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3:33:06

逃生范文篇1

1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研制出一种不锈钢螺旋型室外楼梯,人员可通过楼梯滑下,该装置结构简单,但占用过多室外空间,影响建筑物美观,一旦房间内着火,该装置不能防烟防热,无法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且因长久置于室外,室外环境为其维护和保养带来很大困难。由于上述局限,该装置仅适于较低的楼层,不适于高层建筑的逃生。德国研制出一种由运载器、载人舱和齿轨3部分组成的救生系统,齿轨安装在高层建筑的外墙上,对一幢35层的楼房来说,救援能力可达250人/h。这种设备逃生效率较高且适于高层建筑内紧急疏散,但安装复杂,有些只能在有电的情况下才能运行,断电则无法启用。以色列发明了一种逃生装备,该装备用防火布做四面墙体,用玻璃纤维和树脂做成复合底板,形成一个5层的折叠逃生舱,每层可容纳3O人。动力来源于两台安装在避难层或顶层的柴油发动机,逃生舱逐层下降打开,当消防设备研:究5层折叠逃生舱都打开后逃生舱缓缓降落地面,逃生者一层一层地离开。该技术已获得美国消防协会认证,主要针对百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该装置疏散效率高,运行平稳,但造价昂贵,保养维护复杂。西班牙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安装在楼梯间的逃生装置,见图1所示。该设备为单人输运装置,沿建筑物顶棚安装导轨,该装置以可控的滑行运动将人员安全地运送到紧急出口。该装置装卸方便,使用者还可使用手刹来控制滑行速度,避免使用时出现碰撞事故。但是该装置会破坏楼梯间的外观;对滑轨精度的要求很高,增加了安装施工难度;一旦烟气窜入楼梯间,该装置将无法使用;目前该装置尚处研发阶段,有些技术尚不成熟,如在手刹制动方面还有待改进。图1楼梯间逃生滑轨示意图

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目前的装备品种单一,作业能力远远落后于高层建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救生逃生设备主要有:

(1)单人或家用的小型逃生器。一般家用逃生器材体积较小,通常一次只能供一人使用,但机动灵活,如:缓降器、逃生软梯等,见图2所示。火灾发生时,将这些小型的逃生器材挂在窗台或阳台上,被困人员即可通过软梯或缓降器逃生,但考虑到安全问题,根据GB21976.1—2OO8(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第1部分:配备指南》的要求,缓降器只可在低于30rl的楼层使用,逃生软梯使用高度不高于15m,逃生绳仅能用于6m以下的楼层。缓降逃生绳软梯图2小型逃生器材

(2)救生气垫。救生气垫是一种利用充气产生缓冲效果的高空救生设备,见图3所示。它具有充气时间短,缓冲效果显著,操作方便等特点。由于其采用阻燃的高强纤维材料制成,因此,具有阻燃、耐磨、耐老化、折叠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图3救生气銎需要注意的是,火灾发生时要慎用救生气垫。因为在火场铺设气垫等于变相鼓励受困人员跳楼,这会衍生三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是受困人员可能在气垫尚未完成充气前就向下跳而造成伤亡;二是受困人员看到气垫后争先向下跳,先跳的人来不及离开气垫,后跳的人已跳下来发生碰撞;三是根据测试,距地面15~20m是气垫逃生的极限(约六层楼以下),而火场设气垫后,无法要求只有六楼以下的人才可以跳。此外,充气完成后的气垫太轻,容易飘动。2006年8月29日,公安部批准了GA631—2006(消防救生气垫》,消防救生气垫分为普通型消防救生气垫和气柱型消防救生气垫。标准规定了消防救生气垫的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使用贮存、日常检查和检54验规则。由于消防救生气垫产品的特殊性,标准明确规定其仅可在消防部队紧急救援且无其他任何可替代方法时使用,救援高度不得超过16m。气垫每三个月应取出充气检查一次,用50的沙袋从12iTI的高度进行三次投放试验,El常检查中严禁由人员进行试跳。

(3)多人逃生箱式缓降装置。该装置采用两个箱体疏散逃生人员,见图4所示。每个箱体内最多可运送6人,两个箱体上下往复运行,逃生效率最高为300人/h。目前,该装置在医院及其他办公场所均有应用。图4多人逃生箱式缓降装置该装置采用空气阻尼技术,可在无电的情况下使用,其缺点是安装位置固定,不能自由移动,且只能从顶层直接下降到一层,中间不能停靠疏散。虽经生产厂家改进,但仍存在若干问题:一是疏散梯的分层停靠问题,通过技术改进,采用蓄电池可实现指定楼层停靠,但受蓄电池容量限制,停靠作业时间有限,目前只能维持15~30min。而更大的困难涉及到建筑物上门窗洞口预留配合的问题,需要规范协助,才能完成合适的通道设置;二是安装地点固定,缺乏灵活性的问题,考虑通过在楼顶安装导轨的方式,移动或旋转该设备,改变设备的位置,便于在建筑物的多个方位实现安全疏散,以适应火场的具体情况需要,其难点在于结构复杂、布局狭窄和承重问题,导轨安装比较困难,需要建筑结构和规范的配合。

(4)移动式逃生装置。移动救生装置具有灵活机动、简单便捷的特点,该种装置可自由移动,便于安装在不同位置,在着火点不确定的情况下,对安全疏散逃生较为有利,见图5所示。该装置采用空气阻尼技术,无需电力支持,可上下往复输送逃生人员,但一次下降只能疏散1~2人,疏散效率较低,不适于人员较多场所的集体逃生。考虑人员心理因素和该设备自身的特点,该装置不适于安装在30m以上的楼层,通常用于人员密度不是很大的公共场所的辅助逃生。由于该产品价格较高,因此并不适于普通家庭。

(5)柔性救生滑道。柔性救生滑道是一种能使多人顺序地从高处在其内部缓慢滑降的逃生用具,滑道采用摩擦限速原理,达到缓降的目的。目前,限速方式可分为3类:一是采用粗的橡胶环进行分段限速;二是采用布置紧密的细的橡胶绳圈全程限速;三是采用高分子弹性纤维制成的弹性良好的布套进行全程紧密包裹限速。图5移动式逃生装置第一类柔性滑道结构上可分为3层:在内外两层布管之问有一个防护减速层,该层由支撑带、粗的橡胶环和圆铁环组成,其中铁环按照一定的间隔设置,保证逃生者在布管内不会因为风大而撞上墙壁及周围突出物并且保证逃生管下部不打结;橡胶环呈喇叭口型,上大下小,每两个铁环中间设置一个,既保证人员顺利通过,又能起到将下降速度控制安全范围内的作用;四条支撑带可承受1200kg,以保证多人同时逃生使用。内层布管经过抗静电处理,为导滑层。外层为防火层,由阻燃纤维材质或玻璃纤维制成,滑道图详见图6所示,这种滑道的缺点是橡胶容易老化,弹性受环境温度影响大。朝_图6橡胶环式柔性滑遭第二类柔性滑道结构上可分为两层,由防火套、阻尼套组成。阻尼套为内层,由密实的布料缝制成布管,在布管外壁套人许多直径为6~8mm的细的橡胶绳圈并加以固定,圈的直径远小于布管,从上到下,间隔紧密,形成一条弹性良好的布套,起到对人体的包裹作用。逃生者可通过调整自身躯体姿势来控制下滑速度,安全下落,脱离险境。外层为防护层,具有阻燃性。这种滑道的缺点是橡胶容易老化,弹性受环境温度影响大,下降过程中可能与墙壁及周围突出物产生碰撞。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1月第3l卷第1期第三类柔性滑道由完全独立的三层套叠在一起,见图7所示。外层为防火层,由不燃材料玻璃纤维制成,用于保护滑道和逃生人员,可以抵抗800℃的高温、隔绝热量、过滤浓烟。中问层为阻尼层,由高分子弹性纤维制成,弹性良好,对人体紧密包裹,减缓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内层为承重层,由高分子航空材料制成,柔软结实,能够承受5OkN的拉力,可以承受多位逃生者的自质量和下降冲击力。逃生人员进入滑道后,滑道会紧紧包裹住逃生人员的身体,逃生人员在下滑的过程中通过调整身体姿势来增加或减少与滑道的摩擦力,从而控制下滑速率,可将下滑速率控制在3m/s以内。这种滑道的缺点是下降过程中可能与墙壁及周围突出物产生碰撞物,也可能划伤滑道的内衬,下滑过程中逃生者的身体尤其是四肢容易被擦伤。

(6)链式逃生器。软轨链式火灾逃生器是一种轻型群体逃生器,根据不同需求可配备多种型号,该产品主要由承载链和多个减速器组成,承载链安装快捷、承载能力大、具有较强的耐火耐高温能力;减速器具有下降速度稳定、可靠性高等优点;每套装置可供多人同时逃生。标准型链式逃生器能供3~5人同时逃生,加强型能供6~8人同时逃生。承载链可根据火场的特殊情况采用常规及非常规两类方式固定。减速器可集中或分散存s放在各楼层。使用时需将减速器挂在逃生者穿戴的安全带上、再与由楼上放下的承载链啮合,即可实现逃生,见图8所示。减速器将以0.8~1.0m/s的速率将逃生者送至地面,全过程无需操控,老、弱、病、残、妇、幼均可使用。链式逃生器配有直径大于14mm的回收绳供逃生者抓握,提供二重保障。同时,该绳也用于将下滑至地面的减速器回收至楼上再次使用,还可用于将集中的减速器分发给其他楼层逃生者。图8链式逃生器与其他缓降器相比,软轨链式逃生器承载能力大、同时逃生人数多,下降速率稳定,不同人员的自质量对其下降速度影响小,短时间内逃生人数多,不同楼层的使用者都可使用同一条承载链逃生;抗恶劣环境的能力强,在出现高温、污水浸泡等状况时,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虽然该逃生器结构设计新颖,能够解决低层建筑物内人员的逃生问题,但不适用于较高楼层的建筑。软轨链条预装在建筑物顶部,正常状态下链条可以被收起,发生火灾时链条可以和火灾报警系统联动自动放下,不会影响建筑外型美观。从技术原理和减速方式上讲,该装置仍属于缓降器的一种,使用者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要克服恐惧心理,而且也难以满足高层建筑众多逃生者的疏散需求。另外,不同楼层的逃生人员借用同一链条进行疏散时,还可能会发生冲突。

(7)高楼救生梯。高楼救生梯的工作高度为50m,如果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一个安装点可采用连接式安装多个救生梯。可达l00、l50、200m任意高度。救生梯不需要电源驱动,靠逃生者的重力驱动,以0.10和0.60m/S的速率匀速下降,脚踏板从50m高度降至地面只需98S。当逃生者踏上脚踏板时,其自重可使救生梯匀速运转,救生梯启动自质量为35kg。救生梯设有限速刹车控制系统,并且针对残疾人的轮车和老、幼人员上下梯安装了刹车机构,见图9所示。救生梯需要在每层楼窗口或安全出口处设有逃生通道,便于被困人员及时搭乘逃生。救生梯平时关闭梯门,防止盗窃及儿童攀爬发生危险,当发生意外或者火灾时,打开梯门。每隔3m设有一个脚踏板并在其两侧设有护栏,防止逃生人员坠落。需要注意的是:救生梯的安装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安装位置需要建筑结构和规范的配合;要防止火灾时形成烟囱效应和水的危害;如果安装在建筑物外会影响建筑物外观。56图9高楼救生梯示意图

逃生范文篇2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使广大师生熟练掌握一定突发事件的逃生本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我校举行了校园突发安全事故学生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活动。

本次活动得到了各年级主任和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当警报声响起时,领导和老师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按照学校既定的紧急疏散预案,各司其职,火速赶往教室、楼梯口,坚守岗位,协助当班科任教师组织学生按各自的固定的逃生路线,疏散学生。确保了在疏散过程中不发生堵塞、冲撞、踩踏等意外,保证疏散队伍的安全、有序,到达安全地带顺利、及时。在此,让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通过演练,领导和老师们学到和掌握了处理应急事件的必备能力。同学们能通过想象真实地面对灾难,切身感受了那份紧张与恐怖,形成本能,学会互助。当灾难真的来临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勇敢地面对、机智地应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若遇到来自生活的磨难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多一份从容与自信,本次演练中也暴露了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一些同学态度不够端正,疏散过程中嘻嘻哈哈,有说有笑,缺乏现场紧张感,还有些同学认为此项活动毫无意义,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些都表明我们的部分同学对可能突发的危机事件缺乏认识,应该引以为戒,希望在今后应的演练中不再出现类似问题。希望全体同学能增强安全意识,平时多学习安全知识,不断提高自护、自救能力。掌握基本的逃生技巧。

同学们:灾难无情,生命无价,再远大的理想,再光明的前程,都需要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做为保证。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营造校园安全氛围,创造温馨学习环境”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加关爱生命,更加关注安全。

逃生范文篇3

二、活动地点:学校教学楼、学校操场

三、活动目的:

1、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

2、通过对消防安全疏散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学会火灾现场逃生的技能。

3、通过校义务消防队的参与,提高其防火、灭火的基本技能。

四:总指挥:

五、工作组:

安全教育组:组长

组员:

安全疏散组:组长:

组员:

后勤保障组:

组长:

组员:

六、参加人员:

学校全体师生

七、所需器材及设备:

校园广播系统(1套)、灭火器(4具)、柴油(2升)、破拖把(2个)、消防逃生宣传横幅(1条)

八、演练过程:

(一)消防讲座

由各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消防知识和火灾现场如何逃生的幻灯片,并对疏散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提出明确要求。

(二)人员疏散(虚拟教学楼二楼处发生火灾,需对正在各教室内上课的学生进行安全疏散)

1、疏散步骤:

(1)保障组组长文玉林老师启爆烟雾弹模拟发生火情,并立即向总指挥报告,由总指挥通过校园广播系统通知正在上课的教师立即进行有秩序地疏散,同时安排人员拨打电话119报警。(报警声响起)

(2)班主任老师迅速组织学生离开教室,有秩序地下楼并向操场跑去。

(3)疏散组成员赵安民老师负责西楼楼梯口,刘建超老师负责东楼楼梯口,陶的学文进卿老师指引从楼内跑出的学生向操场集中。

(4)学生操场按平时上操时位置站队,由各班主任老师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2、疏散要求:(1)疏散组成员提前到达指定岗位,指挥学生有秩序地疏散,一律不得拥挤。((2)学生每人准备一块湿毛巾,在疏散过程中,用毛巾捂住口鼻。(3)学生采用弯腰的姿势快速前进。

(三)火源扑救:

逃生范文篇4

此次,**酒店在2010年*月*日开展消防演练,此次消防演练的直接目的在于,让广大酒店员工能深入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能深入了解消防逃生知识,切实树立起消防意识,真正掌握好消防安全知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客人安全、快速地疏散,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

二、酒店消防演练时间与地点

时间:

地点:**酒店

三、演练内容

(1)火情报警;

(2)灭火器灭火流程;

(3)客房遇到火灾时的安全疏散。

四、组织领导

五、讲解消防知识及使用灭火器灭火流程

(1)酒店员工在主楼停车场,学习消防知识及观看灭火器灭火流程;

(2)由保安部主管进行讲解消防知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

(3)灭火组在主楼停车场位置生起四堆烟火;

(4)抽调个别员工进行灭火操作;

(5)灭火演练完成,灭火组清理火情现场。

六、演练现场组织

总指挥:**

现场指挥:**

报警员:**

客房疏散

a组:**负责客人及员工疏散。餐厅疏散

b组:**负责客人及员工疏散。

七、疏散演练步骤

(1)由酒店领导宣布消防演练开始。

(2)各部门负责人指挥整理好演练队伍;

(3)**模拟讲解拨打"119"火警电话:"**酒店向119报告:我酒店发生火警,请迅速前来抢救,报警人:**";演练地点:主楼客房及二楼餐厅;着火点:主楼三楼疏散组的负责人要稳定客人的情绪,指挥客人及员工保持镇静,按疏散线路有秩序地进行疏散,逃生时要注意用湿毛巾(湿手帕)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注意楼梯靠右边行走不要阻塞消防通道,引导客人及员工疏散到酒店正门停车场集合;公务员之家:

(4)消防演练完成。

八、提前准备的事项

(1)灭火组:准备燃油、木块、燃烧的器皿(或铁桶)、灭火器等;

(2)各部门: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在内各抽调五人参加疏散演练,通知员工疏散线路、方向等各项要求,并准备好毛巾,教育员工,撤离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从各消防通道靠右边撤离,撤离时不要拥挤,避免踩踏事件发生;

逃生范文篇5

关键词:逃生;自救;救援;安全

1概述

“安全”或许是当下最流行的热点字眼,火车撞车、楼宇大火等等,每时每刻让人们深感到安全、逃生这些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字眼的重要性。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在安全层面上引申开去,涉及到的有关安全涵盖的方面,已从最初的安全的设计,到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设计的安全,而带来的设计层面的安全性设计以及衍生出的有关安全的逃生设计,是现在室内设计缺失的重要环节。在家居空间设计中,从国家到地方没有针对室内设计中的逃生设计出台过规范或指导性文件,而只是对设计上的基本安全做了最基本的规范,在实际设计与施工中,往往是为了营造某种效果或理念,往往忽视甚至是无视潜在的安全隐患。室内设计较之其他设计更具有时间代表性,就长期性的设计而言,不得不考虑可预见性的危险或潜在危险。室内设计是一个加上时间的四维的“个性产品”设计。既然产品设计有众多的强制性安全检测与认证,那么在室内设计中也应该有相应的保障性设计,而其中最为基础的逃生设计,应该在室内设计中作为底线设计加以充分考虑,而不是把逃生看成建筑设计的附属或是其他设计另行设计。逃生设计是建立在保障自己以及他人(建筑物)内部所有的人的生命为第一目标的设计理念。逃生设计也是建立在建筑安全设计之内室内完善性的配套设计,它需要建筑本身的逃生功能,同时建筑逃生也需要内部的室内设计加以配套,这样整个硬环境才能完善。人是逃生设计的最主要的载体,但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解释为人不是独立的逃生,而是在协作,常备的未雨绸缪的基础之上,是建筑甚至是小区整体的逃生救助的一套完整体系,是点到面再到立体式的群防、群救,这样的逃生设计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作用,起到最大程度上的挽救人生命的重大任务。这些是一切设计的立根之本。

2自救设计

2.1自救设计的概念

传统意义上的自救设计可能只局限于逃生通道设计和家庭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设施设计,甚至认为自救措施只是建筑本身的“任务”,而没有具体细化到内部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去,即使有,也是零星的设计师或业主的个人行为,没有形成自救设计的规范。在当下,人们在室内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由此带来的室内空间的舒适性、便捷性,而漠视作为建筑重要部分的室内空间中可预见的自救性设计,人们把希望过分地依赖于建筑整体的大环境。像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楼宇本身的逃生设计与消防设施都没有问题,符合国家标准,但是业主在自我内部室内空间中的建立与改造中,没有与之配套,甚至是自我阻碍了逃生的大环境,结果往往是被室内隔断或是铝合金门窗阻断了逃生的出路。因此,自救设计应该是配合建筑本身的室内设计的最基础的一环,建筑本体的逃生设计上,在内部空间中完善自救设计,在具体功能的室内中增加或完善。

2.2自救设计的分类

2.2.1日常自救设施设计

在具体的生活中,室内空间中应该常备有在醒目位置的日常自救措施,例如急救药箱以及放置等等。

2.2.2紧急自救空间设计

自救包括救自己也包括救家人,特殊情况下,预留自救空间或复合利用自救空间,在最大的可能或时间内,做到挽救他人。当下,医疗及救护救生的普及,让人们学会基础的救生常识成为可能,而在室内设计层面上,配合产生紧急自救空间设计也成为可能。

2.2.3逃生自救设计

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慌不择路的前提是没有有效的自救条件与自救设备,其结果是悲惨的。由此逃生自救设计在关键时候就突显其重要性,既然现在的业主几乎都会选择花几百甚至上千上万买幅画,为什么不花上几百乃至几十块保障自己可能发生的危害呢?既然社会上许多人在宣传这个人身保险,那个意外保险,为什么不从源头上、从设计上为人们考虑周全呢?也许一跟逃生绳或是规范的逃生平台就可以挽救生命。

3救援设计

3.1救援设计的概念

传统意义上的救援设计在依靠行政救援系统下的,个人自救是这个系统的一个有益的补充。这样的逃生系统很大程度上被曲解成只能自救,而不是在可提供的情况下提供群体的救援。特别是家居设计中,自救式的方案与出逃方式,是目前家居设计中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如此现状下,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人际间关怀的缺失让人们失去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城市的冷漠乃至无情,而无法觉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协作式的救援设计,在设计的层面上,把协作融合到居家生活的基础上。

3.2救援设计的分类

3.2.1协作救援设计

协作的救助并不是全新的概念,但是作为室内设计中的逃生设计的一部分,是当下所不重视或缺失的。逃生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自我的逃生或与之亲近的人的合力逃生,而是作为建筑内部所有居住者通力合作的一种模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救人也是一样。协作式的救援设计,可以在第一反应时间内,搭建可以帮助自己和他人逃生的通道或者设施,比起传统的逃生通道,协作式救援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第二条生路,也可能在危急时刻起到决定性的逃生目的。

3.2.2常备救援设计

常备自救是一个理念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美国人有地下室,在灾害发生时,可以提供紧急的避难场所。在当今社会,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有某些机构或部门来解决所有的事情。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邻里或者小区里互帮互助,一来可以部分解决或提前救援,让营救生命的时间更充裕些;二来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上的协作,所谓一方有难,八方相助,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新激发出来。所以就应该因地域、地方甚至是地区的不同而设置常备性的救援设备和设施,而这些需要设计师在室内外都加以考虑,因此室内设计中也应该有因地区差异而存在的常备性的救援设计。其中在室内的常备性救援设计因为在个体内部,也会比公共性常备保存时间更好和更长。提到逃生设计,不是光研究如何逃跑,而是包括自救设计、救援设计上形成完善的逃生设计的设计体系。从传统的逃生通道设计到因地区而异,除去室内设计中不可控的(地震、水灾等)天灾外,可预见的灾害(火灾、风灾)等,就设计的层面上展开的空间设计。针对特定的人群,放置家居中逃生通道、逃生柱、逃生用应急绳等以及所要遇见的逃生的中转地和目的地。由此在传统的逃生通道等逃生设计上中转性的地域、地区、地方的设计,将在实际的运用中起到挽救人命的关键作用。同时,国外这几年也开展了室内外避险设计的研究,尤其是日本,在小区规划上只有10万人口的千叶县镰谷市首先在3所小学和2所初中设置了5座40t的耐震储水池和水井,并配置了发电机,即使在断电情况下每分钟也能提供120L饮用水;其次设置了3个防灾仓库,如北部小学的仓库长期储存了防灾食品64580份、饮用水袋4500袋、简易厕所42个、帐篷12顶、担架60副、药品48箱、毛毯2440床等;再次在16所中小学和3所幼儿园等地设置了25个避难所和11个临时救护所;另外还设置了67个户外喇叭、10辆车载式无线发射台(镰谷市役所《镰谷市防灾体制的现状》)。这些都保障了当地居民能依靠这些食品和设备进行自救和互助救助。而在家居设计中,例如建立了一套电脑化的地震报警系统,能在大地震发生几秒钟内切断煤气、水、电等公共设施的供应。同时,日本正在普及用于公共机构和住宅的独立单元式安全供电、供水等设备。这些措施也都为逃生提供了协作配备。这些都为中国的保障性设计研究提供了依据。

4结束语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设计师以及业主的关切之下,必定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逃生设计标准与施工要求,同时也可能会像现有的设计一样,个性的逃生设计与群体性的逃生设计一起,出现在我们所居住的社区以及城市内。

参考文献

[1]佘昉,姚丽.论室内设计中的安全性设计[J].山西建筑,2008(11).

[2]刘延枫,肖敦余.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规划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董其君.室内设计理念———兼论设计安全保健定位准则[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

[4]史春珊,许力戈,时天光,史丽秀.室内设计师手册[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熊微.为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的访谈一[J].创意与设计,2010(5).

逃生范文篇6

近年来,城市高层建筑的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其破坏性大、蔓延速度快,是一种突发性灾害。由于发生火灾时,楼梯和逃生通道被烟雾弥漫和火势阻挡,同时高楼失火,电梯停用,这就给救援和逃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逃生不及时酿成很多悲剧。在这种上下两难的境地,一种高效的机械逃生装置将很有必要。目前国内外现有的高层逃生装置主要有三种:(1)机电传动式,它需要电源,通过机械传动实现变速缓降,其缺陷是火灾现场停电无法运行,装置成本高,难以推广;(2)软梯斜索滑降式,通过绳索装置滑降逃生,滑降效率低,不安全;(3)机械摩擦阻尼式,利用下降旋转带动机械相对运动部件的阻尼作用来实现下降限速,可承受多人下载,但装置较为复杂。高楼失火的特点对高楼逃生装置提出了以下要求:无需电源,容易操作,可承载多人,安全可靠,可循环利用。

2高空逃生机械限速下降机工作原理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机械式限速缓降设备,其样机外形如图1所示,结构简图如图2所示。此设备可供高层居住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逃生之用。其由机械传动部分、液压阻尼系统、缓冲器、紧急刹车装置及承载装置等组成。工作过程如下:当位于承载装置中的人体负载下降时,通过卷筒传动机构、单向离合器(这时离合器闭合工作)及机械加速齿轮机构带动液压泵旋转,液压泵工作,油液经溢流阀回油箱。随着负载的下降,由于溢流阀的存在(可根据需要调节其调定压力,进而改变液压泵的出口工作压力),油压不断上升,将增加液压泵输入轴的阻力转矩,从而阻碍液压泵的旋转,又通过齿轮传动进而控制卷筒的下降旋转速度,当阻力矩与下降力矩平衡时,就会实现匀速下降,最终起到缓降作用。通过调节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来调节承载的重量和下降的速度。当人员安全着地之后,操作人员通过手轮摇动复位齿轮,实现绳筒的快速反转回位(此时单向离合器反向松开),进行下一个循环。此设备还配备手刹系统,由操作人员紧急刹车,也可由逃生者(稍做改进)自行操作,提高了安全性。设备中的缓冲器,在下降起始和溢流阀溢流时起缓冲作用。图3为液压阻尼系统原理图,通过调节液流阀的开口度,来实现液压阻尼大小的调节,实现机械传动机构的缓慢旋转,从而实现承载装置的缓慢下降。

3设计的基本功能与功能拓展

该装置可以用于高空逃生,其安装方式有两种:(1)逃生装置安装在高层建筑的一楼,通过绳索和安装于楼顶的滑轮来实现逃生人员的下降,绳索绕制在卷筒上,上端绕过顶楼的滑轮后连接承载装置。其通过一楼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可方便实现对各个楼层逃生人员安全操作。(2)逃生装置安装在高层建筑的顶楼或其他楼层的逃生窗口,绳索绕过卷筒后与承载装置相连,当发生火灾时,逃生人员先躲避在逃生处,然后由一逃生人员操作,其他逃生人员乘坐逃生装置逃生。该逃生装置还可以用于矿井救援,可以把装置安装在矿井旁。当发生矿井灾难时,救援人员可以乘坐该设备下井救援,被救人员可以乘坐该设备上升到达地面,安全脱离险境。在通电的情况下,还可以对该设备进行改造,使用电源驱动来实现速度控制。

4设计的优势和特点

(1)设计新颖、结构紧凑、制造工艺易实现:利用液压传动和带单向离合器的机械传动实现工作,制造工艺易实现。(2)无需电源、经济实用:无需电源驱动,利用人体自重驱动液压系统实现工作。制作加工成本低。可用于高空逃生缓降,也可用于矿井救援,并实现循环使用、效率高。(3)易于推广,应用前景好,市场推广潜力大。(4)安全可靠:采用杠杆式抱闸刹车,响应速度快,刹车效果好。

逃生范文篇7

“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

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

3、“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做到对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对有没有平台、天窗、临时避难层(间)胸中有数。

另外,要让全家人,特别是儿童,了解门锁结构,知道如何开关窗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被螺丝固定了的纱窗会使得窗户无法成为紧急出口。因此,门窗应确保容易开关。还必须教会孩子,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椅子或其他坚硬的物品砸碎窗户的玻璃。

在住宅醒目的位置上贴一张住宅平面图,让全家人都容易看到。在图的上面,详细地画有用特殊标志标明的门窗、逃生路线、障碍物、逃生中家人的集合地点……必要时,还可进行一次家庭防火演习。

面对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着和冷静,才能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保护自身和别人的安全,将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有的人因为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行动,结果延误了逃生的宝贵时间。例如,只知道推门,而不会用力去拉门;错把墙壁当作门,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楼……

在开门之前要先摸摸门,如果门发热或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不能开门,准备走第二条路线。即使门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一点点并迅速通过,随后立即把门重新关上。因为门大开时会跑进氧气,这样一来,即使是快要闷熄的火也会骤然燃烧起来。

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并非大火本身,而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另外还有氰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消防专家的研究表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二分钟便可引起死亡。

据统计,在美国的火灾中,因烟雾而窒息或中毒造成死亡的人数占遇难者的三分之二以上。为此,专家建议,用湿毛巾将鼻子和嘴捂住,尽快地撤离火场。如果火势过猛,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他路线可走,可用湿棉被做掩护,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绝对不能以身体站直的姿势去跑。因为冷热空气是对流的,有毒烟气飘浮在房屋空间的上部,而贴近地面的地方会跑进一些新鲜空气供人呼吸。站着跑很有可能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如果自己的衣裤着火,应该立即脱掉,或在地上打滚,将火弄灭。若有人惊惶而逃时衣裤带火,应将其按倒在地打滚,直至火熄。

“三救”——

1、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2、结绳下滑“自救”

3、向外界求“救”

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能顺利到达失火楼层以下,就算基本脱险了。

在遇上过道或楼梯已经被大火或有毒烟雾封锁后,该怎么办呢?应该及时利用绳子(或者把窗帘、床单撕扯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带子),将其一端牢牢地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物体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处等。然后自己沿着绳子下滑,逃离火场。

倘若自己被大火封锁在楼内,一切逃生之路都已切断,那就得暂时退到房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呆在房间里,并不是消极地坐以待毙。可向门窗浇水,以减缓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通过窗口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电筒、抛掷物品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队员的救援。总之,不要因冲动而做出不利于逃生的事。

“三不”——

1、“不”乘普通电梯

2、“不”轻易跳楼

3、“不”贪恋财物

发现火灾后,人们为了阻止大火沿着电气线路蔓延开来,都会拉闸停电。有时候,大火会将电线烧断。如果乘坐普通电梯逃生,遇上停电可就麻烦了,既上不去,又下不来,无异于将自己困在“囚笼”里,其危险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按照防火要求安装的消防电梯除外,因为它有单独的电源控制和其他安全设备,可用于人员的疏散。

逃生范文篇8

关键词:直升机;弹射逃生;影响因素

弹射逃生系统是在飞机发生故障时,依靠座椅下的动力装置将飞行员弹射出机舱,张开降落伞。它是战斗机飞行员应急离机、使飞行员安全降落的座椅型逃生装置。弹射逃生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1弹射逃生系统原理

现代弹射座椅一般由火箭推进器作为动力,在火箭推进器启动后,飞行员和座椅(下文称“人椅系统”)一起被弹射出舱。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弹射座椅,都采用二级弹射。第一级弹射负责将人椅系统弹射出舱,第二级弹射则是实现人椅分离、打开逃生伞的动力源,由火箭发动机和开伞器构成。当弹射系统启动时,第一级弹射装置开始工作,给予人椅系统向上的外力,飞行器抛掉座舱盖,人椅系统弹射出舱。二级弹射启动,人椅分离,打开逃生伞。

2弹射逃生实例

2.1战斗机逃生案例。在1989年第38届巴黎航展的飞行表演上,一架米格-29战斗机因进气道吸进一只飞鸟,导致飞机发生故障,使飞机失去控制。飞机发生故障时距离地面为150米,试飞员跳伞时的高度不足30米,在试飞员离机后仅2秒,飞机就发生爆炸并起火,试飞员仅受轻伤。2002年7月27日,乌克兰一架苏-27UB战斗机在乌西部城市利沃夫进行飞行特技表演时突然失控坠毁,驾驶这架出事战机的两名飞行员是托波纳里和叶戈罗夫,他们在飞机坠毁前被弹射出机舱,得以生还。2.2当前军用直升机弹射系统。军用直升机由于受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快、沿途地形复杂、地面火力等因素影响,事故率远高于军用固定翼飞机。卡-52装备的K-37-800弹射座骑,是世界上唯一批量生产,应用在直升机上的逃生系统。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拉动座椅下方的双把手,启动弹射系统,旋翼上的爆炸螺栓首先爆炸,将全部6片旋翼同时炸离,紧接着座舱罩被弹射开,座椅上方的火箭点火射出座舱,而几乎同时,飞行员与座椅分离,火箭下端的绳索系在飞行员躯体上,借火箭向上的拉力将飞行员拉出座舱,然后开启降落伞。整个逃生过程只需2.5秒。

3影响直升机弹射逃生的因素分析

直升机弹射逃生系统发展受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1直升机结构的影响。直升机机身上方有主旋翼,因此一般情况下直升机无法像固定翼战斗机一样向上弹射。而机头的装备、武器及舱内设备又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直升机飞行员逃生的路线。狭小的舱内空间和发动机动力也限制了过大、过重的弹射逃生设备的装备在直升机上。所以,研究制造重量轻,装备体积小的弹射逃生设备至关重要,同时对直升机飞行员的战场生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3.2低空特点的影响。武装直升机是一种超低空的火力平台,由于逃生时高度只有几十米至几百米,逃生伞展开后没有足够的充气时间,减速性能难以达到保证飞行员安全落地的指标,从而严重阻碍了直升机弹射逃生系统的发展。3.3弹射座椅的影响。弹射座椅是整个弹射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及逃生质量,其性能包括弹射座椅的本身材质及弹射过程中的气动性能。在战斗中,必须保证逃生系统及弹射座椅要完好无损,这就对座椅的材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整个系统既要总的体积和质量符合武装直升机的要求,还要保证在直升机受到攻击时,不会使自身受到损伤。气动性能要求弹射座椅在出舱后的初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及过载的参数要符合飞行员的生理极限,并使人椅系统沿安全的曲线飞行,确保飞行员从出舱到落地的安全。在整个逃生系统中,逃生伞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降落伞折叠后依然有着较大的体积(相对于武装直升机座舱内空间),而一般较小的降落伞又不具备良好的减速性能。所以针对武装直升机设计一系列的专用逃生伞也成为了直升机飞行员弹射逃生的一项关键任务。3.4自动化弹射逃生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当前直升机在飞行员弹射逃生时,普遍采用手动操作的方式,这对飞行员弹射时机的判断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当直升机遇险时,飞行员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环境的判断力也变得不够准确,所以自动化弹射逃生系统就变得尤为重要。自动化弹射逃生系统是在直升机遇险时,能够自行判断险情,并通过预设的方案自动启动弹射逃生装置,从而进行弹射。面对日益复杂的未来战场环境,对自动化弹射逃生系统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自动化弹射逃生的关键性技术是测控技术,通过自动化测控来检测当前直升机的状态,判断弹射逃生的时机。但是当直升机遇到险情时,涉及诸多因素,包括高度、速度、加速度、失速、横滚、俯仰、偏航及发动机停车、失火等等因素,使得测控尤为困难。3.5弹射逃生系统时间控制模式的影响。针对第四代弹射座椅的特点,逃生系统需要对系统时间控制模式进行研究,以采集弹射逃生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从而实现对人椅系统横滚状态和飞行轨迹的控制。弹射逃生系统时间控制模式包括固定时间控制模式、延迟时间控制模式和选择时间控制模式三种。固定时间控制模式是弹射系统在启动后以固定的时间进行开伞;延迟时间控制模式是通过采集系统开启后,弹射座椅出舱瞬间高度及速度参数,根据预设的开伞计划选择开伞时机;选择时间控制模式是对不同的出舱速度选择不同的开伞时机。虽然逃生系统的时间控制模式越来越智能化,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①采集数据的准确性、精密程度带来的影响很大。②采集的数据局限于弹射座椅出舱的瞬间,无法感知人椅系统出舱后的具体情况。③一旦时间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将对飞行员的安全逃生带来巨大的影响。

4结束语

随着美、俄、英等军事大国的科技崛起,通过大量的试验,弹射逃生越来越适合直升机飞行员逃生系统。未来的直升机弹射系统将趋于自动化、精巧化、综合化,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战场,飞行员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自动化弹射技术必然成为未来的直升机弹射逃生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富民,孙永宾,毋伟刚,邓卓飞.武装直升机乘员救生技术[J].兵工自动化,2011,30(9):86-89.

[2]李锐.航空救生装备的发展[J].航空科技术,1995,9(1):20-23.

逃生范文篇9

火灾危险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危险特性。现代高层建筑物虽然都采用了不燃或难燃建筑材料,但由于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立体空间,且其中的电气设备、家具、生活用品等大多都属于可燃物。另外,由于高层建筑构造相对复杂,人员过于集中,使得不燃结构的建筑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增大[1]。同一般火灾相比较,高层建筑火灾具有以下特点:火势蔓延快;逃生困难;人员集中,容易造成重大伤亡;消防设施不够完备,扑救困难。基于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在发生火灾时,及时通过安全逃生系统进行安全疏散和逃生,才是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

2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

2.1安全逃生系统的基本构成

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承担着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和逃生功能,主要包括安全出口、逃生楼梯、消防电梯、防火门等供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的通道[2]。现代高层建筑内人员的安全逃生主要依靠安全出口和逃生楼梯。为了避免人员在逃生通道中出现拥挤和踩踏等不利于安全逃生的现象,除了常规的安全逃生设施外,在人员密集的特殊高层建筑内,也设置了包括消防电梯、避难梯、救生袋和避难滑梯等在内的辅助安全逃生设施。

2.2安全逃生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的可靠性高低决定着其能否有效承担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逃生功能。影响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人、环境、管理的因素。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不同性别和年龄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反应时间、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和逃生行动能力存在差异,导致火灾发生时的安全逃生行为不同。一般来说,老人、孩子和女性的安全逃生能力相对较差。不过,火灾时人员逃生行为基本遵循/尝试)失误)再尝试0的循环认知模式[3]。管理因素包括在日常活动中,定期对楼内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逃生演练,让楼内人员熟悉安全逃生路线;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逃生设施及辅助安全逃生设施的完好。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高层建筑内本身设计的安全逃生通道状况、配备的安全逃生设施状况和人员状况等。足够数量的安全逃生出口能有效保障人员的安全撤离。在进行建筑逃生设计时,尽量将安全逃生通道设为人员日常行走的通道。照明和指示可以指明逃生方向,使人员迅速安全地撤离。照明和逃生指示设备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安全逃生的效率,是保证安全逃生的重要设施。由于人员在建筑物内分布具有随机性,造成安全逃生较为复杂[4]。

3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安全逃生系统的重要任务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安全逃生系统,能够使人员全部逃生到安全区域。因此,安全逃生系统设计其实就是以逃生时间为中心进行的人流组织设计,逃生时间是安全逃生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控制指标。本文以成都某18层宾馆作为分析对象,对其安全逃生时间进行计算,确定该宾馆的安全逃生系统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3.1计算方法

目前,安全逃生时间的计算方法很多,每个方法都有其自身优点和缺点。由于在进行安全逃生系统设计时,并不需要安全逃生时间的准确数据,只需要确定其是否满足安全逃生要求。因此,文章采用最常用的四阶段法。四阶段法是指将逃生时段分为4个时段。第1时段:从室内向客房门口的逃生;第2时段:从客房门口向室内楼梯间入口处的逃生;第3时段:从室内楼梯间入口到室外楼梯的逃生;第4时段:从室外楼梯向地面的逃生。各时段所需时间的总和即为总的安全逃生时间。只要总的安全逃生时间小于高层建筑的允许逃生时间,则该高层建筑安全逃生系统可靠性符合要求。

3.2计算参数

(1)假定火灾发生在该宾馆第10层距楼梯口最远的房间,安全逃生采用楼梯,楼梯宽度1.75m,楼梯设置在楼层的最右侧。(2)酒店第3层为娱乐室,人数较多;4~18层为客房,每层10个客房,单侧依次排列;每个客房长5m,宽3m;发生火灾时第3~18层共有人数550人。(3)根据经验,楼梯上人流的逃生时间为楼梯高度h的4倍,即酒店第1层楼梯高6m,第2层楼梯高5m,第3~18层楼梯高4m。(4)允许逃生时间[5]:高层建筑的允许逃生时间按5~7min考虑,即300~420s。(5)逃生速度[5]:人群在平地上的逃生速度大约是1m/s(拥挤状态下)。(6)通行系数[6]:我国的防火规范中,门或走道的通行系数为:平地1.3人/(m#s),楼梯1.1人/(m#s),第1层到第3层设室外逃生楼梯。

3.3理论计算

该宾馆4~18层情况相同,可选其中一层进行分析,选第4层来进行计算。

3.3.1第1时段逃生时间T1

T1为第4层每个客房人流从室内到房门口所需时间,可由室内最远点到门口的距离和人流疏散速度来确定,即T1=L1/V1。在紧急情况下的水平行走速度,男人为1.35m/s,女人0.98m/s,儿童和老人0.65m/s[5]。按最不利条件考虑,取0.65m/s。室内最远点到门口的距离为5m,因此有T1=7.7s。

3.3.2第2时段逃生时间T2

T2为人流从各房门口通过走廊到达楼梯口所需时间,可由各房门口到达楼梯口的走廊长度L2和人员在走廊上的通行速度V2来确定,即T2=L2/V2。房门口到达楼梯口的走廊长度最远为30m,最近为3m,人流疏散速度按0.65m/s计算,所以有:T2max=46.2s,T2min=4.6s。由于单个客房居住人数少,每个房间的人从房门口通过走廊到达楼梯口时,能依次顺利地逃生下去,并不会发生滞留。因此,第1、第2时段总逃生时间只需考虑其最大值,所以有Tmax(T1+T2)=53.9s。

3.3.3第3时段逃生时间T3

由于各客房情况相同,第4~18层人流从各自房门口通过走廊到达楼梯口都不会发生滞留。当火灾发生时,各层人员同时通过楼梯向下逃生,逃生情况相同,每一层的人流都不会与它相邻的上下层发生滞留。但是,由于第3层人数较多,当4~18层的人流陆续逃生到达第3层时,就可能发生滞留。要直接计算人流在第3层楼梯口的滞留时间并不容易,可以将这段滞留时间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计算:¹第18层最后一股人流到达第3层室外逃生楼梯口所需的时间;º第4层最先一股人流到达第3层与第18层最后一股人流到达第3层楼梯口期间所需时间。第4层最先一股人流从室内到逃生楼梯口所需时间为12.3s,从逃生楼梯口到达第3层室外逃生楼梯口所需时间为16s。因此,第4层第一股人流在第28.3s时,到达第3层室外逃生楼梯口。第18层最后一股人流从室内到达逃生楼梯口所需时间为53.9s,从第18层逃生楼梯口到达第3层室外逃生楼梯口所需时间为240s。因此,18层最后一股人流在第293.9s时,到达了第3层室外逃生楼梯口。

4结论

逃生范文篇10

通过集中开展社会福利机构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障碍物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改善我县五保村、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环境,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不发生因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导致人员伤亡事故。

二、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社会福利机构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障碍物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一)检查范围、重点

检查范围:五保村、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人员密集场所。

检查的重点内容:门窗阳台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

(二)整治措施

1.对社会福利机构在门窗阳台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的,要依法责令拆除,设在建筑物一、二层的因限制和防护需要必须保留防护网的,经同意后,按要求在防护网上设置满足快速逃生要求的出口或装置以及辅助疏散设施,三层及三层以上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应一律予以拆除。

2.对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广告牌等拒不拆除、不改正的,由公安消防部门依法进行处理,并强制拆除。

3.各股室在社会福利机构进行行政审批时,应将是否在门窗阳台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列入必查内容,凡是存在该问题的,不得通过审批。

4.对社会福利机构检查发现的其他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要坚决依法督促整改。

(三)工作分工

1、低保所负责全县五保村、敬老院的专项整治工作。

2、社会事务和社会福利股负责全县福利院及民营养老机构的专项整治工作。

3、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制定方案,传达相关文件精神,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收发各种信息以及统计上报等工作。

三、工作步骤

(一)部署推动阶段

时间:2014年4月28日至5月20日。

任务:制定整治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职责分工,进行排查摸底,掌握整治范围和底数情况。5月29日上报调查摸底情况。

(二)集中整治阶段

时间:2014年5月21日至8月10日。

任务:组成检查组,对社会福利机构逐一开展排查整治,并将排查整治情况建立台帐。

具体推进时间表为:

1.2014年5月21日至5月31日,召开动员部署会,开展自查自纠,对存在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障碍物安全隐患的,在5月29日前自行整改完毕。

2.2014年7月1日至7月10日,联合消防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集中开展社会福利机构门窗设置影响逃生灭火障碍物专项整治。

(三)验收总结阶段

时间:2014年8月21日至8月31日。

任务:派出验收组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验收,认真总结,对整治不到位的,责令重新组织排查整治。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各部门共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工作合力,督促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改,自行拆除或清除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外墙门窗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