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刃剑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9:16:04

双刃剑范文篇1

关键词:科技;“双刃剑”;忧思录;生态价值

一、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生产力”与“意识形态”

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可以说是世界范围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语,国家及地区间的竞争更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竞争。经过启蒙运动后二百多年的发展,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舒适、极丰裕、极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物质生活方式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性活动的巨大发展。“科技理性”成为具有天生合法性、合理性的第一理性,并逐渐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技”是“科学”(包括“基础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与“技术”的合称,“科学”主要是认识论目的,用于探索和发现自然、社会、人自身等未知领域的现象、本质及规律。基础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注重定性的理论探索,后者则注重定向的应用性探索,与现实生活联系更紧。而“技术”是应用科学具体化、物质化的表现,通过在生产活动中对科学的应用,以一种现实性的力量体现出来。应该说,应用科学与技术具有相同的目的和价值导向,即对规律的应用;所不同的是应用科学还处于应用性理论探索层面,而技术则处于应用性物质实践层面,从应用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就是从抽象到具体,从“纸上应用”到“手上应用”的转化过程。对于科学技术的属性问题,一直以来社会普遍强调和认可它的生产力属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对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地位的充分肯定。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需求的急剧增加,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上,而对于科学技术的存在本身却很少进行深入的反思。实际上,一味强调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调整统治方式、建立新的合法性基础的重要依据,当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变量按其进步的逻辑决定社会发展和运行轨迹,并为人们带来了更加殷实和舒适的物质生活时,人们反抗的意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弭。科学技术成为一种更加隐蔽的统治工具和不可抗拒的宰制力量逐步侵入到人们的思想意识当中,并发展出“科技理性”作为绝对至上的理性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对科学技术持保守主义观点的人认为,对科学技术的盲目信任和依赖,必将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由机器来调控世界的未来,到那时,“技术系统再也不是按照行动着的主体的协调计划来运行,由科学、技术、工业、军事和管理结成的自主发展的动力体系,将超越人的构思,不受社会和人的制约和指挥,成了一个自然的过程”[1]。人的主观意识将毫无意义,人们将不得不面对“用技术对抗技术”的无奈境地。保守主义的观点似乎又过于悲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毫无民主和自由可言,人类将受控于自己的创造物而无法解脱。这一观点同自由主义观点其实具有相同的前提预设,即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所不同的是一个认为导向“天堂”,另一个认为导向“地狱”。围绕科学技术的这两种争论都毫去例外地陷入了自己预设的理想主义怪圈,就“科学技术”谈“科学技术”将无法预见“科学技术”以外的其他可能性或出路,同时在不经意间也成了“技术统治论”的帮凶,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也会随之加剧。

二、科学技术面临的生态难题

环境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论题叫“杰文斯悖论”,即“某种特定资源的消耗和枯竭速度,会随着利用这种资源之技术的改进而加快,因为技术改进会使以这种资源为原料的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而价格降低会进一步刺激人们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2]。这个论题其实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所面临的生态难题,本想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可结果却大大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耗竭速度。那么,科学技术在生态问题上到底扮演着何种角色?如果说它是“理性”的,那么又该如何解释它所带来的“非理性”的后果?

随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愈来愈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在解决生态问题上的作用不再盲目乐观,而是抱着批判和反思的态度来看待“科学技术”。环境社会学家卡顿和邓拉普认为,生态问题的加剧归因于人们普遍遵循的“人类例外范式”(HumanExceptionalismParadigm,简称HEP),认为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科学与文化的累计可以使进步无限延续下去,并最终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这一假设直接导致一种错误的观点,即环境的负荷能力可以无限制增长,愈取愈得,从而否定了匮乏的可能性。面对“杰文斯悖论”对“科学技术”的质疑,科技乐观者辩解道,所谓资源有限论和生态危机加重论都是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静态观点,这只是现阶段生产方式和技术体系条件下出现的暂时的生态失稳现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开发出新的可利用资源,并推广使用新的廉价的环保技术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这一论点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否定“临界自然资本的存在”,开发新的自然资源依然是对自然界的攫取,只是从匮乏资源向相对丰富资源的转移,使用“可再生资源”也并不意味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超出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和可再生的能力范围,依然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匮乏,科学技术该如何回答“维持生物圈所必需的临界自然资本”问题;二是“所谓的科技发展观”,把资源与生态问题看作科技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就是不顾自然法则,不顾人类和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唯科技主义”的狭隘发展观。这种观点将直接导致“先污染后治理”的合法化,使环境问题非但不能有效缓解,反而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愈演愈烈。三是“局部大于整体”的论断,科技的发展确实可以开发出经济有效的环保技术,但从当前的世界形势看,这些技术的使用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解决某个具体的能源或环境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范围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实,这其中有技术壁垒问题,有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污染转移问题,还有“片面技术化”导致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良药,使用不当将会造成无法预计的严重后果。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强调:“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对自然的危害和破坏——越来越清晰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鼻子”[3]。对于科学技术应用的风险性评估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

三、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1.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表现为探索自然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而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多地偏向于利用自然,满足人们最直接、最大化的物质需要,而对于是否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反而被忽略了,这就直接导致人类生产行为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化。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科技竞争”等口号的感召下,各个国家无不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发展科学技术,似乎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引领文明进步的方向,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带给人类光明美好的未来。科学技术已不只是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工具和手段,而成了“生产力”本身,这就意味着发展科学技术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反之,就是逆生产力的前进方向而行。

在人们大谈特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候,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面向,就是作为生产力的主体的“人”。生产力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人的目的理性活动的客体化程度、使用技术手段的水平,劳动强度与获得收益的比值,以及潜在的规则约束。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的目的理性活动的拓展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只是工具,无法代替人类自主的理性思维,当它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一种独立自主的“能力”的时候,就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机器伦理”与“人类伦理”交锋的时候。

对科学技术规则的强调,就是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纳入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价值的考量表中,就是要平衡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其它同等重要的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生态价值,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价值原则,是一种基于关注所有生命形态和谐共生的价值形式,它把人类视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它生命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生物共同体的和谐、健康、稳定、完整与统一。生态价值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科技发展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基础,就会朝着有利于全人类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福祉方向发展,而将可能造成的不利后果降至最低。科学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物质生产领域,人类物质生产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直接动力,所以对科学技术进行生态价值考量的同时,也需要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进行相应的价值考量,即这种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是否既符合人与社会的需要原则,同时又符合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原则。当前,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已经开始了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以适应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需要。生态化生产方式应该说是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有机结合,是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进行的彻底的生态化改造,比起开发和使用具体的环保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更加有效,是从生产源头截断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因此,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可行性评估非常重要,既要保证“它是一种高效率获取所需物质资料的技术,而且是一种无公害技术;是一种能对生产过程及其环境影响进行全程监控的技术,即对生产与自然关系进行有效控制的复合技术,……它不仅体现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还体现在对自然的建设能力”[4]。也就是说,对于技术的评估,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要全面考量它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综合价值。只有建立这样的技术评估体系才能有效保障生态化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2.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态价值的关系

前面我们谈到,科学技术除了生产力的属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虽然在现代工业社会,这一意识形态表现得更为隐蔽和难以察觉,但它确确实实存在着,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灌输到民众的思想意识当中。科学技术作为统治阶级赋予的具有合法地位的意识形态,不仅要人们相信它能解决任何问题,还要他们感觉到:不存在某种外在力量的压迫或意识形态的灌输,是他们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作出的理性选择。他们相信科学技术的无限力量,更相信科学技术的缔造者和应用者——科技专家的无限力量,他们的话就是金科玉律,只有他们能带领人们走出危机,走向光明。所以,当出现某一社会问题时,总会听到“专家论证”、“专家预测”之类的话,他们的话总是具有神圣的权威性和不可辩驳性,以至于他们认定的结果,往往就是民众认定的科学的结果,至于论证的过程—因为是科学—太专业化和技术化,民众难以企及也就不会太在意了。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科学技术的论证结果有时会与民众的切身感受不相符合,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思索一个问题:究竟该相信科学技术,还是相信他们自己的眼睛?在冲突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质也从合法化外衣下逐渐显现出来。

以生态案例为例,来分析一下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态价值的关系。前段时间有关环境事件的报道很多,其中很多事件都涉及到科学技术对污染的评估与民众切身感受到的污染程度之间的差异。一则事件是说,民众普遍反映当地饮用水受到严重工业污染,因为当地的癌症发病率在近几年明显升高,但专家的检验报告却说,水质合格,达饮用水安全标准;另一则报道称,几个村民把漂浮在河面上的死鱼烂虾背到乡镇府门口作为水污染的证据,但却被告知无法证明那些死鱼烂虾就是来自那条重污染的河流;还有一起事件,村民状告一家化工企业排放有毒废水,造成许多村民鱼塘里的鱼大量死亡,但专家却说不能认定排放废水与鱼死亡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甚至通过技术认定,得出该化工厂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的结论,令人瞠目结舌。另外一则案例可以说把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前些时候由几名自称具有科学良知的科学家所披露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内幕,他们声称:全球气候变暖并不是政府所大力宣传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超标排放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与全球性气候变暖之间根本不存在必然性因果联系,太阳黑子的活动才是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政府不惜花大价钱扶持科学家群体来论证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起决定性作用,就是纯粹的意识形态目的——引起全球性生态恐慌,使某些政治家能利用环境问题来捞取政治资本。科学作为政治的附庸上演的这出闹剧让世界哗然。于是有学者站在民众立场上提出质疑:如果科学技术走到了常识的对立面,如果看似精确、量化的数据却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认识对象,那么科学技术是否还能称之为“真科学”[5]。

当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无限膨胀时,生态价值将如何体现?原本客观真实的价值标准因为政治的横加介入而蒙上了灰暗的国家意识色彩。以平等、和谐、共生、统一为基础的生态价值观也因此遭到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严重践踏。生态价值不再是人们平等共享的价值权利,而沦为被少数人御用的政治工具。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不但成就了“无声的统治的艺术”,同时也造就了“沉默的大多数”。绝大多数民众实际上被阻挡在科学技术大门之外,或者说被阻挡在所谓的专家系统之外,科技符号仅仅是少数人掌握的密码,而普通大众只有在门外等待技术专家为他们做出“意识形态化”的“解码”,而无权搭建起与科学技术直接对话的通路。科学技术变成了一种权力,科学技术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和信息传递的非对称性也造成了普通大众制度性的弱势地位。在环境问题上,科学技术如果不淡出意识形态色彩,不但会误导普通大众的生态价值观念,而且还会使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笔者在对环境事件的调研中深有感悟:仅仅依靠技术指标或者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来判定环境污染状况,不仅对环境治理无益,而且更加有害。

四、结论

对于如何协调好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就生产力方面来说,需要转变工业化生产方式,代之以生态化生产方式来协调科学技术与生态价值的关系;就意识形态方面来说,因为生态环境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就不能把做为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排除在科学技术之外,他们拥有对科学技术的开发、进展、使用等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与否决权;科学技术知识有必要走出专家世界的狭小范围,而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世界,并与民众所能理解的生活常识进行平等对接和对话,要让他们感到科学技术是常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而不是常识的对立面,或者仅仅是一种“技术语言”;此外,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应该成为独立运作的部门,工作其中的科学家共同体应该具备公正、正义的“科学精神”和生态伦理道德,以全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为重,这样既能有效规范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生态价值的基础性原则),也能有效约束科学家自身的行为,同时还能引导全社会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生态生存理念和生态生活方式。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引入生态价值考量,对于科学技术本身、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杨海音.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述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10):57.

[2]杨通进编.走向生态文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3.

[3]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64.

双刃剑范文篇2

论文内容提要市场经济能够迅猛增加和公正分配财富,因而能够使国民的物质需要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从而必定极大地增进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最终势必普遍提高国民品德。

我国自从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直至今日,人们大都以为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虽发展经济却败坏道德。这样,发展市场经济便不可能是提高国民品德的方法;恰恰相反,它只可能败坏道德:败坏道德是它发展经济所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于是,伦理学家的任务就是:如何既搞市场经济又尽量避免它败坏道德的副作用,从而将这种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这就是所谓“市场经济双刃剑论”。这种理论似乎很有道理,但真正讲来,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市场经济不但是迅猛发展经济的不二法门,而且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这是由国民品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亦即德富律——所必然决定的。

上篇德富律:国民品德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所谓“德富律”,亦即品德与财富的内在联系之规律,说到底,亦即国民品德的个人道德感情与该国的物质财富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之规律。个人道德感情,如所周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人所特有的,它依赖于道德的存在,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的遵守道德从而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愿望和道德理想。另一类是人与其他一些动物所共有的,它不依赖于道德的存在,是每个人自然具有的爱恨心理反应,包括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和自爱心(求生欲和自尊心)以及恨人之心(妒嫉心和复仇心)和自恨心(内疚感、罪恶感和自卑心)。

不难看出,一个人所具有的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欲望之强弱多少大小厚薄,决定和制约着他自然具有的爱恨心理之发展变化。因为,一个人如果想要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欲望强大多、厚,那么,他必定一方面能够压抑、克服恨人之心、妒嫉心和复仇心以及自恨心和自卑心等不道德的、恶的道德感情;另一方面则能够扩充、发扬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以及自爱心和自尊心等道德的、善的道德感情,从而能够使他自然具有的爱恨心理反应向一个好人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他想要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欲望弱小少、薄,那么,他必定一方面不能够压抑、克服恨人之心、妒嫉心和复仇心以及自恨心和自卑心等不道德的、恶的道德感情;另一方面则不能够扩充、发扬爱人之心、同情心和报恩心以及自爱心和自尊心等道德的、善的道德感情,从而势必使他自然具有的爱恨心理反应向一个坏人的方向发展。

所以,每个人所具有的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欲望,是决定性的个人道德感情,因而也就是品德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这样一来,如果一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强大多、厚,那么,他自然具有的爱恨心理反应便会向善的方向发展,他个人道德感情便趋于善良,这些道德感情所引发的伦理行为便趋于善良,从而他的品德便趋于高尚;反之,如果一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弱小少、薄,那么,他自然具有的爱恨心理反应便会向恶的方向变化,他个人道德感情便趋于恶毒,这些道德感情所引发的伦理行为便趋于邪恶,从而他的品德便趋于恶劣。一言以蔽之,人们的品德高低发展变化取决于他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的强弱多少,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那么,每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的强弱、多少又取决于什么?现代心理学的回答是:取决于人的物质需要或生理需要——二者显然是同一概念——的相对满足是否充分。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及欲望由低级到高级地分化为五种:生理、安全、爱、自尊、自我实现。他发现,比较低级的需要优先于、强烈于比较高级的需要,而比较高级的需要则是比较低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结果:安全需要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爱的需要是生理和安全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尊重需要是生理、安全、爱的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自我实现需要是生理、安全、爱、尊重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于是,人的一切需要和欲望最终便都是在生理需要基础上产生的,都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

②AbrahamH.Maslow,MotivationAndPersonality,secondedition,Harper&Row,Publishers,NewYork,1970,P.59)。

马斯洛非常重视这个发现,称之为“人类动机主要原理:“人类动机活动系统的主要原理是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而形成的强弱等级。给这个系统以生命的主要动力原理是,健康人的更为强烈的需要一经满足,比较淡泊的需要便会出现。生理需要在其未得到满足时会支配机体,迫使所有能力为其服务,并组织这些能力而使服务达到最高效率。相对的满足消沉了这些需要,使等级的下一个较强烈的需要得以出现,继而支配和组织这个人,如此等等。这样,刚摆脱饥饿,现在又为安全所困扰。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等级系列中的其他需要,即爱、自尊和自我实现。”②

这是千真万确的。试想,每个人都有食欲、性欲、安全欲、功名心、自尊心、道德感、自我实现的追求等等。但是,一旦他处于饥饿之中而食欲得不到满足时,他的功名心和道德感等等其他欲求便都退后或消失了:他一心要满足的只是食欲。只有食欲得到满足,其他的欲求才会出现,他才会去满足其他欲求。这是一条普遍定律:不论是谁,不论他多么崇高伟大,多么蔑视物质享乐,当他饥饿的时候,他都不能不停止他的崇高理想而追逐食欲的满足。黑格尔最喜欢的话是:“即使是罪犯的思想,也比天上的奇迹更加灿烂辉煌。”对思想的价值的推崇可谓登峰造极。但是,如果他吃喝不成、又饥又渴,他能够构思他的《逻辑学》吗?当此际,充满他那伟大的头脑的,必定是面包、牛肉、红葡萄酒。只有当他的食欲得到满足之后,他的头脑才可能出现“有”、“无”等概念,才可能构思《逻辑学》。

可见,人的一切需要和欲望,正如马斯洛所言,最终都是在生理需要基础上产生的,都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因此,每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便是在他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是他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结果:他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满足越充分,他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便越多;他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满足越不充分,他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便越少;他的生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便不会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欲望;只有他的物质需要得到了相对的满足,他才会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欲望。一言以蔽之,生理需要的相对满足,乃是一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后者因前者而成正比关系发展变化。这个道理,我们的祖宗早已知晓,故曰:“衣食足则知礼仪,仓廪实则知荣辱。”

可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又取决于什么?无疑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多少:一个人越富有,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他的物质需要得到的满足便越充分;一个人越贫困,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少,他的物质需要得到的满足便越不充分。那么,由此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说:富有者的物质需要必定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而贫困者的物质需要必定得不到充分满足?否!因为我们到处都能够看到,恰恰是那些堪称富有的百万富翁,却处于物质需要极大的不满足之中;因为他们所追求的物质财富的目标大,他们的物质需要极多:他们正在为亿万富翁奋斗。反之,那些堪称贫困的农民的物质需要却得到了满足;因为他们的物质需要很少:三亩地,两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就是他们的理想。

所以,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不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而且取决于他的物质需要的多少:他的物质需要越少、物质财富越多,他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充分;反之,他的物质需要越多、物质财富越少,他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换言之,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取决于物质财富和物质需要双重因素: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而与之成正比;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他的物质需要的多少而与之成反比。

准此观之,也就并非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才会得到相对的满足。在任何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都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也都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因为正如俗语所说:树大荫凉大。人的物质需要的多少显然与财富的多少成正比:财富越少,人的物质需要也越少;财富越多,物质需要也越多。那些富翁富婆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物质需要?岂不就是因为他(她)们的物质财富多?岂不就是因为他(她)们是富翁富婆?那些农民们的物质需要为什么会那么少?岂不就是因为他们的财富少?岂不就是因为他们是可怜的穷人?

这样一来,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物质财富固然较多;但是,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较多,因而他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反之,社会发展的较低阶段,物质财富固然较少;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较少,因而他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想想看,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很穷困,简直没有什么物质财富,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到我们的物质需要有多么不满足。为什么?岂不就是因为我们的物质需要极低极少?相反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富有了,单单工资一项,就翻了几十倍,但是,我们都没有感到我们的物质需要有多么满足。为什么?岂不就是因为我们的物质需要也相应地膨胀飞涨?因此,人们的物质需要是否得到相对的满足,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无关:任何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都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也都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

那么,人们的物质需要能否得到相对满足究竟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试想,一个处于较高历史阶段的物质财富相当丰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必定也较多,因而其物质需要也可能得不到满足。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的物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呢?无疑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速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增加物质财富;另一种是压抑、减少人们的物质需要。显然,只应该加速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决不应该减少人们的物质需要:人们的物质需要必定且应该不断增长。

反之,一个处于较低历史阶段的物质财富相当贫乏的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也必定较少,因而他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他们的物质需要实际上得到相对满足呢?无疑也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速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增加本来相当贫乏的物质财富;另一种是压抑、减少人们本来就已经很少的物质需要。显然,只应该加速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决不应该减少人们本来就已经很少的物质需要:人们本来就已经很少的物质需要更应该且必定不断增长。

可见,任何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能否得到相对满足,说到底,均取决于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慢,财富的增加便慢,因而便不能适应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经济发展快,财富的增加便快,因而便能够适应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便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那么,人们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是否仅仅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呢?

否!人们的物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还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对此,亚当斯曾有精当研究。他发现,人们都是通过自己(当事人A)的所得(outcome)与贡献(imput)的比例O/I(A),跟他人(参照人B)的比例O/I(B)相比较而知道自己的所得是否公平的。当A与B进行比较时,若比例相等,即O/I(A)=O/I(B),那么,A就知道自己的所得是公平的,就会产生公平感而感到满足,即使他拥有的物质财富并不多。反之,如果比例不平等,A低于B,即O/I(A)因此,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物质财富增加得快,但是,如果该社会对于这些财富的分配却不公平,应该多得者得的却少,应该少得者得的却多,那么,人们也决不会感到满足,即使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算少;只有不仅经济发展迅速和社会财富增加得快,而且分配公平,应该多得者得的多,应该少得者得的少,那么,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即使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算多。因此,我们往往看到,一个社会虽然经济发展比以往快得多,物质财富增加比以往多得多,但人们还是不满足,虽然他们的所得比以前翻了几翻。究其原因,岂不就在于分配不公?岂不就在于应该多得者得的却少,应该少得者得的却多?

因此,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满足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而与之成正比,他方面则取决于这些物质财富分配的公平性而与之成正比: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越快,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的程度便越充分;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慢、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越慢,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不公平,人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

于是,总而言之,可以得出结论说: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越多,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的程度便越充分,因而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经济发展越慢,物质财富的增加越少,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不公平,人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因而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少,人们的品德便越恶劣。这个品德高低发展变化的规律,关乎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与经济以及财富的关系,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高低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之规律,因而可以名之为“德富律:品德与经济的内在联系”。

下篇市场经济: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基本方法

“德福律”的研究表明:经济迅速发展和财富公正分配是提高国民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之前提和基础。那么,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又取决于什么?不难看出,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固然取决于劳动者和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但是,根本说来,则取决于国家的经济体制。因为一目了然,劳动者和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不过是经济发展快慢和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偶然的、特殊的根源;而国家的经济体制则是经济发展快慢和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普遍的、必然的根源。那么,能够保障经济迅速发展和财富公平分配的经济体制究竟是怎样的呢?人类社会的经济体制无非自然经济与交换经济:后者又分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所谓自然经济,如所周知,亦即自给自足经济,其基本的特征在于: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自然经济无疑是人类社会效率最低、最低级、最落后的经济体制:它是人类在生产力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历史阶段所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经济体制。因此,经济学家分析经济体制类型时,大都排除自然经济,而认为只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或商品经济两类:“标志着‘集中领导的经济’的经济体制是:根据一个中心地方的计划来控制一个共同体整个的日常经济生活。然而,如果社会经济由两个或者许多个个别经济构成,其中的每一个都提出并执行经济计划,那么就存在着交换经济的经济体制。除了这两种经济体制之外,在现在和过去的经济实际中都不可能找到别的经济体制的痕迹;也确实不能想象,可以找到别的经济体制。”(注:瓦尔特•欧肯:《国民经济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7页。)那么,究竟哪一种经济体制能够保障经济迅速发展和财富公平分配?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同样是自然经济的对立面,都属于“非自然经济”或“交换经济”范畴。二者的根本区别,如所周知,只在于资源的配置者:计划经济亦即统制经济、命令经济,是由政府依靠权力强制而计划地、人为地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经济亦即商品经济,是非统制经济、非指令经济,它不是由政府的权力控制而是因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由市场自然地、自发地配置资源的经济。计划经济是统制经济、命令经济、强制经济,显然意味着: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每个人不可能享有经济自由。反之,市场经济是一种没有外在强制的自发的、自愿的经济,则意味着: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每个人都享有经济自由。这样一来,能够保障经济迅速发展和财富公平分配的经济体制,无疑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因为只有经济自由才有效率,而经济不自由则无效率。这可以从两方面看:

一方面,自由是每个人实现创造性潜能和社会迅速发展的根本条件;而不自由则是每个人实现创造性潜能和社会迅速发展的根本障碍。诚然,自由不是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唯一要素。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明、生产工具的改进、政治的民主化、道德的优良化等等都是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要素。但是,所有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要素,统统不过是人的活动的产物,不过是人的能力发挥之结果,因而说到底,无不以自由——潜能发挥——为根本条件。所以,自由虽不是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唯一要素,却是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要素、最根本的条件。这样,在经济活动能够存在的前提下,政府的指挥或强制越多而自由越少,则经济的发展进步,长久地看,必越慢;政府的指挥或强制越少而自由越多,则经济的发展进步,长久地看,必越快。这就是为什么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必定是一种高效率经济的缘故。

另一方面,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千百万人生产着、交换着和消费着千百万种商品。每个人究竟应该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如何交换以及如何消费,正如斯密所言,并不是政府——不论它拥有多少专家——的智慧或知识所能够正确解决的:“这是人类的智慧或知识在任何时候都做不到的”(注:AdamSmith,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volume2,ClarendonPress.Oxford,1979,P.687)。但是,这种人为不可能正确解决的难题,市场机制自身却能够自然而然地予以正确解决:“竞争制度是一种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而进行无意识协调的精巧机制。它是汇聚千百万形形色色的个人的知识和行为的信息处理器。它不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智力,却解决可以想象到的关涉数以千计的未知的变量和关系的最复杂的问题。”(注:PaulA.Samuelson,Economics11thed./withtheassistanceinstatisticalupdatingofWilliamSamuelson,NewYork:McGraw-Hill,c1980p.38)因此,只有听任市场经济自由发展,才是正确的,因而是有效率的;而政府指挥市场经济,必定是错误的,因而是无效率的:经济自由是经济繁荣昌盛的必要的、根本的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到处看到,哪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而经济自由,哪个国家的经济便繁荣昌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便得到极大提高;哪个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统制经济而经济不自由,哪个国家的经济便停滞不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便极其低下的缘故。

不过,如所周知,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仅凭市场经济自身不但不能完全实现经济公正,不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而且不能够完全实现经济自由:市场经济自身无法自动消除垄断。因此,为了实现自由而公正的市场经济,必需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但是,政府的干预应该只限于确立和实现市场经济自由且公正地运行的规范,而不应该指挥市场经济活动:政府应该是经济活动规范的制定者与仲裁者,而不应该是经济活动的指挥者。这就是经济自由主义名言“政府应该是仲裁者而不应该是当事人”(注: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页。)之真谛。因为对于这句名言,弗里德曼曾这样解释道:“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相反地,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注: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页。)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并且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只限于对经济自由与经济公正等市场经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因而只是充当市场经济的仲裁人而不是市场经济的指挥者,那么,该国便建立了自由而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来,该国的经济便必定迅速发展、物质财富必定迅猛增加,对于这些财富的分配必定公正,从而国民的物质需要必定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因而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必定强烈,最终势必导致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势必导致好人普遍增多。因此,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前提和基础之方法,是培养国民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

这个道理,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被管子概括为一句名言:“仓廪实则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可是,今人却大都以为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虽发展经济却败坏道德。这种观点,细究起来,源于两千年来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道德观,亦即儒家、墨家和康德以及基督教所代表的义务论或道义论。因为一方面,按照义务论或道义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有无私利他的行为才是道德的、善的,而只要目的是为了自己,则不论如何有利社会和他人,都是不道德的、恶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行为无疑就是买卖行为之总和;而一切买卖行为的目的,显然都是完全为了利己,而根本不存在无私利他的行为。这样,义务论就与市场经济发生了矛盾:如果义务论是正确的,那么,市场经济行为便统统都是不道德的、恶的,都是小人的行为;如果市场经济行为不都是恶的、不道德的,那么,义务论就是错误的。

义务论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无疑只能意味着:义务论是错误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活动,如果市场经济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怎么能够存在发展?任何社会,就其行为总和来说,道德的行为多于不道德的行为乃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一种社会的活动都是不道德的,那么,这种社会决不可能存在,更谈不到发展了。所以,市场经济就其行为总和来说,道德的行为必定多于不道德的行为,而决不可能都是不道德。这样一来,认为“一切市场经济行为因其都是为了利己而都是不道德的”义务论观点岂不就是错误的?真理显然是:只有损人利己才是不道德的、不应该的、恶的;而为己利他则是道德的、应该的、善的:为己利他是道德的基本境界、善的基本境界。

双刃剑范文篇3

当我们在尽情享受现代教学技术带来的便利的时候,一股潜流已在暗里涌动,且已成汹涌之势并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

网络资源的丰富,助长了教师的惰性

现代信息技术使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各种优质资源俯拾皆是,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给教师备课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资料,甚至优质的教学方案,但同时也使教师的惰性潜滋暗长。原先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需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熟悉教材,设计教学方案,钻研教法,然后才落笔写成教案。备课本来应该是一个非常复杂又非常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教案设计的好坏直接关联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关联到这堂课的成功与否。但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一些教师备课不是刻意去钻研教材,思考教法,而是把时间花在电脑搜索上,然后复制、粘贴、打印,粗粗看一遍,拿着下载的现成教案去上课,照搬照抄别人的研究成果,根本不考虑人家的教学思路方法是否适合本班的教学实际,更不必说自己对教材的独特感悟理解了;更有甚者,在学校进行教学“六认真”检查中,常常会发现同一备课组中的教师的教案几乎是拷贝不走样,甚至连教学反思都一样,还美其名曰“集体备课”。试想如此利用信息技术,怎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

这种没有思考、不加选择的“拿来主义”直接导致教师惰性滋长,轻视教学研究,不愿花精力心思去研究教材,浮游于教材表面,根本没有自己对教材的情感、知识体验,只是当了别人的义务播音员;在课上照本宣科,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浑浑噩噩地度过45分钟,自己也很难说清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长此以往,很难达到对整个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更不要说对教材的融会贯通、创造性的理解了。这样是绝然培养不出现代型高素质教师的,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拿来主义”还明显表现在教师作业的布置上。网络资源广袤,各类试卷层出不穷,搞得教师眼花缭乱,看看这份合适,那份也不错,往往干脆一股脑儿都下载,都印发给学生做。此时的教师就像整天侍弄田地的农人,把学生当成他的自留地,总以为多翻翻泥土,多除除草,多施施肥,就有好收成一样,尽可能地加重学生的作业量,一天一份到一天几份,反正教师搞份试卷很容易,只要会下载就行了,也不用担心资源枯竭。就这样大量的机械性的练习,甚至是重复性的练习被教师不加选择如雪片般撒向学生,学生整天被埋在题海考试中,不得喘息,整个人成了一部做题的机器,完全湮没了少年活泼的天性。

大量的练习只是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应试教学的产物,纯粹为了应付考试,无法提高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但就目前的考试制度来看,这种题海战还是挺有效的,因此受到许多老师的青睐。尽管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的口号喊了好些年,但冷眼看各学的教学,仍是我行我素,加上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广泛普及,更为题海战大开方便之门,学生的学业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

其实教师可以在广泛选择的基础上,挑选最精彩的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内容,进行组合灵活运用,进行个性化教学;这样不仅对学生有益,更能体现教师掌控教材、领悟教材的能力,同时也能使教师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多媒体课的滥用,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有极大的功能,但在教学中它只起着工具性的作用。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奉行技术至上论的教师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要算公开的各级教研活动了,只要有公开课展示,清一色的多媒体上课,似乎上课没有课件、不上多媒体课,就不足以体现新课程理念。于是乎,上课教师精心准备课件,图片丰富、画面绚丽,还加入了多种音响动画效果,往往整节课教师就是按部就班地点击鼠标,进入一个个教学环节,出示一幅幅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甚至连板书、问题答案都以一张张幻灯的形式呈现出来,一节课中教师字斟句酌很少讲解,又惜墨如金,或根本不书写一个字,生怕被扣上“满堂灌、填鸭式”的帽子,学生就只能很配合地充当虔诚的看客,随教师摆弄。

这样的课,往往看教师预先是否准备充分,即课件做的是否完美,上课时是否能熟练点击而已。但偏偏这样的课能受到许多教师乃至专家的肯定,认为这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信息量大,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试想这样的课,完全按照教师一厢情愿的预设,课中毫无变化,拽着学生跟着图片走,充其量是向学生展示教师辛苦几天忙乎出来的精美图片而已,是属单方面的知识灌输,是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填鸭式,哪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体现?公务员之家

更何况,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交流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在知识的百花园中如何采撷知识的蜜浆。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对学生的学习思考产生影响,教师尽管预先已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但教师在教学中仍应扮演一个学生学习的同道者,和学生同疑惑,共释疑,在学生山重水复时,适时点拨使学生有柳暗花明的发现。而现在的多媒体课,语文教师没有了自己原生的朗读,数学教师没有了黑板上的演算,物理化学教师没有了当堂的实验操作,而只是站在屏幕前,机械地点击鼠标,把这一切本应是教师亲自捉刀的交给了冷冰冰的屏幕,把教师和学生原本应该水乳交融的合作关系绝然地分开,教师似乎只是一个电影放映员,完全弱化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功能。

双刃剑范文篇4

世贸组织举足轻重

世贸组织(WTO)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二战后,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的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由美、英、法、中等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签署了《关贸总协定临时议定书》,并于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它一直是一个临时性的机构,1995年1月1日,世贸组织正式成立,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是当今世界惟一处理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世界上负责经济事务的组织很多,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为什么世贸组织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

世贸组织有三项职能,其中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制定全球市场经济运作的国际规则,并监督各个成员执行这些规则。世贸组织的另一个职能是组织各成员进行开放市场的谈判,打破贸易壁垒。世贸组织的第三个职能是解决各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如果成员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就由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进行仲裁。

世贸组织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则,即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所谓最惠国待遇,要求国际贸易中,一成员给予另一成员的优惠不低于该成员给予任何其他成员的优惠。所谓国民待遇,要求任何世贸组织成员的商品或服务进入另一成员领土后,应该享受与当地商品或服务相同的待遇。

近20年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贸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否加入世贸组织,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衡量一个国家能否承担国际责任,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尺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世贸组织142个成员间的贸易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5%,投资额已占全球跨国投资总量的80%。可以说,加入世贸组织,就等于拿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中国“入世”大势所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总揽全局、与时俱进的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充分展示了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勇于面对国际竞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进取精神。

从根本上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邓小平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生产、技术、信息、贸易、金融的发展日益超越地域的局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搞市场经济,更不可能置身于国际经济体系之外。过去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比较少,不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不大。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的国际经济交往大大增多,如不及早加入,我们会在国际贸易和外交斗争中吃亏。例如,前些年美国国会每年都要讨论表决是否给予我国最惠国待遇,以此作为遏制我国的筹码。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有了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的保证,我国将避免那种带有歧视性的不平等贸易关系带来的损害,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占世界1/5多的人口,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值均居世界第六,吸收外资连续多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2014年底外汇储备达到2800多亿美元。没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不能体现多边贸易体制的普遍性和公正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启动新一轮多边谈判、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将起到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会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从而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提供庞大的市场和商机。

机遇难得挑战严峻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加入世贸组织,当然会给我们带来机遇,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

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具体来讲,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带来的机遇是:第一,将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第二,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如农业中的水果、肉类和蔬菜,工业中的一般机电产品、轻工产品、纺织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服务业中的建筑、旅游等,都可能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第三,履行关税减让、市场准入、非歧视原则等承诺,有利于我们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第四,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行事,将会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此外,加入世贸组织还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中国消费者在降低关税、开放市场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有利于中国企业利用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多边贸易机制更好地保护和壮大自己,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是:第一,随着市场准入的扩大、关税的削减和非关税措施的取消,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粮食和那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将经受严峻考验,如汽车、金融、保险、电信等。第二,我国现行有关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还不完全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对外经贸管理在观念和体制上存在着许多滞后的地方,政府机关的工作方式也有相当大的不适应,这些都会增加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风险与困难。第三,国内企业普遍对世贸组织规则了解不够,经验不足,因此加入世贸组织后多边争端解决机制的裁决也可能出现对我不利的结果。第四,加入世贸组织也给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严峻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观念大量涌入,西方敌对势力也会乘机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西方腐朽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将对我国造成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防止和抵御不良文化的侵入,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谈判中承诺的只是一种市场准入机会。实际上,是否进口、进口什么和进口多少,要取决于我们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商业条件。我们在某些服务领域允许外资企业从事一定范围的业务是有条件的,允许不等于不要审批,不等于没有管理,外资企业的商业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

总之,对于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得失,我们应该用全面、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既要静态地看,又要动态地看;既要看当前,又要看长远;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总的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是利大于弊。

积极应对兴利除弊

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绝非一首温馨浪漫的田园诗,而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面是利,一面是弊;一面有机遇,一面有风险。利要兴,机遇要抓住;弊要除,风险要化解。

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挑战,就要加快推进与加入世贸组织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这是更好地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需要,更好地保护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抓紧做好清理、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双刃剑范文篇5

关键词:科技之利科技之弊道德

“科学”一词在梵语中指“特殊的智慧”,其含义随着实际运用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科技这一概念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却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因为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道德的约束与导向作用使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遏制科技之弊,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之利

科学这特殊的智慧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充分显示了它的魔力,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惠。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使得人类社会异彩纷呈,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够探测到更广阔的和更微小的世界;从古代的以步步远到现在的上天入海(飞机、航天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潜艇等),人类已经可以驰骋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甚至月球上也留下了人类深深的足迹;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与交流,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地球已经开始变成一个地球村……科技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历史前进的步伐,领略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无穷魅力。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必将继续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而所有这些变革都将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今天,科学技术对我们人类而言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总之,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为人类开创美好的未来。

二、科技之弊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冀,但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科技也有损害人类的负效应一面,对其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最典型的莫过于目前面临的全球温室效应、核武器威胁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趋势具有毁灭人类的潜在威力。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其不确定性因素也在随之增长,加上利益因素的驱使,使处于加速创新中的科技更是伴随着越来越难以预测的风险,可能会造成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失效与颠倒,甚至摧毁整个人类和地球。科技的毁灭性威力,集中表现在人类的两个科技新宠,互联网和基因技术。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媒体,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但是,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黄色污染”、“灰色污染”,使一些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互联网的勇士们早就宣布,要将网络变成一种生活,可是,当虚拟替代了真实,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也就消失了。

生物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更加锋利。生命科技能够治疗疾病,经过基因改良可以产生更多新物种,另一方面由于它干预自然,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消除。基因改造的完人究竟是人类还是高科技产品呢?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以往科学计划有很大的不同点,基因技术对人类内在自然的改变更直接冲击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伦理道德,它将产生复杂的人类伦理、法律、社会问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正毁灭着我们的社会基础和精神世界。

另外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很多人没有形成根本的环保意识,从而肆意挥霍和破坏生态环境为我们所提供的一切,造成天空不再蔚蓝,空气不再清新,河流不再清澈,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枯竭的资源、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仅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是威胁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最严重的问题。

三、科技需要道德

我们提出科技之弊,并不是呼吁世人去阻止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是让世人及时看到科技的双重性,从而采取积极的步骤,趋利避害,消除或降低科技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科技的负效应追究其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科技的主体是人,它的负效应和人类的贪婪、非理性以及人类社会制度的种种缺陷有关,因此可以说: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是人的问题,科技在善的手中,便为善,恶的手中便为恶!因此消除科技之弊,除了依靠科技本身,人类还需要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等措施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而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加强对科学伦理道德的研究,通过道德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促使人类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必须要有一种严格的道德制约。

第二,加强科技伦理的教育,要让科技人员重视伦理问题,自觉地用伦理价值规范及其精神制约其研究活动,并在科技—伦理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客观公正性和公众利益优先性的基本伦理原则,在科技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缓冲机制。

第三,加强科技伦理常识在全民中的普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管理决策者和新闻媒体,应尽可能保障公众对科技的知情权,这样公众才能对科技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具体的讨论,通过磋商,对当代科技在伦理上可接受的条件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第四,在宣传伦理知识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调节科学工作者行为的评审体制、社会法规和政策制度,并通过这些运行机制获得强制性时,才能有效地吓阻违规行为,同时使遵守规则者获得心态的平衡。

总之,科技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人类的智慧必须时刻关注这把“双刃剑”,才能开辟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何国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庄嘉.人类要关注科技进步这把“双刃剑”[J].长白学刊,2001,(2).

[3]黎安.科技是一把双刃剑[J].河南科技,2001,(9).

双刃剑范文篇6

关键词:科技之利科技之弊道德

“科学”一词在梵语中指“特殊的智慧”,其含义随着实际运用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科技这一概念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却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因为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道德的约束与导向作用使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遏制科技之弊,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之利

科学这特殊的智慧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充分显示了它的魔力,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惠。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使得人类社会异彩纷呈,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够探测到更广阔的和更微小的世界;从古代的以步步远到现在的上天入海(飞机、航天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潜艇等),人类已经可以驰骋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甚至月球上也留下了人类深深的足迹;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与交流,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地球已经开始变成一个地球村……科技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历史前进的步伐,领略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无穷魅力。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必将继续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而所有这些变革都将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今天,科学技术对我们人类而言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总之,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为人类开创美好的未来。

二、科技之弊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冀,但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科技也有损害人类的负效应一面,对其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最典型的莫过于目前面临的全球温室效应、核武器威胁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趋势具有毁灭人类的潜在威力。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其不确定性因素也在随之增长,加上利益因素的驱使,使处于加速创新中的科技更是伴随着越来越难以预测的风险,可能会造成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失效与颠倒,甚至摧毁整个人类和地球。科技的毁灭性威力,集中表现在人类的两个科技新宠,互联网和基因技术。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媒体,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但是,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黄色污染”、“灰色污染”,使一些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互联网的勇士们早就宣布,要将网络变成一种生活,可是,当虚拟替代了真实,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也就消失了。

生物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更加锋利。生命科技能够治疗疾病,经过基因改良可以产生更多新物种,另一方面由于它干预自然,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消除。基因改造的完人究竟是人类还是高科技产品呢?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以往科学计划有很大的不同点,基因技术对人类内在自然的改变更直接冲击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伦理道德,它将产生复杂的人类伦理、法律、社会问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正毁灭着我们的社会基础和精神世界。

另外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很多人没有形成根本的环保意识,从而肆意挥霍和破坏生态环境为我们所提供的一切,造成天空不再蔚蓝,空气不再清新,河流不再清澈,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枯竭的资源、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仅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是威胁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最严重的问题。

三、科技需要道德

我们提出科技之弊,并不是呼吁世人去阻止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是让世人及时看到科技的双重性,从而采取积极的步骤,趋利避害,消除或降低科技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科技的负效应追究其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科技的主体是人,它的负效应和人类的贪婪、非理性以及人类社会制度的种种缺陷有关,因此可以说: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是人的问题,科技在善的手中,便为善,恶的手中便为恶!因此消除科技之弊,除了依靠科技本身,人类还需要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等措施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而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加强对科学伦理道德的研究,通过道德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促使人类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必须要有一种严格的道德制约。

第二,加强科技伦理的教育,要让科技人员重视伦理问题,自觉地用伦理价值规范及其精神制约其研究活动,并在科技—伦理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客观公正性和公众利益优先性的基本伦理原则,在科技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缓冲机制。

第三,加强科技伦理常识在全民中的普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管理决策者和新闻媒体,应尽可能保障公众对科技的知情权,这样公众才能对科技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具体的讨论,通过磋商,对当代科技在伦理上可接受的条件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第四,在宣传伦理知识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调节科学工作者行为的评审体制、社会法规和政策制度,并通过这些运行机制获得强制性时,才能有效地吓阻违规行为,同时使遵守规则者获得心态的平衡。

总之,科技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人类的智慧必须时刻关注这把“双刃剑”,才能开辟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何国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庄嘉.人类要关注科技进步这把“双刃剑”[J].长白学刊,2001,(2).

[3]黎安.科技是一把双刃剑[J].河南科技,2001,(9).

双刃剑范文篇7

关键词:科技之利科技之弊道德

“科学”一词在梵语中指“特殊的智慧”,其含义随着实际运用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科技这一概念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却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科学与价值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自身的问题,因为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道德的约束与导向作用使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遏制科技之弊,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技之利

科学这特殊的智慧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充分显示了它的魔力,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实惠。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发现和发明使人类逐渐强大起来,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科技使得人类社会异彩纷呈,就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望远镜和显微镜是眼睛的延伸,使人类能够探测到更广阔的和更微小的世界;从古代的以步步远到现在的上天入海(飞机、航天飞机、火箭、宇宙飞船、潜艇等),人类已经可以驰骋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交通工具是脚的功能的延伸,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甚至月球上也留下了人类深深的足迹;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完善是嘴巴和耳朵的延伸,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能相互沟通与交流,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地球已经开始变成一个地球村……科技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物质影响和非物质影响是无可估量的,人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历史前进的步伐,领略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无穷魅力。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必将继续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的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而所有这些变革都将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前景。今天,科学技术对我们人类而言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总之,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哺育出的最精致绚丽的花果。它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为人类开创美好的未来。

二、科技之弊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冀,但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科技也有损害人类的负效应一面,对其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最典型的莫过于目前面临的全球温室效应、核武器威胁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趋势具有毁灭人类的潜在威力。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其不确定性因素也在随之增长,加上利益因素的驱使,使处于加速创新中的科技更是伴随着越来越难以预测的风险,可能会造成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失效与颠倒,甚至摧毁整个人类和地球。科技的毁灭性威力,集中表现在人类的两个科技新宠,互联网和基因技术。互联网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成为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媒体,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但是,在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黄色污染”、“灰色污染”,使一些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互联网的勇士们早就宣布,要将网络变成一种生活,可是,当虚拟替代了真实,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也就消失了。

生物技术的日益进步,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更加锋利。生命科技能够治疗疾病,经过基因改良可以产生更多新物种,另一方面由于它干预自然,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消除。基因改造的完人究竟是人类还是高科技产品呢?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以往科学计划有很大的不同点,基因技术对人类内在自然的改变更直接冲击人类精神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伦理道德,它将产生复杂的人类伦理、法律、社会问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正毁灭着我们的社会基础和精神世界。

另外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很多人没有形成根本的环保意识,从而肆意挥霍和破坏生态环境为我们所提供的一切,造成天空不再蔚蓝,空气不再清新,河流不再清澈,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枯竭的资源、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仅影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这是威胁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最严重的问题。

三、科技需要道德

我们提出科技之弊,并不是呼吁世人去阻止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是让世人及时看到科技的双重性,从而采取积极的步骤,趋利避害,消除或降低科技对人类的负面影响。科技的负效应追究其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科技的主体是人,它的负效应和人类的贪婪、非理性以及人类社会制度的种种缺陷有关,因此可以说: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是人的问题,科技在善的手中,便为善,恶的手中便为恶!因此消除科技之弊,除了依靠科技本身,人类还需要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等措施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而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加强对科学伦理道德的研究,通过道德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促使人类反思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必须要有一种严格的道德制约。

第二,加强科技伦理的教育,要让科技人员重视伦理问题,自觉地用伦理价值规范及其精神制约其研究活动,并在科技—伦理实践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遵循客观公正性和公众利益优先性的基本伦理原则,在科技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建立有效的缓冲机制。

第三,加强科技伦理常识在全民中的普及。相关科技工作者、管理决策者和新闻媒体,应尽可能保障公众对科技的知情权,这样公众才能对科技所涉及的伦理价值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具体的讨论,通过磋商,对当代科技在伦理上可接受的条件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

第四,在宣传伦理知识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调节科学工作者行为的评审体制、社会法规和政策制度,并通过这些运行机制获得强制性时,才能有效地吓阻违规行为,同时使遵守规则者获得心态的平衡。

总之,科技不能完全独立地发展,人类的智慧必须时刻关注这把“双刃剑”,才能开辟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何国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2]庄嘉.人类要关注科技进步这把“双刃剑”[J].长白学刊,2001,(2).

[3]黎安.科技是一把双刃剑[J].河南科技,2001,(9).

双刃剑范文篇8

[摘要]从欧洲到美洲,乃至亚洲,社会各界对主权信用风险的关注度正在日益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5月14日更是在敦促发达国家采取“紧急措施”解决高额财政赤字问题时警告说,如果该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欧洲债务危机得不到缓解,就连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拖累。

1多国债务发出“SOS”

自去年10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主权债务风险的漩涡之中。5月12日,欧盟委员会对丹麦、芬兰、塞浦路斯及保加利亚4个成员国也发出警告,表示四国财政赤字状况超出欧盟所规定的上限,要求其削减赤字。至此,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有24个成员国财政赤字状况超标,仅只有爱沙尼亚、瑞典和卢森堡符合欧盟规定的3%的上限。而英国当前财政年度和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规模也将超过政府预期,2010年英国预算赤字将为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最高。

除了欧洲方面政府债务“告急”外,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财政状况也是红灯频闪。5月12日美国财政部在月度预算公告中称,美国联邦政府4月份预算赤字为826.9亿美元,这是美国联邦政府连续第19个月出现预算赤字。有预测说美国2011年财政赤字将高达1.6万亿美元,全部负债更是占到GDP的50%以上。而日本财务省发表的数据更是糟糕:日本国家债务总额已占其GDP的229%,位列发达国家之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有关各国公共财政的报告预测,发达国家总体财政赤字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将由2007年的73%增至2015年的110%。西方七国的这一比例将升至二战以来最高水平。更有不少专家认为,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引爆后,西班牙、葡萄牙、日本,英国、以及美国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希腊”。从表面来看,金融危机是欧洲债务危机爆发的“催化剂”,导致欧洲政府入不敷出现象加剧恶化。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意味着原来高福利、低增长、制度僵化的欧元体制已出现问题,难以持续下去,削减赤字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2全球呼吁减赤“声高浪急”

面对财政状况恶化,不少有识之士乃至政府要员都发出削减赤字的强烈呼吁。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就在日前发出警告称,英国银行业危机已转变为一场潜在的主权债务危机,政府必须立即开始解决财政赤字过高的问题。他还表示,由于近年经济陷入衰退和工党政府采取大力刺激经济复苏措施,目前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已急剧上升至1530亿英镑,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左右,这对经济复苏前景构成潜在威胁。这也是英国经济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也表示,财政赤字和巨额国债将使投资者担忧美国政府信用,从而增加政府的借贷成本。到2020年,美国财政赤字依然要占到GDP的4%至5%。伯南克呼吁美国政府马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削减赤字计划。如果美国人不重视这个问题,那么危机就会迅速显现。日本财务大臣菅直人也于近日承认,日本政府的举债金额已接近上限,当前的高债务状况将难以为继。

事实上,面对潜在的债务危机风险,不少国家已开始求解应对之策。目前,大多数财赤超标的欧元区国家已提出了明确的削减赤字计划。随着英国新首相的诞生,一个旨在年内减少60亿英镑的政府开支的紧急预算方案即将浮出水面。日本当局也已开始考虑提高消费税率,以降低公共赤字。美国参议院日前则全票通过一项举措,将要求政府用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偿还资金填补财政赤字。欧盟委员会5月12日提议,欧盟各国政府的预算在国家议会通过之前,应先递交欧盟进行审核,并建议对藐视欧盟预算规定的国家将实行惩罚措施,可能包括削减它们的补贴,迫使它们在应急资金中进行储蓄。

为大力削减财政预算赤字,另一些欧债危机可能的“重灾区”,像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相继推出预算削减计划:西班牙公共部门工资在2010年将被下调5%;葡萄牙政府则将在2010年内将其预算削减20亿欧元;意大利随后也公布了改善财政状况的计划。

3市场恐慌令欧元遭打压

为应对债务危机,欧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出台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以帮助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危机蔓延,力保欧元稳定。同时欧洲央行宣布干预债市,并与美联储通过货币互换协议保证市场美元的流动性。

对市场来说,欧元区各国采取大规模的预算削减计划,以及日后将实施更为严格的财政监管政策都将使欧洲经济增长的力度大打折扣,这也构成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投资者对于欧债危机的忧虑继续累加。

市场存在另一种担忧是欧洲央行购买政府债券可能会引发通胀。尽管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就表示,该行并未改变货币政策立场,不会容忍通胀,额外的流动性将通过定期存款的方式回收。但欧洲央行内部还是出现不同声音。欧洲央行管委会委员斯塔克曾表达对公债购买行动引发通胀风险的关切;欧洲央行委员、德国央行行长韦伯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

此外,救助资金的出资国能否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也备受市场关注。日前,有英国媒体爆出法国总统萨科齐威胁说,如果德国不同意援助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那么法国将会撤出欧元区。

这些不确定性都对欧元构成压力,预期欧元对美元还可能进一步下跌。一些投资机构近来陆续调低欧元汇率预期。瑞银集团的报告预计,欧元对美元汇率今年底前将跌至1∶1.15,而明年底前可能跌至1∶1.10。而纽约梅隆银行外汇分析师尼尔?梅勒则预计,今年底欧元对美元汇率可能跌至1∶1的平价水平。

4减赤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欧洲债务危机凸显主权债务风险之后,发达国家削减赤字降低负债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应当的。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各国逐步把关注点从应为金融危机转为确保可持续复苏,发达国家债务问题恶化不仅会给自身复苏带来阴影之外,还将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局势。

双刃剑范文篇9

现代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既给现代音乐教育带来种种便利,但同时也提出了众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

1.1音乐泛滥使用,欣赏意义流失

现代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得音乐的普及更为简便,音乐无处不有,音乐无处不在。家庭接受音乐的方式,不外乎电视。电视节目,使用音乐;电视剧,片头片尾曲,插曲也是音乐;电视广告,无不是音乐。商城街道,有婉转动听、柔情蜜意的背景音乐;校园广播,电影院,公园到处都能够与音乐插身而过,就连载运垃圾的垃圾车都播放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俨然与音乐息息相关,紧紧相连,然后很多场合播放的音乐目的不在于让听者欣赏,而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一为营造氛围,缓和气息;二为商业需求。美国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电视新闻节目时说道:“所有这一类的节目都是以音乐开始、以音乐结尾的;而且在播映告一个段落的时候,所播放的商业电视广告也有音乐。这种音乐的用意何在?跟戏剧和电影一样:刺激观众的情绪,制造紧张气氛,为某种心理期待作铺垫。”[2]长此以往,人们对音乐的泛滥接受使得欣赏意义顿时流失,音乐带来的强烈感受和冲击感也愈发变淡。德国R弗兰德H劳厄指出:正是由此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音乐听赏习惯的平庸化和对音乐的麻木不仁,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无可测算的,而且将长期存在。因此,现代媒介传播方式对音乐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1.2心不在焉的听觉方式

MP3、MP4、手机的多功能,使得大学生与音乐亲密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东西的便捷促使他们终日养成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由于数码音乐传播的便捷,学生们甚至养成了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暂且不说对音乐的欣赏是否具备意义,音乐加学习的模式对提高学习能力是否有用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如此情况日益普遍,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需求日益减退,能力也日渐消散,对音乐教育来说是需要重视的问题。这种心不在焉的聆听方式与习惯既不能很好的欣赏音乐,更不可以把握音乐的真谛。因此,音乐教育层面应重视对大学生掌握音乐的特征以及欣赏音乐的方法,合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养成聆听音乐的正确方式和习惯。在音乐欣赏中,必须发挥主体能动的意向,在感知音乐旋律的同时,不断回忆方才消失的旋律,将孤立的音乐片段联结成整体,并且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补充、丰富和阐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深入理解音乐的深层意蕴。

2音乐因媒介的形式而致使音乐教育困难重重

在当前音乐媒介环境下,音乐的传播渠道与它们紧紧相连,现在的大学生大多90后,他们从幼年开始便已与许多新兴的音乐媒介产生了接触,时至今日,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已与从前大有不同,他们现有的音乐价值观势必对音乐教育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音乐教育者应对面临的各种媒介所造成的影响具有深入的认识与分析。

(1)时空分离的音乐。

由于存在多样式的音乐媒介,音乐的呈现出现了时空分离的局面,即是表演者与观赏者不同时出现在同一时空下。以往的音乐欣赏方式,大多以表演者在特定的场合中演艺,欣赏者直接欣赏带来了音乐震撼力与感受力是十分强悍的。

(2)表演缺席的音乐。

以往的音乐表演是与观众面面对的接触方式,然而由于现在音乐媒介的多样化,这些情况愈发难得。大多学生欣赏音乐,很少有机会直接的与音乐表演有直接的接触,他们无法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现场带来的震撼力,这种缺失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把握住的。所以我们要旨在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制作与音乐审美的能力,让学生走进丰富的音乐世界,主动去接触器乐,在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做音乐的欣赏者,还学会做音乐的创造者表演者,全面领悟音乐的真谛与魅力。

(3)消费型音乐。

现代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音乐也不免成为一个消费品。譬如CD、DVD、彩铃等诸如此类的音乐消费品,它们已然成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消费文化,然后市场经济下的音乐制作和消费活动为迎合某一类特定人群的审美趣味而获取商业利润,不免落入俗套。譬如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古典音乐相比较,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获得普罗大众青睐,那是因为它的曲式结构、旋律篇章都相对简单,大众接受起来较为容易,此外现代流行音乐的制作大多以追求大众口味为目标,所以能够受到欢迎。当代的大学生正式处于这样的音乐氛围下,他们难以避免的走入这样的欣赏队伍中,如何体味个中的含义已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应当对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消费型音乐予以引导和教育。

3结语

双刃剑范文篇10

近日,按照县纪委《关于在全县党政机关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了《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教育读本》、《反腐败重要文件选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王瑛》学习读本以及xx廉政网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思想得到了进化,心灵得到了洗涤。在心灵深处深深感到了,读书思廉活动是开展从政道德教育的好形式,感到了这些正反重大典型案例对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的一次警示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作为单位的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体会到最多和最大的进步是克服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经常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使自己专下心来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自觉把学习共产党员标准要求的过程,变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过程。同时,对照党员的标准要求和党章,以此为镜子,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勤洁廉政,才能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充分认识开展读书思廉活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生死存亡。读书思廉是为了明是非,辨真假,长知识,增才干,吸取其精华,尤其是党员干部,通过学习,要掌握好自己的人生道德底线。牢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他能让你成就一番事业,也能让你走向人民的对立面,领导干部要做到心底无私,才能一心为民,才能真正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

二、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

模范的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漂浮虚荣的工作作风,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紧持大处着想、小处着手,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积极投身计划生育工作事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三、清白做人,做到廉洁从政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赋予权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如何用好权的问题。保持廉洁心是当好领导干部的根本保证。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着很多诱惑和考验,要抵挡住各种物欲的诱惑和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得清黑白,辩得清真伪,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严于自察,永葆党员干部的清白。作为计生干部,我要把全部心智用于工作上,切实做到对岗位负责,对人民负责。一方面在做事上要在合法的限度内大胆的用好权,为民造福;另一方面更要“如履薄冰”用好手中的权。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经济工作纪律,自己带头做到,凡明令禁止的带头自觉遵守,以德用权、按职用权、廉洁用权。坚持在生活和工作中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起好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