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0:43:43

小流域范文篇1

关键词:小流域;治理;措施

一、前言

**区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这些地区山溪性河流众多,形成相对独立的小流域。山区小流域由于雨量丰沛,河流源短流急、水位暴涨暴落,台风暴雨及形成的突发性山洪易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农田土地等损毁,严重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针对**区小流域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措施,为科学治理小流域提供参考。

二、小流域概况

**区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态呈马鞍形。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km2,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m。**区内流域面积大于20km2的小流域共10条,分布人口81464人,耕地51472亩,其中横溪小流域已经完成综合治理建设,东钱湖地区上游溪道合并为1个小流域。

三、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到目前为止,全区小流域治理进度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讲,全区80%以上小流域的过乡镇、村庄段都进行了简单的治理,但是防洪标准较低,除部分乡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外,一般仅能满足2~5年的防洪标准。目前,小流域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防洪标准较低。小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较低,一般在二~五年一遇,有的仅为两年一遇以下的防洪标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很低。主要表现在:防洪堤标准低、不连续。现有河道防洪堤高度不够,基本上为村镇自发修建,大多数堤防只修建于村镇附近,并且堤身单薄,遭遇洪水时易损毁。溪河蜿蜒曲折,排水不畅。由于缺少全面统一的科学治理,部分溪道淤积,部分河段冲刷严重,受水流顶冲影响,弯曲河段遇大洪水时易漫顶溃堤。许多小流域上游虽建有山塘水库,但众多水库、山塘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大洪水,容易出现溢流堰毁坏,下泄流量急剧增加,给下游造成威胁。同时,由于一些水库溢洪道出口缺少配套河道或下游河道建设标准低,也易形成洪灾。

3.2环境脏、乱、差。山区小流域非村庄段一般地面植被较好,山泉错落,水质较好,但穿镇过村段沿岸倾到生活垃圾多,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水体悬浮物、COD污染物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质发生恶化,臭味较浓,呈黑色混浊状态,河中生物濒临绝迹。

3.3溪道大量被填被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村镇建设,各地填溪、堵溪、缩窄溪道等现象普遍,造成河床淤积,行洪断面越来越小,洪水出路变窄,洪水漫堤,形成洪灾。部分滩地上乱搭、违建房屋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同时,由于缺少系统的规划,各村镇修建防洪堤时未考虑河道的行洪能力,仅根据自身条件与利益修筑堤防,加剧了河道岸线的曲折程度和局部冲淤变化,致使河道行洪受阻。

3.4管理十分薄弱。**区小流域大多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小流域管理范围不明确,堤防建设标准不一,人类不合理的涉河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造成河道缩窄,溪流淤积,水环境恶化。

四、治理标准及对策措施

4.1治理标准。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当防护区人口<20万人时,防洪标准(重现期)为10~20年。人口密集、乡镇企业较发达或农作物高产的乡村防护区,其防洪标准可适当提高。据此,我市小流域防洪标准宜为:防洪堤:保护农田达到5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村庄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乡(镇)达到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保护县城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

4.2对策措施。山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要求,根据山区洪水和溪道的特点、防治现状及其要求,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疏浚、排导与加固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4.2.1拦蓄措施。对不同类型的山区河道,根据特点与需要,在上游修建或扩建水库,拦蓄洪水。对已建水库针对20年一遇的洪水进行优化调度研究,充分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小流域洪水灾害。

4.2.2河道整治工程。对于淤塞的河段,通过疏挖和清障等,扩大行洪断面;对于岸坡垮塌严重的堤防采取护岸措施,同时清除各类阻水建筑物,确保河道行洪顺畅。

4.2.3堤防工程。根据流域防洪总体规划,在规划布置防洪堤的两岸修建防洪堤,堤防标准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确定。堤防工程是小流域治理的重点。

4.2.4排洪渠修筑。为防治山丘区坡水危害农田和居民,应结合防洪工程,可以修建排洪渠,将洪水撇出农田区和居民区。

5、建议

5.1根据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应坚持以下原则:“先突出、后一般”的原则,“先乡镇、后村庄”的原则,“先众多、后稀少”的原则,“先附近、后周边”的原则。

5.2以点带面。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根据财力逐步实施。近期,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轻重缓急,筛选灾情严重、影响大、急需治理的小流域,开展综合治理试点,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小流域治理。对列入综合治理试点的,要将综合治理区的项目进行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并将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明确各自的工作重点,各司其责,加强协调,形成合力。要因地制宜,针对具体的小流域特点,科学地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现综合治理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5.3强化管理。要提高小流域的生态质量,维护小流域的生命健康,不仅要治理,更要重视管理,落实以防为主,切实加强对河道的管理,严禁在河道弃土弃渣和在河道内占地建房,规范河道采砂管理,清理“三无”小水电。切实加强沿溪沿河森林植被保护和培育,引导农民科学山地耕作和营林作业,从源头上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植被质量。公务员之家:

5.4加大投入。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小流域综合治理又是公益性工程,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难以按市场化运作,因此,必须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例如对接中央国债项目,争取中央国债项目支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接省市项目,如新农村建设、“强塘固房”工程、生态林保护工程、山地综合开发、平整土地、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要落实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重点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要鼓励群众参与,鼓励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用政策支持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如在用地、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投入。

参考文献:

1、宁波市山区小流域治理规划,[R],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7。

小流域范文篇2

?

最近一段时间,春城、红林同志都倾注不少的精力,多次专题听取关于水环境治理的汇报,研究有关的工作方案。要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在20*年底实现“还两江清水”的目标,只剩最后一年时间,必须抓紧时间,全力以赴,在20*年打一场治理水环境的攻坚战。应该说,近年来我市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心城区地下管网雨污分流问题大部分得到了解决;新建了三座污水处理厂,使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80%以上;工业污染、养殖业污染和屠宰场、农家乐污染等治理也在不断推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市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等称号。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水环境的形势尚未真正好转,出境断面水质尚未达标,尤其是锦江水系双流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全年为零达标。市水务局、市环保局等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每天仍有120万吨污水排放到府河、南河、沙河等中心城区主河道。其中由于中心城区雨污分流自身尚未全部完成和一些盲点造成直排的污水有20万吨,来自支流中小河道的污水有100万吨,如果不把这100万吨的问题解决好,中心城区河道水质难以改变,出境断面地表水检测水质难以达标。因此,春城同志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指出现在就是一个转折点。水环境治理的战略重点要实施转移,要贯彻“四个转变,一个结合”的水环境治理方针,即:“由城区河道的治理转变为整个河流的治理,由城区局部的治理转变为全流域的治理,由单一工程措施转变为多种措施并举,由重治理轻管理转变为治理和管理并重,把水环境治理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结合起来”,把小流域治污工作抓好,解决好100万吨污水这个重点。

?

刚才,市水务局局长周莉蓉同志通报了我市小流域治污工作的有关情况,双流县政府作了交流发言。双流县处于锦江下游非常重要的位置,对黄龙溪出境断面达标影响很大,因此要求他们先做了一个小流域治理的方案,总体看来还不错,可供其他区(市)县借鉴。另外,这对双流县也是一个激励,希望你们把这项工作真正抓好,特别是搞好华阳、中和、东升等黄龙溪上游几个城镇的水污染治理,为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的改善作出贡献。

?

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

一、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

明年,我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确保沱江金堂五凤出境断面水质全年基本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力争岷江外江水系新津岳店子出境断面水质全年基本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力争岷江内江水系双流黄龙溪出境断面水质全年有3个月基本达到Ⅲ类水域标准。

?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按照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四个转变,一个结合”的水环境治理方针,打一场治理水环境的攻坚战。在这场攻坚战中,开展小流域治污是最重要、最艰巨的一场战役,必须按照统筹规划、属地治理、断面考核、长远建设与应急处置相结合、减污治污与防污并重的原则,全力推进,确保取得胜利。

?

当前,进入中心城区沙河、府河、南河的42条中小河流,污染十分严重,污水排放量在100万吨/日以上,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必须以确保岷江内江水系达标为目标,以削减污染物排放为整治内容,采取全面铺开、突出重点、综合治理的办法,对42条河流流域范围内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养殖污染和河道淤塞进行治理。20*年,首批完成污染最为严重、对水环境和饮用水源影响最大的21条河流的重点治理,20*年完成第二批21条河流的治理。

?

二、设定工作时限,严格实施考核?

(一)工作时限。第一批21条河流,有关区(市)县在20*年12月底前制定治污工程方案,并报市水务局,由市水务局牵头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批复。市上将根据工程方案匹配相应的资金和其他政策措施。明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将召开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的动员大会,与各区(市)县签订目标任务书。各区(市)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一线,亲自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制定方案。为了让大家了解具体情况,市水务局已牵头做了很深入的工作,把各个区(市)县涉及的各条河流的情况,包括沿河场镇、企业、居住区、养殖场、搭建棚户等情况进行了摸底。各区(市)县要在这个基础上督促有关部门牵头限时把方案做出来。对不能按时提出方案的区(市)县要在全市进行通报。总之,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关系这次治污工作的成败,希望各区(市)县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总体进度上,应该统一明确一下。各区(市)县在20*年3月底前,第一批21条河流全部完成清除沿河搭建棚户、直排厕所、固体垃圾的工作;在20*年5月底前,完成沿河企业、屠宰场、大型养殖场等的治理或关、停工作;在20*年4月底前完成管辖河道清淤工作;如需采取工程措施的,必须在20*年10月底前完成。

?

市水务局在20*年5月底前完成管辖河道清淤工作;20*年6月底前,完成打通沙河沿线干管及配套支管网工程。

?

市环保局在20*年3月底前,调整完善河流断面考核监测点位。

?

第二批21条河流,有关区(市)县在20*年6月底前完成治污工程方案,20*年10月底前完成对污染源的治理,首先达到水质变清、不黑不臭的目标。20*年底前完成所有的工程措施,达到Ⅴ类水标准,市委、市政府鼓励各区(市)县提前完成。

?

(二)考核方式。对小流域治污目标的考核将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具体到每个污染源点位,考核其是否按要求完成治理;另一方面,对各条河流在各区(市)县的出境断面水质实施考核,确保达标。?

三、强化保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

小流域治污工作的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我们必须要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狠抓工作的落实,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各区(市)县的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承担具体工作或者建设任务的部门一把手就是直接责任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直接抓,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小流域治理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目标,由市政府目督办、市水务局、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察组,对重点工作挂牌督办,严格责任追究。相关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密切协作,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要积极展开宣传,营造舆论氛围。要组织市级新闻媒体,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尤其是重点难点工作进行采访报道,还要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监督,充分发挥群众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对行动快、效果好的典型进行表扬,对动作慢、效果差的地方进行鞭策,该曝光的要曝光,形成浓厚的攻坚氛围。?

(三)要严格奖惩制度,进行责任追究。对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市政府将给予奖励。同时按照政府目标考核的有关规定,凡未能按期完成责任目标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

市上将对各区(市)县的小流域治污工作给予充分支持。在资金支持上,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是基本的支持,第二就是以奖代补。具体的经费补助方案,待各区(市)县报来的小流域治污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经过审核后,根据需采取的工程措施及任务量予以确定。

小流域范文篇3

涞源县盆地边缘山区小流域位于县城西北部,地形起伏,地面高程852~892m,北高南低,平均纵坡1/60。现状各支沟东西向切割严重,植被较差,上段河道为“V形”断面,边坡1:1、深约5m;下段河道为复式断面,底宽3~4m,边坡1:1,深4~5m不等。河道内杂草丛生,部分河段滩地种植农作物,局部河段由于无序取土及农业活动等致使边坡陡直、河底坑洼的现象。

2.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壤土(Q4)分布于表层,以粉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层厚为0.5~0.7m。第四系上更新统中粉质壤土、粘土(Q3eol+pl)具氧化铁染色,含云母、姜石、砂粒,层厚为1.1~6.3m。第四系中更新统卵石(土)(Q2al+pl)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粒径一般为2~15cm,占总质量的50%,粗砂、砾砂充填,最大揭露层厚为30.4m。工程区地下水埋藏较深(35m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最大冻土深度为1.5m。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3.防洪标准及规模

根据县城城市规划,至规划期末(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32万人,建设用地38.37ha,人均11m2,确定县城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鉴于工程地处县城上游,洪水和汛后泥沙对县城影响较大,工程按50年一遇标准一次实施,相应洪峰流量为11.4~28.6m3/s。

4.工程布置

为完善县城防洪体系,将各沟洪水截流导排,解决县城西北部洪水的威胁。具体布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外环路建设,工程布置于规划城市范围外缘、外环路外侧防护林带中,沿外环路向西,依次截留各沟道洪水,最后汇入现状河道。新开挖导洪沟,横断面型式为梯形;纵坡综合现状地面、各支沟沟底高程及上下游沟道现状河底纵坡确定,设置落差建筑物3座,结合落差建筑物和桥梁共设置6处防冲措施,防止河道过度下切,桥梁处防护长度为其投影以外上、下游不少于5.0m。对支沟交叉断面下游进行封堵,封堵结构采用梯形断面,6处封堵结构临水侧采取浆砌石防护措施,防护长度为现状沟上开口线两侧各延伸不少于5.0m,城区雨水由市政排水一并排除。

5.工程设计

5.1导洪沟纵横断设计

河道设计纵坡以现状地面高程和各支沟沟底高程为基础,以设计水面线控制,同时,结合上下游河道现状河底纵坡进行调整。上游沟道现状南北高差达80.0m,平均纵坡16.7‰,冲刷下切严重,断面呈“V”字形;下游河道现状河底平均纵坡为10‰,为“U”形断面;河底为卵石,断面型式趋于稳定。为降低防护投资,综合上下游河道纵坡及断面冲刷状况,综合确定设计纵坡不陡于10‰。设计横断面采用梯形断面,设计底宽4m~6m,边坡1∶2.2。

5.2封堵结构设计

新建导洪沟交叉断面下游的支沟封堵是导洪工程成败的关键,结合城市建设和工程弃土,对原界沟各支沟与导洪沟交叉断面下游沟道进行封堵,城区雨水排除由市政建设分段就近排入河道解决。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及地质情况,封堵结构断面型式为梯形,顶高程至设计洪水位以上0.7m,顶宽6.0m,内外边坡均为1∶2.2。基础清理至现状沟底以下1.0m,并碾压密实;与现状沟道岸坡衔接应削坡至缓于1∶2,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碾压。对支沟汇入口顶冲部位采取浆砌石防护措施,防护长度按现状沟道上开口线向两侧各延伸不少于5.0m,防护总长度121.3m。

5.3关键河段防护设计

按照“近远结合、分期实施”原则,考虑山区河流特点,降低投资仅对关键河段进行防护以固定河势,防止河床过度冲刷下切。结合纵断设计和陡坡、桥梁等建筑物设置防护结构,共布置6处防冲措施,间距为250~700m不等,待经历若干次洪水检验后,酌情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桥梁处均采用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好的钢丝石笼防护结构,防护长度按桥梁投影以外上、下游不少于5.0m确定。局部河道防护长度20~35m不等,共计110m。钢丝石笼防护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400mm厚高镀锌钢丝石笼、100mm厚砂卵石垫层。

6.工程设计要点

6.1工程标准确定

考虑流域面积小,20年、50年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21.2m3/s、28.6m3/s)相差不大,且洪水和汛后泥沙对县城影响较大,工程按50年一遇标准一次实施。

6.2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

工程主要任务是解决县城西北部的防洪问题,对下游河道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治理,从而提高县城整体防洪标准。工程措施设计中,考虑两岸保护对象的不同进行分别设防,左侧为县城,按主堤设计;右侧为农田,按洪水不出槽控制,为超标准洪水预留通道。

6.3高效利用土地

工程布置于外环路外侧防护林带中,设计洪水位以上岸坡可适当植树成为防护林的一部分。

6.4城区排水问题

小流域范文篇4

关键词:密云水库;生态清洁;小流域

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重要的地表水源地,事关城乡安全供水、城市平稳运行、市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保障水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3]。特别是2014年后,密云水库还承担了南水北调来水的调蓄任务,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对于保障首都水源安全、水源地生态保护对保障首都水源安全及北京市生态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基本情况

北京市境内密云水库上游流域面积3512km2,主要河流有白河、天河、黑河、汤河、菜食河、潮河、白马关河、牤牛河、安达木河等。共有小流域179条,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94条,未治理小流域85条。上游涉及22个乡镇、397个行政村,总人口20.1万人。根据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水土流失总面积595km2。

2规划治理原则

2.1统筹兼顾的原则。综合考虑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管护等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过程;统筹农村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置、美丽乡村建设等其他相关工程,综合施策。2.2保护优先的原则。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思路,优先实施自然恢复。生态红线面积占到70%以上的小流域、以及坡度大于25°的区域,原则上不安排工程措施,以封禁保护、自然修复为主。2.3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先实施主要河流沿线、面源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污水垃圾污染突出、人口密度较大、地方政府和群众积极性高的小流域。2.4按需投资的原则。针对小流域内点、面源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特点等实际情况,根据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综合治理的思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打破以往65万/km2的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施按需投资。

3规划治理区域现状分析

通过分析生态红线、浅山区、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重要主要河流沿线及村庄治污情况与小流域的关系,确定规划治理重点区域[4-5]。3.1生态红线与小流域的关系。生态红线和坡度在25°以上区域是本次规划优先保护区域,应充分借助自然力量,减少工程干预,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主。小流域内生态红线面积1819.2km2,为喇叭沟门生物多样性维护、延庆北部生物多样性维护、军都山水源涵养与水土流失防治、密云水库上游水源涵养、北京东部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和重要河流湿地生态保护红线6种类型,占总面积51.8%。3.225°坡与小流域的关系按照北京市水保条例要求,坡度在25°以上区域要进行封禁保护。运用Arcgis软件提取北京市DEM坡度图并进行重分类,未治理小流域坡度在25°以上面积294.1km2,占总面积20%。3.3浅山区与小流域的关系。浅山区是山区、平原生态系统的交错区,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浅山区人为扰动较大,水土流失严重,作为规划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未治理小流域中,浅山区小流域有24条,总面积421.9km2。3.4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与小流域的关系。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直接影响密云水库水质,是治理重点。二级保护区范围涉及到的14条小流域尚未达到生态清洁小流域标准,总面积236.9km2。3.5主要河流沿线与小流域的关系。9条主要河流沿线未治理小流域有66条,总面积1158.7km2,该66条小流域是入河污染物影响重要区域,优先安排治理任务。3.6小流域内村庄污水情况。未治理小流域内有28条小流域内未建污水处理设施,尽快与村庄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对接,加快治理进度。3.7小流域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生态红线面积大于70%的小流域原则上不安排工程措施以封育保护为主,如地方政府和群众反映强烈,环境亟需治理,可适当考虑;小流域内生态环境良好,已达到清洁标准,本次规划不安排治理任务。对生态红线、浅山区、密云水库二级保护区、重要河流沿线及村庄治污情况5种因素进行赋值,重点考虑地方政府和群众意愿,优先安排影响因素多、地方政府和群众意愿强烈、综合打分高的小流域。

4主要技术措施

4.1生态河流治理技术。主要河流沿线小流域以点面源污染防治为主,通过开展植草沟及植被缓冲带建设、水系连通、生态岸线修复、生物多样性恢复、入河入库口湿地建设等措施,减少村庄、农田排水对密云水库水质影响,减少入库污染物,切实改善密云水库水质[6-10]。4.1.1防洪空间扩展技术。进行洪峰流量计算,保证拓展后的河流达到防洪目标的要求;一般包括河堤改移、生态护岸、河流水文地貌构建和亲水措施等;改移后的河堤线应该蜿蜒自然,避免直线化,尽量采取缓坡植物护岸的形式,选用当地的乡土植物种;坡脚水流易冲刷的部位可采取码石、活体柳木桩或乔灌木护脚;河床地形应自然多样,急流、缓流、深潭、浅滩和岛屿共存,构建小水位时径流联通的子槽,子槽应蜿蜒自然;在急流、深潭和子槽凸凹易冲刷部位采取码石护坡脚;常水位以上高程部位可点缀种植少量乔木,增加景观效果;可修建汀步等亲水步道,北方由于冻胀等问题,不建议修建混凝土不道。4.1.2河流水质改善技术。主要包括截污、清除沟道垃圾及在沟道两岸配置植物过滤带等。4.1.3河流水文地貌修复技术。恢复沟道平面与断面形态多样性,恢复多样的生存与栖息环境。沟道形态宜宽则宽、宜弯则弯,蜿蜒自然,深潭、浅滩、急流和缓流交替出现,沟床微地形起伏多样。防洪空间足够大时,可配置沟道子槽,并尽量恢复子槽自然蜿蜒。在有常流水的沟道,宜利用水流自然的冲刷淤积变化实现水文地貌多样性修复。尽量自然恢复植被,创造适宜自然植被恢复的水土条件,给自然植被的自我修复留时间,适应当地的水、土、气条件,维护成本低。4.1.4河流连通性修复技术。河流纵向连续性技术主要对横向拦水建筑物的拆除或改建,一般将露出河床部分的浆砌石拆除或降低高度,改为透水的码石散水坝形式,散水坝在上下水位之间要形成缓坡,坝上设计小水位时的流水子槽。根据河流流速,确定单块石头的大小,位于上游的石块要大于下游的石块,码放要自然,自然块石咬合码砌。多座拦水坝同时改造时,相邻两座散水坝上子槽的位置要错开,实际形成整段河道蜿蜒曲折的子槽,在子槽的凹凸部位要码石防冲。河流横向连通性修复技术开发与整合了柳桩码石护岸、码石护岸、硬质边坡绿化、坡脚码石防护和堤脚堤坡稳定等多项生态护岸技术。4.2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以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侵蚀模数控制为主,开展生态治理工程,有效控制水土流失[11-13]。利用RUSLE模型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密云水库水源地2000—2016年间时空分布特征,确定了8°~25°坡度为水土流失关键源区,土地利用是影响关键源区的主导因素,坡地经济林下水土流失对关键源区贡献可达54%,是密云水库水源地坡面水土流失防控的重点核心,其中板栗林可占经济林面积的80%,是密云水库水源地水土流失防控的重中之重。(1)水平林地(0~5°)水土流失防治:水平林地土壤侵蚀模数466.8t/(km2•a),属于轻度水土流失,且林下土壤肥沃,加上板栗林郁闭度较小,因此在考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采用林粮复合模式,选择具备水保效益的农作物,发掘其经济效益,以耕代抚。防控关键技术为林粮复合模式,选择病虫害少、土地覆盖率高、不用或少用农药的农作物进行轮作,尽量减少施肥量,并尽量使得作物的生长季节与降水期同步,降低库区面源污染。(2)缓坡林地(5°~8°)水土流失防治:缓坡林地土壤侵蚀模数为1166.5t/(km2•a),属于轻度侵蚀。由于坡度较缓,治理难度小,该区以工程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为辅。该区土壤较为肥沃,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可以尽可能的发挥土地的作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防控关键技术为工程措施(坡改梯措施+坡面蓄排水措施+修筑树盘措施)+林药复合模式。坡改梯措施:就地取材修成石坎梯田,一次性修筑为水平梯田。坡面蓄排水措施:在坡面增设水平截水沟、纵向排水沟、蓄水池、沉沙池等配套蓄排水工程,将坡面径流分层拦截在水平截水沟内,经纵向主排水沟导出坡面。修筑树盘措施:修筑树盘即在每株板栗树根部,增加板栗林下土层厚度、保水增肥、增产增收、减少水土流失的优点。林药复合模式:种植具备水保功能,同时适应性较强的经济作物。(3)较陡林地(8°~25°)水土流失防治:较陡林地土壤侵蚀模数为2533.3t/(km2•a),属于中度侵蚀。该区土壤多为粗骨砾,土壤抗蚀性差,土地贫瘠,生产力低下,加上坡度较陡,土壤侵蚀治理难度大。由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较陡坡上实施难度和成本将显著增加,维护费用高,且土地的损失量大,因此该区不宜大面积推广,主要应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防控关键技术为工程措施(水平阶带状防护)+植物措施(植物绿篱+林草复合模式)。水平阶带状防护:水平阶是山区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内切外垫,修成一外高里低的台面,同时结合直坡型石坎截坡开阶蓄渗技术,在土石山区、坡度较大的坡面上采用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土的功能。植物绿篱:每两行板栗林植株之间,种植一排阴性、半阴性低灌(丛)密植经济植物,经过1~2年生长,形成一道水平植物绿篱屏障。林草复合模式:选择具备良好水土保持功能以及可用于家禽家畜饲养的草本植物,在林下播撒或培育种植,待其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幼苗期不宜放牧),可将其刈割用以直接做牛羊等牲畜饲料,抑或加工为干粉后用作饲料。(4)陡坡林地(>25o)水土流失防治:陡坡林地土壤侵蚀模数为12160.9t/(km2•a),应封禁治理,逐步将板栗经济林改为生态林。防控关键技术为封禁治理:对大于25o的板栗林地实行半封,即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育,其它季节在不影响森林植被恢复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采摘、割草等活动。植被快速生长,并有效成活是植被恢复的关键,可以采用生根粉、保水剂等来保障植被的成活率。4.3构建农户“参与式”生态治理管理体系。保障农户在“项目前期、工程实施、建后管护”全过程的参与,有效了提高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增收致富的双赢[14-15]。4.3.1农户参与项目前期决策与策划。为持续促进密云水库水源地生态治理工程和生态保护技术的顺利实施,持续发挥生态治理效益,项目建设前期,引入农户参与,对项目的决策与策划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项目前期建设方案听取项目所在地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方案确定后予以公布,在集体土地上建设的工程,与当地村民委员会和农户协商一致,村委会和农户可按照规定承接工程建设和设施管护等工作。4.3.2建立“四权一责”机制。为鼓励农户参与密云水库水源地生态治理工程,构建了“四权一责”农户参与的激励机制,保障农户在参与生态保护治理工程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同时明确其管护责任,有效地调动了农户参与水源地生态治理工程的积极性,有效地保障了生态保护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4.3.3基于农户参与的流域运行管护。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理责任单位和个人,签订管护协议,明确责任主体、管护标准、管护内容,落实管护责任。根据移交的工程措施,列出管护清单,作为管护对象。管护清单由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管护责任主体共同填写,报市级审批单位备案。管护清单内容包括工程措施名称、单位、数量、管护责任主体、管护责任主体代表及联系方式等。对于参与生态保护管理的村民委员会和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安排专项资金选聘农户为管护员进行管护,解决了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保证设施正常持续运行。

5结语

小流域范文篇5

1.1自然环境

婺源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是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限所形成的典型小流域,其东部靠近浙江衢州,南部接壤江西三清山,西部毗邻江西景德镇,北部环绕安徽黄山,地理位置独特。婺源小流域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其山地面积占婺源总面积83.09%,因而村落多呈现原始的古朴风貌,也被誉为“中国最美农村”。在婺源县,现今保留的完好古村落达170多个,其中理坑、汪口两个古村落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婺源古村流域中,其自然环境保持着原始的村落面貌,形成了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自养型农耕生态系统。婺源古村流域结构中心是原始的古村落和部分现代居民住宅,古村落的周围是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在两者的相互影响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这一流域渐渐形成了现在半人工化半自然化的乡村旅游胜地。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完整的保存状态,婺源古村流域凭借其文化与自然交融的发展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古村落文化。这一小县城在原来的农耕生态基础上,保持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之其油菜花田的自然景观,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遗址,渐渐成为全国闻名的农村旅游景点。

1.2治理现状

1.2.1群众生态环保参与积极性低

近年来,婺源朝着旅游景区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导致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当地旅游参与者还未形成良好的习惯,随意将垃圾丢弃,不按管理规定进入河水、湖泊嬉戏,这与游客的环保意识低有直接联系。此外,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面对垃圾不及时处理,这些人为的破坏累积起来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1.2.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有待改善

在婺源县,农村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地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当地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垃圾处理习惯较差,随地乱扔垃圾;另一方面,古村落的垃圾处理设施较差,往往居民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堆积起来对当地环境的污染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当地政府对农村垃圾处理的重视度不够,这也是导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较差的重要原因。

1.2.3农村餐饮住宿业等小规模个体经营户监管程度较差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婺源,从事农村餐饮、住宿业等的小规模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在这些个体经营户的管理中,仍存在许多个体经营户无证经营、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未按要求取得环保部门管理整改意见等问题。

2婺源小流域生态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基础设施不完备,限制生态经济的发展

婺源地理位置居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良好的人文气息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婺源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婺源小流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婺源小流域经济的发展是依赖其生态而存在的,而婺源生态的维护与改善也离不开其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生态与经济对于婺源而言,是协同作用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分析,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元素。基础设置的完备与否是婺源“硬实力”的体现,这种“硬实力”对婺源小流域生态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婺源的小流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仍旧不完备,其范围内的道路、公共设施、旅馆等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婺源虽有像星江湾国际酒店之类在当地较为出名的旅馆,但其旅馆配套设施以及其食宿条件仍然比其他发达省市旅游景点设施相差较多。时而宽窄、时而略显粗糙的道路也是婺源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此外,婺源的公交车车况差、车次少,有待提高。婺源小流域范围内虽是古镇群落,但可以在保持其历史文化建筑物的同时,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备问题,基础设施的不完备制约了婺源的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是婺源现如今面临的瓶颈之一。

2.2管理与人才滞后,影响生态经济发展

管理与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对于婺源的生态经济来说,管理与人才也是其发展所必需的因素,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和匹配的人才对于婺源的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婺源小流域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婺源的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是婺源旅游管理委员会。相对于其他著名旅游景点,婺源管理管委会对婺源当地的整体旅游管理与规划缺乏相应的规范以及先进经验。其具体表现在片面注重婺源小流域的景点管理与规划,而忽视了婺源小流域范围内的整体管理与规划。旅游管理当局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措施,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没能针对性地引进人才、规范管理,存在滞后以及疏忽现象。要提升管理与规划就是要注重引进人才,特别是信息化、电子化方面的管理与应用人才,要有针对性以及规划性地采取相应方面的措施[1]。这种人才应该是具有先进的管理观念以及对生态经济综合方面有深刻理解的。

2.3现行流域管理手段与经济行政手段略显不足

婺源现行的小流域管理手段以及经济手段存在薄弱的环节。其小流域管理手段薄弱在其管理体制的不成熟,分群落、分区块侧重的点不同,但划分缺乏理论与实证的检验,有一定的缺陷。小流域管理手段的核心应当注重小流域区块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小流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都是应当协同发展的。在经济行政手段方面,婺源在小流域治理改善上虽然一直跟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其措施背后的经济逻辑与行政逻辑没有得到一致的协同。其根本还是在于制约经济行政手段的体系与机制还尚未构建完善,使得经济行政手段存在一定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体现在重经济、忽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3小流域生态经济建设途径的实践与探索

3.1调整产业结构,以旅游业为主

,多种产业协同发展婺源小流域的产业结构目前仍然不够成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应当顾及农业的发展。目前来看,农业和旅游业还是孤立的,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在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也注重生态保护和民计民生。

3.1.1改变种植业结构,推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在种植业中,传统农产品像粮油等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另一些产品如观赏性植物、林木、水果的需求弹性大,而且在新农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观赏性植物需求一直存在,林木、水果的需求稳定增长,政府可以增加这方面的投资以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并且为精准扶贫提供方法。

3.1.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中发展潜力最大、生态最友好的莫过于旅游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可以为小流域内的小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又能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2]。婺源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地,应当发挥自己的区位优势、自己的生态禀赋,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带动流域内经济发展。

3.2将生态农业系统建设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基础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至今,已经获得许多成熟的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类是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这两类系统都值得婺源借鉴,婺源应建立适合自己的模式。

3.2.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

在婺源流域内,不同的海拔高度有不同的地形,又有不同的光照、水量、土质和气温。这就导致生物的种群是呈立体分布的。因此,婺源小流域内的村落可以建立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不同的地区、高度上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季节,改变发展策略,从而建立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

3.2.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

为了增加当地农业系统的效率,必须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即减少排放、增加产出。种植业的废料可以交给养殖业,养殖业的废料也可以反馈给种植业,这样可以减少对外的需求和废物的排出。这种物质循环的建立可以有效减少废物排出,保护环境,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婺源地区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成熟的模式,找到适宜的地形,建立一个立体循环的农业系统。

3.3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产业体系

孤立的发展农业不能够发挥当地农业的潜力,婺源小流域的农业是有潜力的,这份潜力来自与和周边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合理地将农业与旅游业、工业结合起来,能够使得农业不再只是农业,融入婺源地区优秀的旅游优势,赋予了当地农业更多的活力。

3.3.1生态农业产业化

考虑到婺源小流域的地理交通条件、旅游业现状、农业现状和工业基础,要想做到农业、工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就应大力推广生态规模农业。分散的农户个人或者小农户组织,不能很好地做到规模经营,没有规模经营,就无法发挥规模优势,对工业、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就微乎其微。应当积极主动与婺源周围发达地区的大企业联手合作,政府主动出击,寻找已经成体系的农业集团企业,强强联手,共同建立农业品牌企业,建立农业种植基地,建立示范点,使得周边农户能够学习并采用先进的发展模式[3]。这也能够使得流域内有更多农业产业化成为领头企业,起到示范领导的作用。

3.3.2发展生态旅游业

婺源旅游业是建立在其文化禀赋、生态禀赋上的。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业,使得生态农业也为它的特色旅游加分。用原生态的农业给旅游者最好的旅游体验,用最先进的农业发展模式给企业或者个人提供学习的场地。当地的立体生态系统还能为旅游者提供各种不同方位、不同景致的体验。

4婺源古镇群落小流域生态经济综合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4.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专业服务质量

调查发现,婺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主要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婺源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对旅游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然而,婺源目前尚未对基础旅游设施进行完全覆盖,许多“路边景区”尤其是免费参观的景区,严重缺乏基础设施。同时,婺源县施行旅游公司承包机制,旅游产业运营的专业化达不到要求,人才培养滞后。县域内的旅游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同景区由于级别不同,其服务质量、旅游基础设施有显著差异,而这一现象会产生一系列的负作用。游客在旅游质量上得不到保证会,会对景区产生心理落差,进而影响整个景区的经济效益。所以,完善婺源县域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迫在眉睫。

4.2优化整合古镇群落资源,深度挖掘小流域生态经济潜力

调查发现,婺源古镇群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虽然婺源正在大力开发中,但是整体的开发水平与整合程度不高,这启示着婺源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基于理论和实际的综合治理。而治理的关键是要分析婺源潜在的资源利用水平,把婺源的资源潜力开发出来,有序地整合婺源的相关资源。目前,婺源制定了《婺源县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将旅游产业科学发展提上日程,推进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整合各个景区村落,比如打造“江湾——篁岭——月亮湾”生态旅游区,以篁岭为例,将篁岭村的原住民以承包制的形式雇佣起来,配合打造篁岭景区的“晒秋”景观,一方面让人文资源得到利用,将人文与旅游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解决了原住民的就业问题,落实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

4.3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实现环境可持续性

调查发现,旅游产业的发展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婺源作为一个依靠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为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的县域,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文景观的维护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婺源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会进入景区,景区也会根据游客的需求增加商业产业。这就造成了不可避免的人为环境污染,以及对古镇群落的原生性造成破坏。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与和生态资源原生性的保护,需要各个层次的努力,从政府到居民到游客,每个参与者都有责任。因此,需对游客加强宣传教育,同时出台旅游制度以及游客行为规范。比如,采取景区指标预警的机制,当日接待游客达到一定限度时,采取橙色或红色预警,随即调动人力对景区进行安全防护并减少当日接待人数。

4.4普及生态经济效益教育宣传,提升居民参与程度

调查发现,婺源小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需要各个社会层级的参与,其中居民的参与尤为重要,其对地方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产业优化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婺源应该注重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经济参与程度。首先应在本地居民中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作用意识,让大家了解到生态经济发展对婺源整体、对居民个人的作用,以及居民参与程度对于婺源小流域经济的重要影响。为此,婺源可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的方式,比如下到各个乡镇点对点为居民宣传生态经济意识,线上利用电视台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媒介来对年轻人进行意识宣传。同时,各级政府应注重政务的公开性、透明性,只有让居民切身感受婺源经济的发展未来、公民对政府管理工作的监督影响,大家的参与度才会显著提高。

4.5政府主导,建立科学的配套产业政策

科研小组调查发现,在产业整体发展和优化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主导的角色。同时,政府出台的产业政策对县域内产业的发展起着引导的作用。地方的针对性政策可以起到因地制宜的作用,比如,将精准扶贫与旅游产业的转型结合起来,在篁岭村景区将人文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婺源在全国首创“旅游110”联合执法调度中心,将旅游产业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联合起来。由此看来地方政府的主导可以使经济的产业升级达到新的高度,婺源小流域作为以旅游经济为主农业为辅的生态经济圈,政府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配套政策,更好地服务其特殊的产业形态。

作者:汤晟 江一平 严敏捷 邓文柔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肖文燕.20世纪国外流域管理经验及对鄱阳湖流域管理的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83-88.

小流域范文篇6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伏西河;祁县

伏西河小流域属于汾河流域,该区山高坡陡,地表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对伏西河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是可以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可以减少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研究成果对正在实施的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研究区概况

1.1流域概况

伏西河发源于峪口乡上庄村的君寨沟,全长20.5km,小流域总面积26.99km2,为季节性河流,仅在洪水季节有水。该流域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季干旱多风,夏秋季雨水较多。据祁县气象部门资料记载,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0.2℃,多年平均蒸发量1585mm,多年平均降雨量441.8mm,年最大降雨量659.5mm,年最小降雨量203.6mm,降雨年际、年内变化较大。流域地貌主要类型为土石山区,属低中山区,地面坡度组成大多集中在25°以下,约占流域总面积的77.0%;小于5°的土地面积达323.84hm2,占总面积的12.0%,基本上都是耕地;5~25°的土地面积1754.16hm2,占总面积的65.0%,主要是荒地、坡地、林地以及其他用地;大于25°的土地面积达到620.7hm2,约占流域总土地面积的23.0%,位于沟谷两边的陡坡处。

1.2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通过对2021年伏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进行实地调查和地块图斑现场勾绘综合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坡地、耕地、荒山、荒坡以及疏幼林地等地类中,侵蚀方式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根据1:10000地形图现场勾绘,结合《土壤侵蚀分类标准》判别统计,该流域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2.21km2,占总面积的82.3%。其中:轻度水土流失的面积7.2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2.64%;中度水土流失的面积6.57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9.6%;强度流失面积6.25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8.16%;极强度流失面积2.13km2,约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6%。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地块图斑现场勾绘的综合分收稿日期:2021-08-19析,轻度和中度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坡度5~15°的坡地、耕地、荒山、荒坡以及部分疏幼林地块之中,强烈水土流失分布于坡度15~25°的坡耕地和荒山荒坡,极强烈流失主要分布难利用地及裸岩。

2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及存在问题

2.1自然因素

(1)地貌因素。流域所在区域地形起伏,地面坡度大,切割深,上部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中细粒物质易流失,土体中残留的半风化碎屑物多,土壤黏性低,土壤结构性不好,肥力较差,保水保肥能力较弱。(2)气候因素。流域内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中,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在水量比较大、暴雨相对较多的情况下,产生了强烈外动力作用,这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潜在动因。(3)植被因素。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如陡坡开垦,顺坡耕作、破坏植被等原因,使大量的植被惨遭破坏,致使生态平衡失调不断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2.2人为因素

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人类违反自然规律,不合理的垦复、顺坡耕作等问题。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加大了流域水土流失。(1)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不合理耕作,使得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减少,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地关系失衡,尤其是地形起伏,致使人们不得不过度陡坡垦荒,原有地块水土保持功能丧失,造成更加严重水土流失。(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林牧用地比例失调。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结构不仅影响农、林、牧、园等各行业产量的构成比例,而且会影响土地、劳力、资金及其他生产资料的配置,最终影响农业的产出比和土地的总体效益。流域内土地自然结构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且坡度较大,客观上形成了耕地较少,林、牧地较多的格局,由于人口压力增大,流域土地利用情况得不到有效调整。(3)落后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地处山区,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民思想水平跟不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栽培技术和管理方式粗放,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农业产量低而不稳。

2.3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大,水土保持工程短板多,沟坡综合治理差,群众退耕还林意识不够,生态发展理念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防治任务艰巨,影响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2)治理水土流失的投入渠道较为单一,国家补助、群众投劳依旧为主要的投入方式,“民办水保”发展不够。(3)水土保持的科技含量低,水土保持规划和水土流失治理的手段以传统方式为主,新产品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相对较少。(4)支持服务体系薄弱,水土保持监测预报工作滞后,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水土保持效益监测评价尚未正常开展。(5)后期管护工作跟不上,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管理资金落实不到位,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支持不够,山、水、林、田、路得不到统一规划完善,如遇大旱之年,没有充足的水源,苗木得不到定时浇水,会导致大面积枯死。

3综合治理措施

(1)从自然出发,按照区域沟道发育特征,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做好沟坡治理。小流域坡面是水土流失的源头,充分利用植物措施固土保水、除害兴利、发展经济,在背风向阳、土层较厚、靠近水源、便于管理的坡耕地上优先发展经济林,如栽植连翘等树种;距村较远、集中连片、土层较厚的荒草地和土石荒坡营造乔木林,如栽植油松、侧柏、杨树、白皮松等树种。(2)对远山、荒坡等地段实施封禁治理,制定乡规民俗,阻止人和牲畜进入封禁区活动,依靠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让大自然选择乡土树种,选择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适合当地生长和发展的树种,以极小的资金获得较大的效益,促进生态的改善,加快综合防治的力度。(3)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水土保持机构,形成网络,保护水土资源,巩固治理成果,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积累治理经验,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从防护型治理转变为开发型治理奠定基础。(4)不断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治理。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生态治理,培育生态项目,建立公司运作方式参与生态建设新机制。(5)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生态保持意识。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觉造林、爱林、护林的意识,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设施和生态环境治理成果,从自身做起,管好自家牛羊,不在禁牧区放牧。

4结语

小流域范文篇7

[关键词]清洁型小流域;规划;乡村振兴;使命

1基本情况

商州区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总面积2672km2,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属八山半水分半田的陕南土石山区。商州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为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3.5℃,日照时数1900h~2100h,日照率为42%~49%。多年平均降雨量达到758mm,无霜期209天。商州区在2007年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以前水土流失面积为1538.29km2。

2水保治理现状及清洁型小流域实施的必然性

2.1小流域治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目标。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中央强调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发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政策衔接。”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实现碳中和愿景,全面绿色转型与结构性变革是核心,降低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是根本,碳汇和负排放措施是补充。从供应端看,我们要继续推动三个方面的结构性变革,推进相关优先行动。一是产业结构方面,核心是推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具体来说,要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要推进高载能行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和结构升级。发展碳减排导向的循环经济,创新碳排放的资源化利用。二是能源结构是所有转型当中的核心问题,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三是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

2.2商州区水保治理的现状分析及实施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商州区小流域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上世纪末,面对历史问题导致森林覆盖度从1956年的59.2%(327.3万亩)锐减到1977年的46.7%(184.4万亩)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针对性地实施飞播造林、荒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封沟打卡、兴修农田等措施,以末端治理为主逐步过渡到过程控制,同时在制度上、政策上进行探索;第二阶段是1997年~2006年,小流域治理对水土流失的起因及过程进行综合治理控制,由于资金投入的限制,进行重点流域重点项目的实施:水保国债小流域治理、林业的飞播造林、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坡面林草及工程措施、沟道防护工程措施综合布设,同时水保执法力度和政策宣传得到进一步强化,查处一批违反《水保法》事件,使小流域治理成果得到了有力保护;第三阶段是2007年~2018年大规模治理阶段,其标志是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开始推动退耕还林等大规模生态工程建设。其中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土地整治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及国家实施脱贫攻坚配套措施等一大批政策措施、项目的实施完成,商州区小流域治理面积覆盖度已达到90%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各部门的执法力度和政策宣传的完善和加强,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目前已很微小,小流域治理成果保存率达70%以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土保持体系和山绿、水清、环境美丽的综合效应,已基本实现“一江清水供津京”战略目标。前期的小流域治理目标已实现,现阶段的小流域治理要响应国家发展农村经济振兴产业又要坚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商州区是一个农业大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5%、农业用地(农耕地、林业用地)占总土地面积90%,农业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施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可以覆盖到全区所有的农业用地,治理措施可以依据各项目区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群众的产业发展意愿宜时宜地进行灵活配置并自我升级迭代,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走向双赢,实现国家振兴农村产业经济和低碳无污染的双向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目标。现阶段我国提出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说明末端治理已经基本走到尽头,不足以大幅提升中国的资源环境绩效,必须通过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来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使我们需要新的综合性的目标和抓手,因此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我们实现结构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3清洁型小流域实施的必要性

清洁型小流域指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沟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行洪安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内,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小流域。鉴于商州区目前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前期治理成果—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基础设施已建成并运行良好,我们会在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要素中着重于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振兴农村产业经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效应及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方面的优势进行阐述。

3.1实施清洁型小流域的节能减排优势

清洁型小流域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以小流域内污染总控为原则,综合减污,科学布设流域内污水、垃圾、化肥、农药等各类污染源防治措施。应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并重,各项防治措施的布设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各项措施应与当地景观相协调,体现人水和谐和、节能减排优先。我们在规划清洁型小流域时应对项目区内的污染排放做详细调查后进行措施分类布控,实现低污染、零污染排放的同时,要兼顾项目区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可持续产业,提高经济产能,保证粮食安全,改善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清洁型小流域节能减排闭环治理模式见图1。图1所示的节能减排的闭环治理模式,可以看到流域内布设的养鸡场产生的废渣可通过配套的沼气池进行发电并供应于养鸡场的日常用电,还可以搭配使用光伏发电设备这样的清洁能源来解决流域内的养鸡场和大棚蔬菜的等生产活动的用电问题。生活、生产所产生的污水污染源问题经过污水集中处理厂得到最大程度降污处理的同时,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循环利用到蔬菜大棚和农作物的灌溉、废渣可循环利用作为农作物的绿肥使用,这样既节约了能源,实现污染减少/零排放,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强了循环产业链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可持续发展性,同时提高绿色无污染产业(鸡蛋、苹果、玉米、蔬菜等等)的高附加值,为项目区的经济产业振兴做出优秀答卷。

3.2实施清洁型小流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势

针对流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当地村民意愿,以及流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做出最佳的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调整过去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对产业链的完整性做出应对,提高产业的高附加值。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将符合要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业配置是多元、灵活且因地制宜的,确保了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3.3实施清洁型小流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的优势

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清洁型小流域项目区产业规划和未来发展设计出与之匹配的清洁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提高能效与节能、进行技术创新;建设推广低碳零碳建筑,通过屋顶太阳能与光伏结合,把可再生能源韧性的城乡基础设施更好结合在一起。系统设计和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不仅仅是降低单一风光技术成本,而是要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储能、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多能互补、灵活电源改造、智慧能源/电网以及用地模式,构建项目区内新能源体系,降低系统成本。

3.4实施清洁型小流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优势

“十四五”期间,一方面要建设集约、智能、韧性、低碳、及可持续的城镇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的生态空间上,增加考虑提高碳汇及可再生能源混合用地模式和相应政策。提供成本有效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已是新的趋势,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数据基础、融资模式、政策条件及治理结构,争取更大的协同效应。对小流域内所有的土地斑块进行登记规划,在确保项目区内群众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原有的林地、疏幼林地、草地继续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对基本农田、经济林和生产用地进行合理布控,针对流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经济的发展方向,为使土地利用结构更趋于合理,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重新调整。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结合当地村民意愿,以及流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做出最佳的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4引导清洁型小流域规划治理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架构

我们应积极引导全区清洁型小流域规划治理工作,在商州区全面推进的乡村振兴工作中作为系统的治理构建载体(平台),承载整个乡村振兴工作系统的灵魂。作为乡村振兴工作正确的系统构建的平台是动态有序的、开放的、可以不断优化的且能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协调高效地完成整体目标和使命。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所展现的优秀的节能减排能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开放、多样、灵活和包容性;发展振兴农村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及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方面的优势,解决了目前我们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既要实现发展绿色可持续产业,提高经济产能,保证粮食安全,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同时,兼顾低污染低排放直至零污染排放问题。综合它的各种优势,应推动清洁型小流域规划治理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架构,将国家投资的效益费用比充分最大化。

5结语

小流域范文篇8

摘要:小流域风沙治理模式

刘窑头流域是黄河上中游管理局1997年批复实施的水土保持重点生态项目,旨在探索西部荒漠草原区的风沙治理途径,经过4年的试验探索,顺利完成各项任务,2001年底被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命名为全国“十百千”示范小流域,并推荐为黄河流域精品试点流域。

1.流域概况

刘窑头小流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中部的青山乡,属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区和毛乌素沙漠边缘接壤地带,总面积24.55km2,其中摘要:水土流失面积为22.21km2,占总面积的90.5%,且多为中强度侵蚀。流域内辖二个自然村,96年底共有60户,325人,其中劳动力120人,人均有粮245公斤,均纯收入629元,属我县的贫困村。

该流域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多沙大,干旱少雨等自然灾难十分频繁,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28天,年平均降水294.6mm,且分布不均,多集中于6、7、8、9月份,形成雨季,年蒸发量达2179.8mm,为降水量的7.4倍,气候干燥,年均风速2.8m/s,主害风为西北风,年大风日数达30天以上,沙暴日数达20天,并呈愈演愈烈之局势。

该流域位于毛乌素沙漠第四系地下水系低洼坳谷古水文网的上游,具有丰富的浅层水,含水层近40米,埋深2.5—9.2m,水质好,极易开发利用。

该区域地形多为缓坡丘陵滩地和固定、半固定沙丘,间有流动沙丘分布,土壤以风沙土、灰钙土为主,质地多为中壤,结构松散,易风蚀形成荒漠地。土壤肥力较低,草场以沙生干旱荒漠植物为主,植物群落结构单一,草层低矮,植被稀疏,间有少量人工灌木林,以沙柳为主,林木覆盖度为8.8%。由于长期过渡放牧,草原严重退化,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风沙压埋房舍随处可见,已经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

2.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治理的指导思想是以流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目前状况出发,围绕土地沙漠化整治,以科技为主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发展小流域区域经济,使流域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治理技术路线是摘要:坚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配置各项林草办法;以林护草,以草促牧,发挥畜牧业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和沙山资源,培育再生资源;发展以庭院经济和个体小规模私营经济并存的多种经营模式;发展水土保持产业,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使流域内的群众尽快走上小康之路。

3.具体作法

3.1开发利用浅层水资源,并实行节水办法,形成高效绿色农业生态系统。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治理也紧紧围绕着“水”作文章,开源和节流并重,积极修建各类取水工程,发展水浇地,使流域内人均占有水地2亩,且全部实现节水浇灌。

3.2营造高标准、多功能的防护林体系,改善生态环境

农田防护林,草原防护林,放牧林等多林种、多树种,呈网状交错分布,形成片、带、网的防护体系。

3.3修建各类防沙、治沙工程,培育沙山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上,采用草方格、编织网等多种材料设置沙障,并采用工程治沙,生物和工程办法并存,起到“土蓄水,水养林,林固沙”的功效。

3.4发展以联户、户为单元的经济林基地

发展短、平、快的育苗专业户,发展枣树、杏树等经济林专业户,发展以联户为单元的速生用材林基地,以短养长,以长补短,带动经济发展。

3.5加大牧草种植面积,提高畜牧业经济。

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场改良在荒漠草原区起着举足轻重的功能,它即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风固沙,保护环境,又可以发展家庭养殖业,带动畜牧业发展。

3.6加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促进经济发展。

养殖业是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我们积极培育公司、大户,形成以公司带动农户发展的养殖业经济模式,搞活当地经济。

3.7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实现科技经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等多项农村实用技术,并培养农民科技能手,最终实现科技经济。

3.8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遵循“要致富,先修路”的原则,兴修通往流域的公路,保证沙区道路畅通,完善农村照明、加工的供电网,自来水等系统,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4.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果

4.1防护林网集中连片,结构配置适宜。

使所有的农地和草原免受风沙危害,水地粮食单产由原来的15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最高达650公斤,草原产草量也有原来的每公顷300公斤提高到650公斤。

4.2土地利用结构得到调整。试点初农、林、牧、非生产用地比例为6.5%摘要:8.7%摘要:72%摘要:12.8%调整为试点后的3.7%摘要:62.6%摘要:30.5%摘要:3.2%,经调查分析初步实现了各业用地平衡协调。

4.3土地利用效果得到提高。经过4年的治理,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41km2,治理程度由原来的10.5%提高到88.2%,使原来的275公顷难利用地变成林地,土地利用率由原来28%提高到85.1%,林草覆盖度由原来18.8%提高到62%。

4.4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经济增长明显加快。据统计试点后,每年农业净增产值14.7万元,林业9.86万元,畜牧业5.34万元,其它4.3万元,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人均粮食由试点前的245公斤增加至509公斤,人均纯收入由629元增加至1512无,净增2.4倍。小流域经济初具规范,基本步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5生态环境得以改变。所有流动沙丘得到控制,流域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为7.1万吨,风沙压埋的农田被逐年利用,风沙压埋房舍,阻塞交通的现象完全控制,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初步改善。

4.6畜牧业优势得以发挥。羊只存栏数量由原来1960增加到2850只,畜牧业收入由11.76万元提高到17.1万元。,人均畜牧业年产值达531元。

4.7普及科技新知识。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科技兴农得到人们的关注,科学种田,科技养羊普遍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

4.8群众温饱得到解决,环境得以美化。昔日黄沙满目,今日一片绿洲。群众物质生活及精神文明得到很大提高,治理区群众水电齐全,生活正向小康迈进。

5.综合治理取得的经验

5.1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是流域各项办法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5.2发动鼓舞群众,提高他们自觉投入流域治理工作的积极性,是完成各项治理任务的基础条件。

小流域范文篇9

[关键词]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效益评价

新疆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是该地区长久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小流域周围遭受侵蚀较为严重[1]。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流域为伊犁阿勒玛勒小流域,该流域覆盖面积较大,位于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如何制定科学治理方案,成为了新疆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开展的首要解决问题[2-3]。为了改善该流域水土流失问题,我国提出了很多综合治理模式,本文对部分治理模式在此地区应用可行性进行探究,通过对治理模式的效益进行评价,从而为该新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性参考意见。

1伊犁阿勒玛勒小流域概况

阿勒玛勒小流域位于巩乃斯河谷的中部地带,南部地势偏高,北部地势偏低,流域总面积大约63m2。其中,下游地区为平原区,常年遭受洪水冲击形成冲洪级扇土质,坡度在5%以下;中游地区为丘陵区和低山区,较下游地区坡度高5%左右,最高坡度10%,最低坡度5%;上游地区为水源涵养区,最高坡度为30%。该流域所在地区遭受水力侵蚀强度较大,地表沉积着较多松散物,影响了小流域物理环境,并且该地区大面积开荒,地表面植被覆盖率下降。降雨季节的到来,容易受暴雨的影响,发生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据统计,该流域遭受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土壤侵蚀模数超过了4000t/(km2·a)。为了改善该流域侵蚀问题,于2010年~2020年开始加强对该流域的治理,并为其配备了可行性较高的优化治理模式。

2伊犁阿勒玛勒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2.1流域上游治理模式

该地区上游以低山草地覆盖为主,遭受暴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水土流失问题较轻。由于此区域符合放牧环境需求,所以成为放牧主要区域,导致草场逐渐退化,引发水土流失问题[4]。针对此问题,采用草场围栏封育方法进行治理。按照草场退化情况不同,划分监管区域、封禁区域。其中,监管区域允许放牧动物和人群通行,但是通过加强管理,避免动物啃食区域内的绿植。封禁区域不允许放牧人员及动物通行,作为重点绿化区域,并设立“禁止通行”警示牌。

2.2流域中游坡面及沟道治理模式

关于中游坡面流域的治理,主要采取修水平沟、加大绿植种植面积等方式,在坡地上沿处实施,并配备渠系灌溉设施,在此处修建灌溉工程,将自然环境冲击下来的水资源引入河道,解决泥石流等问题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5]。例如,储备此类水资源,根据林木生长需求进行补充灌溉。关于沟道的治理,通过修建谷坊来提高沟底基点,尽可能避免沟底遭受侵蚀,采用浆砌石工艺在边坡位置修建护岸,使得沟道问题得以有效治理。其中,修筑谷坊沿着地表面向下的清基深度大约0.5m,地表面以上高度大约1.0m,背水坡、迎水坡分别为1∶0.8、1∶0.2。

2.3流域下游治理模式

对于流域下游的治理,根据该区域地势平缓特点,以扩大绿植种植面积为主,在流域周边撒播草籽,从而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其中,以绿植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作为重点监护区域,设立警示牌,禁止牧民在此处放牧[6]。为了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源的耗费,选择比较容易适应该流域环境生长的植被作为种植对象,例如苜蓿。在其周边修建水平沟,任其自然生长。

3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模型的构建

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效益评价对象拆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指标层、准则层、目标层。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对各个层次的指标采取归一化处理。而后,以实地勘察资料中的数据作为依据,对每一个指标实际值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建立模糊数学关系。沿着最底层向上逐一评价,直至得到目标层效益评价结果。

3.1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层次结构的构建

通过查阅小流域2010年、2020年相关工程修建、水土保持效果、流域自然灾害状况等资料,选择劳动力利用率(记为M1)、土地生产率(记为M5)、人均产粮(记为M3)、土壤侵蚀模数(记为M7)、人均纯收入(记为M4)、林草覆盖率(记为M8)、人均基本农田(记为M2)、治理程度(记为M9)、劳动生产率(记为M6)作为评价指标,布设指标层。位于其上方,布设准则层,选择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作为准则层指标,分别记为C1、C2、C3。关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设定为目标层指标,记为A。评价层次结构见图1。

3.2权重值

3.2.1判断矩阵的构建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表1、表2、表3、表4判断矩阵,确定效益评价权重,得到单层排序结果。3.2.2一致性检验关于一致性的判断,主要涉及4项数据,分别是平均一致性指标(RI)、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一致性指标(CI)、最大特征根(max),结果见表5。表5中,各个矩阵一致性检验结果中,CR结果均小于0.1,通过检验。3.2.3评价指标权重排序经过前文计算可知,评价体系中单层次排序正确,由此推算各项指标的总权重排序情况,结果见表6。表6中,计算CI结果为0.038,该数值小于0.1,通过检验。因此,表6中的排序结果是正确的。

3.3模糊综合评价

依据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以下评价方程:(1)式中:R代表评价因素对应的评价矩阵;A代表权重分配数值;B代表判决子集,也就是评价结果;“·”代表模糊算子。分别对各项评价指标采取标准化处理,按照指标类别不同,采用不同类型函数进行处理。其中,大部分指标均选择半梯形标准化方法,仅有土壤侵蚀模数指标不同,选择降半梯形标准化方法作为处理手段。

4评价模型应用分析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逐层对各项指标的治理效益进行打分,利用公式(1)计算中间层效益情况,即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面的治理效益,根据指标打分情况、权重分配情况计算结果,得到B1、B2、B3,而后计算综合经济效益,B=A·R(0.624,0.773)。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结果,将结果换算为百分制(结果见表7),换算公式如下:(2)另外,将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1级,优秀,分值区间80分~100分;2级,良好,分值区间70分~79分;3级,中等,分值区间60分~69分;4级,差,分值区间59分及以下。评价结果见表7。表7中,经过多年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有效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生态效益改善幅度最大。

5结语

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是改善生态环境,为地区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工作。由于地理环境和治理问题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治理策略侧重点不同,在评价时需要体现侧重点。本文以伊犁阿勒玛勒小流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综合治理指标评价体系,合理分配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逐层评价并且计算。评价结果显示,该流域经过多年的治理,综合效益改善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恒,刘永强.基于PP-云模型的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20,559(5):121-128.

[2]符素华,张志兰,蒋光毅,等.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优先小流域识别方法[J].水土保持学报,2020,168(3):81-85,199.

[3]侯贻菊,李倩,崔迎春,等.喀斯特区石漠化治理对土壤水分-物理性状的影响——以黔中杠寨小流域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227(5):116-132.

[4]李化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5):241-244.

[5]高清震.庄河市桂云花乡头道岭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5):206-210.

小流域范文篇10

关键词:水保;风沙区;治理;节水;经济效益

陕西省榆阳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14.1mm,多年平均风速2.0m/s,历史最大风速28m/s,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其西北部为风沙草滩区,植被覆盖率低[1],在风力为主,流水、风化、重力、霜冻作用为次的外营力作用下,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推进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现以大河塔镇大河塔小流域为例,对该小流域治理方案和经济效益进行探析。

1存在问题

近年来,榆阳区政府在营造防风固沙林、改造沙漠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风沙区,林牧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和水土保持矛盾突出。比如大河塔小流域,土地总面积13.63km2,其中耕地148.60hm2(水浇地57.98hm2,梯田3.90hm2,坡耕地83.23hm2,沟台地3.49hm2),占总面积的10.91%。农用地面积较大,林牧业用地偏少。区内乔木林54hm2,占总面积的3.96%;灌木林260.02hm2,占总面积的19.08%;疏林地354.83hm2,占总面积的26.04%;荒地399.75hm2,占总面积的29.34%,小流域现状治理程度为29.17%。因此,采用梯田、谷坊、植物等措施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就显得尤为必要。

2梯田工程设计

大河塔小流域工程措施为机修梯田工程,规划基本农田全部为水平梯田。

2.1布设原则及标准

按照山、田、林、路统一规划,在5°~10°、10°~15°的坡耕地上修筑梯田。水平梯田的设计防洪标准为20a一遇24h最大暴雨,一般减少径流90%以上,减少泥沙95%以上。田面宽度:地面坡度在5°~10°,排宽大于20m;地面坡度10°~15°,排宽大于15m。保留表土70%以上,土层厚度60~80cm,熟土层在30~50cm,进行适当深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促进土壤熟化[2]。地块布设顺山坡地形,以等高线为基准,地面平整度小于3°。打破地界,地埂稳定、安全,埂面种植护埂植物,各种配套设施到位。

2.2工程设计

根据流域内对基本农田的需求量,结合实地踏勘,治理的坡改梯将集中设置,选择靠近村镇的集中连片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区内土壤多为黄绵土,土层厚为60~80cm,土壤力学指标良好,适宜土坎坡改梯。水平梯田蓄水埂高0.5m,顶宽0.5m,内坡比1∶1。按照地形条件,梯田地块设计长度为100~300m,其相关参数取值及土方量见表1。

2.3机修梯田施工及管护

机修土坎梯田的施工按表土处理、开挖生土、表土回铺、田面耕翻、夯实地埂等5道工序进行。梯田修平后,在挖方部位多施有机肥,同时深耕30cm左右,促进生土熟化。每年汛期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对梯田进行检查,发现田坎(田埂)有缺口、穿洞等损毁现象及时进行补修。梯田田面平整后,地中原有浅沟处,在雨后产生不均匀沉陷,田面出现浅沟集流的部位,待庄稼收割后及时取土填平。根据田埂泥沙淤积情况,从田埂下方取土,加高田埂,保持埂后按原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拦蓄量。根据田面宽度、田坎高度、坡度及土壤条件,设计在田坎上栽植紫穗槐。及时搞好田坎的维修养护,保证田坎安全。本方案规划坡改梯面积21.07hm2,具体坡改梯工程设计成果见表2。

2.4生产道路

在连片农耕地、经果林栽植区布设生产道路;道路设置尽量缩短径流线长度,变纵向流为横向流,就地拦蓄。生产道路设计标准按10a一遇3~6h最大暴雨设计。田间道路是项目区内主干线路,路基宽度6m,其上铺筑5m宽砂砾石面层,铺筑厚度0.15m。路基采用推土机整理,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摊铺,压路机压实,人工配合修整边坡。设计道路长度0.95km。

3谷坊设计

3.1坝址选择

根据项目区内沟道的地形地貌,选择沟谷狭窄、坝址上游地形较开阔平坦、沟底比降均匀的地形,这样筑坝工程量小,拦蓄能力强。为使坝基稳固,坝址应该选择在土质坚硬,地质构造变化不大,两岸无疏松的塌土、滑坡以及没有安全隐患的地段,特别要注意坝基下有无软土或淤积泥沙。经现场测绘,详细论证,本方案共布设谷坊7座。

3.2工程设计

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及水文条件,谷坊类型采取土谷坊。按照实地测绘的沟道比降,本方案在比降大于5%、沟底下切剧烈的沟段,从小支沟“口小肚大”向沟道系统布设谷坊7座。沟道内形成谷坊群,防止沟床下切冲刷。防御标准为20a一遇3~6h最大暴雨。修筑谷坊长度为7m,谷坊断面为梯形,坝高4m,顶宽2m,迎背水坡坡比1∶1.5,谷坑内土地平整度达到0.2%。谷坊间距15~30m,谷坊建设均采用机械填筑,累计挖方量和夯实土方量为2688m3和3227m3。每年汛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及时到谷坊现场检查,发现损毁等情况,及时补修。

4林草措施

4.1植物措施

(1)乔木林栽植区在大河塔小流域邻近村庄的山顶上种植油松、侧柏、长枝榆等乔木。结合以往栽植经验,确定树木之间的株距为4m,行距为5m,种植点500个/hm2,苗数510株/hm2,共规划乔木林栽植面积107.29hm2。造林后及时浇水2~3次,每年穴内除草2~3次,定时整形修枝,加强人工管护。在出入较频繁的地方,增设部分工程围栏。另外,在冬春季要对针叶树种采用草袋挡护,避免大风的吹蚀。(2)灌木林栽植区在大河塔小流域邻近村庄的山顶上种植耐早、耐寒、耐贫瘠、速生、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火炬、紫穗槐。灌木株行距为2m×2m。种植点2500个/hm2,规划灌木林栽植区面积84.63hm2。(3)经济林栽植区根据小流域自然气候和立地条件,结合当地农民意愿,选择经济林树种为桑树、葡萄,规划在距村庄较近、交通方便的平缓坡耕地种植。桑树采用A型鱼鳞坑整地,上下两行坑口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根据设计造林树种类型确定桑树株行距为4m×5m,葡萄株行距为2m×3m。经济林种植时间在秋季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共规划经济林面积32.18hm2。

4.2道路绿化

为进一步减少项目区内的水土流失,提升项目区道路沿线景观环境,本设计对项目区内现有道路局部段进行绿化美化,总计绿化长度768m,造林树种选择为垂柳,株距为4.0m。造林时间为春季和秋季。

4.3封禁治理措施设计

对新造且还未成林的疏幼林地进行布设;部分人工造林困难的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采取封禁措施,对可成林或可增加林草覆盖度的地块进行布设

。为了利于植被恢复,在封禁范围的四周设置封禁警示标志,采用全年封禁,严禁人畜进入。本方案规划网围栏长度4km,设立告示牌4个,规划封禁治理面积354.83hm2(其中补植面积91.39hm2)。

5效益分析

5.1生态效益

该方案实施后,大河塔小流域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km2,水土流失治理度由原来的29.17%增加到75.73%,有效扼制区域水土流失,扭转区域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局面。流域新增水保林191.92hm2,经济林32.18hm2,封禁治理354.83hm2,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23.04%增加到43.84%,林草覆盖度大大增加,有效调节空气湿度,缓解风沙危害、减轻大气污染。正常年份风速明显降低,有效缓减扬沙、浮沉天气,改变区域气候条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3]。

5.2社会效益

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林草覆盖率将大幅度提升。据测算,大河塔小流域实施各项治理措施后,年均蓄水13.62万m3,年保土3.03万t。大大提高了土壤水分,增强了抗旱能力,土壤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地质量提高,使得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均有所改善。原有灌溉面积可节约用水52.36万m3/a,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社会效益显著。

5.3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将改善灌溉面积180hm2。玉米增产3000kg/hm2,马铃薯增产4500kg/hm2,项目区作物年增产总量67.5万kg,增产效益达49.68万元。项目改造后,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55提高到0.9以上,可节水52.36万m3,以农灌用水0.14元/m3计,年节水效益为7.33万元。项目实施后,可减少田间劳动强度和时间,减少抗旱劳力投入,大大解放生产力,按年均节约0.5个工日计算,年可节省0.14万个工日,每个工日按40元计算,折资约5.60万元。通过对流域内新增治理措施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计算,流域内新增措施年直接经济效益达60.84万元。

6结语

风沙区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榆阳风沙区存在问题,提出采用机修梯田、修建谷坊,种植乔木、灌木、经济林和封禁措施,在防风、固沙、保水土的基础上,改善农业生产,促进群众增收。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喀左县坡耕地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对策探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20(5):21-23.

[2]李晓蒙,范柱国,王冬冬,等.丽江市金沙江沿线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9):2142-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