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3:10:16

受灾范文篇1

近来,冰雪灾害造成了大量折断、倒伏的林木和枯枝落叶,增加了林内可燃物,防火形势相当严峻,为了减少林内可燃物,尽可能消除火灾隐患,避免产生次生灾害,现就林木清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清理对象

一是因冰雪灾害造成折断、拔蔸倒伏的枯死林木;二是无生还可能的断尾松、杉树枝。

二、清理方式

各乡镇和国有林场要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开展受灾林木的清理工作。林农在乡镇及林管站工作人员的监督下,可自行进行受灾林木的清理;各地也可以村、组为单位组织专业队伍依法有序进行清理。清理人员作业时,严禁在林区吸烟和用火;对清理下山的灾害材和残枝落叶,要远离山林集中堆放,清理下来的灾害木材要归好堆,待木材指标下达后,办理采伐运输手续,凭证运输。

三、清理步骤

冰雪损害的林木分二步清理:

第一步:在清明节前,清理好房前屋后、村庄周围、林田交接处、道路两旁林缘的受灾林木,同时清理好防火线和生物防火带的倒伏木竹及残枝落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步:6月底前,全面结束受灾枯死林木的清理工作。对无生还可能的松、杉树蔸的清理,由县林业局核实后,安排林木采伐指标,搞好作业设计,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后进行采伐清理。

四、林木处理

清理后的林木由县有资质的木材经营企业依法有序进行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保护制度,松木最低保护价每吨为400.00元,毛竹最低保护价为每吨400.00-500.00元。

五、清理汇报

各乡(镇、区)在每星期的星期二及星期五下午3点前向县林业局报告受灾林木的清理进度,延期报告或缺报的将在全县进行通报。

受灾范文篇2

一、当前旱情及作物受灾情况

持续严重的干旱,造成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农田蓄水减少,农业生产用水矛盾突出,部分地方已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农户虽有心抗旱,但水源却匮乏。特别是进入5月后,降水量持续严重偏少,截至6月4日,全市各地均达到了40天的严重夏旱标准。而此时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剧,土壤墒情持续下降。6月3—7日,据我所在全市多点调查,坡台土整个耕层基本上是干土;二台土10cm土层也基本上是干土,10cm—20cm土层的水分含量也极低,根系很难利用;低台土的墒情也逐渐变差,10cm以上土层也接近干土,10cm以下土壤保持一定湿润;干田的墒情保持较好,10cm以下土壤保持湿润。由于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导致我市大春作物受灾严重。主要表现在:大面积春玉米因缺水而出现萎蔫现象,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其长势普遍较差,生长不良。夏播玉米出苗受到影响,部分墒情极差的油菜地和小麦地无法播种或出苗,已出苗的已开始枯死。据对全市各区县27个点的分户调查,除干田受灾较轻以外,其余旱地玉米均受灾严重,减产已成定局。水稻田受干旱也较为严重。在调查区域,约95%以上稻田脱水,甚至龟裂。尤以部分高塝田、望天田、两季田缺水最重,其田内裂口纵横,秧苗长势弱,分蘖较少,部分秧苗已枯死,对夺取高产十分不利。

6月7日晚的一场透雨,旱情虽得以缓解或解除,但水稻、玉米枯死的已无法挽回,未枯死的春玉米大部分已进入生殖生长期,因营养生长严重不足,植株矮小、雌雄花严重不协调,产量的损失已很难挽回,改种补栽迫在眉睫。

二、建议补种秋粮作物——重点突出大豆

我市属典型的浅丘地带,水利工程及农田灌溉条件较差,农业上靠天吃饭的成分重。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已是必然。在大春受灾的情况下,减少灾害损失的办法自然是补种秋粮。

从历年气象资料及种植经验看:我市夏秋季节的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可种植多种作物。常年种植的有:红苕、洋芋、玉米、大豆、晚稻、再生稻、蔬菜等作物。其中蔬菜经济效益较高,但市场容量有限,蔬菜储藏加工能力又差,不可能大面积种植。红苕、洋芋、玉米是常年种植的秋粮作物。面对今年的旱灾情况,我们召集本所相关栽培专家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在抢种以上秋粮作物的同时,应更加突出大豆。种植文秘杂烩网大豆投入少、产出较高、种源充足、管理简捷,农民易于接受,推广容易,能有效地弥补大春损失。

补种红苕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将逐渐降低,品质也相应下降(薯块变小、淀粉含量降低)。若6月移栽红苕,平均亩产可达1000公斤左右,7月移栽则亩产500—750公斤,8月移栽亩产只有250—400公斤。红苕藤蔓移栽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在雨后土壤墒情极为充足的情况下进行,而在持续的干旱条件下,农民的红苕种地苕藤生长较差,要在1—2次大雨后移栽完红苕基本不可能。预计今年红苕至少要在7月上旬才有可能移栽完。且红苕必须起垄手工移栽,需要较多劳动力,经济效益将进一步降低。其苕藤准备,栽插难度均高于大豆。

玉米的播期最迟为7月下旬。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逐渐降低,品质下降。亩产一般为100—250公斤左右,但秋玉米病虫害较多,对栽培管理要求高。相应的农药、化肥投入较多,经济效益低于大豆。

冬大豆已在我市推广多年,农民对种植套作冬大豆早已完全接受并熟练掌握相关技术。我市也有稳定种源基础,在每年为全省提供种子的情况下,尚有相当剩余用做商品大豆。因此,播种冬大豆,种源有保证。品种一般选用“贡选一号”及其系列品种。“贡选一号”是我所选育的特色冬大豆品种。具有适宜播期范围广、耐荫蔽、耐干旱、需肥量少、病虫害少、适应性强、适粗放管理、高产稳产等显著优点,为目前全省冬大豆主推品种,在全省推广面积稳居第一位,被省农业厅列为科技“三大行动”大豆类主导品种。旱地新三熟麦/玉/豆套作种植模式也被列为四川主推技术,“5.12”地震灾害发生后,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就将麦/玉/豆种植模式列为重大减灾技术在全省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减灾增收作用。常年来我市调种“贡选一号”的兄弟市、县都在10个以上。

据测算,在我市推广的“麦/玉/豆”模式中套作的大豆,一般亩产干豆150公斤左右,亩产值可达700元(以5元/公斤)左右。在今年玉米长势差,甚至枯死的空地,如能抢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以前播种,并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可获得较高文秘杂烩网产量。如果在稻田、空地净作,其亩产值可达800元,比种秋玉米高250元/亩左右,比红苕高200元/亩左右,加上省工、节本部分,每亩节本增效达300元。如果卖鲜食菜大豆,其经济效益还可进一步提高。

从近期国内市场看,大豆需求缺口大,不容易出现产品饱和烂市降价的现象。发展大豆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播种秋大豆投入较少,产量稳定,经济效益较高,不失为一条很好的抗灾增收途径。

三、冬大豆栽培管理技术

1.选用良种:选用“贡选一号”。播种前实施选种,去除籽粒不饱满、有霉烂、有杂色、有病斑的种子。

2.适期播种:5月—7月上旬均为适宜播期,最迟播期为8月上旬,其产量才有保障。可根据气象预报在雨前或雨后及时抢墒播种,播期越早越好。既可在玉米行,也可净作。对秧苗已基本枯死的望天田、高傍田、两季田也可在雨后开沟播种。

3.规范种植: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我市旱地土壤应大力推广荣县旱地多熟制成果,提倡“麦/玉/苕”地全面间作冬大豆,在玉米行中间种植。或改过去“麦/玉/苕”旧三熟为“麦/玉/豆”新三熟种植模式。对水稻、玉米无收的地块或空地,可发展满土净作大豆,以牵绳开行播种。

4.科学施肥:大豆不是需肥量很大的作物,它自身可以通过根瘤菌固定氮肥。补种秋大豆针对不同的地块,施肥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对空地和玉米长势较好的地块,底肥亩施过磷酸钙35公斤、氯化钾4公斤;前茬水稻、玉米已施足底肥而植株长势较差甚至无收的地块,由于前茬作物肥力未完全分解利用,可以不施或减半施少量磷钾肥,追肥于玉米收后视田间长势施3—5公斤/亩尿素,个别长势较差的地块可在开花期后,每亩施尿素2—4公斤。

5.合理密植:在带状种植的玉米小行中增种1行,其窝距0.4-0.5m;若在带植玉米的大行中净作,视玉米长势可种2-3行,可按行距0.33m,窝距0.4—0.5m进行套作。如果在6月下旬以前播种,干田和一台土净作按行距0.45—0.5m×窝距0.4m;二台土及以上土块,行距0.43m×窝距0.33m。随播期的推迟,大豆植株变矮、分枝减少、密度应适当增加。播种时采用挖窝点播,种肥分离,肥料施于窝中靠玉米的一侧,种子播种于另一侧,每窝播3—4粒,播完盖细土。当豆苗有两片真叶时,要及时进行间苗,以每窝留健壮苗2-3株。

受灾范文篇3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我市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指挥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转入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重建阶段。针对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出现的人多事杂,受灾群众心理脆弱、情绪波动较大的实际情况,按照市委宣传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办工作实际,现就认真做好我市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集中安置点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自5月16日来,由我办副主任宋海燕带队,抽调8名工作人员协助市长助理高山、人大副主任刘刚负责林校安置点和玉堂外滩安置点灾民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随着过渡性安置活动板房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强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作为工作人员,进驻安置点后,要认真了解灾民思想动态,继续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积极引导受灾群众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科学认识灾情,形成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共识;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受灾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反复宣传党的抗震救灾政策、措施和精神,引导和鼓舞灾民增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要充分认识抗震救灾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自觉投身于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各项工作中去,切实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把握安置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

(一)群众宣传思想工作

1、通过开办墙报、举办图片展览、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自力更生、重新建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受灾群众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2、通过举行小型报告会、故事会、读书读报会,邀请抗震救灾英模群体和先进个人讲述感人事迹,组织受灾群众讲自己身边的事,开展节约“一粒粮、一度电、一滴水”系列活动,让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充分了解党中央、国务院倾全国之力支援灾区,世界各国人民和全国人民对我市的无私援助,让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并将其转化为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信心、决心和动力。

3、组织具有心理咨询资格证的专家、志愿者深入灾民集中安置点,配合开展对安置点受灾群众的心理辅导,关心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引导受灾群众正确认识地震灾害,勇敢面对生活磨难。

三、加强领导,努力形成安置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合力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切实加强并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成立移民办受灾群众安置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蒲良全同志任组长,副主任赵新天、宋海燕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明确责任分工,保障人力财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充分发挥集中安置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抗震救灾政策、措施和精神迅速传达到千家万户,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集、战斗力和号召力,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受灾范文篇4

7月份以来,我区连续遭受冰雹、暴风雨袭击,尤其是8月8日遭受到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给全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抗洪抢险和减灾救灾工作,主要领导带领民政、农业、水利、城建、财政、交通等部门负责同志,亲临受灾一线,组织指导包村部门、镇(办)村干部和群众抢险救灾,恢复生产,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受灾损失。目前,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已得到初步安置,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但是,由于灾害范围大,受灾人口较多,农村一些村民住房倒塌和损坏严重,恢复和重建任务十分艰巨。为进一步加大救灾工作力度,加快恢复重建工作进度,确保受灾群众在入冬前建好新房,区委、区政府决定,近期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救灾捐赠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各镇办、部门接此通知后,要迅速作出具体安排,抓紧开展救灾捐赠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搞好宣传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踊跃地参加捐赠活动,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为灾区恢复重建贡献力量。

二、严格坚持自愿原则。这次捐赠活动以现金为主,主要解决受灾困难群众住房恢复重建问题。要注意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动员各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捐赠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捐赠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坚持自愿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受灾范文篇5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工作的统一部署,在贯彻我部和财政部就业援助政策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做好受灾地区就业援助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做好受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做好受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汶川特大地震给受灾地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造成了重大冲击。帮助因灾失去工作的劳动者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尽快就业,帮助失去土地的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事关受灾地区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解决群众生活安置,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重要措施,是受灾地区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是维护受灾地区人心稳定、职工队伍稳定、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做好对受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二)切实加强对受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特别是支援方和受援方的劳动保障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组成专门班子,认真研究制定就业援助工作的计划方案和部署安排,确定专人,抓好落实。要主动向当地政府领导汇报就业援助工作,把它摆上当地政府和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重要日程,纳入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责任,细化完善指标体系,开展考核评估。

(三)认真细致地做好对口支援。各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统一要求,把就业援助作为对口支援的重要内容,明确将劳务输出对接、技工学校培训援助、就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重建等内容纳入对口支援方案,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力量,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有序开展。

二、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鼓励非受灾地区企业到受灾地区招工

(四)建立对口工作联系。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市及所辖地区,作为承担劳务对接的主要输入地,要按照对口支援的总体安排,及时与受援省及所辖对口受援地、市、州建立工作联系机制,重点支持受援市、州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同时,根据本地岗位需求情况,在受援省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下,积极为其他受援地区劳务输出提供支持。其他支援省也可根据本省实际劳务需求,与对口支援地开展劳务对接。

(五)精心组织岗位对接。支援省劳动保障部门要收集一批适合受灾劳动者就业的岗位信息并进行筛选整理,受援省及所辖对口受援地、市、州、县劳动保障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招聘信息。支援省和受援省劳动保障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协调,通过灵活多样的招聘方式,为企业招用人员提供帮助。可采取用人单位委托招聘、组织用人单位现场招聘、专场集中招聘和基层分散招聘等方式,也可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巡回服务和上门服务,还可运用远程视频面试系统进行招聘。在求职招聘的过程中,要及时落实职业介绍补贴政策。

(六)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对已确定招聘的人员,支援省和受援省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联系用人单位,共同商定交通运输方案,指导做好对应聘劳动者的接送工作,保证将每一名受灾地区劳动者安全、免费送到用人单位。支援省劳动保障部门还要指导企业与新招用的受灾地区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七)及时提供职业培训。对确定应聘的受灾地区劳动者,支援省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培训机构和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提供及时有效的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三、结合抗震救灾和生产自救,积极组织开发就业岗位

(八)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受灾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大力开发废墟清理、伤员看护、治安维护、卫生防疫、物资运输、临时居所建设等公益性就业岗位。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开发保洁、绿化、社区服务等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协调有关部门和援建单位,在公益性岗位上积极吸纳受灾地区劳动者就业,并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九)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受灾地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依托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及时将政府确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纳入援助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并优先保证受灾地区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从事灵活就业和被企业吸纳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四、结合恢复重建,鼓励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十)把就业工作纳入恢复重建规划。受灾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参与恢复重建计划的制定,努力将解决受灾地区劳动者就业问题纳入规划统筹考虑,通盘解决。鼓励灾区恢复重建企业和其它地区援建单位在恢复重建中,优先吸纳受灾地区劳动者就业。要指导企业依法规范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权益。

(十一)鼓励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受灾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导受灾企业在恢复重建期间尽最大努力稳定原有职工队伍,积极组织引导企业职工参加以工代赈和生产自救活动。对受灾地区企业招用符合条件劳动者的,要按规定落实定额减免税优惠、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受灾地区的劳动保障、人事部门要会同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落实各项生活补贴,妥善解决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十二)鼓励受灾地区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受灾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信息引导,开展创业培训,完善创业服务,鼓励受灾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要协调有关部门,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资金、场地等问题,帮助因灾中断营业的个体工商户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对各类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相应提供创业培训补贴、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就业扶持政策。

五、切实做好受灾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技校培训援助计划

(十三)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各省级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对在本省高校就读的受灾地区应届毕业生就业给予重点关注。准确统计未就业受灾地区毕业生的数量、专业、求职意向等信息,开辟就业绿色通道,进行重点推荐,实施重点帮扶,优先落实免费就业服务政策,优先安排就业见习活动,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受灾地区毕业生都能尽快落实工作岗位。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聘)用受灾地区毕业生,并免收报名费和体检费。街道社区聘用劳动保障协理员要积极吸纳受灾地区毕业生。

(十四)做好受灾地区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各受灾地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拓宽就业渠道,抓紧做好受灾地区“三支一扶”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统筹安排。受灾地区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对经受抗震救灾考验表现突出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招录(聘)。

(十五)继续做好受灾地区技校培训援助工作。接收四川受灾地区技校学生就读省市的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学生助学金政策,并积极争取其它政策性补贴。要指导接收学校将学生安置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按照“学习、生活、安全”三落实的原则,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积极帮助实现就业。要加强心理辅导,安排好受灾地区学生暑期文化补习、社会考察、勤工俭学等活动。

六、精心组织实施,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十六)认真做好基础工作。受灾地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受灾地区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人才服务场所、社保经办场所、基层工作平台、技工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重点抓好基层平台建设,使其在恢复重建中尽快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尽快确定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做好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登记、发证和管理工作。在就业援助工作中,要根据国务院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协同财政部门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协同金融机构落实好金融信贷政策;协同税务机关根据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和扩展,依据现行操作办法,及时核发企业吸纳失业人员等相关证明,落实好税收减免政策。

(十七)积极预防和调控失业。各地要加强对就业形势特别是地震对就业影响的对策研究,对因地震引发的失业和岗位流失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对短期内失业人员激增,登记失业率攀升等情况,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提出措施建议,做好失业调控工作。受灾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和避免因灾规模性裁员行为的发生。要加强与受灾企业的联系,对确需大规模裁员的,要求其事先向当地政府报告。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要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确保其基本生活。对生活困难的人员,协助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受灾范文篇6

一、资金使用范围

中央下拨的救灾补助费主要用于灾民房屋倒塌重建和房屋受损修缮,市政府下拨的救灾补助费和区政府配套的救灾补助费主要用于本区农村贫困户、困难家庭(农村低保标准的200%,人均4680元以下)(下同)因农作物严重受灾或绝收造成生活困难的临时生活补助,房屋倒塌重建和房屋毁坏修缮,灾民转移补助。

(一)倒房重建和修缮补贴

1、对农村贫困户的倒塌房屋,给予一定的重建补贴,标准一般为5000元/间。

2、对农村贫困户的毁坏房屋,可视实际修缮情况给予一定的修缮补助,标准一般为400—3000元/间。

3、对受损的敬老院和其它社会福利机构,根据受损程度,可给予适当的修缮补助,一般不超过50000元/所。

(二)对受灾农村贫困户生活困难补助

1、对农作物绝收的贫困户可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一般为500元/亩,总额一般不超过2500元/户。

2、对农作物严重受灾的贫困户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根据实际亩数,一般不超过500元/户。

3、对因灾受伤的贫困人员,根据实际医疗自费总费用的40%给予补助。

(三)困难家庭的受灾补助,参照贫困户的补助标准,适当减少补助经费。

(四)转移安置人口补贴

转移人口进行临时安置,按每人25元的标准补贴。

二、资金列支科目

“倒塌重建和修缮补贴”资金列入2005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第170803项“特大自然灾害后重建”科目;受灾农村贫困户生活困难补助资金列入第170801项“自然灾害救济费”科目。

三、有关要求

(一)各镇、街道、工业区要认真核实灾情,对倒塌或损坏房屋和因农作物严重受灾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困难家庭情况,分门别类地进行复查、核实工作,严格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救灾信息档案。

(二)受灾救济费必须经过村委会集体讨论,根据受灾程度,参照补助标准如实评定,并把补助对象的姓名、地址、受灾种类、受灾损失情况和补助金额在村务公示栏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凡群众举报其情况不实的,经核实不符合补助对象范围及虚报灾情的,一律取消补助金额,并相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一户一档一式三份,恢复重建花名册、毁坏房屋修缮花名册一式五份,按规定的时间节点汇总上报区民政局。

(四)对受损失的敬老院和其它社会福利机构,转移安置人口,各镇、街道、工业区以书面形式将救济费补助申请(函)报区民政局存档备查。

受灾范文篇7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国防邮电工会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慰问,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今年的春节,对于灾区国防邮电系统广大职工将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节日。连日来,你们面对建国以来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造成线路严重覆冰,通信设施严重受损,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的重大灾情,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发扬工人阶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企业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困难,昼夜奋战在抗灾救灾第一线,为确保邮政网路、通信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夺取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我们向战斗在抗灾救灾第一线的广大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党和国家对做好抗冰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对灾区人民非常关心,并对抗灾救灾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全国总工会也对关心雨雪冰冻灾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在抗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发出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组织职工抗击冰雪灾害,为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服务、为因冰雪灾害造成困难的职工排忧解难。

受灾范文篇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受灾问题也很突出,为保障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经研究,现就受灾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生活灾后救助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地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灾后生活救助问题。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已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受灾职工和城镇居民当前的生活困难尽可能通过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解决。各地,尤其是各重灾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受灾城镇职工和居民进行摸底调查,对于因灾造成城镇职工和居民生活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要及时纳入当地的保障范围,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二、江西、湖南、湖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等七省(自治区),由于受灾严重,因灾造成城镇职工和居民生活困难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难以妥善解决的,可从民政部门接收的捐款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解决今年受灾城镇职工和居民的生活困难,具体数额由各省(自治区)适当掌握。

三、请各地将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因灾生活救助情况及时报部。

受灾范文篇9

[关键词]大学生受灾消费心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还波及与之邻近的甘肃、陕西等地,灾情非常严重,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作为高校教师,则须第一时间了解家庭受灾的大学生的身心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受灾学生更好地应对灾后各阶段的生活,逐渐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对于家庭受灾的学生,经济支持问题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地处四川省的乐山师范学院,学生大多来自本省,很多学生家庭都受到地震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仅仅靠师生捐助和国家资助,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所有的学生解决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受灾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期了解震后受灾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倾向,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消费倾向,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并进一步为其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

一、研究方法

1.被试。选取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四个院系的部分受灾学生。

2.实施。因为本调查不适合教师亲自进行,也不适合采用正规问卷形式,故采用学生之间调查暗访的方法,安排4名普通学生志愿者在宿舍或其他课余场合进行隐藏身份的聊天式开放访谈,让学生志愿者将每次访谈内容做事后记录。然后由教师汇总资料进行分析。

二、结果

经过一个半月的资料收集,以及最后的资料汇总分析,发现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有四个主要的倾向。

1.“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依赖心理。具有依赖心理倾向的学生,其代表性的消费心理观念有,“车到山前必有路,要享受今天,要相信政府和学校会帮助我们的”,这些学生在消费行为方面,也表现得比平时随意,有个别甚至大手大脚,因而导致到处欠债的窘境。

2.“花一块钱想半天”的无助心理。具有无助心理倾向的学生,其代表性的消费心理观念有“家里的房子都垮了,父母生活都难了,以后不知怎么生活,不能乱花一分一角”,这些学生在消费行为方面,表现得比平时拘谨一些,有的学生平日在学校的打饭都要算着账,挑最便宜的时令蔬菜,而不是平时那样,打自己比较想吃的饭菜。还有个别学生“两天吃三次泡菜”,走向了另一个消费的极端,连基本的营养和身体健康都不能保障,更不要说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3.“网络世界才安全”的逃避心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消费行为表现为沉迷上网,其观念主要有“你想那么多也没用,我什么都不想,网络世界让我忘了自己,觉得有安全感”。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具有逃避现实世界的倾向,把很多时间与精力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有些女同学还领养了虚拟的宠物。一些以前就有虚拟家园或者虚拟宠物的学生,则在这一时期对虚拟世界给以特别的关注和热情。这就使得他们把本来就比较紧张有限的经济来源中的一部分用在了虚拟世界里,这样做一方面让其心理得到暂时的解脱和释放,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日后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今后日常消费困难的可能性。转4.“你说我怎样帮自己”的沟通心理。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助和寻求他人理解支持与帮助的行为,其代表性的观念有“天助自助之人”,“你说我应当怎样帮爸爸妈妈,应当怎样帮自己”,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比较稳定,应对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面对,经常和同学交谈、沟通,主动找到辅导员、任课教师或相关领导寻求帮助,同时积极申请各种资助、贷款、奖学金等,其灾后消费心理较灾前没有明显变化,生活则比灾前忙碌充实。面对现实,积极沟通,消费心理乐观稳定,是这部分学生的共同特征,这种积极的心态令教师感到放心和欣慰,也为逐渐投到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讨论

通过一个半月的调查分析,发现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有依赖、无助、逃避、沟通四个主要的倾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够面对现实,积极沟通,消费心理乐观稳定,也有不少学生出现了极端或偏差消费心理。有的学生同时表现出的2种以上的消费心理,有的学生消费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受他人影响很大。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现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高校教师和社会工作者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纠偏;另一方面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存在综合性和不稳定性,也为教师的帮助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这种不稳定性,使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相对更容易进行。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偏差心理的存在,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大手大脚”、“谨小慎微”甚至“上网逃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暂时摆脱心灵的创伤,生活在一个相对自我中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中。暂时的消费心理偏差就像偶尔的“心灵的发烧”,发烧是我们应对体内细菌的自我保护措施,但是不能让病症一直持续下去,否则就会伤到身体。对于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出现的偏差,则应及时了解和把握第一手信息,从而应针对不同的偏差消费心理倾向,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更多的学生真正走出阴影,过上健康、愉快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金磊:加强我国城乡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的建议——写在汶川“5·12”大地震后的科学思考[J].安全,2008,6:1~3

受灾范文篇10

一、工作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按照“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方针,坚持救灾款物“公开、公平、公正”的发放原则,保证重点、分类施救,切实解决受灾人员因今年冬令和明年春荒在口粮方面遇到的基本生活困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二、救助对象和标准

救助对象:2020年度因雪灾、风雹、干旱、台风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导致缺少口粮且生活困难的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低保对象和困难家庭等受灾家庭和人员。

救助标准:100-300元。保障灾民基本生活需要,兼顾衣被等其他实际困难,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能取暖,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救助时限:2020年12月-2021年5月

三、救助程序

县应急局资金分配方案下发后,各乡镇根据下拨的补助资金安排情况,进一步完善本级冬春救助方案,在7日内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具体程序如下:

(一)确定对象。由受灾人员本人申请或者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的,进行张榜公示(村委会公示期3天),公示无异议者,将相关材料提交乡镇政府审核公示(乡镇政府公示期3天),公示无异议的报县应急局审批,正式确定受救助人员。

(二)审批程序。实行受灾人员个人申请,村组申报,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公示后,报县应急局审批。

(三)建立台账。各乡镇以户为单位建立受灾人员冬春救助工作台账,并报县应急局备案。受灾人员冬春救助工作台账主要内容包括户主姓名、身份证号、家庭类型、家庭人口、需救助情况、救灾款发放情况。

(四)款物发放。各乡镇根据受灾人员冬春救助台账向救助对象发放救助资金,要遵守财务管理有关规定。

四、监督检查

(一)从县应急局下发冬春救助资金之日起,各乡镇要向县应急管理局报送救助资金发放情况,直至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县应急管理局根据各乡镇上报的《受灾人员冬春生活已救助情况统计表》,对救助对象进行抽样检查,同时接受社会监督。

(二)在冬春救助时段内或结束后,各乡镇要随时掌握本辖区冬春救助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尤其要密切关注春节前后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状况,切实帮助灾民群众解决好面临的困难。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冬春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是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为扎实做好冬春救助工作,县应急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和各乡镇灾害信息员为成员的冬春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县冬春救助工作。