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3:49:51

思绪范文篇1

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医院的管理者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原有统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院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要逐渐向综合管理统计过渡,向新型统计方向不断进行发展,有效实现多元化、专题化、综合化的要求。应该让医院统计通过主动参与到医院管理,使统计范围扩大到以每个人为基本单位,而不再是原来那种以科室为基本单位,统计工作应该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信息收集,使把统计评价扩展到每一个人。如:每个医生的经济收入和效益,手术人次和分类、收治人数和病种等,对每个医生进行经济效益、医疗质量和工作强度的综合管理。使统计信息尽快适应医院市场化运作。在主管院长和信息科的领导下,信息统计部门负责全院医疗业务、综合效益等统计,并逐步实现综合统计的职能。统计室负责有关原始记录表格和院内报表的设计、制定、修改和解释。各科室应指定专人做好原始资料登录、统计工作,按时准确填写日报、月报及有关资料。各科室报出的数字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查签名。统计部门应对各科室的登记、统计工作实行质量检查和业务指导。统计部门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料、报表应严格检查审核,科学整理,正确计算,保证数字准确、可靠、及时。

二、加强数据检查,提高统计原始数据的质量

医院管理决策的关键在于统计数据与否准确,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统计原始资料的整理、收集制度,认真抓好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数据质量。

1.加强对病人病案首页信息的核查对于医院而言,绝大部分的医疗统计指标都是来源于病案首页,病案首页是医院统计工作的基础,应该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对手术与伤口愈合、病人年龄与身份、年龄与婚姻状况、身份与性别等逻辑校验;治疗效果是否准确,中毒外部原因填写是否清楚,次序是否合理,疾病诊断是否正确,诊断是否漏填;各级医师签名,治疗效果与抢救成功次数、抢救次数、住院天数、入院日期之间的逻辑校验;等。另外应重点核查项目填写是否遗漏,有效确保各项指标的准确无误。

2.加强对医技科室的数据核查对于医技科室而言,每个医技科室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着完全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因此它们也应该采用不同的统计指标,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以下几点:第一,检验科室和检查科室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应有所区别治疗项目和检查项目。第二,核算数据要与各科室工作量保持一致。第三,不同科室不可以统计不同时间的工作量,而应该统计相同时间的工作量。第四,应采用同一原则统计不同的指标、不同的科室,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有效确保统计指标的可比性。

3.建立健全统计台账编制《年度统计资料汇编》,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医院积累历史资料。统计资料应妥善保存。做好统计咨询服务,及时为院领导及各科室提供统计信息查询服务。在条件许可时,可以开展临床科研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业务。统计人员坚决执行《统计法》,提高统计法律意识。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发扬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4.为拓展统计工作内涵,提高统计工作效益,医院统计人员除了应该积极做好有关统计工作,并应该努力把大量的基层科室统计数据变成活的分析资料,为医院领导班子对卫生事业发展决策发挥很好的参谋作用,同时也调动了基层统计人员开展统计分析工作的积极性。

三、建立医院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

对统计资料的整理、计算、存贮、传送、检索逐步实现自动化处理。同时,认真执行统计报表制度,严格按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指标涵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报送各种法定统计报表,向上级报送的统计报表必须经制表人自审和签名后再送分管院长审查签发;统计部门还要根据医院管理的需要设计院内报表,定期向院领导提供详细统计资料,并向各科室反馈信息。此外,要定期撰写阶段性的综合统计分析报告和不定期的专题统计分析报告,供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参考。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关科室应尽力配合,不得弄虚作假。

思绪范文篇2

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屠杀目的是全面配置小康社会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即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屠杀目的是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照旧加速今世化,曾有差异的相识。不少省市特别是东部一些省市,都提出加速和率先实现今世化的目的。因此有的同道主张用加速今世化作为屠杀目的。但是,许多同道以为,我国正处于并将恒久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如今到达的小康照旧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生长很不屈衡的小康。2000年,我国人均GDP854美元,不光同当年高收入国家人均GDP27443美元有很大间隔,而且同当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2039美元和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1153美元也有较大间隔。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诲还比力落伍,产业化还没有完成,实现今世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转变,地域差距扩大的趋向尚未旋转,很大一部门地域农人收入没有到达小康收入水平,贫困生齿还为数不少(屯子有2800万人尚未脱贫,都市有近2000万人领取最低生存补贴金)。凭据这样的国情,比力切合现实的选择是,在本世纪头20年,会集气力,全面配置惠及十几亿生齿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越发生长、民主越发健全、科教越发前进、文化越发繁荣、社会越发调和、人民生存越发殷实。这是实现今世化配置第三步战略目的必经的承先启后的生长阶段,也是完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害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配置,再连续屠杀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今世化,把我国建成茂盛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应当看到,把全面配置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屠杀目的,是一个令人鼓动、催人奋进的目的,切合中国国情,切合我国今世化配置现实,切合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今世化的战略头脑,不光易于为人民明确,而且目的不那么宣扬,不会给外国人以咄咄逼人的觉得,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全面配置小康社会,是就天下团体水平而言的。有条件的地方,如东部一些省市,可以生长得更快一点,在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今世化。

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使命是,用20年时间,完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解,基本实现产业化,大肆推进信息化,加速配置今世化,连结黎民经济连续快速康健生长,不停前进人民生存水平。全面配置小康社会同基本实现今世化的涵义是有所差异的,由于基本实现今世化要求更高,要到21世纪中叶才气做到。

二、一个主题——新世纪头20年经济连续连结快速康健生长

十六大陈诉指出必须把生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生长,最主要的是经济生长。对中国来说,生长还不是一样平常的生长,而是要快速生长。因此,新世纪头20年全面配置小康社会,其主题即是经济连续连结快速康健生长。

革新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1978—200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52%,是建国以来经济生长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是全天下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000年,我国GDP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盘算凌驾1万亿美元。凭据天下银行资料,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凌驾意大利,居天下第6位。要是按购置力平价盘算,天下银行以为,我国2000年GDP已到达4万亿美元。由于综合国力迅速前进,我国经济生长水平已经过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行列。凭据天下银行的盘算和分别尺度,1999年全天下中下收入国家为人均GNP756美元以上,我国当年人均GNP已到达78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GDP(由于我们使用不少外资,因而人均GDP,略大于人均GNP)为840美元,有了进一步前进。在经济高速生长的基础上,我国人民生存水温和质量上了一个台阶,总体上到达了小康水平。

重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配置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今世化的新的生长阶段。全面配置小康社会,中心即是要用约莫20年时间基本实现产业化和都市化,而其基础和主题,则是要在这20年连续连结经济的快速生长,即做到每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匀称每年经济增长7.18%。这个速率虽然比前22年低一些,但是仍属高速或快速生长领域。阐发各方面的条件说明,实现上述快速生长是完全大概的,事情做得好还有大概凌驾。

中国具有并将连续连结高储备率和投资率,有天下上最富饶的劳动力资源,正在迅速推进产业化、今世化配置。同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前进生存水温和质量,中国有天下上最辽阔的市场。革新开放不停解放和生长社会生产力,革新生产力的构造,能够把种种生产潜力构造起来发挥出来。因此,许多经济学家都以为,中国经济只管已经连续高速增长了20多年,以后20年仍然具有较高的自然经济增长率,能连结7%—8%的匀称增长水平,凌驾日本、韩国20世纪60年月至80年月连续高速增长的时间。2001年和2002年前三个季度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倒霉条件下,中国经济增势不减,仍实现7.3%和7.9%的高速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具有相当强的活力和生长势头。

占有关部门测算,中国经济2001—2020年年均GDP增长7.18%,同期天下上中等收入国家年均GDP增长3%,则中国人均GDP到2010年为1592美元,2020年为3027美元,同期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为2513美元和3097美元。可见,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到达中等收入国家匀称水平。到其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大概跃升到天下第3位,从占天下经济总量的3.4%上升到占8.4%。

为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连续连结快速康健生长,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心:

第一,制定和实验适当的经济生长战略。邓小平同道已经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和第三步生长战略的目的,即到21世纪上半叶基本实现今世化,到达天下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五大以来和十六大,又进一步将第三步生长战略再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20年,经济总量力图再翻一番,实现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的目的;第三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经济总量大要再翻两番,基本实现今世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巨大再起。

第二,完满生长思绪,实验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其它重大目的政策。首先,顺应经济举世化和天下新科技革命的趋向,生长要有新的思绪。概括来说,一是要以前进经济效益为中心,看重寄托科技前进和增强管理,前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看重资源的永续使用和生态掩护,更好地实现可连续生长。三是看重地域城乡和谐生长和社会全眼前进,不停前进人民生存水温和质量。其次,要凭据经济形势的生长厘革,实验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其它重大目的政策。好比,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扩大国内市场应是我国经济生长恒久的驻足点。当前要连续实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当永劫期实验扩大内需的目的;更积极地推进可连续生长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等。

第三,深化革新,扩洞开放。到2000年末,我们已经开端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生长的体制性停滞仍随处可见,紧张影响经济潜力的发挥。进入新世纪,革新还要求有新的突破,即要以完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连续推进市场取向革新,从基础上消除束缚生产力生长的体制性停滞;在调解全部制结构、深化企业革新、健全市场体系、完满宏观经济调控、理顺分配关连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的重猛希望,为经济生长不停注入新的活力。革新是经济生长的壮大动力,革新的不停深化和取得乐成,将最有力地推进经济的快速生长。与此同时,开放也要有新场所局面,即要顺应我国加入世贸构造的新形势,在更大领域、更广领域、更高条理上参与国际经济技能相助与竞争,拓展经济生长空间,全眼前进对外开放水平。

三、走新型产业化蹊径

中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最主要使命是实现产业化。产业化一样平常指制造业和第二财产占GDP的比重上升,从事制造业和第二财产的劳动力增长而从事第一财产的劳动力不停淘汰的历程。我国现在已处于产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鸣。由于天下科技革命迅猛生长,信息化浪潮席卷举世,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产业化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产业化的蹊径,而要用信息化发动产业化,走新型产业化的蹊径。新型产业化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斲丧低,四是情况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上风得到充实发挥。前四条是凭据我国人均资源短缺(注:凭据国家统计局质料,人均耕地面积2000年天下匀称为0.24公顷,而中国只有0.1公顷。人均淡水资源,2000年天下匀称为8241立方米,而我国只有2257立方米。人均探明可开采煤油储量,2000年美国为13.6吨,巴西为6.7吨,而我国只有4.2吨。)温顺应天下科技前进日月牙异生长的要求,第五条文是凭据中国人力资源特别富厚的国情提出来的。

走新型产业化蹊径,就要大肆推进黎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黎民经济其他领域普遍应用信息技能;在着力生长高新技能财产的同时,用信息技能和其它高新技能、先进适用技能革新传统财产,实现财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能财产为先导、基础财产和制造业为支持、服务业全面生长的财产款式,处理好生长高新技能财产和传统财产、资金麋集型财产和劳动麋集型财产的关连。信息化和今世庖奇迹的迅速生长,使产业化的标志已不再主要表如今产业和第二财产增长值在GDP总量中占上风,而应是产业和今世庖奇迹增长值在GDP总量中占较大上风,同时农业增长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特别是屯子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大大降落;建成独立完备的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产业制制品在出口产物中取代低级产物占越来越大比重;制造业和第二财产的生长不因此拼资源、拼能源、情况恶化和生态破坏为价钱,而是随处要思量可连续生长,掩护资源和情况,提倡循环使用,接纳再用,重复使用,接纳新技能特别是清洁生产技能,前进生产历程和产物的绿色化水平,等等。

走新型产业化蹊径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走新型产业化蹊径怎样同珍视生长科技教诲和坚持可连续生长团结起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有许多题目要研究。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生长,前进城镇化水平

十六大陈诉对三农题目特别珍视,在经济配置和经济体制革新部门单列一题叙述,这是已往党代表大会陈诉中没有过的。陈诉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生长,配置今世农业,生长屯子经济,增长农人收入,是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的重大使命。

十六大陈诉的一个紧张特点是既叙述农业生长的目的政策,又跳出农业探求管理三农题目的出路,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生长。陈诉肯定,屯子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财产和城镇转移,是产业化和今世化的一定趋向。要渐渐前进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都市和小城镇和谐生长,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蹊径。生长小都市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计划,公正结构,同生长州里企业和屯子服务业团结起来。十六大陈诉还提出,要消除倒霉于城镇化生长的体制和政策停滞,引导屯子劳动力公正有序活动。这无论在理论上照旧在实践上都有紧张意义。中国只有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将成亿的屯子富余劳动力向都市转移,才气使农人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前进,才气从基础上管理三农题目,才气实现全面的小康,这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鸣。革新开放以来,我国都市化(城镇化)进程加速,至2001年已达37%,但是还不够快,至今仍有占63%的生齿在屯子,有占近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5%。以是,以后在深化屯子革新、增强农业基础职位地方、推进农业和屯子经济结构调解、掩护和前进粮食综合生产本事、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更有力地推进都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生长。加速都市化或城镇化可说是生长新思绪的一个紧张方面,需认真研究诸如用都市化看法好照旧城镇化看法好、都市化蹊径怎样走、生长小城镇的职位地方与作用等题目。

五、连续调解财产结谈判地域结构

中心十五筹划提倡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解作为主线,这是顺应新阶段新形势(如经济举世化趋向在曲折衷生长、科技前进日月牙异、一样平常商品买方市场款式形成以及中国加入世贸构造)作出的准确选择。调解经济结构,除了上面已叙述的调解城乡结构外,主要是推进财产结构优化升级,实验西部洞开发战略,促进地域经济和谐生长。

调解财产结构,一是要积极生长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发行动用的高新技能财产,包罗信息、生物、航天航空、新质料、新能源财产,在政务、商务、大众服务和黎民经济的其他领域普遍应用信息技能。二是用高新技能和先进适用技能革新传统财产,大肆振兴装备制造业,包罗加速老产业基地的调解和革新。三是连续增强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和环保等基础措施配置,重点配置和革新一批关连全局的重大项目。四是加速生长金融、物流、旅游和咨询等今世庖奇迹,前进第三财产在黎民经济中的比重,未来大范围增长就业岗位主要靠生长第三财产。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实现财产结构的升级。公务员之家

思绪范文篇3

曾参加过5次党代会、做了一辈子新闻工作的南振中代表说:“十七大的透明开放是空前的,国内外近2000名记者采访,电视全程播报,34个代表团对外开放,鼓励代表接受采访,这一切要是放在从前,不可想象。”

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对外党际交往工作的张志军代表十分感叹:“今非昔比,现在我们的党与世界各国政党的党际交往越来越活跃,对话的层面越来越多,这都得益于我们党的民主、开放。”

“那时,有些好东西,我们都推给了西方。”南振中代表插话。他讲起,前些年,就连空气质量要不要在每天的电视台里报播,都有过很大的争论。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空气质量不好,如果让老百姓知道了就会影响社会安定。最后,还是决定播了,事实上,他们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现在,我们可以讲人权,可以讲民主,我们自己的很多不足也都可以向外面讲了。”坐在我对面的陈凤翔代表接过了话题,他是张志军代表的同事。他说:“这次十七大,充分展示了我们的党将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

听着他们的议论,我十分兴奋。不仅仅兴奋于这些话题内容,也兴奋于这样聊天的本身。而这样的聊天,我已经听到不止一次了。

张志军代表说到一件小事:“过去,我们有时连环保的话题也不大敢和外宾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次,我陪一个外国政党代表团去三峡,在游船上,我喝完饮料,随手把瓶子扔到江里,一点都没觉得这是问题,那时周围的人都这样。没想到,那个代表团的人不干了,责问:怎么能这样做?当时我心里有些吃惊,就想,他们为什么把环保看得那么重?”

就是这样的一件件小事,显示出我们这些年来眼界是如何一步步开阔的。

有了这越来越开阔的视野,我们更加开放,更加自信。

就在我们驻地不远处的梅地亚中心,每天都有行色匆匆的大会新闻中心工作人员来到代表当中,沟通情况,通报海内外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

思绪范文篇4

一、新世纪新阶段的屠杀目的是全面配置小康社会

关于新世纪新阶段即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屠杀目的是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照旧加速今世化,曾有差异的相识。不少省市特别是东部一些省市,都提出加速和率先实现今世化的目的。因此有的同道主张用加速今世化作为屠杀目的。但是,许多同道以为,我国正处于并将恒久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如今到达的小康照旧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生长很不屈衡的小康。2000年,我国人均GDP854美元,不光同当年高收入国家人均GDP27443美元有很大间隔,而且同当年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2039美元和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1153美元也有较大间隔。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诲还比力落伍,产业化还没有完成,实现今世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转变,地域差距扩大的趋向尚未旋转,很大一部门地域农人收入没有到达小康收入水平,贫困生齿还为数不少(屯子有2800万人尚未脱贫,都市有近2000万人领取最低生存补贴金)。凭据这样的国情,比力切合现实的选择是,在本世纪头20年,会集气力,全面配置惠及十几亿生齿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越发生长、民主越发健全、科教越发前进、文化越发繁荣、社会越发调和、人民生存越发殷实。这是实现今世化配置第三步战略目的必经的承先启后的生长阶段,也是完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害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配置,再连续屠杀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今世化,把我国建成茂盛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应当看到,把全面配置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的屠杀目的,是一个令人鼓动、催人奋进的目的,切合中国国情,切合我国今世化配置现实,切合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今世化的战略头脑,不光易于为人民明确,而且目的不那么宣扬,不会给外国人以咄咄逼人的觉得,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全面配置小康社会,是就天下团体水平而言的。有条件的地方,如东部一些省市,可以生长得更快一点,在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今世化。

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使命是,用20年时间,完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解,基本实现产业化,大肆推进信息化,加速配置今世化,连结黎民经济连续快速康健生长,不停前进人民生存水平。全面配置小康社会同基本实现今世化的涵义是有所差异的,由于基本实现今世化要求更高,要到21世纪中叶才气做到。

二、一个主题——新世纪头20年经济连续连结快速康健生长

十六大陈诉指出必须把生长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讲的生长,最主要的是经济生长。对中国来说,生长还不是一样平常的生长,而是要快速生长。因此,新世纪头20年全面配置小康社会,其主题即是经济连续连结快速康健生长。

革新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1978—200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52%,是建国以来经济生长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是全天下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2000年,我国GDP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盘算凌驾1万亿美元。凭据天下银行资料,2000年我国GDP总量排在美、日、德、英、法之后,凌驾意大利,居天下第6位。要是按购置力平价盘算,天下银行以为,我国2000年GDP已到达4万亿美元。由于综合国力迅速前进,我国经济生长水平已经过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行列。凭据天下银行的盘算和分别尺度,1999年全天下中下收入国家为人均GNP756美元以上,我国当年人均GNP已到达780美元。2000年,我国人均GDP(由于我们使用不少外资,因而人均GDP,略大于人均GNP)为840美元,有了进一步前进。在经济高速生长的基础上,我国人民生存水温和质量上了一个台阶,总体上到达了小康水平。

重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配置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今世化的新的生长阶段。全面配置小康社会,中心即是要用约莫20年时间基本实现产业化和都市化,而其基础和主题,则是要在这20年连续连结经济的快速生长,即做到每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匀称每年经济增长7.18%。这个速率虽然比前22年低一些,但是仍属高速或快速生长领域。阐发各方面的条件说明,实现上述快速生长是完全大概的,事情做得好还有大概凌驾。

中国具有并将连续连结高储备率和投资率,有天下上最富饶的劳动力资源,正在迅速推进产业化、今世化配置。同时中国人民迫切要求前进生存水温和质量,中国有天下上最辽阔的市场。革新开放不停解放和生长社会生产力,革新生产力的构造,能够把种种生产潜力构造起来发挥出来。因此,许多经济学家都以为,中国经济只管已经连续高速增长了20多年,以后20年仍然具有较高的自然经济增长率,能连结7%—8%的匀称增长水平,凌驾日本、韩国20世纪60年月至80年月连续高速增长的时间。2001年和2002年前三个季度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倒霉条件下,中国经济增势不减,仍实现7.3%和7.9%的高速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具有相当强的活力和生长势头。

占有关部门测算,中国经济2001—2020年年均GDP增长7.18%,同期天下上中等收入国家年均GDP增长3%,则中国人均GDP到2010年为1592美元,2020年为3027美元,同期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为2513美元和3097美元。可见,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到达中等收入国家匀称水平。到其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大概跃升到天下第3位,从占天下经济总量的3.4%上升到占8.4%。

为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连续连结快速康健生长,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心:

第一,制定和实验适当的经济生长战略。邓小平同道已经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和第三步生长战略的目的,即到21世纪上半叶基本实现今世化,到达天下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党的十五大以来和十六大,又进一步将第三步生长战略再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20年,经济总量力图再翻一番,实现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的目的;第三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经济总量大要再翻两番,基本实现今世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巨大再起。

第二,完满生长思绪,实验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其它重大目的政策。首先,顺应经济举世化和天下新科技革命的趋向,生长要有新的思绪。概括来说,一是要以前进经济效益为中心,看重寄托科技前进和增强管理,前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看重资源的永续使用和生态掩护,更好地实现可连续生长。三是看重地域城乡和谐生长和社会全眼前进,不停前进人民生存水温和质量。其次,要凭据经济形势的生长厘革,实验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其它重大目的政策。好比,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扩大国内市场应是我国经济生长恒久的驻足点。当前要连续实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当永劫期实验扩大内需的目的;更积极地推进可连续生长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战略等。

第三,深化革新,扩洞开放。到2000年末,我们已经开端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生长的体制性停滞仍随处可见,紧张影响经济潜力的发挥。进入新世纪,革新还要求有新的突破,即要以完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连续推进市场取向革新,从基础上消除束缚生产力生长的体制性停滞;在调解全部制结构、深化企业革新、健全市场体系、完满宏观经济调控、理顺分配关连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取得新的重猛希望,为经济生长不停注入新的活力。革新是经济生长的壮大动力,革新的不停深化和取得乐成,将最有力地推进经济的快速生长。与此同时,开放也要有新场所局面,即要顺应我国加入世贸构造的新形势,在更大领域、更广领域、更高条理上参与国际经济技能相助与竞争,拓展经济生长空间,全眼前进对外开放水平。

三、走新型产业化蹊径

中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最主要使命是实现产业化。产业化一样平常指制造业和第二财产占GDP的比重上升,从事制造业和第二财产的劳动力增长而从事第一财产的劳动力不停淘汰的历程。我国现在已处于产业化的中期阶段,尚未实现产业化,这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鸣。由于天下科技革命迅猛生长,信息化浪潮席卷举世,发达国家都已进入后产业化阶段,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已不能再走传统产业化的蹊径,而要用信息化发动产业化,走新型产业化的蹊径。新型产业化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斲丧低,四是情况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上风得到充实发挥。前四条是凭据我国人均资源短缺(注:凭据国家统计局质料,人均耕地面积2000年天下匀称为0.24公顷,而中国只有0.1公顷。人均淡水资源,2000年天下匀称为8241立方米,而我国只有2257立方米。人均探明可开采煤油储量,2000年美国为13.6吨,巴西为6.7吨,而我国只有4.2吨。)温顺应天下科技前进日月牙异生长的要求,第五条文是凭据中国人力资源特别富厚的国情提出来的。

走新型产业化蹊径,就要大肆推进黎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在政务、商务和黎民经济其他领域普遍应用信息技能;在着力生长高新技能财产的同时,用信息技能和其它高新技能、先进适用技能革新传统财产,实现财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能财产为先导、基础财产和制造业为支持、服务业全面生长的财产款式,处理好生长高新技能财产和传统财产、资金麋集型财产和劳动麋集型财产的关连。信息化和今世庖奇迹的迅速生长,使产业化的标志已不再主要表如今产业和第二财产增长值在GDP总量中占上风,而应是产业和今世庖奇迹增长值在GDP总量中占较大上风,同时农业增长值在GDP总量中的比重,特别是屯子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大大降落;建成独立完备的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体系,产业制制品在出口产物中取代低级产物占越来越大比重;制造业和第二财产的生长不因此拼资源、拼能源、情况恶化和生态破坏为价钱,而是随处要思量可连续生长,掩护资源和情况,提倡循环使用,接纳再用,重复使用,接纳新技能特别是清洁生产技能,前进生产历程和产物的绿色化水平,等等。

走新型产业化蹊径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走新型产业化蹊径怎样同珍视生长科技教诲和坚持可连续生长团结起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有许多题目要研究。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生长,前进城镇化水平

十六大陈诉对三农题目特别珍视,在经济配置和经济体制革新部门单列一题叙述,这是已往党代表大会陈诉中没有过的。陈诉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生长,配置今世农业,生长屯子经济,增长农人收入,是全面配置小康社会的重大使命。

十六大陈诉的一个紧张特点是既叙述农业生长的目的政策,又跳出农业探求管理三农题目的出路,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生长。陈诉肯定,屯子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财产和城镇转移,是产业化和今世化的一定趋向。要渐渐前进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都市和小城镇和谐生长,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蹊径。生长小都市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计划,公正结构,同生长州里企业和屯子服务业团结起来。十六大陈诉还提出,要消除倒霉于城镇化生长的体制和政策停滞,引导屯子劳动力公正有序活动。这无论在理论上照旧在实践上都有紧张意义。中国只有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将成亿的屯子富余劳动力向都市转移,才气使农人的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前进,才气从基础上管理三农题目,才气实现全面的小康,这已成为经济学家的共鸣。革新开放以来,我国都市化(城镇化)进程加速,至2001年已达37%,但是还不够快,至今仍有占63%的生齿在屯子,有占近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15%。以是,以后在深化屯子革新、增强农业基础职位地方、推进农业和屯子经济结构调解、掩护和前进粮食综合生产本事、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更有力地推进都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和谐生长。加速都市化或城镇化可说是生长新思绪的一个紧张方面,需认真研究诸如用都市化看法好照旧城镇化看法好、都市化蹊径怎样走、生长小城镇的职位地方与作用等题目。

五、连续调解财产结谈判地域结构

中心十五筹划提倡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解作为主线,这是顺应新阶段新形势(如经济举世化趋向在曲折衷生长、科技前进日月牙异、一样平常商品买方市场款式形成以及中国加入世贸构造)作出的准确选择。调解经济结构,除了上面已叙述的调解城乡结构外,主要是推进财产结构优化升级,实验西部洞开发战略,促进地域经济和谐生长。

调解财产结构,一是要积极生长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发行动用的高新技能财产,包罗信息、生物、航天航空、新质料、新能源财产,在政务、商务、大众服务和黎民经济的其他领域普遍应用信息技能。二是用高新技能和先进适用技能革新传统财产,大肆振兴装备制造业,包罗加速老产业基地的调解和革新。三是连续增强水利、能源、交通、通讯和环保等基础措施配置,重点配置和革新一批关连全局的重大项目。四是加速生长金融、物流、旅游和咨询等今世庖奇迹,前进第三财产在黎民经济中的比重,未来大范围增长就业岗位主要靠生长第三财产。做到了以上几点,我们就能实现财产结构的升级。

思绪范文篇5

关键词:增值税;转型;会计处理

一、我国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即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实现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此次增值税转型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是:自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和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同时,取消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和外商投资企业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政策,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

二、我国增值税转型的意义

(一)有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厚企业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成本由原材料转移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转移成本和生产工资成本等成本组成。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在取得时应按成本入账,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和其他有关费用;而消费型增值税模式,将设备采购过程中交纳的增值税作为抵扣进项,进人当期应交增值税额进项核算,不进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因而该设备折旧额就相应有所减小,反映到会计核算上,表现为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进而提高当期的利润总额。

(二)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企业可以将购置固定资产和其他材料时向销售商支付的增值税款一次性全部扣除。这样彻底消除了流转税重复征收的各种弊端,可以将增值税对投资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增加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长期看更可以刺激投资,拉动内需,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加速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

(三)更加符合配比原则

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计入成本,相应的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减少。同时固定资产折旧额增大,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费用增大,产品收入既定条件下,不符合配比性原则。增值税转型后,固定资产和存货一样,购进时统一设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允许从当期的销项税额抵扣,更能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和会计的可比性原则。

(四)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国际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普遍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只是个别国家采用。因此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顺利与国际接轨,减少贸易摩擦,促进中外企业间的正常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三、增值税全面转型后的会计处理思路

推行的消费型增值税,是一次彻底的增值税转型改革。固定资产购进环节的增值税就像购进原材料、存货等涉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一样,直接在当期销项税额中全额抵扣。因此,增值税转型后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原增值税转型试点企业也不需要再设立“应交税费———应抵扣固定资产增值税”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新增增值税额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等科目,而是统一直接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核算。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六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内蒙古东部地区、四川汶川等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2009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不再采取退税方式,其2008年12月31日以前(含12月31日)发生的待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期末余额,应于2009年1月份一次性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一)采购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采购的固定资产,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如果购进固定资产涉及支付运输费用时,运输费用按照7%的扣除率计算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例1]甲公司购入生产用设备一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40000元,增值税6800元,支付运输费1000元。已取得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固定资产409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870贷:银行存款47800

(二)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借记“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等科目;如果捐出方代为支付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则按照增值税进项税额与固定资产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例2]乙企业接受捐赠新固定资产一台,发票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支付运输费1000元。增值税由捐赠企业支付,各项合法凭证均已取得,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则相关会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10093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70贷:营业外收入117000银行存款1000

(三)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按照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借记“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等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增值税与固定资产价值的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四)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由于转型后对购进货物和固定资产不加以区分,建造固定资产领用的一般货物,也就和一般生产或销售领用一般货物的会计处理一样,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在会计核算上的具体表现就是建造领用一般物资其支付或负担的进项税不需转出。按领用物资价值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原材料”、“工程物资”等科目。

[例3]丙企业自行建造一大型生产设备,为工程购入各种专用物资200000元,支付增值税34000元,专用物资于当期全部用于该工程建设,则相关会计处理如下:1.购入工程物资时借:工程物资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贷:银行存款2340002.领用工程物资和原材料时借:在建工程200000贷:工程物资200000

(五)销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销售固定资产一般免证增值税;但是增值税一旦转变为消费型,销售固定资产就理应与销售一般货物一样计算并交纳增值税。

[例4]企业销售固定资产取得价款收入5000元,固定资产原值100000元,至销售时该资产已计提折旧92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8000

累计折旧92000贷:固定资产100000借:银行存款5850贷:固定资产清理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3000贷:固定资产清理3000

(六)视同销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自制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资产用于非应税或免税项目、投资、分配、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捐赠等用途时,应视同销售货物并计算应交增值税,分别借记“在建工程”、“长期股权投资”、“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

(七)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已按规定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如果相关固定资产专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允许抵扣的不动产项目,专用于免税项目、以及发生非正常损失的,应将原已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予以转出,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例5]丁企业将购入的固定资产20000元(已取得专用发票),其中50%用于本企业的厂房改扩建工程,另外50%发生非正常损失,增值税税率为17%,则会计处理如下:借:在建工程23400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23400贷:固定资产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00借:营业外支出234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23400

参考文献:

思绪范文篇6

一,现代林业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由重点开发原始林向大力发展工业人工林过渡;二是由单一的木材利用逐步转向生态与经济利用相兼顾。.现代商.钻林业经营思想及其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需定产,以产定造;定向培育,集约经营;林工结合,综合发展。

二,从宏观看,林业改革将主要面临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以理顺林业‘内、外部主要经济关系为中心,对现有林业行业体系及配套的产业政策迸行整体的重大调整;二是在不可能对“外援‘(社会扶持)寄过大希望的情况下,立足于改善林业内部活力,增强自身再造机能。

三,从发展要求看,林业改革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维护与发展,不可能以较大幅度地削减现有消耗水平为代价.;二是林业仍然必须尽可能地和不断地提高林产品的总供给能力。这就是林业改革从供求平衡看所处的基本环境。目前我们所能够做的工作,就是寻求与上述目标尽可能接近的发展模式。

四,从体制角度看,在“国家控制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总原则下,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促进林业市场机制的发育,逐步取消包括部分指令性计划在内的硬性控制,走上商品经济发展之路;二是逐步建立一套以经济杠杆为主要手段的林业间接调控体系,并制定出具体政策。

五,以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为核心的林业改革,要纳入国民经济的总体改革中。因为,林业改革必定受到整个经济改革速度,特别是相关部门改革的制约。

问题

下而仅就林业产业政策调整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做个简要的回顾:

1.关于林业的产业结构政策。由于森林资源再生产的严重萎缩,加上林产业内部加工生产能力的极度薄弱,潜藏着两个基本矛盾:一是林工矛盾;二是部门利益所带来的相应冲突。

2.关于林业产业的组织政策。有三个突出方面:一是行业分割问题。}习前至少有5个以上部门包容林产加工业,部门切块,行业分割,衔接松散,效益低劣等问题相当严重。据统计,目前全国人造板生产能力的60肠和造纸生产能力的95肠以上在林业以外的部门.这种局面的结果是,林业因经济危困走向衰竭,而加工亚甲原料殴乏也逐渐地陷入危境.二是布局问题,表现在总体布局和林工配套发展的区域性布局等许多方而。三是经营方向问题,“以、需定产,以产定造”的方针至今没有得到落实;林产加工业的产品选型及其配套发展不同程度地存有偏差;适销对路尚有问题,引导消费则差距更大。

3.有关林业调控政策。如在全面搞活中,我们需要对哪些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如何调控?特别是对于森林资源消长、林业经营方向、产品市场等重大问题的宏观调控,如何在活而不乱的原则下得以顺利进行?

4.关于林产品价格政策。价格问题仍然是制约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林产品内部价格结构,以及与相关产品的比价不协调这样两个基本方面。

5.关于林业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这项政策的基点大致包括:调节供求;出口换汇;以贸促技(技贸结合)。’目前在这几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表现在林产品进口与国内林业生产脱节及其相应的体制问题上。

6.关于林业的社会化经营政策。目前,生产集约化、集中化和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在工业生产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今后林业改革也要向这个方向,特别是生产联合的方向发展。建立以产品为龙头,实行行业管理的新型林业经营体系,将成为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重点内容。以上六个方面当然不是林业政策需要调整的全部内容,此外还有对林业的扶持政策、资金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调整的重点是产业内部的改革与搞活。

政策调整目标

从实质上看.产业政策调整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一个宏控与搞活、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机制。林业的政策调整将主要涉及到两大方面内容:①林工综合发展的产业结构政策,建立以产品为龙头,以资源为基础,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体系。②以“宏观调控,微观搞活”为中心的产业组织政策,建立以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杠杆调节为主,强化市场机制,提高林业自身•“再造”能力的产业组织网络。

从结构政策调整来看,将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1.加强宏观布局,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集中化与集约化程度,具有充足的发展后劲的林业生产力分布结构。这种布局将符合按经营目标区分的“分工”原则,“以营林为基础”,加强资源建设的原则,以及规模经济的布局原则。

2.加强林工配套建设,长、短结合。

3.在以销定产,并适度引导消费的前提下,调整林业主产品结构及林、材种培育结构的政策,亦即调整经营方向厂对资源的直接利用为主将逐步被深度加工利用为主所取代。

4.加强林产品对外贸易,走向国际市场的产品结构调整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1.简政放权,推动企业自主经营、自身搞活、自我发展的政策。

2.以理顺林业内部价格体系为重点进行价格改革;体现扶持和保证重点建设的特点,制•定特殊的林业税收、外贸和资金管理政策;集中财力,宏观调控林业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的重大布局;在一定时期内仍保持对主要产品重点流向的市场疏导,进而形成对林业的间接控制•体系,宏观调控的中心是,对建立新的林业产业结构体系加以政策或行政引导。

3.似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强化市场机制,逐步放开林产品市场,走向全面搞活。

4.促进林业联合,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第一步实现横向的林工联合,然后开展按最终产.品区分的行业联合。当新的林业生产力布局体系形成以后,还可以形成大区域的综合联合。在联合的基础上,强化林业的规模能力、后发能力和垄断能力。在具体方式上,可以有:①建设林工结合型林业企业;勿在森林资源分散经营•(以乡村或家庭为单位)条件下,资源经营联合体与加工企业之间的经济联合;③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森林经营与加工配套、各种加工生产能力配套的林业联合集团;④以产品为基础实行行业管理的林产工业企业集团;,⑤在过渡时期,产、销区域的各种联合,包括林一工联合。在上述政策调整逐步趋于完善之后,将初步形成现代林业以产业经营体系为主体的良性经营格局,这就是林业改革的目标模式。从总体上讲,这个模式将具备以下主要特征:①能保证森林经营多目标功能的最有效发挥,在搞好宏观布局基础上,对分目标、分区域配狡的林业资源和林业经营实行分类指导‘②改变以原木为中心的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向较高技术型的以最终产品为中心的综合利用发展。相应地使产业结构和行业体系趋于优化与完善,形成“以产品为龙头,林工综合经营,带动整个林业经济全而振兴”的新林业体系。届时将出现一批“林工结合型”的林业企业,林业生产各环节以拳头产品为中心的经济联合休以及体现行业管理的企业集团。③它将是一种计划与市场、干预与竞争相结合的模式,形成“国家榭钊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能保证林业企业在良‘性循环基础上依靠自身力量稳步发展的管理体制。林业经营单位将在国家间接调控体系的作用和市场引导下,分散决策,自主经营。在一个时期以后,对生产的指令性将被以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为原则的“决策价格”调控所取代。④大力发展林业商品生产,建立林业的产品市场和资源市场,并逐步地实行开放。在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市场开放的速度将主要取决于产业调控政策的调整情况,和相关部门开放市场的程度。其最根本的标志是看能否基本上实现营林与加工协调发展,即资源能否合理配置的目标。⑤在林业经济结构上,全民办林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未来的重点将放在以国营和集体经营为主的公有制经济之上,特别是那些具有配套生产体系和强大实力的林业行业集团上。同时,股份经济在未来的各种联合中也将占有相应的地位。⑥林业对外贸易将得到大力发展,不仅依靠产品进出口调剂国内余缺,同时依靠共有我国优势的林、副、土特产品占据国际市场,并开展技术贸易,促进全面发展。。上述目标模式就是我们设计过渡模式或改革步骤的基本思路。

过渡模式的若千政策问题

在这里,我们试图把上述思想的主要内涵做一些更为现实化和具体化的表述。

1.关于林业的分类指导政策。它是建立在林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基础上的一项最菇本的产业政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对商品性林业和公益性林业的分类指导;二是在全国范围内,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性林业发展战略及实施政策。林业的多种效益都终将体现在经济效益上。以取得直接经济收入为主要目标的经营活动为商品性林业;林业间接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对象是林业的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也可称之为公益性林业。’虽然,从效益划分的这样两重林业基本属性,无论是在商品性林业或公益性林业中都会共同存在,但随着经济发展,以这样两类分工为标志而区分林业经营活动及其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已是必要的和可能的,特别是商品性林业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现代林业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原始森林资源趋于耗尽,在人类文明对生态环境的良性化要求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对林产品需求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伴随着工业人工林的出现和林业集约化、现代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森林利用亚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在客观上要求林业发展的战略化布局,必须结合国民经济对生态环境和林产品的双重要求,对国土进行科学的全面规划与整治。对于商品林业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的区域,规划一批高度集约经营和实行定向培育的商品林业基地,并建立“一体化”配套建设体系。同时,对老基地(特别是现有国有林区)中的大部分企业,实行以改革经营方向,优化产品结构为中心的结构性调整,这部分由新老林业企业(或联合企业)组成的商品林业基地,将担负起我国林产品供给任务的绝大部分能力。它标志着,我国林业建设己由单一利用自然时代,转移到了根据人类的需求安排、布置和改造自然的为我所用时代。实施这一步骤是进行林业产业结构性政策调整的基本方面。对于公益性林业,逐步建设一批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如“三北”、长江流域、黄淮海流域、平原林网等;建设一大批以搞活山区经济和提供薪柴能源为主要目标的群众性林业工程。对于防护林建设,连同自然保护区和以非商业性经营为主的森林旅游区域等方面的建设工程,应制定相应的事业型管理政策。制定区域性林业发展战略,提细寸上述林业分工思想的具体化。我国传:统的林业区域划分,是国有林区、集体林区及无林、少林区,实质上这种分法只是给人提供了一种所有制的概念。随着体制改革,这种格局将会随着变化而失去其概括性的意义。按照新的林业格局,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性林业将主要包括:①基地型林业(商品林业之主体):②生态型林业(重点防护林体系);③社会型林业(非上述两项重点区域以外的林业总体)。前两项作为典型的专业性林业,在经营上都有着鲜明的商业性李公益性特征,相应地也就有产业管粤政策和事业管理政策(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生态林业的商品化)。而在社会型林业经营体系中,还将能区分出以商品经营为主的林业(如大部分林农、兼林业的农民以及一部分林业企业);小型生态防护林业,或兼而有之的所谓“兼融型林业”。国家政策指导或调整的重点是前两部分。

2.林业经营的“一体化”政策。这是调整林业产业组织政策的重点内容,主要目标是完善行业体系,理顺林、工等多层次经济关系,综合经营,全面发展。我们认为,以“华本原材料生产部门”来定义林业是认识上的一个失误。完整的林业产业应该是从培育资源到加工成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以及与此过程相适应的整套经{营体系。在利用原始资源的早期和中期,人类基本上是以掠夺式开采向自然界取材,所谓林业就是一个以采掘业和简单加工为主、的工业部门。随着资源结构的变化和人工林的兴起,许多林业先进国家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就将注意力投放在培育资源、’深度利用上。迄今许多国家己形成了一套以培育资源为基础,以工业利用为先导的林业建设体系。近年来:在苏联也提出了建立“集约育林业”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这种体现长短互补、协调发展的林业经营体系,能够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自发地得以实现;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则必须通过有计划的产业结构与政策调整,以改变日前为分列皆澳、签汤窦豆勺襄充聋里、各是宾岁。生本刃吉万周遭的基础上,再对产品结构实行调整,其基本方针是发展以利用纤维原料为主的人造板工业(包括纸品),抑制大径级木材生产。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工业利用与缩短营林周期、实行定向经营结合起米,扬林业之长,抑林业之短。而其最基本的问题则是以销定产,以产定造,并适度地引导消费。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上述方面应作为对林业实行调控的主要日标之一。

3.经济运行机制的良性疏导政策。林业改革的成败将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宽松的外部环境和有生机的内部活力”两个方面,而从根本上说,产业的生存发展将更主要地取决于内部有无饱满的发育活力。建立新型的、通畅的林业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就是建立以商品经营和市场机制调节为主导原则的林业生产、流通体制。主要包括:①享有自主经营权利、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实行民主化和科学化管理的企业经营机制。②以林工“一体化”和区域性联合为主体,实行广泛横向联合的适度经营垄断与竞争机制。③在林业产业内部关系及与根关产业经济关系相对理顺的基础上‘建立体系完整的林产品价格管理体制;在过渡时期,以建立在理论价格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品社会价值的“决策价格”,作为调整内部分配关系和资源合理配置的辅助手段。④在价格关系相对理顺,特别是资源价格体系得以确立之后,建立以经济调节为主的资源管理体制。资源问题将作为“企业命脉”而置身于企业经营活动,改变目前仍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的管理体系;森林资源经营长周期的绝对劣势也将被以产定造、定向培育的短周期经营为主所取代。⑤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对生产实行指导性计划,实行市场开放的计划一一市场体制。在这里,对林业企业经营机制和对计划、价格和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并行的,林业经济体制一与政治体制改革是并行的,强化经济调控与逐步开放市场也是并行的。、这些虽已不是新问题,但在实施改革中仍需十分注意各个环节的协调进行,以避免出现类似于“多砍少造”,甚至“只砍不造”的局面出现。

思绪范文篇7

关键词:辨证思维政治教学

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思维的重要性。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爱因斯坦也说过:“人们解决世间所有的问题是用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书本”。可以说,思维能力在任何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指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辩证法规律进行的思维,能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和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总之,是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它是思维能力的核心。

一: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时代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上,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体系。”国民素质的提高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为此,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的。

现代教育以思维为首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学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学科教学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法都要相应有个转变、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发展智力,传播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以思维能力培养为首要目的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3、培养思维能力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本身的要求。

首先,思想政治课本身设立了思维能力目标。高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设立了如下目标:(1)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归纳和演绎的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比较的能力、克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学习辩证的思维方式。(2)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增强政治课内在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变成全体学生的“思维体操”,把大部分课都上成“思维训练课”,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内在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培养才能获得。因此,政治老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总结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在政治教学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运用博引趣例法,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兴趣作向导。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教师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运用事例、故事、音像,乃至名言、谜语等教学媒介展示出来,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思维,把教师讲的材料与课文中的原理联系起来思考,触类旁通便很自然地理解了相关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这个原理来说明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如,在讲授哲学《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一课时,我们可以从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中选取事例,就拿“曹冲称象”来说,就是对青少年进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极好范例。“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的梗概是,有一天曹操得到一头大象,曹操想称一下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有多重,问手下大臣有什么办法。一位大臣说,可以砍倒一棵大树来制作一杆大秤,曹操摇摇头——即使能造出可以承受大象重量的大秤,谁能把它提起来呢?另一位大臣说,把大象宰了,切成一块块,就很容易称出来了。曹操更不同意了——他希望看到的是活着的大象。这时候年方7岁的小曹冲出了好主意:把大象牵到船上,记下船边的吃水线,再把象牵下船,换成石块装上去,等石块装船达到同一吃水线时再把石块卸下来,分别称出石块的重量再加起来,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曹冲在7岁时是否真有这样的智慧,难以考证,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所包含的辩证逻辑思维:能从错误意见中吸纳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看似不切实际,因为没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它却包含着一个合理的因素——需要有能承受住大象重量的大秤才能解决问题;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谬,怎么能把活生生的一头大象拉去宰了呢!但在这个意见中却包含着一个非常可贵的思想——化整为零。曹冲正是吸纳了两位大臣错误意见中的合理因素——设法找一个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船正好能满足这种要求;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块代替大象可以实现“化整为零”。

正是这种辩证思维加上生活经验积累和敏锐的观察,使曹冲创造性地解决了他所处时代一般人所不能解决的难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辩证思维不仅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性突破这一环节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都有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

2、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相互激励中得以强化。

市场的激烈竞争能使经济发展迅猛,而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强化刺激认知手段,设置辩论、课堂讨论等适度紧张的课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脑的思维活跃而敏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强化。辩论能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比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让学生先自主预习,然后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辩论赛,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首先根据观点立场确定两方的组员,在学生的推荐下,选出两方的组长,由组长组织组员分工查找知识点作为论据。然后通过辩论赛双方各陈述其论据。这样,学生不仅能理清这几个知识点:(1)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2)洋节日是西方文化的集中表达。大规模集体过洋节,会影响本民族文化传承,不利于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的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4)引进西方洋节,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而且在辩论中改变了学生“非此即被”的思维方式,要学会从两点去看问题,从而使自己的辨证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3、设置高质量的疑问,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疑问是思维的先导,当有了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时,大脑才能活跃起来。当然,高难度并不等于高质量,关键在于设计的巧妙。一个精心设计的巧妙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相互争论和启发中得以拓展。如:在讲授量变和质变时,我选用了如下一个《分粥》的故事: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轮流分粥,分粥的先拿出自己的那一份。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讲完故事,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1、应该如何分,大家才会没有意见同时自己又不会吃得最少?2、用今天所学知识应怎么解释?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得出结论:1、分粥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2、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第一,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第二,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方式和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分粥》故事中,同是七人分一桶粥,有抓阄分粥、轮流分粥、推选分粥、委员会分粥四种分粥方案。谁分粥,谁先拿粥,这些方案是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周饱一次、腐败粥、凉粥。只有一种方案,虽然只是改变了分粥者拿粥次序,就是改变了拿粥的排列方式,分粥者不是先拿粥,而是最后拿粥,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终于实现了完全公平公正公开,达到了良好的意愿,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这正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方式的体现,这种质变,也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可见,运用材料设问,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

我们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容,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克服错误的思维方式过程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这既是教学实践本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

参考书目:

温寒江《创新能力》

阮美玲《浅谈例子启发在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王朝英《利用辩论法培创新思维能力》

思绪范文篇8

树立创新创牌意识,年下半年地税信息化工作总的思路是:进一步科学拓宽工作思路。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狠抓基础工作规范,加强征管数据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技术,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主动展示品牌亮点。

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一、充实整合信息技术人员队伍。

二、狠抓基础工作规范,全面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一)、进一步健全市局、基层分局二级数据管理规范和工作机制。

征管信息数据是税务部门据以统计、分析、管理、决策的基础,信息数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管理的质量和决策的正确性。根据上级要求及我局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市局各部门和各分局数据管理的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分工和流程,明确了数据管理(包括业务代码管理、业务数据审计及系统数据调整等)工作的具体要求、方法,特别是要把税收征管信息数据的维护更新、校验审核等保全保真管理作为税收业务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加强数据审计,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真实和一致,把数据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落实。

(二)、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强化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信息、数据的可靠、真实和一致。

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加强对数据的清理、“整治”,对每次数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充分重视,认真分析错误信息的成因,并及时进行更正,提高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各分局也要高度重视了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把企业信息录入、鉴定、开票环节关,认真履行数据审计工作,确保各项数据信息正确无误,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正确、可靠的依据,形成数据整合、提炼、加工、分析、推送的平台。

三、树立创新、创牌意识,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

(一)、做好现有品牌项目的升级完善工作。

1、做好“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完善。

“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是我局前几年开发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的品牌项目,为了使这一软件更加完善,我们将针对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整合和升级完善,在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上取得新的进展。

2、做好“单位管理软件”的应用推广工作。

“单位管理软件”是我局新开发的适用于各行业使用的单位管理软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税票开具,还从对纳税人的管理、税款的征收与分析统计、税票的管理等方面考虑,能自动计算本身的应纳税额等。该系统使用效果明显,深得用户好评。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

3、做好“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的升级开发工作。

“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也是我局开发的为了加强对信息设备的管理,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的设备管理软件。为了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对全局的信息设备进行跟踪管理,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分析、诊断出故障的大体原因,缩短维护排除故障的时间,我们将进一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步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和完善,使该软件真正实现网络化、实时化。

(二)、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为征管工作服务。

1、研究开发税收征管电子地图。

(三)、加强信息化宣传,主动展示信息化亮点品牌。

强化信息化工作的形象展示,强化亮点品牌的宣传推介,强力提升地税信息化的知名度。

四、以点带面,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继续推进“系统管理员互动跟班制度”,不断完善“以点带面”的信息技术培训平台,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1、市局系统管理员(信息科技术人员)要坚持于每月申报期轮流到分局跟班作业,现场解决各类软、硬件问题,帮助分局信息维护员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调研,对分局好的操作方法给予推广,将各种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整合成书面交流材料,供各分局借鉴。

2、分局要主动安排系统维护员到市局信息科跟班实习,学习各种系统的日常应用和维护,以及部分硬件的保养与简单维修。分局系统管理员接受一定的指导后分配部分系统维护工作,学习数据库、数据处理等操作业务,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与信息科技术人员交流、沟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组织系统管理员开展调研和交流。

为了培养和鼓励系统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系统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位系统管理员根据市局布置的调研课题,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调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认真搞好调研工作。

4、基层系统管理员要履行好本分局培训职责。

基层系统管理员通过学习提高后,要肩负起对本分局税务干部的培训提高的重担,真正起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作用。在每项新软件推广应用前我们将安排基层系统管理员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回去后再对基层税务干部进行培训、辅导,还要负责好对纳税人的相关操作系统的培训、辅导工作,履行好培训职责。

五、把握好新大楼搬迁契机,优化设备和网络性能。

1、整合计算机硬件配置,优化信息处理支持环境;

2、搞好机房建设,做好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加密机等主机及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

3、做好ups电源的维护,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的不间断安全运行。

六、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征管服务。

我们信息科作为沟通上级机关和基层分局、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桥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技术环节,为此我们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一)、配合职能科室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二)、为基层提供技术保障、为纳税人提供技术服务。

1、及时处理基层分局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为税务干部做好技术指导和帮助;

2、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分局解决征管难题;

3、及时解决纳税人在电子申报和电脑开票中遇到的困难,为纳税人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思绪范文篇9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条件的重要部门。林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更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体,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林业始终处于优化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主体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当前我国林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两大挑战: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我国的森林资源仅占世界的4%,森林覆盖率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林业受到社会对生态环境需求提高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对林木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森林资源、木材及林产品显得更为短缺。200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达6000万m3-7000万m3,在未来10年内年均木材供需缺口在3500万m3-5500万m3之间,林业受到社会对木材产品需求不断提高的巨大挑战。因此,林业的发展必须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投资的可持续增长。

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但林业的投入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需要,环境问题仍然严重,木材供需缺口依旧巨大。而且林业的投入主体仍然是政府,社会投入明显偏小。1998年到2003年,我国林业总投资1245.7亿元,其中,国家投资930.6亿元,占总投资的77%,而社会投资仅有315.1亿元,只占该时期投资的23%。

二、林业发展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撑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林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转轨时期,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支持,需要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形式来支持林业发展,通过金融来促进林业发展,激发企业活力,推进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然而,在整个林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始终没有建立一个适合林业特点,满足森林多重效益发挥的林业投融资体系,原因很多,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林业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未能有效地吸引社会资本流向林业,使林业发展受到资金瓶颈的制约。投资的可持续增长需要在林业产业和社会资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鉴于林业产业的特殊性,既要实现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又要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还要进一步做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整个林业进行细分,生态林业发展更需要一个稳定的资金循环机制,解决“市场失灵”造成的资金运动障碍。现有的不健全的资金投入机制,难以保证生态林业持续发展。商品林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形成森林资源持续经营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与之相适应的资金运行机制要求实现多元化的资金积累机制和高效的资金投放机制。然而,我国林业产业投资的特点是投资周期长、风险大、效益低,这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从资本运营的角度来说都是应当规避的,这就要求我们重新正视林业产业资本投资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权衡比较。要真正实现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林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进行林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资金的投入,尤其是社会资本的进入,这对解决林业资金不足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都有巨大的意义。因此,为了吸引社会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林业,必须探寻阻碍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最根本原因,以便从源头上解决这些关键制约因素,畅通社会资本进入林业的渠道。金融的基本功能是在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下对资源进行的跨期配置,其本质就是重组不同时期的现金流,最终实现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更高的效率来连接资源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金融还能够为投资决策传递真实、可靠的信号,建立起有效的“筛选机制”,使低效率的项目投资被淘汰,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从而提高整个社会配置资源的效率。可以说,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林业也不例外。

林业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最佳途径。然而,以前我国林业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林业与金融结合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金融有效地服务于林业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因此,如何利用现代金融手段为林业提供金融支持,探索林业与金融有效结合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利用社会资源发展林业的背景下,探寻阻碍社会资本流入林业产业的根本原因,并将金融工具作为现实载体应用于林业发展过程中,其意义不言而喻。

三、林业投融资体系研究思路与方向

林业生产资金占用多、资金周转时间长、投资收效慢,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就营林的投资特征来看,在林木生长周期中,需要不断地投入,包括造林的投入和林木管护、采伐运输成本的投入。对于造林的组织来说,现金流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于林业的外部正效益产生的社会补偿收入(我国目前还没有实行用材林的外部补偿制度,且对用材林的补偿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在存在外部正效应的情境下,补偿是必须的,否则私人投资达不到社会对林业投资的最佳水平),二是林木成材后的采伐收入。林业产业前期的不断投入并形成林木资产且难以流动,到林木成材后采伐获得一次性收入构成了我国林业的典型金融特征。

资本的本性在于增值,资金的使用如果不能带来效益,不能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或者因为投资风险过高,难以实现预期收益,投资者就会逐渐退出该部门而最终导致其资金断流。正是由于林业产业的特点以及资本增值的金融属性,形成了社会资本难以流入林业的巨大障碍,主要表现为: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收效慢,使投资者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其预期的收益,从而降低了投资者的积极性。由于林业生产的长期性,很难预测若干年后市场的价格、供求情况,造成林业生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极高,使投资者预期收益难以实现。森林资源资产生产周期长,极易引发生产者的资产流动性问题,使投资难以为继,短期资金难以流入到林业。

而且林业项目投资额较大,而森林资源资产的难以分割性,使中小投资者望而却步。目前商品林投资已是林业投资的一大热点,打破了长期以来林业投资效率低下、回收期长等特点。但从总体上看,众多投资者投资于林业还比较盲目,由于林业生产条件的复杂性和引种的时间还比较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商品林的投资造林或租地投资造林到底能否赢利、赢利多少,以及投资回报率、收益率等经济指标并没有相应数据进行支撑,因此必须对商品林业的投资收益率进行测算,确定林业投资收益率的基本水平。以投资收益率作为基准指标,就可以深入地考量影响投资收益率的相关因素,分析营林成本、林业税费等相关因素对林业收益影响程度及所占比重,从而为提高林业投资收益水平提供解决路径:一方面营林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降低林业税费,清除影响林业收益实现的相关政策因素。

投资造林风险有多少、如何最优投资经营等一系列生产经营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分析各种风险(包括政策、法律、市场等等)对林业投资收益实现的影响因子,以便采取相应政策措施降低林业投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促进林业投资收益的实现。林业投资存在周期长、流动性风险大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金融工具现实载体,在林业产业和社会资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根据商品林业和公益林业的不同运行规律和投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融资计划及采用相应的金融工具,实现森林资源资产投资标准化,使短期资金和小额资本进入林业。通过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风险投资、林业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有效吸收社会资金,借助于不同的金融工具实现资金的跨期配置,从而实现资金积少成多,化短为长,实现林业投资的可持续增长。同时政府需要根据林业投融资运行的规律,根据相关金融工具的特点,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四、新型研究体系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根据以上分析,林业投融资体系的研究需要将金融理念、金融工具引入林业发展中,实现林业与金融的有效结合,一方面扩大了金融资本的辐射领域,另一方面可以明确不同类型的林业投资方向,提高林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优化投资水平,强化投资项目财务监督,促进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健康发展。

第一,有利于树立商品林投资经营方向和相应的产业地位。多年以来,林业投资项目以失败居多,其主要原因就是林业投资盲目性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具体项目决策和建设的过程中,主观臆断,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造成了种种投资决策性失误。通过对商品林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测算出商品林投资经济收益与成本开支,得出较为科学、客观的结论,既不夸大也不贬低其产业收益与地位,为林业投资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第二,有利于加强林业生产成本控制,确定商品林最优投资水平。在进行商品林培育过程中,不同的地理种源、种植密度、施肥肥种以及整地等的投资成本是不相同的,有的甚至相差很大,只有通过科学收集相关生产经营成本范围,确定各项成本的合理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加强商品林投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为提高林业投资经济效果提供科学指导。不同的经营措施及其经营强度都直接影响到林业投资的最佳经济效果。只有对该项目进行在各种经营措施下经济效果的评价,才能得出最优的投资水平。

第三,为营造林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督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林业主管部门非常缺乏有关商品林投资的相关成本———效益资料,这使得他们对投资项目的财务监督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林业投资中,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完全性,对项目所需资金没有一定的尺度,往往出现了对项目的盲目概算。在这种情况下,要么造成项目建设资金的不足,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么就是资金的严重浪费,投资缺乏效益。因此,产融结合有利于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科学审核营造林的项目概算,为营造林工程的财务监督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思绪范文篇10

我国证券市场在发达生长的初期,券商之间的竞争重要取决于制度、配景等非市场经济方面的因素。1998年末《证券法》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将渐渐走向范例和成熟。实验分类管理后,券商各项业务在渐渐走向范例、理性和有序的同时,竞争将更为猛烈,券商自身的实力将成为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为此,一些综合性券商在证券市场低迷而纷纷缩减其他部分时,却增强了研究机构的气力。这是由于,在新的竞争款式下,研究实力将成为综合性券商焦点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增强证券研究,促进研究与业务的配合生长

一、证券研究是综合性券商各项业务深入生长的基石

(一)承销业务危害加大、责任增强,研究实力决定承销的成败

我国股票的承销业务自股票市场开业以来,基本上是在低条理上竞争,加之非市场经济因素的滋扰,大多数投行职员的精神重要放在争项目上,真正做好项目的较少,以致太甚包装成为果然的秘密。凭据《证券法》中证券刊行权利、责任的划定,券商承销将负担连带责任危害。同时,凭据第二十八条的划定,以后股票的刊行价钱将由刊行人和承销商协商确定。这条划定意味着承销商没有刊行失败的危害、一级市场没有投资危害的“新股不败”将成为神话。股票刊行改为协约定价后,差异刊行企业的市场定价将区别开来,一级市场刊行价和二级市场交易价将大大靠近,一级市场危害上升。这就要求券商必须对刊行人的行业远景、谋划业绩、财政状态等有苏醒的相识和明确的坚定,在判定企业真正价钱的基础上拟订出公正的刊行价钱和刊行方案。一旦刊行失败,一级市场的股票被套,或负担其他连带责任危害,将可能引发公司财政危急。因此,作为券商研究最基本内容的公司阐发和定价,将直接关连到刊行的成败以致券商自身的生死。

(二)自业务务理性化、范例化,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凸现

自业务务不停是券商重要的利润源头。在二级市场较好时,自业务务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左右,行情较差时其比例也在20%左右。我国券商自营曾经存在许多违规行为,如挪用客户保证金、与上市公司联手炒作、散布谎言、使用股价、对倒、内幕交易等。《证券法》出台后,监禁将越发严酷,违规行为将负担更大的执法危害。同时,券商有限的资金将在承销、掮客和自营中分配,因此,券商的自业务务将越发理性,看重躲避危害,整个投资理念将孕育发生厘革。

首先,增强宏观研究,掌握政策导向,有利于券商低落体系危害。虽然体系危害源头于宏观因素厘革对市场团体的影响,而且不以单个券商的意志为转移,但这并不即是说券商就无法低落体系危害对自身谋划孕育发生的不确定性。正由于体系危害源头于宏观因素,即源头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钱币政策)的调解、重要经济指标的颠簸、经济周期的影响等,所以这些体系危害在肯定水平上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比喻,经济周期的颠簸有肯定例律,政策的调解是基于整个社会经济更健康地生长。因此,增强宏观研究,把握住政策导向,就可以有用地低落体系危害。

其次,券商自营将越发依赖于对行业的研究和公司阐发。在一个投机性很强的证券市场中,券商自营重要依赖于资金上风、内幕消息或乐成的做庄,研究部分的上市公司投资价钱阐发陈诉通常难以得到投资管理部分的认同。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完满,公司股票的价钱将越来越表现着实际价钱,这要求券商研究部分必须深入明确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的行业。具体内容包括:跟踪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动向,充实相识我国产业政策未来厘革的趋向及其行业经济的结构,正确阐发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周期及其在行业中的竞争态势,并增强对企业的贩卖收入、行业的资本结构、市场条件、企业历史等方面的研究;阐发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与厘革、公司的久远计划,相识公司的资产重组状态及其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上市公司的现状和生长远景,阐发公司的市场领域、产品的质量与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内部的管理体制;研究公司未来投资的接纳期限、资金的时间价钱;研究公司财政报表上的各项财政指标,正确地预测公司的未来收益和公司的业绩增长状态,阐发公司的股利政策与操作;对企业举行真正有用果的实地视察,提供有价钱的行业研究陈诉和资产管理操作提倡。全部这些事情,都不是一样平常的股评人士所能真正明确和把握的,它需要真正的行业和公司研究方面的专家。

(三)购并业务作为新的利润源头,行业专长将成为竞争要素

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购并浪潮的睁开,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对券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券商还仅仅寄托自身配景或议决走后门、拉关连、吃吃喝喝夺取业务,不前进业务档次和水平,将会越来越受到寄托专业上风举行全方位服务的券商的威胁。以购并策划、资金债务管理、项目贷款和投资咨询为重要内容的真正的市井银行业务必将成为21世纪券商竞争的主战场。这要求券商在提供传统的承销服务的同时,还需资助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举行资本运营,提供投资咨询和管理、企业诊断、项目融资等全方位的高智能服务。

1998年的证券市场购并活动汹涌澎拜,沪深两市共有476家公司举行过或大或小的资本运作,重组事故达925起,但其中却鲜见投资银各人的身影。其中自然与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购并活动自己的非市场经济因素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的缘故原由即是券商缺乏专业的人才储备,特别是缺乏对一些行业特别醒目的专家,大部分投资银行的并购照料都只是狭义并购专家,即只对并购业务自己非常相识,但对涉及并购公司所在行业却知之甚少,因此写出来的提倡和方案难以引起企业的猛烈兴趣。

美林证券购并业务迅速崛起的经验陈诉我们,作育和吸引行业专家对形成投资银行的焦点竞争力至关重要。人们一样平常都以为人际关连在并购业务中占据很重的分量。但美林证券在经过调研后发明,客户对并购照料的终极要求是提供可以真正资助他们拓展业务的提倡和方案,提供有价钱的创新提倡,怎样种产业和产品应被珍视,购置什么企业能增强他们的主业务务等。因此,美林证券以重金充实了行业研究气力,行业专家高出煤油、自然气、金属、矿业。正是基于他们行业方面的专长,他们提供的提倡通常高人一筹,因此赢得了像百事可乐、卡特彼乐这样的至公司的业务。1993年美林的并购业务只列在全美排行榜第八名。经过5年的开心,它终于在1997年景为全美第一。

视察我国现时的投资银行业务,同本地政府官员的人际关连是业务成败的要害。随着企业并购的范例化和市场竞争压力带来的观念转换,资产重组将从单一寻求二级市场效应或为应付某些地方政府不确切际的“主座意志”生长到真正从现实出发,从公司生长角度来思量题目;而企业对现有投资银行业务的要求也不光停顿在熟习一样平常投行业务上,行业方面的实力将成为权衡券商投行业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四)掮客业务软扩张,研发气力是支持

掮客业务利润是稳固的利润源头,在形势较好的情况下,掮客业务孕育发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30%左右,而在局势低迷时,掮客业务孕育发生的利润占券商利润的50%,因此该业务不光是掮客类券商生存生长的支柱,而且也是综合性券商不行轻忽的利润源泉。以后券商掮客业务的扩张不应再像曩昔一样单纯议决收购业务部的要领,而应走一条软扩张之路。“在谋划客户资本的基础上谋划客户”,将成为以后掮客业务应当坚持的谋划目的。

随着市场危害的加大和投资理念的转变及投资实力的增强,个体投资者对信息咨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已不餍足于简略的预测大盘或个股短期动态走势、流传种种小道消息的信息服务,而会越发看重宏观基本面、上市公司谋划状态和财政状态等基本面的阐发服务。议决咨询服务或投资理财服务,使客户的资产保值增值,即是所谓“谋划客户资本”。在谋划客户资本乐成的基础上,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客户加盟,从而到达“谋划客户”的目的。“谋划客户资本”必须以实力富厚的研发气力作支持。一个具有肯定例模与实力的壮大的研究机构将起到重要的不行替换的作用。

二、借助综合性大型券商的雄富厚力,细密团结各项业务,证券研究才气得到久远生长

券商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就像高新技能企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一样,资源的投入比例是权衡公司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承销业务、自业务务、购并业务和掮客业务是券商的焦点业务,证券研究应牢牢围绕这四大业务举行,依托这些业务的生长而生长。《证券法》出台后,券商将分为掮客类和综合类。作为掮客类券商,由于不能开展投行业务和自业务务,单一的掮客业务将难以支持起实力富厚的研究气力,证券研究不能与承销业务、自业务务和购并业务相团结,生长空间将非常有限。搪塞中小型的掮客类券商而言,在设立信息部分的同时,更多地借助外界的研究气力可能越发切合经济效益原则。

三、增强公司计划研究,成为公司久远生长的战略性照料

研发部分作为券商的人才基地和公司各项业务的照料,也应该为公司的生长提供战略性提倡。如增强公司内部管理的研究,为公司的危害控制、业务监禁等提供框架性提倡,从而为公司的团体计划和久远生长奠基基础。

依托研究气力,树立券商品牌

在今世经济条件下,有信誉的公司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公司的一种特别的无形资产,以致比有形资产价钱更高。品牌的价钱源头于品牌所代表的公司的服务、对客户的吸引力等无形因素。它是公司形象、荣誉的最轻便的代表,表现了公司谋划的组合效益。公司要生长,必须从一开始就在谋划公司的同时谋划自己的品牌,而且不为暂时的长地方疑心,树立恒久谋划公司品牌的思想。现在,一些券商在谋划中短期行为紧张。如在承销业务中,接纳做一次就跑的要领,而不管公司上市后是否能够生长,使得一些经过券商太甚包装的公司上市后不到一年即出现大幅亏损。这种短期行为既有害于市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也会极大地侵害券商自己的信誉。因此,恒久谋划公司的品牌与公司的其他资产的谋同等样重要,这对我国正在迅速生长的券商来说尤其重要。

对券商而言,研究部分和其他寻求利润的业务部分纷歧样,没有利润指标的制约和职业品行题目的困扰,因此是最容易和适当包装的。同时研发部分会集了大量行业、宏观经济和证券市场理论方面的人才,他们高质量的研究效果也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有的研究职员经过恒久的研究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因此研究部分是容易出效果和树立身牌的。同时岂论投行业务或掮客业务,如果借助名副着实的研究气力,将更容易得到客户的信托。如国内有些著名券商就非常看重研究事情并发挥研究部分在业务开展中的作用,效果显着。

增强证券研究,促进券商营销

一、资助券商与上市公司创建恒久相助关连,实验主理券商制

主理券商制是指券商和上市公司之间议决签署协议或股权加入等情势,形成稳固的优点关连,创建稳固的相助关连,以低落双方的交易和运营资本,促进券商和企业的公正分工和配合生长。企业专注于产品谋划,券商则发挥专业上风,资助企业开展资本谋划。

当前与上市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重要是券商的投行部分,由于投行部分业务繁忙,投行职员精神有限,对行业的相识也难如研究机构的行业阐发员一样深刻,与上市公司创建恒久的讨论难度较大。因此,仅仅依赖投行部分与上市公司创建主理券商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借助研究职员的气力,将使良好的愿望变得确切可行,并在业务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业务洽谈时,由投行业务职员和研究所的行业专家一起出面,先由研究员同客户探究客户所代表公司的产品、市场状态、行业生长职位地方及存在的题目,向客户提交权威、详确的研究陈诉和咨询提倡,再探究企业发股前后的股权运作和恒久生长。客户对专家的专业知识和本事心悦诚服后,再由投行业务职员为主与客户举行讨论,开展业务。在一阶段的业务完成后,由研究职员与公司继续连结亲昵的讨论,研究职员可以随时提供行业方面的咨询服务,也便于实时相识公司和行业方面的动态。这样,可以促进研究和业务的配合生长,便于券商与企业创建恒久的相助关连。金信证券研究所曾为海尔策划2000年进入世界500强的恒久资本运作方案、大唐电信职工持股会方案以及充任津港储运、强生股份、大众出租的财政照料,取得了企业信托,创建了良好的相助关连?佣缎邢钅康乃忱勾蛳铝思崾档幕?BR>二、议决研究部分与政府机构创建良好关连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是我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筹资者,政府业绩又通常取决于本地经济或行业经济的生长(虽然通常是短期的),而这又与政府官员的小我私家业绩讨论在一起。无论如今或不远的未来,政府部分在投行业务方面仍将饰演极其重要的脚色。因此,政府是券商营销面临的一个不行轻忽的目的,在一些发达国家也不破例。使用好政府资源,力所能及地为政府部分生长地方经济出策划策,将有力地推动投行业务以致券商团体业务的开展。

三、与投资者交换,维持恒久相助关连

以后掮客业务将越发看重软扩张,这需要有富厚的研究气力做支持。如今有一些券商借助研究所的气力,由研究所举行“股民学校”,向投资者解说宏观基本面和公司的财政、谋划阐发要领,有的还由研发职员充任某些投资者的“高级秘书”,为投资者提供“天性”服务和“定向”服务,得到广泛接待。这是外洋掮客业务的生长偏向,也是我们细听投资者心声,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吸引恒久客户的重要措施。

连结证券研究机构的相对独立性,树立研究品牌

证券研究在我国照旧一个稀罕事物,与发达市场证券研究机构相比,我国证券研究机构从研究内容、研究要领到生长模式上大概都还处于较为稚子的阶段,加上自身定位不明,在公司中的职位地方随行情和业务的开展而摇荡不定。究其缘故原由,重要是由于证券研究部分始终处于隶属职位地方,功效定位不明确,研究偏向不确定,一样平常事情脱离基础研究,以致许多证券公司的研究机构广泛酿成公司的秘书部、股评部,难以提出有价钱的研究陈诉或投资提倡,基本上对整个公司的除掮客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不起任何作用,从而造成研究部分在公司中处于无足轻重的职位地方。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必须连结证券研究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才气在证券研究和自身业务的开拓上取得突破。为此,我们举行了探索。1998年初,金信证券研究生长部改制成为金信证券研究所。1999年8月又经上海市工商局答应,改制为完全独立的“上海金信证券研究全部限责任公司”。连结证券研究机构的独立性有以下利益:

一、有利于稳固队伍和经费,以形成科学的研究机制、研究要领、勉励机制和生长模式。建立研究所后,我们凭据研究和业务生长的需要,在内部设置了七大职能部分,即行业与上市公司部、宏观经济研究部、市场研究部、国际业务部、信息部、编辑部、综合管理部以及跨部分设立的宏观预警小组和基金小组,在管理上实验部主任认真制,统一管理、分工认真。

二、促进证券研究事情的生长,前进研究事情的权威性。同公司其他的部分一样,研究事情能够而且应当服务和屈从于整个公司的生长。但券商研究同任何研究一样,只有独立的研究才气连结公平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也只有这样,研究本事有生命力,研究职员才气埋头研究并提供权威性的公平客观的研究陈诉。现在应偏重克服这样的误区,即轻忽研究事情的独立性,把研究部分视作业务部分的隶属,为公司自营坐庄、刊行配股承销举行所谓的“股票推荐”,或为二级市场客户短期炒作提供信息和“股评”,或把其视为“遮掩”、“宣传部分”。应该说,这些事情几多带有急功近利的味道,几多有些偏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而终极倒霉于研究部分以致整个公司的荣誉与团体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