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异构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9:08:28

相异构想范文篇1

一、什么是“相异构想”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一些从事课程教学研究的学者,先后对学生的前科学知识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早在正式学习科学课程以前,儿童就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一些非科学的概念和一些儿童阶段特有的思维方式。专家们将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形成的这类概念称为前科学概念或简称为“前概念”,而把儿童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错误思维结构称为“相异构想”或“不同的概念框架”(AlternativeFrameworks)。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也存在着与此类似的“相异构想”。这种“相异构想”对于他们学习语文是一种很大的障碍,因为“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教学中清除一种“相异构想”要比传授一种知识(从无知到有知)困难得多。从认知心理学原理可以知道,一切心理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刺激就有反应,反应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可以认为是信息输入,反应可以看作信号输出。有关语文教学中的现象或问题的刺激作用于中学生,由于中学生本身就已具有的“相异构想”的作用,便使输出的信号失真和畸变,并又以错误的“构想”形式表现出来,再继续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所以,经常有教师责怪学生:“这个问题我不是讲过了吗?”,“上次错的,这次又错啦!”要知道,一个人先有的“相异构想”是不容易抛弃的,因为它是一个人对于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客观事物已经形成的概念、规律、思想方法、逻辑素质的总和,它顽固而错误地影响着一个人学习行为的理性趋向。

二、“相异构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形成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相异构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①来自生活的感受而导致不正确的理解。②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以致“相异构想”相安无事的存在和“生长”。③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对正确的概念不愿意接受。④思维定势影响正确观点和概念的建立。

另一方面,①自幼以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长错误观点的影响,比如一学生写议论文,每节开头都喜欢用诗词,原来该生家长在中曾是一个舞文弄墨的“大手笔”。②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对某些语文知识产生曲解。③广播、电视、录像和广告的错误宣传。比如某市电视台不止一个播音员把“谥号”的“谥”错读成“yì”,学生在学《五人墓碑记》时也把“谥”错读成“yì”。④有少数教师对语文概念或知识讲解有误。⑤某些资料对概念和知识的不科学阐释。

中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相异构想”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1.特异性由于每个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不尽相同,对同一类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也不完全一样。他们在头脑中产生的“相异构想”是各式各样的,对同样一个问题,正确的结论或答案一般只是一个,而错误的则可能五花八门。

2.肤浅性由于中学生认识事物能力的有限性及其认识过程的自发性,他们在大脑中形成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往往缺乏逻辑性,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只停留在表象阶段,不能正确地通过具体表象形成抽象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3.隐蔽性当中学生对某一语文现象形成初始观念时,由于他们思维能力的限制,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只能朦胧地“意会”,还不能明晰地言传。但作为一种观念,仍有其实质性的内容。当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某种新知识和新材料时,如果不有意识地与学生的“相异构想”联系起来进行揭示、比较,那么学生头脑中就会同时出现两种观念,到一定时候,错误观念还可能表现出来。

4.顽固性“相异构想”含有学生对事物认识先入为主的现象,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同时也是他们认识新知识和新材料所凭借的工具。他们就是靠这种认知结构来学习语文的,并“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这些观念深信不疑,很难放弃原有的观念。“相异构想”在学生头脑中十分顽固地存在着的,很难通过一两次讲解或练习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所以以前“错过的”还再“错”就不足为奇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学习新知识或新课文之前,中学生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错误地阻碍着正确知识的接受,也错误地“同化”着一些新知识和新材料,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消极作用是非常大的。

三、如何清除“相异构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干扰

1.教师要充分了解严重干扰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相异构想”

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既是各自特异的,又是隐蔽的,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创造一种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勇于暴露思想。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善于帮助学生理清思想,使他们那些朦胧的意识变成明确的,可用语言表达的清楚的观念,使隐蔽的“相异构想”昭然若揭,然后与所学习的正确知识进行比较,再予以清除。比如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复句,是因为在他们的“相异构想”中,关联词语总是和复句联系在一起的。这时候,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这个潜意识明白地讲出来,然后抓住“有关联词就是复句”这个错误观念进行驳击。也可以直接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观点与之比较(按:吕叔湘说,具有一个独立的谓语结构是单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谓语结构是复句),并举出一些例子进行说明,予以巩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抛弃“相异构想”——“有关联词的句子就是复句”,进而接受正确的观点——“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是复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谓语结构才是复句”。从学的角度看,让学生学会清理自己头脑中的错误认识,这是使学习深入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必然要求。从教的角度看,善于从学生含糊不清或语无伦次的表达中找出他们的思维脉络,发现其“相异构想”,进而培养学生独立理清思维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

2.对于“相异构想”的否定,必须针对其形成的原因引发学生进行思想交锋,不能依靠教师的单边活动,更不能简单地处理

由于学生“相异构想”的顽固性,教师要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同时要设法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认知框架,组织讨论乃至争论,让学生清楚而深刻地发现“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及其荒谬之处。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拘泥地把一个文言偏义复词拆成两个单音词理解,如“冀缓急或可救助”中的“缓急”(《谭嗣同》)应该偏指“急”,但是这些学生却理解为“缓解与危急”。教师可以按这种错误的理解把全句翻译出来,给学生一个“震颤”,再引导他们讨论,重新确定答案。学生经过讨论和争论,深刻地认识到:文言文词汇确实以单音词为主,但是也不可以把一个文言双音词当作两个单音词。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文释义”,因文辩词。这样,由思维定势造成见到两个文言字就以为是两个文言词的“相异构想”,便会得以纠正。

3.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异构想范文篇2

关键词化学前概念相异构想教学策略

前科学概念(前概念)亦称为日常概念,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往往被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学生正式学习某一学科前形成的前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一致,有些与科学概念不相一致,这些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观点与看法即为“相异构想”。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正式学习化学前已形成大量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经正规化学学习后,一部分可以转变,还有一部分难以转化,并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发现并采用一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这些相异构想,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探析初二学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成因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1相异构想形成特点及影响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

笔者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的清晰度,日常生活经验丰富的程度,媒体信息的科学性等因素对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且由于思维方法不当,日常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在信息的接收与内化过程中,学生的化学相异构想表现出简单枚举,错误推理,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思维定势,缺少辨证思维等形成特点。这些特点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认识风格,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师教学方式,班级学习氛围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主体相异构想的转变。

如元认知水平较高,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灵活,学习较扎实的学生,能主动将已有的知识与科学概念相比较,找出差异,正确定位科学概念,并有意寻找一些方法主动监控,调节自身认知过程;在已有观念不能解释新现象和解决新问题时,这些学生较易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为相异构想的转变提供更多机会与空间。而元认知水平较低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踏实的学生,虽然有时能很快接受新概念,但由于仅仅凭外部信息和类似“这是科学的,我应该记住此概念”的潜意识自我强化做出判定,缺少深入有效的证明,因此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记住的仍是自己的最初概念;这些学生发现自己认知错误的可能性较小,纠正相异构想的意识较低,相对前者相异构想较难转变。又如,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已有的非科学观念,未采取适当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错误观点的不满,或未提供比学生原有的观点更为合适,包摄性更强的学习材料,也会影响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

相对来说,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并经抽象逻辑思维而形成的相异构想较难改变。如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情景中确实多次观察到“纸张,木柴等物质燃烧需要点燃”,“物质燃烧时有火”的现象等,因而学习化学前有37.0%的学生认为“燃烧需要用火去点燃”“燃烧离不开火”,既使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后,仍有24.7%的学生持有这些观点;又如“金,银不会锈蚀”,“金属不能燃烧”等,均表现出较低的转化率。而学生因缺乏辨证思维形成的片面认识,或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形成的相异构想,较易随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转变,如“化学物质是有害的,有毒的”,“空气中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能变油”等相异构想,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

2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2.1引发学生形成认知冲突

学习时学生是基于原有认知结构理解新知识的,当运用已有经验不能解释新情景时,便引发认知冲突。根据波斯纳等人提出的观念改变模型,让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是促进学生观念转变的重要有效条件。为此,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对已有观念产生怀疑与不满,是转变相异构想的首要步骤。

(1)通过合作与讨论引发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他人(同学或老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合作,在讨论或合作中,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点更适合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观念提出怀疑,产生认知冲突和求知心理,此时,学生较易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丹瑟里恩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比单独学习时多得多,且合作学习有助于克服错误观念,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通过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丰富的了解。

(2)通过揭示差异产生认知冲突

当学生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被老师宣布为“错误”时,易引起认识和情感的强烈反差,促使学生找出原有观点错误的原因。如针对学生“金属不能燃烧”的错误观点,教师可以在讲授金属有关特性或铁丝与镁条的燃烧时,呈现出错误观念,并给予纠正,再与学生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观念与解释。

教学中教师也可直接呈现出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观点的情景(绿色植物通过什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通过什么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有关的相异构想(如分不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等),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蒸腾现象的区别与联系。该方法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设置与学生相异构想产生冲突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观念,反思自身观点与科学观点之间的差异,激发探究求知的热情。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产生与学生原有观点相矛盾的化学实验暴露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发认知冲突。例如,可将“在透明玻璃装置中点燃一只蜡烛,并盖上玻盖”与“用聚光镜将阳光聚焦到一章纸上,确保一段时间以上”的实验对比,让学生分析2个实验的异同点,分析燃烧所需的条件,并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发现并转变“燃烧肯定要点燃”,“物质燃烧需要火”等的相异构想。又如教师可通过“水果电池使音乐卡片发出声音”的实验,激发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通过食物情景促进学生转变“电池中的电是通过外界充进去的”、“电池本身带电”等相异构想。

历史上一些科学家或化学家用于打破传统束缚、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资料也可用与创设问题情景。如通过从古代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一种元素,到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再经伽里略通过实验测知空气的重量,至舍勒、拉瓦锡等发现空气中的氧和其他成分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组成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将这些观点与自己的原有认识进行对比(如有些学生认为空气没有质量、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自己与科学家之间的认识差异,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2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是转变相异构想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促进学生认知顺应的策略。

(1)通过“对话”促进顺应

对话策略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时刻检验自己与他人观点的正误。例如以“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为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常见性质与“可灭火、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肥”等用途,也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危害,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完善和转变头脑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害无利”,“二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后,空气质量会变好”等一些非科学认识。

(2)加强方法渗透促进顺应

笔者的前期研究表明,许多相异构想的形成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而导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有助于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如使学生知道简单枚举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所得结论并不一定可靠,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进行推理时,推理前提的正确性,是保证推理结果正确与否的必要条件之一;用类比方法解释新事物与新问题时,应确保两类研究对象在某些属性或特征上的真实相似,且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必须有本质的甚至必然的联系,才能使推论结果具有一定的真确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是获得更多信息的科学观察方法。

(3)引导主动调控加强顺应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关系。同样,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也需要学生去反思已有认识、调整已有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监控,促进认知顺应地完成。

确立学习目标是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重要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认识具体的学习目标,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并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目标要求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引发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教师可以通过正误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去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提问单,如“看到此概念我想到了什么?”、“我的想法与老师所讲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点?”等,使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状态进行总结和调整,在自我监控下使自己真正参与相异构想的转变;也可以通过化学日记等方法,将学生关于此知识的已有错误观点与科学观念联系起来,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3促进学生及时反馈

相异构想范文篇3

中学语文难教又难学是一个普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头脑中的一些“相异构想”的干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确了解“相异构想”的形成和特点,充分认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干扰作用,以找出清除这种干扰的有效方法,对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提高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什么是“相异构想”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一些从事课程教学研究的学者,先后对学生的前科学知识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早在正式学习科学课程以前,儿童就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一些非科学的概念和一些儿童阶段特有的思维方式。专家们将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形成的这类概念称为前科学概念或简称为“前概念”,而把儿童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错误思维结构称为“相异构想”或“不同的概念框架”(AlternativeFrameworks)。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也存在着与此类似的“相异构想”。这种“相异构想”对于他们学习语文是一种很大的障碍,因为“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教学中清除一种“相异构想”要比传授一种知识(从无知到有知)困难得多。从认知心理学原理可以知道,一切心理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刺激就有反应,反应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可以认为是信息输入,反应可以看作信号输出。有关语文教学中的现象或问题的刺激作用于中学生,由于中学生本身就已具有的“相异构想”的作用,便使输出的信号失真和畸变,并又以错误的“构想”形式表现出来,再继续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所以,经常有教师责怪学生:“这个问题我不是讲过了吗?”,“上次错的,这次又错啦!”要知道,一个人先有的“相异构想”是不容易抛弃的,因为它是一个人对于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客观事物已经形成的概念、规律、思想方法、逻辑素质的总和,它顽固而错误地影响着一个人学习行为的理性趋向。

二、“相异构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形成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相异构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①来自生活的感受而导致不正确的理解。②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以致“相异构想”相安无事的存在和“生长”。③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对正确的概念不愿意接受。④思维定势影响正确观点和概念的建立。

另一方面,①自幼以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长错误观点的影响,比如一学生写议论文,每节开头都喜欢用诗词,原来该生家长在中曾是一个舞文弄墨的“大手笔”。②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对某些语文知识产生曲解。③广播、电视、录像和广告的错误宣传。比如某市电视台不止一个播音员把“谥号”的“谥”错读成“yì”,学生在学《五人墓碑记》时也把“谥”错读成“yì”。④有少数教师对语文概念或知识讲解有误。⑤某些资料对概念和知识的不科学阐释。

中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相异构想”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1.特异性由于每个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不尽相同,对同一类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也不完全一样。他们在头脑中产生的“相异构想”是各式各样的,对同样一个问题,正确的结论或答案一般只是一个,而错误的则可能五花八门。

2.肤浅性由于中学生认识事物能力的有限性及其认识过程的自发性,他们在大脑中形成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往往缺乏逻辑性,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只停留在表象阶段,不能正确地通过具体表象形成抽象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3.隐蔽性当中学生对某一语文现象形成初始观念时,由于他们思维能力的限制,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只能朦胧地“意会”,还不能明晰地言传。但作为一种观念,仍有其实质性的内容。当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某种新知识和新材料时,如果不有意识地与学生的“相异构想”联系起来进行揭示、比较,那么学生头脑中就会同时出现两种观念,到一定时候,错误观念还可能表现出来。

4.顽固性“相异构想”含有学生对事物认识先入为主的现象,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同时也是他们认识新知识和新材料所凭借的工具。他们就是靠这种认知结构来学习语文的,并“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这些观念深信不疑,很难放弃原有的观念。“相异构想”在学生头脑中十分顽固地存在着的,很难通过一两次讲解或练习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所以以前“错过的”还再“错”就不足为奇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学习新知识或新课文之前,中学生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错误地阻碍着正确知识的接受,也错误地“同化”着一些新知识和新材料,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消极作用是非常大的。

三、如何清除“相异构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干扰

1.教师要充分了解严重干扰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相异构想”

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既是各自特异的,又是隐蔽的,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创造一种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勇于暴露思想。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善于帮助学生理清思想,使他们那些朦胧的意识变成明确的,可用语言表达的清楚的观念,使隐蔽的“相异构想”昭然若揭,然后与所学习的正确知识进行比较,再予以清除。比如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复句,是因为在他们的“相异构想”中,关联词语总是和复句联系在一起的。这时候,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这个潜意识明白地讲出来,然后抓住“有关联词就是复句”这个错误观念进行驳击。也可以直接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观点与之比较(按:吕叔湘说,具有一个独立的谓语结构是单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谓语结构是复句),并举出一些例子进行说明,予以巩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抛弃“相异构想”——“有关联词的句子就是复句”,进而接受正确的观点——“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是复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谓语结构才是复句”。从学的角度看,让学生学会清理自己头脑中的错误认识,这是使学习深入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必然要求。从教的角度看,善于从学生含糊不清或语无伦次的表达中找出他们的思维脉络,发现其“相异构想”,进而培养学生独立理清思维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

2.对于“相异构想”的否定,必须针对其形成的原因引发学生进行思想交锋,不能依靠教师的单边活动,更不能简单地处理

由于学生“相异构想”的顽固性,教师要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同时要设法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认知框架,组织讨论乃至争论,让学生清楚而深刻地发现“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及其荒谬之处。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拘泥地把一个文言偏义复词拆成两个单音词理解,如“冀缓急或可救助”中的“缓急”(《谭嗣同》)应该偏指“急”,但是这些学生却理解为“缓解与危急”。教师可以按这种错误的理解把全句翻译出来,给学生一个“震颤”,再引导他们讨论,重新确定答案。学生经过讨论和争论,深刻地认识到:文言文词汇确实以单音词为主,但是也不可以把一个文言双音词当作两个单音词。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文释义”,因文辩词。这样,由思维定势造成见到两个文言字就以为是两个文言词的“相异构想”,便会得以纠正。

3.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异构想范文篇4

中学语文难教又难学是一个普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头脑中的一些“相异构想”的干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确了解“相异构想”的形成和特点,充分认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干扰作用,以找出清除这种干扰的有效方法,对语文教学走出困境,提高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什么是“相异构想”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一些从事课程教学研究的学者,先后对学生的前科学知识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早在正式学习科学课程以前,儿童就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一些非科学的概念和一些儿童阶段特有的思维方式。专家们将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形成的这类概念称为前科学概念或简称为“前概念”,而把儿童围绕“前概念”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错误思维结构称为“相异构想”或“不同的概念框架”(AlternativeFrameworks)。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也存在着与此类似的“相异构想”。这种“相异构想”对于他们学习语文是一种很大的障碍,因为“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教学中清除一种“相异构想”要比传授一种知识(从无知到有知)困难得多。从认知心理学原理可以知道,一切心理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刺激就有反应,反应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可以认为是信息输入,反应可以看作信号输出。有关语文教学中的现象或问题的刺激作用于中学生,由于中学生本身就已具有的“相异构想”的作用,便使输出的信号失真和畸变,并又以错误的“构想”形式表现出来,再继续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所以,经常有教师责怪学生:“这个问题我不是讲过了吗?”,“上次错的,这次又错啦!”要知道,一个人先有的“相异构想”是不容易抛弃的,因为它是一个人对于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客观事物已经形成的概念、规律、思想方法、逻辑素质的总和,它顽固而错误地影响着一个人学习行为的理性趋向。

二、“相异构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形成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相异构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①来自生活的感受而导致不正确的理解。②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以致“相异构想”相安无事的存在和“生长”。③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对正确的概念不愿意接受。④思维定势影响正确观点和概念的建立。

另一方面,①自幼以来在家庭生活中受到家长错误观点的影响,比如一学生写议论文,每节开头都喜欢用诗词,原来该生家长在中曾是一个舞文弄墨的“大手笔”。②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时,对某些语文知识产生曲解。③广播、电视、录像和广告的错误宣传。比如某市电视台不止一个播音员把“谥号”的“谥”错读成“yì”,学生在学《五人墓碑记》时也把“谥”错读成“yì”。④有少数教师对语文概念或知识讲解有误。⑤某些资料对概念和知识的不科学阐释。

中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的“相异构想”的特点主要有四点:

1.特异性由于每个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不尽相同,对同一类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也不完全一样。他们在头脑中产生的“相异构想”是各式各样的,对同样一个问题,正确的结论或答案一般只是一个,而错误的则可能五花八门。

2.肤浅性由于中学生认识事物能力的有限性及其认识过程的自发性,他们在大脑中形成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往往缺乏逻辑性,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只停留在表象阶段,不能正确地通过具体表象形成抽象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3.隐蔽性当中学生对某一语文现象形成初始观念时,由于他们思维能力的限制,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只能朦胧地“意会”,还不能明晰地言传。但作为一种观念,仍有其实质性的内容。当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某种新知识和新材料时,如果不有意识地与学生的“相异构想”联系起来进行揭示、比较,那么学生头脑中就会同时出现两种观念,到一定时候,错误观念还可能表现出来。

4.顽固性“相异构想”含有学生对事物认识先入为主的现象,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同时也是他们认识新知识和新材料所凭借的工具。他们就是靠这种认知结构来学习语文的,并“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这些观念深信不疑,很难放弃原有的观念。“相异构想”在学生头脑中十分顽固地存在着的,很难通过一两次讲解或练习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所以以前“错过的”还再“错”就不足为奇了。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学习新知识或新课文之前,中学生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错误地阻碍着正确知识的接受,也错误地“同化”着一些新知识和新材料,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消极作用是非常大的。

三、如何清除“相异构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干扰

1.教师要充分了解严重干扰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相异构想”

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既是各自特异的,又是隐蔽的,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善于创造一种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勇于暴露思想。不仅如此,教师还必须善于帮助学生理清思想,使他们那些朦胧的意识变成明确的,可用语言表达的清楚的观念,使隐蔽的“相异构想”昭然若揭,然后与所学习的正确知识进行比较,再予以清除。比如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复句,是因为在他们的“相异构想”中,关联词语总是和复句联系在一起的。这时候,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这个潜意识明白地讲出来,然后抓住“有关联词就是复句”这个错误观念进行驳击。也可以直接引用吕叔湘先生的观点与之比较(按:吕叔湘说,具有一个独立的谓语结构是单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谓语结构是复句),并举出一些例子进行说明,予以巩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抛弃“相异构想”——“有关联词的句子就是复句”,进而接受正确的观点——“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是复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谓语结构才是复句”。从学的角度看,让学生学会清理自己头脑中的错误认识,这是使学习深入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必然要求。从教的角度看,善于从学生含糊不清或语无伦次的表达中找出他们的思维脉络,发现其“相异构想”,进而培养学生独立理清思维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

2.对于“相异构想”的否定,必须针对其形成的原因引发学生进行思想交锋,不能依靠教师的单边活动,更不能简单地处理

由于学生“相异构想”的顽固性,教师要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同时要设法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认知框架,组织讨论乃至争论,让学生清楚而深刻地发现“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及其荒谬之处。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拘泥地把一个文言偏义复词拆成两个单音词理解,如“冀缓急或可救助”中的“缓急”(《谭嗣同》)应该偏指“急”,但是这些学生却理解为“缓解与危急”。教师可以按这种错误的理解把全句翻译出来,给学生一个“震颤”,再引导他们讨论,重新确定答案。学生经过讨论和争论,深刻地认识到:文言文词汇确实以单音词为主,但是也不可以把一个文言双音词当作两个单音词。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文释义”,因文辩词。这样,由思维定势造成见到两个文言字就以为是两个文言词的“相异构想”,便会得以纠正。

3.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异构想范文篇5

关键词化学前概念相异构想教学策略

前科学概念(前概念)亦称为日常概念,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往往被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学生正式学习某一学科前形成的前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一致,有些与科学概念不相一致,这些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观点与看法即为“相异构想”。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正式学习化学前已形成大量的相异构想,这些相异构想经正规化学学习后,一部分可以转变,还有一部分难以转化,并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发现并采用一定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转变这些相异构想,一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探析初二学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成因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1相异构想形成特点及影响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

笔者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的清晰度,日常生活经验丰富的程度,媒体信息的科学性等因素对学生化学相异构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且由于思维方法不当,日常生活经验不足等原因,在信息的接收与内化过程中,学生的化学相异构想表现出简单枚举,错误推理,望文生义,主观臆断,思维定势,缺少辨证思维等形成特点。这些特点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认识风格,学习兴趣与动机,教师教学方式,班级学习氛围等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制约主体相异构想的转变。

如元认知水平较高,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灵活,学习较扎实的学生,能主动将已有的知识与科学概念相比较,找出差异,正确定位科学概念,并有意寻找一些方法主动监控,调节自身认知过程;在已有观念不能解释新现象和解决新问题时,这些学生较易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为相异构想的转变提供更多机会与空间。而元认知水平较低或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踏实的学生,虽然有时能很快接受新概念,但由于仅仅凭外部信息和类似“这是科学的,我应该记住此概念”的潜意识自我强化做出判定,缺少深入有效的证明,因此一段时间后,有些学生记住的仍是自己的最初概念;这些学生发现自己认知错误的可能性较小,纠正相异构想的意识较低,相对前者相异构想较难转变。又如,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已有的非科学观念,未采取适当方式引起学生对原有错误观点的不满,或未提供比学生原有的观点更为合适,包摄性更强的学习材料,也会影响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

相对来说,学生通过观察或亲身经历并经抽象逻辑思维而形成的相异构想较难改变。如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情景中确实多次观察到“纸张,木柴等物质燃烧需要点燃”,“物质燃烧时有火”的现象等,因而学习化学前有37.0%的学生认为“燃烧需要用火去点燃”“燃烧离不开火”,既使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后,仍有24.7%的学生持有这些观点;又如“金,银不会锈蚀”,“金属不能燃烧”等,均表现出较低的转化率。而学生因缺乏辨证思维形成的片面认识,或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形成的相异构想,较易随辨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转变,如“化学物质是有害的,有毒的”,“空气中主要是氧气,二氧化碳”,“水能变油”等相异构想,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

2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2.1引发学生形成认知冲突

学习时学生是基于原有认知结构理解新知识的,当运用已有经验不能解释新情景时,便引发认知冲突。根据波斯纳等人提出的观念改变模型,让学习者对当前的概念产生不满是促进学生观念转变的重要有效条件。为此,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学生对已有观念产生怀疑与不满,是转变相异构想的首要步骤。

(1)通过合作与讨论引发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与他人(同学或老师)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或合作,在讨论或合作中,当学生发现他人观点与自己不同,且比自己的观点更适合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观念提出怀疑,产生认知冲突和求知心理,此时,学生较易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丹瑟里恩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比单独学习时多得多,且合作学习有助于克服错误观念,能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通过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到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形成对事物更加丰富的了解。

(2)通过揭示差异产生认知冲突

当学生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被老师宣布为“错误”时,易引起认识和情感的强烈反差,促使学生找出原有观点错误的原因。如针对学生“金属不能燃烧”的错误观点,教师可以在讲授金属有关特性或铁丝与镁条的燃烧时,呈现出错误观念,并给予纠正,再与学生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观念与解释。

教学中教师也可直接呈现出易使学生产生错误观点的情景(绿色植物通过什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又通过什么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有关的相异构想(如分不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等),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解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蒸腾现象的区别与联系。该方法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清晰的理解概念间的关系。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设置与学生相异构想产生冲突的问题情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观念,反思自身观点与科学观点之间的差异,激发探究求知的热情。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能产生与学生原有观点相矛盾的化学实验暴露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发认知冲突。例如,可将“在透明玻璃装置中点燃一只蜡烛,并盖上玻盖”与“用聚光镜将阳光聚焦到一章纸上,确保一段时间以上”的实验对比,让学生分析2个实验的异同点,分析燃烧所需的条件,并在交流讨论中让学生发现并转变“燃烧肯定要点燃”,“物质燃烧需要火”等的相异构想。又如教师可通过“水果电池使音乐卡片发出声音”的实验,激发学生思考电能的来源,通过食物情景促进学生转变“电池中的电是通过外界充进去的”、“电池本身带电”等相异构想。

历史上一些科学家或化学家用于打破传统束缚、不懈追求科学真理的资料也可用与创设问题情景。如通过从古代阿那克西米尼认为空气是一种元素,到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再经伽里略通过实验测知空气的重量,至舍勒、拉瓦锡等发现空气中的氧和其他成分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空气组成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将这些观点与自己的原有认识进行对比(如有些学生认为空气没有质量、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找出自己与科学家之间的认识差异,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2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

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是转变相异构想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学生形成相异构想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促进学生认知顺应的策略。

(1)通过“对话”促进顺应

对话策略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为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时刻检验自己与他人观点的正误。例如以“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为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常见性质与“可灭火、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作气肥”等用途,也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危害,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完善和转变头脑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害无利”,“二氧化碳是有毒气体”、“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后,空气质量会变好”等一些非科学认识。

(2)加强方法渗透促进顺应

笔者的前期研究表明,许多相异构想的形成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定的科学方法而导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有助于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如使学生知道简单枚举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所得结论并不一定可靠,需经过实践的检验;进行推理时,推理前提的正确性,是保证推理结果正确与否的必要条件之一;用类比方法解释新事物与新问题时,应确保两类研究对象在某些属性或特征上的真实相似,且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必须有本质的甚至必然的联系,才能使推论结果具有一定的真确性;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是获得更多信息的科学观察方法。

(3)引导主动调控加强顺应

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呈正关系。同样,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也需要学生去反思已有认识、调整已有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主动监控,促进认知顺应地完成。

确立学习目标是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重要方面。教师可指导学生认识具体的学习目标,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并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目标要求检查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引发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教师可以通过正误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去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提问单,如“看到此概念我想到了什么?”、“我的想法与老师所讲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点?”等,使学生不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状态进行总结和调整,在自我监控下使自己真正参与相异构想的转变;也可以通过化学日记等方法,将学生关于此知识的已有错误观点与科学观念联系起来,促进相异构想的转变。

2.3促进学生及时反馈

相异构想范文篇6

微课教学又名微型视频的课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载体,并针对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具有多种优点的新式教学方法,此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一、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一)微课教学的含义

微课教学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短小、紧密的教学视频的利用,帮助学生设计出可供情景化、多样化学习的网络课程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借助这种方法完成课本中的重难点学习任务。

(二)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学科中的运用有着多方面意义:一方面,微课教学更易于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初中化学的知识内容因其抽象的特点,一直成为同学们学习的“老大难”。例如在对物质的微粒形态进行学习时,肉眼难以看见的微粒、分子很难让学生形成具体认识。而通过观看微课资源视频中水电解的过程,便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氢分子、氧分子以及其他粒子等都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整个观察学习的过程是生动、活泼的,同学们经过微课学习也会对化学知识点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微课教学含有的丰富资源,能够为实验性教学提供巨大帮助。初中化学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实验必须要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而微课教学则能够为这种教学环节的安全漏洞做到有效弥补。例如,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酸碱性实验,其实验内容中包含了浓硫酸液体,该物质不仅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给人体造成伤害。而利用了微课教学,老师则可以通过对实验视频进行链接,实现实验环境的模拟,同样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以沪教版课程为例分析微课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微课教育在沪教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溶解性》为例,要完成这一章节的微课教学,则需要按照以下步骤逐一进行:首先,老师预先要对课本内容有一个深度的把握,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此章重点内容可以拆解为:对物质溶解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内含以及转化方式,溶液浓度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等几大部分的内容。其次,在完成课前准备后,老师将学生引入化学情境教学中。此时,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物质溶解性的理解,便要利用微课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为学生们展示多种物质在水、油或其他液体中的溶解状况,通过观看实验,学生能够对物质溶解形成初步概念,而从实验中观察得出的溶解速度快慢与溶解能力大小等不同的现象,又会牵引着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例如,学生通过观察看到:盐可以在水中溶解却无法在汽油中溶解,而油脂能够溶于汽油,在水中却不易溶解。据此,同学们可以经过分析、交流得出结论:对物质的溶解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属性(内因)和温度、压强(外因),等等。再如,老师可以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观看溶质与恒温蒸发溶剂在增加的情况下,溶液饱和程度会逐渐变化,并得出相关理论:溶剂的增加能够使得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而大多数物质在升温的情况下会由饱和变为不饱和,但是也有少数物质例外,如氢氧化钙就是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的注意事项

微课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其中微型实验在化学课堂中最具特点。要达到更好的运用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首先,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对两部分内容统一把握。在进行实验展示之前,老师可以将实验包含的理论原理向学生清晰地表述出来,然后在学生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或是主动参与探寻知识内容的环节中。例如,教师先将需要讲解的化学元素向同学们加以介绍,再进行简单提问:盐酸溶液里的H2O、H+与Cl+,哪种元素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于是学生可以分别将水、NaCl溶液、硫酸、盐酸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同学们再对其反应现象进行观察,不难得出H+具有此项功能。其次,微课教学是多元化的,因此,老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应将化学知识局限于课本内容中,而要通过增加一些趣味实验以及投入更多的学习工具、材料,以此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学习。例如,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实验中,老师要准备相关材料,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过程,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进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总之,将微课运用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解决了化学实验的局限性问题,也为现代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

作者:张素华 单位:福建省惠安岩峰中学

参考文献:

[1]黄图伦.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50-51.

[2]康江兰.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4(08):102

第二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设计探讨

随着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学习交流形式也相应发生一些变化。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内成为眼下最热门且值得研究的内容。初中化学教师也在教学课堂中尝试应用微课教学,其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全面推进了初中化学教学课程的健康发展。

一、微课

微课,主要就是指充分结合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要求,以新课标教学核心为主要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视频教学为主要形式,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细致讲学的一种模式。微课教学视频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物质媒介,主要包含教学回顾、课件设计、教学环节编制、学生学习反馈、课后复习检测等,且都具备辅助学习的功效。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为以下几点:其一,教学时间比较短小精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视频作为其中的关键内容,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规律为依据,学习时间一般设定在3至10分钟,不可以超过10分钟;其二,教学资源传播形式十分多样化。由于微课教学的教学主题较为显著,内容一目了然。虽然教学时间比较短,但是形式十分多样丰富。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具体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教学,不断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1.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习情绪

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微课教学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同时还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相对较为自由的学习情境下学习并掌握新知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使用微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微课教学资源应用尺度,不可以毫无节制的进行利用。初中化学鲁教版教材中涉及到诸多的实验操作内容,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都是由教师个人将整个实验操作流程、操作结果、实验现象等相关内容进行逐一论述,学生无法切实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与价值。基于此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对整个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模拟演示。通过教学视频的形式,向班级中学生展示本节课堂的研究内容,侧重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与能源》这一课时,在正式开课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视频中含氢化合物中制取氢气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学视频中引导下,对实验操作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取适合在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微课教学,不仅有效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时间与平台,同时还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学习操作能力。

2.填补实验器材空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当前阶段,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课教学课件,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初中院校自身经费不充足所导致实验器材不完备的问题,进而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中,有许多教学器材是无法配备,经济因素的影响,严重导致化学实验无法顺利进行。随着微课教学的合理应用,此类教学问题迎刃而解。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九年级化学鲁教版第八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这一课时,通过有效播放《闪闪的红星》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物质-食盐,并简单列举食盐的用处。对于蒸发现象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教师则需要引入微课教学视频,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都可以尝试说出海水晒盐的整个过程,积极展开合作学习,并逐渐理解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蒸发结晶是结晶的一种途径等。微课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了化学实验器材的缺失,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利用微课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学生在学习前已经在学习心理及学习基础上具备化学知识学习的条件。且正值青春期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化学知识充满了期待,迫切希望学习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教学时机,有效利用微课展开视频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鲁教版化学九年级《化学与能源开发》这一课时,通过课前放映电影《外星人》引出蔬菜电池内容,并在课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西红柿电池。鼓励学生展开学习探讨,结合之前所学过的化学变化进行思考:物质的化学能通常可以转化为形式的能量,并举例说明。教师需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自我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比较的方法判断,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利用微课进行知识巩固,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侧重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巩固。但是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却差强人意,不仅没有充分激发自我学习潜能,同时还进一步影响了课堂复习质量。基于此情况,化学教师需要将传统的教学课件合理的制作成微课,将每一单元的重点知识逐一梳理,以学习填空为主要形式,配合一部分课后练习题,进而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于此同时,教师需要将微课教学课件上传至学生家长交流群众,由学生家长辅导监督学生的复习行为。此种复习方式不仅有效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了课堂复习时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课程操作性比较强,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难度比较大。为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微课教学,侧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进而有效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全面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张倩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曹小芬.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黄图伦.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50-51.

[3]张金凤.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40-41.

第三篇:初中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探讨

摘要:概念学习之前,学生头脑中就存在着一些缺乏科学性和理论自觉性的概念,其中甚至有错误的观念,转化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策略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前概念;相异构想

每个孩子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初中化学知识的,“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是学生在学习初中化学概念之前头脑中存在着的与概念相悖且对教学有所干预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概念,相异构想如果不能及时地予以转化对学生的概念学习负迁移作用明显.

一、初中化学“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产生原因分析

要想有效转化相异构想,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初中化学“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是如何产生的.

1.生活媒体的影响

在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知识之前,他们已经在生活中接触到了化学物质、化学现象,这些都是直观的、感性认知,但是生活中的特殊环境并不能涵盖物质的所有表象,势必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片面,或将多个概念混为一谈.例如,学生对“盐”的认知停留在“调味品”这一层面;“融解”和“溶解”;“催化剂”和“催长剂”在学习化学之前混为一谈.此外,目前的媒体对学生也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引导.例如,关于环保的化学知识,在媒体的引导下,相异构想甚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化学物质都是有毒的”,“绿色食品一定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等等.

2.学习环境的影响

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初中化学学习也容易造成“相异构想”,教材上的图表、描述或是教师随意的表达,都容易造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此外学生在初三也不仅仅是学习化学一门课程,那么学科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例如,“因为篝火燃烧后的灰烬的质量小于木柴的质量,所以木材在燃烧时质量损失了”,但是这与学生物理方面的学习出现了矛盾,“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等的变化而变化”,此时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了.

3.学生自身的原因

除了外部因素外,也有些原因来源于学生自身,当然不同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前概念的认识也不同,有些学生很容易从字面理解概念,例如,有部分学生将“绿色化学”、“白色污染”理解为是“绿色的化学”、“白色的污染”,这实际上是因为没有理解其真正的涵义导致的相异构想.此外,有时,学生错误的阅读习惯和对化学用语的错误理解也是造成相异构想的原因之一.

二、转化“相异构想”的措施

如何消除相异构想对初中化学学习的消极影响呢?

1.多元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过渡

要消除相异构想,要想办法提供足量的感性材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实现从片面的认识到对概念全面且深刻的理解.(1)联系生活中的“同向前概念”帮助学生很好地认识化学概念,我们要多列举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经验也不总是对的或错的,有与概念同向的前概念,也有相异构想,借此提醒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反思生活,辩证地看待生活.(2)从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观察,我们的学生思维还依赖于经验,在建立化学概念时需要感受到丰富的直观认知,从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出发,结合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借助于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充分借助于化学实验,帮助学生修正前概念中的错误观念或片面认识,实验是大多化学规律和知识形成的基础,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呈现,让化学规律更具说服力,在对比和分析中,有利于纠正原有的错误认识,转化相异构想.(3)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的、动态变化的世界,仅仅靠讲教材难以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可以充分利用模型、挂图等相对直观的教具来辅助教学,也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的模拟手段,让学生可以相当直观地感受到微观世界的化学变化.

2.“范式更替”

什么是“范式更替”?所谓的范式更替,指的是我们在发现了学生头脑中有相异构想,同时他们对新的化学概念也有一定限度地理解,在新概念出现时,觉得新概念似乎更为合理,新旧认识出现了认知冲突,同时借助于新概念所具有的解释和语言功能完成范式更替.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分子、原子”这部分内容时,在课前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自身对“原子”有如下几个前概念:前概念1:“原子是很小的”;前概念2:“原子是圆的”;前概念3:“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前概念4:“原子像面粉颗粒一样”等等在学生的前概念中,有相异构想,有同向概念,此时笔者没有直接教授,而是给学生搭建了平台,让学生为自己的前科学概念进行积极的辩护,学生在辩论中交换对同一概念不同的看法.交流和讨论中发现想法上的差异,反思自己和审视他人概念理解上的合理之处,实现自己认识上的不断进化和全面化,学生交流的过程是认知不断冲突和范式更替的过程,最终在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实现新的、科学的概念的建立.

3.深度解剖概念

化学概念相对于生活经验或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而言更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所以要想转化相异构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概念进行深度的剖析,借此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化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效消除前概念中相异构想的顽固性,把握化学概念的实质.如何深度剖析?(1)概念剖析需要咬文嚼字.如,和学生一起学习“催化剂”这个概念时,抓住“改变”二字进行分析,何谓改变?“加快和减慢”均属于改变.(2)剖析词语的含义.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溶解度”这个概念,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定义的4个句式进行分解剖析,帮助学生深化理解.(3)抓住关键词.每个概念都有一个要中心表达的意思,抓住关键词浓缩概念,能够帮助学生紧扣概念实质.还以“催化剂”的概念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一变,二不变”这一关键.

4.重视概念网络的构建

纵观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内容,知识体系有着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建构主义理论,重视概念网络的构建,能够有效地将新旧知识联结,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消除相异构想.构建概念网络对消除相异构想,有专家进行过研究,他们总结出如下两点:(1)当既有的知识与待学的知识之间有共享的属性时,概念的改变是比较容易发生的,因为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减少一些属性的方式来改变概念结构,经过常规的科学教育就比较容易转化和改变;(2)当既有的知识与待学的知识之间没有共享的属性时,单纯依靠一般的科学教育是很难转变的.在回归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也有很多的概念与已有经验相比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常见物质的性质等等,我们要借助于这些同向的前概念来带动学生对化学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的转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有联系的概念通过概念图的形式组合到一起,甚至于为了更好地认知化学,可以将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一起呈现,然后指出我们当前要学习的是那一个部分.例如,化学抓住“同”字可以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概念体系.总体而言,学生在正式接受化学教育之前,他们对一些化学知识、规律就已经普遍存在着了个人的观念,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对化学概念的学习,甚至于中考化学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课前必须充分了解这些前科学概念,尤其要搞清楚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提前预设帮助学生实现相异构想的转化,这样对学生的化学教育会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从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运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指导教学,采取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形成概念之间的联系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策略,对转变初中学生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有较大的成效,当然由于笔者视野有限,观点若有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同行雅正.

作者:王剑锋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5~80

[2]朱嘉泰,李俊.化学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78.85

[3]刘知新.中学化学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11月版

[4]罗秀玲,钱扬义.国外“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J].化学教育,2004,01.

第四篇:初中化学虚拟实验设计及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领域的拓宽,虚拟实验技术已经逐步融入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从而进一步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提高对化学反应的认知.虚拟实验是借住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复杂、危险、成本高的化学实验让每一位同学亲身体验,帮助学生处于真实实验的环境下,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普遍性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虚拟实验;意义;措施

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化学方程式也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直接忽略实验的环节,他们认为这是浪费有限课堂时间的行为.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渗透虚拟实验教学的优越性,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采用虚拟实验提出了相关措施.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虚拟实验教学的意义

1.减少实验成本,降低实验风险

化学实验是物质混合时的反应,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剧烈反应,这对于初中生来讲都会产生一定的危险.因此,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教师必须放在首位考虑的,在让学生做化学实验之前要讲清楚本次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实验风险和减轻伤害的措施.然而,如此细致的准备工作让学生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也无法确保每一个实验过程的质量与安全.其次,部分化学物品的价位也比较高,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成本太高,难免要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会产生组员之间的纷争或者试管滑落等现象,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渗透虚拟实验教学,这样既能够有效减少实验成本,又可以降低实验风险.

2.虚拟实验设计,保护环境安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能够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例如:浓硫酸和木炭加热反应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两种有害气体;硫化铝遇水产生完全双水解,产生硫化氢气体,此气体不仅有毒而且会产生臭鸡蛋味道;三氢化磷和砷化氢反映也会产生有毒性的气体.虽然产生的量比较少,但如果每个中学生都做一遍产生的有害气体积少成多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因此,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虚拟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做实验而且不会环境,一举两得.

3.数字化实验过程,提高化学实验准确度

部分化学反应对所加入的反应物数量、催化物数量、酒精温度、气温等有极高的要求,只要有细微的差别反应现象就很难鲜明地显现出来,初次实验的学生自然更难控制实验过程中所需要的量,从而导致试验失败的机率很大,这不仅是浪费化学物品、时间的体现,更有很大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或者氧化铜的化学实验现象就不明显,从而学生在做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现象错觉、导致整个化学方程式产生错误的现象,这样就违背了通过化学实验轻松无误背诵化学方程式的初中.因此,通过虚拟实验,通过虚拟实验可以一次性、高水平、高质量提高化学反应的准确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就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调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固体从黑色变为亮红色的颜色对比度,从而突出反应现象,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虚拟实验教学的措施

1.教师注意巡视,向学生个别讲解

在实施虚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仅仅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反应现象,此外,视频注重一种连贯性,没有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去反应和思考其中的反应原理同时印象也不是十分深刻.因此,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要不断巡视及时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方程式就是高氧化锰加热分解反应,在观看高氧化锰加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视频中直接得出结论其中生成了二氧化碳,部分学生就会产生疑惑.这时,教师就要向学生讲解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时候,将导管导入清澈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就会变浑浊,这样就可以解除学生的疑问了.

2.突出实验注意事项,加深学生理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使用虚拟实验的教学过程心,学生无法亲身实验,从而不知道自己会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什么错误,因此,教师可以先总结容易产生的错误和一些反应现象,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去验证,这样就会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观看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中,大理石会转化成气泡逐步溶解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教师要提前讲解这个反应的重点是生成二氧化碳,应该观察石灰水的反应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够有效地抓住重点了.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渗透虚拟实验,有利于缓解沉闷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化学实验的成功率,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然而,教师也要合理使用虚拟实验,应该挑选一些重点化学方程式进行虚拟实验,不能没有目的性的随意进行虚拟实验,这样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进步.

作者:何树凡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福星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黄荣怀、郑兰琴、程薇.虚拟实验及其学习者可信度认知[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2]肖微.初中化学虚拟实验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第五篇:初中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研究

生成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其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帮助和指导,是一个现代化的新颖教学模式。初中化学课堂正需要这种可以使课堂变得不再枯燥的教学方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们不断改进自己传统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公式、定理等有更深刻地理解,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避免传统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一味将书中的公式和例题按照教师自己的思维模式给学生讲解,学生们只能按照这种思路来解题,这就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课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弊端,学生不一定可以吸收和消化老师所讲的内容,或者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难以理解老师的想法,被动的接受这些,会使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降低,使初中化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生成性教学不同,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指导,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与化学没有距离感,进入到深层的理解,牢记化学知识。这要求教师时刻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多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总结收获,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化学这门实验性课程。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科特征,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课程,也就是说书中有许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例如,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实验室制作氧气的方程式:和。如果教师只为学生讲解化学公式,要求其背诵,学生会难以理解其中的道理,使学习变得困难。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验室,根据这两个方程式进行制作氧气的实验,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写实验笔记,记录自己看到的现象,自己对方程式的理解等,教师可以对其实验笔记进行纠正和指导。如条件不够还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实验的视频,为学生播放。只有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看到实验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地了解,才能记得更牢固。这便是生成性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二、创设生动情景,降低授课内容难度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分析的科目,学生应在对事物的探讨和分析中领悟到其中的道理,通过自己观察和实践能让学生更主观地了解其所学的内容,接触物质的构成和反应的过程,了解化学这门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很死板的将别人看到的内容形容给自己,并没有亲自看到这些现象。在这种方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站在对立面上,是两个个体,课堂变得僵硬化。学生对许多抽象概念的理解十分困难。生成性教学要求老师把自己放在学生之后,真正的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多多参与到学习中来,生动的展示化学课程。尤其是比较抽象化的概念,教师如果用生成性教学的方式,创设生动的情境,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相应降低了课程的难度。初中教学课程中有原子的结构这一内容,这是个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概念,学生在理解和学习这一内容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这需要教师在课前查找有关动画视频或者模型,在课堂上拿出来为学生进行生动的讲解。否则,学生对原子的构成这一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只是死记硬背下来一些课本上的概念,会产生理解的误区,如再出现一些扩展性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教师运用了生成性教学,使原子的结构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深层次的认知,甚至自己可以举一反三,不在教师的帮助下就可以分析一些扩展性的题目。丰富了知识,让化学变得更容易和有趣。

三、设计弹性教案,进行课后自我反思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案还是以课本上的知识点为内容,而教案是课堂的起点和目标,引领着教学的进程。按照这种教案授课往往会出现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不能好好地理解具体的反映形态。所以教师要制定弹性化的教案,在课前定下一个学生要达到的大的目标,并注意个别学生的具体目标,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调整其要达到的要求,做到不强人所难,不要对能力不够的学生要求过高,使其失去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案中设计几个模块,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删减和变化教学过程,但在变动过程中要注意沿着一个目标进行,切不能只顾内容丰富而忘记了这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这种多模块教学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思路,或者根据老师的思路形成自己独有的思路,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指导,而不能让其一味地沿用自己的思路。时代在进步,化学教学也同样如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在课后进行反思和充电,跟上教学进步的脚步。不能长时间的沿用同一个教案或教学思想,要与学生、社会共同进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还可以与其他科目的授课老师进行沟通,也要粗略地了解其他学科的目标,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进和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采用现代的生成性教学,依据具体情况灵活的改变授课方式,告诉学生不要一味地沿用老师的思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思维。并创立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积极地进入化学课堂,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高睿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二中学

第六篇:初中化学课堂情境构建探讨

化学教学是初中生接触的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为了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一、化学课堂教学情境构建原则

1.目标性原则

化学教师创设化学课堂情境的目的在于为教学内容提供帮助,情境的构建必须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笔者在为学生讲授“金属资源保护”内容时,引导学生对日常铁制器皿的生锈情况进行回顾和反思,从而贴近了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进而使学生对如何避免金属生锈的相关知识形成更深刻的体悟。

2.启示性原则

化学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所创设的特定教学情境应当具备对学生智识的启发效用,从而使学生在情境的浸染下实现对相关知识的主动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内容时,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问题:“家庭厨房中的醋除了做菜之外,是否有其它作用?”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本节课知识进行思考,这样一来,学生踊跃进行发言,纷纷给出答案,如“醋能够去除金属餐具上的铁锈”,“醋可以清除暖瓶中的水垢”等。在学生回答完毕后,笔者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3.现实性原则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因此化学教师为学生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当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帮助作用。笔者在带领学生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问题时,要求学生先行回答“碳酸饮料开瓶后的气泡是何种物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

1.依托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情境创设

化学课程乃是以实验作为基础,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依托化学实验,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以便通过直观地实验内容,实现对学生智识的开发和启迪。尤其对初三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领域,相关内容是否吸引他们、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是否让他们有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获得知识想象的空间与自主进行知识探究的空间,进而更好的学习化学知识。笔者在绪言课教学中,为学生演示了颇具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内容。在实验中,教师使用蘸有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玻璃棒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学生惊奇的发现灯芯竟然被点燃,通过这样的实验内容,牢牢抓住了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2.注重以生活化视角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同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渗透一些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等休戚相关的化学知识,使所学的知识可运用于实际,使学生关心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激情。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能源利用的相关知识时,要求学生对煤气、氢气与天然气等燃料进行比较,并指出哪种燃料更为实用,学生通常给出的答案是氢气,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的思想是环保。可为什么我们现在不使用氢气呢?这就让学生从氢气的生产、氢气的存放、氢气的泄漏、氢气的爆炸等多角度思考氢气的利用问题。此外,化学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下水井爆炸、乙醇汽油利用等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其环保意识与环保责任得以同步提升。

3.通过设疑,为学生创设悬念式教学情境

在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借助巧妙的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疑惑丛生,兴趣倍增。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如:在教“分子”这一节内容时,我先提问:“100+100=?”话音刚落,学生大笑,齐答“200”。我却在黑板上写100+100<200。学生看到这个式子感到十分困惑和不解。随之笔者为学生进行了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学生惊讶地发现混合液体的体积竟然低于200毫升,于是相继向笔者进行发问,针对此种情形,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点拨,提醒学生“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听到笔者的提示,学生仍然存在一定困惑,笔者抓住这一契机,为学生细致的讲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收到了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以上,我们对初中化学课堂情境的创设进行了思考。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该充分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升化学教学效率。

作者:杨燕 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利村中学

参考文献:

[1]黄晓秋.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情境教学[J].高考(综合版),2013(07).

[2]程改容.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04).

[3]张婷婷.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

[4]蒋瑞.情境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第七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他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经风起云涌,能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成为关键所在,因此,每位教师都非常珍重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提升。只有当教师能够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所谓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的情况,它影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后,就能体现教学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体验。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的成功都是在兴趣的激发下才会引起人们的兴致,才会执着地进入奋斗钻研的状态。作为化学的教学,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让学生感兴趣,能够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我在化学教学中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调动他们的自觉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我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节教学时,就用小实验来导入课堂教学的。我拿了个试管在氢氧化钠的液体中滴入了酚酞液体,学生发现试管里变成了红色非常感兴趣,而我又滴入了几滴稀硫酸液体,又变成了无色;又将氢氧化钠液体中滴入硫酸铜,又变成了蓝色;把有火星的木条放到氧气里,很快就燃烧起来了……我有向同学们问了一些问题,比如,母亲做饭,我们没有吃到就能知道是什么菜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我们吸烟对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实验和各种问题的提出,学生感到非常奥秘,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接着我就告诉他们,我们通过学习化学就会知道这里的奥秘了,所以,我们学习好化学对我们了解生活、利用科学都有着极大的作用。于是同学们顿时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也对下面的学习进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到了极致。

二、利用实验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化学学科,它比较特殊的是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更加有利学生的理解。另外,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学习热情猛增,通过实验能够把化学概念及原理更加很好地讲析,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化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变幻莫测的实验中产生弄好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活跃的观察学习中,促进积极思维。比如,我在进行“氢气吹泡”实验的时候,有很多人吹得没有连续性,也控制得不到位,也比较少,于是我就改进了装置,把胶头嘴改换成了玻璃管嘴,然后把它的上面吹彩泡玩具的多孔塑料头剪下来插入已经剪开的胶头顶部,蘸些洗涤液,从玻璃管处通入氢气,就可在多孔塑料头处吹出连续且体积较大的氢气泡,然后再用酒精灯去点然氢气泡,这样学生发现那些鲜艳的火花都感到惊奇振奋,大家沉浸在讨论学习中,开启了他们那朦胧的心扉,拿起了打开了知识大门的钥匙。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多设计一些小实验,比如,“喷雾显字”、“清水变葡萄酒”、“魔棒点灯”、“晴雨花”等,通过这些奇妙的幻境使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达到最高境界,更考虑如何把看、说、想、做、写等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来,于此提高了学生的各种技能训练水平,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计算机教学不断地涌进了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化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迅速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多媒体以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形成能够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器官,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将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及其反应规律。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是传统教学很难以达到的效果。实践证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后,教学的直观性、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性等得到了有益的提升,生动活泼的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春意盎然。如讲述有关环境污染、人工降雨等与生产生活联系的内容时,放映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拍摄一些相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再如自制和利用现有的化学课件,截取电视相关资料,利用录像、投影建立习题库、实验录像库、课件库等,作为化学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化学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总而言之,我们作为教师要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要不断地的进行更新和提高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自学精神和自学能力,把他们的创新精神作为重中之重,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课堂学习中的新主人,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更好地提高。

作者:王洪久 单位: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峰.浅谈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策略《成才之路》,2009年05期

[2]曹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11期

第八篇: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绿色化学最大的特点便是在化学教学的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零污染和零排放,可以有效的防止污染的情况的出现。所以,如果想要科学合理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要依赖于绿色化学。而目前在初中化学教学阶段中,学校老师都融入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具有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可以有效的激励学生保持责任心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做到爱护环境和关注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的来源

化学本身便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帮助人类探究自然界的奥妙,还可以为人类提供物资方面的需求。当步入21世纪之后,人们的物质水平逐步提升,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化学生产工程之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使环境遭到深层次的破坏,致使环境不断的恶化,人类的身心健康都受到了危害,这些都使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为了使社会可以持续的得到发展,实现人类生活的需要,在经济与环境允许的状态之下,便提出了新的理念即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和之前的化学工业不同,它不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还可以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条件。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理念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程度越来越深,人类也逐渐对生态环境重视起来,“绿色”逐渐成为人类最热聊的话题和重视的词语,绿色化学、绿色产品和绿色食品等也逐渐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使人类对绿色相关的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解。由此可知,绿色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保护臭氧层、水土资源、杜绝温室效应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绿色化学也融入到了教学中,但是初中生的环境意识较差,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强,可以随处看见踩踏花草、乱扔垃圾等现象。因此,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应从小进行教育,老师必须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绿色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思想意识去保护环境,正确的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现实生活的危害。当然,为了凸显化学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兴致,老师可以利用绿色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真正的学到绿色化学知识。

三、将绿色化学理念渗入绿色教学理念的对策

1.运用化学实验,传授学生绿色化学的知识。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绿色化学理念具体化,不会像理论知识那样无味,它使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绿色化学对社会和环境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学生对绿色化学知识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老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可以诱导学生对废品进行回收和再次利用,让学生意识到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有效资源。另外,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学会运用多元化的方式思考问题,进而在实验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当进入带有污染的实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实验进行优化,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深度,例如,在学习“硫的燃烧”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少用硫的量,减少二氧化硫的排出量,当对集气瓶进行封闭之时可以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的液体,减少有害物质的出现。通过这样的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更加有兴致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绿色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保护环境的益处,并多开展一些日常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对绿色化学知识的运用。

2.利用课外活动学习到绿色化学。老师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知识的传授,不但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还可以有效的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开展丰富生动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绿色化学的学习中,更好的积累绿色化学知识。例如:(1)老师可以和学校附近的化工厂进行沟通,和学生去工厂中仔细观察工厂对废气、废液和废渣是怎样处理的,也可以引导学生当场进行指标实验,透过对水质、下雨的水的ph值、废气的排放等指标进行实验和测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领悟环境污染对社会和人类的危害性。(2)还可以引导学生办一个学校的宣传栏,让学生们担任宣传绿色化学知识的大使,让学生将自己通过老师讲解、实验和感悟到的绿色化技术对降低环境污染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示给学校其他学生,使学校中的学生都逐渐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总之,初中化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学是非常正确的教学策略,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了化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有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这样对于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必然是有益的,也可以使国家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作者:董燕琴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晓龙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金晓霞.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4(08).

[2]刘玉生.浅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科技资讯,2014(19).

[3]陈为明.基于绿色化学理念的初中化学教学探讨[J].中华少年,2015(22).

第九篇:初中化学学习兴趣分析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刚接触化学,对于化学实验现象比较关注,容易引发她们的兴趣.但随着化学用语的学习会让他们很快失去对化学的兴趣.本文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激发策略,以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凡是出卓越成绩的人无不对自己的事业有强烈的兴趣.早在很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总会在课堂上认真的学习,想尽各种办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有时候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如果对化学学习没有了兴趣就会感觉学习化学是一门苦差事,把化学作业当成是负担,导致学习效果差,成绩下降.因此,作为一名化学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必须在提高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上下功夫,让兴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催化剂.

一、上好第一次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如果化学老师能够把第一节课上的生动有趣吸引人,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作为化学老师要精心制作第一堂课,让化学的精彩乐章呈现在全班学生的面前,让全体学生感到自己正走向一个有趣的奇妙的世界.第一节课要让学生感到妙趣横生,呈现方式是别开生面,这样才能打开学生学习的化学的心扉,造成学生渴望学习化学的积极心理状态,才能够让学生在激情高昂的状态下获取知识.这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关键一个环节.例如第一节课,老师带着几个充满氦气的气球,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总是积极向上的飘着.而另外几个气球让学生自己吹大,结果气球总是落回地面.由于学生不明原理,又想探究的心理被激发出来,为以后学习化学提高兴趣做了初次积累.这比一节课上全部由老师来讲解化学课程如何重要,如何学习它,效果要好得多.

二、重视化学实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初中化学实验由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三个部分组成.教师的演示实验你要求实验现象明显,老师的实验操作要规范,成为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典范.学生实验一般在实验室中进行,要求实验要安全,简单易操作.家庭实验要绿色环保,需要的仪器和药品要简单常见、易于得到现象和结论,对精确度要求也不高.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溶解度》一节的课后有个小实验:自制汽水.该实验简单易于操作,而且该实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讲完本节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后,对此实验进行简单的操作介绍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该实验中通过操作、体验、感受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增进兴趣

在初三化学教材中有关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都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又摸不着,不利于学生理解,给学生学习化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使用多媒体授课以后,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模拟手动,把原子和分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分裂和组合方式宏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具体直观的看到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分裂与重组,深刻地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人体器官对物质观察者限制,将文字、图像、声音有机地融合于一体,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多方位的刺激和诱导,从而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例如,在讲授《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关于Fe和CuSO4溶液进行反应的教材中,只给出了反应前后颜色变化的图片.关于内部怎样反应的,从微观粒子的角度怎么去分析,教材中并没有讲解.这种点到为止的做法让学生会产生很多迷惑,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把Fe和CuSO4溶液反应过程采用拟人化的方式通过动画呈现出来,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了置换反应的过程.使学生对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程度.

四、理论联系实际,触发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化学与化工,化学与农业生产,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肥皂和洗涤剂以及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关的医药都有很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暑假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根据一定的主题来阅读相关书籍,做相关的化学兴趣小组实验研究,讨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可以带领同学参观当地的化工厂、造纸厂或者观看臭氧层空洞形成的有关图片或录像等同学们亲身体会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有当同学们看到化学在生活中的真正作用是多么的巨大,才会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触动他们的心灵,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五、开展课外活动,维持持久兴趣

化学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还要高度重视兴趣的广泛性和持久性.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来拓展与物理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紧密联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体验化学带来的乐趣,维持兴趣的持久性.教师可以收集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魔术,化学史话,化学谜语,化学趣味实验等通过讲座,比赛,化学表演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而维持兴趣的持久性.为了搞好课外活动,教师要根据本地区学生实际化学知识状况,摸清他们对化学兴趣的方向,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制定活动计划,让他们都能在各自领域内获得化学学习的乐趣.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参与化学的兴趣,成为最终提高他们的成绩.

作者:解祥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界集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堂燕.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质疑能力[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2(3)

第十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

摘要: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新世纪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特殊教育的课堂教学效率往往较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本文当中,笔者以初中化学为例,分析了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聋哑学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当中,特殊教育学校是特殊教育最为重要的阵地,因此,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整个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事听障教学的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应该对教学效率的提升给予必要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听障学生先天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当中必须要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采用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听障学生的教学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通过走访调研与查阅文献的方式对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二、影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笔者对六安地区以及合肥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调研,此外还结合现阶段的关于听障学生教学的相关研究,总结了影响特殊教育学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下文当中笔者将逐一展开论述。

1、教材的影响

听障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不仅仅体现在听障学生听不到别人的声音,同时也无法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大部分的听障学生,由于生理的限制,导致其思维方式以及逻辑与正常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于同样的事情,听障学生的理解可能与正常人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当前阶段在初中特殊教育学校当中所使用的教材往往都是针对普通学生的,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于听障学生的教材,这就导致许多听障学生学习教材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明显的影响。

2、教师的影响

当前阶段大部分从事特殊教育学校初中化学教学的教师都是毕业于化学专业,这部分教师往往并没有接受过对应的特殊教育相关的培训,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欠缺。这就导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无法把握听障学生的特点,无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此外,在现阶段的特殊教育学校当中,教师入职后的培训力度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这就导致教师只能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自己进行摸索,不仅需要走一定的弯路,同时对于教学的有效性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利影响。

3、学生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初中化学课程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许多听障学生都感觉到较为困难,久而久之就导致许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难以集中自己的精力,只有在考试之前才会集中精力去复习,这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提高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重新编写针对听障学生的教材

当前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要根据听障学生的特点,重新编写一套适合听障学生的初中化学教材。在教材编写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教材的编排以及身体的残疾程度等内容,同时对于不同的内容还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其身体与心理均与平常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让化学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的身体与心理需求,使教材具有特殊教育学校的特色,同时要保证教材的质量,进而为特殊教育学校化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提供物质保障。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要采用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学习关于听障学生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从总体上把握听障学生教学的特点,其次,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听障学生初中化学教学的相关研讨活动当中去,借鉴其他教师的相关教学经验,对自己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提高听障学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教师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教学的引导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建构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听障学生对于初中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堂进行设计,通过丰富的、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同时,教师要不断更新其教学手段,积极利用手语、动作与表情等进行信息的传递,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学校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学校、学生与教师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要编写具有特殊教育学校特色的教材,教师要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这些努力,相信特殊教育学校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不断提升。

作者:夏梦 单位: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皮振雷.基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莫燕平.探索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时代,2013,12:22-23.

[3]史育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

[4]王辉,王姣艳,张茂林.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学历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66-72+77.

相异构想范文篇7

中师物理与初中物理内容相比,其知识密度大,定量讨论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新思想、新方法、新思路……。教材内容的突然拔高是难以“接轨”的主要原因,加之,由于学生数学知识欠缺,以及思维定势的“负向迁移”,更增加了“接轨”的难度。因此,中师第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往往是最困难的,笔者认为,要实现教材内容的顺利“接轨”,关键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好这些问题。

(一)学会科学抽象

物理上为了使所研究的问题简化,往往将研究对象理想化。如:质点、刚体等;将研究过程理想化。如:匀速运动、简谐振动等;还将研究条件理想化。如:无摩擦面,绝热容器等。然而,如质点,匀速运动等在实际中都是不存在的,有的同学对此感到迷惑不解。既然不存在,那又何必研究呢?其实这正是物理学研究问题时常用的简化方法。它的实质是,忽略次要方面,突出主要方面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如质点,就是具有一定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是理想化模型,许多物理规律正是用物理模型得出的。

这种思想的建立,需要改变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而接受新的图式,从而引起图式的质变。因此,从“质点”教学起,就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抽象,使其头脑中的图式,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促进其认识水平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二)注重开拓思路

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其思维形式和过程又比较复杂,而对于在思路几乎是“直来直去”的同学来说,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确不是件易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开拓新思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就是其中一例。如:对加速度的定义式a=Δv/Δt,学生已感到明显地不适应,他们在具体判断加速度大小时,总习惯把加速度跟速度联起来考虑,他们认为,根据定义式,加速度跟Δv成正比,跟Δt成反比。例如,竖直上抛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a≠0的事实,学生的思路就是通不过,他们认为此刻的v=0,物体都停止运动了,哪儿还有什么加速度?而且令学生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加速度的大小跟Δv、Δt均无关。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1)把加速度跟速度概念混淆不清,认为物体只有运动起来才可能有加速度。(2)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而把定义式纯数学化了,即习惯于从数字角度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引起思维错误,把“量度”公式跟“决定”条件混淆不清。其实,定义式a=Δv/Δt,只是加速度的“量度”式,而不是其“决定”式。为了使学生心悦诚服,理清思路,我举了两个例子,深入浅出,以启发学生“顺应”。例1,要想知道两个同学,谁跑得快,可以让他们同跑一百米,并用跑表“测量”,然后根据v=s/t计算。“比值”大者跑得快,但他们两人的速度大小却与所选的一百米(s)及一百米所用时间(t)均无关。例2,要知道某物质的密度,可“测”出其质量(m)和体积(V),然后用p=m/v计算,但其密度大小却与m、V均无关。这两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量度”不等于“决定”。类似于加速度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以后还很多,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我们要引导学生弄清它的实质,消除思维障碍。这样对以后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概念将会得心应手。

(三)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对人的大脑思维活动起着两种作用。一是有利于学习新知识而产生的正向迁移,其作用无疑是积极的,但是,当思维定势对学习新知识起干扰作用,即产生负向迁移,其作用则是消极的。

“已有知识负迁移”;“相异构想”(前科学概念中错的概念);以及“生活中积累的错误观点”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妨碍再认识的思维定势,他们往往带着“框架模式”去套认新知识,缺乏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素质,因而常常会遇到许多出乎意料的结论,从而发出了“物理难学”的感叹。

例如:先入为主的标量概念对矢量概念的建立,就是一个干扰。如讲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时,由于一些同学把加速度理解为速度的量值变化的快慢,而不习惯考虑其方向的变化。所以,一提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他们头脑中,预先就有这样的图景:“既然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则v[,2]跟v[,1]就应该相等,从那儿来的速度的变化量Δv?加速度也就无从谈起了”。但其向心加速度公式a=ω[2,]R或a=v[2,]/R,充分说明了向心加速度确有实实在在的量值。这一事实,学生往往感到莫明其妙。这就需要突破思维定势。笔者对“向心加速度”一节是这样处理的:索性一开始就给出其结论,a=ω[2,]R、a=v[2,]/R,以建立悬念;接下来复习矢量的概念,并突出其“方向”;然后用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导出由于v[,2]跟v[,1]“方向”不同而产生的Δv,这样加速度也就在其中了,接着导出向心加速度公式,最后用实验验证。可见,学了向心加速度后,既扩大了矢量和加速度的外延,又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对于一些难理解的概念,要注意分阶段进行,不能企图“一口吃胖”,强调“一次讲深讲透”的作法,是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

此外,“相异构想”,如“离心力”对作圆周运动物体或单摆摆球和受力分析,起到了干扰作用;“生活中积累的错误观点”,如:“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起干扰作用,“马拉车前进是由于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起干扰作用等。还有学生的直觉经验(想当然)的思维定势对理性认识的干扰作用等,在教学中都不容忽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从略。

(四)弥补数学欠缺

同学们总说,物理难学,难在哪里呢?客观地说,难,并不完全难在物理问题的本身,一些同学数学基础较差,不能适应教材内容需要,在物理问题上,由于数学卡壳的情况比比皆是,数学知识的欠缺是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解题中的一大障碍。

数学是物理推理思维的方法,是量化物理变量、定义物理概念,表述物理过程的工具。“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数学问题,应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酌情作必要的复习。如:从建立坐标系开始就包括确立自变量,找出函数关系的数学问题;进行矢量运算时涉及到平面几何、三角等方面的知识;天体运动的计算中,要用到幂和根式的运算知识等。有时还要涉及到一些未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弧度”的概念,由于相关知识不清,一周角=360°,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一周角=2π弧度,则十分陌生,因而弧度的概念很难建立,以致用弧度作圆心角单位而导出的弧长公式l=Rθ,学生更是难以接受。有经验的教师常说:“弧度往往引起学生糊涂”。因此,必须给以适当补课,以扫除拦路虎。同时,在推导公式或讲解例题时,不仅要分析其物理过程,对数学问题也要示范,板演,不能因为是数学问题而回避。要尽快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

中师第一期的教学对象是,长期被“喂着吃”的刚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尚处于低级阶段,在初中,他们往往以完成作业为主,不习惯看书,不会记笔记,不善于总结,不善于观察和解释现象,不善于动手实验等。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将使学生在学习中处处遇“红灯”。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亦是当务之急。

(一)增强课堂意识

老师的作用是导航开窍,听讲是学生的头等知识来源,轻视课堂听讲,是最大的浪费时间。教育学生尊重老师的劳动。首先要求学生作到:(1)有寄希望于课堂的愿望。(2)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即:包括知识准备,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3)上课后,立即进入学习状态,谨防走神,听不懂时作个记号,继续听,不钻牛角尖,相信科学,尊重事实,是学生应有的修养。(4)智商较高的同学,听课要有超前意识,不能只满足于跟着老师走,而要力争通过自己的思维,悟出其中道理。其次,训练学生课堂记笔记的习惯,笔记的内容主要有:(1)板书。因板书言简意赅,并可体现整节课的教学内容。(2)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增、删、改)。(3)听课中的疑点。(4)不宜板书但又比较关键的内容。这样既有利于听课时思想集中,手脑并用,又是一种能力的训练,更是复习时与教材配合的重要依据,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而且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记笔记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特别在学生还不自觉、不习惯的初期,更要来点“强制”措施,例如:在课堂上不定期地有意识地提问,以检查听课效果,平时不定期地检查笔记,并将检查结果与学生成绩挂钩,以帮助他们养成习惯,从中尝到甜头,进而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同时,立足于用物理学科本身魅力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无疑对增强课堂意识起到促进作用。

(二)加强教材阅读

物理教材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根据,又是获得物理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尽快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教材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教材绝不同于看小说。教材中既有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推导;表达方式,既有文字,又有公式和插图等。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的:(1)课前预读。对教材的某些内容可布置让学生预读,教师提出预读提纲,要求学生记下要点,以明确听课目的(注意,对可建立悬念的内容不宜预读)。(2)课堂精读。课堂上老师在精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重点段落,逐字逐句地分析其含义,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3)课后通读。心理学理论告知我们:知识的遗忘率最高的时间是初掌握知识那一段。因此,要及时指导学生课后通读教材,对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十分重要。(4)系统阅读。在教材每章结束后或期中,期末复习时,必须指导学生系统阅读,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列表法或结构图等形式处理教材中的概念、规律及知识要点,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提高逻辑思维的目的。

(三)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实验,不仅是为了学习物理知识,而且它本身就是物理知识,观察实验,可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又是最好的让学生(主体)与物理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最好环境。在教学中,实验能力的培养一般很少被忽视,但观察能力的培养往往不被重视。笔者仅就培养观察能力方面谈几点体会。(1)课堂观察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充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所谓充分观察,就是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和对比观察。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分析现象,判断出本质特征。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由学生逐步思考,分析、讨论,并总结出物理现象的本质规律。(2)课外观察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培养学生平时善于多观察自然现象和身边事物的习惯。启发他们练习应用物理规律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使“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例如:在乘火车旅行中,只要稍加留心观察,就可以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许许多多物理问题,如:火车启动前,总要向后倒一下,是为了分别克服每节车厢的静摩擦,以减小启动的难度;路旁的树木、房屋向后倒,这是由于人们总是习惯以自己为参照物;在平稳行驶的车厢里竖直向上跳起后,仍落回原地,是由于惯性,即由于人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力,仍以原来的速度与车同行;铁道转弯处外高内低,目的在于提供火车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等,都是物理问题。可见,人们就生活在物理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和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打交道,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定能从中挖掘提炼出妙趣横生的事例来。这样,不知不觉就巩固了已学知识,而且充实了闲暇空余。

(四)教会复习方法

学生平时所学知识都是些被分割的、零碎的知识片断。非常容易被遗忘,而且新课教学,不宜也不可能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揭示的十分透彻和全面,只有通过复习,才有可能把知识拓宽和加深,才有可能对已学知识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因此,复习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原课程的重复,而是拾遗补缺,寻找知

相异构想范文篇8

关键词:前概念概念教学同化随即通达教学

⒈问题的提出

化学概念是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概念体系的基础,也是整个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长期以来化学教学论界多是从认识论角度进行研究,概括形成了化学概念教学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学习模式和“提出问题—提供实验事实—分析总结下定义—应用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事实上有意无意地将学生的头脑当成了一块“白板”,我们教师可以在上面构画出各种各样的化学知识图景。化学演示实验一直作为教学手段而起着配合化学知识讲授的作用,考虑的重点自然是如何通过实验把一个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我们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依据学生原有的生活经历、日常生活经验等原有知识及原有认知,正确认识化学前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并对化学前概念在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影响及教学策略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2.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的思考——重视学生的前概念

2.1化学前科学概念及其特点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的D•K•Nachtigall教授说:我们对前概念了解得越多,多维结构转变的过程认识越深,就越能成功地把它们转变为科学概念,也就能更有效地避免错误得产生。什么是前概念: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又形象地称之为日常概念,它是指学生在接受化学教育之前或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和对各种化学现象与化学过程的理解和认识,这些认识和理解大多是非本质的。例如,物质的燃烧一定要在空气中才能进行;催化剂一定是能加快反应速率;“糖类”一定是甜的,“酸类物质”一定是酸的;“平衡”是静止的等等。

化学前概念除具备其他学科前概念的特点外(广泛性、隐蔽性、肤浅性、顽固性等),化学前概念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其一,化学前概念来自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物理现象等宏观领域,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在开始接触时他们的思维过程大多依赖于直觉经验,很容易把事物的变化、物质的现象等想当然,因为这很适合人类生理及心理的需求,也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从事物表面到事物内部,从事物的现象再到本质,从事物发展的表观运动规律再到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真理性的实质,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再到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结构、物质组成以及化学运动规律等)。而要真正的揭示、理解这些“现象”的真实实质,必须从研究化学科学的角度出发,因为化学科学探讨的主要是分子层面上的微观领域。因此化学前概念对化学学科学习的影响主要是来自宏观与微观的差别上,在科学主题讨论的范畴中是属于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尺度与结构)造成的。其二,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看,化学前概念的形成更多地是来自人们认识方法的差异造成,由于认识主体所生活的环境、社会关系、知识背景等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如:山区学生和城市学生对“燃烧”的理解是不同的,山区学生更多地是把“燃烧”与柴火等联系在一起,而城市学生更多地是把“燃烧”与焰火、液化气等联系在一起。

2.2化学学习中前概念产生的心理途径

结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学习过程,是个体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体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输入的新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对新信息的理解。由于个体经验背景的差异,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个体都只能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不存在唯一、全面、标准的理解。中学化学学习中,学生形成前概念的途径很多,这里把中学生形成前概念的心理途径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从大量的化学现象中获得了不少化学方面的感性知识,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但这些凭直观感觉学习到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例如,“融解”即是“溶解”;“催化剂”与“催长素”混为一谈等。②旧有概念的局限。根据心理学原理我们知道,认识过程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个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也是有阶段性的,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渐进的、递进式的过程。例如,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学习,初中阶段的外延比高中阶段的外延要小的多。③由语词带来的曲解。概念是用一定的语词来记载和标志的,借助语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化学教学中的概念,通过语词说明和定义,使直观材料的特征更鲜明、更突出,还可以弥补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但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常用在生活中形成的对语词的理解来理解化学概念,并由此产生对化学概念的曲解。例如,“催化”就是促进,因而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就一定会加快反应速率。④进行不当的类比。类比是推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做出新发现的重要思维形式。但类比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学生在学习一些化学概念时,运用类比思维可得到很大帮助,但有时用其它概念来类比推理一些化学概念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2.3前概念对化学学习的影响

传统的化学教学无视学生的前概念,认为只要通过传授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就会代替学生的错误概念。研究表明这种观点是不适当的,学生的前概念(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有极强的顽固性。学生甚至在学习了化学课程几周后,又恢复了最初的原有概念。为什么前概念如此顽固呢?这是因为学生花费了相当的时间与精力建构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知识体系(都是朴素的),他们在心理上还是在理智上都离不开它们。学生头脑中的那些前概念含有对自然界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又是自己切身体验到的东西。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早先形成的各种前概念深信不疑,不试图将这种原有的观念迁移到新学知识中去。在化学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前概念,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前概念不但会妨碍新知识的获得,而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更多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另一方面,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头脑中的不少前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这样的前概念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把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生长出新的科学概念。例如,水能灭火是钠的化学性质的前概念;酸味是学习酸类性质的前概念等。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挈机,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化学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化学前概念在教学中本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前概念是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关键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否正确的看待学生的前概念,运用好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

3.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的新思考——前概念转化的策略

3.1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概念

布卢姆《人的特性和学校学习》一书中,证明了认知前行为(前概念)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变量,因而教师在进行设计教学时应调查、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概念。一般可以采用谈话、书面表达、墙报、分类卡片、大脑实验、设计与制度、调查问卷、预测和解释等方法。谈话法:老师通过和学生个别谈话或集体谈话来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书面表达: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写出对于即将学习的概念的认识;墙报:学生制作一些墙报,突出他们对某一概念的认识;分类卡片:教师在卡片上写下某一概念或理论的应用事例,要求学生把那些事例分类并说出其分类的依据;大脑实验:给学生描述一个假定性的问题情形,要求学生想象可能的结果,并解释他们的思维;设计与制作: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学生围绕着某一个概念设计和制作出一件有用的东西;调查问卷: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其问题包含各种各样的可能的学生头脑原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回答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预测和解释: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验情形,要求学生预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哪些现象,教师也可通过提问或学生练习等方法诊断出学生的旧认知结构。例如在讲授“分子、原子”内容的第一节课时,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早已有了自身“原子”概念(原子的前概念):“原子是很小的”、“原子是圆的”、“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像面粉颗粒一样”等等。

3.2概念获得的同化形式

教师在已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首先要认真分析、辨别学生头脑中已有概念对新概念学习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其次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教学,即要善于同化和重组学生的观念,要把培养思路教学作为知识体系教学的前提,帮助学生把已学得的内容不断纳入新学得的内容体系中去,使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即不断地进行知识点的联结、构建、组块和结构化,以发展认知网络,这里涉及到多种因素:知识的组合方式、学生的认知方式、心理状态、学习态度……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就得妥善处理各因素间的关系:或学生自学式、启发式、探索式、学生讨论式……这就得根据具体内容选取具体的方式。

奥苏伯尔倡导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有意义学习中,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网络中可以利用的适当观念构成三种关系,第一种,原有观念为上位的,新的知识是下位的;第二种,原有的原有观念为下位的,新的知识是上位的;第三种,原有观念和新知识是并列的(见下表)。这种新观念需要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发生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新旧观念发生相互作用,其结果是新概念获得意义,原有认知结构发生改组。

3.3随即通达教学———强化、巩固科学概念的方法

建立起来的化学概念如何能全面、深刻地印留在学生头脑中,从长远观点来看,是关键之关键。结构主义的随即通达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方法。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意义的建构可从不同角度入手,从而获得不同侧面的理解。同时,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存在着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性,任何对事物简单的理解都会漏掉事物的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另外情境中,从另一角度看时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看来,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的内在性质和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端,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中阶段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即通达教学”。

随即通达教学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学习者可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内容所涵盖的知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通达”,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的重复,即所谓的复习。这里的每次“通达”都有不同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在这种学习中,学习者可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背景性经验。因此,多次“通达”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和认识上的飞跃。

教学实践证明,建构主义的随即通达教学能强化、巩固科学概念,它对学生起积极作用的过程可这样表述:进一步让学生信服化学概念更正确,适用范围更广,先是在定性问题上,然后在定量问题上也是更加符合事实;让他们再一次把自己的前概念与化学概念对照比较,让他们发表看法,因为只有通过讨论,才可知道他们是否真正明确了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脑子里发生的转变,同时认识到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是智力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有意义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还要提醒化学教师要注意:前概念;心理冲突;耐心、细致地把前概念转变为化学概念。公务员之家:

3.4化学前概念转变的实例分析

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体系中,化学反应速率是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对“反应速率”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学生建构整个化学平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前,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物理学中的宏观物体运动的速率,并且刚刚从日常生活中的速度(矢量)转变为速率(标量),在学生头脑中往往已有了关于“位移”、“距离”、“时间”、“加速度”等概念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速度”的概念存于意识中的图式。当教师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时,首先必须非常清楚的认识到学生头脑中这些原有的认知与知识;其次,通过对比实验直观的(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展现化学反应过程是有慢有快,然后可以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微观粒子在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过程(碰撞原理),这时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参数(速率、位移等)将被原有宏观的图式同化。最后可以通过学生再一次把自己的前概念(宏观的速率)与新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对照比较,让他们发表看法,相互讨论。这样经过多次的“通达”,就有了原有的“速率”过渡到“化学反应速率”的进步,形成了正确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关于化学概念转变学习的研究,是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运用结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化学教学的需要,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动向。如何发现学习头脑中那些朴素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更好的帮助学习将这些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仍然是摆在我们中学化学教师面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王磊,苏伶俐,黄燕宁.初中生化学前科学概念的探查—科学学习心理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2]刘瑞东.结构主义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1-2):77-79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相异构想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三学”理念;“竞争与合作”学习

近年来,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被教育界广泛接受、应用。那么,学生的学习应该追求怎样的“境界”?显然,应该追求一种“深度学习”的境界。为了摆脱传统的被动学习、肤浅学习的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具体的“学情”,激发学生的“学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识”,生成可持续性发展的“学力”。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学”“深学”,进而让学生“乐学”,这就是所谓的“三学”。其中,“真学”是“三学”的基础,“深学”是“三学”的核心,“乐学”是“三学”追求的一种境界。以“三学”理念为指导,能有效地助推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让学生在“先学”“展学”“研学”“拓学”等各个环节中不断发掘自身的体育学练潜质,从而提升自身的体育学练质量,优化自身的体育学练品质。

一、开发“学材”,指引学生“竞争与合作”学习

以“三学”理念指引学生“竞争与合作”的体育学习,首先要善于开发“学材”。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比较随意,有教师甚至将之概括为“一个哨子两个球,教师学生都快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开发“学材”,要对“教材”进行精加工,使之更适合学生的体育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学材”,才能指引学生的体育“竞争与合作”学习,因为“学什么”比“怎样学”更重要。在开发体育“学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解读相关的体育本体性知识、技能,更要去研究学生的体育认知规律、学练心理等。比如,在教学“支撑跳跃分腿腾跃”时,笔者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完成这一项目的学练,有一部分学生却不能完成这一项目的学练,差距比较大。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分小组建构“学材”。这种“学材”的开发与建构,是“三学”理念下的“竞争与合作”建构。学练基础比较薄弱的小组,研发设计了橡皮筋在“山羊分腿腾跃”两侧斜拉;有一定的跳山羊经验、能力的学练小组,研发设计了橡皮筋在“山羊分腿腾跃”平拉;而学练基础比较好的小组,则自主研发设计了“分腿腾跃横跳箱”;学练基础优秀的小组则研发设计了“分腿腾跃横跳箱(分腿越过标志物)”。通过这样的多层次的“学材”开发,让“学材”更适应、更契合学生的体育学练。这种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不仅包括学练水平相当的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包括水平存在差异的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当小组通过低阶的体育学练达成目标之后,就会积极主动地迈向高阶的体育学练。同时,这种基于学生具体学情的分层学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调动学生的体育学练积极性。“学材”开发是一种课程“创生”,也是学生展开“真学”“深学”“乐学”的过程。通过“学材”开发,学生能发现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上述“支撑跳跃分腿腾跃”的“学材”开发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调整垫子、踏板与横箱之间的距离,从而不断地突破自我的心理障碍,建立学练的信心。在引导学生开发“学材”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细致地把握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跟进学生的体育学练,对学生的体育学练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助推学生的体育学练。

二、指导“学法”,提升学生“竞争与合作”学习

基于“三学”的理念,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学法”。无论是对于“自学”“互学”还是“共学”的学生,都要将“学法指导”贯穿始终。只有进行“学法指导”,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真学”,促进学生的“深学”,进而让学生“乐学”。学法指导,是促进学生体育“竞争与合作”学习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体育学练的效能取决于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的“学法”,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提问,更要鼓励学生积极地“问学”,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学法”指导,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揣摩学生的学练障碍、困惑,把握学生的学练迷思、相异构想等。“学法”指导针对的是学生存在的问题,既可以是共性的问题,也可以是个别性的问题;可以是核心问题,也可以是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共性的问题或重点的问题,应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指导;个别性问题或难点性问题,应面向个别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进行学练方法的分享与共享。比如,在教学“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时,笔者对学生的技术进行悉心的指导,首先帮助学生复习“原地投篮”“原地运球”技术,一是让学生原地熟悉球性、进行控球练习(包括“单双手抛接球”“头绕环”“腰绕环”“8字绕环”等);二是帮助学生复习原地投篮技术;三是帮助学生复习运球技术(包括原地运球技术和行进间运球技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篮球学练经验,尝试自主学练“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在自主学练的过程中,让学生相互观摩,从而让学生从“自学”转向“互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学练”的方式,如让第一组学生进一步巩固技术、强化动作要领,其目的是鼓励学生树立学练信心,增进学生的学练感受、体验,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不断地超越自我。对第二组学生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学生进行身体前变向运球时的单手低手投篮动作,其目的是将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与“运球变向突破技术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投篮的命中率。对第三组学生则主要增加攻守条件,让学生在对抗和防守的情境中进行学练,集中体现了体育学练的“竞争与合作性”。对抗是一种竞争,而防守更需要合作。攻守条件下的学练,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练。对第四组学生进行“教学比赛”,鼓励学生将相关的技术应用于实战之中。“学法”指导要切入学生体育学练的“最近发展区”,要让学生在体育学练的过程中“跳一跳摘到桃子”。另外,“学法”指导,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从“现实发展区”经过“最近发展区”,最后迈向“可能发展区”,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的体育学练从“现实水平”发展、提升至“可能水平”。这是一个体育学练不断进阶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体育学练不断地从肤浅走向深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出学生容易犯的错误,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地纠正错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练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体育学练经验。

三、设计“学程”:促进学生“竞争与合作”学习

所谓“学程”,是指“学习的进程”“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流程”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样态、路径等做出一定的谋划,从而让学生的体育学练“学程”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可预设性。同时,“学程”又是动态的,作为教师,要把控“学程”中的各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程”是预设与动态的生成。设计“学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竞争与合作”学习。设计“学程”,教师要为学生的“真学”“深学”“乐学”提供一个弹性的发展时空,让学生能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学程”设计,还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在学生“学练经验”和“学练目标”之间搭建桥梁。在进行“学程”设计时,教师要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程”设计不仅要注重预设,还要注重开发学生学习中的生成性资源。比如,在教学“篮球学习并运用其他传球方式”时,笔者在“三学”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学练心理、身体等特征,对“学程”进行精心预设,将整个的学习流程分为三个阶段,从而让学生的体育学练能循序渐进。首先让学生学习“面对面双手反弹传球”,其次让学生学习“移动中双手反弹传球”,再次让学生学习“双手头上传球、单手肩上传球”,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组合练习”。这样的一种“学程”预设,遵循了篮球学练的规律及学生学练篮球的心理规律。在学练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传球的技术动作,从而知道该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在每一个学练环节,笔者不仅引导学生探究,更引导学生彼此合作、交流,对学练方法进行切磋,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实践,勇敢地尝试,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团队的协作精神。“学程”设计要以学定教、因学施教、顺学而导。作为教师,要及时跟进、适度介入、点拨引导,以此彰显学生“学”的本位。“学程”设计诠释、塑造了“真学”“深学”“乐学”的“三学”理念,有效地发展了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四、反思“学态”,提升学生的“竞争与合作”学习

基于“三学课堂”的建构理念,教师不仅要开发“学材”、指导“学法”、设计“学程”,更要反思“学态”。“学态”的反思,不仅是学习结果的反思,更是学习过程的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反思,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竞争与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升。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反思学生的“学态”,要有三只眼:一是“飞鸟之眼”,即从高位反思、审视学生的体育学练。这样的反思,视野要开阔、站位要高,要通过反思把握学生的学练方向。二是“蜻蜓之眼”,即从中位反思、审视学生的体育学练。这样的反思,主要关注学生的具体学练,促进学生的体育学练行为的转变。三是“蚂蚁之眼”,即从低位反思、考查学生的体育学练行为。低位反思,能让教师更加亲近学生,从而让教师贴地而行。反思学生的体育“学态”,要从“观教”走向“察学”。这种“蚂蚁之眼”的低位反思审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普遍学情,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练的独特性。通过反思“学态”,促进学生改进体育学练行为,提升学生的“竞争与合作”学习的效能,从而促进学生的“真学”“深学”“乐学”。比如,在教学“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时,笔者在学生的学练前、学练中及学练后都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在传接球的过程中配合是否默契?在传球的过程中,自己是否能关注接球者?在接球的过程中,自己是否能关注传球者以及传出的球?在传接球的过程中,自己是否具有敢于挑战困难、挑战自我、参与竞争的良好品质?通过积极的反思,让学生拥有自己的体育学练思想,有自主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如让学生在接球时能两眼注视来球,两臂迎球伸出,促进传球者与接球者的配合。通过“学态”的反思,能培育学生正确的竞争、合作意识;能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基于“三学”理念,指导初中体育教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更要着眼于学生的体育学练心理、体育学练素养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自觉地应用“竞争与合作”学习的策略,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练参与,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练责任感。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体验到“竞争与合作”的乐趣与快乐;能积极地相互提问、补充、质疑、辩论。作为教师,要在学生学练的关键处、重心处施力,为学生的体育学练“编织”“堵漏”,进而为学生的体育学练“进阶”“爬高”。

参考文献:

[1]潘雪峰.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的基本策略[J].体育教学,2015,35(2):9-10.

[2]于素梅.从一体化谈新时代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J].体育教学,2020,40(12):10-12.

相异构想范文篇10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1.运用故事、生活实例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切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引起学生探究的动机。例如在讲“平面镜”时,我让学生想象自己在镜子前梳妆打扮时的情境,再让他们拿自己和镜子里的像作对比等。正是这些情境的安排,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鼓励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使学有所用的价值取向深入人心。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2.有效探究的支点——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探究的动力。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是教师以语言描述具体的事件或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比如讲摩擦力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刻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在学习物态变化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冬天的早上,家里的玻璃窗上为什么会有冰花?用久了的日光灯管,它的两端为什么会发黑?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全面了解现象的特征,了解其发生、发展的条件,以及条件与结果之间的依赖关系等,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创新教学的实施

物理学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新物理教学,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实现创新教学。1.创新课堂的导入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导入是课堂教学信息的起点,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具有引起注意、激发动机、铺垫、设疑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导入,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导入艺术,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自如地运用有关资源,以创新的形式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白课堂所讲的重点内容,并尽可能使之直观化、形象化,以便学生理解掌握。2.在平常教学中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创造性地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努力去展示其美学特征,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产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这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共同协作。

1.师生应该共同进步。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交往、合作的积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更多的时间与主动权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倡在合作中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浮力》的教学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然后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整个学习群体相处于愉悦的知识空间,营造合作学习空间,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着指导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才会使学生学习更高效。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幸使用上先进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将物理课堂引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境界,起到许多常规教学手段起不到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尤其是抽象的物理问题,如通电线圈中磁场的模拟、飞机升降力原理的动画模拟等,更需要多媒体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物理所研究的对象是极其广阔的,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宇宙天体,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如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其抽象的物质变得具体、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我们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才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同时还可以增加习题训练的容量,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从而达到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不会局限于时间与空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够突破时空,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实践、探索的过程,感受探索中的乐趣,激活创新意识。

五、结束语

整体上而言,初中物理还有众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要根据初中阶段物理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全面、正确地加以运用。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在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轻轻松松的教,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以便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要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我们必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加上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为我们的物理教学锦上添花。

作者:杜敬霞工作单位:河北省巨鹿县实验中学

第二篇

1科学方法渗透的基本原则分析

1.1紧紧围绕物理课程标准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物理课程标准是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教学的重要准绳,我们的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此为准绳,面向全体学生施教,渗透科学方法,确保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1.2心中有学生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教学是无意义的,势必低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也是如此,必须从学生的学龄特点和原有物理基础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难度上要量力而行.与物理知识教学一样,物理科学方法教学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地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1.3尊重物理教材

教材是学科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组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尊重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设置完成知识的教授和方法的渗透是明智的选择.例如苏科版教材,将物理知识、规律及物理研究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科学方法的运用,在探究中运用观察、猜想、分析、类比、归纳等方法实现知识的有效习得,此外,教材中给学生安排了富含思想方法的物理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发展素质.

1.4科学方法与物理知识教学有机结合

物理科学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物理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与知识教学相辅相成,潜隐于物理科学知识教学之中,并以知识为载体,因此我们的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应具有隐性特征,并应长期分散训练和渗透.

2结合案例谈几点建议

2.1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生成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生成本身就具有探究性,富含科学素养.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质疑提问的激发.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汽化”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观察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很自然地提出问题.任务1:要求学生将用酒精浸泡过的湿棉球将温度计玻璃泡包住,然后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温度计的读数在下降)任务2:要求学生对着包着湿棉球的温度计玻璃泡扇风,观察温度计的读数的变化.(温度计的读数下降变快,但是棉球干了后,温度计读数却又上升了)学生在实验现象观察后,疑问也就随之而来,“棉球湿时为什么温度计会出现读数下降的现象?”“对着湿棉球扇风,为什么温度计读数会更快地下降呢?”等等,学生的提出问题过程就包含了观察、思考、猜想、质疑等多种科学方法,长期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2.2注重物理规律探究的开放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学过程中不要强迫所有的学生想法和思维点趋于一致,尤其是探究方案的设计上,我们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科学方法进行尝试.要求学生观察漫画,并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这样的做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通过漫画很自然地去联系使用定滑轮有哪些优点,又存在哪些不足,并根据漫画的观察进行相应的猜想:“用定滑轮提起重物能否省力?”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形成探究的需要.接着要求学生结合实验台面上的器材,自主探究,学生自主组装定滑轮,不同的学生探究方法各异,有的是组装后用两把弹簧秤进行实验探究,有的是采用钩码的方式进行探究,实验中还通过改变弹簧秤拉力的方向或是钩码的个数进行动态探究,渗透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方法,通过数据的记录与分析,最终生成结论,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必定记忆持久.

2.3注重科学方法的迁移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同一种物理科学方法可以用来探究不同的物理问题.科学方法的迁移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例如,在初中最为常见的物理思想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的关系”、“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在研究时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长期的科学方法渗透,控制变量法由原来的隐性思想方法逐步显性化并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2.4密切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学生并非空着脑袋来学习物理的,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亦是学生最近发展区所在,初中物理情境应关注学生的人性,突出发展这一目的,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通过最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互动的教学模式,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做到教师引导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和谐统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统一.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安全用电”一节的内容时,笔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增加了现场演示维修家庭电路的内容,学生兴趣高涨,通过亲身体验学到了知识,认识到只要正确操作电并不可怕,掌握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在学习电功率的教学中,笔者为了让学生认识额定功率,额定电压,以及用电器功率与电阻的关系,特意找来100W和40W的灯泡各一只,让学生观察标识及灯丝的粗细.这样,学生对于用电器功率大的电阻小这一困惑的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为学生扫除了学习障碍,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候,学生头脑中的物理前概念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对于这种情形,我们教学中应注重情境的设置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认识上的突破.例如,“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一节知识学习前,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电路知识,电流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认识存在着片面性,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电流经过用电器会减小,他们认为电流被用电器消耗掉了.”如何消除学生的相异构想呢?提出问题:图2、图3的电路中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A、B、C、D几点的电流大小关系如何?学生根据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猜测、推断的过程实际上是暴露相异构想的过程,那事实怎样呢?不告诉学生答案,引导学生借助于安培表自己进行实验探究.在A、B、C、D各处连接相同的安培表,通过实验得出:“串联电路电流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处处相等,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总之,物理科学方法在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思维活动中是最灵活的成分,也是我们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最难捕捉的.科学方法渗透不应孤立施展,而应融合于知识教学和知识应用之中,教师给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在情境中实现方法的应用和迁移,学生有了过程体验,学生的记忆就会持久,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能够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作者:陈建昌工作单位:苏州市春申中学

第三篇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师老龄化导致教学理念老化

众所周知,农村学校教师在年龄结构上极不合理,绝大多数教师年龄偏大,青年教师少之又少。他们教学观念陈旧,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手段、方法和模式,在今天新课改的课堂上依旧实施着一成不变的“应试”教育。因为技术的落后限制信息传递的容量。

2.青年教师赶“时髦”,导致“整合”成了花架子

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无所适从,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手段,应该与传统的教学、常规的电教等手段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3.机制、体制、地理位置导致学科与信息技术很难整合

我国教育行业的机制、体制导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县城与乡下,一般地区与老、少、边、穷地区,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在教育经费投入、教学仪器配备、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学校学生来源等方面的不平衡。况且较多的农村初中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多媒体教室,只有一套远教的模式一或模式二,远远满足不了多班学生和多个老师的需求。

二、改变上述现状的思考和方法

1.改善年龄结构,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新课改理念

2.取长补短,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避免花架子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是每节课都用,满堂课都用,而是有选择地采用。

3.实现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的公平,让“整合”无处不在教育公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现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的公平。

三、物理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的好处

1.优化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节奏

2.设置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师生全员参与,效果及时反馈

4.对学科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后的一些思考

本文主要通过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进行探讨与思考。在21世纪的大教育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今天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被运用的必要性。不能简单地将它看作是一种手段,更不能将它看作是一项很难掌握的纯技术,而应该更多的将它与学科进行整合,补充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体现新课改理念。学科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向转变。我想这才是这场学科整合运动的初衷。我们广大农村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这样一种工具,为全面推进新课改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要做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主人,而不是成为新一轮课改的奴隶。

作者:陈达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高尚镇初级中学

第四篇

一、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引导学生培养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起课前对教材进行预习,课后对知识进行复习的良好习惯,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能将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标注,将以往曾经学过的问题进行温习或者再次巩固,对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归纳以及巩固,另外在课后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记录的笔记以及知识点在课后进行整理和归纳,继而对章节之间进行连贯性的复习,使得学生自身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二)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

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比较相似的概念或者公式,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不牢固就会出现概念混淆的状况,要是学生能够对这些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或者分析就能更好更牢固地对这些知识加以掌握,能够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乐趣。

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

初中学生目前正处于一种兴趣勃发的阶段,在遇到新鲜的事物的时候会有比较强的好奇心来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以及兴趣,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又更强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一)运用兴趣进行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贴近的或者是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使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感觉到物理学习成功的自信,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保持热情以及兴趣。

(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

就物理教学来说,其实是一个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也对物理实验课程充满兴趣和热情,所以说,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兴趣和愿望加以尊重、加以满足,要满足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愿望,通过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猜想,继而设计相应的实验步骤,通过实验过程让学生自身的猜想得到相应的验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自豪感及满足感,提升学生的物理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三、重视情感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重视初中学生心理发展

初中物理教学应当依据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状况以及自身特征,使用恰当的、幽默的物理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对那些没有认真听课或者是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要进行严格的教育,但是不能对其进行体罚,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对其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热情及分析问题的良好思路,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建立和完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应当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公平对待,要尊重学生。当前我国很多教师往往比较偏心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但是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往往对其比较忽视。教师应当对这些学生加以帮助,而不是对这些学生进行讽刺甚至是体罚。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中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但是心理素质又不是很好,学生一般对批评比较敏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希望得到表扬以及鼓励,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意识到这一点,在学生取得相应进步的时候要对其进行表扬,当学生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其进行鼓励,学生渴望被肯定,只有被肯定,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对老师的尊重,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激发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不断地分析总结,对好的教学方法进行发掘和使用,从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性学习,继而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及热情,使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而不是枯燥,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的配合,取得理想的物理教学效果。

作者:李祥工作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第五篇

1.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我省对农村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山区总体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村山区初中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极度匮乏,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漠不关心,不能主动通过自己的双手保护身边环境。我们对贵州省正安县农村山区的某两间中学的学生和物理老师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对A学校的学生发放了178份问卷,老师发放了22份问卷,收回学生问卷168份,回收率为94.38%,收回老师问卷21份,回收率为95.45%,对B学校的学生发放了152份问卷,老师发放了18份问卷,收回学生问卷148份,回收率为97.36%,收回老师问卷16份,回收率为88.88%。

1.1农村山区初中物理教师问卷统计与分析。

(1)从两所学校的学生的信息反馈来看,老师在课堂上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所占百分率分别是20%和16%,所占百分率极低。

(2)从两所学校的老师的信息反馈来看,老师在课堂上主动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所占百分率为47.6%和50%。

(3)可见在农村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并没有做环境知识的渗透。现在国家大力提倡新农村建设,但是农村山区的教育依然极其落后,环境保护意识极弱,农村山区孩子在接受环境保护知识的渠道很窄,在仅有的学校学习机会里并没有很好地学习到环境保护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也没有有效地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农村山区的初中生对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是很少的,农村山区的这部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很难做到保护身边的环境卫生。

1.2农村山区初中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

(1)农村山区的初中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对环境保护的百分率很低,并没有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保护环境。

(2)农村山区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并没有获取多少,更没有将其付诸行动。

(3)农村山区的孩子在家里日常生活当中没有注意到节约用水用电,并不知道我们的日常生活物品和资源的联系,造成了农村地区资源的严重浪费。

2.农村山区物理教学过程之中渗透环境知识的必要性

2.1从农村山区教师情况来看。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山区中学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渗透环境教育的意识较差,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建议学校通过培训教师,增强教师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农村山区的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渗透环境教育。物理学科本身是一门应用广泛的自然学科,应该把它和学生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教学。这样不仅可教会学生认识身边的事物,还可教会学生如何对待身边的事物和如何保护身边的环境。

2.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从收集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农村山区的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弱。然而初中的学习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在初中学习到的知识会让一个人一辈子难以忘却。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及养成的习惯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正确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农村地区的孩子在家庭教育这方面一般很欠缺,家长没有把很多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正是因为这样,在学校老师承担了更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地区的物理教学过程之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会让这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保护身边环境的好行为。让这些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不忘把自己和身边的环境相互联系在一起。

2.3从农村地区的发展角度来看。

现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的整个推进过程中,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在农村地区更需要人们做好保护环境,保护好环境是农村地区的人们有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前提,然而农村地区现在人们的整体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弱,加强这一地区的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大势所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能更好地在家庭中收到显著的教育效果。所以加强农村地区初中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重要。

2.4从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来看。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今天教育的好坏决定了明天我们世界的好坏,今天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决定了未来世界生活环境的美好程度的高低。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大环境下,农村地区的环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农村地区的孩子的环境保护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明天农村地区人们生活环境的好坏。然而在如今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的环境保护的知识匮乏的现状下,在农村地区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3.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

3.1吃透教材内容,找到与环境教育的切入点。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熟悉教材内容,找准教材内容与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之中渗透环境保护的知识。例如:在讲解“电”这章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上对电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想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告诉学生电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电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每个人都要节约用电。在讲解“功与能”这章节时,老师可以通过课本内容的知识,告诉学生能量是不可以创造的,能源是有限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做到保护能源,等等。

3.2从实验当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理论教学外,还有实验教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往往把实验课不当回事,在实验课上随意性较强,常常会破坏实验室里的器材,浪费实验室里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告诉他们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我们要注意保护实验室里的设施,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不损坏器材,不浪费资源。例如:在做“电”这章实验的时候,告诉学生要节约用电,等到做实验的时候再打开开关,不要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把开关合上。在实验室里学生也好节约用水,不要把水龙头一直开着洗手,这样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3在课外实践当中渗透环境教育。

学生除了在学校课堂上学习知识以外,还可以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接受环境保护知识。例如:在商场购买电器产品时,商家在宣传电器产品的时候会讲解一些与环保有关的知识,在家里洗衣服的过程之中,学会合理利用生活用水,尽可能地节约用水。物理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我们要学会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后,用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更要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做到从实践中学到保护环境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者:骆勇向德庆工作单位:遵义师范学院物理系

第六篇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践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的学生,各方面正处于发展阶段,心理、生理特点都不相同,这时进行教学就要找到他们共同喜欢的地方,开展教学。许多学生学习一样东西都是因为对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进行物理教学。物理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和现象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些现象和事例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物理知识、现象感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2.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会注意到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对它们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物理教学中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时,学生会更认真的学习和听讲,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果举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比较抽象的事例,学生没有接触过,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消化物理知识。

二、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有效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传统的物理教学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也没有兴趣学习物理知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物理学习当中,教师就应该转变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有兴趣,学生才会愿意学,学习的效果也才会更明显。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找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近的问题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其更快地融入物理学习。如在讲气体的性质这章节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讲故事,外国的一位元首看到我国的爆米花机能够把大米膨化成又香又脆的爆米花,很吃惊,后来这位元首在结束对我国的访问时,订购了许多台这种被他称为“大米充大机”的机器。同学们一定吃过爆米花也一定喜欢吃爆米花,而现在的爆米花机已由原来的密闭容器改制成不密闭的高压锅制作,更方便更营养,为什么能把这些粮食转化为比它大几倍的香又脆的零食呢?引用这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开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问题生活化。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事例和问题去开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实验生活化。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得到和验证许多物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其对物理学习更加感兴趣,能够主动学习物理,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开展生活化的实验,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用品和工具进行实验,验证物理现象,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遇到物理现象和问题时,能够利用身边的用品和工具来验证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意识,使学生的物理水平不断地提高。如设计“纸锅烧开水”的小实验,先设置疑问,同学们都知道铁锅可以用来烧开水、做饭。而纸锅烧开水,你们听说过吗?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动手做实验,当他们亲自动手把“纸锅”里的水烧开,而纸锅却安然无恙时,学生们对实验充满了兴趣。此外,还可以利用注射器、矿泉水瓶、废旧的铁粉等可以完成许多有趣的小实验。

4.作业要生活化。学习物理知识后,为了进一步地加深理解和记忆,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利用生活化的物理习题,减少学生对练习的抵触心理,把作业当做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可以消除学生对物理的厌烦心理,使其积极进行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这样一道题,小明放学回家,坐电梯上楼,电梯从一楼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先匀加速上升5s,速度达到5m/s,再匀速上升6s,最后匀减速上升2s后停止,求小明家住在几楼。(这里计一层楼为3米)通过这样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可以使学生把题目的人换成自己,计算自己家的楼层数,使学生的兴趣更浓。初中物理教学在整个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使物理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积极地开展生活化的物理教学,通过各种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作者:徐飞龙工作单位:山西省霍州市白龙矿区学校

第七篇

一、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兴趣式衔接引入

日常物理课堂教学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定理和公式的讲解,在这些内容的讲解上如果采用直接介绍的方法会十分枯燥,缺乏吸引力。但是,如果能够通过讲故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进行浮力定律的讲解中,教材编排是直接的问题引入,直接跟学生提问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等因素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让他们更好地继续学习。而如果通过一个关于浮力的故事就能够更加顺利地引入浮力这一概念,如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政府听闻八国联军钢铁制造的军舰在我国大沽炮台进行挑衅的时候没能足够引起政府的重视,原因并不是政府无力抵抗,而是传统愚昧的观念,当时清政府官员认为钢铁比水重,无法浮在水面上,更无法进行军事侵略,因此,这种专制而愚昧的想法错使当时清政府失去了抵抗的最佳时机,进而导致了北京的沦陷,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导致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清政府没有人对浮力这一原理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研究和试验。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合理地引入了对于浮力的教学,就会激发学生对于浮力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自然地接受浮力这一概念。

二、以新奇的试验和想法进行课程衔接

每节物理课程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既是一个新的教学起点,又是建立在上一个教学基础上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衔接上更要以新奇的教学方式保持学生的兴奋点,通过这些奇特的想法和试验进行新知识的引入。如,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知道镜面反射比白布对光的反射能力更强,那么在进行电影放映的过程中可以用平面镜代替幕布吗?”一般按照常识理解,大家都会说平面镜的放映效果会比幕布好很多,这时就可以通过投影仪和一块较大的平面镜进行图像放映,结果大家在平面镜上没有看到预想的效果,学生就会对这种情况感觉非常好奇,这时就可以自然地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知识教学,顺利地完成该部分教学内容的引入。

三、通过笑话进行幽默式引入

在物理概念教学的引入过程中,通过一个笑话进行幽默性引入不仅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求知欲。如,在进行惯性概念的教学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笑话进行引入: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甲突然倒在乘客乙的身上,这时乘客乙抱怨道:瞧你那德行。而乘客甲却非常幽默地说道“:这不是德行,是惯性。”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这时候老师再进行及时提问,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什么会摔倒?乘客甲所说的惯性是什么?惯性是怎样作用在乘客甲身上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顺理成章地引入惯性这一概念,将学生轻松愉快地引入到了惯性概念这一教学环节中。总之,进行物理教学课堂衔接和引入的衔接性语言远不止上述几种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环节过渡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组合,即使同类的教学环节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知识、思维以及方法层次上的差异,衔接性语言也将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教师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不仅要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还要遵循教学的自然性和探索性,做到连贯性物理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作者:韦恒英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来宾第六中学

第八篇

一、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能够以大量的视听信息和高科技的表现手段对学生的思维兴奋点进行冲击,加上多媒体所提供的丰富的图形、图画,可以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开展物理课程的学习。另外,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实验科学,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进行直观的展示,而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可以进行图形、动画的输出,这可以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得学生能够动态的获取各种图像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物理学习的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如在开展实验的操作之前,老师就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进行仿真实验,将实验的步骤、流程都预演一遍,缩短教学时间,提升实验的质量,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于演示实验。在进行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演示教学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进行演示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然后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讲清楚,比如布朗运动和光电效应实验等等。如果老师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很好地获得展示实验的效果,而且还能够做到声文并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实验过程中现象不明显的情况,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实验的观察。再如在讲解横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使用传统的细橡皮绳很难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坐在后排的学生很难看到演示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实验,能够将横波的现象缓慢地呈现出来,这样教学的效果往往会更好,学生能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2.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于知识练习。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解答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如应用电磁场等一些综合题目。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的多,而且难度也很大,特别是对于学生自身的想象力要求比较高,很容易产生理解过程中的混乱,导致概念不清的情况发生。而采取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将很多难以想象的空间问题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将复杂的过程进行形象的描述,从而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析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最为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自己对于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状态才是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开展学习。也就是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各个环节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这样才符合学生学习的特征。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不断提升老师自身的素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所以,初中物理课程老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升自身的电脑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地保障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也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