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节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20:08:27

脱节范文篇1

首先,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在小学初中相当不错,只是在某学年发生了变化,现在书都读不下去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毋庸置疑,学校教育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我以为家庭更应该为此负责。在农村,家长最关心的是学生成绩,是分数,其他甚少关心,让孩子处在一种自由的“放养”状态。“玉经雕琢方成器”,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是不能保证孩子在长达十余年的学习生涯中不发生变化的。家长的希望与学生的实际状况是脱节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脱节的。

其次,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在笔者看来,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新的教育理论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但广大的教师面对“分数定胜负”的评价体系,在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因为这会因学生自我学习而占课时,使大多的知识点讲不上,最后影响学生的总体练习与复习,这样自然会影响分数。这与我国现阶段的选拔制度的不健全与评价制度体系的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二是基础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我们的教育,尤其在农村,是典型的“纸上谈兵”。虽然现行教材添加了很多实际问题,但依旧是在纸上推演,缺少理论和实践的有力结合。网友“神医喜来乐”认为现在的教育很失败,他说“我是六十年代的人,我们这一代人小学一二年级就自己动手制作‘麻雀枪’,三年级制作风筝电动机,四年级制作对讲耳机矿石收音机,五年级就可以组装‘单管半导体收音机’。初二我们就敢维修荧光灯电铃。现在的孩子实践能力特别差,一个高中毕业生连家庭的电灯泡都不会安装。高中的物理作业尽是‘电场与机械能’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问题,学生觉得难。为什么难?是因为凭空想象。”笔者深以为然。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之外,很少进行其它方面的学习,即便是理科方面的试验也做得少,更不要说社会实践活动了。我们总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从哪里来?笔者认为是实践活动。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会对某种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随后的学习中他会想方设法弄懂并掌握它,还可能进一步学习这门功课。因此,只强调提高课堂效率而忽视课外实践活动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可取的。总之,农村基础教育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我们要尽可能让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教育指导实践,让实践反哺教育。

以上农村基础教育脱节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以为是农村教育固有的局限性造成的。农村教育本身就具有先天不足之症,如经费不足,师资薄弱,硬件设施不达标等。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2.82%提高到3.59%,尽管我国教育经费有了很大增长,但相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教育投入仍然不足,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和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

2008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160美元,不到2006年世界人均教育经费400美元的一半,不到经济合作组织国家人均1800美元的十分之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04年世界平均为4.7%,我国2009年仅为3.59%。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义务教育经费这几年虽有较大增长,但目前保障还是低水平的。全国许多学校校舍紧张,普通初中大班额比例偏高。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教学设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高中阶段教育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因无明确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许多地方的政府投入只够基本保障教职工工资,2008年全国普高投入的比例仅为52.3%。经费不足特别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这些不足之症让优质的师资和生源相对集中,使农村学校办学设施落后,使农村教育举步维艰,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的需要,这严重阻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要解决农村教育脱节的问题除了必须解决这些不足之症之外,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家庭学校合作

现代教育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一种自然状态,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隔膜,缺乏必要的沟通。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往往是被动的,往往是学生出问题后不得已而为之的活动。这样,家庭和学校缺乏必要的了解,不利于学生的教育。因此,笔者以为建立一个供家长和老师交流的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农村实际,笔者认为,办所“家长学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不定期的举办讲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素质。也可以同步建立网络家长学校,利用QQ、MSN等聊天工具和飞信等系统让家长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这样,把学校教育置于阳光下,打破家校之间的隔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

2微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体系

脱节范文篇2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现实性的社会基础。从青少年德育的角度来看,良好品德的养成不是无条件的,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保证方向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社会环境是影响青少年道德内化、社会化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与当代社会生活存在不容忽视的裂解,严重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的同时,如何与社会影响同步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中理性掌握并自觉运用道德原则,坚持做人准则,加强德育有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德育目标的实现,离开受教育者的关心,离开学生的需要是不可想象的,脱离当代社会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德育就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就不会得到学生的关心,就像是建在沙滩上的海市蜃楼。因此,学校德育必须研究当代社会生活,以现实为维度。

首先,设置适宜的德育内容,反映当代生活。德育内容是指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思想道德观点、原则和规范体系。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逻辑结构,道德教育的内容确实很难与社会实际问题一一对应,也不可能“学到了就能在社会上派上用场”,目前,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传递的通常是经过过滤、筛选的纯而又纯的做人道理、基本原则和完美的道德典范,呈现给学生的只是美好、善良、非真实的一面。然而客观现实并非学校德育教育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单纯,它是一个充满是非、真假、美丑、善恶、冲突的世界。其结果是学校德育工作不但与现实生活脱节、学生实际脱节,沦为不切实际的空谈,而且会导致一些学生以纯理想的态度去对待现实。而脱离现实的道德理想主义只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当这种落差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的时候,变异就会产生。“除开该被时代所否定、扬弃的腐朽道德,凡属对现时代具有进步意义的道德,都同时具有超前性和现实性两个方面的属性。德育教育的适度超前无疑对社会进步具有“导向”上的功能,但脱离现实的道德理想主义只会带来消极效果,造成“超时代的悲剧”。

其次,把握道德教育的基础,研究学生、理解学生。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行为随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人对同一环境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道德根本上是社会的,但道德也与个人的反省和选择有关。由是观之,道德教育必须研究学生、理解学生。研究、理解学生要求不是简单地对之进行道德说教,而应从青少年的道德实际出发,尤其是从他们的道德心理实际出发,忠实地描绘他们的道德现实,解剖、分析其道德现状,探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规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只有那种符合学生的需要,能激发、引起他们的关注,并产生情感的道德教育才会是有效的,否则道德教育的内容就不能被学生同化,成为他们自身的一部分,就永远是一种外在物,对其将来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最后,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理论,解决新问题。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改革与竞争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发展迟缓、变化呆滞的状况,思想道德教育也应在竞争中不断改革、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那些“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自甘浅薄,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遭到蔑视。道德生活是不断发展的,道德理论也要随着道德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发展道德理论,不仅要以现代社会的实践为基础,而且要以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为支撑。因此,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关注现实、关注变化,思考、研究变化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回答和说明,发展道德理论,是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脱节范文篇3

关键词: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解决对策

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关系到中学教育承上启下的过渡。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许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形成了对高中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在这一现状下,关注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使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形成合力,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说,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必须。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

只有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有清醒的认识,才能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大体说来,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取向差距较大

1、由于中高考的考察侧重点不同造成的差距

中考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更注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总体上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考试要求较低。而高考不仅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视考查学生对基本能力的掌握;重视“冷点”,关注“热点”和焦点;关注生活化素材。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考考察侧重点不同会造成教师教学侧重点的差距较大。

2、学生年龄特点造成的教法差距

由于初高中两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历史课堂教学模式都会有所区别: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当体现历史的生动性和文化底蕴,注重学生的感性体验,要尽量多提供形象的图画或视听材料,创设历史情境和历史氛围,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兴趣。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应该体现历史的深刻性,重视历史的“明智”功能。学习方式应以探究式为主,教科书提供思维材料,提出问题或者给出不同观点,不给出现成的结论,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深刻性,达到“学史明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脱节现象

在课程内容上,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所脱节。初中课程改革在“改变‘繁、难、偏、重’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成绩,见到了效果。但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同时,初中对世界历史的要求大大降低,尤其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历史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对欧洲重要封建国家的产生缺乏了解,进而很难理解高中课程中这些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由来、宗教改革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实际上现在高中教材涉及到从世界古代到当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都将成为高考的内容,这无疑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因此,新课程下高中世界历史教学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从教材编排结构来看,初中为通史框架,高中开专题课提高。高中新教材“模块-专题”的编排方式宏观性强,便于对同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忽视了历史的时序性,难以反映历史的全貌,会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而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结论也容易记忆;而高中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要求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此外,与老教学大纲相比,初中新课标已经将教学难度大大降低,而高中新课标不再要求学两门通史,相比之下,高中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是提高了,导致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与高中学习之间形成了比较高的门槛。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差距

高中历史新课程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从学生的表现看,他们在初中形成的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与高中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反差。浙江省初中阶段是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来实施历史教学的,但中考是开卷笔试而且,历史和社会科目合计才100分,使不少学校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师资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简单,甚至简单到了一节课依次叫上几个学生来读上几段文字就算完事,在师生中形成“《历史与社会》是‘副课’”的观念,根深蒂固。实际上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很容易养成对教师的过度依赖,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甚至连基本的记忆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进入高中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完全没有用”,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要求也不是很高,同时会考、高考都采取闭卷笔试形式,在知识的深度与系统性上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中考。这种差别严重的影响到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解决对策

就高中教学而言,解决初高中历史脱节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升入高中后,学生要实现学习方法的转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知识的结构化,甚至适应、接受全新的教学风格。从新课程的实施环境来看,笔者认为应该从下列方面来探求解决对策。

(一)教师转变观念――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根本

从教学现状来看,我认为转变教师的观念是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根本。这种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角色和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定位。

1、角色观的转变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转变不仅意味着教师要以自己的角色作用来们实现新课程的有关要求,而且要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来更好地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问题。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实现以下角色观念的转换:公务员之家

(1)由课堂控制者变为促进者。教师应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师生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共同感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是“跑道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

(2)由教学权威转化为组织者。即指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转向“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学生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具体到每一课,应表现为:引发问题情境,同时在内容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在方式上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成果汇报等形式,然后教师以引导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问题解决思路与模式。

(3)由教学实施者变为合作者。合作者角色是指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用合作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角色应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即当教师把某个问题变成了学生孜孜以求的要得到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互帮互助,互相鼓励与启发,最终求得问题解决。

2、教学观的转变

教学观是教师对教学本质和过程的基本看法,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传统教学观是单向性的,包括“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新课程强调的是互动培育式的“发展能力”、“端正态度”、“教书育人”的教育观。教学观的转变,对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有现实意义。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历史的最大价值就是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教学作为中介,力图传达历史的人文内涵。教师应重视德育功能与教学的结合,明确历史教材、教学和考试只是认识历史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2)强化世界文明史观。高中新课程教材无疑是大大提高了世界历史的地位,但高中生世界历史知识基础的贫乏也是不争的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世界历史教学,正确看待世界文明中心的问题,要以世界为全局作综合安排,不能局于一隅,要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拓视野、补基础,提高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3)转变历史教法观。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这并不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放弃或否定。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从而影响、引导或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4)树立学习型、合作型的教学观。初高历史教学脱节,要求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了解,从宏观上认识与把握中学历史课程,并展开与初高中同行、伙伴乃至和学生的合作,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合作的意识开发课程资源,改变“孤军作战”的工作状态。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调动学生活动――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关键

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的程度如何,是实现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关键。为此,高中教师不仅要成为高中课程的开发者,还须要熟悉初中历史教学状况,能初步分析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征和思维品质,尤其是内在需求,进而合理的寻求教学衔接的切入口。这是实现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前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主要体现在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主动参与上,我认为最好的实现途径是解决问题,即把教师设计的疑问成功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疑问,直至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以“问题解决”模式为例来探讨初高中教学中的衔接。

1、于看似无疑处设疑

这里的无疑,仅仅是指在浅层次理解与分析上的“无疑”。再往深处想,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新的问题就会出来,这就是于无疑处设疑的内涵。“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两课内容其实就是对初中教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一课内容的再现,主要强调知识和情感目标,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也没有太多的新意。教师在处理时可以合为一节课完成,以课后“自我测评”的三个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即可完成教学任务。一堂课就可以平淡无奇甚至沉闷的上完,学生也能按照预期的那样掌握结论。如果教师将初中教材课后“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为什么一再失败?”这个开放性问题的引用到教学中,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去解决,势必会引发“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个问题设置的意义在于: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的兴趣,并主动进行串联、再加工,得出自己的结论,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而三维目标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以整体性的体现、巩固。在讨论总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留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如果现在的中国也遭到侵略,遭遇会和近代中国一样吗?”

2、于枯燥乏味处引疑

在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材在编写上显得枯燥乏味,讲起来往往催人欲眠,使教学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于枯燥乏味处设疑,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高中教材“百家争鸣”一课是直接介绍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讲解,学生是很难适应的。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除了有“变革与争霸”作铺垫外,在“百家争鸣”目开始时也有这样的叙述:“春秋战国时期,原来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士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相比而言,初中教材更能让学生接受。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学情,在导入时适当唤醒学生的初中知识记忆,强调“动荡与变革”这一社会特征,让学生按四大学派分组,对思想家、思想主张、影响分类归纳。对学生而言,这个环节必定是枯燥的,于是接着抛出现实问题“如果你是班干部,你如何对待学生上课说话的现象?”请每组派代表回答,学生的思维必定会活跃起来。在小结的基础上设计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思想流派呢?为什么能形成“百家争鸣”现象呢?学生会有短暂的沉思,教师再适时引导:同学们可以想想初中教材是怎么介绍“百家争鸣”的背景的?这样引导后,学生的答案会多种多样。这时教师不能急于表态,而应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较好,但在深刻性与全面性上还欠下功夫,老师希望你们在认真思考后,以组为单位再交流与分享一下,然后把你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个问题解决后,马上再作进一步的提问:“百家争鸣”局面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这样就会既能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能让学生探究、分析、评价、辨伪等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3、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问

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设问,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如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专题,虽然学生学习了三课知识,可如果没有比较,就不会对各国政治制度有准确的把握,整个专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就难以突破。初中教材的“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课后“自我测评”第1题就为这种比较提供了情境化、实例型的思路和样本。教师在借鉴的基础上,可设计此类问题:在近代,同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英王乔治二世否定内阁建议导致政治危机,而德皇威廉二世则成功罢免了第二帝国的缔造者、首相俾斯麦;同为共和制国家,美国总统由民选产生,而法国总统则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会议选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就会围绕各国代议制的确立和特点等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活跃。这是因为这些问题非常形象、具体,也问到了点子上,能激起思维的波澜,会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到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热爱历史学科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益高低。学生在回答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的较为开放的问题时,往往会偏离教师预期的思路与模式,如果教师坚持唯一的评价标准,那么评价的后果可能不仅无助于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还会对情感态度造成伤害。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出路就是变单一的评价为多元的评价,即首先从较大的范围内肯定学生的解答,让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教师的引导,然后再根据问题本身的需要向学生提出期待性的目标。例如这类评价,“对于这个问题,你能站在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去思考,说明你是一个社会责任感很强的学生,老师相信这会推动你不断的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也会推动你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请你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还可以引起你怎样的思考?”,不仅是在范围上的多元,即在较大的范围内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多肯定学生,使之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还是在评价构成上的多元,既有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角度的评价,还有对问题本身的评价与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收获知识与能力,更会获得对于这门学科的良好的情绪体验。实际上,初高中历史课程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初中阶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而高中阶段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对初高中课程评价体系的连续性有充分的认识,才可能实现对学生的合理评价,达到评价目标。

总的说来,初高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衔接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学习方法和能力的转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在新课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下,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才能使历史学科不断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真正实现历史的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一上、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6-12.

3、李丹.《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青海教育出版社,2005.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刘旭.《听课、说课、上课》[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

6、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向荣.《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探索》[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4,12.

8、陈其.《高中历史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J].《历史教学》,2004,12.

脱节范文篇4

关键词:市场营销;理论与运用实际;脱节原因分析

市场营销是一门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学科。在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机地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这两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实际的去运用他。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将理论与实际的运用脱节。一旦一个知识点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他就将成为纸上谈兵的一点,就将变得毫无用处。那么今天,我就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谈一谈市场营销理论与运用实际脱节的原因以及该如何去解决这个现状来进行探讨。

一、市场营销教学中理论与运用实际脱节的原因

(一)教师存在的问题。在我国高校,许多大学教师都是毕业后就从事这方面课程的教授,他们对于市场营销这门课程的实际运用也不清楚,这也就导致了教师无法透彻的向学生讲解这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自身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很难向别人进行描述的,更何况教师还是面对所有学生进行授课。教师没有从事市场营销实际运用方面的工作,自然就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无法深入的向学生去讲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及策略。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也无法真正的领略到市场营销理论的实际作用,这样他们进入到社会自然也不懂得如何运用,也就自然而然的导致了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二)教学方法亟待改进。我国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过于迂腐的、陈旧的,不论在小学还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教育体系一直如此。很少有进行改革的,尽管新课程也在不断改革,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我们要想改变这种脱节的现象,首先我们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转变。市场营销是一门实际运用很强的科目,如果我们继续沿袭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一板一眼的进行授课,学生坐在下面机械的听课,时而坐着笔记。这样的课堂,尽管我们表面上看着很好,但实际上许多学生一下课就会忘记,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并且,市场营销课,我们要求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才是我们当前最需要改进的问题,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三)市场营销教学的内容脱离实际。我们都知道,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是我们从西方进行引进的,带着很强烈的西方知识理论。并且长期以来,我们也是就西方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我认为这是极其不可取的。我们学习这门课程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去运用他,而如果我们学习的和我们未来需要去实际操作的没有关系那我们学习的意义又在哪里?所以,我建议改变当前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使他更契合我们当今社会和当今中国的国情。同时,由于市场营销是一门具有时效性的课程,我们可以进行每年一次的改版,从而最大限度的跟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二、完善市场营销理论教学与运用实际相结合的措施

(一)用理论框架形成学生的全局性。营销知识划分为三部分:市场与市场营销部分,阐述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总体研究;市场分析部分,作为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首先就要做好授课的定位,以及授课的方向,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阐述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市场,了解到什么是市场营销理论,弄清楚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为营销活动提供市场依据;市场营销组合部分,阐述在认识市场的基础上,为了占据这一市场企业该从事的具体营销活动。而且每一部分都应划分具体的操作步骤,比如,企业进行市场分析的步骤是分析营销环境;市场调查与预测;分析消费者行为;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先知道总体的内容,再根据总体的内容来进行一层一层的展开,从而形成理论性的框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全局性思维,也可以为学生进行实践的运用奠定基础。(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首先我们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上文我们也说过,不可完全沿袭西方传统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再将其与我们中国本土的优秀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总结出一本最适合学生学习的书本。不仅如此,我们作为教师,也可以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向学生来讲解关于市场营销理论的实际运用,运用方法等等,将这些理念充分融合到教材中,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最大程度的符合我们当前教学的要求。同时,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文也说过,我们当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与运用实际脱节,这也是我们每个教师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实际的运用,所以,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开放学校的实践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去参加实践。其次,我们还可以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比如,我们可以与一些优秀企业合作,让学生利用好暑假时间去企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操作。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提前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对自身掌握的知识也可以更好的进行理解、消化。不仅如此,关于市场营销方面还有很多的活动和相关比赛,我们都可以鼓励学生去积极参加。这都可以不断提升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三)大力提高教师的素养。上文中我们也曾提过,教师自身的素养和经历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我们市场营销教学的进步。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教师空有纸上谈兵的本事,是无法真正意义上将理论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授课老师,我们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而且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也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所以,我认为,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实践,例如在企业进行兼职,外出考察等等。同时,作为教师,自己也要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多去一些地方进行考察研究,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我们是学生学习的标杆,所以我们自身的素养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也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宝贵的教学财富。(四)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够满足当前营销实践与理论知识的契合,所以,作为老师,应该打破传统,从根本上务实教学方法,比如通过实习与课堂结合的方法,同步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讲解,定期,通过小实训,大实训的方式来检验阶段性的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校层面,已经积极联络校企合作单位,将营销的实践课纳入常规的教学课程中。

三、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对市场营销理论与运用实际脱节进行的原因探讨和措施分析。不仅市场营销,许多科目,我认为都可以参考这个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大力创新,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掌握到正确的方法,以及足够的耐心,去进行教学。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一定能够将市场营销理论与运用实际连接上的。

参考文献:

[1]闾志俊.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张伟今.市场营销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构想[J].当代教育论坛,2010(12).

脱节范文篇5

林业生产周期,长、栽植地域广。新疆的营林生产难度大,经营管理又粗放,林木多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效益显得很低。在种植中若树种选择不当,就会直接影响林业效益,一年失利,贻误多年。因此,在林业生产中,想有效地利用树木本身优势,就必须非常重视林木良种的选育和使用,否则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标难以兑现。

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林木改良和造林良种化的问题十分重视,把培育、使用良种做为发展林业生产的首要措施。新疆自然条件恶劣,地域条件差异大,良种选择与推广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结合林业生产实际和林木良种特点,认真研究良种培育和推广应用间题,即解决培育良种和造林使用良种两张皮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目前自治区林木良种培育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树种资源丰富,有很多树种是我国独一无二的。1972年全国林木良种会议以来,良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目前已选出十六个主要造林树种优树1027株,建立云杉、落叶松、白榆、核桃等树种种子园3299亩,年产优良种子一万四千多公斤,建立采种母树林5944亩,年可产优质种子一万九千公斤,营建试验林2628亩,推广示范林2171亩,同时还建设了大批纯系采穗圃;在南北疆建立起杨树、柳树、榆树、核桃等树种标本园、优树汇集圃785亩。共搜集各树木品种、类型1250多个;在全疆布置了国家、省、地、县四级杨树品种区域试验点28处,面积达816亩;进行了落叶松、白榆产地试验;对杨、榆、柳、落叶松、核桃、巴旦杏等树种进行了遗传测定,营建子代林495亩。最初建立的林木良种基地七场十一处,经多年建设调整,有五处列为林业部重点良繁基地,主要承担我区良种选育、繁殖任务。

我区建成的白榆初级种子园生产的种子,经遗传测定,可提高木材产量10%,白榆杂交种子园子代苗期高生长超河南白榆13%。引种选育的群众杨、斯大林杨、小意杨等优良杨树品种,年胸径平均生长达3厘米以上,比当地箭杆杨材积生长量大15一20%,已在北疆广大地域种植推广。良种基地培育出的三个抗寒速生杨树品种,已有七年试验观测资料,不久即可推广。选育出的三个核桃、四个红枣、巴旦杳优良品种已通过专家鉴定,目前正组织大力繁殖。以组织培养为主要手段的林木良种快速繁育技术已日趋完善,结合单芽繁殖、超细条嫁接,使良种繁殖速度大大加快。

多年来400多人参加了良种学习班,培养了一批林木良种选育工作骨干。良种选育素质有很大提高。良种工作虽取得可喜进展,但严重制约良种繁育与推广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林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制定育苗、造林计划、选用目标树种,到科学培育、合理利用,是多部门,多学科合理分工,紧密合作的有机整体。解决不好整体配合问题,林业建设的质量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

造林良种化问题与先进的兄弟省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表现为:对种苗工作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些地方只讲造林面积,忽视树种质量,树种选用盲目,只考虑造林成活率,不顾林木速生丰产,只顾眼前利用,不顾长远与短期利益的结合。加之种苗立法、技术规程与标准制定等工作起步较晚,在生产中出现有什么种,育什么苗,育苗、造林存在盲目性。对此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宏观控制难度会愈来愈大。加_决我区林业内部部门分割,渠道纵横,统一布局差,使科研、推广、生产脱节。没有推广机构(体系),资金渠道不通,使科研成果不能应用,培育的良种不能及时推广转化为生产力。“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到二000年平原植苗造林保存面积达658万亩,非植苗造林1千多万亩。要使造林获得最大效益,实现木材生产重点转向平原,必须重视良种的选择、推广和应用。

脱节范文篇6

【摘要】会计是反应性的,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理论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本文从会计的目标、要素、确认基础、信息质量特征、计量模式、收益计量和财务报告等方面揭示新准则所蕴涵的会计理论的变革,以使会计理论更好地指导会计实务。

【关键字】新会计准则;会计理论;变革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包括22项新会计准则以及对原有16项准则的修订。这39项企业会计准则构成了我国当前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准则的背后,蕴涵的是我国整个会计理论的“历史性变革”。正如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所言,它是“我国会计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从理论到实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

按照财政部的要求,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1400家上市公司将执行新会计准则。但是对于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整体会计理论、会计观念的变革却没有重新解释,基本沿用传统会计理论的提法,使得理论与实务相脱节,重新解释会计理论,已经迫在眉睫。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其蕴涵的会计理念的变革如下:

一、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变革

关于会计目标,美国会计学界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下,受托责任学派因强调提供历史成本数据以解除受托者受托责任而受到重视,但随着证券市场日益发展、委托关系的日趋复杂,历史成本数据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与会计个体的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投资者一般远离会计个体,对会计个体非财务报表信息了解非常有限,如果还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则投资者对会计个体的经济价值会非常陌生;此时,提供公允价值为主要目标的决策有用学派由于能够将原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属于非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信息大量地转化到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的会计报表中去,其提供的报表有用性自然大占优势,因而,决策有用学派必然取代受托责任学派。

新准则完全抹去了原准则中提出的“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鉴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修改后的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结合,并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保持一致,着眼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变革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为会计确认所建立的概念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要素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各种会计要素都有不同定义,例如资产就有“预期经济利益观”、“成本观”、“经济资源观”、“借方余额观”和“产权观”等等。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个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其理念的变革表现在:一是对于资产,强调了资产的本质特征是“未来经济利益”,取消了“递延资产”的概念;二是对于负债,强调负债的“现时义务”和“预期经济利益流出”,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三是对于所有者权益,强调其为“剩余权益”;四是对于收入,扩大其内涵,强调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五是对于费用,与收入相对应,扩大其内涵,强调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且与分配利润无关;六是对于利润,引入了利得与损失的概念。根据上述分析,在新准则理念下,六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重新表述如下:

静态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关系:利润=收入-费用+(投资损益+利得-损失)

三、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确认基础的变革

在会计确认理论方面,争论主要集中在财务会计确认基础上的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与现金流量制。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它是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及其影响期间为基础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收付实现制要求收到现金时确认收入,支出现金时确认费用,收益决定无需对收入和费用进行配比;而现金流量制是基于可能的现金流量之上来确认并确定利润的方式。权责发生制是现代财务会计概念的核心内容,但传统会计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往往只对交易和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进行确认,对于不存在明确交易和事项的不予确认,实际上是一种不完全的权责发生制。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化,传统权责发生制受到很大的冲击:首先是对一些已经形成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没有相应的交易活动而无法确认,比如自创商誉;其次是将收入和费用“系统而合理”地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分配,账面收益不反映现金流量,容易为企业管理当局所操纵;再次对于新生经济活动与事项没有恰当的处理方法,如衍生金融工具。

新会计准则利用收付实现制和现金流动制对权责发生制进行了修正:一是要求企业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权责发生制很难提供的诸如企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在商誉等处理上用收付实现制可对权责发生制进行补充,以解决一些权责发生制会计无法可靠确认与计量的交易与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二是对一些非交易事项制定了具体准则,采用现金流动制以弥补权责发生制的不足。这些修正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四、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变革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指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者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存在的主要争议是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方面。人们一般认为,基于受托责任观的传统历史成本会计更强调可靠性,而公允价值更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它更具有相关性但可靠性较差,似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从来就很难兼顾,是相互对立的。其实不然,新会计准则在全面引入公允价值后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下列明确要求(新准则第二章):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它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第十三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可见,新准则理念下,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公允价值信息表面上更具有相关性而实际上更具真实性、可靠性。表面上,公允价值计量是为了追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实际上,它首先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是通过提高信息的真实性来达到提高相关性的目的。新准则给我们传递这样一个观念:公允价值既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

五、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模式的变革

会计计量是指为了在报表中计列有关要素而解决已确认项目的货币金额问题。会计计量模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方面,其中“会计属性”成为此次会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新准则单列一章(第九章)对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并较以前做出了重大调整,承认了除历史成本外的四种会计计量属性,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地位,并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交易公平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即不再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提出了公允价值。

新准则对于会计计量的这一重大变革,是与计量的客体,即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变革相适应的。既然未来经济利益是计量客体的重要特征,那么,计量模式中就应该体现这一特征。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等最能体现这一特征。也就是说,在新会计准则理念下,会计计量模式已经从历史成本名义货币模式向公允价值名义货币模式转化。

六、新会计准则对收益计量观念的变革

在企业收益的计量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论——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收入费用观即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的收益;资产负债观是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计量收益。传统收益计量侧重于“收入费用观”,其显著特点是“面向过去而计量”,该思想坚持收入实现原则和稳健原则,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以交易法来确定收入,对于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波动,如无客观事实认定,不予确认;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收益,不确认未实现收益,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全面收益。新会计准则有关会计要素定义的说明,净收益是以“经济利益的流动”作为主线,贯穿于六项要素之中,并把所有的要素都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而且区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观,为我国全面收益报告奠定了基础。

七、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财务报告实现从基于传统会计收益编报向基于经济收益编报,或者说基于全面收益编报。在历史成本为主的会计模式下,会计要素初始确认后,除资产折旧、减值是基于历史成本并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等调整外,一般不再进行后续的确认计量。在初始确认阶段,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结果往往相同。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财务会计进行确认计量的范围不断加大,初始确认后往往需要再次确认,后续计量不可能采用历史成本,即传统的会计收益表不能反映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这些项目在经济收益表或全面收益表中可得到很好地反映。全面收益表是衡量各种交易和其它事项对某一个体所产生影响的笼统指标,包括会计期内由该个体来自各种交易以及其他事项和情况的一切确认了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但来自所有者投资和派给所有者的变动不在其内。全面收益表改变了原来收益表作为本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折衷地反映经营成果的情形,转为完全采纳损益满计观。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会计理论的变革列示如下表:

应该指出的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现的这些会计理论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们代表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和不断改革的方向,我们仍应本着积极的态度,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我国整个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实务。

【参考文献】

脱节范文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地理教学教学脱节大学地理中学地理

地理课是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地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他们毕业后能否胜任教学工作[1]。但在中学,地理课与其他课,如语文、数学、甚至化学、物理相比,处于绝对“副科”地位[2],文科生不学地理,理科生也仅学习一个阶段[3],这种状况往往造成大学与中学地理教学的脱节。一方面使大学地理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难在短期适应大学地理学习,另一方面使得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很难胜任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工作,难以快速成长为合格的地理学专业教师[4]。所以,针对高师大学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对接问题开展研究,查明该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对策,对实现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换至关重要[5]。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查明大学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脱节的原因,找出大学与中学地理教学对接的对策,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地理学专业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

1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的实施

问卷的设计主要针对低年级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地理课堂教学进行对比,以分析造成大学地理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脱节的原因。调查的对象是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一和大二学生(因大一、大二的学生刚从中学生进入大学,对脱节问题的体会更明显),调查以班为单位展开。共发放136份问卷,收回130份,问卷有效率95.8%。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脱节的原因

2.1.1高考导向造成的脱节

根据问卷结果,在目前文理分科和高考科目不同的情况下,63.2%的学生觉得理科生不注重地理的学习,认为中学与大学地理课之间的脱节比较严重。面对因高考导向造成的脱节现象,地理专业的学生应课前预习,画出难点;课后复习巩固,加强所需学内容与已学内容的联系;积极查找资料,解决难点。

2.1.2学生课堂诉求不同造成的脱节

63%的学生认为中学地理课堂是“听懂,会做题”,26%的学生认为是“获取新知识”,其余11%的认为是掌握思维方法;但对大学课堂来说,51%的学生的课堂诉求是“掌握地理学思维方法”,34%的学生是“获得新知识”,其余15%的学生是“听懂,会做题”。这种差异说明,绝大部分中学生课堂学习的目的在于“听懂,会做题”和“获取新知识”。但在大学地理的课堂中,绝大部分学生的课堂要求是“掌握地理学思维方法”和“获得新知识”。

2.1.3学习目标不同造成的脱节

对中学生来说,有23%的学生认为中学阶段是由于自身对地理感兴趣而学习地理的,有66%的学生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有11%的学生是为了培养地理学的思想;对大学生来说,有10%的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地理的,有40%的学生是为了找工作而学习的地理,有50%的学生是为了“学到知识,培养地理学的思想”。这就说明,大学和中学学习地理的目标不同,中学学习地理的主要目标是“考试取得好成绩,考个好大学”,而大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和“学到知识,培养地理学的思想”。

2.1.4地理课堂教学形式不同造成的脱节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地理老师更注重采用试卷练习的教学形式;大学地理老师则采用多种的教学形式。中学地理老师与大学地理老师教学形式的不同,导致地理专业的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时,难以适应新的地理老师的教学方式[6]。在地理课堂上,无论是中学地理老师还是大学地理老师都应努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师生互动、小组PPT展示、课堂讨论、游戏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5教师专业水平不同造成的脱节

根据调查的结果,有48%的中学地理老师是地理专业毕业的,有52%的不是地理专业毕业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中学地理老师专业程度比较低,大学地理老师专业程度相对较高。不是地理专业毕业的中学地理老师,没有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且中学地理老师自身具备的知识“专而精”,知识更新慢;而大学地理教师知识“广而深”,知识更新快[7]。

2.2大学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对接

2.2.1大学地理老师有目的的阅读中学地理的教材

山西师范大学的地理科学学院既招收文科生又招收理科生,由于理科生高考不考地理这门学科,高三理科班不安排地理这门课,导致理科生在大学学习地理时出现知识的断层。因此,大学地理老师要有目的的阅读中学地理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这样使大学老师教学进行的更顺利,也助于学生在学习时更少出现知识的断层。

2.2.2中学地理老师注意培养学生地理学的思想

中学地理老师既要重视素质教育,又要面对应试教育。对文科生来说,中学地理老师不能只教给学生高考所需的知识,一味的追求高考成绩。而对理科生来说,中学老师也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教学,而不顾学生学到了什么。为了中学与大学地理衔接更加紧密,在实际的教学中,中学地理老师应多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的思想[8]。

2.2.3大学和中学地理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取长补短

在课堂上,无论是中学地理老师还是大学地理老师都应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注意分析教学对象,了解学生的心理,积极钻研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授课方式。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地理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习方向,多与学生一起学习地理,讨论地理问题。还要激发学习地理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于亚军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邱洁.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上,2011,(11).

[2]周佳艺.谈新课改下的中学地理教学目标[J].学校教育,2011:160-161.

[3]李巍.探索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24-125.

[4]孙金鑫.北京广渠门中学尝试与高校课程对接[J].中小学管理,2011,(7):39.

[5]叶阑.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张超,段玉山.地理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苏红丽.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脱节范文篇8

前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下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便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另外,在从中国教育内部来看:至从78年全国灰复各种升学考试后,全国各地又掀起学习热潮,各种学科都逐步同国际教育接轨,国际化的学科竞赛如春笋般的突起。为了急需人才,传统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成了历史的产物。学生基本都在“苦读+科举”的恶性循环下读书。单从各学科国际竞赛的试卷测试成绩上看,中国学生都会捧回金杯为国争光。但认真分析喜讯的内容时,不免又带有遗憾,因为取得的奖杯都是在笔试中取得,根本没有人是从动手操作上拿过奖杯。从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诺贝尔”奖,中国占有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却无一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杨振宁)从而可以看出中国的教学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中严重脱节。

1992年“国际教育进展评价(IAEP)组织”对全球学识较好的地区中抽了21个国家和地区的13岁儿童数学作了统一检测的成绩上看,中国的分数最高,名列第一位。可在庆贺之余,我们应该看到:

1、中国小学生用比外国同龄学生多一倍甚至几倍的时间演练数学,作业是全世界最多的,看电视是全世界最少的。加州大学的一名有威望的教授项武义曾问:“我们的效率高吗?用这么多的时间换取这点成绩是否值得。”

2、中国笔试成绩世界一流,可动手能力的测试中(如测量、估算、画图)等基本上全败。在IAEP测试中有动手的测试,中国弃权不敢参加。

3、数学能力和科学思维、形象思维脱节,中国学生想象力、观察力的测试的21个国家和地区中列16位,处于中下水平。

4、“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从测试题目上看中国学生好象很有能力,可在实际生活中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远不如美国学生的知识面宽,创造力强,就拿一道简单题目来说吧。“小明种树,每行种3棵,种4行要12棵,可现在只有9棵树,要小明按上面的条件种树,他能种出来吗?”这道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情况若用课本上的常规知识就适应不了啦,也就没有做到学以自用

因此,中央教科所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和需要,提出了“创新教育”课题和计划内容,一下得到了全国各地响应,认为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看了“创新教育计划”后十分重视,亲自三次接见过问课题组组长、中央教科所所长闫立钦同志。并作了重要指示:一定要把它搞好,不能虎头蛇尾,碰到什么问题,教育部会尽量帮助解决。同志也在教育会议的多种场合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我们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知识创新,不断地创新,社会各项事业才会不断发展。为了尽快使“创新教育”课题得以实施,在1999年10月16---19日在广东省召开首届“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学术研讨暨工作会。来自北京、广东、江苏、浙江、海南等20多个省市的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家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出席会议并作了两个半小时的讲话。中央教科所所长闫立钦就此项工作实验研究进行部署。代表们还将创新教育的目标、特征、实施途径进行研讨。教育的改革事在必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我省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义精神,特申请成立“海南省中小学创新教育课题组”这项工作由省教科所牵头,中小学各教研组专门负责进行各种学科创新实验。接着,我省马上于1999年10月24日在海口“中法大厦”召开海南省“中小学创新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验”课题开题会,中央教科所所长闫立钦、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谢峰、海南省教科所所长林泽龙、副所长蒋墩杰、基础教育处处长石秀慧出席会议并各作了指示或讲话。各实验学校的代表就此项工作互相交流,发表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意见。另外,会议中还转达了省副省长王厚宏、符厅长的意见。通过省教科所意见,决定海南省小学数学创

新实验点选定具有教学实力的农垦一小、二小和儋州市那大四小三个点作为实验学校参与这项实验研究工作。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创新能力可以看成是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本质上是其本人事先不知道的思维结果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虽有先天的成份,但主要是后天养成的,而且完全可以通过知识、创新方法、技巧、策略等的传授,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得以培养和训练。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排斥,也不矛盾。创新能力是个体素质中的核心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最高形式。可以说是素质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与提高,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所以,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到创新教育上,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内容、要求、方法,以促进学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

二、创新教育的要求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由此形成了教师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思路忽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拿几个实际例子来说吧:1“5-3=?”这连4岁的小朋友都会做,可有些人讲了一大堆道理:因为5是由两部份组成(2和3),减去其中一部份(3),得到另一部份(2)。让一年级小朋友如此说理合适吗?更何况,你怎么一下就想到5是由2和3组成的?2“12只鸡蛋,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几只?”二年级同学几乎全部都能很快得到答案。(比外国的孩子强多了)但老师随及部了一个问题:“这道题的实质上是求什么?”学生们哑口无言,标准答案是:本题实质上求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这段话你会吗?离开小学的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想出这个答案,包括数学专业工作者。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

2.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首先是创建的利于创新的课堂环境。这包括(1)建立活跃、宽松、民主、高效的课堂气氛;(2)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作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的评价。其次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的学校环境。这要求学校的各种布置有利于学生感到自由和安全;有特定的学生活动室以利于学生创新;有必备的设备供学生创新;同时学校的陈设还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等等。

3.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有研究表明,有创新力的儿童大多具备如下个性:富有责任感、感情丰富、有决心、勤奋、富有想象力、依赖性小、自行学习尝试困难、兴趣广泛、独立学习与生活、沉思而不盲从。

4.树立多元的学生创新观。学生的创新不仅表现在我们普遍关注的学术性和表演才能方面,而且广泛地表现在非学术性和非表演性方面,如管理、组织、人际交往等等。树立多元的创新观,不仅是创新教育的要求,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5.具备有创新型的校长。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有创新型的校长。因为校长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学校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学,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带头研究和解决创新性课题,带动教师创新性地工作,善于听取教师的新观点和建议。

6.增养大批的创新型教师。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善于吸取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基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创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创新型教师要具备如下条件:有创造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敬业乐业;设法形成创新性的班级;创立民主、宽容、温暖的班级气氛;能与学生共同学习;评价以激发或促进学生创新为主。

三、为什么要搞创新教育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再一次明确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的获得有赖于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国家、民族的进步归根到底必须依靠创新教育。同时,创新教育又是时代的要求,唯创新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教育宗旨,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国家与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当前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已经和正在日益露出来。学校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育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不仅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储备,而且要直接参与各方面的建设事业,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作贡献。这就要求必须改革脱离社会实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通过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尽快建立教育与经济、科技密切结合的新机制。这就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培养人才,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四、怎样理解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从多方面的归纳,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相对自己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自己以前从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等,但是其他学生或社会上早已使用过的方法与途径。

二是相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同年龄组,甚至同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生以前从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等,但是社会上已经使用过的方法与途径。这两个层次的创新寻于整个社会而言并无现实价值。三是相对整个社会而言的创新。它是指学生的解决某一问题时采用了整个社会尚未采用过的途径与方法。这种创新具有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创新教育的目标,应以第一层次的创新为核心,以第二层次的创新为奋斗目标。

五、为了搞创新教育,我们该如何做

(一)教师对学生方面: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求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不但应善于理解,而且也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倾诉,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关心和喜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这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更应清楚,如果你不爱甚至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教师更应明确,教学过程首先不是一种认识过程,而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学生学习的发动,主要取决于师生关系中双方的态度。这态度就是真实、认可和理解。

实施创新教育,老师还应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权威意识。迷信知识,崇拜伟人,绝对相信教师,这些都是学生的传统权威意识。其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自由思考的空间和对过去的反思。例如:在教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例题教学:28+6=?若教师按教材上的“看大数,拆小数”的方法去教,学生只能做成(28+2)+4,却没有想到我也可以把28拆成20+(8+6)、24+(4+6)!如果学生只按老师讲的第一种方法学生去学的话,还谈体什么学生自主性,谈什么学生素质培养?通过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在下个世纪里,自由和独立精神将促使全球学生成为自由组合式的学习群体,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将成为未来教师的重任,教师不但应能够指导学生的批判实践,而且还应能够示范性对一些知识或观点进行批判。

教师应该知道:虽不能说你给学生一块冰,学生就会给你整个严寒,但如果你给学生一束鲜花,学生定会给你全部的春天。

教师要学会聆听,学会洞查。为了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在教学之初,教师需要先保留自己的见解,而去聆听学生的想法。要想真正“听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就需要有沟通的心态,有深刻的洞察力。

(二)教师对自己方面

1.树立教育创新观念,重视科学启蒙,丰富实践活动。

我国中小学教育一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的培养。这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启蒙教育,使受教育者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学生成人后在处理问题、对待事物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更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我们教师中要大力提倡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开发学生潜能的观念、使学生可以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培养创新人才的观念。我们不仅使教师根据未来社会特点,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认识到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重要性,而且要收集、宣传一些校内教师相信学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迸发出创造思维火花的典型例子。例如: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器”字时,让学生自己动脑记忆字形。学生可能把它编成顺口溜:“四个口,一个大,一点不许落”;也有的学生可能把它编成字迷:“一条狗四个口”等。有一次,我在数学教学中出了一个问题:“一只小猴偷了七个桃子,放在一个布袋里背着急忙回家,可口袋坏了,掉了4个,问回到家中口袋里可能剩几个?”大部份学生都马上回答剩3个,可也有学生回答一个也没了。我问他根据什么,他说:“因为走回家可能漏光了。”这时,又有学生说有2个,有1个。突然,我听到一个学生大声说:“还有7个。”大家听了都十分愕然不解,我请他说出理由。他说:“小猴子发现桃了丢了,都捡回来了。”太精彩了,出乎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创造。因此,在这些方面,教师应从心眼里感到学生中蕴藏着很大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教师没有这种意识,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

2.改革学习方法,营造创新氛围

法国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非常强调学生试一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我们必须将学生从“吸取→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也就是说,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试一试”的机会。同时,在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中,我们要积极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和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标新立异。也就是说,让学生有一个很好“试”的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就要自己的创新能力,开展一些卓有成效的教育创新活动,现列出几点,仅做参考:

(1)开展“百题竞答”活动

为了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针对现阶段教材教学上的一些疑难问题,设立科研专题竞答小组,利用一些教研时间、假期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联系实际,通过深入、系统、自觉地学习教育理论,就自己体会较深的一些问题做出质量较高的见解。这样,本人对科研知识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其他教师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开展“建模、说模”活动

“建模”就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借鉴他人成果、总结自身经验、积累探索实践之后,提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富有新意的教学模式。“说模”就是教师讲自己构建模式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模式功能、操作程序等等。对于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必行之路,创新教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健,这就要求教师站在跨世纪的高度上,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实际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已或多或少地运用了,但是比较零乱,没有规则。我们就可以通过“建模、说模”活动来规范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例如数学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破除“教师—→学生”的“灌输要求式”的先讲再练转化为“教师←→学生”的主体内化式的先练再讲。把以前老师先讲的变成学生去尝试、探究,把学生后练的变成学生去总结、归纳。切底破除了“教师—→学生”的被动接受式,构建“教师←→学生”的主体发展式。语文教学同样可以构建“教师←→学生”的主体创造式,如以学生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质疑-→解疑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等等。这样教师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3)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很多知名教育专家一致认为:没有教研就没有教育。专题研究是教研活动集中点,是教师的“集体攻关”项目。因此,我们应从个人、年级、校级不同层次的规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现行的“创新教育”是由中央教科所主持牵头的大型教研活动,我们作为教学的第一线,更不能怠慢,设立“学生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专题研究,对它进行深层次和广泛的研究交流。很多学校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从理论到实践,探索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作为参考:一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二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三是鼓励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四是允许学生异想天开,鼓励发展直觉思维;五是教会学生联系和联想;六是鼓励学生综合;七是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八是布置创造性作业,为学生提供创造舞台。

另外:创新教育处理中的四要四不要:

一要求实求心,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不要赶时髦,搞形式主义

二要集思广义,团结前进;不要立山头,拉杆子,搞帮帮派派;

脱节范文篇9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合为一,打破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条块分割、互相割裂的局面,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事先设定好的环节下,教师和学生双方教、学、做同步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的特点:第一,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整体。第二,在教学方式上,避免人为划分导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分裂,在实践和空间安排上也要相互协调、合理衔接。第三,在师资队伍上,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行业阅历,成为“双师型”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第一,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互动性项目的教学,拉近了学校与职场的距离,提高了对职业技能的操作能力。第二,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2证券投资学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表现

2.1教学内容的脱节

传统的证券投资学课程设置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实际应用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中的要点很多,未能根据实际应用的理论加以重点区分教学,对实践应用中不需要的理论内容也重点讲述,造成教学资源浪费,对真正在实践中需要的理论内容又无法补充增加课程,造成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脱节。

2.2教学方式的脱节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对证券投资理论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在实践课上演示投资分析软件的使用,对软件操作步骤进行讲解。在这种传统的实践课上,教学理念是为了完成实验过程,之前所学的证券基本理论未能实际得到应用,反而更像是新开的一门计算机软件教学课程。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造成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脱节,使学生只会操作软件,实现不了实验教学的意义。从流程图可以看出,在传统教学环节中,往往以教师讲授基本理论为主,基本理论讲授完之后,再讲授实践内容。整个教学过程未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421实践课程结束后,欠缺的理论内容又未能及时补充,造成理论与实践“外表结合,实质脱节”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应用型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严重背离。

2.3教学资源的脱节

证券投资学理论资源非常丰富。学校图书馆关于证券投资学的教材各式各样,关于证券投资学的PPT网上也能搜到很多,相对于证券投资学的理论课程资源,其实践课程资源非常稀少,专门介绍证券投资的实践也很少。

2.4教学评价体系的脱节

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以分数评价为主,这种学科式“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已不适用应用型本科教学,尤其是对证券投资学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为这种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单纯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考核,没有从应用的角度去考核。

3证券投资学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

3.1教材设计

第一,理论教材设计。证券投资学理论教材改革的方向是突破传统教材,向以案例为主,创造问题情境,通过文字解释相关原理转变。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发现问题,还可以帮助授课教师在仿真的情境中引出相关投资理论。第二,实践教材设计。证券投资学实践教材的改革方向是以引导学生学习证券投资软件使用为主。实践教材的实践内容或顺序编排要结合理论教材,与理论教材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3.2教学方式设计

第一,理论、实践循环教学方式。建立“从案例引出理论”,再“从理论应用到实践”,到“实践检验理论,形成新的案例”的循环教学方式。如图2,以案例为起点,引出相关投资理论。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上课专注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根据相关理论,布置具体任务,检验学生接受及消化能力。第二,因章制宜、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章节特点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知识点零散的证券发行、交易章节,适合案例综合教学;抽象的投资工具章节适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形象教学。

3.3实践环节设计

第一,证券投资仿真模拟系统。学校拥有一套自己的证券投资仿真模拟系统,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证券投资的意义、风险及知识的重要性。第二,定期举办证券实践活动。定期举办证券投资论坛,让师生分享近期投资成果,感受不同人士的投资风格,互相学习投资经验。学校可以利用证券仿真模拟系统,定期举办证券投资比赛,让学生们在竞争中检验自己的投资水平,感受投资风险。第三,证券新闻每日交流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如QQ群等方式,按照班级建群,每人一次搜集(比如10条)昨天重要的证券投资要闻分享到QQ群,并分享为什么选择这10条,这些要闻对后期投资有什么影响,其他同学可以参与讨论。

3.4师生考核方式设计

第一,学生考核方式。应从传统的“期末考试定成败”向“学期综合测定”转变。时间从单一时间点(期末考试)向学期时间段(平时考核)转移。对于在学期期间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比如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金从业资格考试,给予总成绩加分、公开表扬或报销相关考试费用等激励政策。另利用周末空闲时间去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或在证券杂志报纸发表评论的学生,也要鼓励并给予加分政策。第二,教师考核方式。新的教学模式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因此,对于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现场或匿名方式让学生对上课内容、方式等给予评价和建议。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要认真整理分析,及时调整上课内容与方式。还可以采取其他教师听课等方式考核,及时让教师发现自身不足,实现以评促教,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牛桂千 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脱节范文篇10

1研究问题界定

“管理学在中国”、“中国式管理”等学术活动发起的背景是管理知行差距的存在,特别是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之间的差距。从西方管理思想演变的过程来看,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管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中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4],并且由于管理知行差距而产生的问题在企业的实践环节也日益凸显出来。管理学领域知行差距问题在西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讨论[5-6],Rynes、Giluk和Brown曾在2007年通过网络对学术期刊编辑进行调查,并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杂志》与《哈佛商业评论》三本实践期刊中验证学术界与实践界的脱节情况[7]。韩巍[8]在《管理研究认识论的探索———基于“管理学在中国”专题论文的梳理及反思》一文中,将管理学知行差距问题概括为管理研究认识论问题,并从理论与实践脱节与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两部分对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中国管理研究提出思考。吕力[9]在《“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根本性问题与作为“系统反思”的元管理研究》一文中对元管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进行界定。他将元管理研究的问题分为3类:“管理本体论”问题、“管理认识论”问题与“管理方法论”问题。本文将遵循吕力所提出的观点进行对我国本土知行差距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1管理学属性研究

管理学本属性的正确界定,是对科学知识体系中对管理学进行的梳理和确认,这有利于管理学研究者清晰的把握管理学的学科结构,寻找管理学演进和发展中的规律,改进其薄弱环节,促进管理学的日益成熟和完善[10]。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应建立于正确的认识管理学本质的基础之上,管理知行统一理论研究的逻辑前提之一在于界定“何谓科学”[11]。目前我国管理学研究属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状态,在管理学科建设方面也缺少独立性与自主性。在关于管理学本质的探索方面,中国管理学者的争论大有沦为先行的西方管理属性之争的“山寨版”的嫌疑[12]。除此之外,我国目前管理学本质研究的成果还很薄弱,浅薄的概念、浮躁的案例替代了本应深度的理论反思,而理论苍白则反映了急功近利者的心态。如果缺少对管理学本质的深入研究,就很难透视学科或事物的本质,进而把握原始创新的来龙去脉[13]。

1.2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与转化研究

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是管理学知行差距反映在管理实践中最直接的问题。孙继伟[1][14]指出我国正面临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的严峻问题。张玉利[2]曾强调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刘松博[3]在《我国管理学研究与企业实践脱节问题》的研究中指出,我国管理学术界研究与企业实践之间所关注的问题有很大差异;即使关注相同的问题,其分析的角度也不大相同。我国学者韩巍[15],郭重庆[5],等都曾强调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二者脱节在探索知行统一中的巨大阻力。KELEMEN[16]等认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鸿沟部分来自于学者发表的文章在体裁上与实践者之间的差异。Deadrick和Gibson指出,正是学术研究者与企业实践者处于不同性质的领域,实践界要求实践者倾向于每天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技术层面,学术界要求研究者关注基于经验和理论的普及应用研究[17],使他们在生产和传递管理知识方面有着不同的利益、能力、时间和资源限制与动机,造成双方认知存在着鸿沟,进而造成严重脱节[18]。

1.3中国管理实践特殊性研究

郭重庆[5]认为,学术研究背离中国管理实践,学术本身就意义不大,只有脚踏中国实地,中国管理学的世界地位才能显现并呼吁学术界“直面中国管理实践,解决中国管理实践问题”。1996年7月13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成立会上,提出了管理科学在今后的主要任务,其中就包括“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科学理论”,以及“大力推广现有的管理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19]。陈春花[20]认为在管理实践中,由于情境的差异,从西方移植的管理理论并不完全适用,这种外来理论与本土情境之间的执行脱节也促使本土化研究的兴起。吕力[9]对于“直面中国管理实践”的根本性问题———何谓中国、如何认识、怎样直面、西方管理理论能不能“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以及是否存在“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的提问也是要消除管理理论与中国管理实践差距的表现。

2研究方法与样本收集

2.1研究方法

共词分析方法是一种内容分析方法,其思想来源于文献计量学的引文共被引及文献藕合概念,主要是通过统计分析一组词对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取高频出现词对并进行聚类分析,目的是为了揭示这些词对相互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反映出它们所表征的主题结构和研究热点变化。本文对共词分析法的应用步骤如下:2.1.1在Excel的数据透视表。将所提取的关键词在Excel中生成数据透视表,表中以共词矩阵的形式显示关键词之间的共篇关系,用于进一步统计分析。2.1.2网络分析。通过Ucinet与NetDraw软件将共词矩阵可视化,从而观察各类关键词间的关系及在网络中的分布情况。将先前生成的数据透视表导入到Ucinet中,并借助NetDraw分析单元之间的共词关系,以图谱的形式显示出来,有助于挖掘社会网络内部的有效信息,弥补了文字或数字表达不直观的缺憾。

2.2研究框架

本研究选择我国知行差距研究作为样本,探讨其研究现状。首先,搜集相关研究知行关系与知行差距的文献,并人工提取各研究角度的关键词;然后,采用共词分析对提取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到我国知行差距研究现状。

2.3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将所掌握的文献进行人工提取关键词。首先对文献进行研读,人工提取关键词并剔除与“知行差距”无关的关键词,最终各选出三个关键词。由于“知行差距”的相关研究这一概念无法用若干关键词进行明确界定,为保证结果的相对客观和有效,分2步对样本进行筛选。具体过程如下。在进行筛选之前,笔者对有关“知行差距”这一主题的研究已有长期的关注,并积累了部分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仔细阅读和对比,归纳了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若干关键词,与相关领域研究这讨论后,最终确定了以下关键词作为第1步筛选依据对关键词之间设定“或者”关系,以避免样本的漏选。通过对第一步所检索文献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进行限定再次进行人工筛选,对大量不符合本文样本的文献进行过滤。根据以上原则进行人工筛选,最终得到分析样本(如表1)。

3数据分析

3.1管理学属性研究

图2管理学属性研究的共词网络从图2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管理学属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热点:3.1.1管理学属性。通过艺术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学科属性、科学与艺术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争论、管理学元研究的边界、主题等尚处于讨论之中,未形成统一的观点。3.1.2管理学知识产生与来源。学院科学、学院式管理学、后现代、后学院科学、后学院式管理学等关键词,对于管理学及管理学知识的产生及其实用性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介绍管理学知识的不同形态以及知识生产主体的关系。3.1.3管理学的本体价值。元管理研究、中国管理实践、管理学在中国、中国管理等关键词均体现管理学研究的最终价值在于对我国元管理研究与中国管理实践进行指导。

3.2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与转化研究

图3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与转化研究的共词网络图3中可以看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脱节的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3.2.1管理知识的生产与转化。严密性、实用性、学术与实践的鸿沟、客户迷失、知识生产模式等关键词说明管理知识的生产与管理实践的需求存在着距离。而异化、实践迷失等关键词等指出现有管理理论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3.2.2研究工具与方法。价值迷失、方法迷失、理论应用链等关键词说明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缺乏科学性。学者们从管理学研究者与实践者立场、管理理论生产与应用等多种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1)提高管理知识生产与转化环节效率。沟通、后学院式管理学、实践认识论、本土研究、串联型关联与并联型关联等关键词均强调应认真研究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并科学地总结提炼管理理论。张玉利[2]认为应科学地总结提炼管理理论,认真研究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杨栋[21]认为应承认管理知识形态的多样性并强调不同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并强调管理学知识生产主体之间的开放式合作。臧志[22]等指出应通过差异辨识、制定规则、选择问题、形成协作来构建“共同语言”。陈岩[23]强调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要聚焦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2)研究方法论的改进。实证研究、经验研究、黑板管理学、设计科学等关键词的出现体现学者们对于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问题研究方法的新的思考。张玉利[2]、田志龙[24]、韩巍[8]认为应重视“案例研究”。此外,韩巍[8]还强调要注重特定的案例研究、定量经研究研究、定性经验研究以及思辨研究。吕力[25]提出管理技术化并肯定思辨研究的价值。彭贺[27]强调多种研究范式的综合运用并进行问题驱动和变革驱动的情境化研究。凌峰、刘建一[28]等提出引入“设计科学”。

3.3中国管理实践特殊性研究

图4中国管理实践特殊性研究的共词网络在管理实践中,由于情境的差异,从西方移植的管理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从而导致了中国管理实践特殊性研究的兴起。目前我国的本土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缺陷:3.3.1“中国”意识缺乏。中国情境、直面中国管理实践、中国管理、中国管理实践、中国式管理等关键词的出现说明我国亟需建立于我国情境基础上的、真正能管理实践中发挥作用的管理理论。3.3.2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研究模式、模式创新、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体系、管理路径等关键词均表明需要对现有研究方法与视角进行重新的思考。部分学者就“直面中国管理实践”内涵和路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这类研究提出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本土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进行反思本土管理研究、管理学在中国、管理学元问题、中国本土管理学等关键词表达着学者对于建立我国本土管理学的强烈愿望。吕力[29]认为,中国本土管理学的建立应从管理的“本体价值”入手。郭骁[30]指出既有管理学需要转型。齐善鸿[31]认为管理学研究缺少对管理核心命题的反思,主张要重新思考管理的本质。韩巍[15]认同实践导向在中国管理学术转型中的意义并呼吁要珍惜学术表达的自由。(2)注重本土化情境研究学者开始意识到由于中国情境的特殊性,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实践问题,创建符合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成为必要。如管理和谐、阴阳平衡、暧昧文化、情境化嵌入、中魂西制等,这些理论从中西融合的视角,结合中国国情,尝试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和发展相关管理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管理问题。实现中国管理实践研究与中国管理实践之间的互动。张玉利[32]提出要进行基于实践和中国情境的学术问题研究。李垣[33]等主张将中国实际与主流管理理论相整合的理论发展观。郭重庆[5]强调先有本土研究,然后再与西方研究平等对话。徐淑英[34]强调管理的本质是文化,中国管理理论研究必须关注中国情境的作用。(3)研究方法与视角科学改进比较研究、嵌入机理、本土研究、情境化理论等关键词体现出我国学者对于这一研究的全新思考,通过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对中国管理实践特殊性进行解释。李德昌[35]认为提出势科学视角来研究中国管理实践问题。段明明[36]指出中国管理实践应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同时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去记录、描述、考察和总结中国企业管理的原始经验。彭贺[37]等指出注重研究工具的本土化问题与研究样本的代表性问题。陈春花[38]等提出中国管理实践研究评价的2个维度。何斌[39]管理实验方法与跨文化本土情境管理的结合,应该扎根于我国的本土土壤和本土文化,面向中国本土管理情境。周建波[40]基于管理实践的视角,展开中国管理环境的影响因子以及情境嵌入机理研究,探索中国实践管理的情境理论范式。

4结论

4.1管理学属性研究

现有管理学属性研究文献中的关键词形成以管理学为中心的放射网络,共同指向是强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学科归属,强调管理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导向的交叉学科。强调管理学属性的词汇包括学术性与应用性、学院式与后学院式、科学与艺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元研究、研究方法,学派、丛林、边界等词汇,上述词汇表明管理学者的知识形态观念越来越开放。除了中国管理学之外,上述关键词与西方管理学者的研究体现出高度相似性,没有提出新的词汇。中国学者在此方面没有贡献,并没有在管理属性研究方面有所创新。此外,网络图图2中还可以看出“管理学元问题”、“管理学在中国”、“中国管理实践”与“中国管理”等相关研究热点之间相互关联,但是在整个管理学属性研究中关联度相对缺乏。

4.2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与转化研究

该部分文献所示关键词共词网络中,“管理实践”居于网络中心位置,围绕这一内容还存在许多小的或相关的研究内容,最终共同指向的是管理知识生产与转化研究方式、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方法。在图3中,强调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与转化研究的还词汇包括学院式管理学、后学院式管理学、客户迷失、价值迷失、实践迷失、方法迷失、严密性、实用性、知识生产模式等词汇。这些词汇大部分位于网络图的边缘。此外,“中国本土管理学”、“中国管理实践”、“中国式管理”、“中国管理研究”等词汇虽然位于整个网络的边缘位置,但是都与其他词汇密切相关。这说明我国学者意识到解决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与转化问题是实现“中国式管理”重要的步骤。

4.3中国管理实践研究

图4中“管理实践”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网络以“管理实践”进行放射、词汇之间关系杂乱也说明,中国管理实践特殊性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主题,大部分文献以管理实践问题作为依托,在此基础上进而讨论中国管理实践的特殊性,并且部分研究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强调中国管理实践特殊性的词汇中,中国管理实践、中国式管理、中国企业管理、中国管理、中国化、中国管理学、本土管理研究等词汇,上述词汇表明我国学者对于发展、构建中国本土管理学与要求进行中国实践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这也是“中国管理实践”研究得到更多学者响应的表现。但怎样界定适用于中国本土的管理学?如何根据中国管理实践的特殊性去进行指导?出现了“市场分割性”、“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虚拟组织”等术语,但自主创新、战略转型、外向国际化等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方向性研究,并未出现。这是否代表着元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脱节?

4.4“知行差距”研究主题

由于元管理研究的内容与界定,管理学属性研究、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脱节与转化研究与中国管理实践特殊性研究分别构成知行差距研究的三个并行的研究主题,同时也说明知行差距应从管理学知识的理论生产环节、经验知识形成环节、知识应用转化环节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受到审视。这其实对我国元管理研究尤其是“知行差距”研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空间:究竟关注的是中国管理学者构建理论的不足(包括研究方法、语言范畴),还是中国本土管理者实践经验的落后,或者是理论知识与管理实践相互转化方面存在不足?或者是三个方面均存在不足?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知行差距研究仍存在若干不足:(1)聚类特征并不显著。关键词数量庞大,且核心关键词及所有关键词的平均频次、向心度等聚类特征并不显著,并没有形成较为突出的关键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管理学研究确实呈现出明显的“前科学范式”特征,研究并未形成鲜明的主题,知识结构的严密性不强。(2)理论创新特征不显著。虽然学者对自身也应有所反思,但从关键词出现的频率以及文献内容来看,反思管理学方法的文献多,直面实践、批判实践的文献少,关注转化、讨论如何转化的文献亦相对不足,此外对于本土企业成功案例的研究、管理创新模式的探索也较为缺乏。除了如阴阳、面子、关系等少量本土原创的词汇外,多数关键词属于西方理论话语体系,基于国学等本土学术底蕴的原创性成果尚未取得令学界欢欣鼓舞的进展。(3)强调本土化时削弱了开放性部分学者虽然意识到管理学本土化研究的重要性,但是过分的强调“民族性”,在一定程度上排斥西方管理理论的科学性与相对的普适性。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管理实践”的进程中要对中西方管理文化及管理成果相互尊重,既要体现中国实践特殊性,又要防止过渡“民族性”。

5展望与思考

基于上述若干结论,进一步讨论未来的管理学在中国研究思路:(1)规范关键词标注。如果说管理“知行差距”研究的文献计量特征并不明显,尚未形成相对显著的聚类特征,是否是因为相关文献中关键词的标注相对不够规范,或者说缺乏学界的共识?比如,可否将“管理学在中国”、“管理知行差距”、“中国式管理”以及“管理实践在中国”等分别规范为关键词?进一步地,相关期刊或高校能否牵头呼吁相关研究在关键词标注方面做出规范、达成共识?提出并能够初步形成“管理学在中国”的关键词表?使得管理学在中国中国式管理研究等聚类特征更显著些,避免语义学冲突?这是通过文献计量学与内容分析技术完善学术构建的有益之举。(2)反思“中国管理实践”如何避免知行差距。具体而言,需要重视两个环节:一是重视如何提出原创性范畴,二是重视如何将范畴、理念推广应用。不同的研究者应明确自己的研究指向、研究边界。特别是后者,在目前的“中国管理实践”研究中相对重视不够,即“中国管理实践”如何避免闭门造车,提出相关成果后应积极进行传播、应用,在实践中改进、完善。(3)加强我国元管理建设。中国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以引进西方理论为主的外源型特征[41],而中国本土的科学哲学情境却与西方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管理学者熟悉西方的管理理论,但未必熟悉西方管理学演进背后的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元科学的演进历程[12]。从当前中国元管理研究结果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研究并未形成鲜明的特色主题,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方法论范畴。管理“知行差距”问题是根植于元管理研究而存在的,虽然近年学者对于知行差距研究逐渐重视起来,但是仍然对缺少这一主题系统化的研究。此外,“知行差距”各环节中,如何界定新的研究范畴、构建新的管理理念及理念的推广应用,不同研究者应明确自己的研究指向、研究边界,特别在指导中国管理实践方面,如何避免闭门造车、研究成果脱离中国管理实践,并在提出相应成果后应紧急进行传播、转化,在实践中改进、完善而非纸上谈兵。(4)兼顾本土化与开放性近年来我国学者越来越意识到,现有的西方管理理论在管理实践应用中并不具有普适性。而知行差距研究的兴起正是为了更好地是管理理论服务于我国的管理实践。当今的管理学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西方管理学界的学术研究基础上[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