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2:37:51

他人范文篇1

他人介绍的时机:遇到下列情况,有必要进行他人介绍。

1、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5、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

6、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7、陪同亲友前去拜访亲友不相识者。

他人介绍的顺序:

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规则。

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

介绍时应注意事项:

1、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人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2、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

3、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

他人范文篇2

介绍他人的时机:遇到下列情况,有必要进行介绍。

1、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5、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

6、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7、陪同亲友前去拜访亲友不相识者。

介绍他人的顺序:

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规则。

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

介绍时应注意事项:

1、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2、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

3、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

他人范文篇3

熟悉之人:

对于自己已经熟悉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假如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动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经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重要人士:

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等,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以头衔之后加上其人之全名或姓氏称呼之,千万也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在名片上和头衔上是终身适用的,这三种人是:

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爵位。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务必谨慎小心。

不熟悉之人:

可以Mr.Madam称呼之,国人有不少一见外国人就称为"Sir",这是不对的,只有对看起来明显十分年长者或是虽不知其姓名但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人士方才适用之,当然面对正在执行公务的官员、警员等也可以Sir称呼以表尊敬。而相对于女士则一律以Madam称呼之,不论她是否已婚。

对于年青人:

可以称之为Youngman,年青女孩则称为YoungLady,小孩子可以匿称为Kid(s),较礼貌地称之为YoungMaster,在此Master并非主人之意,有点类似国语的‘小王子’之类的称呼法。称呼他人为一门极为重要的事情,若称呼的不妥当则很轻易让他人产生立即的反感,甚至嫉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

熟悉之人:

对于自己已经熟悉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假如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动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经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重要人士:

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等,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以头衔之后加上其人之全名或姓氏称呼之,千万也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在名片上和头衔上是终身适用的,这三种人是:

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爵位。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务必谨慎小心。

不熟悉之人:

可以Mr.Madam称呼之,国人有不少一见外国人就称为"Sir",这是不对的,只有对看起来明显十分年长者或是虽不知其姓名但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人士方才适用之,当然面对正在执行公务的官员、警员等也可以Sir称呼以表尊敬。而相对于女士则一律以Madam称呼之,不论她是否已婚。

他人范文篇4

在社会交往中,女性直截了当说出拒绝的话,很难出口,然而,有时候又不得不拒绝对方,这就要求女性要掌握拒绝的技巧。

首先要求拒绝者态度和蔼。不要在他人开口要求时予以断然拒绝。对他人的请求迅速采取反驳的态度,或流露出不快的神色,或藐视对方,坚持完全不妥协的态度等,都是不妥当的,应该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诚恳应对。

拒绝对方要开诚布公,明确说出事实。不敢据实言明,采取模棱两可的说法,致使对方摸不清自己的真正意思,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这就容易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拒绝时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特别是对你有恩的人,来拜访你做事,的确是非常难以拒绝的。不过,只要你能表示尊重对方的意愿,率直地讲出自己的难处,相信对方也是会谅解的。

拒绝对方,要给对方留一个退路,也就是给对方留面子,要能让他自己下梯子。你必须自始自终很有耐心地把对方的话听完,当你完全听完对方的话后,心里应该有了主意,这时再来说服对方,就不会使对方难堪了。

有的拒绝,不能把话完全说死,特别是商界,要让对方明白,此次遭拒绝,尚有下次机会。

如果很有把握可以加以拒绝的话,只管堂而皇之与对方面对面相坐。如果对付的是一个难缠的人,拒绝他时,最好避免视线直接接触,选择位置以斜、横为佳。当你知道怎样选择地点来拒绝对方时,你还要考虑到时机问题。有时候,拖延一段时间,审慎选择机会,会使得原来紧张的局面完全改观,这也是一种拒绝人的技巧。

如果某个异性当面向你表示爱意,你又不乐意接受其爱,就可用拖延法说“不”。他邀你跳舞,你可以这样回答:“以后吧,有时间我会约你的。”

在社交场合,不妨用下列方法试一试。

--有意推托。如“转告一声倒可以,就怕她产生误会,还是你直接同她讲一声为好。”“这件事由我出面恐怕不太好”。

--尽量回避。“我没看清楚”,“我没注意”。

--故意拖延。“今晚有事,以后再说吧”。

--保持沉默。“让我再考虑考虑”。

--另有选择。“好是好,不过我更喜欢……”

--婉言回绝。“我很理解你的心情,这样做对你我都没有好处”。

他人范文篇5

认识之人: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如果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惊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常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重要人士: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等,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以头衔之后加上其人之全名或姓氏称呼之,千万也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在名片上和头衔上是终身适用的,这三种人是: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爵位。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务必谨慎小心。

他人范文篇6

认识之人:

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如果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惊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常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重要人士:

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等,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以头衔之后加上其人之全名或姓氏称呼之,千万也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在名片上和头衔上是终身适用的,这三种人是:

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爵位。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务必谨慎小心。

不认识之人:

可以Mr.Madam称呼之,国人有不少一见外国人就称为"Sir",这是不对的,只有对看起来明显十分年长者或是虽不知其姓名但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人士方才适用之,当然面对正在执行公务的官员、警员等也可以Sir称呼以表尊敬。而相对于女士则一律以Madam称呼之,不论她是否已婚。

对于年青人:

可以称之为Youngman,年青女孩则称为YoungLady,小孩子可以匿称为Kid(s),较礼貌地称之为YoungMaster,在此Master并非主人之意,有点类似国语的‘小王子’之类的称呼法。称呼他人为一门极为重要的事情,若称呼的不妥当则很容易让他人产生立即的反感,甚至嫉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

认识之人:

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如果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惊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常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重要人士:

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等,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以头衔之后加上其人之全名或姓氏称呼之,千万也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在名片上和头衔上是终身适用的,这三种人是:

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爵位。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务必谨慎小心。

不认识之人:

可以Mr.Madam称呼之,国人有不少一见外国人就称为"Sir",这是不对的,只有对看起来明显十分年长者或是虽不知其姓名但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人士方才适用之,当然面对正在执行公务的官员、警员等也可以Sir称呼以表尊敬。而相对于女士则一律以Madam称呼之,不论她是否已婚。

他人范文篇7

认识之人: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如果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惊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常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重要人士: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等,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以头衔之后加上其人之全名或姓氏称呼之,千万也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在名片上和头衔上是终身适用的,这三种人是: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爵位。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务必谨慎小心。

他人范文篇8

认识之人:

对于自己已经认识的人多以Mr.Ms.或Mrs.等加在姓氏之前称呼,如Mr.Chang,Ms.Tsing,Mrs.Huang等,千万不可以用名代姓.

例如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人们一定称之为华盛顿总统、华盛顿先生,因为这是他的姓,如果称他为乔治先生,保证震惊全场,因为只有以前的黑奴才会如此称呼主人的,此点国人都常常弄不清楚,所以也让别人惊异连连。

重要人士:

对于重要人物最好加上他的头衔,如校长、大使、参议员、教授…等,以示尊重,当然也如前述是以头衔之后加上其人之全名或姓氏称呼之,千万也别接上名字。

一般而言有三种人在名片上和头衔上是终身适用的,这三种人是:

大使Ambassador、博士Doctor以及公侯伯子男皇室贵族爵位。在称呼他们时一定要加头衔,否则表示十分不敬,甚至视为羞辱,务必谨慎小心。

不认识之人:

可以Mr.Madam称呼之,国人有不少一见外国人就称为"Sir",这是不对的,只有对看起来明显十分年长者或是虽不知其姓名但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人士方才适用之,当然面对正在执行公务的官员、警员等也可以Sir称呼以表尊敬。而相对于女士则一律以Madam称呼之,不论她是否已婚。

他人范文篇9

本案所涉及的装修他人房屋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在讨论开始,首先必须定义“装修他人房屋”的含义。我们所讨论的装修他人房屋,应指为自己计算而就有根据占有的他人房屋加以装修式改良,且对所生法律效果无约定的附合行为。该定义说明,首先,须装修房屋。如无房屋装修事实,本案的问题便无从谈起。其次,须装修他人房屋。若装修自己的房屋,则因任何人均不会与自己发生纠纷,亦即不存在法律问题。第三,须基于所有人的意思取得对房屋的占有,例如基于租赁、借贷、周转等契约是。这是因为,倘若非法占有房屋,则装修的效果便被非法占有的效果所吸收,而无须单独讨论。第四,须装修人为自己计算。装修人装修他人房屋既非履行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亦非为房屋所有人计算。这是因为,若非如此,装修的法律效果即会依义务以及无因管理之债的规范来处理,而无须一般地讨论。最后,须对装修的法律效果无约定。若有约定,即依意思自治处理,也无须专门讨论。

一、装修他人房屋的物法效果

一谈到装修他人房屋的法律效果,民法人往往联想到“附合”或者“所有权的附合取得”。处理本案的法院也是这样,它正是依据民法中的不动产添附原理,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的。然而问题却是,在装修他人房屋关系中,附合取得有无适用余地?

(一)建材所有权因附合而消灭

装修他人房屋,自装修人方面而言,是对建材予以处分,使之附合于他人房屋。当这一附合实现之时,便是建材作为物消灭之日,它们从成为房屋不可分割部分的那一刻起,便不复保持独立形态和独立功能,不复充分物的要件。物消灭,自权利的角度看,以之为对象的物权也就消灭。李文认为“添附物”的所有权转移至房屋所有人(“即使当时的装潢为被告所建,其所有权也发生了改变,该装潢已不为被告所有,已经转移至原告”),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所谓“添附物”并不存在,又何来“添附物”的所有权?本无所有权,又何能移转?如果所指的是建材所有权,则该所有权也因附合而消灭;消灭的原因是对象消灭,而不是权利移转。

(二)房屋所有权不因附合而变更

上述附合,若自房屋的角度来观察,那么,该物在吸附了建材被处分所形成的成分而变更地存续下来。虽然它的外在形态乃至结构、功能等等可能有变更,然而作为物,其概念的同一性却得以维持,房屋在其装修前后为同一物。民法上“物”的概念,为界定所有权之用。也就是说,作为所有权对象的是物,而不是物的属性。纵然物的属性发生了变化,极而言之,例如由“毛坯房”变成“五星”级标准的豪华房,人们也不认为装修前与装修后的房屋不再是同一物,从而需要重新界定其所有权归属。既然物同一,依据“一物一权”原则,所有权便不能不同一。房屋装修后不形成新物,也就不存在所有权原始取得问题,附合取得无适用余地。也就是说,房屋在装修之后,依据“一物一权”原则,其所有权得到维持,与添附取得毫无关联。

(三)房屋所有人的回复原状请求权

当基础法律关系终止、房屋所有人回复对房屋占有时,基于所有权,有就被装修房屋回复物之原状的请求权,这是装修他人房屋物法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装修他人房屋的债法效果

在房屋所有权同一的前提下,当基础法律关系终止,装修人返还房屋占有时,装修人便会失去装修结果,这似乎意味着“利益损失”;自另一方面去看,房屋所有人受取装修结果,则似乎为“利益受取”。对此一失一得,民法人通常会思考有否不当利得问题。李文也反映了这一思维定式。然而,上述场合,须否适用不当得利之债的规范加以处理呢?这要审查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要件是否被充分,才能决定。

在这里,首先应当定义:我们讨论的范围应限于基础契约之债正常终止的场合。这是因为,倘若该债不成立、不生效以及非正常终止(主要是单方解除),那么,自应依据各该情形所对应的规范去处理,即确定对于该非正常情形之出现须负责任的当事人,并由该方赔偿所致他方损失。其赔偿范围之中,自须包括装修人所不能实现的利益在内。因此,依规范体系,自不应适用不当得利之债的规范。

在上述定义之后,我们可以讨论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要件是否充分的问题。

我们看,不当得利之债的四项法律要件,并非处于并列关系,相反,其中的“一方有利失”这一要件,是其余诸项要件的前提。倘若装修人并无利失,那么,依因果关联要件,被装修人便肯定无“利得”-不当得利之债要件中的利得须源自他方利失。惟其如此,利得人方须返该利得于利失人。足见“得利”须在有因果关联的他方利失的约束之下来讨论;而如果该方并无利得,那么该利得之有无规范根据,也就无从谈起了。鉴于此,我们必须首先审查装修人有无利失的问题。

然而,要判断装修人有无利失,又须澄清“装修人利失”的意义。我们认为,所谓装修人利失,应指该方就经其改良的房屋的使用利益因基础法律关系终止而当然产生的损失。此一定义涉及三项要素。一是装修利益;二是以返还占有为时间基准的该利益存量;三是该利益存量因返还占有而当然产生的灭失或者减少。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首先定义装修利益,然后方能讨论该利益的损失。装修利益,应指装修人就经其改良房屋的使用利益。该利益以房屋中的改良部分为对象。然而,该部分是内含于房屋的,成为其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而无独立形态及独立功能。惟其并无独立性,便规定了它无从成为利益对象的性质,同时也规定了装修利益无从脱离房屋使用权而成为独立利益的性质。既然如此,装修利益的实现便内含于房屋使用权的行使之中,无从脱离房屋使用权单独行使,也无从在房屋使用权消灭后独立存续。惟应注意,装修利益是个变量,会随使用过程而逐渐消耗。当使用权期间届满,便告穷竭。

在讨论了装修利益的定义之后,我们实际上已经得出结论:在返还房屋占有时,该利益的存量已为“0”。这便是对第二个问题亦即“以返还占有为时间基准的该利益存量”的回答。既然结论如此,第三个问题亦即“该利益存量因返还占有而当然产生的灭失或者减少”,便无须讨论了。

然而,如此分析装修利益的存量,并得出该存量为“0”的结论,与我们的经验似难吻合,这公平吗?开释此一疑惑,需要进一步地讨论。这就涉及装修行为的理性以及利益的个人性问题。

首先来说装修的理性。不争的事实是,装修是理性行为,装修人是基于最大化自己利益的考虑,计算其装修利益并实施装修行为的。在其计划中,必然考虑装修利益与房屋使用权期间的关系,考虑装修利益在该期间充分实现的问题。鉴于房屋使用权期间是已知的,从而预期装修利益期间并不困难。纵在使用权期间无约定的场合,亦非不可合理估计。准此以解,装修利益期间有预期的情形,是我们讨论所考虑的常态。在这一常态下,包含了装修利益与房屋使用权共同终止的必要内容。从而,在使用权期间之后的“溢出”利益,则是不真实的。倘若装修人竟置房屋使用权期间这一约束于不顾,而“奢侈”地装修,以至于出现其利益不能全部发挥而有剩余的情形,纵然我们有办法将该利益准确地计算出来,那么,该利益也不值得保护-法律不应保护非理性带来的利益。退一步讲,纵然我们宥恕装修人的过失,法律原则也还是不许保护它。试想,倘若立法肯认装修人的残留利益,并进而认定被装修人回复房屋占有便意味着有利得,那么,任何一个恶意的装修人都不乏主张该利益的积极性。又假如判令被装修人返还所谓不当得利,那么,在上述法律环境中,房屋所有人还有哪个肯将其房屋出租、出借?

此外,自被装修人的角度来观察,该方受取装修结果也不可能构成利得。这是因为,装修人是趋向于自己的使用、依据自己的审美偏好去装修的。这便规定了装修利益的专用性和个人性。因此,对于装修人为利益者,对于被装修人则未必为利益。那种认为受取装修结果即意味着利得的认识,是不成立的。诚然,在经验上,被装修人往往抛弃回复原状请求权,而受取装修结果,那也不意味着他认同装修人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相反,而是含有避免进一步损失的无奈。须知,在回复房屋原状时,任你谨慎再谨慎,也必然对房屋有所损坏。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如接受装修结果,这不仅会避免上述损害,而且令回复义务人避免回复费用的支出,同时也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应当说,这是诸方利益达到最优化的惟一方案。总之,接受装修结果,并不说明被装修人认同那是利得。既然如此,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被装修人均无利得可言。这也反证了在不当得利之债的法律要件上讨论装修人的利失之无意义。

他人范文篇10

第一,要及时而主动地表示感谢,以显示真诚

尽管许多人帮助他人,并不指望着得到回报,但对于受帮助的人来说,一定要及时而主动地表示真诚的感谢。及时,是从时间上说的,待被帮助的事情有了结局后,要马上表示感谢,不能慢吞吞地一拖再拖;主动,是从态度上说的,要找上门去,到对方单位或家里去,不要在对方上你家或在路上偶然遇见时,才忽然想起要感谢一下,才临时抱佛脚地准备。及时主动,说明你对他人的帮助是非常重视的,说明你十分尊重他人的帮助,也说明你是一个性格爽直、懂得人情的人,它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感情。

第二,要诚实守信,许下的诺言决不打半点折扣

有时,为了能尽快解除自己的麻烦或困难,有些人通过新闻媒介或其他形式公开寻求帮助,并许下诺言,一旦帮助成功,给予一定数量的酬谢。这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一定要恪守诺言,决不能说话不算数。不管对方付出的劳动如何,不管对方是出于何种动机,只要确实给你提供了帮助,就应该不折不扣地兑现。有些人见对方品格高尚,决意不要酬谢,就暗自高兴,把原先许下的诺言心安理得地咽下了;有些人见对方完全是冲着酬谢来的,不但不给自己答应的酬谢,反而指责其动机不纯,没有乐于助人的品德。这两者都是错误的。对品德高尚的帮助者,即使他坚决不要,也可以改变方式,通过其它途径表示感谢;对完全是为酬谢而来的帮助者,其动机固然难说可贵,但如果被帮助者因此而违诺,不肯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更应该受到严厉的指责。

第三,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感谢他人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物质上的表示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要根据帮助者的身份、职业、性格、文化程度及经济状况等具体情况来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不要以为送值钱的东西就是真诚的感谢,也不要以为无限的夸奖就是感谢。有些人,你送他一笔钱表示感谢,说不定他会很不高兴,甚至认为是对他的侮辱;对有些人,表示感谢的方式也许是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工作;对有些人的感谢,最好的方式也许是广为宣传。因此,感谢别人,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

第四,要掌握好感谢的度,力求做到合理与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