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3:30:00

水能范文篇1

2、知道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3、知道水能和风能是清洁能源,在使用中的能量转化和我国使用能源的概况.

4、通过本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和节约能源的教育.

教材分析

本节介绍了天然的机械能-水能和风能,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开发和利用.教材的内容联系实际,是动能和势能的知识延续,是机械能在自然界中的具体体现,学习本节可以使学生对机械能形成比较具体的概念和全面的认识,在教材中还包含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内容,应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教法建议

本节的重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对建筑拦河坝提高上游的水位,到水流冲击水轮机,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三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风能和水能的利用可以采用让学生阅读,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提供的资料是:我国水能的使用情况;我国风能的使用情况;关于水能和风能使用的照片.

做好调查的准备,课本后面有两个调查题目,分别是是否有利用水能和风能的可能,及是否有水电站,对于水电站做一些调查.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课题】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重点难点分析】从动能和势能转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修建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对于水轮机的构造和发电厂的组成不要详细分析,从联系实践来学习,并扩展对机械能的认识视野.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内容建议用阅读的方法学习

1,用课前诊测引入新课

提出思考问题:重力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动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河水从高处落下,说明水的能量转化情况.

2,阅读水能的利用

方法1,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自行阅读并提出问题,组织成小组讨论,并提交思考答案,由全班同学审查.此种方法适合于班级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并组织的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方法2,提出思考问题:我国古代利用水能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水能发电的情况;拦河坝提高水位的意义;利用水能发电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利用潮汐发电的方法和意义及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阅读风能的利用

教学方法同上,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提供关于风能的利用的资料(这是在上一节课应当布置的课题),学生提供的资料可以由班级共享.对于一般的教学过程,可以提出思考问题:风能的利用状况;风能的特点(优点和发展特点)等.

4,布置学生实践题目

水能范文篇2

关键词:团队学习模式;水利水能规划;高校教学改革

水利水能规划是水利学科中的重要专业课,在水利行业工程设计管理中起着关键的基础性作用[1]。该课程涉及水力学、水文学、概率论和计算机编程等多学科知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M,水利专业历届学生反映课程难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大班教学存在着学生积极性不高、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点掌握差异较大等问题。鉴于以上现状,本文提出基于团队学习的专业课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掌握理论要点,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启发学生“立足于书本、高于书本”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综合能力,并为其继续深造奠定了基础。

1水利水能规划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l.1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水利水能规划课程概念公式多、内容覆盖面广,理论分析、科学实验和数值计算均有深入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反馈难以接受大量知识点,认为该课程抽象、难度大、做题耗时?。许多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比较被动,以教师讲课为主导,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课程考查方式多为闭卷考试,缺乏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训练,即使通过考试,大多数学生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真实的工程问题,这都反映了工科学生培养过程中对其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尚不完善。1.2学生对行业专业热点掌握不足。该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密切,操作性和实用性非常强’在国内外有大量应用实例,国内国际的工程背景和热点前沿对于理解课程知识点大有帮助。但是,目前学生普遍对相关信息缺乏关注,也没有主动了解国内国际前沿热点的习惯,对专业矢口识的理解、实践认识和专业视野未得到良好的拓展'1.3学生缺乏学习意识,评价体系不全面。不少学生对专业前沿和行业热点认识不够,理论与实际脱节,缺乏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意识;考试成绩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2团队学习教学模式设计

团队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是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LarryMichaelse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教学模式,其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学习”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在团队中的分工互助性学习,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开展的集体性学习过程[79]。团队学习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生学、教师教”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目前,国内研究生教学中采用团队学习模式较多,但在本科教学中尚不多见。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系统性强、计算量大、知识点耦合性强,非常适合团队学习教学方式。2.1学生组织。由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将学生合理分组成若干团队完成指定任务。学生按照学号顺序组合,不允许自行组合或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搭配。随机组合容易让部分学生“搭便车”,而根据学生成绩搭配分组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偏见,甚至打消部分学生的积极性。2.2知识点提取。根据水利水能规划教学大纲,结合国内外研究热点及国内行业发展趋势,科学拟定适合开展小组学习的主题23项,包括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库防洪调节计算和水库特征水位选择。这些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重点,综合性和逻辑性非常强,但由于计算量大,以往的闭卷考试均无法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学生对该部分内容不重视、不理解。因此,这些知识点是团队学习的良好素材。对于上述主题中水库水量平衡及状态转移、调洪流量试算以及特征水位优选效益分析等重要知识点,结合课堂演示、家庭作业和学生演示等环节,使学生按照“原理一软件一操作一调试一。完成”的渐进路线,重复课本例题、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进一步形成自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达到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课本知识点的目的。2.3考核方式以往的课程考核方式为30%平时成绩+7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在团队学习模式下,考核方式改为20%平时成绩+30%团队作业成绩+5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其中,团队作业成绩采用分组汇报的考核方式,根据作业情况、汇报表现以及每位学生回答问题表现给定分数。

3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以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和2018年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水利水能规划课程教学为试点,其中2017年29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2018年27名学生采用团队学习教学方式。实践取得了如下效果:首先,通过团队学习项目的引入,学生明显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扎实,课堂氛围和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一部分有计算机特长但专业臟础较差的学生进步最为明显,可见,这部分的学生积极性被激发。其次,团队学习的分组汇报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锻炼。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上台作报告的机会不多,这导致学生们在各项比赛、课外活动或毕业答辩中常常措手不及。在本项目中,结合团队学习结束时的分组汇报,教师会对每组汇报的PPT展示、语言表达、分析深度等各方面进行点评,并积极鼓励学生提问,这样进行6?7组后,学生在汇报科研成果方面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最后,从最终考核成绩来看,实施团队学习模式后,2018年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8分,较2017年平均分72分提高了6分。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团队学习的2018年课程考核成绩较2017年整体提高显著,不及格人数为0,且70分以上各分数段人数均有上升。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团队学习汇报成绩一般均高于考试卷面成绩,因而提升了最终得分;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团队学习模式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部分动手能力强但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帮助很大,不仅提高了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教学成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课本知识与工程实际的联系以及如何立足于课本独立探索追求更加优化的专业问题的解决方法。

4结语

水能范文篇3

摘要:本文对水能资源开发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从而对规范水电市场应从加强管理入手,使水电市场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作进一步的说明。

[关键词]:水能资源加强管理规范水电市场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新的时期和新的经济导向,对能源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强烈,水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关注,水电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发展的同时,水电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和新的矛盾,从九十年代末的简化审批程序到今年的“整顿规范水资源的开发秩序”的这个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深思,也有很多政策亟待改进和完善,目前水电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违规建设电站屡禁不止。在水电资源的开发中,大多数的开发业主基本能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但也有部分业主怕麻烦或根本就不管理,缺漏手续照样建设,对各类通知视而不见。且大多数水电资源的开发是在交通条件差的边远地带,执法难度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建设工程质量差。近年来所兴建、扩建、改建的水电项目大多数是股份制和个人投资开发的,工程没有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等要求运作,多数开发商为了节省投资,简化程序,将工程直接承包给没有相关资质的施工队伍或个人,质量难以保证。

三是安全设施不到位。从每年的安全检查中,所到建设工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电源线路凌乱、作业人员不载安全帽、对地质差的隧洞不做临时支撑或只有简易支撑,石料场和工程爆破地段没有设立警示牌,脚手架不牢固等等。

四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许多业主是“家族式”开发,家族式管理模式,大多是不懂管理、不懂业务、不懂技术的“三不懂”人员到现场管理,造成施工垃圾乱堆乱倒,堵塞河道,有的为增加部分水头,硬将河道拉深。

五是工程竣工验收难。水电站的开发兴建,当业主通过各式途径和各种方式拿到项目批复后,对于工程竣工后不经有关部门的验收,只要求能上网,一但上电站上网后就什么也不管,有关部门也很难管。

六是水电站运行工无证上岗。

目前所有运行的水电站运行操作工中,绝大多数是未经培训或从未接触过电能知识的人在岗在位,业主只要求其能操作发电上网就行。

七是同网同价。根据中央和有关部委的文件,近年来已下发不少文件都强调同网同价问题,且不说是我们同是一个华东网,就是同省同地区市都不能同一的上网电价。且丰水季节上网难,即使上了省网,电价也比其它上网电价低,这就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发展。

其他如投资环境差,发、供电网络尚待完善,上网电价差异大,洪水时不能上网,即使上网也不能结算电费或弃水电量由各电站分摊等问题的存在。究竟该如何解决水电市场中的这些问题呢?

一、加强水能资源管理是规范水电市场的关键

加强水电市场管理是规范水电行业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台规范性的制度,目前闽政[2005]1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规定了开发过程中的审批、建设程序,但对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违规问题没有在文件中体现。要求各级各部门之间协调一至,环环相扣,缺项不能办理各种手续。如: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业主申报项目时,缺少行业审查意见或缺环境影响评价等前置审批条件的任一项时,不得办理立项审批。供电部门在缺少水电站蓄水前验收时不得办理上网事宜。物价部门和工商部门是最后的把关者,在缺少前置审批条件和竣工验收中的任一项时,都不应审批电价或注册登记,政府出台的文件也应环环相扣,哪一个部门违规办理相关项手续,就得追究相关责任或行政告诫。同样,如果符合办理条件而不办理也要追究其行政不作为,促使水电项目开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电力网络建设,消除区域内电能电价差距

电力网络的建设是水电企业效益的关键,目前,很多地方电力网络的发展明显滞后于水电开发的进程,造成有电送不出,弃水现象严重,省电网不能上,即是上了省电网,电价也低的惊人或者干脆就不给电费,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调度部门是关键,政府应出台相应的调度制度,节能型、绿色型的水能资源应作为上网的安全优先条件,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调度部门应确保水电上网后再考虑高耗能的大电上网。这样既节省了能源又充利用了绿色的水能资源,对供电行业也能取得更大的利润。

三、成立水电企业协会

成立水电企业协会,及时为小水电项目开发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科技、业务咨询、设备安装与维修等服务,研究和解决水电企业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技术和其他一些问题,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提高水电运行工的业务素质

每年举办一至二期培训班,传授新知识、新技能,解答电站运行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高水电行业运行工的业务素质。严把安全审核关,对于水电企业中在岗人员无运行证、上岗证、操作证、电工证的要求各水电企业限期整改,对在限期内既不组织培训,又不另聘有证人员的采取强制措施,不得该企业发电上网。

五、优化投资环境

水能范文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水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随着水能资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在传统开发模式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水能资源有效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时,必须克服传统开发模式下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为有效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提供思路。

一、循环经济与水能资源开发

1、能源的循环经济,亟待水能资源的开发

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能源支撑。传统能源开发采取的是“能源资源——能源产品——能源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依赖的是储藏地下及数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通过增加能源消耗谋求经济发展的线形经济,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纳入到能源开发中。而水能资源的开发,可以节约煤炭等有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能源的循环经济要求。

2、水能资源的开发,亟待循环经济模式

水能资源的开发将给开发地周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下,忽视了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造成的影响,因此应积极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库区经济发展中充分吸收循环经济理念,把各项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库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积极发展水电能源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体系,鼓励水能资源的开发

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到“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目前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而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在水能资源开发中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制定统一的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引导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和生产者生产绿色产品,从而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将“优先发展水电”政策落实到实处,转变能源的生产方式,使能源开发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加强水能资源开发的科学决策

绿色经济核算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水能资源开发中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而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消耗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成本并没有得到相应完整的体现。因此,应该改革企业和政府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建立完整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价格体系,将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从而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使水能资源开发更能体现出其真实成本和真实效益,从而有利于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科学决策。

3、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开发体系,促进水能资源的有效开发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能资源开发体系,就是要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能源的循环经济。

1)健全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而且持久。因此,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首先必须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肃环保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其次应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源头预防水能资源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生态问题,从而实现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大多是从宏观定性方面进行研究,在微观定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纳入到经济评价的更少。这样不仅忽视了项目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而且间接地扩大了项目的效益。因此,应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选择对生态环境友好的项目。

3)优化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设计方案。据统计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降低成本25%~40%,因此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进行设计时,应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方案的决策,在保证项目价值不变或提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尽可能选择对周围动植物友好的设计方案,从设计角度将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校

4)采取积极的移民安置政策。大型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将带来大量的移民及安置问题,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水能资源的顺利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移民及安置问题,除了采取传统的政府安置政策、库区后期扶持政策等之外,还可以研究采劝投资型”政策,让移民参与水能资源开发投资,使他们能长期分享水能资源开发的效益,并促使移民和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有利于水能资源项目的顺利开发。

4、加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管理

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期比较长,一般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运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1)加强大坝安全管理。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新建大坝的设计、技术、建造等问题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历史上原有大坝的安全问题以及大坝的管理问题则不容忽视,应尽快从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权衡,对病险水库大坝进行综合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对病险水库大坝加以解决。另外,大坝的军事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现今全球恐怖活动频繁,国内也存在恐怖力量,比如种族冲突、历史遗留的移民问题等都有可能激化成社会矛盾,对大坝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2)加强电站的运行管理。首先,要根据项目用电、用水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协调项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制定电站优化运行方案,确保水电站和大坝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尽可能减轻水电站运行对水库水生环境的影响,确保下游必要的生态流量和鱼类等的基本生存要求,满足下游航运的基本要求等。其次,要协调项目的效益和运行安全之间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关注运行安全问题,重视对项目的技改更新,防止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第三,要建立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第四,加强水电站防洪管理,包括加强水电站防洪预案的编制,健全水电站安全度汛监管机制等。

5、加强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

当前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并没有太多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大坝退役的问题。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水电站退役是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该加强对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

1)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经济分析。在进行水能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应该事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考虑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项目后期的发展方向。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工作,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为后期运行管理和大坝退役提供指导。在项目计算期结束时,应该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如果使用新的投资来延长使用寿命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在经济上不可行,则需要考虑水电站退役问题。

2)加强水电站退役后的技术经济评价。根据水电站拆除程度不同,水电站退役分为部分退役和完全退役两种。对于完全退役,除了要考虑大坝和辅助设施全部拆除的费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大坝拆除后淤沙及水的下泄给下游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大坝拆除后对库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部分退役,则需要考虑大坝的安全问题和维护保养成本等。对究竟采取哪种方式退役,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目的是使水电站的退役不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行,而且水电站的退役对项目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校

三、结论

通过以上措施,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有效消解由于水能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水能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美)P·麦卡利著周红云等译:大坝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水能范文篇5

水能资源管理工作研讨会历时两天,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就要结束了。陈雷部长对此次研讨会高度重视,专门给会议致信,明确指出水能资源管理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对水能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议期间,杨泰波副省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胡四一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水能资源管理的形势,充分肯定了取得的成就,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水能资源的特性、内涵、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主体、内容、手段以及下阶段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水能资源管理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特别是胡四一副部长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体现了部领导对水能资源管理工作和农村水电工作的高度重视。庞进武副总工程师对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政法司赵卫副司长对各地水能资源立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水能资源立法工作提出了非常好的工作意见。湖南省水利厅等6家单位作了重点发言,到会的其他有关省份也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会议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大家解放思想,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促使我们对水能资源管理的思考更加冷静,更加理性,更加客观,更加全面。会前,胡四一副部长反复强调,这次研讨会,主要是听取大家的意见,为我们今后的工作积累素材,打下基础,要大家充分的谈,放开的谈。所以,我觉得这既是一次工作研讨,也是一次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大家一致认为,此次研讨会非常及时、必要、务实、高效,研讨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下面,我就会议情况进行一下简单的梳理和归纳,同时就如何

贯彻落实胡四一副部长讲话和此次研讨会的精神谈点意见。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一)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通过会议的交流、讨论,大家加深了对当前水资源管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理解,对加强水能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致认为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能资源管理是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区、市)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省级政府文件或编办文件,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能资源规划、权属管理、开发利用监管等职能。不少地方加强了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工作,开展了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加大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力度,初步解决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跑马圈河”、无序开发等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一些传统的观念,人们对加强水能资源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够,中央层面和部分省份水能资源管理的职能还不明确、体制还没有理顺,“跑马圈河”、无序开发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新的问题还在不断产生,需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代表们一致认为,加强水能资源管理迫在眉睫。首先,是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几年来水能资源无序开发问题突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水事纠纷明显增多,诱发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今年8月份,水利部工作组到几个省就水利行业开展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我们到当地党委、纪委、综合治理办公室和公安部门进行走访,了解水利系统的情况。大家对我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各个省的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办公室的领导同志都提出,现在水能资源开发特别是农村水能资源开发是诱发社会治安不稳定的一个因素。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水能资源管理的缺位和不到位,现行的水能资源管理理念、模式、体制、机制和手段等很难适应新时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如2000年初,浙江省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打招呼多、纠纷多、上访多”等现象,通过加强水能资源管理,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水能资源使用权后,使“三多”变成了“三少”,有利于社会稳定。其次,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专业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资源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水资源的管理,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制定规则,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如湖北省曾经出现投资者只注重挖掘资源的经济价值、不愿承担资源开发所连带的社会责任,地方基层政府在经历长期投入不足和发展不够的饥渴后,一味求发展、求政绩,而较少注重发展质量和资源合理利用等现象。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和政府非科学的发展观念,导致水能资源开发市场的失调和失控,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资源管理,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三,是实现水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我国是一个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水能是目前可开发的第二大常规能源,并且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水能资源虽然具有重复再生、永不枯竭的特点,但开发量是有限的。并且在开发的时候,水能资源赋存于整个河段,必须选择集中的电源点,谁占有了,谁就能垄断电源点及相关河段所具有的水能资源。所以水能资源电源点也是有限的,属稀缺资源。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将会使水能资源遭到严重的毁坏和浪费。因此,必须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在政策上,要由水能资源加快开发转为有序开发、由尽快利用转为可持续利用;在理念上,要由资源充分利用转为合理利用、由单一利用转为综合利用。湖北、福建、浙江等省近年来已经不再单纯强调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而是注重科学、合理开发,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除了大江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外,广大农村山区也广泛分布着丰富的农村水能资源。我国水能资源总开发量是5.4亿千瓦,其中农村水能资源为1.28亿千瓦。大江大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对国民经济发展、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水能资源的开发有几个阶段:在大电网没有覆盖到广大山区和边远农村时解决的是用电的问题,后来解决的是电多电少的问题,再后来除了提供电力供应、解决用电问题之外,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到现在,我们还有好多山区县如果离开了农村水能资源的开发,离开了小水电,这个县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全国各地都有这种现象,包括像浙江这种经济发达省份也存在这种情况。特别是现在这个阶段,大电网高度覆盖,合理开发和保护农村水能资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须的。浙江的同志昨天谈到,在浙江的好多山区,政府规定农民在小水电的开发中有参与权,对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广大山区农民群众来讲,当地的水能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非常稀缺的资源,通过国家在政策上的保护和引导,使得这部分资源和农民挂起钩来,和农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鼓励当地农民投资入股开发水电站,利用开发商的资本带动当地农民的投资机会,这样就可以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湖南、陕西等省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水能资源的管理是多方面的需要,如果职责明确,就会更好地发挥作用。有为才有位,湖南在水能资源管理条例立法的时候遇到了3个障碍:上位法障碍、管理主体不明确障碍、有偿使用障碍,都没有现成的可以参照的例子。但是湖南省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以为求位,通过努力都得到了解决。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以为求位。

(二)交流了经验,开拓了思路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水能资源管理探索和实践,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明确职责,理顺管理体制。这是做好水能资源管理工作的保障。目前,湖南、贵州、重庆、湖北、福建、陕西、广西、河北、新疆等省份分别以地方性法规、省政府文件和编办文件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能资源管理职能,理顺了水能资源管理体制。

二是做好水能资源规划工作。首先是明确水能资源规划编制主体。目前,湖南、贵州、重庆、浙江、湖北、陕西、广东、河北、安徽、江西、新疆等省份以地方性法规、省级政府文件、编办文件明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能资源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其他的省份虽

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其次,按照流域综合规划的要求,做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福建省在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和修订过程中,明确了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功能区划,为水能资源管理提供依据和准则。湖南、浙江、陕西等省正在开展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专业规划的编制和修订。

三是加强权属管理,推行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2001年,浙江省率先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有偿出让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目前,这项工作已推广到全国10多个省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统计,浙江省已有偿出让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140余处,收取出让金近2亿元;贵州省已有偿出让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80余处,收取,出让金近7000万元。此外,重庆、贵州等省份还开展了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使水能资源权属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四是探索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补偿机制。浙江省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通过对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实行有偿出让,出让金用于当地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方经济补助,建立资源补偿机制;开发商按国家标准对土地征用、移民安置等进行补偿,补偿金可入股电站开发,获取股权收益,建立经济补偿机制;明确生态流量标准,缓解电站开发建设对局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补偿机制的建立,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是加强立法工作,将水能资源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水能资源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中,很多省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提炼总结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使水能资源管理工作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湖南出台了目前地方层面规格最高的水能资源管理法规,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作了系统的法律规定。贵州以省政府令颁布了《贵州省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办法》,对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进行了规范。

各地在水能资源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凝聚着广大水利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非常宝贵。各地的情况不同,做法也各有特点,通过交流学习,开拓了大家的思路,对下阶段做好水能资源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三)确立了目标,明确了任务

陈雷部长在给研讨会的致信中明确指出了水能资源管理的方向和原则,胡四一副部长的讲话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明确了水能资源管理的目标。各地在发言中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简单归纳起来,水能资源管理就是要依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水能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l、健全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制度。水能资源调查评价是水能资源管理最基础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对调查评价主体,技术标准制定、调查评价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审查与等进行明确,及时、全面、准确掌握水能资源各类基础信息和有关情况,为科学管理水能资源提供依据。

2、完善水能资源规划管理制度。目前的水能资源规划管理制

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流域综合规划统领之下进一步完善,以解决编制主体不明确、技术标准不完善、规划资金不到位等问题。

3、建立水能资源权属管理制度。水能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应当实行有偿使用,要有明确的主体代表国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监督和管理。需要在现有的水资源管理框架体系下,探索如何建立水能资源权属管理制度体系,合理解决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配置和有偿使用等问题。

此外,还要重视水电建设和运行的监管。有些项目业主只求手续完备,但不按批准的方案和要求实施,导致环境影响、安全隐患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加强监管非常必要,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尽的职责。

(四)研讨了问题,达成了共识

会上,大家对几个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基本的

认识:

l、关于水能资源与水资源。水能是水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是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集水量、水质、水能、水域、水温等多种要素于一体,它的各种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分割其中的任何一项,水资源就不能表现其完整的资源特性。水能是水资源诸多功能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它与水资源的其它功能紧密相联。防洪、灌溉、供水、水力发电、航运、竹木流放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都与水能密不可分,有的还是以水能利用为主。水能以水为载体,不能离开水体而独立存在,是水量和水位差的函数。水能是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动力,没有水能,河水流动就要停止,河流生命也就停止了。水能与水资源的这种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决定了水能资源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2、关于水能与水电。水能存在于江河、湖泊等水体之中,是有

限的自然资源。水电是通过工程建设,开发利用水能形成的产品。水能与水电的这种不同性质,决定了对它们的管理也必然不一样。我们通常说的水能转变成水电,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源,通过资源调查和编制规划来确定合理的开发站点;第二个阶段是筑坝建库进行工程管理,按照一系列的基本建设程序建设;第三个阶段是工程建成后水能转变成电能,形成了电这个产品。因此,水能和水电是有区别的,水能是资源管理,是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内容,水电管理主要是对水力发电工程的建设管理和发电投产之后的发电和电网管理。

3、关于水能资源管理的内容。水能是水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角度对其实施管理。根据水能的属性,水能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以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为核心的基础工作,二是以政府监管、市场配置、有偿开发为核心的权属管理等。

4、关于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金与水资源费。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金是开发商为获得国家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而支付的资源权利金,是一次性费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确定。水资源费是取用水户使用国家水资源而按量缴纳的资源使用费,是经常性费用,由政府定价。二者在内涵、取得方式上均不相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费用。开发商在取得开发使用权并缴纳出让金后,仍然需要按发电量缴纳水资源费。在缴纳的方式上也不一样,水资源费是用了之后再缴,出让金是先交钱再拿到权利。

5、关于取水许可制度与水能资源权属管理

取水许可不能替代水能资源权属管理。尽管现有法律法规规定水电站建设要申请取水许可,但是取水许可解决不了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的市场配置、有偿出让和多个开发主体之间的配置问题。电站的建设,规划同意书解决的是根据流域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是否可以建电站;取水许可解决的是通过水资源论证,是否可以取水(有水可取)的问题;而水能资源权属管理解决的,一是有偿问题,二是多家主体竞相开发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的问题。因此,从管理内容和目标看,二者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目前,各地对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有的是行政许可,有的不是行政许可。是行政许可的,存在对一个资源有两次许可的问题,可以先干起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考虑整合。如果不是行政许可,在非许可审批取得开发使用权之后,要做好与取水许可制度的衔接。

二、关于下阶段的工作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对自然资源实行有限、有序、有偿开发,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发〔2007〕1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今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总结推广各地水能资源管理的经验和做法,逐步理顺全国水能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推行水能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化配置制度。近年来,各地在水能资源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工作进展不平衡,在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差别较大,要因地制宜,认真总结。胡四一副部长的重要讲话对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重点要抓好以下6个方面: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水能资源管理

近年来,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按照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水电装机将达到3亿千瓦,开发过程中引起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我们要深入贯彻新时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治水新思路,按照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重视和加强.水能资源管理工作。要转变单纯强调充分利用、忽视河流健康生命的观念,正确处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方发展、农民利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关系。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健全机构,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水能资源管理体系,实现水能资源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二)重视动态管理,做好水能资源的调查评价工作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3次大的水力资源普查,前两次都是当时的水利水电部门来部署,由流域机构和地方水利部门完成。第三次是由国家发改委统一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水利部是领导小组成员和办公室成员。在国家水力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的时候留了一个口子,就是全国的水能资源大江大河比较清楚,但是小型的农村水力资源不是很准确,明确的提出了要求,由水利部组织各级水利部门重新进行调查评价,然后各省水利部门在调查评价汇总的基础上严格把关,水利部再按照一定的程序把关、审查之后再向社会公布。这项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水利部印发了文件,并召开会议进行了专门部署。但目前只有13个省(市)上报了河流数据,有些省(市)上报的数据还存在审查不严等问题。该项工作是加强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希望分管的厅长要亲自抓。由各省(区、市)负责解决的经费要尽快落实到位。对县(市)上报的基础数据,省级水利部门要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和汇总,在上报水利部之前要对汇总成果组织专门审查。对各地上报的河流数据,我局将组织进行整理、汇总和统一编码,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审查。在各省(区、市)调查评价成果完成后,为确保准确性,部水电局还将组织对成果进行流域审查验收。各地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水能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在完成资源调查评价后,要适时对影响水能资源开发条件的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掌握水能资源有关信息变化。

(三)理顺体制,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和修订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今年水利部已全面启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理顺体制,落实资金,根据流域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规划成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水和谐、统筹水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高度,抓紧做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专业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规划的问题非常重要,“跑马圈河”、无序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规划不到位有关系。有的是没有规划,有的是规划不合理,还有的是企业规划代替了政府规划,河段规划代替了流域规划,专业规划代替了综合规划。昨天,福建省在规划上谈得非常细,值得大家借鉴。要实现水能资源科学有序开发,做好规划至关重要。规划是解决科学的问题,管理是解决有序的问题,没有合理的规划就无法解决科学的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但也要因地制宜。比如说福建对综合利用不多、功能比较单一的河流,把流域综合规划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专业规划相结合,效果很好。所以,怎么处理专业和综合规划之间的关系,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专业规划,在名称上,建议统称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体现新时期对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要求。在规划内容上,要明确流域水能资源的功能区划,根据河流水能条件、开发利用现状、生态和民俗要求以及移民安置的难易程度,合理划分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目前,我局正组织编制《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指导意见》,已形成初稿,在修改完善后将印发各地执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抓紧修订《中小河流水能开发规划导则》。

(四)总结经验,建立和完善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管理制度

有些省份法规和政策已经明确了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但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下一步要重点抓好落实。尚未明确的要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尽快明确。已经推行的省份,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程序监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从源头上预防资源开发中的商业贿赂和违规行为。要加强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出让金的管理。出让金应主要用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水能资源管理,以及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水能资源的开发使用权管理就是通常所说的权属管理,有偿出让仅仅是它的内容之一,它的最核心的内容是明确资源是国家的,开发国家的资源必须是有偿的,要有明确主体来代表国家行使这种权属监管。有同志提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如果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实行有偿出让,可能会影响地方的水电开发和地方发展。关于这个问题,举个例子可以说明。例如贵州也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小水电的平均电价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贵州实行了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并没有影响当地的水电开发和地方发展。因此,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是一种法律上的规定,在资源追逐资本的时候也应该通过制度建设,用法律的程序明确下来。具体执行时就有一个非常规范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我想应该也是一种规范。等到经济发展了,那个时候可能就是资本追逐资源了,那个时候如果没有立法先行,可能就会形成一个混乱的局面。所以,在

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把它先规范起来,再结合本地的实际实施也是可行的。

(五)做好水能资源权属管理与现有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衔接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能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应当建立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之上。各地在开展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时,要与现有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相衔接,要在符合流域综合规划、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商在获得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后,要按规定办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批文,申领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

(六)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水能资源管理法制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水法》和《可再生能源法》,加强水能资源相关配套法规建设。目前,我局正在按照《水利部关于报送落实中共

水能范文篇6

[摘要]本文将目前在全球广泛兴起的循环经济理论运用于我国水能资源开发项目中,目的是消解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从而有效的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关键词]循环经济水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我国水能资源丰富。随着水能资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在传统开发模式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水能资源有效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时,必须克服传统开发模式下面临的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为有效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提供思路。一、循环经济与水能资源开发1.能源的循环经济,亟待水能资源的开发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能源支撑。传统能源开发采取的是“能源资源——能源产品——能源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依赖的是储藏地下及数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能源,通过增加能源消耗谋求经济发展的线形经济,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能源经济发展模式,将循环经济纳入到能源开发中。而水能资源的开发,可以节约煤炭等有污染不可再生资源,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符合能源的循环经济要求。2.水能资源的开发,亟待循环经济模式水能资源的开发将给开发地周围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发展模式下,忽视了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造成的影响,因此应积极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在库区经济发展中充分吸收循环经济理念,把各项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物质和能源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库区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在积极发展水电能源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在水能资源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建立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体系,鼓励水能资源的开发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到“低消耗、低污染、适度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目前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而倡导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是构建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环节。在水能资源开发中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制定统一的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政策,引导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和生产者生产绿色产品,从而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将“优先发展水电”政策落实到实处,转变能源的生产方式,使能源开发遵循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2.建立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加强水能资源开发的科学决策绿色经济核算体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水能资源开发中对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大,而在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消耗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成本并没有得到相应完整的体现。因此,应该改革企业和政府现行会计核算制度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建立完整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价格体系,将水能资源开发过程中使用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纳入到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从而建立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使水能资源开发更能体现出其真实成本和真实效益,从而有利于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科学决策。3.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开发体系,促进水能资源的有效开发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能资源开发体系,就是要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能源的循环经济。(1)健全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而且持久。因此,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首先必须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肃环保法律法规,严格环境准入;其次应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从源头预防水能资源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生态问题,从而实现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大多是从宏观定性方面进行研究,在微观定量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纳入到经济评价的更少。这样不仅忽视了项目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而且间接地扩大了项目的效益。因此,应量化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应充分考虑项目开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选择对生态环境友好的项目。(3)优化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设计方案。据统计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降低成本25%~40%,因此在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进行设计时,应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方案的决策,在保证项目价值不变或提高的情况下,充分考虑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多个备选方案中尽可能选择对周围动植物友好的设计方案,从设计角度将项目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4)采取积极的移民安置政策。大型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将带来大量的移民及安置问题,妥善解决好这一问题对水能资源的顺利开发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移民及安置问题,除了采取传统的政府安置政策、库区后期扶持政策等之外,还可以研究采取“投资型”政策,让移民参与水能资源开发投资,使他们能长期分享水能资源开发的效益,并促使移民和开发商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有利于水能资源项目的顺利开发。4.加强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管理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运行期比较长,一般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运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1)加强大坝安全管理。以当前的技术水平,新建大坝的设计、技术、建造等问题不是十分突出,但是历史上原有大坝的安全问题以及大坝的管理问题则不容忽视,应尽快从技术、经济、安全、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权衡,对病险水库大坝进行综合管理,采取适当措施对病险水库大坝加以解决。另外,大坝的军事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现今全球恐怖活动频繁,国内也存在恐怖力量,比如种族冲突、历史遗留的移民问题等都有可能激化成社会矛盾,对大坝的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2)加强电站的运行管理。首先,要根据项目用电、用水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协调项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制定电站优化运行方案,确保水电站和大坝的安全运行;同时要尽可能减轻水电站运行对水库水生环境的影响,确保下游必要的生态流量和鱼类等的基本生存要求,满足下游航运的基本要求等。其次,要协调项目的效益和运行安全之间的关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关注运行安全问题,重视对项目的技改更新,防止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隐患。第三,要建立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第四,加强水电站防洪管理,包括加强水电站防洪预案的编制,健全水电站安全度汛监管机制等。5.加强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当前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并没有太多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大坝退役的问题。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水电站退役是水能资源开发项目周期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应该加强对水电站退役问题的研究。(1)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经济分析。在进行水能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应该事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考虑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提出项目后期的发展方向。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要加强对水能资源开发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工作,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为后期运行管理和大坝退役提供指导。在项目计算期结束时,应该加强延长水电站使用寿命的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如果使用新的投资来延长使用寿命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在经济上不可行,则需要考虑水电站退役问题。(2)加强水电站退役后的技术经济评价。根据水电站拆除程度不同,水电站退役分为部分退役和完全退役两种。对于完全退役,除了要考虑大坝和辅助设施全部拆除的费用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大坝拆除后淤沙及水的下泄给下游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大坝拆除后对库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对于部分退役,则需要考虑大坝的安全问题和维护保养成本等。对究竟采取哪种方式退役,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目的是使水电站的退役不仅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行,而且水电站的退役对项目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小。三、结论通过以上措施,以循环经济理论指导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有效消解由于水能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水能资源开发的循环经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美)P·麦卡利著周红云等译:大坝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卢明湘何高张燕等: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水能资源开发的探讨.电力技术经济,2006(6)[4]王顺克: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师,2004(6)

水能范文篇7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及其水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水电进入大规模快速开发时期,水电开发中的环保问题、移民问题、开发秩序问题等倍受一些专家学者、环保人士以及有关媒体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有关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水能资源是我国当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能源,是国际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水能资源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不会产生污染问题,是替代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重要途径,是保障我国21世纪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之一。在我国面临能源短缺和能源污染的形势下,加大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据最新复查结果,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5.42亿kW,年发电量可达24740亿kW•h,约占全世界水能资源总量的1/6,居世界第一位。到200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1.3亿kW,年发电量超过4200亿kW•h。开发水能资源不但提供了大量的绿色电力,节约了宝贵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保障了能源供给和供电安全,而且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显著的社会作用。

2福建水能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

福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1353.66万kW,技术可开发电量460.49亿kW•h,约占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的2.5%。到2006年底,福建水电装机达到981.04万kW,占全国水电装机的7.5%,发电量达349.83亿kW•h;目前尚有265万kW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供开发建设。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等优势为水电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福建丰富的水能资源,既有利于保障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有利于把福建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也有利于改善发展环境,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对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福建这个水多、煤少、油缺、气不足的省份来讲,大力发展水电应是很好的选择。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开发水能资源

要实现水能资源开发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水能资源管理,注重水能资源科学、有序、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水电。

3.1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水电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规划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流域综合规划为指导,科学分析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河流水能资源开发与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生态和环境保护等的关系,科学选点,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切实把水能资源规划好、开发好、管理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分强调保护,为了保护而保护,反对一切形式的水电开发,同样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开发水电并不纯粹是一个能源问题。水电开发往往是与防洪减灾和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相联系的。如修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洪。可见,大力开发水电是实现我国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大力开发水电的方针不动摇。因此水电不是一个该不该开发的问题,而是一个该如何开发的问题。

3.2在保护基础上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水能资源开发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水能开发中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认真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利用资源与移民的生存发展、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水电的方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发挥工程特定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维持合理的天然流态,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水电开发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好、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坚决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努力实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由于截断河流和水库蓄水,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引起水温、水质、水量、河道流态、水文泥沙、地质条件发生不利的变化;由于淹没,可能引起土地资源、文物景观、陆生生物物种等的损失,等等。

新时期水电开发必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对于水电开发者而言,重要的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大保护力度。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矛盾时,应当认真考虑在经济效益上作出必要的让步:如,对有严重负面生态环境影响,目前又无有效避免措施的水电资源,尽管经济效益很好,也应当暂缓开发。对人口迁移和耕地淹没过多的“高坝大库”电站资源,尽管调节性能等经济指标很好,也应当认真研究舍弃或替代措施。总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问题上,一定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而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好的办法,切实实现好水电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综合流域各方面的要求,依法审批,并加强监管;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到环境保护设施、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格执法,防止水土流失;要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景观需水要求,确定河流的合理生态流量,落实相关工程和管理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3.3努力实现水电开发建设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由于水电建设管理体制处于转型期,前一段时期以来,水电开发建设中,特别是在中小水电开发建设中,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抢占资源、盲目开发的无序竞争状况。无序竞争,不利于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和控制成本,不利于保证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于水电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电开发自身具有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要加强政府对水电市场的宏观调控,研究制定统一的水电市场准入政策,加强对水电开发权特别是中小水电开发权的管理,控制无序竞争。要坚持和完善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体制,明确大型河流的开发主体,降低开发成本,更好地实现流域开发综合效益。

要强化规划对水电开发的指导作用。一是进一步做好河流水资源和水电开发规划,尽快完成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和规划的补充修订工作,加强对中小河流电站规划的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水电发展规划,根据水能资源和市场需求状况,合理规划水电开发的规模、速度、时序,提出对相关配套设施的要求。所有电站都必须在符合开发规划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3.4统筹兼顾,发挥综合效益

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流域和河段综合开发治理的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注重综合效益的发挥。要统筹规划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协调好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生态等各种用水需求,坚持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实现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3.5以人为本,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水电开发建设中的移民问题涉及到人的居住权和生存权的调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属当今世界性难题。福建省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移民安置十分困难,移民问题已成为我省水电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福建省在水电开发建设中,历来十分重视移民工作,移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新时期的水电开发建设,必须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彻底改变“重工程、轻移民”的倾向,努力克服“富国家、穷移民”的缺憾。要把水电开发作为移民摆脱贫困的一种途径,把移民脱贫致富作为水电开发的一项当然任务,把能否实现移民脱贫致富目标作为判断水电开发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切实重视和做好移民工作,让移民通过水电开发富裕起来。

水能范文篇8

1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水能资源是我国当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能源,是国际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水能资源在提供电力的同时,不会产生污染问题,是替代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重要途径,是保障我国21世纪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之一。在我国面临能源短缺和能源污染的形势下,加大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据最新复查结果,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5.42亿kW,年发电量可达24740亿kW•h,约占全世界水能资源总量的1/6,居世界第一位。到2006年底,全国水电装机达到1.3亿kW,年发电量超过4200亿kW•h。开发水能资源不但提供了大量的绿色电力,节约了宝贵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保障了能源供给和供电安全,而且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显著的社会作用。

2福建水能资源具有显著的优势

福建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1353.66万kW,技术可开发电量460.49亿kW•h,约占全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的2.5%。到2006年底,福建水电装机达到981.04万kW,占全国水电装机的7.5%,发电量达349.83亿kW•h;目前尚有265万kW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供开发建设。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等优势为水电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福建丰富的水能资源,既有利于保障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又有利于把福建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也有利于改善发展环境,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污染。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对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福建这个水多、煤少、油缺、气不足的省份来讲,大力发展水电应是很好的选择。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开发水能资源

要实现水能资源开发与环境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加强水能资源管理,注重水能资源科学、有序、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水电。

3.1科学规划,有序开发

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水电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依据。规划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流域综合规划为指导,科学分析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河流水能资源开发与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生态和环境保护等的关系,科学选点,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切实把水能资源规划好、开发好、管理好,确保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分强调保护,为了保护而保护,反对一切形式的水电开发,同样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开发水电并不纯粹是一个能源问题。水电开发往往是与防洪减灾和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相联系的。如修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洪。可见,大力开发水电是实现我国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大力开发水电的方针不动摇。因此水电不是一个该不该开发的问题,而是一个该如何开发的问题。

3.2在保护基础上开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水能资源开发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水能开发中的问题。在开发过程中认真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利用资源与移民的生存发展、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也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水电的方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发挥工程特定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维持合理的天然流态,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水电开发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好、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坚决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努力实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由于截断河流和水库蓄水,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引起水温、水质、水量、河道流态、水文泥沙、地质条件发生不利的变化;由于淹没,可能引起土地资源、文物景观、陆生生物物种等的损失,等等。

新时期水电开发必须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对于水电开发者而言,重要的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大保护力度。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矛盾时,应当认真考虑在经济效益上作出必要的让步:如,对有严重负面生态环境影响,目前又无有效避免措施的水电资源,尽管经济效益很好,也应当暂缓开发。对人口迁移和耕地淹没过多的“高坝大库”电站资源,尽管调节性能等经济指标很好,也应当认真研究舍弃或替代措施。总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问题上,一定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而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好的办法,切实实现好水电开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综合流域各方面的要求,依法审批,并加强监管;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到环境保护设施、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要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严格执法,防止水土流失;要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生态及景观需水要求,确定河流的合理生态流量,落实相关工程和管理措施,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3.3努力实现水电开发建设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由于水电建设管理体制处于转型期,前一段时期以来,水电开发建设中,特别是在中小水电开发建设中,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抢占资源、盲目开发的无序竞争状况。无序竞争,不利于保证工程安全、质量和控制成本,不利于保证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于水电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电开发自身具有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也决定了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要加强政府对水电市场的宏观调控,研究制定统一的水电市场准入政策,加强对水电开发权特别是中小水电开发权的管理,控制无序竞争。要坚持和完善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体制,明确大型河流的开发主体,降低开发成本,更好地实现流域开发综合效益。

要强化规划对水电开发的指导作用。一是进一步做好河流水资源和水电开发规划,尽快完成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和规划的补充修订工作,加强对中小河流电站规划的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水电发展规划,根据水能资源和市场需求状况,合理规划水电开发的规模、速度、时序,提出对相关配套设施的要求。所有电站都必须在符合开发规划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有序开发。

3.4统筹兼顾,发挥综合效益

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流域和河段综合开发治理的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注重综合效益的发挥。要统筹规划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协调好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生态等各种用水需求,坚持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实现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3.5以人为本,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水电开发建设中的移民问题涉及到人的居住权和生存权的调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属当今世界性难题。福建省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移民安置十分困难,移民问题已成为我省水电开发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福建省在水电开发建设中,历来十分重视移民工作,移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新时期的水电开发建设,必须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彻底改变“重工程、轻移民”的倾向,努力克服“富国家、穷移民”的缺憾。要把水电开发作为移民摆脱贫困的一种途径,把移民脱贫致富作为水电开发的一项当然任务,把能否实现移民脱贫致富目标作为判断水电开发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切实重视和做好移民工作,让移民通过水电开发富裕起来。

水能范文篇9

1.1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那么果河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红河二级支流,流域大部分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境内,地处东经103°54′~104°03′,北纬22°50′~23°22′之间。河流发源于文山县老君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薄竹山南麓,海拔2600m,呈北南流向,于鸡冠山村附近汇入南溪河,南溪河于红河州河口县出境注入红河。那么果河径流面积1068km2,其中红河州293km2,文山州775km2(文山县274km2,马关县501km2)。河流全长88km,天然落差2446m,河道平均坡降24.6‰。河长0~9km在文山县境内,9~88km为文山州与红河州的界河。

1.2水能资源规划及开发现状

那么果河流域地处低纬度地区,届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流域内多年平均气温20.3℃,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mm.那么果河水能资源丰富,在文山县境与红河州屏边县境界河段,文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原规划建设8个梯级电站(见表1)。

以上规划中除二级、三级、五级、六级已建成投产外,一级和四级由屏边县正在进行开发,八级(七、八级合并)由文山县引进的福建投资商正在进行开发,其中六级电站实际装机1.0万kW,八级电站实际装机9600kW.那么果河下游文山州马关县与屏边县界河段,以前未做过河流水能资源规划,自上而下,目前正在建设的有花坝一级电站,装机2.4万kW;花坝二级电站,装机1.8万kW;已经建成投产的溜马滩电站,装机8000kW.截止2006年5月,那么果河梯级电站实际总装机13.56万kW,其中一半以上为私人业主投资开发。

2梯级电站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西部农村水电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某种角度讲,山区的水能资源优势被逐步转变成了现实生产力,并且促进了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了贫困山区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了农村能源结构,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统筹城乡、区域、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事与愿违,最终电站是建起来了,发电的目标实现了,两岸生态遭严重破坏暂且不说,可防洪、灌溉、老百姓的人畜饮水问题没有统筹兼顾,宝贵的水资源只变成了单纯的开发商赚钱的工具。那么果河梯级电站开发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水能资源规划与开发严重脱节

政府给职能部门小流域的规划经费投入不足,小流域规划工作明显滞后于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步伐。有个别电站建设根本就没有规划,建设业主选准了资源点就委托设计,明显属无序开发或掠夺性开发;有的电站由开发商按自身需要直接委托设计单位承担规划,形成业主“买单”,政府“认账”的不合理状况。表面看来,这种业主出资编制的流域规划可以很快付诸实施,时效明显,但过多地照顾了业主自身的利益,缺乏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筹考虑,显得缺乏前瞻性和公正性。例如,那么果河六级电站,原规划设计装机1.2万kW,可实际装机1.0万kW,这个电站的开发过多地考虑了开发商的经济利益,破坏了规划的科学性,影响了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造成了水能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还因为渠系建筑太长,占耕地和林地面积多,而且引水时对河流两岸农田灌溉考虑不周,发生了当地群众集体上访和阻碍施工的事件。相比之下,花坝一级电站的开发,却是在无任何规划的条件下交由开发商全权自主开发的,该电站曾经发生过首选坝址前期工作已经结束,进场公路完工,导流洞等工作完成后,还另选坝址方案建设的事情,最终导致前后方案坝址相距1.2km,先前的上游低坝方案被改成了下游高坝方案,开发商前方案300多万元的投入也打了水漂,为盲目开发交足了学费。与此同时,先前的建设,让当地群众在经济上也蒙受了损失,而且生态环境还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2水资源管理和水能开发管理脱节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有关规定,水资源的开发必须办理取水许可证和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而那么果河梯级电站的开发则是在相当于资源的无偿使用条件下,把有限的水能资源直接让给了开发商,使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自恃有地方政府的“尚方宝剑”,想方设法“跑马圈水”,边申请取水许可,边规划、边设计、边开发,有的甚至既不办理取水许可,也不经水能资源开发许可,就直接开始建设。造成审批管理的混乱和资源的无序开发,并最终造成了一批“四无”水电站,引发水事纠纷,危害公众安全。那么果河六级电站,就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行政协商机制,也没有上一级部门批准的流域开发规划,项目基本都是当地政府在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规定越权审批,开发商就凭一纸开发协议,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结果文山县和屏边县两县间为争夺资源,致使电站施工道路被破坏,施工变压器也被炸毁,工程还被迫停工,开发商也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2.3水电站建设与运行缺乏监管

由于管理错位等原因,开发商开工建设的那么果河梯级电站工程存在不按设计标准、盲目施工、无监理、无质监、无验收等现象,致使一些电站工程建设质量得不到保证,存在安全隐患。加上当前农村小水电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运行监管,存在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在那么果河梯级电站的建设中,像引水渠道、隧洞、进场公路等的施工,曾经就因为没有选用正规化的施工队伍,发生了多起不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特别是那么果河八级电站的施工,居然在半年的时间里发生三起重大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监管不力,使得一些电站水库大坝不按实际库容要求上报国家有关部门,私自改变设计装机容量,钻国家政策空子降低审批要求。这其中就有电站把水库库容1.2亿多m3,实际装机3.2万kW改成了库容9700多万m3,装机2.4万kW,缩小了审批权限。有个别电站在施工过程中,不按规定往河道里倾倒弃渣等现象时有发生;河道堵塞,不仅给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而且严重破坏了下游河流生态环境和水环境。2.4其他问题

土地资源属于国家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农民的命根,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但在那么果河梯级电站开发过程中,老百姓的耕地却被有关部门廉价出让给了开发商,要不是出于行政手段和法律的威慑,几次都将引发老百姓群体事件。而同样是作为国家和人类共同资源的森林资源在这些电站开发中更是遭到了无情的摧毁。电站建设前审批过的水土保持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等形同虚设,无人问津。当地群众长期以来用身家性命保护下来的生态资源和环境,在政府的默许下即将被无偿变成开发商的旅游资源。

3对策探讨

在那么果河梯级电站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提出这些问题,其目的不是在于把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全对立起来,或者说全盘否定地方政府部门水能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的成绩,而是以人为本,通过分析问题,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规范招商引资中水能开发的审批管理,从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考虑水能资源开发,保护好丰富的水能资源,维护河流健康生态,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3.1明确责权,充分发挥流域综合规划的重要作用

政府各级各部门必须明确管理权限,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特别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完善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制度,对包括水能资源在内的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必须通过科学的规划对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开发顺序、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进行统筹兼顾。那么果河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在开发余下的水能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和发挥河道本身发电、行洪、灌溉、饮水、旅游等综合功能,同时尽可能减少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流域综合规划替代以往单纯的水力发电规划,以此规划作为水能开发利用的最基本依据,统揽各建设项目上下游左右岸的各种涉水利益关系。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组织编制河流综合规划是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水利部门应主动牵头承担起规划的组织编制任务,以公共财政为主,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在组织规划报告审查或报批过程中,多征求相关部门和技术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召开当地群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使编制的流域综合规划真正体现统筹兼顾和河道的综合治理,确保科学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对没有审批流域综合规划的河流应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开发水能资源,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得签署水电站工程流域综合规划同意书和防洪规划同意书。

3.1推行水能资源开发权有价出让

水能资源开发权有别于水资源使用权,各级水电站应按规定向国家缴纳水资源费;开发权是一次性的,是授予建设业主开发某一特定水能资源点的一种权利。水能资源点经济指标有差别,因此开发权就必须以不同的货币价格来衡量,一些资源点有防洪作用等公共效益,政府部门还必须在工程建设时予以适当的投资分摊。水利部门作为国家对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的行政责任部门,应主动承担起水能资源开发权出让、转让办法的制定任务,通过办法对水能资源出让的条件、出让的程序、出让的价格测算及转让等做出明确规定。通过组织出让开发权以防上国家水能资源被无偿占有,还可以通过合理确定资源身价,抬高开发利用门坎以对敏感河段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行为进行约束,必须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建设行为,以达到保护河流的目的。开发权出让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河流规划、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以弥补公共财政在这方面投入的不足。

3.3加大项目审批和技术把关力度

当前,水电站建设项目核准或审批立项的涉水前置审查审批设定为四项,即在由计划主管部门对项目核准或审批立项之前,必须先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流域规划同意书、防洪规划同意书、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和水土保证方案的审查意见。水利部门应通过这四项前置审查或审批对项目是否符合综合规划布局;是否满足上下游防洪要求;是否满足下游河道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要;是否依法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等进行严格把关。在此基础上,水利部门应主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优势,对照相关技术规范,对项目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严格的技术审查。

3.4加快违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清理整顿

对于目前仍存在着整改不到位的“四无”梯级电站,有必要加大力度对这些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对河流生态造成恶劣影响的已建梯级电站,应下决心进行彻底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该拆除的应坚决拆除。清理整顿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其一,工程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其二,有关部门审查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其三,工程是否按审查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其四,工程是否按有关规定组织验收与安全鉴定;其五,工程建设与运行是否存在用水纠纷。要力求通过清理整顿达到规范管理,确保安全的目的。

水能范文篇10

目前,全国水利系统正在贯彻落实党的*和*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要求,全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召开全国农村水电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部党组的工作部署,总结今年工作,理清农村水电发展思路,明确任务和措施,做好明年的工作。

一、20*年农村水电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南方发生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发生了汶川大地震。面对历史罕见的自然灾害,农村水电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在部党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战胜了灾害,经受住了考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抢险救灾取得重大胜利。年初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导致湖南、贵州、江西、广西等省(区)电网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5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重庆等七个省(市)822座水电站受损,一些电站一度出现高危险情。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农村水电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应急处理能力,迅速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电力主网因灾解列、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下,小水电发挥分散分布式供电的优势,在迅速恢复供电、保障电网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有200多个县城、2000多个乡镇依靠小水电保障了节日和电力主网恢复重建期间的供电,并为保障京九、鹰厦、渝怀、湘黔等铁路畅通发挥了关键作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通过修复当地的小水电及配电网,短时间内恢复了汶川、茂县、理县、彭州县城和部分乡镇的供电,有力地支援了抗震救灾。

2、农村水电保持较快发展。据统计,今年全国农村水电新增装机容量560万千瓦,超过了年初确定的新增装机容量400万千瓦的目标。在建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年末全国农村水电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将超过5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500多亿千瓦时。

3、水能资源管理不断加强。基本完成了全国农村水能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国农村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28亿千瓦,比1980年普查的0.89亿千瓦增加了44%。《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编制规范》等技术标准基本编制完成。地方水能资源立法工作取得进展,继《湖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条例》出台后,今年9月吉林省又出台了《吉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辽宁、湖北、广东、广西、陕西和新疆等省(区)也逐步开展了水能资源立法的有关工作。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区)以地方性法规和政府文件等不同方式明确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水能资源。

4、农村水电安全监管逐步到位。加强了与国家安监总局、电监会等部门的协调,加大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改力度,组织开展了对重大安全事故的联合督查。在近几年清理整顿违规水电站的基础上,召开了全国违规水电站清查整改工作座谈会,对全国违规水电站清查整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各地高度重视,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规水电站进行了全面整改,对尚未整改的其他违规水电站明确了完成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5、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建设持续推进。列入“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规划的460个县的骨干项目全面开工,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项目70%已建成发挥效益。编制完成了《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对拟于近期实施的200多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进行了审查,为规划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6、行业管理职能得到加强。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水利部“三定”方案明确水利部“按规定开展水能资源调查,按规定指导农村水能资源开发,指导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工作”。9月,水利部印发的部机关各司局主要职责、内设处室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了水电局的“三定”方案。目前,全国已有7个省(区)的水电局(处)纳入公务员管理序列。

二、农村水电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水电工作。党的*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确提出要发展小水电等清洁能源。连续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农村水能资源规划和管理,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建设规模,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投入和信贷支持,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国务院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在水能资源丰富地区,结合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加快开发农村水能资源,到2020年全国农村水电装机容量达到7500万千瓦。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大幅度增加了水利投入。水利部党组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出要把包括农村水电在内的民生水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水利工作的重点。虽然今年中央首批用于水利的200亿元投资没有农村水电,但可以肯定从明年开始农村水电投入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小水电发展的“自建、自管、自用”方针和“以电养电”、“小水电要有自己的供电区”等政策面临新的情况。民营资本大量进入小水电开发领域,在促进水能资源开发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当前电力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电力需求已不再是突出矛盾。农村水电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理念需要调整,政策需要跟进,管理需要加强。

当前,农村水电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统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科学编制规划,严格资源管理,规范建设秩序,强化监督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规政策,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走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紧紧抓住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机遇,争取农村水电更大的投入,加快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规模。主要任务是:

1、加强以水能资源规划和管理为核心的政府职责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加快水能资源法规建设,争取2009年以部规章出台《水能资源管理办法》。加强水能资源规划和管理,推进中小河流水能资源规划,推进水能资源开发使用权有偿出让和市场化配置,逐步实现水能资源有限、有序和有偿开发。

2、加强以安全监管和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行业管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是涉及民生的头等大事,必须着力抓好。要继续组织开展违规水电站清查整改,力争在2010年前完成整改任务。争取与国家安监总局、电监会联合出台加强农村水电安全监管的意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快《农村水电条例》起草工作,争取2009年通过水利部审查。编制和修订农村水电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启动农村水电站更新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农村水电行业技术进步。

3、加强以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为核心的惠农工程建设

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促进县域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继续抓好“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强项目管理,研究提出“十二五”及2020年新农村水电电气化发展思路,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实施《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规模。2009年底前全面完成扩大试点建设任务。积极争取代燃料工程在就近供电、电价、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推进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管理,把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成农村水电示范工程。

三、真抓实干,确保2009年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1、争取职能支撑,理顺管理体制

国务院批复的水利部“三定”方案,明确了我部“开展水能资源调查工作,指导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工作”的职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号),明确水利部会同国家能源局负责“深化农村水电体制改革,研究建立有利于农民受益的农村水电管理体制”。在即将开始的省级政府机构职能调整中,希望大家早准备,早动手,早做预案,积极争取水能资源和农村水电行业管理的相应职能,理顺管理体制。

2、争取政策支持,增加财政投入

农村水电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要积极向政策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汇报,争取在政府文件中体现对农村水电的重视。要积极向发改部门汇报,增加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投入。积极向财政部门汇报,争取开辟农村水电投入新渠道。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联系,降低农村水电贷款门槛,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积极与财政、税务、物价等部门沟通,为农村水电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主动向人大、政协汇报,加强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系,希望多提促进农村水电发展的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

3、争取舆论支持,扩大社会影响

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努力引导和争取舆论支持,在宣传上多下功夫。总结和培育农村水电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改善环境等方面的典型,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和报道,消除社会上对农村水电的负面影响,营造农村水电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4、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发展思路

当前农村水电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扑下身子,加大对农村水电政策、体制机制、农民增收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出促进农村水电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按照陈雷部长和胡四一副部长的要求,明年上半年部里将召开全国农村水电工作会议。希望各地总结近几年农村水电工作经验,为开好会议做好准备。

5、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