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人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7:41:04

务工人员

务工人员范文篇1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外出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积极探索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新路子,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组织部通知要求,现就做好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年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站在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解决村级干部后继乏人问题的高度,充分认识在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各地各单位要把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要建立健全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抓的联系点,要按要求认真抓好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工作,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年内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点村要发展一名以上外出务工人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新党员。

二、搞好调查,建立台帐。各地各单位要在年前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发放问卷、开座谈会、入户访问、填写表格等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重点摸清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了解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文化、特长、分布状况以及家庭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年至**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调查摸底(见附1)。各地要在2月底前以党委为单位,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台帐,特别是外出务工党员情况台帐(见附2),并上报一份至县委组织部存档。各地要从台帐中确定一批优秀青年作为重点联络对象,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三、加强教育,壮大队伍。各地要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采取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培训教育,各地各单位要在年前开展好一次座谈会或恳谈会,询问他们在外地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通报家乡建设情况,沟通思想,拉近距离,听取他们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他们学习十七大精神和党的惠农政策,帮助他们加深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年前年后的时间,及时把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要通过采取群团组织择优推荐、务工单位积极推荐、党员群众民主推荐的办法,多渠道选拔储备一批优秀人才,并及时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见附3)于2月底前报我部。

务工人员范文篇2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是改革开放形势下人、财、物大流动所带来的“副产品”,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这一现象造就了当前城市中的特殊群体——进城务工人员群体。如何对进城务工人员实行严密有效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社会工作一个突出难点问题。虽然各级政府部门长期以来都在进行不懈的探索与研究,但这个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此,笔者结合自己从事工作的体会,借鉴各地政府部门管理进城务工人员一些好的做法与经验,就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谈些粗浅看法。

一、进城务工人员现状

我县是一个新兴的沿海县,经济发展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内地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导致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经济尚不发达地区的人们纷纷来我县“淘金”。据统计,截止今年8月30日,全县登记在册的进城务工人员总数达5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7个百分点,从事务工、经商、服务行业及投靠亲友的占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前四位。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为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不少人因受其自身素质影响,自控力差、受约束少等特点,加上社会涉罪诱因增多及市县与农村之间生活方式的冲撞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已逐渐成为违法犯罪的主体。经查相关报表,自1998年以来,进城务工人员作案一直占我县刑事发案总数的30%以上,2002、2003年全县共抓获外来流窜犯罪分子532名,占抓获案犯总数的27%左右。从我县进城务工人员的总体构成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有相对固定的职业和较稳定的生活基础,这类人占大多数(约为70-80%)。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携老带小全家外出,从事务工、务农、经商、服务业等,他们以勤劳致富为目标,遵纪守法,安心、积极工作,有的已在象山工作、生活多年,人称为“守法型”的进城务工人员。

第二类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四川等经济不发达地区,盲目来我县找活干的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大多由于受文化、技能等因素的制约,从事本地人所不愿干、不肯干的脏、苦、累、差、险等活,收入少,待遇低,稳定性差,一旦失业或一时找不到工作,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这与他们抱着发财致富目的来象山打工的愿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其中一部分人看到当地人生活富裕,心理失衡,又染上高消费、游手好闲的恶习,就极易产生非法攫取财富的动机,往往容易犯罪。

第三类是无身份证件、无固定住所、无职业的“三无”盲流人员,一般以打零工、捡破烂、乞讨等为业,寄住于简易的出租房、桥洞、涵洞及废弃的房子内,甚至露宿街头。这些人往往极力逃避公安派出所的掌握与控制,大多流离于我们日常管理的视线之外,极有可能进行偷、抢等违法犯罪活动,因而是一个严重影响当地治安稳定的“灰色群体”。

第四类是混杂在进城务工人员之中的极少数职业型犯罪分子,这些人中或有前科、或是惯犯、或有重案负身。他们没有职业或以某种临时职业为掩护,唯一靠各种侵财等犯罪活动为谋生手段,获取钱财,作案手段一般具有一定代表性和专业性。这些人大多有一套逃避政府部门打击的对策,往往采取跳跃式作案,即甲地居住,乙地作案,丙地销赃,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给侦查工作带来困难。

二、当前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来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的运行和深化,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难点也逐渐显现,有的已成为制约管理功能发挥的“瓶颈”和障碍。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客观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拉大,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差距拉大,使具有强烈的谋求财富和成功欲望的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大量涌入城市,追求更新、更好的生活。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人、财、物的大量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尽量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又为进城务工人员流入城市创造了条件。此外城市建设中大量的脏、苦、累的工作,城市人口不愿意做,也大多为外来劳动力承担起来。从而使人口流动特别是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大中城市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二)、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是内在原因。人员的流动多是落后地区的人口流入发达地区,而落后地区的人口相对发达地区人口来说,其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较低,“一穷二白”,从而在为满足个人生存需要寻找生存空间的租房、求职就业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只能聚居在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差的城乡结合部,从事城市居民生活需要,而城市人口又不愿意干的脏、苦、累的工作,子女入学、入托也要受到“不公正”待遇,得不到解决。同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当经济上处于较低阶层的进城务工人员受到物欲诱惑和刺激时,发财致富心切,心理易出现失衡,当一部分人的欲望通过正常途径又得不到满足时,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管理工作长期滞后是重要原因。一是进城务工人员管理上立法滞后,对进城务工人员管理、疏导、服务、教育等社会配套机制不完善,宏观上没有形成总体的把握和控制,使进城务工人员流动处于半盲目无序状态;二是微观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机制不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管理方法、措施滞后,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没有完全纳入基层政权组织中来,措施不力,管理力量薄弱,用工、租房等关键环节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落脚、谋生容易,使得城市中的进城务工人员无序大幅增加;三是各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和沟通,各类资料信息、人员力量不能共享,重复劳动造成了大量时间、人员、精力的浪费,使原本就薄弱的管理力量在现实管理中更加力不从心,现有措施难以落实,管理失控;四是从管理部门自身工作看,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只重视管理而忽视保护、服务,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公安机关中存在侦查办案效率不高,案件久拖未结;少数基层干警接待进城务工人员或执法办案中对进城务工人员“冷、硬、横、推”,激化矛盾的现象,形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四)、教育、培训工作薄弱。进城务工人员相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是弱势群体,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本来就受教育程度低,一部分人法制观念差,道德水准不高,需要不断加强素质、法制教育。目前,我们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法制、道德教育工作没有跟上,进城务工人员生存和发展的一些基本权利长期有意或无意地被忽视,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认识和实践等多方面的原因,党群组织在联系进城务工人员、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团结进城务工人员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多,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是当前党群工作的薄弱环节。

三、强化进城务工人员管理的对策

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单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的工作,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均有责任做好工作,共青团组织对此责无旁贷,进城务工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为使进城务工人员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针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试提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对策思路。笔者认为,应以狠抓基层基础工作为着力点,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积极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群体。

1、关注“存在”:充分认识外来务工人员带来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权、利益分配权、教育权等要予以尊重和维护。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外来务工人员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日俱增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带来了系列社会问题:外来人员流动性大,层次复杂,管理困难,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因工作受挫、生活艰苦、心态失衡等因素也可能会诱发歪风邪气和违法犯罪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外来务工人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矛盾,促进我县的三个文明建设。

2、关注“思想”: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呼声。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有四大心愿:一是希望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建议政府或企业对长期在本辖区工作的外来人员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优惠待遇。二是希望参加有针对性的文化技能培训,能在工作的同时多学本领,练好技术。三是希望有平等、友好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务工人员与企业主相互信赖、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四是希望得到社会尊重,承认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的劳动权益。

(二)理顺体制,加强协调,依法履行政府管理职能。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坚持“政府牵头,公安为主,各方配合,综合治理”原则,各地都相应成立由政府一名负责人任组长,综治委、公安、劳动、民政、计生、城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进城务工人员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协调、督促、检查各地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设立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办公室,严格考核,明确责任,落实经费,配足人员,有效增强工作合力,提高管理实效。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派出所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重点抓好登记、发证、管理等各项工作环节,切实形成派出所责任区民警重点抓,暂口协管员、居(村)委干部协助抓,楼群看护员、暂口信息员共同抓,房东、业主各自抓,隐蔽力量帮助抓的多层次、实体化的暂口管理组织网络。

(三)各级政府部门要发扬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进城务工人员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管理效能,并把各种管理经验不断地完善和推广。

1、端正思想,强化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群体一方面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对当地社会安定局面造成较大冲击。如何认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本地人与进城务工人员的差距,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这正是我们国家所要逐渐消除的。大量农村进城务工经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趋势不可逆转,是正确方向。所以,各部门在工作实践中,要化管理为服务。作为共青团组织,更要强调这点,要把进城务工人员作为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关注他们的现状,营造服务氛围,协助培养技能,推动维护权益,提高文化生活质量,促进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到当地社会,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2、提高素质,帮助成才。进城务工人员主流是好的,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实践的磨炼,有强烈的创业渴望和创造潜能。对于一些素质不高,易出现犯罪倾向的进城务工人员,加强学习教育,促进其提高素质,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共青团组织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把市民行为规范、公安法律知识、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安全生产等知识进行宣讲。其次要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接受基础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他们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实施对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营造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成长成才的社会氛围。要继续开展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的评选等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确立起“以作为求地位”的务实观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要加强对外业务工人员的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唤起全社会对外业务工群体的关注,并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他们,在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建家园的良好氛围。要对部分思想等方面素质较好的进城务工人员,单位或有关部门应及时推荐并吸纳到党、团组织中业,从而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政治地位,增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教育的感染力。

3、活跃文化,推进文明。注重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构建健康、积极、文明的打工文化氛围,以增强他们对第二故乡的认同和热爱。要通过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阵地,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组建、扶持创建各种形式的进城务工人员社团,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施展才华提供舞台;依托各类媒体开展“打工文化”塑造活动,反映进城务工人员的心声,展示他们的风采,促进交流,增进认同。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要发挥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作用,积极参与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企业的创建,使文明社会的建立离不开进城务工人员的参与。

务工人员范文篇3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1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现状

1.1身份尴尬。进城务工人员的户口仍然在农村,有农村的耕地可以作为最后的保障,另外他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为城镇建设添砖加瓦,促进城镇建设实现良好发展,虽然也有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已经在城镇中购买了房屋,工作也相对稳定,但因为其农村户口所以依然处于社会保障体系边缘。1.2参保意识弱。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大多没有签合同的意识,就业单位也就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加之进城务工人员参保意识和社会保障意识不高,单纯的想要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在寻找工作过程中,不重视社保的缴纳情况,导致了进城务工群体的社保一直存在着问题。

2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出现原因

2.1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纵观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关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还处于试点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到底应该选择城镇社保还是农村社保,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对农民工的定位比较模糊,所以导致社会保障问题并没有得到良好解决。所以在当前环境下,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还没有得到政策的确认。2.2就业压力大。从农村进入城镇工作的人员面临巨大就业压力,因为学历等方面的限制,可以从事的行业十分有限,所以选择工作时,没有多少主动权,若社保和工资只能选择其一,大多会选择工资,在考虑待遇时更注重的也是工资水平,而社保只是次要因素。

3将进城务工群体纳入社保的意义

3.1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真正意义就是保证社会的公平,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劳动力,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加强进城务工群体的社保机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3.2有利于衔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当前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已经完善,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进城务工并实现稳定生活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很多农民成为城镇居民,为保障这部分农民的基本权益,加强对农村和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已经成为城乡保障体系衔接的需要。

4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有效措施

4.1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立法速度。我国应当立足社会保障事业长远发展上,正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加强重视,在短时间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立法。这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惩治措施实现整体深化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户籍制度而形成的身份判别,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以立法形式规定无论是何种的劳动力都应当平等的参加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4.2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针对当前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统一的管理政策是社会发展必然选择,统一的社会保险项目、待遇标准、缴费标准等可以优化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另外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户籍身份与工作之间的冲突,可以遵循多类型、多层次、灵活便捷的原则,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多元化从而不断满足进城务工人员迫切需求,彻底实现农村与城镇社会保障接轨。

社会不断发展完善,人们思想意识逐渐提高,社会保障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因为身份特殊性,其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开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袁湘.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机制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6):366.

[2]陈婧.现阶段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之探索[D].贵州财经大学,2012.

[3]宋维玲.我国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务工人员范文篇4

主题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存与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存与发展现状,年6月至9月,镇团委针对这一课题,在全镇范围内,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教职人员、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学生家长等相关人群做了相关调研工作,其中,座谈20余人次,问卷调查发放量100人次,问卷回收95份,有效问卷94份。在调研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存与发展现状的探索和思考,现将有关调研成果汇报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问卷》主要从家庭背景、生存现状、家长期望等三个部分详细探究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存现状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建议。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三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随机抽取三个班共100位学生的家庭进行访问调查,通过对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期望进行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属于核心家庭全部在沪的(即学生与父母同在)的有87家,占全部被调查家庭的93%;在读书的学生中,有89.4%已到多年;有31%的学生为独生子女,48%的学生家庭有两个孩子,21%的家庭有3个及3个以上子女。

在家庭收入方面,被调查的家庭月收入如下图所示,

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的收入决定着家庭的一系列消费行为并呈现“橄榄形”趋势。

家庭月平均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3%,月收入超过3000元以上的占4%,绝大部分家庭月收入集中在600-2000元之间。

而在被调查家庭中,多数家庭每月用在食品和日杂方面的支出不足1000元,其中11%的家庭每月不足300元,同时,支出超过1000元的家庭17%。而在孩子身上花钱的情况也与收入有着紧密的联系,有18%的家庭每月在孩子生活方面的开销(食品、服装、玩具等)不足50元。

在住房方面,有82%的家庭属于承租农村私房,17%的家庭承租公房,在自购房为1%。因为绝大多数家庭在的落脚点是农村私房,相对而言,在人均居住面积上,总体较为宽敞。所有参与调查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以下的占20.2%,且大部分集中在承租公房的家庭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5-10平方的家庭有27.7%,达到10-15平方米标准的家庭有25.5%,超过15平米的家庭也有26.6%。

对于子女的读书问题,有7.5%的家长选择将孩子带到来读书是因为家长觉得的环境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超过52.1%的家长觉得是因为在老家无人带孩子,是无奈之举。有39.4%的家长是因为作为父母想亲自监管孩子。

对孩子的读书,有35.11%的家长觉得学习费用较高,经济负担比较重,有38.3%的父母担心孩子在读书,将来在升学方面会有所影响,还有26.6%的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而烦恼。对于选择就读民工子弟学校的原因,高达55.32%的家长是受经济因素影响。因为公办学校就读后费用太高,有29.79%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进入公立学校读书,但是公立学校门槛太高。还有14.89%的家长比较担心孩子在公立学校读书会受到本地学生的排斥。

对孩子的读书期望的调查,有64.9%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大学生,只有10.64%的家长认为孩子读到初中毕业就够了,而这些家长中又有80%的家长学历在初中及以下。抱着无所谓心态的家长有14.89%。有14.89%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能够给予一定的辅导。

在每年家庭为孩子支出的学杂费用上,我们通过和家庭年收入比较能够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关联,如图所示:

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以及社会需求方面等方面,有58.5%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有14.9%的家长希望孩子的书本学杂费能够适当减少,还有18.1%的家长更关注在将来孩子的就业机会方面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帮助。

二、基本分析

1、生存篇

经调研,我们觉得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生活现状总体生活安定。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外出打工的父母来到的孩子绝大多数跟随在父母身边,虽然因家庭收入有差异导致在生活和学习费用支出上有差异,但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父母的亲自监管。

因为子女带在身边,受访问的家庭中成员基本上工作生活相对稳定。在受访问家庭中,92.5%的家庭中至少是父母双亲均在生活,其中有34%的家庭中是有多位家庭成员在生活。另外,因为绝大多数家庭选择的是承租农村私房,所以,在居住的问题上,相对的人均居住面积倒也不显拥挤。

2、发展篇

孩子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学校。在此,我们不得不把话题聚焦到外来民工子弟学校上来。虽然根据市教委的有关规定,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学校应该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同等的教育资源,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仍无法忽视更多的制约因素。

随着房地产的开发,十年来,的导入人口急速上升,户籍人口的数量快速增长,非户籍人口总数更是飞速增长,社会事业发展压力非常巨大。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镇域内又涌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截止年8月,镇登记人口中,户籍人口186126人,外来务工人员有98327人,外来务工人员占全镇总人口的比例达到34.6%。大量的人口导入给镇公共事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压力。目前,全镇共有8所公办小学,在校学生5579人,平均每个班40名学生。有7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在校学生5000余名,平均每个班50名学生。公办学校的人满为患和高达一半以上的家长认为公办学校费用偏高,使绝大部分家长不得不为孩子选择了外来民工子弟学校。

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问题近年曾经引起社会各界很大的关注,从市、区到镇,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通过前几年的有效清理,目前镇域内留存下来的7所外来学校,无论从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还是管理质量上来说,都已经有明显的改观。但毕竟这些学校因为本身性质的原因和体制上的因素,学校在教育上的投入和产出终究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在办学理念上,由私人投资的民工子弟学校的盈利目的最终使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不可能放在教学质量上;在师资上,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外地聘用的退休教师和少量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的大学生,更有甚者仅仅是投资者的亲戚或朋友,他们所持的教师资格证书到底真伪如何、含金量如何均难以得到保证;在教学质量上,这些人在没有完全纳入教育系统全面管理的情况下,教学质量也实在无法得到有力保证。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认识到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水平低下也还有家长方面的原因: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智力投资较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较低。只有27%的家长每年为孩子支付除学校所收学杂费之外的学习费用超过200元,超过500元的更只有6.3%。这反映出绝大部分家长在对子女的智力投资上有所保留。而在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上,也有相当部分的家长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因自身学识的限制,能够给予孩子学习辅导的家长更是只有14.89%。

三、对策与建议

关注每个孩子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近年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镇政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每年投入巨资新建、扩建学校,更新教育设施,到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外来学校的监管力度,所做的各种努力,无一不是为了更好地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近,镇教委正在探讨一种新的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管理新模式。在民办外来子弟学校中,挑选了一所硬件设施相对完善、管理模式相对合理、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申华小学,通过协商,将学校的教育投资纳入教育管理经费范围,改为公办民工子弟学校。该学校本着让孩子多读一点书的原则,面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招生,保持相对低廉的学杂费,师资来源保留原有模式但加入考评机制,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模式上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首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镇教委和校方有关人员共同组成考评小组,对前来应聘的教师实行聘前预审机制,通过预审及面试,从源头上把好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在日常管理中,对教师又引入考核机制,改变过去民办民工子弟学校中教师教学质量好与不好一个样的模式,通过在教师薪酬中设置考核奖等模式来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

其次,保证教学质量。学校为了适应学生将来的升学考试,在教学上使用全国统一教材;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在其它民工子弟学校中相对薄弱的英、体、美等教学在这所学校得到了相对重视;同时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为提高教师积极性和责任心,一方面千方百计留住好的老师,另一方面抓牢教学质量不放松。

务工人员范文篇5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宁波市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员。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之间存在相互磨合过程,不仅存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适应问题,而且更表现为心理上的渐渐融合,因此本文采用城市归属感来描述这种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并以地域适应、身份归属、心理归属3个方面为指导,参考罗忆源(2003)和李芳(2009)的研究设计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问卷,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在各个劳动力市场发放问卷,对此问题展开实证研究。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从性别看,男性占56.8%,女性占43.2%;从受教育程度来说,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被调查者占12.5%,初中占47.7%,高中或中专占34.1%,大专占4.5%,本科占1.1%;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占62.5%,未婚占37.5%,有子女的占54.5%;从年龄看,集中于16~35岁,在宁波的打工时间集中于1~5年,在宁波打工时间在10年以上的仅占7.95%;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工作时间集中于8~12小时,占68.18%;年收入水平集中于1万~3万元,占69.32%,处于宁波市平均收入中低水平。

2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2.1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总体状况

(1)地域归属感现状。主要是从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城市状况、消费水平、户籍等方面调查地域归属感,统计项共6项,其中,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愿意遵守宁波市的各项政策与规章制度的意愿最高,平均值达到4.125分,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对于获得宁波市户口的意愿最低,平均值仅为2.92分。综合来看,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市的城市地域归属感平均得分为3.48分,处于中上水平。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的气候、地理位置等地域因素具有较高的期待,表现出较高的归属感,但是受到全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房价过高的经济环境影响,在宁波买房这一行为意愿上,外来务工人员又表现出稍低的归属感倾向。

(2)群体归属感现状。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城市群体归属感的统计项共6项,其中,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生活习惯的适应性平均分达到了3.72分,为群体归属感6项统计项中最高,表明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的生活习惯适应良好,能够遵从城市的作息习惯、生活方式。除了对社会组织活动的参与与自身身份的归属2项,其他几项均在中值3分以上。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参与程度平均分为2.54分,对自身身份归属的认识平均分为2.76分,两者表明了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社会融合过程中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己对城市的归属感,而是采取了被动的方式;而从社会活动组织者来说,各类社会活动往往忽视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群体,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举办的社会活动极少。对于自身身份的认识上,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界定。综合来说,宁波市鄞州区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归属感平均得分为3.13分,相较于城市地域归属感低,处于中等水平。

(3)整体城市归属感。问卷通过直接询问外来务工人员未来的打算以及离开宁波后的去向选择调查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城市归属感。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城市归属感的调查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针对宁波市地区,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这一特定城市的归属感;二是相对于农村针对城市的归属感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表示会留在宁波,仅有2.27%的人表示想尽快离开宁波,说明在宁波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宁波的城市归属感比较高。在假设不得不离开宁波的情况下,34.09%的外来务工人员仍然选择在城市打工,说明被调查者具有较强的城市归属感,39.77%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不知道,仅有19.32%的人选择离开城市回老家,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对在宁波打工比较满意,暂时未考虑其他选择。

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与其针对宁波市的城市归属感的得分分别为3.46分和3.51分,均处于中上水平,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对宁波市具有较强城市归属感,但相较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对于宁波这一城市的归属感略低,因此还需进一步提高。

2.2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问卷调查了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经济因素、城市因素、自身因素、群体因素、家乡因素共5个因子。其中,经济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程度最大,平均达到了3.37分,生活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的影响程度均在3分以上。城市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程度得分均值为3.08分,影响程度较大。影响最小的是家乡因素,责任田、老家经济和城市户籍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下,家乡因素平均得分只有2.53分。该统计结果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自己将要去打工的城市关注度比自己老家高,家乡的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更多的是关心宁波这个城市的消费、收入水平,自己能否在宁波挣到钱,能否负担起在宁波的生活消费。

2.3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个体差异分析

不同的人群对于城市归属感具有不同的感知,针对不同年龄、婚姻状况等人群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分析。

城市地域归属感方面,不同婚姻状况的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数据发现,未婚的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地域归属感平均水平为3.61分,而已婚者均值为3.26分,可见未婚的被调查者的城市归属感高于已婚的被调查者。

城市群体归属感方面,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均收入均表现出了显著差异,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的被调查者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均值分别为2.90分、3.08分、3.19分、4.16分,呈逐渐增长趋势,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群体归属感的认知上具有更高水平,同时也说明文化程度高的外来务工人员更加容易被当地群体所接受。年收入水平在2万元以下的外来务工人员均表现出较低的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均值都小于3分,年收入水平在3万~5万元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现出最高的群体归属感,均值为3.69分,而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均值为3.33分。

2.4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影响因素与城市归属感显著性分析

城市归属感可以区分为城市地域归属感和城市群体归属感。调查中所归纳的5种因子分别对城市归属感、城市地域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影响。

经济因素对城市地域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以及城市整体归属感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城市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地域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群体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自身因素对城市群体归属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群体归属感的感知上具有不同的差异。而家乡因素因其显著性指数为0.377、0.904和0.774,均大于0.05,因此,在影响因子和各城市归属感水平显著性检验中,家乡因素的显著度指数没有达到要求,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3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问卷调查结论与讨论

3.1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特点

第一,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地域归属感特点。调查样本集中于宁波打工1~5年的年轻群体,他们普遍表现出对宁波交通、硬件设施、气候地理等客观因素较高的期待,这些期待使他们产生对宁波较高的城市地域归属感。

第二,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群体归属感特点。城市群体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身份归属感较低,外来务工人员被动融入当地群体,城市群体归属感提高缓慢。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归属感其中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对自身身份的认识不清。对自身身份的认识是评价城市群体归属感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个指标上,调查者表现出较低的水平。

第三,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整体城市归属感在调查期内处于中上水平,变动性比较大。从整体上来说,被调查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表现出较高的城市归属感。但是,有一大部分人在调查问卷中选择了“不知道”,这说明在这一段时期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还处于中等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不同的变动。

第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个体差异。不同文化程度与不同收入水平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在城市整体归属感和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上具有差异。文化程度高的外来务工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归属感的含义,也比较容易被宁波当地群体接纳。收入水平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宁波的消费水平,享受宁波提供的更多资源。因此,在不同文化程度与不同收入水平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间出现了城市归属感、城市群体归属感水平的差异。

3.2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因子中,经济因素包括宁波市的租/住房成本、生活消费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外来务工人员最关注的仍然是在宁波工作能够挣多少收入,是否能够承担在宁波生活消费的水平,是否能够在宁波获得比老家更好的生活水平。同时,经济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社会地位,影响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居民群体的关系。

与其他学者的结论相比,该调查结果显示,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于城市因素中的社会保障福利、就业机会和群体因素中的当地居民态度同,并不如其他学者认为的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的最主要因素。

务工人员范文篇6

关键词: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援助;调研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开展相应的务工工作。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不断融合和发展下,很多少数民族的务工人员也不断的涌入城市中,并开展相应的劳务工作。当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很多侵害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事件也在不断的出现。对于藏族的外来务工人员,更是弱势群体,由于他们的法律意识单薄,语言的障碍促使他们的法律维权的需求和工作的开展异常艰巨。这就需要加强对于藏族外来务工人口律援助需求和工作情况的调研,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机制,来改善当前藏族外出务工人员维权难的问题。

二、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抽样调查情况分析

藏族务工人员的调研活动中,通过对于社会服务的志愿者以及外出务工的藏族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针对藏族外出务工人员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工作,涉及到了工厂、建筑地和工人们的生活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得出以下结果:首先,藏族务工人员人口主要是以青壮年为主,普遍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较低,在调查的藏族务工人员的人群中,35岁的以下占绝大多数。从藏族务工人员人口的文化程度来看,高中以上学历的只有15%,相对来说文化程度较低。其次,藏族务工人员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对于藏族外出务工人口之间普遍存在不规范用工的现象。例如签订合同的效率较低,签订合同的人数较少,参与社会保障的人数较低,在外打工的参与社会保险的经历较少,在实际劳动工作中被克扣工资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克扣工资的情景甚至达到了70%。很多藏族务工人员的工资没有办法按时发放,甚至很多藏族外来务工人员日常的工作时间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8个小时,而工资却非常低,劳动环境较差,风险安全保障较高,遭遇工伤缺少相应的赔偿金额,劳动安全保障落实不到位。通过调查普遍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农民工的法律意识较为单薄,对自身的维权意识较为差,很多人对于法律并不感兴趣,也不急于了解。甚至有些藏族外来务工人口是靠着朋友和同事,领到工作场地进行工作的,并不知道要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甚至还存在近一半的农民工不知道给谁打工,发生劳动纠纷时,不知道怎么样及时处理。大部分的民工在遭遇了报酬克扣和拖欠的时候,只知道找老板索要。只有极少数的农民工想要通过法律的问题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只有20%的民工知道当遇到了工伤的时候要申请工伤。藏族务工人员大部分普遍不知道如何进行证据收集,不知道通过保留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调研工作展开的过程中,了解到藏族务工人员之所以维权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诉讼较高的费用,使得农民工对于法律维权带来了一定的畏惧心理,很多民工们不愿意相信法律。甚至藏族务工人员认为诉讼周期时间较长、耗不起。其次,在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问题上,很多政府存在了推脱不愿意帮忙解决问题,这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出现问题不知道找谁,发生纠纷之后很多民工们选择的用寻找公安来进行报警。极少有藏族务工人员知道要找劳动部门去解决问题,这主要源于对于藏族务工人员自身的法律援助不到位,在相关调研工作开展时,了解到很多藏族务工人员并不知道法律援助是什么,找不到可以进行法律援助的地方。

三、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中央不断加强了对于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的相关通知,要各地司法部门加强对于藏族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安排专人负责的机制,不断深化员工的法律援助工作的落实。现阶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很多藏族务工人员懂得了用法律援助的方式来解决权益无法保障的问题。但是由于藏族务工人员中农民人数较多,流动性较大,对于社会活动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参与性,也为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带来了很多问题。(一)缺乏对于藏族务工人员的法律保障。现阶段对于藏族群体的法律援助问题的解决,最大的隐患就是缺乏相应的维权工作和法律体制的不健全。就目前来看虽然多个地区已经不断的完善了法律援助机制的实施意见,但是就法律援助本身的理论较为抽象,藏族务工人员援助工作开展较为困难。法律机制缺乏实施的细则,不能为司法部门人员和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指导工作。其次很多藏族地区的人们由于普遍使用藏语交流,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语言的问题和地域之间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于法律援助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很多民工在出现了权力被侵犯的时候,无法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存在纠纷的问题的时候,往往解决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二)用工方式不规范。藏族务工人员群众中普遍存在用工不规范的现象,很多藏族的务工人员往往是由亲戚或朋友领他们来不同地方进行开展相应的务工工作。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工作技能较低,缺乏竞争性,造成了劳动资源过剩。对于民工们自身来说,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这就给一些不法的用工者可乘之机。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用工者知道藏族务工人员的民工们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他们缺乏了和民工们之间建立起规范的劳动关系,常常以建立雇佣关系和劳务关系来规避劳动法对于他们的制约。用工的不规范使得很多外来进城务工的人口缺乏短期性的实际保障,通常情况下认为一般的民事合同,但是却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致使很多进城务工人口得不到权益的维护。(三)依法解决纠纷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对于很多藏族务工人员来说,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愿意选择就是通过依法纠纷去解决问题,因为依法解决劳动争议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再简单的劳动纠纷也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审讯和长期的程序的执行。在执行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甚至有些民工在工伤索赔案件中长达两年时间都没有办法解决。作为用人单位,在运用相应的规则和劳动法的基础上,只是以劳动关系的确认和工伤认证来走完程序。通过较长的救济途径让很多藏族务工人员不愿意在救济金上耗费太多的时间,而选择了妥协放弃。这主要是源于很多藏族务工人员如果一个月或者是几天不出去工作,很难维持正常的家庭。由于他们本身工作过程中的工资较低,这就使得他们不敢有太多的时间去进行法律诉讼,运用大多的时间去进行法律诉讼不仅仅会增加他们的时间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很多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就使得他们在维护权益的过程中,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四)藏族地区特殊的文化观念,不能适应错综复杂的城市环境。藏族务工人员有着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生存习惯和风俗,在进行维权工作开展时也会带来困难.在中国的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人们长期在一个地方进行生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相互牵连的社会关系,不愿意为了一般的权利纠纷去严格的依法处理,因为这样会伤害一些社会关系,改善周围的社会关系。这种观念是藏族务工人员很长的时间内就形成了。再加上藏族务工人员由于法律意识较为单薄和人情关系的问题,在市场环境下他们看到了无限商机,却忽视了人与人关系之中存在的陷阱,当遇到了法律援助需求的时候,很多务工人员没有办法足够证据证明相关的事实,因为很多的事情都是以口头约定进行的。(五)政府对于法律援助的投入,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由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总数在不断的增大,尤其是对于藏族务工人员的总数数额也在不断的增大,这就给法律援助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为现阶段来说法律援助的专项经费不足,工作人员不到位,现有的法律援助力量较弱,在面对复杂多样的民工维权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和压力。这些困难和压力不仅仅来自于民工自身意识不足的问题,还在于资金的不足,缺乏相应的人员和维权资料的搜集。

四、藏族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思路和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队伍的建设。为了促使藏族务工人员可以得到法律的援助,可以积极吸纳一些有律师资格的人加入法律援助队伍,增强法律援助机构专业律师的构成比例.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思想教育,激发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热情和历史使命感,鼓励律师们自觉承办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案件,提升律师自身的责任意识。(二)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提高社会影响力。由于藏族务工人员普遍生活和居住的环境较差,所获取的信息内容不多.就需要相关的负责机构和单位进入社区企业进行相应的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让更多的藏族务工人员认识到法律援助的条件和范围,认识到当自己的权益被侵犯的时候如何寻求帮助和保护。充分借助媒体和互联网,让更多的藏族务工人员认识到法律援助工作对于自身权益保障的重要性。积极营造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氛围。在法律援助工作宣传过程中,要切实保障对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多个法律事项的完善,大力加强普法和宣传力度。(三)针对藏族务工人员的特性,完善工作机制。针对藏族务工人员本身特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机制来保证藏族务工人员法律救助工作的受理。开展24小时的承办业务来满足民工们维权的实际需求。打破藏族地区的文化限制,可以采用相应的翻译机制,让更多的藏族外来务工人员解决语言的差异。其次要打破事件的地域管辖限制,在地域管辖事件中,无论是藏族的务工人员去任何地区都可以向任何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进行受理方便,减少藏族外来务工人员因环境所给他们带来的维权影响。为了尽快解决纠纷问题,要加强对于时间和效果的,统一采取灵活的办案方式尽快解决纠纷。在案件执行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延伸服务的方式,全面展开法律援助活动,可以让藏族务工人员们先工作、先回家,尽量减少等的时间和消费的负担。(四)建立广泛使用的协调机制。藏族务工人口需要加强对于法律援助和劳动保障的衔接机制的建设,包括对于劳动监时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等部门的协调机制的建设。对于藏族外来务工人口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任何劳动纠纷,可以以多渠道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对于援助案件承接过程中,要实现快审、快结的方式,来保证诉讼费用的有效落实,建立专门的民工领导小组和工会维权机制,共同的做好藏族务工人员的维权专项治理工作。不断完善法律援助机构之间的工作协作机制,建立法律援助的联动协作,加强对于藏族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宣传和案件的办理。

综上所述,藏族外来务工人口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促使法律援助工作的作用发展的最大化。由于少数民族本身的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就使得法律援助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完善法律援助建设的问题和制度的问题,不仅可以促使藏族务工人员有效得到权利的保障,同时还可以不断提升我国的司法公信力,促进我国法治制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古宸宇.少数民族法律援助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基于宜宾学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实证分析.法制与社会.2017(20):177-178+192.

[2]阿依帕瑞•艾力.经济的发展与少数民族法律意识之培养.陕西师范大学.2014.

务工人员范文篇7

一、明确责任主体,提升管理水平

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我们探索建立了“二二二”网络化组织体系。一是搭建了两个平台。街道成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综治办合署办公,加强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各村、社区、规模企业以警务室为依托,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外来人员服务管理站,强化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二是建立了两支队伍。一支是由派出所社区民警、外口专管员组成的外来务工人员专管员队伍;一支是由各村、社区、企业及计生、劳动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协管员队伍。三是完善了两套组织。一个是发挥各村、社区、企业等融合组织的作用,加强和谐促进会建设;另一个是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加强沟通和服务。由此形成了党委负责、各线主抓、多部门协同,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及群团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平台,打破了原来各部门各自为政、为己所用的管理格局,服务管理主体实现由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元化服务管理转变。

二、探索工作模式,提升融合层次

我们深入发掘已有基础条件,大力整合各种社区资源,充分发挥居民自治组织优势,探索推行社区化服务管理新模式。一是民主化共建模式。有意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基层组织的日常服务和管理,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化进程。如社区选聘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社区管理,居敬社区吸收外来务工人员担任居民代表,赋予他们选举权。与此同时,结合“党建进组、服务入户”活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坚持教育管理和服务关爱并重,对本地和外地党员实施一体化动态管理。街道总工会、团工委在外来务工人员中积极发展成员,建立基层组织,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各村(社区)、企业和谐促进会积极吸纳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和谐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自我管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和谐共融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二是公寓化安居模式。一方面,对出租房以及企业职工宿舍,按照“规范性、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加强消防安全和环卫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另一方面,鼓励村、企业、行业兴建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公寓宿舍楼,通过村企结对、组团租赁等形式,拓展安居渠道,挖掘住宿潜力。目前,街道所辖规模企业建有宿舍楼59幢,计2.68万平方米,另有夫妻房480套,企业对在外自行租房的职工纷纷给予80—120元的住房补贴。三是动态化管理模式。根据出租房、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快、管理难等特点,重点采取“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人管人”和“以证管人”四种方式,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化服务、动态化管理。“以房管人”主要是指通过签订房屋出租责任状、发放联系卡、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加强出租房动态监管,实现“房东管房客”。如村外来人口比较集中,常年外来人口1200多人,村里出租户就有340余家,其中一村民有27家租户,他按照“实时、实数、实名、实情”的要求,进行“旅店式”管理,为这些房客提供细致周到的宾馆式服务。“以业管人”主要是指根据从业特点,与用人单位签订责任状,指导业主通过企业文化、职工维权、便民服务等手段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如服饰公司大力推行“服务中管理,管理中服务”理念,对700余名外来职工进行了温馨有效的管理。街道还投入1500万元建立拾荒者公寓,引导150户拾荒者入住,进行集居管理。再如居敬社区把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分成清洁环卫、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汽配维修等几大种类,根据从业门类特点,设置专人进行针对性服务管理,取得较好的实效。“以人管人”主要是指各村、社区、企业通过协管员、信息员或联络员队伍,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信息排查和掌控,实现及时的动态监管。如居敬社区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多、居住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大力推行“委托式、整治式、跟踪式”管理模式,通过网格划分,从各楼道中选配320名信息员,委托他们把楼道中房屋出租、外来人口变动、高危人群、邻里纠纷、不稳定因素等情况第一时间向社区反映,以便及时动态掌握,强化外来人口实情管理。“以证管人”。我们根据区域现状,以村、社区、规模企业为单位划分网格,每个网格根据自然村、小区、车间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网格小组,每个网格小组都设有协管员,负责基础信息源头采集,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确保信息采集全面准确,确保居住证登记、发放、变更及时无误,真正实现动态监管。

三、创新管理载体,提升服务质量

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人性化服务理念,不断创设活动载体,丰富服务内容,采取“五抓”措施,有效提升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水平。一是抓典型引路。注重发掘和培养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十佳外来务工明星”表彰活动,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外来务工群体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是抓亲情服务。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温暖、送健康,为流动人口提供周到便利的计生服务。在服饰有限公司创设“女职工心情舒缓中心”,开通“女性心情舒缓热线”,为职工提供排遣压力、放松心情的场所,深受职工喜爱。三是抓文体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及社会融合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纽带作用,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较好地促进了本地人与本地人、外地人与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推进了外地人本地化融合进程。四是抓素质提升。依托劳动、教育、企业等培训渠道,对辖区外来务工人员加强文化、技能、法制、文明和安全“五位一体”培训,全面提升外来务工人员整体素质。在街道支持下,花园社区大学生村官杨优赞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发起“学话,做人”的方言培训活动,深受外来务工人员欢迎,被中国青年网等媒体报道。五是抓权益保障。全面推行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制,规范用工行为,建立“绿色通道”,健全“欠薪”预防机制,加强就业保障和劳动仲裁,并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法律援助范畴,加大援助和维权力度,切实维护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联动机制,提升工作合力

务工人员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服务水平为要求,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效转移,全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09年,××乡夜校试点计划培训务工人员4900人次,力争每户农村家庭有1名劳动力参加培训。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5期1000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发证人数达300人以上;务工引导性培训29期2900人次;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8期500人次;妇女培训8期500人次;转移就业率达95%以上。通过务工人员夜校培训,使××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20%。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

围绕市场需求,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对试点乡镇年满16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务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和农村妇女培训。

(二)培训方式。

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实施,县职教中心不能实施的特殊工种培训,可聘请其他具备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实施,也可根据培训专业的要求由定向转移企业的专业人员实施培训。务工引导性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县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县、乡人力资源办,乡镇司法所共同实施。农村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聘请相关农业经济师、县农业局农艺师、县林业局工程师等担任培训任务;农村妇女培训、刺绣培训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其它可由县妇联、县计生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担任培训任务。

(三)教材编写。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按农民所需的技能要求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写。引导性培训教材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办和县职教中心编写。其它培训教材由聘请的专业教师编写,并请相对应的专业教师授课和指导实践操作。教材编写后,送市、县人力资源办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定稿后进行讲授,力争做到培训人员人手一册培训教材。

(四)课程设置。

1.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开设建筑类、缝纫专业、电焊工、电工、刺绣等专业培训。根据培训技能要求合理安排培训课时,以农民学懂学会为准。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每期不得少于180个学时,其中理论常识占1/3,实践占2/3。经济能人、种养业技能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时,刺绣、缝纫等专业培训达到熟练操作为准。主要满足当地需求及输送到用工单位。培训对象为16周岁至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采取全脱产、半脱产学习,培训时间根据培训专业而定。以技能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培养具有所属岗位国家职业标准的初级工要求,经过系统学习,培训适应劳务市场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经鉴定合格后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按定单转移至企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

2.引导性培训。主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择业常识等培训,增强农民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以增强就业和创业为目的,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城市务工知识、基本权益保护和择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课时每期24个学时,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合格后发给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制作的合格证书。

3.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农特产品加工及流通能力,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农特产品流通及加工培训为主。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培训课时每期为56个课时。

4.农村妇女培训。以提高妇女就业和创业能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劳动关系和和谐家庭为目的。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种养业、刺绣、缝纫、尊老爱幼、家庭理财、计划生育、防艾等知识的培训。培训课时属技能培训的以学员达熟练操作为准,其它为24个课时。

(五)培训专业及时间安排(见附件)。

四、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

(一)资金来源。××乡夜校试点培训共投入资金66万元,其中:整合中央阳光工程、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培训项目资金50万元;市政府补助资金10万元;县财政配套补助资金6万元。

(二)资金使用。夜校试点培训经费,属整合省级以上培训资金的部分要按照投资渠道不变、管理办法不变的原则使用。市级补助部分主要用于实训设备购置。县财政配套补助部分主要用于工作开展经费支出。

(二)资金管理。夜校试点培训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计划分期分批拨付资金。教师授课费以一期为单位,需有学员签字、乡村两级证明、县人力资源办检查验收证明书,方可到县财政局报账支付。实训设备采购以乡为单位,专业为单元,实行统一询价采购,由县财政局、人力资源办、××乡人民政府分别抽1人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询价采购小组,统一采购,建立夜校培训物资采购表,夜校培训工作结束后,提请县审计局进行审计。

五、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的领导,使夜校试点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县政府成立××县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乡人民政府乡长

成员:*县妇联主席

*县农业局副局长

*县供销社副主任

*县职教中心主任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乡务工人员培训夜校校长由*担任,副校长由*、*担任。

(二)部门职责。

××县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乡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主要培训单位,要加强与县直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抓好培训授课工作。县农村人力资源办负责夜校试点培训的项目、时间安排、组织教材编写和培训经费管理等工作。××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学员和学员档案管理。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由市、县人力资源办按照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组织考核,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务工人员范文篇9

一、苏州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的启示

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是执政活动的理论指导和执政能力的思想基础”,同时也决定了制度保障的范围和水平。在公平公正理念指引下,苏州几乎所有的政府活动,包括政府规划、公共财政安排等,都会考虑到外来务工群体,并尽可能把他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苏州市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运作中坚持的公平公正理念,彰显的人文关怀意识,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值得其它地方借鉴和学习。1.公平公正理念贯穿始终“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要更加注重公平。”苏州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最大亮点就是公平公正。在公平公正理念的指引下,苏州把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称呼为“新苏州人”。早在2004年,苏州就实施了“新苏州人计划”,关注在苏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在公共财政、就业环境、工资福利、子女教育、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制定公平均等的政策,使他们享受到市民待遇。2011年4月1日,苏州开始向全市外来流动人口发放居住证,已实施16年之久的暂住证将逐步取消。拥有了这张居住证,外来人员在公共服务方面,可获得与苏州户籍居民同样的待遇。外来人员可参加社会保险;子女可接受义务教育,不加收借读费及其他费用;育龄夫妻,可免费享受基本项目的计生服务;符合居住地现行户口准入条件的,可直接落户等。同等市民待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苏州扎根,苏州已经连续8年被评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2.人文关怀精神凸显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工作,超强度的体力劳动,生活环境的恶劣等种种不如意,会使他们产生孤独、压抑、焦虑等心理问题,有的因遭受歧视而消极悲观,甚至采取报复社会的极端举动,所以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为让外来务工人员真正融入苏州,充分感受到城市大家庭的温暖,苏州市政府推出“家在苏州”品牌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给新苏州人予极大地人文关怀。在新苏州人的住房问题上,苏州制定了多渠道提供住房、多形式改善居住条件的机制,至今已建起一批专供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的集中住宿区。园区东景工业坊生活便利中心是一个大型民工集宿区,区内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每幢楼设有独立卫生间、淋浴房,实施热水供应。在综合商业楼内,设有餐饮、超市、浴室、银行、网吧、休闲茶室、室、健身房、医院等相关设施,以满足入住员工的生活娱乐需求。集宿区内消防设施齐备、管理统一有序,以保障每一名务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类似东景工业坊这样的民工集宿区,苏州还有很多。在新苏州人的文化需求上,苏州积极开展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努力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政府深知农民工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桥梁,对增强农民工的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文化权益,是提升农民工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实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必然要求,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在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建立图书室等文化服务站点,市文化馆定期派志愿者前去辅导。市高新区枫桥街道集宿区居住着9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市文化馆为他们送上公共文化精品服务巡演,受到了务工人员的热烈欢迎。在文化惠民工程中,苏州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新苏州人文艺汇演评奖及展演等品牌活动,鼓励新苏州人参加各级文艺汇演,共享苏州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结语

务工人员范文篇10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十次全会、农村工作会议和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精神,坚持“培训提高,转移输出,回引创业”的工作思路,面向市场需求和农业产业化要求,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务工人员夜校培训,使农民掌握1至2门适用技术、市场竞争力和转移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用的原则。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开展用得着、能赚钱的适用技能培训,确保农民素质稳步提高,增加群众收入。

2.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训的原则。根据农村劳动力的性别、文化、年龄、务工需求等分别进行摸底统计,因材施教,开展分类分层培训。

3.坚持形式多样,方便群众的原则。深入村组宣传发动,采取集中办班、发放学习资料、广播、板报等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培训,就地就近方便群众。

4.坚持适应市场,注重引导的原则。结合用工企业需求,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技能订单培训,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跟踪维权等服务。

(三)工作目标。2010年,选择镇开展务工人员夜校培训试点,实现每户农户有1名劳动力参加培训,全镇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以上。计划培训3000人次,其中,务工技能培训730人次,确保有280人以上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务工引导性培训1360人次,经营能人、种养业能手培训910人次。

二、培训时间、内容与方式

(一)培训时间。2010年5月至2010年11月1日。

(二)培训内容。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愿择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年满16周岁至50周岁的农村劳动力,开展木工、支砌工、缝纫、电工、家政、烹饪、机修、电焊、刺绣、竹艺编织、水晶玻璃工艺加工等各种务工技能培训。同时,着力抓好经营能人、种养业带头人的适用技术培训。

(三)培训方式。按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以提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为目的,增强夜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多种方式,就近组织农民集中在乡村夜校开展务工培训,培训后建立完善培训就业台帐。

(四)教材编写。培训教材由参与夜校培训项目实施的培训机构按农民所需的技能培训要求,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教材编写后,由县人力办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定稿,培训时做到培训人员人手1册。

(五)课程设置。根据培训内容确定培训课时,力争使每一位参学人员学懂、学会、能运用;发放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技能培训应不少于20天,其中,理论知识占1/3,实践操作占2/3;经营能手、种养业能人的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时。

(六)《职业资格证》发放。由培训机构自主选择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机构对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组织考评考核,发给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县人力办要监督鉴定发证整个过程,确保鉴定发证真实有效。

三、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

(一)资金来源。2010年务工人员夜校培训共投入资金66万元,其中,整合中央和省级培训资金50万元,市级财政投入10万元,县级按10%的比例配套6万元工作经费。

(二)资金使用。培训经费按照渠道不变、管理办法不变的原则使用。省、市投入的培训资金主要用于培训补助,开支教师授课费、培训耗材费、技能鉴定费等,县级配套经费主要用于夜校培训工作经费。

(三)资金管理。夜校培训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计划分期分批拨付资金。培训资金要培训一期结算一期,确保让老百姓受益。教师授课费以期为单位,有乡村两级证明、县人力办检查验收证明,方可报账支付。培训耗材的采购由县财政局、人力办、镇分别抽人组成询价采购小组,统一采购,建立夜校培训物资采购表。夜校试点培训任务完成后,由县审计局进行审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2010年的务工人员夜校培训,是市政府在市人大二届六次全会上向与会人大代表承诺办理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各相关部门和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夜校培训的资金、师资、设备、人员到位,力求举办一期、成功一期,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县人力办要负责师资到位,做好市场订单、跟踪问效和维权服务等工作,每月向市人力办报送夜校培训工作情况。镇、村两级要切实做好务工人员夜校培训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好不同工种、不同专业学习人员的组织和转移输送等工作,确保务工人员夜校培训取得实效。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