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形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4:47:15

塔形窟范文篇1

“塔形窟”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1956年。王去非先生在《参观三处石窟笔记》一文中,提到响堂山:“第三洞在第二洞上方,有阶梯可以攀登,整个外观作塔上的复钵形……与第二洞合成一个完整的塔形……它的外形犹如第七洞壁面的塔形龛。”{1}这段文字不仅校正了洞窟的编号问题,而且明确提出了塔形窟(龛)的基本形状。然而,他的观点并没有引起人们较多的注意,以至在以后30余年的研究中仍然有学者将“塔形窟”称为“仿木屋形窟”;{2}1988年由北京大学考古系举办的石窟考古专修班上,宿白、马世长、丁明夷先生详细地将响堂这种特殊的造窟形式介绍给了大家,从而塔形窟又逐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后日本学者曾布川宽先生在日文版《东方学报》上发表了《响堂山石窟考》一文,并在文中第二部分对响堂塔形窟进行了专题研究,{3}只是对塔形窟的形制未进行全面介绍。以前笔者曾撰文对塔形窟的形成进行了专题介绍。{4}本文拟就塔形窟的发生、发展归律作一些探索,期待各位学者不吝赐教。

一、

响堂山北齐塔形窟按其形制可分为覆钵式和楼阁式两种。{5}它的演变规律是随着洞窟开凿的早晚而变化的。大致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代表窟北洞中洞

北洞又名大佛洞,位于北响堂石窟北端。据史料记载,该洞开凿的目的是为了作东魏大丞相、齐高祖高欢的陵葬,{6}从窟内现存遗迹和开凿安葬的位置选择上也能流露出这个意图。窟内现存的遗迹如中心柱顶部的洞穴、塔形列龛及仿汉画像石墓的雕刻等等都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在赘述。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为什麽将北洞作为陵葬而不选择中洞?大家知道,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只有位据中央(即中洞)才能显示出他的尊严和地位至高,似乎这样才符合我国的传统习俗。其实非然,在高欢陵葬的选择上,高氏皇室确实是经过一番周密勘察的,这也是高欢死了以后一直“秘不发丧”的原因。{7}据史载,文宣帝高洋曾亲率数十位方伎之士(风水先生)为其父卜宅兆相,选择陵位。{8}最后才选定义平陵。{9}为了迷惑民众,他们选择建造了“假陵”(或称为凝冢)。但在当时选择建造的时候并不存在真假,应该说都是按真的去营造。因此,它们所在的位置按方伎之士的说法应当是“风水宝地”、“位居龙脉”。我们从北响堂的位置来看是符合这一点的。北响堂石窟所在位置四面环山,濒临近水,远离闹市,“山空避喧,承风觉道,海谛难论,水流可闻。”{10}自然环境雅致幽静,这已具备了选择它的基本条件。于是,开“三石室”刻诸尊像。受云冈“县曜五窟”的影响,{11}三石室的开凿也相应地与高氏皇家贵族主要成员相对应,即分别对应了高欢、高澄、高洋。这也是受北魏首任沙门统法果提出的帝“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思想的影响。在位置的安排上石窟总体设计师接受了外来及传统两方面的思潮。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与佛教有关的两个方面。其一,受佛教经典著述的影响。按照金刚界东因说,北方位置属于涅般之位。其二,受佛教发源地印度的传统习俗影响。佛教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它在向外传播过程中一些传统习俗自然也会随之而传,并象佛教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印度的传统上人们认为北方属于高位,是胜方,是受人们尊重的位置;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受中国古代风水术的影响。从北响堂石窟的山势走向来看,很显然是北高南低,那么北方自然成为整个载体的要位。因此作为齐高祖高欢的位居无论从上述哪方面来看安排在北洞是最合适不过的。依次可推中洞应属高澄、南洞对应高洋;既然确定了北洞为高欢的陵葬,受佛教影响自然要建塔来供养以为其歌功颂德。由此艺术匠人用写意的表现手法极富创造性地在石窟的外壁上部雕出了覆钵丘,以示塔的形象和含义。其后开凿的北齐诸窟虽然没有陵寝寓意,但也均?喾滦Т佣纬伤慰呦盗校於ㄒ淮绺瘛?BR>北洞是响堂山最早开凿的洞窟,也是塔形窟的草创时期。在外观上没有复杂的变化,只是直接地将堵婆上的覆钵丘生搬硬套而来。覆钵丘与下层窟(塔身)之间没有柱子、斗拱等构件与下部连接。覆钵丘较大且覆盖全部窟顶,丘山有两个宝珠(图一)。中洞虽然与北洞同属一期,但在开凿时间上要略晚与北洞,因此在外观上已经考虑到整体的效果,初步尝试用柱子将洞窟与上层的覆钵丘连为一体,但在古刹部分的表现上仍很原始,没有较多的装饰,重点表现仍以覆钵丘为主,这时期塔形窟均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规模较大。选择这样的窟形恐怕也是为了便于人们礼拜。

代表窟南洞第七窟

这期塔形窟在整体造型上趋于完善。塔顶部分的伏博丘由第一期的单纯表现逐步趋向于装饰作用,并衬以山花蕉叶烘托,丘上还出现象征古刹的火焰宝珠装饰,完善了塔体造型,上下层的关系处理的相当成熟,引用了中国传统的仿木构建筑的手法,雕出斗拱、瓦垅、滴水等屋檐的形式,使之上下连为一体(图二)。下层塔身部分出现四柱三间式的廊子,南洞出现在上层覆钵丘部分开龛造像的先例(图版二),从而为第三期楼阁式塔形窟的形成开启了先河。

与前期相比、这期塔形窟的明显特征是覆钵丘变小,同时也不在含有陵寝的寓意,另外在洞窟形式上,前期的中心方柱塔庙窟消失全部改为三壁三龛式佛殿窟。悉同前文所说,第一期中的中心方柱是塔庙窟是为了满足礼佛即礼帝的目的,是和洞窟的性质紧密相关的,第二期中的三壁三龛式佛殿窟的出现也说明洞窟性质发生了变化,即已经不在含有安葬的用意。如果说第一期凿窟的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话,那么到了第二期宗教色彩则占了上峰。三壁三龛佛殿窟是北齐时期较普遍流行的造窟样式。同期开凿的山西天龙山、安阳宝山等多采用这个样式。《续高僧传》卷25《释道丰传》记载了北齐时相州鼓山石窟寺(即今北响堂石窟)的禅僧活动情况。南响堂第二窟中心方柱右壁下部也有“……统定禅师敬造六十佛”的铭记{12}。小响堂第二窟前壁西部有“昭玄统定禅师供养佛时”的题记{13}。天龙山石窟则为宏礼禅师所开凿{14}。而安阳小南海石窟则是为著名禅僧僧稠所营建的纪念窟。这正是北朝禅学盛行的写照。南北朝时期,北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落后于南朝,从而也决定了南朝注重理论探讨(义理之学),北方崇尚宗教实践的局面。因此,北方禅僧云集,许多信徒不惜工本在“宜山栖穴处”“凿仙窟以居禅”{15},这些禅窟从规模上来说,多属一些小型窟,且窟内四壁雕有造像或镌刻佛经,多具有浓郁的宗教氛围,使人一进洞内首先从视觉感官上产生一种宗教心理,由感官的刺激而达到思维的觉悟。从位置上来讲,多是“离开造像窟一定距离,选择更幽静的地方单独开凿…..”{16}因此,上述南洞与第七洞以及天龙山安阳等同时期同类形的洞窟,作为禅观的宗教目的应该成为第一性。

代表窟第1、3窟第2、4、5、6窟

这期洞窟均为楼阁式塔形窟。楼阁式塔形窟在过去的研究著述中被人们疏忽,以至在洞窟编号时将本来属于一体窟的洞窟而分开单列成两个或四个窟。这个问题就类似北响堂南洞的情况,南洞编号的错误王去非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提出来(见前文),而南响堂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原因就是没有考虑或发现上下层窟的关系,在第二期开凿的南洞中已经流露出这种端倪——在伏博丘上开龛造像。只是到了第三期扩大了这种形式,开龛造像扩大成开窟造像,并进而演变出上层开三窟的宏伟设计(图三),这种构思是很巧妙的,在这里,上下层间的衔接部分依然沿用前期流行的仿木构建筑的窟檐形式,斗拱的结构变的复杂、硕大,上层与下层间的活动则通过位于两组楼阁式塔形窟之间的石阶梯来进行(图版三),这样即断开了两组洞窟同时又满足了两组窟上下的需要。在洞窟结构上,它吸收第一期与第二期的形式,并将其组合在一起,形成上层诸窟为三壁三龛式佛殿窟下层洞窟为中心方柱塔庙窟的结构,使下层中心塔柱起到了支撑作用。在规模上上层诸窟明显小于下层窟,减轻了下层窟的承受力。在洞窟的应用上,上层窟上下出入等活动不便,因此较下层为清静,便于坐禅观像,故多凿成小型禅窟。下层窟活动方便,人事来往繁杂,不便于静坐禅观,开凿成中心方柱式,成为礼佛场所。

综上所述,塔形外观的演变主要表现在覆钵丘上。第一期:由于开凿的特殊性,从而引发艺匠们将“堵婆”的形式与石窟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塔形窟。这期塔形窟属于初创阶段,因此在造型设计上不太成熟,甚而有些僵硬地将“堵婆”的主要特征套用在石窟外壁。覆钵丘显得过大,且雕式简单;最早开凿的北洞在覆钵丘与石窟本体的协调上,显得过于原始粗糙、简单,给人一种未尽其工的感觉。稍后开凿的中洞,已经注意到覆钵丘与石窟本体的结合,采用了仿木构建筑中廊柱形式,使上下连为一体。第二期:由于开窟的性质发生变化,覆钵丘已经不具实际内含,并逐步趋向于装饰作用。覆钵丘与洞窟比例搭配合适、协调,在装饰上采用山花蕉叶烘托出覆钵丘。覆钵丘上雕凿出火焰宝珠或宝相花等来象征塔刹部分,并在蕉叶两边悬挂的铃铛等小构件,并出现叠涩基。塔形窟的发展趋于成熟,并可明确按照塔的三大部分划分开,即塔身、塔顶、塔刹。从而完备了塔体造型。第三期:由于洞窟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覆钵丘从第二期开始已经不具实际内含,因此,到了第三期覆钵丘便不再出现并被装饰意味较强的山花、金翅鸟等代替,单体覆钵式塔形窟也被规模强大的楼阁式塔形窟取代。

在洞窟构造上北洞作为初创者,首先确定了形制发展的基础(中心方柱三面开龛),在这之前的云冈、龙门、巩县等北朝诸窟均有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然中心方柱四面开龛且方柱直通窟顶,唯到响堂山却一改前期作风成为三面开龛,中心方柱后壁不开龛,后壁上部与窟后壁(山体)相连,下部则凿成通道供礼佛时通行。这种设计从室内空间结构与环境艺术创造上都不及方柱四面开龛的形式。那么为什么还要采用这个形制呢?据《续高僧传·释明芬传》记载。“磁州石窟寺齐文宣所开也,大窟像背陵葬中诸雕刻骇动人鬼……”,所谓“大窟”即指北洞无疑,因为北洞是响堂山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一个洞窟。“像背陵葬”是指佛像的背后是陵葬,北洞有三面大像,分居于中心方柱的正壁及左右壁。那么“像背陵葬”只有居于中心柱上。考察今天的遗迹,在中心方柱的上部确实存在有一个“陵穴”,只不过不似文献中记载的“诸雕刻骇动人鬼”,这个陵穴只是一个深3.87米、宽1.35米、高1.77米的小洞,四壁皆为素面,洞内空无一物,从而使我们肯定了响堂山是虚葬的认识(17)。前文曾说过不论是真是假,意作陵葬是肯定的,因此在当时同窟的设计上,如果遵循沿用方柱四面开龛的形式那么方柱中陵穴的开凿就要受到方柱的限制,采用方柱的后壁与山体相连,可以是陵穴向山体方向任意延伸,而达到预想的目的,这是响堂中心方柱三面开龛形式形成的一个原因。

关于石窟的开凿时间,过去的论述中涉及较多,故我们在这里不作详细论述。今根据文献资料及造像风格对上述三期作一概述。

开凿于东魏晚期

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记:“太清元年(547,东魏武定五年)……虚葬齐献武王(高欢)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潜凿”鼓山石窟,并将高欢的灵柩塞入穴中。《永乐大典》《续高僧传》等史籍中均有类似记载{18}。这是第一期开凿的主要文献资料。

造像风格东魏时期,政权实际掌握在高欢手中,高欢死后,高澄又以大丞相之职,到晋阳总理朝政,并封其弟高洋为尚书令、中书监、就畿大都督参掌朝政。高澄被刺以后,高洋又赴晋阳总理戒务,随后又依靠晋阳之兵取代东魏。这个时期政治颇不稳定,战争频连不断。而惨遭不幸的多是社会的中下层阶级(庶民百姓)他们倍受煎熬饥不饱食。反映到艺术方面则出现了秀骨清相的雕塑或绘画作品。因此清瘦俊逸的佛雕作品则成为东魏造像的主要风格(并且被列为标准风格去判断同时期的作品)。云冈西部窟群亦即云冈第三期{19}被推崇为这种风格的代表作。龙门、巩县等也有一些与其风格相近的龛像。值得注意的是,云冈西部即龙门、巩县等地出现的这种造像龛窟出资经营者多为社会的中下层阶级。

就皇室贵族而言,这种作风虽然少有影响,但不是主流。东魏时期由贵族高氏兄弟开凿的响堂第一期及著名高僧道凭开凿的大留圣窟则代表了另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应该是石窟造像发展的主流,如北洞、中洞、大留圣窟的主尊造像,面相方圆,体态强健、敦实,较多流露出受云冈一、二七造像的影响。但在细部的处理上也有所变化,如衣纹稠叠布满全身,两肩扁平削垂,佛装下摆平铺于座上等等(图版4、5、6)。在衣纹雕刻技法以及佛装处理上北洞、中洞与东魏武定四年开凿的大留圣窟又同出一辙(图6)。由此,如果说北洞和中洞“更多地体现出要打破东魏平城模式的继续和发展。

从响堂第一期及武定四年开凿的安阳大留圣窟来看,东魏时期的造像应同时并存两种风格,一种即本文所说的以响堂第一期、大留圣窟为代表的强健厚实作风,另一种以云冈第三期为代表的秀骨清像。前者反应了上层阶级的审美情趣和意识形态,后者则是当时下层阶级清贫苦寒的真实写照。

北齐天统四年之前(568)

以南洞、第七窟为代表的第二期。其开凿时间可从著名的《唐邕写经碑》得知,根据碑文记载“齐晋昌开国公唐邕……于鼓山石窟之所,写《维摩诘经》一部……起天统四年三月一日,尽武平三年……”案唐邕所写经,大部分位于石窟的外面北壁,其中《维摩诘经》全本刻于南洞窟廊中{21},由其位置我们可以断定,南洞开窟的下限不晚于天统四年(568)。第七窟无论从规模、洞窟形制、造像风格等各方面来看都与南洞十分相像。因此,将其划为同期当无多大疑问。

第二期开凿的南洞和第七窟,从造像风格上来看,应该说是北齐的代表作。它虽然继承了前期体态强健的作风,但在服装的处理上一改前期衣纹稠密满布全身的特点,儿变的疏朗、简洁和明快。第二期的造像中已经没有了“两肩削垂”的作风,均变为两肩齐挺,两侧菩萨及弟子像则显得周身浑圆,成了所谓的“瓶形身体”(图四)。

天统元年(565)至建德元年(577)

第三期的开凿时间根据位于第二窟窟门左右侧《滏山石窟之碑》记载可知{22}。石窟草创与“齐国天统元年乙酉之岁……时有国大丞相淮阴王阿那肱{23}翼弟出京憩驾于此,因观草创,遂发大心,广舍珍爱之财,开此口口之洞……”碑文明确记载了石窟开凿的时间即天统元年,这个时间当是第三期的始凿时间。同时,碑文还记录了第二期的雕凿,“因观草创”就说明高阿那肱在“开此…之洞”之前就已经有造像活动,这时期造像活动应指第七窟的开凿,因此,在天统元年之时第七窟尚未完功,或者说,在第三期始凿以后第二期仍在施工。第三期造像的衰落是由于“武帝东并、扫荡塔寺”{24},案北周武帝灭齐是在建德元年(577),灭齐后武帝便召集僧人、道士、儒贤等赴殿商议儒释道三教之优劣,最后因“佛教费财悖道不孝”{25}下令毁齐境之教,由此导致造像的衰落。

第三期的造像从雕刻风格上来看,即不同于第一期的衣纹稠密、两肩扁平削垂,也不同于第二期的双肩齐挺、周身浑圆。而是追求一种丰满圆润的美感,如第一窟主尊造像,从头骨的骨骼结构上看,在脸部几个面的处理上,没有明显的转折,如眼睛太阳穴的转折处及下额骨的转折等。都是以圆润为特征,使本来应该做两个转折面处理的却处理成了一个圆弧面,显得饱满和充实,佛双肩仍表现出削垂的特征,但不同于第一期的却是变的厚实和坚硬并逐步趋向于写实(图5)。

塔是一种外来的建筑形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传来的。据佛经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他的尸体焚化,结成了许多舍利子,这些舍利被八个国王分别取去,并建塔供养。其后,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纷纷建塔供养。古印度将这种塔称之为“堵婆”,意为坟冢。印度的塔有两种形式,初“堵婆”外,还有所谓的“支提”或称为“塔庙”(礼佛集合的场所)。这两种形式的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艺术匠人的再加工,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分别形成两种艺术系列,前一种即中国的古塔系列,后一种成为中国石窟艺术系列,这两种形式在传来的初期是分别发展的,到了南北朝时期,在石窟造像的同时初步将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塔形龛的雏形出现在敦煌北朝二期开凿的第257窟中,在该窟南壁后部中央所绘的阙形龛上画出了覆钵丘及塔刹装饰,其后在云冈第三期中也较形象地雕出了塔形窟。(其间,虽然较多地出现了诸如中心塔柱之类的形式。但它应该归属于后一种(支提)另当别论)。在这之后或多或少地也有一些出现,如敦煌428窟中的金刚宝塔等,类似这样的新题材频繁出现,足以诱发响堂山的艺匠们将这种形式大胆地发展成造窟形式,创造出塔形窟。

响堂山一、二期的塔形窟主要以覆钵丘为特征,如果没有覆钵丘那就同云冈的仿木屋形龛窟没有区别了,而塔形窟的塔身部分沿用了传统的仿木构建筑形式,这种作法应是沿续了云冈的风格,仿木构建筑形式是我国的传统作法,早在汉代已经流行,四川等地发现的汉代崖墓多采用了这种形式。到了南北朝时期又被石窟艺术接收。首先是云冈第二期中开凿的第十二窟开启了这种形式的先河。众所周知,云冈位于首都平城(大同)附近,又是皇家营造的大窟,“一代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不仅表现了固有文化传统,而且每当一种新东西出现,它常可以得风气之先,因此经常处于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的地位。”{26}其后,麦积山北魏晚期开凿的第二十八、三十及北周开凿的第四窟(上七佛阁)均沿续了这种做法,曾有学者认为麦积山上述三窟的仿木构形式最初可能是仿效印度的作法{27},这种提法现在看来值得商榷。自云冈第二期以后仿木构形式成为石窟造窟造龛形式之一,龙门、庆阳北石窟、天龙山,响堂山及上文所述的麦积山等都大量采用了这个做法。而响堂山在仿木构建筑的窟檐上又新加了一个覆钵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覆钵式塔形窟,并进而演变出规模庞大的楼阁式塔形窟。

响堂塔形窟虽然接收了敦煌、云冈塔形龛窟及仿木构建筑形式的影响,但不能笼统地说成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能就事而是的认为是由高欢墓产生出来的。诚然,我们不能否定他们的作用。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但就石窟本身来讲它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应当是受到了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第二期开凿的南洞的覆钵丘部位,雕凿着释迦、多宝佛说法的题材。这个题材在云冈出现较多,云冈二、三期中均有释迦、多宝同坐一龛的雕像。响堂山仅出现两例。另一处在南响堂第一窟前壁明窗上部,规模较小。南洞的释迦、多宝雕凿在覆钵丘的正中,从其位置的安排可看出它的重要性。据《法华经》记载:“尔时佛前有七宝塔……从地踊出,住在空中……此宝塔中有如来金身,仍住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祗世界,国外宝净。彼中有佛号日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踊现其前,为作证明……于是,释迦牟尼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28}南洞塔形窟的塔状外观则明示了经文中的记载的多宝塔。《法华经》自鸠摩罗神译出后很是盛行,敦煌写经中也以此数量最多。南北朝时期注疏此经的约七十余家。南响堂、北响堂、小响堂、涉县娲皇宫等地均有北齐雕刻的《法华经》,足可见其影响之广。南洞所表现出的洞窟形式和造像题材也应是《法华经》在这个时期流行的结果。

结语

北齐是由鲜卑化汉人高洋(文宣帝)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于东魏武定八年(551年)代魏立齐,改号天宝,定都于邺(今河北临漳邺镇一代)。响堂山石窟就位于邺西约三十余里的鼓山和滏山之上。它在北齐王朝的地位和云冈在北魏时期的地位是相同的——都是皇室主持开凿的大窟,都位于都城附近,都处于“其它地区学习的榜样的地位。”因此,新的形式——塔形窟的出现也必然会成为一种模式,影响到其它地区。北齐河清二年雕凿的道凭法师双石塔{29},就是从响堂塔形窟脱胎而来的。而安阳灵泉寺隋代开凿的大住圣窟也在其外壁雕凿出了覆钵丘{30},这也是响堂塔形窟的继续。此外,安阳宝山万佛沟、岚峰山及炳灵寺石窟雕凿的大批塔形龛均沿续了响堂这中作风{31}。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响堂北齐塔形窟的研究深入,使我们更加认清了北齐时期响堂石窟(鼓山石窟、滏山石窟)的概况,南响堂楼阁式塔形窟的发现{32},为我们提出一个新的疑问,即帝王的对应形象。中原地带的石窟寺自云冈县曜五窟开凿以来,便对应着帝王的形象。龙门宾阳洞则是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造{33}。北响堂三大窟也分别对应了高欢、高澄、高洋。那么南响堂会不会也存在这个问题呢?南响堂现存的编号窟是七个,但从楼阁式塔形窟的角度去分析,实际南响堂也应是三大窟。而自高洋以后到南响堂开窟之前(后主天统元年)这段时间,历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维四个帝王,其中废帝时间较短且无多大建树,多不被人们提及。除他以外就剩下孝昭、武成与后主三位。这正好同南响堂三大窟巧合,这就迫使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即着三大窟与三位帝王是巧合还是存在对应关系?这个课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讨。

王去非《参观三处石窟笔记》,《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0期。

李文生《响堂山石窟造像特征》,《中原文物》1984年第1期。

曾布川宽《响堂山石窟考》,日文版《东方学报》第六十二册1990年3月发行。

拙文《响堂山北齐塔形窟龛》,《中原文物》1991年第4期。

(6)同(4)。

(7)(9)《北齐书》卷二记载:“(东魏武定)五年正月朔,日蚀,神武曰‘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是日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秘不发丧……八月甲申葬于邺西北漳水之西。魏帝临送紫陌。天保初,追崇为献武帝,庙号太祖,陵曰义平。”

(8)《北齐书》卷49记:“高祖崩于晋阳,葬有日矣,世宗书令显祖亲卜宅兆相于西北漳水北源。显祖与吴遵世泽地,频卜不吉,又至一所,命遵世筮之,遇革,遵世等数十人咸云不可用。”见《北齐书》第667页。

(10)录自《唐邕写经碑》,现存北响堂南洞。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响堂山石窟》、赵立春、卢合亭《响堂山石窟的刻经及其书法艺术》,《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

(11)(19)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12)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响堂山石窟》刊有拓本。

(13)邯郸市文物所《邯郸鼓山水浴寺石窟调查报告》,《文物》1987年4期。

(14)常盘大定《支那仫教史迹踏查记》第八辑《解说》。

(15)高允《鹿苑赋》,见《广弘明集》卷29上。

(16)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考古学报》1978年3期。

(17)案高欢墓根据近年的考古发掘来看,可能在磁县一带。文献中曾记载将茹茹公主葬于高欢义平陵莹内。现茹茹公主墓已经发掘,其侧有大冢,古人疑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今人认为即为高欢墓。

(18)祥见《永乐大典》引《元一统志》卷13824《续高僧传·释明芬传》。

(20)张惠明《响堂山驼山石窟造像风格的过度特征》,《敦煌研究》1989年2、3期。

(21)赵立春、卢合亭《响堂山石窟的刻经及其书法艺术》,《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

(22)《滏山石窟之碑》见《南响堂石窟新发现窟檐遗迹及龛像》,《文物》1992年5月。

(23)高阿那肱:《北史》《北齐书》有传。

(24)引自《滏山石窟之碑》。

(2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26)《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7)阎文儒《麦积山石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8)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十一《见宝塔品》。

(29)杨保顺等《河南安阳宝山寺北齐双石塔》1984年9期。

(30)(31)《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3·巩县天龙山响堂山安阳石窟雕刻》,文物出版社1989年。

塔形窟范文篇2

一部让后人糟蹋得九天九地的《易经》,其实大半说的也是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早在20世纪的20年代,郭沫若等一批学者就对此进行了阐述:著名学者钱玄同第一个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我以为原始的易卦,是生殖器崇拜时代底东西:乾、坤二卦即是两性的生殖器的记号。”历史学家周予同也发表了相同的见解:“《易》的爻就是最明显的生殖器崇拜时代的符号。‘─’表示男性的性器官,‘—’表示女性的性器官。”郭沫若则说:“八卦的根柢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遗。画─以像男根,分而为二以像女阴,所以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阳、刚柔、天地的观念。古人数字的观念,以三为最多,三为最神秘。由一阴一阳的一画错综重叠而成三,刚好可以得出八种不同形式。”

这里所说的阴爻(“--”)和阳爻(“─”),是八卦的根本,阴爻(“--”),中空而外实,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性器官——****的形式;阳爻(“—”),内实而坚挺,更是非常逼真地表现了男子的性器官——****的形式。由此而衍生出的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进而又衍生出八卦,即乾、艮、坎、震、坤、兑、离、巽,以及由八卦变化出的六十四卦,都是以阴爻和阳爻,或者说男女的性器官为最基本的形式。它说明,由男女,或者阴阳的互相结合交媾而产生万物。《易经·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又说:“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讲的仍然是男女之道,由男女之道而推演宇宙万物的变化。这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非常符合宇宙变化和生命起源的。《易经·说卦》上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这种说法是以乾坤为父母,率三男三女,如果要快乐、长寿,必须效法自然,使自己生命中的阴阳两种成分(它们的物质表现形式应该是男子的精液,或者说主要是精子;女子的阴液,或者说主要是卵子),像宇宙运行一样,和谐地发生交合作用;同时借助男女(阴阳)的性交,使精子和卵子彼此吸收,生出新的生命。因此,男女的性交不仅是单纯的欲望发泄,而更是阴阳两种宇宙力量在人类身上的具体展现。天地相交而生万物,男女相交而生子女。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把性交称为“云雨之欢”,形容她象地上升起的“云”和天上落下的“雨”会合一样美妙,这不仅是浪漫,更是古人说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易经》和八卦的这些原理被道家所发挥,成为房中术的理论基础。例如,认为男女性交是“阴精”(女性阴道的分泌物)和“阳精”(男性的精液)的结合。“阴精”是无限的,而“阳精”有限所以更珍贵。男子要吸取女子的“阴精”来滋补自己,所以要“守精闭关”,“御而不泄”;女子也要吸取男子的“阳精”来孕育生命,使自己生生不息。这是后话,暂且不论。

《易经》谈男女之道,包括男女之间最重要的性生活。《易经下·归妹》说:“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归妹,男女婚配,是天地之间最正常的事情,天地不交合,就不会生长万物,男女不婚嫁,就不能传宗接代。《易经·系辞》还认为:“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即男女两性的结合、交媾是万物生长、人类繁衍的根源,肯定了只有宇宙间天地、阴阳、男女交媾,才能有新的生命诞生,否则,纯阳、纯阴、纯男、纯女都不足以生产新的生命。这比西方人认为“人是由上帝造的”,要高明得多,科学得多。

《易经》还公开讲述性交动作。《易经·系辞上》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把这几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男子的****在静的时候,就收缩,在性交时就勃起坚挺;女子的****在静的时候,就闭合,在性交的时候就开启。只有性交,才能使阳精与阴精流动,只有阳精和阴精的相互流动,精子和卵子才能结合,没有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就不会有新生命的诞生。“动也直”,是男子****性交时的形态;“动也辟”,是女子****性交时的形态;“云雨”,是男女性交融合的形象化;“感”,是男女性交的心理变化;“交”,是男女性交的动作形式,这些都是对男女性交时,性器官动作和心理感应的具体描述,十分贴切。

《易经下·咸卦》还讲到性交的过程:

“咸:亨,利,贞,取女吉。

初六:咸其拇。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九五:咸其脢,无悔。

上六:咸其辅、颊、舌。”

我们不必去理会初六、六二、九三……这些,那不过是各个阴爻和阳爻在卦中的具体位置而已。把它翻译成白话,大致就是:娶个女人,是吉象的。初六:碰她的大脚趾。六二:碰她的小腿,不好,不动才好。九三:碰她的大腿,她用手推开他的脚,再下去就不好了。九四:与她性戏很吉利,不要后悔,来来往往,朋友都顺从你的意思。九五:抱住她的背,从后面动,没有问题。上六:吻她的嘴唇,亲她的脸颊,舐她的舌头。

咸卦,卦象外实内空,即表示女阴。是个典型的性交卦,阐明了性交前的调情动作,还有各种性交体位。所谓“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执其随”,“咸其脢”,“咸其辅、颊、舌”,都是一些准备性的性嬉戏,并且自外而内,步骤分明。这和我们现代人常常讨论的男女的几个步骤,是非常一致的。现代人讲究夫妻性交前的调情过程,使男女双方有了充分的性欲,医学上讲的精、气、神俱至,就是这个道理。这不仅是很现代科学,而且也是对妇女的尊重,算是妇女解放的标志之一。看来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倡女权主义。

阴爻和阳爻的不同组合,衍生出不同的卦相,其实也表明了男女性交的不同形式。首先是一阴一阳的交合。可视为一男一女的交合,这是交合的最基本、也是最符合自然界规律的形式,它有阴在上和阳在上两种形式,在上为主动,在下为被动。事实上,我们今天在谈论男女性交方式时,讲的男上位,或者女上位等等,在八卦中不是体现得非常明

一、

响堂山北齐塔形窟按其形制可分为覆钵式和楼阁式两种。{5}它的演变规律是随着洞窟开凿的早晚而变化的。大致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代表窟北洞中洞

北洞又名大佛洞,位于北响堂石窟北端。据史料记载,该洞开凿的目的是为了作东魏大丞相、齐高祖高欢的陵葬,{6}从窟内现存遗迹和开凿安葬的位置选择上也能流露出这个意图。窟内现存的遗迹如中心柱顶部的洞穴、塔形列龛及仿汉画像石墓的雕刻等等都说明了这个问题。不在赘述。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为什麽将北洞作为陵葬而不选择中洞?大家知道,按照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只有位据中央(即中洞)才能显示出他的尊严和地位至高,似乎这样才符合我国的传统习俗。其实非然,在高欢陵葬的选择上,高氏皇室确实是经过一番周密勘察的,这也是高欢死了以后一直“秘不发丧”的原因。{7}据史载,文宣帝高洋曾亲率数十位方伎之士(风水先生)为其父卜宅兆相,选择陵位。{8}最后才选定义平陵。{9}为了迷惑民众,他们选择建造了“假陵”(或称为凝冢)。但在当时选择建造的时候并不存在真假,应该说都是按真的去营造。因此,它们所在的位置按方伎之士的说法应当是“风水宝地”、“位居龙脉”。我们从北响堂的位置来看是符合这一点的。北响堂石窟所在位置四面环山,濒临近水,远离闹市,“山空避喧,承风觉道,海谛难论,水流可闻。”{10}自然环境雅致幽静,这已具备了选择它的基本条件。于是,开“三石室”刻诸尊像。受云冈“县曜五窟”的影响,{11}三石室的开凿也相应地与高氏皇家贵族主要成员相对应,即分别对应了高欢、高澄、高洋。这也是受北魏首任沙门统法果提出的帝“即是当今如来”“沙门宜应尽礼”思想的影响。在位置的安排上石窟总体设计师接受了外来及传统两方面的思潮。受外来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与佛教有关的两个方面。其一,受佛教经典著述的影响。按照金刚界东因说,北方位置属于涅般之位。其二,受佛教发源地印度的传统习俗影响。佛教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它在向外传播过程中一些传统习俗自然也会随之而传,并象佛教一样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印度的传统上人们认为北方属于高位,是胜方,是受人们尊重的位置;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受中国古代风水术的影响。从北响堂石窟的山势走向来看,很显然是北高南低,那么北方自然成为整个载体的要位。因此作为齐高祖高欢的位居无论从上述哪方面来看安排在北洞是最合适不过的。依次可推中洞应属高澄、南洞对应高洋;既然确定了北洞为高欢的陵葬,受佛教影响自然要建塔来供养以为其歌功颂德。由此艺术匠人用写意的表现手法极富创造性地在石窟的外壁上部雕出了覆钵丘,以示塔的形象和含义。其后开凿的北齐诸窟虽然没有陵寝寓意,但也均?喾滦Т佣纬伤慰呦盗校於ㄒ淮绺瘛?BR>北洞是响堂山最早开凿的洞窟,也是塔形窟的草创时期。在外观上没有复杂的变化,只是直接地将堵婆上的覆钵丘生搬硬套而来。覆钵丘与下层窟(塔身)之间没有柱子、斗拱等构件与下部连接。覆钵丘较大且覆盖全部窟顶,丘山有两个宝珠(图一)。中洞虽然与北洞同属一期,但在开凿时间上要略晚与北洞,因此在外观上已经考虑到整体的效果,初步尝试用柱子将洞窟与上层的覆钵丘连为一体,但在古刹部分的表现上仍很原始,没有较多的装饰,重点表现仍以覆钵丘为主,这时期塔形窟均为中心方柱式塔庙窟,规模较大。选择这样的窟形恐怕也是为了便于人们礼拜。

代表窟南洞第七窟

这期塔形窟在整体造型上趋于完善。塔顶部分的伏博丘由第一期的单纯表现逐步趋向于装饰作用,并衬以山花蕉叶烘托,丘上还出现象征古刹的火焰宝珠装饰,完善了塔体造型,上下层的关系处理的相当成熟,引用了中国传统的仿木构建筑的手法,雕出斗拱、瓦垅、滴水等屋檐的形式,使之上下连为一体(图二)。下层塔身部分出现四柱三间式的廊子,南洞出现在上层覆钵丘部分开龛造像的先例(图版二),从而为第三期楼阁式塔形窟的形成开启了先河。

与前期相比、这期塔形窟的明显特征是覆钵丘变小,同时也不在含有陵寝的寓意,另外在洞窟形式上,前期的中心方柱塔庙窟消失全部改为三壁三龛式佛殿窟。悉同前文所说,第一期中的中心方柱是塔庙窟是为了满足礼佛即礼帝的目的,是和洞窟的性质紧密相关的,第二期中的三壁三龛式佛殿窟的出现也说明洞窟性质发生了变化,即已经不在含有安葬的用意。如果说第一期凿窟的政治色彩比较浓厚的话,那么到了第二期宗教色彩则占了上峰。三壁三龛佛殿窟是北齐时期较普遍流行的造窟样式。同期开凿的山西天龙山、安阳宝山等多采用这个样式。《续高僧传》卷25《释道丰传》记载了北齐时相州鼓山石窟寺(即今北响堂石窟)的禅僧活动情况。南响堂第二窟中心方柱右壁下部也有“……统定禅师敬造六十佛”的铭记{12}。小响堂第二窟前壁西部有“昭玄统定禅师供养佛时”的题记{13}。天龙山石窟则为宏礼禅师所开凿{14}。而安阳小南海石窟则是为著名禅僧僧稠所营建的纪念窟。这正是北朝禅学盛行的写照。南北朝时期,北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落后于南朝,从而也决定了南朝注重理论探讨(义理之学),北方崇尚宗教实践的局面。因此,北方禅僧云集,许多信徒不惜工本在“宜山栖穴处”“凿仙窟以居禅”{15},这些禅窟从规模上来说,多属一些小型窟,且窟内四壁雕有造像或镌刻佛经,多具有浓郁的宗教氛围,使人一进洞内首先从视觉感官上产生一种宗教心理,由感官的刺激而达到思维的觉悟。从位置上来讲,多是“离开造像窟一定距离,选择更幽静的地方单独开凿…..”{16}因此,上述南洞与第七洞以及天龙山安阳等同时期同类形的洞窟,作为禅观的宗教目的应该成为第一性。

代表窟第1、3窟第2、4、5、6窟

这期洞窟均为楼阁式塔形窟。楼阁式塔形窟在过去的研究著述中被人们疏忽,以至在洞窟编号时将本来属于一体窟的洞窟而分开单列成两个或四个窟。这个问题就类似北响堂南洞的情况,南洞编号的错误王去非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提出来(见前文),而南响堂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原因就是没有考虑或发现上下层窟的关系,在第二期开凿的南洞中已经流露出这种端倪——在伏博丘上开龛造像。只是到了第三期扩大了这种形式,开龛造像扩大成开窟造像,并进而演变出上层开三窟的宏伟设计(图三),这种构思是很巧妙的,在这里,上下层间的衔接部分依然沿用前期流行的仿木构建筑的窟檐形式,斗拱的结构变的复杂、硕大,上层与下层间的活动则通过位于两组楼阁式塔形窟之间的石阶梯来进行(图版三),这样即断开了两组洞窟同时又满足了两组窟上下的需要。在洞窟结构上,它吸收第一期与第二期的形式,并将其组合在一起,形成上层诸窟为三壁三龛式佛殿窟下层洞窟为中心方柱塔庙窟的结构,使下层中心塔柱起到了支撑作用。在规模上上层诸窟明显小于下层窟,减轻了下层窟的承受力。在洞窟的应用上,上层窟上下出入等活动不便,因此较下层为清静,便于坐禅观像,故多凿成小型禅窟。下层窟活动方便,人事来往繁杂,不便于静坐禅观,开凿成中心方柱式,成为礼佛场所。

综上所述,塔形外观的演变主要表现在覆钵丘上。第一期:由于开凿的特殊性,从而引发艺匠们将“堵婆”的形式与石窟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塔形窟。这期塔形窟属于初创阶段,因此在造型设计上不太成熟,甚而有些僵硬地将“堵婆”的主要特征套用在石窟外壁。覆钵丘显得过大,且雕式简单;最早开凿的北洞在覆钵丘与石窟本体的协调上,显得过于原始粗糙、简单,给人一种未尽其工的感觉。稍后开凿的中洞,已经注意到覆钵丘与石窟本体的结合,采用了仿木构建筑中廊柱形式,使上下连为一体。第二期:由于开窟的性质发生变化,覆钵丘已经不具实际内含,并逐步趋向于装饰作用。覆钵丘与洞窟比例搭配合适、协调,在装饰上采用山花蕉叶烘托出覆钵丘。覆钵丘上雕凿出火焰宝珠或宝相花等来象征塔刹部分,并在蕉叶两边悬挂的铃铛等小构件,并出现叠涩基。塔形窟的发展趋于成熟,并可明确按照塔的三大部分划分开,即塔身、塔顶、塔刹。从而完备了塔体造型。第三期:由于洞窟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覆钵丘从第二期开始已经不具实际内含,因此,到了第三期覆钵丘便不再出现并被装饰意味较强的山花、金翅鸟等代替,单体覆钵式塔形窟也被规模强大的楼阁式塔形窟取代。

在洞窟构造上北洞作为初创者,首先确定了形制发展的基础(中心方柱三面开龛),在这之前的云冈、龙门、巩县等北朝诸窟均有中心方柱式塔庙窟,然中心方柱四面开龛且方柱直通窟顶,唯到响堂山却一改前期作风成为三面开龛,中心方柱后壁不开龛,后壁上部与窟后壁(山体)相连,下部则凿成通道供礼佛时通行。这种设计从室内空间结构与环境艺术创造上都不及方柱四面开龛的形式。那么为什么还要采用这个形制呢?据《续高僧传·释明芬传》记载。“磁州石窟寺齐文宣所开也,大窟像背陵葬中诸雕刻骇动人鬼……”,所谓“大窟”即指北洞无疑,因为北洞是响堂山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一个洞窟。“像背陵葬”是指佛像的背后是陵葬,北洞有三面大像,分居于中心方柱的正壁及左右壁。那么“像背陵葬”只有居于中心柱上。考察今天的遗迹,在中心方柱的上部确实存在有一个“陵穴”,只不过不似文献中记载的“诸雕刻骇动人鬼”,这个陵穴只是一个深3.87米、宽1.35米、高1.77米的小洞,四壁皆为素面,洞内空无一物,从而使我们肯定了响堂山是虚葬的认识(17)。前文曾说过不论是真是假,意作陵葬是肯定的,因此在当时同窟的设计上,如果遵循沿用方柱四面开龛的形式那么方柱中陵穴的开凿就要受到方柱的限制,采用方柱的后壁与山体相连,可以是陵穴向山体方向任意延伸,而达到预想的目的,这是响堂中心方柱三面开龛形式形成的一个原因。

关于石窟的开凿时间,过去的论述中涉及较多,故我们在这里不作详细论述。今根据文献资料及造像风格对上述三期作一概述。

开凿于东魏晚期

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记:“太清元年(547,东魏武定五年)……虚葬齐献武王(高欢)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这段文字明确指出了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潜凿”鼓山石窟,并将高欢的灵柩塞入穴中。《永乐大典》《续高僧传》等史籍中均有类似记载{18}。这是第一期开凿的主要文献资料。

造像风格东魏时期,政权实际掌握在高欢手中,高欢死后,高澄又以大丞相之职,到晋阳总理朝政,并封其弟高洋为尚书令、中书监、就畿大都督参掌朝政。高澄被刺以后,高洋又赴晋阳总理戒务,随后又依靠晋阳之兵取代东魏。这个时期政治颇不稳定,战争频连不断。而惨遭不幸的多是社会的中下层阶级(庶民百姓)他们倍受煎熬饥不饱食。反映到艺术方面则出现了秀骨清相的雕塑或绘画作品。因此清瘦俊逸的佛雕作品则成为东魏造像的主要风格(并且被列为标准风格去判断同时期的作品)。云冈西部窟群亦即云冈第三期{19}被推崇为这种风格的代表作。龙门、巩县等也有一些与其风格相近的龛像。值得注意的是,云冈西部即龙门、巩县等地出现的这种造像龛窟出资经营者多为社会的中下层阶级。

就皇室贵族而言,这种作风虽然少有影响,但不是主流。东魏时期由贵族高氏兄弟开凿的响堂第一期及著名高僧道凭开凿的大留圣窟则代表了另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应该是石窟造像发展的主流,如北洞、中洞、大留圣窟的主尊造像,面相方圆,体态强健、敦实,较多流露出受云冈一、二七造像的影响。但在细部的处理上也有所变化,如衣纹稠叠布满全身,两肩扁平削垂,佛装下摆平铺于座上等等(图版4、5、6)。在衣纹雕刻技法以及佛装处理上北洞、中洞与东魏武定四年开凿的大留圣窟又同出一辙(图6)。由此,如果说北洞和中洞“更多地体现出要打破东魏平城模式的继续和发展。

从响堂第一期及武定四年开凿的安阳大留圣窟来看,东魏时期的造像应同时并存两种风格,一种即本文所说的以响堂第一期、大留圣

窟为代表的强健厚实作风,另一种以云冈第三期为代表的秀骨清像。前者反应了上层阶级的审美情趣和意识形态,后者则是当时下层阶级清贫苦寒的真实写照。

北齐天统四年之前(568)

以南洞、第七窟为代表的第二期。其开凿时间可从著名的《唐邕写经碑》得知,根据碑文记载“齐晋昌开国公唐邕……于鼓山石窟之所,写《维摩诘经》一部……起天统四年三月一日,尽武平三年……”案唐邕所写经,大部分位于石窟的外面北壁,其中《维摩诘经》全本刻于南洞窟廊中{21},由其位置我们可以断定,南洞开窟的下限不晚于天统四年(568)。第七窟无论从规模、洞窟形制、造像风格等各方面来看都与南洞十分相像。因此,将其划为同期当无多大疑问。

第二期开凿的南洞和第七窟,从造像风格上来看,应该说是北齐的代表作。它虽然继承了前期体态强健的作风,但在服装的处理上一改前期衣纹稠密满布全身的特点,儿变的疏朗、简洁和明快。第二期的造像中已经没有了“两肩削垂”的作风,均变为两肩齐挺,两侧菩萨及弟子像则显得周身浑圆,成了所谓的“瓶形身体”(图四)。

天统元年(565)至建德元年(577)

第三期的开凿时间根据位于第二窟窟门左右侧《滏山石窟之碑》记载可知{22}。石窟草创与“齐国天统元年乙酉之岁……时有国大丞相淮阴王阿那肱{23}翼弟出京憩驾于此,因观草创,遂发大心,广舍珍爱之财,开此口口之洞……”碑文明确记载了石窟开凿的时间即天统元年,这个时间当是第三期的始凿时间。同时,碑文还记录了第二期的雕凿,“因观草创”就说明高阿那肱在“开此…之洞”之前就已经有造像活动,这时期造像活动应指第七窟的开凿,因此,在天统元年之时第七窟尚未完功,或者说,在第三期始凿以后第二期仍在施工。第三期造像的衰落是由于“武帝东并、扫荡塔寺”{24},案北周武帝灭齐是在建德元年(577),灭齐后武帝便召集僧人、道士、儒贤等赴殿商议儒释道三教之优劣,最后因“佛教费财悖道不孝”{25}下令毁齐境之教,由此导致造像的衰落。

第三期的造像从雕刻风格上来看,即不同于第一期的衣纹稠密、两肩扁平削垂,也不同于第二期的双肩齐挺、周身浑圆。而是追求一种丰满圆润的美感,如第一窟主尊造像,从头骨的骨骼结构上看,在脸部几个面的处理上,没有明显的转折,如眼睛太阳穴的转折处及下额骨的转折等。都是以圆润为特征,使本来应该做两个转折面处理的却处理成了一个圆弧面,显得饱满和充实,佛双肩仍表现出削垂的特征,但不同于第一期的却是变的厚实和坚硬并逐步趋向于写实(图5)。

塔是一种外来的建筑形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传来的。据佛经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他的尸体焚化,结成了许多舍利子,这些舍利被八个国王分别取去,并建塔供养。其后,佛教徒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纷纷建塔供养。古印度将这种塔称之为“堵婆”,意为坟冢。印度的塔有两种形式,初“堵婆”外,还有所谓的“支提”或称为“塔庙”(礼佛集合的场所)。这两种形式的塔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艺术匠人的再加工,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分别形成两种艺术系列,前一种即中国的古塔系列,后一种成为中国石窟艺术系列,这两种形式在传来的初期是分别发展的,到了南北朝时期,在石窟造像的同时初步将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塔形龛的雏形出现在敦煌北朝二期开凿的第257窟中,在该窟南壁后部中央所绘的阙形龛上画出了覆钵丘及塔刹装饰,其后在云冈第三期中也较形象地雕出了塔形窟。(其间,虽然较多地出现了诸如中心塔柱之类的形式。但它应该归属于后一种(支提)另当别论)。在这之后或多或少地也有一些出现,如敦煌428窟中的金刚宝塔等,类似这样的新题材频繁出现,足以诱发响堂山的艺匠们将这种形式大胆地发展成造窟形式,创造出塔形窟。

响堂山一、二期的塔形窟主要以覆钵丘为特征,如果没有覆钵丘那就同云冈的仿木屋形龛窟没有区别了,而塔形窟的塔身部分沿用了传统的仿木构建筑形式,这种作法应是沿续了云冈的风格,仿木构建筑形式是我国的传统作法,早在汉代已经流行,四川等地发现的汉代崖墓多采用了这种形式。到了南北朝时期又被石窟艺术接收。首先是云冈第二期中开凿的第十二窟开启了这种形式的先河。众所周知,云冈位于首都平城(大同)附近,又是皇家营造的大窟,“一代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不仅表现了固有文化传统,而且每当一种新东西出现,它常可以得风气之先,因此经常处于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的地位。”{26}其后,麦积山北魏晚期开凿的第二十八、三十及北周开凿的第四窟(上七佛阁)均沿续了这种做法,曾有学者认为麦积山上述三窟的仿木构形式最初可能是仿效印度的作法{27},这种提法现在看来值得商榷。自云冈第二期以后仿木构形式成为石窟造窟造龛形式之一,龙门、庆阳北石窟、天龙山,响堂山及上文所述的麦积山等都大量采用了这个做法。而响堂山在仿木构建筑的窟檐上又新加了一个覆钵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覆钵式塔形窟,并进而演变出规模庞大的楼阁式塔形窟。

响堂塔形窟虽然接收了敦煌、云冈塔形龛窟及仿木构建筑形式的影响,但不能笼统地说成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能就事而是的认为是由高欢墓产生出来的。诚然,我们不能否定他们的作用。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但就石窟本身来讲它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应当是受到了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第二期开凿的南洞的覆钵丘部位,雕凿着释迦、多宝佛说法的题材。这个题材在云冈出现较多,云冈二、三期中均有释迦、多宝同坐一龛的雕像。响堂山仅出现两例。另一处在南响堂第一窟前壁明窗上部,规模较小。南洞的释迦、多宝雕凿在覆钵丘的正中,从其位置的安排可看出它的重要性。据《法华经》记载:“尔时佛前有七宝塔……从地踊出,住在空中……此宝塔中有如来金身,仍住过去东方无量千万亿阿僧祗世界,国外宝净。彼中有佛号日多宝。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踊现其前,为作证明……于是,释迦牟尼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28}南洞塔形窟的塔状外观则明示了经文中的记载的多宝塔。《法华经》自鸠摩罗神译出后很是盛行,敦煌写经中也以此数量最多。南北朝时期注疏此经的约七十余家。南响堂、北响堂、小响堂、涉县娲皇宫等地均有北齐雕刻的《法华经》,足可见其影响之广。南洞所表现出的洞窟形式和造像题材也应是《法华经》在这个时期流行的结果。

&nb

sp;结语

北齐是由鲜卑化汉人高洋(文宣帝)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于东魏武定八年(551年)代魏立齐,改号天宝,定都于邺(今河北临漳邺镇一代)。响堂山石窟就位于邺西约三十余里的鼓山和滏山之上。它在北齐王朝的地位和云冈在北魏时期的地位是相同的——都是皇室主持开凿的大窟,都位于都城附近,都处于“其它地区学习的榜样的地位。”因此,新的形式——塔形窟的出现也必然会成为一种模式,影响到其它地区。北齐河清二年雕凿的道凭法师双石塔{29},就是从响堂塔形窟脱胎而来的。而安阳灵泉寺隋代开凿的大住圣窟也在其外壁雕凿出了覆钵丘{30},这也是响堂塔形窟的继续。此外,安阳宝山万佛沟、岚峰山及炳灵寺石窟雕凿的大批塔形龛均沿续了响堂这中作风{31}。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响堂北齐塔形窟的研究深入,使我们更加认清了北齐时期响堂石窟(鼓山石窟、滏山石窟)的概况,南响堂楼阁式塔形窟的发现{32},为我们提出一个新的疑问,即帝王的对应形象。中原地带的石窟寺自云冈县曜五窟开凿以来,便对应着帝王的形象。龙门宾阳洞则是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造{33}。北响堂三大窟也分别对应了高欢、高澄、高洋。那么南响堂会不会也存在这个问题呢?南响堂现存的编号窟是七个,但从楼阁式塔形窟的角度去分析,实际南响堂也应是三大窟。而自高洋以后到南响堂开窟之前(后主天统元年)这段时间,历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维四个帝王,其中废帝时间较短且无多大建树,多不被人们提及。除他以外就剩下孝昭、武成与后主三位。这正好同南响堂三大窟巧合,这就迫使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即着三大窟与三位帝王是巧合还是存在对应关系?这个课题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探讨。

王去非《参观三处石窟笔记》,《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0期。

李文生《响堂山石窟造像特征》,《中原文物》1984年第1期。

曾布川宽《响堂山石窟考》,日文版《东方学报》第六十二册1990年3月发行。

拙文《响堂山北齐塔形窟龛》,《中原文物》1991年第4期。

(6)同(4)。

(7)(9)《北齐书》卷二记载:“(东魏武定)五年正月朔,日蚀,神武曰‘日蚀其为我耶,死亦何恨’……是日崩于晋阳,时年五十二,秘不发丧……八月甲申葬于邺西北漳水之西。魏帝临送紫陌。天保初,追崇为献武帝,庙号太祖,陵曰义平。”

(8)《北齐书》卷49记:“高祖崩于晋阳,葬有日矣,世宗书令显祖亲卜宅兆相于西北漳水北源。显祖与吴遵世泽地,频卜不吉,又至一所,命遵世筮之,遇革,遵世等数十人咸云不可用。”见《北齐书》第667页。

(10)录自《唐邕写经碑》,现存北响堂南洞。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响堂山石窟》、赵立春、卢合亭《响堂山石窟的刻经及其书法艺术》,《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

(11)(19)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12)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响堂山石窟》刊有拓本。

(13)邯郸市文物所《邯郸鼓山水浴寺石窟调查报告》,《文物》1987年4期。

(14)常盘大定《支那仫教史迹踏查记》第八辑《解说》。

(15)高允《鹿苑赋》,见《广弘明集》卷29上。

(16)刘慧达《北魏石窟与禅》,《考古学报》1978年3期。

(17)案高欢墓根据近年的考古发掘来看,可能在磁县一带。文献中曾记载将茹茹公主葬于高欢义平陵莹内。现茹茹公主墓已经发掘,其侧有大冢,古人疑为曹操七十二疑冢,今人认为即为高欢墓。

(18)祥见《永乐大典》引《元一统志》卷13824《续高僧传·释明芬传》。

(20)张惠明《响堂山驼山石窟造像风格的过度特征》,《敦煌研究》1989年2、3期。

(21)赵立春、卢合亭《响堂山石窟的刻经及其书法艺术》,《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

(22)《滏山石窟之碑》见《南响堂石窟新发现窟檐遗迹及龛像》,《文物》1992年5月。

(23)高阿那肱:《北史》《北齐书》有传。

(24)引自《滏山石窟之碑》。

(2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26)《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7)阎文儒《麦积山石窟》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8)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十一《见宝塔品》。

(29)杨保顺等《河南安阳宝山寺北齐双石塔》1984年9期。

(30)(31)《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3·巩县天龙山响堂山安阳石窟雕刻》,文物出版社1989年。

塔形窟范文篇3

一、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的社会效应

1.消除城乡壁垒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是消除中国社会城乡壁垒的突破点。

改革前中国工业化的积累主源始终没有转移到轻工业和基础工业上去,一直由农业和农村肩负这一重任。有关研究表明,从1952年到1990年,中国农业通过税收方式、“剪刀差”方式和储蓄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总量达11594亿元,其中,通过税收方式提供1527.8亿元;通过“剪刀差”方式提供8707亿元;通过储蓄方式提供1359.2亿元。1952年到1990年,中国工业化建设从农业中净调动了约1万亿元的资金,平均每年高达250亿元。可见中国农民对国家工业化资本积累的负担有多么沉重(冯海发,李薇,1993)。

以农业作为工业化长期积累主源的直接结果是,工业和城市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农业和农村的落后为代价的,农业长时间地作为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源造成了中国非均衡发展的城乡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结构的强度一般用农业和非农产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度量,按美国数量统计专家库茨涅兹的统计研究表明,世界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09倍,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初竟高达6.08倍,堪为世界之最。

为了保证城市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然要阻止农民大量地流入城市,为此而制定出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壁垒反过来又使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扩大则需要更严格的城乡壁垒。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使中国城乡关系达到了一度“隔绝”的严重程度。

城乡壁垒严重地抑制了生产要素和社会产品的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由于城乡壁垒,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受限更大,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水平的不统一限制了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现在,多种限制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松动,但在总体上仍是“二元”的,是不公正的。

城乡壁垒也是使中国在三十年间多出生了一亿人口的重要原因。城市中生儿育女的高成本使城市生活对生育具有强大的遏制功能。大量的人口被强行束缚在农村,遏制生育的功能当然无法发挥。正如美国的哈尔·约翰逊教授所言,中国为城乡壁垒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此外,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缓慢也致使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城市的辐射功能发挥受到严重的限制,使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从而又抑制了农村的发展,并因此形成恶性循环。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是消除城乡壁垒的突破点。城乡壁垒存在的症结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食品供给、就业安置、住房福利分配、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医疗社会保障和其他的补贴、退休养老制度。国家之所以不能搬掉这个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绊脚石”,可能是出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的考虑:一是一旦彻底取消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将意味着一大批农村的流动人口会涌入城市,这可能会给城市的公共设施、安全以及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这个理由也正是前几年关于民工潮问题的争论中反对农民进城打工一方的主要观点。事实证明,在合理的疏导与管理下,各种麻烦和副作用远非想象的那么大,利弊之争已成历史,千百万民工在城乡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二方面的考虑则是户籍制度取消后,涌入城市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怎么办?谁来保障已离开土地的农民在生命波折期的基本生活?政府应付城市职工年老、疾病、失业等基本生活保障尚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又怎能顾及刚进城的农民?而进入城市的农民不能不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社会问题,比如贫民窟、犯罪、教育和卫生等等。可见,社会保障已成为攻克户籍制度的最主要障碍,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建立合理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已成为消除城乡壁垒的突破口。

2.推动工业化进程

当今世界,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都仍然处于核心地位,人们往往把近代的经济发展过程同工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经济发展过程称为工业化过程。“知识经济”的提法尚不足以动摇工业的地位,或者说它本来就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一般地,经济学家用工业化程度描述分析和判断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工业化的进程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按工业化程度可以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后期,国际上通常用以下指标加以衡量(见表1)。

从中国工业化的前两项指标来衡量,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只达到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而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和城镇人口的比重还仍然停留在工业化初期的水平。一些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被城乡壁垒、所有制体制、分配体制、流通机制等政策人为地拖后了(Cameron,1996;Neumann,1996)。

以中国的乡镇企业为例,中国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是对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壁垒的反弹。乡镇企业是在城乡的夹缝之间、在地方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机制调节之下迅猛而又艰难地成长起来的。它难免带有自发性、滞后性和盲目性。由于从劳动力到其他生产资料都是就地取材,乡镇企业的工人主要是当地农民,离土不离乡和农工兼业的现实选择使乡镇企业在布局上出现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有关资料显示,全国乡镇企业集中在县城的仅为7%,其余的分布在自然村。乡镇企业的这种格局使其发展后劲不足,而且对乡村的环境和耕地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南方的一些城市与乡村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城乡”界限。生产力低效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曾有学者建议,把散布于广阔原野上的乡镇企业集中到附近的小城镇里去,从而“一石三鸟”——既促进小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又可以还乡村以自然优美的环境,特别是保护耕地和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但是,这种思路在实现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难度。原因是除了利益分配上的因素(即村行政部门不愿意将利润相对较高的乡镇企业转移出自己的辖区)之外,更主要的是,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不愿意离开他们的土地,因为土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功能现在还是无法替代的。

结论当然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将对乡镇企业规范化和对小城镇的发展这一“三尺冻冰”起到“融化”作用。

3.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根据俞德鹏先生对25个经济大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大国回归模型:

其中:X:用购买力平价法的人均GDP

Y: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1998年我国人均GDP为6374元,按1990年的不变价和世行1990年购买力平价比例(1元GDP=1.2508国际美元)计算出X的值并带入模型,得出Y=68.23%,即表明,按其他国家的经验估计,GDP达到6374元时,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8.23%,而1998年,我国城市化实际水平为30.4%,偏离率为55.44%,城市化已经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合理化解中国的城市化难题,使人口城市化过程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过程同步,必须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以推动农业人口的城市化。要给进城的农民提供一个最低的生活保障,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在一个地方工作,而不是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在不同的城市之间串来串去,给交通治安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借以解决民工在城市中没有责任心和归属感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为社会保障(比如其中的教育保障)也有利于城市农民工的下一代健康成长,这样就避免产生一些国家大受困扰的贫民窟和贫民文化问题。农村人口不能城市化的现实为整个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埋下了隐患。

4.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是以农村为突破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各种投入要素得以更有效地利用,农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农业剩余大量增加,明显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朝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奠定了经济、社会和政治基础。1984年,改革由农村到城市全面铺开。随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再一次注入了生机,农村经济再一次取得了质的飞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三元结构转变。

但90年代初,农村制度改革的效力基本释放完,在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之后,农业的发展反而停留于徘徊乃至回落状态,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再一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农村和农业期待着新的改革内容。下一步怎么办,理论界可谓见仁见智,农民却反应冷淡,在操作上困难颇多。

1998年10月14日,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十条方针和若干目标,认为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决定着整个改革事业的成败,也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观察农村、农业及农民,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绝对不应局限于农村改革的小圈子,而应从农村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宏观角度思考问题。农村一系列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农村人口太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其他产业,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业化进程受阻。据不完统计,1978~1997年,向乡镇企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约2.2亿,其中80%以上是兼业型转移,他们与土地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农闲进城务工经商、农忙种田。农民兼业型转移的直接后果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小型化。而无法实现专家学者多次向有关方面进言的“规模经济”、“规模经营”和“适度规模”。有关资料表明,中国现有2亿多承包土地的农户,户均耕地仅0.46~0.53公顷左右(李郁芬,1996),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直都是一个既不可望更不可及的梦想。农地的规模偏小,规模经济和适合大农场操作的农业技术和先进设备无法发挥作用,按市场规律理应自然出现的升级在农业上无法完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总体上始终跳不出一家一户吃饭农业的小圈子。这也是美国的莱斯特·布朗先生为中国农业和粮食操心的历史背景之一。

农业改革的徘徊不前是农民收入偏低,教育、健康水平落后,人口激增,农村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由最突出的表现来分析,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分离出去应该是中国农村经济取得再次飞跃的突破口。对此存在几种说法,一种是在国家确定农村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政策出台之前出现的思路,即再进行一次“”,把土地生产率不高的农民,主要是不以耕种土地为主要收入来源和年老体弱的农民耕种的土地收归集体,然后再承包给种粮或农业大户。另一种思路是赋予农民农村土地所有权,然后让农民自然分化,无力或不愿耕种土地的农民可以把土地卖掉从而获得一定的收入,而愿意并有能力耕种土地的农民则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大量的土地,从而达到土地的集中经营。第三种思路是仍保持国家目前农地国管私用的状态,让农业土地的集中经营顺应农村经济的自然发展,一旦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已经大部分脱离了农业生产,他们自然会把土地交给集体进行集中经营并从中获得比自己耕种高一些的收益,正如广东和浙南的一部分富裕农村所发生的那样。

前两种做法除存在敏感的政治问题外,还缺乏可行性。因为目前农民手中土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功能没有替代物。农耕社会下土地的多少、土地制度决定着农民的富裕程度和社会地位,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如果说这个命题在改革之前对农户来说还不那么直接的话[1],在今天,农户作为基本是独立面对市场的经济细胞,土地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获得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主要依托。1996年之后,曾有地方试图收回农民手中分散的土地然后由少数村民承包,但立即引起了公愤。因为夺走土地就等于斩断了他们生命波折期的生活之源。

切断那些以务工、经商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与其拥有的小块土地之间这种若即若离的联系,实现土地的集约规模化经营进而实现中国农业的再次飞跃,关键在于社会能不能在土地之外给农民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通过对中国苏南地区土地经营方式的研究曾提出过“苏南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形态农业”的概念,他们的研究结果是:苏南地区作为中国最早的商品化、工业化的农村地区,农民兼业化的现象极为普遍。在苏南地区,虽然土地的让渡经营是存在的,但让渡的比重非常小,仅为15%左右,农民不再从事农业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以城镇化或建设农村工厂为目的的征地。从主观上说,虽然谁都认为种田没有多少收益,但主动想转让土地的并不多。农民将农田种植视为一项必备的家庭经济。苏南的农民似乎比其他经济富裕地区的农民更多地具有一种对土地的眷恋之情。研究认为,苏南农民的恋农情结其实是一种“风险最小化”行为,即农民耕种土地不是因为家庭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而是因为种田解决了家庭吃饭问题。虽然他们对于耕种土地的态度可能是非常不认真负责的,但土地具有生活最低保障的价值,因此,构成了农民心理的支持力。在实地调查中,不少农户解释仍然耕种的原因是种田不需要很多时间,虽然不能带来很多收入,但至少解决了全家的口粮,不用去买商品粮;也有人表达了对在工厂就业不稳定的担心,认为只要有土地,即使失业还可以保证生活,等等。

总之,由市场力量决定的农业从家庭经济生活的逐步退出和由风险最小化力量决定的对最低限度保障的土地的眷恋,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造成了苏南农业的现状,形成了“最低生活保障形态农业”。其特点为对农业收益的忽视、对农业投入的低动机、对农田耕种和维护的低效率和同时对解决生活口粮的土地的放弃,在总体上形成了家家户户耕种小块土地的小农经济的土地经营方式。该研究认为,只要实行适宜的农业制度,并通过相应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苏南的农业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出新的面貌,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会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任远,1998)。

我们可以从苏南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形态的农业”扩展开来。农民以耕种土地作为自己的最低生活保障,是在当前很多农村地区工业化方式和水平下,农民“理性”地对农村生活风险环境的判断和行为安排,也就是说,农民对现有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朴素的传统方式的管理,然后作出了对未来理性的预期,并决定对风险合理规避的行为选择——保留自己手中的土地。

最低生活保障形态的农业不但具有小农经济的一切特点,而且还具有小农经济所不具有的对土地使用不负责任的低投入和低效率,这种状态显然与农业现代化格格不入,必然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对最低生活保障农业的改变,要求改变农民对生活风险的应付观念和规避手段,即推进农业现代制度创新,因此需要在农村保障体系中,建设能替代农民的土地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

5.扩大国内需求

作为解决紧缩的重要政策,启动内需,除了启动城市的消费市场之外,另一条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市场的需求有极大的潜力。尽管最近五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5.4%速度在增长,到1997年末,全国农户储蓄余额已达9020亿元,再加上手持现金7200亿元,共计16220亿元,但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并没有转化为现实支出。再从农村需要的满足程度看,除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外,大部分农村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还很低。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台。1997年末,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0448亿元,只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9%,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930元,仅为城镇居民的31.9%。

为使农民的需要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国内学者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林毅夫,1998)和向农村提供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上,比如像青岛海尔一样为农民制造除了洗衣服还能够洗土豆的洗衣机,但是,学者们却普遍忽略了或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保障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所能起到的作用。

对城市来说,在社会生活越来越不确定的情况下,扩大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首先需要“启动预期”,也就是说想让城市居民花钱买东西就得让他们对未来的预期比较好,或者比较稳定。启动城市居民的预期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让人们不再为未来储蓄太多的钱(吴敬琏,1998)。

对农村来说,也是一样,在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民增加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而不是被消费掉。已有很多的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配合,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6.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按保险理论和国际经验,现代国家必须在人口老龄化高潮到来的20年前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与健康保障制度,才能安然地度过白发浪潮。否则,必然会严重地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发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白发浪潮不但会在下世纪冲击城市,它同样会逐步波及农村。现在中国农村平均每8个劳动力供养一个老人,到2050年,每两个半劳动力就要供养一个老人,4∶2∶1的倒金字塔形家庭结构是十分不稳的,将给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村带来巨大的养老、医疗压力和痛苦。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2]的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3]的情况将日益突出,农村的养老压力将是十分沉重的。

尽管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只是一些特定地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和农村经济特定发展阶段的暂时现象,但它已经对农村的人口结构状况造成了影响。面对这种状况,政府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控制青壮年劳力的转移;另一个就是在农村建立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前一种选择与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现实中也行不通,而后一种选择正是我们所提倡的,它为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了条件。

总体上,农村的老龄化速度低于城市,这为城乡养老压力形成了一个时差(见45页表2),利用这一时差是中国迎接老龄化挑战的一个基本策略,而如何利用这一时差则又有两种选择:一是让青壮年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以冲淡城市的老龄化危机;另一个是建立城乡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中国养老压力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上得到转移、分散和缓解。前一种选择仍是站在城市发展的狭隘角度解决问题,城市老龄化压力的缓解以乡村老龄化压力的增大为代价,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即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较小的城市可以藉此度过老龄危机,那么白发浪潮席卷农村的时候怎么办?因此,在我们看来,后一种选择更具社会发展的战略眼光。

7.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从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分析,社会保障制度从工业延展到农业、从城市延展到乡村,也可以从历史和现实发展过程以及不同的理论解释中得到印证。按政治经济学派的解释,工农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促使社会保障无论是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还是从工农利益均衡的角度都会向城乡统一的方向发展。而按新古典经济解释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理论,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在城市和乡村以及在两者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城乡有机衔接的、甚至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借助政府的力量(更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更好地避免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在完成风险有效分散和损失分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稳定,以及在生产体系之外,在更大的范围内通过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功能达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二、衔接时机的选择

社会保障制度从工业延展到农业、从城市延展到乡村,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后的必然产物。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从1883年针对工人的《疾病保险法》出台到1957年农村年金制度的建立相差74年。日本城乡健康保障制度建立的时差为34年,养老保障制度的时差为30年。从总体上来看,世界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几乎都不同步,时差的存在是正常现象。此外,世界各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动因也不完全相同,各有目标。值得注意的国际经验是健康保障制度从城市延展到农村的时差较短,而养老保障制度则较长,这可能与健康保障的紧迫性和现实性有关。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农业GDP的比重都在10%以下,这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见46页表3)。

因各国的国情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顺序当然就有所区别。中国城市社会健康保障制度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只早了8年的时间,而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到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总的覆盖率不足10%。1998年,中国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18.11%,按国际上的经验,中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似乎还为时过早,但分析一下我们的具体国情,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在大多数国家,正规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农村和城市的作用有所区别,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工业国,农民(Farmer)明显比城市普通居民(普通雇员、工人)拥有更多的财产。一般来说,农户不但拥有他们耕种的全部或部分土地,而且拥有相当可观的牲畜和农业机械。这些财产是可以随时变现的。在这种状态下,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一种公民权利的体现(D.G.Johnson,1998)。当然,从政府财政的角度,农业和农民因此也自然而然的成为社会保障税的一大税源,所以,即使是在农场经营者拥有土地的高收入国家,农村居民也被逐渐地包容到正规的社会保障体制中,这在全球已经是一种大趋势。

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土地是一种公有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并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而仅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农民生病或年老后最需要钱的时候不能靠变卖土地以供所需。同时,几十年的农业集体化和公社化体制导致农民一生积聚的财富非常有限,大多数地方的老年农民都没有足够的积蓄来安享晚年,在国家提供的救济和养老院等福利设施对老年人的需要是杯水车薪的情况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只能落在家庭保障上。家庭保障在中国农村沿袭已久,它是几千年来自给经济的组成部分。这种传统的保障形式,一直是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主要途径,至今仍魅力不减。以养老保障为例,据中国1995年对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由家庭养老的农村老人占农村老人总数的94.7%,家庭养老包括靠子女晚辈供养、由配偶供养及靠自己微弱的劳动收入来养老三种形式。靠配偶及自己养老均是出于无奈的权宜之计。在中国农村,还有劳动能力者只限于70岁以下的老人,在这一时期可自养。但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也就是说在老年这一时期度过的时间将越来越长。故自养的可能性将随岁月而消失,而岁月带给老年人的则是赡养需求的增加。同样,夫妻之间的年龄差距不会太大,所以夫妻之间的相互保障也非常脆弱,不足以依赖。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主要还是靠子女或其他晚辈。

农村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使家庭功能从根本上不同于自给时代。以家庭为单位的封闭式的农业经济结构开始被各种乡镇企业和其他经济联合体所取代,农村居民生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代际之间在思想、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构成了越来越明显的“代沟”,大家庭不断地趋于解体,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家庭逐渐处于主导地位。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农村家庭调查中有关四川和辽宁数据表明,在8%的农村人口已进入老龄的同时,核心家庭占到家庭总数的73.25%,核心家庭的发展使得家庭保障在经济和感情交流功能上发生困难,家庭结构小型化,也使得老年人的家庭日趋缩小,辽宁省独自只与配偶共同生活的老年人比例高达12.7%。又据1995年中国对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不超过3人的老年人家庭,城市占56.77%;县镇占50.36%;农村占19.69%。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显效,家庭中“儿子”数目的下降,独立或只与配偶生活的老年人的比例还会上升,很多老年人会因此失去生活保障。家庭模式的改变,将大大削弱家庭保障的传统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就显得极为重要。

中国的健康指标不仅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而且已接近发达国家70年代中期的平均水平,被世界银行誉为世界卫生领域的奇迹。1950年发展中国家地区人口预期寿命是40岁,到1990年增加到63岁,中国1950年人口预期寿命是38岁,1990年达到60岁。另外,世界卫生组织采用DALY[4]测算疾病负担:1990年世界每千人的DALY为2596,印度为344,中国为178,亚洲其他地区为260,欧洲经济高收入国家为117。由此可见,按DALY指标来看,中国疾病负担水平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成功的记录。不仅如此,婴儿死亡率由新中国建立前的200‰下降到目前的31‰。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中国的合作医疗制度(了望周刊,1996,59期)。但后来的情况却是:当亚洲的一些国家还在效仿中国的合作医疗制度的时候,合作医疗却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村解体了,解体的后果是婴儿死亡率的上升和地方病、传染病在一些地方的再度流行,国内外专家警告,如果再不重视农村的健康保障问题,中国在全民健康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领先地位正在或必将丧失。

因此,尽管统计的某些指标还没有显示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绝对急迫性,但世界经验告诉我们,未雨绸缪是上策。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是在殖民政府时期经济并不发达的时间建立的,日本则是在1964年二战的废墟上颁布并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而突尼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目前尚未进入老龄社会,但该国60年代即开始建立了全国统一管理,养老医疗工伤合一,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宜早不宜迟,中国农村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就应该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上下功夫了。

我们的思路是现在先把制度建立起来,保障水平并不一定要求很高,因为社会保障基金是要到若干年后才分期支付的,所以完全可以把积累起来的社会保障基金,尤其是养老基金投资于经济建设,再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缴费水平和保障水平,以形成良性的循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已经与国际劳动组织的有关条约存在巨大差距。比如,1933年国际劳动组织就把农村养老保险、残疾保险和遗属保险纳入了条约范围,而中国到目前为止也达不到其规定的水平。尽快弥补其中的差距,是我们这个逐步走上富强繁荣之路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做到的。

三、衔接模式设计

在现阶段,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应如何运作,其目标模式应该是怎样的,这就是下面所提出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从“二元到三维”的目标模式。

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已势在必行,但如果在现阶段就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到与城市相同或降低城市社会保障水平都是绝对不可行的。那么一种既符合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又适合当前国情的、过渡性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我们设计的“三维”保障制度的目标。

1.三维基本框架

“三维社会保障制度”由“基本保障”、“补充保障”、“附加保障”这三个层次组成。其核心内容可以简述如下:

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统一的法定的基本保障。虽然基本保障层次低但范围广。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权享受。它保障的是全体公民在生命波折期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主要是公民老年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城乡预防和基本卫生保健(比如城乡妇幼保健和防疫接种疫苗等等),城市和不同地区间保障水平可以有差别。费用由从全民征收的社会保障税支出。基本保障由城乡社会福利、城乡社会救助和城乡优抚安置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组成。国家按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发放和使用。基本保障采用受益基准制,保障基金的支付方式采用半积累半现收现付制。

建立省(市)级统筹的补充保障。该层次的保障水平略高,是基本保障的补充,保障范围包括所有企业(国有、集体、混营、合资、乡镇企业等)和事业单位的职工及政府公务员。属于法定强制性保障。保障费用由企业和职工各按职工工资额的一定比例缴纳,政府部门公务员由财政和公务员共同负担费用,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方式。保障项目主要是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与在养老和健康基本保障之上的养老、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险。补充保障采用混合制,保障基金的支付方式采用半积累半现收现付制。

建立以商业性保障为主的附加保障。该层次主要是为那些不满足于基本保障和补充保障的经济收入较高的公民提供保障,属自愿性质。保费完全自负或由个人愿意支付保费的雇主协商共同支付保费,但国家可给予某些税收优惠。附加保障采用受益基准制,保障基金的支付方式采用完全积累制。

由基本框架可以看出其特点是“就地起步,由低到高,多层次,高弹性”。

2.操作要点

为使以上构架具有可操作性,有效的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社会保障个人帐户,帐户的号码与每个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相同,即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与居民身份证号码相统一。公民无论到国内任何地方工作,都可以按规定由雇主和自己向个人帐户注入当时工资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障费,并可按规定程序和条件领取社会保障金。

所有单位,包括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等经济单位、乡镇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和其他经济单位,雇佣劳动力(各类职工,包括农民工)超过一定期限后(比如3个月——与一般单位新职工试用期3个月相同),雇主和职工个人必须向当地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缴纳国家规定的、占职工工资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障费,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再按一定比例把缴款分注职工个人帐户和地区统筹帐户。

对于自由职业者、自营业者,因为没有雇主为其个人帐户注入资金,所以他们的补充保障主要是由自己向帐户缴纳,同时,政府给予较小比例的补贴。他们也可以选择采用附加保障的形式,比如购买商业保险等。

对于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农民,也没有雇主为其帐户注入资金,他们的社会保障应该按健康保障、养老保障和其他保障(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三大块切开,养老保障和其他保障由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覆盖,并仍然要大力提倡家庭保障。在基本保障中,当农民超过一定年龄(比如说60岁),国家开始向其个人帐户按年或月注入基本养老金,数额按当地的生活消费指数在一定的全国基数上进行加权计算,保证各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费用,资金来源于国家开征的社会保障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全国统筹,专款专用。

在补充保障中,如果农民受雇于人,比如在城市或其他地方打工或工作,超过一定时间后,雇主和雇工必须按雇工工资的法定比例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缴纳社会补充保障费,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按一定的比例把缴来的资金分别记入雇工的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帐户,与城市的养老补充保障系统一样,在农民年老时,社会保障机构按农民个人帐户中的贡献发放养老金。

在附加保障中,农民可以以参加养老保险的形式或个人储蓄的形式获得附加保障。

为使在城市工作的农民乐于退出其耕种的土地,可以在国家新一轮土地承包期政策的约束内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比如,规定到2030年,本轮30年承包期结束的时候,如果农民在城市里工作的补充保障的帐户中已经累积了15年的工龄,那么农民就可以获得其工作超过10年以上的城市的户口,同时,不再拥有农村土地的承包权。因为他已经有15年以上的附加保障,再加上其本身的基本保障,养老等基本生活保障应该不成问题了。

如果以上设计能够成立,那么,农民养老中生活必需品等物质保障的供给就已经解决了一部分,剩下的还应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和老年农民自养的功能。

而对于农民健康保障,因为积累与运用的时间差较短以及管理、支付的程序复杂,则应根据各地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发展合作健康保险或者合作医疗,国家用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税中的农民健康保障税部分,通过地方的健康保险组织补贴农民在参加农村社区性合作健康的一部分保费,刺激农民参加健康保险,从而彻底解决农村社会健康保险试点中最关键的难题——收费难的问题。当农民转移到城市或其他地方,即可转入当地的社会健康保险,保障资金由本人和雇主共同缴纳。

三维保障制度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原则,把长期被排斥于基本保障之外的农民划入社会保障范围,而且不以降低城市社会保障的保障水平为代价,具有民意可行性。降低城乡反差定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中国东中西部农村人口进入老龄社会在时间上依次约相差10年。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都可按经济发展程度有所区别而不影响整个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从而使得三维社会保障具有人口学上的可行性;统一身份证的使用的及网络的发展,给三维保障制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士征:《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国际比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2.李郁芬:“社会保障的二元结构分析”,《经济学家》,1994.4。

3.翟振武:“城乡一体化发展,削峰填谷、共同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人口研究》,1996.8。

4.[美]D.G.Johnson:“中国农村与农业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美国农业经济》,1996.4。

5.韩俊:《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6.任远:“关于苏南地区最低保障农业与农村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8.3。

7.王国军:“社会保障:从二元到三维”,《科技导报》,1998.8。

8.庹国柱、王国军:《保险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8。

9.Cameron,Neumann:EconomicEffectsofSocialSecurity,TheBokkingInstitution,1996。

10.Linda,K.J.,UncertaintyandtheWelfareEconomics,JournalofEconomics,1998。

注释:

[1]在改革前的农村集体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可以依靠集体,农民的人身风险和农业财产风险都可以在集体(生产队或大队)内得以分散,其风险损失可以在集体内进行分摊,就农民家庭来说不直接依靠土地保障其在生命波折期的生活安定和经济安全。

[2]空巢家庭:指子女到外地工作,只有年龄较大的父母留在家里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