再详细说说。”如上例,可以选出运雪、堆雪和扫雪做为一下步联想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两项做为下一步联想的内容。再如,“宁宁的针线包”是这样设计的,教师边提问,边让学生观察这几幅图是什么意思。第一幅图的意思是:妈妈送给宁宁一个针线包;第二幅图的意思是:宁宁用它补袜子;第三幅图的意思是:宁宁给小弟弟钉扣子。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这三幅的意思:妈妈给宁宁一个针线包,宁宁用它给自己补袜子,给小弟弟钉扣子。

在分想阶段要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要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一步,这样可把时间用在联想与串想上。

第二步,指导学生联想

在分想的基础上,根据看图说话、写话的教学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联想与想象把应该详说(或详写)的内容说(或写)得比较具体、形象、生动。小学低中年级看图说话、写话常犯的毛病是看图后说(或写)得干瘪、简短。从表面上看是学生语词少,实质是学生看图后储存在脑中的表象模糊、暗淡、零散。怎样才能使学生看图后储存在脑中的表象变得丰富、细腻呢?这就需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启动学生脑中的表象(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形象信息),使图在学生脑中的表象与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各种表象产生相互作用,即通过表象的深化、分解、组合等运动形式使图在学生脑中的表象丰富、细腻起来。由于学生脑中表象的丰富性、条理性、细腻性决定着他们语词的丰富性、条理性和细腻性。所以,通过联想与想象,学生就能在看图后说得(或写得)比较具体、形象、生动了。在联想阶段,教师边提问边展示教学目标:看图后,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把话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和图提供的信息展开联想。一般来说,多幅图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育性,联想时应围绕图中人物的思想言行进行。教师可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1.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和服饰;2.分析人物心里想些什么;3.猜想人物还说些什么;4.推测人物有哪些行动。

学生联想时,可以四个问题同时进行,也可以各个问题分着进行。如果图中画的是动物,可采用拟人方法,按上面四个问题进行联想。对于景物,可从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闻到的和触摸到的几方面进行联想。由于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信息占所有感觉通道获得信息总量的83%,所以,通过看到的产生的联想就非常重要。联想时,景物联想的线索可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状态、软硬、及质料等等方面进行。下面,以运雪为例说说怎样联想。运雪的学生有三个,推车的学生可叫小军,帮着推车的女学生可叫小莉,右手拿铁锨,左手帮着推车的学生可叫小亮。

小军的双手紧紧地攥住车把,使劲儿地推着车(动作)。满满一车雪,堆得像小山一样(形状)。小莉见了,心想:“这么多的雪、多重啊!”(心理活动)。于是,她也帮助推车。只见她双手紧紧地抓住车侧栏,用力地推着车(动作)。小亮见他俩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推车,车行得还这么慢,也跑过来帮助推车(动作)。只见他右手拿着铁锨,左手使劲儿推着车(动作)。他们一边推车,一边高声喊道:“一二三,加油干”(言语)。他们推了一车又一车,校园里的雪越来越少,他们虽然很累,但很高兴。

教师指导学生联想可依次让学生说:他(或她)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再把这些连起来说几遍。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下面的方法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1.前后联想法。图是静止的,有些内容无法表现。通过前后联想法可以把静态的图变成动态的图。这样,浮现在学生脑中的表象就不仅仅是几幅孤立的图了,而是连在一起变成活动的图了,立体的图了。学生脑中的表象也就丰富了,细腻了。转换成语句表达出来也就具体了,形象了。

2.画面猜想法。画面上有些内容是无法直接表现的,如人的心理活动、语言等,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如上例,宁宁和妈妈说了些什么,画面是无法表现的。只有通过画面猜想,才会使画面的内容生动、具体。

3.表象联系法。把图中某一局部画面在学生脑中形成的表象与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相类似的表象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多种色彩纷呈的新表象了。这样,转换成语句表达出来就形象生动多了。通过联想与想象,图在学生脑中已经由静止的变成了活动的,由平面的变成了立体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把丰富多彩的表象转换成形象、生动的语句表达出来,就可以克服看图后说得干瘪、简短的毛病了。为了使学生能学会用更多的语句和表现方法描绘表象,教师可以从课文或文学作品(包括优秀的学生作文)中给学生选择一些文章片断供学生学习。这样做,还有利于表象与语句建立紧密联系和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步,指导学生串想

在分想与联想的基础上,根据几幅图的内在联系进行取舍,有条理地把几幅图的内容按一定顺序组织成一段话或几段话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串想。也可以这样说,通过分想、联想使图在学生脑中形成了鲜明的、丰富的、生动的表象(或表象群),再把它们按某一思路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表象群并转换成相应的语句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串想。通俗地说,串想就是把分想与联想阶段说的几段话串在一起表达出来的过程。串想阶段有两个要求:第一要有选择,不能把刚才说的话都说(或写)出来,而是要有取舍,做到详略得当;第二要有条理,按一定顺序(时间、空间或事情发展顺序)说(或写)出来。

写话范文篇3

由面到点——观察要仔仔细细

《小鸭子得救了》这课共有三幅图:第一幅是小鸭子掉进洞里;第二幅是小花猫和小白兔往洞里倒水;第三幅是小鸭子得救了。我们认为:要教好“看图说话写话”这类课文,看图是前提,是关键,只有充分运用好“看图”的手段,才能达到“说话写话”的目的。于是要求学生运用“面——点——面”的方法去观察三幅图,看懂弄通图意,仔细看清画面上的背景、色调与人物,根据先后顺序,由说到写编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小故事,并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首先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读懂课后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然后依次出示三幅投影灯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故事情节。我们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在观察中思索,在思索中观察。思考图上画的主要人物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学生的直观感觉得到投影画面的启发,从而“三点成一线”,对画面内容进行了初步理解,为下一步说话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们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看清楚,说明白,要说出完整句子和上下连贯的意思。针对第一幅图上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以下问题,并用拼音和汉字同时映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点?哪些人物?在学生明白了图上画的是小白兔、小花猫与小鸭子之后,我们进一步提示:小鸭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小花猫和小白兔又在干什么?同学们透过幻灯片想问题,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星期天,小花猫和小白兔在草地上玩,忽然远处传来了小鸭子喊救命的呼叫声。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花猫、小白兔和小鸭子在树林里捉迷藏,小鸭子不小心掉进大树洞里,它吓得大喊:“救命啊!救命啊!”这下可把小花猫和小白兔急坏了。由于借助拼音与投影片帮忙,学生把句子说得完完整整,意思表达得有条有理。

第二幅图反映了课文中的小花猫、小白兔端水倒进洞里救小鸭子的内容,这是重、难点。

在“教”完第一幅图内容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了“扶”的方法。我们同样出示拼音与汉字的思考题:小花猫和小白兔是用什么办法救出小鸭子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们不是采劝讲”的简单办法,而是改进投影片,克服平面图不能直观反映出来的弱点,设计了一幅抽拉片,从灯片上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涨”鸭“副的情形。由于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克服了空间的限制,小花猫和小白兔的神态、动作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脑海里,学生都能准确地、具体地说出第二幅图的内容来。

有的学生说:小花猫和小白兔听到小鸭子的呼救声,飞快地跑过去一看,小鸭子边喊救命,边使劲往上蹦,可是洞太深了,怎么办呢?突然小花猫猛地一拍脑袋说:“有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于是,它们飞快地跑回家去。不一会儿,小花猫端来满满一盆水,小白兔也提来了一桶水,它们把水倒进洞里,由于小鸭子是凫水的能手,随着水的不断上涨,小鸭子浮出了洞口。还有的说:小花猫和小白兔看见小鸭子掉进洞里后,它们说了一阵悄悄话就留了。小鸭子见了气得骂它们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后来当小花猫和小白兔倒水进洞,救出小鸭子,小鸭子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后悔自己错怪了好朋友。理解第二幅图意虽然很难,但是,由于教师运用了抽拉投影,即使不讲,放手让学生思维想象,他们不仅能完整地表述图意,而且还有所创造。

第三幅图的内容较为简单,我们采取了“放”的方法,只设计了两个问题,出示投影片后稍加点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小鸭子得救后的情景,从而明确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理。

在采劝教、扶、放”的教学方法,将三幅图的内容全部看清楚说明白后,我们指导学生把故事完整地、连贯地说出来。然后我们让学生听老师自编自演的配乐故事,边播边配上灯片、音像同步进行,直观新颖,生动有趣,由于形、声、光、色的综合演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很快地口述出完整的故事内容。

写话范文篇4

一年级新生识字不多,会说不会写,使表达能力受到了阻碍。为此,我教他们用汉语拼音做拐棍,要说的话用汉语拼音写下来,提高他们写的兴趣。首先介绍他们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哪儿工作?家庭住址等等。班里很多同学都能介绍得很清楚。接着教他们讲心里话:“你喜欢我们学校和班集体吗?”“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等等。孩子们一看,汉语拼音用处真大呀!群情振奋,写的欲望强烈了,纷纷给老师写他们的心里话。我也顺着他们的情绪,因势利导,紧抓不放,也用拼音给他们写回话、评语等,促进了提前读写。别看他们小,写出的内容可丰富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为孩子们提前写话打开了闸门。

二、汉字夹拼音“扶”着写话

在孩子们学完拼音,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时,为了巩固所学汉字,并同时巩固汉语拼音,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用当堂学的生字先口头组词,再用组的词口头造句,然后将造的句子写出来。写句时,会写的、学过的字一定要使用汉字,不会写的字则用拼音代替。这种拼音夹汉字,汉字带拼音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写句的劲头很大,不但巩固了所学拼音和汉字,提高了造句能力,而且养成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为作文起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矗三、激发兴趣爱说乐说作文实际上就是写在纸上的话。因此,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学会说话。对一个一年级学生来说,说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怕在老师、同学面前讲话,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有的紧张得结结巴巴……。这就需要培养、扶植,给予引导。我的做法有三:

一是利用说话课,给孩子们提供说话的机会。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介绍时要求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要有条理。我班的小班长朱俊达同学人前不拘谨,讲话干脆、利落,我就让他先说。然后启发、调动不会说、不敢讲的学生,动员他们说。声音小的鼓励他放大声音重说一遍。第二遍明显就比第一遍声音响亮了,态度也大方了。这样,胆小的也敢说了,一个带动一个,课堂的发言逐渐踊跃起来。在此基础上,再紧紧抓装看图说话”等机会让学生练说,全班同学的说话水平便逐步提高了。

二是采用多样化方法,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在学生的生活里,看电视的机会很多,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点,布置他们看动画片“成语动画廊”“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看后在班上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讲出来;再如:早上,让学生把自己做的梦有顺序、有条理的讲出来。你讲一个,他讲一个,同学们的说话热情也高了,说话也逐渐有条有理有顺序了。三是训练学生学会说完整的话。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要逐渐培养学生会说完整的话。低年级的孩子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向他们讲语法,那么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呢?我就告诉他们:完整的话就是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别人,你说的是“谁”?是“什么?”“他(它)们怎么样了?”“干什么?”等等。在学生们明白了“完整话”的概念后,我就让他们在课堂上,大量地反复练习,并放手让学生评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提高,个别同学还真有些“出口成章”的味儿。

写话范文篇5

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是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步发展的,而他们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注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必须学会摆脱一切不相干的事物引诱,使之服从预定的教学目的。看图说话、写话教学,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在课堂教学中,在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前,我总是先提出明确的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例如:第二册《离群的小鸡》是看图说话写话相结合的综合练习课。我在揭题后,提出具体要求:仔细看图,理解图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每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完整地、有顺序地说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再给每一幅图写一句话,最后明确一个道理。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一步步完成教学要求,逐步发展了他们有意注意的品质。

二、看图说话教学要遵循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的原则

小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是从无目的到有目的,从笼统到精细,由表面到内部的过程。所以,我开始教看图说话时,便从感知图的整体入手,步步深入。例如:在教《小白兔运南瓜》时,先让学生完整地观察图,理解图意。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观察能力差,掌握词语少,说话时往往词不达意或没有明确的中心。对此,我就设计了步步深入的问题,同时让学生用词语或几句话完整、连贯地把几幅图的大意讲清楚,从而培养学生概括事物、表达事物的能力。

学生身心的发展有着持续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不断加深教育内容,避免间断性和跳跃性。从这一教学理论出发,分图练讲是训练学生讲话能力的好方法。

在分图训练说话中,我利用学生记忆发展中的无意识占主要地位,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记住过渡性图,以承上启下,发展故事的内容。比如,《离群的小鸡》中的第三图属过渡性图画,通过老师启发“妈妈听到孩子叫声是怎样的,结果怎样”而让学生独立说出图意,顺理成章地引出故事的结局。

在分图训练说话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只能保持二十分钟左右,我就在每幅图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听老师讲后,学生学讲、独立讲、指图讲、背图讲等,以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三、带着问题,训练写话

写话范文篇6

第一步,指导学生分想

分想指在看图说话、写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观察、了解图的整体内容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然后从图中找出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的过程就是分想。分想阶段可以分为四个小的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提出教学目标,完成第一个教学要求,完成第二个教学要求。

1.导入新课。下面,以“宁宁的针线包”(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基础训练五的说话)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进行导入新课的教学设计的。教师说:“今天我们继续练习说话,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次训练的要求。”学生读后,教师再问:“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分哪几步进行?”学生回答:“看图说话、写话教学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分想;第二步,联想;第三步,串想。”

2.提出教学目标。教师边提问边展示这一步的教学目标:看图,了解图的内容,以及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按分想四要素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从图中找出说话、写话的线索和内容。然后把这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两个教学要求:第一个教学要求,按分想四要素概括地说出图的意思;第二个教学要求,从图中找出需要联想的画面,也就是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

3.完成第一个教学要求。按分想四要素概括地说出图的意思,分想四要素指的是时间、地点、谁、干什么。下面,以小学《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基础训练8的看图说话、写话《扫雪》为例予以说明(下同)。首先,提出教学要求:仔细看图,按分想四要素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的是什么?也可以让学生一一回答下面四个问题:①图中画的是什么时间(或季节),你从哪看出来的?②图中画的是什么地点(或地方),你从哪看出来的?③图中画的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请你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如果画中的人物多,也可在联想时再给他们起名字。④他们都在做什么?然后按分想四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简略地说出这几幅图的意思。在学生一一回答这四个问题以后,再让他们用一句话说出图的意思。需要指出的是,这句话要把四要素的内容都包括在内。如可以这样说(仅供参考):“大雪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到学校清扫积雪。有的用小车把雪运走,有的扫雪,有的把雪堆到树根旁,有的听老师指挥清扫哪的雪”。这个教学要求强调的是表象的概括性和语词的提炼性。也就是说,学生感知多幅图后在脑中留下了图的印象(表象),经过大脑的加工,这种印象要转换成一两句话叙述出来。因此,这一步只要求学生把图的意思十分简练地表述出来,不要求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词描述图的内容。

4.完成第二个教学要求。从图中找出需要联想的画面,也就是说话、写话的内容和线索。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想一想,图中哪些地方需要再详细说说。”如上例,可以选出运雪、堆雪和扫雪做为一下步联想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两项做为下一步联想的内容。再如,“宁宁的针线包”是这样设计的,教师边提问,边让学生观察这几幅图是什么意思。第一幅图的意思是:妈妈送给宁宁一个针线包;第二幅图的意思是:宁宁用它补袜子;第三幅图的意思是:宁宁给小弟弟钉扣子。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这三幅的意思:妈妈给宁宁一个针线包,宁宁用它给自己补袜子,给小弟弟钉扣子。

在分想阶段要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要用最短时间完成这一步,这样可把时间用在联想与串想上。

第二步,指导学生联想

在分想的基础上,根据看图说话、写话的教学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联想与想象把应该详说(或详写)的内容说(或写)得比较具体、形象、生动。小学低中年级看图说话、写话常犯的毛病是看图后说(或写)得干瘪、简短。从表面上看是学生语词少,实质是学生看图后储存在脑中的表象模糊、暗淡、零散。怎样才能使学生看图后储存在脑中的表象变得丰富、细腻呢?这就需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启动学生脑中的表象(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形象信息),使图在学生脑中的表象与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各种表象产生相互作用,即通过表象的深化、分解、组合等运动形式使图在学生脑中的表象丰富、细腻起来。由于学生脑中表象的丰富性、条理性、细腻性决定着他们语词的丰富性、条理性和细腻性。所以,通过联想与想象,学生就能在看图后说得(或写得)比较具体、形象、生动了。在联想阶段,教师边提问边展示教学目标:看图后,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把话说得具体、形象、生动。然后,根据教学要求和图提供的信息展开联想。一般来说,多幅图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育性,联想时应围绕图中人物的思想言行进行。教师可通过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1.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和服饰;2.分析人物心里想些什么;3.猜想人物还说些什么;4.推测人物有哪些行动。

学生联想时,可以四个问题同时进行,也可以各个问题分着进行。如果图中画的是动物,可采用拟人方法,按上面四个问题进行联想。对于景物,可从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闻到的和触摸到的几方面进行联想。由于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信息占所有感觉通道获得信息总量的83%,所以,通过看到的产生的联想就非常重要。联想时,景物联想的线索可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远近、状态、软硬、及质料等等方面进行。下面,以运雪为例说说怎样联想。运雪的学生有三个,推车的学生可叫小军,帮着推车的女学生可叫小莉,右手拿铁锨,左手帮着推车的学生可叫小亮。

小军的双手紧紧地攥住车把,使劲儿地推着车(动作)。满满一车雪,堆得像小山一样(形状)。小莉见了,心想:“这么多的雪、多重啊!”(心理活动)。于是,她也帮助推车。只见她双手紧紧地抓住车侧栏,用力地推着车(动作)。小亮见他俩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推车,车行得还这么慢,也跑过来帮助推车(动作)。只见他右手拿着铁锨,左手使劲儿推着车(动作)。他们一边推车,一边高声喊道:“一二三,加油干”(言语)。他们推了一车又一车,校园里的雪越来越少,他们虽然很累,但很高兴。

教师指导学生联想可依次让学生说:他(或她)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再把这些连起来说几遍。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按下面的方法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1.前后联想法。图是静止的,有些内容无法表现。通过前后联想法可以把静态的图变成动态的图。这样,浮现在学生脑中的表象就不仅仅是几幅孤立的图了,而是连在一起变成活动的图了,立体的图了。学生脑中的表象也就丰富了,细腻了。转换成语句表达出来也就具体了,形象了。

2.画面猜想法。画面上有些内容是无法直接表现的,如人的心理活动、语言等,这就需要让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如上例,宁宁和妈妈说了些什么,画面是无法表现的。只有通过画面猜想,才会使画面的内容生动、具体。

3.表象联系法。把图中某一局部画面在学生脑中形成的表象与以往储存在学生脑中的相类似的表象联系起来,就形成了多种色彩纷呈的新表象了。这样,转换成语句表达出来就形象生动多了。通过联想与想象,图在学生脑中已经由静止的变成了活动的,由平面的变成了立体的。这样,学生就可以把丰富多彩的表象转换成形象、生动的语句表达出来,就可以克服看图后说得干瘪、简短的毛病了。为了使学生能学会用更多的语句和表现方法描绘表象,教师可以从课文或文学作品(包括优秀的学生作文)中给学生选择一些文章片断供学生学习。这样做,还有利于表象与语句建立紧密联系和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步,指导学生串想

在分想与联想的基础上,根据几幅图的内在联系进行取舍,有条理地把几幅图的内容按一定顺序组织成一段话或几段话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串想。也可以这样说,通过分想、联想使图在学生脑中形成了鲜明的、丰富的、生动的表象(或表象群),再把它们按某一思路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表象群并转换成相应的语句表达出来的过程,就是串想。通俗地说,串想就是把分想与联想阶段说的几段话串在一起表达出来的过程。串想阶段有两个要求:第一要有选择,不能把刚才说的话都说(或写)出来,而是要有取舍,做到详略得当;第二要有条理,按一定顺序(时间、空间或事情发展顺序)说(或写)出来。

写话范文篇7

一、从兴趣入手

怎样科学地进行写话教学,从而为整个作文教学起好步,开好局,为学生将来的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呢?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是关键。写话训练的第一要务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我们都知道,不论学什么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了,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能说能写。比如,孩子们很喜欢玩“贴贴纸”,甚至以此进行变相活动,这既影响了班级的卫生,又危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经过调查和思考,有一位语文老师把学生这种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到写话教学中来,让“贴贴纸”成为看图写话的教具,先请学生认真观察“贴贴纸”,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再听听别的同学怎么说,哪里讲得不完整,随时加以补充,尽量说具体,说生动,最后再写下来,结果学生写出了很多优美的语句或段落。

从兴趣入手,我们还可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现象,以此作为写话的素材。比如,有一个班的学生很喜欢在下课的时候问老师问题。这本是好事,但他们总是没有秩序,而且一股脑儿问很多问题,老师听也听不清,答也没法答。于是,老师引导学生把要问的问题写下来,由学习委员集中交给老师统一作答。刚开始,有的学生不习惯,可经过几次训练,他们不仅习惯了这种方式,人人都能得到老师的答复,而且写得有条有理,写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从生活写起

关注孩子们的生活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区活动、街头见闻等等,校园里的活动更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结合学校活动,进行写话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学校活动多:广播操比赛、讲故事比赛、歌咏比赛、故事诵读比赛、中国象棋比赛等等,学生都很感兴趣。这就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写话内容,激发了他们写话的乐趣。如在学校第二届艺术节结束后,我问学生:“这次艺术节同学们都表演了哪些节目,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看了这些节目,你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孩子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写几句话或一段话,他们不仅有话可写,而且写得生动有趣。

三、联系课文,发挥想象。

低年级语文课本所选课文的内容丰富有趣,寓知识、思想教育于一体,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往往学完了课文还不过瘾。这时,教师就可抓住机会利用有些课后习题进行联想性写话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如《比尾巴》这篇文章学完后,老师可以提这个问题:你能说出别的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吗?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牛的尾巴细又长,可以赶苍蝇;燕子的尾巴可以掌握方向;鳄鱼的尾巴长而有力,可以赶动物下水,然后饱餐一顿……这时,可以让学生选一种动物的尾巴加以描写,写出它的样子及用处。又比如上完《龟兔赛跑》一文后,可再提一个问题:“如果龟兔第二次比赛,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各抒己见。有的说,第二次比赛他们跑下坡的路,兔子前腿短,后腿长,跑不快;乌龟把头和脚缩进壳,“骨碌碌”滚到了终点,又赢了第二回;有的说,兔子吸取第一次比赛失败的教训,不再骄傲,一口气跑到了终点,乌龟再也无法赢了……如此水到渠成,让学生把自己所编的故事写下来,使学生的想像能力提高了,写话水平也提高了。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写话范文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培养策略

写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生抓起。小学生掌握的字词不多,对周围事物观察也不很仔细,要写出一定字数的作文确实有一定难度。看图写话是一种很好的组织语言、激发想象力的小学低年级写作练习形式。对于看图写话的训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学习看图写话,前提是要学会看图。通过观察,小学生认识并分析图片的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这是看图的第一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流畅的表达看到的内容。只有会看,才能够通过自己思考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情节,勾勒出一个有情节的完整故事。

2观察与想象有机结合

通过看图写话,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如果是多个图片,还要注意事情发生发展的前后顺序,以及图片上静态的人和物究竟是谁、他或他们在干什么、结果怎么样、他们做的是否正确、你的看法。利用图片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把静态的事物转换成动态的想象情景,既发展了思维能力,又实现了写作训练的关键一步。

3看图说话侧重口头表达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是一种语言实践形式。小学生的语言天赋虽然不是很发达,但是他们年龄小,心理顾虑不多,如果教师指导到位,一般来说小学生是可以有一定的提升。看图写话可以先从看图说话开始,通过审视图片内容,稍加思考,让小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再通过口语表述出来,让老师、同学能听懂。小学生很喜欢这种表现形式,他们觉得自己会说作文了,学会了看图说话,再进行看图写话就不会那么难了。

4看图写话侧重基础训练

小学低年级学生只能完成一些不成熟的所谓的写作。其实,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只要用一两句话表达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等即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5以成功激励学生

写话范文篇9

一、以说话助力写话

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是从口语到书面语,统编教材根据这个特点,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没有安排写话训练,而是安排说话训练。从说词语到说句子,从自由说话到根据要求练习说话,从说一句话到围绕一个话题说几句话,这样的说话系列训练能够让学生积累语言,为写话打好基础。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写自己喜爱的玩具”,这是学生的第一次写话训练,需要借助说话做铺垫。在安排学生说话时,教师可以把本单元的说话训练要求与本次写话要求结合起来,如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它有哪些方面的特点,你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你能按照顺序说说它的具体玩法吗?学生可以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玩具,在分享中尝试说说自己的玩具;然后,学生轮流在小组中按照上述要求介绍自己的玩具,比一比谁的玩具最吸引人,谁的介绍能够让人懂得玩具的玩法;最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展示自己的玩具并介绍玩具的特点与玩法。教师对学生的说话内容进行总结:一是注意抓住玩具的主要特点,将玩法讲清楚;二是如果你喜欢别人介绍的玩具,你可以拿过来仔细观察,看看它的特点并掌握具体的玩法。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写话训练,过程是这样的:一是想清楚要写什么玩具,可以用玩具做题目写话;二是注意写话的顺序,可以与说话的顺序一致,即先说什么就先写什么;三是写完一个意思,用句号表示写的是一句话,说了几方面的意思,就可以写几句话;四是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像所说教坛漫步的话一样清楚、明白。

二、借图画拓展写话

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和直观思维为主,以感知动作为主,因而他们平时特别喜欢看动漫作品,即使在阅读时,那些带画面感的内容总是能够吸引他们的目光。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图画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写话活动。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其中的写话训练就是典型的看图写话,教材提供的是一幅生动有趣又富有想象空间的图画:一只小老鼠在电脑前想找点吃的,屏幕上突然来了一只猫,吓得小老鼠……对这样的写话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先看看图画的内容,即图上画出了哪些东西,可以分成几部分;再仔细看清楚画面中最突出的内容——老鼠的样子和猫的样子(嘴巴、眼睛、表情等);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可能会发生什么故事,并尝试着说说这个故事;确定从谁写起,如何写好猫和老鼠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写话的顺序。

三、创设情境体验写话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创设情境是写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教师创设的这些情境自然是由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视频、动漫等组成的与写话内容密切相关的场景,它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写话的价值,由此滋生写话的动力,让学生由乐写、敢写,逐渐走向会写。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学写留言条”,由于现实生活中手机等便捷通话工具的普及运用,提笔写留言条几乎派不上用场。但是,留言条作为应用类写话教学内容,教师必须让学生扎实训练。对此,教师创设情境,选择动画片中的场景,让卡通人物置身需要写留言条的环境中,如:小松鼠在森林里找到了一片最大的树叶送给小蚂蚁做运动场,送到小蚂蚁家门口,发现小蚂蚁不在家,自己又急着要回去,只好给小蚂蚁写留言条。但是,小松鼠不知道留言条怎么写,你能帮小松鼠写留言条吗?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了帮助自己喜爱的动物小松鼠的意愿,学生有了展示自己写话本领的平台,顺利进入乐写、敢写的氛围中。学生写完留言条后,互相交流、评价,比一比谁写的留言条最符合小松鼠的要求,促使学生反思在写话时需要把自己当成小松鼠,这样写起来才有真切的体验感。

四、用范本引导写话

写话范文篇10

【关键词】放形式放飞想细水长流

写话是作文教学的前奏,是作文的基础练习。《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限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识字量,低段作文只能是涂鸭式的作文。“把话写完整”作为起步作文基本要求,写几句或一段有意义的话,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放飞想象,让儿童言有童真,爱写多少就写多少,在形式上也不加干涉,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使他们觉得作文是很有意思的,是用来表达自己某种想法和情感的;使他们在不经意中快快乐乐去作文。那么,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在作文之路上起好步?我们认为:最根本的一点,是要让这起步成为富有强大生命里、拥有不竭动力的活水源头,就让这起步如溪水涓涓细流,如春雨的润物无声。

作文是一种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能力的发展,靠实践、应用。指导学生作文,必须以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基础,同识字、阅读和发展口头语言同步进行。作文教学要有新的突破,要力争提早起步,要发挥汉语拼音工具的作用,加快识字,提前读写。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多功能的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能熟练直呼音节,就为他们独立识字、独立阅读创造条件。在学生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可用拼音代替汉字写话和作文,使识字、阅读、作文互相促进。学生通过课内课外两条渠道的学习,增加了识字量,扩大了语言积累,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为起步作文创造条件。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情感因素起决定作用。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鼓励参与、鼓励表现、调动情绪、培养兴趣、激发动机、放在重要位置。贯串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如何引导低段学生写话,是我们每个低年级语文教师值得深思探究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结合写话教学的标准要求,做了以下引导探索与实践:

▲“看动画写话”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对五彩缤纷的动画充满了好奇,具有着很大的兴趣,动画片对他们有着有着浓浓的吸引力。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运用现代技术,让孩子们对动画片的喜爱之情用手写下来,为我们的写话做准备。于是在孩子们学完拼音后,我每周坚持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看一集他们最喜欢看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节目,在看完电视后,我让孩子们把这集节目里,最让你高兴或伤心的部分写下来,可以是一个词,或一句话,甚至也可以用画画下来。这样我想让孩子们明白,原来用手也可以写出、画出心中的喜悦与伤心。这节课孩子们最喜欢,他们总是认真的写着,画着这节喜爱的情节。“喜爱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他们只是蹒跚的学着写,学着画,但这也是他们为学习写作做最好的准备。

▲“摘抄大王”为写话“充电”

低段学生,尤其是对于刚学完拼音,学会朗读的孩子们来说学习写话是空中楼阁。虽然我利用看动画片的办法让孩子们对写话产生了兴趣。但是他们最大的困难还是词语的缺乏。于是,我利用网络摘抄了其他小朋友好的写话语段,有写“喜洋洋与灰太狼”节目的还有些写“猫捉老鼠”等等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画节目,我告诉他们这些小朋友他们写话时用的好的词汇都是来源于课外书。于是我就顺势引导孩子们多读注拼音的课外书籍,并发给他们红花本,教会他们如何摘抄(抄不来的字也可以用拼音)比比谁是我们班的摘抄大王。利用这样的手段既丰富学生们的知识,也为孩子们写话准备做了及时的充电。

学生们一听到大王两个字都跃跃欲试,总想第一个当到大王,学生们的词汇丰富了,上课发言,回答问题时也显得流利、丰满了!

▲师说故事,生学写话

听故事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是他们最喜欢的“菜肴”,于是我们经过筛选,选取适合的、挑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故事来讲,通过具体的文章,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感知篇章结构,让孩子们懂得作文的大概模式,在二年级阶段实施效果更加显著。选取学生喜欢的内容,明显的篇章结构的故事和文章读一遍给孩子听,然后适当点拨故事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内容,让学生写故事。开始,虽然部分孩子有一些困难,但经过长期的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会潜移默化地能写出一些故事来,并且还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听故事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作文的格式,写起来也就有章可循了。

▲写话引导涓涓细流润物无声

新课程教材的选文是编者精心筛选过的示范性课文,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进行说话写话的指导,有的还是很好的写作指导材料,这就需要教者做有心人。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写作指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写作技能会有较大的提高。我们具体做法是:

1、由句到段,由简到繁,引导孩子写话规范

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决定了说写训练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客观规律。我利用了“好句大擂台”来吸引孩子们学写句子。即先学写一句话,在一年级上册让学生认识句式——谁在干什么。谁就是人物,干什么就是事情。然后让孩子依照我们的例句来说。接着再出示“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让学生来认识比较。最后,出示“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让孩子们依照例句写下自己的话,所以在理解这种句式上,学生比较轻松,并且通过好句大擂台的比赛,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抢争擂主,为了写更好的句子,不需要我们再多言说,有些能干的小朋友已经能用上好词,说完整的一句话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写,接受力强的学生便可以逐步把几种句式连接起来,进行“连句成段”的练习了;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继续强化练写单句,到一年级下学期进入“连句成段”的训练。,二年级就能进行简单的连句成篇,会写小短文了。

2、结合教材的教学,引导孩子以说促写

教材是基础,内容丰富的写话资源。例如学习“g、k、h”让学生说话,有个学生说“哥哥带弟弟来到河边玩,弟弟的把小蝌蚪放到小河里,他们高兴得笑呵呵!”这样不仅降低了汉语拼音学习的难度,增强了拼音学习的效果,还联系了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

再如教学口语交际续写故事《小松鼠和小灰兔》时,在通过同学们一起看图,各自诉说接下去发生的故事,然后我就让孩子们把自己续编的故事写下来,也可以用画画的办法画下来,小朋友们都非常感兴趣。其中有一个孩子这样写到: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小松鼠说:“小白兔赶快帮忙,那里有几位叔叔伯伯砍我们家的松鼠啦!他们把我们的松鼠砍掉了,以后我的子孙们吃什么呀!”小白兔飞快地和小松鼠一起跑回了松鼠的家。等等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就在孩子们的手下写出来,虽然有很多的错别字或者语句不顺,但是他们还是感受用手写下故事的快乐。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也为写话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放飞自己的想象,就能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为学生的写话广开思路。

3、开展活动,让孩子从生活中体验写话的快乐

经历丰富写话自然精彩,学生单调的生活环境造成写话精神状态萎靡,弥补学生生活经历枯燥无味的有效手段,就是创设有趣的写话情景,让学生把写话触角延伸到现实及以外的无限世界,自然就有豁然开朗的激情享受。因此,写话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多观察,多留意,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因此,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活动引导学生写话训练的机会。当我知道学校要举行春游时,就早早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孩子们,并向孩子们征集“春游准备时”的心情日记。孩子们写的不亦乐乎。有小朋友这样说道“老师告诉我们要去春游的消息时,我多么想自己马上就变成小鸟飞出去,我还要告诉爸爸妈妈给我买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分给老师吃,谢谢她带我们出来游玩。”看着孩子们这些稚嫩的字眼,天真的语言,都映衬着孩子们已经没有把这个当做是写话的训练,而是和我们在聊天,在心与心的交流。

4、结合阅读教学,积累孩子充满生命力的表达,让孩子的话涓涓流出

①看画说文,进行想象说话的引导

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斑斓,我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有点难了。低段作文从何处打开缺口?这是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他们的思维或许很幼稚,但是不能否认他们的思维与成人有很多不同,很多时候他们的所想是天马行空,没有阻碍,没有限制的,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敢想,才能敢做。低年级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童话故事,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了一次次的想象写话。如:《小小的船》、《小小竹排画中游》、等优美写景文中原本配有漂亮的插图。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课堂上我一边讲读课文一边按课文内容画简图帮助学生进行记忆,讲读后让学生按教师画图时顺序复述课文,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看画读画的能力,更加提高了孩子们看画说画的能力,而且在孩子们叙述的过程中,都增加了自己的语言。

②说写结合,以说引写

说是对心声的表达,是对外界的看法和感想,只有说得流利,才能写得流畅。课标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画”,其实质就是规定了学生的写话训练要“我手写我口”实现这个要求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充分的说。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孩子们做“小作者”比赛,就是把教材中的故事、文本的“留白”地方再现出来。例如我在教《两只鸟蛋》中结尾是这样的“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此时作者会听到鸟儿唱什么动听的歌,看着蓝天还能想到些什么?有很多学生说了自己的想法:

生1:我彷佛听见鸟儿在唱着“祝福歌”祝愿我们能和它一起成长,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我看见到白白的云朵对我点头微笑!

生2:我彷佛听见鸟儿唱着这样的歌:谢谢你小朋友,把我重新带回了家,让我能得到妈妈的照顾,在妈妈的怀抱里成长!

②依照课文写话,牵引之路

叶圣陶学生增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仿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连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模仿是人类从事学习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不丰富。模仿他人作品,从他人作品中吸取造句和布局谋篇的方法,是初学写话的一个好方法,我们的新教材,大量的课文都文质兼美。在学完《四季》后,我引导孩子模仿儿歌的形式,试着自己编写《四季歌》大家都非常乐意,一个个小诗人这样诞生了:

生1:柳叶绿绿,它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知了知了,它对大叔说:“我是夏天。”

落叶飘飘,它对打的说::“我是秋天”

雪花飘飘,它对天空说:“我是冬天。”

在学完《识字3》后我引导孩子们,模仿对子歌形式也来写一写,小朋友们这样写到:

生1:男对女

左对右

蓝天对碧野

欢歌对笑语

▲生动评价,享受写话快乐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每一篇写话作文都写之不易,他们更渴望对他们劳动的肯定与评价,针对低端学生的特点,我给予他们真实有效地评价。“小作家”、“小诗人”等等头衔的称号。在批阅孩子们的写话短文时,我经常给予他们文字的评价,如:“看到你写的故事,经常让老师笑呵呵,忘掉了一天的疲劳;你怎么这么棒会用这么美的词语,老师真喜欢你呀!”等等。

总之,作为教师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切入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创造性地练写。这样,学生的写话能力才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后,我想说:

要让孩子笑着说:“我喜欢写话。”

要让孩子充满自信地说:“我会写话了。”

要让孩子骄傲地说:“看,我写的多棒”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