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23:05:01

无损范文篇1

1岩土工程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是岩土工程中进行锚杆锚固质量水平检测的基本技术,其是在不损伤岩土基本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和数据分析检测岩土结构是否存在缺陷,并判断缺陷可能的类型、位置、以及尺寸等,为岩土锚杆锚固质量水平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岩土工程中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主要包括常规锚杆锚固质量检测和当代比较流行的无损检测两种技术方法。由于此两种方法在进行检测时所选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不同,因此,其在岩土工程检测过程中各有优缺点。

1.1常规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技术

常规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是一种典型的静力锚固质量检测法,即工程中常说的拉拔试验法。该法主要根据岩土中压力计和位移计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利用相应转换计算公式整理出岩土中锚固杆位移与荷载间的变化曲线,从而分析出岩土锚杆锚固质量水平。在大量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效果分析可知,静力检测法仅仅可以对岩土中损坏性进行静态检测分析,而且其检测结果具有很强局限性,不能对大面积锚杆锚固质量进行动态检测,加上其所选用的拉拔试验手段所获得锚固力是一个综合值,不能定向到锚杆具体某段上,因此,其试验结果只是个结论值,只能对岩土损坏性与否进行静态判断。现代工程中很多高强度螺纹锚杆被广泛应用到岩土锚固实际工程中,据大量研究和实际试验表明:当锚固结构中水泥砂浆的长度(L)大于锚固钢筋直径(D)的40倍以上时,如果采用拉拔试验法判断锚杆锚固力时,即便在拉拔力作用下锚固钢筋出现径缩甚至拉断情况时,其也不会丧失相应锚固力,也就是说采用此法所获得检测结果很难反应高强度螺纹锚杆的锚固性能水平。岩土锚固结构体外包水泥砂浆的质量好坏对锚杆锚固作用力的影响也是非常大,但是采用常规锚固质量检测方法几乎不能检测出整个锚固护体外包水泥砂浆的好坏,同时用拉拔试验法也无法检测出岩土锚固体中锚杆的长度,不能判断施工过程中是否有预埋件错埋、偷工减料等行为。

1.2现代流行的无损检测技术

近几十年,在岩土工程中发展起来的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是岩土工程锚杆锚固质量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利用相应电子硬件设备和信号传输媒介,采集锚杆锚固性能数据信号,从而对岩土工程锚杆锚固质量水平进行动态安全性评价。现代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不断完善发展,为岩土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加上现代岩土工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新设计思路、新材料、以及新施工工艺等又对岩土工程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岩土工程质量综合检测技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2岩土工程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基本原理

当岩土锚固体锚杆锚头受到瞬态外力激振后,就会引起锚杆杆头质点发生剧烈振动,并以应力波的形式向锚杆杆底传播。如果整个锚固体具有完好质量水平,则锚固体内部将给锚杆传输的应力波提供一个均匀传播媒介,此时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幅值、以及波类型均保持不变向杆底传播;若锚固体内部存在质量问题,则应力波将会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相应波速、波幅、以及波的类型等就会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改变,以反射波、透射波、或者散射波等形式表现出来,即应力波在存在质量问题的地方其波强度将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激振扰动能量在该处出现重分配现象,一部分能量穿个扰动界面继续向杆底传播转换成透射波;而其它能量则受到干扰面的影响沿锚杆返回到杆头即为反射波。在实际工程检测过程中发现,透射波由于受到检测体内部非均匀介质的影响,很难精确测到其具体值;而反射波可以在其反向传播到锚杆杆顶时,由安装在锚杆杆顶处相应的应力波传感器(如:加速度计或速度计等仪器设备)实时测得。由于传感器所测得的反射波数据信息中携带着岩土锚固体内部锚杆相关信息,因此对反射波内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运算,就可以获得直接反应锚杆锚固质量水平的数据结果(如:锚长、锚固灌浆饱和度、锚固体腐蚀程度、以及锚固锚杆预应力等),从而可以判断被锚固岩土土体的综合安全性能质量水平。

3岩土锚固锚杆应力波无损检测流程

在进行岩土锚杆锚固质量分析前,先搜集完围岩土地地质质资料后,标定瞬态外力激振所产生的应力波速度大小,然后利用相应数据采集装置动态检测反射波的数据信息,并分别经过拉拔抽检试验、时域波形分析、波频频谱分析、以及时频频谱分析等过程,从而获得岩土锚杆长度、锚固质量水平等结果。在岩土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数据中,如果频谱分析分析数据中应力波峰值的频率间隔量(即通常所说的频差△f)存在大小不等、变化区间较大等现象时,可以判断锚固体中砂浆的强度较高、握裹力较大;反之,当频差大小基本保持一致,且呈现等间距分布状态时,可以判断砂浆强度较小、握裹力较小。在进行时频谱分析时,其中高频值区域如果出现次数非常多,则可以推断高频区频率值较高,对应锚固体锚固质量就会越差;反之,时频谱分析时仅首波周期内出现高频值时,可以认定该锚固质量水平较高。同时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将动态测量获得数据的时频谱分析与时域波形分析相结合,从而确定锚杆的准确长度,从而把检测误差控制在岩土锚固质量检测规范允许范围以内。

无损范文篇2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对物品原有材料及结构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设备的整体检测结果,从而便于作业人员及时掌握设备状态信息,更好地做出生产指导决策,提升作业综合效率。较为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技术、磁粉检测技术、渗透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和电涡检测技术等[1]。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具备破坏性、设备体积小、检测灵敏度高等诸多优势,在众多行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煤炭产业的蓬勃发展,煤矿井下生产中对各类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无损检测逐渐成为煤矿生产安全检测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1煤矿机械安全检测中常见无损检测技术

1.1超声波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也称“超声波探伤”,其原理是借助人耳无法辨识接收的超频声波(频率一般介于20Hz~20kHz)对设备进行探伤作业。由于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性佳且声波能量较高,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分界面时能够有效反射,可以对设备中存在的微小损伤进行有效探测。在进行检测作业时,超声波探头要与待检作业面具备良好的接触性,中间不可以有空气。在具体操作时,应当辅以相应的耦合剂排空探头与工作件之间的空气。这样探头方能向工作件发出有效的超声探波,并在接触缺陷界面后反射,反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传输至分析装置进行分析处理。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精准度高,最小能够检测1mm级别的设备损伤,但其只能对机械设备的内部缺陷予以有效检测,无法对设备的表面缺陷或近表面缺陷予以有效检测。1.2磁粉检测技术。这种检测技术是基于漏磁原理进行机械设备探伤的。作业时,检测人员先通过磁场将铁磁性材料磁化,若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存在损伤,则磁场磁力线会在这些不连续处发生变形生成漏磁场。此时,再在磁场中洒上调配好的磁悬液,则漏磁场周边会吸附磁粉,从而形成肉眼可辨的磁痕。通过对这些磁痕的分析便能够对工件表面或近表面存在的缺陷予以明确判定。一般来说,磁粉检测技术适用于对铁磁性工件表面或近表面微小损伤的检测。1.3渗透检测技术。渗透检测技术是指借助液体所具备的虹吸效应,实现对检测物品表面损伤有效鉴定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渗透检测法又包括着色法和荧光法,应用较多的是着色法。着色渗透检测中需要使用3种化学制剂,分别是清洗剂、渗透剂和显影剂。作业时,先使用清洗剂对检测对象表面进行全面清洗,随后向其表面喷洒渗透剂,并静置一段时间,确保渗透剂充分渗透进检测对象表面后,再使用清洗剂对检测对象表面进行清洗,然后使用显影剂显影。常用的显影剂多为白色,一旦检测对象表面存在损伤,则渗透进裂纹内部的渗透剂会被显影剂吸出并显像成红色痕迹,肉眼就可以观察到[2]。应用渗透检测技术不仅能够对铁磁性材料工件进行检测,还能够对非铁磁性材料工件进行检测。不过,应用这种技术仅能对工件表面的损伤进行检测,无法对近表面和内部损伤进行检测。

2无损检测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2.1设备传动轴检测。传动轴是煤矿机械设备的重要组件,例如提升机主轴、天轮轴、带式运输机主轴、通风机主轴等均属于极为重要的承载部件,在井下长期的作业中,这些部件内部极易产生疲劳裂缝。一旦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置,这些内部损伤便会不断延伸,最终引起传动轴断裂,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定期对各个机械设备传动轴进行超声波检测,能够有效防范传动轴断裂故障的出现。现阶段,常用煤矿机械设备传动轴的长度介于600~4000mm,多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设备,对传动轴端面进行轴向纵波检测,并辅以径向横波检测,从而实现对传动轴内部损伤的有效测定。检测作业时,必须结合传动轴具体形态对其相应的轴向波或缺陷波予以判定。图1所示即为传动轴轴向和径向检测位置示意图。2.2风机叶片检测。井下通风机是煤矿生产作业中不可或缺的大型机械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向井下持续不断地输送新鲜空气,从而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因此,确保风机运行有效性,避免其存在安全隐患至关重要。风机叶片是构成矿井通风机的核心组件,长期以来在恶劣的井下作业环境中运行,其转动的重要承载部位均易产生疲劳裂纹。若不能对叶片进行及时更换,叶片裂纹便会不断拓展延伸,最终导致叶片断裂,而且单一叶片的断裂损伤往往还会导致其他叶片损伤,从而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将风机叶片损伤检测作为叶片日常维护中的常规项目来开展。在对叶片进行无损检测时,首先应当彻底清洗被检测叶片,然后再对叶片进行检测并对其存在的损伤缺陷进行记录。完成检测后,要及时清除叶片上残存的清洁剂,以免腐蚀叶片。结合通风机叶片的形状和材质,在进行叶片检测时多采用磁粉检测技术或渗透检测技术。对于铁磁性材料的叶片,应当优先应用磁粉检测技术;对于铝合金非铁磁性材料,则应选用渗透检测技术。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检测时除了对风机叶片进行检测外,还应对叶片和轮毂连接处进行检测。图2所示即为风机叶片检测位置示意图。2.3井下提升机连接件检测。提升机连接件主要包括马镫、销轴、吊钩和连杆等,这些组件均是煤矿提升装置的核心承载组件,其受力集中区域非常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定期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并更换存在损伤的连接组件,对于确保煤矿生产作业安全意义重大。在对上述组件开展检测作业时,常运用磁粉检测技术或渗透检测技术对工件的表面损伤进行检测,同时辅以断面纵波超声波检测技术,以探明内部是否存在损伤。图3和图4所示分别为销轴超声波检测位置示意图和吊钩渗透检测位置示意图。

3结语

机械设备作为现代化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核心组件,对煤矿生产综合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确保这些机械设备的运行有效性,实现设备损伤的及时探明,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至关重要。因此,矿井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相关问题,在煤矿生产中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引进先进技术,开展设备损伤探测,实现故障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排除。

参考文献:

[1]王建明.超声检测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2):28-29.

无损范文篇3

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是: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一)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检测焊缝和铸件中存在的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和未融合、未焊透等缺陷。另外,对于人体不能进入的压力容器以及不能采用超声检测的多层包扎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多采用Ir或Se等同位素进行γ射线照相。但射线检测不适用于锻件、管材、棒材的检测。

射线检测方法可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比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观纪录,可以长期保存。但该方法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检出率高,对体积型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另外该方法不适宜较厚的工件,且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同时对人体有害,需做特殊防护。

(二)超声波检测

超声检测(UltrasonicTesting,UT)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衰减,遇到界面产生反射的性质来检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超声检测既可用于检测焊缝内部埋藏缺陷和焊缝内表面裂纹,还用于压力容器锻件和高压螺栓可能出现裂纹的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指向性好、穿透力强、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且超声波探伤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对人体没有危害。但该方法无法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表面的缺陷,此外,该方法对缺陷的定性、定量表征不准确。

(三)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MagneticTesting,MT)是基于缺陷处漏磁场与磁粉相互作用而显示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在以铁磁性材料为主的压力容器原材料验收、制造安装过程质量控制与产品质量验收以及使用中的定期检验与缺陷维修监测等及格阶段,磁粉检测技术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折叠、夹层、夹渣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磁粉检测的优点在于检测成本低、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缺点在于只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有时对探伤有影响。

(四)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PenetrantTest,PT)是基于毛细管现象揭示非多孔性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其方法是将液体渗透液渗入工件表面开口缺陷中,用去除剂清除多余渗透液后,用显像剂表示出缺陷。

渗透检测可有效用于除疏松多孔性材料外的任何种类的材料,如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塑料等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随着渗透检测方法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必须合理选择渗透剂及检测工艺、标准试块及受检压力容器实际缺陷试块,使用可行的渗透检测方法标准等来提高渗透检测的可靠性。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缺陷显示直观,检测灵敏度高,可检测的材料和缺陷范围广,对形状复杂的部件一次操作就可大致做到全面检测。但只能检测出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且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的检验,对工件和环境有污染。渗透检测方法在检测表面微细裂纹时往往比射线检测灵敏度高,还可用于磁粉检测无法应用到的部位。

(五)声发射检测

声发射(AcousticEmission,AE)是指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变形或断裂,以弹性波形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而弹性波可以反映出材料的一些性质。声发射检测就是通过探测受力时材料内部发出的应力波判断容器内部结构损伤程度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下由于材料疲劳、腐蚀等产生裂纹。在裂纹形成、扩展直至开裂过程中会发射出能量大小不同的声发射信号,根据声发射信号的大小可判断是否有裂纹产生、及裂纹的扩展程度。

声发射与X射线、超声波等常规检测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动态无损检测方法。声发射信号是在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对缺陷的变化极为敏感,可以检测到微米数量级的显微裂纹产生、扩展的有关信息,检测灵敏度很高。此外,因为绝大多数材料都具有声发射特征,所以声发射检测不受材料限制,可以长期连续地监视缺陷的安全性和超限报警。

(六)磁记忆检测

磁记忆(Metalmagneticmemory,MMM)检测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构件磁化状态来推断其应力集中区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本质为漏磁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受介质、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在应力集中较严重的部位产生应力腐蚀开裂、疲劳开裂和诱发裂纹,在高温设备上还容易产生蠕变损伤。磁记忆检测方法用于发现压力容器存在的高应力集中部位,它采用磁记忆检测仪对压力容器焊缝进行快速扫查,从而发现焊缝上存在的应力峰值部位,然后对这些部位进行表面磁粉检测、内部超声检测、硬度测试或金相组织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表面裂纹、内部裂纹或材料微观损伤。

磁记忆检测方法不要求对被检测对象表面做专门的准备,不要求专门的磁化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金属磁记忆方法能够区分出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能够确定金属层滑动面位置和产生疲劳裂纹的区域,能显示出裂纹在金属组织中的走向,确定裂纹是否继续发展。是继声发射后第二次利用结构自身发射信息进行检测的方法,除早期发现已发展的缺陷外,还能提供被检测对象实际应力---变形状况的信息,并找出应力集中区形成的原因。但此方法目前不能单独作为缺陷定性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辅助以其他的无损检测方法。

二、展望

作为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经历了从无损探伤(NDI),到无损检测(NDT),再到无损评价(NDE),并且向自动无损评价(ANDE)和定量无损评价(QNDE)发展。相信在不员的将来,新生的纳米材料、微机电器件等行业的无损检测技术将会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锋,寿比南等.压力容器检验及无损检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王自明.无损检测综合知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沈功田,张万岭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综述:无损检测,2004.

[4]林俊明,林春景等.基于磁记忆效应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无损检测,2000.

[5]叶琳,张艾萍.声发射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新技术新工艺,2000.

无损范文篇4

【关键词】无损检测;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无损检测是针对我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理论上综合性较强,又非常重视实践环节的课程。无损检测课程的内容较多,涉及无损检测的目的、意义及作用,对各种常规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波、射线、磁粉和渗透检测)分别进行了介绍,还集中介绍了一些无损检测新技术[1]。该课程多为陈述性知识,专业术语多,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导致该课程的系统性较差,教学难度大,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使学习兴趣受到影响。因此,对无损检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2-6],从教学内容的优化、检测实例的引入、学习成绩的评定等三个方面入手,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无损检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内容的优化

无损检测课程的内容很多,包括无损检测概述、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及无损检测新技术。由于课程学时较少,很难对每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都进行详细介绍,因此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适当取舍,突出重点。在学时数的分配上,适当地向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倾斜,对无损检测概述、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仅作简单介绍,对于涡流检测和无损检测新技术等介绍较少。这样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整体认识,便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了适应大学本科教育扩大知识面、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等教学改革的需要,对于讲到的每一种检测技术,只简单介绍其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重点突出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实例的介绍,而对有关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条件、制造方法以及传感器技术等基本未作介绍,目的是使大学本科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有关无损检测的基本理论和检测方法的基本知识。

2检测实例的引入

2.1在概述内容中引入实例

无损检测概述部分的内容很多,包括无损检测的概念、物理基础、工作内容、目的、发展、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及其选用。由于均为概括性的介绍,该部分内容显得较为繁杂,加上专有名词众多,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摸不着头绪,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影响后续内容甚至整个课程的学习。这时,可将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检测实例引入概述内容的课堂教学环节。在介绍无损检测概念之前,可先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挑鸡蛋、挑西瓜、挑暖壶等,从它们共有的特征出发,自然而然地引出无损检测的概念,既便于学生接受,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在介绍无损检测的重要性之前,可先举一些工业生产中由于忽视无损检测而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如锅炉爆炸、桥梁断裂、飞机坠毁等,让学生从这些严重事故和深刻教训中领悟到无损检测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学习无损检测课程的重要性。

2.2在相关内容中引入实例

超声波、射线、磁粉和渗透检测是四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它们在课程内容中各占一章,但这样人为地分割之后,割裂了四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使学生认为四种无损检测方法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各种检测方法虽然在适用材料和缺陷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仍可以相互补充,没有哪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是万能的,只有将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可以完成生产中的无损检测任务。比如,对于材料内部的缺陷,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也可以采用射线检测。前者对面积型缺陷灵敏度较高,无需防护;后者对体积型缺陷灵敏度较高,对人体有害,须加防护。再比如,对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可采用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其中磁粉检测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而渗透检测对材料没有严格要求,但仅适用于表面开口缺陷。这时,可在相关内容讲完之后,引入一些检测实例问题,如:为什么生产中经常将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结合起来使用?要检测玻璃表面有无人眼不可见的裂纹,最好选用哪种无损检测方法?前一个问题可让学生分析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的区别和联系,如适用缺陷、检测厚度、防护要求、成本高低等等,从而认识到两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结合起来使用正好可以取长补短。后一个问题可让学生分析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的区别,最重要的一点是适用材料的不同。这样可以将不同章节不同检测方法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把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问题紧密联系起来,拉近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对无损检测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加强。

3学习成绩的评定

通常课程的考核办法是考试,传统的课程考核采用试卷进行笔试,即“一卷定乾坤”的考核模式。但是,将这种考核方式用于无损检测,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无损检测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广、概念多、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传统纯知识记忆的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这种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和实验环节,一味应付考试,甚至会出现平时上课认真听讲、勤于思考的学生的成绩反而不如一些平时不好好学习、临考前搞突击的学生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改革无损检测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各项成绩均在总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期末考核在考核内容上也进行改革,考核的重点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基础知识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中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综合分析题型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无损检测方法的整体把握、正确选用以及对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判断。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心,又便于反映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现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4结语

通过对无损检测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无损检测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只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改进,才能使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清 陈君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喜孟.无损检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李冬云,江莉,卫国英,等.“材料表面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4(8):269.

[3]吴苗苗,马向东.《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4(13):34,48.

[4]刘瑞平,赵会友,吴苗苗,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5(7):46.

无损范文篇5

关键词:炼化工程;无损检测;质量行为;监督

无损检测单位是炼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独立承担检测质量责任的责任主体,无损检测是对焊接工程及原材料内部宏观缺陷检测把关的关键环节,是对焊接工程质量和钢板及锻件等重要原材料验收把关的主要手段之一[1]。质量行为是质量责任主体在工程质量建设工程中涉及工程实体质量的质量管理活动。实践证明,实体质量的优劣与质量行为息息相关,实体质量问题是相关质量责任主体或执业人员的质量行为问题导致的结果。所以,为保证无损检测实体质量,对其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尤为重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规定》中对检测单位的质量行为管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涉及建设、设计、监理及检测单位,《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专门设置了无损检测质量行为质监点,作为质量监督机构对无损检测质量行为监督管理的规定动作[2]。对照监督程序要求,结合国家及行业管理制度及规范标准的要求,通过对长庆、庆阳等炼化项目工程无损检测单位执业质量行为的监督实践,发现现阶段炼化项目工程各质监点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

1无损检测质量行为现状分析

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要求,对无损检测单位质量行为监督设置了下列质监点,见表1。同时在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的质量行为质监点的监督检查中,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无损检测监管的质量行为监督检查的内容,见表2、表3和表4。对监督内容和监督频次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是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对照监督工作程序质监点检查要求,对目前无损检测单位质量行为各质监点监督检查的现状、存在问题归纳如下。1.1企业资质。随着依法合规管理工作的深入和细化,建设单位招投标对检测单位的企业资质及审核比较严格,市场准入管理规范,所以现阶段进场的无损检测单位资质均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管理规定。1.2人员资质。该质监点主要核查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检测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任命文件情况及检测人员执业资格证件。按照特种设备检测单位条件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管理规定》的要求,检测单位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必须具备相应资格要求,但发现向监理报审的所有检测人员的资质均为资格证书[3],未查到无损检测人员注册证书。按照规定参与工程检测单位的相关检测人员必须是无损检测单位聘用在册人员,其检测资格证书必须注册在受聘的无损检测单位,其检测结果和签发的检测报告方有效[4]。所以,无损检测人员进场报验必须提交注册执业资格证书,否则不得代表该单位从事检测工作,其签发的检测报告及过程文件视为无效。1.3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质监点检查涉及检测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和检测项目部质量体系两部分。通过监督检查发现,大多数检测项目部查不到本单位受控版本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只是在施工组设计文件中编制了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而且其项目管理体系存在与公司管理体系中涉及责任权限、审批流程等内容相互冲突和不符的情况,项目检测机构的检测过程质量控制资料存在越权审批等情形。1.4检测方案。该质量行为质监点涉及检测方案和检测工艺文件监督两方面[5]。检测方案存在编制内审不严格,对工程实际情况未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工程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和检测比例等情况了解不清,编制的检测方案内容针对性不强,存在照抄照搬其他工程检测方案的情况,检测公司内审流程及审核人员的资格,不符合无损检测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授权要求及国家相关规定,监理、建设单位对检测方案审核不认真,流于形式等。无损检测工艺卡存在未编制或者编制审批人员签字资格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不符合检测单位质量体系授权管理规定和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1.5资源投入。该质监点涉及办公设施配套、仪器设备管理及标准规范配备等内容的检查。目前部分检测项目部工作设施简陋,现场办公条件较差,现场暗室及办公设施普遍比较简陋,检测药液无害化处理管理存在漏洞。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临时租用设备,进场报验管理流程不符合要求,文件报验代替实物查验,存在监管漏洞。设备台账建立不规范,台账中设备良好状况、鉴定情况及设备使用保管情况不能动态全面反应。仪器设备计量检验检定管理存在问题,设备检定证书多为复印件,检定、检查记录不规范,不符合NB/T47014—2015的相关要求。检测标准规范的配备情况方面,检测单位只配备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对工程涉及检测内容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遍未按照要求配备齐全。1.6检测工作质量。检测指令下发未附单线图或设备制造焊接排版图,抽查检测组批方式不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抽检代表批次信息不全,部分检测指令存在未覆盖到每个焊工或焊接机组,抽查焊口选择不符合标准要求。检测记录、报告等存在超声波、表面检测记录信息不全,检测人、审核人签字不齐,检测部位图绘制不规范。射线检测评定记录填写不规范,二级复核制度不落实。检测结果通知书编制附图不详细。传递程序不符合管理要求,存在检测单位不经过监理直接通知施工单位返修的情况。检测单位存在未按规定将检测不合格结果当日报监督机构的情况。检测档案收集整理中对过程影像资料收集不够重视,部分检测报告无检测单线图、轴测图或布片图,检测位置可追溯信息不全,为日后事故调查和在役定期检验查询造成困难。

2监督管理建议

针对检测质量行为质监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诸多质量问题,结合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炼油化工建设项目工程现场实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2.1重视执业人员注册管理。实践证明,不规范的人员管理必然为质量管理埋下隐患。临时聘用人员接受规范执业道德教育较少及执业责任心较差,违规成本较低,日后产生事故追责无法实现,必须加强注册执业监督力度,确保符合国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执业管理的规定。2.2加强检测质量体系监管。良好有效运作的质量体系是保证无损检测质量的前提,所以,对检测单位的质量体系合规性、有效性监管极为重要。项目监督机构要重视对质量体系运作情况的监管,并督促项目建设、监理单位加强无损检查机构质量体系的监督抽查力度,确保检测工作体系正常运行,依法合规开展检测工作。2.3加强程序工艺文件的监督。正确工艺文件的严格执行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根本保证,所以检测方案、工艺卡编制的质量、审批规范性及交底执行情况[6],都是检测单位质量行为监督的重点。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是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和检测工艺,只有检测人员严格执行方案和检测工艺、规范从业,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检测结论。所以,项目检测质量行为应从源头抓起,在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阶段,建设单位要督促检测单位参与项目工程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充分了解项目检测内容、方法、比例的情况,理解设计要求和意图,及时发现设计环节存在涉及无损检测方面的错漏,确保设计文件准确合理、依法合规的选择检测方法比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检测方法的效能,使检测作用充分发挥。然后根据优质的设计文件编制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案和正确的检测工艺文件,用来指导检测实际工作。2.4规范检测设施资源投入监督。检测设施对无损检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检测机构认证管理规定和检测合同中都已有明确的要求。监督人员在抽查过程中要注意核查检。测设施资源投入情况,并督促项目建设、监理等单位切实落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规定》中对资源投入监管的责任和义务。2.5加强检测质量监管检测工作质量是检测过程的最终产品,所以检测工作质量的监管必须严格实施,发现问题必须做到“零容忍”,坚决纠正整改或者返工,不得迁就。

3结束语

国家大力推行第三方无损检测制度,其目的就是用其客观公证的检测结果保证工程质量本质安全。所以,项目检测机构要摒弃将自身作为施工单位附属的过程质量控制环节的传统思维,彻底纠正唯监理(建设单位)指令或检测委托论的传统思维,切实发挥独立第三方质量责任主体责任,树立对无损检测质量全面负责的责任意识。监督机构要加强对无损检测质量行为监管,规范各方责任主体的检测质量行为,以规范的质量行为保证无损检测工作质量,促使其检测结果准确反映工程实际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及时消除质量隐患,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裴润有,曾登高,周生来,等.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无损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3,29(7):8-11.

[2]裴润有,曾登高,周生来.油气田工程质量监督闭环管理的实践与认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3,29(7):1-4.

[3]国家能源局.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13.1—2015[S].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4]石油工程建设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3[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4.

[5]曾登高.大口径油气管道环焊缝全自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管理探析[J].工程质量,2016(10):30-32,35.

无损范文篇6

本文以研究LzW算法为基础,以FPGA为硬件平台,以解决软件压缩解压所存在的速度慢、占用内存多的缺点。即:a.提高压缩解压速度,有利于实时性处理;b.节省宝贵的CPU资源,从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匡3〕。用不同的无损压缩方法对数据(b)进行处理,从图2可以看出,与RLE[4]、Huffinan算法[5]、帧相关压缩[6]相比,LZW的压缩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算法,尤其是远远高于通用的(未考虑测井数据特征)RLE、Huffillan算法。几种无损压缩结果的比较信息头一数据区{CRC校验位1FAAF图1观叮井数据格式测井数据是以区为单位连续读取的,每个区有258个字节组成,如图1所示,每个区有四部分组成:信息头(6个Bytes)、数据区(246个字节)、CRC校验位(4个Bytes)、信息尾(FAAF)。为了获得更好的压缩效果,将测井数据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分为三部分:数据(a)包括信息头、FAAF,数据(b)包括数据区,数据(c)包括cRc校验位。由于数据(a)是固定的,用特殊的代码(100H)表示即可。由于数据(c)位数相对较少,故主要对数据区进行处理。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数据字节数的增多,数据的重复率越高,压缩效果越好。但是,压缩效果不能无限制地提高,这是因为随着测井数据差别的增大,数据重复率降低,压缩效果受到限制。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字典大小是非常关键的,本文采用两个字典轮流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LZW算法的实时性较好,运算快,易于硬件的实现,这也正是选择该算法的重要原因。

2LZW算法的过程描述LZW算法有三个重要的对象:输入数据流、输出编码流和一张用于编码的字典。输入数据流是指被压缩的数据;输出编码流是指压缩后输出的代码流;字典存储的是字符串及其索引号,从而实现了数据的无损压缩。其压缩算法的过程见文献【7]。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简单的代码来代替复杂的字符串以实现压缩,在压缩过程中自适应建立一个字典,反应了字符串和代码的对照关系,通过查询字典来确定字符串压缩代码的输出。LZW编码能够有效地利用重复出现的字符,只需扫描一次,无需有关输入数据统计量的先验信息,其运算时间正比于数据的长度。图4是对数据(b)进行编码的过程,如果字典中没有当前组成的字符串,则给该字符串编码,并且放入字典中,否则,继续读取下一个字符组成新的字符串,如此循环。可以看出,随着输入的增多,字典的存储也会增多,每个存储地址代表更长的字符串,编码效果也会越来越好。7只吞二奋591砚种170451556众16习4多87t4U苦4人凌56卜礴9子4子〕2矛八口6封吞〔一14月5(1044公129盆O呜65t78455717B今,17臼38t7日_.{尸图5编码输出图5是对数据(b)编码后的数据输出,如果字典中没有当前组成的字符串,则将前缀输出,否则,不进行任何输出,继续读取字符,组成新的字符串,如此循环。3硬件数据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及过程本文采用FPGA[8]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无损压缩。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xl系列中的EPZe5T一1418作为目标器件,经过Quartusll软件编译综合,ModelsimSE仿真,得到工程的综合报告和仿真情况。图6是整个工程的FPGA资源占用情况。由综合结果得到,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最高工作频率是134MHz,平均每12个周期压缩一个数据点,数据点输入位宽为shits,所以整个系统能够有效处理的能力为:89.3M/S。

其中,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功能描述设计的FPGA芯片是整个算法的核心部分。系统运行时,井下的测井数据经过一些预处理(去冗余:将帧头去陶后传送给FpG入进行存储、压缩处理等操作。综合该算法和FPGA的特点,提高算法的压缩性能与FPGA的资源利用率,做出了如下处理。

(l)为提高测井数据的压缩率,对数据(c)先进行差值处理后,再进行LZW压缩。

(2)为保证异步时钟域数据同步,采用FPG内的双口RAM构成一个FIFO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缓存。

(3)对于HASH地址查找[9],难免会有冲突发生,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两种:a.改变HASH函数;b.记录法:将每个字符串是否被用过、被哪个段用过记录下来,当然这样会占用额外内存,但是用这点内存换取时间也是非常值得的。

(4)字典存储器模块。字典的一个词条包括字典编码、前缀、后缀(当前字节)。每个词条的宽度为咒位(字典编码12位,前缀12位,当前字节8位)。

无损范文篇7

[论文摘要]介绍当前压力容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射线、超声、磁粉、渗透等常规技术和声发射、磁记忆等新技术,并论述他们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一、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产品质量和结构安全性,使用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所以其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对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介绍无损检测的常用技术如射线、超声、磁粉和渗透及新技术如声发射、磁记忆等。

二、无损检测方法

现代无损检测的定义是: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一)射线检测

射线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检测焊缝和铸件中存在的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和未融合、未焊透等缺陷。另外,对于人体不能进入的压力容器以及不能采用超声检测的多层包扎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多采用Ir或Se等同位素进行γ射线照相。但射线检测不适用于锻件、管材、棒材的检测。

射线检测方法可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比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观纪录,可以长期保存。但该方法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检出率高,对体积型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另外该方法不适宜较厚的工件,且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同时对人体有害,需做特殊防护。

(二)超声波检测

超声检测(UltrasonicTesting,UT)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衰减,遇到界面产生反射的性质来检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超声检测既可用于检测焊缝内部埋藏缺陷和焊缝内表面裂纹,还用于压力容器锻件和高压螺栓可能出现裂纹的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指向性好、穿透力强、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且超声波探伤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对人体没有危害。但该方法无法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表面的缺陷,此外,该方法对缺陷的定性、定量表征不准确。

(三)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MagneticTesting,MT)是基于缺陷处漏磁场与磁粉相互作用而显示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在以铁磁性材料为主的压力容器原材料验收、制造安装过程质量控制与产品质量验收以及使用中的定期检验与缺陷维修监测等及格阶段,磁粉检测技术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裂纹、折叠、夹层、夹渣等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磁粉检测的优点在于检测成本低、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缺点在于只适用于铁磁性材料,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有时对探伤有影响。

(四)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PenetrantTest,PT)是基于毛细管现象揭示非多孔性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其方法是将液体渗透液渗入工件表面开口缺陷中,用去除剂清除多余渗透液后,用显像剂表示出缺陷。

渗透检测可有效用于除疏松多孔性材料外的任何种类的材料,如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塑料等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随着渗透检测方法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广泛应用,必须合理选择渗透剂及检测工艺、标准试块及受检压力容器实际缺陷试块,使用可行的渗透检测方法标准等来提高渗透检测的可靠性。

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缺陷显示直观,检测灵敏度高,可检测的材料和缺陷范围广,对形状复杂的部件一次操作就可大致做到全面检测。但只能检测出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且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的检验,对工件和环境有污染。渗透检测方法在检测表面微细裂纹时往往比射线检测灵敏度高,还可用于磁粉检测无法应用到的部位。

(五)声发射检测

声发射(AcousticEmission,AE)是指材料或结构受外力或内力作用产生变形或断裂,以弹性波形式释放出应变能的现象。而弹性波可以反映出材料的一些性质。声发射检测就是通过探测受力时材料内部发出的应力波判断容器内部结构损伤程度的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下由于材料疲劳、腐蚀等产生裂纹。在裂纹形成、扩展直至开裂过程中会发射出能量大小不同的声发射信号,根据声发射信号的大小可判断是否有裂纹产生、及裂纹的扩展程度。

声发射与X射线、超声波等常规检测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一种动态无损检测方法。声发射信号是在外部条件作用下产生的,对缺陷的变化极为敏感,可以检测到微米数量级的显微裂纹产生、扩展的有关信息,检测灵敏度很高。此外,因为绝大多数材料都具有声发射特征,所以声发射检测不受材料限制,可以长期连续地监视缺陷的安全性和超限报警。

(六)磁记忆检测

磁记忆(Metalmagneticmemory,MMM)检测方法就是通过测量构件磁化状态来推断其应力集中区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其本质为漏磁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受介质、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易在应力集中较严重的部位产生应力腐蚀开裂、疲劳开裂和诱发裂纹,在高温设备上还容易产生蠕变损伤。磁记忆检测方法用于发现压力容器存在的高应力集中部位,它采用磁记忆检测仪对压力容器焊缝进行快速扫查,从而发现焊缝上存在的应力峰值部位,然后对这些部位进行表面磁粉检测、内部超声检测、硬度测试或金相组织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表面裂纹、内部裂纹或材料微观损伤。

磁记忆检测方法不要求对被检测对象表面做专门的准备,不要求专门的磁化装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金属磁记忆方法能够区分出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能够确定金属层滑动面位置和产生疲劳裂纹的区域,能显示出裂纹在金属组织中的走向,确定裂纹是否继续发展。是继声发射后第二次利用结构自身发射信息进行检测的方法,除早期发现已发展的缺陷外,还能提供被检测对象实际应力---变形状况的信息,并找出应力集中区形成的原因。但此方法目前不能单独作为缺陷定性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辅助以其他的无损检测方法。

三、展望

作为一种综合性应用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经历了从无损探伤(NDI),到无损检测(NDT),再到无损评价(NDE),并且向自动无损评价(ANDE)和定量无损评价(QNDE)发展。相信在不员的将来,新生的纳米材料、微机电器件等行业的无损检测技术将会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锋,寿比南等.压力容器检验及无损检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王自明.无损检测综合知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沈功田,张万岭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综述:无损检测,2004.

[4]林俊明,林春景等.基于磁记忆效应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无损检测,2000.

无损范文篇8

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不损害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作为前提,应用多种的物理、化学原理,通过对各种工程用材料、零部件和结构件进行检验和测试,并评价材料的连续性、完整性以及安全性等多种性质的一种检测技术方法。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探测材料或构件内部是否有缺陷,并对缺陷的形状、方位、大小、取向、分布和夹杂物等复杂情况进行判断,还可以提供材料的组织分布、应力状态等机械或物理性能方面的信息。无损检测技术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轮船、航空航天以及核能工业等领域中被采用,因此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于材料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无损检测技术这门课程所涵盖的专业知识是应当掌握或了解的。特别是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加熟练地掌握这门课程所教授的专业知识。统计近几年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材料类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包括生产类和科研类)均涉及到无损检测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本文针对无损检测技术的教学研究内容、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

二、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无损检测技术在近三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方面的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各高校的图书馆里。普遍的教材所讲述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超声波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原理对检测对象进行无损探伤和无损评价。(2)射线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利用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等不同射线的原理对检测对象进行。(3)涡流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电磁学的原理在检测对象上产生涡流电流从而对其进行检测。(4)磁粉检测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磁粉的聚集显示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与近表面缺陷的检测方法。(5)渗透检测技术,该技术是检测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方法。(6)其他检测技术,包括激光全息检测技术、声振检测技术、微波检测技术、声发射检测技术和红外检测技术。2.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目前作为大四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将设置32个学时,其中有4个学时是实验课程,在这有限的学时里,根据指定的教材,有选择性的进行讲授,其他的部分作为自学内容,通过课后的集中答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技术、涡流检测技术、磁粉检测技术和渗透检测技术,对于比较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发展的但使用不广泛的,在课堂上稍作介绍,给学生介绍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课后自学。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应把握如下授课原则:(1)讲述一些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常规的应用;(2)若涉及到具体的操作应用,给学生介绍有针对性的阅读资料,学生在自学中依据专业技术资料继续深入的学习;(3)本课程的目的是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给学生打下无损检测的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

三、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及教学发展趋势

1.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无损检测技术目前作为一门选修课,选修的学生很多,可谓是趋之若鹜,原因是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那些有了一定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积累的学生而言,渴望对先进的专业设备进行了解和操作。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该课程有32个学时,其中有4个学时是实验课程。无损检测技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针对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等常规检测方法和技术,介绍其基本检测原理和相关知识时采用板书,在板书讲授过程中重点在突出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实例时要结合多媒体,通过图片和动画的放映,增强学生的视觉印象,有利于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在介绍重点的过程中也针对于红外检测、声发射检测、声振检测、微波检测和红外无损检测等技术简单地作一介绍,可以对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对比,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授课让学生对课程的基本内容有了了解,但学生对常用无损检测设备还停留在了解其原理和功能方面,对具体的操作还缺乏实践性、并不是很熟悉;所以有必要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熟悉设备的操作,同时以此来强化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根据实验课程大纲的要求,本课程开设实验课的条件是具有常用的检测设备仪器以及拥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典型缺陷的结构件。针对不同的零部件和缺陷有选择性的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利用磁粉的聚集状态对焊接结构件的内部缺陷进行磁粉技术检测,利用超声波对焊件的内部缺陷进行超声波技术检测等[6,7]。2.无损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发展趋势。无损检测技术课程通过板书授课的方式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无损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简单的操作应用方式,再结合有针对性的实验课程安排,并让学生亲自进行不同设备的操作,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常用无损检测技术的认识。伴随着近些年新材料的研发,新材料的缺陷也变得行色各异,从而促进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新型设备的研发和使用,从而导致无损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多、实践性越来越强以及相应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教材上的内容时应加入一些最近的学科发展动态,即添加一些最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和相应的设备等,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科研人员最近的科研成果或发展动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多使用幻灯片,通过幻灯片把要讲的内容放映在大屏幕上,有文字、有图片、重点突出、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把课外的一些阅读材料简短地介绍给学生,比如其他的检测技术视频和影像资料的网址等。无损检测技术这门选修课在大四的第一学期开设,本科生在毕业之前,特别是有些要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应在上专业课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科研习惯,阅读科技方面的文献是科研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采用多媒体更多地播放学科方面最前沿的科研动态,即最近发表的有影响力的国内外的文章以及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团队和院所,并且要教授学生对科技论文进行阅读、查阅和下载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培养良好的从事科研习惯,而且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和科研的切入点,同时为毕业设计和论文撰写的顺利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四、结语

本文针对无损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现有的教材和所要讲授的内容,在原有授课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建议授课教师在讲授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内容之外,在课堂上介绍一些最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和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或动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介绍和讲授一些中英文的科技论文,从而丰富授课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马宝全,周正干.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结构非接触无损检测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J].航空学报,2014,(35)7:1787-1803.

无损范文篇9

关键词:发电设备;风力发电;无损检测技术;红外热像无损检测

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事业,联合国将全球可再生清洁能源认定为重点投资方向。基于此,我国将风能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并大力建设风力发电系统。目前,我国风力发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研究重点将朝向运维发展,即稳固系统运行,加强安全性评估及可靠性评价。因此,需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设备无损检测技术,延长风力发电系统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1风力发电设备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

1.1监测发电机与电力电子设备

风力发电机包括电力电子与电磁两部分,此类构件可靠性是评估风电设备检测水平的重要指标。风力发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受振动、湿度、温度、封装形式等影响都会对内部构件造成影响,严重者导致零件损坏。风力发电设备收集的风能先经过叶轮,再经过主轴与齿轮箱,经发电机转换后变成电能。风力机叶片是一种弹性体,在风力作用下叶片结构可形成向上的空气动力与惯性力,其交变性无法确定,并且随机性较强。在力的耦合作用下,发电机因不可抗力的振动而产生自激共振,即颤振。如果颤振处于发散状态,将导致风力发电设备损坏。除此之外,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会因诸多原因而产生较大振动,振幅与振动频率超过风机荷载将影响风机稳定运行。目前,应用在风力发电设备的无损检测方式包括:热成像技术、电磁传感技术、扫地雷达技术等,同时还可通过模态分析法对系统稳定性与寿命进行评估,以此提高风力发电机故障检测科学性。除风电机机械部分易造成设备损坏之外,风力、温差、潮湿条件也会导致线路绝缘耐压、腐蚀及接触电阻的失效。风力发电机和电力电子元件的电子类故障涉及定子线圈绝缘故障、转子故障、激励线圈绝缘故障等。转子与顶底电路故障包括线圈断裂、线路短路、线圈匝间短路或相位对位短路等,同时焊接点松动也会导致线路故障。传统电动机电流信号分析法无法适用于发电机工作时,仅能进行线下测试或设备停运时检修。从电力电子方面分析,电流通过半导体器件时功率损失引起的发热是导致发电机元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工作电压与载流能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温度与检测系统对电力电子设备可靠性评估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所以,目前对风力发电机的实时监测技术与方法仍面临严峻挑战,有必要加大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力度,对电力电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1.2预估齿轮箱寿命

常规条件下,风力发电设备齿轮箱主要由铝合金材料与不锈钢材料为主,可负担较大循环负荷,但容易导致设备出现疲劳磨损。一旦风力发电设备所处区域出现风力骤变或存在腐蚀性海洋活动,将导致设备因腐蚀而开裂,此类问题都将引发风力发电系统或传动装置失效。在齿轮箱施加无损检查时,为保证装置性能不受影响,应开发与设备性能和材料相匹配的检测方式。目前,常用的风电设备齿轮箱无损检测技术包括:第一种是以电磁为基础的二维ACFM检测技术、巴克豪森噪声无损检测技术等,此类检测方式既可对传感器表面进行检测,也可辅助优化检测方法,让检测流程更加科学与合理;第二种是创建振动分析的检测方式,以此对齿轮箱进行检测,分析其运转是否正常;第三种是从内部解构齿轮箱系统,让其与油温检测系统配合工作。

1.3塔筒无损检测技术

风力发电设备中的风电塔筒多以低合金钢为主要材质,焊接处理过程中易在其表面出现弧形焊纹。由于塔筒焊接多采用埋弧焊,同时采用涂抹药剂的方式进行清理,会导致塔筒表面出现气孔夹渣。塔筒裂纹方式具体包括热裂纹、收弧裂纹、延迟裂纹等,易在塔筒表面快速拓展,当裂纹影响设备承载力时,将引发倒塌事故。从目前研究成果分析,塔筒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有超声波技术、磁粉技术与射线检测技术。

1.4实时监测风电系统运行状态

依照风力发电设备能源转化特征,发电系统电网结构非常复杂,结合集成技术和在线监测可评定设备运行效率,并监测系统是否稳定运行。在无线传感网络中,风力发电系统中融入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系统各个节点均可通过计算机与外部进行通信。截至目前,风力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检测手段包括:(1)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及监控结构联合提出的红外成像技术。(2)基于监控技术基础模型,评估设备极端恶劣运行环境下线路腐蚀与老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测。(3)比对多种电子系统变流器及发电机,应用成像检测技术,一旦检测过程中发现设备运行异常便动态优化。为保证风电系统监测技术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应充分考虑特殊环境下通信信号的高传输性,让数据通信可适用于不同环境。(4)对信息进行合理的采集压缩及整合,最大限度缩短采样周期,研究数据结构及容错技术。(5)大力开发可集成在风电系统中的MAC协议与路由协议,进一步加快数据传输效率,解决死锁或活锁问题。

1.5风力发电设备叶片检测与分析

风力发电设备叶片易受环境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受外力影响很容易在弯、拉作用下而损坏叶片自身结构。常规条件下,风力发电设备叶片寿命约为20年,但并无法评估叶片实际工作中受损情况,即无法评定叶片的实际使用寿命。因此,应开展叶片无损检测工作,保证风力发电设备时刻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目前,叶片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是基于热成像与超声波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技术融合优势;第二种为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依托传感器及智能材料创建健康叶片监控系统;第三种为主动及被动检测,目的是实现电磁热成像。

2风力发电设备无损检测技术具体应用———以风力机叶片无损检测为例

为深入了解风力发电设备无损检测技术实现原理及应用场景,本文以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为例,分析风力机叶片检测流程。所谓红外热成像技术,就是利用被检测物体表面受到热激励后,探求其表面热辐射变化过程,判定物体内部结构信息。随着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主动式红外热激励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是近年最科学且最合理的无损检测技术。

2.1风力机叶片结构解读及主要缺陷分析

针对大型风力机,叶片多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叶片分为前缘、主梁、后缘及主梁两侧的芯材结构。风力机叶片主梁部位多应用单轴向纤维布铺层,非主梁部分采用芯材填充,材质为巴沙木或PVC泡沫,目的是减小叶片运行质量,风力机叶片剖面图见下图。

2.2风力机叶片主要缺陷分析

风力机叶片结构多为多层设计,厚度具有可变的特点,同时叶片表面为不规则曲面,制造过程中易产生不均匀性。常规条件下,风力机叶片横截面包含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增强材料,由环氧胶相连,叶片真空注胶时,各结构层内部很容易出现不均匀性,即分层设计缺陷。2.2.1褶皱风力机叶片多应用人工铺设纤维布的形式制作,要求一次成型。由于人力操作的原因,叶片铺层平整度较差,真空注胶期间易形成褶皱。常规来讲,风力机叶片褶皱分为凹与凸两种,不论何种褶皱形式都会影响风力机运行。2.2.2裂纹叶片作为风力发电设备的重要构件,长期运行易导致叶片内部或浅表产生细小裂纹,此类裂纹很难在检测中发现。当叶片出现裂纹同时未及时处理时,裂缝将向四周扩散,从毫米级逐步扩散到分米级,最终造成大裂缝。因此,应对裂纹缺陷重要点位进行实时检测与分析。2.2.3分层设计缺陷风力机叶片分层设计缺陷具体指叶片生产时易发生树脂用量不足或真空泄压的情况,同时叶片运输中内部褶皱将形成开裂现象,以此形成层面空隙,将各结构层分离开来。分层问题将导致叶片黏结部位的粘接度,易导致叶片强度下降,严重者导致叶片铺层和结构层剥离。因此,叶片生产时需重点关注分层缺陷形成原因,以此确保叶片使用寿命。

2.3风力机叶片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

针对风力机叶片设计缺陷,将其作为无损检测重要参量。本研究对某地风电机叶片进行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该区电场共包含10支1.5MW风力机叶片,本研究从叶尖到主梁与芯材进行全方位扫描,重点关注主梁裂纹、褶皱、分层、发白等问题。叶片主梁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构成,芯材主要为聚氯乙烯。现场风机大小1.5MW,风力机叶片型号为HT34,总长为34米,弦长3米。检测设备具有较大激励效率且热激励均匀,同时自由度及激励模式丰富,可满足现场勘验标准。为有效录入数据,结合最新的热图像采集系统。检测前,从叶根位置开始逐步巡检到叶尖位置,找寻叶表缺陷部位,标注处理。受外部环境影响及长期激励导致加热不均匀的影响,获取的图像信息十分模糊,几乎无法辨别叶片是否存在故障,更无法找到缺陷。因此,结合红外图像非均匀校正及红外图像增强算法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消除背景噪声。考虑到MATLAB软件程序计算红外图像数据流程较为复杂,因此在红外检测软件直接对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进行预处理。由于软件界面具有增强按钮,可对红外图像随时进行增强算法处理。同时,软件设置截屏按钮,可获取加热及降温时的红外图像。

2.4风力机叶片红外缺陷图像分析

由于风力机叶片由多种材料构成,属于多相体系,并且材料和结构为一体化成形。风电叶片结构成型时,受外界因素影响,叶片缺陷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叶片结构运行时易发生多类损伤,缺陷与损伤对风电叶片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威胁,对叶片结构内部缺陷与损伤进行无损检测,可提高叶片使用的安全性。本次检测结果显示,风力机叶片表面缺陷均可被有效识别。与此同时,结合红外图像可直观判断检测结果,可观察到微小的温度变化,同时可对热像进行有效处理,获得风电机叶片内部铺层清晰纹路及缺陷图像,图像非均匀性低于10%,与现场打磨结果几乎相同。根据目前掌握的风电机叶片无损检测技术,可收集叶片缺损数据,对老龄叶片进行修复与可靠性定量评价,预估其使用寿命。为最大限度提升叶片使用安全性,需对其定期检查,观测叶片状态,排除缺陷隐患并采用有效手段,将叶片失效问题扼杀在萌芽期,以此避免事故,保证风电设备稳定运行。总的来说,评估叶片损伤状态、合理运用无损检测技术可降低叶片过度维护及事后维护带来的高昂运维成本,应用红外热成像处理技术可对大型风电机叶片进行无损检测,有效评估叶片健康状态。

结语

风力发电设备无损检测易受环境影响,同时传感器灵敏度对信息数据量有一定影响,因此风力发电设备无损检测应重点提升系统稳定性及安全性,对多类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集成多类传感器数据,保证整个风力发电系统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吴雄,邹开刚,王可嘉.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20,18(5):6.

[2]魏嘉呈,刘俊岩,何林,等.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发展现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20,25(02):68-76.

[3]智腾飞.塔筒钢板对风力发电机组安全性影响及其到货质量管理概述[J].中国设备工程,2020,438(02):210-211.

[4]云赛.基于图像处理的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5]林超.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研究[J].轻松学电脑,2019.

[6]霍强.特种设备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17):2.

[7]张尚书.基于机械设备维修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2.

[8]冯小雷,胡宇,闫敏,等.基于电磁激励的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J].科技资讯,2011(1):112.

[9]吴世春.基于多模态激励的红外热成像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无损范文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无损检测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希望将其引入土木工程建设,借助这种检测技术提高工程质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对这种技术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给实际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该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对其具体应用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1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特征

1.1无损性

无损性是指施工人员在使用无损检测技术时,不会对检测对象产生损坏,其原因就是该技术属于一种能量体技术,自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在接触被检测对象时,不会对检测目标产生太大的冲击,而且这种能量体具备穿透功能,能实现对检测对象的检测,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凭借这种优势,无损检测技术受到人们青睐,特别是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项目,检测人员一般都会选择这种技术对土木工程质量进行检测。

1.2远距离工作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无损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通过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无损检测技术实现了远距离检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在检测位置安装相应的信息采集设备,这样就能实现远距离检测。同时,在数据信息接收方面,无损检测技术能做到准确无误接收,并且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动态调整。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查看信息,然后对检测结果作出准确判断。这样无损检测技术就实现了远距离工作,为实际检测工作带来巨大便利,保证了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3效率优势

除了以上两种优势,无损检测技术还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通过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无损检测技术精确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而且在信息传输中避免了多次分析。这样不仅提高了检测质量,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检测效率,保证检测工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此外,无损检测技术还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实现多次检测,通过多次检测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工程检测的效率,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工作量,给土木工程建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全面、精准的检测。施工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合理的整改方案,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该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1)很多土木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时,无法通过外部观察检测直接发现问题。这时就需要依靠无损检测技术来进行相应检测,借助该技术可以对工程技术特点进行全面剖析。掌握土木工程建设和作业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2)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工程精细化管理,包括工程材料、工程技术施工等。(3)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能避免检测过程中对工程项目造成的损伤,从而有效提升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提升工程建设检测精确度

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是在很多检测技术基础上展开的,保证了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通用性和先进性,能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有效检测,特别是检测精准度方面,将会得到很大的保证。在对一些特殊部位或特殊项目进行检测时,无损检测技术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借助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检测数值进行一个合理的剖析,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检测结果。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这方面加以重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该技术的良好应用。

3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对工程的准确检测。如在混凝土强度质量方面的检测、钢结构质量检测和施工数据准确性等。对于这些内容,通过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得到精准的检测结果,从而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对这种技术的认识,加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

3.1混凝土强度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

3.1.1回弹法回弹法作为一种检测技术,在混凝土强度质量检测方面并不提倡,因为回弹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无法达到无损的效果,会对构件产生一定损坏。但回弹法在施工操作上要求并不是非常严格,而且比较便捷。在这种情况下,回弹法也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特别是在混凝土强度检测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可以利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回弹法能在混凝土构件中设置相关回弹测试范围,利用抽芯机进行单轴抗压强度和力度检测。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实时调整和修改,保证数据准确性。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回弹数据主要是通过系数修正来确定的。3.1.2超声法跟回弹法相比,超声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检测构件产生较大损坏,保证构件的完整性。因此,超声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时,受到检测人员的青睐。在实际检测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数字超声仪进行数据检测,并监督与控制操作过程,以此保证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质量。在具体操作中,施工人员需要设置一定范围的回弹测试区域,利用相应的仪器来获得与混凝土强度相关的数据。在后期检测过程中,将超声仪与声波换能器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检测流程较为复杂,对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检测中,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检测要求,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对其进行灵活运用,提高混凝土检测质量。

3.2土木工程中钢结构质量检测

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钢结构稳定性会给工程质量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做好钢结构检测工作,保证钢结构稳定非常重要。在这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对钢结构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并且保证在检测过程中钢结构不会受到损害,以免降低钢结构的稳定性。无损检测技术由于自身无损的特点,在检测过程中不会对钢结构产生破坏,因此,在钢结构质量检测中受到检测人员青睐,被广泛应用。目前,钢结构质量检测经常使用的无损技术有以下几种。3.2.1磁粉检测法磁粉检测法主要是根据材料自身特点进行检测,通过磁粉积累的情况来对检测物体的结构与质量进行评定。如果被检测物体自身存在质量缺陷,那么,磁粉在其表面的积累量会发生一定变化,从而可以分辨出材料是否存在问题,帮助检测人员准确判断;反之,如果磁粉在被检测物体表面的积累量没有异常情况,则表示被检测物体不存在相应的质量缺陷。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检测人员利用磁粉对钢结构进行检测时,如果被检测构件表面的磁粉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没有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则表明该构件不存在质量缺陷,可以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3.2.2渗透检测法渗透检测法主要是将带有荧光的染色材料涂抹在被检测物体表面,然后观察其渗透情况,以此来判断被检测构件质量,从而达到检测材料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检测人员可以使用工业荧光液体作为渗透检测材料,通过在被检测构件表面涂抹相应材料,然后观察与分析其渗透情况。通过观察,如果发现被检测构件在渗透区域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则表明渗透区域没有质量缺陷,而如果发现渗透区域出现局部渗透太深或过浅的情况,则表明该检测构件存在一定质量问题,需要进行更换。3.2.3射线检测法射线检测法主要是利用射线穿透物体,然后对被穿透物体的材料进行有效测定和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X射线进行测定。跟上述提到两种检测方法相比,射线测定较全面,可以实现大范围的材料检测。这样就提高了检测效率,保证土木工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实际钢结构质量检测中,检测人员可以将射线检测法与渗透法结合起来进行灵活检测,先用射线检测法进行大面积检测,然后针对发现异常的部位,利用渗透法逐个精细检测。这样能较好地保证钢结构质量,避免出现钢结构不稳定、不牢固的情况。所以,在应用无损技术时,检测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检测方法,也可以通过多种检测方法灵活组合的方式来提高检测质量,避免建筑构件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损伤,给土木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3.2.4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通过超声波与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超声波的反射、透射和散射功能,对被检测构件进行宏观检测。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很多物体都能被超声波穿透,因此,超声波检测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对一些特殊部位或构件进行检测时,超声波检测技术能起到良好的检测作用,比如一些实心建筑物的检测。目前,超声波检测法经常被应用于钢结构焊缝探伤中。这种检测方法不会对钢构件产生损坏,还能达到检测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综合性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对建筑物内部结构情况进行全面、详细分析。然后,根据超声波反馈形成的曲线图做出准确判断,确保检测质量。

3.3土木工程中施工数据的检测

土木工程数据检测方法主要为红外线反馈法,对施工中一些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数据分析的内容主要为工程材料的质量与使用情况。如检测人员要了解工程建设中工程资源使用情况,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全面分析,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合理调整措施。在具体操作中,检测人员需要先设置三角形红外射线扫射区域,保证该区域内所有工程项目检测内容都是采用红外数据反馈模式收集数据。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数据信息遗漏的情况。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主要是利用电子记录仪器进行数据跟踪,以此实现数据及时备份和调整。

3.4土木工程中质量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检测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应合理使用该技术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检测人员要重点分析工程材料中混凝土和钢结构,加强管理。检测过程比较零碎,容易出现质量检测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土木工程建设中出现质量问题。如在对土木工程进行项目检测时,施工人员除了采用雷达扫描法对土木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外,还需要对局部的承重区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模拟,对土木工程进行全面检测,以保证土木工程建设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凭借其无损性、精准检测等优势,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工程正常施工。无损检测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提升了检测精准性,有效避免检测错误情况的发生。据此,为了保证土木工程良好建设,检测人员应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涛.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41-142.

[2]武秀燕.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发展及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40.

[3]徐文强.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19(10):106-107.

[4]陈承佑.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3):151-152.

[5]王昌.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居舍,201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